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2024-07-02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精选9篇)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1

近年来, 敦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月牙泉、莫高窟洞窟壁画等重要文化遗产危在旦夕, 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 (2011-2020年) 》实施工作。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系统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 提供科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建设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和承载能力以建设节水型社会, 为敦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设计思路

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系统”根据总体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进行建立, 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可以通过结合点相互联系。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敦煌区域水资源进行现代化管理, 为实现各阶段调水目标提供保障, 同时为评价调水目标的实现情况和为最严格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与控制, 全面快速收集流域水资源信息, 为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必要的手段, 避免传统人工调度的时效性差、准确性差的问题。

根据各信息点对信息的需求, 本系统共涉及4个方面:信息采集、通信传输及网络、软件系统、调度中心及分中心建设。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系统从应用结构上可以分为3层:信息采集与控制层、数据库层和应用软件层。

1.2 系统逻辑模型

数据采集部分作为本系统的基础, 数据分析、统计和上层应用依赖于采集到的基础数据, 数据库存储采集的数据和基础数据, 水资源事务管理及公共服务系统、GIS系统和水资源调度系统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 水资源调度系统根据采集数据提出调度方案, 闸门控制系统根据调度方案操作闸门开度。系统逻辑模型见图1。

2 系统构成及功能

2.1 信息采集子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由地下水水位监测、水位流量监测、雨量监测、水质监测组成, 主要实现采集地下水位、水质、雨情、水文、机井水量和水位信息 (见图2) , 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在调度中心汇聚, 存入到数据库中。其中地下水位监测以RTU为核心单元, 选择38AH蓄电池供电, 20W的太阳能板充电, 自收缆式水位传感器采集地下水位信号;水位流量监测通过水位测量计算流量, 采用以RTU为核心单元, 使用雷达式水位传感器与磁致伸缩式水位传感器相结合测量水位;雨量监测以RTU为核心单元, 使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采集雨量数据;水质监测由于系统监测项目多, 且水质监测点广, 考虑到系统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采用人工水质采样。

2.2 通信传输及监控网络子系统

通信传输及网络系统是流域内信息传输、信息交换和信息存储的网络平台。它将调度中心、信息分中心、信息节点连成网络, 建设为一个可以传输数据、视频、话音的综合业务通信平台。通信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逻辑结构见图3。系统中地下水监测采用GSM/CDMA网络短信和北斗卫星用户终端2种通信方式相结合进行数据传输;断面水位流量监测与雨量监测在有运营商网络覆盖的区域, 采用GSM网络的GPRS通信或CDMA上网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而在移动信号未覆盖的站点采用卫星网络传输的方式传输数据;调度中心和分中心网络利用VPN组网。

2.3 应用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系统包含水资源事务管理及公共服务子系统、GIS水资源管理子系统以及水资源调度管理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数据库作为联系桥梁, 子系统都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对数据库的操作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各子系统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见图4) 。

其中水资源事务管理及公共服务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网上办公, 同时是对内应用, 对外服务的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是党管局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之间进行公共信息的发布与双向的信息交流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二是党管局的电子化办公信息网;三是党管局与上级部门、市县级水利管理局以及流域内各水管所 (处) 之间通过专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信息的共享和实时的通信网络。

GIS水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可视化的工程管理、数据分析和动态模拟。系统主要由整个党河区域行政电子地图、区域电子实物模型仿真、党河流域水利工程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和相关业务数据组成。

水资源调度管理子系统实现水量调度、决策支持和水资源管理。系统在采用“三先三后”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模式的基础上, 科学实施跨流域调水, 综合提高敦煌水资源保障能力。

3 结语

敦煌水资源管理监测调度管理系统充实完善了流域水文、生态监测体系, 补充和完善了重要水文控制站及测报设施设备, 建立了水资源-生态实时监测 (控) 系统;建立和完善信息传输系统与水资源管理调度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水资源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水资源调度管理、水资源事务管理及公共服务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监测。通过现代化的采集、传输与控制手段, 全面快速收集流域水资源信息, 为科学决策、优化调度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支持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曙光, 刘建新, 杨晓勇.安徽省阜阳市水资源系统研究Ⅰ:地下水均衡计算及其意义[J].地下水, 2000, (4) :149-152.

[2]郑书彦, 许新鸣.晋陕蒙接壤区水资源系统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1) :43-46.

[3]陈秀娟, 陈英涛.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分析[J].科技视界, 2012, (29) .

[4]田永才, 杜成元, 赵树林, 等.太原市水资源系统研究[Z].

[5]刘芝, 缪韧, 万佳欣, 等.GIS技术在水资源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以构建南江县水资源监测系统为例[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3) :79-80, 85.

[6]蒙格平.大兴区再生水灌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水利, 2013, (9) :45-47.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2

非木材林产品是指从森林中能够经常获得的除木材之外的其他可再生的生物资源[1-3],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等。具有可再生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非木材林业资源既包括非木材产品,还包括森林景观等旅游资源等[4-5]。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方便建立资源调查基础数据库,为国家林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定点或不定点的监测工作,也是一种必要监督过程,可为国家稳定非木材森林资源市场供求提供依据。刘学林、刘宁、淮虎银等[6-8]人对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等进行研究,为掌握非木材森林资源数量及变化提供了途径,有利于非木材森林资源研究的深化和拓展[9-10]。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开发一套“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系统包括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产量、质量等的相关监测指标和预警指标、预警模型、监测数据的输入、存储、显示、查询、分析,以及发布预警信号和提供辅助决策等功能,最终实现非木材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1.2 运行环境

1.2.1 硬件环境。Pentium4 1.4 GHz或更高处理器的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 M内存,至少剩余500 M以上硬盘空间,Microsoft兼容鼠标,1 024×768或更高分辨率的监视器,1个光驱。打印机:可选。

1.2.2 软件环境。Windows XP及其以后的视窗系列操作系统;MapObjects 2.2;Sybase公司的ASA 7.0(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1.3 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目标要求,系统应包含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维护模块、图形编辑和浏览模块、查询模块、统计分析及输出打印功能、预警模型应用和决策支持模块及系统维护模块。

1.4 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含数据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区浏览、预警指标与预警模型、查询统计与分析、系统维护等模块,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

数据维护:主要是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可以这些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包含非木材森林资源基本信息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分类信息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指标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维护等5个子模块。

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区浏览:主要用于对数字地图进行操作,包含“放大显示”、“缩小显示”、“全体显示”、“自由浏览”、“地图标注”、“叠加分析”等功能。

预警指标与预警模型:主要用于设计预警指标体系和维护预警模型,包含“预警指标设计”和“预警模型维护”2个子模块。其中,预警指标体系为部分或全部监测指标的有机组合,根据其重要性为每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预警模型中定义了包含预警指标的计算公式和预警阈值,供预警分析模块使用。

查询、统计与分析:主要用于图文查询、统计及预警分析、预警信号发布、辅助决策等,包含“由图查文”、“由文查图”、“数据分析”、“预警分析”、“报表维护”等5个子模块。其中,由图查文提供了鼠标单击选择、鼠标拖画矩形框选择和鼠标多次点击生成多边形选择等3种方式;由文查图通过设置组合条件,在数字地图上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数据分析提供了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3种功能;预警分析通过计算预警模型中定义的公式的值,将之与预警阈值比对,如果超出安全范围则调用预警信号发布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报表维护可以对系统中已定义的统计图表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也可以设计新的统计图表。

