换位教育

2024-09-08

换位教育(共12篇)

换位教育 篇1

所谓“换位思考”,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主体和学生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 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 遇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行为问题、思想问题、学习问题时,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把教师自己摆在与学生、家长平等、民主的位置上, 多替孩子和家长着想, 进行“换位思考”, 进行“换位分析”, 在“换位思考”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在“换位思考”中赏识孩子的纯真、可爱、聪明才智、上进努力, 在“换位思考”中, 为学生减压, 也为教师自己减压, 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般的教育氛围中长大, 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一、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 学会变通, 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

换位思考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矛盾和冲突, 改变平时惯用的思维方式, 站在对方的角度, 用新的理解和方法指导其行动。

在班级事务中, 教师常常要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批评教育, 直接判定谁是谁非, 学生往往认为教师偏袒对方, 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发生纠纷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化“敌”为友。

如果我们利用“换位思考”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类问题, 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而且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意识, 为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问题起到一个屏障作用, 并且能很好地去协调解决周围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 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师可通过以下循序渐进的方法, 在提问中将纠纷解决。

1. 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 且情绪都较激动, 但通过倾诉和教师耐心的倾听, 他们的激动情绪能得到相对缓解。

2. 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 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 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3. 问学生:“如果你是他, 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教师又把球踢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 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 对自己的行为就不会那么理直气壮。

4. 问学生:“如果他是你, 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 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 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 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5. 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 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 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教师可以再趁热打铁, 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二、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感受到学生的情绪, 将沟通进行到底。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 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 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种自尊心正是进步的内驱力, 如果这种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有的学生就会“破罐破摔”。

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 才会主动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只有知其所想, 知其所爱, 知其所难, 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 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 学其理, 信其道”。当你了解学生, 就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明白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教师怎样去做。

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从学生的内心世界、接受程度、生活方式、承受能力等方面考虑问题, 就可和学生在心理上更加接近, 在感情上更加融洽, 学生就会以同样的爱回报教师, 并把这份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 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上, 教师的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完成, 学生的成绩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以心换心, 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 珍爱学生的每一份自尊。教师面对的是聪明而敏感的青少年, 他们更需心灵的抚慰, 更需体贴入微的爱心。

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 取得大家的共识才付诸实施, 寻找机会与学生对话、交流, 如课间与学生聊聊天, 谈谈他们所关心的足球、歌星等话题, 以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共同语言。这个时候, 他们就愿意把烦恼、喜悦、成功、失败等告诉我们, 我们就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动态,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师在教育中, 要仔细审查自己的言行, 任何针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 都要始终为学生着想, 多一些鼓励, 多一些理解, 多体验学生的感受, 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揣摩到学生的心理, 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

今天, 整个社会已越来越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我们就是置身其中的无数个小齿轮。当这台机器高速运转时, 齿轮之间的偶尔摩擦在所难免, 如果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多一份包容与理解, 多一点体谅与信任, 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更大摩擦的发生。

学生毕竟是年少, 他们会有很多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行为, 我们要善于发现, 善于批评, 帮助他们改正。学生犯了错误, 有时是不自觉的, 事先并不能意识到, 也有的犯了错误还振振有词, 那么我们就要换个角度,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一些现象, 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下结论。即使需要批评也要就事论事, 有根有据, 以理服人。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世故”、“圆滑”, 讲起话来“三分是真, 七分为假”, 有时甚至是满口谎言。一般来说, 我们对这类学生比较反感, 甚至恨铁不成钢。那么, 学生为什么会说谎呢?

