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收获

2024-06-24

学生收获(精选12篇)

学生收获 篇1

上古代戏曲鉴赏单元之前学生很诚实的告诉我:“老师, 我们不喜欢读《窦娥冤》读《西厢记》读《桃花扇》。”我如果硬生生地抛一句, 高考不是只考你们喜欢的东西。我想他们也会马上把头低下乖乖地听讲, 但效果呢就不得而知了。90年代出生的孩子, 和我们不一样, 我需要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问题, 然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他们喜欢看的是青春少男少女系列小说, 他们能懂的爱情只能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一样简单直接。

古代戏剧的曲词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呢。我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改学生周记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把周杰伦的《青花瓷》抄在笔记上, 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答案。第二天上课的时候,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这个单元我们要赏析的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也就是说是要欣赏古代的歌词的美。我们先从你们都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入手来分析他的歌词的美。”我这样一说, 学生的兴趣大增, 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拿出来, 当教室里放出《青花瓷》的歌曲时, 我感觉这不是语文。听完之后我问学生他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 他们有的说是因为旋律美, 有的说是因为歌词美, 还有调皮的说因为喜欢所以喜欢。我微笑着不置可否。他们说完后我说了一句:“这首歌能够流行是因为它的作者方文山先生借鉴了很多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这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一个学生叫到:“老师, 你还知道方文山呀!”我回了一句:“为了你们我更要了解周杰伦!”学生们哄堂大笑。接着我说这首歌词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我顺势把大屏打开:“比喻, 运用想象力, 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或形容抽象的事物。 (1)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初妆, 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或者是第一次化妆后的样子。那一定很美, 不然不会用牡丹来形容, 惊艳, 大气, 雍容富贵得美, 国色天香。两个人一见钟情吗?抑或只是男子得一厢情愿。 (2) “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嫣然一笑, 美好的样子。笑如含苞待放, 那是怎样的笑, 含蓄, 耐人回味, 羞涩的打着朵儿, 如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3)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为“喻体”, “犹如”为“喻词”, “绣花针落地”为“喻依”。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 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 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 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 因而被小心呵护着, 唯恐一碰就破, 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 是那么轻盈细微, 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有了这样的情境进入, 学生们跃跃欲试, 他们自觉地分成小组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评价歌词的思想内容分析起来。十五分钟后, 他们站起来对这首歌词的赏析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摘录如下:

反复: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 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出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 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 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 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 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 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第三段与第四段开头的“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属于类句。但因为沾与染的语意都没有“惹”来的强烈, 沾与染只是一种与他物接触的用词, 但“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 主动性很强, 比较具侵略与戏剧性。也因此, 我用“门环惹铜绿”, 而不用“门环染铜绿”;还有另一句歌词我也是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也不用“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遇见'你”是同样的道理。一场大雨后满园的翠绿, 空气里充满湿润的水气, 芭蕉叶上滚动著晶莹的雨滴, 此时此景, 最是诗意;还有那历经风霜风吹雨打后, 依旧镶嵌在门板上只是多了些锈蚀斑驳的铜环, 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段文言词句以景入情, 然后再承接较为白话的下一段“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以为对仗。因为芭蕉与门环都是静态的实物, 只能被动的等骤雨, 等岁月侵蚀后慢慢氧化的铜绿;但人称代名词的“我”却跟芭蕉与门环不一样, 因为“我”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 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 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 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 而且在这段词里我一连用了三个“惹”字, 字义相同, 用法却不同, 饶富趣味。

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 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 增强词意的感染力, 强化了“惹”的意象。

夸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 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 彷佛是如此无穷无尽, 而且隔了千万里, 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 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 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锻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移用:简言之, 就是转化某一个词原来的词性。例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原为名词, 在这里做动词用。由于这样的转化, 句子顿时有了动态感, 进而深刻表达出前一句中的“书写”动作, 以及隐含在书写动作下的心意;“你的美一缕飘散”的“一缕”则是数量词转化成副词, 整个画面感都出来了。

倒装:“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 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 并不太会变动句子倒装前后的意思, 但是意境上就有所不同了。就拿此句为例好了, 未使用倒装的句子 (后者) 较平铺直叙, 整体感觉没有起伏, 较为平板;但倒装之后, 让人更有想象空间, 一位的美丽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 盈盈笑着。

摹写:所谓摹写, 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 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 彷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 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 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 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

我喜欢的一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烟雨什么时候来?我等的那个人什么时候现?让我想起郑愁予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在等你, 而你呢, 你达达的马碲是个美丽的错误, 你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意境幽长, 哀婉……我在佛前求了500年就是为了等你来……

课后, 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 我没想到语文课可以这样上。”随后的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们表现得极为认真, 对欣赏古代戏剧的语言和艺术手法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他们已经走进了这些可以与唐诗宋词媲美的古代戏剧。作为老师有老师的无奈, 我不是一个表演艺术家, 我不能用唱腔和身段来完美的呈现一个故事, 而仅仅通过文字来描述古代戏剧的美又显得空空荡荡。有一些美是可以通过文字来传达的, 而又一些美, 是自有形态的, 它们稳固甚至封闭, 不能被转化。你必须耐心接触, 进入, 深入, 再深入。直到你整个人与它有了心领神会的交合。这种感觉是旁人无法替代的。中国古代的戏剧就有这样的力。《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能明了它们多少的浪漫与传奇。”“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溅血点作桃花扇, 比着枝头分外鲜”……我不知道学生以后有没有机会听昆曲, 有没有机会静静地坐在戏院里去品味氤氲的水磨腔, 领略回风舞雪的曼妙?但现在我有些许安慰, 我让他们从周杰伦那里找了一扇探究古代戏剧的门, 纵使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远。

