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风险

2024-09-01

众筹风险(共12篇)

众筹风险 篇1

一、引言

股权众筹 ( crowd funding) 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金融产品, 其价值在向公众募集资金, 以确保现金流较为短缺的企业完成筹建或得以顺利发展。[1]随着当下我国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背景、以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客观现实, 众筹制度得以被引入中国。合法的众筹的实施, 应当是由发起人跟投人等以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投资群体, 共同向确定的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的过程。对于投资人而言, 众筹是在一定的期限内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 而对于被投资对象而言, 众筹行为可以为被投资对象在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或用于企业设立或用于企业发展。

众筹在我国落地初期, 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 一) 盈利性众筹多于公益性众筹。[2]众筹投资人参与众筹项目的核心约定, 在于以一定的期限获得一定比例的回报, 在实践中回报期限和比例既可以是具体的, 也可以是框架性的。但无论在众筹实施初期采取哪一种方案, 至少都表明了众筹的行为性质是一种投资行为, 而非捐赠行为。

( 二) 股权众筹多于债权众筹。对于参与众筹的投资人而言, 其追求的法律后果或是从被投资人处获得一定的股权, 或是获得一定的债权。证监会于2014 年12 月起草的《私募股权众筹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作为指导现阶段众筹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其规定也是以股权众筹的方式为主线, 对众筹这一创新金融产品加以规范的。同时考虑到刑事司法界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案件形式的严峻性、债权众筹和非吸类犯罪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些因素一并注定了股权众筹的使用频率将高于债权众筹。

二、众筹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 一) 众筹过程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犯罪的防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在众筹这一金融产品的实践中, 有以下方面需要加以注意以避免:

1. 特定时期内的“资金池”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表象。众筹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资金募集过程, 投资资金从募集到投资到位自然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众筹资金从各投资人处开始归集, 到完成向投资对象的投资之前, 众筹所涉资金客观上一直由众筹的组织方收取、保管甚至使用, [3]客观上产生了一个资金池。此类模式下, 资金归集后投资完成前的期间内, 众筹组织方占有资金额进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 众筹实施人全部或部分地改变资金的用途, 众筹存在向集资诈骗罪转化的倾向。众筹制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施人资金短缺的难题, 因此在众筹的实施过程中实施人往往就资金的使用目的向投资人作出了承诺。[4]而实践中因准备期过于漫长等因素, 临时改变资金用途的做法也大有所在, 或在短期内将资金投向其他市场, 甚至将资金出借赚取利差, 如因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外在风险导致资金最终无法回收的, 众筹实施人的行为面临着向集资诈骗罪转化的风险。

3. 众筹过程中的宣传方式往往难以把控, 亦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表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宣传的不法性, 集中表现在宣传行为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5]而众筹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又会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宣传, 在宣传了投资内容的过程中还一并宣传了投资的盈利性, 因互联网平台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主体, [6]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规定直接抵触, 《私募股权众筹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也正是基于这一司法解释的法义, 对股权众筹中的网络宣传模式作了禁止性规定。

( 二) 众筹过程中对非法发行证券罪的防范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构成公开发行证券: ( 一)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 二) 向累计超过二百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 三)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该规定对股权众筹模式构架的启示在于: 第一、股权众筹的宣传过程中, 既要在宣传中注重宣传对象的特定性, 还要在确保特定性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投资人的人数, 《私募股权众筹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在此基础上, 对参与股权众筹的人数、投资额度有更为严格的限制, 其意图也是为了避免股权众筹这一金融产品滑向非法发行证券罪的边缘; 第二、在众筹模式的选择上, 如通过公开向投资人出售被投资对象的股权的“自上而下”方式进行众筹的, 必须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即便采用“自下而上”类似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众筹的, 也应履行报批程序。

三、众筹过程中的民事法律框架构建

( 一) 借鉴私募基金的模式构建股权众筹的模式

当下较为流行的股权众筹方式, 即借鉴私募基金的模式来完成股权众筹的构建。由众筹的投资人成立有限合伙企业, 再由有限合伙以增资入股的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投资; 被投资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时, 先将收益款分配至各有限合伙企业, 再有有限合伙企业分配给各投资人。

