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教学法

2024-09-14

换位教学法(精选12篇)

换位教学法 篇1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技巧与策略,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初中考入的中专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并且学生在学习儿科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因而影响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故我们教研组对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引进了换位教学这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提高儿科教学质量的明显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

1.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2. 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能力为向导,以实践为基础,率先推出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让学生选择发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换位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备课

教师提出上课内容,让学生去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让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教师备课的辛勤,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例如,学习“小儿腹泻”这一章节时,我先给出一个典型病例,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请就此病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提出诊断依据;(2)请阐述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3)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有何不同?(4)如何区分重型腹泻与轻型腹泻?(5)怎样鉴别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与菌痢?(6)下一步应做哪些检查?(7)如何为该患儿制订治疗方案?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自学寻找答案并分组讨论,利用所准备的资料去备课书写教案,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让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换位”.这样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了.

2. 教师精讲,归纳总结

教师在进行上述环节之后要把教材内容做着重精讲,并针对学生讨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对本专业知识钻研较深的特长,适当地补充讲授,亦可再举一些临床上误诊、误治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少走弯路.另外,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当前的一些新进展、新方法,拓宽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地中海贫血”这一疾病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活化治疗等领域科研新进展,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三、体会和思考

1. 换位教学法具有的优势

换位教学法与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先从问题着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体会教师备课的辛勤,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理解,有利于改善课堂纪律.(3)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解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医学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原则.(4)通过典型的病例及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自己思维、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去完成,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5)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并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6)教师的补授、总结和拓展,有利于拓宽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增加学生对课本以外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探求.

2. 换位教学法的条件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还必须把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复习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分组讨论时能密切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获得完整的医学体系.

(2)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有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要能合理应用其教学方法.教师在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在吃透教材和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并组织好课堂教学,随时都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能做出准确、精简而又全面地总结.另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此领域当前的一些新进展、新方法,以拓宽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传统的教育方法根深蒂固,学生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的自我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较差.

(2)时间不足.

由于医学生所学课程普遍较多,加上目前很多课程都要精简,学生缺乏自学与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开展换位教学,教师必需收集临床病例并按教学大纲设计出让学生自学的问题,这都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中专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难免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换位教学法 篇2

下面本文从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法、教学态度几个方面来阐述换位思考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的换位思考

在声乐教学中,一些声乐教师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学,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感受,把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原封不动地用在学生的身上。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作为老师尤其要重视听觉训练,因为你不是判断一个人,你同时教授若干学生,虽然教学原理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出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很不一样,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某一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也就是说,你教出了一个学生,你不能用这个经验原封不动地套在另外一个学生的身上,这是决不该发生的。”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每一个来学习声乐的学生都想通过声乐老师的指导,掌握声乐的真谛,学到真本领。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曾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老师。”因此,在上每堂课的时候,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每一个要点。但是声乐艺术是抽象的艺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完全需要声乐老师的指导,而且声乐艺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在练声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练声方式。同样是男高音,他们的声区是不一样的,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在开始练声时应该从学生的最佳声区开始。此时老师是否可以进行一次换位思考呢?第一个学生,我的学习声乐的个性条件是什么?我需要老师给我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感悟和要求?……老师可以根据我的最佳声区小字一组的g、a、b 进行下行音阶的练习。第二个学生:我又是什么条件?有什么特点?长处是什么?我需要老师对我进行什么样的指导?我的最佳声区是小字一组的d、e、f,要比第一个学生的最佳声区低一些,老师如果用同样的高音对我进行练习,我会感到很困难。所以老师应该降低练声高音,从小字一组的d、e、f 开始上行音阶的练习,这样我唱起来会很舒服,也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

通过换位思考,声乐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声乐教学手法的换位思考

一个声乐教师,他的教学手法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一、两种教学手法。就拿声乐里的气息来说,掌握歌唱的气息运用,就不止闻花香一种手法,还有小声哭泣、大喊远处的人、负重、半蹲等等。

教学手法应该根据不同的人随时变化,因为人与人的个性是不同的。

比如对性格比较内向的、不爱说话、心思细腻的女生,用闻花香、小声哭泣的手法可能使她很快掌握歌唱的气息状态;对于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学生,就可以采用大笑、远离喊人等手法。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应该作相应的变化。在声乐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声乐学生的特殊性,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都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一个人又不是时时都一样的,遇到什么事、人都可以影响他今天乃至几天的思想状况以及感情状况。声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一次换位,一种思维的换位,一种情感的换位。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要求声乐老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感情状况等。作为学生,也应该多主动同老师接触交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告诉老师。

三、声乐教学态度的换位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声乐教师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声乐教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其二,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就第一方面来说,声乐老师对于声乐教学的态度应是认真和严谨的。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艺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能明白,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中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再就是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进行的,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通过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调整。每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再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再有,声乐老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第二方面,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这样,通过换位思考就可以避免老师和学生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

学声乐的学生天赋条件和悟性是参差不齐的,但他们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学有所成。声乐又是一门抽象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需要声乐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完全需要声乐老师专业的耳朵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声音。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乐教学也体现了它的特殊性。它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固定的公式,不像政治历史那样有标准答案。声乐就是声乐,没有两个人的声带长得完全一样,没有两个人的共鸣腔体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共鸣腔体和声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学生对于声乐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声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有几个学生就应该有几套教学方案。学生领悟不到老师的意图,说明声乐教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这个学生,此时声乐教师应该进行一次换位思考,找出学生不适应自己教学的原因,开拓思路,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学唱歌教学的换位思考 篇3