从学生的身上, 我体会到, 不论是教什么学科的老师, 都需要去了解学生。老师需要有热情, 但是只有热情, 只有笑脸是不够的, 要有方法, 要去积累智慧。

学生收获 篇2

——604班 班主任家访手记 曹春花2013.12 蓦然回首,我已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多年。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是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这一点我很赞同,因为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作为老师,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要存心的去告状,而是想通过孩子在校情况的真正反映,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已,所以我说,我们对家长说真话不能说是“告状”。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舍得给学生机会。

这次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学困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家访学生:刘合璋

一、学生信息:上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二、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13年11月27日 家访情况:经过傍晚的家访,我了解到,刘合璋在家中主要由他妈妈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但据了解,刘合璋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动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进入小学后,在众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但在经过前几次的失败以后,他信心有些不足,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又屡犯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总不见起色。当晚家访,我除了向刘合璋的妈妈了解他的一些情况外,我并没有当着刘合璋和他妈妈的面,一一数落他的种种问题,而是把他近段时间内,在学校一切好的表现跟他妈妈汇报了一遍。在与他妈妈的谈话过程中,我始终拉着刘合璋的手,他似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看得出来,他是很高兴的,没有想到老师的到来,给他带来的不是批评,而是夸奖。

经了解,刘合璋在家经常和妈妈交流,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为此,他很苦恼,不知如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因此想请求老师的帮助。

刘合璋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成绩能提高。

这两天的家访,我总共去了四个家庭。通过这次的走访,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鼓励称赞,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合作办学:学生的收获 篇3

“三工三实”是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熊璋教授对法国工程教育特点的总结,即“工程、工业、工作”与“实验、实践、实际”。

“三工”即面向工程,紧靠工业,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物的目标非常明确;“三个工,即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大工程的概念,不能局限于工程,要拓宽视野,甚至要跳出工业的圈子,要看得更远,在更加宽广的领域有影响力,我希望学生的就业领域也不限于工业领域,要在工业、教育、企业管理、政府部门、国防部门等等,而且如果是企业的话,要是世界500强这样的顶级平台,这才是他们的工作方向。”

“三个实”,即强调实验教学、企业实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期间,学生要经历3次实习。第一次是体验式,可以和专业、领域完全不相干,可以去麦当劳收银,关键是体验一线员工每一天的工作,因为管理者必须要了解每一个层面的员工的工作状态;第二次实习类似国内学生的实习,在相关企业作短时间的具体工作;第三次实习完全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承担一个工程中的某一个具体职位,负责对应职责。”

中法工程师学院有很多来自中法两国的企业界合作伙伴,也使学院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其一,担任顾问委员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参与制定学校的战略方针和专业发展方向,告诉学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二,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三,企业的一些工程师也在学校带领学生做研究,参与教学并提出项目计划。”

这“三工三实”不仅仅体现在中法学院的教学模式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习等经历中。刘昕畅、刘明等几位来自中法学院的学生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体会。

刘昕畅,2005级,曾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实习,今秋赴法国高等电力大学巴黎校区学习。

凭借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声誉,学院争取到了很多法国知名机构的实习机会。因为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所以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申请去那里的实验室实习。我今年寒假期间就在南特的城市建模实验室做图像处理的实习。我也曾尝试参加了北美数学建模,最后获得了一等奖。

课堂之外,我们有很多动手的机会。因为有北航作为后盾,我们可以方便地联络北航的实验室。上学年我和另外4名同学一起申请到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设计制作中法一号无人机,期间和北航先进飞行器基地和无人机所进行了合作,着实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实现了我们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院也鼓励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去企业实习,尤其是去生产的第一线。我曾在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在观摩整个生产线以及在装配车间实习后,确实能让人思考现在生产流程中各个岗位的作用,以及如何学以致用做好我们今后的职业角色。

作为第一届的学生,我们会有很多机会,但也会有很多难处,比如缺少学长,缺少过来人的经验。这就要求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去开创,让中法学院成为一个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响亮的名称。

刘明,2007级,冯如杯一等奖获得者。

我们这个冯如杯参赛团队组队于2009年12月初,最初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想在一起做一个有关计算机视觉的项目,并想从中学习一些平时在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而不是冲着获奖去的,最终得到冯如杯一等奖,我们也感到异常惊喜。

项目组的主要成员除我以外还有赵晓晰同学、庞磊同学,其他4名同学是我们3人考虑各方面因素从年级里面找的。组队之初所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项目应用背景的选择,在参考了王莉莉副教授和熊院长的意见之后,我们经过讨论和最终大家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选择《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交互式电子黑板》,之后一直到学期末结束,我们便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相关知识的准备。

由于项目主要是进行编程,而大家的编程基础又很薄弱,所以在一开始进行书写程序时常常出错,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找到程序里的错误,我们几个人围在电脑旁不知疲惫地工作到凌晨两点。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其中赵晓晰和刘汉泽在大年初六就随我返回学校开始了项目的制作。

