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械

2024-08-18

收获机械(共12篇)

收获机械 篇1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很广泛, 全国约有8000万亩种植面积。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起步较晚, 在收获阶段, 机械收获面积不足30%,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将有较快的发展, 生产配套机具需求将会稳定增加。

1. 人工与机械收获差异

采取传统人工收获马铃薯, 每亩约需人工3.33个。如果采取机械起薯, 用人工捡拾薯块, 每公顷约需人工0.67个, 同时每亩减少马铃薯损失在47公斤左右。按每公斤马铃薯1.7元、每个人工50元计算, 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每亩节省收获费用120多元, 节省整地成本20元。

2. 马铃薯收获机原理

目前, 各地主要采用半机械收获马铃薯。收获机械的主要结构由传动轴、挖掘铲、传送履带、后抖动筛、悬挂装置和地轮等组成, 通过三点悬挂与拖拉机连接。作业时, 拖拉机带动收获机前进, 挖掘铲入土满幅挖掘, 输送链将杂质与马铃薯块茎一起向上输送的同时, 将疏松的泥土、杂质等从块茎中分离出去。通过除秧辊将残留茎蔓和杂草剔除, 将清选干净的马铃薯摆放在收获机的后方或侧向进行集条摆放, 然后进行人工捡拾。其主要流程为除秧、全幅挖掘、输送清选、薯茎输至地面, 人工捡拾、运输等。

3. 收获机的选型

马铃薯的收获机械类型很多, 有半机械化和联合收获, 半机械化有半行和双行, 配套拖拉机功率为25~50千瓦, 投资较少, 拖拉机可完成其他作业。联合收获一次可完成薯块挖掘、泥土分离、薯秧杂草分离, 然后把薯块直接输送到运输车中。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带箱斗式, 箱斗容积在2~4吨, 集满后自卸;另一种用输送带侧输出到另一台运输车中, 这种作业薯皮碰破率较高, 不适宜作种薯, 不适宜长期储存。联合收获机械投入大、效率较高, 适合大型农场使用。

4. 机械收获马铃薯技术要点

新购机具按照说明书将其悬挂在配套的拖拉机上, 做好左右拉杆和中央拉杆的调整, 紧固各部件, 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进入地块作业时, 挖掘深度要调整适度, 太浅易伤薯块, 起不干净;入土过深, 增加作业负荷, 薯块与泥土分离不净, 易被埋在土里。根据土壤质地和含水量调整好分离筛链条的震动幅度, 以保证筛土干净, 作业中, 如果机具缠绕杂草等应停车清理, 严禁行进中用手、脚清理, 以防伤人。

机具调整适合后, 合理配备随机收获的拾薯人员。根据使用经验, 使用双行挖掘收获机起薯按每天作业10小时计大约收获40亩, 一般马铃薯亩产在1750公斤左右, 需要配备30多拾薯人员;如用单行收获机, 每天作业10小时能收获12~15亩, 需配备10~12人拾薯。使用联合收获机械的不需配备拾薯人员。拖拉机驾驶员要精力集中, 防止拖拉机走偏, 以免车轮走上垄台碾压未收货的薯块或半边垄收获不净。应视地理情况随时调整挖掘深度, 以保证作业效果。按一般要求, 机械起净率在98%以上, 明薯率在98%, 破损率不超过2%。作业一定时间后, 要停机检查各部工作状况, 保证作业质量和效果。

5. 常用薯类收获机械

(1) 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 (2) 青岛璞盛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NFX-700型马铃薯收获机。 (3) 河南省荥阳市华丰农业机械厂生产的小型马铃薯收获机。 (4) 郑州山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4K JW-1600型薯类挖掘机。

收获机械 篇2

我国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将会有一段孕育期。现阶段仍处于开发期,这个市场还需要培养联轴器和引导。这个热潮中包含了许多小麦收获机热的“余热”,而不是真正的“自热”。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还需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我国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将会有一段孕育期。现阶段仍处于开发期,这个市场还需要培养和引导。这个热潮中包含了许多小麦收获机热的“余热”,而不是真正的“自热”。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还需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从机型发展来看,目前是小型和中型发展较快,而大型则较迟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地理、种植农艺等影响因素差距甚大,其对机型的要求自然也各不相同。如一年两熟种植区需要秸秆粉碎质量好的机型,保证下茬播种;地块小的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需求小型的单行机;内蒙、新疆及东北或其它发展畜牧养殖的地区,则需要秸秆回收型的玉米收获机。也就是说,大、中、小型玉米收获机各有其发展的需求市场。因此,生产企业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开发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玉米收获机。

据分析,让农民认识玉米收获机,而且能适应当前不同行距、不同行数的现状,已进入市场的机型是小型的单行机,而主导市场发展的将是2、3行的悬挂式、自走式机型,玉米割台能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大量的自走式小麦收获机,也会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呈现小型开局、中型主导的局面,几乎与小麦联合收获机发展如出一辙。

今后5年内,主要发展的是功能单一,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易维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悬挂式和自走式的2、3行机型为主,主要完成摘穗、还田功能。此后,大中型自走式机将成为主力机型,并发展粮饲兼用机型。

必须注意的是,应首先充分利用农户现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割机(有底盘)来发展玉米的机收。

2、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总计约有1万台玉米收获机(全国农机化统计只有4千多台),全国机收水平只有1%。因而,其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从1997年和1998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玉米收获机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已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不少地区已开始组织少量的机具进行玉米的机收服务。如山东省组织跨区玉米机收;河南省平顶山市组织20多台玉米收获机到安阳进行机收;山东玉丰集团成立租赁公司,20多台玉米收获机(年租金4000元/台)一出手便被农民一抢而空。局部性、区域性的玉米机收服务已见端倪,玉米易地机收将成为一种可能。

我国目前共有玉米种植面积0.24亿公顷,种植大省(市、自治区)有山东、河北、吉林、河南、黑龙江、四川、辽宁、陕西、内蒙古、云南、山西等。从玉米机播面积来看,排在前几位的是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新疆、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由上面2组数字不难看出,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机播面积,都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我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也将首先在这些地区展开,而西南的云、贵、川

三省,虽然种植面积也不小,但因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的限制,将不可能走到上述地区之前。从农民的认识程度而言,最早接受小麦机械化联合收获的农民,肯定也将是最早接受玉米机械收获的农民。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秸秆粉碎还田已渐渐为农民所接受,这对于农民接受既摘穗又粉碎秸秆的玉米收获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玉米机收(包括易地机收最早的地区)与小麦基本相同,也将从中原、华北最早兴起,然后向东北、西北扩展。

关于玉米收获的重点发展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北方14省、市、自治区玉米面积约0.18亿公顷,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占全国玉米机播面积的75.76%。在吉林、辽宁、北京、黑龙江、天津等省、市,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如,吉林玉米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34%,占粮食面积的68.10%;辽宁占43.38%。和51.18%;北京占38.5%和48.6%。山东省玉米面积约266.7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4%,占粮食面积的32.5%,虽然是省内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第一),但从绝对数量来说,却是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1%。现在,山东已成为我国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产品销售的主攻区域。从种植绝对面积来看,山东排第一,以下分别是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在157.3~262.7万公顷之间。

在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小麦玉米二熟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5省市,种植面积约733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1%,该地区日照积温不足,秋收季节劳力紧张。二是东北、华北一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玉米种植面积约867万公顷,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6.5%。三是西北区,包括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玉米面积197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8.3%。从自然、技术及经济条件综合分析,其主攻方向自然也当是小麦、玉米二熟区,其次是东北、华北一熟区,西北再次之。

再从与玉米机收密切相关的玉米机播方面分析。目前我国玉米机播面积已达973万公顷。排位在先的省、市、区有:吉林(209万公顷)、黑龙江(179万公顷)、辽宁(133万公顷)、河北(125万公顷)、内蒙古(94.5万公顷)、陕西(44.4万公顷)、河南(42万公顷)、陕西(37万公顷)、新疆(24.9万公顷)、山东(20.7万公顷)。此外,北京16.8万公顷,天津10万公顷。没有机播的基础,当然谈不上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机播水平较高的省份都集中在北方地区,以东北、华北地区为高。只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山东省机播水平还不如人意,这会使玉米机收不能很好的协调发展。