一、站在学生阅历的角度

现在的学生只喜欢唱流行歌曲,尤其是港、台歌曲,对一些经典的中外歌曲不愿意学唱,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经典作品时代比较久远外,还与学生的人生阅历不无关系。比如教唱《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学生不了解歌词的创作背景,就不知道这首爱国歌曲是在怎样的声泪俱下的特殊背景下写作而成的,对于这首歌的深远意义学生也就谈不上理解了。此时,教师要用适当的背景资料给学生做些必要的补充,把两三百文字或三、五幅照片提供给学生,学生就会较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爱国意识将会在学生心底萌发,这叫情感铺垫,接下来学唱歌曲时,就有感情基础,学生就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学唱。要让学生明白,唱歌也能爱国,也能进行艺术情感的熏陶;唱歌还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唱歌也是爱国、唱歌还能救国。

二、站在学生感知的角度

中学音乐教材里选用的歌曲大多是思想性与艺术性两者完美结合的,但这些歌曲可能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它们不一定马上能够理解透彻,这就需要教师作一点挖掘和解读。学生对歌词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来教唱,就成功了一半。比如,我教学生唱《春天的故事》时,我先告诉学生:这首歌是歌唱邓小平爷爷的,讲述了他在深圳进行的两次谈话,以及谈话对深圳、乃至对全国产生的巨大影响。然后,我请学生在歌词中找寻,哪些歌词是描写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找到“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教师再作合适的点评。此时,学生大脑中也许就会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历史画面。这样的解读是完全必要的,这一步忽视不得。歌词是歌曲的主心骨,旋律、节拍是歌曲的核心,先理解了主心骨,再来品味核心,就水到渠成了。

三、站在学生感知旋律、节奏的角度

第一、二两个换位思考教学是为第三步服务的。有了前面的打底子或铺垫,教师才能把学生带进真正神奇的、美丽的音乐世界。一首好的歌曲的学唱就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命。比如,我在教唱江苏经典民歌《茉莉花》时,先让学生来说说这首歌的节奏、旋律是怎样的。学生说来说去说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告诉学生,这首歌的旋律质朴、流畅、优美,节奏简单,让人朗朗上口,同样的旋律在歌曲中反复了两次,歌词也反复两次,特别是第二次将音调从E调转到了F调,用提高音调来特别强调茉莉花的芬芳、美丽。可见,它的抒情味很浓,赞美茉莉花达到了一种极致。经过我的指点,不到一节课,《茉莉花》这首歌就人人会唱了,并且都能带有感情地、比较完美地表现歌曲的艺术效果。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做到学生学得热情欢快,教师教得轻松愉悦。我教唱的歌曲,学生都能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准确表现歌曲的旋律,有声有色地、热情高涨地演唱。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声音训练和歌唱技巧训练,如:呼吸、咬字、吐字等。慢慢地,学生对唱歌尤为感兴趣,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以声乐为专业,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肇庆学院、韶关学院等。徐日文同学参加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节独唱比赛获第二名,王琮伟同学参加香港青少年歌手比赛获金奖、参加全国广播歌曲比赛获得铜奖。这些学生给我的教学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学校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浅谈初中数学的“换位教学法” 篇4

一、“换位教学法”产生的根源

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的位置,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竭尽全力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有疑问,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也不会有时间、有机会及时询问或阐述。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对创新精神的探索。

要想使学生思维开阔、有所创新,必须改变学生被动的角色位置,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害怕学习数学变为乐于学习数学。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讲、学生一味听”的教学模式。于是,在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逐渐摸索出了数学“换位教学法”。即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他们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敢于动手、善于讲叙、精彩评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一起合作讨论,使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学会学习。

二、“换位教学法”如何有效实施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课堂四十几分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实施“换位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把课堂时间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大致设置为看一看、议一议、讲一讲、改一改、评一评五个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这些环节中来,人人争当小老师,为其他学生“解疑释惑”,课堂氛围变得有生机、有活力。当然,教师仅仅设置这些环节是不够的,要想使“换位教学法”有效实施,必须以创设情境、设疑自学、自讲自评、引导点拨为线索。

(一)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奥秘的推动力。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要努力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符合生活实际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为出发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进行有理数知识的学习时,在学生学习自然数的基础上,分析其概念、定义、范围的大小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又如,进行“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画图,把它们的位置关系表示出来,并进行总结。

(二)设疑自学

众所周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疑问和悬念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又往往使学生感到有疑问。因此,学生感觉疑问值得深究,必须解答,所以他们的探究欲望被激发。怎么才能解决疑问呢?那就必须看书或是查找相关资料,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寻找最佳答案。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雏形,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自我设疑、自我解决的能力,也就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数学教师应该怎样设置疑问和悬念呢?首先,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选择关键之处,突出重难点。其次,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后边的疑问以前边疑问的解决为基础,循序渐进。这样学生解答起来就有章可循,且不同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回答,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会增强。此外,设置的问题应具有迷惑性和趣味性,这样才会吸引学生去探究,去学习。

(三)自讲自评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好事,但学得好坏还要进行检验。教师对学生自学结果进行检验是传统教学的模式,在新的课程教育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进行自我检验。

教师对设置的题目,按难易程度,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解题演示。演示完成后,再要求学生对解题的思路、方法、运用的定理进行讲解,并对解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请其他学生对该生的演示加以评议,对的地方加以确认,错的地方要指出为什么错,如何改正。在这个学生自讲自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先鼓励后进生和中等生进行演示和发言,对于不当之处,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分析、改正,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四)引导点拨

经过“自讲自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但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常是比较零乱、分散的,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解法,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能够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在习题练习和实际生活中想得到,用得上。

要想使学生能够系统、准确地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对“自讲自评”中学生较好的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优点何在、不妥在哪;对学生错误的思路加以纠正,并指出错的原因。其次,讲结自身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并指出重点和难点,画出知识结构图,要求学生将教师的观点和自己的对比,看有何不同,需要在哪方面加强等。

三、“换位教学法”的意义

“换位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不但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思想,还克服解决了传统教学生硬、无趣、质量不高等问题。

(一)“换位教学法”符合构建主义数学观

以前教师存在讲得越细、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的观念,他们认为掰烂了、揉碎了总比学生自己咀嚼要快、吸收要好。殊不知,这样做学生在长久的“宠爱”下,就只会张着嘴巴接,并直接吞下肚去,而不会细嚼慢咽,细心思索、品味。学生这样得来的知识总是肤浅的,他们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样的知识。不会运用,学它又有何用?

