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制定

2024-09-01

条例制定(共5篇)

条例制定 篇1

目前,工信部已完成《信息安全条例》(报送稿),其中对信息网络环境下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各种危害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行为、网络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兼容等内容做出规定。

在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有92名人大代表在三个议案中提出,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网络破坏信息系统,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信息,窃取信息、名誉侵权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国家信息安全,建议制定互联网法、网络信息安全法、国家信息安全法。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认为,互联网信息活动亟须法律规范,但网络世界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也是当前现实世界的各类社会关系,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可能通过一部法律进行调整。建议先通过制定《信息安全条例》等专项法规解决议案所提问题,同时就互联网立法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在条例实施和立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立法方案,解决当前互联网缺乏法律规范的问题。

条例制定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行政法规,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第四条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第五条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第二章 立项

第六条国务院于每年年初编制本的立法工作计划。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于每年年初编制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的方针政策和拟确立的主要制度。

第八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汇总研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拟订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二)有关的改革实践经验基本成熟;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国务院职权范围并需要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第九条对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的行政法规项目,承担起草任务的部门应当抓紧工作,按照要求上报国务院。

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三章 起草

第十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第十一条起草行政法规,除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

(二)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规定由一个行政机关承担,简化行政管理手续;

(三)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途径;

(四)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赋予有关行政机关必要的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二条起草行政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十三条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紧密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经过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上报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行政法规送审稿)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四条起草行政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对涉及有关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需要国务院决策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第十五条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第十六条起草部门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时,应当一并报送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和有关材料。

行政法规送审稿的说明应当对立法的必要性,确立的主要制度,各方面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见的情况等作出说明。有关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立法资料、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

第四章 审查

第十七条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

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

(三)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

(四)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

(五)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第十八条行政法规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

(一)制定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的;

(二)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与有关部门协商的;

(三)上报送审稿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

第十九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反馈的书面意见,应当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印章。

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报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第二十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就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召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

第二十二条行政法规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制度、方针政策、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有不同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力求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法制机构的意见报国务院决定。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部门协商后,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

第二十五条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提出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对调整范围单

一、各方面意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

第五章 决定与公布

第二十六条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行政法规草案时,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或者起草部门作说明。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对行政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对行政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签署公布行政法规的国务院令载明该行政法规的施行日期。

第二十八条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及时汇编出版行政法规的国家正式版本。

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二十九条行政法规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行政法规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条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六章 行政法规解释

第三十一条行政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出补充规定的,由国务院解释。

国务院法制机构研究拟订行政法规解释草案,报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公布或者由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行政法规的解释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向国务院提出行政法规解释要求。

第三十三条对属于行政工作中具体应用行政法规的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法制机构请求国务院法制机构解释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研究答复;其中涉及重大问题的,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同意后答复。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拟订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修改行政法规的程序,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行政法规修改后,应当及时公布新的行政法规文本。

第三十六条行政法规的外文正式译本和民族语言文本,由国务院法制机构审定。

条例制定 篇3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条例”;立法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长期的论证,目前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有必要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定要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①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法律依据目前远远还不够。②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缺乏更有力的法律依据。

参照国外对于船舶登记制度的相关立法经验可以看出,一国船舶登记制度的确立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修改原有的船舶登记法律,将其修改为适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二是采取对其进行专门立法的方式,与原有的船舶登记法律并行使用,如挪威的《挪威国际船舶登记法》。考虑到现阶段在我国大范围地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一定的风险,由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条件尚不具备,也会造成立法资源浪费。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内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应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先制定一部“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二、我国现阶段对于船舶登记制度法律的规定

目前我国对于船舶登记的法律登记涉及的法律依据涉及面广泛,包括了《民法》、《物权法》、《海商法》、《担保法》等法律以及国务院及各部委的有关规定。这些法律依据或者从宏观上或者从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则对我国的船舶登记制度做出了某一方面的规定。这些法律性文件中制定时间不一,立法质量参差不齐,法律位阶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出现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严格船舶登记制度主要的法律依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船舶登记条例》)的相关规定,其中对此作了系统性规定的是《船舶登记条例》。

《船舶登记管理条例》历经二十年,当时我国船舶登记面临的各种情况与今日上海自由贸易区内的状况大相径庭,所以其难以为上海自由贸易区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保驾护航。“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出台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三、“实施条例”立法价值目标

船舶登记制度的立法价值目标有很多种,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较为重要的价值目标集中表现为:自由、秩序、效率和安全。因此在制定“实施条例”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自由和效率,也要维护秩序和安全。船舶登记条件的设计应顺应越来越开放的国际潮流,同时又要防止船舶登记限制的减少导致船舶登记制度逃避监管从而忽略秩序和安全的要求。