系统维护:主要用于维护系统安全,包含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用户信息、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5个子模块。其中,系统设置用于设置系统参数;权限管理用于设置用户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可以定义到按钮一级;用户信息用于显示当前用户的信息,如用户组、权限等,还包括更改当前用户的登录密码。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设计原则

在技术上满足一定的先进性原则的前提下,将重点考虑以下几项原则:即实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可扩充性原则及用户界面良好原则。

2.2 开发工具

采用PowerBuilder 8.0(PB)和ESRI公司的MapObjects 2.2(MO)进行集成二次开发。系统中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起来管理,PB实现应用界面设计、属性数据库维护等除GIS功能外的其他功能;MO作为组件嵌入PB中实现GIS相关功能,如图层显示、放大、缩小、漫游等。PB与MO通过COM进行通讯,建立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2.3 系统数据库建立

系统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和栅格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包括属性数据、统计分析后获得的数据、其他文档数据、元数据。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将所收集的图形资料通过数字化、投影变换和坐标变换、校正处理,使它们统一到高斯-克里格投影中。属性数据是与非木材森林资源紧密相关的非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是指对预警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以进一步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元数据记录数据来源、精度、投影方式等,是用于对数据的说明,元数据的建立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空间数据以多个Shape文件的形式存储,内部属性数据库以对应的DBF文件的形式存储,系统采用Sybase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ASA 7.0(Adaptive Server Anywhere)来管理外部属性数据,外部属性数据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通过共同的字段值与空间数据内部属性表相关联。非木材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帮助决策者和政府部门摸清全国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具体分布区域,不同类型非木材森林资源的相关产量情况,包括数量、起源、分布、可及度及今后的变化趋势等;评估其资源优势与生产利用情况;对非木材森林资源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作出评估,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发展方向、目标与前景进行分析。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含的主要数据表及其用途见表1。

2.4 预警功能实现

通过分析非木材森林资源采集、利用、流通、贸易、政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因子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参考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专家意见,确定安全阈值,划分风险预警界限;通过回溯警情判定的过程,找出引起警情的警源,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10-12]。

2.4.1 预警指标设计。预警指标设计包括指标体系的输入、编辑、删除及赋予权重等功能。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系统的基础,根据指标体系,才能确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构建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指标入选原则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准则,入选原则包括指标含义的重要性、指标反映目标变动的可靠灵敏性、指标与目标变量的协调性、指标刻画目标变动的`代表性、指标的超前性、指标数据收集的及时性等。

指标体系构建一般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理论准备、指标体系初选、指标体系测验及指标体系应用,具体流程见图2。

2.4.2 预警模型维护。预警模型维护包括模型的输入、编辑、删除及预警临界值的确定、预警区间的划分等功能。预警方法是预警系统的核心成分,指导着预警指标选择、构成及预警模型的创建,不同的预警方法衍生出不同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

系统采用统计预警和回归预警2种预警方法。统计预警方式是对警兆与警情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处理,然后根据警兆的警级预测警情的警度。具体过程是:首先对警兆和警情进行时差分析,确定其先导长度,相关程度,然后依据警兆变动情况,运用区间分析确定警兆的警级,结合警兆的重要性进行警级综合,最后预报警度。因为在预警过程中,用的是统计方法确定诸多参数,所以说统计预警方法是指标预警方法合乎逻辑的精确和深化。回归预警方式是在统计预警系统基础上对预警的进一步分析,是对统计预警系统的一种补充,其实质是建立模型之后进行回归预测。具体而言,可以建立以下2个模型:①直接建立预警模型Ye=F(Xe),其中X为警兆变量的警度值,Y为警情变量的警度值,该模型的建立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方法;②建立预测模型Y=F(X),其中X为警兆变量的实际值,在得到Y的预测值后,再参照Y的警限,将其转化为警度。

2.4.3 预警分析。预警分析就是警情判定的过程。通过计算预警模型中定义的公式的值,将之与预警临界值比较,确定所处的预警区间,如果超出安全范围则调用预警信号发布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预警临界值的确定首先要参照已有的国际、国内或地方标准,其次可采用专家评估、系统模拟仿真等方法确定。不管采取何种方法确定警度区都要注重分析其发展动态,在掌握较长时段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发展动态进行归类是一种有借鉴意义的方法。此外,警区临界值是静态和动态发展的统一,在一定时间段内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经充分发展后需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临界值。

2.4.4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就是通过回溯警情判定的过程,找出引起警情的警源,根据专家知识库中的相关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以便及时排除警情。用户最终的解决方案反馈回专家知识库中,以进一步完善专家知识库,使之更加智能。

3 结语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审计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S7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65-03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65%,森林覆盖率达911%,是目前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动植物基因库,是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长江三峡库区内第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神农架林区生态地位特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国关注。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全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了目年度责任标考核,启动了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即将开展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因此,尽快开展基于乡镇、国有林场的区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非常必要。及时掌握森林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数据,为推进神农架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1动态监测现状

1.1省级动态监测现状

湖北省于2013年开展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对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实现了对县市级以上行政区“及时出数、年年出数”,为省委省政府年度考核各级政府生态责任目标提供了依据。只局限于县(市)级以上的责任单位,不能应用到对县(市)级以下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森林经营单位。

1.2区级动态监测现状

一是现有的林业基础统计工作还比较薄弱,不够重视,欠缺规范。动态数据很多时候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去填空,在省级监测的基础上对各乡镇、林场统计加估计,不够真实准确。二是乡镇林业工作站、林场等基层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固定专人归集、整理资源档案,各业务部门资源档案未按规定统一归档,相当多资料档案不完整,存在资料遗失和图、表、卡不齐全、填写错误、图面勾绘不清、张冠李戴现象。有些新的内容也需要纳入动态监测统计范围。

2技术路线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统计调查制度。以湖北省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基础,再与森林蓄积量更新调查固定监测样地相结合,另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针对性的遍布和乡镇、林场等经营单位。运用群落生态学、测树学等方法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更新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构建GIS图形数据管理平台,将省级监测到神农架林区的数据延伸、扩展到乡镇、国有林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湿地保护区管理局。

3主要方法

3.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统计调查制度

(1)确定统计指标。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等要求设置统计指标。统计数据包括:一是引起林地和林木蓄积量变化的造林更新、封山育林等实施成效,将森林采伐、林地征占用、毁林开垦、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可能引起群落结构变化信息统计到各经营单位所对应的林班、小班,及时变更数据库,分类统计出动态监测数据。