从学生的角度看: (1) 由于某种原因, 不愿或不敢说出事实真相。如学习成绩差, 做了不应该做的错事, 谈话的对方比较专断, 这时, 学生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 (2) 当时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利, 如果说出真话会危及自身利益, 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 (3)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说谎。 (4) 为了讲“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而说谎。 (5)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得到家长或教师的表扬而说谎。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采取换位的方法, 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说谎问题, 平心静气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 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依靠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我们要坚持说服而不压服, 绝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待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一方面, 我们要理解学生说谎, 另一方面, 我们要根据事实真相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阻止学生说谎, 引导他们讲真话,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欣赏到学生的优点, 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 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优点和缺点, 而且这些优点和缺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中小学生缺乏稳定性和自控能力。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儿童式的行为。作为学生都有希望被人欣赏、肯定的心理欲望, 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 会大大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

教师通过换位思考, 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的成长, 不断强化学生的优势, 使学生增强学习、活动的信心, 使学生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会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 也会增强教育信心, 使自己每天的工作精神都是舒畅的。

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换位思考, 积极地创造条件, 发扬学生的优点、特长, 克服他们的缺点, 使缺点向优点方面转化, 使先进的更先进, 落后的赶上先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待学生取得的成绩, 看重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地、适度地加以赞赏和肯定。这样, 他们将会在教师的宽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五、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服务”定位, 成功销售“产品”。

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题我讲了许多遍, 学生还是出错,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尝试进行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所学知识, 分析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的根本原因。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应该怎样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争取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求知欲很强, 喜欢接受新事物,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他们课本上的知识, 应深入挖掘教材, 备课中要突出一个“新”字, 讲课要抓重点、找规律、讲技巧, 针对他们的需求补充知识, 以精彩的讲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自信, 有的甚至存在厌学情绪, 但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老师和他人的肯定。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 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感官刺激学生, 对他们实施赏识教育, 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拥护;通过换位思考, 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器重, 获得学习的成功, 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晨.换位思考与教育教学.

[2]张旭东, 乔力会.教师换位思考浅议.

[3]聂薇.“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

[4]杨忠英.班主任要有换位思考.

换位教育 篇2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难免会产生冲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因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产生各种叛逆心理。这时需要父母们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孩子也应学会,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今年年初,经张文峰老师介绍,我和璐玫老师初次见面。当时璐玫老师交给我一部书稿,内容源于她和在美留学的儿子壮壮之间的书信。书稿中有孩子初到异国从最初的新奇到困惑再到从容应对的种种感受,也有璐玫老师作为母亲和教育者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指导、帮助和关爱。从书稿能看出壮壮是一个聪明好学、兴趣广泛、积极乐观的孩子,他有非常敏锐细腻的观察和领悟能力,有非常深刻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也有很强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最让我触动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居然和妈妈无话不说,通过母子间那些从家长里短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和交流,能够看出孩子对妈妈的爱、尊重和信任,他不仅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妈妈的帮助和建议,还能反过来关心体贴妈妈。比如,壮壮刚出国门,就马上想到买一个电话卡,方便妈妈联系到自己,并且每到一个地方都主动给妈妈打电话,不让妈妈担心。在壮壮身上,丝毫看不到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常见的对父母的偏执和逆反。壮壮既能尊重妈妈的意见,也能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书稿中经常能看到母子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吸收了妈妈的经验和智慧,妈妈也理解了孩子的立场和年轻人的思考。我很惊异于这样美好的.亲子关系,也很想知道这是如何形成的。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还得知一个信息,如今在美国重点大学品学兼优的壮壮,小时候天资平平,在学校成绩很一般,不喜欢学习,甚至璐玫老师曾经为壮壮的学习伤透脑筋。

作为一个家有小学生的新手妈妈,我自己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既能适应以分数为主的应试教育体系,又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天性?我很好奇这位既是母亲又是小学校长的女性是怎样做到的,很想了解她如何看待孩子养育这件事,以及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出于工作经验,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也是年轻妈妈们的普遍困惑,于是,冒昧向璐玫老师提出一个新的约稿请求――能否回顾一下从壮壮婴幼儿期到上高中这段时间的成长经历,写一写她养育壮壮的故事和心路历程,让我们这些正在路上的妈妈们,有机会直接向璐玫老师这样的资深母亲加专家取经学习,学习如何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实施个性化养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现在市面上的教育书籍很多,其中有不少先进教育理念的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接受和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

