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2024-10-30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精选10篇)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篇1

一、引言

如今, 在全球范围内, 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趋势是一个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按照中国官方在2013年给出的报道可知, 老年人的数量已达到20亿2000万, 有超过十亿的“空巢老人”不和他们的孩子住在一起[1]。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大多数西方国家[2]。

同时, 由于体质和偶然的原因, 当老年人独居时, 跌倒情况发生的频率最高, 为老年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根据研究, 约10%至15%的“跌倒”会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每年至少摔倒一次[3]。跌倒造成的其他后果主要是软组织受伤和骨折[4]。因此, 早期的和可靠的“跌倒”检测对于救助老年人和避免预后不良是非常重要的[5]。

二、系统设计

一般人体因某种因素失去平衡时, 便有可能发生跌倒情况。此时身体一般会呈现倾向某一方向倾倒的状态, 其经身体一连串的作用结果, 可能发生的姿势包含以下几种可能:向前跌倒, 向后跌倒, 向左侧跌倒, 向右侧跌倒。

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Z轴对应人体直立时的垂直轴, X轴对应人体的左右方向水平轴, Y轴对应人体前后方向水平轴, X、Y、Z轴相互正交。

当人体处于站立或行走状态时, X、Y轴的加速度接近0而Z轴的加速度接近g;当人体发生跌倒现象时, 三轴加速度及其矢量和会发生改变。

通过采集X、Y、Z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ax、ay、az, 运用物理公式计算出人体的合加速度, 再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初步判断跌倒是否发生。a的大小与人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有关而与运动方向无关, 与基于倾角的阈值算法相比更具优势, 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物理参考量。国内外有许多针对跌倒检测的研究, 就是以跌倒发生时所产生的加速度值来作为判断跌倒的重要参考依据。

2.1人体跌倒检测算法步骤

(1) 根据公式求得人体某一时刻和合加速度值a;

(2) 把合加速度值a与设定的阈值11进行比较, 如果a大于11则预判为跌倒, 否则返回最初的工作环节;

(3) 在预判为跌倒状态下实行在6s时间里连续采集数据, 进行计时滤波, 当出现一次或多次合加速度的值超过阈值11时, 系统会在6s的时间间隔里把多个可疑数据合并成一个, 进入预报警状态;

(4) 预报警状态会持续30s, 用来等待报警解除信号, 如果30s内没有解除报警, 最终判断为跌倒并进行短信报警。把延迟报警时间设置为30s, 是因为老年人反应比减慢, 动作相应迟缓。人体跌倒检测算法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2.2系统软件实现

利用Java语言编写安卓手机跌倒检测软件, 软件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软件的主界面如图2所示, 主界面上有个“设置紧急联系人”按钮, 点开后会进入到紧急联系人的设置界面, 可以设置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和紧急短信内容, 如图3所示。

延迟报警界面如图4所示, 系统会在预报警时弹出一个消息框, 此消息框倒计时30s, 在倒计时结束前如果用户点击了“取消”按钮, 软件不会发送报警短信, 反之, 系统会判断有人跌倒, 软件将自动向图3中设置的手机号码发送报警短信。

三、系统测试及分析

跌倒检测的测试者是一个26岁的年轻女性, 身高164cm, 体重52kg, 模仿老年人的动作进行跌倒测试。测试时, 手机放在测试者的右侧腰间, 跌倒场景设置如表1所示, 前后左右跌倒各30次,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跌倒测试的报警次数验证了本实验中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测试结果表明向前跌倒和向左跌倒准确率较高, 向后跌倒的准确率相比其它三类要低一些。综上所述, 本文算法能很好地监测人体在正常活动过程中出现跌倒这种异常的情况, 而缺陷在于实验中跌倒事件及日常生活行为事件是由测试者故意模仿老年人动作完成, 在测试跌倒时, 测试者避免不了内心的恐惧和犹豫, 这与突发性的跌倒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的用户, 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 系统还提供了“一键紧急救助”按钮, 如图2所示, 可以弥补少数的漏报。

四、结论

本文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平台搭建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利用手机自带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算出人体当前的合加速度值, 实现对老年人发生跌倒这种异常情形的检测。由上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当老年人不小心摔倒后, 手机将会发送短信给相关监护人。监护人收到短信时, 可及时与老人联系确认老人当前状况, 防止因跌倒事故没有及时处理而使悲剧发生。本系统方案具有使用方便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实时响应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Y.Wu, J.Dang.China 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n Aging Cause (2013) [R].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 2013.

[2]Gabriele Rescio, A.Leone, P.Siciliano.Support Vector Machine for Tri-axial Accelerometer-based Fall Detector[C].Advanced in Sensors and Interfaces (IWASI) , 2013 5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ari, 2013:25-30.

[3]Suhuai Luo and Qingmao Hu.A Dynamic Motion Pattern Analysis Approach to Fall Detection[C].Biomedical Circuits and Systems,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2004:S2.1_5-S2.1_8.

[4]T.Zhang, J.Wang, L.Xu, P.Liu.Fall Detection by Wearable Sensor and One-Class SVM Algorithm[J].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6:858-863.

[5]Hwang, J.Y., Kang, J.M., Jang, Y.W., Kim and H.C..Development of Novel Algorithm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Ambulatory System Using Bluetooth Module for Fall Detection in the Elderly[C].Proceedings of the 2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MBS, 2004:2204-2207.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篇2

题目:对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专 业:护理学

年 级:2011级

学 号:1151H152

姓 名:吴叔云

指导教师: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护理

2011级护理 吴叔云

摘要:跌倒(fall)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是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导致摔在较低的物体,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瘫痪、癫痫发作或外来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可引起骨折、外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原因 护理问题 预防措施 处理

目录

前言

1、原因

2、护理问题

3、预防措施

4、紧急处理 总结讨论 参考文献

昆医大

2010级护理二班

李丹

20101109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TO)指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过跌倒,15%发生2次以上,并伴有骨折、软组织损伤和脑部伤害等。但是,老年人的跌倒事件因为存在可预知的潜在危险因素,所以是可以通过评估和干预进行预防和控制的。

一、跌倒的原因分析

1、年龄因素: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最高,因为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退化,对钠的吸收减退,使得肌肉强度不佳,导致肌力无法提高,走路的步伐变小,双臂摆动度缩小,因而重心不稳,加上平衡协调功能及感官功能退化,所以老年人经常容易因为轻碰障碍物而身体倾斜,进而发生跌倒。

2、药物因素:很药物可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发生率。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其它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组胺药、降血糖药、泻药等,均可引起跌倒。

3、环境因素:如地面潮湿或台阶倾斜,病室、走廊障碍物过多,病床过高,床腿刹车未固定,鞋底或地面滑,高的门槛,灯光亮度过强或不足,没有夜灯,厕所内马桶较低使蹲下、起身不便,没有扶手的楼梯等。有研究显示,跌倒最易发生的地方是病人床旁,其次是在病人的房间里,可能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较高有关。