(2)建立统计责任制。林业管理局以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为单位,自然保护区以管理所为单位,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以局为单位,确定专人按照统计指标建立动态及时、真实、准确的台账、档案。由林区统计局、审计局、档案局、林业等部门联合检查资源动态更新的完整性、及时性与真实性。从而将森林资源资产的台账登记、资料归档列入各级相关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从而保证基础数据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实施奠定牢靠的基础。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丁建伦,等: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技术探讨(3)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心。在林业管理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设立全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室。林业管理局资源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和湿地公园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分别将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变更台账每季度送交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森林资源档案室存档,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由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结合林地变更调查、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和各管理单位所统计的变更台帐分析汇总,每年度12月中旬报送林区统计局动态更新数据,作为年度审计考核的依据。

3.2林地变更调查

(1)应用RS技术调查。结合省级林地变更调查进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在ARCGIS管理软件中区划图斑,与上一期林地变更图斑进行对比,标记出林地变化的图斑,到实地核实,将变化的图斑及时更新小斑数据库信息。

(2)补充调查。以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所、湿地管理局为单位,在森林资源统计档案的基础上,将近期可能引起林地变化范围进行实地核实调查,及时更新所属小斑林地变化数据库信息。

3.3森林蓄积量调查

(1)渐变性小班调查。根据林区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信息,在省级30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共176个固定监测样地,每年进行一次森林蓄积生长量及群落结构调查,计算出林分自然生长、自然枯损、零星采伐所引起蓄积量变化的信息,根据调查数据对小班蓄积量进行更新。针对各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湿地公园管理局森林资源现状,大部分天然林中的本地树种组成在林分中不占绝对优势,先按起源将树种归并分类为针叶、阔叶、针阔混交三种林型。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确保监测样地代表性,再将同类树种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树种,划分出7个优势树种组(如松类、针叶混、栎类、软阔、硬阔、阔叶混、针阔混等树种)按照“幼、中、近、成、过”等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对每个优势树种组的同一龄组设置3个固定监测样地,按海拔区间或立地条件等不同设置到相对应的小斑中。经查找数据库信息,设置天然针叶类40个、天然阔叶类50个、天然针阔混15个;人工针叶类33个、人工阔叶类26个、人工针阔混12个。

(2)突变性小班。由于固定监测样地不可能普及到每个小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根据森林资源统计档案信息,对各种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变性变化小班每年要作补充调查,对受损的小班森林蓄积量及时进行调整。

4精度控制

以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省级当年林地变更调查和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由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逐一对固定监测样地进行变更调查,及时修正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监测数据,更新数据库,总体监测数据达到与省级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林地面积,包括按起源、林种统计的各地类面积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覆盖率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等与省级误差±1%。公益林保护率全面调查核实。采伐限额执行率全面调查核实。征占用林地全面调查核实。造林更新全面调查核实。毁林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火灾损失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病虫害损失全面调查核实。

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年度报告中,对成果认真分析、对重大变化情况找出原因并分类详细说明。并作出林地变更报告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分析报告及其它专项报告。

5建议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性强,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要以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为县级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新技术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林业管理局作为林区唯一具有林业行政职能的林业部门,要统筹全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一是资金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基础,动态监测队伍人员多、基础信息采集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要明确监测费用,每年将监测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稳定专项业务经费的渠道,逐步加大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建立森林资源监测的专业队伍,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完善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三是要保证监测质量,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过程重视质量,层层把住质量关,做到每一步有章可循,切实保障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数据库。

参考文献

[1]佟立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5(3):7475.(责任编辑:唐 岚)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4

为了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管理3条红线的控制目标,水利部开展了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同时,要求各流域和省(市)水利部门根据统一部署,同步开展各自辖区内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1]。

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分中央、流域、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等五级,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是所有基础数据的汇聚点,在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中,监测数据的传输接收方式无论对系统的建设,还是日后的运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3]。为此对水资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的传输接收方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期为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采集传输的设计、建设及同类系统的设计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数据传输方式

水资源自动监测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要素,采集自各水资源或水文监测站点,监测站点多而分散,每个监测站点的信息量小,以往通常采用自建超短波、PSTN、卫星小站等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目前由于公共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性能越来越稳定,所以越来越多的系统应用无线公网(GSM/GPRS,CDMA 1X等)进行自动监测站信息的传输[4]。

典型的数据传输有以下2种部署方式:1)采用公共无线网络传输到所属地市或县级分中心,分中心再通过省水利专网,将信息汇聚到省中心;2)采用公共无线网络先传输到省中心,由省中心通过水利专网,将信息分发到各分中心。

2数据接收方案

与数据传输方式对应,水资源监测数据的接收也分为省中心集中接收(方案1)和分中心分别接收(方案2)2种方案,分析比较时以采用GSM GPRS通信方式为例。

2.1省中心接收方案

2.1.1连接方式

数据接收管理省中心和各分中心采用广域网设备连接到省水利专网;边界控制断面、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地下水等信息采集站采用GSM/GPRS模块连接到移动GSM/GPRS网络,然后通过1条SDH电路(传输速率为2 Mbit/s)和网络安全设备连接到数据接收省中心,省中心接收数据后再通过省水利专网将数据分发到对应的各数据接收分中心[5]。省中心接收方案的物理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2.1.2信息流程

边界控制断面、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地下水信息采集站的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的无线基站传输到GSM/GPRS网络,GSM/GPRS网络通过与省水利专网在省中心的连接电路,将信息传输到水利专网上的数据接收省中心,省中心通过水利专网将数据分发到各分中心[5]。水资源监测数据省中心集中接入方式信息流程如图2所示。

2.2分中心接收方案

2.2.1连接方式

在分中心接收方案中,数据接收省中心、分中心采用广域网设备连接到省水利专网;边界控制断面、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地下水等信息采集站采用GSM/GPRS模块连接到移动GSM/GPRS网络,然后通过多条SDH(传输速率为2 Mbit/s)电路和网络安全设备分别接入各分中心的水利专网[5]。水资源监测数据分中心分别接入方式的物理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2.2.2信息传输

在分中心接收方案中,边界控制断面、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地下水等信息采集站的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的无线基站传输到GSM/GPRS网络,GSM/GPRS网络通过与省水利专网在各分中心的连接电路,将信息传输到水利专网上的各数据接收管理分中心,各分中心再通过省水利专网将收据汇聚到省中心。水资源监测数据分中心分别接入方式的信息流程如图4所示。

3数据接收方案的分析比较

2种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方案各有优缺点,具体分析比较如表1所示。

根据2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采集站数据传输方式、省中心分中心数据接收方式、省中心分中心数据接收处理功能、依赖的网络环境、信息采集站运行管理等方面2种方案基本相同。

2)省中心、分中心的数据接收,都是通过连接在计算机局域网内的数据接收终端接收和存储数据的,方案1是先集中传到省中心,再传到分中心;方案2是分别传到各分中心,再传到省中心。由于水资源数据量很小,水利专网的带宽为2~8 Mbit/s,2种方式都不会对数据的应用产生影响。

3)方案1中,与GPRS网络连接的物理线路及设备,都只需要1套,相应的线路租用费用也只有1份,日常所需的运行维护也只有省中心1处。而在方案2中,与GPRS网连接的物理线路及设备,每个分中心都需要1套,相应的线路租用费用也是每个分中心1份,日常所需的设备运行维护也是每个分中心都有,这对各分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从设备配置,专线租用费用,日常运行管理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来说,方案1具有明显的优势。