在需求数量上,我国目前年产量不足2000台,全国玉米机收水平也只有约1%,因此,发展的空间相当大。据有关专家分析,以每台玉米收获机平均每年收获70公顷(1050亩)玉米计算,全国共需要玉米收获机约30万台,按每台8万元计,可新增工业产值240亿元。另据专家用特尔斐法预测,2000年我国玉米收获机可达1.2万台,2005年和2010年拥有量可分别达2.95万台和5.85万台,不同时期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9.7%和14.7%。预测数值未必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看出发展的势头。

3、企业发展战略

虽然我国玉米收获机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实际应用的历程并不长,除黑龙江赵光机械厂生产的丰收-2卧式牵引机在我国国营农场有较多的应用外,其它机型则多是在近年开发出来,并逐步应用到生产中的。目前,年产量仍然很低,年产量超过百台的企业不过几家,大多数企业都只有十几台或几十台。可以说,玉米收获机才刚刚开始进入生产应用期,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

收获机械切割机构的仿真分析 篇3

关键词:摆环;收割机;仿真;Adams

中图分类号: S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474-02

小型联合收割机是集切割、输送、脱粒、分选、装袋等功能为一体的谷物收获机械 。在机器整个收获过程中,切割机构是实现切割功能的重要部件,主要由切割器和驱动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小型联合收割机使用往复式切割器较为广泛,部分型号尺寸已经标准化。在选用不同种的切割器时,其往复行程也不同,主要考虑驱动机构与割刀行程要相适应。驱动装置可分为曲柄连杆、曲柄滑块、摆环机构3类,其中曲柄连杆和摆环机构运用最广泛。往复式割刀及其传动机构的惯性力会导致机器的振动和转速不均匀,因此对转速较高的收割机而言应该考虑惯性力平衡问题。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但整体的质量较大,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对机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实现同样驱动功能的摆环机,结构相对紧凑,占空间小,连杆长度小,质量轻,产生惯性力小,在传动平稳性、结构方面优于曲柄连杆机构。摆环机构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其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在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过程中,实现部件间的准确连接和正常工作比较困难。对切割机构建立仿真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建立实验虚拟样机奠定了基础。

1 摆环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摆环机构安装在联合收割机的割台部分,将主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来驱动割刀进行切割。摆环机构主要由主轴(1)、摆环(2)、摆叉(3)、摆轴(4)、摆臂(5)、导杆(6)和割刀(7)组成 (图1)。

主轴通过2个轴承装在机架上,前面半轴与摆环的旋转中心重合,且旋转面与半轴垂直。前半轴与x轴夹角成α,主轴、摆叉和摆臂三者相交于一点,摆轴也和主轴垂直,且割刀与主轴平行。当主轴转动180°时摆环绕中心作球面运动,装配在主轴上的摆环转到关于yoz的对称位置,与原位置夹角为2α,从而使摆轴转动一个角度。摆轴再带动摆臂作摆动,连接在割刀上的导杆驱动刀片作往复运动,形成切割运动。完成了从输入旋转运动到输出往复运动的整个过程。

2 切割机构的运动特性

2.1 摆环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摆环与主轴所成角度为90°-α,当主轴转动时,装在摆环里的轴承会产生转动,摆环与主轴会发生相对运动,弯轴会以O为顶点旋转形成圆锥面,摆环做球面运动,摆环与摆叉为铰链连接,二者可以相对运动,摆叉与摆轴又是刚性连接,摆轴上装有滚动轴承连接在机架上,摆轴只发生转动。将摆环分别投影到yoz和xoz这2个平面上(图2),

设初始位置摆环圈与yoz面垂直,摆环在上面的投影为直线DD′,与z轴的夹角为α,长度为2R。同时在xoz面上投影为1个椭圆,长轴为2R,短轴为2Rcosα。当摆环旋转180°时,在yoz面上的投影为直线BB′,与DD′关于CC′对称。设椭圆上有一点M,主轴转过角度θ=ωt后到A点位置,对应到yoz面上,其投影为A′A。此时摆叉转过的角度α-ζ=α-arccos11+tan2αcos2ωt;由参考文献[4]可知,割刀位移x=-rcosωt×1cosα1+tan2αcos2ωt,割刀速度v=ωrsinωt×1cos(1+tan2αcos2ωt)3/2,割刀加速度a=ω2cosωt×1+3tan2α-2tan2αcos2ωtcosα(1+tan2αcos2ωt)5/2。其中,r為摆臂长度,ω为主轴转动角速度,α为摆环角。

2.2 切割速度约束条件

由于收割机切割作业时,刀片的切割速度与收割机行进的速度、割幅、喂入量等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切割速度。通常收割机的喂入量q、割幅B、作业速度vm有如下关系式:vm=qCBM(1+1/β),其中,C为常数,当单位以t/hm2计算时,C=10;β为谷草比,为已割作物中谷粒与茎秆的质量比;M为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动刀片的切割速度通常与收割机的作业速度vm成正比,因此刀片的切割平均速度vp可根据vm来选择,即vp=βg·vm,其中βg为收割机的切割比,通常是由收割作业的种类和收割机的型号来决定。

3 机构的三维建模

在小型联合收割机中,一般先确定割台尺寸和传动路线简图,所以在设计割台传动部分时,摆环机构中的摆杆和摆臂长度应该与割台尺寸相吻合,当主轴与割刀的初始安装位置确定后,需要对其他连接部分进行设计装配,再通过运动仿真来模拟并验证其结构尺寸准确性。

由于该收割机是小型联合收割机,其割幅为1.3 m,喂入量为1.0 kg/s,其作业速度为0.8 m/s;一般联合收割机中,βg=0.75~1.2,其切割平均速度vp=0.6~0.96 m/s。摆环轴角度越大,割刀的惯性力越大。当摆环轴角度α=15°时,摆环机构带动割刀运动规律与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所得到的结果最为接近,所以此角度也是一个最佳取值 (图3)。

Adams具有强大的运动学仿真和分析功能,但在三维建模部分比较薄弱;因此机构的三维建模采用Solidworks,先分别设计出各个零件的结构和尺寸,再将所有的零件装配成型。然后把整个机构的装配体一并倒入到Adams当中,此时装配的关系已经丢失,只需分别再对各个零件添加约束和运动副,最后再进行装配检测即可以完成割刀在Adams当中的仿真准备。

4 切割机构的仿真与分析

根据收割机的传动比,可以计算出主轴的转速为 500 r/min,在Adams中添加驱动电机并设置其转速,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可以观察到割刀动刀片会做往复运动。此时分析动刀片的运动规律。

从图4中可以看出割刀在x轴上的移动变化特性,其行程为50 mm,在x轴做周期为0.12 s的往复简谐运动,满足设计最初设计行程要求。图5是割刀在x方向上的速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割刀在往复运动完成1次切割时,割刀的位移速度变化范围在-1.4~1.4 m/s之间,割刀的平均速度为0856 m/s,能够满足切割要求。图6是割刀的加速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其加速度变化范围是-69.7~69.7 m/s2。对照以上图4、图5、图6,可以看出当割刀的行程达到一半时,此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而在割刀行程最大时,其速度为0,但加速度最大。

5 结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为现在的产品研发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缩短了研发周期。通过三维软件的建模,使实际产品虚拟化;再通过虚拟装配技术,将各个零件装配在一起;最后采用仿真技术,设置与现实工作状况相似的条件,并测试其重要参数条件,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反复调试模型参数,达到合理的成品。为实际生产活动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的有效研发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庆波. 联合收割机行业发展动态及安全质量状况分析[J].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6(7):44-45.

[2]吴雪梅,张富贵,吕敬堂,等. 收获机械中摆环机构运动学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0,32(4):58-59,64.

