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文本

2024-06-07

旅游宣传文本(精选7篇)

旅游宣传文本 篇1

1 海南旅游翻译特点与技巧

从活动角度看,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专业、行业和产业等所进行的翻译实践。 (陈刚, 2012:10)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翻译学中的经典悖论以及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特点在旅游翻译中尤为突出。而又之于不同地域, 旅游翻译中的各种矛盾就愈发突显。海南旅游翻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景观, 主要是热带风光, 主推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二是历史人文景观, 还是历史上的贬谪之地, 如五公祠 (Memorial Temple to Five Lords) 有着独特的谪戍文化。三是民俗风情, 典型代表是黎村苗寨 (Li and Miao Ethnic Villages) , 相应的旅游翻译技巧有归化与异化以及增词、增益、增益, 合并、补偿、拆分、分译、信息重组和词类调整、词性转换等。

2 中西旅游宣传文本特点初探—以蜈支洲岛 (Wuzhi-zhou Island) 和夏威夷群岛 (Hawaii Islands) 为例

例文1: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临海山石嶙峋陡峭, 直插海底, 惊涛拍岸, 蔚为壮观。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 绿影婆娑。北部滩平浪静, 沙质洁白细腻, 恍若玉带天成。极目远眺, 烟波浩渺, 海天一色。

例文2:The Hawaii Islands are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on earth.The weather is friendly.Th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60-90 degrees all year long.It's a little warmer in summer, and a little cooler in winter, but every day is a beach day for somebody.Our posi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Pacific ensured that almost every plant and animal who would find a home here would come as an invited guest.

特点比较分析:同为热带岛屿的旅游宣传文本, 蜈支洲岛的宣传文本着重营造一种意境之美, 频繁使用极为细腻考究的形容词以及四字短语, 使游客有身临其境, 美轮美奂的感觉。而夏威夷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其宣传文本内容平实, 风格质朴, 重点在于介绍夏威夷的位置, 气候以及特色景致, 更偏向于实用性, 游客可以即时获得实用信息。

启示:旅游宣传文本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 也是旅游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集中体现。因此, 在中文旅游宣传文本的汉译英过程中, 在兼顾源语言特色的同事, 更要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力求将文化差异造成有用信息缺损的影响降到最低, 强调文本信息的关联程度, 努力适应海外游客的要求思维习惯。在旅游翻译技巧上注重归化译法的实践与研究。

3 实例分析

3.1 旅游宣传文本中的历史文化因素

文本:南山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 佛语有云:“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南山寺因此得名。

译文:Nanshan Temple, with its name originating from Buddhist expression that good fortune is much as the East Sea and longevity is high as Nanshan, has long been the resort of felicity and longevity.

南山寺是历史人文古迹, 有着独特的中国元素, 因而南山寺的翻译主要采取异化翻译, 译为Nanshan而不是South Mountain, 这样可以突显南山的独特性和文化专属性, 避免造成误解。“福”、“寿”的概念与英文中“felicity”和“longevity”相对应, 因而在此作归化处理, 此外还要兼顾文本对仗的特点, 英文句式选择一致的主谓结构和相应短语, 以体现语言的建筑之美。对于历史文化景点的翻译, 要兼顾其文化特性, 在采取异化翻译的同时, 视具体情况还要适时通过补偿翻译来进行进一步阐述说明, 如观音一词在翻译时应为Guanyin (Goddess of Mercy) , 对观音这一文化意象进行语意增补。

文本:北宋绍圣四年 (1097年) , 苏东坡被贬海南昌化军 (今儋州市中和镇) 曾途径此处, 寓居十余日, “指凿双泉”, 此泉便是其中之一。因泉味甘甜, 水源旺盛, 泉面常浮水泡, 宛如粟粒, 故名浮粟泉, 亦称金粟泉。

译文:Fusu Spring (Floating Millet Spring) , drilled by Su Dongpo, the famous litterateu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d got its name for the sweet and abundant spring water, and there are bubbles floating on the spring, which looked like kernel of corn.

在该段文本翻译中运用了略译、合并和补偿等翻译方法, 将“绍圣四年”等次要信息略去, 平实地翻译出浮粟泉的由来和主要特征, 提取结尾主要信息后合并后翻译。并对浮粟泉进行补偿翻译。

3.2 关于民俗风情的旅游文本翻译

民俗文化的旅游文本翻译涉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翻译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 不仅要求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还要熟悉相关的民俗文化背景。这里以海南黎苗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为例, 在这类翻译实践中, 补偿、异化翻译策略尤为重要。需在归化与异化中寻求平衡。如“三月三” (March the Third Festival, the Valentine’s Day of Li People) ,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 “军坡节” (Army Slope Section, also called Hainan First Lady Culture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Mrs.Xian) , “卡咯会” (Kage Gathering, a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 “招福和牛月” (Zhaofu and Niuyue, or Luck Welcoming and Cattle Month, a kind of farming ritual and festival folk custom) , “苗年” (New Year of Miao Nationality) , “四月八” (April the Eighth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Yayi, a hero of Miao ethnic group)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海南地区的旅游宣传文本, 从三种旅游文本类型出发, 对海南旅游文本翻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同时包含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的性质和特点, 需要译者日积月累的实践和研究,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与品质, 希望本文能为海南地区旅游翻译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马玲玲.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策略初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旅游宣传文本 篇2