构建主义数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活动。“换位教学法”恰恰符合了构建主义的数学观点,它建立在学生不同层次水平之上,让学生说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使数学材料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特定的意义。

(二)“换位教学法”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真谛,教师才算完成了教学目标。“换位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学,还能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换位教学法”中学到不同的教学思路,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使教学有所创新。

(三)“换位教学法”使师生双方都获益匪浅

“换位教学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渴望当老师的心理。在角色置换中,教师的神秘感没有了,师生间的距离消失了,师生关系自然也就融洽、民主、平等了。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效果就会很好,效率就会很高。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不管是对于优秀学生还是中等学生,甚至后进生,都使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后进生和中等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优秀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扩展知识视野,拓宽学习思维,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可见,“换位教学法”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师生,进而达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

总之,“换位教学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功转型为了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张行涛、周卫勇, 《新课程教学法》 (中学卷上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卷)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马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和创设的情境,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换位思考的实质。

教学难点: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厢式电梯。

问题1:为什么电梯四周要安装反光不锈钢板或镜子?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除了同学们说的作用以外,这几面镜子在设计之初被电梯设计者还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使命:设计者考虑到坐轮椅的残疾人在狭小的电梯里转向不便,特意在电梯里安装了这几面镜子,以便这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用费力转向,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所到达的楼层。

(二)课件展示:电梯楼层按钮。

问题2:电梯里除了传统的纵向排列按钮外,为什么要有这种高度较低的横向排列按钮呢?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按钮是专门为坐轮椅的残疾人设计的。从一部小小电梯的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电梯设计者考虑到了有不同需要的乘客要求。这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为他人着想,我们称之为——换位思考。

【走进生活进行新课】

活动一:关注社会。

问题1.身边哪些事情能让你感受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说明这是谁为谁着想?

学生活动:列举身边体现换位思考的事例。

课件展示:我们身边的“换位思考”。

①公交车爱心专座、到站提醒:乘客朋友们,××站就要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您做好准备。下车后请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②饭店卫生间门口“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牌;③河提上的警示标志:此处水深,请勿游泳;④肯德基一高一低的洗漱台;⑤新华书店的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朋友们,在您看书的同时请您照看好自己的财物,祝您在新华书店购书愉快!⑥公园里的无障碍通道;⑦人行道上的“盲道”

问题2.听到或者看到以上的这些设施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教师小结:可见换位思考充满着浓浓的关爱,能让我们感到他人的善意,感到社会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活动二:留意生活。

苏小东从小身材较胖,身高也不高,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小冬瓜。

问题1:同学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经历?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说说由于他人不恰当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便、尴尬甚至伤害。

教师引导:同学可能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被人恶搞。比如:你的名字被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在课桌上;由于身材、外貌和某些特征被同学们取了绰号;被故意悄悄躲在楼梯口的同学吓了一大跳;你原本结实的座椅,被值日生偷偷换成松动的椅子了;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不翼而飞„„

学生活动:回忆体验当时的心境。

教师总结:显然,他人的上述行为都会给你带来不悦。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有些同学只图自己的一时之快,或许没有恶意,但却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在我们口诛笔伐他们之前,我们先想想下面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应不应该那样做?为什么?

学生活动:反思自己生活细节,得出结论,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可见,如果我们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换位思考,就是要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儿,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三:身边琐事。

问题1: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非常渴望和周围的人分享?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谈谈各自喜欢而渴望和他人分享的事。

教师活动:对学生列举的事不加以评论,而是先观察其他学生反应,观察是否有与发言者有同样爱好者,是否有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请和该同学有共同喜好的同学举手示意。采访一位没有举手或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

教师小结:可见,我们换位思考,不仅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自己喜欢的,也不要想当然地就认为别人也喜欢,从而强加给别人。这也体现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所谓: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活动四:校园一角。

小琳是这学期刚刚转入的新同学,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她虚心向同学请教,同学们也很热心地帮助她,期中考试她名列前茅。于是有许多同学也“慕名”前来请教,其中包括帮助过她的同学,可她总是敷衍搪塞,不愿帮助同学解疑释惑,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结果„„

请你续写故事结尾。

学生活动:沿着事情发展的脉络,开展合理想象,为故事续写结尾。

问题1:你怎样评价小琳这样的做法?

学生活动:对小琳的这种做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全面评价小琳的行为。小琳请教同学是一种要求上进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在自己进步以后,小琳却不愿意帮助别人进步,却是一种自私自利行为,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问题2:我们之前讲过换位思考是不要把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而小琳没有强加给别人任何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还认定她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呢?

教师引导:虽然小琳没有把什么强加于人,但是,她没有为别人的发展着想,没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援助,这也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小琳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是她”,那么她就应该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问题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要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请换位思考,别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发展。可见,换位思考不仅要做到不强加于人,还要做到在别人有需要时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正所谓: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还要帮助别人发展,这就是《论语》关于换位思考的另一种阐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时时处处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做到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过渡: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但是两颗心之间总隔着一道门,只有找到打开这道门的钥匙,我们才可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那么打开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呢?

活动五:寻找心灵钥匙。

1.情境创设:

当爸爸满脸疲倦回家时„„

小明:爸,你怎么才回来啊?!我饿扁了都!快给我做饭去!我要吃„

爸爸:你妈又出差了,我单位忙得要命。

小明:你这爸爸是怎么当的啊?!人家菁菁家的爸爸妈妈对菁菁可好了,她一回家就能吃上美味可口热腾腾的饭菜,人家的福气怎么这么好啊!