[3]李建平,刘俊峰,杨 欣,等. 摆环机构特征造型及运动仿真[J]. 农机化研究,2008,30(6):31-33.

[4]吴守一. 农业机械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1-42.

[5]李宝筏. 农业机械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87-421.

[6]李增刚. 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6-79.

[7]陈 志,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12-920.金 星. 基于LED光源的多光谱诱虫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476-478.

牧草收获机械的选型 篇4

一、牧草收获机械种类

1. 割草压扁机:

主要有往复式割草压扁机和圆盘式割草压扁机,其结构由割台、压扁辊等部份组成。工作时,牧草经切割后送入压辊压扁,在地面上形成一定形状和厚度的草铺,不损伤叶片,以加快茎秆中水分的蒸发,促使茎叶干燥趋于一致,其干燥时间可缩短30%-50%。

2. 搂草机:

主要有指盘式搂草机、栅栏式搂草机和搂草摊晒机,用于收割后牧草的翻晒、并铺、摊铺,以加快牧草的干燥。

3. 打捆机:

主要有方捆打捆机(包括小型方捆机、中型方捆机、大型方捆机)和圆捆打捆机,其配置的压实系统,可以使打成的草捆从内到外一样密实,将牧草包装成规则的形状,便于运输并长期保存。

4. 草捆搬运与堆垛机械:

主要包括自走式或牵引式方捆捡拾车和多功能搬运机等。

二、牧草收获机械的选型

1. 了解割草机械分类及性能

(1)割草机械分类。割草机械根据用途分为坡地、平地和草坪割草机等。按悬挂方式分为悬挂式和半悬挂式,悬挂式又有前悬挂、后悬挂和轴间悬挂之分。按行走动力驱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走式,而牵引式又有牵引架式与中枢轴牵引架式之分。按割刀方式分为机械传动割草机和液压传动割草机。按切割部件结构分为往复式割草机和圆盘式割草机。按割草幅宽分为窄幅割草机与宽幅割草机。按压扁方式分为橡胶辊、钢辊和锤片式,各种不同的压扁方式有不同的作业适用条件。

(2)割草机械性能。 (1) 搂草。搂草器轮齿调整方便和适当,以不触地作业、不刮耙草坪地皮为宜,并不翻起泥土和枯死植物残余,以减少其随后发酵和滋生细菌的可能。 (2) 收割。性能好的割草机械,可以快速割断作物,即使遇到地头、圆形障碍物、隔离树和树篱等都能从容控制,迅速均匀的收割干净利落,保持收割后的草条蓬松。 (3) 压扁。带有脆弱叶子的豆科以及禾本科作物(如紫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和百叶根等),适合选用橡胶辊,通过压裂茎秆,消除茎秆角质层和维管束对蒸发的阻碍。不带有脆弱叶子、角质层厚和表面坚硬的作物(如雀麦、猫尾草、羊茅和鸭茅属等),可选用钢制锤片;钢制锤片选择可翻转的方式,正面是半圆形面、反面是菱角面;对于中等坚硬的作物可选择半圆形面朝下,这样可使草料有效避免损伤;对于非常坚硬的作物可选择菱角面朝下,能有效地将作物茎秆压裂。具有脆弱叶片和坚硬角质茎秆的作物(如芦苇等),可选用V型尼龙指杆,既可保护脆弱叶片,还可压裂茎秆上坚硬的角质层。 (4) 割茬控制。合适的割茬高度应控制在50-70mm,割茬过低会造成草皮裸露,草场再生缓慢,不利于草地的持久利用,还会使下一茬的牧草生长推迟。

2. 了解调制机械类型

调制机械按动力来源,分为人力、畜力和动力调制机。按作业项目,分为摊晒机和搂草机,摊晒机又有摊行机、翻草机、摊条机、翻条机之分,搂草机又有横向搂草机和侧向搂草机之分。根据主要工作部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分为垂直旋转式和水平旋转式。

3. 掌握机器的内在质量

(1)保护装置。机器有无设置安全保护装置,磨损后是否可以直接进行更换。

(2)易损件。机器的易损零部件是否耐磨,磨损后是否可以局部进行更换。

收获机械 篇5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

(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

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

(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

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

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

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

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

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

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⑴发动机烧机油。⑵液压油管断裂漏油。⑶传动链条断数多。⑷变速箱弯曲。⑸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

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

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

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

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

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

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

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三、发展前景

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介绍几种新型棉花收获机械 篇6

由中国收获机械(集团)总公司新疆联合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991-6629323)研制开发,已通过新产品及科研成果鉴定。

该机结构紧凑,其驱动和工作部件传动采用静液压系统无级变速、电磁阀操作控制,先进的光电循环监控主要运转工作部件、报警显示故障部件。不但能采收等行距60、70、90厘米棉田,且适用于30厘米+60厘米、68厘米+8厘米宽窄行采收。

主要技术指标:摘净率≥90%,撞落损失率≤10%,含杂率≤10%,机具可靠性≥91%。

二、9970型自走式摘棉机

由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电话:010-84536419)生产。该机采用先进的PRO-12采摘头,双采摘滚筒,每个采摘滚筒装有12根锭管,每个采摘头共有432支摘锭,采摘头高度可自动控制。

该机对不同的工况有很强的适应性,通过调整,可采摘行距76、81、91、97、102厘米的四行棉花作物,也可以采摘行距为76、81厘米的五行棉花作物。

主要技术指标:配备动力184千瓦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采摘速度1挡5.8千米/小时、2挡6.9千米/小时,运输速度24.8千米/小时,棉箱容积32.8立方米。

三、4ZT-8型摘棉桃机和5MJB-1.5型剥桃净棉机

这两种机具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8师农机局、新疆石河子农机咨询服务中心和石河子市柴油机厂(电话:0993-2013404)共同研制,已通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的新产品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4ZT-8型摘棉桃机可与40.5千瓦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牵引作业,每次可采摘8行(行距60厘米×30厘米),生产效率1.07公顷/小时。

5MJB-1.5型剥桃净棉机与摘棉桃机配套使用。收获棉桃3~5天后用该机剥桃净棉作业,棉桃剥净率达95%以上,净棉含杂率小于6%,并能提高剥桃棉花的质量等级1~2级。

四、4MC-2型棉柴收获机

由河北省邱县农机修造厂(电话:0310-8362259)研制生产。该机将铲切式和提拔式原理结合在一起,利用一个旋转的刀辊将棉柴从地下提拔起来,由于刀辊在整个机具宽度内都入土作业,所以无须考虑棉花的行距,克服了夹持提拔式棉柴收获机对行距要求较高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机具的工作效率和适应性。

收获机械 篇7

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广东等省区。甘蔗产业已成为甘蔗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1]。2011年,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05万hm2, 同比增加18. 7万hm2。目前, 国外产糖大国如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甘蔗生产收获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即从甘蔗种植到收获都是机械化管理[2]。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 主要是由于我国甘蔗种植的主要区域多数分布在丘陵、坡地等地段, 再加上由于农户种植与农艺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 甘蔗种植收获机械技术和糖厂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约。

甘蔗收获机械主要分为整秆式和切断式两种, 大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在巴西、澳大利亚等产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澳大利亚完全有取代整秆式收割机的趋势[3]。主要原因是由于甘蔗切段后, 必须在16h内开榨, 否则糖分下降, 影响出糖率[4],

目前, 我国糖厂的生产模式不能保证及时开榨, 甘蔗收获后需要存储一定的时间, 整秆式收获机械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现有开发的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械普遍存在技术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适应性不强等问题; 特别是功率消耗大、输送不平稳、输送通道不畅容易堵塞等问题[5], 难以让甘蔗收获机械发挥效率。物流输送系统是甘蔗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机器的利用率。甘蔗田间的平整度、甘蔗生长状况、枯叶以及杂草等都会影响甘蔗收获机器的输送性能。同时, 机器的工作性能和效率与机车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关系[6]。 利用广西大学开发研制的整秆式甘蔗收获机, 在甘蔗田进行包括机车前进速度、输送系统的输送速度、甘蔗剥叶机构的剥叶节奏等不同的操作组合的甘蔗收割试验。测试机器输送系统出现阻塞的工况以及包括生产率、含杂率、断尾率等多种收割效果的操作组合, 寻找输送系统甘蔗物流变化规律、输送系统出现阻塞的因素以及获得一定产量的前提下, 收获效果为80% 以上断尾率和3% 以下含杂率的机车前进速度、 输送系统速度与剥叶节奏匹配的操作组合, 为甘蔗收获机械的顺利工作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