关键词:文本功能,翻译策略,旅游宣传文本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第一大产业, 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UNWTO) 研究表明, 旅游业每增加1单位附加值,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单位附加值。21世纪以来, 旅游业和观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主要贡献者之一。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国际交流, 加深文化理解。

旅游景点的外宣工作则能够促使文化”走出去”,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不断加强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建设。因此, 如何加强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工作, 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吸引到更多的国外游客,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文本功能概述

功能语言学认为, 文本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文本功能的理念被引入翻译中来。

莱斯在《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 将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 ”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 (Reiss, 2000) 。她借用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 (描述, 表达, 诉请) , 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让读者认知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传达信息、知识、观点, 是事实在语言维度的传递, 其内容或主题是交际中的焦点。表达型文本则注重文本的艺术形式和美感, 重视语言的美学特点, 原文本在美学上的展示成为交际的重心。操作型文本的目的是引起读者某种行为反应, 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 该文本类型的目的是要达到某种言外效果, 其中心是”吁请”。不同功能的文本应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诺德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存在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 (Nord, 2005) 。

2 英汉旅游宣传文本功能比较

对于旅游宣传文本在英汉两种文化环境下, 其功能的对比分析将有利于翻译活动更好进行。

例1:Buckingham Palace has served as the official Londonresidence of Britain’s sovereigns since 1837 and today is the ad-ministrative headquarters of the Monarch.Although in use for themany official events and receptions held by The Queen, the StateRooms at Buckingham Palace are open to visitors every year.

例2: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 历史上有少林僧兵保家卫国、抗击倭寇的佳话。1983年, 少林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时下, 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的发心护持下, 少林寺在禅、武、医文化上, 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少林文化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民族认同, 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在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心目中, 少林文化不仅成了中华武术的代表, 也成为中华佛教禅宗文化的独特意象, 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上述两例分别来自于白金汉宫以及少林寺的官方宣传网站。例1中, 文本语言简洁明了, 没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 开门见山的介绍白金汉宫的基本信息, 功能倾向于信息型, 即其主要目的是传达客观信息。例2中, 文本前半部分用词朴实, 主要用于信息的表述;而后半部分则采用华丽的表述和夸张的描写, 表达中国传统的意象之美, 更侧重于引起国内读者在美学上的共鸣。呈现出表达型的文本功能, 注重文本的艺术形式和美感。

英语中旅游宣传文本的功能倾向于信息型, 而汉语同类型文本功能则为信息和表达型功能的融合。

3 个案研究

少林寺承载了中华佛教文化的传承, 因而驰名中外。其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潜在旅游者的选择。

文本功能的不同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需要得到体现, 文本功能理论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 (陈小慰, 1996)

原文: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 背依五乳峰, 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 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 西为少室山, 各拥三十六峰, 峰峰有名, 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 故名”少林”。1983年, 国务院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译文:Shaolin Temple is situated at Shaoshi Mountain in the west of Songshan Mountain ranges, in Dengfeng City, Henan Province.Against the backdrop of Wuru Peak of Shaoshi Mountain, it is surrounded with forests and hills as its natural defense.The“Shao”in“Shaolinsi”refers to“Shaoshi Mountain”;lin means“forest”and si“temple”.The name of Shaolin Temple literallymeans“temple in the woods of Shaoshi Mountain”.

在上例中,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客观提供少林寺位置信息, 主要是传达信息, 符合信息型文本的特征。译文将所有的信息点翻译出来, 将原文本的信息功能传递给译文接受者。文本功能如果是信息型的, 采用直译的方法可实现功能的完全对等转化。

原文“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使用了四字短语,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呈现美学特色, 符合表达型文本的特征。英语旅游宣传文本功能往往是信息型的, 原文功能和译文功能出现冲突。根据文本功能理论, 在此种情况下, 应将译文的功能放在首位。在译文中, 采取了编译的策略。

4 结束语

本文以文本功能理论为基本框架, 分析了英汉旅游宣传文本在功能上的异同, 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以期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提高旅游外宣翻译的质量,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Reiss 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New York:American Bible Society and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0.

[2]Nord.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3]陈小慰.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

浅议旅游文本英译 篇3

本文以笔者翻译的和平公园译文为例, 从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案例分析等环节入手,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 通过比较平行文本, 总结出了此类文本翻译的一般策略。

2 任务描述 (Task Description)

旅游文本多用文学色彩的语句陈述事实功能性的内容。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困惑:究竟用文学翻译的原则去译, 还是用非文学翻译的思维去处理?文学翻译侧重艺术欣赏, 致力于寻找寓意和美学真相, 强调的是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以“作者中心、原文至上”为操作策略。而非文学翻译侧重信息交流, 致力于寻找事实真相和功能真相, 强调的是事实和信息的清晰性, 翻译策略上往往是“读者中心、交流至上”。考虑到译文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 而不是作品欣赏, 因此适宜采用非文学翻译的方法。另外, 中文旅游文本的特点是语言华丽, 善用修辞, 比如四字结构。而英语旅游文本语言简洁、直接、信息量大。因此, 译文应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基础上, 根据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和东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 通过省译、释义、顺译等多种翻译方法, 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3 任务过程 (Procedure Description)

