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班干部(共5篇)
新型班干部 篇1
2005年3月20日,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正式开学办班, 标志着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新型干部学院从蓝图变成现实, 作为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也从无到有, 从不规范到规范, 从思路变成行动, 逐步构建起结构严密、衔接有序、运转顺畅的工作组织体系。近年来, 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提升政务工作水平, 确保了学院的平稳运行, 为学院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只有在学习和借鉴我国秘书工作发展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新型干部学院的中心工作, 充分挖掘和把握新型干部秘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不断提升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水平。
一、提高认识, 牢牢把握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特点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由中央组织部管理, 日常事务分别由上海市委、江西省委、陕西省委负责。做好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 不断提升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水平, 关键要提高认识, 牢牢把握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以下特点。
(一) 机密性
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承担着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工作部门传递重要信息, 确保指示政令畅通的艰巨政治任务, 涉及国家的秘密信息, 具有很强的机密性。所以, 从事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人员, 任何时候都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深刻领悟和把握上级机关、上级领导决策的精神实质, 时刻用正确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二) 技术性
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不仅政治性强, 而且技术性也很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秘书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信息产品的各种技术缺陷, 以及信息系统存在的不稳定性等问题, 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作为培训党和国家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新型干部学院, 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对此, 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切实提高新型干部学院秘书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 综合性
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工作具有综合性, 既有机要性工作, 也有非机要性工作。机要性工作, 主要有公文 (含电报) 办理与管理、印章使用与管理等;非机要性工作, 主要有办会、接待、文稿起草、为领导服务、督促检查、信息调研等。为适应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综合性的要求, 必须不断加强对秘书人员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进一步提升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 事务性
处理事务是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秘书部门作为办事机构, 协助学院领导处理日常事务, 保证学院领导和各部门工作的高效运转。秘书部门的事务性工作都是围绕学院领导的政务性工作进行的, 大致可分为日常程序性事务、临时偶发性事务、领导交办性事务等, 具有频繁、杂乱、琐碎等特点。为了适应这一特点, 秘书人员必须从提高学院运转效率的高度, 充分认识事务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处理事务与政务的辩证关系, 从处理事务入手, 达到参与政务之目的。同时, 必须加强“忠诚、责任、激情、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勤奋、刻苦、耐心、细致的作风, 克服懒惰、怕苦、粗枝大叶的作风,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二、遵循规律, 不断提升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水平
把握和遵循秘书工作发展规律, 是不断提升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干部学院要善于总结秘书工作新经验, 探索、把握和遵循秘书工作新规律, 使秘书工作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化。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办法, 变人为管理、经验管理为制度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标准化管理;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力争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一) 必须强化管理, 全面落实秘书工作的制度和措施
加强管理, 全面落实秘书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是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水平上台阶的需要, 也是确保各类信息安全畅通的需要。加强新型干部学院秘书工作的管理, 重点是着力强化信息安全保密手段, 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1. 进一步规范健全秘书工作制度。
在工作中, 要始终以确保信息绝对安全、确保信息通信绝对畅通为目标, 结合新型干部学院工作实际,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健全工作制度, 使秘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要根据秘书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情况, 认真剖析每个工作环节和办事流程,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结合新型干部学院自己工作的特点, 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定、办法, 逐步构建科学完善的秘书工作制度。
2. 进一步完善秘书工作管理措施。
一要健全秘书人员教育管理机制, 定期开展形势教育和保密教育, 不断增强秘书的保密观念和责任意识。二要完善公文管理, 切实做到“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收文关, 每天定期查阅电子文件传输信箱, 及时下载、打印文件, 并做好收文登记;二是严把办理关, 当学院办公厅分管领导对上级来文提出拟办意见后, 要迅速地传送给相关领导阅示, 并根据领导批示及时送到具体办理部门, 确保文件精神得以迅速落实;三是严把归档关, 每份上级来文在按照领导批示范围传阅完成后, 要及时分类归档、保存;四是严把清退关, 做到及时归档、清退。三要强化印章管理, 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规范, 严格按用印审批程序办理相关事宜。