爸爸:你这臭小子,人家菁菁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平常还帮爸爸妈妈干家务,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

小明:是!别人家的闺女好!你叫她做你女儿好了!

砰地一声,小明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爸爸:你„„

问题:为什么父子俩当时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学生活动:然后根据情境,四人小组讨论,找出双方的不足,派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从父子俩对话人手,找出各自的不足。

教师引导:这次冲突很显然是由于父子俩都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没有找到打开心扉的那把钥匙。情景中主人公问题所在:

①父亲没有考虑到小明当时很饿,小明没有考虑到爸爸工作很累——不够体谅和理解

②你这爸爸是怎么当的啊?你这臭小子——相互指责,不够宽容,不够尊重

③人家爸妈好,人家孩子乖——相互挑剔,不懂得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

如果我们能把前面的“不”都去掉,换成“理解”“体谅”“宽容”“尊重”“欣赏”“赞美”,那事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2.角色扮演。

请一位同学扮演小明,老师扮演爸爸,再演绎一次。要求:用到板书上的品质,看看结果与之前会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多一分欣赏、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换位思考在行动上的体现就是把这份爱洒向人家,用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活动六:感受温馨。

1.课件展示:2011年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上海男子潘跃昀救起遭碾压的4岁女孩,并且送其到医院,垫付药费。当有人问他怕不怕被赖上时,他如是说:你没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坏人,但自己可以做好人。

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

学生活动:就此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会如何处理。

教师小结:我们不要因为网上放大报道的个别事件而磨灭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现在起,请不要吝啬伸出你善良的手。

2.课件展示:《爱心城市——宁波》。

旁白:2011年宁波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殊荣。宁波能获此殊荣,宁波爱心人士的善举功不可没。在这座城市里,一次次演绎了爱的传奇,宁波市民连续两年以集体身份荣获“浙江骄傲——最具影响力人物”。爱心浸润的城市里,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如沐春风。

【教师寄语课堂总结】

到这里,我们的课就到尾声了.但是我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紧握开启心扉的钥匙,多多换位思考,常常与人为善,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和睦,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

【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地理教学角色换位摭谈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角色;换位

所谓角色换位,即:让学生当教师,由学生教学生,教师偶尔也当一回学生;改变由教师向学生提问的习惯,而让学生搜集问题向教师提问;一改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传统,由学生自批作业。

一、角色换位的前提准备

(一)预习

只有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难解题过程,才能“教”其他学生,当学生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自我质疑、思疑、解疑。具体方法有:

1.以悬念诱导预习。悬念是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需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预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如在教“洋流”一节内容时,就采用了下面一段开场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想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条狭长的通道)进入地中海峡进行军事侦察活动。但盟军在海峡两岸布满了雷达,想进入地中海比登天还难。可是,最终德国潜艇还是悄悄地进去,完成任务以后又悄悄地出来了。他们是采用的什么办法呢?他们是利用洋流才完成任务的。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预学的积极性。

2.设提纲引领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前,先设计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些提纲,由学生自主设计,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设计。阅读提纲要紧扣重点,纲目明确,多层次、多角度,富有指示性。如教“洋流”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如下复习纲要:(1)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哪些?(2)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3)画出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示意图。(4)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3.针对地图预习。要想当“老师”,每位学生就要学会读图、填图、画图练习,如:景观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并且要具备画示意图的能力,如在水循环图中可把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在图上加以反映。这样,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依托在地图上,形成空间概念,不仅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能引起一系列的联想,获得更多新的地理知识。

(二)讨论

对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在讨论中才能把一些复杂的问题清晰化。讨论可分为:

1.自议。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己设疑、解疑。通过查资料,翻图册,寻找问题答案,扩展解题思路。

2.小组讨论解疑。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预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多少,确定小组人数的多少。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采众长。

针对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只有在小组中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才能在角色换位时,侃侃而谈,增强“教学”的自信性,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

二、角色换位的实践方法

(一)让学生成为教师,让学生教学生

让学生成为教师,让学生教学生,让老师也偶尔做一回学生。在“预习”“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已初步具备当“老师”的能力。但真正的角色换位法可以先应用于内容较为浅显、知识点前后联系不太紧密的新课教学中。如高一地理“大气环境保护”的教学。由于这一节的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可在一周前就把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分别负责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等三个内容中的一个进行教学。要求每组学生各自分工,互相合作,推选出一两名同学作为“老师”到时上台主讲,对于学生讲授的具体内容、方式不作限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学生就各组负责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上网查找了许多资料,编写了讲课稿。有些组还制作了“幻灯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资料。

(二)由学生向教师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听解答,教师利用学生的提问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更有利于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例如,在“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复习中,有几个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提出:为什么南北纬60度附近的盐度不一致?这对学习陆地径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做好了铺垫。又有学生提出:赤道附近盐度最低值为什么出现在北纬10度附近,而不在赤道上?印度洋的水温为什么比太平洋的低……这些问题的提出及教师在课堂与学生一起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综合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由学生批改学生的作业

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总会有学生反映说,自己考试时感觉良好而成绩出来后却出乎意料得差,也有学生说,感觉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差不多,为什么得分这么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解答非选择题时词不达意,或者缺乏必要的地理语言。让学生拿起红笔,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试卷对这些同学的帮助很大。在评判其他同学的题目时,印象更深、触动更大,让他进一步体会到如何运用更准确的语言,进行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

三、角色转换的实践思考

当教学任务交于学生,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被动式的学习,而是一种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师生互动,更重要的是生生互动。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有利。而复习提问和预习提问时的角色换位,强调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不惜花费大量课余时间超前预习,积极备课,主动请教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角色互换可引起师生的心理沟通、感情共鸣。学生得到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从容地走上讲台侃侃而谈,同时也理解了老师备课、讲课、批改的艰辛。课后许多学生在谈到个人的感想中,都说道:当我站在讲台时,明白了老师备一节课多不容易呀,我只是讲了一个要点,便备了一个小时,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同学之间充满了温情和友爱。

