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学方法

2024-07-20

经典教学方法(共12篇)

经典教学方法 篇1

笔者在听了研一一个学年的课以后,感受到我们古代汉语方向的研究生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陌生和无知。许多同学只知道十三经的书名,却不知道《尚书》、《论语》的篇名。学生对这些古代经典著作很陌生,更谈不上熟悉和背诵了。这种情况,我觉得跟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对传世经典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

我们学的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训诂学、词汇学、文字学、音韵学是学生的必修课,有的学校在本科生中还开设了这三门选修课。“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被视作探索古代文化的门径和基础,这三门课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在研一研二的课程中开设几门专门讲授儒家经典的课程更为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三门课是引导性质的常识性课程,是我们运用阅读古代文献的入门课程。通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汉字的基本特点,知道了古书注解的方式,掌握了怎样查一些古汉语工具书。但是这三门课既然是“入门”,是为我们读懂古书服务的,我们的中心还是要放在古书本身的阅读上。

众所周知,《论语》、《尔雅》、《尚书》、《周易》、《春秋》、《诗经》、《礼记》、《仪礼》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准则和教条,封建时代士大夫学的就是这些科目。早在西汉汉武帝时就设立“五经博士”,每部书都设立专门的官职聘人讲授,甚至在《诗经》中分篇设立经师,可见那时候这些经典被抬举的地位。汉魏还有《熹平石经》、《正始石经》,把这些书上的句子一句一句刻在石碑上,作为考生的范本和规范。唐代到清代一直有这样的石经。可见封建时代这些儒家经典受重视的程度。

这些儒家经典,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想要很好地阅读古代文献,就不得不去“啃”这些古人奉为“圭臬”“法宝”的经典。

中国的传世经典很多,还包括先秦时期的诸家典籍,包括《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等著作。这些典籍,也是我们需要阅读的。

中国传世经典这么重要,可是现在高校研究生古代汉语教学中却没有把它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这就导致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很多研究生毕业了不知道《尚书》、《易经》的篇名,引用的时候也很不规范,这和他们不熟悉这些经典是有很大联系的。很多博士,甚至博导都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不知道《列子》不是先秦的著作而是六朝人的伪托,把《列子》当作先秦典籍来引用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其结果只能是得出荒谬的结论。可见不熟悉经典,缺乏必要的古代经典文化常识的危害性。

实际上我们熟悉、了解这些经典并非是徒劳无功、枯燥无味的,熟悉、背诵这些儒家经典甚至会让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例子,碑刻中行文的时候常常会引用或化用这些经典。墓志中常叙述一个人很有才华,很有作为的人英年早逝,常说“昊天不吊”,意为不为天所哀闵庇佑,这其实出于《诗经·小雅·节南山》,墓志中常见。又如,墓志中常赞誉某妇女的德行时,常出现“蘋蘩”一詞,语出《诗·召南》的《采蘋》和《采蘩》篇。《诗·召南·采蘩》序中说:“《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以“蘋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再如“鸣弦”用来赞誉某人为官清廉有政绩等,语出《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那我们如果学习过《诗经》《论语》的话就知道这些典故的出处了。如果不知道这些其实是典故,那么即使查字典词典也很难知道这些词语的确切意思。

正因为传世经典这么重要,我们才需要学习它们,熟悉它们。我们应该为自己作为研究了解传播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应该履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份责任,而不应该回避经典,对经典望而生畏,而是应该主动去接近它们,阅读它们,这样,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帮助我们熟悉古代的一些礼仪制度,了解古代的生活习俗,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有涵养。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这些经典著作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我们和古人的生活,让我们倍感亲切,而不是恐惧和害怕。同时,在阅读这些典籍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词生字,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提高我们阅读古汉语的能力。

为此,我觉得高校为古汉语研究生增设《儒家经典选读》或某一部经典的导读课程很有必要。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经典,选择几个篇章,试着逐章逐句地为学生解读,这样就使学生对古书的注书体例有所了解了,至少也熟悉了其中的篇名。学期结束可进行一次考试,选几段经典中的原话考察学生对经典的了解。

摘要:目前国内中文系对我国古代传统经典的教学普遍不够重视,学生对经典著作仍然普遍比较陌生,在论文写作中频频出现经典引用错误,反映出对传世经典的生疏。高校在这方面应该负起责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经典教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儒家经典,汉语言文字学,古汉语教学