4)方案2具有信息采集站扩充能力较强的优点。

通过比较综合来看,水资源监测数据省中心集中接收方式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建议采用。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站点很多,当1条2 Mbit/s的电路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采用扩充电路带宽的方法解决。

以已经在建设的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为例,将建设4 300多个监测站,其中地表水取水监测站近1 600个,地下水取水监测站2 200多个,地下水位监测站500个。一期系统将建设1个省中心、13个市级分中心和26个县级分中心,通过在省中心建立CDMA专线,所有遥测站点的数据通过CDMA无线网络和专线,首先发送到省中心,然后由省中心通过省水利专网分发到各个分中心,这样的方式,既大大减少专线建设和运行的费用,也能确保各分中心获取数据的实时性[6]。

4结语

水资源监测站点除了边界控制断面、供水水源地、取水口、地下水,还包括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和灌区等监测站点,站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水资源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是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保证整个水资源管理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点之一。在考虑监测数据传输接收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管理的方便和成本的经济,另外,在选择无线传输网络服务供应商时,无线传输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等也要加以考虑,且需要预先做好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后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既经济实用,又能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浩,蒋云钟,石玉波,等.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1-2.

[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S].北京: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2011:1.

[4]蒋云钟,丁强,朱庆平,等.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标准[S].北京: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水利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2007:64-65.

[5]冯永勤,孙京忠,符伟杰,等.安徽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R].合肥:安徽省水文局,2010:45-50.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5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开发一套“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 系统包括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 产量、质量等的相关监测指标和预警指标、预警模型、监测数据的输入、存储、显示、查询、分析, 以及发布预警信号和提供辅助决策等功能, 最终实现非木材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1.2 运行环境

1.2.1 硬件环境。

Pentium4 1.4 GHz或更高处理器的IBM PC或兼容机, 至少256 M内存, 至少剩余500 M以上硬盘空间, Microsoft兼容鼠标, 1 024×768或更高分辨率的监视器, 1个光驱。打印机:可选。

1.2.2 软件环境。

Windows XP及其以后的视窗系列操作系统;Map Objects 2.2;Sybase公司的ASA 7.0 (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

1.3 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目标要求, 系统应包含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维护模块、图形编辑和浏览模块、查询模块、统计分析及输出打印功能、预警模型应用和决策支持模块及系统维护模块。

1.4 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 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含数据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区浏览、预警指标与预警模型、查询统计与分析、系统维护等模块, 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

数据维护:主要是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 可以这些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包含非木材森林资源基本信息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分类信息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指标维护、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维护等5个子模块。

非木材森林资源地理分布区浏览:主要用于对数字地图进行操作, 包含“放大显示”、“缩小显示”、“全体显示”、“自由浏览”、“地图标注”、“叠加分析”等功能。

预警指标与预警模型:主要用于设计预警指标体系和维护预警模型, 包含“预警指标设计”和“预警模型维护”2个子模块。其中, 预警指标体系为部分或全部监测指标的有机组合, 根据其重要性为每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预警模型中定义了包含预警指标的计算公式和预警阈值, 供预警分析模块使用。

查询、统计与分析:主要用于图文查询、统计及预警分析、预警信号发布、辅助决策等, 包含“由图查文”、“由文查图”、“数据分析”、“预警分析”、“报表维护”等5个子模块。其中, 由图查文提供了鼠标单击选择、鼠标拖画矩形框选择和鼠标多次点击生成多边形选择等3种方式;由文查图通过设置组合条件, 在数字地图上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数据分析提供了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3种功能;预警分析通过计算预警模型中定义的公式的值, 将之与预警阈值比对, 如果超出安全范围则调用预警信号发布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报表维护可以对系统中已定义的统计图表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也可以设计新的统计图表。

系统维护:主要用于维护系统安全, 包含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用户信息、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5个子模块。其中, 系统设置用于设置系统参数;权限管理用于设置用户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 可以定义到按钮一级;用户信息用于显示当前用户的信息, 如用户组、权限等, 还包括更改当前用户的登录密码。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设计原则

在技术上满足一定的先进性原则的前提下, 将重点考虑以下几项原则:即实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可扩充性原则及用户界面良好原则。

2.2 开发工具

采用Power Builder 8.0 (PB) 和ESRI公司的Map Objects2.2 (MO) 进行集成二次开发。系统中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起来管理, PB实现应用界面设计、属性数据库维护等除GIS功能外的其他功能;MO作为组件嵌入PB中实现GIS相关功能, 如图层显示、放大、缩小、漫游等。PB与MO通过COM进行通讯, 建立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 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2.3 系统数据库建立

系统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和栅格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包括属性数据、统计分析后获得的数据、其他文档数据、元数据。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和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将所收集的图形资料通过数字化、投影变换和坐标变换、校正处理, 使它们统一到高斯-克里格投影中。属性数据是与非木材森林资源紧密相关的非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是指对预警指标的统计分析, 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 以进一步分析, 为决策提供服务;元数据记录数据来源、精度、投影方式等, 是用于对数据的说明, 元数据的建立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空间数据以多个Shape文件的形式存储, 内部属性数据库以对应的DBF文件的形式存储, 系统采用Sybase公司的关系型数据库ASA 7.0 (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来管理外部属性数据, 外部属性数据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 并通过共同的字段值与空间数据内部属性表相关联。非木材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可以帮助决策者和政府部门摸清全国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具体分布区域, 不同类型非木材森林资源的相关产量情况, 包括数量、起源、分布、可及度及今后的变化趋势等;评估其资源优势与生产利用情况;对非木材森林资源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作出评估, 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的发展方向、目标与前景进行分析。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含的主要数据表及其用途见表1。

2.4 预警功能实现

通过分析非木材森林资源采集、利用、流通、贸易、政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因子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参考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专家意见, 确定安全阈值, 划分风险预警界限;通过回溯警情判定的过程, 找出引起警情的警源, 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10,11,12]。

2.4.1 预警指标设计。

预警指标设计包括指标体系的输入、编辑、删除及赋予权重等功能。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系统的基础, 根据指标体系, 才能确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构建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指标入选原则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准则, 入选原则包括指标含义的重要性、指标反映目标变动的可靠灵敏性、指标与目标变量的协调性、指标刻画目标变动的代表性、指标的超前性、指标数据收集的及时性等。

指标体系构建一般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理论准备、指标体系初选、指标体系测验及指标体系应用, 具体流程见图2。

2.4.2 预警模型维护。

预警模型维护包括模型的输入、编辑、删除及预警临界值的确定、预警区间的划分等功能。预警方法是预警系统的核心成分, 指导着预警指标选择、构成及预警模型的创建, 不同的预警方法衍生出不同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