4心理社会因素:由于怕麻烦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体能,故常在不愿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

5、性别因素:女性老年患者的跌倒率比男性要高,因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6、卧床时间较久的老年病人,在开始下床时,因起身过猛、过快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而跌倒。

7、曾经发生过跌倒的病人,再次发生跌倒的概率增加。另外,跌倒病人其跌倒的方式与场所也非常相似。因此,对这些有跌倒史的病人,入院时应充分重视。

二、跌倒常见护理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与跌倒有关

2、急性疼痛——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3、恐惧——与害怕再跌倒有关

4、移动能力障碍——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5、如厕自理缺陷——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6、健康维护能力低下——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三、跌倒的预防措施

1、基本环境措施:①将信号灯放在患者随手可及之处,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②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随手可得的距离内;③尽量调低病床的高度,对可以活动的病床固定好床脚刹车;④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患者帮助;⑤在浴室、马桶附近装上扶手,浴室内置防滑垫;⑥病室地板保持干燥,通道、楼梯处应避免堆放杂物,保持通畅,设置地灯照明,减低环境中威胁的措施,如减少床边的杂物,安置床边灯;⑦病室的环境应该规范化。

2、对轻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轻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患者的跌倒多属于意外跌倒,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病区环境的宣教,让患者尽快熟识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及环境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解决,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陌生感。指导患者注意起居安全。

3、对中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中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护理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告诉患者服药可引起共济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使用镇静药时,减少活动,教会患者如何避免意外发生,使患者了解药物性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都得到防止跌倒的相关知识。当患者自感不适或夜间起床时应该叫人帮助,劝说男患者夜间使用尿壶排尿,外出时应该有人陪同。步态不稳的患者,应使用拐杖或轮椅。

4、对高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高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下床或离开病房。应该加强巡视,还在床头挂上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时刻警惕,并进行交班,患者应有24 h的陪护人,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无法起床者应在床上大小便及沐浴更衣,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设移动便椅,防止跌倒。对烦躁的患者,应上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

5、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一定要嘱其家属勤按摩双下肢,在开始下床活动前,要先在床沿坐一会,然后再缓慢活动,适当增加活动量。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病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应用降糖、降压以及利尿药物的患者,注意用药反应。服泻药的病人经常观察是否需要排泄,协助易于跌倒的病人定时如厕。

6、心理护理:患者住到医院后,心理难免产生落差,对于疾病的恐惧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造成精神恍惚,加大跌倒的发生率。老年病人跌倒后,心理抑郁,担心自己不能行动、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常常沮丧、焦虑、有恐惧感,整日不愿开口说话。因此,护理人员此时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也可进行同病室里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告知疾病的状况,家属陪伴的重要性。

7、夜间护理工作:很多跌倒现象会发生在夜间,这是因为患者夜间意识比较涣散,定光比较昏暗,夜班值班护士少、工作量又大,加之患者本身可能由于羞怯、性别等原因不愿麻烦护士,就造成了在夜间护理不足的情况。夜间要维护与白天相同的护理质量要求值班护士要有高素质的护理水平,在排班时适当的调整合适的值班人员数量。

8、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应教育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需要实行的安全措施,鼓励病人在走动前及需要时,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

四、跌倒后的紧急处理

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跌倒后的现场处理

1、检查确认伤情 首先,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提示可能晕厥或脑血管意外,需要行CT、MRI等检查;

二、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获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可能为脑卒中,处理过程中注意避免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

三、检查有无骨折‘’如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以确认骨折情形,适当处置。

2、正确搬运

如需搬运应保持平稳,尽量保持平卧姿势。

3、有外伤、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并进一步观察处理。

4、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其缓慢起立,坐位或休息,确认无碍后方可放手,并继续观察。

5、查找到的危险因素,评估到的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6、对到的后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腔、鼻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抽搐者,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使用牙间垫等,防止舌咬伤,注意保护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老年人预防跌倒五要点 篇3

首先,积极预防骨质疏松

老人们要充分认识骨质疏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避免发生骨质疏松重在日常的合理平衡饮食,尤其是应注意钙质的补充,可适当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黑芝麻、海带、紫菜、虾米、发菜、羊栖菜及鱼类、豆制品等;每天喝一杯牛奶对及时补充钙质也很有帮助。必要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补充剂。每天晒二三十分钟的太阳、吃一两个苹果可促进体内的钙转化为骨钙,从而起到良好的壮骨作用。

其次,加强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经常进行锻炼既增强了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又使筋骨强劲、关节滑利,还提高机体的反应协调能力,这样腿脚灵便不容易摔倒。即使摔倒,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锻炼身体时,要选择适合自身的且比较缓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有专家认为:长期骑自行车比散步更有利于预防跌倒);同时,要根据身体状况,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千万注意不要过急、过度,否则适得其反,易造成人为损伤。

第三。消除居室内容易使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有的房子有室内楼梯,老人最好住楼下,这样可以减少上下楼梯发生摔倒的危险(如住楼上,楼梯扶手一定要装好,上下楼梯动作要慢);家中要用防滑地板,有水洒在地上时一定要及时擦干,以防老年人不小心意外滑倒;老年人房间家具摆设要定位,不可有绊脚的物品,并调整好卧室、卫生问及楼道等处的光线亮度(包括灯光照明),不可放置障碍物,以便于老年人出入。同时,家里应常备手电筒,放在老年人熟悉、便于拿取的固定位置,以利急需时使用。

第四,日常生活起居防意外

如洗澡水温要适宜,若水温过高,洗的时间又太长,易引起虚脱而发生晕倒。穿衣不宜过分臃肿,以免影响日常活动。平时要保持睡眠充足,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早晨刚睡醒不要急于起床(尤其是服用安眠药或降压药者,夜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先在床上舒展一下身体和手脚,让血液循环、血压等有个调节的过程,然后再慢慢地起床。做各种活动要注意平稳安全。老年人酒后、洗热水澡后、长时间卧床及久蹲后,在坐起、行走时动作不要太急,应缓慢进行。

第五,必要时,可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好好的,拄个拐杖丢人,不愿意拄拐。其实拄拐或用助行器可帮助老人行走,有利于防止摔跤。但平时外出应注意:尽量少走或不走路面状况不佳的地方;在行走过程中不宜性急,要把脚步踩稳、慢行放在首位;一旦体力不支,就要及时停下休息。高龄老人或体弱多病的老人外出时,要有家属陪同,确保安全。此外,如果是行动不便或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则需要专人给予照顾,防止散步、洗漱、如厕时跌倒。

脾气与本事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写过一段话,大意是: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大。话很白,然耐人寻味。

上等人有本事,心性修养到家,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能容天下事。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何事不容?既然能容纳万物万事,何气之有?中等人虽然也有本事,但心性修养不够,胸中有物,心里有障,遇事难以自制,因此,时有脾气对人。下等人缺乏修养,惯于高估自己,总以为有本事,了不起,常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由此,大发脾气也就成为一种常态。

