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校

2024-08-28

新型高校(精选12篇)

新型高校 篇1

提到师生关系, 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话语, 譬如“师徒如父子”、“严师出高徒”等。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时代的变迁, 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的那种权威与服从的师生关系似乎一去不复返, 伴随而来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的30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教育, 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以下重点从师生的情感关系、人际关系和教学关系三个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新挑战[1]。

(一) 师生情感关系

从著名教育家韩愈的“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中, 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师生关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和冷落了情感的交流。这种关系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 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作为“80后”、“90后”新一代大学生, 尽管他们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但由于他们当中独生子女占多数, 很多学生在生活上被过度溺爱, 而在学业上又经受了过度的压力, 难免当他们来到环境宽松、行动自由的大学校园时, 就会对学习产生迷茫, 对前途迷失方向。因此, 以往那种没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关系是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的。

(二) 师生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首先都是作为社会上的人而存在的, 理所当然人际间的关系是师生间最基本的关系。大学生活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所以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开端。但由于近年来受社会上功利主义不良风气的影响, 互联网上把师生关系比作是“服务者”与“消费者”、“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由此可见, 师生关系面临挑战。

(三) 师生教学关系

师生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从教学本身来看, 人们都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预设性的过程, 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过程。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历史。相反, 双向的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主流。

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师资力量的供给不足, 使得如今高校里的“小班”越来越少, “大班”越来越普遍, 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乃是司空见惯的事。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任务是硬指标, 教师如果过多地把时间用于互动交流, 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师生教学关系的理论与事实产生冲突, 使其面临尴尬的境地。

二、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我国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的问题众多, 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以下就其中三个主要原因来分析。

(一) 片面追求科研, “育人”理念弱化

众所周知, 大学有三项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归根到底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的———即以“育人”为中心。教学是育人的过程, 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育人”, 服务社会是育人的最终目标。“育人”理应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然而, 现代的许多大学, 尤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它本应是把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一种大学组织形式, 但事实上, 在这一类型的学校里, 往往是片面追求科研, 一味地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依据, 把教学放到了次要地位。

从表面上看, 师生关系与教学和科研是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权利, 无论教师是侧重于科研还是教学都无碍于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但是, 一旦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 那么很容易就把教师导入“重科研, 轻育人”的歧途, 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 使得一些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任务去敷衍塞责。可想而知, 到那时师生关系又是何种境地。

(二) 功利化对师生价值观的影响

高校一直被视为精神的家园, 是追求真理与科学的地方。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社会功利化趋势的愈演愈烈, 使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师生关系受到威胁。

1. 教师方面。

由于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为评职称而写文章、报课题的现象随处可见。许多教师把论文写作、科研工作作为主业, 而教学却成为点缀。甚至部分教师把教学看做是一种谋生手段, 上课“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敬业精神不足、业务钻研不够、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2]。

2. 学生方面。

自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实施以来, 不少学生都错误地把高等教育视为市场交易, 认为学生是“消费者”, 教师是“服务者”。再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 更多的学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质疑, 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和社会问题反思等方面更突显出功利性。因此导致一些学生对师生关系产生了错误认识, 诸如“我花钱就应该接受最好的教育”、“老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等。一旦自己对教育的期望与现实有差距时, 就会把责任归咎于教师, 使得师生关系紧张。

(三)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班”教学对师生关系的制约

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突飞猛进地增长。1998年, 我国仅有普通高校1022所, 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到2002年底,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396所, 本专科在校生903.4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德罗的观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迈进, 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师资力量的供给不足, 生师比加大 (根据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738.84万人, 专任教师人数为107.6万人, 生师比为17.93:1[4]。这个数据明显高于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港、台的高校) , 导致“大班”授课越来越普遍。“大班”学生多, 教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再加上师生交流时间有限, 这就严重地制约着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

三、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探寻

(一) 确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构建有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校园文化

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 即“育人”。教书育人理应成为大学的核心理念。在大学的功能定位上, 我们必须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大学里,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大学是为学生而设的, 办大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育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 校园文化又是大学理念的载体, 大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互相促进。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具有特色的大学理念需要历史的积淀, 更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5]。因此, 只有确立了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才能构建出有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校园文化。

(二) 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克服功利主义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教师绩效评价是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工作起着导向作用。不当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往往会把教师引入歧途, 严重地制约着其才能的发挥。例如, 在评价中过分强调科研成果, 就会使得许多教师, 尤其是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型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研上, 严重地影响其教学才能的充分发挥。所谓的提倡教师搞科研, 并非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搞科研, 而是要对不同的教师区别对待。在工作绩效评价的过程中, 对于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我们应该把教学业绩、教学成果作为考核、评审的主要依据。而对于那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 我们则应该从科研业绩、著作成果等方面来评价。因此, 要想为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扫清障碍, 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造条件, 就必须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克服功利主义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三) 加大对师资的投入, 改善师资条件, 为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平台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但由于我国高校在校人数的急剧增长, 根据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我国大学的在校生已达1884.90万人, 国家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远不能与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提并论。一些地区, 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师资不足导致“大班”授课增多, 师生课堂互动少, 交流机会有限, 师生关系淡薄。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一所高校要想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当做育人的核心, 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从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势头来看, 扩大教师数量、弥补师资缺口、减少“大班”授课、为师生交流创造机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总之, 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唯有通过转变理念, 完善制度, 才能促进和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理解与互信, 最终达到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保瑛, 郭振青.浅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EB/OL].http://www.cbe21.com/public/jtzs/article.php?ar ticle-id=1214.

[2]姚裕萍.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与障碍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11) .

[3][4]1998、2002、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

[5]冯刚.提升理念明确思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 .

新型高校 篇2

摘要: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目前,创新型教师成长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高校应从内外找原因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要创设有利环境,建立激发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教师;特征;培养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

一、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笔者认为,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他们应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创新的表现来自于表达情绪的需求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特里萨・阿玛贝尔的有关创造动机的重要研究显示,能产生最具创新性成果的人应该是具备“内在动机”、“场地独立”以及“内在控制”的人[1]。按此分析,即是说,创新型教师热爱并能以自信与独立的态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源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能自发表现出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动机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关心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将目标放在功利性上。

(二)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1991年就建立了创造力的多维投资模型理论,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六种人格特征: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敢冒风险;想要超越自我;在理论未形成前,能够忍受模棱状态;有自信心;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2]。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乐观向上,勇敢坚韧,敢于承担后果,即使面对挫折也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有顽强的创造意志,坚定自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能在各种情况下有效进行主观上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获得前进的强劲动力;有始终保持“第一眼”看事物的心态,对奇异、奇怪、反常的事物自动引起注意,对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知识结构。

即能敢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的惯性思维,有创新的勇气与激情,有独到的见解,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标,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驱力,能致力于渊博的、多元的、学科交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建构,具备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

即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

能够以自身饱满的创新激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影响学生,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

4、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能营造出既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又有适当的创新压力的氛围,通过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教师成长障碍的主要表现。

应当看到,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然而,仍有高校教师不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善于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成果,存在“坚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释模式与表达模式,同时迫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造成学生知识负载”的现象[3]121,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技术与艺术差强人意,教育信息甚至落后于学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能力。

(一)存在创新的心理障碍。

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不存在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创新点;刻板僵化,以固定的眼光看待问题,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能考虑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变化不予理睬;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对教育论著、教育权威的判断深信不疑,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批判与证实,怀疑精神与创新活力遭到扼杀;对创新认识不正确,害怕失败,自卑,创新意识薄弱,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缺乏创新推动力和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二)教学与科研难以达到协调。

一方面,部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局限于书本,忽视科研,没有把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中,也没有促使教学为科研提出问题以及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将精力主要放在各级科研、教改项目的获取上,但不注重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客观环境的限制。

营造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的表现是增强创新力的要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师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三、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4],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的“类本能”冲动。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要。“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创造个性,就必然会选择创造、发现、探究学习;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无独立人格的社会元素,服从既定秩序是其人生使命,就必然会选择维持、接受、顺从学习”[5]。