系统采用统计预警和回归预警2种预警方法。统计预警方式是对警兆与警情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处理, 然后根据警兆的警级预测警情的警度。具体过程是:首先对警兆和警情进行时差分析, 确定其先导长度, 相关程度, 然后依据警兆变动情况, 运用区间分析确定警兆的警级, 结合警兆的重要性进行警级综合, 最后预报警度。因为在预警过程中, 用的是统计方法确定诸多参数, 所以说统计预警方法是指标预警方法合乎逻辑的精确和深化。回归预警方式是在统计预警系统基础上对预警的进一步分析, 是对统计预警系统的一种补充, 其实质是建立模型之后进行回归预测。具体而言, 可以建立以下2个模型:①直接建立预警模型Ye=F (Xe) , 其中X为警兆变量的警度值, Y为警情变量的警度值, 该模型的建立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方法;②建立预测模型Y=F (X) , 其中X为警兆变量的实际值, 在得到Y的预测值后, 再参照Y的警限, 将其转化为警度。

2.4.3 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就是警情判定的过程。通过计算预警模型中定义的公式的值, 将之与预警临界值比较, 确定所处的预警区间, 如果超出安全范围则调用预警信号发布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预警临界值的确定首先要参照已有的国际、国内或地方标准, 其次可采用专家评估、系统模拟仿真等方法确定。不管采取何种方法确定警度区都要注重分析其发展动态, 在掌握较长时段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发展动态进行归类是一种有借鉴意义的方法。此外, 警区临界值是静态和动态发展的统一, 在一定时间段内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经充分发展后需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临界值。

2.4.4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就是通过回溯警情判定的过程, 找出引起警情的警源, 根据专家知识库中的相关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用户选择, 以便及时排除警情。用户最终的解决方案反馈回专家知识库中, 以进一步完善专家知识库, 使之更加智能。

3 结语

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研究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以下简称《海岛法》) 第二章十五条规定, 国家建立海岛管理信息系统, 开展海岛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估, 对海岛的保护与利用等状况实施监视、监测。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是法律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开展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进行海岛监视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回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近海区域开展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涉及海岛的海洋调查,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我国的海岛资源调查为我国不同时期海岛的管理方针、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满足了当时海岛开发建设和保护的信息需求, 为国家海岛保护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8—1960年进行的中国近海海域综合调查 (界内称全国海洋综合普查) 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海洋综合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近海系统全面的综合调查, 为国防和海上交通建设提供海洋环境基础资料。

20世纪80年代 (1980—1985) 进行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简称“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 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海岸带综合普查。调查的目的是初步查清中国海岸带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条件, 为海岸带综合利用和海岸带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1988年,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科委与国家海洋局等5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实验项目” (简称“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 这是第一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此次调查历时7年完成, 对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进行调查, 基本查清了当时我国海岛的数量及其自然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情况, 为海岛开发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1]。

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简称“908专项”) 是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一项我国海洋发展史上投入最大、调查要素最多、任务涉及部门最广的海洋环境基础调查和评价工作。“908专项”的总体目标是摸清我国21世纪初期的海洋家底, 海岸带海岛调查是其具体任务之一。

2009—2012年开展了“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 该项工作隶属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 主要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海岛名称、数量和位置, 服务于国家地名管理。

2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的必要性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 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快速发展和频繁开发, 极大地改变了其资源环境条件, 以往开展的海岛调查成果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海岛的资源状况,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海岛管理要求, 因此,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2.1 全面真实准确了解海岛资源情况的需要

一般来说, 发达国家近海调查周期在5~10年左右。我国1988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距今已有20余年, 而且当时的调查对象仅限于500 m2以上的海岛, 调查设备和手段也相对较落后, 特别是近20年海岛粗放式开发导致海岛生态恶化, 目前的海岛资源情况与第一次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成果有较大的出入, 原有海岛基础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海岛事业的需求。

2.2全面落实《海岛法》, 推进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海岛法》规定有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当对海岛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能源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因岛制宜、科学论证、控制强度、适可而止的原则,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如此才能有效保护海岛, 可持续利用海岛。

2.3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保障民生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 大陆经济快速发展, 而海岛开放滞后, 进一步拉大了海岛居民与临近大陆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党的十六大以来, 部分近岸岛屿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但更多的海岛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 民生亟待改善。因此, 实施海岛资源调查有利于查清海岛资源, 确定海岛功能定位, 开发海岛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 进而繁荣海岛经济, 保障百姓民生。

2.4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加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海岛资源破坏严重, 炸岛炸礁、填海连岛、采石挖砂、乱围乱垦等活动大规模改变海岛地形、地貌, 甚至造成部分海岛灭失;在海岛上倾倒垃圾和有害废物, 采挖珊瑚礁, 砍伐红树林, 滥捕、滥采海岛珍稀生物资源等活动, 致使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环境恶化。为查清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海岛生态安全, 有必要实施海岛资源调查和评估。

2.5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也是一个多岛屿的国家, 众多的海岛散落在广阔的海域之中, 长期以来由于海岛距离大陆较远, 登岛困难, 开发利用不便等诸多因素, 导致我国很多海岛的实际控制权不足或丧失。根据《公约》, 现代海洋权益斗争强调的是“管控就是主权”“开发显示存在”。偏远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海岛资源调查, 是加强海岛管理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海洋权益。

海岛资源调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比较国内外海洋资源调查及其他领域的资源调查,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应重视海岛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 加强海岛资源评价, 完善调查、监测和评估制度, 制定和完善海岛资源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海岛资源调查应包括海岛基础地理要素、资源与生态环境、海岛经济社会、海岛文化等基础调查和重点海岛的专项调查, 为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合理保护和开发海岛, 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3 我国海岛监视监测体系

应用3S技术、三维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新监视监测技术和手段, 构建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体系, 确保对海岛资源及其利用的最新状态的把握, 为海岛资源的利用、海岛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海岛保护政策及措施的制定和海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提供数据和信息。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也明确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之一。建设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对于各级海洋主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提高海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1 系统总体目标和原则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总体目标是利用现有专网, 充分整合历史数据和成果, 以航空遥感、船舶巡航、卫星遥感和登岛调查为主要监视监测手段, 健全海岛数据传输和共享机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海岛数据库平台, 建设以三维可视化为基础的海岛服务平台和海岛管理平台, 建立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业务体系, 全面动态地掌握我国海岛的基本情况和变化状况, 实现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 (海岛县) 四级业务化运行, 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及其海监队伍的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为涉海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海岛信息服务, 定期对海岛资源、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估, 实现全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根据我国海岛管理的实际情况,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服务的原则。

3.2 系统总体结构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由海岛服务平台、海岛管理平台、海岛数据平台、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和安全体系组成。海岛服务平台基于海岛数据平台和管理平台, 面向社会公众、海洋主管部门和海监执法队伍提供监视监测产品与服务。海岛管理平台基于海岛数据平台, 以三维可视化为基础, 实现对海岛数据的快速查询、直观展示和动态管理, 实现海岛保护、海岛使用、海岛执法、海岛经济社会、海岛项目管理和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等业务工作所需的各种功能。海岛数据平台主要实现国家海岛监视监测数据的采集、获取、处理、存储和更新。