三等人的脾气表现,与“越熟的麦子头垂得越低”有同等寓意。现实生活中,越是有才华、有能力、有功绩的人,越虚心、越谦恭,越和善,因为他们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世无限,时无限,事无限,认知无限,只有虚心谦逊,方可成就大业。反之,俗者愈俗,自以为是,俗不可耐,终为历史所弃。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篇4

随着社会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急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的存在,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非常高[1]。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2,3]。开展老年人跌倒检测研究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节约社会医疗资源、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跌倒检测原理及方法

人体动作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人体日常动作和跌倒[4]。实际生活中人体日常动作一般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典型日常动作主要包括上下楼、行走、起立、坐下、弯腰、蹲下、跳、跑等。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5,6]。根据跌倒方向的不同,可将跌倒动作分为4类——左侧跌倒、右侧跌倒、前向跌倒和后向跌倒[7]。跌倒发生过程一般很短暂,人体姿势通常由直立状态变为接近水平状态,并伴随着运动参数,诸如人体运动轨迹、姿态角、三轴加速度、角速度、速度、足底压力等的显著变化,同时生理参数,如皮肤电阻和心跳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利用跌倒本身的特征将跌倒与人体日常动作区别开来,并为跌倒者报警求助,即为跌倒检测系统的目标。系统一般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远程监护单元3部分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单元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或生理参数,如视频、加速度、角度、压力、心率和皮肤电阻等。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被监护者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如果被监护者发生跌倒事件,系统则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报警。远程监护单元配备于监护中心或被监护人家属,当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提醒相关人员对被监护者进行及时救助。

目前跌倒检测系统主要分为3类,即视频式跌倒检测系统、环境式跌倒检测系统和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

1.1 视频式跌倒检测系统

视频式跌倒检测系统是在人体活动区域内安装视频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图像,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实现跌倒判断。

Rougier等[8]利用人体跌倒过程中头部运动特征较为明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头部运动轨迹的检测系统,即通过摄像头采集人体图像,并定位头部位置,计算头部运动速度。如果头部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同时达到峰值,并且垂直速度小于-1.5 m/s,同时水平速度大于2 m/s,则确定人体发生跌倒,其检测准确率为78.9%。人体跌倒过程中2幅连续图像的头部定位图如图2所示。

Vaidehi等[9]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静态特征的视频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人体静态特征如人体长宽比和姿态角判断是否发生跌倒,如果长宽比大于1,并且倾角在[45°,90°]范围内,则判定为跌倒动作。此方法不涉及任何速度计算,因此相对于动态检测方法计算量较小。站立和跌倒状态下人体图像及前景图如图3所示。

Chua等[10]提出了一种结合人体形状分析和头部检测的方法,利用椭圆拟合人体形状,并从椭圆提取人体形状变化特征来检测跌倒,而头部形状检测有助于区分跌倒和类跌倒动作,该方法的跌倒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5%。不同状态下头部形状如图4所示。

视频式跌倒检测系统适用于室内环境,无需穿戴,检测准确率高。但是这种检测系统也存在缺点:(1)所获取的视频图像信息受光线明暗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2)涉及用户隐私。

1.2 环境式跌倒检测系统

环境式跌倒检测系统通常在人体活动区域内嵌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多普勒雷达等非视频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和姿势信息,进而判断是否发生跌倒。

由于人体的阴影效应,人体遮挡会引起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信号的变化,霍宏伟等[11]提出了一种利用体域网和室内传感器网络来检测老年人行为的方法,通过对比最小通信决策集合的内容来判定人体是否跌倒,此方法的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红外传感跌倒检测设备[12]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集人体热源数据,并从中提取人体目标行为的动态信息,然后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模式匹配的方法得到检测结果。

基于声波的跌倒检测系统[13]利用音频信号来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由人体撞击地面而发出声音的高度来判断是否有跌倒发生。这种方法易受外界其他音频信号干扰,并且易受地板材质的影响,系统的识别率和适应性不高。

嵌入了跌倒检测块的跌倒检测地毯[14]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信息来判断跌倒。这种跌倒监测系统需要在监测范围内布置跌倒检测地毯,因此被监测对象的活动范围受限制,且施工较为困难,成本较高。

基于多普勒雷达的跌倒检测系统[15]过安装于天花板的雷达来测量人体的运动速度,利用人体在跌倒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直至撞击地面的特点,自动区分跌倒与其他活动,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5%。

环境式跌倒检测系统无需穿戴,不涉及用户隐私,能在黑暗环境中工作,但是监测范围有限制,易受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

1.3 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

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通常将跌倒检测单元嵌入到手机[16]、衣服、帽子、鞋、腰带、首饰等处,可实时采集人体的运动参数或生理参数,通过算法判断是否发生跌倒事件。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通常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将其佩戴在人体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如头部、胸部、腰部、大腿、小腿和脚踝等),对人体相应部位的三轴加速度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通过分析加速度数据来识别跌倒。Chen等[17]研究了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无线可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系统以合加速度数据及姿态角为依据进行跌倒判别,灵敏度达到了95%,特异度为100%。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18]通常将数据采集单元嵌入到鞋垫内,以脚底压力信息为跌倒识别的依据。系统首先根据脚底压力平均值的大小来初步判断人是否发生跌倒事件,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进行进一步判定,检测准确率为80%以上。该系统的可穿戴式部件嵌入到被监护人鞋垫内,便于穿戴,监护人无需每天关心该部件的佩戴问题,而且可以在任意的场景下进行活动数据信息的采集。

基于多传感器的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也较为常见。薛源[19]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以人体的加速度、姿态角、脚底压力信息为依据,采用阈值分析的方法进行跌倒判定,检测准确率可达95%以上;李慧奇等[20]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磁力计,以人体的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信息作为跌倒判定的依据,采用阈值判断法检测跌倒,其灵敏度可达98.61%,且特异度为98.61%。此类系统避免了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准确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以及硬件的功耗。

跌倒发生过程也会伴随有生理参数的变化,Nocua等[21]研究了一种基于量化自主神经系统的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通过测量心率和皮肤电阻,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进行跌倒识别,此系统的灵敏度可达70.37%,特异度为80%。

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体积小巧、便于穿戴,可全天候检测,对使用场地要求低,而且价格比较低廉。系统可与血氧、心电、脉搏等健康监护设备结合[22,23]进行检测;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装置对被监测对象的跌倒位置进行无线定位[24];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等传输方式进行远程跌倒报警[25];并且可对人体进行跌倒预警,在人体跌倒之前,启动保护气囊[26]等保护装置以确保人体安全。但是此类设备需要被监测者佩戴到身上才能发挥作用。

2 跌倒识别算法

目前,常用的跌倒识别算法有模式识别法和阈值判断法等[27]。

模式识别法采用支持向量机[28]、人工神经网络[29]、决策树[30]、朴素贝叶斯[31]、k-近邻[32]以及极限学习机[33]等识别算法,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信息,对运动模式进行识别,将跌倒动作与人体日常动作区别开来,其处理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类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滤波等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接着利用分类器区分跌倒与日常动作。模式识别法需要大量数据对分类器进行训练,算法一般比较复杂,对硬件平台的运算速度和存储空间要求较高[34]。

