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改造(精选12篇)
老建筑改造 篇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 急剧增多的患者量与布局不合理的医院老建筑矛盾日趋严重, 亟待进行改造。究竟如何改造才能适应未来医院的发展是医院建设者关注的重点。
一、老建筑改造的功能方向
医院老建筑改造的功能方向, 即改造后的用途十分关键, 改造工程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配合医院整体规划, 做到因地制宜。如果能继续保持原功能或相似功能不变的前提下, 可进行单独改造, 是既省时又省钱的方法, 但若医院整体规划需要调整, 则应考虑是否拆除重建。
以北大第一医院老门诊楼改造为急诊楼项目为例, 原楼布局结构主要以诊室为主, 改造后将继续保留原有功能, 只需按照新规范和布局重新砌墙, 并改造水、风、暖、电等管线即可。经过规划与调研, 创造性的将原开放阳台封闭, 将原阳台进行加固和防水施工, 改造成卫生间和洗手池。
又如, 北大第一医院原住院楼拟改造成保健基地, 经过实地调研后, 发现保健基地需要包含门诊、体检、住院、检查、手术等多项功能, 而原住院楼的布局条件无法满足, 框架结构大小也无法容纳新设备新系统, 故只得拆除重建。
二、改造工程重点
安全是工程建设考虑的第一要素, 对于救死扶伤的医院来说, 安全问题更不可忽视。
(一) 建筑结构的安全
很多需要改造的建筑均已使用二三十年甚至更久远, 加之医院人流量大, 各项系统使用频繁, 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系统的老化。另外, 改造后的使用功能比之前有很大区别, 如核磁共振仪器等大重量设备的加装, 原有结构可能达不到要求, 故在改造前, 必须对原有结构进行系统检测并出具结构强度检测报告。例如由于北大第一医院的抗震等级、防火等级都高于其他同类建筑, 工程经费中将近8%~10%都作为原结构进行加固的费用。
(二)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考虑, 这其中包括流线安全、物流安全、防辐射安全等。基建人员应就以上问题深入与使用科室沟通, 再将建议和思考反馈给设计方, 做到统筹安排。
三、医院改造的内容
(一) 建筑布局的改造
建筑布局的改造是整个改造工程的关键, 只有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才能让老旧医疗建筑符合现代医疗的需求。以急诊科为例, 80年代的急诊科布局只有诊室、抢救、观察等简单功能, 布局单一, 而现代的急诊科, 除原有功能外, 又根据患者需求添加了急诊手术室、EICU, 还有单独设置在急诊科中的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药房、消毒供应中心、挂号收费处等功能空间。这就要求改造时将这些科室统筹安排, 实现布局最优, 流线简洁, 及时为急救患者服务。
(二) 暖通系统的改造
老医院建筑一般未完全普及中央空调, 甚至至今还在沿用暖气和吊扇, 若后期加装独立空调, 不仅耗能巨大, 且维修保养成本高, 若进行现代化改造, 暖通系统就需要重新设计。
为老医院建筑加装暖通系统时, 需要在每层医疗区域外设空调机房, 可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检修维护;在安装风管风道时, 若老旧医疗建筑层高较低, 需注意提高吊装标高, 通过减小风道高度增道宽度来维持风量, 给予患者舒适就诊环境;独立VRV空调等使用时, 应针对核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大型设备运行或对于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科室安装, 做中央空调的补充;对于手术室、实验室等高洁净度要求的的科室, 其房间宜置于楼层顶层, 方便将净化系统和排风系统放置在楼顶部。
(三) 强弱电系统的改造
老医疗建筑在强电用电量上与现有医疗建筑有很大区别, 大到空调系统、大型医疗器械, 小到每个房间的医生工作站、卫生间里的自动烘手器, 都给建筑带来更大的用电负荷。故在改造的设计阶段, 就应对楼内设备的用电量做出估算, 并预留余量, 按照合算的电量设计施工、购买电缆等。除此之外, 改造过程中医疗建筑还需考虑加装双路独立供电, 大型设备配置UPS电源, 确保当供电出现问题时, 医院能正常运转。
弱电系统方面, 老医疗建筑与现代化医疗建筑差距更大。首先, 需要在方便检修的公共区域设置弱电机房;其次, 在房间内布置足够用的信息接口, 无论是HIS系统还是OA系统, 所有接口应即插即用, 方便调线, 也要保证信息能够迅速的传输到相应科室, 不耽误患者治疗;再者, 在公共区域尽可能多的设置信息接口, 加大自助机的使用, 分散人工窗口的人流,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例如在医学影像科等候区加装自助取片机, 在药房取药等候区加装取药分号机, 在每层设置自助化验单打印机、自动收费机以及医保信息查询机等;最后, 楼宇自控达到智能化, 安防监控要做到无死角、全方位, 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利益。
(四) 消防系统的改造
改造中应增加老医疗建筑未配备的消防喷淋等系统, 不仅要加装喷淋花洒, 更要加装新的消防报警、消防排风系统等。
另外, 改造后的建筑布局可能已经有了较大变化, 加之医院内多有行动不便的患者, 故必须对消防通道、消防撤离路线进行优化设计, 确保建筑内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位患者在火灾来临时都能够看到详尽的撤离标志, 清楚撤离方向。对于大型机房与设备, 在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前提下, 可以考虑改造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等对设备损失小的消防灭火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 结合北大第一医院改造老楼的实例, 建议进行改造工程时, 从医院实际出发, 充分调研, 抓住改造中的重点, 力求少留遗憾。
参考文献
[1]常洪哲, 高艳珍.老门诊楼改造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9
[2]李美樱.老城区老医院如何更新改造[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2.6
[3]徐俊, 王净.老城区老医院如何更新改造[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2.7
老建筑改造 篇2
周玉明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摘要:以苏州市里河新村2、3、4小区为例分析老住宅小区的现状,阐述改造设计的目标及内容,并对住宅楼修缮、道路管线改造、停车位建设、绿化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长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老住宅小区改造是政府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造福为民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很多地方都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 这项民心、实事工程。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牵涉的问题很多,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更需要老住宅小 区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本文以苏州市里河新村 2、3、4 小区改造设计为例,对其进行探讨。概况
里河新村 2、3、4 小区位于沧浪区东南部,西接莫邪路,东靠东环路,是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住宅区,现占地面积约 12 公顷,现有住宅 74 幢,住宅建筑面积近15.8 万平方米,居住户数 2810 户,人口 8432 人。2 现状分析
里河新材 2、3、4 小区是根据建造时的要求设计、建造的,现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住宅楼年久失修,屋顶、墙面、门窗、阳台、院墙、楼梯、管道等均存在问题。
(2)小区道路狭窄,道路局部破损,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缺少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库破旧。
(3)绿地杂乱、零散、不成系统,行道树香樟、重阳木等树冠较大,新村内树木疯长,枝叶遮天蔽日,局部地段不能满足居民的日照、采光要求,有的已滋生病菌;花灌木品种单一,色彩缺少变化;玉兰苑水池水质太差,缺少居民休闲活动场所。
(4)围墙、出人口破旧,新村周边环境杂乱,难以管理,给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违章搭建用房较多,影响小区环境。3 改造设计目标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区”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停车难、无配套用房、无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为切人点,在维持现有整体环境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小区环擒,全面提升和改善老住宅小区生活设施条件和环境,营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生活便利、安全文明的居住新面貌。4 改造设计内容
针对里河新村 2、3、4 小区存在的问题,着力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改造设计。
4.1 住宅楼修缮
根据老新材现有实际情况,住宅楼不进行平改坡改造,房屋整修包指屋面防水改造(SBS)、避雷装置整修、刷喷外墙涂料(含楼道内)、外墙面渗漏铲粉、门窗整修及油漆、换塑钢窗、封阳台、装屋面落水管(pvc)和空调落水管(pvc)、污水管改造(pvc)、砌筑检查井、楼梯栏杆油漆等内容;采用和小区风格协调的虚实相间的围墙建筑,以利于小区封闭管理,底层住宅围墙 则统一做压顶,将现有院门安装统一样式的防盗门,井全部粉刷,使外观整洁美观。
4.2 道路、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
(1)东西向 2.5 米宅间道路拓宽至 4.5 米,利用拓宽部分设停车位;南北向 3.5 米宽道路拓宽窒 4.0 米,两侧铺植草砖;因 地制宜规划停车位 180 个。
(2)结合道路改造,对雨、污水管网进行调整,局部增设窨边井,完善排水系统;对小区自来水管线进行换管改造。
(3)根据实际情况,杆线不作入地考虑,对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煤气、移动等有关杆、线进行迁移。
(4)对小院内路灯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安装照明设施。
4.3 绿化改造
(1)行道树及宅旁绿地改造。香樟行道树以保留为主,重阳木行道树则结合道路改造及停车场设置进行必要的移植;对