3.3 海岛监测数据的获取

海岛监视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海岛自然属性及其变化、海岛开发利用及其变化、海岛管理与执法情况和特殊用途海岛情况的监视监测。针对海岛远离陆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特点, 海岛监视监测主要采取以航空遥感为主, 船舶巡航、卫星遥感、登岛调查、实时监控和专项调查为辅的方法获取海岛监测数据。民用载人航空器可以抵达的所有海岛, 采取以航空遥感为主的方式进行获取, 航空遥感同时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船舶巡航的方式获取绕岛监视监测数据;民用载人航空器无法抵达的海岛, 采取以卫星遥感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的获取;通过登岛调查的方式获取海岛地面监视监测数据;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获取海岛实时监视监测数据;通过海岛专项调查获取多要素海岛资源基础数据。

4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研究

4.1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中存在的不足

海岛资源调查涉及的内容全面, 覆盖范围广, 历时周期较长, 时效时差难以统一, 调查的重点仍然是海岛资源方面的综合调查, 没有将海岛生态状况的监测作为调查内容, 也没有将资源的清查作为调查内容。海岛资源调查的同时也存在技术标准较难统一, 调查指标综合性不强, 没有固定的调查队伍, 调查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缺少针对海岛特殊环境的先进成熟的调查技术与设备, 部分调查要素具备先进硬件设备但是相应的软件滞后, 调查成果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截至目前, 国家虽然多次开展了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或涉及海岛的调查, 但在海岛资源调查工作结束后, 没有把监测工作做好, 没有将调查与监测衔接在一起。

当前, 我国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已经基本建成, 可以实现部分海岛资源和海岛使用情况的清查, 但海岛监视监测的内容仍局限在海岛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和海岛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没有对调查内容进行有序的监测, 没有将整个海岛生态系统纳入到监测范围中来。虽然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和队伍从事海岛监视监测工作, 但在人员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上明显不足, 缺少应急监视监测能力, 监视监测的能力和反应速度有待加强。具体海岛监视监测内容缺少明确的监测指标体系, 海岛监视监测理论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亟待将监视监测的成果由表面的量的变化深入到资源评价与决策支撑层面上来。

根据海岛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应重新审视和定位海岛资源调查和海岛监视监测二者之间的关系。

4.2 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的关系

目前,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工作和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是依存度不高的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

海岛资源调查是一次性全面的综合调查工作, 历时周期较长, 一般持续5年左右, 而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是一项为海岛管理和海岛执法服务的长期的业务化运行工作。海岛资源调查一般为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提供一定时期内的全面的本底数据, 而监视监测为海岛资源调查提供基础地理数据以及具体调查内容的现有数据情况。两者尚未形成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 海岛监视监测是调查工作的业务化延续, 也是海岛资源调查的一种手段, 海岛调查也是一定时期内海岛的全面监测, 二者不能简单的独立对待, 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3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

不论从何种角度还是何种尺度研究海岛和管理海岛, 都需要对海岛本身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 才能就海岛的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提出合理的方案。由于海岛资源本身在地域分布上不均衡, 开发利用上具有多宜性, 同时资源本身也会发生动态变化, 这些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海岛资源的管理比较难。而且海岛资源本身还包括了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海岛周边海域资源, 多种资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进行研究和管理, 需要大量的涉及面广泛的长序列调查数据和动态监测数据, 并需要有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和管理方法, 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体化的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我国的海岛资源调查应从单纯的资源调查转向海岛资源的综合清查, 并突出海岛资源评价工作, 在进行定期资源评价时, 通过海岛监视监测工作建立连续评价制度, 把海岛定期的资源调查与长期的监视监测联系起来, 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海岛监视监测不仅是海岛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海岛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为适应新时期的海岛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的需要, 应当在完善现有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优化整合现有海岛资源调查和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建立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相衔接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 构建可持续运行的海岛动态监测运行机制, 将调查—监测—再调查—再监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实现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 全面及时掌握海岛资源的本底数据和动态变化信息, 为海岛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全局性的战略数据支持。

在纵向上构建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一体化体系后, 在横向上也要形成宏观与微观结合, 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二级海岛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模式。国家监测主要从宏观把握全国和重点地区, 地方监测主要从微观把握热点地区, 采用无人机结合地面调查, 获取详细信息, 构建不同时期和不同尺度的监测数据。

在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一体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技术的集成性、数据的多样性、信息的实效性、信息成果的共享性和发布的权威性等特点[2]。

4.4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实施建议

4.4.1 加强基础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全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理顺管理体制, 设立国家海岛监管中心, 布设覆盖我国全部海岛的调查与监测基地, 逐步壮大和固化调查监测队伍, 更新技术装备, 提高监测水平, 明确资金渠道, 保证资金投入, 促进国家调查监测和地方调查监测体系同步发展。

4.4.2 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

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工作, 丰富已有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 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 切实保证新一轮海岛资源调查和日常海岛监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管理制度的制定, 明确工作责任, 落实人员, 保障经费,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使海岛动态监测工作系统化、业务化, 监测成果系列化、规范化。建立海岛调查、管理、监测相衔接的监督机制。

4.4.3 拓展海岛调查与监测新领域

进一步拓展海岛调查与监测新领域, 开展海岛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 开展以海岛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海岛生态调查与监测, 以海岛消失和海岛周边地形地貌变化为核心的海岛环境调查与监测。

4.4.4 做好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服务

与先进国家相比较, 我国在调查监测成果公开和方便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 调查成果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决策部门的需要而定, 很少考虑其他用户;其次, 形式比较单一。建议今后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公布调查监测成果,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同时应创造各种公众参与的机会, 完善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5 小结

海岛从当初无人问津的偏远之所, 发展到今天逐渐成为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 成为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越来越体现出海岛的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 为了全面、快速、准确掌握海岛信息, 改变宏观管理信息滞后的被动局面, 应紧密围绕海岛管理需求, 逐步开展海岛资源的综合清查工作, 加强海岛资源评价工作, 优化现有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将调查—监测—再调查—再监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良性互补, 逐步建立国家海岛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体系, 实现我国海岛“一盘棋”“一套数”“一张图”, 有效实施我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参考文献

[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6.

浅谈地下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篇7

当前, 我国各地区农村还普遍饮用地下水, 采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的面积为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全国仍然还有400多个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供水采用地下水供水, 全年平均地下水的供水量为1 106亿立方米以上, 为总供水量的20%。2012年底, 全国总供水量为5 520亿立方米, 地下水的开采量已经达到了1 104亿立方米, 其供应量已经达到了总供水量的20%。这其中包括深层地下水开采160亿立方米, 浅层地下水开采944亿立方米。在海河流域全年的总供水量中, 地下水的供给量达到了66%。黄河和淮河流域, 地下水的供给量达到了33%以上。山东、河北地区, 其地下水的开采量分别为亿132立方米和164.2亿立方米, 为总供水量的68%和77%。在我国黄河和淮河流域, 历年地表水资源匮乏, 所以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严重超标。仅2012年全年, 黄河和淮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量就达到了613.2亿立方米, 超过地下水资源量3%, 超出可开采量的36%。而在海河平原区, 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地下水资源量62%, 超出可开采量的73%。从2012年黄淮流域的全年地下水开采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该地区的居民、工业及经济都是由超采地下水资源才得以生活和发展的, 而长此以往, 地下水资源将无以为继, 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遭受破坏, 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

