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获机械化(共10篇)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1
本刊讯:10月20日, 山东省农机局在东营市利津县召开了全省机采棉现场会。会议组织观摩了棉花机采作业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机具演示。省农机局卜祥联局长到会讲话, 韩永平副局长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 棉花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机采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近年来, 围绕突破这个瓶颈, 在农业部、省财政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投入专门资金, 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机械的研发创新和示范推广,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全省大型采棉机有了一定数量, 按机采棉模式播种面积达到16万亩, 棉花机采也实现了突破。会议强调, 下一步, 棉产区各级农机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工作措施, 努力加快棉花机械化发展步伐。一要加强示范引导。各地要学习借鉴东营经验, 抓好棉花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积极探索总结适合当地实际的机采棉技术模式、路线和规范, 并大力推广普及。二要加强机艺融合。积极推行规范化播种, 注重机械采摘与清选加工紧密衔接, 推动形成棉花机械化农艺技术与加工保障体系。三要加强政策扶持。整合利用各方面资金政策, 对棉花机械研发、推广、购置、使用进行全方位支持, 为棉花机械化提供有力装备支撑。四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积极汇报争取, 加强内外协作, 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2
摘 要:一、机械化推广程度偏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受限,机械化推广程度偏低,造成收益下滑,农民劳动积极性受挫,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以农业的棉花为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人工采棉费用430元/亩;
关键词:农作物论文,农作物论文投稿,农作物论文杂志
一、机械化推广程度偏低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受限,机械化推广程度偏低,造成收益下滑,农民劳动积极性受挫,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以农业的棉花为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人工采棉费用430元/亩;新疆西北棉区人工采棉980元/亩,50公斤棉花用工量12个。美国实行棉花全程机械化,籽棉采摘仅为80元/亩,用工量平均为0.5个,全世界约有30%棉花机器采摘,但我国棉花机采率为8.5%,且集中在新疆棉区,黄淮海棉区刚开始试行。山西运城市试行机采成本130元/亩,节约人力资源成本300元。如果新疆棉花全部实行机采化,可以大大节约成。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步伐较为缓慢
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足。大多数农民没尝到使用机械化的甜头,处在观望或试用阶段。二是土地流转较为缓慢。机械化推广需规模化成片作业,目前我国大多土地还由一家一户农民传统作业,全国土地流转率仅为35%。三是机械价格较高。目前许多大中型机械价格昂贵,少则10多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如一台采棉机200万元以上,棉农买不起也用不起。四是配套范围窄。我国虽注重研发生产多用途农业机械,但市场上销售的农业机械,大多数用途不够广泛,加之许多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限制了机械化的.大力推广。
三、如何推广农业机械化
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是根本。国家农业、土地、供销等涉农部委应积极总结推广山东、安徽和山西等省市土地流转经验做法,制定实施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同时,省地市也应出台政策配套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规模化成块连片,确保机械化大力推广,切实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加大农机具补贴是关键。各级政府和财政、税务、农机、水务、电力、油气等部门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厂家,将其用电、用水、用地、用油、用气等视同农业或居民使用价格;对生产使用钢材、零部件等原材料实行征税抵扣和增值税等“零税率”优惠,把农机具产品价格大幅真正降下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不断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财政补贴标准,让农村合作社、涉农企业组织或农民朋友都能买得起,只有买的起才能用得上,也才会大力推广机械化,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3
关键词:棉花;机械化;机采棉;化调;品种
中图分类号: S56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58-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14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of cotton mechamized harvesting in Pengze County Furongdun Tow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5,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cotton competely mechanized pro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under the current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demonstration results showed it could b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measures. So, from the selection of species, plant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row spacing, block size, regulation of plant form, chemical topping and leaf removal, harvest weather factors, it summed up a se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for carrying out mechanization harvest in Jiangxi cotton region.