居民宅前屋后的绿化进行全面梳理,树种选择充分体现物种多样性原则,增加樱花、石榴、紫薇、桂花、腊梅等居民喜爱的花灌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配植,形成四李有景,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2)玉兰苑改造。保留现有活动用房、古典亭廊及点景山石;填平原有玉兰苑水池,改建东南角的山坡及其上的绿化,点 缀古典风格六角观赏亭;合理安排玉兰苑出入口及游步道,方便居民生活;扩大硬质铺装面积,设置舞台及背景(浮雕墙).满 足居民休闲活动需求;对绿化进行重新调整,以玉兰为主题进行改造,增植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等绿化品种。
(3)四个节点的景观设计。重点设计四个景观节点,美化小区环境。尽量保留原有大树及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调整树种 搭配,增种灌木色块,美化视觉效果;适当安排铺装地及游步道,设置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合适的休息场所。
4.4 环境综合整治及配毒设施建设
(1)建门卫室3 个共约60平方米;安提技防设施,实行小区封闭管理;每单元安装统一的电子防盗门。
(2)整治修缮自行车库;对违章搭建用房进行整治,依法拆除占用道路、绿地的建(构)筑物,整治院内超出院墙高度的建 筑物;规范原有院墙门的位置和走向;对垃坡房等进行整修,整治小区周边环境;对小区东南向主人口店面进行整治。
(3)利用空地适当增建若干配套用房。在主入口西部空地建造配套经营用房300平方米,解决拆除破墙开店违章安置及 补贴物业用房;根据居民要求,玉兰苑整治后增设公用厕所一座,约 30平方米。
(4)楼道内增设照明系统,每层楼安装触摸式延时楼灯开关。
(5)进行节水器具改造;为每户腊民增设信报箱。几点思考
5.1 住宅楼修缮兼顾实用性及装饰性
修缮房屋,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居住安余,并在实用的基础上加强装饰性,通过对住宅建筑阳台、墙面、窗台、檐口等不同部位的色彩处理,加强其装饰效果,改善居住区视觉环境。
5.2 因地制宜进行道路、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
老住宅小区改造有别于新建住宅小区,不能照搬新建住宅小区的规范、标准。里河新材 2、3、4 小区道路改造就是结合现状绿化、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因地制宜地确定其宽度,而不是套用居住区、居位小区、居住组团及宅间道路的宽度标准。
5.3 绿化现计以人为本
(1)里河新材 2、3、4 小区原有的绿地杂乱、零散、不成系统,整治中加强各新村绿化节点设计,井将绿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绿地系统。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有些大树病虫害严重,且影响居民的采光通风,群众要求移除的呼声很高,本次改造设计基本满足了居民的要求。
(3)强调绿地的可参与性。设计方案填埋了中心绿地玉兰苑水质较差的水池,将其改造成休闲广场,增强了绿地的可参 与性,在其他节点也增添了一些建筑小品及硬质铺地,方便居民进入绿地活动,为居民提供锻炼、休闲、文化活动场所。
(4)提高环境的识别性。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主景树种,形成各自不同的景现特色,如有的区域以香樟为主,有的区域以 银杏为主,有的区域以桂花为主,从而提高环境的识别性。
(5)通过绿化改造及小品设计体现居住区的文化内涵,提升里河新村 2、3、4 小区环境品味,陶冶居民情操。
5.4 环境综合整治及配雀设施建设考虑长效管理
改造后的小区倡导物管,实行封闭式管理。本次改造设计充分考虑小区的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在设计过程中有小 区居民代表参与全过程,并计划在老住宅小区结合整治完毕后,由街道、社区积极引导发动,在原有居民代表的基础上,按规 范程序选举产生小区业主委员会,由其确定引进专业机构成街道管理。
参考文献
老鱼塘的危害和改造技术 篇3
一、老鱼塘的危害
1.“氧债”增加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等沉积在池塘底部,使池底淤质越来越多,导致池底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增加,增加的这些有机物会氧化分解消耗掉底层的氧气,造成底部缺氧。在缺氧情况下,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使有机物质发酵,产生很多还原性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又易与氧结合,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直至全部被氧化后,水中溶氧才开始升高。因此,要增加底部水中的溶氧,必须降低这些耗氧的还原性物质,即人们常说的“氧债”。氧债越高,对鱼的生长威胁越大。
2.有毒物质大大增加
在淤泥较多的池塘中,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这些厌氧菌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质而产生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大都对鱼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3.酸碱度失衡
在淤泥较多的池塘中,淤泥中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各种有机酸,使底质和水质酸化。鱼对生活水域的酸、碱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过酸或过碱的水均能刺激鱼鳃和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影响鱼的呼吸运动,导致鱼摄氧能力减弱,进而造成新陈代谢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等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4.动物免疫力下降
养殖水体及养殖动物体内外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这些致病微生物中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其致病力随着环境不良因素的增加而增强。当鱼塘底质恶化时,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在水中有害菌的数量达到一定量时,养殖动物就容易发病。
二、改造措施
面对以上危害,我们不得不对老鱼塘进行改造。现将有关改造老鱼塘的措施介绍如下:
1.寒冬晒塘
把塘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日夜温差大、温度低,潜伏塘底的有害生物活动微弱,经不起冰雪严寒侵袭而死亡。同时,经冰冻曝晒,塘底土质变得疏松,与空气接触后有助于细菌活动,把有害物质转化为营养物质,为来年改善溶氧状况和改良水质创造有利条件。
2.排污清淤
将塘水排干,把池底的淤泥挖出堆放在鱼塘斜坡上,加宽培厚塘埂,或把较厚的淤泥运到农田、菜地里作肥料。通过清除淤泥、修砌塘埂等,可有效扩大鱼塘容量,增强抗旱保水能力。
3.水旱轮作
可将鱼塘的水排干,保持10厘米厚的淤泥,再种上黑麦草、蚕豆、油菜及蔬菜等,实行种养有机结合,用农作物根系来通气,吸收和转化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达到改良土壤、破坏水生病菌生活环境的效果,能显著减少鱼病的发生。这种“养鱼—种农作物—养鱼”的水旱轮作方式,可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撒药消毒
浅析医院老建筑的功能改造 篇4
关键词:浅析,医院老建筑,功能改造
0 引言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试想, 80年代的设计理念和当时的抗震设计规范, 显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请有关专家对我院建筑现状认真把脉、详细分析做出了合理的规划。在原址上拆除了原有的行政楼和辅用平房, 依据业务需求, 先后建立了产科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然而, 还有一些建筑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建筑记忆, 使老一辈的医院建设者非常怀念, 因此, 在追求医院现代化的基础上, 对原有的老建筑进行了功能改造或布局调整, 这样既减少医院投资, 又达到了医疗流程要求。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造, 建筑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医院发生了较大提升, 使得医疗流程更规范、就医环境更优美。
1 医院现有老建筑的特点
1.1 占地面积大, 使用空间小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病房楼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设的, 砖混结构, 局部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 多是3层, 局部4层, 整个建筑呈“八”字布局, 占地面积大, 房间面积小。
1.2 布局不合理, 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流程要求
医院的原有老建筑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结构简单, 装修简单, 布局不合理, 医疗流程不达标, 楼房结构不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新扩建的部分又与老建筑连接, 所以, 对于现有的老建筑应该加以改造。
2 医院老建筑改造理念
2.1 就医环境综合提升
医院老建筑大都存在装修简单、颜色单调、标示不清、不符合人性化要求。需要通过改造装修来提升就医环境。
2.2 符合医疗流程要求
老建筑布局不能符合现代医疗流程和感染要求, 检查不能达标。通过改造, 使之做到“既改造, 皆达标”的改造理念。否则, 改造无意义。
2.3 不得影响正常就医秩序
医院不同于其他单位, 不能停业待诊。故要求做好施工期间的就医人流、物流的通道畅通和感染、安全的全面保障。
3 在原有的老建筑上功能改造
3.1 合理调整业务用房布局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 很多科室业务用房面积受到制约, 新设备无处安置, 新技术无法实施, 新业务限制开展。通过认真分析, 结合医院综合实力, 对医院要有一个准确定位, 要做出详细发展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在此情况下, 对门诊科室做了全面调整和改造, 区域明确了, 标示清楚了, 候诊、就医方便了, 人性化突出, 就医环境改变, 使之更加规范, 更加符合医疗流程。
3.2 新老建筑功能结合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门诊楼相连, 调整原人流室位置,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室连为一体, 成一个区域, 作为新门诊手术室。这样调整后既满足了原功能需要, 又符合医疗流程和感染要求, 达到了资源共享。
3.3 改造装修住院部病区