语文教学要常用换位思考 篇7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 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运用换位思考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换位思考确立教学目标

换位思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其作用是在教学目标的总框架要求下, 通过课堂的平台, 创设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学习、研究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自主获取、自主建构、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引领下实施的教学活动, 才能达成教学的基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问题并不在于在课时计划里写上本节课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规定可能是被照做了, 但是教师并没有认识课的真正的目的”。教师运用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课文, 针对教材篇目及不同的教学目标, 先让学生整体熟悉一个专题的课文, 由学生对所学课文提出问题 (可以分小组进行)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综合考虑, 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拿来主义》一课, 学生提出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本文比喻论证的涵义, 加之学生并不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 所以本文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观点以及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都是学生的盲点。这些问题在教学目标中能体现出来并得到解决。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凝固的、僵化的, 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有时是不可预设的, 如果不容纳课堂即时生成的目标, 如果不把握教学的动态生成, 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这种信念必须在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确立起来。

二.换位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一) 锁定教学难点

运用换位思考锁定教学难点, 设计出能突破单节课教学难点的课型, 如朗读课型, 诵读课型, 文学欣赏课型, 活动课型, 积累课型, 自主阅读课型, 单元组合课型等等。这样教学头绪得到简化, 且学生的学习内容或技能可以得到强化, 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如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 确立教学目标后, 学生分组对《渔父》一课提出问题, 据此锁定教学难点是理解渔父形象的深层涵义。上课时针对这个问题探讨,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也感觉到了探究的乐趣。

(二) 解决教学难点

运用换位思考解决教学难点主要是构筑互动课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而在教学生学。”新课程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强调教学就是对话, 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交流。教师走进学生中间, 认真观察, 仔细倾听, 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 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解除问题的种种障碍, 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探索知识热情更加高涨。如在解决上面提到的《渔父》一文的难点———渔父形象的深层涵义时, 我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 学生和老师自主选择角色扮演, 进行了换位思考, 在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过程中, 教师个人的知识也被激活,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大大增加。

三.换位思考改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施以学生发展为要旨的教学,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指导, 须练就“设计”的真功夫, 也就是如何“用好”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 运用换位思考改变提问方式

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 上课时却教得很费劲, 学生学得也很被动, 师生之间缺乏默契。这时, 教师就要“换位”思考, 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状况、理解能力以及抑制他们思维的因素。比如, 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 学生不配合教师, 可能是问题问深了, 学生踮着脚也够不着;也可能是问题问浅了, 学生不屑回答;也可能是问题问得漫无边际, 学生无从回答。因此,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意启发诱导。

“换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突破师生的心理障碍, 尽可能地达到师生的平等与平衡, 师生的知情意行得以自然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问的问题得不到回答, 就要思考换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提问方式。比方说, 在介绍作者时, 教师经常这样设问, 你了解作者的什么?“什么”这个词用得泛化, 使学生的思维散漫, 没有边际, 一时不好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作答。假如在设问后请同学谈谈你了解到的作者, 如生话、思想、创作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角度去归纳, 就不至于无话可说。

(二) 运用换位思考组织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换位思考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他们并不明白整个教材的安排体系, 不知道每篇课文之间的关联, 老师应站在学生的位置, 换位思考, 学生应在头脑里形成怎样的语文阅读知识体系。如说明类的文章要抓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读, 议论类文章抓论点论证论据来读, 散文类文章抓情感和景物来读等等。那么当某一类文体出现, 学生就能迅速定位, 逐步形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再如, 学生可能注意力不集中, 就可变换多种阅读方式, 如分角色读、接力读等。这样一方面可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对角色的人格有更深入的理解。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阅读, 文本是一种引导, 教师是一种引导, 同学也是一种引导。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起到向导作用, 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对文本提出问题, 老师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分类, 再组织学生自行解决, 教学过程中教师顺势点拨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自读课文, 我让学生在纸条上写出自己的疑问, 然后把他们的问题分为关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四个方面, 提出的问题后标上学生的署名, 再做成课件。课堂上先由学生自行探讨回答, 最后在解决问题时顺势点出文章的主旨, 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阅读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 运用换位思考传授语基知识

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对知识和能力要用现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促进人的发展的观点加以审视, 在传授语基知识时, 运用换位思考, 让学生先来说说他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然后对症下药, 找到规律和方法, 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如文言文中实词词义的解释, 学生往往很难作出准确判断, 我发现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知道字的本义, 而是对照着参考资料上的译文逐一翻译, 一些意译文字他们也对应着理解字义。针对这个问题, 我专门找了一些典型的词, 和学生一起看了词义的演变过程, 学生明白了字义的演变规律后, 对实词词义的判断能说出自己的理由了, 而不是只凭主观猜测。

再如, 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很难区分, 往往模棱两可, 尤其是只有一个语素不同的双音词义是他们的难点, 如开拓和拓展, 怀想和怀念等, 我结合类似的题, 与学生一起发现了共同的规律:含义更丰富的词往往更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如上面的“拓展”有“开拓和发展”两层意思, 词义更丰富, 能更好地达意。由学生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薄弱点, 然后师生共同找到解题方法, 往往比老师的灌输更有实际效应。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 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 , 自己寻找出路, 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 百分之百正确, 他还是学不到什么。”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用适合学生的方法使之真正掌握, 从而内化并固化为一种能力, 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 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 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初中数学“换位法”教学的尝试 篇8

一、“换位法”教学详细过程

1.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 提出数学问题, 创设悬念。

如: (1) 初中数学第一册·第一节内容“1.1节正数与负数”, 我就仿照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怎么不够用了”的图示:教师操作多媒体, 出示全国各城市天气预报表, 提出问题:在这张天气预报上你有不认识的数吗?你知道这些数的含义吗?