四、“实施条例”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施条例”应对上海自由贸易区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包括适用船舶的范围、国际船舶登记的主管机关及其职权与职责、船籍港、船舶名称等基本事项以及船舶技术与安全状况的登记要求、船员配备方面的登记要求。针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现状,笔者认为“实施条例”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船籍登记条件的确定、税费标准的确定以及登记程序的规定。

(一)船籍登记条件的确定

船籍登记条件,即授籍条件,一般体现在船舶与登记国的联系程度以及船舶所应具备的安全条件上,即在授籍上,登记国对船舶所有人(简称船东)在登记国的商业存在及其股权结构比例和船员国籍等登记国要素的要求,以及对船舶状况的检验要求。③如前所述,在自由贸易区内进行船舶登记,既要保证登记条件不能太严苛,限制航运业的发展,又不能一味降低限制条件,忽略海上安全的要求。

(二)税费标准的降低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6条:“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要将其这一规定落实到实处,就要全面下调原有登记制度下的税费征收标准。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获准国际船舶登记的船舶根据“实施条例”可以享受如下的税费减免权利: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进口船舶关税,降低增值税和船员的个人所得税。税费标准的降低使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更容易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施行,增强上海自贸区的竞争力。

(三)登记程序的简化

船舶登记条件的繁杂一直是我国船舶登记制度的软肋。上海自由贸易区内要有效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必须要对船舶登记程序做出改进,这也是“实施条例”不能逃避的方面。在简化登记程序方面,“实施条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规定。第一,减少审批的层级。这也要和对登记机关的规定配合来实现。对于吨位较小、要求不高种类的船舶提供便捷的登记渠道。其他的船舶也要尽量减少审批的层级,缩短审批时间。第二,精简工作环节。裁掉复杂的审查环节,以此提高船舶国籍登记的工作效率,为国际船舶登记申请人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第三,可以通过本条例授权上海海事局与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上海海关等部门合作进行研究,形成一套具体可行、统一适用的标准化船舶登记制度操作流程,用以规范工作流程,做到标准明确、手续便捷、办理高效。④

五、实施条例制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实施条例”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对《天津东疆保税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的借鉴。这两个试点方案注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登记条件的放宽,也是目前我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中相对系统全面的试点方案。因此“实施条例”的制定离不开对它们的借鉴,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

再次,在“实施条例”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处理。如前所述,在我国现行的船舶登记制度之下,船舶登记制度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对其的规定也是多种多样。在自由贸易区内制定“实施条例”要注意与民法、物权法等上位法的关系,也要确定与国务院及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具体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之间的关系,厘清与其他的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实施条例”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其稳定性。上海自由贸易区现在仍处于试验阶段,包括国际船舶制度在自由贸易区内也是在试点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制定此实施条例,要注意预留法律适用空间,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发展的新需要,以保证本条例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结语:综上所述,结合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我国现有法律对船舶登记制度的规定,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制定一部“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条例”是很有必要的。在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实施条例”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由、效率、秩序、安全的价值目标,着力解决上海自由贸易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施行中的登记条件、税费、登记程序问题。(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解

①参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第6条。

②对于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施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现有的规定局限在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地方性法律文件中。

③杨荣波.船舶授籍条件之取舍及港口国监督[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2): 89-90.

条例制定 篇4

一、制定独立的、系统的未检工作条例是程序正义的要求

程序价值是通过法律程序本身体现出来的、独立于裁判结果正确性的价值[1]。优秀的法律程序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这种程序价值, 这种程序价值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诉讼中之所以需要重视程序正义, 是因为:其一, 程序正义将保护人权作为追求目标, 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有权要求政法各机关严格依法、规范行使职权, 以避免权利机关滥用公权, 侵犯自身基本权利;其二, 刑法作为实体法, 因社会情况变化等, 自身存在着导致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而通过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的实现, 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判决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其三, 程序正义有助于增强法律的权威性, 从而最终实现司法正义和社会正义的价值目标。

而在未检工作中, 程序正义首先更能体现有关未检制度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其次, 它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中尤其能够发挥威慑作用。最后, 程序正义还要求正当法律程序能够保护被审理的未成年人身心不受到伤害和不平等待遇。如果没有正当法律程序的具体落实, 上述法律政策规定的特殊保护制度, 将成为镜中之花, 中看不中用。也出乎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制度设计者的意愿和初衷。

正当法律程序是基于既坚持未成年人司法的权利保护理念, 又强调正当法律程序能够避免检察官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的随心所欲。因此, 制定独立的、系统的未检工作条例是落实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具备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刑罚的特殊性, 呼唤独立的刑事检察工作条例与之应对