该方案的实施通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筹备募集阶段。众筹实施人与有意向参与众筹的投资人签订众筹意向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即为成立以众筹为目的的有限合伙企业。随着众筹协议的签订, 投资人将众筹投资款汇入有限合伙企业的专用账户; 第二阶段为实施和投资阶段。在以众筹为目的的有限合伙企业完成设立后, 有限合伙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增资扩股协议, 以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增资扩股的股东, 并以先前从各众筹投资人处获得的众筹投资款作为增资的资金, 支付给被投资企业, 完成众筹。

( 二) 该构架的合理性

该模式的相对合理性在于: 第一、在设立方式上, 参照私募基金的设立方式以“自下而上”的流程先设立有限合伙, 再由有限合伙向目标公司进行投资, 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设立有限合伙的过程, 还是向目标公司投资的过程, 在人员范围上都有一定的封闭性, 确保了众筹实施过程的非公开性, 从形式上与以自上而下方式公开发行证券行为有所区别; 第二、从资金流动的过程看, 投资人向有限合伙企业交付款项时, 已将该款项定性为“最终需投降目标公司的投资款”, 资金的特定使用目的贯穿着众筹活动的始终, 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众筹所涉资金在某一阶段形成无特定使用目的的“资金池”, 从而和资金拆借混为一谈。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厘清了众筹项目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发行证券罪的界限。

( 三) 众筹过程中其他需要注意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1. 在“自下而上”的众筹模式中尽可能地突出众筹的自发性, 淡化被投资人的组织角色。从行为实施的目的看众筹项目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众筹项目究竟是一个由众筹投资人自行发起的投资行为, 还是一个完全由被投资人组织策划的资金募集行为。前者在动机上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发行证券罪的主观方面, 而后者从动机上更接近于一个民事行为。因此在众筹实施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投资协议签订时, 应淡化被投资企业的策划、组织职能, 相反应尽可能地在协议文本中强化众筹投资人的自发性, 这也正是股权众筹从模式上不宜采纳“至上而下”的股权转让模式, 而应当尽可能地采纳“自下而上”的私募基金股权投资模式的必要性。

2. 引入第三方监管, 回避“资金池”中资金被挪用的法律风险。股权众筹过程中, 在众筹投资人将众筹投资款投入新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 但有限合伙企业暂未将资金投入被投资企业的这段时间内, 客观上会形成一个“资金池”。这段时间内, 如将众筹资金随意交由一方保管, 尤其是交由被投资企业保管, 即容易产生形式上涉嫌“非吸”, 后果上极易被挪用的法律风险。为避此嫌, 实践中可采用第三方监管模式, 这类第三方监管既可通过商业银行的支付监管来确保资金使用的定向性和安全性, 还可通过保险公司出售的保险产品来保障众筹投资人的利益。3. 严格控制规模和人数, 谨慎看待形式变通的合理性。实践中, 部分股权众筹项目往往采用分期、分批的方式实施众筹, 试图以此规避法律对人数的限制。但无论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视角、还是从非法发行证券罪的视角, 法律对参与人数的限制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次特定的投资, 而是把被投资企业作为一个特定的行为对象, 来全盘审查被投资企业所涉的所有投资行为是否与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相冲突。因此, 即便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众筹, 依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项目本身在规模和人数上的违法性。与分期、分批次众筹相比, 分设形式上无关联的多家企业作为股权众筹中的被投资对象, 往往能起到更好地效果。

四、结论

股权众筹项目的复杂性在于民商事、刑事的高度交叉, 即在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充分地法律尽职调查的基础上, 巧妙地使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公司等作为众筹过程中的工具平台, 以第三方监管、混合式众筹等方法为补充, 通过构建一个合同投资框架的方式来实现众筹, 且最大程度上地避免形式风险。在实践中, 对股权众筹涉嫌的两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发行证券罪的理解和防范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要件上, 而是要以金融的法律政策的导向为抓手, 结合被投资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作进行实质性判断, 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确保实体上、结果上的合法性。

摘要:众筹作为一项新进入内地的融资性金融产品, 其实质是突破法律规定的公司人数上限完成对公司的设立或投资, 正因为股权众筹的新颖性, 对其法律定性也存在较大的空白之处。本文将以民刑交叉的视角, 以分析股权众筹中可能涉及的刑事法律风险为切入点, 以对股权众筹模式的重建为焦点, 对股权众筹制度在我国的起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众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发行证券罪,众筹架构

参考文献

[1]余政.众筹与非法集资之分野探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 (3) :2.

[2]彭冰.非法集资行为的界定[J].法学家, 2011 (6) :15.