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培训以及各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创新能力。把好岗前培训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交流讨论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接受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影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成为学校的创新骨干。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进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由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以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忧虑;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124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并开拓科学与教育的新领域,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钻研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3]70。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简・皮尔托。创新的特质与灵感――高创意人的早期发现与训练[M]。陈昭仪,陈琦,张素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308。

[2]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1。

[3]徐辉,季诚钧,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0。

江林昌:高校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3

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是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全民族创新,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有创新型人才。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了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要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鼓励独立思考,倡导学术诚信。总理的报告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通盘考虑。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但目前的体制,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影响,比如高校应该是“教授治校”,但是我们还不是。我们的管理体制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有待于高校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再就是高校研究课题的确定、奖项的评选等等,都还存在问题,还不尽人意。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追逐经济的影响,带来很多社会性问题。社会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高校的评价体系。现在社会批评我们学术界浮躁,不够坚持科学精神等等。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真正从学术至上、学术公正、学术自由、学术诚信等等—按照温总理报告的要求,规范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够实现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

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而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的事情。因此,需要社会舆论、社会新闻宣传的正确引导。目前我们面临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对接的问题,都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高校也在探索创新模式。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在党委的领导下,如何做到真正放开,做到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科学精神,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我个人甚至觉得,现在评奖太多了。科学、学术的东西,需要时间积累,需要实践检验,需要冷静地思考,我们的一些奖是一年一评,这很成问题,不利于我们的创新,也不利于我们的教授安心做学问。急功近利的做法有悖于科学精神,要静下心来,才能拿出精品来。高校要解决一些应用性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课题,要进行一些长远性的研究,需要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引伸到高校服务社会的问题,一个是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另一个则是整个国家的长远的战略发展需要。

发挥高校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4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高校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规划纲要》指出,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 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两个规划纲要都充分肯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据科技部的统计, 2000-2009年, 高校共承担了中央政府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7700多个, 获得科技经费总额约277.5亿元, 占中央政府国家科技计划总经费的25.7%。“973计划”项目中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并任首席科学家的有43项, 占立项总数的58.1%;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项目有20项, 占立项总数的57.1%。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后, 已有150余所高校参加重大专项的研发工作, 承担项目经费达19.34亿元, 占总经费额度的18%。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我国的高校具有坚实的科研实力, 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本身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双重职能,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随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也由于全球化带来科技和人才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建设一流大学的经验和做法,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对此, 两个规划纲要都进行了重点部署。《科技规划纲要》指出,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 “到2020年, 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 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技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指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 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靠人才, 根本在教育”, 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

两个规划纲要都充分肯定了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 高校通过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 培养和锻炼了众多科研骨干力量, 在研究生教学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科研人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 (重点) 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在科学前沿吸引、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近年来, 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 超过1/3进入高校工作。

重视学科建设和创新基地建设

两个规划纲要均把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部署。《科技规划纲要》指出, 对基础学科要进行全面布局, 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并提出高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等。《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一批特色重点学科点, 实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两个规划纲要都很强调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据统计, 目前依托高校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32个, 占总数的62%。自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设立3年以来, 高校获此经费支持约41.7亿元。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54个, 占总数的23%;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3个, 占总数的8%;高校参与其他平台建设子项目31个, 占总数的23%。

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两个规划纲要对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规划纲要》提出, 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要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要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推进产学研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大学科技园从2004年的42家发展到2009年的76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从2004年的4978个, 增长到2008年的6173个。大学科技园累计已毕业企业2004年为1137家, 2008年为2979家。2007年,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启动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认定依托高校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5家,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09年全国高校共输出技术31924项, 成交金额132亿元, 较上年增长了13.74%, 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4.3%。

高校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应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在自主创新、引领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配置等方面的优势, 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继续发挥高校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领域的生力军作用。

要通过各类科技计划继续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 引导高校将服务国家目标与自由探索相结合。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工作,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不断提高高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继续推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高校科学数据、科研仪器与设备共享。

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注重加强基础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创新文化的养成。继续支持高校走向国际舞台开展高水平合作研发, 鼓励它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5

自鸦片烟战争以来,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求的梦想。自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离科技经济强国目标还很远。原因有二:其一,我国人均GDP太低,仅为2600美元,而德国为4万多美元,连韩国都不如;其二,我国GDP主要是由体力劳动所创造,而科技与智力制造太少。原因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太少,转化为经济更少,所以说到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太陈旧,不可能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高科技技术与经济人才所带来的结果。

一、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最根本的任务

(一)从根本上讲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站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的需要。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于20世纪末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这是一个伟大战略思想,是对世界关于国家民族存亡、兴衰、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正反两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全世界各民族、国家存亡、兴衰发展历史的光辉总结。在世界文明史上,曾辉煌于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在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时期,由于实行百家争鸣思想,不断创新,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型文化人才。大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他们的思想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西方再次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型的大思想家,大理论家如卢梭、赫希利、孟德斯鸠等,提出了“君权民授”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从中世纪开始逐步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发展,到18-19世纪实现工业革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技术富国强兵的道路。虽然是资本主义,但至今仍在不断创新,故仍能走在世界科技经济、民主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前列。值得我们深思。

四大文明古国,由于长期封建主义思想枷琐,封闭、保守,改革创新很难推行。到了十九世纪几乎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演化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数悲剧。这是值得我们牢记的惨痛教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根本杜绝悲剧重演。因此,江泽民这一观点,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存亡、兴衰、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指导意义,甚至是根本性指导意义。紧接着,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且在全国科技界、企业界都逐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

但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离开了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不断创新的最根本前提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并且也必定是决定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存亡、兴衰的根本战略大计。因此,可以说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这一体制创新,将决定我们民族、国家未来在世界的地位。

(二)是实现“两个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企业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产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规模在世界上都占有相当地位和比重。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产增长主要靠不断扩大自然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实现扩大再生产。其二是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式生产来实现,造成污染严重。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程度差,特别是自有知识技术产权少。因此,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差,离世界一流技术和产品还有相当距离,这也是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赶不上2亿人口的日本人和4亿人口的美国所创GDP总量的根本原因。关键是我国技术和生产部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人才太少,创新能力也不高,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生产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要转到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上来”。因而,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提高我国技术和产品世界竞争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严重下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追查,出口大量下滑的大都是玩具服装等技术含量十分低的产品,如服装,出口1亿件才能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相反,如果我们出口的是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是人无我有的,你看他下不下滑。说到底,仍然是我国生产部门,大量外延式扩大和粗放型生产,甚至是贴牌生产的低技术产品,很少自有技术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说到底,仍然是我国高等学校没有为企业造就出一大批富于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所造成的恶果。相反,如果我国大批科技高校每年能创造大量高科技产品出来,取代传统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和产业,又有大批高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相配套,那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自然就实现了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出口的全是自有高新技术产权的产品,何愁出口下滑呢?且我国生产与经济增长规模自然会更大幅度提高,不仅赶超日本,更会赶超美国。

(三)是根本创新我国现有的以培养造就“死记硬背书生型、应试型,以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紧迫需要。世界高等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过去17世纪欧洲兴起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传授知识为中心”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进入到 “学生为中心”、“学习创新为中心”、“培养创新力为中心”的“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创新型高等教育新时代。如美国1999年有1100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并且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故高校创立的科技成果总量占全球科技成果总量的60%,其中80%都转化为经济,对美国经济贡献率高达70%。美国科技经济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世界第一位,主要得力于具有创新体制的高校。美国硅谷就是典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工业园区。硅谷60-70%的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创办的,硅谷收入中有一半为斯坦福大学师生公司创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公司都是斯坦福最成功的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典范。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价值,造就15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典范。

