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驱动

2024-09-27

关键字驱动(精选10篇)

关键字驱动 篇1

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完满闭幕, 会议不仅部署了2013年的6项经济工作, 而且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的指导, 也成了工商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中国家电业尤其是空调行业内, 也正上演着因创新驱动引发的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创新驱动”成为了空调行业谈论的关键词。

“2013年我国家电业仍然以技术革新为主, 只有进一步驱动创新, 企业才能处于不败地位。”业内专家解读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不仅明确了2013年的6项经济工作, 而且要求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由此看来, 创新驱动也注定将成为包括家电业在内的中国企业界最大热词。

关键字驱动 篇2

车身框架结构是由形状复杂的薄板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梁特性、梁空间位置以及车身接头特性决定着车身结构的静动态性能,而梁截面的属性主要由截面形状和厚度两个因素决定。传统的车身开发中关键梁截面形状的设计往往是根据设计经验及试验分析逐步修改形状,达到可行的形状结构。以上的设计方法可理解为寻找可行解的过程,可能并不是截面形状结构的最优解,而且该设计方法容易导致设计开发前期出现缺陷而后期修改空间不足的情况,大大影响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车身全参数正向设计作为未来车身开发的趋势,是基于多目标性能在车身前期确定参数化模型最优结构的全新设计方法。

在车身正向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截面形状特性作为车身结构优化的变量之一,进行截面形状级别的轻量化研究。其中,邢子敬等利用NX 建立全参数化的概念车身模型,通过改变梁截面的方向和厚度来研究截面特性对车身刚度的影响;任山截取现有车型的白车身主断面图并计算相关主断面的力学特性数据,通过简化模型静态性能的验证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李龙基于梁截面参数的灵敏度,运用向量优化法对某些截面的截面特征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车身关键截面设计方法研究

车身形状结构和关键截面形状是车身框架几何结构设计的两大主要内容,由于截面的形状受车身形状结构的约束,因此在车身形状结构优化设计后才进行关键截面形状的设计。车身关键截面的正向开发设计主要运用隐式参数化建模技术以及自动优化循环平台,在可行域内搜索最优解。本文以门槛梁截面设计为例,根据截面的尺寸约束确定截面的边界条件,运用离散可行域的方法进行截面控制点的划分,再根据截面形状约束进行控制点之间的约束。以截面关键特性为约束条件,根据特定的性能评价进行门槛梁截面的最优形状结构设计。车身关键截面约束条件

截面的约束条件包括形状约束条件和几何约束条件,前者是关于制造可行性的约束,后者则是关于总布置、车身造型及车身内部空间的约束。截面的约束条件决定了设计变量、取值范围及变量之间的约束。

3.1 形状约束条件

车身的薄壁件大多数通过钣金冲压而成,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构造成封闭截面的梁部件,因此在进行车身关键截面开发时要满足一定的制造工艺约束,并确认是否具有可行性。对于定向冲压的板件,设计中不能出现缺拔模角及负冲压角的情况,由两件以上板件组成的梁截面不能出现板件相交的情况。

3.2 尺寸约束条件

截面的尺寸约束决定了不可变化的形状节点及部分可变控制点的取值边界,主要受车身布置、造型要求以及车身内部空间所影响。以某车型门槛梁截面为例,门框边界和最下离地间隙约束决定了门槛梁截面上下翻边的节点属于形状固定点;地板与门槛连接的地方是截面的内部空间约束,确定了内板与地板连接处的节点属于形状固定点;门密封面和侧门包边确定了外板与侧门位置相互影响的节点属于形状固定点;车身外造型设计制约门槛梁外板的外廓形状,使其成为形状固定点;而内部空间约束和外部造型约束使得非形状固定点具有取值范围的边界,内板的可控制点y值要小于内部空间固定点的y值,外板的可控制点y值不能小于外部造型固定点的y值。性能驱动截面形状正向设计

截面形状影响梁部件的结构性能,而梁作为车身框架的关键部件,对车身整体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性能驱动截面形状的正向设计就是基于梁部件的关键性能对截面形状进行优化设计,在截面约束条件下的可行域内寻找各控制点的最佳坐标位置。

4.1 截面离散化

根据截面尺寸约束条件确定的截面可行域是截面节点可能存在的空间位置,而截面形状约束制约着不同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了保证满足形状约束的要求,提出离散截面可行域的方法。在截面局部坐标下,将可行域沿z方向平行于y轴划分 M 个区域,这些平行线与截面的外板、中间板、内板相交,分别形成(M-1)个节点,为了便于截面优化设计,选取平行线通过截面上由于尺寸约束而固定的边界点,相邻线之间的距离尽量相等,以使节点均匀分布于板上。划分的区域细化则使优化截面形状结果更接近最优结构值,但运算量较大,且对于钣金件的生产加工增加一定难度;而划分的区域较少则会造成截面形状与最优结果相差较大。因此,要根据实际截面可行域的大小适当地选择划分的区域数量。

4.2 截面形状约束的参数化

以车身框架形状优化设计得到的隐式参数化模型为基础,对门槛梁截面的控制点进行变量取值范围的录制,变量录制的过程采取归一化方法。门槛截面控制点作为变量的录制过程,控制点从初始“0”位置沿y方向移动达到某一位置作为“1”状态。为了确保组成截面的板件不相交,因此要定义区域离散线上点之间的约束关系。引入中间变量并推导其取值范围,保证在寻优过程中各变量组合满足形状约束条件。

4.3 设计优化过程的集成该截面形状优化设计通过在软件iSIGHT中搭建基于静态性能的优化集成系统平台,后台自动调用隐式参数化建模软件 SFE CONCEPT、数据处理软件Matlab及求解器NASTRAN,提取性能参数储存于数据库中。

4.4 优化结果

通过自动寻优得到截面控制点位置与板厚的最佳组合,初始状态与优化后的截面形状对比,其中,外板的厚度为0.8 mm,中间板厚度为2.2 mm,内板厚度为 2.0 mm。优化前后门槛梁的性能对比,可看出在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这三个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实现了门槛梁质量减轻7.8%的轻量化目标。结束语

关键字驱动 篇3

根据知名市场监测及咨询公司尼尔森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新产品“尝鲜”兴趣浓厚。接近四分之三的消费者(72%)宣称他们在最近的一次日用品采购中购买过新产品,这一比例在亚洲和全球分别为60%和57%。同时,43%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为创新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许丽平说:“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对于‘轻奢’产品的渴望相对较高,推出新产品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

尼尔森对过去一年投入中国消费市场的24,654种快速消费品进行了研究,从中甄选出在其品类中真正实现创新的产品,授予它们“2015突破创新奖”。之前尼尔森已经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和印度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市场进行该奖项的评选,今年是首次在中国揭晓该奖项。

尼尔森将“相关、持久、独特”三个维度作为评选标准。首先,该产品的创新必须跟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相关,从而让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带来可观的销量。第二,这个创新产品必须有持久的活力和发展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第三,该创新必须是市场上比较独特的,不是简单对现有解决方案的小小改变或拷贝,并且是品牌方自身也认可的创新。经过层层严格筛选之后,最后只有15个产品从两万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对其突破性创新的认可。

在这获奖的15个成功创新的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性。一个是高端化。在15个获奖产品中,有14个定价高于该品类的平均市场定价,而且达到平均价格的2.5倍。许丽平认为,“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从功能性向情感性,从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中国消费者渴望更有品质,更健康的生活。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鉴于此,具有独特功能的高品质产品将在高端化的道路上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3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高端”是驱动他们选择新产品的主要因素。

那么,促使中国消费者选择新产品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尼尔森的数据告诉我们,是健康和便利。在突破性创新产品中,5/8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的益处,其余3/8则在设计中突出了便利性这一特点。而健康与便利在全球来说都是一种普遍趋势。

例如获奖案例中的新希望城市记忆酸奶,一方面通过具有地方特色图片和怀旧记忆的包装,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为酸奶这种同质化的产品注入独特的情感益处;另一方面主打不含添加剂,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益处,从而推出市场后一举成功。

此外,许丽平注意到,在获奖产品中大约有一半是国际品牌,过去这些国际品牌大多是把其他市场的成功产品引进中国,而现在很多国际品牌会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研发,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了解中国的消费者,为他们做他们想要的创新,这才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做出好的突破性创新。”

对话

Q: 新营销 A: 许丽平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

Q:驱动企业成功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A:能够让创新成功的因素其实还是很多的,关键我们想找出共同点是什么。因为我们跟所有突破性创新案例的获胜者都做了访谈,从中发现他们最大的共性,就是需求驱动。

很多企业是看我有什么,怎么样把它包装成为消费者可能接受的东西,这跟需求驱动是相反的。我们说这些突破性的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他们不是从我能做什么开始,而是看消费者想要什么东西。而且这个过程会贯穿始终,前面发现空白点,发现消费者痛点没有被满足,根据这种需求看看我能够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出来;在中间再做一个消费者研究,去确定这个产品是不是符合当初的设想,是否真的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最后上市他们也会充分考虑消费者买这个品类或者品牌他的考虑因素都是什么。整个思路都是站在消费者位置上,到底消费者想要什么东西,我就按照这样一个理念把创新做出来,这就是突破性创新获得成功共有的一个驱动因素。

Q:目前“突破性创新”奖项评选只针对快消品领域,那么这些成功创新的标准和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和市场?