璐玫老师本身是教育专家,精通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她的做法又充分结合了国情和国内的教育环境,可以说是为妈妈们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 教育是多元的,因为外部环境、家庭背景、孩子个体等多方面的不同,所以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教育的背后,却又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对人性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另一个,就是伟大的母爱。在这本书中,看不到高举的教育理论大旗、看不到任何说教的话,字里行间点点滴滴透出平凡和简单,但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我想,璐玫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从来没想过,现在我正在实施教育。――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璐玫老师把教育和做人完美地融为一体――教育就是做妈妈,教育就是和孩子相处。

换位教育 篇3

关键词 课堂换位教学 高中 历史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指明了方向,走进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春天,同时,也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这新一轮的课改呢?如何实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目标要求呢?此时此刻,我们知道,更需要的是创新,需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呢?本人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足以应付新课改的要求。因此,革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形式,新方法是适应课改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课堂换位教学法”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一、何谓“课堂换位教学法”

所谓“课堂换位教学法”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互换,教师当学生,学生当教师,又称角色置换策略。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置换是一种心理挑战,它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及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通过感受的反馈,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践证明,“教是最好的学”,学生通过“教”来“学”,教师通过“学”来“教”,以“学”促“教”,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全面素质的主动发展。从“学生老师”教学中,学生能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二、“课堂换位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学生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定人讲课,组际交流——老师指导、点评”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基本形式和基本思想。特点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师生角色换位。其具体做法是:

(一)分组

根据男女生,好中差生进行搭配,把全班分成几个备课小组,每个小组大约是6—7人,并确定备课组长。

(二)分配备课任务

把某一节课的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细化,然后分配到各备课小组。如:每一个小组承担的任务可以是一个框题的内容,或半个框题的内容。备课所需的资料部分由老师提供,另外的,学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而获得。

(三)集体备课,组内合作

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召集同学们进行集体备课。这样一个小组就是一个以组长为核心的集体决策的“智囊团”。每个小组共同编写教案,共同查找资料,共同讨论问题,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四)定人讲课,组际交流

上课时,每个小组委派一名“精英”担任备课任务的课程讲授,其他同学和老师做“学生听众”。讲课时,其他同学可以针对讲课内容向“小老师”提问,如果“小老师”回答不上,可以请求本小组“智囊团”成员“求救热线”的支援;如果实没办法,就把问题留着讨论或者让老师点评时共同解决。

(五)老师点评

学生讲完课后,由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上课内容进行总结性发言,让其他学生更能掌握和消化吸收这节课的内容。

(六)评价记录

由老师设计一张“课堂换位教学”综合评价表。每次实施都把每个小组的整个过程跟踪记录,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模块结业成绩的重要参考数据之一。

三、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课堂换位教学”的现实意义

“课堂换位教学是一个探究式、发现式学习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这一教学法中也体现了老师做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到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到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由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转变的过程。

(一)激发兴趣,构筑活泼课堂氛围

我们要求的是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跃。课堂换位教学法既丰富、完善了课本内容,还能吸引同学们的视听,既以课本内容为主,又能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兴趣。

(二)强调主体性,构筑创新性课堂

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一最终目的的有效途径和中介。德国心理学家卡西尔说过:“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创造活动。”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样一种观点:人的创造性就是在人的主动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中得到培养的。

(三)实现终身学习,构筑可持续发展课堂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社会成员将接受终身教育,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活动还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联系。

(四)体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课堂换位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教师应努力构筑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与学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高见”,允许他们“参政”“议政”,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师生共享了现代知识的精彩与美妙。

换位教育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泌尿外科Ⅲ类及Ⅲ类以上手术患者共133例,其中男84例,女49例。年龄5~93岁,病程1 d至20余年,其文化程度小学至初中75例,高中及以上16例,文盲42例,职业无业23例,个体27例,在职45例,退休38例。

1.2 原因分析

1.2.1 患者入住医院,陌生的医疗环境,一时角色转换困难,缺乏良好的心理适应过程。

1.2.2 患者术前对手术了解不足,缺乏医学知识,把手术、麻醉想象得很神秘,乱猜想。

1.2.3 担心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术后的疼痛、疾病的复发以及家庭经济负担等原因。