我国的教育制度,从隋朝兴起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开始,直到现在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自始至终都是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成绩定优劣”为核心思想,从未把创新、创业作为培训人才的目标和标准。在这一指挥棒束缚下,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十余年为了死记书本考试获得高分,进名牌大学,被关在书斋中,个人兴趣、特长、个性,特别是创新力、创造力全部被淹没,几乎与社会实践隔绝,已造成严重身心扭曲,成为这一应试体系的奴隶。其严重后果比“范进中举”有过之而不及。严重与造就创业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背离,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目前,从根本上讲,中国高等教育仍然以在十七世纪欧洲形成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传授知识中心”和“死记硬背书本的考试分数决定优劣”而建立的培养体系为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科举考试的培养体系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来。虽然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微不足道,更没有造就出一个称得上世界级的文学家、技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以至于某世界名牌大学教授最近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们中国一些大学生来留学,第一年很好,第二年就差点,第三年就更差,到毕业的时候最差,因为没有创新能力,只知道背书本,这个是没有用的。知识在电脑上查一查就查到了,资料去图书馆一找就找到了,用不着你去背。”这是著名作家金庸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文凭后,传达出的世界名牌大学教授对我国培养体系的评价。由于这一体系已造成数千万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仅是就业难、创业难、创新更难,使他们时时处于心理恐慌状态。这种高教培养体系严重违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的伟大战略思想,也严重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养成相背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背离,更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相背离。不仅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反感这种培养体系,广大家长及教师也深感“教育危机”,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危机边缘。欧、美国家乃至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废除这一体系,可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不去改革创新,甚至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层层检查、评估强化这一体系,真可悲!长此下去,一代一代造就千百万书呆子,担心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之中,落后、被动、挨打,让近代历史悲剧重演。需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三中心”的培养体系,是根本培养不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凡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发现发明与创造,都是读书不多而富于好奇心、探索心、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如发明电灯的创新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创新发明100多项专利,他仅是一个订书匠出生;现代科技创新计算机“视窗”的,曾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仅是在斯坦福大学二年级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的大学生。可见,欲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必须整体改革书生型、应试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高校在保持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大学生创业活动,且大多数是模拟型公司活动,是不可能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这就好象在书生型、应试型的千疮百孔的旧衣服上,补几块创新型、创业型的新布,不从根本上创新,只想修修补补,怎么也不能解决“实现两个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型国家”,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要。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就业愈来愈难,创新、创业更难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最根本的战略思路,就是从整体上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何构建,更是大有学问。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高教改革创新,关键是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高等教育上的改革创新上,大都只在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开展。一是量的扩大,如不断扩大新校舍。表面看起来,校园校舍物质文化真的面孔大大创新,一看校舍校园就很吸引人,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接近2-3千万大学生,教授数量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只是量的增加与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教学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在开展大量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研究,产生课程和教改实际实验成果,还不断评出大量教改优秀成果及论文,奖金也越来越多。这些的确反映了我国学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最近,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媒体都大量报道了这些事实,但是这些创新最终产品结果如何呢?只要看看报纸,这几年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的一位会长在报上撰文透露,近年几乎已有50%的大学生不能就业。再看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我国高校每年平均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只有15-20%转化为经济、形成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对经济贡献率很低很低,2001年统计,重庆23所高校,科技成果当年仅25项转化为经济,收益仅5亿元人民币,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仅1500人,仅占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的1%。创造价值200亿美元的千分之三,根本不可比。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师生的创新力、创造力还是被压抑着的,创新潜力开发前景很大。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忧心忡忡地对温总理讲:“现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铁的事实,就证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效果很差。这正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那位会长撰文所言:“现在的高等学校本来管理体制就不行,现在还要不断用评估去层层加强、强化这一体制,看来中国高等人才培养,只有依靠第二种渠道了。”去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讲,明年有65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我们首先送大学生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做准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定向培训然后再正式就业。温总理这也是在找第二渠道,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干嘛不改变旧的体制呢?让大学生主动在学习期间就完成这个培训呢?现在还让总理来为大学生就业操心找出路,这也就是基本否定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了。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到如此不受市场欢迎的境地呢?

(二)中国高等教育落后现状的根本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不受市场欢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还得用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来说明。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的核心精神,就是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遵照: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1+1+1>3的最佳效应,少了一个方面都只能是负效应。这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基础和科学根据也是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的:“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普遍社会发展科学规律,即科学发展观。现在高等教育只在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推进,缺少了高校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同时推进,即只有经济与文化的改革创新,而无政治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知道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经济基础,精神文化是发展动力,这两者联系的纽带是高校行政体制与管理制度,这大概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制度的产物,奴隶制度只能培养奴隶,封建制度必将培养奴才、工具。要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再漂亮的校园,再好的教学改革成果,由于高等教育没有适合今日市场经济的创新的体制与管理制度,这怎么能培养适应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和技术对人才不断变化的要求呢?这就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的“英国工厂法的教育条款”中就讲过了,马克思用了很大篇幅,首先论证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革命的,大工业的这一本性,就决定了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决定了生产的岗位、工种乃至行业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决定了员工的全面流动性,常常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教育应当怎么办才适应这一特点呢?马克思的理想是:在未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里,教育应当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践劳动时间不能太多,并讲究卫生健康;以造就既有书本知识,又懂生产技术管理实际,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新人;以取代传统教育培养的徒具书本知识,不懂生产实际的片面发展个人。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这种教育制度才能既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可见马克思是主张教育应以“学习与实践为中心”、“学生为中心”、“造就有实际创新能力为中心”,而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如果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创新的,而教育制度是保守的,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那么,这种学校制度培养的人必然遭到淘汰。久而久之,这种教育体制就只有逐步被淘汰。所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当前的关键是体制制度创新。

三、整体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一)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美国建国不过几百年,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无论是教育、科技、工业乃至经济都远不如西欧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后来是怎么快速赶超英、德、法等,成为世界头等科技经济强国的呢?

首先,得归功于20世纪初期,美国出了一个超出欧洲传统教育的“适用主义”教育哲学大师——杜威。正是他看到美国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欧各国,如果按常规去追赶,永远都超不过他们。于是他瞄准了欧洲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培养模式,发现并认定它是一种“注入式”不倡导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且扼杀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少、慢、差、废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要快速赶超西欧,他以为最佳战略,就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既保证多、快、好、省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又保证美国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等多方面飞速赶超西欧各国。正是从这一远大目标出发,杜威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其名言为“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理论一大堆,不解决问题,宁可不学”。“不能以考试书本成绩衡量学生水平”,“应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由此出发,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激发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呢?他指出,“应当创设现实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合一,废止“注入式”等,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的学习指导方针。紧接着就在学校实验这一套“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校曾一度取销了“课本”用“活页课本”代替,教学过程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出“现实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情景中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碰到困难时,教师只能引导,启示思路,一切让学生自己探索,直到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问题,会极大地鼓励学生,甚至手舞足蹈,感到成功的愉快,像发明家发现了自然秘密一样地探索发现。实验经过一些曲折,最终还是获得很大成功。由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水平和信心成十倍地提高,使解决问题的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社会乃至政府的极大赞扬,以后又进一步运用到大学生学习中,逐步使大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师生参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了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授对大学生为企业探索、解决问题起到引路、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创造乃至创业精神与能力得到十倍、百倍的激发,以至于大学师生为企业、为国家,研究、开发数额巨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项目,大学逐步成为国家新技术的摇篮。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学逐步赶超各西欧大学,出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为学校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比如芝加哥大学从1907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到现在已获得107项诺贝尔奖,大大超过英国大学。紧接着美国科学技术、工业及经济也逐步赶上和超过西欧各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就全面超过西欧。最有代表的标志,是战后西欧重建,主要依靠美国美元援助。“马歇尔计划到西欧去就是代表”。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大学更创造了全球科技、经济奇迹。首先是上世界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与上千家企业合作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硅谷”,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造就了闻名全球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次,资产高达30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他虽然至今仍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并不妨碍他为世界做出贡献,连胡锦涛主席访美都要去访问他。造就了世界头号计算机企业的“惠普公司”创始人休利特及全球最大网络商google创始人等,引导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潮流。麻省理工学院与7000家公司合作,更是以全校师生公司每年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的GDP。并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名震全球,而全美大学师生每年创造的新技术占全球每年新技术总量的60%,这就保证了美国在全球新技术电子、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尖端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其中80%都直接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每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比如美国08年经济增长2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为美国大学师生创造的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所作的贡献。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二)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有重大战略启示,美国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如下几点条件保证,对我国有如下几大重大启示:(1)学校是独立的学术团体,没有政府的垄断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法律明文规定“教育部不能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各个大学都可以进行各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办学实验,办出各种特色,才会出现教育家杜威的全新培养人才模式实验,在各学校和大学实验,独立实施,才可能使美国教育突破欧洲传统教育阶段,进入“现代教育”新阶段。所以杜威被世界称为“现代教育”创始人。(2)教授治校。美国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是依靠大学的教授与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实现的。故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大学校长也由教授委员会民主选举,聘任,大学校长也受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大学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全权由教授委员会主管。学校行政与教学科研是分离的,美国大学都普遍实行教授治理教学科研,行政从不插手。这就保证了大学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摇篮。(3)美国大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并根本废止“三中心”“注入式”,从“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传统制度,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才可能解放被“三中心”“注入式”“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压抑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保证大学生转向企业的问题,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在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中学习、研究创新,实现“做学用合一”。并进而成立公司,使新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创造巨大财富。并实行“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定学生水平”的新制度,使大学生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人,造就出比尔·盖茨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世界级人才,使大学成为美国新技术创造的摇篮。