阈值判断法的思路是首先设定一个固定大小的滑动时间窗口,然后对窗口内的数据信息用阈值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某些指标达到预设的阈值条件,则判定为一次跌倒事件。研究者通常根据实验结果提取经验数值来确定阈值的大小。例如,Li等[35]通过实验发现,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腰部,人体进行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活动时,三轴加速度的矢量和即合加速度的变化范围在[-1.5g,+1.5g](g表示重力加速度)区间内,而在跌倒碰撞瞬间,合加速度会骤然上升,其峰值一般可超过4g,跌倒事件发生后合加速度迅速下降。阈值判断法比较简单,但由于跌倒动作与类跌倒动作容易造成误判,因此准确度有待提高。解决的途径通常是多传感器融合,设定多个环节的阈值,并结合时间长度来判定跌倒[27]。

3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跌倒检测系统都各有其优缺点,视频检测法涉及用户隐私,环境检测法误判率相对较高,而且二者的使用场所均受一定限制。经过综合比较,笔者认为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前景,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地点范围的限制,保护被监测者的隐私,易与现有技术,如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健康监护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相结合,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等,可达到更好的监测效果。

目前,跌倒检测产品虽然已有不少,但是由于人体日常动作和跌倒情况复杂多样,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选取特征性动作,并将动作进行简化等原因,跌倒识别率、实用性并不高,跌倒检测产品还没有被老年人真正接受。因此,只有提高跌倒检测系统识别率和实用性,才能使其普遍应用到老年人健康监护领域。

总之,跌倒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检测跌倒事件的发生,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但仍有待改进和完善,其发展方向为:

(1)系统的跌倒识别率和实用性更高。

(2)系统向便携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便于检测系统的安装,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3)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可实现无线定位、远程报警等功能,为老年人健康监测物联网提供技术支持。

(4)系统可实现跌倒预警,在老年人跌倒着地之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得老年人健康安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5)系统与健康监护相结合,家属或家庭医生可以随时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跌倒后的老年人健康危险程度,从而更好地对老年人健康进行监护。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篇5

护理干预

跌倒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中顺位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增大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因跌倒致死的有1983例,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7.1%,死亡率达77.9/10万,相当于每天有4.7个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此外,在老年人因伤就诊病例中,有一半以上为跌倒病例;因伤住院病例中,超过80%为跌倒。意外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住院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不但影响医院的信誉,增加患者家庭负担,也给老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日趋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跌倒因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止和减少跌倒意外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跌倒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本体觉、深度觉、视觉及触觉均有有降,反应迟缓、下肢肌力减退、躯体摇摆较大,夜尿增多(每晚多于2次)均易引发跌倒。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跌倒的几 率为男性的2倍。

2、病理因素

一些老年疾病,如精神状况缺失(包括定向不良或痴呆)、丧失意识(昏厥或癫痫发作)、搞的老年抑郁数值、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骨关节疾病(下肢关节病变和足畸形、胼胝、拇指囊肿胀)等使老年患者步态不稳易发生跌倒,患病种类越多跌倒危险性越高。

3、药物因素

镇定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识发生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扩血管药、利尿类药、缓泻剂等会影响患者神经、视觉、平衡、血压及代谢等,加之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及敏感性受机体退化影响,易发生迟缓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概率的增加。

4、心里因素

个别老年患者个性要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里,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也要尝试去做。觉得患病拖累了叫家属,特别是长期患病后,在夜间当其有排便需求的时,因内疚感使其不忍心唤醒家属,亦不愿麻烦护士,从而独自下床后因出现体力不支而跌倒。也有由于害怕跌倒发生,限制和减少活动后,导致功能缺陷及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跌倒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二)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51%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病室内外有障碍物、照明不足、地面潮湿、防护设施不到位、病床过高无护栏等会导致跌倒发生。

2、衣着及其他因素

穿着过长过大不合身衣裤,鞋不跟脚,鞋底不防滑,夜间上厕所时睡意朦胧,无人陪护或陪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也易发生跌倒。进餐洗漱等时间段因拥挤也易发生跌倒。老年患者胃肠生理功能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躯体疾病常发生拒食、少食、不知饥饱、挑食等致进食不足,易导致低血钾和肌无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概率。

二、护理干预

1、增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状况各式各样,并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加强防范意识,就可预先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分析跌倒意外发生存在隐患和原因,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细化及改进服务。

2、详细的入院评估

我院建立了跌倒评估、监控登记表,入院时即对老年患者从年龄、活动能力,意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眩晕史跌倒既往史、有无肢体及视觉功能障碍、使用药物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跌倒评估。如评分≧10分即为高危人群,即向家属告知并予以签名,并在病历和床头做醒目警示标记。对老年体虚但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晕厥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等患者重点关注,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加强巡视。

3、切实有效的健康宣传及预防措施

重视环境、安全、药物等放面入院宣教,宣教语速缓慢并可能多次反复,是老年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嘱行走时需有人搀扶,适时使用拐杖、扶手;起身、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保持稳妥坐姿、卧姿;坐厕旁加置扶手;24h有人陪护,勿单独外出活动,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 使用护栏床,并告知当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将护栏放下,切勿翻越;指导正确用药,给予预见性的指导帮助,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反应,使其知晓自身有哪些易发生跌倒的因素,减少跌到发生。

4、预防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跌倒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血糖不稳定、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眩晕,帮助老年患者分析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积极防止可能诱发跌倒的疾病,如有效控制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指导改变体位及上下床的方法,告知老年患者变换体位时缓慢并休息1~2min,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上床休息。

5、预防平衡功能及肌肉力量减退所致的跌倒

助步器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借助合适的助步器能部分降低跌倒的危险。为平衡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必要时病房提供助步器。鼓励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增加肌力、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6、预防药物及心理因素引起的跌倒

由于年龄、家庭、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老年患者对防跌倒的认知及认同感也不同。临床护理中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关心和尊重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对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物的老年患者,告知如夜间有事请叫醒陪护人员或打铃呼叫护士。

7、完善家属告知制度

当确定为跌倒高危患者后,根据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加强患者家属防范意识,讲解跌倒不良后 果及预防措施,使其明白患者目前状况及需配合内容,进行防范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建议家属陪护,无法陪护着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8、营造适宜的医疗环境

保持病房光线充足,避免闪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擦干积水和油物,拖地时应避开患者活动高峰期,地面湿滑时出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发现地面有水渍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避免在水渍处行走。浴室增设防滑垫,病床高度适宜并配有护栏,床头设有床头灯和呼叫铃,呼唤器放置在易取位置。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杠,便于入厕后站起时借力。衣裤大小合适,裤腿利索,鞋子防滑合脚。