(二) 必须加强学习, 切实提高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
装备要靠人来操作, 制度要靠人来执行。因此, 要做好秘书工作, 确保政令畅通和信息安全, 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秘书队伍。秘书工作作为新型干部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集安全与保密于一身, 对学院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形势下, 秘书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标准更高, 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适应新型干部学院秘书事业的发展需要, 秘书人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
1. 加强理论学习。
健全和完善新型干部学院秘书人员培训和培养机制, 加大对秘书人员培训的政策扶持, 鼓励秘书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作为新型干部学院的秘书人员, 要强化学习的思想意识,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干部;要注重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要坚持向书本学习, 向实践学习, 坚持“学中干、干中学”, 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为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宗旨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加强业务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秘书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对新型干部学院秘书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必须从提高秘书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着手, 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秘书人员开展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培训, 以更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提高工作能力,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密、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要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邀请专家讲授业务知识, 选派秘书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活动, 切实增强秘书人员的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秘书工作水平。
新型班干部 篇2
参观余江县送瘟神纪念馆,感觉是走在时空隧道,回到了当时那轰轰烈烈的灭螺运动中。从“蓝田坂的禾,亩田割一箩,高兴两人抬,不高兴一人驮”到“蓝田坂,粮食屯,去年四百九,今年一千斤”两首山歌的鲜明对比,可以窥见余江县灭螺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余江县不仅率先在全国将血吸虫病根除,而且能将成果巩固至今。这个奇迹建立在“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之上。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自觉将血防精神贯穿到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以“血防精神”打造当代“新型”组工干部。
一、以“血防精神”锻造“坚韧不拔”的信念品质在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有7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达6亿,有2亿人受感染,每年死于本病者达百万之多。余江县有6000多病人,钉螺面积有972000余平方米,近几十年死于血吸虫病的有三千多人,有些村庄几百户只剩下了几十户、十几户。怎样根除血吸虫病,这在当时全球都是一个难题,毋宁说余江这样一个小县城。但是,为什么余江可以在短短二年时间将血吸虫病根除,不仅将6000多病人全部治愈,而且出现了产量提高,人畜兴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和余江领导干部拥有“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不可分割。
有坚强的决心和气魄。1956年春传达毛主席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后,结合实施农业发展纲要,余江县委制定“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消灭血吸虫病的规划,这样的规划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时间比全国规划缩短了近一半,任务非常艰巨。但是余江县的领导干部硬是有这样的决心和气魄,硬是有不达到目标就誓不罢休的信念品质。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们不但敢想敢做而且敢于独创,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有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余江县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树立为党为人民去工作、去努力奋斗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不怕困难、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直捣黄龙”的“坚韧不拔”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是取得“消灭血吸虫病战役”胜利的重要法宝。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当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气魄,时刻牢记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为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服务的使命,时刻牢记认真履行本职岗位工作的责任。将这种信念内化于心,付诸于行,才能走对党建和组织工作的道路,才能为党建和组织工作提供精神支柱、动力之源,才能以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锻造“坚韧不拔”的信念品质。
二、以“血防精神”塑造“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从1955年底和1956年春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个疫区蓬勃开展。余江经过两年苦战,到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的消息,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中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对此欣然提诗《送瘟神二首》,写下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不朽篇章。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得益于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具有的不怕苦、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