(三)中国必须创新高等教育体制

今天的高等教育有两项体制制度六十年从未改革创新。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传统高教垄断体制必须整体创新。

(1)创新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垄断管理体制。

大学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制度完全是垄断计划体制,60年丝毫未改革创新,上千所大学的专业设置都要由教育部统一决定,甚至连课程教材都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这是最影响制约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制度,能否适应市场科技、经济不断变换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体制。一些大学和教授早已看到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想最快设置新专业、培养新人才,但大学还要写申请开设新专业报告到教育部。教育部招生目录没有的就不能招生。教育部批下来已是几年后的事了,现在教育部推行学校就业难的专业就停止招生,这是典型的马后炮,所以企业需要的人,大学没有,企业不需要的人大学又培养一大批,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而美国大学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生产科研部门需求的信息时时都相通,故每年有上千个专业被淘汰,又新增千多个专业,所以美国大学永远能跟上企业的创新需求、创新人才很多。中国现行高教体制只能望洋兴叹了。需知垄断计划的高教体制决不能适应市场科技和企业人才的需求。这一高教计划管理体制,为什么不能创新放权给大学独立决策呢?同时也只有放权让大学自主决策专业、课程、教材和招生权,才能使大学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来。否则,只能是全国大学千校一面、万人同知识结构。这样,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中国分东、中、西部地区,各地和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大学专业也应有别,课程也应有别,才能造就适应地区需要的不同类型与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甚至大学还要大量与企业合办专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保证大学生就业,还为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创新体系的形成,并实现科技向经济的转化。

改革创新过去了三十年,而教育部门至今仍保持垄断计划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和社会呢?怎么不造成教育与企业社会的更多矛盾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设置专业和课程教材选用权下放大学自主决策,才能让大学走上各自独特创新的道路,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大学。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过去的集权向分权转化,这是时代大趋势。否则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久而久之还会加剧造成社会矛盾和悲剧。最佳办法是大学实行办学与投资的多元化,国家已在大学欠债2500亿,说明国家无力开办如此规模的大学,故国家只办几十所重点大学,让社会资本投入大学,让大学的产权形式多元化,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办出特色。国家应把更多资金投向普及教育阶段,甚至普及高中教育,应使普及教育城乡更加均衡,又把全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即使不增加投入,其办学成绩还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2008年教育》中一个明确观点。

(2)创新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第二项垄断制度是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制”。学校校长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官员,大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如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最近所言“学校行政化”太严重,使教师无心做学问,使教授学生处于被动边缘地位,只能唯命是从,教育部的一套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结构,都是通过学校层层行政官员来执行的。甚至教学,科研、后勤全部资源,都全部由大学层层行政官员所掌握,教授、学生只是照规定好的时间去上课听课而已,就决定了教授学生只能是工具而不是主人,特别是大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大学四年只能照课表安排天天去被动上课,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被动接受书本考试。大学生是人生最佳的青年时代,最富创新精神、最富创造才能的时期,可是这样被动压制几年,不仅创造力被压抑了,甚至学习的兴趣热情也完了,导致一部分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退学的严重后果,哪还有探索创新精神。2007年,据北京市部属市属24所高校调研,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比例高达42.7%和60.3%。浙江一所2万名大学生的学校,一次开学补考人数高达9400人,接近一半,这样的高校办学难道还不算失败吗?怎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和社会需求呢?虽然今日中国经济迈入世界大国地位,但离世界强国还很远。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都还差得远,特别与同在亚洲的日本比,也还相差的远。日本还不如我国一个省的面积大,资源不丰富,可他创造的GDP比一个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多近一半呢?且科技还走在我们前面呢?主要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上世纪60年代,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就指出:在学习美国期间要模仿,但赶超时期主要靠创新。如日本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乃至企业员工培训,都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已进入培养 “创新和创造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新时代,大中学生及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创造力都大大超过我们,故其创造的科技经济总量必然超过我们。正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产生的学说中所说,“所谓财富不就是充分发挥、无限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吗”的财富观,所以仅2亿人口的日本每年创造的GDP总量比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总量还多近一半,而且还造就出了不少的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就有两位。再看看美国,更不可比。美国4亿人口创造的GDP是我们13亿人口创造的4倍,且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就有几位到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如芝加哥大学就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见我国人民还有巨大的创新、创造潜力被抑制着,首先就是高等学校几千万大学生创造潜力被抑制着,我国大学和中小学要再不改革“学校的行政化”使“教师被动”“学生被动”的管理制度。不仅大中小学生甚至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力都受到制约。应当特别强调的是,现代大学生是全额缴学费,购买学校的教育服务,因此,大学生是学校教育市场的主体,学校领导教职工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怎么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学,什么时候学,以及转专业转学校都应当有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权,直到学满学分毕业为止,学得好学得快的可两三年毕业,学得慢的可四五年毕业。总之,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应特别强调,高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让大学生主动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开展学习与创新创造,高校各个部门应充分为他们服好务。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被动被抑制转向主人、主体,成为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创造力很强的创新型创造性人才,为国家科技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逐步赶超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和经济贡献水平,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四)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概括起来,实现中国高校教育强国之梦,中国高等教育应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如下:

(1)高校自主办学。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新科学、新技术、新创造、新经济、新政治、新管理、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人物的摇篮,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在世界的地位,党和政府应通过高等学校立法,保护这个团体的性质和独立地位,实行自主办学,不受任何干扰和制约,教育行政部门更不能干预其内部事务。1999年的《高等学校法》已明文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现在是兑现的问题。

(2)高校内部实行行政与学术分离。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实行教授治校,一切由教授委员会决策,学校校长,主要管行政,为师生完成教学科研服务,也要受到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和制约。大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与师生公司集群创新、创造、创业服好务。

(3)大学应是学习继承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团体。根本改革创新传统大学是纯粹学习机构,单纯培养人才的性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人,学习、创新、创造、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应当像现代教育创始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所说的那样,“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要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从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用合一,废止注入式”。教授委员会与行政都要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壮大,创新、创造、创业,创造最优惠的条件。高等学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等新制度,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以保证国家成为科技经济世界强国,走在世界最前面。

(4)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并形成企业集群,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以保障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人跟踪研究几十年,发现人的潜力在平常工作下,只用了5-15%,还有85-95%的创造潜力未开发。只要我国高等教育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整体改革创新,必将成十倍的开发大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潜力。大学创造的科技成果总量和转化率、经济贡献率将成十倍数增长。我国2000所大学中有10%的大学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水平,那么,仅以这200所大学,每年创造的GDP就可达到200X200亿美元=4万亿美元水平;仅以2007年已有的3万亿美元GDP量计算,两者相加一起,我国GDP总量可达7万亿美元水平,不仅大大超过日本,而且与美国GDP也进一步接近,不就初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了吗?而且还会新增就业岗位3000万个,能解决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何愁诺贝尔奖得主,何愁科技经济世界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不能实现呢?试问这样好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最近南方科技大学正开展“教授治校、民主选举校长;大学依法办学、学校与政府脱勾”的实验十分好,更要重视大学生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主体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发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验,并且能够逐步全国推广,使大学师生创造巨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大学成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