3.1 译前分析和准备

3.1.1 建立术语表和储存多种表达法

什么叫做术语?就是用比较专业的结论来说明论述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观点, 它具有单一和统一的特性。一般来说一个术语只说明一个概念。同一范畴内的概念问题只能用一个术语来表达。我们翻译学之中对于术语已经是比较重视了。很多翻译者非常重视术语的重要性。在做翻译的时候能够利用术语资源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翻译结果。我们一般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来描述一个概念。当一个常规性的概念经常出现在一个常规的文本之中的时候, 翻译者在做翻译的时候可以用多元化的表达方法来处理,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译文更加活泼生动。如“增长”可译为:“rise”、“go up”、“increase”等。查找术语是要找到唯一, 储存多种表达法是多多益善, 所以译前准备的这两项任务可以说是走了两个极端。

3.1.2 查找平行文本

在相关的功能翻译理论之中, 一般来说原文的译文只是一个信息源。原稿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信息, 换而言之不是所有的原文之中的信息都有交际的实用价值。翻译者可以依据语言环境的实际交际需求对原文进行译前信息处理。选取有用的翻译信息, 在必要的时候补充不足的信息。我们对于信息源的处理标准是依据实际的语言交际环境来选择的。翻译者对于我们目标文本有着一定的主观分析。在翻译过程之后总具有同类型的语法功能和同一体裁的文本可以为我们的翻译者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

“平行文本”这个术语是指不同的语言文化之中的有着相似的交际功能的语篇类型。我们需要对“平行文本”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研究, 对于源文的对应特点来进行一定的比较, 在翻译文之中呈现出这样的特性。旅游文本的英语翻译是为了让译文阅读者对于阅读对象更为关注。我们需要对英语旅游的文本来做一些特性分析研究, 以便让这些译文特征达到功能翻译的理论研究水平, 以此来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平行文本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借助于互联网可以很容易查找到国外的公园简介、旅游点简介, 在翻译中可以参考其中的句式, 使译文显得更为地道, 更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在翻译和平公园时参考了网上查到的两篇平行文本, 一篇是The Ancient Town of Winchelsea, 另一篇是Burlington City Park。

3.2 校译

再好的翻译, 难免有疏忽和错漏, 即使没有错误, 也需要在文字上进行润饰。因此在初译稿完成后, 必须对译文做校改。严格把好笔译质量关, 对照原文改正错译、漏译、不准确、不通顺的词句, 对通篇文字进行润饰, 力求词语与体裁相符, 能为读者所理解。必要时还需与作者和读者沟通查证, 以保证翻译的质量。

4 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以下我就翻译和平公园为例, 分别解释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4.1 省译 (Omission)

传统的翻译策略强调忠实于原文, 而功能翻译理论强调预期的译文功能, 即译文功能是向受众传递原文的各种信息还是要与受众交流实现交际目的, 这直接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

因此在旅游文本翻译中, 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审美特点及行文特点的差别, 汉语中大段的华丽辞藻和平行结构, 如果逐一直译, 势必出力不讨好, 译文读者看到后会有堆砌罗嗦之感。因此, 可对词语进行适当删减。从译文预期目的考虑, 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旅游宣传资料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增加旅游乐趣, 而不是进行风俗民情等研究, 过分详细的专业知识等可以适当删减。往往完全的忠实原文不仅没有必要, 也不太可能。

例1:上海和平公园始建于1958年, 位于虹口区东北部, 公园占地面积260亩, 其中水面积47亩。公园共有4个大门, 分别位于大连路-控江路、新港路-虹镇老街、天宝路近阜新路和新港路-瑞虹路, 交通便利, 方便游人出入。

“交通便利, 方便游人出入”我曾初译为“It’s conveniently located and easily accessible.”在修改译文时, 我意识到这属于同义堆叠。这种结构在中文里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是必要的, 它可以加强语气, 达到结构上的平衡与对称。但是在英文中, 要强化语言意义, 让信息得到一定的扩展, 不能只是简单地依靠词汇的增加来进行添加。我们需要通过句型的调整来实现上下结构的变换。同一种语意的重复使得词汇显得比较累赘, 这是语言表达的一个大忌讳。词汇的机械堆砌只会让整个句法结构显得更加的臃肿, 造成语义上的啰嗦。

我曾想过改译为“it’s easily accessible.”又想过把“conveniently located”和“easily accessible”都删去, 换一个意思更准确的表达。但随后考虑到“公园共有4个大门, 分别位于大连路-控江路、新港路-虹镇老街、天宝路近阜新路和新港路-瑞虹路”, 其实就表明了“交通便利, 方便游人出入”, 于是干脆省译。

译文为:

“Built in 1958, Heping Park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Hongkou District in Shanghai, covering an area of around 43acres, including a water area of around 8 acres.It has 4 gates, conveniently situated near Dalian Road at Kongjiang Road, Xingang Road at Old Hongzhen Street, Tianbao Road near Fuxin Road, and Xingang Road at Ruihong Road, respectively.”