A: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做快消品,是因为快消品市场上有最大量的数据,完全在我们监测范围内。至于现在用的标准能不能套用在其他品类上面我们也在看,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Q:在中国市场做产品创新,国产品牌和跨国品牌相比各自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A:这个优势和劣势也在随着时间变化。一直以来我们国内品牌有这样几个优势:第一,更贴近、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第二,束缚较少,比如国际品牌想做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可能会受到品牌在全球整体形象或定位的束缚;第三,销售渠道尤其是区域市场,比国际品牌覆盖的更深。同时,国内品牌的劣势是:首先,很多企业还是用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市场,我有什么东西要推给消费者,跟我刚才说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其实是背道而驰的;其次就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经常在做市场决策时一个人说了算,出于非常主观的判断,这样在企业文化来说就不利于鼓励员工做更多创新。

国内品牌的优势相对也就是国际品牌的劣势,比如不够了解消费者,渠道的劣势。此外,中国的社交网络非常发达而且碎片化,国外品牌想在中国很好地利用数字社交媒体,其实也存在一个对市场和文化不够了解的问题。国际品牌的优势最主要是他们有全球视野,中国还没有的东西在国外已经有了,就有更多的储备经验可以借鉴。另外,很多国际品牌因为已经市场化经营很多年,更加能够从消费者角度去创新,风险控制能力更强。每上一个产品的时候都经过一系列的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就能够预知这个产品会不会成功,而不是那种是死是活先放在市场上试试看,这样他的失败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nlc202309010045

Q:线上渠道的发展对产品创新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A:线上渠道其实是给新产品开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因为在传统渠道上新品成本非常高,但是线上市场相对来说成本就没有那么高。比方说现在很流行的线上预售,厂家可以提前一个月预售,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买,从而决定生产量,他甚至可以一个月之后看到没到可以满足生产成本的量,再决定这个新品上不上市。这就彻底改变了销售模式,在线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线上不存在货架空间有限的问题,你可以尝试很多新产品,比如放上去100个新产品看哪个能够存活下来,这个线下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线上渠道彻底打破了一些传统上的束缚,可以用很多有创造性的方法尝试产品创新。

Q:关于创新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其实不知道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经常举的例子就是iPhone,乔布斯创造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您觉得在快消品这个领域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A:如果消费者有些需求自己不知道的话,一个好的市场营销人员是可以想办法把这个需求挖掘出来的。我常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年宝洁的洗衣液,我们今天用的洗衣液瓶口有一个槽,倒完以后洗衣液不会流出来,以前的瓶子不是这样的。宝洁市场人员对消费者做家访的时候,发现消费者倒完洗衣液会拿一件脏衣服擦一下瓶口,其实没有人抱怨这件事情,但是市场人员观察到了,大家都在做这个动作,说明这是一个可以去改善去创新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瓶子设计。其实有时候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他可能没办法讲出来,但是你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还是可以把它挖掘出来。

Q:您觉得企业做产品创新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需求驱动创新体系,我常常有这样的比喻,自己生出来的孩子你怎么看他都是好的,直到放到市场上不成功了,你才发现原来有很多毛病,甚至有的时候不成功了你还觉得这个东西明明很好,是消费者不懂。关键在于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你要有勇气客观验证,验证以后要能够接受这个结果,有的时候验证了以后说不行,你还不能接受,你觉得我已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东西我一定要上市看看他成还是不成,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可能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你怎样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评估方法,真正做到将上市风险降到最低。

Q: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哪个因素对创新成功的影响更重要?

A:我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最后发现其实是一个短板效应。什么叫短板效应?我们按照消费者接受一个新产品过程做了很多年的验证,最后用12个要素来衡量一个产品是否成功,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如果你这里面有一个方面很差,最后让你失败就是这个因素。整个新产品能做到多好,就看你做的最差那方面有多好。

关键字驱动 篇4

关键词:驱动,自动化测试,软件测试,回归测试

地震处理、解释软件系统是我国拥有独立自主产权的一套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软件系统, 目前发行的版本已经达到第三代, 其底层软件平台开发、性能以及功能都在不断的开发和完善之中。产品的测试人员在测试更新产品时需要进行回归测试、新功能测试等工作, 工作较为繁琐并且有一定的重复之处。为了有效的节约成本, 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工作人员将更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放在新产品用例上, 因此本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软件自动化测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 目前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已经可以与传统的手工测试同时工作, 二者在测试方面取长补短、不可分割。软件自动化测试主要利用长时间的稳定测试、回归测试以及多用户开发测试, 将系统测试的工作人员从复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的测试工作, 从而极大的提高软件测试的工作效率。另外, 人工测试系统时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出现测试错误或者测试遗漏等现象, 软件自动化测试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并且可以自动显示测试结果方面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自动化测试经历了三个阶段, 目前迎来了新一代关键字驱动自动化测试。新一代代的关键字自动化测试可以将被测软件逻辑从测试的脚本中分离开, 使待测软件的数据可以将逻辑数据分开, 从而得到测试数据、测试逻辑以及测试脚本三者分开的技术, 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业务变化的需求。关键字驱动和过去的数字驱动不同之处是, 测试的文件数据需要有关键字以及具有描述性质的字段。

2 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分析

测试文件主要包括对测试配置文件以及具有层次化的数据文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驱动模块是通过对配置文件进行加载, 调整相应的测试数据、关键字的脚本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测试日志和模块可以将本次测试的结果精细化输出, 并且标记测试用例。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后测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试的报告分析出本次测试结果。

2.1 层次关键字测试

层次关键字分离测试可以将关键字按照一、二、三级进行设计, 对其功能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业务逻辑以及测试步骤。自动化测试系统正是由于可以对用例进行逐层的调用, 从而使系统的用例得到细化。一级关键字的测试表是一种概要设计, 将各个功能点进行有机罗列, 从而使系统的测试功能更加全面, 涉及面更广, 对测试用例文件更加方面快捷。另外, 高级关键词对可以通过索引搜索二级关键字驱动。二级关键字驱动测试是对系统的详细测试, 可以将系统的每个用例进行逻辑测试, 二级关键字可以搜索三级关键字的信息搜索表。三级关键词测试的是详细步骤, 其测试的是最小单位, 二级关键字驱动测试与三级关键字驱动测试是组合测试套件。

在一级测试表中, Test01对应的是User Login;Test02对应的是Strategy Confi guration;Test03对应的是Log Module;Test04对应的是Command Line Interface。

二级用例表是对一级关键字进行细化的过程。其中User Login对应的是Verify Admin Logoin Verify Invalid User Ve r i f y N e w U s e r C r e a t e R e a l D B;S t r a t e g y Confi guration对应的是Create Virtual DB Create App Server Create App;Log Module对应的是Export Confi guration File Import Confi guration File;Command Line Interface对应的是Test All Command。

三级关键字驱动是对每个测试用例细化的过程。

Verify Admin Logoin对应的是Login Create;Verify Invalid User对应的是Login Loninexit;Verify New User对应的是Login Exit;Create Real DB对应的是Open Real DB Add Real DB Test Real DB;Test All Command对应的是testcommand。