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之时,是中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梦初步实现之日。

浅谈什么是“高校创新型创业” 篇6

【摘 要】创新和创业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高校密切关心的问题。高校创业区别于社会创业,高校创新创业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师生共建,在观念、技术、创业群体、政策支持、资源依托方面有着明显的特征。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创业 观念 技术 互联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下的缓速增长,创新与创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使我国当前发展改善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高校是创新的圣地,高校中的年轻学子思维活跃,对创业有着强烈的愿望,近年来国家和党中央也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渠道,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环境氛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入高速化发展阶段。

一、高校创业的定义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中国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党和国家支持高校创业,近几年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在各大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在校生在经营活动中少收或免收工商所得税、在创业初期申请创业金等相关政策等。这一系列拓展大学生创业的条件表明,我国高校创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另外,我国的高校创业区别于国外的高校创业,我国高校创业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创业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

(二)以高校在校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资源

高校创业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才是高校创业的首要驱动力,所以,高校创业的主体必须是以高校为背景,以高校学生和学生群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创业。参与创业、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并能产生社会价值的指导教师也是高校创业的主体。而所占项目股份比例小的社会资源是高校创业的支撑补充部分。

对于高校主体创业必须是学生(或学生群体)、指导教师从事创业活动或创业行为,这种创业活动与行为是以产生社会价值而存在的。通常有如下几种特征:1.以高校专业为基础,充分拓展高校的专业特性,涵盖专业科学与专业技能所产生社会价值的特征;2.立足高校,利用高校资源特征,面向高校与社会产生社会价值。

(三)对高校创业的范围界定

高校创业有别于社会化的创业。社会化的创业往往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在创业的前期往往要有资本进行投入,这些资本包含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主要目的是获得利益或是价值。而高校创业区别于社会创业,原因就在于高校创业的前期并不是单纯以营利为首要目的,高校创业更如同是商业培训实验,将社会创业的点子放在高校这一特殊的“培养室”里加以研究与培育,当培育适应了市场与社会的要求之后脱离“培养室”,成为独立运营的商业体。

高校创业相对于社会化创业有了高校专业性这一背景,高校学子可以依托高校专业化的研究背景转化为生产力。但高校创业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专业内,一切以学生为主、依托学校资源的创业都可以称为高校创业。高校创业区别于高校创收型(或称投资型)创业,以高校或高校法人为投资方,产生的利益价值属于学校投资收益的,并不属于高校创业。

二、高校创新型创业的特征

(一)观念的创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高、教育文化程度的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改变,我国社会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创业盈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新的创业盈利模式也随之出现。产品同质化、普遍化条件下的消费者更注重细微化的消费,对于服务也更为挑剔。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前提条件是将消费观与创业观建立在学生群体这一视域下,打破传统的商业运营观念,创新盈利模式,简化盈利流程。将创新的观念引入高校创新型创业,充分对创业进行创新变革,整合资源与信息,拓展拓宽创业渠道,将创业平民化、微小化、互联化、简单化,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服务。

(二)技术专业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创新是高校创新型创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高校创新型创业的主体依托高校独特的技术专业特点,依靠高校特有的学科技术科研背景,在特有领域开发创新,将高校科研技术应用到创业中去。高校技术创新型创业指研究与发展专业技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将创新专业技术与生活相结合,改善了生活中原有技术,拓宽了生活体验,提升了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拓展了专业的实践运用,使科学研究适用社会创业,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新技术的创新更能贴近需要,促使技术的科研导向贴近实际,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大学生创业支持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导向,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基金、免息低息贷款、降低申报工商注册门槛、创业初期免收或是减少缴纳所得税等。高校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创业支持,例如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创业的商业企划和运营流程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校创业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措施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建立了一个创业体系,使创新的想法与思维可以与大学生创业系统相辅相成,更容易将想法变为行动。

(四)依托互联网

互联网发起的变革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购物习惯。互联网也成为高校创新型创业的信息网与销售网。依托互联网,使得创新更具有前瞻性与突破性。互联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强大的搜索引擎与海量数据资源使得创新有了最为基础的土壤。互联网带来了全心的思维与理念,互联网是高校创业的催化剂,基于互联网平台,可以找到需要的创业、商业信息,使得创新渠道更加多样化与层次化。高校创新借用网络信息平台,畅通交流,使得创新的思维起到扩散作用与带动效应,引起连锁反应,使得创新思维点演变成熟成为可靠的创业项目。

三、“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定义

综合对于高校创业与高校创新型创业特征的描述,很容易就得到了高校创新型创业的概念,即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有良好的创业想法、完善的创业计划并实施创业活动或创业行为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以创新为基础,技术为导向,依托强大的高校资源背景,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师生共建的创业。高校创新型创业具有以互联网为支撑,投资小、应用强,科技价值转化高的特性,是小微企业的温室、创新的实验园、企业家的摇篮、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

[2]向蓉美.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1):75-77.

[3]王东,王昭慧.互联网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06):39-41.

[4]张本谦.风险投资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7(05).

[5]王秀敏,韩丽艳,单良.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74-77.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篇7

一、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 我国的“ 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 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 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 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 现在大学的各种考试层出不穷, 而忽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育管理松弛

我国实行的是“ 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 大学里几乎没有淘汰制, 只要不违规, 无论学业优劣、能力如何, 基本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文凭, 获得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 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 重传统的讲授而轻能力培养, 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系列课程体系。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 而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方法手段比较落后, 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 也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 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 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 因此, 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 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 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 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 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 应依照个体差异性, 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 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关键, 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3. 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 明确培养目标。 大学不仅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 劳动者输出基地”, 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 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最大限度地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创新人才基础。 第二, 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 以改变原先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程内涵上不断更新、 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 要特别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 要普遍运用问题解决、互动教学、个别化实习设计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 要通过课堂内外各个实践环节, 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 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 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 改革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 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 往往是以学历、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 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但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 高校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 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以及评优、选优、晋级等与开展“ 创新教育”挂钩, 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开拓创新。 第四, 注重创业实践, 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创业资源。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 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知识经济时代, 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高等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 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 这不仅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 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 至30 名大学毕业生就业, 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第五,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学校要落实学生创新活动经费, 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 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添置科研仪器设备, 在经费和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目前, 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支持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借鉴国外的经验, 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外,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会各种资金, 挖掘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渠道, 共同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发展。 国内高校目前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争取校企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资金, 也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好的实践平台。 第六, 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 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 从而通过一系列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其一,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应将科学探讨引入教学过程, 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探索的过程, 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 其二, 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让大学生定期在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 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 其三,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及以学科为依托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 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 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6) .