[3]刘宪权.金融犯罪刑法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35.

[4]邵向霞.众筹及风险分析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 2015 (3) :66.

[5]周学东.民间借贷辩法[J].新世纪周刊, 2012 (8) :16.

[6]殷明波.众筹模式在中国的发展[J].时代金融, 2005 (1) :12.

众筹风险 篇2

【摘要】新时代中,互联网+金融形式日渐崛起,公益众筹崭露头角。身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筹资形式,公益众筹冲出了以往公益慈善事业的束缚,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将主要围绕公益众筹的机遇和风险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益众筹;机遇;风险

引言

所谓众筹,具体是指凭借网络平台下发项目筹措资金,是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兴筹资形式。现阶段,公益众筹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若没有主见的盲目跟风,仍然无法摆脱以往公益慈善事业匮乏信服力的现状。所以人们不但要合理对待公益众筹提供的良好契机,更要在运行中及时规避各种风险隐患。

一、公益众筹的发展机遇

(一)降低了加入公益的人门标准

以往公益慈善事业力,相关发起人一定要是合法的慈善机构,进入要求比较严格,并且主要以下发通知、文件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示范等形式落实,使捐款者有一种被迫的感受。公益众筹力,平民组织、个人均能变成公益项目的主体,而且网络本身的便利性,不但为有理想、有?y题的队伍或者个人供应了便捷的筹资途径,并且降低门槛之后相关公益内容也提升了大众加入公益事业的激情,推动大量年轻人重视与参加公益。

(二)打造了便捷的筹资途径

公益事业力民间工艺组织有27%的资本源自于我国基金会,有23%源自于企业赞助。公益众筹的诞生,冲出了以往公益募捐的枷锁,不但在项目、传递等诸多方面为公益事业增添了筹资途径,并且大量的社会零散资本也纷纷集中至公益事业里,让公益真正深入人们的生活。

二、公益众筹面对的风险

(一)信誉风险

公益众筹的信誉风险重点展现在以下两点中:首先,项目主体下发的项目是不是为了公益难以断定。即使公益众筹平台能率先检查,然而检查也单单仅是对项目主体的身份、项目落实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在某些方面不能对此项目的真实动机与目的予以切实鉴别。其次,项目主体在拿到钱款后能否把项目实实在在的落实下去,若没有正常落实,便会导致主体出现违约状况,这样不但能降低公益众筹的信服力,并且还会导致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二)资金池风险

所谓资金池,是说布置一个资本账户,把公益众筹项目进程中筹措到的钱款放到此账户里。此进程中包含第三方资本托管组织、项目发起人、投资人、获益人等不同主体,资本管理和流动比较繁杂。总体众筹进程里,即使有些平台部署了资本托管的第三方,然而其往往被平台所控制,并未设置单独的监督指予以管理。并且,从法律方面来看,并未下发关于平台控制第三方资本账户的条款,在经营进程中,便非常易于发生问题或者平台现实掌控人非法操纵,进而导致资金池风险。

三、优化公益众筹的对策

(一)创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有法可依是执法必严的根本前提,合理的法律规程是行业走向正规的基本要求。即使公益众筹实质是一类慈善,然而各个主体的权利也要有法律保护。美国相关法律制定与落实后,不但推动了众筹网站的进步,并且对中小型企业互联网的融资也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其在众筹立法方面对公益众筹的支持还有众筹管放平衡的理念非常值得我国探究和学习。并且,我国要加快公益众筹立法的速度,创建完备的法规规程,维护投资人员的利益与个人信息还有监管等方面规范制度,在法律中打造一个法理分明、权责清晰的且标准的公益众筹氛围。

(二)健全社会信誉系统

信服力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命脉。建设公益众筹的信服力,扭转以前其信服力不足的状况,需要我国促进信誉系统的创建。与此同时,公益众筹也要有透明的、公正的、公开的、客观的社会信誉系统来监管。前几年,我国下发了相关纲要,明确要以信誉信息资源为根本,全方位塑造以诚信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氛围,争取在2020年之前全面建设笼罩整个社会的征信体系与以信誉为根本的法律规程。现阶段,京东众筹等平台依次创建了信誉系统,运用大数据,把投资人员加入公益众筹的投资记载下来当做社会信誉的积攒,其是一个可以展现投资人员信誉的主要指数。公益众筹可效仿这一措施,创建归属于自身的一系列社会信誉系统,进而渐渐培育公益众筹的信服力,推动其实现长足发展。