经典教学方法 篇2

1. 头脑风暴教学法

教师提出某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对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或标准性做任何点评的方式。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和搜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果。

例如教师根据社会热点抛出问题,“老人摔倒要扶吗?”让学生集体讨论这一社会现象,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树立价值观、道德观。

2. 案例教学法

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景进行描述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并不是得出最终结果,而是通过案例讨论和思考的过程,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且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

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都是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学法

这种教学模式扎根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致力于使学生分析社会情景、分析人际关系。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为提供了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书中人物。

例如中文系教学中有很多世界名著,如果让学生选择某一部小说或者名著中的片段,分角色饰演出来,不仅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人物、更会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使学生更加热爱课堂。

4. 项目教学法

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可以是生产一件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在许多情况下参加参加项目教学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同事合作的能力和整个项目完成的能力。例如专利项目,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发明某一种或某一类专利。

5. 理论实践一体式教学法

师生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

这种教学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6. 现场教学法

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提高的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上汽修的课就带学生到汽车修理店,去现场观摩汽修师傅的操作,这样的教学更生动,更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靠想象。

7.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独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它包括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相应的课外书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需要他们自己的阅读和领会。因此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读书指导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能力。既弥补了教师讲授的缺陷,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例如文学院的学生每月读一本名著,并交一篇读书报告,学而不思则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思考。

8. 演示法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分为图片、图表、地图的演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幻灯、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实验演示等4种。

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例如讲小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资源、考古报道,在课堂上播放,更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求。

9. 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展览馆、科技馆、动物园等校外场所去观察,研究实际事物和现象,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采用参观法有利于使教学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和自然中受到生动实际的教育。

参观分为三种:

一是准备性参观,一般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为学生学习新材料进行感性认识。二是并行性参观,一般在学习某一课题的过程中进行,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三是总结性参观,一般在讲完新课后进行,以验证、巩固、加深所学知识。

例如讲与盲人有关的社会课题,让学生去盲人阅览室,感受盲人读书的艰辛,了解盲文的构造和含义。闭上眼睛亲自触摸盲文,闭目小心翼翼的走盲道,这些真实的感受远比纸上说教更令人印象深刻。

10. 教练式教学法

一堂经典教学课 篇3

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学生们听到了皮鞋踩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的清晰回声……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大家坐定,授课的老师走进来了。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是安静的。

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着什么。就这片刻,你会察觉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

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炼,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画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都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

下课。

整堂课无懈可击。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

同学们都很高兴。

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

外国专家却一直没有说话。“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

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经典诗文诵读方法初探 篇4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苏东坡、辛稼轩, 千古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 辽宁省灯塔市 (以下简称“我市”) 也借着这股东风, 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 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 还增强了表演能力, 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 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 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 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 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 非常重要, 与圣贤同行, 与经典同在, 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 自编教材, 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 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 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 才能读出韵律, 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如背诵杜甫的《登高》, 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 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 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才能激起兴趣, 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 是有故事的,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张继赶考落榜, 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 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 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 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 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 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 读准音节, 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 把音读准, 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 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 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个别难懂的地方, 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 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 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 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 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 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 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 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 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 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 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 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 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 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 极具个性,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登高饮宴, 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 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 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 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 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 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 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 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 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 或高亢、或委婉, 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 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 适合单人表演, 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 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 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 韵律感强, 创意独特。

经典教学反思 篇5

透析: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就采用快板引入。按理这也未尝不可。但是,这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参与。快板也只是节奏训练的“拐棍”,学会“走路”后应及时丢开。如果教师让学生把创编出来的歌词也要用快板念出,在唱歌之前也先念上一段快板,使歌曲的学习显得不伦不类。既分散了学生的关注点,又人为增加了学习歌曲的难度,减弱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如果只从自己的喜爱出发,闭门造车,全力打造。那只会“剃头担子一头热”。

用经典教材指导写作教学 篇6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对语文教师来说,最好的例子就是教材中的课文,就像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一样,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经典篇目去熏陶,去指导,去模仿,去创新。本文着重谈谈教材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阅读揣摩

阅读揣摩是学习写作的起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经典作品,尤其要重视“揣摩”。什么是“揣摩”?就是“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田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朱光潜)。