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数令人头痛的问题,比如双线程的问题,同时采集两个摄像头数据的问题,无法正确配置编译环境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我们都是大家一起经过一周甚至更多时间的努力才得以解决。遇到问题时是痛苦的,但问题被解决、项目又向前走了一小步的兴奋和快乐也只有我们经历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收到顺利进入复赛的通知后,大家都异常亢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来准备最终答辩,我和其中3位主要队员为了准备答辩PPT和答辩材料在寒冷的实验室里连续奋斗了36个小时,答辩结束后,疲惫中的兴奋,拼尽全力后的欣慰都让我们难忘,结果对我们每个人都已显得不再重要。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中法工程师学院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丰富自我、发现自我的地方。

赵晓晰,2007级,2008年奥运志愿者,冯如杯一等奖获得者,即将赴中央理工大学里昂分校继续工程师阶段的学习。

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我在“绿色家园”媒体村为安保团队提供法语语言支持。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天是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8月7日一大早,我就接到D2楼医疗站的呼叫:需要法语语言支持。原因是一位阿尔及利亚媒体人员生病了'但他无法用英文与医生沟通,医生需要通过法语翻译才能够了解他的病情并告诉他怎样用药。我立即赶到医疗站担当现场翻译,经过一番常规询问后,医生确定他只是感冒。两天后,我在安检通道再次遇到他时,他已经痊愈。这次服务经历也让我们两个人成为了朋友。

巧合的是,同一天晚上我再次为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媒体人员提供了语言服务。

晚饭后,我刚刚回到一号验证大厅就被接待大厅叫去了。原来是一位阿尔及利亚的女记者要入住,但查不到她的入住信息。在乘坐了24个小时的飞机,又在机场等待了3个小时之后,仍没有得到自己住宿信息的她,最后只好来“绿色家园”媒体村寻求帮助。但是在两个媒体村以及包括北京会议中心、五洲大饭店等近十家奥组委指定的接待酒店那里都没能查到她的入住信息。于是,我联系了她在阿尔及利亚当地的单位领导,经过协商决定先帮她在其他酒店安排一个房间暂时安顿下来。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她在其他地方住宿的费用标准需要向总统请示,而总统正在开会,不能接电话。在等待总统会议结束期间,我陪同她去了中国移动通讯服务区,并向她简单介绍了一些媒体村的基本情况。最终,她决定先去国际广播中心(IBC)为第二天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做准备工作。

8月26日所有住在“绿色家园”媒体村的媒体人员都满意地离开了媒体村。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履行了一名志愿者对北京奥运的承诺,我用我的微笑把北京介绍给了世界各国的媒体,我参与,我奉献,所以我快乐!

周琳,2007级,入选中欧精英大学联盟项目,即将赴中央理工大学南特分校继续工程师阶段的学习。

学院一直在努力为学生们寻求更丰富多彩的学习途径。更多的留学方式、更宽广的资助来源、更多元化的形式,鼓励更多人走出去的同时,也引进了更多的资源。

以去年的中欧精英大学联盟项目(TANDEM项目,由欧盟资助)申请为例,该项目在我院录取了近40名各年级的学生,这个录取额想必是其他院系乃至其他学校都难以企及的,我有幸在第二次补录中入选,获资助赴中央理工大学南特分校继续工程师阶段的学习。

申请过程中,得益于学院的法语授课背景,我们不用像其他申请者一样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费去考取TEF等法语语言水平认证。中央理工大学在欧洲是被充分认可的,学院依据我们的日常法语考核,为每个人开具相应等级的证明即可。

此外,资历深厚的教授们给所熟悉的学生亲笔书写客观公正的推荐信,更是分量十足。教授们从不轻易答应推荐请求,几年的接触中他们了解学生的秉性能力,清楚哪些学生是真正应当推荐的。

教师放飞思维,学生收获快乐 篇4

一、就地取材,以奇调动

以教师为圆心,学生两臂侧平举站成一个圆,然后从其中一个学生开始1~5报数,教师夸张地在圆内拔一些草(拔草时学生一定会想知道教师拔草干什么,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每“5”个学生发一棵草,并告诉学生下面要进行的是接力比赛,1~5是一组,人数如果不是5的倍数可以反复循环,教师在圆内配合手势(喊数字几就伸几个手指头)发口令,听到口令后,每组报5的学生拿着草在圆外逆时针跑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把草交给本组报4的学生后蹲下或坐下,报4的学生再跑一圈后交给报3的学生,以此类推,最后看哪组报1的学生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则全组每人10个俯卧撑。由于此练习打破了传统的直线接力形式,接力棒也被换成了草,学生在新鲜感的驱使下练习积极性会更高。当然,由于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此游戏可以用树叶、空瓶子等充当传接物。只要是不常用的,对学生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器材更护生

课前让学生每人在校园内捡一片法国梧桐树树叶(笔者校园内最常见),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各组,画两条相距40米的平行线作为起点线和终点线,各组一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相隔3米站立,比赛开始后,各组的第一名学生跑向终点,把树叶放在终点线上,然后跑回与第二名学生击掌,第二名学生跑出,到终点线后把树叶放到第一名学生的树叶上,以此类推,最后看哪组速度最快且树叶叠放的高度高;再次练习时,让学生每人再拿回一个树叶,只比速度。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也可让学生用树叶在终点线后组成一个字(教师统一规定),练习前给每组两分钟的时间讨论研究,最先完成且字体美观的组获胜,此练习器材易得、方法新颖,不但能调动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三、巧设规则,以新取胜