2.2 关键字支持脚本

系统测试的具体步骤制成关键字支持脚本, 其包括测试的业务信息, 可以实现测试脚本与测试数据以及逻辑三者相互分离。在测试脚本数据时再重新调用, 可以调用关键字支持脚本, 模拟整个测试流程。

2.3 关键字结构设计

在本系统中关键控制着测试的整个流程, 每个关键字有对应的脚本, 每个步骤代表测试流程, 系统可以对关键字对测试流程进行搜索, 来获取每个字段的具体值。关键字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三级关键字测试表将其中的Test Step一一进行设计, 并对测试框架中的信息进行读取, 将相应的脚本数据传输到具体的代码中。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地震处理、解释软件系统对软件的稳定性、正确性有较高的要求, 利用人工的方法很难有效实现系统软件的回归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引入一定程度的解决了大型石油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测试难题, 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软件自动化测试分析进而论述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分析, 在分析层次关键字测试、关键字支持脚本以及关键字结构设计后, 对基于关键字驱动自动化测试更加了解。

参考文献

[1]陈丽丽, 林莉, 傅晓娟.基于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07 (25) :238-239.

[2]王军, 孟凡鹏.基于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 09 (21) :3652-3656.

关键字驱动 篇5

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资源;市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明确了任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激励科技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向企业聚集,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促进企业从以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到以技术、资本和管理为主的精细型转变,从技术含量低到技术含量高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能转变,从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末端到高附加值处于产业链高端转变,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的主体既有企业,也有大学、科研院所和个人等,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为之服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既是由于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破解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只有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良性循环。一切科技创新最终都是为了应用,也只有有应用的创新才有价值。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处于与市场结合最紧密、最前沿的地位,对市场的需要最敏锐,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研发新产品,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研发新技术,为改进产品降低成本需要研发新工艺,企业的科技创新是最适合市场需要、最具有应用价值、也是最能产生社会经济价值的创新。而不论是大学还是科研院所,与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更具有基础性、知识性和计划性,其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还需市场进一步检验。因此,科学技术进步的源头动力在企业。企业只有在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破解技术难题的需要,才会有技术进步的需求;同时企业研制的新产品经社会确认后,其价值才能得到放大回报,企业才有动力和资金实施新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技术难题和重大技术瓶颈,也将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指明方向。

另一方面,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是破解经济与科技结合不紧的有效途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但由于各种原因,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活跃、最直接的单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科技要素和资源向企业聚集,确保科技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才能促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给合,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创新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企业认为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较低而利润较大时,企业才会自愿进行创新,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首次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是对科技创新新的科学的定位。要借助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利用各种媒体和方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意义、目的、内容和要求,在全国上下营造鼓励、提倡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让科技创新深入人心。

(二)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需求推动和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只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科技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是要更加尊重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进一步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涉,除了关系国计民生需要政府掌控的领域外,其他领域要逐步减少政府的审批;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

(三)建立明确的激励导向

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和创业工程,鼓励各种高端人才到企业创业,以人才带动科技创新;通过股权和分红激励,引导和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认定标准,严格高新企业和技术创新认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创新;实施技术创新奖励、技术交易和设备共享奖励、知识产权专利奖励和重大科技成果奖励,通过奖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项目带动企业创新。

(四)解决出现的创新难题

针对企业创新中普遍出现的难点问题,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针对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科技与金融合作,通过科技金融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风投机构开展科技企业贷款和投资,解决企业创新资金问题。又如针对新兴产业在形成的初始阶段,技术到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生产、购买和使用成本较高,消费尚未形成,极易形成供给型过剩,通过政府采购引导创新产品需求,通过政府法规淘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政企联合启动消费市场,促进新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是促使科技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向企业聚集

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使各项科技要素和资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向企业流动聚集,使企业成为科技要素和资源的主要载体。

(一)搭建创新平台

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基地,从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设备平台,减少企业入驻成本,吸引高新企业和人才入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通过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科技中小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联通创新通道

针对我国科技资源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的实际,盘活和统筹这部分科技资源,引导和鼓励其向企业有序流动聚集,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达到科技人才、信息、成果共享;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校技术创新对接机制,创建对接平台,开展技术开发需求与成果转化双向对接活动,建立创新共赢机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科研院校人才到企业任职创业,通过人才引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和连接作用,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校形成合力。

(三)重建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体系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建立面向企业科学明析的应用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体系,改变片面将论文、项目和经费、专利数量等与科技人员评价、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评价,通过面向产品设立课题,以实用效果检验和评价创新成果;在课题承担上,唯‘能力’而不唯‘职称’,在奖励上,不以工作量为导向,而是以创新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导向;另一方面,科研院校应用型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也应把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应作为重要内容,把企业或用户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明确的效能导向。

【作者简介】

谢西虎,供职于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关键字驱动 篇6

企业是在有限的资源中生存的,在世界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如何利用紧缺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企业必须在使用资源时考虑其使用的价值,即要考虑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什么地方、用来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使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有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在一般的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以及技术创新,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因此提高企业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垄断,企业并不需要追求效率就能生存,因而在此期间不存在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在逐渐由计划向市场转型,尤其是加入W TO后,我国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包括大型企业集团在内的企业成长速度明显减慢,有的企业甚至走向了衰亡,随后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国企业更大的威胁和挑战。由此可见,价值创造问题关乎企业的存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内外企业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文献述评与研究思路

(一)文献述评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美国管理学者首先提出了企业价值。较早的对价值创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学领域,主要是从资本结构、投融资、股利分配与盈余管理等角度研究财务资本(或者物质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M odigliani,Franco,以及M iller,M erton在从财务学视角探索价值创造路径的同时,又把价值创造提升到了战略层面,研究的视角转向价值创造中的价值链和能力两个方面。关于价值链的相关研究主要以Porter(1985)提出的价值链模型为基点进行展开,主要关注价值创造方面各种非财务因素(利益相关者以及各种辅助活动)的影响。价值链模型研究拓展了价值创造的财务观,对非财务因素的关注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但相关研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行为予以足够的重视。自从进入21世纪,平衡记分卡的出现揭示了财务维度、股东满意、顾客维度和员工学习等多维度价值驱动因素的作用,并且通过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平衡使得企业愿景和战略得以落实,使得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更加生动和可见化。

虽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类资源在生产活动中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利益或者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是产生价值的根本驱动因素,但还是未能找出促进各个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提高之间的纽带。基于企业的知识创造可以使得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而提出了知识创造-创造知识-知识创造这一异质知识创造循环的过程,但目前未能提出将这一过程很好地贯彻落实的实用方法。马广林、孙平(2011)指出,人是最根本的驱动因素,企业价值管理应当以“人”为本,从制度建设入手营造激发人力资本价值创造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动力机制,从而确保企业价值驱动链条步入高效率运行的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中提到价值驱动链条上最为关键的是人,也是从人单方面的角度分析,通过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来提高价值驱动链条的效率和驱动力。

(二)研究思路

企业价值的创造就好比是车间的生产流水线,每个车间都有很多条流水线,要合理安排每条生产线的生产使得不耽误下道工序,更使得各条流水线共同协作,保证整体的生产效率,其中项目延期的问题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工人的拖延症和帕肯森定律,即工作总是拖延到它所能够允许最迟完成的那一天,在企业中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提前完成工作不会受到相应奖励,因为企业领导会普遍认为这是工人应该的,并且在今后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还会减少工时。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识别流程中关键价值链,将工作按最迟的时间安排,保留出的时间作为公共资源,这就是关键链的思想。借用以上思想,企业的价值创造是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每一条利益相关者都是一条生产线,如供应商-企业-产品、企业-产品-消费者,如果做不好供应商的管理会影响产品的及时交货以及质量问题等,这么多条价值创造链条只有有序地协调整合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出最大的贡献。由于价值创造网络内部的分工和合作方式决定了各类利益相关者参与价值创造活动的方式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知识创造的方式和效果,更决定价值创造的成败,因此企业必须做好组织整合。笔者运用上述关键链的思想,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关键利益相关者,设置薄弱环节的“缓冲机制”使得薄弱环节对企业整体的影响最小化,同时对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将利益相关者的知识真正融入到企业中,使企业价值链条更加稳定和有效率。