综观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文章,必有很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像《赤壁赋》之类的高级写作范文,只有反复揣摩,才能汲取写作营养。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住课文基本内容后,就文章的命意布局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一段意思是作者写作时最先想到的?”学生经过思考,多数认为“客亦知乎水与月乎”一段。为什么呢?笔者启发学生说:“苏轼读书多,谙熟佛理,他到黄州,人生出现了危机,遭遇了人生的大忧患,于是借用佛理中‘变’与‘不变’的说法来解答人生困惑,消解内心的焦虑。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悟传达出来呢?正好有一个机缘,苏轼夜游赤壁,于是他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用他的生花妙笔,描写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景色,布置了一个环境,烘托了一下气氛,一篇千古绝唱诞生了。” 虽然这仅仅是想象猜测,但这样的分析还原了苏轼的写作过程,使阅读中融入更多的写作内容,把阅读与写作打通了,对学生写作有切实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经典的作品有着万古长青的魅力,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每再读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认真学习那些优秀作品,感受到这些伟大的作者,让他们的作品与其生活的时代紧密结合,让他们的作品深深扎根于时代、社会、人生,这些伟大的作者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都对人性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刻关注着天下苍生。而今天许多中学生不愿写作文,害怕写作文,作文的内容比较单薄,缺少厚度,写出来的观点有失偏颇,经不起检阅和推敲。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想让学生的文章具有生命力,就一定要让文章从课本出发,反复阅读,结合生活,认真揣摩。

二、模仿练习

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课本,课本提供了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最佳范文。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要相机指导写作。

1.依据课本,模仿技巧表达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就学到了首尾圆合的手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手法,这样可使文章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如教学《药》和《祝福》时,讲到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两篇文章放到一起分析:在《药》中,结尾部分的萧索冷落之景,跟作者此时因国民不觉悟而痛心的心境相对应;而《祝福》中,鲁镇热闹的祝福景象令人仿佛感受到团圆喜庆的快乐,实际是要和祥林嫂在家家户户团圆之时凄惨死去的悲凉形成鲜明对照,借以表达作者心中莫大的悲愤。一是哀景哀情,一是乐景哀情。虽手法不同,但效果一样。无论是记叙文还是散文或者小说,都可以借景物来表现心情,这样更能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学生还发现,作者是通过直接描写江南冬天并与北国冬景比较来表现心情的。该文侧面烘托非常出色,用词和修辞都非常准确精彩。学完本文,学生写了《秋天的校园》一文,有意识地采用了烘托手法、比较手法,创造了很多精彩语句。课文中的作文方法积累多了,才能走出模仿,踏上创新之路。

2.学习课文,模仿选材布局

我们在训练作文时要教学生具有一双慧眼,能去伪存真,在现实的生活中找题材,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为我所用,而是寻找有价值的材料。

如在教学课文《想北平》时,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平有那么多的可写内容,为什么作者没有写很多?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因为作者需要在众多繁复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自己具有独特感受的东西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选出感受最深的即可,不用面面俱到。笔者顺势就说到了我们的写作也是如此,然后布置了练笔作文《为家乡喝彩》,让学生们挑自己最熟悉的点来介绍自己的家乡,结果因为有了这样的指导,习作的效果不错。有的学生写到了德清特有的水乡文化,有的学生写到了德清独具特色的“蚕花庙会”,有的学生写到了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变……虽然学生难免存在片面的观点,但是已经能看出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有了扎根于生活的表达能力。

三、自主创新

课本中有些文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别人忽略的美或内在本质,这样就能从生活这个百科全书里找到好的素材,随手拈来,选择合适的角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如《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学生对“麦当劳”十分熟悉,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也让他们学会了像本文作者一样去对其他外来文化进行思考,写出了《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由“抵制日货”说开去》等一些较有思考深度习作。有学生在学习了周国平的《直面苦难》片段后,写了自己的感悟:

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讨厌美国式的英雄拯救世界的片子了,什么蜘蛛侠、超人、蝙蝠侠……老套的剧情,单调的情感,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救世主吗?我们对世界怀有美好的愿望是值得提倡的,可是真正如周国平所写的当人们面对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时,救世主会出现?所以,我更欣赏另一类风格的美国片《后天》,它讲述了一对平凡父子,儿子如何在灾难中带领人们求生,父亲如何战胜困难找到儿子,平常人的苦难,以平常的人、平常的心承受,这才是英雄。