1.2.4 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及对自己疾病的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患者的误解。

2 方法

2.1 耐心交流,真情相待

手术前一日探视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适时安慰患者的情绪,耐心细致解答患者的询问,使患者的精神能迅速松懈下来,感觉到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在关心他,为他服务。所以,无论患者的问题有多普通,都要面带微笑的为患者解答,一遍不明白就说两遍,直到患者清楚为止。

2.2 以心换心,取得信任

学会倾听患者地诉说,学会用患者的语言跟他们进行沟通,找出患者的需要。主动改变服务方式方法,从每一个细节和举手投足之间,寻求最佳的人性化表达,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入到与患者的交往中并感染对方,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2.3 消除恐惧,满足所需

从认知的角度启发患者,指出其所患疾病的相关原因。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疾病和手术,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教授患者必要的技巧。

2.4 良性介入,激励疗法

例如: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自我精神松弛法;术后各个部位放置引流管的时间,更换、保护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咳嗽、呼吸的技巧;如何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的训练;减轻切口疼痛方法等。介绍以往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启发、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成功的信心。给予鼓励、赞扬、认可,使患者摆脱自卑、消极观念。安慰患者的同时发挥家庭支持的作用,陈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愉快接受治疗。

3 体会

3.1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通过换位思考,深切体验到患者的感受,真正地理解患者,从而有利于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满足患者多层次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护士角色,从而主动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增进服务意识,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3.2 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护理工作面对着“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通过换位思考,使笔者认识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确确实实明白自己职责所在,并且多实践多学习,真正了解患者的所需[2]。3.3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护理专业中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加深拓宽,为了提高和保证护理质量,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此护士必须不断地继续学习,拓宽知识面充实自己,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3.4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

强调角色互换,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能对护理人员倾心相谈,说出心里话。3.5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换位思考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特点。它采取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强调重视人情在默默当中起到的效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处在温馨的环境中,调查发现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9.9%。

3.6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接受过术前访视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能很快适应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配合。通过术前的护患交流,不仅消除了因恐惧与应激造成的疼痛敏感性上升,而且降低了因焦虑疼痛烦躁不安而致的身心消耗,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配合手术治疗的信心。

4 小结

换位思考是促使整体护理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2]。将“换位思考”运用于手术前患者,不仅使手术患者的密切配合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可以使手术患者得到人性化的照顾与关怀,而且同时也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体现了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拓宽了护理范畴。

摘要:目的 探讨换位思考在患者术前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泌尿外科Ⅲ类及Ⅲ类以上手术患者共133例,分析原因并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的护理。结果 运用换位思考能使护患关系和谐,并使患者在术前得到高质量、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结论 换位思考可以使护士主动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增进了服务意识,实用性较强,有必要推广使用。

关键词:换位思考,手术,患者

参考文献

[1]刘海玲,池金凤,王秀云.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问卷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0,6(6):27.

换位教育 篇5

生活需要换位思考,教育更需要换位思考,让换位思考成为我们每位师生自觉、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下,很多杂志报纸、网络上都在呼吁:教师工资低,教育体制难动,教改难行,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确,在我身边也经常听到这方面的谈论,经过两年多的教师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一名人民教师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年轻,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使我加倍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不断自我反思,我常常在课后不断问自己,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到底该怎么走下去呢?与其埋怨,还不如努力去改造自己,我总是不断反思自我,对于学生学习不认真,很不听话,打架骂人,不做作业,打扫卫生不积极等想象,我倒该如何处理呢?