(2) 带学生观察高山与盆地的海拔示意图。问:“-155”表示什么?

(3) 出示一张试卷, 老师批阅“-5”是什么意思?

2. 设疑自学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质疑和悬念的设置能够使学生感到有疑需学, 激发探究欲望。何以解疑?必须看书 (查找资料) , 互相讨论, 寻找答案。这就是最初的学生自主学习, 长期坚持直到学生能自己设疑、自己解决, 就起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了。如何设疑?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堂课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设置问题既要突出重点难点, 又要有阶梯性。符合“跳一跳, 能摘到”的原则, 力求在课堂中牢牢吸引住各个层次学生的注意力。

仍以“正数与负数”为例:

(1) 什么是正数与负数?

(2) 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设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严谨答题的习惯。

设问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选择关键所在, 并非每处设疑, 一节课若“四处设岗”, 必然穷于应付, 有可能冲淡了一节课的重点。

(2) 要精心设计“设疑”问题, 应使问题具有令人信疑参半的迷惑性与十分浓厚的吸引力, 让学生一见问题便跃跃欲试, 兴趣盎然。

二、“换位法”教学的意义

运用“换位法”不仅顺应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思想, 而且还克服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几个问题。

1. 这种教学模式程序符合构建主义数学观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是以自身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活动。“换位法”正是建立在学生各自不同层次水平之上的, 谈出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使新的数学材料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特定意义。

2.“换位法”从根本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学会学习

数学教学中需要换位思考 篇9

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换位实践, 教师该怎么做呢?

1. 教师应体会学生之所想。

如:任课教师应该随时感受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他们想要教师为他们做什么、说什么?学生考试之前在想什么?学生表现好了想要老师对他说什么?犯错时想要老师怎么做?这是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的问题。有些学生往往不会表露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及时通过模拟学生上课的样子设想他们的所做、所想, 实践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洞察学生心理, 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学生的想法, 更好地实现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作为一名教师每当面临考试时, 教师与学生一样紧张, 甚至有时比学生更紧张。以前, 刚工作时, 每当面临考试之前, 我这也不放心, 那也不放心, 我都希望多布置点作业, 学生虽有怒气, 但碍于我这位老师的威严却不敢说什么。有一次值班时, 看着埋头拼命写作业的学生, 我突然觉得自己布置的这些作业是否必要?他们完成这些作业要花多少时间?作业做得晚了, 他们是否还能有良好的状态参加明天的考试?我想起我做学生时, 如果第二天有考试, 我最不希望当天老师布置很多作业, 这样我就能早早入睡, 明天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想着想着, 突然想起自己上学时同学们经常流传的一句话:“临时抱佛脚, 只会越抱越蹩脚。”想到这儿, 我立即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 宣布取消当天的书面作业, 只需完成口头作业, 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再提醒了一下。“乌拉!”惊闻这等好消息, 学生们齐声欢呼, 纷纷拍起了我的“马屁”;而且第二天, 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并不差, 我也很有感慨, 幸亏昨天我能及时换位, 想学生之所想, 做学生心目中的“民主”的老师。

2. 体会学生之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 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可是, 每次在学生考试时, 我们老师觉得很简单的题目, 学生却错误百出, 常会引发教师“这些孩子真笨!”的叹息, 但是, 是不是真的是学生笨呢?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实践之前自己先实践一遍, 就会发现:确实, 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 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 成为学生的化身, 体察他们的困难, 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有一次在出数学测试卷时, 开始从不同的资料上找来一些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试题, 结果自己在做答案时才发现, 这些试题的难度挺大的, 有些题做起来还要考虑多种情况, 花了好长时间才把答案弄完整。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完成试卷中的种种难处, 及时调整了有些题目, 降低了难度, 力求试卷能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3. 体会学生之所错。

我们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 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 他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常常让我们大动肝火, 有时甚至“大声咆哮”:“跟你说了几十遍了, 你怎么还错?你的脑子干什么用了?”于是, 很多体罚或变相的体罚便由此而生。其实, 换个角度想想, 我们大人不也常犯同一种错误吗?为什么我们犯同一种错误时可以用“忘性大了”的借口一推了之呢?换位实践一下, 学生常犯的错误, 老师是不是也常犯呢?比如, 在教学求不等式解集时, 一再强调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但是, 好多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仍然犯类似的错误。当时总想把犯错的学生拉过来狠狠的批评一顿, 后来有一次, 自己在做试卷时不轻易的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所以, 我想, 在学生犯错误时, 如果老师能换位思考并实践一下, 会发现有时我们也会和学生一样, 犯些“低级错误”, 那么, 我们就该反思一下,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存在些什么问题?迅速调整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 改革是教学的生命, 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积极转换角色, 回归学生, 和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 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这样, 一定能切实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真正地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将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更成功的一阶。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 教育工作中要经常和孩子换位思考才能更了解孩子, 才能使每一个孩子心悦诚服, 才能使我们教书育人的工作更成功;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多采取“换位思考”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就能把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所有的学生。尤其是今年江苏省实行规范办学, 连云港市推行“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 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需随时做到思考换位, 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做到这一点, 就一定会享受到事业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摘要:换位思考, 就是指一方做出涉及到另一方的决策时, 不但考虑到己方的情况, 而且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或某个角度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否则, 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换位思考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相处、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市推行的“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下, 教学中更需换位思考。

让换位思考贯穿于化学教学之中 篇10

一、能用换位,有的备课

1. 备学生认知的“盲”点和难点

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水平和接受程度,甚至可以联想自己学生时代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体察他们的困难,思考怎样巧妙、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最后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 (H+)=1×10-5mol/L的溶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如何?此时就要考虑到学生有点难转过弯来。可设置两个小问题:(1)常温下,浓度为1×1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是多少?(2)常温下,浓度为1×10-5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是多少?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2. 备学生知识的停靠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上,减少陌生感,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如在学习“电解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与联系来导入,引导学生逐渐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使新知得到掌握。