学生在欣赏精美文章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更好地陶冶了情操,思想也更加丰盈。

总之,经典教材就是我们指导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语文教师队伍中多一些像林黛玉那样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的高妙的指导老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313201)

经典教学方法 篇7

一、激发兴趣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当中更是如此, 因为小学生本就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 也是兴趣培养的初步阶段, 而且他们也是好胜心比较强的。对于一些本性就比较安静, 能够静心学习并且对经典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还好, 而对于那些特别好动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当中开展竞赛, 比如朗诵比赛来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于语文经典的接触和感兴趣的程度也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密切接触, 充分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表现, 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二、适当的教学方法, 轻松积累

(一) 出声背诵

学习不仅仅需要脑力的运转, 它更需要的是多感官的参与, 将口、耳、嘴、脑、眼睛结合起来综合的运用到对于经典的诵读当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说信息是口耳相传的, 同样学习也是如此, 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声诵读, 而且对于一些诗歌朗诵来说声情并茂更是处于上层。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准确的读音、节奏和韵律, 这是诵读的第一阶段, 只有经常运用, 教师不断有意识的强化学生大声朗读和相关的情感要求, 才能够促使学生培养出正确的诵读习惯。这种将无声的枯燥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有美感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对于经典的理解有很大作用。

(二) 尝试回忆法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特点或者是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对于人们长期发展和对于基本的社会道德、人际交往的培养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诵读来说不断强化记忆是很必要的, 在学生背诵忘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回想, 实在不行再给予提示。况且在实际学习当中经常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的学生一般来说成绩比较好, 这并不是说经典需要一字不落的去背诵, 而是说在尝试回忆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在慢慢理解, 也在运用小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去强化。并且能够有意识的去整理自己学过的知识, 有计划有逻辑的寻找知识间的关联和在自己实际生活当中的情感相关处。

(三) 共同吟诵

在第一次阅读一篇新文章时教师在强调了文章的感情表达和难字词之后应该和学生一起吟诵, 而后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三五个人一起大声阅读, 同时以比较各组声音大小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而且实践也证明在教师的参与和学生共同吟诵当中所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教师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还是很权威的, 对于教师有一定的崇拜感, 而要求学生直接对老师背诵的话会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因而教师能够先让小组间背诵, 学生间会更加的自然,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背诵的效率。

(四) 实际运用法

真正的记忆和理解就是能够在实际当中随心所欲的运用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主要是针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的小学当中的高年级学生来说的, 他们已经基本能够理解一篇文章, 一首诗或者是一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因而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学生去运用, 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可以在学到文章的精妙处要求学生自己去改写诗句, 更高层次的可以自己去即兴创作。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章的读后感, 或者是发挥想象力给文章写写后续。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感, 也能够促使他们去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当然对于学生哪怕一丁点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予以鼓励, 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他们语言方面能力的发展。

小结

本文结合我自己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经验, 具体论述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有效方法。虽然说是经典诵读, 但我认为经典并不仅仅是能够被大众所认可, 而是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 展现社会发展趋势的文章著作, 它应该更加宽范不应该拘泥于大众的观点。因而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的方法的教学来展开论述, 而在实际方法当中我又以学生为主体分别论述了四种方法。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 我们才能说这个教学成功了。当然这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实际经验之谈, 有一些不全面之处, 仅希望能够起到一点作用。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发展性人才的培养, 对于经典的诵读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并且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接触到的都是中国传统经典,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文化人文素养, 而且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实际的经验来具体论述在小学语文当中开展经典诵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雪.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赵珊珊.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2.

[3]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3) .