2 地下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2.1 地下水文监测的状况

迄今为止, 我国水利部门在全国共设置地下水观测站22 496余处, 在控制区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达12 679余处, 试验站11余处, 统测站9 806余处。涉及要素包括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水量等监测项目。在我国施行新的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以来, 相关部门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地下水文资料, 并通过编制与发布相关标准、水资源公报等形式, 为国家和地方的农业抗旱、城市供水、生产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数据,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地下水的超采, 改善了生态环境, 避免了地质灾害等情况的发生。

2.2 地下水文监测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对于国家、省区或地市的宏观监控管理及开发利用还是远远不足的。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监测的数据可靠性和时效性较差, 传输手段落后。水文观测人员文化素质、技术手段、责任心普遍较低, 加之观测人员的观测费用过低, 导致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观测数据人为造假、缺测等现象普遍发生, 无法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度度。同时, 地下水位不断加深, 人工观测难度及误差增加, 也对监测的结果造成影响。用于地下水监测的专用井数量短缺,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无法保障。现有专用监测站井的数量较少, 而大多是农业生产用井, 常因淤积等原因报废, 致使地下水监测井的更换时间比较频繁, 实测数据的代表性较差。有些偏僻地区, 由于没有安装电话或互联网等现代化传输工具, 其观测数据的上报形式还是采用普通信函报送至地市, 再由地市通过电话、网络等报送至省级, 最后由观测员整理并逐级上报。这个传输过程超过十天, 信息的时效性已经过时, 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而从现阶段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 保障地下水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时效性的有效方法, 就是实现地下水文监测的自动观测与传输。在很多地方, 地下水监测井网依然采用的是六、七十年代农业灌溉井, 只能对农村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 涉及地下水超采区、城区等深层地下水监测的站井数量不足, 地下水的动态无法及时而准确的掌握。此外, 由于投入的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地下水监测井, 由于使用年限过长而损毁, 而且没有及时维修或重新开钻, 其实际可用的地下水监测井的数量正在减少, 造成监测井网密度不足。

2.3 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规划

构成地下水监测站网的组成部分包括基本监测站、试验站、统测站。基本监测站是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础, 是控制水文地质边界和地区地下水运动的长期监测站, 分为国家和省级重要监测站、普通监测站三种。试验站网的功能是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析, 避免水文地质环境产生恶化, 及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科学转化试验, 同时还具有对地下水资源评价形式确认的功能。当基本监测站网的密度不足时, 统测站将给予补充, 同时通过统测站, 还可准确掌握区域实时地下水的空间情况、动态及绘制动态图。目前, 其使用已有的生产井开展监测, 监测的次数不多。

基本监测站中的国家重要监测站, 其数量要控制在10%~20%。以便国家水利部门能够及时并全面地掌握各地区地下水的特征和运动过程、开发和利用程度, 为抗旱、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基本监测站中的省级重要监测站是在国家重要监测站的基础上设置的, 设置的初衷是为了迅速了解该省辖区内的地下水文动态特征、地下水的开发程度, 并为地下水资源进行实时管理、抗旱和保护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其设置数量要控制在20%~40%。

3 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

3.1 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结果

水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12年组织了两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 水文资料系列分别为1956~1979年和1986~2012年, 其两次的评价结果相近。地下水资源的变化率受地表水补给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很大, 并受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影响。对两次水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 在降水量增加0.2%时, 地下水资源量将降低0.8%, 而地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则增加1%, 见表1。并且, 地区变化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灌溉水与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此外, 因为地下水的埋深幅度逐年下降, 增加了地下水补给难度。

3.2 地下水资源的变化分析

地下水资源的变化主要受地表水和降水的补给变化影响, 同时还受补给来源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二次的评价结果来看, 这几十年来, 我国地下水资源平均减少0.8%, 而且区域变化明显。图1为第二次和第一次地下水水资源区域评价变化图。黄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减少6.8%, 因降水减少, 山区地区地下水资源减少了9.1%, 而平原地区仅减少1.5%;辽河流域和松花江地下水增加了11%和4.6%, 因扩大灌溉面积和增加降水量增加了地下水的供给, 并且地下水埋深的增加也促进了地下水的补给;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减少11.3%, 因灌溉水量和降水都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此外, 西北诸河地下水资源减少了11.2%, 主要原因为地下水的埋深大幅度下降, 很难对地下水进行补给, 同时受到多种其它复杂因素的影响, 还要对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

4 结语

地下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环境和生态支撑要素,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其所担当的角色更为重要。所以, 对地下水资源要开展系列化、统一化的保护、监测、管理和评价, 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与利用, 为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监测现状, 并对我国的二次水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希望以此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保护地下水资源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监测,评价

参考文献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8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人们通过生产劳动, 将这一自然资源变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林产品。与此同时, 森林又是人们游憩、旅游观光的场所, 森林能保持水土、保护环境、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受到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滥砍滥伐等人为灾害的影响, 森林资源面临着遭到破坏。在此背景下, 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实时监测, 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发展, 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1]。

2森林资源监测任务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最主要的任务:一是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 二是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森林资源监测是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进行监督和预测。其目的是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工作, 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变化情况, 预测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 可以满足制定林业方针、政策、长远规划和计划需要, 也能够满足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的要求。 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环境具有功能上的多样性、形成周期的长期性、资源与环境的动态性、森林成熟的不确定性、林区分布的广域性和空间结构性, 人们对其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和研究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模拟模型。地图就是人类最早用于认识森林的重要模拟工具, 而以GIS为支持的现代电子地图则是人们研究森林的理想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模拟模型。GPS、GIS、RS及其“3S”集成技术则能够实现现代对地观测系统, 从而使人类对森林资源、环境功能的认识建立在地球之外, 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的数字化、自动化、实时化、动态化、集成化和智能化[2,3]。

3森林资源监测技术要求

3.1集成化

随着森林资源监测功能要求愈加丰富、多样, 因此检测技术的集成化成为新的要求。传统监测特点是离散式或分离式的测、算、绘和用图的过程, 每个环节彼此独立、失联。譬如野外监测, 就可以分为测角、量距、水准三大要素的监测。现代监测则是集成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表现为外业、内业、用图一体化、集成化, 在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电子森林资源监测仪器, 如全站仪、GPS接收机就是能够直接监测空间三维坐标的集成化仪器。由于GPS、全站仪在监测中各有局限性, 为了解决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的空间监测问题, 21世纪将出现超站仪, 它是全站仪、GPS、陀螺惯性监测系统的结合体, 可以集成化地解决从地面到地下、 全天候、高精度的空间森林资源监测问题。

3.2动态化

受到灾害多发影响, 森林资源的变化出现了动态趋势。经典的森林资源监测建立在观测目标“不动”或固定的基础上, 因此, 技术要求和数据处理相对简单, 而现代森林资源监测, 尤其是现代工业监测学, 早已超出了土木的范围, 其服务对象和“目标物”完全进入了“土木” 与“非土木”监测的大系统, 可以对一切运动物及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监测。

3.3数字化

经典森林资源监测把终点建立在模拟地形图的基础上。在森林资源监测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有助于分析资源的变化趋势, 为管理者开展与执行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正确的依据。当监测内容无法在森林保护中实现时往往归咎于监测人员的野外观测精度。采用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数据测量、采集、传送的效率, 保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度。