1机器收割甘蔗物流输送过程

机器收获甘蔗时, 将甘蔗从自然形态经过扶起、 砍切、输送、剥叶和输出等环节, 完成对甘蔗的收获。 根据甘蔗的种植农艺, 目前大部分的甘蔗收获机械是对单垄的甘蔗进行收获。在收获过程中, 甘蔗收获机械的扶起环节会让不同自然形态的甘蔗扶直。为了便于砍切, 收获机械前端的压蔗辊会将扶直的甘蔗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甘蔗经过砍切后, 在螺旋抬升机构的作用下, 甘蔗杆会被抬升约15° ~ 25°, 经过甘蔗喂入环节进入柔性夹持输送通道, 形成了甘蔗输送物流。在柔性夹持输入辊的作用下, 甘蔗流以一定的输送速度流向收获机械的剥叶环节, 剥叶环节以一定的剥叶节奏对甘蔗流进行剥叶和断尾。剥叶后的甘蔗经过输出环节输出到收获机械的集蔗装置完成收获过程[7]。收获过程的甘蔗流量大小变化与机车前进速度有密切的关系, 机车的前进速度上升, 甘蔗流就会增大, 甘蔗流增大对输送辊的挤压效应和摩擦效应会增加。同时, 甘蔗流也与输送系统的输送速度密切相关, 输送速度上升, 甘蔗流就会减小。在输送系统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甘蔗流增加, 输送系统的利用系数就会降低, 引起阻塞, 甚至会出现断轴等现象。机车前进和输送速度的不同组合, 并行输送甘蔗物流的体积变化产生不同的输送效果和剥叶效果。

在剥叶环节, 剥叶机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当甘蔗流量大于剥叶能力时, 会引起剥叶元件的磨损、断裂等故障。甘蔗流量一定, 当输送速度大于剥叶节奏时, 甘蔗单位长度内被拍打的次数不足, 引起甘蔗含杂率过高, 断尾率过低, 同时也容易引起系统阻塞概率的增加。

2广西甘蔗农艺状况

广西地处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其亚热带季风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甘蔗的生长。在广西区内, 种植较为普遍的甘蔗品种主要有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6号、台优2号和农林8号。根据课题组前期已完成的甘蔗数字化模型知识库[8], 可以得到:

1) 平均每簇甘蔗为2. 76株, 株距的平均值6. 66 ㎝, 簇距的平均值44. 21 ㎝, 甘蔗生长密度为6. 24株/m。

2) 甘蔗的平均直径为23. 62mm, 平均长度为2415. 05mm, 平均质量为1. 3kg。

3试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3. 1试验甘蔗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甘蔗是广西钦州普通农户种植的台糖16号, 如图1所示。

甘蔗种植农艺数据为: 甘蔗簇与簇之间的距离为440mm, 每簇甘蔗长度为180mm; 平均每簇的甘蔗2. 76株, 甘蔗的平均长度为2 420mm。

3. 2试验条件与设计

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收获机械在种植台糖16号的甘蔗田进行收割试验。采用高速摄像机进行甘蔗输送的观测。根据甘蔗收获机械的产能和工作效率要求, 以及课题组的前期实验研究和相关文献[6 - 7], 甘蔗收获机械的工作前进速度在0. 1 ~ 0. 4m /s为宜, 剥叶辊转速为800r /min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剥叶效果 ( 用甘蔗含杂率和断尾率来衡量) 。收获机工作过程中, 输送系统输送辊的转速在100 ~ 230r /min之间能与剥叶环节获得比较好的匹配效果。

在不同的前进速度和输送速度组合下, 开展甘蔗收割的试验, 采用高速摄像机进行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用统计的方法统计甘蔗的剥叶效果。

3. 3试验因素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 在甘蔗种植密度和剥叶机构剥叶节奏一定的条件下, 机器的甘蔗收获效果与输送系统甘蔗物流量大小密切相关。其中, 影响甘蔗物流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机车前进速度、输送系统输送速度, 可以通过输送辊轮的转速 ω 求出。通过机车前进速度和输送辊转速组合试验来分析甘蔗收获机械的收获效果。因此, 收割试验的影响因素: 机车前进速度Vm, 输送系统输送辊轮的转速 ω。两个因素试验水平如表1所示。

3. 4试验步骤

1) 在机车前进速度一定情况下, 改变输送辊转速, 在田间进行甘蔗收割试验。每种速度组合做5次试验, 每次试验收割甘蔗约20m。高速摄像机安装在机车前桥, 观测甘蔗物流输送情况, 如图2所示。统计1根甘蔗长度内输送系统并行输送的甘蔗根数和机械收获后甘蔗的含杂率和断尾率。

2) 在输送辊转速一定下, 改变机车前进速度, 在田间进行甘蔗收割试验。每一种速度组合做5次试验, 每次试验收割甘蔗约20m。统计1根甘蔗长度内输送系统并行输送的甘蔗根数和机械收获后甘蔗的含杂率和断尾率。最终统计与处理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3. 5试验数据分析

1) 在机车前进速度为0. 15m / s, 输送辊转速为100, 150 , 200, 230r / min的的条件下, 输送系统没有出现阻塞。通过高速摄像机观察, 在1个甘蔗长度内, 输送通道并行输送甘蔗的根数随着输送辊转速增加而减小。输送辊转速为200r /min时, 并行输送的甘蔗为3 ~ 4根, 获得含杂率为1. 9% , 断尾率为92. 2% 的剥叶效果; 但是, 在输送辊转速为230r /min时, 并行输送的甘蔗为2 ~ 3根, 而断尾率反而下降到83. 5% 。

2) 在机车前进速度为0. 20m / s, 输送辊转速同上的条件下, 输送辊转速为100r /min时, 输送系统出现了阻塞, 不能正常工作; 输送辊转速为150, 200r /min时, 并行输送甘蔗的根数达到5 ~ 9根, 含杂率和断尾率的趋势同条件1。输送辊转速为230r /min时, 并行输送甘蔗的根数达到3 ~ 4根, 断尾率下降到81. 5% 。

3) 在机车前进速度为0. 30m / s, 输送辊转速同实验1的条件下, 输送辊转速为100, 150r /min时, 系统出现了阻塞, 不能正常工作。输送辊转速为200r /min时, 并行输送的甘蔗为6 ~ 7根, 获得含杂率为2. 6% , 断尾率为85. 2% 的剥叶效果。而输送辊转速为230r / min时, 并行输送甘蔗的根数达到5 ~ 6根, 断尾率下降到78. 5% 。

在不同的组合速度下, 1根甘蔗长度内甘蔗流叠加的情况不同, 剥叶效果也不同。

4甘蔗收获机收获效果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数据表, 绘制含杂率与试验因素组合的关系曲线, 如图3所示。绘制断尾率与试验因素组合的关系曲线, 如图4所示。

从试验结果数据和曲线图可以看出:

1) 甘蔗收获机械的前进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输送系统速度越大, 在一根甘蔗长度内, 甘蔗流并行输送的甘蔗根数随之减少。

2) 输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前进速度越大, 输送系统甘蔗并行输送的根数增加, 甘蔗流体积增大。当出现7 ~ 10根的并行输送时, 输送系统就会发生阻塞, 出现不能正常工作的状况。

3) 输送系统并行输送的甘蔗根数越多, 收获的甘蔗含杂率越高, 断尾率下降。但是输送辊转速上升到一定程度, 虽然甘蔗并行输送的根数不多, 但断尾率也下降。这是由于剥叶节奏不变时, 输送速度加快, 单位长度内剥叶刷拍打甘蔗的次数减少而造成断尾率降低。