[4]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让经典影片进入作文教学 篇8

一、鉴赏力决定写作能力

真正经典的电影, 不但可以让我们身心得到休息与放松, 更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 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 加深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生活的认识, 给我们带来独特的生命体验, 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宝贵教学资源, 它能寓教于乐, 在放松中学会思考。每个人对同一作品的鉴赏力是不同的, 而鉴赏力与人的修养、学识、认知、思维能力等密切相关。有较高鉴赏力的人一定是有思想深度的人, 思想深度必然对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如能指导学生学会用分析、探究的目光去审视经典, 日积月累, 必会促使学生形成雄厚、开阔的观赏背景, 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敏锐的观察力和较深刻的思维能力, 进而就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 提高写作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 鉴赏力决定写作能力。

二、鉴赏力靠优秀经典作品培育

夏丏尊认为, 文学鉴赏教学主要是为学写文章服务的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让学生学会鉴赏经典电影, 学会用比较分析的眼光去看、去品味经典, 尤其品味同一题材不同主题或同一主题不同题材、不同表现手法的电影作品, 就能在比较中感受作品的不同深度、导演的不同思考, 对学习写作的立意大有益处。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作品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对不同导演相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 可以看出思想立意之高下; 对同一导演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作品进行纵向的比较、剖析, 如从题材、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比同求异, 就能更深刻理解作品的特色, 为我所借鉴。歌德说: “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这种观赏就是比较、鉴赏。他强调要欣赏最好的作品, 因为只有在这种欣赏中才能真正提高鉴赏力, 从而对艺术创作有一个较高层次的认识。很显然, 培养出了高品位的鉴赏力, 就培养出了学生较深邃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进而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个沉溺于平庸作品的阅读者很难写出上乘作文。反之,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也决不会有写不出作文的苦恼和烦忧。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没有研究就没有提高, 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作文的深度, 鉴赏能力决定了写作能力。

三、教师的“微型研究”有助于学生鉴赏力的培养

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这样说: “学生收获是与教师劳动成正比的, 教师只有‘采得百花成蜜后’, 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他还说: “提炼作文教学指导的资源, 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微型专项研究’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搜集、整合、命名。这种微型专项的研究, 视点小、角度细、开掘深, 进行得越精致越好, 越有指导性越好。”同一题材不同主题的电影鉴赏研究不就属于这种视点小、角度细的“微型研究”吗? 即使同为经典, 也会因导演的思维认知不同, 而产生主题不同、手法不同、风格不同的精彩。如反映二战屠杀犹太人的片子, 恐怕是难以历数, 艺术家们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而《安妮日记》《美丽人生》《钢琴家》《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因它们反映生活的深度不同, 反映出导演对生活的不同层次的思考, 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英国电影《安妮日记》借助纯真少女安妮的眼睛见证大时代的苦难, 反映法西斯恐怖统治在一个成长的少女心理上投下的浓重阴影, 是对纳粹分子摧残美好、扭曲人性的控拆。它不表现某人的魅力或伟岸, 不呈现某段历史进程的曲折或宏大, 不论及深层次的意义, 只让一个少女毫无理由的苦难成为最直白最毋庸争论的控诉。淡淡的描述, 清新真切的画面, 动人心弦的悲痛, 前后的强烈对比, 不着一词的控诉, 成就了最深切的经典。很显然, 导演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我们在作文中同样可以借鉴。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没有大场面、太多的血腥, 而浓浓的父爱包含其中。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用全新的视角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从陈旧的创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鲜的东西, 即在充满鲜血和死亡的集中营里也存在一种美丽。使观众在同情、愤怒、敬佩、热爱和平的情感中油然而生一种美好———勇毅与坚强。它是一部黑色喜剧片, 以喜衬悲, 让人在笑中深思, 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生活是美好的, 哪怕一时被黑暗所笼罩, 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美之所在。它在思想深度上超越了《安妮日记》。

法国电影《钢琴家》让我们看到战争磨灭了人性, 摧毁了艺术。更看到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对人性的反思对艺术的崇拜。整个影片场面恢弘, 将大量屠杀史实的残酷毫无修饰地渗入, 刺人身心。战争冷峻, 人性温暖, 形成反差, 是作者对一段不能启齿的历史的静观与深思, 表现了战争与艺术的对抗, 展示了残暴与良知的矛盾挣扎, 饱含对战争深深的谴责, 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和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永不放弃理想、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的致敬。影片在阐述故事的角度、人物内心的刻画、外在环境的表达上, 超越了前两部。