新型高校大赛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篇8

传统的高校大赛,各种操作基本由手工操作,规模越大,管理工作就繁琐,且易出错。本系统是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为组织者提供一个简便的方式来组织管理比赛,确保大赛稳步进行。使用该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系统需求分析

从赛事流程出发,系统主要包含参赛人员报名、作品管理、信息查询等事务处理功能。根据大赛参与人的权限,系统分为前、后台两部分设计。前台主要实现信息公布、用户管理、作品上传的功能,后台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大赛公告发布、大赛项目管理、作品审核评级等。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基于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2]。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而其余如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等工作由Web Server完成。显然B/S结构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

(1)登录报名模块包括参赛者登录和管理员登录子模块,根据用户权限判断登录后进入的功能页面。学生报名模块可实现参赛者登录和学生报名的操作;后台管理模块可实现管理者登录、修改用户密码以及对参赛者审核操作。

(2)公告服务模块包含前台公告服务和后台公告管理。此模块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管理员对公告的上传来实现前台的显示和下载,且通过对公告的删除来实现公告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作品模块的模式中前台主要实现参赛者对作品文件进行上传和维护功能;后台管理主要实现对作品的审核和删除功能,此外还包含下载作品的功能。

(4)在大赛结果模块中,管理员会针对参赛人员上传的作品文件对其进行评分评级,参赛人员可在本模块查看所有参赛人员的参赛结果,管理员可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操作。

5部分模块实现方法

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C#语言进行界面功能编写、SQL Server进行后台数据管理。以公告服务模块为例,在公告上传页面中,主要设置了File Up Load,用于文件的上传;在首页公告显示页面中,主要设置了Grid View控件,用于公告的显示;在公告下载页面中,主要设置了对下载窗口的调用。

(1)公告上传的主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2)公告显示的主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6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主要建立了以下3个表。各实体之间的关系为:参赛者、作品和大赛结果两两之间为一对一关系。

users表主要用来存储用户的各项信息,其中authority为用户权限字段,0为参赛者,1为管理员。

work表主要用来实现对参赛者上传的作品信息进行存储。

grade表用来实现对参赛人、参赛作品名称以及其所获得的参赛结果进行存储。

7总结

本文采用了ASP动态设计网页的方法,利用C#语言进行界面功能编写,SQL Server进行后台数据管理。在本系统中,无论是大赛参赛者还是大赛管理员,只需登录本系统便可参与大赛,大大提高了大赛人员的办事效率,减少了时间占用量。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也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大赛,提高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摘要:从建立网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ASP设计动态网站。结合系统需求,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用户报名、信息公布、作品上传、获奖名单管理等功能。系统功能基本完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使大赛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高效合理。

关键词:学术大赛管理系统,ASP,C#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新型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篇9

实际上, 目前高校所存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健康发展和目标实现的问题还远非如此, 高校校园的安全与稳定问题、教育质量的持续保证问题、学习风气与科研风气问题、重大采购及财务管控问题、后勤服务与食品安全保障问题以及人事与分配管控机制问题等诸多方面也都存在较大隐忧。虽然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十分重视, 高校本身也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 出台并实施了不少政策与措施, 但是效果仍欠佳, 问题还不少。此外, 高校规模迅速扩张, 资金流量成倍增长, 经济活动复杂多样, 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已不能够适应新的“生态环境”下高校治理与发展的管理需要, 因此, 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高校的风险管理理论, 探索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尽快构建高校新型风险管理机制, 以化解高校办学风险。

一、国内外有关高校风险管理的研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高校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究其原因,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就高校层面 (微观) 来说, 国际上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 其高校的主要办学经费一般都来源于三个渠道:政府资助、社会和个人捐赠以及学生的学费, 高校使用这些经费不需要偿还。而在管理体制上, 无论是公立大学或者私立大学, 一般都能做到校董事会职责明确, 董事会领导下的基金会也运作得比较成功, 可以说国外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企业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 既为高校提供较为充足的办学经费, 又使得国外高校资金的使用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督。同时就高等教育 (宏观) 而言, 发展至今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经跨越了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阶段, 高校的规模扩张需求并不强烈, 国外高校的产权相对明晰, 高校自治能力强, 大多数高校的发展与扩张相当理性, 随之而来的高校教职工的薪金水平、招生规模、基建规模增长有限, 变化不大。因此, 高校对资金的需求相对稳定, 很少需要直接向银行贷款, 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国外高校风险管理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 国外对高校风险管理的研究不多, 即使有些成果, 也由于所有制和运行体制的不同, 以及高校管理者的观念、素养、能力以及选拔任命方式的差异, 能适合于我国国情、可直接应用于我国高校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

(二) 国内研究回顾

对于高等院校风险管理的研究国内主要有:唐亚武、刘天佑 (2002) 指出负债发展是之后较长时间内高校解决资金供需矛盾, 进行财务融资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杨周复、施建军等 (2002) 采用功效系数评价法 (主观赋权方法) , 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1999年和2000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综合的评价研究, 建立了一套专门的指标体系、预警系统和一个相对可比的财务评价系统, 对高校风险管理的评价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介绍。

郑继辉 (2003) 一方面借鉴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 一方面也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 对高校风险管理产生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环境及高校内部情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高校存在理财类、教育类、法律法规类三大类财务风险, 据此提出了高校该如何防范、控制高校风险。

2004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给出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 该模型对于高校控制贷款额度具有指导意义。利用该模型可以测算出高校比较合理的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和对现有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评价。

近年来, 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已经意识到我国高校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很多风险, 并从各个角度提出解决的措施。朱爱丽, 侯芬娥 (2005) 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校风险管理的防范和控制问题。陶永勇 (2006) 通过与外国高校的对比, 提出中国高校应对风险的措施主要就是鼓励捐资助学制度建设和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何仁强 (2006) 指出高校的财务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同时学校、银行及社会对走向产业化运作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乐观、甚至是错误的预期, 这是导致目前高校风险增加的原因。任喜雨 (2007) 认为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是形成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 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形成高校风险的客观因素, 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形成风险的主观因素。

另外, COSO风险管理框架以内控为中心, 强调通过制度、流程和财务等手段, 在业务层面上管控运营、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在此基础上, 唐宁 (2007) 从战略管理的视角, 提出了高校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涉及总体目标、基本内容、构成要素、基本流程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吴晓冰 (2006) 提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应坚持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全方位风险管理、责任与激励、协调与效率等原则, 坚持目标设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风险管理程序。另外, 胡建波 (2008) 借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法, 认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风险模型、风险评估、风险文化4个部分。华婷等 (2009) 从强化高校内部管理视角, 将高校风险管理框架概括为组织建构、文化培育、信息畅通、强化内审等几个具体方面。

二、高校新型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一) 构建科学的高校治理结构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常委和校长、副校长由上级党组织任命, 学校党委对学校干部有任免权, 对重大事项有决定权;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居于参政与监督地位。这种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一, 高校对政府过分依赖;第二, 高校领导直接接受委托, 决策缺乏相应的制度监督;第三, 校长负责制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基本建立, 但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未被重视;第四, 学术权利隶属于行政权利, 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第五, 高校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冷漠。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见图1。

目前高校所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几乎无一例外地与高校欠缺合理科学的治理结构相关。因此高校治理结构的创新构建是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的首要课题, 既要顾及高校, 尤其是公立高校现行以党委会、校务会、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架构的传统治理结构的历史与缺陷, 又要正视高校筹资渠道及委托代理关系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 所以, 适应中国高校全面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的治理结构应为“三会多层”新型高校治理结构见图2。

该治理框架的主要特点与优势是:以“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理事会”和“校务会”为权力主骨架, 以各“专业委员会”、“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和“学生及其团体”为多个支撑层级。其中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与高校日趋多元的“社会各利益群体”相对接, 并吸纳了企业股东大会的某些合理元素与功用, 定位为高校的最高权力组织, 决定着高校发展战略、重大事务及理事会的组成与运行规则等, 其成员主要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资者、主要捐资者、校友会代表、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理事会”对“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负责, 其职权相当于企业的董事会, 包括执行“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的决议, 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并向其报告工作, 制订学校年度财务预决算, 决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 决定聘任或解聘学校校长及其报酬事项, 并根据校长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解聘学校副校长、总会计师及其报酬事项,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等;“校务会”是由校长、副校长构成的行使日常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其对校“理事会”负责, 主要职权包括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组织实施经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各项方案, 贯彻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决定聘任或解聘教学、科研人员以及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等。因此, 这一新型的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权力制衡力度更强大, 更利于控制决策层面风险, 防范违规和贪腐事件发生。