三、小结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4个病区 (呼吸内科、老年科、神经内科、骨科) 住院病人2 5 8例, 女1 0 4例, 男1 5 4例, 年龄6 8.5 5岁±11.52岁, 沟通良好, 并取得病人本人同意。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

将2012年7月—2012年12月4个病区的住院病人设为对照组, 按照医院跌倒管理制度实施常规跌倒安全教育和管理。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4个病区的住院病人设为观察组, 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 提高病人预防跌倒措施实施依从性: (1) 依据《指南》, 完善细化入院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和管理流程。 (2) 制订针对性、个体化的跌倒安全管理路径, 将跌倒评估、药物指导、活动锻炼、病床扶栏、陪护、夜间上厕等跌倒预防措施从入院至出院细化至每3d落实督查1次, 并有责任护士和病人、家属的确认双签名, 针对依从性差的老年病人实施阶段性防跌倒安全教育, 确保各项跌倒预防措施实施到位。 (3) 每月组织观察组护士进行2h的跌倒专项知识培训和学习, 培训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和讨论、集体讲座、观看预防跌倒录像并进行书面的案例分析。 (4) 改进病房环境和安全设施, 加强各项防跌倒标示和安全告知。

1.2.2 评价指标

(1) 病人跌倒预防认知度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跌倒预防措施认知度12个条目分值越高, 表示病人跌倒预防措施认知度越高, 依从性越好。 (2) 病人跌倒预防措施实施满意度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实施防跌倒措施的满意度7个条目, 满意度越高, 表示实施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越好。 (3) 两组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4) 共发放病人跌倒预防认知度、跌倒预防措施实施满意度调查问卷258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老年病人跌倒预防实施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指南》临床应用情况

当病人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医护人员和药师对其健康方面的指导时, 就认为病人具有依从性, 反之则为不依从性或是依从性差。依从性并不限于药物治疗, 还包括对饮食、吸烟、运动及家庭生活等多方面指导的顺从。如果病人对治疗或护理产生了不依从性, 将可能造成疾病的治疗失败或意外事故的发生[5]。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对照组发生的6例跌倒案例, 发现这些老年病人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有2例老年病人卧床时不拉起床栏, 3例发生上厕时不请人协助, 1例在走廊步行时跌倒, 他们有的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 有的不考虑自己的病情, 在没有他人的协助下自行下床活动, 造成意外跌倒。跌倒预防依从性差的老年病人往往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 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不愿麻烦他人, 但是由于他们身体的衰老、感觉与运动功能下降、平衡能力变差、记忆减退、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改变而致情绪消极, 变得顾虑重重、偏激执拗, 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或麻烦他人帮忙, 导致跌倒意外发生, 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课题组成员根据循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住院病人跌倒预防措施形成指南草案[4]。依据《指南》中的相关证据内容, 进一步完善跌倒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以提高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的依从性为切入点, 为《指南》在临床推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 使《指南》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2 开展阶段性的跌倒安全教育可提高老年病人跌倒预防认知度, 强化安全意识

老年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不依从性是临床跌倒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这经常发生在能够自理和年纪较大但看似身板硬朗的老年人群身上, 主要表现为“不服老”的心理状态, 认为自己什么都行, 而没有注意到由于病情、药物、环境变化、心理状况等因素, 加上自己肌力、视力减退等原因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家属也认为病人平日里能够自理也未加重视。原先我们对病人预防跌倒的安全教育多集中在病人刚住院时, 而此时病人及家属需要适应病区陌生的环境, 接受大量的信息, 对接受防跌倒安全教育并转为实际行动较为困难, 如果缺少持续、强化的安全教育, 很容易忘记, 我们通过每周2次的防跌倒安全教育, 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反复、强化教育, 提高他们跌倒预防的认知度, 改变一些不服老的老年病人的错误观念, 使他们自觉配合实施各项跌倒预防措施。

3.3 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病人跌倒预防措施实施的满意度, 提高依从性

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从病人和护理人员着手, 重点工作是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尤其是针对性对依从性差的老年病人, 制定个体化的跌倒安全管理路径, 该路径从入院直至出院, 从病区环境、地面、照明、活动行走、呼叫设施、轮椅和助行器的使用、夜间起厕、警示标识、家属陪护、病床扶栏等方面落实跌倒预防措施, 制定责任护士和病人、家属的双签名落实确认记录, 护士长不定期督查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真正落实以病人、家属、护士为一体的、多方位的跌倒安全管理系统。责任护士自身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意识有所增强, 病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自觉实施各项跌倒预防措施, 对预防跌倒措施的实施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并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3.4 提高老年病人实施跌倒预防措施的依从性, 可降低老年病人住院跌倒发生率

通过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后, 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的认知度得到提高, 他们自觉、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各项预防措施, 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有所降低。在这期间进一步加强护士跌倒预防知识的培训, 提高她们预防跌倒的积极性, 在日常护理中加强老年病人的评估、观察和对各项护理细节的考虑, 提高跌倒发生预见性和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 真正降低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 保证病人的住院安全。

4 小结

老年病人跌倒预防依从性差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建立实施系统化的跌倒安全管理措施作为医院跌倒管理的一项补充和细化, 可提高老年病人防跌倒的依从性, 提高认知度和满意度, 加强跌倒自我防范意识, 做好跌倒自我安全管理, 保障护理安全, 减少因跌倒引发的不良后果发生。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家属的配合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管理和护士的夜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匹配等不安全因素[6], 还存在跌倒预防措施实施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 对跌倒发生存在不可预计的问题, 也值得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士探讨和商榷。

参考文献

[1]Lamb SE, Jorstad-Stein EC, Hauer K, et al.Prevention of Falls Network Europe and Outcomes Consensus Group.Development of a common outcome data set for fall injury prevention trials:The Prevention of Falls Network Europe consensus[J].J Am GeriatrSoc, 2005, 53 (9) :1618-1622.

[2]陈铮.老年综合症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5.

[3]李东, 孙业红, 朱永泉.病人的依从性与老年化的关系[J].中国药业, 2000, 9 (10) :87.

[4]成磊, 胡雁, 吴金球.《住院病人跌倒预防临床实践指南》的设计和初步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3) :267-269.