在价值驱动中,价值链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是判断所不可或缺的,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关键动态价值驱动的思路将以上各点进行串联,从而找出驱动企业价值的实用的思路和方法。

三、价值驱动相关理论

(一)关键链

关键链(Critical Chain)是由高德拉特(Eli G oldratt)博士提出的一种基于约束理论的项目管理方法。其主要思路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突破项目的瓶颈。可将企业价值创造的各个链条看成是企业中的单个项目,所有的项目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可动用的资源是有限的;都有完工日期及预算限制;都会牵涉到不同部门以及企业以外的相关人士。并且在项目期间的各个环节更是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要能高效完成项目,带领项目的各个环节共同向项目目标迈进的难度很大,要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唯有关键链。

高德拉特认为如果一项工作很早就开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浮动和安全裕量,那么做这项工作的员工往往会因为时间还有很多剩余而把这个工作推迟到它最后所允许的那一天为止,也就会产生普通人生活中常见的“拖延症”,这就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更谈不上工作效率。相反如果按最迟的时间开始计划工作,使得完成工作的时间比较紧张就会在无形中对员工施加压力,因为他只有非常努力才能按时完成既定任务,也就不会存在“拖延症”,这就是关键链法所采用的一种思路。经验表明,在初始项目估算时,人们往往会按照能够100%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估算,这其中隐藏了大量的富裕时间,因而需要设法把个人估算当中的一些隐藏的裕量去除。此时如果把项目中所有的任务都按照70%的概率进行项目的时间估算,结果使项目整个估算时间总体压缩了30%,然后把富余的时间压缩出来,作为一个统一的安全备用,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公共资源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使备用的资源有效运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原来项目的工期。

企业的价值管理同完成一项工程类似,都是要协调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只不过企业的价值创造是要整合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和资源,企业中也存在着类似于流水线一样的价值链,其中每条价值链都有薄弱和关键环节,因而运用关键链的思想,在估计每条价值增值链所需投入的维护费用和时间的同时要用70%(非100%)的思想去考虑,即不是按照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完全投入进去,而是每个环节都可以看起来投入不足,但是流出多余的资源作为共享资源用来支撑薄弱环节,这就是本文所采取的关键链的思想。

(二)业绩三棱镜与动态多维业绩框架

企业的价值是从企业业绩中转化而来的,而业绩的多少就需要业绩评价工具来衡量。平衡计分卡首次将因果关系引进了评价系统,其评价流程为:学习与创新维度-内部业务维度-顾客维度-财务维度,前者是提高后者业绩的驱动因素,最终都通过财务业绩表现出来。根据平衡计分卡中的因果关系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能够清楚地理解他们的行动将怎样影响企业的战略,这就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把财务的和战略的目标与能够在企业的不同层次被观察和影响的较低层的目标相联系来达到企业目标的一致性。然而,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业绩评价系统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因果关系不一定可靠并且如果要证实的话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果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其次,因果关系不一定完整,因果关系中很可能只包含了其部分原因而将其真正原因或主要原因遗漏。最后,平衡计分卡中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而实际经济活动中都是互相影响的,经济活动中的动态复杂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如因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顾客”,它并不能传递这样一个反向的重要信息:顾客多了反过来也会造成人手不足或为每位顾客服务时间减少从而降低服务质量。此外,单向因果关系也只是单向反应了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而没有反应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贡献。以员工为例,好的员工满意度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财务结果,因为企业如果单纯地投入资源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而对于员工的工作不进行有效监督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要判断每个价值增值链条的增值,而每个价值链条都与其他价值链条互相影响,并且每个价值链条都是呈现一个闭环状,而平衡计分卡的单向性以及不完整性使得其不适于关键价值链的业绩评价,因此需要一个动态的能随时调整的且能双向互评的业绩评价体系。基于此,业绩三棱镜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改进。业绩三棱镜的含义为:日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显示出七彩颜色,企业的经营环境则经过业绩三棱镜的“折射”后反映出各类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根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开展管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这五个方面分别为: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度、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战略、过程和能力。这一评价体系注重发展和未来,更加倾向于为企业寻找价值增值点,使得企业能可持续发展。由于它能根据环境的改变、时间的推移以及企业关注重点的改变而随时调整,从而形成了动态多维评价指标。

根据动态多维业绩框架以销售、生产、研发三个主要链条为例设计的动态指标如表1:

四、关键动态价值驱动框架构建

(一)动态价值驱动框架构建思路

基于价值链条的动态业绩评价框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关键链的原理,首先区分出企业中类似于生产流线的价值增长链。以制造业为例,制造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几个方面:A股东(A 1大股东、A 2中小股东)、B高级管理人员、C金融机构、D供应商、E政府机构、F企业员工(F1制造员工、F2销售员工、F3售后员工、F4研发人员)、G顾客群体(G 1批发商、G 2零购消费者)。通过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可以按照治理层次、生产层次、销售服务环节、知识创造环节分为如下几个价值链条:

(1)与内部治理层次相关的价值链条:B高管人员-企业-A股东-企业。高管人员的作为比如努力工作或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会影响企业的业绩,从而影响股东对企业的看法,企业的股价也会随着股东的态度而升高或降低,最终影响企业价值。

由于中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利益冲突,在危机年份大股东会扶持企业,与中小股东关系良好,而在企业盈利年份,大股东会攫取企业的价值,使得企业价值减少。而且中小股东在利益不能得到维护时会“用脚投票”,也会影响公司股价,从而影响企业价值,最终影响到公司高管人员的忠诚度。

(2)与生产相关的价值链条:

金融机构是企业进行生产的保障,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果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就会安全的度过危机,完成客户订单,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企业可能会失去订单,最终造成亏损,同时员工生产环节的及时交货等也会影响企业的一线销售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同时金融机构也会影响大客户的订单行为,如果大客户资金紧张,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这笔订单同样会丧失,从而导致供应商也会减少供货,企业推迟生产。

(3)销售服务环节的价值链条:F1生产人员-企业-F2销售人员-G客户-F3售后服务员工-G客户-F2生产环节-企业。这一环节就是指,企业生产环节的质量、及时交货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质量对于客户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如果质量有问题就会造成返修率高,从而影响到生产新的产品,甚至会发生召回等类似事件,从而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4)知识创造环节的价值链条。如图1。有文献指出企业价值驱动的核心在于知识创造和创造知识,这里的创造知识是指在有效配置和利用相关资源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是价值创造的现实表现;而知识创造则指在组织内部消化、吸收和推广通过组织学习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是价值创造的基础。创造知识和知识创造两者构成价值创造的循环,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有效履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各类契约。在研发环节企业创造知识是由于客户的需求,通过配置企业的资源包括开发人员的智力资本,通过继续学习培训创造出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可以看成是企业的新知识;知识创造是指通过销售和售后环节验证研发效果,通过价值链条内部的消化吸收形成企业自身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研发环节还受到企业研发费用的影响,有可能受到金融机构借款政策的干扰。这是一个闭合的环节。

(二)企业动态价值驱动评价指标

每一个生产型企业的绩效评价,并不只是简单的考察单个员工或者消费者的满意度,而是需要结合价值链条,使得每条价值链条都能价值最大化,从而通过价值链条之间相互的响应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研究每条价值链上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从而做出一定的制度安排改善该价值链条的价值创造效率。根据以上的动态评价指标框架,选取其中的大规模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大于3年的制造业为例构造衡量企业价值驱动的指标,以价值链条中的知识创造环节和客户服务环节为例进行评价指标的具体设计。