4) 前进速度与输送速度的比值越大, 1根甘蔗长度内, 并行输送甘蔗根数增加, 甘蔗的剥叶含杂率上升, 断尾率下降。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机车前进速度与输送速度的比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会获得较好的收获效果, 即含杂率在2. 5% 以下, 断尾率达到90% 左右。

5) 在机车前进速度为0. 15m / s时, 系统没出现阻塞, 也得到较好的剥叶效果; 但在单位时间内, 机车的产量较小。因此, 甘蔗收获机既要有一定的产量, 也需要获得较好的剥叶效果, 根据试验数据, 在机车前进速度为0. 2, 0. 3m /s, 输送辊转速为200 , 230 r /min时, 既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 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剥叶效果。

因此, 在输送系统的输送能力和剥叶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甘蔗收获机械工作时, 要控制机车前进速度, 使输送速度和输送速度的比值在0. 001 5以内, 可以使输送系统能不因甘蔗流过大产生堵塞和剥叶效果下降的情况。特别剥叶机构服务能力一定, 当甘蔗物流量大于剥叶服务能力时, 就会引起输送系统阻塞、 剥叶元件的磨损、断裂等故障的发生。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甘蔗收获机械的收获过程进行试验, 在剥叶机构服务能力一定时, 测出在前进速度和输送速度的不同组合下, 甘蔗收获的不同效果, 找到输送系统发生阻塞的速度组合。同时, 明确了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 获得剥叶效果为断尾率80% 以上和含杂率2. 5% 以下的速度组合, 为甘蔗收获机械的顺利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操作指导。

参考文献

[1]姚炜.我国甘蔗剥叶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农机化研究, 2007 (10) :232-234.

[2]梁阗, 陈引芝, 王维赞, 等.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85-87.

[3]Andre'Tosi Furtado, MirnaIvonne Gaya Scandiffio, Luis Augusto Barbosa Cortez.The Brazilian sugarcane innovation system[J].Energy Policy, 2011 (39) :156-166.

[4]Jesús E Larrahondo, Edgar F Castillo, Yuri Peralta, et al.Impact of extraneous matter on post-harvest sucrose losses and quality parameters in sugarcane[J].Sugar Tech, 2009, 11 (2) :171-175.

[5]李志红, 区颖刚.甘蔗收获机圆弧轨道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的功率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9) :111-116.

[6]肖宏儒, 王明友, 宋卫东, 等.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降低含杂率的技术改进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42-45.

[7]刘东美, 李尚平, 梁式, 等.基于全局协调的甘蔗收获机械物流系统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9, 31 (9) :29-32.

收获机械市场回顾与展望 篇8

从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近10年来的销量走势可以看出,2009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轮式谷物收割机年销量“跌宕起伏”但整体需求呈上升趋势,自2010年开始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基本趋于平稳仅仅出现“小幅震荡”,维持在了年销量4万台左右的一个存量调整期。2013年来看,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容量预计在4.3万台左右,相比2012年有一个30%左右的增长幅度,但是相比2010、2011两年基本持平。

2013年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出现波动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补贴政策拉动,2013年上半年多数地区轮式谷物收割机执行国补政策,尤其是5 kg/s喂入量机型单台补贴4万元对用户极具吸引力,而且各地对轮式机补贴数量没有过多的限制,拉动了市场需求;二是2012年机手的作业收益较好,刺激了2013年用户购机热情,用户收益变化是影响用户购机积极性的晴雨表;三是产品的升级拉动,2013年各个生产厂家均将传统产品进行了技术改进升级、作业效率(喂入量)升级、驾乘舒适性升级以及外观大升级,性价比大幅提高,不但刺激了老用户的“更新换代”购买,也带动了新用户首次购买。

从产品结构看,2009年以前,中原地区以2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导,东北地区以3/3.5/4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导。2010年开始,随着用户的需求升级,以及产品的技术升级,中原地区由一统多年的2 kg/s喂入量产品向2.5、3、3.5、4、5kg/s喂入量产品发展,东北地区向6、7、8 kg/s喂入量甚至更大喂入量产品发展。

2013年,是中原地区传统产品“跨越式”大升级的一年,5 kg/s喂入量产品成为主流,销售2.72万台,比重达到了63%。东北地区也继续向大型机发展,8 kg/s喂入量以上产品销量接近翻番增长。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前面已经说过,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来看,中小喂入量收割机已经进入市场成熟、产业成熟期;大喂入量收割机则处于市场成熟、但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期。2014年,预计这种成熟度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整体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从市场环境看,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是补贴政策变数较大。2013年5 kg/s喂入量产品市场需求爆发,除了产品升级拉动外,更得益于各地补贴政策的实施,但是2014年各地对轮式谷物收割机能否保持像2013年这样的宽松补贴政策,还不确定;二是社会保有量较高。2013年“三夏”,参加麦收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持在50万台以上,其中有32万台左右参加了跨区机收作业,促进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0%,小麦主产省区基本实现全部机收作业。这一数字说明了市场增量空间有限,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小麦机接近报废,需要“更新换代”,但国家“报废补贴”政策还未全面开展,“更新换代”进程偏慢;三是机手收益不均。2013年大部分地区麦收机手纯收入有明显差距,跨区作业机手收益较好,但没跨区作业机手收益一般;更新购机的老机手收益较好,但首次购机的新机手收益并不理想。四是农民投资趋于理性。社会保有量大,收益的不确定性,使机器投资回报期延长,农民购买行为趋于理性,在打工挣钱与经营农机挣钱选择上“精细算账”,不再盲目跟风购买。

综上所述,预计2014年轮式谷物收割机会有小幅下降,下降10%~20%,总量在3.7万台左右。

从产品需求看,中原小麦主产区需求将会以2013年这种5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同时可能在补贴政策导向下继续升级到6 kg/s喂入量产品需求。东北地区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6 kg/s喂入量以下产品需求下降,而8 kg/s喂入量以上大喂入产品需求将继续增长。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东北大喂入产品向双纵轴流脱分技术发展,中原地区中小喂入产品也将开始向纵轴流技术迈进。

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市场2013年市场运行回顾

从市场容量看,我国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收割机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市场真正升温还是从2002年开始的,市场突破了1万台,至2005年市场突破4万台,2005—2011年年需求量一直在4万台左右徘徊。2012年在黑龙江和江苏两大市场“井喷”销售的拉动下,市场销量达到6.5万台,增长44%;2013年预计销售6.3万台,呈小幅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市场下降引起的整体市场下降,2013年黑龙江市场下降30%。随着全喂入水稻机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及用户需求的改变,半喂入水稻机近几年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2013年预计6 000台。

从产品结构看,半喂入产品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目前仍然以4行为主,丘陵山区对两行需求上升,5行、6行市场需求较少。

全喂入水稻机产品近几年升级较快:一是两极分化,南方丘陵、山区向小型机发展,1.5 m割副以下小机型需求空间依然较为稳定;东北地区向大割幅、大功率的大型机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了3.2 m割幅、92 kW(125 hp)的产品;二是跨区作业需求快速增长,拉动适合跨区作业的2 m割副机型需求增长;三是纵轴流脱粒技术凭借效率高、性能好得到市场广泛认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从区域市场看,按水稻的种植农艺条件,将水稻机市场划分为3类,分别是单季稻区、双季稻区、稻麦油轮作区。东北单季稻区需求受天气影响较大,在持续两年的快速增长后,2013年出现回落。而其他稻区在补贴及更新需求的拉动下,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虽然水稻机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但从“市场”和“产业”来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机仍然没有进入成熟期,未来几年市场格局和产业竞争格局仍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半喂入水稻机则呈现出市场成熟、产业基本成熟的特点。