例2:在提升生态景观同时, 公园以人为本, 在南侧游人较密集的4号门区域新建了和平广场, 占地约6000平方米, 广场入口正对瑞虹路, 并沿瑞虹路中轴线方向朝公园内延伸。植物配置上, 运用自然起伏的地形, 采用大量的观花和色叶树种, 形成更丰富的“春景秋色”。

此段初译为“The park is people-oriented.To the south of the park, the 6, 000 m2 Heping Square was newly built at near the No.4 gate where visitors are more concentrated.The Square entrance is just opposite to the Ruihong Road and extends into the park along the axis of the Ruihong Road.Landscape plants and flowers are planted on the naturally rolling ground in order to build picturesque spring scenery with autumn hues.”

修改时考虑到这样译是被中文牵着鼻子走, 而且也存在主谓不一致, 不能说“entrance extends”。“以人为本”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语言, 这样的词汇在西方人看来非常的空泛, 没有什么实际意思。事实上, 通过对公园内实实在在的设施景观的描述, 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到所谓的以人为本。

“广场入口正对瑞虹路, 并沿瑞虹路中轴线方向朝公园内延伸”, 基于翻译要考虑文本接受地点及传播媒介, 而目标读者阅读译文的地点就是在和平公园, 并且外国游客对上海的道路并不熟悉, 广场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不是一个非交代清楚不可的问题。最后定稿为:

“Next to the No.4 gate on the south and directly facing Ruihong Road is the 6, 000 m2 Heping Square.There, landscape plants and flowers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best fits the rolling terrain to enhance the view.”

省译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一定要基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才能使用, 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简化, 不然反而影响到交际目的的实现。

4.2 其他翻译方法及策略

例3:和平公园是一座以中国自然园林风格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有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馆、水榭、石舫, 可供游客傍湖品茗, 赏心悦目。公园山、水、建筑、植物, 配置相得益彰, 风光怡人, 景色秀美。

在处理“和平公园是一座以中式自然园林风格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这句时, 初译曾简单用了这样的结构“The park’s feature is its...”。在修改时我想到, 英文是以动词为基础的, 这样句子可以显得简练、有力、意思清楚。而中文则会习惯用许多模糊、笼统、抽象的名词。因此在翻译时不应该跟着原文的结构走, 所以定稿时我把feature当动词使用, 采用“Featuring a typical Chinese natural garden style, the park comprises...”这样的结构。

“公园山、水、建筑、植物, 配置相得益彰, 风光怡人, 景色秀美”这句。我初译时曾译为“water scenes, classic buildings and exotic plants make the scene more beautiful and pleasant.”但落笔即意识到这样不妥。“make”完全是一个多余的动词, 既不有力又意思不明, 造成了整个句子冗长拖沓, 而事实上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通过其它的词语来完成的, 最后定稿为:

“Featuring a typical Chinese natural garden style, the park comprises a traditional Flowers Hall, waterside pavilions and stone boats, where visitors may sit down for relaxation while enjoying the pleasant view of artificial rockeries, water scenes, classic buildings and exotic plants.”

5 实践总结 (Summery&Conclusion)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 在旅游文本英译中要运用“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交流为目的”的原则, 充分发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译者应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 在中文的模糊语言和英语的逻辑语言之间寻找一条可以沟通的路径。

摘要:笔者结合翻译和平公园的体会, 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指导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中文旅游文本的两大特征, 一为文化信息丰富;一为语言华丽、喜用修辞。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预期读者的文化背景, 尤其是他们撰写和阅读旅游文本的习惯。本文以和平公园翻译任务为例, 试图为旅游文本英译提供一种翻译策略, 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要求,文化差异,翻译策略,旅游文本英译

参考文献

[1]Hartmann, R.R.K.Contrastive Textology[M].Heidelberg:Julius Groos Verlag Heidelberg, 1980.

[2]Schaffner, C.Skopos Theory[A].Baker, Mon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 2004:235-238.

[3]http://www.winchelsea.net/

[4]http://www.ci.burlington.nc.us/index.aspx nid=233

[5]高金岭.从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看旅游资料中景物描写的翻译[J].外语教学, 2003 (3) .

[6]贾顺厚.英译旅游材料中的文化处理[J].山西大学学报, 2002 (4) .

[7]吴云.旅游翻译中的变译依据[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4) .

汉俄旅游文本语言差异探析 篇4

一、文本词汇的差异

众所周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然而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在词汇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显著表现在:由于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和由于词义联想、文化意象差异导致的词汇语义不同现象。

1.词汇空缺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 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holes in patterns (偶然的缺口) 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 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 (空缺) 理论。”[1]所谓词汇空缺是指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在翻译实践中, 文化空缺现象主要反映在对文化空缺词的处理上。所谓文化空缺词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 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 既可以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 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

2.词汇语义不同

因此, 由于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和由于词义联想、文化意象差异导致的语义不同现象成为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本语句的差异

汉俄民族在长期不同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差异。“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和谐, 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百川归海’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 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 (言贵简洁) , 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 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4]由此可见, 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审美情趣的不同, 导致在中俄旅游文本中汉俄两种语句在修辞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旅游文本的语句中常出现诗词句、成语、四字对仗句、多使用短句, 以增强气势, 给人以非常华丽的感觉;而俄语旅游文本的表达则很简洁、明了、通俗直观, 而且多使用长句。