直到最近看到一则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

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甘地之所以被称为“圣雄”,就在于他能时时处处站在底层人的立场想问题,时刻将穷人的苦难视为自己的苦难。以一国首脑之尊仍能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由此产生崇高的大悲悯情怀,足见换位思考的`意义之非同寻常。

然而,作为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的人民教师,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保证。要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唯有换位思考才能产生同理心,才能找到对方的需求,才能更好理解别人并帮助别人,进而让自己的付出能有个好的着力点。常言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我们在教育教学上也如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多从孩子角度出发,用心育人。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不急功近利,用平常心看世界,用上进心和责任心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关心每个孩子,多关心鼓励孩子。最终是大家都很快乐,何乐而不为呢?换位思考是我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在做每件事情之前,要先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在教学上也如此,应把自己当做一个社会人,来处理与学校关系,再把自己当做学生干好本职工作,这样就会很快成功的。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在遇到不顺心事的时候,不要去埋怨,不要去指责,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你会发现,世界大不一样。人们常说“要以责人之心责己,要以宽己之心宽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果遇事都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一下,我相信心情就会好很多,烦恼就会少很多,教训和经验总结就会有很多,成长进步当然也会快很多。人生道路很长,途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烦恼的事,这些事或大或小的困扰着我们,不论哪些事,都可从不同的角度看。

谅解源自换位思考 篇6

稍后,如果你能沉下心来冷静换位思考,事情或许就完全是另一个模样。从上班到下班,一天反反复复重复着几个机械动作,关注的是人命关天,注重的是精准到位;至于孩子们不免受到皮肉之苦,她们并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虽然她们也想照顾到每位患者的感受……当你想到这些,原来耿耿之心即可坦然释怀,会即刻想到不忙中出错就上上大吉了。心火不浇自灭,换位思考也自然生发出不少理解与谅解。

还有到银行取款。先等着开门,然后再到自动机前取号牌,坐在椅子上等电脑叫号,眼瞅着就挨上了,不料你的窗口柜员,一大笔业务就是办不完,而且还不时离柜似是而非地寻找什么、请示什么。让你原本就几近崩溃的心点火即燃,恨不得将他或她揪回座位,立马给你取钱。此时,需要的仍然是换位思考,因为只有换位思考你才能心情逐渐平静,产生谅解。在“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前提下,隔行不再隔山,理解了柜员的工作艰难。试想,银行商业化之后,互联网迅速地发展扩张,银行的业务已经宽泛的几乎没有边际,作用于柜员身上,恐怕也是永远办不完的业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超负荷运转啊!

在同事之问,在上下级之间,在群体圈子里面,这种换位思考就显得更为重要,更值得提倡了。因为它常常是一种黏合剂,黏合了感情、增进了友谊。比如同一办公室的同志,每天早早上班,先雷打不动地打水扫地、收拾卫生,然后再坐下来忙自己的工作。不换位思考,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招摇过市的做派,不就是为了早提拔而引人注意获取好感吗?这种上个世纪的小把戏,今天还老黄历照用,太拙劣了吧。但是先别忙着下结论,换位想想就会颠覆一切,他或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本来完全可以为自己或家人忙活,但却无私地为大家忙活,这难道也应遭非议吗?为了进步也罢,为了提拔也罢,将这些都亮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是堂堂正正的善行义举吧。

朋友圈里社交的形式比较简单,大家常常会隔三差五、互通有无地聚聚。有的朋友并非资源雄厚,囊中鼓饱,但是热情、感情驱使,常常成为招呼做东最频繁的一位。每次聚会结束之前他都会真挚有加地宣布:今天的句号、明天的逗号、长远的删节号,希望这种朋友间的聚会越来越频繁……人心宅厚,这次的聚会还没有结束,下一次的聚会已经呼吁安排。

换位思考在朋友们之间,那是舒畅、惬意、精神愉悦的思辨。仔细想想,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提醒自己,多主动招呼,再主动承担起东道主的责任。生活中,这种可以换位思考的空间是很广阔的,甚至是无边无际的,只要有对应简直可以说俯拾皆是。令人欣慰,这种换位思考有益无害,你可以在为别人着想的同时,陶冶性情增添品位,增添些正能量和豪放之气。这样的换位思考,应该成为一种思考常态,只有这样才会时时处处先为别人着想,快乐在善行义举之中。

学会换位思考 篇7

供电企业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老百姓,在和老百姓打交道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这种不必要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学会换位思考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考虑问题时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一名普通客户的位置上,多想想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反感的是什么,久而久之,就能与客户融洽相处了。