原住院部装修简单、陈旧, 病房墙体脱落、霉变。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前提下, 逐步粉刷墙面为淡粉色抗菌涂料;改造规范强弱电配电线路;更换医疗专用门;使用抗下陷防潮高钙板加防潮石膏板吊顶;配置人造石台面护理台。请专业净化设计施工企业对手术室规范改造装修。经过一系列改造装修, 使医院患者就医环境大为提升。
3.4 加建轻钢结构接层
请设计院专家对原结构设计进行荷载复核计算, 局部加固接建轻钢结构接层。原建筑楼层较低, 三层局部四层, 为扩大业务用房需要, 在设计人员精心的规划下, 最终采用新建部分轻钢平台, 屋顶的楼面主要采用压型的钢板进行支撑, 墙面采用轻质隔断,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荷载, 满足顶层空间的需求和符合医疗流程要求。
3.5 原建筑外墙装饰提升改造
原建筑外墙采用陶面面砖局部磁面面砖装饰, 历经20年风雨侵蚀, 大部分脱落、起皮、开裂, 严重影响外观效果。经考察研究, 采用造价低廉, 效果显著, 施工方便、周期短的喷涂工艺。用专用瓷砖腻子找补挂网打底, 避免普通腻子开裂、脱落弊端;面层涂刷优质外墙涂料, 颜色浅白色;突出的造型墙面作砖形分格喷涂真石漆, 颜色砖红色。并通过安装改造建筑物轮廓灯和庭院灯亮化组合, 同新建产科楼达到色彩一致, 形成整体, 效果明显得到提升。
4 对医院室外配套设计进行改造
4.1 合理规划各种流向
停车紧张是医院的通病, 科学规划车位, 合理调整流向布局, 导向明确清晰是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通过改造医院主入口大门宽度、坡度, 改造中心花坛直边角为弧形角, 把影响停车位的庭院灯柱移位靠边, 打通影响形成环形通道障碍等一系列措施, 有效解决了人、车、物的合理有序分流。
4.2 修建地下管线通道
院区管线挖沟改造在所难免, 势必会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修建宽大整齐的地下管线通道, 把所有管道、线路有序敷设在内, 做好分区隔离、防水排水措施。一旦出现问题, 维修人员进地沟内维修, 绝不影响地面正常交通秩序。
4.3 扩建室外绿地面积
医院的绿化环境非常重要, 医院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情以及病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适当的扩大医院的绿化面积, 营造休闲休息场所, 当患者在外进行散步时, 也能够改善心情。绿化面积扩大了, 医院空气也得到净化, 患者吸入良好的空气, 对于自身病情的恢复也有着重要作用。
4.4 改造围墙透亮透绿
根据院区建筑整体格调, 改造院区围墙。可做与建筑物装饰一致的墙垛, 安装较显大气的黑色铁艺栅栏围墙。透出了院区建筑, 透出了院区绿化, 与路边绿化景观形成整体, 相互呼应。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近几年来, 医院建筑已经得到了各方的重视, 特别是政府, 同时对于医院的建筑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为了使医院的建筑能够符合现代医疗的需求。对于有价值的老建筑,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保护, 或者是进行功能改造, 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真正的为人们服务, 也实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建平.医院老建筑整修与改造再利用[J].医院建筑, 2010 (4) :69-70.
[2]沈倍义.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建筑改造工程管理实践[J].规划与设计/工程, 2011 (6) .
[3]陈国亮, 邢国和.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J].新建筑, 2002 (1) .
[4]李美樱.老城区老医院如何更新改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2 (6) .
老小区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篇5
老小区容积率按1.5算,改造后容积率按3.0算 即拆1平方米,建2平方米,1平方米用来回迁,1平方米用于销售 成本构成: 原业主补偿:
租房补贴:500元/平方米/年X3年=1500元 装修赔偿:2000元/平方米X1平方米=2000元 其他费用:1000元/平方米X1平方米=1000元
土地平整、设计和建安成本:4000元/平方米X2平方米=8000元 合计:12500 开发商毛利:1250元/平方米X2=2500元
拆迁1平方米的建2平方米的成本为15000元。
改造背景下的城南“老北京” 篇6
北京土著纷纷献花,祭奠即将消失的“老花市”
“老花市”位于北京市崇文门。清朝中期,该地区就已经成为北京生产销售绢花等手工艺品的集散地,故北京人亲切地称这个地方为“花市”。崇文门花市不仅是绢花等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随后也成了鲜花市场。另外,一些手工艺人也进驻这里,于是这个市场便逐渐繁荣起来。
花市虽然没有大栅栏、南锣鼓巷、后海等景点被国内外游客熟知,但是她在“老北京们”的心中,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只要你问一个“老北京”花市怎么走,得到的答案不仅有确切的地理位置,就连周边的饭店、茶楼也可能有详细的介绍。
随着北京南城经济的高速发展,崇文门一带建起了新世界商城、国瑞城等国际化购物商城,花市地区也随着周边大街的扩建而大规模搬迁改造。2001年前后,一大批居民随着两广路的扩建,率先离开了花市,大部分迁到了离花市几十公里的郊区。2005年前后,随着东花市地区开始了拆迁改造,又一大批“北京原住民”被迫迁到了郊区安置。
目前,花市只剩下一条小胡同没有进行改造。由于花市早年居民很多,有很多原来住在花市的居民自发地赶来,想要再看一眼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估计今年底将拆迁完毕,花市胡同就没有了,生在花儿市长在花儿市,50多年了,没想到她先走了。”一位在花市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感慨道。
伊莎:“老北京话”即将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每次打车,司机都会问我是哪里的人,我说我是北京人,但几乎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说听我的口音不像。” 说这话的是一个22岁的女孩,伊莎,现就读于北京某重点高校。“我很早就从城里搬了出去,所以老北京话说得也不是那么纯正了。”伊莎说,她只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房子很小,也就10平方米左右,但是左邻右舍的关系非常好,整个大杂院就像一个大家庭。
大约七八岁那年,伊莎全家搬到了南四环外的一个住宅小区居住。“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我们住进了楼房,虽然楼房有暖气,冬天不用生炉子,还有独立卫生间,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伊莎思考了片刻。“是声音,那种仅仅属于老北京胡同的声音,”伊莎说,“虽然搬离城里十多年了,以前的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样子了,但童年时候的那些个邻居家聊天、打招呼、小贩吆喝的声音,却是非常地清晰,以至于每当我闭上眼睛,那些亲切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回荡。”在老舍先生的遗作《正红旗下》中,就提到了老北京胡同小贩的吆喝声。虽然当时的旗人过着“寅吃卯粮”的生活,但只要一听到胡同外小贩的吆喝声,还是很乐意往自家的墙壁上多添几个“鸡爪子”的(注:鸡爪子即在赊账时,对于赊的数量的记录)。“没错,比如,弹——棉花——嘞!磨剪子磨刀——嘞!还有,麻花排叉江米条素丸子——卖喽!”伊莎拿出小时候的照片,“我很怀念小时候的生活,尤其是说老北京话的感觉。”
“我家原来住在宣武区虎坊桥果子巷,也就是菜市口百货商场的后面。现在那边已经拆得差不多了。”伊莎越说越伤感起来。“一听到南城即将改造的消息,我马上就回去看了一下。胡同已经拆得没剩下几条了,但还是听到了久违的老北京话。也许过不了多少年,熟悉的胡同味儿北京话就会随着胡同的消失而越来越难以听到了。”伊莎说话,几乎没有带一点老北京的“京味”,“那是因为我已经搬离城里10多年了,京味儿早就消失了,但是只要我一听到有人用老北京话跟我说话,我就会特别兴奋地跟他聊天。而现在这批比我那时候更小的随父母搬到郊区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是不是也跟我一样不会说老北京话了?再过十几年,二十几年,哪里还能听到纯正的老北京话呢?”和伊莎心存同样忧虑的老北京人不在少数,目前北京人已经住“散”了,而新出生的“2010后”的北京孩子,马上就要面临不会说纯正方言的“危机”。“虽然普通话在语音语调上,跟北京话非常相近,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专属于有自己家乡地域的语言,我不希望北京话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伊莎说。
陈广铁: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回家
“我家以前住在光明楼板厂,北京市第五十中学的对面,但现在那里建成了新的商品住宅区。” 同大多数北京人一样,随着2000年城市拆迁建设,陈广铁一家不得不挥别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和相处了多年的老邻居,搬到北京市大兴区去居住。
“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有四户,我和父母是第一家,第二家住一个姓陈的大妈,第三家住一个姓刘的阿姨,第四家人姓科。”陈广铁说,“你能相信么,那时候一家做饭,整个院子都能知道他们家晚上吃什么,而且做完的饭会挨家挨户去送,邻居们一到夏天,就聚在一张大桌子上吃饭,炸酱面、红烧带鱼、鱼香茄子的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陈广铁还说,如果做饭没酱油了,就可以到邻居家厨房随便拿,至于院子里的葱、大白菜基本上就是公用。“和邻居都处得跟亲戚似的,我结婚那年,每家都腾出了一间房子给我摆宴席,上班的、上学的都请了一天假来帮忙。我母亲去世时,出殡的一些事宜全是邻居大妈一手帮我操办的,我们的关系真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说到这里,陈广铁的神情变得伤感起来,“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了,却因为拆迁而各奔东西了。”
从大杂院搬到楼房居住的居民普遍都有这样的遗憾,每家每户都是单独的一个单元房,把门一关,就等于与外界隔绝,不要说邻里之间串门儿、送东西,就连见了面,都不一定打招呼。“住胡同的时候,看见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个招呼,就连有时候上公共厕所,看见旁边蹲着一位‘爷’,也会问一句‘吃了么您呐?’搬进楼房也有十年了,除了住的相邻的邻居,其他人就算见了面,也不一定能认出来。”陈广铁不无遗憾地说道。
“我家那时离龙潭湖和天坛都很近,没事的时候就去里面散散步。往西北方向骑车不到20分钟,就是故宫天安门,有时候看见千里迢迢、大包小包地从外地来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游客,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感。对他们来说,也许‘到此一游’是一生的心愿,但对于我们这些个老北京人来说,天坛、故宫这些个地方,不过就是家里的后花园,因为北京城就是我们的家啊!”陈广铁的眼圈湿润了,“即使现在搬走了,我还是认为以前的胡同才是我真正的家。迫于当时的经济压力,我搬到了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大兴,但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总有一天,我会回家!”陈广铁坚定地说,“虽然老房子上已经起了高楼,但是那片土地却还是我出生、成长并无限热爱的土地。”