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当时的县委第一书记亲自指挥,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病热潮。余江县各级各单位部门领导干部不但没有特权思想,长期与群众奋战在一线,同甘苦、共患难,而且关键时刻能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感染广大群众,党政民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强大能量,注入了“艰苦奋斗”精神,攻破“血吸虫病疫情”的“铜墙铁壁”实为“志在必得”。
“艰苦奋斗”出“巧劲”。使力卖力必然是固不可少,但是绝对不是用“艰苦奋斗”来出“蛮力”,胡乱出力。而是要结合实际,想方设法用“艰苦奋斗”来出“巧力”、“巧劲”。消灭血吸虫病有三条途径:一,消灭钉螺,血吸虫便无处存身;二,科学处理粪便,就切断了血吸虫繁衍传播的途径;三,人畜只要不接触疫水和钉螺密集的地区,也就无从感染血吸虫病。当时人们大都认为,三种控制途径相较,消灭钉
螺最容易见效,但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消灭钉螺,这是一个难题。余江县结合本地实际,发现土埋钉螺最有效,这便找准了源头,抓住了重点,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开新沟填旧沟”的埋螺工程应运而生。如此,大家越使力,效果就越明显,因为使出了“巧力”、“巧劲”,对症下药出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组工干部,不论自己身处什么时代,在什么样的条件环境下,都应当具备“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能吃亏、能吃苦,不抱怨、不埋怨,加班加点,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出“巧劲”做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以“血防精神”铸造“实践创新”的群众路线
1956年1月,一张大红布告贴在县政府所在的邓埠镇街头,内容是中共中央批转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关于召开防治血吸虫病会议的报告》。这张大布告开启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消灭血吸虫病的前奏。从1955年冬到1958年春,余江县共发动了3.6万多人投入灭螺战斗,填平了300多条有钉螺繁殖的旧沟渠和500多个旧水塘,填老沟347条,长191公里,开新沟87条,长167公里,填旧塘503口,搬动土方416万立方。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群众的力量具有的无限潜能。
通俗易懂搞宣传。一开始,有些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民,不相信钉螺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认为得这种病是“命”,对消灭钉螺有抵触情绪,甚至还骂干部,对消灭血吸虫病完
全没有信心。针对这一问题,余江县扎实开展思想宣传动员工作,平定区委副书记陈克旺,连续多天做消灭血吸虫病的政治报告,讲演完后,老乡们振臂高喊,“不消灭血吸虫病不是好汉!”余江县将消灭血吸虫病和控诉“旧社会”罪恶结合在一起,激起广大群众斗志;举办培训班、张贴大字报、开展讲座和大讨论,用通俗易懂的办法讲解防治血吸虫病的知识、办法和科学道理;新创民歌民谣,比如“国民党不倒,苦难无尽头!瘟神不驱走,生命终难保!”。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宣传,使党的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实践创新成经验。余江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结群众工作经验,鼓励大胆创新。最初,部分灭螺工程做的不合规范,如开的新沟离填的旧沟太近,而且钉螺埋的又太浅,下雨钉螺又出现了;而且怎样协调“灭螺工程”和“兴修水利”以及“开展生产”之间的关系,达到步调一致,彼此融为一体的境地。针对这些问题,余江县领导干部深入群众,通过不断向群众取经,实践创新,将问题一一化解,并形成经验。
新型班干部 篇3
那什么是创新型团学干部呢?在此我们认为创新型团学干部应该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校团委、二级学院各级学生会干部。创新型团学干部通常表现为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与创造精神、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以及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在全国不同地区,分别投放100份地方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现状问卷调查表,以期在发现全国地方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特点,发现问题。
1.干部培养工作方法匮乏,与学生需求不对称
目前很多高校认为培训讲座是一种高效节约并且简便的培训方式,然而这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6成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团干培训有一些作用但是作用不大,16.6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团干培训墨守成规,10%的学生认为当下的团干培训不起任何作用,仅有13.3%的人认为学校注重培训且效果不错。在学生喜爱参加的团干培训方式的调查中,最受欢迎的团干培训方式是志愿服务,占比76.67%,其次是社会实践、开展学生干部生涯规划、挂职锻炼等,而一直被学校高频率采用的培训讲座仅占比16.67%,成为学生们不太愿意参与的培训方式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实存在的培养方式与学生希望参与的培养方式存在很大程度不对称。
2.培训内容不具系统性,缺乏整体规划
在“团学干部培养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培养缺乏整体规划”以46.67%的比例居于第二位,可见团学培养缺乏整体规划已成为团干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到学校,我们在对地方高校20多位学生干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团学干部是“一站式”的“一刀切”。每年学校组织对新生团学干部进行培训,内容也基本一致,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到办公应用软件应用、从新老干部交流到待人接物礼仪等,而之后则基本上很少安排培训。不仅于此,学校组织的相关学生干部培训基本不会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责的学生干部开展差异性的培训,这种“一刀切”的培训也很难使各学生干部在工作上获得真正的提高。
3.主体素质良莠不齐,且稳定性不够
虽然大部分团学干部是学生群体中选拔出来的先进分子、优秀分子,但是由于选拔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仍然有部分团学干部觉悟堪忧,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
团学干部功利主义思想。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广大团学干部队伍中,有小部分团学干部存在功利主义思想,这种功利思想表现在通过拉关系、送礼物等非正当方式进入团学干部队伍,进入团学干部队伍是为了取得各级荣誉、为入党就业提供便利,爱做表面文章,工作流于形式,而一旦其目的实现,便开始懈怠工作、置身事外或者干脆退出团学干部组织。此外,也有部分干部不能较好地处理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把重心放在工作上而忽视了个人的学习,长期来讲不利于学生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现学习危机后也将影响学生干部组织的稳定性。
团学干部工作热情的阶段性、不稳定性。刚步入大学的殿堂大部分团学干部积极性强、热情高涨,团学干部培养在该阶段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随着年级递增,由于自身的懈怠、就业压力等原因,部分团学干部工作热情退减,更有甚者直接退出团学队伍。
4.培养机制不健全,考核监督流于形式
新型班干部 篇4