(三)创建第三方资本托管

资本的走向在公益众筹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干扰要素,其善款的走向是大众十分重视的一个焦点话题。针对筹集资本的可靠性,创建众筹平台切忌直接监管资本。第一,平台有义务挑选银行或者第三方托管组织,利用对资本征收托管费予以托管,第三方资本托管组织不直接参加公益众筹,仅是实施资本存管和资本迁移服务。与此同时,资本和账户也要分割管理,众筹平台中可申请2个账户,一个为付款公司的托管账户,另一个则为公益众筹平台账户。投资人员和筹资人员依次在第三方资本托管组织激活账户,总体进程均能得到退款、充值、提款的资金走向信息,进而确保资本安全。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分割,能高效规避众筹平台存在资金池的风险。

另外,还要严格审查公益众筹平台与发起人员的资质,满足相关标准的平台与个人才可进行相关业务,还要约束投资者数目和金额、募捐频次与金额等。相关政府也要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实施一定的管理,增加违法行为的处罚程度,最关键的是要推动大众、媒体还有社会团体等主动参加,联合监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正确面对其为公益众筹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及时抓住契机,违害就利,将风险遏制在萌芽之中。并且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选择科学合理的对策予以解决,不断探究和摸索,推动公益事业朝着持续、良好、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睿宇,马箫.网络公益众筹的现状及风险防范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7(02):81-88

电影众筹:风光与风险并存 篇3

双赢的众筹机制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将大众的兴趣真正转化为货币才是其商业化的最终目的。在过去,电影的商业化运作,大多来自操盘手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又往往建立在“某导演+某明星+某类型+某特效”的架构之上。然而票房奇迹不常有,马失前蹄的案例却比比皆是。从国外的迪斯尼制片厂主席里奇·罗斯因《异星战场》的投资失利引咎辞职到国内的冯小刚因为《一九四二》被同档期影片盖过风头,只能拍回老本行喜剧片等现象来看,众筹的好处之一是给了我们一个可提前精准测量的平台——既可以用来验证市场需求,又可以建立广泛的支持性社群(社区)。

一部电影卖不卖座,通过其能筹集到的资金量让大众来做决定,而不需要冒着传统的“导演中心化”的风险——这个概念对电影产业投资人来说颇具吸引力。此外,他们还可以赚到粉丝口碑、电影票的预售发行、IP授权等额外的利润,实现金钱声誉双丰收,“站着把钱挣了”。而对于影片的大众投资人来说,一来众筹是一种低门槛、较便捷的投资方式,二来除了资金回报,投资电影还有很多附加价值,比如个人名字上大屏幕、支持喜欢的明星、有互动参与感等,甚至可以给自己冠以“电影投资人”的称号。

可见,影视众筹的好处有两点:第一点是新方式带给这个行业的变化。“通过影视众筹,行业运作模式会发生变化,制作、营销、发行也会变化,同时还会带来影视相关专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治理机制的变化、经营思路的变化,可以说是行业经营的互联网化。”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第二点则是影视众筹带给了大家参与的机会。众筹把影片的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和传播者融为一体,让大家从一开始就有参与感,并且可以预估最终的票房效果,从而不断做出调整。

陈少峰最后总结道,众筹一方面发动了更多人来投资影片,聚集了资金又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是潜在消费者,起到了对影片的宣传作用,有利于推动票房,可谓双赢。

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或金融巨头的加入,电影众筹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星光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群飞却认为,影视众筹,特别是股权的影视众筹,风险并不亚于任何一个金融产品。

以百发有戏投资的《黄金时代》为例。该影片通过单一信托方式进行资本筹集,并动用了大数据预测票房,最终推出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最低为8%,最高年化收益达16%。当时,百度金融方面甚至表示,“百度票房预测所”提供的预测结果显示,《黄金时代》总票房预计将达到2.0亿-2.3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也曾表示,就算该预测有10%的误差,那也能达到最低8%的收益线。然而,这部由百度大数据背书、众多明星站台、国庆黄金档期做后盾的《黄金时代》首日票房仅1060万元,上映10天票房收入也仅为4310万元,最终票房仅5000万左右。与百度预测的2亿元人民币相去甚远,百发有戏首发惨败。