(二) 建立高校的会计信息与沟通体系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直接影响到高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说, 信息与沟通是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从高校风险管理的情况看, 会计信息系统是高校信息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校在会计信息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会计制度已经严重滞后, 无法正确和科学地反映资金来源多元化后的高校财务状况, 会计报表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高校内部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尚不够重视, 会计信息在高校管理中, 特别是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财务报表提供了学校的基本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 但是, 从目前来看, 报表信息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财务报表比较专业, 而报表的使用者大多数并非财会专业人员, 对财务数据的来龙去脉不可能十分清楚, 要从会计年报中完全解读学校的财务情况, 是不现实的。在实际工作中, 财务部门直接报送给校领导的财务报表信息利用率也是很有限的。第二, 财务活动不是孤立的, 它是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单独解读财务信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需要与其他资料联系起来去分析, 才更有使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满足各方面对于高校财务信息的需要, 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效果, 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学校领导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 定期让财务部门在干部会议上通报会计和其他管理信息, 使学校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及时了解有关财务和管理信息, 避免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二, 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运行情况和一定时期学校的重点工作, 设计灵活多样的内部财务报表, 提供满足多方面需要的会计信息;第三, 财务人员应该做好财务报表分析, 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 强化高校预算管理配套措施

第一, 认真细致地做好清查工作, 摸清家底。

要深入地开展部门预算工作, 要对校内各部门、院系的现有资源、收支状况、债权债务和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彻底的调查, 并建立信息资源库。摸清家底是编制好部门预算的前提, 这不仅有助于学校对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为编制部门预算和细化部门预算提供真实的依据, 以更好地编制优质预算, 还有助于财政部门制定更切合实际的定额标准。

第二, 及早编制高校工作计划。

部门预算和工作计划二者相辅相成, 工作计划是预算编制的前提, 而预算是计划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学校各部门对该部门的年度中心工作任务要早作打算, 从长计议, 尤其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基本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资金投入, 要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 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报学校, 以形成学校详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打好基础。

第三, 逐步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只管投入不管产出的预算模式, 以效率为中心, 突出投入和产出的理财观念, 建立起财政拨款和用款单位绩效考核挂钩的机制。高校在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应该建立一套绩效考核办法, 以促进部门预算更好地开展。建立预算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制。要细化预算编制, 建立起经费项目负责制, 使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每项支出都行之有效。更重要的是项目经费负责人可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使项目拨款落实到位、负责到人。应制定较为详细的预算考核指标, 将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纳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范畴, 不断充实、完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制度。

(四) 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

在高校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内部监督与评价, 不仅可以维护高校财政纪律、提升管理水平, 而且对保障高校有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风险管理内部监督与评价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上。

第一, 正确认识高校内部审计,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直接关系到高校内部审计作用和审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为此, 审计部门要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这是高校审计工作者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首先, 应加大《会计法》、《审计法》的宣传力度, 使领导能够从规范学校内部经济行为, 促进管理水平,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减少损失浪费,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等角度出发, 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其次, 要突破传统审计的观念, 不仅局限于查账, 而是向着管理、质量、战略、风险审计等方面拓展, 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有为, 确立内部审计工作地位, 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 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二, 创新高校内部审计制度, 确保规范有效审计。

一是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内部审计工作行为准则, 对审计机构的地位、性质、权限和审计人员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 以便审计机构能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和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与公平;二是制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规则, 制定所涉及领域的审计规定或实施办法, 对实施审计的对象、内容、范围、审计方式及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以确保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制定审计建议与处理处罚规定, 确保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得到全面执行, 促使高校的经济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轨道。

第三,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充实审计力量。

首先, 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增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确保审计公平和公正;其次, 要考虑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根据高校治理中出现的各种审计内容, 配备适合的专职审计人员。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 另一方面又分散了内部审计风险。同时, 还可以根据特殊的审计任务, 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兼职审计人员, 对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提供专业咨询。

(五) 加强高校风险防范与预警

第一, 高校管理者要强化风险意识, 真正认识到建设摊子过大、贷款过多、支付利息过高有可能引发的财务危机以及给学校带来的危害, 科学规划学校的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 使学校建设活动置于良好的资金保障之下, 以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二,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要理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政府代表行使所有者的管理权, 避免所有者缺位问题出现。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致力于对高校的宏观决策和产权方面的管理, 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引导高校科学决策, 防止高校盲目建设、任意贷款的局面产生。

第三, 构建合理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处理高校内部权力和外部关系的制度化安排, 涉及到高校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高校应引入现代企业的治理和管理理念, 在内部构筑决策、执行和监督彼此分离、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改造董事会, 在优化高校董事会成员结构的基础上, 对高校董事会重新定位, 把董事会作为高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确保高校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校财务的良好运转。为推动高校治理制度的改革, 国家教育部可以借鉴上市公司的治理经验, 专门研究制定《高校治理准则》, 以指导高校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治理工作。

高校创新型人才建设问题探析 篇10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沿阵地。但是高校科研还只局限于教师的科研成果, 并未真正地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创新的共同体中,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新世纪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 已经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却远远不够, 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以及活动安排知之甚少, 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不足。

2.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导致学生感受性不强。

一方面, 高等学府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指标, 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道德素养等全面进行评价。但是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却主要以学习成绩、专业排名来决定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并且对于学生比较重要的奖学金的评选工作, 也是主要以课程成绩综合排名来决定。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造成了学生只顾专业成绩的考试成绩,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学生自身对创新意识的感受性不强, 无法使学生对科技创新充满新奇感和向心力。

3. 科技创新教师专业性力量的薄弱, 创新理念教育不足。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专业指导教师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但是, 一方面, 现在的大学教师很大程度上都忙于自身的科研以及日常的课程教学, 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时间较少。另一方面, 许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和教育不足, 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无法进行工作, 往往是学生做了工作, 却不知在做什么样的工作, 目的是什么。指导教师对于创新理念的教育的不足和专业性力量的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降低了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

1. 高校要重视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就是以培养的学生的质量, 而高校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本科教学,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 本科教学不受高校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名牌教授不愿意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现象都亟待改变。首先, 高校领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将本科科技创新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引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要目标。其次, 要鼓励在科技创新有成果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 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且要求教师改进日常教育教学方法, 鼓励实行小班式、专业式教学, 积极开展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 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科学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最后, 学校要重视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专栏、编发科技创新方面简报, 以及利用校内广播、校内宣传橱窗和校园网络等途径, 加强对活动的宣传, 广泛动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 高校要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的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提升高校创新人才的质量, 必须要以学生为本。首先, 必须要确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理念, 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现在的高校很多是以学校硬件设施的规模大小、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等指标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 然而却恰恰忽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硬指标。强化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理念, 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就要求高校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 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努力营造鼓励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 能够使学生在高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创新思维和习惯。其次,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 创新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也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强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而且要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参加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

3. 加强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 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创新型教师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科技创新大师和青年创新人才紧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个人教师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教书育人的热情, 缺乏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要把培养青年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 坚持教学为基础, 科研为核心, 提升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首先, 必须要加强青年创新型教师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校中创新型教师主要还是以高水平、高素质、高年纪的教授为主, 高素质、高层次的青年领军人才极为短缺。高校必须要利用学校科研建设、研究基地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要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 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其次, 要培养教师对于科技创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创新观念教育, 不仅要利用授课时间以及课余时间积极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还要不断地激活学生既有的科技创新思想, 带领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 做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倡导鼓励科技创新, 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宽松的校园环境, 让大学生拥有科技创新的主动权。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主人, 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深层次原因是在于科技创新理念的缺乏和创新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本文从学生创新理念、教育模式、学生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着手, 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有利于增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吴庆宪, 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2) .

[2]夏新颜“.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6) .

[3]陈金焕, 陈欣.依托科技平台优势加强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0) .

[4]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0) .