Key words: Cotton; Mechanization; Machine pick up cotton; Chemical regulation; Varieties
0 引言
近几年由于受销售价格急剧下降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共同作用,棉花种植效益大不如前,棉农植棉积极性迅速下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特别是长江流域棉区2015~2016年棉花年度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超过20%。当前,制约棉花生产的因素较多,除了前述的销售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外,还有农村劳动力老化、棉花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用工多等诸多因素。为了应对当前棉花生产的不利局面,探索适合江西省的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路子,彭泽县农业局从2014年起就以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经过两年示范,采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种植模式,棉花产量与常规杂交棉能保持在同一水平并且物化投入和用工成本均大幅降低,且与农业生产规模化相适应,是未来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长江流域,棉花生产要实现全程机械化目前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机械化采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作者通过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开展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棉花机械化采收的一套技术措施,为棉花轻简化生产提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彭泽县从2000年开始不断推广抗虫杂交棉,到2005年后已经基本普及。抗虫杂交棉普遍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且枝杈长,棉铃大、生育期特别是吐絮期较长,需多次采收,不适合机械采收。若要实现机械播种和采收,在兼顾产量、抗性、纤维品质的基础上侧重理想机采性状选育,从根本上提高机械采收率[1]。另外,品种还应具备生育期相对缩短、结铃性强、上桃、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等的特性。结合当前的采棉机对棉花品种的要求,应选择生育期短、主茎粗细适中(茎秆直径<1.8㎝)、株高在100㎝以内、果枝短、株型紧凑的常规品种为宜。
2 种植制度
彭泽县现行的棉花种植制度有油后棉、麦棉套种、一熟制棉花三种,尤以前两种模式为主。棉花栽培方式也是以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主,通过营养钵育苗移栽较好地解决了油棉争地问题并可以推广机械采收油菜、小麦等节本采收模式。棉花要实现机械采收则需要进行高密度种植,现行的育苗移栽由于成本过高不宜采用,因此只能采用直播的方式。但近两年长江流域各省开展的棉花机械采收示范时间基本上是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就影响了油菜的直播。另外小麦收获期一般为6月中旬左右,棉花的直播是5月上中旬,因而影响棉花的直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就需要探索新的种植制度。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近几年开展的棉花马铃薯连作轻简高效栽培模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效益较棉—油、棉—麦和一熟制模式要高。
3 地块与采棉机的适应性
机采棉田块应选择集中连片、肥力适中、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业规模上,摘锭式采棉机一般要求地块长度在500~1000 m,面积在6.7 hm2以上;指杆式采棉机一般要求地块长度在200~500 m,面积在2 hm2以上。彭泽县现有棉地能达到此要求的不足30%,且是分户经营。其余70%以上的棉田大多为丘陵和山区棉田,地块小且分散,较难适应当前采棉机械。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对于圩区地块必须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对丘陵山区地块一是要进行土地流转、平整,二是要对现有采棉机械进行改进以适应相对较小的棉田采收。
4 株行距配置
现行的棉花种植密度一般为1.8万株/hm2,行距为1.1~1.2m,株距为0.45~0.5m。王维,等[2]研究表明中棉所50种植密度为11.25 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密度为5.25 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且较高密度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可见合理的密度应较现行栽培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致在8.25 万株/hm2和11.25 万株/hm2之间,另外种植密度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还需进一步试验。为了与现有棉花采收机械配套,一般行距为76 cm,株距则根据种植密度进行调整。
5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棉花为大田直播,为了减少棉花苗期病害,建议选择包衣种。由于机采棉在播种前施足了底肥,棉田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地影响了棉苗生长。为了控制杂草生长,在播种后应及时用90%乙草胺乳油(1800 ml/hm2)兑水进行喷施,在棉苗有5片真叶时可用棉田专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除草。由于直播棉生育期较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要短,可视情况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
6 株型调控
机采棉密度大,对棉花株型要求严格,调控较常规棉难度大。机采棉要求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15 cm以上,因此应适当推迟第一次化调的时间。化调一般缩节胺用量为180~270 g/hm2,分4~6 次按 “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喷施,具体用量要结合长势、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2]。
7 化学打顶
一般机采棉种植规模大、密度大,如果采用人工打顶则增加投入较多。必须研究有效的化学打顶技术以达到控制无限生长的目的。张允昔,等[3-4]研究表明,药剂打顶比不打顶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顶部果枝和主茎节间的伸长,塑造合理的棉花株型,起到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并且经济效益增加明显[3]。在生产上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形成较易操作的技术规程。
8 化学脱叶
脱叶催熟效果直接影响机采棉花的品级、加工、储存质量和实收产量。应科学把握喷药时间、气温变化和脱叶催熟剂用量。据张丽娟,等[5]研究,施用脱叶剂催熟剂既要考虑棉铃有效生长时间,也要结合脱叶催熟剂对温度的要求。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60%、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以上进行为宜。在赣北棉区,一般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喷施脱叶催熟剂为宜。
9 天气因素
9.1播种期天气
据对2007~2014年彭泽县5月份气象数据统计表明,5月份平均气温为22.5℃,能够满足棉花直播出苗对温度的要求;5月份降水偏多,平均201.7 mm,占5至10月份总降水量的23.5%,中旬和下旬≥1mm降水量的天数分别为3.1 d和3.5 d,极大值为5 d,所以在5月份播种要充分利用好雨后窗口期及时备地播种,并及时开好排水沟,防止渍害导致烂种。
9.2收获期天气
2007~2014年,彭泽县9月~10月的月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各项指标平均数与郑署峰,等[6]在“安徽省发展机采棉的探讨”一文中安徽省同类指标相近,且安徽、湖北、湖南等气象条件相似的棉区也相继成功开展了棉花机械采收,说明该县基本具备了开展棉花机械采收的气候条件。
10月上中旬为机采棉脱叶催熟的关键时期,天气的好坏对棉花成熟和脱叶效果均影响较大,彭泽县2007~2014年10月平均气温为19.1℃,结合旬雨日分析脱叶催熟剂使用时期应选择在10月上旬较为合适。机械采收则应避开旬雨日较多的10月中旬。
10 生产与加工的适应性
目前的采棉机采收的籽棉一般含杂率均较手采棉要高,要经过必要的加工预处理才能进行籽棉加工,这就要求在大规模发展机采棉时要有必要的预处理设备与之配套。
参考文献
[1] 赵会薇. 机采棉品种选育现状[J].中国种业.2013,9:18-19.