3. 备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

高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特点,思维风格不同,必然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产生路径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有分别适应不同思维风格的多套方案,以供教学中针对不同思维风格的学生选用。

例如: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 (g)葑N2O4 (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整体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很容易想到:增加NO2的量,平衡正向移动,而且NO2的转化率增大,选择答案C。而分析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对此听得懂但难以内化,在新的解题中仍不会运用,因此必须用建模方法分步解析。

二、善用换位,灵活调控

1. 以疑来调整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讲述时,常常有一些学生表情困惑,脸色板滞,甚至眼神迷茫,显然是学生在听课时出现了问题,已经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如若不及时排除学生的疑问,势必会造成学生继续学习、继续思考的障碍,严重地影响学习化学的兴趣。此时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或者可以直接引导这些学生提出疑问,给予及时解答。如时间不允许,可以留到课后交流中给予解答。无论如何,不能听之任之。

例如,在第一轮复习电化学时讲到(2005年全国高考题)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学生较容易写出接通S1的两个电极反应,但对于接通S2后的两个电极反应有点迷惑,有部分学生认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e-=H2。针对这一情况,我先让他们判断此时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让学生写出原电池的总反应式。如此训练了几次后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并能深刻理解。很多时候学生的疑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因此教师想学生之所疑极为重要,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

2. 以想来促进迁移

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的问题,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如在讲到醇→O2醛→O2酸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硫、氮、碳也可以多步氧化。

又如在复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的喷泉实验时,教师可进一步对其进行下列探索和拓展:

(1) NH3能形成喷泉实验的原因是什么?(2)除上述通过气体溶解来减小瓶内压力形成喷泉外,还可采用哪些途径?(3)还有哪些气体也可以做喷泉实验?

3. 以错来变式训练

有时学生的错在于思维的滞留,对此通过一题多变的系列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发散,达到一题多练之效果,从而避免学生盲目解做大量的练习而效果差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在100ml1mol/L和溴化亚铁溶液中,慢慢通入0.05m氯气(不考虑氯气跟水的反应),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过程。

教师进行如下提问:

(1) Fe2+能否被Cl2氧化?Br2呢?———学生易回答都能。

(2)铁跟溴反应生成什么?———FeBr2(铁过量时)或FeBr3。

(3)那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首先氧化什么离子?———学生易回答是Fe3+。

(4)氧化0.1mol的Fe2+和氧化0.2mol的Br-分别需要多少摩尔氯气?———学生根据计算明白该反应中只有Fe2+的氧化,从而易写出离子方程式。

一变:若通入的氯气为0.15mol时又怎样呢?———全部被氧化。

二变:若通入的氯气为0.10mol时又怎样呢?———Br-部分被氧化。

三变:若通入的氯气为a mol时又怎样呢?———分步讨论。

四变:若在含a mol溴化亚铁的溶液中通入的氯气为b mo时又怎样呢?———分步讨论。

通过以上的提问,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很有条理,思维清晰,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具体问题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并使思维变得更具深刻性、灵活性。

4. 以忘来强调巩固

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很多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应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如讲到“硫”的知识,可以H2S→S→SO2→SO3→H2SO4为主线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教师还应把易模糊的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联想、组合或分块,如通入过量CO2气体仍有浑浊现象的有Na2SiO3溶液,NaAlO2溶液,C6H5ONa溶液,Na2CO3饱和溶液等。

5. 以闲来调节情绪

课上45分钟学生不可能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张弛有度,多点幽默,同时加上必要的闲话。如在学习物质结构时,针对元素性质,可向学生打比说:“元素和人相似,有人无私奉献,如钠原子;有人总想得到,如氯原子;有人不争不抢,如稀有气体。”又一天上课,在讲到可用二氧化硫漂白白木耳,一个学生问:“吃了会不会中毒死了?”我说:“符合国家标准的就不会。”我以为这样他就说完了,然后他又冒出一句:“不过吃多了也会死。我们就不明白了,这不是矛盾吗?”我接着说:“撑死的。”当时全班都给逗笑了。这些闲话看似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对引起学生的注意很有好处,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巧用换位,落实巩固

1. 布置适度有效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一门学问。现在的学生每天都面对大量的作业,陷于题海之中,因此容易产生心理疲倦,严重的会出现逆反与对抗情绪。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能碰到这样的情况:作业布置得少,学生会高呼万岁;作业布置得多,学生就会出现各种表示不满的声音。但这并不是说作业布置得越少越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1)少而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数量少且比较好的练习题,让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习,积少成多,养成良好的习惯。

(2)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的练习目标,如巩固型、总结型、探究型、评价型作业。

(3)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次地布置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分层次地进行批改,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4)生活化。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练习,如自制化学电池、检测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如何防止菜刀生锈等。

(5)文化性。在自编的练习卷中,在空白处巧妙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的语言、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独立完成,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下,作业出了错,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而不是打击。但鼓励不是放纵,而是为了更好地、及时地发现学生的疑问,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解惑的目的。

2. 注重学生交流与反馈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会过渡到喜欢这门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与学生交流是教师不断能换位思考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深入学生群体,才能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疑惑;只有深入学生群体,才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点,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方式,再把了解到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付诸备课和教学活动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和教学,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正是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核心,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敏.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8, (1-2) .

[2]陈雪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人性化设计.化学教学, 2006, (2) .

