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械化(精选12篇)
收获机械化 篇1
凤城市现有耕地6万公顷,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万公顷。从2004年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 十多年来, 通过引进、示范、宣传及推广, 到2013年秋季, 拥有各类玉米收获机204台, 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3家。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用在凤城市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玉米收获机的类型
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三种类型:背负式机型、自走式机型、侧置披挂式机型。 (1) 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摘穗机构为摘穗板式和摘穗辊式两种, 具有一定的扒皮功能。他可提高拖拉机的利用率、机具价格也较低。但是受到与拖拉机配套的限制, 作业率较低, 作业质量差。目前有双行、三行2种机型。分别与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 与拖拉机的安装位置分为正置式, 正置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应用较为广泛, 因为不需要单独开作业道。 (2) 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即自带动力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该类产品国内目前有二到六行, 摘穗机构为摘穗板式。凤城只有二行、三行、四行3种, 其特点是工作效率高, 作业质量好, 使用和保养方便。 (3) 侧置披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侧置披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又称侧置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摘穗辊式摘穗机构, 主要与四轮拖拉机配套。可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目前有单行、双行2种型号。这类机具一般作业需要作业道。
2. 选购收获机应掌握的原则
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收获机械, 并使之能长久耐用, 是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选购玉米联合收获机时, 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 考虑土地规模。若地块较小, 作业对象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 应以选购中小型联合收获机为主。若土地连片, 实行区域化种植的, 可选用大中型联合收获机。通常35公顷土地规模的可选购悬挂式联合收获机, 70公顷规模的, 可选用中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 100公顷以上规模的要选用大型自走式收割机。 (2) 考虑购机用途。若是自购自用的, 只需参照本地农业生产条件, 按作业量配备即可, 若是参加跨区作业的, 则要十分注重考察所选机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按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体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般选用中型自走式收获机较好。 (3) 考虑经济能力。若是收入较高, 以在相对发达地区作业为主的, 应以选购自走式大中型联合收获机为上选, 收入较低者, 则可选用悬挂式联合收获机, 以后再考虑更换。 (4) 考虑农艺配套。所选机型要与当地种植制度相适应。如在实行间作套种的地区不宜选用履带是联合收获机。 (5) 考虑服务质量。联合收获机是结构复杂的农业机械, 一定要先用安全可靠, “三证” (生产许可证、推广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齐全的正式厂家的产品, 同时, 购买者要观察其“三包”服务能力, 优先选用信誉较好、维修配件网点分布广、服务及时周到的厂家的产品。
3. 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 收获前10~15天, 应了解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最低结穗高度、块地的大小和长短情况, 做好田间调查, 制定好作业计划。 (2) 提前3~5天, 将农田中的渠沟、大垄沟填平, 并将水井、电杆拉线等不明显障碍物安装标志, 以利安全作业。 (3) 作业前应该进行试收获, 调好机具后方可投入正式作业。 (4) 作业前, 适当调整摘穗辊 (或拉穗板) 间隙, 作业中注意果穗升运过程中的流畅性, 以免卡主、堵塞;随时观察果穗箱的充满程度, 及时卸果穗, 以免装满后溢出或卸粮时卡堵现象。 (5) 正确调整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作业高度, 一般根茬高度为8厘米即可, 调得太低刀具打土, 导致刀具磨损过快, 动力消耗大, 机具寿命低。
4.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日常保养
(1) 每日工作前应清理玉米联合收获机各位残存的尘土、茎叶及其他附着物。 (2) 检查各组成部分连接情况, 必要时加以紧固。特别检查粉碎装置的刀片、输送器的刮板和板条的紧固, 注意轮子对轮毂的固定。 (3) 检查三角带、传动链条、喂入和输送链的紧张程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损坏时应更换。 (4) 检查减速箱、封闭式齿轮传动箱润滑油是否有泄漏和不足。 (5) 检查液压系统液压油是否有泄漏和不足。 (6) 及时清理发动机水箱、除尘罩和空气滤清器。 (7) 发动机按其说明书进行技术保养。
收获机械化 篇2
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董佑福
提要:本文通过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诣在探索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途径。
关键词:玉米收获 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我国年种植面积3.67亿亩。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一是北方玉米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40%;二是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播种面积占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贵等省,约占播种面积15%。三大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80%以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玉米机械收获是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关键一环。机械收获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完成摘穗、输送、装箱和秸秆还田等工序,这些工序一次完成称为联合收获。世界上第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文巴的艾伦(George Hand)于1921年设计出来,又经过多次完善和改进,随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便逐步开始生产和使用,至50-60年代已完成玉米收获机械化。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比世界发达国家至少滞后三十年,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1960年,先后进行了长达6年,“文革”期间被迫中断,197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以后,玉米收获机械化掀起高潮,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两个阶段。截止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地市级鉴定的有5种,其中仅有一种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从1961年开始研制,到1988年28年来,累计生产的各种类型的玉米收获机1143台,其中只有两种机型生产量超过了100台;中国农机院与佳木斯农机厂研制的牵引式三行立辊玉米摘穗机,累计生产178台。中国农机院与赵光机械厂研制的4YW-2型牵引式卧辊玉米摘穗机在1975年研制成功,这种机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台玉米收获机械,填补了我国的空白。80年代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营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因玉米生产规模过小,曾一度使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低潮。90年代初全国再次掀起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是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生产的丰收牌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天津、新疆、石家庄、邯郸等地生产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北京生产的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山东兖州、淄博、潍坊生产的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郑州农具厂生产的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全国市场上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并不多,玉米收获基本上仍靠人畜力完成,国家农机化统计指标中还没有列入玉米机械收获这个指标。远远落后于小麦75%,水稻15%的机械化水平。山东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示范黑龙江赵光机械厂生产的丰收牌4YW-2型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十几年的推广应用,到目前仅100余台,加上近几年引进原苏联生产的赫尔松人玉米联合收获机,以及兖州、淄博、潍坊等地生产的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仍不到3000台,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仅为6%左右,而小麦收获机械化程度已达91.4%以上,由此可见,玉米收获机械化与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差甚远。
