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

2024-09-12

仁者乐山(通用3篇)

仁者乐山 篇1

“比德”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时常提到的一种审美观念, 人们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观照和阐释高尚的人格品质。胡家祥先生曾经这样界定“比德”的概念:“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 从自然景物的特征上体验到属于人的道德含义, 将自然物拟人化。” (1) 简言之, 就是用自然物的基本特点来表征人的各种品德。自然之物是可见、可感、可触的客观存在物, 人之品德则是无形而不可触见的主观意识产物, 将两者比征, 一方面使自然对象道德化、人格化, 更为重要的是使伦理人格形象化、具体化, 从而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比德”这种审美方式滥觞于我国先秦时期。对于“比德”这个词的出现和论说, 《礼记·玉藻》有云:“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2) , 《荀子·法行》亦有记载孔子答于子贡曰:“夫玉者, 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 仁也;栗而理, 知也;坚刚而不屈, 义也;廉而不刿, 行也;折而不桡, 勇也;瑕适并见, 情也” (3) , 这两者皆是将玉之美好特质比征君子的高尚情操。此外, 还有“比德”字眼的先秦典籍有《管子·小问》, 以禾来比照君子之德, 这种说法相对于以玉比君子来说, 影响并不广泛。然而, 论及“比德”命题的正式确立, 并将“比德”思想发扬光大的应该是孔子。

孔子修《诗三百》, 其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为“比兴”, “比兴”说即可看成是“比德”观念的萌芽。这种思想是将自然物的某种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些道德情操上。孔子正是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孔子在谈及自然美的欣赏时, 有云:

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对上述这段话, 我们直觉上的理解是:具有不同精神品质的人对各种自然美的喜好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的欣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然而知者为何喜欢水, 仁者为何喜欢山, 这里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实历来都有很多文人学者对这句话发表过看法, 而最为精道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 有似于水, 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 有似于山, 故乐山。” (4) 就是说知者明达敏锐, 与水的特质相似, 故乐水而好动;仁者敦厚沉稳, 跟山的特质相似, 故乐山而好静。朱熹的解释是契合孔子意愿的。

仁与知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谈及两者时, 或是仁知合说, 或是仁知分说。在合说的情况下, 知是包含于仁中的。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能够处处实行庄重、宽厚、诚实、敏思、慈惠这五种品德就是仁者了。其中的“敏”就是从“知”的方面来讲的, 孔子所谓“敏于行”, 因而才思敏捷就是智慧的重要特征, 此外“信”也有“知”的内容, 所谓“仁者‘爱人’, 知者‘知人’”, 想要“知人”, 就必须有诚信。事实上这五种品德是相互包涵与贯通的, 所以其它品德里或多或少也有“知”的成分。仁者做了符合“仁”的事就会心安, 而知者则有利于“仁”的实现, 有了智慧就能使“仁”变成一种自觉, 可以说善于学习拥有丰富知识的知者就更容易变成仁者。

然而更多的时候, 两者是分开来论述的。比如:

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老不惧。” (《论语·子罕》)

知者因为明达事理、思维敏捷、知识渊博而没有疑问;仁者因为稳重敦厚、豁达明理而没有忧虑。两者虽然处于同一个整体思维当中, 但是却有不同的侧重点。很明显, 孔子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命题, 就是将两者分开来进行论述的, 然而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中, 我们却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山与水是自然现象, 是生命存在之基础, 知与仁是精神现象, 是生命存在之方式, 孔子将它们相互对应审照, 让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 既具有知者的特征又具有仁者的特性。水——奔腾不止的动态特征恰好比对着知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山——静穆稳重的静态特征又正好象征了仁者——沉稳刚毅的品质。孔子在他的审美实践中, 继承“比兴”传统观念的思维脉络, 把山水的自然特征与人的高洁品德紧密相扣。自然美以其丰富自由的形式感召人, 相反, 人将自然物拟人化、形象化, 从而相互贯通形成一种更广阔与生动的审美内涵。