从市场环境看,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一是“更新换代”需求下降。全喂入水稻机使用年限一般在4~6年,使用寿命要明显低于其他收获机械,特别近几年纵轴流及双滚筒等高品质产品的出现,加快了更新换代的频率,在2009年整体市场销量达到高峰后2013年是第4年,也是旧机更新的高峰期,预计2014年更新需求会从高峰期有所回落;二是补贴政策拉动。补贴操作将更加规范、透明,资金使用更加有针对性,购机用户得到更多的补贴实惠,全额购机、普惠制将会全面实施;三是用户收益“两极”分化。随着全喂入水稻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兼收小麦、油菜功能的不断完善,全喂入水稻机机手开始大范围跨区作业,单机作业量快速增长,跨区用户收益同步提高;而没有跨区作业的用户受跨区收割机影响,作业量及单价下降,收益减少;四是土地流转趋势明显。南方农村呈现老龄化趋势,种田人口不断减少,合作社及农机大户代收代种业务不断拓展,土地流转簇生的种粮大户不断增多,拉动新增用户群体增长。

综上所述,预计2014年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总量在6万台左右,呈现高位盘整、稳中有降的特点。半喂入水稻机随着全喂入水稻机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尤其是“纵轴流”、“双滚筒”全喂入机型快速成熟,其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中高端用户的认可,受此冲击,2014年半喂入水稻机需求持续低迷,总量在6 000台左右。

从分区域需求来看,东北单季稻区需求受天气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近两年降雨较多,履带机保有量大幅增长,预计2014年水稻机需求持续回落;稻麦油轮作区在跨区作业需求增长,纵轴流、双滚筒等新技术产品的影响下,更新换代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南方双季稻区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机收率较低,用户收益也普遍偏低,水稻机处于缓慢增长的趋势。

从产品结构来看,全喂入水稻机纵轴流机型需求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双滚筒及传统的单横轴流机型需求比例大幅下降。同时区域性需求特点更加明显,丘陵、山区对小割幅的小型产品需求平稳,稻麦油轮作区主要以2 m割幅产品为主,东北地区对大割幅产品需求比重上升。半喂入仍以4行为主导产品,但是南方丘陵地区呈现2行半喂入机需求,而东北地区5行、6行机型需求增长,产品需求呈现多样性。

自走式玉米机市场2013年市场运行回顾

2010年3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机销量达到8 000台,较2009年增长150%;2011年销量达到1.52万台,增长90%;2012年达到2.5万台,增长60%;2013年销量没有突破3万台,大约在2.9万台左右,增长1 6%,没有达到各生产厂家和行业有关人士当初预测的30%~40%增幅、销量3.3万~3.5万台的预期。

2013年3行以上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黑龙江地区下半年的洪涝灾害,致使4行、5行玉米机需求大幅下降;二是中原地区的部分地区干旱(如皖北、河南)、洪涝(如鲁西北)导致玉米大幅减产、甚至个别地区绝产,影响了用户购机积极性;三是京津冀地区2013年单台补贴额度下调,加上2012年机手收益不好,影响了用户购机积极性,致使2013年该区域市场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小两行自走式玉米机也同步发展,2011年销量过1万台,2012年销量2.4万台,翻番增长;2013年达到2.7万台,增长幅度与3行以上基本同步。主要得益于小两行不但作业灵活,适宜于小地块作业,也得益于低廉的价格。但是小两行由于属于低端产品,生产厂家鱼龙混杂,加上使用材质不过关,质量令人担忧,服务又跟不上,这两年频频出现曝光事件。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玉米收获机发展经历了“最早期的牵引式玉米机”阶段、“背负式玉米机”阶段、“背负式与自走式并存”阶段、“自走式玉米机”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以自走式玉米机为主的发展阶段,自走式玉米机需求快速增长,而背负式急剧下降。2013年看,中原地区背负式已经退出市场,完全进入了自走式时期,以3行为主、基于3行底盘的小4行为辅,且绝大多数地区需要带剥皮功能。同时小两行自走机由于作业灵活、价格低廉2013年得到了同步发展。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大4行为主,小4行、大5行为辅,同时在大4行底盘基础上拓展的小5行、小7行由于行距的适应性较好,需求比重上升。与此同时,黑龙江对大小垄双行、直收籽粒型玉米机有一定需求。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虽然近3年自走式玉米机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来看,均呈现出不成熟的特点。市场处于成长期、产业处于成长期,就说明玉米机市场今后的发展空间还较大,总体方向是向好的。

从市场环境看,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是机收率偏低。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是最大的,但机收率却是最低的,2012年玉米机收率仅有40%,预计2013年仅达到45%,同小麦和水稻机收水平相比相差甚远,较低的机收率决定了较高的发展空间。二是政策支持。玉米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也进一步保障了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对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重点支持将是持续的。三是产品不断成熟。现在正处于玉米收获机械快速发展的时期,各主要生产企业均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成熟度,同时提高生产能力,强化售后服务能力,为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购机群体在不断增加。由于玉米收获人工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成本高,用户对机械化作业依赖性高,随着玉米机产品的逐步成熟,市场空间大、收益保障率较高的自走式玉米机已经成为用户的投资热点。五是农机农艺融合度不断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是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的重要“瓶颈”,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多次召开研讨会在不断推进玉米种植农艺规范化,促进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六是土地流转加速、家庭农场以及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为玉米机尤其是大型玉米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玉米收获机成为合作社、家庭农场投资农机的首选。

如何正确使用谷物收获机械 篇9

(1) 拨禾轮状态完好, 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

(2) 刀杆不应有弯曲和扭曲变形。

(3) 割刀移动灵活。曲柄在两死点时, 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中心线应重合, 偏差不大于3 mm。

(4) 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前端间隙小于0.3 mm, 后端间隙为0.5~1 mm。

(5) 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的铆合应牢固, 并保持完整锋利。

(6) 护刃器不应弯曲、损坏, 所有护刃器尖端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偏差不大于3 mm。

(7) 输送带应转动灵活, 调整可靠。

(8) 传动装置灵活, 各轮摆差小于5 mm。

(9) 割台升降灵活, 工作可靠。

(10) 安全装置完整可靠。

2.东风ZKB—5型联合收割机

(1) 拾禾器运转灵活, 弹齿在同一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 5 mm。

(2) 收割台下降到最低位置时, 拾禾器弹齿应和地平面接触, 偏差不应大于10 mm。

(3) 割刀在运动时, 要求连接夹板对割刀前后偏差一样, 以减轻刀头导向套的磨损。连接夹板的松紧度应适宜, 使球头既无明显间隙, 又不夹死为宜。

(4) 所有护刃器上的定刀片应在同一平面内, 偏差不应超过0.5 mm。

(5) 动刀片与定刀片应贴合, 前端最大间隙不应大于 0.5 mm, 后端间隙不应大于1.5 mm。动刀片与压刃器之间应有间隙, 但不应超过0.5 mm。

(6) 当刀片处于极端位置时 (止点) , 所有动刀片中心线与相应护刃器定刀片中心线应重合, 偏差不应大于3 mm。

(7) 割台后壁上的挡板与搅龙叶片之间间隙不应大于 10 mm。

(8) 搅龙叶片与割台底面间隙为6~35 mm。收获厚密作物时, 间隙调大;收获稀矮作物时, 间隙调小。搅龙叶片与割台两侧面间隙要调一致。

(9) 伸缩拨指与割台底面间隙一般为10~15 mm (最小间隙不应小于6 mm) 。收获稀矮作物时, 应使拨指在前下方位置时伸出最长。

(10) 割台搅龙安全离合器的安全扭矩为98 N·m。

(11) 倾斜输送器链耙齿板与底面间隙 (在被动轴下面的间隙) 为15~20 mm。

(12) 喂人链耙松紧度以从中部提起20~30 mm为宜。

(13) 倾斜输送器安全离合器, 安全扭矩为98 N·m。

(14) 脱粒滚筒纹杆分左、右纹路两种纹杆, 装配时一定要注意一左一右装配 (相邻两根纹杆的纹路方向应相反) 。装好后, 滚筒必须进行静平衡实验 (有条件做动平衡最好) 。