原文:武夷山景区内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这里有三十六峰, 七十二洞, 九十九岩。群峰秀拔奇伟, 千姿百态;溪水澄碧清澈, 绕峰回旋。碧水映丹山, 丹山转碧水。游人置身其中, 宛入人间仙境。

译文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了俄语旅游者的审美情趣, 把语句中汉语惯用的重复结构进行概括, 达到简洁明了的译文效果。这样, 不但不会使读者产生丢失原文信息的感觉, 反而更易于读者接受, 符合其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而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汉俄语句在修辞方面存在的差异, 而是盲目地进行逐词逐句翻译, 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文本语篇的差异

语篇中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 而不是语句的简单迭加。汉语旅游文本语篇的行文往往注重音美、形美, 还非常讲究意境之美, 而意境又常常给人以虚而不实的感觉, 还常常附有神话传说故事加以修饰渲染,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相反, 俄语旅游文本的行文大多不绕圈子, 直入主题, 语言简洁、平实, 文本语篇的描述客观、具体。中文旅游材料提及历史的成分较多, 带有浓重中国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 这些对于俄罗斯游客来说是没有兴趣点的, 他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来欣赏名胜古迹。

从语篇的情景语境来看, 译者应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语境, 将自身置于译文读者的地位, 进行换位思考。

原文:……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 像高一丈零六尺, 重四千多斤, 全铜铸成……

游客对铜像的构成并不感兴趣, 这可以通过图片或实地进行感受, 游客关心的是这个铜像人物是谁, 为什么要树这个铜像, 这是翻译的重点。

结语

要使旅游文本完整、准确地传递旅游文化信息, 就要深入分析影响汉俄旅游文本翻译的影响因素, 以便在翻译中做到“对症下药”。本文通过对影响汉俄旅游文本翻译的语言差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其不同的特点, 从而去寻找最佳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魏万德, 杨卿.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6) .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旅游宣传文本 篇5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行, 世界对中国越来越了解, 因此吸引了很多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2011年, 来华旅游入境总人数约为2711.20万人次;2012年, 约为2719.16万人次;2013年, 约为2629.03万人次;2014年1~3月约为584.33万人次, 以上统计均不包括港澳台游客。游览旅游景区是国外游客来华的主要目的, 景区的网站英文版翻译质量的优劣, 会直接影响国外游客是否来此游览。景区相关的英文旅游信息, 包括宾馆和景点的公示语、导游解说词、旅游行程表、景点宣传册等英语的规范使用, 也有助于游客更好地欣赏风景, 享受旅游的乐趣。

我国一些大城市及旅游热门城市, 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经常举办国际会议、展会、赛事, 相关旅游文本翻译已逐渐成熟, 但一些中小城市, 如牡丹江市旅游景区的英文翻译还有很多不足。本文以牡丹江市镜泊湖景区为例, 以德国学者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切入点, 结合镜泊湖景区, 分析旅游景区文本类型特点, 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 旨在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 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提升景区形象, 便于国外游客游览景区。

1 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是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莱斯 (Katharina·Reiss) 在20世纪60年代, 根据语言学家布勒 (Buhler) 的语言功能模式理论提出的。莱斯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把文本划分为3种主要的类型, 即表情型、信息型和操作型。其各自的语言和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1) 表情型文本语言具有创造性和美学特点, 强调的是作者或信息发出者本身以及他们所表达的内容, 如:具有想象力的创造性的文学作品 (诗歌、戏剧等) 或作者的态度等; (2) 信息型文本侧重文字内容, 以交代事实、信息、知识等为目的, 语言逻辑性强, 如:参考书、报告、讲座、操作说明等; (3) 操作型文本, 又称诱导型/感染型 (appellative) 文本, 目的在于使读者作出一定的反应, 有劝说、劝阻、要求或诱导的功能, 语言常有对话式的互动性质, 如:广告、竞选演说等。

莱思建议根据文本功能及其相对应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的交际情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根据莱思的观点, 大多数文本兼有2种或2种以上功能, 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2 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

旅游资料主要包括旅游指南、旅游宣传册、导游解说词、旅游行程、宾馆和景点的公示语、景点介绍等, 常常承载大量信息, 比如交通、娱乐、住宿、餐饮、服务、纪念品等, 涉及源语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历史、地理、习俗、宗教、艺术等。旅游文本既要能使读者或游客了解旅游景点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行程、服务等相关信息, 又要能激发游客的兴趣, 吸引游客到此游览。

(1) 表情型文本。景区内表情型文本主要是对各景点的赞美之词, 例如:叶剑英曾给予镜泊湖的赞誉有“山上平湖水上山, 北国风光胜江南”, 还有“冬有三亚湾、夏有镜泊湖”“飞瀑悬流山峡秀, 石壁横亘水中游”等诗词名句, 旨在抒发情感。

(2) 信息型文本。旅游景区内大部分属于信息型文本。如:景区名称及介绍、各景点名称及介绍、景区路线图、景区设施及功能介绍等。例如: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镜泊峡谷、吊水楼瀑布、红罗女文化园等景点名称及相关介绍, 还有游船售票处、景区超市、镜泊湖宾馆、镜泊湖干部培训中心等景区设施及功能介绍都属于信息型文本。该类文本的目的在于向游客提供信息、了解景区概况及设施等。