为解决学生在接力时抢跑的问题,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课前语言提示,或加大惩罚力度等手段,但还是不能完全杜绝抢跑现象。对此,笔者采用“增加任务”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该问题。练习方法:每组前两名学生每人各拿一个没盖的空矿泉水瓶,在第一名学生的瓶子里放一个圆形的小石子(也可用其他物体代替)。各组的第一名学生拿着瓶子跑到终点后返回,然后在起点线后将石子倒入第二名学生的瓶子中,第二名学生跑出,第一名学生将空瓶子交给第三名学生,以此类推,最先跑完的队获胜。如果在传的过程中石子掉地,可以用手捡起来放入瓶子,但是必须延时5秒后才能跑出,最后,石子在瓶中且速度最快的队获胜。由于接力方式具有非规则性,所以学生练习时的积极性很高,提前抢跑的现象也没有了。

四、废物利用,“声东击西”

学生读书心得和收获 篇5

在爱里,除了一种比钻石更硬的爱的合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力学,爱是灵魂里的一种力。父亲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无法用一般的认识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文中的那位专家一样的父亲。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报道:某栋大楼失火,一位黑衣男子不顾火势的凶猛、旁人的劝阻,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场,熟睡的女儿。当他抱着女儿走出火场时,脸上已经被浓烟熏黑了,身上也有几处烧伤,而在他怀里的小女儿却安然无恙。爱的力量大无比,它能让一个人在亲朋好友有危险时挺身而出,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

世上的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永存于世的。父亲总会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呵护孩子,当孩子出事时,父亲总是会第一时间冲上去,这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让学生在“兴趣”中收获精彩 篇6

一、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和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有趣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可让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境创设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率。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节时,我这样导入新课:“老师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你们说一个数,老师很快能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2、5整除,你们信不信?那咱们试试?”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在学生感知新内容时,教师要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在学生理解新内容时,教师要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在学生强化技能技巧时,教师要以练习法为主。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思考的平台,要给学生交流的平台,要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运用转化的方式,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新知。

三、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师关注课堂的生成,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生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平等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教学《正负数》一节课时,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正负数,我问学生:“0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的回答让我收获了一份意外,一个学生小手举得很高说“0是一个中间数”,另一个学生低声嘟嚷着说“0是一个分界数”。我立即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肯定,并及时地抓住课堂生成顺势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明白“0”介于正数和负数中间,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实施多样化的课堂评价

1.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让学生信心百倍,一个微笑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一个抚摸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肢体语言运用得好,可以使课堂评价更加丰富。如有一次上课,一个同学表现得很好,我走过去抚摸了一下他的头,他整节课表现得更积极。课后,他还向同学炫耀,老师摸我的头了。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课堂上不断激励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他们通过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时,我会及时地用语言鼓励他们,如“你真是战胜困难的小能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时,我会说:“你太善于思考了。”当学生小组交流时,我不失时机地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如“向第几组学习,他们讨论得可认真了”,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或解决问题时,我会及时进行鼓励,如“你真是我们班的小爱迪生”、“你是我们班的骄傲”,以此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实现作业的多样性评价

我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不仅给出一个对错判定和作业等级,还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养成、交流的功能,如“粗心是你的绊脚石”、“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如果能提高正确率,那就更好了”、“老师看到你的进步很高兴”、“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等。一句简短的话,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评价,更能让学生靠近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一个苹果、一朵花这些作业中的简笔画都是教师对学生的特别奖励,让学生在作业中多一份自信和快乐。

总之,教师在教学上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精彩。

作者单位 陕西省成阳市渭城区周陵李家寨小学

学生收获 篇7

一、“学讲计划”的转变

(一)角色的转变

满堂灌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情境教学法可以说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仍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被动接受;学习外地经验及讲练过程中,教师仍是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学讲计划中整个课堂交给了学生,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讨论交流,教师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成了学生身后的引导者。

(二)学习效果变化

我们走过的教学改革的路,可以看到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发展到主动探究、质疑、收获、成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在全班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

二、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我想从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设计上谈一下感受与看法,一堂高效的课堂应达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主动参与率高,学生获得知识信息量大,通过课堂交流学习后知识水平较课前有质的飞跃,收获丰富的效果。

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要符合学情,量身定制,有易有难,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实现。

学情,看起来复杂,听起来没有抓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关注学情这一环节。例如自主导学单的设计,自主导学单的发放与完成应在课前,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把自己的知识水平全发挥出来,根据完成情况可以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疑问与困难,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相信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很强,要会激发,让学生讲出来,让他们充满成就感。在第一课时的设计时,我们普遍认为是学生解决生字词,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大体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第一课时,而且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第一课时没什么上的。其实第一课时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单后存下来的疑问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学习,知识强烈要求成长。所以第一课时教学时,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必要知识补充,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成长,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学习生字中字音、字形的注意点的讨论, 词语意思的讨论,了解作者、写学环境等。大部分同学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时刻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但同学们不会过多地关注这个词的原意,不关注原著,知识的积累就失去了一次机会,对同学们来说很可惜,对我们教师来说挺失败。当学生的知识水平达不到时,老师要不要讲, 一定的,不过可以指导的是学生学习的方法,那就是查阅资料,老师可以说“我查阅了资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意思是……本文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学生在听这个词的意思时精力会特别集中, 对老师的知识广博赞叹不已,对我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到惊叹, 激发其巨大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还要关注教材, 钻研教材,教材中所给的图片、问题,我们都应去带着孩子好好地研究一下,特别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仔细观察图画,看到什么? 想到了什么?更深地探究课文,理解课文。