遇事能多替别人想想,多些宽容和谅解,就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因此,要把换位思考当成一种最基本的思维要求,在我们的服务窗口,更应把它当成一种必备的职业素质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当中,矛盾的缘由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如果懂得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矛盾,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可以把一些小矛盾化解开来,就能得到客户的理解和赞誉。换位思考,就是以人为本,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投他们以微笑,多说一句温馨体贴的话语,再难“伺候”的客户也会变得通情达理了。

谁来换位思考 篇8

究竟是谁错了呢?培训老师问大家。这个时候大家才悟出一个道理———换位思考。培训老师所要讲的是在家庭中, 男女双方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大家也都笑了, 换位思考原来这么简单,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用换位的方式来体谅对方呢?

就像这两个站在数字前的人, 如果彼此僵持下去的话, 你说是6, 他说是9, 那么永远没有结果。最圆满最和谐的方法就是一方对另一方说, 你说的是对的, 但是, 我说的也没错。这是换位思考的结果。

当年自己年少, 离家在外, 常常寄宿到亲戚的家里。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照顾不周, 也曾不止一次以自己的唐突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影响与不便, 可是却常常不以为然。如今, 自己有自己的家了, 当家里突然多了客人, 方觉客人所带来的不适与混乱。可是, 想想当初, 自己仅仅是因为年少无知吗, 还是所在的位置, 常常以自己为中心, 而从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呢?

现在媒体上常常有类似的报道。就是许多的孩子, 因为学习的压力, 因为自己的言行不被父母所理解, 就离家出走, 或者以死相要挟, 有的孩子真的就走了极端, 可是, 他会想到自己所作所为给父母所带来的伤害吗?又有多少父母, 明明婚姻生活名存实亡, 可是, 为了孩子,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而没有解体呢。现在的孩子都是因为太自私了, 只会顾及自己的存在与感受, 所以才会轻易伤害自己的生命, 也伤害自己的亲人。

其实, 要说能够真正懂得换位思考的应该还是现在的商家。也许, 很多时候, 就因为他们能够替顾客着想, 能够把商机做到百姓的心里去, 所以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空间, 获得更多的利润。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篇9

给W批完后, 她站在我身边并没有马上离开, “老师, 我帮你印小红花吧”。“好的, 谢谢你了。”我感激地向W笑了笑, 把手里的小印章交给了她。孩子们在我这里写完评语后, 再拿到W那里印上小红花就算完成任务了。

下课铃响了, 我让做完作业的学生到外面玩耍。还有四五个孩子没有写完, 我担心这些孩子把作业本带回家弄丢了, 就让他们在教室里继续写。一会儿从教室里传来了抽泣声, 我循声望去, 是N, 心想刚才交作业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 怎么一转眼就抹起了眼泪?我赶紧走过去询问:“N, 怎么啦?”“老师, W把我写的作业撕下来了, 她说我写得不好, 让我重做。”说着哭出声来,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跟着哭起来。我理解, 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了, 写作业很费劲, 好不容易完成了, 又让同学给撕下来, 心里肯定难过。我走到W身边, 刚想问个究竟, 猛然看见W的桌子上杂乱地放着好几张撕下来的作业纸, 我赶紧拿起来看, 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而且有些比较好的也被撕了下来。这时, 她正要撕X的作业, X赶紧说:“W, 求求你, 别撕了好不好?”“没写好就得撕。”W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很强势, 很霸气, 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吃了一惊, 教了这么多年书, 还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老师这里都得到肯定的作业, 却过不了W这一关。这是一个六七岁孩子的行为吗?这样发展下去对W的成长有利吗?我不断地思考着如何纠正这一不良行为。我有了主意, 赶紧把W的作业本找出来, 翻开刚写完作业的那一面, 又把W叫到身边, 让W看一看这本作业写得怎么样, 是否需要重做。一年级的孩子写完作业就完事了, 根本不知道那是自己写的, W也是这样, 她仔细看了看作业本, 得出结论:写得不好, 必须重做———这正合我意。我把作业本合上, W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不自觉地伸了伸舌头, 随后拿起作业本, 撕下这一页, 委屈地回到座位上重新写起来。我的目的就是让她“感同身受”, 体验一下被撕下作业重写的滋味, 也让她记住尊重自己的同学, 顺便压一压她的霸气。