(3) 操作型文本。景区内操作型文本主要是一些公示语和游玩项目推介。例如:当心落水, 请勿跨越, 请勿戏水, 请爱护林木, 请您穿好救生衣, 还有峡谷漂流游客须知, 游船须知等大多是提醒、诱导游客行为, 按文本说明执行相关活动。

因此, 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划分, 旅游文本是具备信息型、操作型和表情型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本。

3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

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旅游文本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旅游文本内容丰富多样,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 在翻译时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下面以镜泊湖景区为例, 探讨文本类型理论在旅游文本中的具体运用及相关的翻译策略。

3.1 直译

原文: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距牡丹江市80多公里, 是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 湖面海拔350米, 湖长45公里, 水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译文: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out 80 kilometers from Mudanjiang City, Jingpo Lake is the largest dammed lake of the volcanic lava in the world.The lake is 350 meters high above sea level, 45kilometers long.The area of waters is 80 square kilometers.该例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 此类文本的目的是向游客传达信息。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 翻译时应注意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翻译时应简洁明了, 准确传达信息。通常采用直译, 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信息, 使游客能准确地获取旅游景点信息。

3.2 增译

原文:红罗女文化园。译文:Hongluonv Culture Park (Hongluonv is, girl in chinese fairy story, dressed in red) .原文:白石砬子。译文:Baishilazi (The white rock standing on the hill) .原文:镜泊湖。译文:Jingpo Lake (Clear and peaceful as a mirror) .以上例子, 如果直译会让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很难理解, 体会不到原文要传达的信息。因此, 对于文化性、意象性较强的内容, 如典故、历史事件、朝代名、地名、人名等, 适当添加、扩充一些说明性文字, 可以使译入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所含的信息。

3.3 省译

原文:瀑布下游是镜泊峡谷, 您在感受峡谷漂流刺激的同时, 又可以欣赏这奇特的地质景观。可谓:飞瀑悬流山峡秀, 石壁横亘水中游。译文:Jingpo Canyon is located in the downstream from the Falls.While experiencing the exciting canyon rafting, you can appreciate the unique geological landscape.该例属于表情型和操作型结合的文本, 分析原文中最后一句的诗词可以发现, 该句诗词正是对前文的总结。汉语旅游文本喜欢使用诗词名句, 游客读后有美的感受, 而外国游客却不理解, 达不到感染读者并呼唤其行动的效果, 如果把该诗句译出, 反而觉得拖沓、累赘。因此, 在翻译实践中, 考虑适当删减部分内容, 更能达到翻译目的。

4 结语

中文旅游文本多是集信息、表情和操作型为一体的多功能文本, 如果一概采用直译, 译文就会冗余繁琐、不伦不类, 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因此,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 必须分析文本类型, 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考虑, 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提高翻译质量, 发挥旅游文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和庆, 黄皓, 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9 (5) .

旅游宣传文本 篇6

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行动要求,主要包括基本思路及发展目标两大项。行动要求,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来自e Marketer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块的交易将在2016年达到51.8%,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仅为43.8%。该研究机构估计,桌面预订的下降将至少持续到2019年,那时消费者已变得适应更舒适的移动设备,并且”不介意在小屏幕上预订住宿和机票”。

e Marketer预测分析师Oscar Orozco表示“酒店、 航空公司和在线旅游网站更好地优化他们的移动预订网站。因此,人们更加简单和方便的在他们的设备上去购买和预订旅行,这预示着行业前景更好”。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智慧旅游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促使人们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比起现实,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表达其真实情感,互联网上信息量剧增。在网上,我们可以获取到相对以前更多的信息,在这些网络信息中,评论类型的信息占着十分大的比例。这些评论信息十分复杂,并且有很多无效的信息,从这些评价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十分困难。因此针对评论信息的对其进行内容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是当务之急。

二、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内网络文本内容分析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对近10年国内关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筛选,2015年10月通过河西学院图书馆网上系统对国内CNKI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笔者以“网络文本”、“旅游”、“内容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74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炼该类研究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通过对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三、国内网络文本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一)相关研究成果

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比较晚,2006年Soojin Choia,Xinran Y. Lehtoa (2006)等通过对澳门官方旅游网站、在线旅游博客、旅游经营商和旅行社的网站、网上旅游杂志相关网站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网络的受众不同,不同的在线信息来源,目的地网上形象是不同的;Zhen &Zhu(2006)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星级酒店的网络评论进行了分析,指出游客选择酒店并不是单纯根据其星级来选择的,而是比较关注其设施、服务、房间大小等。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内容的分析来研究旅游,但进展较慢。之后,陆续有学者通过对网络文本的分析进行旅游研究,但研究较少,如图1所示,直到2012年后,文献数量增长,2014年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文本来研究旅游。这与旅游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线中间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网络文本内容将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做相关旅游研究。

(二)研究内容

对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多集中在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研究上。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不同景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研究或是游客感知形象研究,如肖亮,赵黎明(2009以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为样本,利用ROST Word Parserr软件对网上的内容进行高频特征词提取,研究指出台湾在网上传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有:度假,文化,乡村,城市等;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2012)以鼓浪屿为例,对其旅游形象进行研究,60个高频词,结合SPSS软件,对其评价属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鼓浪屿提出管理意见。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者情感、旅游者动机、旅游者投诉、旅游者偏好等方面;还有学者对穷游、重大事件的意义、历史街区意象等方面进行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都较少。