以问题推动整篇课文的学习过程。提取中心词,讨论归纳主问题。中心词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提取中心词是在学生清楚知道文章内容、行文脉络后提出来的,主问题应由学生围绕中心词提出来, 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确定。关注板块教学:内容、方法。第二课时应围绕主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注意这几个环节:

1. 时刻关注朗读,时刻不忘朗读。新课程标准对于朗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可见读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及老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 不忘小练笔。小练笔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的重要手段,也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小练笔出现的位置?对文章中可以设计小练笔的空间,段落层次之音一定要关注,这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概括力,发表看法和观点。

3.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4.深层次问题的设计。课堂上的问题不能全部浅显易懂,要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是智力开发的过程。

5. 关注语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当堂课要进行语用训练,同时也是当堂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中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交流中获取知识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没有做到学生“五学”、教师“五步”,还把课堂当作教师的“秀场”,那么语文课堂就是一片死水,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就不会有成功的收获与喜悦,谨以此文与同仁共享。

摘要:我市推行“学讲”课堂以来,笔者发现在“学讲”下课堂生态有显著改善。在“学讲”课堂下,孩子们乐于探究,勇于交流讨论,敢于创新,做到了学进去教别人的高效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自主品读,去交流,去感悟,从而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与课文共鸣中学习,真正做到合作、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究。

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数学 篇8

一、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描述理想的课堂:“眼睛放光,小手高举, 嘴巴常开。”这生动的形容正是我们期待的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 “静悄悄”,就很难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情绪饱满、 面带微笑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两位数加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课时,我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兴趣盎然地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师生情感, 让学生在无形中进入和谐快乐的数学世界。

二、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伴随任何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可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信奉“师道尊严”,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自己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其实,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导致我们的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事先准备好一只大箱子, 里面放上各式各样的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圆、圆柱、球等图形模型,然后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花”落到谁那里,谁就上讲台抽取一个图形,若对了,再抽,当出现错误时,换另外一名同学;再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要想正确区分面额不等的人民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组织学生逛超市”“超市”有营业员、导购员、收银员、顾客,“顾客”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人民币去“买”东西,孩子们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充分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评价目的是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整体数学素养。可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数学课堂长期以来就是教师一人的评价,这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真诚情感、真实思想、真切个性,让学生参与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的一项权力。因为一节没有学生评价的课堂,会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课堂评价成为多边互动、 民主参与的过程。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等课时,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学生正是在多元化评价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合作,产生了学习热情。

大学生学习收获评估概述 篇9

一、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 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作类比, 可以认为学习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其中也同样存在着成本收益关系。学习收获 (Learning outcomes) , 也被翻译为学习产出, 是对学习收益和教育产出的衡量。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习评估实践都一致赞同帕斯卡瑞拉 (E.T.Pascarella) 、奥托 (S.Otter) 等大学学习评估领域著名学者的观点:学习结果指的是由学习而导致的个人转变和收益。这样的转变和收益是由高等教育经验所导致的, 而不是由通常的个人发展、社会性成熟和其他非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所导致的[1]。

早期的学习收获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或标准测验成绩等认知结果作为产出指标。但是教育的目的除了知识传递之外, 还包括培养成长中的一代的判断能力和参与能力:对于不同的知识形式的判断能力, 对于经济的、道德的、政治的、教育的、审美的和宗教的话语和决策过程的参与能力[2]。因此, 其他的收获指标逐渐产生, 如终身学习与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可迁移能力, 以综合的学科成绩为代表的智力发展、社会性行为和实践能力等[3,4]。

总的来说, 学习收获的评估指标可以分为认知结果和非认知结果两类。绝大多数的评估工具都是针对认知结果的评估, 即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 包括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及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非认知发展是指信念的转变或价值观的发展。高校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 更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以良好的影响, 这种非认知结果目标的达成不仅通过课堂教学, 更通过大学里的各项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等方式实现。

二、评估方式

学生学习收获的指标涉及到学生发展的各方面, 仅仅使用学习成绩无法进行很好的评价, 因此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引入自我评价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来间接地评估学生学习收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收获比直接测量学习收获简单易行且更经济。问卷调查的内容除了包括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收获之外, 也往往涉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相关经历, 例如学习投入和努力的程度、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互动等。研究表明, 学生就读的相关经历是学生学习收获产生的前提条件, 与学习收获具有很强的相关性[5]。因此, 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经历, 尽管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学习收获, 在实践中也通常被列入学习收获评估的范畴。

目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可用于学习收获评估的大学生问卷有:1979年印第安那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编制的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简称CSEQ) , 2000年以来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简称NSSE) 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型大学学生经历问卷 (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简称SERU) 等。

三、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美国政府和民众对当今美国高校的办学成效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批判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及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大学生学习收获的评估正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 反映了民众的诉求。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本科教育质量也同样是学者和民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从1999年的408万人升至也2012年的3325万人, 规模的急剧扩张没有相应地带动高等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 却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质疑。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需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评价方式转变。