英美合拍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导演让人世间的最美好———孩子的天真烂漫, 与最丑陋———战争的无情残酷屡次交锋, 从而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起伏, 这是战争题材影片常用的手法, 但此片发挥到极致。美好脆弱的小生命被摧残蹂躏, 善良的人性被扭曲, 无不让观者触痛灵魂。导演还对人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他告诉我们, 一是人性的善良美好是足以超越一切种族、政治、国家利益, 正义和善良会如清泉浸润那已枯涸的人性秧苗, 使之重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二是人类本不应有战争, 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四部电影都以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针对犹太民族的清洗暴行为背景, 反映出纳粹的残暴、犹太民族的不幸, 抒发了珍爱和平、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四部作品都运用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手法。《美丽人生》的主题还表现出人生的美丽是不可战胜的内涵, 后两部影片在人性的认识上则进一步的挖掘, 主题上更丰富、更深入、更耐人寻味, 更胜一筹。在手法上, 《美丽人生》最独特, 用轻喜剧的形式演绎浓烈的悲剧内容, 是含泪的微笑。《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对比手法则更为鲜明。

经典教学方法 篇9

一.巧用绘画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 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 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 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一句, 简笔画勾出———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时, 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 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 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 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 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 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 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 “绿”“白”“红”色彩艳丽, 煞是好看。

二.借助故事法。古诗中, 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如果在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 那么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 一定能理解古诗背后的道理。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 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 孟郊要出远门, 夜已很深, 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 衣裳千针万线, 缝得密密的, 生怕儿子回来太晚, 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 孟郊上路了, 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 一边诵读古诗, 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再现情景法。古诗词都有一定的情景, 教学中, 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 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上, 无需过多解释, 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一大碗白米饭倒进垃圾箱;几个学生在田间放风筝, 踩坏麦苗……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 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 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 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 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 学生既能很快熟记古诗, 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问题引领法。不管懂不懂,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 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紧接着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快速地理解。如教学《小儿垂钓》时, 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再如《登鹳雀楼》,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此情此景, 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五.反复吟诵法。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 因为古诗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配乐读, 或加手势表演读, 或范读领读, 或齐读默读, 或个别朗读背诵, 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 如停顿“/”, 重音用“.”, 延长用“-”等。比如旧版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 旋律优美, 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 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 唱得不亦乐乎。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 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 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经典教学方法 篇10

一、新课标下的经典名著的地位作用

新课标当中提出的育人功能里的审美教学,通过对文学艺术中的名著的鉴赏达到极高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教育,让学生相信美的存在,追求和创造美。语言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在美的教育下学习生活,培养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的能力。朱光潜说过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失去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文学名著的价值能够在我们的教学和学习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可否认,名著能让学生体验到美的独特经典的追求。同时,新标准的个性与独立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浩瀚经典与其他好书中做出独立的选择,有意义的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在其丰富内涵中涵咏,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时代的精神帮助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树立积极的生活理想,增强国家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严谨的思维态度与思维的深度,创造性和批判性的进行阅读。乐意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加深感悟,一并提高。名著教学的问题在于课堂、教师与学生中,在多元视角和多重对话的要求下,老师常常会在名著教学上有力不从心的问题,在教学上产生的滞后让学生和教师在名著教学的课堂上无法让名著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环境中经典名著的“碰壁”

经典名著尴尬的地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考试评价上的不重视。虽然名著阅读几经提出重视,但是实际的考试评价中,涉及的并不多。按照考试内容的规划,更多的是对平均水平线左右的学生做出考核,其考题主题固定,考点易于把握,对有关经典阅读考题的研究发现,经典阅读在考试中的分数不高,问题过于简单,检查的内容相对过时,多是涉及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与基本情节,便无法深度挖掘作品内涵,且对有需求和能力拔高的学生毫无意义。2.学生阅读上的接纳困难。经典名著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名著,其原因在于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通过作者的语言塑造形象并反映生活,并由此传递了作家的“思想情感”,它不像小品文的轻松愉悦,不像散文的优雅缱绻。文学经典是经历了世纪变迁沉淀下来的有力大作,其蕴含的深刻生活哲理并不是课堂上一言一句可以解释清楚明白的,对于经典名著的理解与把握是在“八小时”以外。教师只是作为领导阅读的身份,其理解工作是最基本的和简单的,并且在面对重难点时,相当多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缺乏深入的阅读理解过程。3.教师方面的得过且过。教师对经典名著的深阅读是学生对于阅读感知的前提条件,现在学生大多接受碎片化阅读体验,在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上品味偏低,易受潮流影响,对形成独立思维和有效认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基于充分的语文知识的储备,经典名著作品在学生方面更易引起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贯穿人文性的体验。