网络文本分析法多被用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说明通过这种法研究目的地的形象是有效的且比较成熟的。但不应仅局限于形象研究,虽然也有学者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少数。网络文本分析法应该应用于旅游多方面的研究,而不仅局限与形象研究。如国外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人们对于在移动设备主动报告自己旅游行程的研究;比如对网络宣传对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等。未来,人们的旅游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包括目的地的选择、出行方式、游览到最后的评估,都会在网络上进行。所以,网络文本将会是为旅游研究提供大量的、有效的、真实的研究资料,网络文本分析法也将会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更广的领域。

(三)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旅游现象时,多是采用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内容挖掘软件,如采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高频词的统计与分析,有一些学者结合SPSS软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四)研究地域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对旅游的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只有少数几篇对青海和西藏旅游形象的研究,与甘肃旅游相关研究只有两篇,分别是苗红(201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嘉峪关市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并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嘉峪关市旅游形象宣传和游客实地感知形象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应继续保持对景区的宣传、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市场范围,进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定位;程圩(2014)《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 中国段) 的440篇游记,结果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敦煌段,尤其是敦煌,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等;还有王昱力《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甘南州旅游形象研究》。

西部地区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与本地区智慧旅游脚步滞后、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随着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互联网”和在线旅游中间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通过网络参与到西部旅游中来,西部地区的居民也将越来越多的借助网络出游。我们也要进一步重视网络的力量,借助网络文本进行旅游研究,不光是个别城市,不光是对旅游形象的研究。

四、结语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是目前较新的一种研究方法,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研究旅游,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其的有效性,随着我国“旅游+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文本分析进行旅游研究将会是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旅游宣传文本 篇7

1 平行文本与翻译教学

平行文本 (parallel text) 指的是将原文及其译文对照排列的文本。将众多平行文本收集在一起, 进行排列, 就形成了平行语料库 (parallel corpora) 。Hartmann (1980) 将平行文本分为三类:A类为形式上非常一致的译文及原文;B类为形式上不完全一致但功能对等的译文及原文;C类为在同样的交际情景中独立产生的两种不同语言的文本。本文中涉及的平行文本指的是任何与原文内容相同或相近, 用源语或目的语表达的资料, 其形式可以是照片上的文本, 百科上解释性词条, 词典上的释义和例句, 等等。

随着对平行文本和平行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平行文本和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Bernardini (1997) 曾建议在翻译教学中应用平行语料库检索, 便于翻译专业学生形成一种翻译的“意识”“反射”和“应变”, 而这些技能可以“使专业译员有别于那些不熟练的业余爱好者”。Wilkinson (2005) 同样发现, 近年来, 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培训者不断建议将语料库分析融入译员教育。而国内很多研究员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 语料库对翻译教学有很多辅助和促进作用:将语料库应用在翻译教学上, 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双语对译样例,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语料, 对语言细节及文本效果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 有助于创建翻译教学的自主学习环境并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 (王克非, 2004:28;史汝波、郭义、秦洪武, 2009:10;王惠, 2015:54) 。因此, 将平行文本应用到翻译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极具现实意义和实用意义。

2 基于平行文本的MTI旅游翻译教学构想

旅游翻译是MTI英语笔译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翻译教学, 可使学生了解英汉旅游类文本的行文特征, 掌握旅游类文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 最终达到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目标。旅游翻译是一种与人们生活相关性很大的翻译领域, 因此语料比较容易获得。笔者认为基于平行文本的MTI旅游翻译教学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课前精选原文本,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课堂教学, 学生仿写和译文点评。

在下文中, 笔者以一个构思的教学案例详细解释这五个步骤。参加此课程的学生应为MTI英语笔译方向的研一学生, 已通过翻译基础课程学习, 对中外语言差异和翻译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1) 课前精选原文本

根据旅游翻译贴近生活这一特点, 授课教师最好选择源于生活的翻译原文, 因为此类文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 授课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翻译水平, 原文难度应大致符合当前MTI英语笔译方向学生的翻译水平, 既不能因为原文太容易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 也不能因为原文太难而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笔者选择的原文为在山东孔林景点拍摄的孔子墓牌示解说, 原文下面有对照的译文, 但是, 由于译文存在多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 因此, 需要学生持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译文。原文如下:

孔子墓

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受到人们的尊崇, 被誉为“圣人”, 死后葬于此, 孔氏族人尊为“始祖”。

(2)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本次选择的原文是在景点实地拍摄的牌示解说, 下面有对照的英文译文, 因此, 给出的译文就可以充当一个平行文本。对照译文 (平行文本1) 如下:

Confucius’Tomb

Confucius (551BC——479BC) , with his given name Qiu, and courtesy name Zhongni, was a great philosopher, educationist and founder of Confucianism.He was revered as“the greatest sage and teacher”, or simply“the sage”.Kong clansmen regarded him as the“primogenitor”。He passed away at the age of 73 and was buried near the Si River.