1. 变外部评价为内外评估相结合。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 政府是评估的主体, 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或者机构评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 通过评价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情况来考量高校为学生提供了的资源, 或通过学生数量、科研产出等来评价学校的“产出”。这种评估的作用主要是政府对高校的监督, 是外在的评估, 强调的是学校这一组织机构的整体质量, 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察学生为在大学里取得收获而付出的努力及校园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支持度。实际上, 评估更应该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 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建构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念。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身发展的优劣、收获的多少及学校对其发展所花费的物力财力是否物尽其用。

2. 变投入评价为投入产出评估相结合。

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但是投入不能完全保证产出, 应该转变评估的内容, 对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学习产出进行衡量, 衡量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及他们从高校就读经验里得到的收获。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 可以让学生对在校期间的表现及收获做出评价, 了解自身的进步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获得的信息还可以帮助学校的行政人员、教师等其他相关人士对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整, 改进学校的工作,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通过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社团活动、校园环境、师生关系等满意程度的调查,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改善就读经验。

3. 变政府评价为第三方评价。

在我国, 政府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 也是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的唯一主体。由于缺乏监督和平衡机制, 由政府主导的评估往往难以真正反映高校的需求。因此, 需要发挥社会力量, 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收获的评估工作中来, 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摘要:不断扩张的高等教育规模与资源的持续紧缺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焦点转向学生的学习收获。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收获评估的含义及方式, 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学习收获,高等教育评估,学生中心

参考文献

[1]E.T.Pascarella, P.T.Terenzini,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M].Jossey-Bass Publisher, 2005:37-45, 78-110.

[2]底特利希·本纳, 彭正梅.超越知识取向的投入控制和能力取向的产出控制:论经验、学习和教学之间的关系[J].教育学报, 2009, (01) :33-48.

[3]Hu, S.&Kuh, G.D.Maximizing What Students Get Out of College:Testing a Learning Productivity Model[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3, 44, 2:185-203.

[4]Pascarella, E.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M].In J.Smart (Ed.) , 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1) .Agathon, 1985:1-64.

学生收获 篇10

一、改变单一的提问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简单, 对于一个问题的结论, 只是简单地问学生“是吗”或“是不是”.这种提问方式,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提问学生, 但从本质上来说根本不能算是提问.因为这种毫无意义的、近似于口头禅的、告诉式的提问, 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反, 如果这种告诉式的提问方式用惯了, 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就会不假思索地乱答“是”或“不是”.这就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也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单一化和定型化.因此, 教师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这种告诉式的提问方式, 要多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提问方式.对于问题的结论要多问学生“为什么”,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溯本求源, 做到让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

例如, 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 (1) 点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判定?为什么? (2) 直线和圆 有几种位 置关系?如何判定?为什么? (3) 圆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和判定?为什么?它们有异同点吗?这样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具有梯度性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展开思维, 主动探索、猜想、归纳.所以提问要有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 让学生在发现、探究、尝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在成功中享受成就感. 这样,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拓宽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数学题目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 或由于思考的途径不同, 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在平时学习或教学中, 教师不要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思路或格式去思考问题, 更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是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探求多种解法, 不管学生的解法思路是简单还是复杂, 也不管解题过程是简略还是繁杂, 只要解题思路正确, 教师就应当给予赞同与鼓励.就算思路不正确, 也不要挖苦和讽刺, 应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力争做到一题多解, 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视野, 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 从而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模式化,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例如,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 已知AB=AC, EG和DF分别是AB和AC的垂直平分 线, B、C、D、E在同一条 直线上, 并且BD=CE, 求证AD=AE.对于这样的题目, 通常情况下, 学生会想方设法 寻找条件, 并通过证 明△ABD≌△ACE (证法 (1) ) , 从而得到AD=AE.这时教师不能就此满足, 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多种解法, 如, 用证法 (2) :证明△ADF≌△AEG;证法 (3) :证明△ADC≌△AEB或由证法 (4) :证明∠ADE=∠AED等, 都可以得到AD=AE.

三、针对错误设置“陷阱”, 让学生尝试错误, 吸取教 训, 促其反思

学生思维定式往往是因为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等理解不透、考虑不周, 而表现在判断、推理以及解题方法上出现错误.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选编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题目, 在易错的地方设置“陷阱”, 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 让学生感受到“意料之外”, 但又是情理之中的“惨痛”教训, 使学生有一种“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008年6月第2版, 2009年9月第一次印刷) P80复习题18, 复习巩固的第3题:要修一个育苗棚 (如图2) , 棚宽a=3m, 高b=1.5m, 长d=10m, 求覆盖在顶上的塑料薄膜需要多少㎡? (精确到0.1㎡)

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 一般都会运用原先学过的知识, 按照题目的要求把33.54四舍五入, 取33.5作为最后 的结果.这时,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 就应该别出心裁, 精心设置陷阱, 给学生造成悬念, 即对于这样的结果, 教师可以先打“√”, 然后在打分的时候却全部打“0”分.当学生见到这种改法时可能会感到很诧异, 很想知道为什么打了个“√”却得了“0”分.在讲评这道题目时, 教师要故意问学生: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学生可能会异口同声地答道:33.54.教师:但题目的要求是精确到0.1㎡而已呢?这时学生可能会更加大声 (学生因得意而故意拉长声音) 地答道:33.5㎡.教师:对!同学们算得很不错, 真好!那应该打多少分呢?学生:100分.教师:不, 同学们, 我爱莫能助, 只能打0分.对此, 学生感到更加诧异, 都迫不及待地想听听老师打“0”分的原因.