[5]徐春静, 唐东旭, 顾惠丽.依从性差的老年病人防跌倒的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 2014, 12 (15) :1406-1407.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社区护理 篇7

1 社区护理

1.1 个人因素评估

对所有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均建立家庭护理病历, 例行性询问是否有跌倒病史, 了解跌倒的原因和危险的因素以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 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及平行和步行能力的评估, 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 对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填写防跌倒跟踪随访评估记录单, 建立易跌倒高危人群档案, 由区域负责护士定期到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生活情况, 指导老人避免可能导致跌倒的诱发因素, 提出预防措施。按需要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并进行定期评价。注意和病人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2 环境因素评估

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与否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所决定。有研究表明, 在65岁以上的居家老年人中, 有51%跌倒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2], 如室内光线不足;地面光滑潮湿致滑倒;卫浴设备太高或太低、无扶手装备;用不惯的助行器等, 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评估的项目有家居环境的设备, 如照明、地板、卫浴设备等, 目的是寻找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并加以改进。

1.3 安全指导

老人来院就诊, 社区护士应详细介绍就诊环境, 提示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 如厕所、楼梯等, 以引起病人的重视。老人居室应布局合理、简单、安全无障碍;日常用品及助行器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不要攀高取物;走廊、卫生间、楼梯及拐角暗处要有一定亮度, 夜间室内也要保留一定亮度。厕所地面应有防滑措施, 并保持地面干燥, 浴盆、淋浴间、楼梯等应有扶手。床的高低适宜, 必要时安防护栏。向老人强调注意自我保护, 如经常测量血压, 穿大小适当且防滑的鞋子, 衣裤避免过长等[3]。对有跌倒可能的高危老年人建议有家属陪护等。

1.4 运动保健指导

鼓励及指导老年人做有规律的增强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运动, 以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及运动功能而减少跌倒的机会。如加强下肢的运动锻炼, 行伸展训练、步行训练等;练太极有氧操等以增进机力、骨骼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等。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 运动时间以每天1次或2次, 每次半小时左右, 一天运动总时间不超过2 h为宜。

1.5 药物治疗指导

在老年病人经常服用的药物中, 如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会影响老年人的意识、精神、步态和血压等, 可导致感觉迟缓、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 或致平衡感减退等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对需服药进行治疗的老年病人, 用药前社区护士应详细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并把用药的注意事项解释给病人及其家属, 按医嘱正确给药, 加强观察。如服用血管扩张药或降压药, 早上起床时应在床上稍事活动后再起身, 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而引起跌倒。

1.6 心理指导

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病, 使其对于活动的耐受力下降, 如骨质疏松症会造成活动受限;服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孤独、抑郁、自我满意度低等生理、心理原因而不愿意活动[4], 部分老年人因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而对做某种运动失去信心, 这样不仅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而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 社区护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支持、鼓励并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 让其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 减少生活依赖性[5,6]。

2 讨论

2.1 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由于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 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7]。由于肌力的减退, 关节间隙变窄致步伐变小, 脚无法抬高, 重心不稳, 容易被障碍物绊倒而致跌倒。另据有关报道, 约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8], 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均能影响感觉的输人、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 如关节炎、抑郁症、老年痴呆、白内障、体位性低血压等都与跌倒相关联。因此社区护士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连续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应向老人及家属讲解老年人生理变化特性, 建立安全意识。因为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 状况各式各样, 无固定的模式和地点, 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 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

2.2 定期的社区访视及合理指导是降低跌倒危险因素的保证

社区护士坚持定期家访及时指导病人, 如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肌肉的力量、环境安全检查、改善居家生活环境, 消除认识误区, 以维护和增进社区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增加兴趣爱好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

发展社区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工作重点,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安全防护, 减少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护理工作重点在于预防, 因此社区护士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正确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和环境状况, 加强对老年人群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 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摘要:对老年人予以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和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跌倒,预防

参考文献

[1]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28.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38.

[3]李林涛, 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8) :262.

[4]张键, 伍爱禅.广州3个城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1, 9 (5) :257.

[5]孙苗芳, 黄家懿.老年病人预防跌倒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 (Suppl.1) :115-117.

[6]靳海如, 郝瑞平.农村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5C) :1382.

[7]范宝华, 王秀平.老年人的跌跤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2) :24.

老年人跌倒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医院所收治的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的100例跌倒老年人为观察对象, 男性60例, 女性40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60~80岁, 平均年龄为 (72.3±9.5) 岁。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两组分别为50例, 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方法

通过登门问卷访问的方式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调查, 依据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文件精神, 结合本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自身设计老年人跌倒原因调查表, 以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跌倒原因和发生率。共发放问卷100例, 回收100例, 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 实验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 若P<0.05, 则说明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跌倒原因

导致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主要包括外界环境不良、药物不良反应、自身疾病、护理不当和高龄等, 且不同原因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如表1所示。

2.2 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后, 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第一, 体位改变后护理不当。老年人通常运动感觉能力较差, 因而存在下床活动和站立障碍, 若体位忽然改变, 则肯能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等症状, 进而造成患者跌倒。第二, 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老年人通常睡眠质量较差且存在睡眠障碍, 因而需要使用安眠类药物辅助睡眠, 然而, 安眠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进而出现共济失调和头晕等不良反应。第三, 外界环境不良。外界环境不良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第四, 自身多种疾病。老年人通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原发病, 进而造成自身机体抵抗能力降低。第五, 体能差和高龄。高龄患者的姿态控制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较差, 且动作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 因而易跌倒。

3.2 护理措施

第一, 对高危跌倒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为了进一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社区应建立实施老年人跌倒评估机制, 依据社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设计老年人跌倒原因调查表等, 从医全面深入地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第二, 加强老年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社区保健和医疗工作者应根据调查分析的阶段, 为社区老年人制定全面的护理干预计划, 并实施保护性的护理措施, 同时, 通过向社区老年人发放安全教育手册, 加强其安全教育, 并向老年人介绍跌倒的防护措施。嘱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避免跌倒, 对于存在行走障碍的老年人可嘱其使用代步工具或由家属陪护[1]。第三,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社区老年人自身的原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对老年人的平衡状态和步态进行观察了解, 对于药物治疗的老年人需依据其药物治疗情况, 适量降低用药量。对于有跌倒史的老年人需详细了解患者的跌倒细节, 并实施个性化的防护管理措施。对于平衡能力差和不太不稳的老年人, 应由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功能锻炼指导,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而帮助老年人保持正确的姿态, 改善肌张力。第四, 加强安眠类药物管理。对于长期使用安眠类药物的老年人, 需为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并嘱患者家属对老年人的用药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保证用药剂量由小至大逐渐增加, 遵医嘱用药, 且用药后尽早上床休息,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作用导致老年人不太不稳或头晕而发生跌倒[2]。第五, 对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保证光线柔和, 在可触及到的地方安置电源开关, 并配备夜间的照明设备, 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对室内物品进行陈列摆放, 以保证做到不受限和易拿取, 地面尽量使用木质地板, 并保证平整清洁, 室内外地面都尽可能使用防滑材料并保证干燥洁净, 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要定时进行巡视,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跌倒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医院所收治的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的100例跌倒老年人为观察对象, 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研究组老年人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结果 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主要包括外界环境、药物不良反应、原发病、护理不当和高龄等因素, 经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研究组老年人的跌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老年人跌倒患者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其再次跌倒的发生率, 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沈爱英.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2) :30-31.