三、教学中经典名著的具体策略

在名著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现知识滚动,例如在学习《哈姆雷特》的过程中,不仅限于对作者生平的介绍,作品题材知识的普及,工具性知识的收获固然重要,但同时初高中学段的学生也需要人文理念的熏陶和顿悟,以及生活化知识的灌输和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纳水平适当的普及“复仇”“命运”等抽象含义词汇和生活哲学理念,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审美鉴赏与实践体验中达到一个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目标。经典名著的教育里,主观能动的创造对文本的理解、课堂的把握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文学名著教学里,师生双方都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其他有关资料。教师在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的前提下,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吃透名著,研究教材,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互动打下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指导。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规划,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将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名著教学的备课对老师有非常高的要求,作为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教师技能要求,不仅仅是一些“硬”技能的配备:例如板书、普通话,而更是对教师“软”技能的考验,需要教师在课堂前后做够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涵咏价值,在名著教学的高要求标准下,教师自身在对名著的准备、教学也会更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夏春.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2]杜红梅.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问题的探究[J].学周刊,2014(29).

[3]倪斌.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4).

[4]颜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李佩芬.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

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探索 篇11

一、学习古代经典文本的重要性

1.实践中出真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学习到的文言文知识,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比如说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使动用法等其他语法知识来阅读古代经典文本就是在对以前学过的古文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反过来,很多学生在教材内没有接触到的古文知识,在阅读古代经典文本的时候都可以接触和了解得到。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能够在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古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拓展和延伸,这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学习效率。

2.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语文教师一直尊崇以教学大纲作为主要的教学框架,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高中生需要掌握一定基础的古文理论知识,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古文阅读量,尤其是在高中生必读的100本书籍名单中,古代经典文本的数量不少,例如名单中四大名著、《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古代经典文本。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是符合教学和考试大纲要求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代经典文本的时候也能够完成古文知识的教学任务,可谓是一箭双雕。

3.提升学生修养

古典经典文本中蕴含着大量圣贤的智慧。虽然学生无法和先贤哲人们面对面地交流,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文本来走进文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感知和体会古人的广大胸怀和优美文笔,学生在阅读古代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能够慢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是当他们对古文了如指掌时,便能够做到出口成章,在写作中也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引经据典,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使得学生的整体气质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4.塑造健全人格

古代经典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旷达胸襟、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理念、《大学》中的克己复礼、忠君爱民的思想等等无一不是能够推动社会前进,促进社会和谐的优秀思想。学生在学习这些古代经典文本的同时,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圣贤们的思想哲理,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无用论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将全部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如何能够快速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上面。因此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紧紧围绕一本语文教学展开,很多教师都认为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社会当中,古代经典文本已经离学生们越来越远,甚至提出了“阅读无用论”这一說法。

2.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古文底蕴

有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很想做好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但是由于自身缺乏深厚的文学底蕴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大多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就是简单地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大致讲一讲其中的内容和道理就结束教学了,在课上也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导致很多高中生都对阅读古代经典文本不感兴趣。

三、有效提高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

1.延长阅读时间

高中语文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并不是几堂课就能够取得巨大的效果和提升,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安排教学计划时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用来进行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教学,并且还要督促学生在课下也需要继续进行阅读,将阅读古代经典文本的时间延伸至最长。

2.坚持与课内知识相结合

高中生毕竟需要面对高考,因此教师在开展古代经典文本阅读时,还是要尽可能地将其与课内知识相结合。比如说在讲述完课内庄子的《逍遥游》之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阅读庄子的《齐物论》,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效加深对庄子的印象,特别是对庄子浪漫主义的认知和诗化哲学的理解。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何一种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典经典文本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比如运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阅读来仔细感受和体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尽可能的做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开展古典经典文本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在学习古代经典文本时,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古代经典文本时还能够将平时学习到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阅读实践中出真知。最重要的是,古代经典文本当中包含着许多圣贤哲人的思想哲理,能够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全人格,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

经典补充,丰满阅读教学的空白 篇12

一、曲解经典, 引发低效阅读

古典, 在《辞海》中是指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或代表性的;古典文学, 泛指各民族的古代文学, 有时专指其中的优秀作品。学生天真烂漫, 阅历尚浅, 面对有一定文化积淀的经典作品, 找不到切入点, 无从着力, 对经典的解读“不入味”。生活在现时, 流行语热潮不断升温, 冲击着校园这方儿童语言的“净土”, 干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形成。