此外, 由于原文为《孔子墓》解说, 因此可以“Confucius”为关键词, 通过Yahoo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最终可搜索到900多万个结果。以下列举几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平行文本, 并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整理:

Confucius (551–479 BC) was a Chinese teacher, editor, poli tician, and philosoph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 nese history.Confucius'family and personal name respectively wa Kong Qiu.His courtesy name was Zhongni.He is also known sepa rately as the"Great Sage", "First Teacher", and"Model Teache for Ten Thousand Ages". (平行文本2, 选自英文维基百科网站 (1) 并经整理)

Confucius (551?-479?BCE) , according to Chinese tradition was a thinker, political figure, educator, and founder of the Ru School of Chinese thought.Confucius'surname Kong, his tabooed given name Qiu, and his social name Zhongni, all appear connect ed to the miraculous circumstances of his birth. (平行文本3, 选自斯坦福哲学百科网站 (2) 并经整理)

Confucius, originalname Kongqiu, literaryname Zhong ni (born 551, Qufu, state of Lu[now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 na]—died 479 BCE, Lu) , China’s most famous teacher, philoso pher, and political theorist, whose ideas have influenced the civili zation of East Asia. (平行文本4, 选自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站 (3) 并经整理)

(3) 课堂教学

在进行平行文本对比之前, 首先, 授课教师应对本节课堂中的教学重点进行讲解, 即旅游景点牌示的翻译问题。授课教师可以从精选的原文文本分析着手, 介绍此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风格。例如, 本次精选的原文是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 text) , 主要向游客介绍孔子的生平, 话语简洁, 文风朴实, 译文也应保持同样的风格。其次, 授课教师应指出原文中的一些翻译难点, 比如, “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中的“字”以及“孔氏族人尊为‘始祖’”中的“始祖”应该如何去表达?此外, 授课教师应对孔林景点给出的译文进行点评, 在肯定翻译较好的地方的同时, 也应明确指出译文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 规范学生翻译实践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翻译批判性思维。例如, 如何正确使用英文中的标点符号 (中文全角vs.英文半角) ;对于旅游翻译文本, 应该采取何种翻译原则和方法;区别于其他类型文本, 翻译旅游文本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形式vs.功能) ?显然, 英文的标点符号应该在英文半角下使用, 这是一个很细节的地方;而且, 旅游文本是一种实用性文本, 译文应更关注其在功能上的作用。通过授课教师的讲解, 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规范翻译, 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在本节课堂中的平行文本对比环节, 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上文提到的翻译难点进行对比分析。例如, 原文中“字”的译法, 有两个平行文本将其翻译成了“courtesy name”, 也有翻译成“social name”和“literary name”。授课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让学生对各个译法给出自己的观点, 并最终评选出一个大家较为满意的译法。

(4) 学生仿写

在授课教师完成讲解之后, 学生开始进行仿写练习。首先, 在用词选择上, “字”可以借鉴对照译文和英文维基百科上给出的译法“courtesy name”。而对于景点给出的对照译文中将“始祖”译成了“primogenitor”, 由于这个词较偏僻, 很多英语为母语的游客不见得认识这个词, 因此建议译成“earliest ancestor”。其次, 在结构上, 译文不应拘泥于原文的结构, 应灵活运用语言, 避免“翻译腔”现象的产生。最后, 在风格上, 译文应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 再现话语简洁, 文风朴实。

经过认真研读多个平行文本, 一个学生通过仿译, 给出了一个译文版本:

Confucius’Tomb

Confucius (551-479 BC) , with his given name Qiu and courtesy name Zhongni, was a great philosopher and educationis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a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and one of ten greatest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the world.Winning great respect, he was revered as the“great sage”and also honored as the“earliest ancestor”by his clansmen.And after death, he was buried in this place.

授课教师可以再随机选取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译文, 让该学生分析译文的形成过程, 例如:译文中借鉴了哪个平行文本, 如何构思译文, 如何把握语体风格和选择用词。

(5) 译文点评

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译文进行适当的评价, 指出学生译文中的亮点, 并给予鼓励, 也应指出文中存在疑问的地方, 供大家一起讨论。授课教师可以着重点评词语辨析, 在用词选词上如何做到精准, 再对语法结构进行剖析。授课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共同探讨出一个较好的译本, 在课后上传到本课程的共享平台上, 让大家一起学习。此外, 笔者建议授课教师对此译文进行书面批注, 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翻译要领, 也对给出译文质量较高的小组给予较高的平时成绩, 鼓励每个任务小组积极搜索平行文本, 进行译文仿写, 最终提高翻译水平。

3 结语

MTI旅游翻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 更贴近生活的翻译课程。授课教师通过将平行文本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鼓励学生搜索身边的平行文本, 对平行文本进行分析, 并进行仿写练习,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课前精选原文本, 课前搜索平行文本, 课堂教学, 学生仿写和译文点评, 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 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ernardini, S..A trainee translator's perspective on corpora[R].Bertinoro:Bertinoro Workshop, 1997.

[2]Hartmann, R.R.K.Contrastive Textology: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Heidelberg:Groos, 1980.

[3]Wilkinson, M..Using a specialized corpus to improve translation quality[J/OL].Translation Journal, 9 (3) , 2005.Retrievedfrom http://www.translationjournal.net/journal/33corpus.htm.

[4]史汝波, 郭义, 秦洪武.平行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一项教学实验[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130) :10.

[5]王惠.“精加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 2015 (1) :54.

上一篇:任务引领型教材下一篇: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