[2] 王维,郑曙峰,徐道青,等.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5,5(9):50-56.
[3] 张允昔,李永旗,崔爱花,等.棉花后期喷化学药剂打顶对其生长及产量影响[J]. 棉花科学,2015, 37(2):18-23.
[4] 鲁速明,张允昔,李永旗,等. 棉花化学药剂打顶在江西本土化应用试验研究[C].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汇编:159-162.
[5] 张丽娟,陈宜,杨磊,等. 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棉花,2014,41(11):8-9.
凯斯采棉机助力新疆棉花收获 篇4
凯斯采棉机被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评为20世纪农业工程领域人类最伟大的5大发明之一。凯斯Cotton Express®620型采棉机发动机功率可达268 kW (365hp) , 超大容量的棉箱和燃油箱容量, 田间摘棉时间更长, 具备全天采摘的生产力, 在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可以轻松采摘, 采摘效率高, 可节省更多人力成本;特殊设计的搅龙压实系统用来压实棉花, 使棉箱的容积得到充分的利用;垂直升降的棉箱带有电子负载测量系统, 节省了卸棉时间, 减少了棉花的损失。采用凯斯独有的双向采棉专利技术, 从棉株两侧同时采摘, 采净率更高, 质量更好, 使得棉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凯斯的林肯润滑系统减少了机械保养时间、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随着机采棉在新疆地区不断推广, 凯斯采棉机也走进了更多用户的视线, 其优秀的作业性能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2012年凯斯采棉机采棉在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面积的一半以上, 农一师总工程师朱维说:“凯斯620型采棉机质量稳定、操作方便, 相对于其他品牌的采棉机采净率更高, 可多采收棉花57~150 kg/hm2 (5~10 kg/亩) , 特别是凯斯的林肯润滑系统减少了保养时间、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率。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售后服务队伍技术过硬, 服务到位, 配件充足, 使每台采棉机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效率, 为用户生产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凯斯620型采棉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机采的主力军, 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随着凯斯采棉机生产基地落户新疆, 凯斯采棉机的整个生产制造体系、服务体系、备件供应体系和培训体系等更加接近当地采棉机用户, 无疑将会为新疆棉花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棉花机械采收栽培技术的探讨 篇5
1 前言
棉花的生产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对棉花收菜栽培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棉花采收栽培的效率,提高机械化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2 影响采棉机作业的因素
2.1 棉花品种 采棉机作业是通过扶导器将棉株扶持导入采摘室,利用摘锭辊上的钩齿挂住籽棉进行采收,而采摘室内宽度约80^-90mm,高为80cm。这就要求棉花品种株型紧凑,第一果枝结铃距地而高度要大于18cm,整齐度好,平均高度70cm以上;抗病、抗倒伏,成熟和吐絮集中,铃壳开裂性好,还要具有超早熟、次早熟和早熟品种的合理搭配,这样有利于延长采棉机的作业期。目前,新疆精河县种植的机采棉品种主要有中棉35、新陆早33、惠远710,基本符合机采棉要求。
2.2 栽培模式 与常规的棉花栽培模式相比,机采棉花要求棉花播种行距必须适合采棉机的采收行距。常规种植一般采用20cm+40cm+20cm+60cm或30cm+40cm+30cm+60cm模式,此模式不适应对行采棉机采收。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68cm+8cm,66cm+10cm双窄行等行距地膜棉种植,符合对行水平摘锭采棉机作业要求,而且若保证每亩株数在14000-16000株,与常规模式相比不减产甚至增产。
2.3 棉花脱叶催熟要求 棉花脱叶技术是用机械将化学制剂喷施到棉叶上,使其自然脱落的过程。机械脱叶催熟技术对机采棉的采摘质量影响很大。主要影响在3个方而:一是脱叶剂质量。二是机械作业质量。作业机械主要用高架式喷雾机和飞机,目前喷施效果较好的是袖筒式高架喷雾机。三是喷施时间的掌握。北疆一般集中在9月上中旬喷施,南疆一般集中在9月中下旬喷施。
2.4 机械采收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在喷施脱叶剂20天后,棉花脱叶率可达到85%以上,吐絮率达90%以上就可以进行采收。机采棉采净率一般在95%左右,损失率在4%以下。
2.5 残膜的危害 残膜混入籽棉中将可能造成皮棉等级下降,损坏棉纺设备,这就要求采棉机采收前必须将棉田中的残膜清除干净。
3 棉花机械采收技术
3.1 机采棉农艺栽培技术
3.1.1 选地和整地 机采棉对土地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选择的地块要连片的无埂条田,土地必须平整,中等肥力以上、滴灌地无埂子和毛渠。选择好的地块必须于入冬前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3.1.2 选择适宜品种 机采棉品种要求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高度在20 c。以上,成熟度好,吐絮早、快而集中,株型紧凑,不倒伏的品种,如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297一5,18一3、中棉36,等等。
3.1.3 栽培模式 通过试验,机采棉以66 cm+ 10 c。行距配置,平均行距为38 c。较为理想,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棉花中后期生长,棉花增产在3%一5%,采用3膜12行或5膜20行播种方式,株距采用9 cm,理论株数19 494株/667 m2,播量5. 4} 6 kg /667 m2,根据每年气候适时播种。
3.1.4 田间管理 一是全苗、壮苗。早辅放苗、早定苗、早中耕、早防病虫草害,该技术与常规棉花種植技术一样。二是化学调控。机采棉要求果枝始节在20 c。以上,新陆早10号果枝始节偏低,因此,必须推迟头遍化控的时间,化控采用机力搭桥喷施,对于弱苗可在二叶一心时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100 g促苗早发,其它棉花第1次化调可在5-7叶期,施用缩节胺的量应因地、因苗掌握。三是整枝。机采棉要及早抓好整枝工作。四是脱叶催熟。该技术是机采棉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关系到机采棉能否正常采摘,采摘时的采摘质量及速度,因此,必须严格、正确、适时使用脱叶剂,根据新疆机采棉脱叶催熟的使用经验,选择进口的脱落宝和乙烯利混合使用,667 m2用乙烯利70 g加脱落宝20 g脱叶催熟效果最好,喷施脱叶剂要求3-5 d内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花吐絮率要保证在30%一40%以上、喷撒药剂均匀一致,才能使其发挥较好效果,我区一般在9月上旬为宜。适合喷药的机械用以色列产的袖筒式喷雾机和上下双喷头喷雾机。
3.2 机械收获技术
3.2.1 收获机械 适合新疆的进口机械有凯斯2555型、迪尔9970型、迪尔9976型,以及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MZ一5型。