浅谈高校学生会新型管理模式 篇11

学生会作为高校中先进的学生组织,在促进同学的全面发展、协助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反映学生的需求、维护学生的利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然而,随着高校学生会的不断发展,服务性不强、创新性不足、组织效率低下等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会职能的发挥。同时,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刚性式的学生会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学生会组织中引入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学生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学生会的职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等特性。因此,学生会组织的柔性管理就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会成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激发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优秀成员的创造性,从而形成组织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二、学生会实行柔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需求

学生会作为高校内长期存在的重要组织,扮演着多种角色,其中重要的一项即服务学生。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显示了这一点,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学生会存在的首要目的是反映学生的需求并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校对外交流的日渐密切,校园内多元文化盛行,学生的生活面临着多种选择,同时也滋生了新的需要,如渴望与更多人交流与展示自我,以及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便于更好应对未来就业压力的需要等。对此,学生会传统的组织活动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借鉴企业内的柔性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会更多地发现学生的需求,更快地作出反应,从而使“服务学生”这一宗旨更好地在学生会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

(二)符合学生会内部成员的特点

学生会内部成员均为高校大学生,具有显著的知识型员工特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给企业内知识型员工所下的定义是: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及创新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会成员与知识型员工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他们不仅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善于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这些特点都使组织推行柔性管理成为必然要求。此外,推行柔性管理模式还源于大学生的独立性特征。大学生心智多已趋于成熟,他们不再满足于安排式的工作,渴望独立和挑战自我,用知识技能开创新型活动,实现自身价值。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学生会内实行柔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激发成员的创造性,使个体和组织都更好地发展。

(三)能充分调动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

组织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然而现行的学生会组织并未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学生会组织对成员的培训重视不够。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加入学生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然而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同学表示学生会对成员的培训重视不足,自身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这极大地降低了成员的积极性。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在组织中重视成员的发展,满足成员的学习和培训需求,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会成员间尤其是不同部门的成员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这降低了学生会的整体工作效率,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基于这一点,学生会需运用柔性管理,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使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的各项工作。

(四)能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国家大力提倡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学生会作为高校中先进的学生组织,在各方面都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更应加强组织的创新性建设,提高组织成员的创新能力。柔性管理有利于学生会成员迅速进行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也有利于成员相互间的模仿与学习,从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三、柔性管理在学生会组织中的具体运用

(一)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需求,提高学生会组织的服务性

学生会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型组织,其宗旨是服务学生。因此,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学生需求,柔性的学生会组织应加强对广大学生群体需求的调查,可以采取调研和建立意见反馈箱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并针对实际的需求准确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会工作与学生需求脱钩,甚至背离。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学生会还应加强其网络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学生会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主要是学生意见的征询和活动效果的反馈,使学生会更高效地发挥其服务作用。

(二)激发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1、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

学生会应一改“部长拍板”式的决策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在进行各项重大决策时,应在学生会成员中广泛征询意见,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做到公平、公正。

2、注重对组织成员的培训

学生会成员希望通过组织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会应注重满足成员的需求,加强对组织成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请老干部传授经验,开展综合素质课,从而提高成员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另一方面,各部门应鼓励成员参与活动的策划,在实践中提高自己。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可,学生会成员会以主人翁的态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组织的各项工作中去。

3、建立柔性化的评估体系

柔性管理强调组织对其成员给予充分的尊重,而学生会成员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因此,学生会在进行评估时,应避免过于刚性的量化评估,而应以模糊性评价和鼓励为主。此外,还应注重对成员发展过程的动态评估,以便随时发现个人的闪光点和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其不断进步。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成员创造性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之间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在学生会的管理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学生会工作的共同发展目标

目标分散,往往使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不仅浪费了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挫伤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既要考虑外部环境的要求,又要顾及内部成员的实际需要与期望,最好的方法是将各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这样在激励成员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成员的组织承诺。而一旦制定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就要保证各成员能够充分理解并在工作中实践它。当然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会的负责人可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2、改变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不少同学加入学生会的原因是学生干部在年终评优评先时可以加分,并且学生会有时在举办活动时过分注重活动的排场,而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要。在笔者开展的问卷调查中,仅有31%的同学回答学生会开展的工作对自己帮助较大,绝大多数人反映平平,由此可见树立成员“工作即服务”的工作观念,强化其服务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3、超越自我,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学生会成员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各项教育工作中起着榜样作用。然而不少学生干部由于工作占用时间太多导致考前没有太多时间复习,考试分数不佳甚至挂科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一来不仅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也弱化了成员原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成员在工作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活动,注重活动的典型性与有效性,切不可打疲劳战,不能为办活动而荒废了学习。此外成员应持有正确的“学习—工作”观。

4、加强团队学习,深化组织合作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特征的学生会,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实现成员的自我提升,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需求。在实际中,可将团队学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而团队内部学习又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学习即加强同级成员的内部交流,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专业,无论是性格还是思维特征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彼此之间增加交流,无疑可以拓宽思维、激发成员智慧的火花;纵向学习则要注重新老干部的交流,强调“一老带一新”,将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传给新手,降低组织的学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进行系统性思考,营造和谐组织文化

进行系统性思考,要求学生会成员在注重本部门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会的整体发展,从而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切不可使部门的发展方向偏离了组织预设的目标;系统性思考还要求学生干部注重决策和开展活动的连续性,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规划目前的工作。此外在思考组织的整体动态发展时,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学生会所处的校园环境,既要制定与校园环境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又要通过优秀的组织文化提升校园的文化环境。通过之前提到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为成员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便于其成长,进而通过优秀成员的辐射作用,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好发挥学生会的教育功能。

四、应用柔性管理需注意问题

学生会组织有其内在的工作章程,它们在规范成员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并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推行柔性管理并非置规则于不顾,而是要妥善处理好制度与民主、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制定和修改各项规则时,负责人既要考虑组织的实际需要,也应广泛征询成员的意见,确保最终的制度不失原则又饱含人性。此外,在工作中强调群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发现个别成员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当然,对柔性管理的应用更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窦红宾.基于柔性思想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1).

[3]彼得·圣吉等著,张兴等译.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12

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所有高校都面临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挑战, 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是高校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 我国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 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 清华大学从1998年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 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等,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 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 适用于各类高校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未建立。

国外高校长期形成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而非灌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然而, 未来国际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国外人才培养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条件与我国有很大差异, 我们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和研究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应该是:科学设计, 系统培养, 重点激励。

一、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1.拥有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2.拥有创新必需的综合素质。

3.具有创新的能力。

二、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方案

(一) 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1. 数量指标

首先, 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确定具体的数量指标之后, 再分专业确定具体数量指标, 如工商管理专业5个、会计学专业6个等。数量指标必须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资金实力来确定, 不可以盲目确定, 否则可能无法进行具体支持和培养。

其次, 具体人员的选拔应遵循科学的程序, 不能简单确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创新的意愿和创新的潜质, 必须因材施教。具体操作时可采取学生自荐与推荐相结合, 辅导员推荐与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2. 质量指标

(1) 发表论文1篇。

(2) 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科研课题1项。

(3) 设计1个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大学生创业可行方案。

(4) 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研究报告1篇。

(二) 编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培养方案要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进行设计, 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应不同于传统的方案, 可适当缩短理论课教学时间, 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

三、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

(一) 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在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应该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高校应该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二)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物质环境

1. 制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政策。

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保障政策、配套的环境和设备保障政策等。

2. 建立创新型学生奖学金制度。

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奖学金应比一般的奖学金高, 真正能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3. 建设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保证, 严师出高徒, 学生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言传身教。

(三)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

1. 建立学生创新成果宣传角。

2. 建立创新型学生光荣榜。

3. 定期召开创新型学生事迹报告会。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 培养学生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年轻人崇尚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鄙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反对贪污腐败。行成于思, 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方向。教育学生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社会的进步和改变从自己的行动开始。

(二)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问题

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以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主要是听教师的观点。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把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教师起引导和管理作用。

(三) 系统地分析问题

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和分析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 充分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把握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做法。

(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行方案, 探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方法, 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让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学习创新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问题, 通过系统地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实现有效的创新。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让学生树立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学习创新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创新的科学方法, 发现影响事物发展的问题, 通过系统地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实现有效的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科学设计, 系统培养, 重点激励。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

参考文献

[1]房波, 张辉.另类解读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兼析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尴尬存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90-91.

[2]陆勇“.板块经济”格局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6) :38.

[3]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 (6) :164.

上一篇:少数名族下一篇: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