(15) 滚筒转速调整:通过对滚筒轴上变速皮带轮和前中间轴变速皮带轮互相对换使用进行, 滚筒装大直径皮带轮, 中间轴装小直径皮带轮, 转速调整范围为400~750 r/min, 收割大豆时用;若滚筒装小直径皮带轮, 中间轴装大直径皮带轮, 转速调整范围为800~1 335 r/min, 收割小麦时用。

(16) 脱粒间隙: (滚筒纹杆与凹板条间隙) 入口间隙为 14~24 mm, 出口间隙为2~14 mm。

(17) 逐稿轮应完好无损。逐稿轮叶板尖端与下栅条间隙为30 mm。

(18) 键箱逐稿器与机器侧壁间隙不应小于5 mm, 两相邻键箱间隙不应小于2 mm, 木轴承间隙为0.5~1 mm。

(19) 鱼鳞筛片倾角一致, 调整灵活可靠, 筛片开度调节范围为0°~45°

(20) 风扇叶片歪曲小于5 mm, 与两壁间隙大于5 mm, 保持平衡。

(21) 籽粒和杂余螺旋推运器转动灵活, 工作可靠, 推运器叶片与壳体间的间隙不应小于5 mm。螺旋推运器安全离合器扭矩为45 N·m。

(22) 各种刮板升运器链条紧度为用手扳动刮板, 如能从链条垂直位置向前、后各扳动30°为合适。

(23) 卸粮搅龙操纵杆正确调到拉杆的“接通”位置时, 应使卸粮离合器完全接合。当拉杆扳到“断开”位置时, 离合器应迅速彻底分离, 此时主动齿和被动齿齿尖的间隙不应小于3 mm。

(24) 卸粮搅龙摩擦式安全离合器传动扭矩为100~ 120 N·m。

(25) 卸粮搅龙调整板 (闸口) 一般开度为80~100 mm。

(26) 行走离合器间隙为10~15 mm, 踏板自由行程为20~25 mm。制动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15~20 mm。操向轮前束为0~1 mm。

(27) 行走皮带的张紧度用40 N力压皮带中部, 其下垂度应为10~15 mm。

(28) 无级变速器油缸推杆挡块在上、下两个极限位置时, 距离各为1~1.5 mm。

(29) 操向轮锥形轴承 (7606, 7609) 间隙应为0.1~ 0.3 mm。

(30) 方向盘自由转角为15°。液压系统操纵灵活、准确, 机构可靠, 无漏油现象。

(31) 各传动轮面与轴垂直, 偏斜量小于3 mm。

(32) 各传动轴无弯曲, 轴头摆差不大于1 mm。

(33) 发动机技术状态完好。

收获机械 篇10

玉米收获机在籽粒直收作业中,脱粒滚筒进行玉米果穗的脱粒作业,玉米的籽粒破碎率和损失率主要受制于脱粒滚筒的结构和工作参数等机械因素,以及玉米果穗与机械之间的适应性、收获作业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田间作业条件、气候环境、作物形态和玉米的物理和机械特性,此外,玉米作物各部分含水率也是影响玉米收获和收获后操作的关键因素。在玉米的物理和机械特性中,作物强度包括茎秆强度、果穗强度和籽粒强度,对玉米的收获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

二、试验方法

1. 脱粒工作参数测试

在纹杆式脱离滚筒中分别测定三种玉米品种在三个不同时期的玉米果穗破碎率、凹板分离效率、脱粒效率和籽粒破碎率。

2. 力学测试

采用准静态压缩和弯曲试验测定相应玉米果穗和籽粒样品的物理机械特性,同时测定玉米含水率。在径向压缩试验中,取长3cm的玉米果穗进行压缩试验,加荷速率为1cm/min,人工从果穗上剥下的玉米籽粒加载速度为0.5cm/min,测定抗压强度,即为径向压缩下最大接触压力,计算变形模量和极限载荷。在弯曲试验中,取完整玉米果穗进行弯曲试验,加荷速率为3cm/min,测定强度。

三、试验结论

1. 玉米品种和收获时期对所研究的大部分玉米物理和机械特性有显著影响。

2. 脱粒过程中果穗破碎率最大的品种,其果穗自身的机械特性测定值最低。

3. 对传统的脱粒机构而言,玉米果穗的抗压强度是影响果穗脱粒的最重要的作物特性。

4. 采用回归分析,分析玉米的物理和机械特性与脱粒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1)果穗抗压强度是影响脱离滚筒工作最重要的单因素;

(2)果穗抗压强度和果穗直径是影响果穗破碎率最重要的双因素;

(3)果穗含水率、果穗抗压强度和果穗弯曲弹性模量是影响脱粒效率最重要的三因素;

(4)果穗含水率、籽粒含水率、果穗抗压强度和果穗弯曲弹性模量是影响凹板分离效率最重要的四因素;

(5)果穗抗压强度和果穗弯曲弹性模量是影响滚筒脱粒操作中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

(6)玉米品种和收获时期显著影响大部分彼此独立或彼此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

(7)果穗和籽粒的机械特性值较低时,果穗脱粒过程中,果穗破碎率较高,凹板分离效率、脱粒效率均较低;

(8)果穗和籽粒的机械特性值较高时,果穗脱粒过程中,果穗破碎率较低,凹板分离效率、脱粒效率均较高;

(9)籽粒含水率较果穗含水率对脱粒滚筒的影响更大;

(10)籽粒损失率和果穗破碎率随收获期延长均降低。

5. 可根据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收获期玉米物理和机械特性的不同优化传统脱粒滚筒操作。

(本文为译文,原文为:

巴旦木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 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收获;巴旦木;振摇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S2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45-03

巴旦木(Amygdalus Communis L)又称扁桃或美国大杏仁,属蔷薇科、李亚科、桃属、扁桃亚属落叶乔木或小灌木。巴旦木是营养价值最好的坚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被誉为“干果之王”“西域珍品”“世界四大坚果之首”,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及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中亚国家,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深受消费者喜爱[1-3]。

巴旦木树高5~8 m,树冠圆头形成圆锥形。其种植模式主要有园式和间作式,栽植过密会导致生长不良、结果很少。根据当地情况,可选用3 m×5 m,4 m×4 m,4 m×5 m或4 m×6 m等方式,即栽27~44

株/667 m2。定植后3~4 a即可生产一定数量的干果,8~9 a单产可达70 kg/667 m2以上。间作式一般株距为3~4 m,行距12.5~50.0 m不等[4]。

1 巴旦木收获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新疆巴旦木的收获还完全依靠人工,具体方法为:使用简单的辅助工具敲打晃动果枝,使成熟果实掉落。这种采摘方式用工量较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因人工缺失错过果实最佳采收时机,进而影响果实的果品质量和后续生产。人工采收成本约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70%,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巴旦木的利润逐年减少[5]。

国外巴旦木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收获,其工作原理是:巴旦木主干被夹持部位夹持,基于偏心振动原理,巴旦木经振摇从树上脱落。与传统人工收获作业相比,机械化收获效率高、成本低,其生产效率是人工的5~10倍。

当前,研究和设计适于新疆种植模式下巴旦木采收机械,对于提高巴旦木产品的收获效率及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6]。

2 林果收获机械研究现状

果品收获是果园作业的最后关键环节,果品收获机械类型及工作原理因果树种类、种植模式不同而型式多样[7]。果品收获机械按配套动力可分为自走式、悬挂式、牵引式;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气力式、机械振动式和接触式,机械振动式根据产生振动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撞击式和振摇式。目前国外用得最多的是振摇式采收机[8]。

2.1 气力式收获机

气力式收获机(如图1所示)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大功率风机将空气进行压缩吹动,产生高强度气流作用于果树之上,使得机器与果树间无刚性接触,并通过导向器改变气流方向使果树树枝摇动,果实通过自重及空气冲击造成的外力而脱落。这种收获机械是最早用于林果收獲的收获机械之一,主要用于收获橙子和其他一些浆果类的果实[9]。