3.2.2 收获要求 早安排、早动手,对采棉机械进行检修、调整,确保采棉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技术要求,为提高机械采收质量和效率提前做准备。采收前必须先由人工破平条田内的横向埂、渠,清除好地膜、滴灌带等杂物。地头要留出巧m的转向带,并安排人工拾尽地头棉花,确保采棉机作业畅通。掌握好收获时间,要求脱叶率达到85%以上、90%以上棉桃吐絮时方可进行机采,机器作业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要根据棉田棉株的高度、密度和产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棉机,保证机采棉的采摘总损失率小于4. 5%,含杂率小于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棉花种植栽培采收的机械化水平,从而促进棉花产量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6
会议强调, 对棉花机械化生产, 中央1号文件做出了具体部署, 汪洋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张桃林副部长也都提出明确要求, 要研究加快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 中央对棉花生产机械化更加重视。农业部连续五年设立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国家投资1500万元, 实施了棉花全程机械化农业行业科技专项, 支持棉花生产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国家优质棉基地建设和科技攻关, 摸索总结了一套适应新疆干旱半干旱棉区生产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农业部先后制发了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同时, 山东、河北等地组织研发了新型多功能棉花耕播机、棉柴收集处理 (还田或粉碎) 机具和高地隙棉田喷雾机等机具, 为棉花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会议要求,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工作机制, 落实扶持政策, 增加科技投入, 扎实做好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各项工作。
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在满足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机械化补贴需求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对棉花主产区和棉花生产机械化补贴的支持力度, 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棉花生产机械的比例, 为加快突破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瓶颈提供资金支撑。
二要加快关键环节机具研发。加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 加强采棉机及配套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集成示范。鼓励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促进采棉机摘锭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棉花系列收获机械。加大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新工艺研究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推进机采棉加工升级。 (下转第18页)
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将继续设立技术推广项目, 支持棉花生产机械化。各棉花主产区农机化主管部门, 要建立稳定的棉花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加大推广资金投入。按照项目整合, 集中投入的原则, 积极探索各主产区棉花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 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推进。
四要推进棉花规模化生产。利用促进土地流转的好政策, 引导规模化生产。发挥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鼓励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植棉能手转移和集中。积极发展棉花生产合作社, 统一种植模式, 促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服务组织, 实施机耕、机播、机采等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经营, 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有效服务方式, 开展“跨户、跨村、跨乡 (镇) ”的跨区作业, 扩大机采棉作业市场规模,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棉花生产机械化省力增收 篇7
棉花采摘机械化省力增收:2012年10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一块棉田里, 拾花工身后采棉机在机械化采摘新棉。该团今年投入31台采棉机对种植的10万亩棉花实现机械采摘, 1台采棉机每天可采收棉花150亩, 完成约600个拾花工的工作量, 每亩地可减少棉花采收成本约200元。10万亩棉花实现机械采摘可使棉农增收2000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优质棉花产区, 棉花年产量约占全国1/6, 出口量占到一半。2012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植棉花760万亩, 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机采棉面积达到500万亩, 比上年增加150万亩, 大型采棉机数量达到1000余台。由于大力推广机采棉, 生产机械化率逐年提高, 拾花工引进数量逐年减少, 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10万人。
机械装花让棉农售棉更轻松:2012年10月, 一辆装花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三连农田地头晒场上进行装花作业。该团种植棉花10万余亩, 为使棉农从繁重的人工装花中解放出来, 团里购买山沃等棉花装载机20余台, 实现机械装花, 效率是人工的20倍。机械装花让棉农售棉更轻松, 加快了棉花调运速度。
机械加工优质棉花促农增收:2012年11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棉花加工厂的工人正在为加工的皮棉进行缝制包装。该团今年种植的10余万亩棉花总产籽棉预计达到4500万公斤。为确保入国储棉花质量, 在加工生产中, 加工企业严格执行加工质量标准, 采取控水分、降杂质、保纤维、促进度四项措施, 认真做好入储棉组批、调运工作, 确保棉花入储, 使棉花种植户增收。
湖北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 篇8
提起棉花, 可能大部分的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新疆, 然而笔者这次去湖北采访, 却发现原来这里也有棉花种植地,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 湖北的天门、枝江及周边地区种植着大片的棉花, 并在当时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库,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棉花全程机械化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棉花全程机械化过程又包括哪几个步骤呢?