1. 背景空白, 模糊历史的真相

教学成语时, 理解错位时常出现。比如, 鸡飞狗跳, 有的学生这样理解:鸡先飞走了, 狗很寂寞, 也跳过墙头, 找鸡玩去了;拔地而起:地震后, 大楼像个萝卜, 整个拔了起来……这类望文生义的解读引来阵阵哄笑。哄笑不都是否定, 也有的是当笑话听。

按照哲学家怀特海的理论, 人的学习按照三个阶段螺旋发展:浪漫、精确、综合。这类曲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望文生义的解读始于曲解的兴趣, 也终于曲解的兴趣。

2. 浅表表达, 导致浅表的解构

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 只能按照自身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经验积累去解读。

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面对洪教头三番五次的挑衅, 林冲一忍再忍。探究原因, 一个学生说:要不是看在柴大哥的面子上, 我早就K死你这个混混。K是网络语言, 很新潮。这里潜藏着对特立独行的期待和声援。从语言韵味到内容把握到内涵, 作品的古典韵味难觅踪迹。对经典的解构, 是学生低效解读作品的开端;对解构经典的新鲜感的追求, 则是学生与经典浸润背道而驰的内驱力。

3. 价值偏离, 误入人性的阴暗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到发展。在教学《祁黄羊》时,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当学生读到“‘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 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儿?’”时, 把“偏心眼儿”说成了“缺心眼儿”, 表面的错读反映了学生真实的想法。问起原因, 他说:“想提拔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做这么明显的事情, 多丢人啊!”而有的学生认为, 祁黄羊就应该这么做, 解狐死了, 得抓住这个机会, 不为儿子着想才是“缺心眼儿”呢。扭曲的人性、歪曲的智慧, 是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对学生的影响, 在他们本该纯净的心田埋下了一颗颗功利、算计的种子。

4. 主题定型, 冲淡古典的韵味

文学作品的魅力不但在于文字的优美、意境的兴味, 还在于传达出的理想生活状态的信息。如杜牧的《江南春》, 诗人将历史兴衰的感慨融于迷离的江南烟雨中, 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前两句诗中写春天的美景, 为什么写得好好的, 后两句就下起雨了呢?多扫兴的事啊!“春天的美景”就是歌颂的代言, 定型的主题下是惰性和浅层的解读。

二、经典补充, 丰满阅读教学的空白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咏功夫兴味长。”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可阐释的空间, 是文学经典构建的必要条件。文学经典凝聚高远识见, 它是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不是某个人的一次性决定。

1.“故事”填空, 成语显背景

成语来自经典中的故事, 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不但包含成语的具体内容、情感指向, 而且还有它们特定的意蕴。学生对成语直译, 会出现错误。比如:鸡鸣狗盗, 鸡和狗都做了强盗。老师先让学生解释一下, 然后借口为了丰富他们的想象, 讲个故事给他们听。这是孟尝君门客的故事, 春秋时代战乱纷纷, 情势危急, 随着故事的深入, 学生渐渐明白“鸡鸣狗盗”的原意是指一些有特别本领的人。后来, 意思发生了转变, 含有对小偷的鄙视与批评的感情色彩。一个成语的“前世今生”, 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它的原始含义, 也道尽了它的历史变迁。

2. 原著补白, 情境现真相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学生对文本有个性的欣赏角度, 有奇妙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祁黄羊》时, 学生就“偏心眼儿”和“缺心眼儿”讨论起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段“宋襄公义战”中的文字, 让学生理解“断指手可掬”的残酷。此刻, 教师再出示原著,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 将立之而卒。又问焉, 对曰:“午可也。”于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问:“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 是祁午为中军尉, 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 不为谄。举其偏, 不为党……”让学生对他一心为国的品质感悟升华到生命的高度。学生在合作研读和探究求知的过程中, 感受生命不可逆转的珍贵, 特别是感受心灵碰撞、精神陶冶、情感净化,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在人格成长, 形成自重的生命意识。

3. 同类迁移, 对比涵养意蕴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研究下一篇:住房公积金贷款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