换位思考恰当引导 篇10

如果我是王老师,我会尝试站在小丁的角度想一想,一名成绩并不落后的学生总是迟到,并且每次只迟到两三分钟,说明并非因为上学路途遥远之类的原因,小丁应该是情绪上出现了问题,他可能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表达某种不满的情绪。这样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或许父母正在闹矛盾,双方都不关心小丁,他的内心很苦恼,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关心自己;或许他对校规有所不满,认为上学到校的时间过早,不人性化;或许他对班主任王老师有所不满,觉得她的教学方法落后或者在某种班级事务处理上不得当;还有可能他正在早恋……

如果我是王老师,我会先与小丁的家长取得联系,看看他迟到的原因是否与家庭状况有关,同时也让家长知道孩子最近的反常举动。如果不是家庭原因,那么我会私下找与小丁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了解情况,当然谈话时不能让这些同学觉得老师是要窥探小丁的隐私,而是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在关心小丁,请他们不要为了帮小丁隐瞒一些不想让老师知道的事情而错失帮助小丁的机会。等弄清楚小丁迟到的原因后,再与小丁好好沟通,尽量帮他解决情绪上的困扰,让他不误学业,同时也要求他遵守校规班规。

如此换位好 篇11

落实新课改,校长必须对新课改理念了然于胸,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实践新课改理论,寻到“短板”进而补此“短板”,“攻破”新课改中的难题,才能有效、深入地推进新课改。校长只有亲历课堂,亲自执鞭,并让老师点评其课的好坏,才能引导教师融入新课改中,才能真正体现校长是新课改的积极实践者和学校教学科研的引领者的角色,才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才能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校长上课,教师点评”更有利于和谐“干群关系”,更有利于营造全员参与课改的喜人氛围。曾几何时,校长专营“管理”,脱离了教学岗位,疏远了广大师生,学生只能在毕业那天才能目睹到校长的风采,教师只能在会议室里“聆听”到校长的“教诲”。长此以往,教师鲜有工作积极性也就不足为怪了。殊不知,校长只有与教师打成一片,与老师同甘共苦,与老师多交流、多沟通,急老师之所急,想老师之所想,才能赢得老师的尊敬,才能打造一支“克难求进”的教师队伍,才能增强号召力和影响力,老师才能把对校长的崇敬之情和感激之情化为“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动力。另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校长上课,更有利于校长了解学生,从而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说是真正践行了新课改理念。

“校长上课,教师当评委”是更具人文性的、科学的、充满智慧的“为政”。此举看似普通,实则意蕴深厚。它是新课改背景下校长角色的新定位,有此举动的校长可以说是一个实现了华丽转身的新校长。在落实新课改中,只有校长和教师打成一片,联手寻短板,破难题,新课改才能深入推进。

换位思考,出奇制胜 篇12

案例1已知在△ABC中,求△ABC面积S的最大值.

分析这是一道填空题,题目一眼看过去,很简单! 但是解下去,你会发现计算十分烦琐! 常规的简要解答如下:

如果对该题进行换位思考,用解析法来考虑,则解法简单得多了! 简解如下:

以线段AB的中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1,0),B(1,0).

案例2已知在锐角△ABC中,∠A = 45°,,求AB·AC的取值范围.

如果对该题进行换位思考,用数形结合及等面积法来考虑,则解法简 单得多了! 简解如下: 作△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设AB = c,AC =b,过A点作AF⊥BC,垂足为F,由等面积法可知,,所以b·c的取值范围由AF的大小决定. 当AF与AC重合时,如图 ( 1)所示,此时AB为直径,AF最小,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AF无最小值,由于; 当AF过圆心O时,如图 ( 2) 所示,此时AF最大. ∵AF平分∠BAC,∴∠BAF = 22. 5°.

上一篇:零件钳加工下一篇:浙江小百花越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