一年级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篇11

一、换位思考,就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

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同事和我一起教一年级语文,开学刚刚过了两个星期,他来问我教到了哪一课,我说教到《 j q x 》这一课,他惊讶地说:“你才教到《 j q x 》啊!我已经把汉语拼音教完了!”我也惊讶地说:“真的吗?那么,学生都学会了吗?”他说:“汉语拼音挺简单的,我估计学生们都会了。”后来,我建议他拿回头来再教一遍,一边教,一边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有些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看是理解不了的,这就需要教师有变换角色的意识,蹲下来与孩子平视,抛弃自己的偏见,学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懂孩子。蹲下来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蹲下来才能用学生的视角看世界,蹲下来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的一套教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换位思考,就要扮演学生的角色

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年,学校领导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为了能够上好一年级语文课,我向邻班的高老师学习,到她的班里听课,她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当她的课进行到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时,她找了一位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而自己却坐到了学生的座位上。我当时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好玩,现在回想起来才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师生角色的互换吗?

扮演学生的角色是从心理上去扮演,站在一年级学生的立场去认识问题,体验学生的某种切身感受。比如,设身处地地想想:“老师让我们好好写字,我每次都是好好写的,为什么还得不到优秀呢?”“老师叫我们早晨要多读书,可是,我读了两遍就不想读了。”……这样,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去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布置任务时,也能够把任务说的更清楚,更具体。教学相长不就是这样吗?换位思考,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明显好转了。

三、换位思考,就要回忆过去的往事

回忆过去的往事,回忆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情景,找回那段美好的记忆。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一年里换了三位老师,其他两位老师,现在几乎想不起来是什么模样了,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位老师,就是因为他在课堂上有时说、有时笑、有时唱、有时表演,他的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好玩,所以,至今,我还能想起他模仿“马儿跑”的动作,还会唱他教我们唱的那首古诗。

可见,一年级的教学是需要激情的,教师要能够把枯燥乏味的说教变成富有童趣的游戏,在游戏中学,在快乐中学,在玩耍中学,学得轻松,记得深刻。

四、换位思考,就要唤回自己的童心

植物学家海德贝利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感悟。”所以,教师需要像孩子一样,也就是要拥有童心。没有童心,你就走不进孩子的心灵,孩子就不会接纳你,那么你对他的教育影响就十分有限。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拥有童心,真正理解童心、童趣呢?只要我们做到,孩子三岁我们就三岁,孩子十岁我们就十岁,孩子十五我们就十五,这样,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拥有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

上学期,宿豫区教育局搞了一个大规模的“同课异构”活动,每个年级都有,一年级是执教《草原的早晨》这一课。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与其他几位老师略有不同。他们都在幻灯片上直接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而我把这些词语粘贴在一只只小羊儿的身上,通过动画演示,让小羊儿从圈里一个接一个地跑出来,一边跑,学生一边认,小羊儿越跑越小,如果学生不能够快速读出来,就会看不见这个词,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一种紧迫感,学生特别激动,觉得好玩,在认读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眨眼睛的,教学效果特别好。这一教学环节显然是成功了,原因是,这一环节是以儿童的心态设计出来的,符合儿童的心理。

要进入童年的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老师就必须在某些程度上变成孩子,只有具备一颗童心,把自己视作孩子的朋友,处处用宽容和理解去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的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教育。

唤回童心,就要学会感受快乐烂漫的童趣,感受天真直率的童真,感受口无遮拦的童言,感受小孩眼里无小事。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体会世界,用孩子所处的位置判断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理解就是换位思考,要有童心,要知道现实内心的真正感受和想法。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老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一年级语文老师。

对中职英语教师换位教学的探究 篇12

一、教师应换位为教学情境设置的创设者

1. 教师应成为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情境的创设者。

在创新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为引导学生“会学”;变重“学知”为激励学生“思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 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去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自行探求知识的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激情。

2. 教师应成为学生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 是创设情境的又一重要目的。教师应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铺设问题台阶, 把学生引入到设疑—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 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笔, 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 充分领略作为学习主人的自豪感, 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 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师应成为学生回答问题情境的评价者。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鼓舞学生的信心。学生认为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 教师一个认可的眼神, 一句热情的赞扬, 一次高度的评价都有可能给学生带去极大的动力。

二、教师应换位为尊重学生情感的组织者

新《大纲》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 勇于实践, 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心。新《大纲》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感情,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 并取得良好成绩。中职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 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 平等对待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 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变“全方位指导”为“适时指导”, 变“学生倾听教师’为“教师倾听学生”, 变“教材研究”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三、教师应换位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者

新《大纲》强调:教学要避免过多的讲授式教学, 促进学生参与, 营造“激趣—进步—乐学”的良性循环。要认识和尊重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差异, 提供多种选择。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为缺少必要基础的学生提供补习机会,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拓展教学, 提倡开展分层教学,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新《大纲》还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该尊重理解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以师为本的教学管理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育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 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 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 使学生能够参与, 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习活动真正成其为主体活动。

四、教师应换位为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者

新《大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职业模块的教学要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 利用真实场景或设置虚拟场景, 选择真实或实用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作为规划者, 教师可进行如下尝试:

如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第二册U-nit15 Planning your future中, 教师可以就“择业技巧”、“如何获取和处理职业信息”、“求职中的书面沟通”、“就业形势”等内容构架一座英语课与校外实习课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在英语课的基础上能初步把握面试技巧、职业礼仪、职场世界等内容, 为中职学生从学校到职业社会成功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师应换位为投身教育改革的创新者

新《大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 是广大教师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例如:课本应该怎么教?过去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 现在发展为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课堂上应该怎么让学生提问?课堂讨论过程应该怎么组织?讨论后完整的汇总又该怎么组织?形式与形式主义在课堂上怎么理解?怎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学生互动起来?

这些具体环节还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就如何自立创造、自主创新和自信创优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教师要坚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 从而形成创新的思维与教法。而新课程中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教学情境, 为教师提供了探索和创新机会, 在新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应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摘要: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大纲》的实施, 教师应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以适应英语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教师角色,转变,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 .

[2]李世虹.英语互动教学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5) .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交换机制下一篇:生态智慧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