此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机遇 (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 , 然后揭开“谜底”———分析打0分的理由:虽然同学们辛辛苦苦算对了这道题目, 但只能打0分, 这是为什么?请大家想想,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盖不满的大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不能, 所以就只能打0分了.因为我们算得的这个结果是棚顶需要的最小面积, 如果我们还按照原来的思维进行四舍五入的话, 那么剪下来的薄膜还能盖满棚顶吗?显然是不能的, 既然不能盖满棚顶, 那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吗?当然是不能的.所以对于这样的题目, 我们就不能再进行四舍五入了, 而是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 取它过剩的近似值33.6㎡, 这样才能打100分. 这时, 学生终于茅塞顿开, 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当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会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学生收获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引导;学生;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涉及面广,内容博大精深。它不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分值。因此,我们都应重视语文的教育。但现实中,绝大部分高中生,尤其是在高三备考的冲刺阶段,往往会忽视语文,而重点备战其它科目。甚至有时还会挤占语文备考时间。面对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师更应积极思索如何改变现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抓好语文复习,争取在高考中获得累累硕果。

一、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课堂

高三阶段,学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从心底喜欢上语文。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抓起:一是积极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复习当中,还能在情感上和教师走得更近,从而愿意听教师的指导与建议。二是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提起勇气,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迎难而上。若学生们都能将心思放到语文备考上,应该会使语文成绩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尽量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要少批评,多鼓励和表扬。三是尽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高三学生都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少年。他们的表现欲较强,也希望承担责任,实现人格独立。因此,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语文备考的管理工作中来。师生一起来探讨如何抓好语文复习,制定相应的课堂规范、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竞争氛围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因此,教师应重视对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一是积极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实施“一帮一”的策略,让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帮助、带动后进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实行一些奖惩措施。比如,可以通过周测、月考等定期检阅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习进步大、学习成绩优的学生一些奖励。对于那些差生,也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鼓励其努力向上。三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备考当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聆听他人意见,互相探讨、研究、接纳,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三、备战高考语文的重要措施

(一)强化一轮复习,将知识点系统化

第一,充分利用好早读时间。语文每周都有早读课。为了增强早读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复习情况,作详细的安排。将早读课的任务详细化,比如,早读共有45分钟,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前25分钟用来诵读并背诵相关的名句名篇和有关的文学常识;后20分钟让学生阅读我们教师编写的材料。这些早读材料涉及的面要广,内容要精。不仅有美文赏读、诗歌鉴赏、文言文等。

第二,实行弱科辅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那些语文成绩极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弱科辅导措施。抽出专门的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使辅导的针对性更强,也更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起到“补短”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成绩的共同进步。此外,这也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学生也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重视,积极性也更高。

第三,强化课堂限时训练。尽管相对其它科目,语文比较简单。但高考试题更多的是与时间赛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答题的正确率与完整率,是备考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我们可以编写“基础知识限时训练题”,从一轮复习开始,要求学生每日都做这些限时训练,一次10分钟。这样,题量也不大,时间也较少,大家也喜歡做。通过长期的积累与训练,学生的成绩和答题速度都会有所提高。同时,为了检验他们的复习成果,完善他们的应试技巧,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可以开展周测。学生不仅要收集错题资料,教师也可以建立错题库。将每次测验发现的典型问题,包括学生知识上的盲点、易混淆、易错的地方做好记录。重点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核,增强印象。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进行无意义的训练,还能更有针对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二)二轮复习,抓好综合训练

二轮复习重点是抓好综合训练。采取专项复习与综合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当然,现在,我们是处于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教辅资料常常让人目不暇接。笔者认为,很多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也不符合自身教学需要。因此,高三教师应具备自己组题选题的意识,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题让学生练习。特别是要总结近三年来全国以及省市高考题,并参照各地教材考纲的差异之处,分类按专题让学生来做。

(三)三轮复习,做好考前“热身”

针对仅有一个月左右的三轮复习,这里重点是强化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并且要增强他们的应试心理素质。这个阶段的练习基本是仿真题。每次测验后,都要把评分标准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对比,看自己的解题步骤与内容和评分标准有何差异。这样,便于提高他们答题的准确率。同时,要加强考前作文练习,作文分值在语文试题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不应由于高考在即就放松练习。此外,还应强调书写的重要性,保持卷面干净、整洁,尽量获取更好的成绩。

总之,在高三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应试技巧,更应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关注教材的内涵,回归语文的本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具有的独特魅力,从而积极自主地加强学习,不断打牢语文基础,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花琴.浅谈高中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措施[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4).

[2]黄立芹.科学备考 稳步推进——浅谈高考语文备考应试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03).

[3]张荣.浅谈高中语文学科高考备考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5).