这不仅仅是陈广铁一人的心愿,也是很多老北京人共同的心愿。不管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不管承受多么大的经济压力,即使资金只能在城里买一个非常小的房子,也还是要回城。正如陈广铁所说的:北京城才是他们的家啊!
王小漠:“坚守”北京城的代价: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我家以前就是住在老花市的胡同里。”说这话的是王小漠,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和大多数的老北京一样,她家以前住的胡同已经成了城市建设的牺牲品,但幸运的是,王小漠一家并没有搬离城里,而是在老屋附近的一个小区内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二手房。
“老房拆迁的时候,我正上高二,再有1年就面临高考了。父母考虑到,如果搬到大兴去,每天上学放学用在路上的时间加在一起要4个小时。为了能让我多睡一会儿,父母决定不离开城里,在老花市旁边的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如同许多工薪阶层的老北京人一样,王小漠一家的经济实力是没有办法全款负担那套二手房的。“当时给的拆迁费远远不够在城里买房的,我的爸爸妈妈为了凑钱买房,不仅动用了以前的积蓄和老人半辈子的存款,还跟亲戚借了钱。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自从买了那套房子以后,家里连买油盐酱醋这些小事,都要算计着来。”王小漠说,“到现在借款还没有完全还清,好在我马上就要工作了,可以为家里分担一些。”
“我是真的离不开那片地方,不是留恋繁华,而是留恋故土。即使住上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楼房,但还是怀念小时候平房的生活。”王小漠说,“我以前写一篇文章叫《不想再思量你能否归来吗?》,写的就是我对小时候胡同生活的留恋和这种生活一去不复返的悲伤。我对老北京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市民对家乡的感觉,而是像一个女人留恋她远去的情郎。”或许这也是让像王小漠一样的其他家庭,宁愿背负沉重的债务,也要坚守下去的原因?
那时候北京城并不繁华,没有购物中心,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甚至硬件条件不比现在某些郊区的新兴小区。但是,即便如此,老北京人还是留恋,留恋故土,留恋老北京话,留恋亲人般的友邻,留恋平和安详的生活。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他们是幸运的,经过改革开放,经过社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脚下的土地变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然而,和守望自己的家园相比,谁更珍贵呢?
老建筑改造及利用的理性分析 篇7
一、老建筑改造和利用的理性策略
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可适当调整老建筑的使用功能, 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的传统地标和特色建筑, 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 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对于仍然具有利用价值的老建筑, 基于保护城市环境肌理和文化脉络的前提下, 做好改造更新, 增加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完善和丰富城市服务功能, 体现城市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 上海的新天地大厦, 其基于老建筑的改造, 实现了多种新功能, 它通过改变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 只保护老建筑的外皮, 在改造过程中, 尽量保留了老建筑的里弄格局, 重点修复和保留了建筑的细部和外观立面, 对老建筑内部进行大范围改造, 来满足现代化人们的娱乐、餐饮、居住、商业和办公等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既保护了老建筑, 又实现了现代化建筑的多样化功能。
2对于城市中具有景观性和标志性功能的老建筑, 尽量采取室内更新、局部改造或者整体保护的策略, 使老建筑满足新功能需求。
3对于严重损坏、无使用价值或者陈旧的老建筑, 可彻底拆去进行建筑重建, 提高土地利用率, 例如, 老旧住宅建筑的拆迁重建。
二、老建筑改造和利用的方法
1因地制宜
城市在长期的建设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 会产生人流比较密集的主要街道和人流稀疏的一般街道, 很多位于主要街道的老建筑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年代久远, 其风貌形象较差, 和城市的整体风格不协调, 在改造主要街道老建筑时, 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老建筑改造和利用应满足街道交通、休闲要求, 全面考虑到生活在街道周围居民的使用要求, 在改造老建筑结构或者风貌时, 要注意设计人们的停留空间;另一方面, 老建筑改造和利用应营造舒适、安全的街道景观, 由于主要街道对沿途建筑物的变化、连续要求较高, 因此要注意老建筑屋檐墙体和屋顶的改造, 烘托出城市良好轮廓线。
2基于立面整治的改造和利用
(1) 尺度
在老建筑改造和利用中注意合理运用尺寸, 通过改造老建筑的细部尺寸, 给人们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例如, 对一些老建筑的窗户, 可采用不同尺寸的竖、横格子进行立面分割, 并且可使用不同质感和色彩的材料对老建筑墙面进行尺寸划分, 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改造效果。
(2) 材料
在老建筑改造和利用过程中, 对老建筑材料可采用两种改造方式:替换或者保留。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老建筑改造和利用应尽量利用当地的施工材料, 一方面, 节约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 反映出地域性的建筑特色。例如, 使用玻璃、金属等材料代替老建筑材料, 和大多数老建筑材料不同, 金属易于识别, 也可以保持老建筑的独特风格;而玻璃更多的反映出现代化建筑的特点, 其通透的质感和老建筑形成良好的融合和对比。
3基于功能置换的改造和利用
(1) 局部功能置换
对老建筑进行局部功能置换, 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 适当加入一些新功能, 例如, 成都市老住宅区的容积率较高, 基本没有社区公共空间, 老建筑裙房多是商业用途, 可在不改变老建筑内部结构的基础上, 将商业用途的裙房改变为社区娱乐或者公共服务。又例如, 上海主城区中的很多旧工业建筑, 在保持原有功能的情况下, 将部分区域改造为文化创意空间, 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宣传, 而且增加企业收入。
(2) 整体功能置换
如果老建筑的使用功能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或者通过改变其功能可以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时可对老建筑进行整体功能置换。例如, 扬州市滨江区有很多老工业建筑和住宅, 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滨江区逐渐成为文化、商业和金融的重点发展区域, 原来的这些老工业建筑和住宅已经不适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很多老建筑被改造为商业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 提高了老建筑的利用率, 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特色风貌, 并且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
4基于构造节能的改造和利用
(1) 自然通风
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也应坚持节能环保理念, 自然通风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 不仅可室内污浊和潮湿的空气, 改善室内环境, 提供新鲜空气, 还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能耗。在老建筑改造和利用过程中, 可通过合理改造开窗面积、开窗形式和开窗方向等方法, 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例如, 重庆地区的东北风和东南风较多, 开窗方向应尽量设置在南北向, 合理组织穿堂风, 使前后的门窗对开, 同时采用平开窗方式, 利于老建筑室内的导风。
(2) 自然采光
自然采光是老建筑改造和利用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通过将自然光线引入老建筑室内, 减少室内的照明设备, 获得更优质、更理想的照明效果。合理设置开窗面积和布置窗户朝向, 选择合适窗户材料, 例如, 在老建筑改造和利用时, 可使用耐辐射、通透感强的无色玻璃, 确保老建筑充足的自然采光。
结语
老建筑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资源, 应充分认识到老建筑改造和利用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结合老建筑的实际情况, 采用科学合理的改造和利用方法, 保护城市文脉, 注重环境、资源、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避免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 建筑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老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应结合老建筑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理性的分析和抉择, 传承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本文分析了老建筑改造和利用的理性策略, 阐述了老建筑改造和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老建筑,改造,利用,理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振.老建筑改造更新与利用的理性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 (01) :103-105.