实际上,并不仅是百发有戏首款产品遭遇滑铁卢,阿里巴巴旗下“娱乐宝”推出的类似电影《魁拔Ⅲ》同样未达预期,该产品3天内完成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募集。按照计划,《魁拔Ⅲ》投资门槛为最低100元、最多2000元,预期年化收益7%。然而事实证明就连阿里粉丝的追捧也不能拯救《魁拔Ⅲ》的票房。

影视众筹的风险在哪?张群飞给出的答案是“溢价”。

国内的影片众筹一般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制片方在拍摄期间需要资金进行拍摄或者后期宣发,另一种是已经投资该片的投资方对自己手中的股权进行资产证券化——也就是将股份进行溢价转让,而最大的风险就来于此。

此外,作为一种金融行为,众筹还需要有清晰的回报模式和可评估的风险。反观当前的众筹模式,其风险基本无法评估,制作成本、发行成本、预期票房、版权能卖多少等具体内容,其实都尚未透明化。

因此,如何保证众筹不变成“众愁”?张群飞认为,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法律来规范;另一方面建议投资者不要带着“赌徒”的心理来做投资,既做投资者又做消费者。“众筹,说白了,只不过是电影融资和营销的工具罢了。”张群飞说。

新尝试:众筹观影

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电影众筹对于草根来说,票房的不稳定性是当前的“众愁”所在,针对这一现状,《我的诗篇》进行了新的创新——众筹观影。

6月5日,全国100个城市的影院同步放映了一部以工人诗人为主角的纪录片——《我的诗篇》。该纪录片在2015年一年间斩获几乎全部国内的纪录片大奖,出品方大象纪录又创造并推进了“百城众筹观影”这样一种互联网模式,努力让这部被许多人期待的电影走进影院。

众筹观影又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某部影片通过互联网发起众筹,如果观影人数能填满一个放映厅,参与者就可以聚到一起看电影。

与传统的到电影院看院线大片不同,众筹观影是由观众来决定想看什么电影,最后“自行排片”——这似乎是对《百鸟朝凤》下跪排片事件最好的回应。“今年,因为一部《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求排片,对于我们喜欢看这类电影的人,还是挺震慑的。”“同城众筹看电影”主要发起人之一戴阳介绍,这类电影其实有观众群,不过需要有人聚集起这类群体,而众筹观影,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记者了解到,众筹观影的模式是由发起人与影院合作,通过互联网预先售票,当售票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电影便会放映。这种新方式,正尝试着改变大片垄断院线的局面,满足人们更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让观众想看什么影片可以自己作主。

这也为许多文艺片的宣发打开了新思路:与极端的“跪”求排片相比,可以把众筹观影当作一次温和探索。“文艺电影一定是有观众的,但问题是这部分观众比较分散,需要我们去寻找,”戴阳和记者交流时就说,“众筹,其实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既然我们无法被排上院线,那就只能通过这种网络认同的方式,去寻找目标群体。”

当然,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人的票房压力,降低了众筹风险——由于各种因素,有些好电影还没来得及在档期卖出好票房就被迫下映,着实冤枉。因为大部分艺术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不能用短期票房衡量,而应通过不断放映、被受众解读的过程逐渐释放出来。一旦众筹观影成为常态,那么对于这些电影来说,就有了翻身“逆袭”的可能性。

目前,业界对电影众筹的未来众说纷纭。固然,除了营销效果以外,众筹在为电影新人提供融资渠道、为草根投资提供机会、帮助小众艺术片丰富电影市场等方面,作用也很明显,但国内电影众筹仍在试水阶段,收益与风险同在,成功与不成功的案例并存,而只有不断进行新尝试和新突破才能推动其进步与发展。

非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防范 篇4

(一)众筹的定义

众筹,即大众筹资,由crowdfunding一词翻译而来,即“通过互联网向众人筹集小额资金为某个项目或企业融资的做法”。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项目的商业价值不再是评判融资成功的唯一标准,项目只要能引起互联网上的大众的兴趣,就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资金,为更多富有创业却缺乏资金的人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

(二)众筹的基本模式

1. 组成部分

通常,众筹模式由三部分组成,即:

发起人:又称项目所有者、项目创建者、筹资者,有产品、有创意或设想,但缺乏资金的人。

支持者:又称项目支持者、投资者、捐赠者,对项目发起人的项目和回报感兴趣,并给予资金支持的人。

众筹平台:这也是众筹模式的核心,是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并为双方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互联网终端。