3.4自动化

传统的森林资源监测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开展野外探测、考察、记录,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愈发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森林状况, 因此需要具有不依靠人力的、具有自动监测与控制功能的技术应用, 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效率, 而且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与成本支出。

3.5智能化

随着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与系统的快速发展, 如何帮助使用者轻松、便利的使用这些技术成为了监测系统功能发展的新要求。智能化技术满足了这一要求, 其通过在森林资源监测系统中植入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监测工具操作、使用、监测过程中的便利性与人机交互的协作性, 以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的便利化, 为监测系统的推广打下基础。同时外业森林资源监测, 如GPS、全站仪已向开放式、智能化方面发展, 为外业森林资源监测智能化提供了平台。

4基于3S的森林监测技术

4.1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 形成森林资源信息综合化, 是现代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方面。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多波段成像和周期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航天遥感图像数据主要是陆地卫星TM数据, 结合地面调查数据辅助图像处理, 建立遥感分析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完成遥感应用模型分析, 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4.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遥感技术, 以地理要素为主要数据源的图形、属性和空间调查的软件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林场系统中, 概括来说,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技术系统, 它是计算机、外部设备、地理数据、应用软件和系统管理人员的集合。其中, 具有空间分析功能的软件具有重要作用。从它的作用与实现的目的来看,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数据库和地学知识 (模型) 库的集合体, 它的数据建立在统一地理坐标基础上, 能够对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信息进行管理, 利用地学模型来分析空间数据, 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预报, 从而实现为工农业生产管理和规划服务, 为国防军事服务的目的。从计算机实现的技术角度看,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输出的应用软件系统。

4.3全球定位系统

以美国GPS以及我国北斗系统为代表的全球定位系统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技术平台。采用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已经从传统的测绘领域逐渐渗透到森林保护监测、精细管理、动态控制等诸多领域。采用高精度GNSS参考站接收机和多种移动应用终端, 构建了森林监测体系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与大容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 用于建立全方位、 大尺度、多层次的森林资源监控体系。通过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各类林业资源专题空间数据, 提高空间数据资源的共享能力, 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实现林业调查信息化的业务敏捷, 并在此基础上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实现林业行业业务的共享, 全面提高林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5结语

对基于3S的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森林资源监测的任务以及对监测技术的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3S的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技术, 所提出的方法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摘要:指出了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对于社会、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的动态实时性、功能集成化、高效智能, 提出了森林资源监测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研究了基于3S (即GPS全球地位系统、RS遥感测量、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技术, 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准确性与实时化, 为森林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3S,森林资源,监测,森林保护

参考文献

[1]李东升, 王伟, 刘九庆, 等.森林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森林工程, 2000 (6) :15~17.

[2]胡涌, 李吉跃, 冯仲科.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评价的3S技术体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S2) :24~27.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篇9

关键词:遥感监测技术,国土资源,应用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题, 经过五千年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慢慢的发现我们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 资源在不断的枯竭, 很多的方面都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怎样向前继续发展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考虑的话题。在我们众多的研究方向中, 土地资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 但是过度的浪费已经成为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 加大监管力度成为今天必须的工作。长期以来人们的检测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1 土地利用监测技术方法

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类各个方面都需要土地资源的参与, 土地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国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开展的非常的精细, 通过全方位的调查整理, 使得土地更加清晰地进行划分, 对于不同种类以及类型进行区分, 整体上来讲, 对于土地的监控措施还是比较到位的。

1.2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是以上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 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 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 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期监测的目的。与其他监测手段相比, 遥感监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广等特点。自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至今, 建立了在充分利用3S以及地面调查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 进行了连续、多周期、多目标的遥感监测, 实现了对重点地区、特定目标土地利用状况的快速监测。

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有:a.监测成果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可视化程度高、客观反映现状、检索查询便捷等优点, 体现了客观性、及时性, 弥补了人工巡查的时间与人力不足的缺陷。b.能够减少巡检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精准性, 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的简便, 对于问题能够更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大的提升了数据的质量与效率。

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为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从2010年起, 国家将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统一起来, 全面启动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程。其技术路线是:各地以遥感监测发现的变化图斑为引导, 将“大范围”土地变更调查转变为目标明确的“点线”调查, 提高了准确性, 通过应用监测结果复核土地变更调查, 发现土地变更调查的错漏现象, 抽取部分重点地区、重点地类, 组织开展国家级外业实地核实工作。

减少人为干预, 保障数据真实。长期以来国家的监控与关注的方向只是数据, 对于实地的考察非常的少, 很多的时候与人为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样数据的真实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于方案的制定会有一定的错误的引导, 大大的影响了国家的长期规划。今天的土地的调查进行遥感影像技术, 在整体上对于数据等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使得数据更加的清晰准确,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大大的减少了人为参与, 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于土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2.2 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卫片执法检查是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后, 依据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及遥感监测成果, 对照遥感监测影像, 从监测图斑中抽查重点图斑, 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遥感影像提供了一个客观的, 持久的解译数据源, 数据结果具有重现, 是土地执法检查部门事前发现、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 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土地违法行为, 包括因交通不便不易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或因检查不到位而隐藏的土地违法行为, 威慑了各种不规范用地行为, 遏制了违法用地现象,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3 在用地审批业务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客观反映监测区耕地、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使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范围得到直观体现。应用季度监测、半年监测以及年度监测的动态监测数据成果可以快速发现监测区域范围内用地现状、耕地变化情况和地类变化情况, 对于需要审批的建设用地通过高分辨率监测成果数据可以客观的确认其合法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通过实地验证, 即获取到土地利用的现势性数据, 减少了资金浪费, 使土地管理决策机构根据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数据, 决策用地指标, 制定用地管理措施, 并对建设用地的审批、利用、开发、管理实现动态监督。

2.4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利用最新的遥感成果资料, 修正规划区内各类用地与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不一致部分, 客观的反映现实的用地情况, 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基础图件和信息。

3 人才匮乏

新技术在不断地更新, 但是使用起来一直是一个问题, 员工的专业水平不够高, 对于领悟能力不是很好, 很多的时候感觉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新的事物有很大的排斥感。正是这样对于发展非常的不利, 相关的企业应该摆正思想, 对于员工开展培训工作, 使得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很多的企业已经开展了工作, 通过聘请名师进行授课, 通过岗位与实践相结合更快的促进成才的速度。企业更多的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更好的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平时组织些参观, 这样使得员工更好的了解运用先进技术企业的现状, 使得大家从心里进行认可。未来的发展还在继续, 人才对于发展来说非常的关键, 任何的企业想要创新发展都要靠人才, 人才是科技的创造者, 今天的储备就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结束语

土地的使用将是我们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要研究的重要的方向, 土地使用与规划一旦出现了问题, 极易出现土地的浪费事件, 大大的影响到未来发展, 土地资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 在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新的时期又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来开展, 上文在很多的方面进行了介绍, 对于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提出的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相信, 只要我们摆正思想, 沿着当前的发展路线前行,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下一篇:铁路桥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