[2]夏庆华.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9, 14 (3) :181-182.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控制与康复预防 篇9

1 定义与流行病学

1.1 定义

1987年Kellogg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身体无意图地摔倒在地面或更低的平面和物体上, 但不包括由于暴力、意识丧失、突发的瘫痪以及癫发作等原因所致的跌倒[1]。为了明确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跌倒的对策, 欧洲跌倒预防协作网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提出:跌倒是涵盖所有原因引起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突然改变而倒在地上, 或其他更低平面上的意外事件。该定义被国际卫生组织采纳并推荐使用。

1.2 流行病学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65岁老年人有30%发生跌倒。2003年我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跌倒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排第4位, 在≥65岁老年人中居首位。老年人跌倒后约40%~60%会导致外伤[2], 如软组织损伤、骨折及脑部损伤等, 还会进一步导致其他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跌倒使老年人产生恐惧心理、主动活动减少,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加快功能衰退, 形成恶性循环, 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3]。

2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跌倒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2类。

2.1 个人因素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跌倒史、下肢肌力下降、平衡障碍和步态异常, 头晕、视力和听力等感觉减退, 抑郁、认知障碍等认知心理异常等[4,5,6]。此外如心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低体质量指数、多种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 (fall-risk increasing drugs, FRIDs) 联合使用、肥胖、乳腺癌等也与跌倒发生有关[5,6,7,8]。

2.2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是老年人跌倒首位原因, 由环境因素 (如松散的地毯、地面较滑、照明不足) 所致跌倒约为30%~50%[5,6]。家庭跌倒主要发生在卫生间、卧室和厨房, 由于滑倒、踏或坐空和绊倒等所致。由于居住环境比较拥挤, 中国老年人以户外活动为主, 约60%为户外跌倒, 高于西方国家的40%。另外, 社会因素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社会服务和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 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均影响跌倒的发生率。

2.3 危险因素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的方法包括量表、病史、测量数据等。常用量表有Hendrich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跌倒危险评定量表 (JHFRAT) 、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 (MFS) 、澳大利亚跌倒评估量表 (FAQ) 、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STRATIF)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FRASE) 、跌倒风险指数 (FRI) 等。另外平衡、步态分析参数也可作为跌倒评估的重要数据, 如Berg平衡量表、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单腿平衡测试、功能性伸展测试、多方向伸展测试等。研究表明, 姿势稳定性 (睁、闭眼) 、Sit-to-stand (STS) , Sit-to-walk (STW) 、计时起立-步行测验 (TUG) 4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及病史可用于评估跌倒风险[9]。Schoene等[10]认为新型舞垫设备评估老年人步行能力和跌倒风险可靠有效。临床上可根据测试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3 危险控制

跌倒风险随跌倒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控制跌倒危险因素可降低跌倒风险[11]。常见跌倒风险控制如下。

3.1 治疗相关疾病

药物治疗导致头晕、步态和平衡异常的慢性疾病, 如骨关节炎、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或抑郁等可降低跌倒发生[5]。手术治疗由颈腰椎病、下肢骨性关节炎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等导致的步态异常也有效。其他如治疗尿失禁、缓解疼痛、视力矫正、佩戴助听器, 减少联合用药的数量和品种也有一定效果。另外, 对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进行短期的营养干预, 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品、补充钙和维生素D、营养咨询对于预防跌倒有效[12]。

3.2 药物管理

常见FRIDs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 (如地高辛、部分抗心律失常药和利尿剂) 、精神病、抑郁、癫、帕金森病、尿路痉挛、苯二氮类、阿片类等药物, 其中抗精神病药和苯二氮类药物与跌倒相关性最大[13,14]。研究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某些类型可使60~75岁老年男性跌倒风险增加2~3倍[15]。因此可通过对FRIDs管理, 如减少多重用药和 (或) 撤销特定类型FRIDs的使用来减少跌倒发生[16]。其次, 对FRIDs实行计算机辅助警报与电子处方相结合也是降低跌倒风险一种有前途的方法[13]。另外, 改善社区药剂师和开处方者的协调关系, 也是有效方法[17]。

3.3 环境改造

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的路面、障碍物、家具摆放高度和位置不当、没有扶拦把手的卫生间、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使用家庭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人的家庭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调整, 可减少家庭危险因素, 增加老年人对危险因素的了解, 减少跌倒发生[18]。家庭环境改造包括去除绊倒危险、在浴缸和淋浴地板使用防滑垫、在楼梯和厕所安装扶手、改善家庭照明等。室外环境改造包括台阶和人行道修缮、雨雪天气的防滑措施、避免拥挤等。

3.4 认知和心理干预

认知障碍包括感知觉、智能、执行、理解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是跌倒危险因素[19]。同时, 心理情绪状态, 如沮丧、抑郁、害怕跌倒及其导致的与社会隔离均会增加跌倒风险。研究发现, 痴呆与跌倒及复发性跌倒相关, 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严重痴呆老年人的行为症状和镇静剂使用情况[20]。Herman等[21]发现有执行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的跌倒概率将会增加3倍。目前常用预测跌倒工具主要包括整体认知测量 (如MMSE) 、计算机心理评估测验和神经精神症状量表[19,20,22], 其中整体认知测量结果与跌倒损伤严重性相关;Gleason 等[23]发现MMSE每降低1分, 跌倒风险将增加20%。认知行为干预对预防跌倒有效[24], 主要包括听课、视频、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育锻炼和技能发展, 小而细致的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研究认为, 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运动锻炼、瑜伽训练、太极拳对减少老年人害怕跌倒和相关活动限制有积极、持久的作用[25]。另外, Sakamoto等[26]认为薰衣草嗅觉刺激可能会减少护理院老年人的跌倒和情绪激动的发生。

4 运动和康复干预

对降低跌倒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发现, 最有效独立的干预措施是运动。其中, 有效的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肌力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11]。运动干预包含团体课程和个性化家庭训练项目, 使跌倒风险降低12%, 跌倒数量减少19%。常见运动及康复干预如下。

4.1 加强平衡和运动控制

运动措施包括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功能性活动练习、肌力增强训练、改良坐站训练及综合性运动训练, 可有效改善平衡功能[27,28]。其次, 灵敏性和视觉训练对跌倒预防也有效[29]。另外, 郑洁皎等[30]将运动控制训练、空间位置觉训练和大脑认知功能训练相结合, 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预防效果明显。

4.2 太极拳预防跌倒

太极拳较传统物理疗法更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 尤其对跌倒高危人群效果更好[31]。高频次太极拳训练可提高老年人平衡和灵活性, 减轻跌倒恐惧, 提高自信心, 减少跌倒发生。

4.3 综合康复干预

多因子评估、以团体和家庭为基础的运动项目与家庭安全干预措施结合可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和跌倒风险[32]。目前较新颖有效的综合干预方式, 如生活方式集成功能锻炼[33], 即以功能为基础的综合性平衡和肌力训练, 把集成选择的活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研究认为, 跌倒预防专业治疗师根据物理评估结果对老年人开立个性化运动处方, 同时开展相关治疗师开立运动处方相关培训对预防跌倒有效[34]。ICF是预测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准确有效的工具, 还可用于指导有跌倒史患者干预措施的选择[35]。另外, 与单纯运动相比, 运动结合全身振动可显著降低跌倒风险[36]。同样, 新型舞垫可用于门诊和家庭训练[10]。肥胖可通过各种因素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 采用运动等方式减肥可能会降低跌倒发生率[7]。