[2]许可.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建筑改造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老建筑改造 篇8
指导老师:冯节
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 竞争压力越来越来大。人们开始在城市中心迷失方向, 不禁感叹那些年逝去的青春美好, 憧憬着的青春梦想。“迷失在上海, 在城市中心寻梦“是整个酒店的灵魂所在。以“寻梦”为Thelma Hotel的主题, 为旅客带来身心的双重释放, 带领旅客进入一个爱丽丝奇幻世界。从中感悟到自然的美好, 生活的美好。保护自然, 自然就是美化生活, 寻找自我, 寻找内心的渴望。
让满身疲惫的旅客在这里寻找到一个会呼吸的独一无二的梦。寻梦, 感受生命的气息。
Thelma Hotel不仅仅只是一个酒店更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寻梦”元素以白色为主题色, 如同“梦”朦胧的颜色。造型丰富的装饰, 天马行空, 丰富“梦”的内容。点缀淡蓝、黄色、粉色、紫色等明亮色, 使“梦”更纯美。
“寻梦”路线由一层“入梦”, 包括大堂、咖啡厅、书吧、西餐厅。一层大堂以“入梦”为主题白色为主题基调, 白色如同梦, 给人最原始的纯净和飘渺。选用柔美梦幻紫色作为点缀。地面黑白相间的大理石拼贴, 有着螺纹的图案, 象征着外面世界的迷失, 而当旅客踏着通向前台的花纹枝蔓地毯, 意味着旅客正在通往一个摆脱烦恼, 走向美好梦境的旅程。大堂隔断上打破以往厚重的石墙的做法, 取而代之用轻盈的纱帘, 使得整个空间充满灵动感。会呼吸的空间可以让旅客在踏入酒店的瞬间就放松下来。通透的紫色玻璃屏风, 在帘子打上不一样的灯光, 朦胧的神秘气息更凸显出“梦”。在家具灯具上以特别的造型为主, 装饰感强烈。随处可见的高贵典雅的天棚椅, 活泼可爱的兔子灯、气势磅礴的马头灯, 动物造型的灯具以他们原始的可爱纯洁动物形象, 丰富了“梦”。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 从另一方面, 呼吁大家要保护动物, 保护自然。造型独特的铃铛灯和柱子也为“梦”的奇幻色彩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从装饰的色彩, 质地, 造型上去凸显出整个酒店梦的特质。
二层“享梦”, 桑拿美容区、SPA包厢、桌球室、麻将室、健身舞蹈室、中餐厅、宴会厅、特色VIP包厢、咖啡厅。主要以各色休闲绿色活动为主, 其中SPA包厢以粉色, 白色为主题基调。家具以舒适皮质为主, 白色纸吊灯, 循环再利用, 用材新颖, 并且呼应二层的健康生活方式主题, 生活融入于自然会是美好的, 前提是需要对自然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洗浴区粉色的玫瑰花图案的马赛克拼贴墙面, 花是美丽幸福的, 灯光柔和, 旅客在SPA享受中, 被粉色的鲜花包围, 朦胧虚幻, 环境气氛的烘托显得格外温馨和平易近人。打造属于酒店的清新绿色的健康生活方式。给顾客带来身心双重享受。
三—四层“悟梦”, 包括单人房、标准房、商务套房、豪华商务套房、总统套房。客房墙壁上曼妙的藤蔓花朵壁纸, 把梦延伸开来, 让客人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零压力感生活。空间里黄色的辅助色, 代表着希望与重生。猪茶几和兔子灯依旧延续着梦元素, 家具造型丰富, 并以舒适为主, 旅客在这样一个温馨独特的环境里开始做一个另一个梦, 梦中梦。梦开始浓郁, 越来越近, 真实, 感受到更多属于自然的气息, 期待着梦初醒。这里休憩, 体会到一种纯真, 爱与自然。顶层是“醒梦”。有“白”酒吧、游泳池。顶层花园是这个梦主题的结尾阶段, 代表着从梦中醒来, 回到现实中。以大自然为主题基调, 橙色的屋顶, 红色的大花瓶, 绿色的植被, 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动人, 生机勃勃。“白”酒吧, 打破以往酒吧给人昏暗的感觉这次带来一种自然, 纯粹, 追求精神美好,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看着满目翠绿, 鸟语花香, 从内心深处得到对于生活, 对于自然, 对于梦, 对于爱更真切的思考。从设计风格的表现上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更健康, 更悠闲的生活方式。从消费者奔波, 旅途劳累, 生活压迫的心理考虑出发, 为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入梦一样让人放松的坏境让人们从设计中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内心所渴望的娱悦。
顶层是“醒梦”, 有“白”酒吧、游泳池。顶层花园为这个梦主题中结尾阶段 (如图19) , 代表着从梦中醒来, 回来现实中, 以大自然为主题基调, 橙色的屋顶, 红色的大花瓶, 绿色的植被, 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动人, 生机勃勃。
老建筑改造 篇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粗放型的扩张模式,以占用农田和未开发土地来实现的。很多城市的面积已经比建国初期扩大了许多倍,然而,人口的快速增长,耕地红线的日益迫近,已经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之下,城市的发展只有在当前的规模之上寻出路。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发展已经从不断扩充外围面积和占用土地转而变为“拆旧建新”的局面。
这种“拆旧建新”的城市建设方法,不仅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发生了严重冲突,而且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将城市既有建筑再利用应该是将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对它的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1 城市老建筑群的结构特点
对具有传统文化老建筑研究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选择和判别。所以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套用模式。只有对特定的建筑区域环境做历史的,人文的,系统的调查分析,才能找出其形成的因素与原因。对于传统文化老建筑的研究大致可以总结为:节点,周线,区域,肌理这四个部分。还有与之相呼应的该区域外的外部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共同承载着老建筑区域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气质。
1.1 节点
指老建筑群的核心及中心空间、重要的标志物或转折点,也是群体聚集的核心,为人们较多关注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城墙、寺院、园林、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古墓等。
1.2 居住轴线
指某个建筑区域内的主要通行道路,也是生活在其内人们的主要景观道路。对于武汉里份而言,就是进入里份的主干道。
1.3 区域
这里的区域指的是在空间构成,文化组成,经济行为等方面拥有特色的地段和街区环境。分析老建筑群的空间组成形态,利用老建筑群的现状进行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在对咸安坊和其周边其他区域内里份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得出,从道路、建筑群落、院落到单个建筑实体所反映出的公共活动到私密空间的过渡,即由大街、小巷再到院落最终止步于住宅的这种从动到静,从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完整组织序列。总体看来,传统的城市老建筑街区重点强调了居住的功能要求,该区域内有着大量的一进或者几进式的建筑院落,这些建筑院落形成了拥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所有的并联式的住宅院落沿着街巷一字排开。
1.4 肌理
这里的肌理是指构成传统文化特色的主体——传统民居院落的组成空间形态及风格。老汉口地区的咸安坊和其周边地区的众多里份民居,大多数都是清末民开始初建造的,其形态特征上都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结合了欧洲的联排式住宅楼与中国四合院以及中国天井式院落民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使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殖民式风格的民居建筑。其布局形态为“锁头式”建筑风格,因其为三面包围中间凹陷的建筑格局,像一把传统的中式黄铜大锁,所以被称为“锁头式”的形态结构。单体建筑却吸收了独立体别墅住宅的特点。
2 城市老建筑群的改造原则
2.1 保留艺术文化价值和意义
以上海新天地的改造项目为例:对旧建筑特别是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体现最为显著的可能就是上海的“新天地”了。
位于上海的“新天地”就是用历史建筑演绎新功能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新天地”的改造方法采用的是保留老建筑原有的外形样貌和风格特征,根据现代生活的不同行为和使用特点改变内部结构与功能,这些做法类似于很多有古老历史的欧洲城市旧建筑改造的方法。“新天地”分为南区和北区,改造工程大面积地保留了里弄的原有格局,特别是精心保留和修复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细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留存石库门地区的历史风貌,使它更具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也可成为向外界展示上海“石库门文化”的窗口。项目的改造对建筑内部做了较大的改动,以适应现代生活形态的需要。但同时也保留了具有历史和教育意义的建筑,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一个集商务、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区。这个开发项目带有历史建筑保护的性质,同时也使原来的建筑在艺术文化方面得以充分地利用开发。
2.2 保留结构功能价值和意义
如果说上海“新天地”是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保护的话,那么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纯粹从旧建筑再利用的角度出发,对旧建筑进行改造,以发挥新的功能和作用。
现在的北京“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了众多艺术家的聚居区。艺术区的前身是国营798工厂的厂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轻工业厂房。厂房的风格具有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