在知识创造环节中,该环节的关键在于研发人员的智力资本的保持与培养,研发人员是这一链条的关键利益相关者,针对研发人员的满意度以及贡献度的评价指标可以进行如下设计:研发人员满意度指标包括员工的技能培训、在R&D上的投资、对员工革新的鼓励程度、研发员工的流失率等;研发贡献度指标包括新产品对于全年销售收入的贡献度、新技术形成是否形成行业进入壁垒、因新产品使得客户增加的比率、客户对于该企业的忠诚度等,该环节的薄弱环节在于客户的需求不好把握,难以挖掘,很多企业的研发都是不根据客户需求的“闭门造车”式的,因而可能造出的产品与市场脱节,造成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的浪费。对该知识创造环节的关键部分以及薄弱部分可采取相应措施,针对研发人员这一利益相关者,企业要根据其能力付酬,实行能力工资制,同时针对每一个研发员工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注重员工的心理感受,同时提供定期的技术培训;在计划研发时间时要采取“关键链”的思想,尽量迟地安排研发任务,从而使得员工有紧迫感,并且对于研发资源的投入预算也要严格控制,并不是开始一次投入100%,而是留出一部分作为缓冲资源。针对其薄弱环节即抓不住客户需求,企业要要求市场部门以及售后人员定期进行客户需求调查,使客户服务环节与研发环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降低研发人员开发无市场的产品的概率。

在客户服务环节,当前企业最为关键的是售后服务环节,海尔就把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而避免了家电业的价格战并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因而企业需要特别注重客户的感受,注重培养客户的“黏度”。而该环节的薄弱之处在于销售人员的素质问题不能得到合理保证,一般企业的一线销售人员的学历比较低,逻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有限,针对此类情况企业要采取末位淘汰机制,同时针对一线销售人员要增加“人情考核”,即客户服务态度的考核,主要采取一线经理打分制,考核指标包括对客户的耐心程度、礼貌用语、仪表仪态、产品的了解程度等,使员工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改进自己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结论

价值创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过去关注单个“人”转变到关注一个个价值增值链条上来,并且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每个价值链条只能选取其中的关键以及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治理,从而使得每一个价值链条都能平稳高效地运行,这样企业中就不会存在影响整体效率的“瓶颈”。笔者提出的模式创新之处在于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变化如组织形式、主营业务等调整其价值链,以及各个价值链上的薄弱和关键环节,从而使得企业价值驱动评价体系时刻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明秀:《三维价值驱动的企业业绩评价: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2]郭存杰、朱邦毅:《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商业研究》2005年第21期。

[3]颜志刚:《超越平衡计分卡的探索业绩三棱镜与动态多维业绩框架》,《财会通讯》2004年第5期。

[4]王世权:《试论价值创造的本原性质、内在机理与治理要义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视角》,《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8期。

关键字驱动 篇7

驱动器是机电系统与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器件之一, 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可控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驱动器也向着小型化、易控制化、精密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驱动器重量较重、结构复杂、维修困难、频率响应不高, 在很大程度无法满足现代机电系统的需求, 因此以压电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驱动器引起关注。根据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制成的压电驱动器与其他新型驱动器相比, 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迅速、结构简单、输出力大、不发热和不受磁场影响等特性。压电驱动器大多基于尺蠖原理设计的, 即通过模仿自然界中昆虫的运动, 将压电元件的单步位移转换为输出机构的位移。根据运动形式, 直线型压电驱动器有蠕动式、推动式和蠕动-推动式三种类型。本文将重点说明蠕动式和推动式尺蠖压电驱动器的研究现状、实现方式及关键技术。

2 蠕动式尺蠖压电驱动器

蠕动式直线尺蠖驱动器本质上更接近于自然界的尺蠖, 模仿了爬虫等动物的爬行方式, 即将压电叠堆的微小步距累加, 可实现较大行程、高速度的双向蠕动运动, 在精密驱动领域运用广泛, 由箝位机构A、C、驱动机构B和导轨组成, 图1为其运行原理图, 采用“箝位-驱动-箝位”的方式运行, 通过改变所加电压信号的时序, 可实现反向运动, 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或驱动机构B中压电叠堆的数目来控制驱动器的运行速度。这种驱动器结构简单, 运行稳定, 易控制, 因此该类型驱动器相关样机也较多。

第一个管状蠕动型尺蠖驱动器于1968年诞生, 用于精密加工中的材料定位。前苏联在1972年研制了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蠕动型尺蠖驱动器, 并用于精密定位, 后来的许多设计都以此为原形, 图2所示, 是较为典型的构型, 用层叠的压电片使结构紧凑, 也增加了承载能力、提高了运动速度, 达到微米级的精度, 运动速度最高可达每分钟几百毫米。1988年, 美国首次利用柔性机构放大了压电致动器的位移, 实现箝位机构的夹持作用。美国维吉尼亚州理工大学在驱动器结构中采用柔性放大机构, 以此来放大中间驱动机构的步距, 提高驱动器的速度, 如图4, 该驱动器结构较为新颖, 值得借鉴。韩国也研制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驱动器, 其中间结构为椭圆形, 箝位机构能同时用来箝位和驱动, 该驱动器实用性更强。2004年, 加拿大Tenzer etal等人提出另外一种内部嵌入钳位压电叠堆和驱动压电叠堆的蠕动式尺镬型压电直线驱动器, 并且在驱动器端部安装了预紧机构和传感装置, 如图3, 使得驱动器运动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内较早研究蠕动式直线驱动器的是广东工学院机器人研究室的杨宜民教授, 杨教授提出了仿生型步进式直线驱动器, 驱动器由导轨、可动件、输出轴等组成, 可动件左右端的抓爪上贴有摩擦材料, 增加了可动件和导轨间的摩擦力, 从而提高驱动器的带载能力, 运行的参数为:步距0.1-16um、步距误差<0.05um、行程5-1000mm、最大输出力3500N、最快步速40step/s。2004年, 吉林大学刘建芳等提出一种以定子主动箝位的压电直线精密驱动器, 其结构如图5所示, 该驱动器能够实现较高频率, 达100HZ, 速度为30mm/min, 行程大于10mm, 分辨率为0.05um, 大的驱动力, 为100N。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张兆成研制的直线驱动器, 如图6, 采用平行的两根导向轴代替传统的导轨, 可使驱动器免受轴向力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出精度, 结构简单紧凑, 但运动灵活性较差, 磨损较为严重, 易发生卡死现象, 驱动器的行程为20mm, 驱动速度最大为1.1802mm/s。

3 推动式尺蠖压电驱动器

推动式尺蠖压电驱动器的箝位机构是尺蠖步进运动实现的关键, 箝位机构与输出轴之间要有大的箝位力, 箝位力决定驱动器的输出力大小, 箝位稳定性决定驱动器运动的稳定性与精度, 工作原理如图8, 首先对箝位机构A加正电压让其压紧输出轴, 箝位机构A与输出轴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 在驱动机构B伸长的作用下会推动箝位机构A, 箝位机构A带动输出轴一起向左移动, 对箝位机构C加正电压信号时, 会伸长压紧输出轴, 可使运动停止。该类型尺蠖驱动器结构简单, 精度高, 运动平稳, 不产生振动, 并且运动范围大, 推动式尺蠖压电驱动器也是目前唯一商业化的尺蠖驱动器。

1975年, Bizzigotti和May设计第一个推动式型的马达。之后, Haraetal等人在1986年, 以压电叠堆为驱动元件, 设计仿照了Bizzigotti设计的驱动器开发了一种尺镬压电驱动器, 电压工作范围0-200v。1998年, Furutanital等开发的推动式驱动器, 采用了压电陶瓷堆对直线动子单侧箱位, 并用驱动压电陶瓷堆驱动直线动子的方式, 使驱动器输出性能稳定, 更实用。2005年,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的J.Li研制的推动式驱动器, 采用特制的圆管状压电材料配合特殊的机械结构, 3个柔性臂、2个支撑环及2个盖片组成箝位机构, 如图9所示, 支撑环和盖片将3个柔性臂合成一体, 成120°对称, 将压电叠堆的轴向变形放大为横向变形, 为了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 柔性夹持臂上的凹槽与输出轴严格配合, 其箝位力为60N, 载荷为55N。德国PI公司的直线压电驱动器已实现模块化, 可以将两个单自由度的直线模块组装到一起, 而实现精密的二维直线驱动, 其驱动器行程达20mm, 速度达800um/s, 分辨率小于0.1um, 承受载荷达0.5kg。