孔子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比德”说, 但是却由于“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发端, 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视野的新方向。《论语》中记载类似“比德”理论的言论还有不少, 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流水的一去不复返就如同人生韶华的一维走向, 松柏的傲岸倔强象征了人的不屈不挠。无论是山水、玉, 还是松柏, 都是因为这种自然物的某种属性恰好可以跟人类世界的某种道德伦理特质联系起来, 从而被儒家纳入审美视野当中, 因美得到的身心愉悦正是源于欣赏之中所包含的道德内容。自此之后, 不少学者对这个命题加以阐释和发挥, 从而最终形成了“比德”之说。除了前文提到过的《荀子》《管子》, 还有《孟子》、董仲舒《春秋繁露》、刘向《说苑》、韩婴《韩诗外传》等, 都分别给予过不同程度的解释, 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说苑·杂言》中孔子就“君子见大水必观”这一命题的阐释, 此外还有接下来说明知者何以乐水, 仁者何以乐山的一段话, 重点阐述了这种以山水象征高洁风格的观念, 这是“比德”说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 (或是预示人格) 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 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 (5) 这句话就可以用来很好地诠释“比德”思想的本质内涵。按照孔子山水比德理论全面发展开去, 又出现了诸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梅之孤傲倔强, 兰之高洁坚贞, 菊之淡泊清华, 竹之虚心坚劲等, 来比征人们高贵的人格品质, 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得以定型, 历代文人墨客无不钟情于运用这一审美方式, 并逐渐发展成为特定的艺术手法, 借助自然之物咏叹自己的志趣, 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如陆游的《梅花绝句》, 郑板桥的《竹石》等。

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命题以及由此发展而成的“比德”理论, 经过历代文人学者的演绎之后, 沉淀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观照方式, 在中国美学史、文学史、艺术史上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带给了我们以无尽的想象和愉悦, 更加丰富了我国的文学、文化以及民族心理。

参考文献

①胡家祥:《审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32页.

②陈戍国:《礼记校注》[M], 岳麓书社, 2004年5月版, 第221页.

③荀况撰.廖名春, 邹新明校点:《荀子》[M],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140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第90页.

⑤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1月版, 第58页.

仁者乐山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是论语第十三条: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的表面含义是:“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难道孔圣人就如此草率,认为智慧的人一定都喜爱水,仁德的人就一定喜爱山吗?不,这当然不可能是孔圣人话中真正的含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山和水都是大自然中一种奇妙而又美丽的景物,历代文人墨客都爱游山玩水,留下不少千古名句。山它巍峨、陡峭、幽静、美丽;水它清澈、平静、又或湍急。智者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如川流不息的水一般;仁者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喜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

但我也认为山和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美”,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丢掉世间的凡俗,在山水中彻悟人生的真谛,做一位世人仰慕的智者或仁者。

“知者乐”智者必为心胸开阔之人,他们自然不会因为人世的纠纷、恩怨而烦恼,只会在生活中去寻找那无处不在的快乐。

“仁者寿”这句话既然是孔子之言,我就用孔子之言来解释:“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这句话出自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

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是合乎道理的吗?」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和仁者,他们的智和仁在于他们的生活态度,在于他们的高尚的品德,这才让他们成为世间的智者和仁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篇3

(编 者)

【片段选读】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

【注】

钱穆《论语新解》: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以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也。《论语》中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

【读】

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非常聪明和贴切。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因为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仁”则似乎更高一层,已无谓快乐不快乐。他(她)的心境是如此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了无时间的时间:寿。

在理解上,先说聪明的人如何如何,“进一步”再说仁爱的人如何如何。孔子教学生并不是分知与仁两科,而是全以行仁为主,知者是走向仁者的必经之路。知者懂得如何“择善”,仁者才能“固执”到底。

上一篇:维持性血液净化下一篇:集成运放电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