弧形的房顶,带形采光通风窗,空旷的室内空间,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想象。
由这样类似的厂房和旧建筑改造成为的其他功用建筑,既可以保留原有的建筑和材料,只进行小的外观翻新和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改造,以减少前期基础建设的投资,又可以利用原有建筑的特殊功能,完善改造后的建筑。
2.3 保留社会经济价值和意义
对旧建筑再利用的社会经济意义和价值在以往的很大一段时间里都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对旧有建筑物或者老旧建筑群的改造再利用的过程,可以使我们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与资源。与建造新的建筑相比,在达到同样的使用的功能的情况下,对旧有建筑再利用比拆除重建有明显的生态与环境优势。在对旧有建筑空间结构改变较小的设计案例当中,再利用和拆除重建的能耗比接近百分之四十;如果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内被重复利用两次,再利用比拆除重建节省能耗百分之七十。所以,旧建筑再利用对社会和经济创造的实际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3 城市老建筑群的改造方法
根据城市老建筑群的现状及该地区传统文化样式,在对其改造的过程中结合考虑建筑特征和历史特点、建筑质量等因素,可以从保护、保留、改造、更新、拓展五个方法出发来对城市老建筑群进行综合改造与开发。
3.1 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通过修复还原,使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文物建筑从内部结构与设施到外部形态都恢复原有模样,主要包括名人故居和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建筑遗存等。
对这样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建筑,应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和复原,这对于此区域的文化历史恢复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2 保留和改造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对质量和结构完好的老建筑,但又具有传统风貌的可以予以保留,对其内部及外部结构进行合理化地改造,以改善居住环境或改变其使用目的,而对于建筑物内外的传统风貌格局保持不变,重现建筑物当年的风貌。
对于此区域内保存质量较差的、不能体现盒阐释旧时历史和文化的建筑以及危房、违章搭建的建筑进行必要的拆除工作,而后按传统民居风貌格局予以重建。
3.3 拆除与拓展
对一些建筑质量破损严重无保留价值、设施配套匮乏与此区域建筑风格不协调的老建筑,可对其进行拆除。这样,一来可节约项目整体的改造成本;二来可以将原有建筑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来对其他需改造的建筑或空间进行修缮和维护;如果原有建筑群落的户外空间非常拥挤和狭窄,那么可以将拆除掉的建筑空地用来拓展户外空间,将其改造公共活动空间或者口袋公园、花圃等。
4 结语
城市的发展给城市的革新带来的除了危机外我们还应看到在此过程中的机遇,我们应该抛弃从前那种非黑即白的思考观念,将老旧建筑在城市中的存在和再利用变成对城市发展有利的因素。用这些老建筑来更好的烘托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发展轨迹,让我们这些发展中的城市能够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又保留下更多的回忆和思念。
参考文献
[1]文国玮.《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O'regon J.Rossi A.Selected Writings and Projects.London:Great Britain,1983.
老建筑改造 篇10
在建设新的病房大楼, 完成总体规划的同时, 合理使用并改造老建筑, 达到增加床位、扩大医疗面积、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目标, 也是医院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近两年医院对病床极缺的科室, 如急诊科、肛肠外科、产科、介入科、口腔科、手术室、产科等需扩建床位的病区进行了改造和加建。
一、医院现有老建筑的特点
(一) “见缝插针”占用绿地
深圳市人民医院有医疗老建筑十余栋, 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投入使用。大部分是框架结构, 少数几栋为混合结构, 大多为4~6层。由于特区建设迅速发展, 政府投入医院建设相对滞后, 医院业务不断扩大, 以前医疗用房的增加多是采用见缝插针, 占用绿地加建、轻质材料加层、重新进行医疗流程改造、压缩行政办公用房、医护值班室安排在院内周转房内等方式, 虽然有效地缓解了医疗用房紧张局面, 但也使医院绿化面积减少、空地车位减少、房屋维护维修成本增加。
(二) 老建筑不能满足现行标准
医院老建筑普遍存在着层高不足, 柱网布置不合理, 消防疏散、楼房结构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等情况, 新扩建的部分又往往与老建筑物直接相连, 这就需要对老建筑物加以必要改建、加固, 新扩建部分重做基础。另外医疗技术及新医疗工艺的迅猛发展, 也对改造老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本次改造中的口腔科项目, 该楼原设计一层为车库, 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1995年加建至四层作为办公用房, 总建筑面积为1600m2, 2007年决定改造成口腔科, 并在南端空地上新加建单层面积100m2与老建筑连接。
二、老医院改造的重点及难点
(一) 基础资料缺乏
医院由于人员更迭、多次改造装修, 基础图纸、管网布线资料极其缺乏。本次改造只能手工绘制基础图, 管网情况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确定。
(二) 设计
在病区布局流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老建筑的改造尤其要关注水电医用气体的设计是否缺漏、连接点是否合理;要统计用电设施, 计算好用电负荷, 是否需要增加电缆;如果改变用途, 要先行进行房屋安全检测。如本次改造中的口腔科项目:该楼原设计一层为车库, 后加建至四层作为办公用房, 现在改造成口腔科。大型医疗设备增多, 承重荷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部分梁、柱需要加固施工。
(三) 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
施工前做好设计确认、施工方案、材料预定等前期准备, 并和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如对手术室的改造, 我们先行组织召开了手术室、医务科、医院感染控制科、护理部等部门参加的施工方案座谈会, 了解医疗、感染控制、手术安排等方面对施工的要求, 收到了许多很好的意见, 同时各临床部门也明白了施工所必需的程序和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较好地给予了配合和理解。
在手术室污物通道外搭建材料运输通道, 对电源的改造铺设明线路, 门柜等在场外定做后再安装, 天花顶棚一间一间施工, 这样虽然施工面和工期要受到影响, 但是在不停手术的情况下, 对医疗活动的影响减到了最小, 达到了改造目的。
(四) 与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
老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和总体规划最终目标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由于用地紧张, 需要拆除部分功能用房。但医院的这部分功能决不能就此中断, 尤其是涉及到大型设备不能停止, 如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高压氧舱、氧气站等。这些医疗设备使用用房一般需要特殊装修, 搬迁重建不易, 如果没有合理选址规划, 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边施工边营业问题
由于医院特有的性质, 由于群众看病求医及医院经营的需求, 病区改造不允许停业施工。常常需要隔断施工面, 分期完成, 施工面狭小。如急诊楼的改造, 为周转医疗用房和施工面, 在其楼后空地搭建400m2的板房作为临时输液区和抢救室。
(二) 施工噪音问题
住院患者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治疗休息环境, 但是改造不可避免地产生施工噪音, 常常遭到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投诉, 为缓解矛盾曾不得不暂时中断施工。
(三) 图纸变更问题
如果设计单位没有设计医院的经验, 常会造成图纸反复变更;使用科室在施工过程中亦不断会提出新的需求, 造成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因此, 院方选择有参加过医院施工的建筑单位参与施工, 对各科室提出的需求严格按照国家《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执行。
(四) 水电气体容量增加问题
医院零星改扩建使医疗面积与设备不断增加, 但是水、电、医用气体一时无法扩容, 造成电超负荷、氧气用气瓶补充。因此在医院老建筑改造实施中要对现有的公用设施进行评估, 包括供水、污水处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等, 根据总体规划的改扩建规模考虑更新与扩张。
(五) 建设与领导及使用部门要求的矛盾
领导考虑医院全局, 而使用部门考虑局部利益, 建设经办部门夹在中间, 需要强有力的协调能力才能平衡各方的关系, 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六) 工期与要求之间的矛盾
工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领导和使用部门要求越快越好, 甚至限定时期强制完成。如口腔科改造:其新加建部分涉及基础施工, 旧楼部分涉及检测加固设计及施工, 因此工期要求成为主要的施工压力。
昭平县低产老茶园的更新改造措施 篇11
关键词 老茶园;更新改造;措施;广西昭平县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茶树的生长寿命很长,但种植栽培的茶树,维持较高的生产效益时期约为24~29 a。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昭平县茶叶开始进入规模种植,经过近30 a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茶园开始渐渐衰老,产量和品质也随之下降,原来的茶园规划布局也不太合理,已很难适应当今的管理技术要求了。本文通过剖析昭平县低产老茶园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更新改造对策,供当地有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参考。