国内的推动式压电驱动器研究状况, 2004年天津大学研制了一种基于步进运动原理的大行程纳米级步距压电驱动器, 可实现压电电动机的连续匀速输出, 且位移是线性的, 在驱动电压300v时, 运动速度可达12um/s, 最小步距小于6nm, 行程大于10mm, 该驱动器分辨率较高。清华大学设计的驱动器, 采用周向分布式杠杆放大柔性铰链机构进行箝位, 如图10所示, 整个输出轴被箝位机构抱死, 输出力大于30N, 但结构过大。清华大学1992年首次提出用电流变材料 (简称ER液体) 来箝位的尺蠖驱动器, 运行速度为1.5um/s, 负载为2.45N, 该驱动器箝位稳定, 磨损、冲击的问题不明显, 无需高精密加工, 但也显示出一些不足, 如输出力小、响应速度慢、受温度影响大等。

4 直线压电驱动器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虽然压电陶瓷驱动器与传统驱动相比其优势明显, 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为进一步推动压电驱动器技术发展及应用, 仍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技术, 主要涉及结构模型设计、构件加工精度和控制方法等。

在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设计方面, 由于压电陶瓷的一些固有特性, 如伸长量小, 压电叠堆的输出位移仅为其本身长度的千分之一左右, 通常不超过100um, 这就对驱动器结构尺寸的设计、压电驱动元件的加工精度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轴孔配合精度要求也很高, 尤其是微小零件, 加工工艺难度较大。可采用柔性铰链机构, 柔性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机构输出机构的位移, 但是输出刚度和输出力会减小。如何根据不同结构类型需要, 进一步从动力学角度改善柔性机构的性能, 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保证刚度的情况下, 尽量减小对输出力和输出精度的影响, 是直线压电驱动器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于直接驱动箝位机构的尺蠖压电驱动器, 系统的性能受到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大, 法向作用力和摩擦系数决定了箝位机构摩擦力的大小, 对输出轴与箝位机构的接触表面施加预紧或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均可增大摩擦力, 但两接触面的自由移动却受限, 因此一般保证两个接触面间隙在10um左右。一般, 直接驱动可比采用柔性放大的输出力更大, 尽管如此, 压电尺蠖驱动器的动态输出力仍限制在200N左右, 传统的增大法向夹持力和接触面积的方法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 迫切需要研制提高摩擦力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替代方案。

此外, 箝位机构除采用压电叠堆箝位, 还可采用其他新型材料, 如利用电流变流体 (ER流体) 进行箝位, ER流体能够在电场作用下, 瞬间、可逆的变为固态, 可利用ER变流体的该特性来实现尺蠖驱动器的箝位功能, 能克服现有压电驱动器的磨损和冲击问题, 无需高精密加工工艺, 显示出一些独特的优点;还可以采用MEMS技术在摩擦表面产生微齿, 利用微齿的互锁替代传统的摩擦箝位, 输出力大, 并且定位精度高, 这类新材料或者结构的尺蠖驱动器应引起关注, 应用前景广阔。

另外, 由于压电陶瓷本身存在迟滞、蠕变、非线性等特点, 以及考虑周围环境 (温度、振动等) 、驱动器构件的加工误差、孔轴配合精度等一系列因素对尺蠖压电驱动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根据驱动器自身特点采用位移监测装置和相应的控制方法。常用的位移监测方式有电阻式、电感式和激光干涉式等, 同时选用闭环压电驱动电源或者用闭环控制方法对其输出位移进行补偿。

总之, 在保证微精细加工和精密测试的基础上, 合理的压电驱动器设计结构、控制及迟滞补偿方法,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尺蠖驱动器的输出精度、响应频率, 从而改善系统的输出性能。

5 结语

直线压电驱动器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 包括机械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精密光学等, 极具发展潜力, 随着压电驱动器各项技术的突破, 也必将在微驱动领域独占鳌头。但是, 综合国内外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研究现状可发现, 还尚缺乏对尺蠖压电驱动器系统的研究, 现阶段大多只是进行驱动器结构设计和性能测试, 由于受加工精度及其他一些关键技术的限制, 研制出的样机能商业应用的很少, 并且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欧美、日韩差距较大, 因此, 对直线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摘要:直线驱动器是机电系统运行的关键, 直线压电驱动器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该领域迅速发展, 引起广泛关注。它可实现高分辨率的运动, 响应速度快、精度高, 没有空回、粘滑等现象, 且不发热, 无噪声、无污染, 控制方法简单。本文介绍了直线压电驱动器的技术特点, 并对国内外的压电驱动器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指出了压电驱动领域的关键技术, 对直线压电驱动器新一代样机的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字驱动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动力,优势,路径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是大多数产业的先行者, 拥有很强的控制力和导向力, 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无疑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 国企饱受争议, 关于创新方面, 有观点认为民营企业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渐增, 如2014年山东康平纳集团、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研制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效益。甚至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没有创新可言。对于这些争议, 我们应理性看待:一方面对于国企创新动力能力的质疑说明国企改革还存在某些问题, 如垄断、腐败、低效率和收入不合理分配等。但另一方面, 由企业所有制性质来决定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难免过于绝对和具有偏见。因之, 对此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应看到国企创新动力所在和其相对优势, 并以此为前提展望国有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创新关键作用的实现途径。

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创新动力

国企首先是企业, 具备企业属性。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追逐超额利润和企业家精神。据熊彼特的理论, 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在于获得社会中存在的一定潜在利益。如此, 企业的自然属性可以理解为逐利, 这个属性决定了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不断地技术创新。[]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 市场竞争规律优胜劣汰, 客观上生成了无形的外部压力,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冲动, 哪里有市场危机, 哪里就有创新的动力。因此, 国有企业具有创新动力, 因为国企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 它深刻认识到实行技术创新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获得更高赢利能力。

熊彼特还强调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促使企业家从事创新的动机不只是利润, 更包括“存在着一种梦想和意志”, “存在有征服的意志, 战斗的冲动”, “存在有创造的欢乐, 或者只是施展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的欢乐”。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看来, 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还是社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源。正如有学者所指出,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精神气质的群体, 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事业成功的欲望中展现出独有的勇于冒险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 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与其缺乏创新动力并不构成因果联系。从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源来看, 国有企业本身并不缺乏创新动力。

国企具有政府性质。国有性质决定了国企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 承担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任务, 并通过国家的各项绩效考核。虽然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并不必然促发其创新动力, 这关键取决于是否把科技创新作为了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但国家绩效考核带来的外部压力形成企业家创新想法, 企业家创新想法与企业逐利需求相结合, 最终形成国有企业系统内考核评价体系及相应激励机制, 成为其主要的创新动力。由此可见, 通过有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刺激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 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

政府作为“无形的手”, 适度合理作为, 既可是创新活动的保护者, 也可是创新环境的提供者。政府建立有效的宏观制度安排, 引导、规范和扶持国有企业持续、高效创新。例如:大力投资基础科研开发, 建设科技基础设施, 提供风险投资支持, 协调组织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活动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决定了政府势必会对其进行倾斜性的支持。所以, 相比其他形式的企业, 国有企业在获得技术创新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 政府采取政策消除企业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性的障碍, 对激发国企自主创新活动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追求超额利润的直接动机以及潜在的企业家精神构成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及优越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外部环境;国有企业二重性质相互作用构成了国有企业创新动力。

二、客观看到国企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对优势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发布了中国创新指数 (CII) :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那么, 从这四个层面也可以评估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所具备的一些优势。

从创新环境来看, 国企在研发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2013年, 在1861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 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为3449家, 占18.53%, 高于同期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1.64%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纷纷进入到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列。2013年中央企业拥有国内研发机构2508个, 较上年增加188个;境外研发机构55个, 较上年增加18个;国家级研发机构351个, 较上年增加12个。

中央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增长, 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底, 中央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57.4万人, R&D研发人员72.7万人, 高级技工与技师209.8万人, 同比分别增长10.2%、3.7%和6.2%, 科技人员占中央企业年末职工人数的比重稳中有升, 分别达到12.2%、5.6%和16.3%。一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 积极帮扶中小企业, 起到较好的榜样引领作用, 发挥科技创新的骨干作用。