2015年11月4日, 由湖北省农机监管局组织召开的农业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推进会在湖北枝江百里洲镇朱家嘴村举行, 来自农业部农机化司、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机局、新疆农垦科学院、宜昌市农业局、宜昌市农机局、枝江市委、宜昌市人大、宜昌市政府和宜昌市政协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近200人亲临现场观摩, 农业部农机化司王国占处长、湖北省农科院易宪达研究员、湖北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枝江市委副书记王克平、枝江市人大副主任王青山和枝江市政协副主席黄会明出席现场会。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奎阳代表市“四大家”向会议致辞。
早在该项目开始前, 湖北省农机局就组织了相关人员去新疆考察学习, 并且结合湖北当地多雨湿润的气候特点, 选取了中棉所60作为此次推广棉种。该品种棉花高抗枯萎病和耐黄萎病, 因其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可有效抗棉铃虫和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棉花的全程机械化是指耕作、播种、施肥和收获等过程的机械化, 在演示会现场, 1台常派牌4MZ-3型三行棉花收获机、1台约翰迪尔背负式单行棉花收获机、以及搭载在拖拉机后的秸秆粉碎机、播种机一一展示了棉花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过程, 这些机器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穿梭自如, 随着摘棉机向前移动, 雪白的棉花尽收囊中, 成行的棉花树顿时成了“光秆司令”。这也是农业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推进会机械收花现场最精彩的一幕。
农业部等相关领导参观了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过程
最后, 验收小组一致认为:枝江市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从棉花生产的各个生产环节入手, 紧紧抓住棉花播种和棉花机收两个重点环节, 带动耕整和田管等全程生产环节机械化, 与人工植棉相比, 省工增效。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做到了农机与农艺紧密融合, 共同探讨棉花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栽培模式和技术路线, 达到了项目任务计划书的要求。验收小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同时验收小组希望项目承担单位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密切配合, 细化技术方案, 为长江流域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做出贡献。
通过现场的演示结果可以看出, 棉花机收虽然在作业速度等方面效率很高, 但在作业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由于当地下小雨的缘故, 影响了机采效果, 但另一方面, 受技术的约束, 使大部分机采过后的棉花仍然需要人工二次采摘才能彻底完成收获。
据了解,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 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据调查, 2014年湖北省植棉物化成本 (不包括人工) 达8 070元/hm2 (538元/亩) , 包括肥料、种子、农药、耙地、机播、灌溉和拔棉秆等, 未来全程机械化必定是发展趋势。因此从技术方面而言, 如何在快速作业的前提下, 提高机采质量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
目前,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 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 规模小、劳动效率低及生产成本比较高。在美国, 籽棉采摘成本约1 200元/hm2 (80元/亩) , 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50 kg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 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采棉机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 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机采棉技术也发展较快。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在4 67万hm2 (7 000万亩) 左右, 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 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 湖北棉区机采试点才刚刚开始。2015年在湖北枝江的机械采收试验表明:摘锭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7.4%~93.3%, 采收效率为0.47~0.67 hm2/h (7~10亩/h) , 含杂率约7.4%;指秆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6.3%~92.5%, 采收效率为0.40~0.53 hm2/h (6~8亩/h) , 含杂率约为10.8%。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湖北地区才刚刚起步, 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 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要选育适合内地气候和机采特点, 铃期短和吐絮早而且集中的早熟品种;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不一样, 须规模化成片种植, 应迅速适应新模式;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国内使用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 每台200万元以上, 在没有面积作保证的情况下, 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 要加工机采棉就要花钱购置清杂设备。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9
一、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现状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 主要集中在新疆、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三个主要产棉区。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 我国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各棉区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 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 部分棉区机械化生产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黄河中下游流域棉区:该棉区只有河北、陕西、山西和山东等省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机播, 机播水平由34%到97%不等, 其中:陕西省最低, 为34%, 河北省最高达97%, 山西、山东棉花机播水平分别为92%、67%, 其余各省机播水平基本都在1%以下。在棉花机收方面, 只有山西机收水平为1.71%, 其余几乎为零。棉花的田间管理和排灌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制钵、机械移栽和机械拔棉秆等环节也已研制出多种机型, 处于示范、推广和完善阶段。