篇一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万家社区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视疫情为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守岗位、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忠诚履职,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和地方守责负责尽责,涌现了一批敢于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社区支部书记万宪明就是其中一位。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因春节期间是外地工作人员的返乡高峰期,又恰逢冷风夹雨的恶劣天气,从除夕夜开始,他就没有离开过一线,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每天游走在小区、场镇、XX、XX,向群众详细耐心地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识,讲解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引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回家后,少外出,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念,消除大众恐慌心理。强调现在是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值守同事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作为,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护知识,积极正确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一户户拿到准确的信息,双脚踏险路、随时雨湿衣就是每天的写照。
“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传一户,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他说:面对重大疫情“坚守使命,是无悔选择”、“
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篇二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到XX省,工作强度日益增大,考验着XX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XX县交通运输局党总支在疫情防控中不忘工作职责初心,牢记为民服务使命,始终以保障县乡道路畅通、人民出行安全为工作主线,及时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和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和应急保障队伍,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守好全县交通运输责任田。面对严峻的形势,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党总支组织委员、副局长XX同志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恪尽职守、尽忠使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昼夜奋战在公路防疫卡点和汽车站等客运防控一线,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恪尽职守,主动作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在XX省尚未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前,结合春运客运安全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前安排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举措,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主动联系协调县卫健部门,在县红十字会、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专业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局属各单位、县公交公司等工作人员,开展客运应急急救知识、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和演练,对春运应急车辆及客运车辆配发医药急救箱,通过医护人员的现场授课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了广大司乘人员及客运服务人员的卫生急救能力和安全意识,为全县交通系统和道路运输行业全力抗击疫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在春节期间,XX同志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坚持每天到汽车站、公交公司等指导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主动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到汽车站仅有12名工作人员,加之专业知识欠缺,科学防控力量薄弱实际,抽调局机关5名执法人员充实防控力量,同时积极联系协调县卫健、公安等部门派驻7名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有力增强了科学防控的能力。第一时间落实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及时协调各下属单位,迅速抽调20名交通执法人员,连夜分组赴4个检查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15名交通执法人员在县城内汽车站、各发车点共7个站点开展疫情检测和运输市场秩序维护工作,赴各检查点站点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到岗和工作开展情况。有时因应急车辆紧张,XX同志驾驶私家车到检查点查看,积极为一线的同志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当了解到应急帐篷和床铺不足,轮班人员只能在汽车内睡觉休息,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向县指挥部和局领导汇报,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积极协调,落实保障。根据交通运输局党组分工和安排,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与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协调联系,为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汽车站、出租车公司一线的防控人员配备防护物资和站场消毒设备,同时专门建立了物资发放台账,按程序和要求,严格做好防护物资和站场消毒设备发放工作,确保防控物资准确无误,第一时间发放到一线、发放到最需要的站点。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在县汽车站、公交站、公交车、出租车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及车辆做好消毒和外来人员登记工作,实行数据日报制度。积极与相关乡镇、XX高速路政大队协调联系,及时封闭XX县城关镇至XX县XX镇公路(XX交界处)、XX县XX寺至XX公路、XX公路和XX公路等4条公路,从源头上遏制疫情输入我县。积极协调XX收费站、XX收费站为全县85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车辆办理免费通行手续,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条件。