5 多成分干预

跌倒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效的干预措施通常需要多成分干预, 可能包括危险因子筛选、量身定制运动或物理疗法、药物管理、健康教育、相关慢性疾病治疗、视觉评估和纠正等[37]。多成分干预措施要有针对性。

5.1 社区干预

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常用措施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太极拳、审查和调整精神药物、口服维生素D、治疗低血压、减少家庭危险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38,39]。另外, 宣传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来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对预防跌倒也很有意义[40]。

5.2 住院干预

针对护理院或医疗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措施应包括步态训练、审查和修改药物、提供老年人所需辅助设备及对职工跌倒进行相关教育[5]。医院内有1/4的跌倒是由床上跌落, 目前认为床栏杆对预防跌倒无用甚至有害。然而, Capezuti等[41]却有相反的看法:由床栏杆导致的直接严重损伤多与使用过时床栏杆和错误组装有关, 床栏杆并没有增加跌倒危险和跌倒所致的损伤, 提高床栏杆高度还能显著减少跌倒发生。

5.3 增强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美国学者在多个地区研究发现:平衡/志愿者领袖模型作为一种跌倒预防项目, 可增强老年人管理跌倒和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信心, 提高老年人移动能力, 降低跌倒风险[42]。该项目在缺医少药地区成功传播, 非洲裔美国老年人是主要受益群体。同时, 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重要, 未来老年人跌倒预防项目, 必须以需要为目标, 满足老年人自主权、能力和社会关系的需要。此外, 老年人采用的预防策略不一定有效, 社交网络和全科医生应多鼓励老年人参与确实有效的跌倒预防项目[43]。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篇10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大, 其中有一部分比例老年人因子女工作而无法受到照顾, 还有一部分比例的老年人因患慢性病, 反复发作, 致使子女失去了耐心, 在住院期间无家属陪护。再者,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我们护理工作的风险将大大提高。那么, 提高风险意识将是护理人员刻不容缓的事情。

护理风险包括几个方面: (1) 护理操作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严格自己的操作规程。 (2) 在住院病人日常生活中, 病人在床上活动有坠床的危险, 在地面走动时有跌倒的危险, 而这些都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生, 要想杜绝很难, 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发生的几率。今天我想先讲如何预防老年跌倒的问题。为有效预防跌倒, 本病区成立课题组, 取得明显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课题组

由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课题小组, 对全病区老年患者进行资料收集。

1.2 确立管理理念

把国内外最新的有效预防跌倒措施引入我老年病区预防跌倒的护理实践中, 结合老年病区的特点, 努力提高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方法和措施,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1.3 专项理论培训

选派小组成员参加预防跌倒护理知识培训班, 学成后对课题小组成员进行讲授, 以点带面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防跌倒护理实践中。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结合科内具体情况选择性学习。

1.4 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课题小组通过查阅文献, 参照相关资料和临床经验, 采用自行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此量表由两部分组成:跌倒因素评估表和跌倒预防措施表。跌倒因素评估表是一种多级评价的量表, 评估项目包括:住院时间、年龄、跌倒史、平衡能力、精神状态、一般情况、视力、表达能力、药物治疗、慢性病等9项, 量表计分方法:量表核心条目采用有序分类变量, 应答得分由正向到负向排列, 对应分值为0分~3分。评定总分0~9分低度危险性;10~20分中度危险性;21~33分高度危险性。跌倒预防措施表根据划分的跌倒危险级别列出相应措施。低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病床、病房、病区环境、行动工具、家具设备、沟通理解等方面进行干预;中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活动能力、脚和鞋、大小便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高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风险标识、用药、病情观察、用具安全等方面进行干预。

1.5 建立管理流程

1.5.1 评估

所有患者入院或转科后24h内由管床护士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如病人病情变化时也应进行再评估, 以确定是否为易跌倒患者。

1.5.2 健康知识宣教与环境预防

向所有护理人员、老年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与训练, 使他们具有防跌倒意识, 主动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辨别高危人群, 并依据得分情况选择相应干预措施。护士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用尊重和诚恳的态度对待老人, 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 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其交谈, 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顾虑, 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老年患者能听从护士的宣教, 配合护士的工作, 互相合作, 以防意外的发生。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防跌倒健康教育, 能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 采取预防跌倒措施, 降低跌倒发生率。病区内各个病房统一布局, 病室保持整洁, 照明充足, 调节病床高度至合适, 配有床栏, 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 无水迹。走廊通畅, 不堆物, 设有扶手;厕所、浴室使用防滑地砖, 安装呼叫器。厕所使用坐式便器, 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时跌倒;病房做清洁工作时, 设置醒目的标志, 使患者提高警惕。

1.5.3 设立风险标识

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 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 悬挂相应的预防措施, 并给予持续性评价并列入交班内容。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中、重度危险性的患者, 护士长在24h内与经管护士、医生 (必要时) 共同对患者进行再评估, 力求内容客观真实, 并检查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全面, 确认无误后上报科护士长。

1.5.4 逐级上报制度

完善"护理部-护理安全小组-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来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预案及其实效。

1.5.5 应急预案

当患者发生跌倒时, 当班护士立即至患者身边, 通知医生, 检查伤情, 初步判断摔伤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时填写跌倒事件报告单, 逐级汇报。

1.5.6 资料保存归档

对每一份跌倒病例登记表输入计算机保存, 以供分析、综合评价和信息反馈。

2 效果

课题小组自成立并对预防跌倒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来, 研制了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提供了测量工具, 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能得到课题组提出的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

3 讨论

3.1 使预防跌倒的程序规范化, 跌倒预防知识普及, 跌倒发生率下降跌倒的预防护理方法多种多样, 常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选择和使用, 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需要得到证实。而由循证护理制定并通过测试的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可以准确的指导预防跌倒的措施。我病区住院期间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显著改善。

3.2 老年跌倒量表的使用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 增进护患沟通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 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 可随时提醒护士和患者预防跌倒, 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悬挂于患者床头的预防措施不仅用来指导护士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 而且作为患者读物之一, 可起到健康宣教的作用, 使患者了解自己跌倒的风险大小, 及预防的方法, 提高患者满意度。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细化, 以课题小组形式进行护理循证实践和管理可以不断深入和推广, 利用课题小组的力量去解决更多护理问题, 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老年跌倒护理管理的方法和路径, 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成立课题小组, 确立管理理念, 专项理论培训, 建立管理流程。结果 研制了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提供了测量工具, 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组织举办了跨地区医院的"预防老年跌倒的研讨会", 并作预防老年跌倒的护理管理专题报告6场。结论 课题小组能为临床护士提供预防跌倒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 从而提升护理品质。

上一篇:风险投资家下一篇:涉外民事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