一方面, 未成年人犯罪“起因于家庭, 显现于学校, 恶化于社会”。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 对社会和自我认知具有较大的片面性、武断性和情绪性, 易于受到不良生活环境的诱导, 不具有主观预谋犯罪常态, 引发的犯罪也大多较轻, 对社会的恶性影响也异于成年人犯罪。另一方面, 就整个人生历程来说, 未成年人还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 不能因为触犯较轻的犯罪就断然截断他们成长的道路。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可变性大, 通过正确的引导, 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仍然能够走上正途。

鉴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刑罚的特殊性, 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为此, 理应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的、系统的法律规定, 但目前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于未检工作的规定尚缺乏集中化、专业化和系统化。为了落实修订后刑事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处遇政策非刑罚化的转向, 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 根据现实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情境, 落实符合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未检工作制度, 非常有必要制定独立的、系统的未检工作条例。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救赎的特殊性, 呼唤独立的检察工作条例与之应对

正当程序的赋予、非犯罪化、非机构化、社会化等制度的运用,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是能够实现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的根本做在。修订后刑事诉讼法建立了诸多新制度, 如, 严格控制审前羁押、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附条件不起诉、社会调查、犯罪记录封存等等, 都体现了“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理念, 为其救赎之路保驾护航。

具体到未检工作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未检干警在工作中及时将未成年人利益优先的刑事司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流程中, 有效降低涉罪未成年人的批捕、起诉和监禁比率,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将他们改造为回归社会、回报社会, 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

前面提到的以“检察矫治”为中心的系统化的工作机制, 正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救赎工作中, 落实依法“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救赎追求, 非常专业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案程式。这种办案程式应以检察工作条例的形式加以规范固定, 以保证承办案件的检察人员有章可循, 从而以板上钉钉式的法的权威性保障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四、应以检察工作条例的形式规范统一现有成型的做法, 规范程序监督

鉴于历史沿革, 难免会遗留下糟粕。“重实体, 轻程序”的观念依然留存, 并且影响颇深。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司法行政官员及实际办理案件的检察人员在内, 仍在一定程度上反对法律规定精细化和具体化。他们认为规定过细将捆住具体办案人的手脚, 无法灵活办案, 乃至丧失司法的权威性和主动性, 更无法争取效率。这种观念导致只追求目标, 不择手段, 随意处置职责和权力, 不但严重违反了法治原则, 与程序正义的要求相抵触。还与以人为本、尊重权利的司法理念格格不入, 与落实依法“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 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救赎追求背道而驰。针对这一观念性的错误, 制定未检工作条例, 可以达到溯本清源, 矫枉过正的效果。

五、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实际问题须以条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解决

在落实修订后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 由于有关新设制度都属于原则性规定, 相关内容没有细化, 因此, 司法争议较大, 应加以明确和统一。如:

关于未检职能一体化的问题。按照各地人民检察院未检机构的工作惯例, 基本上都实行的是“捕、诉、监、防、教”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样做, 不但可以节约诉讼成本, 还能有效降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检察工作人员的情绪抵触。但未检部门既办理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案件, 又要开展其他工作, 势必会引发人员少和工作量大的矛盾。与此同时, 因缺少权力制衡, 是否也会引发对所有涉罪未成年人一味从宽的导向。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调查的执行主体、确定调查启动的时间。关于这一情况, 天津市做的较好。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司法局、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于2013年8月14日联合制定了《天津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暂行办法》, 对有关情况进行了细化规定。但还应进一步提升调查报告的专业性及科学性, 进一步明确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

关于合适成年人到场的问题。合适成年人的范围应该开放到何种程度及其到场行使权利的具体内容都应加以明确。对于法定代理人和其他合适成年人均不能不到场, 应进一步确定其他的解决方案。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问题。应明确适用此制度过程中的权益保护的均衡性。并充分体现出平等保护的原则, 明确异地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帮教程序性的措施。

关于犯罪记录封存问题。应明确定义“未成年人轻罪记录”的概念, “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包括哪些材料, 解决相关法律和本制度的冲突, 完善细化相应的保障机制。

摘要:目前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尚缺乏独立的、系统的程序性工作条例, 实际操作中不利于规范司法与宽严相济理念的贯彻。本文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法源要求、程序正义的理论、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刑罚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救赎的特殊性、规范程序监督需要、未检工作的实际问题等方面阐述制定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条例的必要性。

关键词:程序正义,未检工作条例,必要性

参考文献

沈阳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健全地方立法制度,提高地方性法规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条例。市人民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二)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三)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四)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第四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下列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第五条规定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上一篇:煤矿电气下一篇:众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