身先士卒,铁肩扛责。随着疫情防控任务的加重,XX同志多次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听到要设立XX火车站设立返乡人员临时接待点,再次请缨,与县交通、公安、卫健等部门抽调的24名同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全面负责开展接待点各项工作。为切实提高接待点工作效率,保证高效运转,XX同志结合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积极向县指挥部建议实行接待点轮班轮岗制,按实际工作量和工作轻重缓急情况,将接待点工作人员分为三组进行轮岗,XX同志主动兼任一组组长。期间,XX同志仔细研究、分析和考虑每个重点环节,设计并实行派车记录表、返乡人员运送三联单、返乡人员登记接送表、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表、办公地点车辆消毒记录表、财产物资小组交接清单表和生活补助发放表,有力促进了接待点工作人员、车辆的统一调度和精细管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明确且细化了具体工作要求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按照接待点工作要求,对返乡人员接待引导、二维码扫描、最近15天行动轨迹查询、信息登记、体温检测、消毒、转接、运送等工作流程及物资管理、健康管理、信息报送等内业岗位进行了详细分工,做到了返乡人不停留、不聚集、不扎堆,保障“直通车”服务。在积极发挥总协调人职责,抓好接待点全面工作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兄弟县区接待点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并及时把好的做法经验融入到工作实际中。天气虽寒冷,但在XX火车站XX接待点,工作紧张有序而又不失温馨,时常看到工作人员为等待转接的旅客送去矿泉水、方便面等,充满着温暖的关爱。
篇三
“您不要担心,等疫情过去,我们合作社第一时间就来收购咱家的药材。”2月12日,在XX村见到XX时,他正在低保户XX家走访。这个群众口中的“高学历村官”刚刚30岁出头,是一名XX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XX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顾虑和犹豫,XX第一个投入了战斗中。连日来,XX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与镇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共同在一线坚守,在村道设立24小时防控监测点4个,对进出村的车辆和人员严密排查、劝返。同时,XX每天还带头通过大喇叭喊、小喇叭转、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为全村群众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有时还要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XX通过积极沟通、耐心劝解,最终让群众为他的工作态度和毅力竖起了大拇指,他颇有感触地说:“担任村书记我还是个新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虽然通过带领大家致富获得了初步认可,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对我的进一步考验。从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来看,我觉得只要自己献出一颗真心,必然会温暖一庄人!”这段时间,他还做起了XX村的“免费代购员”用自己的私家车为112户村民代购面粉132袋,大米42袋,燃煤86袋,并送货上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时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监测点当志愿者的贫困户XX却发了愁,“家中去年的黄芪和当归还放在院里,没有卖出去,眼下又有肺炎疫情,市场休市,药材更没有人要了,春耕也没有钱啊!”他的困难被XX听到后,当场就给他打了保票:“你家的存货我们合作社提前预定了,忙完这阵子,你就把药材拉到合作社过秤,需要多少钱跟我说,我先给你预付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你们的春耕!”XX紧紧的拉着XX的手不放,不停的说着感谢。原来,在了解到部分群众年前采挖的中药材还放在家里没法变现时,XX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疫情过后,他的XX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将逐户上门对村民家中的中药材进行收购,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据悉,XX回乡后先后创办XX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XX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助自身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00余亩,扶贫车间一座,XX养殖示范基地一处,共吸收5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260余户,累计分红7万余元。“研究生刚毕业那会儿,家人都希望我能在大城市工作安家,但我却怀着满腔热情回到家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回忆起自己这些年从求学到创业再到担任村干部的经历,XX的脸上泛出了一丝成功的喜悦。
疫情期间,在距XX村10公里的XX镇,XX的妻子XX也在疫情监测点值守,“她是镇上的司法所长,每天比我还忙,除了一线值守,还积极带领一帮女同志为大家赶制防护口罩,虽然我们一周才能见上一面,但我们都为彼此骄傲。”XX说。
新型班干部 篇5
关键词:团学干部,适应,创新型人才
0引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靠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则要靠高等院校。而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院校,就必须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有真才实学、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
团学干部是校园中的一面旗帜,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对团学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团学干部如何更好适应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要从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从而找出方法与对策。
1高职院校团学干部与创新型人才
(1)团学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顺利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于“创新型人才”这一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雄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精良的专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潜力和极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发展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具备开创新领域和发明新事物潜质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教育培养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是树立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为四大支柱,树立以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为主要内容,具有以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及抗挫折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型人才”。由上可见,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在人才中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并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学校的许多方面和众多环节。