二、玉米收获机械开发生产的现状
随着小麦收获机械逐步成熟,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开发已成为新的开发热点,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据调查,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30多家,已开发研制出样机或小批量生产的有14个企业约20个产品。
从型式上看,有自走式、悬挂式(前悬挂和侧悬挂)、牵引式3种。配套主机包括四轮拖拉机和东方红-75及802履带式拖拉机。收割行数分为单行、2行、3行、4行。单行机一般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能完成摘穗、集箱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多行收获机既有与上海-50、铁牛-55及东方红-75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2行、3行机型,也有自走式的2行、3行及4行的机型。这些机型均能完成摘穗、输送、集箱和秸秆粉碎还田等项作业。
从开发情况看,目前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初步定型,已有一些企业小批量生产,但由于作业效率低,推广速度并不快。而多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除黑龙江赵光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4YW-2型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外,山东兖州、淄博、潍坊产的悬挂式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三行以上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虽已生产,但由于价格和适应性问题,还未形成生产批量。
目前从事该项产品研究的有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河北省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机院、山东理工大学、天津市农机所、上海市农机所、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山东农机所、淄博市农机所等单位。另外,一些企业也在加紧进行该产品的开发研制。
现已出样机或小批量生产的单位有: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天津市玉米收割机厂、天津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张家口探矿机械厂、郑州农具厂、陕西宝鸡渭滨农机厂、天津宁河水泵厂、天津蓟县下仓脱粒机厂、河北大厂县农机局等单位。
2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黑龙江赵光机械厂(4YW-2系列牵引式)、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配东方红-75拖拉机)、河北赵县农机修造厂(自走式)、山东兖州国丰机械厂和玉丰厂(配上海-50拖拉机,前悬挂)、淄博第二轻工机械厂(配上海-50拖拉机)、北汽福田潍坊农业装备公司(配欧豹-70)。
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北京机械设备厂(自走式)、新疆联合收获机总厂(自走式)、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获机厂(配802拖拉机前悬挂、JL3060型小麦联合收割更换玉米割台)、北京永乐店机械总厂(配铁牛拖拉机)、石家庄农业机械厂(自走式)、邯郸纺织机械厂(自走式)等单位。
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黑龙江赵光机械厂(自走式)、北京联合收获机厂(自走式)等。就其价格而言,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在0.85-1万元,而悬挂式2行收获机在2.5-3万元。3行自走式在10-13万元,4行自走式在18-20万元。
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由于其收获行数少,因此拖拉机反复在地里行走,易压实土地。2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有发展前途,一是减少对土地的压实,二是生产效率较高,三是完成的工序多,并且也有可能形成类似小麦机收“南征北战”的局面。三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价格如果下降到8万以下,玉米机收市场将十分火爆。但是,目前的价格偏高,将对其推广应用形成制约。因此,生产企业必须上批量,降成本,使其下调到8万元左右,这样才能使用户很快的予以接受。
从应用范围来看,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销售使用的主战场与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基本相同。还是以河南、河北、山东、京、津及东北地区为主。
三、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
1、解决粮食自给,是加快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一项国策。我国有13亿人口,7亿多是农民,由于每年人口纯增1000多万,耕地每年减少,形势十分严峻。有人甚至预言21世纪中国的粮食难以自给,为了使外国某些人的预言破产,我国采取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提高玉米单产两项措施,提高单产主要靠选用高产优良品种、紧凑型玉米种植模式、覆盖、移栽、机械收获等措施。我国粮食问题从长远看不是口粮问题,主要是饲料问题,其中更主要的是玉米问题。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变化,人均口量不断下降,需要更多的饲料粮,而饲料粮首选作物是玉米。玉米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2、对玉米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动力。玉米是高产之王。玉米最高单产达1548公斤/亩(23.2吨/公顷),其潜在理论单产可达3765公斤/亩(56.34吨/公顷),增产潜力极大。我国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但单产比美国低56%,列居世界第28位,是粮食增产希望之所在。粮食的增产,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必将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获作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的牛鼻子。基于以上认识,玉米收获机械化必将成为玉米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突破口。
3、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瓶颈。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一般在3700万亩左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山东省小麦生产各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从种到收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收获,秸秆还田机械化程度更低。由于收获基本靠人工和旧式工具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秋”时间拖得很长,有些地区影响适时种麦。特别是由于秸秆不能粉碎还田,不少地方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做好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已迫在眉捷。
4、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由于联合收获同时解决了玉米的秸秆还田问题,减少了秸秆占地和环境污染。增肥了地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决了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难点,对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向承包大户集中,有利于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使农村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出来,对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利用玉米成熟 的时间差,进行跨区作业,既提高机具利用率,也增加机手的收入。