从创新投入来看, 全国国有企业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从2009年至2013年, 全国国企科技活动支出由3307.9亿元增长到5865.5亿元, 增长了将近两倍。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控股企业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从2010年1805.7亿元增加到2014年2942.1亿元, 增幅达62.93%。同期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从1894.9亿元增至2844.6亿元, 增幅达50.12%。

中央企业2013年科技活动经费达4540.5亿元, 同比增长6.7%,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90%。其中, R&D研发经费3187.5亿元, 占中央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70.2%, 较上年略有提高, 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26.8%。可以看出, 中央企业逐步发展为我国产业科技研发的主力军。因而政府对国有企业投入更多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的支持, 国有企业从中获得更大益处, 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

从创新产出和绩效来看, 先看申请和授权专利情况, 数量快速增长, 质量逐步提高是国企尤是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成果。截至2013年底, 中央企业申请专利104874项, 其中发明专利55719项, 占申请总量的53.1%, 高于全国34.7%的平均水平。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55834项, 其中有效发明专利74175项, 占有效专利总量的2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一提, 中央企业发明专利比重总体上升, 从2004年的43.37%增长到2013年的53.1%。

再看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奖励情况, 中央企业获国家级奖项比例普遍较往年有所提高, 2013年, 42家中央企业的74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励, 获奖比例由上年的27%提高到28.4%,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 中央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截至2013年底, 全国国企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从2009年10.9万项增加到36.6万项, 增长了三倍多。从统计数据看, 近年来, 我国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踊跃, 创新成果丰硕,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增强,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三、找到发挥创新关键主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国有企业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具有一定潜在的创新动力, 而且已经具有较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和优势, 那么国企应该如何利用动力优势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起到关键主体作用呢?纵观世界历次技术革命, 科技是创新之本,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从国内外的创新实践易知, 科技创新的实现是政府、市场、人才、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国有企业欲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将创新关键主体作用释放出来也应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根子在意识, 努力在机制, 方向在市场, 支撑在人才, 活力在资本。

增强国有企业创新主体意识, 发挥意识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按国家计划生产, 缺乏企业自主权, 丧失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经成为主体, 自然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而部分国有企业仍存有这些“遗留问题”, 因此更应该增强创新关键主体的意识, 一改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引进、跟随、模仿的发展思路,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开发领先国际的新产品、新技术。部分已取得创新成绩的国有企业则应进一步强化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开发促进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 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把完善国企内部创新激励考核机制放在战略首位。创新的内在动力之一源于企业家精神, 为更大力度激发国有企业领导者创新热情, 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是有效助推力。能者多得, 是最基本的激励原理。改进国企研发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 除了给予较高的货币性薪酬外, 更应结合研发工作的特点给予其非货币性的奖励, 如果能给予满足成就感、价值感的某种补偿和激励, 如可能更关注职位的晋升, 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部分管理上的放权等, 就更能够让他们积极投入研究。对国有企业考核, 要把工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绩效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并与干部任免密切联系, 科学合理制定业绩考核结果的等级比例, 避免平均化, 先考核后薪酬分配, 严格兑现奖罚。后期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 采纳积极意见逐步改进, 引导先进优秀创新者激励后进者学习赶超。

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进行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创新。首先应充分发挥国企的企业属性, 享受市场优胜劣汰法则, 受利润驱动而自发参与竞争, 这种竞争压力让其不进则退, 因此必定会去寻求创新机会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再次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拉动作用。根据国企涉猎的不同行业, 对该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提前研判, 找准市场需求, 早布局早打算、抢占发展先机, 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例如工业类企业要把握好智能化、网络化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等方面寻求技术创新的突破, 将新产服务推向市场, 从而完成市场需求拉动国企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

发挥国有资本驱动创新的活力。资本越活跃, 创新就越活跃。2013年规模以上国企和国有独资公司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仅占全国R&D经费投入7.57%, 国有资本科技创新投资的力度还不足。为此, 应优化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支出并建立科技研发的专项资金制度, 形成科技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创新链环节的差别化投入方案, 就是说根据各企业业务需求和发展布局在不同业务领域进行合理的投入强度, 以同行业同领域的国际优秀企业的投入水平为标准, 将研发经费优化配置,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激发国企人才活力。凸显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敢于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舆论环境并重视人才的创新思维训练;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正确评价人才、激励人才, 以贡献和成果为导向来激励人才;突破用人行政化观念, 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推动创新。习近平曾谈到:企业的创新关键在人, 关键在企业家。而企业家一个重要层面是职业经理人。但目前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国有企业并不多, 行政化观念是强劲的阻力。用党政机关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局限在于很多选拔出的管理人员很难真正懂得创新经营管理。因之加强人才市场化配置首先就要从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做起, 选拔职业经理人应该用市场的方式, 不能仅靠政府组织部门来做。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2014

[4]王选文主编.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

[5]李政, 陆寅宏.国企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2)

关键字驱动 篇9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加权关联评价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发展需求,面临着诸如资源匮乏、产业单一、生态危机等问题,只有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能使依赖资源及资本要素驱动发展的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创新驱动是各国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发展转型机遇的核心举措。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呈现新常态,要素驱动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正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自中国在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后,全国各省市开始以建设创新型省市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

张来武[1]、陈鹏飞等[2]指出创新驱动发展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整合,通过整合集聚后的新要素驱动经济快速稳步地发展,阐述了我国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必然性。王进富等[3]基于共同演化视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协同动力分析模型。朱迎春[4]、叶琳[5]基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编制的创新型省份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评价了新疆和福建建设创新型省份发展进程。吴优等[6]和吴海建等[7]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对部分省市进行实证分析。韩子睿[8]对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出了建设思路并对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郭子枫等[9]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差异分析,并通过地方政策来寻找引起差异的原因。

综上所述,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为了核证创新型国家及创新型省份的建设进程,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建立基准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全国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水平,进行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化分析,并以陕西为例,分析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

1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包括:创新资源的投入;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研发开发活动的应用与扩散;通过技术的应用与扩散,驱动经济的发展[10]。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决定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包括创新投入工作、创新环境工作和创新成果转化等3个方面。所以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创新资源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水平,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强即创新资源投入多,技术应用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从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角度说,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强就是创新投入大,创新环境好,创新成果转化率高。因此,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通过4个要素维度来体现: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创新驱动投入要素、创新驱动产出要素、创新驱动环境要素(见图1)。

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平衡性、动态性、数据可得性、可比性等原则,经过筛选后,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

本文实证方法选择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对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大小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影响系统的各因素进行一种相对排序分析,比较各因素曲线的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几何形状越接近,其影响程度就越大,其关联度就越大。因为要素的不完全可得性,创新型省份可以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全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运用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引进了指标权重。陕西省创新驱动关键要素分析运用综合关联度分析法。陕西省的数据序列具有等时距的特征,称为等时距序列,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时要求序列均为等时距序列。

注: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 评价方法确定及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全国各省除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份作为评价对象,原始数据来源来自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局、国家科技部等官方网站。其中,陕西省2009—2013年的数据值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科技统计年鉴》。

3 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要素对比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首先采取AHP-熵权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最后综合的指标权重Ws=(0.040,0.024,0.028,0.027,0.023,0.028,0.046,0.027,0.055,0.049,0.024,0.035,0.027,0.021,0.040,0.041,0.091,0.026,0.022,0.039,0.019,0.012,0.044,0.033,0.023,0.038,0.034,0.024,0.024,0.024),然后运用MCE软件求得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并将其按照大小进行排序。表2是各个省份创新驱动要素的关联度得分及排序和综合加权关联度得分及排序。

由表2可知,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能力排名前十的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天津、浙江、陕西、河南、山东、安徽。前十名中7个都是属于东部沿海地区,2个中部地区,1个西部地区。5个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排名情况: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排名分别是17、23、24、25、31。西北五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排名情况: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排名分别是7、23、25、27、29。

全国的创新驱动能力发展水平东西差异大,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仍有一些省在区域内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比如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及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重庆,这些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水平处于全中国中高水平。例如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在全国排名第7。

注:数据由MCE软件计算并整理而得

3.2 创新驱动要素差异化分析

本节选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排名第一的北京市以及成为创新型省份试点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这5个省市作对比,分析其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差异及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5个创新型省市创新驱动要素得分及全国排名如表3,5个创新型省市创新驱动要素对比雷达图如图2。