来华留学生留学目的及收获调查 篇12

关键词:留学生,留学目的,留学收获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及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日益扩大, 不少高校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国际化战略, 并争相招徕外国留学生, 力争在国际教育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以浙江科技学院 (以下简称浙科院) 为例, 随着该校国际化战略的推进, 截止2013年上半年, 已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900余人前来就读。这些海外学生前来就读的具体原因和目的有哪些?他们对所在学校的留学环境及留学的收获评价怎样?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做了一次调查。

1.调查工具与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并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17) 等进行统计分析。调查表在已有研者如杨军红 (2005) 和黄倩 (2009) 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改, 共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来杭学习的原因与目的”, 共计14个问题;第二部分为“对所在学校的看法”, 共计9个问题;第三部分为“留学收获”, 共计8个问题。最后一部分为被试的人口学等相关信息统计。前三部分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 (Likert Scale) 的方法, 邀请接受调查的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表中的陈述进行评价, 并选取相应的分数, 同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看法。

调查对象为浙科院在校留学生。为了使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 笔者随机从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中分别抽取一个留学生班级, 并邀请他们帮忙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78份, 收回70份, 其中有效问卷58份。这些留学生有男生39人, 女生18人, 年龄在20到39岁之间, 汉语水平大多处于中级以下, 在华时间从半年到三年不等。他们主要进行本科课程学习, 来华之前有31人没有海外生活经历。他们中, 15人来自中亚和东南亚, 24人来自非洲, 9人来自欧洲的德国、罗马尼亚及波兰, 另有10人未填写国籍。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第一部分所得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相关统计信息如图1。

图1留学原因与目的统计

注:此处五级量表为: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一般, 4=同意, 5=完全同意

从图1可以看出, 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提高汉语水平, 学习中国文化 (M=4.5517) , 为职业发展做准备 (M=4.3276) , 以及在学习之余在中国旅游、领略中国文化 (M=4.2069) 。这同许多研究者, 如吴文英、周红玲等 (2012) 的结论相似, 留学生的留学动机主要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排在第四位的是“杭州这座城市吸引我” (M=3.9655) , 这说明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虽不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但因其闻名于世的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经济在海外也开始日益为人熟知;这也同时印证了得分最低的陈述2 (M=2.0862) 和第二低的陈述11 (M=2.2069) , 说明大多数人通过别的渠道主动对前来留学的城市和大学进行了解。

其他得分较低的陈述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陈述1 (M=3.0345) 和陈述8 (M=2.8966) 。笔者在录入数据时, 不用说来自欧洲如德国和波兰的留学生, 就连大多数的非洲留学生都不认为所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比本国要好, 也不认为所读学校的学术地位比本国大学的要高。这说明要很好地推进国际化战略, 所在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加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同时也说明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陈述12“浙科院开设的课程适合我”的M值为3.1897, 应该说偏低, 留学生选择本校就读, 应该对所学的课程有较高的期望, 这方面留学生课程的制定者应该能够做到和他们协商沟通, 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了解和分析留学生的留学原因和动机之余, 笔者试图进一步了解他们对所在学校及留学收获的评价, 进而考察留学生留学目的的实现情况。

注:此处五级量表为:1=非常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陈, 述4=满意, 5=非常满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从表1可见, 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对9个方面的看法趋同, 各项的M值介于3到3.6之间, 这说明留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看法一般, 似乎没有一项让留学生特别满意或特别不满意的。得分最高的如学费 (M=3.5517) , 从长远看, 这对学校留学生教育的良性发展并不利, 要吸引留学生并不能总依靠相对低廉的学费, 而得依靠一流的软硬件设施, 良好的学术和文化环境, 以及一种开放、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和风气。得分最低的是学校的网站, 其M值为3.0517。多数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一般, 他们要很好地了解学校, 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浏览学校的网站, 学校网站虽然有英文网页, 但内容比较贫乏、更新迟缓, 页面也不够生动。为了让校园网能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 学校网站应该增派英文采编和维护人员, 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

在了解了留学生对所在大学的教育环境的评价后, 笔者进一步考查了他们对留学收获的看法。

表2反映了被试对留学收获的评价。分值靠前的两项是“适应能力” (M=3.5690) 和“汉语水平” (M=3.5517) 。在中国这一文化环境与西方迥异的国度生活较长的一段时间使得留学生的适应能力得以增强, 这在情理之中。汉语水平得以提升也正好达到了留学生“想提高汉语水平,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而留学生在“知识更新能力” (M=3.2759) 和“学术研究水平” (M=3.1207) 等方面则表现相对较差。这说明在以教学为主的浙科院, 针对留学生的教学, 学校在课程教学的核心竞争力上还要下大力气进行提升。

为了考察留学生对留学收获和对留学环境的评价之间的关系, 笔者随机抽取了30位留学生的问卷, 分别取他们在问卷第二部分“对所在学校的看法”和第三部分“留学收获”中各问题得分的平均分, 得到两两相对的30对数据, 并借助excel生成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两条折线走向基本一致, 这说明留学生对留学收获和留学环境的看法之间存在正相关, 也即留学生对留学环境持正面看法时, 他们也认为留学收获相对较大;反之, 则认为留学收获相对较小。这也证明, 为了让留学生学有所成, 学校应尽量提高留学教育质量, 改善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促进留学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3.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 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语, 了解中国文化, 并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留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总体看法一般, 他们对留学环境的评价与其学习收获的评价存在正相关。为了促进留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留学生接收学校应该大力改善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并最大限度协助留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黄倩.重庆市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上一篇:教育感受下一篇:承赤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