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对策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农作物中,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为缓慢,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乃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以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为主攻方向。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农民人均收入仍较低的状况,研制开发玉米联合收获机时,应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正在生产的几种机型,适用性和可靠性较低,一般是性能检测时能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而批量生产时,制造质量和工艺水平下降,使用中可靠性较差,故障率较高,阻碍了推广的步伐。为此,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农机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组织农机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强化中间试验,考核机具整体性能,开发出既性能先进,而使用性又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2、坚持大中小结合,分层次研究开发与推广。在研究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经营体制、生产规模、种植制度等。从目前情况看,中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市场最好。利用现有的农机动力开发与50-6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其性能一次完成摘穗、输送、集箱、还田、破茬等工序。三行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整体结构可采取优化设计,功率在80马力左右,以自走式为最好。四行以上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应消化国外技术,走组装生产之路。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京津郊区、东北国营农场,地块相对集中,可优先示范推广三、四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在经济发达地区应以三行自走式为主,二行悬挂式作补充;经济一般地区,以二行悬挂式为主,以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的不同的需要。
3、换装割台,一机多用,提高机具利用率。利用现有的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割台换装玉米收获割台,既可收获小麦也可收获玉米。本着互换容易、作业时互不影响的原则,将动力系统、行走驾驶系统及部分动力系统共用。这样做可以提高收获机的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目前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厂、新疆联合收获机厂正在开发试验两用机型。从试验情况看,还需要进一步减化结构,提高使用可靠性。如果换装割台成功,必将加快我国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销售与推广。
4、探索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我国玉米种植制度采用直播和套种两种模式。直播玉米一般是等行距种植,而套种玉米多采用小麦行间人工种植,种植方式大小行者较多,不利于实行机械收获。根据我国气候特点,东北地区一年一作,不需要间套作,易实现机械化作业;京津地区已实行机械化直播多年,也便于机械化收获;黄河流域也已试验出玉米机械化直播的模式,但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末推广开。为此,应对玉米生产从整地、播种(移栽)、育秧、追肥、收获进行机具配备,搞好定点示范,总结出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模式,扩大宣传,提高认识,以加快玉米机械收获的实现。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87-1
1 玉米收获机研发现状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研制始于1960年,1975 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与赵光机械厂研制成功首台国内玉米收获机械——4YW—2型牵引式卧辊双行玉米摘穗机。70-80年代,陆续有多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出现,机型有牵引式、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4种,其工艺过程一般为:摘穗—剥皮(或直接装车)—茎秆粉碎(还田或回收)或放铺—果穗集箱或装拖车。80年代玉米收获机的研发生产几乎停止了,进入90年代,赵光机械厂首先研究了自走式4行,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研制了悬挂式单行玉米收获机等机型,但均被市场淘汰。进入21世纪,玉米收获机械研发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各种成熟机型相继诞生,涌现出天津富康、山东玉丰等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的产品。目前,我国参与玉米收获机械研发、生产的企业多达100余家,列入《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玉米收获机械已达120余种。
2 玉米收获机技术趋势
2.1 不对行收获技术
即采取主動喂入方式,解决种植行距杂乱的玉米植株喂入问题。一是把拨禾链沿扶禾器向前侧方延伸,在两扶禾器间形成V形喂入口,玉米植株进入两扶禾器尖中间后,茎秆首先与拨禾链接触,在拨禾链的拨齿的强制作用下向后运动,完成不对行喂入;二是采用喂入拨禾链加拨禾轮组合式喂入机构。这种结构有利于较宽行距玉米的收获,拨禾链向内侧、后方拨送,拨禾轮扶持茎秆并向后方拨送,防止向前推倒茎秆,实现不对行收获;三是带螺旋叶片的导入锥式喂入机构。这种喂入方式较适应窄行距玉米的收获,可使效率提高30%,机具适应性也大大增强。
2.2 降低功耗收获技术
该技术对摘穗装置加以改进,采用四棱刀式拉茎辊和大圆弧摘穗板组合式摘穗机构,取代了原来的摘穗辊或六棱式拉茎辊。同时,对秸秆切碎装置也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变动刀形状,增加定刀数量,调整切碎刀轴转速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收获机动力消耗。
2.3 降低含杂率技术
拉茎辊与摘穗板组合式摘穗机构收获后,果穗含杂率较高。为此,对大圆弧折弯式摘穗板、弹性拨禾齿、四棱刀式拉茎辊、弹性拉茎辊等进行相应改进,可以有效降低玉米果穗含杂率。
2.4 降低破碎率技术
摘穗辊式摘穗机构虽然果穗含杂率较低,但收获损失较大,籽粒破碎率偏高。为此,可以采取加大摘穗辊直径、降低摘穗辊转速、减少摘穗爪棱高、提高摘穗辊表面光洁度、摘穗辊表面喷塑等措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破碎率。
2.5 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割台、卸粮装置设计上采用液压设计,提高机具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割台上安装报警装置,遇到障碍时自动发出信号;在驾驶室安装计亩装置,作业多少通过仪表一目了然。
3 玉米收获机技术突破方向
3.1 整机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的整体长度基本都会超过7m,高度一般会超过3m,造成运输和转弯难度大,同时操作的舒适性较差,易造成机手的疲劳。因此,可以从玉米收获机得整体结构进行考虑,来减小整机挂接后的长度、高度或者通过设计通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底盘,来减小玉米收获机的长度、高度,这样玉米收获机就可以在小面积玉米种植带进行生产活动,同时能够增强玉米收获机械田间作业通过性和灵活性,并且能够提高机手作业操作舒适性。
3.2 摘穗机构有待改善
摘穗机构是玉米收获机械的核心部件,在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成熟度玉米收获作业时,机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成对摘穗辊或成对拉茎辊、摘穗板间隙,以及摘穗辊或拉茎辊与清草刀间隙进行调整,以解决啃粒、断穗或茎秆拉断和摘穗辊或拉茎辊缠草造成割道堵塞等问题。目前,仅2行玉米收获机成对摘穗辊间隙可调性较好,生产企业应加强上述涉及间隙调整性机构的技术研究,开发调整可操作性强的玉米摘穗机构。
3.3 提高通用性与适应性
随着机收技术的不断完善,还田型玉米收获机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机械摘穗+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收获技术模式成为主要模式;玉米割台已逐渐成熟,通过与小麦联合收割机互换割台,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茎秆资源的回收利用,将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近期研发的重点。但一段时间内,玉米收获机仍以价格较低的悬挂式机型为主,不对行收获的玉米收获机将随技术的不断完善而迅速占领市场,形成悬挂式机型与自走式机型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敏丽,涂志强.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及促进措施[J].中国农机化,2004(04).
[2] 涂志强,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5(05).
[3] 吴书明.浅论农业机械化管理能力建设[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05).
[4] 张文梅.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及技术取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6.