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该区域是三大棉区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 机播水平不到1%, 机收仅湖南省为2.23%, 其余几乎为零。棉花种植主要是手工操作, 直播棉采用人工穴播方式。近年来, 不少地方在制钵、育苗移栽棉中试验示范了冲压式制钵机, 钵棉苗移栽除人工挖坑移栽外, 大都先用机械开沟或打穴, 再人工移栽。棉花中耕和田间管理主要靠人工, 棉田植保用背负式喷雾器, 生产效率低下, 防治效果差, 还极容易引起人员中毒。不少地方逐步推广了超低量喷雾器和大型高效植保机械, 在灌溉方面示范了一些先进适用的喷灌设备。
西北内陆棉区: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相比, 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现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尤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化水平最高。2009年, 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6%, 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为77%, 棉花机耕机播水平均达到100%, 棉花机收水平达到23%。在植保、中耕追肥、拔棉秆和棉籽脱绒等环节也均已实现机械化作业。可以说, 新疆棉区除了收获环节外, 其它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二)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制约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环节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的栽种作业和所有棉区的棉花采收作业两个方面, 其主要因素如下:
1. 地域差异制约了棉花机械化栽植水平的提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种植主要以钵盘移栽为主, 但目前我国棉花钵盘移栽机械还不够成熟, 难以满足地膜覆盖移栽 (膜上移栽和移栽后铺膜) 、大钵体 (钵体直径达到10cm) 移栽以及宽窄行移栽、免耕打穴移栽 (如移栽麦后棉、稻田棉等) 等农艺要求, 在机械移栽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破钵、伤根、窝根和漏苗, 同时移栽质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较低和生产投入高等都是限制机械化移栽技术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
在棉花机播水平较高的黄河中下游和西北内陆棉区, 棉花种植以铺膜播种为主, 以提高有效积温, 促进棉花生长, 提高棉花产量, 采用较为成熟的铺膜播种机, 调好行距株距, 即可进行机械作业。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机械亟待更新, 部分生产环节缺乏宽幅、精密、高效和联合作业机组, 致使农业生产资料投放水平较低, 机具进地次数过多, 同时由于棉种加工质量水平的限制, 发芽率和净度较低, 限制了精量播种机的推广应用, 导致播种量偏大, 使生产成本增加。
2. 棉花采收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一是农艺与农机不适应问题。一方面现有采棉机主要以迪尔和凯斯采棉机为主, 均是对行采摘, 而我国棉花种植模式各异, 行距从30cm至70cm不等, 无法满足采棉机对行采摘要求。同时, 部分棉区采用“矮、密、早”的栽培模式, 致使机采棉喷雾机只能将脱叶剂喷施在上部叶片上, 而下部叶片不能有效地得到喷施, 整体脱叶效果不好, 造成机采棉含杂率较高。另一方面, 目前采用的棉花品种不能一次性集中开花, 花期太长, 无法一次采摘干净, 也影响了机采棉技术的应用。
二是与采棉机配套的机具, 如高地隙拖拉机、喷雾机和高栏运棉拖车等农业机具, 围绕机采棉机采后配套的打模机、运模机、开模机及异性纤维清理机 (主要清理地膜) 等机械, 需要进一步研发、改进、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棉花生产过程中, 残膜回收机具的性能及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目前在机采棉的收购和加工方面, 尚无明确标准, 籽棉和皮棉的含杂及等级的确定缺乏依据, 影响到棉农的利益和机采棉的推广应用。
四是传统棉花加工工艺落后, 不重视清杂和烘干环节, 不能满足机采棉的加工要求, 同时新建或升级改造一条配套的机采棉清花加工设备生产线的投入太大, 使得棉花加工企业没有升级改造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控制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布局,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新上的机采棉清花设备生产线的审批没有倾斜政策, 建机采棉加工厂遭遇政策瓶颈, 审批困难。因而影响了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五是实施机采棉的主要机械—采棉机主要靠进口, 价格昂贵。国内仅仅有贵航一家企业的产品能够投入使用, 但是其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建议
多年来, 国家相关部委和一些棉花主产区十分重视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 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是面对现状有如下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提高棉花采收机械及相应辅助机械的补贴额度, 建议采棉机补贴额度提高到40万元以上, 或者以30%足额补贴。
二是进一步加强棉花机械推广鉴定, 增加推广目录中棉花机械的品种, 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 将高地隙拖拉机和高栏运棉拖车等农机具和围绕机采棉机采后配套的打模机、运模机、开模机及异性纤维清理机 (主要清理地膜) 等机械纳入补贴范围。
三是出台棉花机械采收作业补贴政策, 对棉花机械采收作业进行补贴, 加快解决棉花生产机械化的这个瓶颈。
(二) 加快机械装备科研开发