从表3中看出5个创新型省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得分都达0.9分以上,按照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由大到小分别是北京、江苏、浙江、陕西、安徽。对照创新驱动要素对比雷达图,可以将4种创新驱动要素按质量水平又高到低进行排序,创新驱动主体要素质量水平:北京、陕西、安徽、江苏、浙江;创新驱动投入要素质量水平:江苏、北京、浙江、安徽、陕西;创新驱动产出要素质量水平:江苏、北京、浙江、陕西、安徽;创新驱动环境要素质量水平:北京、江苏、陕西、浙江、安徽。从图2中看出5个创新型省市的创新驱动环境要素及从创新驱动投入要素得分都很高,差别很小,说明5个省市在这两个要素的质量水平都很高,创新驱动要素差别在于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及创新驱动产出要素。

将这5个创新型省市的创新驱动要素对比总结发现,北京市的创新驱动要素质量水平总体而言很高,相比较其他省,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及创新驱动环境要素是北京的优势要素,因为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兼直辖市,首先拥有全国最优厚的科技资源,其高校、企业、知识和人才的密集度居全国前列;其次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都很高,其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吸收能力非常强。

江苏省创新驱动投入要素及创新驱动产出要素质量水平相比较其他要素水平要高,这跟江苏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势及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有很大的关系。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6年来位于全国首列,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数全国第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很高。浙江创新驱动投入要素及创新驱动产出要素质量水平高。浙江省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朝着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方向改革,扎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但是创新驱动主体要素质量水平偏低,这跟浙江的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生产力布局分散、自主创新弱的产业结构特点有关系。

陕西的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及创新驱动环境要素质量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高,是因为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具有基础研发优势的条件下,深入推进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全面启动科技惠民计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1]。安徽省创新驱动主体要素比较其他要素水平要高,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创新投入的力度也很大,但是低的创新绩效制约了其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4 创新型陕西创新驱动关键要素识别

2013年12月,陕西正式开展创新型省份试点工作,建设创新型省份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昔日作为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今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支撑点、助推器和排头兵,理应发挥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陕西拥有十分丰富的科教资源,但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是陕西经济发展之难题。通过灰色加权关联分析得出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能力较强,且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水平中等偏上。本节将对陕西省进行纵向分析,探究究竟哪一个要素对陕西的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运用综合关联度分析法,首先确定了比较数列是陕西省2009—2014年30个指标数据值,参考数列选陕西省2009—2014年的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运用综合关联度计算公式计算各指标与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综合关联度,一般θ=0.5,表示绝对关联度,表示相对关联度。计算结果及排序如表4所示。

通过综合关联分析得出陕西省30个创新驱动要素的综合关联度并将其按大小值排序,最后结果表明,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创新驱动关键要素包括: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科技研究与发展成果数、科技活动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每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高校所属研发机构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融资难易程度、科技活动人员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每万就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从要素排名来看,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排名倒数,可见由科研机构及学校的研发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将知识加以应用并创造出市场上所需的技术成果。

5 结论及启示

关键字驱动 篇10

其中“古城镇聚落类文化旅游地产”是较有特色的一类,即以中国传统和本土文化、民族风情、节庆民俗等为核心吸引物,撷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展示核心,以当代人追求古典、舒适、高雅、复古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消费需求为标准,运用现代建筑、园林、水体等景观营造手法,打造出的一种新型、仿古类古城、古镇、古村落旅游地产。

在具体表现方式上包括两种类型。其一,在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类古城镇、古村落周边开发的地产项目,如周庄古镇、丽江古城、皖南宏村等;其二,是从零开始打造、平地起步、“无中生有”的仿古建筑类、开放式旅游地产项目,如河北“天下第一城”、开封清明上河园、四川芙蓉古城等,此类旅游地产项目投资大、风险高、成功者不多;而云南楚雄的彝人古镇却走出一条独特的、快速成功之路。本文以彝人古镇为原型进行剖析,总结出此类旅游地产项目开发及运营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1、成功要素之一:重定位,主题为先,特色民俗文化主题品牌吸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项目主题,以准确的定位摆脱成熟景区荫蔽。没有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品牌资源作为依托、凭空打造的文化景区与地产,要想后来居上,必须找准定位,以特色主题作为突破口,寻找到自己的“文化蓝海”。彝人古镇,就是在区域旅游市场中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融入云南省最具吸引力的“昆明—大理(白族)一丽江(纳西族)—香格里拉”这条黄金旅游线,成为昆明至大理的旅游中转站,打彝族文化、彝乡风情牌,既成功摆脱了黄金旅游线上成熟景区的荫蔽,又可以借势共享客源,化竞争为竞合,为云南黄金旅游线再添靓丽的一景。

2、成功要素之二:重品质,情景营造,塑造文化精品打造历史梦境

为游客营造一个历史的梦境。这类旅游景区不同于主题公园的“外来文化移植”,也不同于很多地产楼盘的“西洋欧美崇拜”,而是依托中国传统的、本土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精品,打造一个中国古典文化园。在景观营造方面,景区处处传播和弘扬的是中国建筑、园林、广场、道路、公园等景观营造手法;在规划分区方面,体现古典文化聚落式的居住区、商业区、休闲区等的自然分隔与融合;在文化基底方面,彰显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景区以顶尖设计、精品包装、个性化打造、高端品质等特点,不仅满足了现代人追古怀旧的情结,而且创造出未来的文化遗产。

3、成功要素之三:重运营,快乐吸引,体验型、开放式文化综合体

在旅游项目运营方面,除了在游憩产品的打造上,充分挖掘古城所在地的主流文化内涵,而且还要重视产品的观演性、娱乐性、互动性、可参与性环节的设计。将原生态、本真的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零距离互动表演、户外小剧场露天表演、主干道大展演、大巡游等多种动态方式呈现,自然融入到游客的游赏路线中,给人营造一种步入远古时光片段中的新鲜感。

在景区运营方面,突破以往“入门即收门票”的单一门票经济模式,打造免门票的开放式街区,吸引原住地及周边的居民进入休闲、购物、就餐,从而形成本地人气较为聚集的商圈,提升景区内商铺经营的财气,打造一种全新的“居游共享”景区开发模式。

4、成功要素之四:重营销,营销创新,示范样板社区进行实体营销

无论是四川的芙蓉古城,还是彝人古镇,二者在开发和营销模式上都有值得借鉴的一点,即:小规模建设一期项目成为试验型、示范类的样板区,采用“实体营销”战略。这种营销理念运用在项目建设初期、正式投入运营之前,有利于在商铺、客栈、餐饮等配套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面,形成更强的说服力、助推力。再加上一支高效、实干、创新的营销执行团队,作为招商运营项目的把控者、执行者,甚至直接影响到项目后期滚动开发运营是否成功。

5、成功要素之五:重战略,角色转变,运营后形成“1+N”发展格局

作为土地一级开发商,应在景区规划的前期,就考虑到项目各地块的土地升值和未来运营,准确、灵活的掌控项目规划、建设等工作;并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源优势、业务倾向、人力配备等特点,确定自营项目与招商项目的范围,形成景区独有的运营模式。

一般的,对投资上亿、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有实力而无旅游产业运营经验的开发商基本上会选择谨慎战略,采取“1+N”模式,即在景区建成后,开发商只选择景区内的核心景点来经营,绝大多数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小规模配套项目,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金来经营,从而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抓大放小,并逐渐由先期的开发、主导角色,转变为后期运营中的宏观调控者、项目协调者、服务监督者,从而保证配套项目的运营风格、产品、特色等,与大景区的整体氛围和特征相吻合。

6、成功要素之六:重品牌,造房先造景,以经营景区的手法经营片区

总的来说,这类古城镇聚落类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形成了以“文化为基、景观造势、商铺聚人、地产敛财”为特点的“大旅游地产”模式,造房先造景,以经营景区的方式经营城市片区的发展。景区吸引游人、人气吸引商家、成熟的配套吸引业主入住,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宜游宜居的成熟片区,吸引人、留住人、影响人。

上一篇:翻译专业市场需求下一篇:医院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