[5] 王德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青贮玉米的机械化收获 篇4
一、收获时期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玉米籽实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 此时收获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期。在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带可在八月中旬收获, 而在第三、第四积温带则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收获。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 避免雨天收获。收获时间要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适时收割。青贮玉米一旦收割, 应在最短时间内青贮完成, 不可拖延时间过长, 避免因降雨或本身发酵而造成损失。一般来说, 整株玉米青贮最佳的收获时期是籽粒尚未饱满、茎叶青绿、平均含水量为50%~70%时。
二、收获工艺
青贮玉米属于高秆作物, 种植密度大、产量高, 在其机械化生产技术中, 机械化收获工序收割作业强度大, 运输量更大, 因此, 对收获机械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目前, 国内青贮玉米收获工艺可分为分段收获法和直接收获法两种。
分段收获法:工艺过程是先用手工或玉米割晒机将青贮玉米茎秆割倒在田间, 然后运到贮存地点, 用固定切碎机进行切碎、入窖, 压实密封。
直接收获法:用悬挂式青贮玉米收获机或带有玉米割台的牵引式、自走式青贮玉米收获机, 直接收割在田间直立生长的整株玉米, 切碎并将其抛送到普通拖车或专用拖车中, 然后运到贮存地点, 直接卸入青贮窖, 压实密封。
三、收获机械
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从仿制国外引进的机型开始, 逐步发展到根据我国特点, 在吸收国外青贮玉米收获机优点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自行设计了各种青贮玉米收获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其技术水平也随畜牧业的发展和需要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研制定型了几种机型。
青贮玉米收获机械的类型按与拖拉机的挂接方式来分, 可分为悬挂式以及带有玉米割台的自走式。目前, 国内生产使用的青贮玉米收获机械代表机型主要有:新疆机械研究院生产的S1200、S1800、S2200型青贮玉米收获机;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XDNZ-2008型自走式对行高秆作物割台青贮饲料收获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生产的PCC-6.0型青贮饲料切碎机。引进的国外机型主要有:纽荷兰公司生产的790和900型牵引式青贮饲料收获机、白俄罗斯生产的巴列斯耶大型青贮饲料机、约翰·迪尔公司生产的2行和3行牵引式青贮饲料收割机等。
四、收获机械配备模式
农村小面积种植地区, 适宜采用分段收获法收获青贮玉米, 可选用的主要机型有PCC-6.0型青贮饲料切碎机、9QS-1300型青贮饲料切碎机等。以上机型为场上固定式作业机型, 生产率2.4~10t/h, 用户购机成本低, 容易接受。
收获机械化 篇5
平邑县农业机械办公室2003年度承担并实施薯类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县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经过科研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严格执行鲁农机计字(2003)15号和《2003年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制定《实施方案》,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本年度薯类机械化创新示范工作,收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省、市、县三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取得了项目区内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赞同和拥护。为薯类生产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全省薯类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开辟了一条可行性道路。
一、全县农机化及薯类生产基本情况
平邑县土地面积27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土豆种植面积15万亩,地瓜种植面积25万亩,薯类年总产量70万吨。全县现有农机总动力4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8万台,机具配套比为1:1.5,土豆收获机57台,2003年度完成土豆机械收获1万亩,完成地瓜机械收获0.8万亩。
近几年来,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发展快、程度高,土豆、地瓜、花生三种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仅实现了机械耕翻和灌溉,播种、收获完全靠人畜完成。随着市场的调节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高速度进展,农民的种植品种定位于经济作物,尤其是薯类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随着薯类种植面积的扩大,原始落后的种植工艺造成劳动力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矛盾突出表现了出来,这些矛盾又制约了薯类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农民群众盼望薯类生产机械化的欲望已在潜意识中形成,需要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去进一步正确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激发。
二、薯类收获的机具的引进,试验和研制开发
经过调查分析,原创的种植工艺和劳动方式是制约薯类生产高速度大规模发展的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寻求薯类生产的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平邑县2002年投资人民币三万元经中国农业机械总公司引进了意大利产CPP-BD-130型配套动力为36.8千瓦的马铃薯挖掘机一台,配套一台上海50型拖拉机进行田间土豆收获试验。经实际收获作业发现该机型有如下几点不能适应该县薯类收获要求:
1、农艺。该县土豆种植农艺要求有单垄双行和单垄单行两种,单垄双行垄距为900mm,单垄单行垄距为700mm,用意大利CPP-BD-130型挖掘机作收获作业,不论收哪一种,一次只能收获一垄,造成机具价值和配套动力的严重浪费。在对地瓜收获作业试验时,发现挖掘深度不能满足地瓜生长深度的要求,切断率高,漏收严重。
2、破损。有关部门虽然将土豆列入粮食系列,但人们都习惯将其作为蔬菜食用,为了土豆上市的价格升值,对其收获时的破损、脱皮现象要求非常严格,这一点恰恰是意大利产CPP-BD-130型挖掘机的弱点。意大利产该机型作土豆收获作业时,破损率和脱皮率两项主要技术指标都比较高,农民不乐意使用该机型收获,因此不适应该县内市场的要求。
3、价格。进口机具,一台需投入人民币数万元以上,目前农机户购买能力不能承受,昂贵的价格使农民望而却步。
4、配套动力。意大利产CPP-BD-130型土豆挖掘机配套动力为36.8千瓦,目前农村大功率拖拉机保有量很少,保有量最大的是20千瓦以下的中小型拖拉机,农机户不可能购买一台昂贵的薯类收获机再去购买一台大型拖拉机。
经过对CPP-BD-130型土豆挖掘机作业试验、分析和论证,认为目前薯类收获机正处于研制、试验,试用阶段,国内外尚无技术可靠、性能完善、农机农艺相配合的定型薯类收获机具,该县决定自行开发研制适合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农艺要求的小型薯类收获机。经多次调研,县农机办以农机推广站为主,从各科室抽调5名工程师,3名高级工程师,组成了薯类收获机科研组,并分工利用电脑网络查询有关资料,派专人到省以上图书馆查阅,搜集技术数据,到有关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咨询,很快掌握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对资料数据进行筛选,然后制定出研制方案,根据研制方案,按机具的系统分类进行分工绘制图纸。
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套图纸设计绘制完成,三十八天的时间生产出第一台样机。
样机生产出来后,已经错过了土豆收获季节,科研组便找一些搁荒闲置的土地进行挖掘深度、机件强度、牵引阻力试验,并采取起垄、人工埋放土豆进行收净率、破损率和薯块收获埔放情况等技术指标的模拟试验,并适时对地瓜、花生进行了收获试验。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和改进,研制出4SL-650A型和4SL-900A型薯类收获机,机具机械性能及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了临沂市科技局科研成果鉴定和省农机鉴定站技术性能鉴定。