加强对在研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 广泛吸收农艺专家参与各类棉花生产机械的研发工作,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提高研发工作质量, 确保所研发机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继续争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和“863”等重大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 进一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加快棉花生产机械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研发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采棉头, 开发高效、低耗和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棉花采收机械。对于棉花全程机械化新产品 (如打顶机、多样化采棉机械、机械制钵、机械移栽、脱叶剂喷洒机具、加工设备等) 研制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的研究及技术改造力度, 加快开发与应用棉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棉花加工质量, 实现棉花加工升级, 降低棉花加工损耗。对于国内已经成熟的棉花机械取消进口退税政策, 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 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
一是国家要加大对棉花生产的经费投入力度, 对棉花生产的种子改良、耕种模式及施肥方式进行改革, 增加棉花采收机械及加工设备技术改造的科研、推广资金预算。
二是要实现棉花生产规模经营, 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对占我国棉花生产总量40%以上的新疆, 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实行大规模的连片种植, 为实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对内地棉花生产也可逐步在棉花生产集中的省、地、县实行规模种植, 建立我国比较稳定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三是推广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要加大棉花耕种、施肥和采摘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建立与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相适应的管理人才队伍, 组建作业服务队和合作社, 为棉农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 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阳光工程资金, 加强对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
五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棉花区域性规模生产, 鼓励和引导棉农种植, 将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植棉能手转移和集中, 组织和发展棉花生产合作社或棉农协会,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棉花生产私人家庭农场, 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 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四) 创新棉业联合协作机制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促进棉花全程生产机械化问题更好更快地得到解决,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全局的高度, 用系统的眼光来解决问题。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目前除了需要解决棉花生产机械自身性能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外, 农机部门还要统筹解决好机具、作物、种植模式、加工、收购、标准化作业质量和农机农艺结合等问题, 与有关部门合作, 妥善处理棉农、农场、棉花收购企业及棉麻公司之间的关系, 建立棉农和棉花收购与加工企业共同发展的协作机制, 结成利益共同体。要联合种植业管理等部门改进棉花生产模式,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链条, 推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和利益一体化方向发展。
(五) 推广机采棉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
棉花收获机械化 篇10
棉花生产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棉花种植模式、采收以及清理加工等重要环节, 因此, 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发展机械采棉的各种因素,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是21世纪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讲, 在实施机械采棉的种植、采收和清理加工等诸多环节,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建立了完整的棉花机械化生产的全新模式, 人均种植面积即单产水平的稳步提高, 完全依赖于这种机械化生产模式, 已经代表着棉花生产发展的前进方向。本文针对目前机械采棉所面临的问题, 比较分析了机采棉与手采棉的技术经济效益, 提出了解决机械采棉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发展机械采棉的几点建议。同时希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实施机械采棉的过程中,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为“四化”再做贡献。
1 发展机械采棉所面临的问题
(1) 农民土地规模与机械作业规模不匹配。现在一户农民耕地少则只有几亩地, 多则十几亩地, 作物多样且不连片, 尤其是棉花种植面积为条块分割, 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和经营管理, 尤其在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的部分棉区, 由于这种现状, 棉花产量低, 质量差, 机采棉前景不容乐观。
(2) 大型棉花生产机械及其设备基本配套成熟, 而适应于农村的中小型棉花机械及其设备则单一, 且未配套成熟, 还有待于我国农业机械研究部门以及企业进行系统地研发、制造以及推广应用。
(3) 利益机制尚不完善, 造成机械采棉系统工程无法协调一致地推进。由于机采棉环节多, 从种植、喷药、脱叶、机采、打垛、拉运、拆垛、清理、加工到储运等各环节都有成本费用, 要使各个环节都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并具有可持续性, 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
(4) 棉花品级的质量问题。机采棉花的品质, 从理论上讲, 平均级别应高于手采棉花, 但在实际收购过程中定级往往偏低, 这主要是由人为检测因素造成的, 更主要是市场经济的正常反应 (市场流通环节中, 保证必要的盈利空间所致) 。
2 机械采棉的技术与经济要素分析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随着集约化大农业的发展, 棉花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已经成为进入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目前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的新疆棉区, 已经展现出它独特的生产模式, 特别是仅占我国1/10棉花种植面积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区, 棉花生产总量约占全国棉花生产总量的20%, 平均产值近4.5万元/hm 2。这主要依赖于它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 其技术经济优势如下。