气力式收获机通过高压气流的冲击使果实脱落,收获机与果树间无刚性接触,避免了对果树树皮和树枝的损伤;由拖拉機牵引风机作业,在行间距较大的果园中能够灵活地移动作业,但是不适于在密集果园中进行收获。虽然气力式收获机进行收获时采净率高达90%,但由于风机的功率大(250~300 kW),产生的气流速度高,对果树的枝叶会有一定的损伤;同时,工作时机器的大功率运行,导致了高噪音、高能耗和高成本,所以这种收获机械正逐步被其他类型的机械所取代。

2.2 振摇式收获机

振摇式收获机(如图2所示)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林果收获机械之一。国外对牵引式、自走式及手持式收获机的研制和开发已经相当成熟,这种类型的机械适用范围广,能够收获巴旦木、核桃、开心果和咖啡豆等不同类型的林果[10]。摇振式收获机主要由推摇器、夹持器、接果装置、输果装置等机构组成,其主要工作单元是振动夹持机构。工作时,通过拖拉机动力驱动液压油箱,调节悬臂梁和夹持机构的位置,从而夹紧果树树干或树枝,使机器与果树刚性连接,夹持机构中的偏心轮或曲柄滑块装置在液压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果树产生振动,进而脱落果实。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马达的转数,从而调节振动的频率。果实从树上脱落后,落入专门的收集装置收集运输[11]。

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均以振摇式为原理设计了红枣收获机,其红枣采收效果良好,采摘率高,各项测试指标达到了设计的技术要求[12]。目前,这种收获机械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摇动机工作参数对收获率的影响、果实收集方式及提高机械化收获率等方面。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振动时间是摇动机的主要工作参数。为了使用最小的振动获得果实的最大位移和反冲击,Erdogan等人研究了Coppock和Hedden,Adrian和Fridley及Kececioglu等人所设计的摇振机。成熟果实脱落率会随着

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机械采收的效率

(1 500 kg/h)要明显高于传统的人工采收效率(450 kg/h)。Refik Polat等人在研究巴旦木机械化收获时,发现振摇式收获机的振幅和频率影响着果实脱落的百分比,但是果实脱落同样也依赖着果枝的振幅。相同的摇动时间内,振幅50 m、频率15 Hz的参数组合得到的采净率高达97.7%。

2.3 撞击式收获机

撞击式收获机与振摇式收获机间的主要区别是:撞击式收获机通过机械或电磁式撞击装置(如图3所示),单次或多次瞬时高输入激励产生振动,使果实快速脱离果树,从而减少果实在连续振动过程中产生损伤。这也是撞击式收获机的主要工作原理。这种机械适用于不宜使用树干摇振机采收的老弱果树,主要用于收获果实硬度大较大的树种(如橄榄、核桃等)。撞击式收获机可以在果树两侧同时工作,对称配置。工作时,具有4个自由度的悬臂将待收获树枝压紧,通过加速度高达3 000 m/s2的撞击装置迅速击打树枝而使果实脱落。

nlc202309081258

2.4 接触式收获机

接触式收获机(如图4所示)是将具有许多细棒均匀分布的振动器直接插入植株丛,采用不同类型的振动方式击打或梳刷植株枝条,使果实脱落。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类型的机械被广泛用于酒葡萄、蓝莓和黑莓等藤本类水果和浆果的收获。

Peterson 等人设计了可用于收獲生长于不同形状棚架(T型、V型和Y型)上的黑莓收获机械,该机器能够通过液压轴承调节双滚筒钉式振动机构与棚架上果枝的接触位置。

3 结语

林果收获机械种类多样,但国内针对巴旦木收获机械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今后需要加强对巴旦木收获机械的研发。林果收获采用最多的是振动收获,振摇式属于其中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收获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巴旦木的机械化收获依据其他林果机械化收获方式可考虑采用振摇式结构,以实现巴旦木机械化、简单化、高效化采收。

参考文献

[1] 依米提·肉孜.以机械化引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5):40-42.

[2] 成健红,侯平,李疆,等.巴旦杏的产业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0(1):32-38.

[3] 尤努斯江·吐拉洪,马木提·库尔班,木妮热·依布拉音.巴旦木的营养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0):56-58.

[4] 何建木,肖雪鋒.莎车巴旦木产业化种植与经营对策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5):28-35.

[5] 汤智辉,孟祥金,沈从举,等.机械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8):65-69.

[6] 吐鲁洪,阿依木妮莎,杜英,等.国外果树振动采收机[J].新疆农机化,2004(3):54-56.

[7] 孟祥金,沈从举,汤智辉,等.果园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2(1):238-241.

[8] 刘磊,牛长河,刘旋峰,等.沙棘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分析[J].新疆农机化,2010(1):35-37.

[9] 史高昆.气吸式红枣收获机设计与试验研究[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4.

[10] 散鋆龙,牛长河,乔圆圆,等.林果机械化收获研究现状、进展与发展方向[J].新疆农业科学,2013(3):499-508.

[11] 付威,崔健,张慧明,等.林果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及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6(12):264-268.

[12] 汤智辉,沈从举,孟祥金,等.4YS-24型红枣收获机的研制[J].新疆农机化,2010(1):30-32.

如何做好联合收获机械的推广 篇12

一、 联合收获机械推广中存在问题

1.结构发展不合理, 不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 北安市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增长主要以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和大豆收获机为主, 玉米收获机械和其他收获机械发展缓慢, 制约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2010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35.8万亩, 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为10台, 机械收获面积为2.2万亩, 仅占种植面积的6%;2011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40.5万亩, 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为24台, 机械化收获面积为5.3万亩, 仅占种植面积的13%。玉米种植收获难已经成为制约北安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也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也影响了全市收获机械化程度和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全市2010年收获机械化程度为81.2%, 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为95.3%;2011年收获机械化程度仅为77%, 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为92.7%, 分别降低4.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2.盲目发展, 影响经济效益。

自1999年北安市通北镇飞跃村少部分联合收割机主自发组成跨区机收队, 到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参加夏季麦收作业, 由于当时联合收割机少, 作业有保障, 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吸引了附近村屯农民购买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快速增加, 同时全国各地联合收割机数量也快速增长, 跨区机收队伍逐年扩大, 已出现过剩的现象, 机主之间互相抢活, 相互压价, 使跨区机收经济效益逐年降低, 有的机主甚至亏损。同时, 由于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后, 对购买联合收割机给予补贴, 部分机主不做市场调查, 盲目购买大马力联合收割机, 合作社在选型上也采购进口大型联合收割机, 但因一家一户的种植, 作业地块小, 无法作业, 没有作业市场, 造成资产闲置和经济损失。同时, 农民在购买时还是以大豆收获机械为主, 而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已出现机械过剩的现象。

3.缺乏培训, 影响作业质量。

现在驾驶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员, 大都未经过农机驾驶学校正规操作驾驶培训, 只凭一本使用说明书或一些老驾驶员教授的简单驾驶方法, 就开始驾驶操作作业, 经常出现因驾驶操作失误而引起故障,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因不掌握农作物田间操作技术规程, 在农作物收获时因损失率、破碎率高等造成收获质量纠纷, 给作业者和农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做好联合收割机今后推广工作的建议

1.有计划发展。

今后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应与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和耕地使用实际相结合, 引进先进、推广性能优良的收获机械, 合理选择收获机械类型和配备收获机械数量, 购机补贴实施时, 要重点补贴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和马铃薯收获机械,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 北安市还需要百余台玉米收获机械, 机车动力在150马力以下, 在保证本地机械化收获水平的前提下, 使推广的每一台联合收割机都能发挥较高的利用率。

2.组织规范作业。

为规范联合收割机作业市场秩序, 应建立规范的农机作业中介组织, 吸收联合收割机会员, 为他们提供作业信息, 售后服务、机具检修和技能培训等服务, 统一安排组织作业, 统一作业价格, 减少盲目作业造成的损失, 结束一盘散沙的局面。

3.加强技术培训。

上一篇:数与计算下一篇:阴式子宫全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