三,推广示范工作取得的效果
薯类收获机是一种新型的收获机具,在平邑县属新生事物,尽管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宣传车、培训班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农民群众对这一新型机具还是处于冷眼旁观。为此县农机办的示范服务队出动了八台中小型拖拉机,先后在平邑镇的东张庄和保太镇的谭武阳两村进行了土豆机械收获作业示范,免费为农户收获土豆,并通过村委召集驾驶员和土豆种植户现
场参观。经过免费收获演示,农民群众增强了对机械收获的信任感,农民还自行算起了机收和人收的对比帐,很快提高了农民对薯类机械化收获的认识,积极使用机械收获。第一天免费机收,第二天每亩机收作业收取20元,第三天每亩机收作业收取25元,最后机收每亩价格订在30元。如此因势利导,打开了土豆机械化收获的局面。
局面打开以后,给广大农机户吃了定心丸,项目区乡镇的驾驶员,争相到农机管理站,报名参加由乡镇统一组织的薯类机械化创新示范服务队,原来派谁谁不用的几十台薯类收获机,很快以予收部分押金的方式租赁给了农机户、由乡镇管理站统一安排地块,统一调度机具,统一结算收费,统一与县农业机械办公室财务科交接费用。县农机办派出技术人员在各乡镇跟踪服务。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服务到位,再加上县农机办降低收费标准,让利于农机作业队的路子对头,保证了2003年薯类机械化收获创新示范的高速运转和顺利完成。
四、宣传带动的效果
针对薯类收获机推广这一新课题,县农机办首先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先后出动宣传车80多台次,将薯类机械化收获的重大意义,收获效果进行宣传播放,将人工和机械收获的对比分析等内容印刷成宣传材料,到示范项目区所在乡镇村庄发放和张贴。同时在平邑县报上开办了“薯类机械化收获”专题讲座6期,在县农机校举办由乡镇农机管理站站长参加的“薯类机械收获”培训班一期,在四个项目示范区乡镇举办由村两委成员参加的薯类机械化收获培训班各一期,并到乡镇对“薯类机械化收获”’示范服务队的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了薯类收获机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内容的集中培训与指导。
为扩大“薯类机械收获”项目示范的影响面,使全县农业机械人员先行认识薯类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县农机办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4SL一650A型和4SL一900A型薯类收获机》的教材,印刷成册结合驾驶员年度审验无偿分给全县驾驶员学习,并将薯类收获机研制、试验过程中搜集的声像资料认真编辑后制成光盘,携带音像设备到驾驶员年审现场播放。在推广示范的收获作业期间,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组到机收现场采访摄像,经山东卫视播放后,有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内蒙、青岛、烟台、枣庄及东北三省等地来函来信关注该薯类收获机的情况,江苏丕县有一个乡农机站还专门派员来平邑参观考察。由于广泛细致的宣传工作,薯类机械化收获在该县基本上家喻户晓,为今后的薯类收获机械的推广、使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主要工作经验
平邑县2003年度“薯类机械化项目示范工程”的成功,主要是有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的政策导向,其次是县农机办“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四个落实”。
一个中心就是农业机械要着眼于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对有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农业后劲增强的工作,应不惜代价、下大力气创造条件去完成。对有利于农村建设的、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农机参与的项目,应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对有利于农民致富的新机具、新技术,应积极的加以培训、引导和扶持。切实做到“心为民所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个落实就是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落实。
1、组织落实是搞好“薯类机械收获项目示范”工作的关键。为确保示范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平邑县薯类机械化创新示范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李献荣任组长,县农机办主任甄德生、县财政局长高彦坤、县农业局长朱本元任副组长,县农机办一名副主任和平邑镇、保太镇、白彦镇、临涧镇分管农业副镇长任组员,主要负责项目方案审核,组织管理、资金落实、示范区域规划和检查监督。
农机办成立了以县农机办主任甄德生为组长,副主任张凤秀为副组长,办公室、推广站负责人、平邑镇、保大镇、白彦镇、临涧镇四个农机管理站长为成员的“平邑县薯类机械化项目示范工作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协调项目示范工作中的问题,直接指导项目的实施工作。
2、人员落实。将抽调的业务技术骨干进行了定岗定员的细致分工,科研组分工为技术攻关和经营管理两个小组,分别负责机具技术的引进、改造、选型研制、机具经营、安装调试、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以及作业质量调查分析、技术数据采集等工作,人员的落实为创新项目示范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奠定了技术方面的基础。
3、资金落实是创新项目示范工作的基本条件。除省市县财政的专项资金外,县农机办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筹集资金30万元,使总投资60万元的计划如期到位,新增50型拖拉机一台,25型拖拉机四台,20型拖拉机四台,薯类收获机57台,确保项目示范工作有计划、按步骤的顺利进行。
4、措施落实是创新项目示范工作的有力保障。只有建章立制,才能保障示范工作的各个环节顺利衔接。为此我们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定针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机具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和《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各种制度都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责任到人。
按照以示范推广为主题,以市场调控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县农机办实行机具合同租赁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项目机具建档立卡,对机具运行状况,作业进度,服务收费等及时跟踪监督,除部分机具留作县农机办中心示范服务队以外,其它机具以
收获机械化 篇6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13-1
蛟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共有耕地11.12万hm2,其中水田面积1.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5.2万hm2,因耕地多数是丘陵岗地和沟川地,土质肥沃,又有松花湖的小气候,无霜期较长,特别适合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生长。蛟河是我省农机化发展较早和较快的县(市)之一,2010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9万kw,玉米联合收获机74台,拖拉机保有量19766台,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719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8815合套,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农机具432台套,配套比1:1.6。机耕、机播、机收三项主要农田作業水平分别达到了40%、56.2%、1%,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1%。农机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农机管理和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全市有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事业单位32家,有农机维修网点265个,农机配件商店遍布城乡,达130余家。农机合作社27个,农机大户52个,这些农机合作社、农机队和农机大户经营着全市30%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和农机具。几年来,通过推广机械化整地、机械深施肥、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收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等农机化新技术,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农机化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农机化的社会地位。