1 老茶园的现状及问题
昭平县有历史悠久的种茶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开始进入规模种植,近10 a来,发展更为迅猛。目前,昭平县有茶园面积1.22万hm2,2014年干茶产量8 150 t,产值达9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山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1]。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昭平县越来越多的老茶园开始显现出各种问题,制约了现代茶园管理技术的应用,影响全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茶园规划布局不合理
20世纪80年代,昭平县开垦的茶园大多选择在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地。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很低,以人工开垦为主的,所以茶园地块小,且茶行多为顺坡打造,随山而建,茶行短小、梯级不明显;茶园分散,园中也常有零星荒地等现象。这样的茶园布局,已经给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2 茶园基础设施不健全
20世纪80年代在昭平县发展起来的茶园,基本上没建有专用道路,进园道路和园内工作道路都是些羊肠小道,都没有经过特别的修建加工,即使有便道,也是路面狭窄,崎岖不平的,农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不便。此外,老茶园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排灌设施,造成干旱时茶园供水困难,雨季又排水不畅,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茶园水土流失,甚至会出现山洪冲毁茶园的现象[2]。
1.3 茶树品种单一,树势衰老
由于当时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对茶业的投入资金投入少,技术推广體系不健全,昭平老茶园基本上都是种植“福云6号”茶,品种很一,结构不合理。经过近30 a的发展,茶园病虫害积累多,树势逐渐衰老,表现在细弱枝条多、病虫枯枝多、骨干枝再生能力差、芽叶稀少等[3]。这些老茶园进行改造,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4 管理粗放,土壤肥力变差
昭平县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农村的青壮劳动力绝大部分已经外出打工或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导致在农村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人们对茶园的管理也越来越粗放,表现在人力不足、投入少,不重视冬季深耕施肥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甚至出现茶园抛荒无人照理的现象;有的仅在春夏采茶季采取应急做法,如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长期的粗放管理,导致茶园土壤肥力变差,严重影响了茶树的生长。
2 老茶园的更新改造的总体设想
根据昭平县的实际情况,老茶园的更新改造的总体要设想是政府主导、企业带领、农户参与;推动老茶园的更新改造工作的有效模式是企业连片承包、集约化管理。为此,地方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引领者,应做好协调、统筹、规划。有关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开发观光茶园旅游资源等工作做好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好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当地茶叶企业投入资金,连片承包低产老茶园,进行集约化管理。同时,要协调、鼓励没有人力、财力的农户将自家的零散园地转包给企业,农民可以通过入股分红、投工取酬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企业有项目、资金、设备、技术优势,通过连片承包、集约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和带领低产老茶园的更新改造的工作。
3 低产老茶园更新改造的项目和技术措施
如何开展低产老茶园的更新改造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是视情而定、效益优先、科学决策”的要求和原则,根据茶园所处地形、地势的不同以及茶园的衰老成因和程度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更新改造方向和技术措施。
3.1 改造老茶园的基础设施
茶园道路偏小、排灌水设施缺乏都会给茶园管理带了诸多不便,更新改造老茶园应优先考虑搞好茶园的基础设施问题。同时,昭平县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很多茶园都可以打造成生态观光茶园,有条件的话,应搞好基础建设,如硬化入园观光道路、设立观光平台等。茶园道路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的利用,同时,应有利于茶园的布置,便于运输、耕作,尽量少占用耕地。路网要设有干道、之道、和步道。排灌水设施最好有蓄水、供水、排水3个方面。根据昭平县茶园多在山地的特点,建议在山地茶园适合收集雨水的地方建造适量的小水池,用来收集雨水。排水沟应能将雨水分散排出园外,避免集中排洪,防止水土流失。
3.2 改造老茶园的规划布局
首先要改变茶行短小、梯级不明显等现象,使得茶园成排成行,达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不冲园,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对于比较稀疏、零乱、矮小、衰老的茶园,建议重新按等高线种植,设置茶行;对于太长的茶行,应适当分设操作道,以利田间管理时方便进出;一些茶园是顺坡种植的,应重新调整种植行,使茶行等高种植;对于无埂、无梯的茶园则要重新开挖,筑梯筑埂,保持梯面等高平行。
3.3 改善老茶园的生态环境
茶园内间种一定量的树木,可以有效地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如提高茶园内的湿度、改变光照、稳定温度;可以引来一些鸟类在树上栖息,捕食一些害虫,减少茶园害虫的发生量;还可以为茶农遮阳挡风。茶园间种树木应选种大型的灌木类树木,树木间距载20 m左右为宜,种植太密会影响影响光照,太疏又起不到调节茶园小气候的作用。间种树木应注意不选择树势生长快的树种、不选择落叶树种、不选择果树(果树施用农药会影响茶叶品质)。昭平县茶园最好种八角、桂花等树木,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老茶园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茶叶的香味等品质。
3.4 改善老茶园的土壤肥力
改善老茶园的土壤肥力主要是通过深翻培土。勤耕深耕,能起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具体做法是在冬季管理时,在茶树行间或距茶根部10~20 cm处,挖深30 cm、宽40 cm的沟,将表土、肥土、杂草和一定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等填入后再培上新土。其次,对于土层浅、质地差的低产茶园,采用改土、培土结合,施入有机肥的方法,加深活土层,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另外,茶园套种绿肥,茶园辅草等措施也能有效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土壤松疏,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5 改善老茶园的树形树势
改善老茶园的树形树势,培育理想的树冠,主要技术措施是修剪,具体采取什么方式,要视茶树树龄及茶树生长情况而定。修剪多在秋、冬季节进行。对于树冠“鸡抓枝”丛生,生产枝细弱,育芽力降低的老茶树,可以采用深修剪的方法进行改造,主要是剪去树冠顶部10~15 cm的新梢和剪去树冠内密集、细弱的枝条,并清除茶树逢中的弱枝、病虫枝、拖地枝等。对于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还有较强生育能力的茶树应进行重修剪。具体做法是在离地35~40 cm处剪去上部枝条,并清除下部枯枝、落地枝。而对于树势力十分衰老、骨干枝基本失去再生能力的茶树则要采取台刈的修剪方法進行彻底的改造。一般是每株茶树留1~2根生产枝,其余的枝条在离地面15~20 cm处一次性剪去。
3.6 低产老茶园的改植换种
茶园改植换种有一次性完成,也有分数次完成的两种不同操作形式。一次性完成改植换种是将原来的老树一次性根连根挖除,重新规划、整地、施肥和种上新的茶树品种。分数次完成的改植换种则可以以老养新,避免改植换种3~4 a武茶可摘的现象,减少投资成本。具体做法是间隔地挖去几行老茶树,中上新茶树,2~3 a后再挖去其他老树,换种新茶树。此外,对于茶园基础好,但茶树品种差茶园,通过低位嫁接换种技术也可以实现茶园更新换种。嫁接换种见效快,投资少,但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实际用还比较少。
3.7 加强改造后的茶园管理
3.7.1 增施肥料
更新后,茶树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并且大量萌发新枝,要求提供更多的营养。所以,要重视茶园冬季管理,增施有机肥,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在开春茶树发芽前后,结合中耕除草再施追肥。
3.7.2 合理采摘
改造后1~2 a,采摘要以培养树冠为主。在茶树高未达到70 cm,树幅未超1 m时,只能打顶培养树冠,采高留低,采中留边,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生产枝数量。
4 结语
昭平县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老茶园,茶园规划布局不合理,茶树普遍老化,产量少、产值低,亟待改良。在地方政府主导、企业带领、农户参与下,通过企业连片承包、集约化管理,一定可以有效地推动和带领低产老茶园的更新改造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骆耀平.名优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陈有辉.昭平茶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2011(19).