团学干部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层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参与者,是学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职院校团学工作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校的团学工作始终以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团学干部是团学组织的骨干与核心,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扮演着培养与被培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同时高校的团学部门作为党员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切实践行党中央的政策和指示,根据团部实际条件,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团学部门的优势,紧紧把握培养创新型骨干人才的中心任务,着眼大局,逐步落实日常工作任务,把创新型人才教育作为巩固党政青年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来抓,在创新人才培养进程中,应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作为学校和广大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更大的作用。
2高职院校团学干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团学干部是学校基层党、团和学生组织的兼职带头人,被赋予并承担着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施者的重任。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团学干部要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好适应并保证学校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2.1强化团学干部的思想与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思路和行动。先进的育人理念能够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规范的指导,这也是培养青年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前提。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接受先进思想和教育文化熏陶的重要群体,而团学干部更是这一先进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团学干部必须有全新的思想与理念作先导。
善于学习,紧系广大青年学生。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参与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团学干部要努力学习,开拓视野,以成熟的思想紧系广大青年学生,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和以德树人的理念,与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自身利益、成长、就业与创业等现实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团学干部在开展团学工作中,要不断丰富和改进思想教育途径,加强网络新媒体教育,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敢于创新,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型的团学干部能够将自身的创新精神带入日常工作,才能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希望。团学干部在工作中要破除和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最具号召力的榜样,带动其他青年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高职院校也要树立起培养团学干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培养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其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逐步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其对社会事务的甄别能力和自身的创造力。
2.2提高团学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一支充满生机、富有战斗力和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创新团学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团学干部的选拔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新选拔和任用的学生干部一般还存在素质不够齐整、作风不够硬朗、方法不够科学、工作艺术不够灵活等问题,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相关培训,加强管理服务意识,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才干,提高团学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更好推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长才干。通过开展“第二课堂”、青年志愿服务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参与实践中追求精神时尚。同时,通过网络新媒体、报告交流会等方式宣传实践中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更好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2.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环境分不开。而团学干部极富激情、充满创造活力,是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实施者。
高职院校团学干部要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关系到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团学干部作为学风建设的主要组织者,通过组织实施系列活动,用无形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营造学术氛围。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邀请企业和学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业讲座、科技前沿论坛和学术报告,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园等为依托,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四是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味,如举办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3结语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系统性,高职院校对团学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是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工作实践探索中形成鲜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并取得实效,使学校教育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4):128-129.
[2]窦贤琨.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