近年来,玉米产出效益较高,市场走俏,由于受收获环节的影响,制约了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深入实施,加之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因势利导地宣传引导,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玉米机收水平在不断提高,尽管如此与山东、河北等发达地区还相差甚远,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需要。玉米和大豆轮作是我市多年来推广的先进耕作方式,由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收获劳动强度大,农民面对这种既高效又稳定的作物望而却步,致使大豆重茬严重,先进的耕作方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影响了经济效益。同时,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已成为影响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制约了生态、环保、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此,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我市的玉米机械收获有所突破,2010年,根据吉林省对玉米机械收获示范区的统一安排,我们选定6个乡镇,设十一个示范点。新站镇五家子村、靠山村;松江镇靠山村,沿江村;漂河镇先进村、南沟村;前进乡额勒赫村;新农街西山村、井沿村;河南街南蛟村、忙牛河村。示范面积为9600亩,每个示范点种植面积800亩以上,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的玉米种植大户或农机大户作为示范户。以示范户、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为建设主体,通过示范点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示范户周边农户也采用该项技术,为我市玉米机械化收获打下基础。
玉米实行机械化收获,在增产增收省时节支方面效益明显,机械收获实现了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起到了肥地、种地、养地的效果。既提高了地力,又节约化肥投入。节支方面,实行机械收获节省了秸秆捆、运输手工作业环节,人工收获玉米每亩至少需200元以上,机械收获每亩需130元左右,加上节约化肥提高地力两项合计每亩可增收80余元。2010年我市示范户玉米机收作业面积为6万亩,为农民增收480多万元。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成功推广,使制约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节省了人工投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玉米收获每亩节省1.3个工作日,6万亩共节省7.8万多个工作日,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秸秆还田,不仅减少了玉米秸秆随意堆放,焚烧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避免了农村火灾隐患。秸秆还田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
玉米机械化收获符合我市玉米生产环境,也是我市未来玉米生产全程农机化的主攻方向。推广机械化收获,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加大对玉米机械收获的投入,为玉米机械收获取得突破贡献力量。
山药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 篇7
随着山药种植产业的逐步发展, 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长期以来, 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由于山药的茎入土深达60~150 cm, 收获比较费力, 不仅在挖取时容易铲断块茎, 影响其品质和销售, 而且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为此山药收获亟待实现机械化。
山药的种类主要有麻山药、九斤黄、紫山药等品种, 在此针对麻山药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1 技术原理及措施
1K—17型山药开沟收获机的结构原理:14.7 k W小四轮拖拉机为配套动力, 设计行走减速器, 拖拉机发动机的皮带轮直接与减速器相连, 再有减速器与拖拉机的驱动轮相连, 以达到对拖拉机进行降速的目的, 开沟收获机挂接在小四轮拖拉机上进行开沟作业。
1.1 链式开沟刀的设计
设计单侧U型开沟刀, 减小开沟刀的安装空间, 可以针对麻山药进行开窄沟作业, 开沟宽度控制在25 cm以内, 方便在麻山药行间进行开沟, 一次开沟收获两行山药;在刀型的出土方向上设计成V型, 提高了机具的出土能力, 开出的沟型干净整齐, 为下一步人工收获山药节省了时间, 进一步提高了机具的作业效率。
1.2 抛土输送器的设计
针对麻山药的收获特点, 在机械化开沟过程中必须要求开沟出土向一侧送土, 因此设计了单侧螺旋送土器, 将土壤输送到麻山药的一侧, 给人工辅助作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从而适应了麻山药收获的行距要求。
1.3 设计行走减速器
麻山药的种植行距较窄, 这一种植特点决定了大型机械不能很好地适应麻山药的机械化开沟收获作业, 只能选择小型机械, 因此这里选择了14.7 k W的小四轮拖拉机为配套动力;而入土较深 (60~80 cm) 的特点, 在开沟作业时又要消耗相当大的功率, 因此选用的小功率拖拉机必须要有很低的行走速度, 这里设计行走减速器以达到对拖拉机进行降速, 便于机械开沟机作业, 解决了小四轮拖拉机动力不足的难题。
在开沟作业时, 柴油发动机与行走减速器联接再驱动拖拉机行走轮行走作业;当不需要作业时, 柴油发动机直接与拖拉机行走轮联接, 从而达到快速行走的目的, 节省了机具在田间地头行走的时间, 提高了机具的工作效率。
2 机具试验作业情况
2.1 机具试验条件
种植和收获农艺要求:麻山药的种植株距为20 cm, 行距为40 cm, 收获时需要在两行之间开一个25 cm左右宽, 60~80 cm深的沟。
种植土壤条件:麻山药的种植土壤为沙土, 收获时地况比较平坦。
通过分析山药收获机的技术参数, 该机的作业适应性基本能够适应麻山药的开沟收获作业。机具的技术参数见表1。
2.2 试验情况
在进行麻山药的实地作业试验时, 对研制的山药开沟收获机的作业性能和作业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数据分析。
机具作业性能数据统计见表2, 破损率测试数据见表3。
从作业效果和试验统计数据看, 该机作业效果良好, 性能稳定, 在作业效率和破损率的技术要求上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3 结论
由于这里只针对麻山药进行了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研究, 因此在山药机械化收获方面的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 该机的研制很好地解决了麻山药机械化收获技术难题, 为研究山药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了有益探讨。同时, 该机采用小功率拖拉机为配套动力, 投入成本低, 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摘要:山药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针对麻山药的种植特点, 开发研制1K—17型山药开沟收获机, 设计行走减速器, 采用链式开沟方式对麻山药进行收获试验, 并且对山药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我省生姜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 篇8
本刊讯:10月17日, 全省生姜收获机械收获作业观摩会在莱芜举行。会上, 潍坊同利达、呈祥、莱州市源田等大姜收获机械登台亮相, 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收获演示, 吸引了众多姜农的目光。省农机局高明飞局长及生姜主产区的市农机局长莅临现场观摩。
莱芜市农机局自2010年以来, 连续承担了“山东省生姜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在项目的建设实施中, 高起点定位, 高标准要求, 高效能管理, 每年都从外地市引进生姜收获机械, 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 生姜机械化生产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又延长生姜生长期7至10天, 亩平均增产100公斤左右, 增产增收效益明显。种姜老把式孙大叔看了生姜收获机作业后高兴地说:“这机子还真先进, 收姜后不仅不损坏大姜, 还带振动功能, 把藏在土块里的姜也疏松了, 不用费大力气就能拾掇好, 比雇人收获强百倍呀。”