(1) 选择适应机械作业的棉花栽培模式, 是棉花丰产丰收的基础。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年实践数据来看, “66加10”的行距种植模式或者“68加8”的行距种植模式, 比以往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至少增加20%以上的实际保苗株数, 在这种种植模式下, 增产是毋庸置疑的。
(2) 机械采棉需要 (在每年的9月5—15日) 实施脱叶技术, 明显改善棉株生长环境。后期通风透光增温效果明显, 棉铃增重10%, 棉花成熟度也有一定程度提高。据多年来的实测, 棉花年增产也在5%左右。
(3) 机械采摘采净率高。特别是水平摘锭式采棉机, 一次性采摘采净率可达95%, 而含杂率一般控制在8%左右, 这给后期的清理加工减轻了负担, 缩短了采收期, 提高了棉花的平均等级, 增加了机采棉收获的实际收益。
(4) 在清理机采棉花的过程中, 采取了4道籽棉清理、2道烘干和1道皮棉清理等工序, 较好地保证了棉花的应有品质, 而且可以把 (传统、收获期长、手工采摘的) 低等级棉花提高1~2个品级。
(5) 棉花生产机械化大幅度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2012年机械采棉的面积占到棉花总面积的50%以上, 另外40%多需要靠人工来采棉, 就拾花费用而言, 完成人工拾花近200万t籽棉 (按实际平均采摘籽棉支付2元/kg计) , 实际总共支付拾花费用将近40亿元。而运用机械采棉, 整个系统生产全部到位, 只需支付人工拾花费用的50% (即20亿元) , 就可以解决棉花采摘问题, 而且操作机械作业的工作人员收入颇丰。如果进一步提高机械效率, 生产成本还能降低20%左右, 这将大幅度提高棉花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6) 机械化生产能很好地适应地理环境,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新疆, 人工拾花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 拾花期拖得越长, 棉花级别就越参差不齐, 低级别棉花就越多, 商品价值也就随之降低。而机采棉只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 就能完成人工采棉3个月的工作量, 也大大降低了棉花降级的风险。换言之, 通过机械采棉捡拾棉花使得提升棉花品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7) 机采棉能够很好地解决异性异色纤维问题, 为棉花提升平均级别提供了可能。纺织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就是皮棉中的异性异色纤维。而造成异性异色纤维棉花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在手采棉的过程中, 人和牲畜的毛发、塑料、纤维等人为的杂物, 混入了采摘及运送过程的棉花中, 无形之中增加了清理成本, 在清理这些杂物过程中, 也对棉花品质有所影响, 从而导致棉花品质下降。
3 解决机械采棉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1) 土地规模适度增加。这有赖于行政措施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在此基础上, 连片规模种植面积至少在3.3~6.7 hm2 (50~100亩) , 再通过几年的努力, 使其在13.3~20.0 hm2 (200~300亩) , 以利于机械化统一作业、统一种植和统一收获。
(2) 开发相关设备。针对目前的棉花生产现状, 需加大力度开发相关配套系统中一系列中小型的播种机、喷药机、采棉机以及清理棉花机械等相关设备, 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减少人力劳动项目和成本, 全面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
(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链接机制。根据机械生产各环节所占成本比例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 形成完整的机械化生产利益链接机制, 控制成本的扩张。尤其是生产经营管理部门, 要主动筹划利益链接和分配机制, 全力推动机械采棉工程的建设, 保障各方利益协调联动, 最终确保工程的综合效益。
(4) 解决棉花品级质量差异的问题。这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机械技术方面的问题, 已经不是主要问题, 更多的应该从经营环节的角度入手, 在保证流通环节正常运营的前提下, 适当收取一些经营费用。目前降低一个棉花的级别, 皮棉减少600元/t的销售价 (折合成籽棉为0.2元/kg左右) , 这对整个机械采棉工程而言, 也是一个不小的成本。由此需要进一步控制由于级别降低而导致商品降价的总量, 有利于降低整个机械采棉工程成本, 对推广机采棉质量水平的提高有正面作用。
4 发展机械采棉的建议
(1) 发展机械采棉事业是我国现代植棉业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四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 机械化加信息化就是植棉业所追求的农业现代化目标。客观上要求种植业既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又要减少人力劳动的消耗, 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实现植棉机械化生产。近些年来, 我国农垦系统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成功的示范, 值得进一步扩大推广面, 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
(2) 大幅度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首先是人工成本。在种植上用机械代替人力, 是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 一台5行采棉机能替代1 000人左右的劳动能力, 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效益是巨大的。如果从耕作层次进行改革, 在旱作地区进行免耕播种作业, 可以直接减少犁地、耙地和整地的成本, 保证总成本降低20%以上, 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棉花市场竞争力, 棉农的利润空间因此会进一步扩展, 只有这样, 才能稳定棉花生产基础, 确保可持续发展。
(3) 在农艺措施上, 因地制宜地配置有利于机械采棉的株行距, 在管理上适当地使用作物生长调节剂, 控制高度, 增加密度, 特别是要适时使用好脱叶催熟剂, 保证丰产栽培模式发挥最大的增产效能, 通过棉花增产, 提高棉农收益。
【棉花收获机械化】推荐阅读:
甘蔗收获机械化06-04
水稻机械化收获08-29
收获机械08-18
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05-15
青贮复式收获机械07-10
选用花生收获机械07-26
马铃薯机械收获07-14
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技术10-05
赴乌克兰玉米收获机械考察报告10-24
兵团棉花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