[3]韦静峰.茶叶生产新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老建筑改造 篇12
对老建筑的态度
在进行大华大戏院的改造初期, 周琦教授提出了两套方案:一个是完全修旧如旧, 希望真实的再现当年大戏院在建筑和结构上的原貌, 修缮后最好能作为一个博物馆, 营业功能弱化;另一个就是按照新型影院的结构要求, 在原来的建筑基础上保留其最具特色的前厅和入口, 其余建筑面积以现代影院影厅要求进行改造, 加强电影院观影功能。
主管单位衡量市场需求选择了第二方案。周琦教授表示理解, 第一方案是文物的保护模式, 耗用资金大, 建筑保护后实际作用变小, 且每年维护费用大, 是应该由政府主导的方式。而能够把新的建筑生命融入到这76岁高龄的大华大戏院, 让普通观众依旧可以在其中领略电影风采, 且绝对不输于新建成的现代新建电影院。这条是周琦教授于2012年改造大戏院, 赋予大华大戏院新生的最大愿景。
所以, 在即将看到的大华电影院中, 入口的门厅依旧保持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的设计风格:入口处是压低、出跳的宽大雨蓬;进入门厅后, 空间变高、变大, 令人豁然开朗。饱满的前厅希望带给观众观影前后更丰富的电影氛围, 并且融入多彩的电影产品介绍和电影小食的售卖。然后进入九个影厅, 则采用现代平实经典的设计风格, 融入最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
大华电影院的影厅部分改变最大, 将由现在的二层楼结构, 改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而门厅则以恢复原貌为主。现有的电影厅将拆除, 重新建设层高分别为4.8米、9米、9米的三层楼, 其中, 地上一层为电影文化展示中心, 二层三层共设9个电影厅。电影厅的主入口仍在老门厅处。此外, 地下也将新建一层, 面积约1500平方米。有专门中控机房用来放置电影数字放映设备。改造后, 大华电影院将成为一位凤冠霞帔的现代女子。
在南京, 在早年读书时, 周琦教授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民国建筑迷。近20年来, 完成近十多项相关的研究项目, 同时完成了近三十多项南京民国建筑的修缮及保护工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总统府”子超楼, 梅园新村纪念馆,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 原清末江苏省咨议局 (湖南路10号) , 中山东路1号 (原民国时期交通银行) 。
如何发现老建筑中的精粹, 改造既有老建筑,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老建筑的独特风姿。在二十多年的南京民国建筑改造过程中, 他发现到,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新建与改造并重的新阶段, 有计划地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其中, 文物型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改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 一个是要修旧如旧, 另一个则是要创意升级。现在, 他还在大力呼吁南京市政府应该立即开展对每栋民国建筑的测绘工作, 将它们的建筑尺寸、建筑价值评估、结构等完全记录成资料。这项工作是现阶段对岌岌可危的老建筑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保护。
设计无处不在建筑设计源自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设计作品产生的文化环境对设计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乔布斯20年的产品设计来看, 充分表现了西方设计精髓:快节奏&强创意。苹果的设计精神持续创新, 但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更新都是颠覆性的。所以经历这20年的产品更新, 苹果的设计感、质感和表现形式无数次颠覆, 绝对不是任何其他产品可以随意仿效的。
再来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根源。二千年中国建筑史, 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一个亭子, 解释为“大屋顶”, 从周朝汉代到唐宋代达到高潮。虽结构体系构造一模一样, 但形式趋于完美。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造就中国民族的文化环境是慢节奏的, 儒家思想追求和谐、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世态度。
周琦教授在研究民国建筑后又选择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交融的文化背景的求学经历让他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即将迸发的创造力。
数千年文化沉淀创造了中国文化设计的辉煌, 但是原创性极其缺乏。让我们在央视大楼附近创造一个新建筑—人民日报新大楼。周琦教授能有机会带领年轻设计师宣扬中国新一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也一定是积累中国建筑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吸收西方创意精髓的产物。
百年树人。
西方文艺复兴后颠覆并重新创造了西方文艺的哲学基础, 经过到现在五百年的积累, 奠定了西方美学、建筑学等的文化基础。而中国两千年文化的积累, 至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真正更新, 不过二三十年。所以周琦教授这一代设计师只是这一百年中的过渡阶段, 他们担当承上启下、学贯中西的责任。这个时代责任需要几代人来完成。
2002年周琦获得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学博士学位。其间, 在大连, 南京, 美国芝加哥从事建筑设计与研究工作。2003年回国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世界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国际建筑科学院 (IAA) 教授。这样的学习研究背景让其更多的了解西方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发源, 他能够和西方设计师文化融合, 甚至在国际性大型建筑的设计上体现中西设计理念的精髓, 能够设计出饱含中国元素的国际性建筑。我们在言谈中没有涉及到太多他在建的人民日报社大楼中的理念, 一句话“这个建筑中几万个精确到毫米的结构和部件我都了然于心”让我们对其更加敬佩!
附言:
建筑是空间的文化
周琦教授一直在寻找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关联。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核是西方建筑追寻了很多年而未寻得的核心思想。这让他对现代建筑的设计举重若轻。
建筑通过空间打动人。历史建筑中有很多章法和哲学思想是我们需要好好领悟的。周琦教授和我们谈起了老子, 说起了空间哲学。并总结到:被实体包裹的空间才是建筑的本身。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把空间演绎的最为精彩的话:“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建筑与电影文化的关系
建筑和电影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 导演和建筑师在某种层面上都是调动空间、时间艺术的大师。张艺谋曾经表示过让建筑师来导演电影的想法更是证明了这一点。电影中对于建筑结构的运用是电影表现力内功的重要手段, 比如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建筑和电影都是说故事的高手, 这表现在皖南民居所体现的南方村落氏族伦理生活的需求, 也同样表现在一些优秀电影带给我们的文化冲击。电影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大华大戏院改造后对影院建筑的细节体会要注意对老建筑的保护性改造, 很可惜的是大华大戏院已经超过了70年的正常使用年限, 且在其中由有一次不成功的改造, 将一些混凝土结构放置在原本的木结构之上。这样的改造对于老建筑的损害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