“三秋”玉米机械化收获加速发展 篇9
一是收获机械增长快。
2008年开始, 玉米收获机械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各主产省把购机补贴作为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直接的抓手, 并实行地方资金累加补贴, 为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瓶颈创造良好条件。全国今年新增玉米收获机1.2万台, 增长了31%。其中山东比去年增加7000台。吉林省经过了2年的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全省玉米收获机械的保有量超过了1700台, 比去年增长了4.6倍。
二是机收作业需求旺。
今年, 农民对玉米机械收获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玉米收获机械和机收作业供不应求, 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 作业市场日趋活跃。全国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4 4 0 0万亩, 比去年增加1200多万亩。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 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种作业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玉米机械化, 积极投入跨区作业, 提供机收、秸秆处理等环节的单项或配套作业服务, 玉米机械收获作业市场得到较快发展。
三是玉米机收作业质量好。
玉米收获机械基本切得碎、切得匀, 秸秆还田质量高, 秸秆焚烧现象比往年明显减少。农机部门狠抓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 开展玉米播种、收获机械选型鉴定和质量跟踪调查, 有效促进了玉米播种、收获机械质量和作业水平的提升。
四是玉米机收作业效益高。
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要点 篇10
一、作业要求
花生机械化 (挖掘) 收获要求总损失率5%以下, 埋果率2%以下, 挖掘深度合格率98%以上, 破碎果率1%以下, 含土率2%以下;花生机械化摘果要求摘净率98%以上, 含杂率2%以下, 破碎率3%以下。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要求总损失率3.5%以下, 破碎率1%以下, 未摘净率1%以下, 裂荚率1.5%以下, 含杂率3%以下。
二、技术要点
1.适期收获
(1) 看时间。一般的花生品种生育期是125天左右。
(2) 看温度。如果昼夜平均温度在12℃以下, 花生已停止生长, 即可收获。
(3) 看植株。在正常情况下, 花生进入结果后期, 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部分已经运输到荚果中去, 植株表现出衰老状态, 即顶端停止生长, 上部叶片变黄, 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 茎蔓变黄并出现不规则的长条黑斑, 大多数荚果荚壳网纹明显, 荚果内海绵层收缩并有黑褐色光泽, 子粒饱满, 果皮和种皮基本呈现固有的颜色, 此时大多数荚果子仁饱满, 是花生收获的最佳时期。
2.田间调查
收获作业前, 对所收获地块进行调查, 对粘重土质和湿度较大 (含水大于18%) 的地块避免使用。联合收获作业地块花生种植品种应为株型直立, 结果范围集中, 适收期长, 果柄强度大的品种, 花生联合收获机适宜收获的植株高度为40cm左右, 种植模式应为垄作, 一垄两行, 垄上行距25~28cm, 垄距80~85cm。
3.收前准备
根据机具作业需要和地块特征, 清理地头地边和地头转弯的地段, 选择合适的作业路线。挖掘收获或采用轮式联合收获机作业时, 人工先将地边1~2行与地头3m左右的花生收获, 便于第一趟收获与地头转弯。
4.收获作业
驾驶人员应技术熟练, 掌握机具的工作原理、调整、使用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并具有相应的驾驶证、操作证。作业中随时注意观察机械作业情况和检查作业质量, 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车进行排除和调整。
花生联合收获时整个作业质量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收获系统前端夹秧的高低, 以夹持链条入口处距离地面的位置5~7cm为宜 (花生根顶部向上10~20cm为宜) ;挖掘铲铲尖与夹持链条保持在20~24cm, 一般情况下, 抖土器两抖杆距离保持在2.5~3.5cm, 若有丢果现象, 可适当增加宽度, 保持在4cm左右。
5.摘果作业
根据情况调整进风口大小, 及滑板角度保证风选效果, 喂料必须有专人均匀喂料, 及时清理花生果、蔓、沙土等。
三、注意事项
1.作业前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机组进行全面保养、检查、调整, 并紧固所有松动的螺栓, 保证机组状态良好, 符合作业机具技术状态要求。
2.挖掘收获机提升时不宜提的太高、以免方管与方轴脱离, 降落时一定要缓慢, 以免碰坏铲头。
3.地头转弯应切断动力, 方可提升, 严禁在机具运转情况下提升。
4.工作时发现输送链主传动轴及横条里面有缠的草或花生蔓现象应及时清理。
收获机械化 篇11
关键词:薯类;收获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3.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85-1
由于红薯埋于地下,多年来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率低,严重影响了红薯的种植规模。为此,辽阳市农机部门在薯类机械化上下功夫,专门研制了薯类收获机,为提升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薯类产量、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 人工收獲薯类现状
红薯在辽阳地区的收获季节是每年10月上旬,恰逢农村最忙的季节,劳动力非常紧张,红薯又是非常娇嫩的作物,轻微霜冻就会使其冻伤,一旦冻伤也就失去了其经济价值。每年都有因收获不及时,而使薯农遭到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大面积冻在地里,无法收获。人工收获一亩红薯至少需要180元(60元/亩×3人)且每天只能收获一亩,破损率比较大,收净率也低。用小四轮拖拉机或牧畜配挂牵引犁进行收获,结构虽然简单,但收净率低、生产率低。
2 机械化收获薯类的优势
2.1 工作效率高,作业质量好
机械化收获每公顷只需费用750元,单机每小时可收获0.3-0.4hm2,并且挖净率能达到≥97%,明放(农机收获后明放于地表的薯块)率≥96%。薯类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既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又能够增加薯类作物的附加值和产出率。从实际生产情况比较,机械作业比人工收获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30倍,公顷收获支出降低一半。
2.2 收获损失少,农民增收多
采用机械化收获后,能显着提高作物收净率、降低损伤率,经测试,机械化收获的伤损率≤6%,伤损是指收获被机械损伤深达表层以下的薯块;破皮率≤10%,破皮是指收获肉眼可见表皮损伤的薯块,每公顷比人工收获可减少损失1050kg。若按1元/kg计算,薯农每公顷可增收1050元。加上收获费节省下来的130元,薯农每公顷多收入纯利润3000元。
2.3 解放劳动力,缩短收获期
采用机械化收获省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样,就可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农村二三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薯类机收可以明显节省收获时间,从而提早上市时间,以利于保证优势的销售价格,最终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2.4 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
每台机械按年作业20hm2,每公顷收费900元、成本375元、利润525元计算,营机户一台薯类收获机年利润可达10500元。薯类收获机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劳动生产力,为薯类生产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促进薯类种植产业化发展,发挥薯类生产的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3 薯类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
以辽宁省鞍山现代农机有限公司生产的4SU2型大垄薯类收获机为例,该机适用于马铃薯、甘薯、甜菜、萝卜、洋葱、大蒜和花生等根茎类作物的挖掘、升运和放铺等作业,具有作业质量好、明薯率高、块茎损伤少、使用可靠、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配套功率:35-45kW(48-60马力);挖掘行数:1-2行;适应垄距:50-60cm;挖掘深度:20cm;明薯率:≥95%;生产率:1.6-2hm2/h。
目前,薯类有两种常用的种植方法:一是“单沟”种植法。即起垄后在垄中间种一行,垄距一般在0.65m左右(即垄宽约0.45m,垄沟约0.2m);二是“双沟”种植法。即起垄后在垄两侧各种一行,垄距一般在0.9-1m左右(即垄宽约0.7m,垄沟约0.2m)。
4 薯类机械使用的注意要点
4.1 注重与农艺紧密结合
薯类机械化收获一定要做到农机与农技相结合,机组宽度要与待收地块的垄距相匹配。由于薯类收获机一般都是后置式,因此,在作业前要根据经验预测一下待收地块的红薯垄距是否与机组行走宽度和收获幅度相匹配,以确保机组在收获作业时沿垄沟通过,避免机组作业时损伤垄内薯块。随着薯类机械化收获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对薯类种植的垄距予以引导,以适应当地成熟收获机型的顺利收获,进一步提高收获效率和质量,进而形成规模化生产。
4.2 准备工作要做好
对于待机收地块,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薯秧要在下霜前要用打秧机打碎,薯秧只要经过一场轻霜就会萎缩并趴伏在垄沟中,这样打秧会就不能将薯秧全部打碎,而留在垄沟里的薯秧会在机收的时候纠缠在机组上,使收获机不能正常运转,进而降低收获机的工作量。
4.3 转弯地头清理好
在机械进入收获地块前,要在该地块的两个地头进行人工刨挖,每个地头各留有2.5-3.0m的距离,同时,要将起出来的薯块运走,以便于机械的转弯。
4.4 清理散落的薯块
由于垄沟内拔秧散落的薯块及外漏的薯块要清理干净,以避免收获机械在行走作业中对薯块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
[1] 白玉,王振利.论辽宁省薯类收获机械化.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02).
[2] 邹春秀.薯类收获机的使用和发展浅析.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10).
[3] 孙义忠.4U系列悬挂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农业机械,2002
(06).
[4] 马庆学.薯类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其机具改进.湖南农机,
2008(04).
谈谈如何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 篇12
一、玉米机械收获的重要性
玉米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经济效益显著。
使用玉米收获机, 可节省成本225~400元/公顷。人工收获损失率一般为5%, 而采用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损失小于2%, 如产量为9000千克/公顷, 则可增收玉米270千克/公顷, 可节本增效677~852元/公顷。
2. 社会效益。
一是大量解决农村劳动力, 降低劳动强度。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约占玉米种植投入劳动力总量的55%。一台三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替代40个以上劳动力。因此, 玉米市场实现机械化可大大解放劳动力出来, 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也可以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安心在外安全生产、减少误工和往返费用, 增加收入, 建设和谐社会;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抢农时, 缩短了秋收时间。一个人一天至多收获一亩玉米, 而用玉米收获机就可收40亩以上, 这将大大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 缩短了秋收时间。
3. 生态效益。
秸秆还田, 造福社会, 加快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玉米收获时, 不仅能进行玉米摘穗、剥皮、集穗、装车, 而且还能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 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 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培肥地力, 防止土地板结, 还可以抗旱保墒, 增产增收。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1.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缺乏认识。
主要是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缺乏认识, 加之农村劳动力过剩, 导致绝大部分玉米由人、畜力收获。农民对于玉米机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 投入多产出少。
购买一台玉米收获机械至少需要十几万元, 并且机械收获玉米作业期短, 收入偏少, 资金投入回收期长, 回报率偏低。
3. 玉米收获机的可靠性有待改善。
因玉米收获机性能和质量问题, 造成待机收获时间太多, 纯工作时间较少。
4. 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够。
建平县玉米种植是一年一作, 行距、株距均小, 行距一般在400~500毫米, 亩株数在4000株以上, 且秸秆又高又粗, 产量也高。因此, 有的收获机动力不足, 传动不可靠, 果穗运输困难, 有的割幅存在收获两根垄的现象, 造成堵塞, 收获质量降低, 籽粒损失增多。
5.
分散经营, 一家一块, 规模小, 不能连片收获, 影响玉米收获机发挥应有的效率。
6. 玉米收获机械拥有量较少。
全县玉米收获机仅20台, 现在玉米收获能力有限, 按120万亩玉米面积, 50%实现机械收获, 需要玉米收获机至少300台, 玉米收获就发展空间较大。
三、发展对策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占整个玉米生产工作量一半以上的收获作业, 机械收获水平低的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应采取如下对策: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建立组织, 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2. 加大玉米收获机扶持力度。
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要扩大玉米收获机补贴的区域、规模、类型和额度, 即使按30%的比例补贴, 也不应该控制上线。省、市、县政府应该配套相应的资金, 给予政策扶持, 引导和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
3. 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要对引进机型严格筛选, 选择引进适应性好、性能优良的机型。并做好示范, 做给农民看, 领着农民干, 用活生生的典型和看的见摸得着的事例, 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通过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示范, 机械会逐渐增多, 面积将不断扩大, 也使其杂乱的玉米种植行距向机械收获行距方向发展, 从而, 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
4. 逐步完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 提高产品质量。
将玉米收获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在综合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后, 要认真总结, 加以改正, 不断完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 提高产品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于用户和农民的要求。
5. 强化宣传, 搞好培训。
广大农民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是新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 玉米机械收获刚刚起步, 农民缺乏认识和了解, 为此, 必须强化培训, 搞好宣传。充分利用驾驶员检审、阳光工程等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出一批懂原理、能操作、会保养、出了问题能处理的合格机手, 提高农民机手使用操作玉米收获机的能力。利用各种媒体、发放宣传单、赶科普大集等形式广泛宣传, 会取得显著成效。
6. 做好全方位服务。
为确保进行收获顺利推广应用, 应全方位做好服务。做到技术到位、服务到位、配件供应到位、“三包”服务到位。实行定人、定地点、定任务的三定责任制, 抽调技术专业人员进行跟机服务, 及时解决作业中的技术疑难问题, 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7. 组织跨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