2. 运作流程

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发起申请,为融资项目制作宣传资料,制定融资金额、进度等目标,众筹平台对众筹计划进行审查并筛选,以保证项目质量,控制风险。审核通过后,众筹平台展示项目,并积极发挥发起人和投资者的沟通桥梁作用,吸引潜在投资者,促进项目融资成果。如在规定时间,项目所有人达到融资目标,则融资成功,项目发起人获得融资款项,反之,众筹平台会将融到的资金退还给投资者,项目停止。融资成功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发起人向投资者兑现之前所承诺的回报。

(三)众筹模式的分类

根据众筹融资的法律关系及回报内容,理论上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股权众筹和非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即项目发起人给予投资人一定的公司股份作为回报,投资者能否获取收益取决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如澳大利亚的ASSOB,英国的Crowdcube等,都是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股权众筹网站。

非股权众筹,即项目发起人给予投资人具体的实物作为回报,回报内容大致包括项目最终产品、项目附属品及鸣谢三大类,如唱片、门票、书籍、产品等,所以非股权众筹也叫商品众筹,如Kickstarter,国内的点名时间等网站都是这种类型。

鉴于我国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我国的众筹模式基本采用非股权众筹模式,即设定的回报不涉及股权、债券、分红、利息等形式,而是以其相应的实物、服务或者媒体内容等作为回报,从商业模式上看非股权众筹更像是商品的预购或团购,但也有少部分众筹网站从我国法律环境出发,小心翼翼地进行着疑似股权众筹的尝试和探索,如天使汇等。

二、非股权众筹的特征和法律风险

(一)非股权众筹的特征

非股权众筹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传统金融的融资方式,它借助于互联网的开放、公开、灵活、便捷等特点,依托信息平台和社交网络,帮助项目发起人迅速把握市场脉搏,赢得目标客户群,筹集到项目启动金,满足了创意经济、小微经济融资的需要。其主要特征如下。

1. 开放性

无论身份、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创意、有创造能力,都可以作为项目发起人。无论是否有投资经验,出资金额多少,只要对创意感兴趣,都可以为项目投资。众筹模式为普通民众提供了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渠道,缓解了资本市场资金紧缺而民间资本投资无门的双重问题。

2. 额度小

首先是单笔融资规模较小,从数百元开始,大多在1万-10万元的规模,远远低于传统融资机构动辄百万、千万的规模。其次是投资方大多是普通民众,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个人支持的资金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聚少成多,聚沙成塔。

3. 风险低

传统融资模式下,投资者数量少,单笔投资金融高,风险也相对集中,众筹模式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大众”,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无界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数量庞大的参与者,而每位投资人的投资额度可以很低,有利于通过分散化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4. 效率高

众筹融资相对于传统渠道来说,手续简便,效率很高。对于细节完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一经众筹网站发布,就很容易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并融资成功,融资效率大大高于传统渠道。

5. 社交化

众筹融资其实是发动网络上的“陌生人”参与项目的投资,正式借助互联网的社交属性,让互不相识的投融资双方在众筹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了解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从而促成融资的成功。众筹平台的网络社交影响力决定了众筹项目的成功率。

(二)非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分析

尽管非股权众筹模式有诸多的方便与快捷,但作为一种类似于预购的行为,从项目发起到项目支持,仍然存在一些法律风险。

1. 大多平台没有采用第三方机构托管平台资金

目前,我国大多众筹平台的支付方式一般是由项目支付人把募集的资金充值到众筹平台的专用账户,如果项目募集成功,由众筹平台直接把相应款项拨付或分批拨付到项目发起人的资金账户;如果项目募集失败,众筹平台负责把募集的资金退还给项目支持人。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下,众筹平台和项目支持人的资金并没有进行风险隔离,存在自建“资金池”和“非法挪用”筹集资金的风险。

2. 信用体系不发达导致信任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公民的信用体系建设依然滞后,陌生人之间的信用度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法分子有可能利用众筹项目进行金融诈骗。同时,滞后的信用体系容易使众筹平台上创意项目的真实性遭到质疑,这就会导致好的项目支持率可能受到信用质疑,从而导致其支持率偏低,打击众筹业务的发展。

3. 项目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

对于项目发起人而言,为了募资成功,他们需要通过互联网把项目最大程度地展示给公众,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及时性特征使得项目信息迅速传播,一旦项目受到热捧,就会被迅速模仿并大量生产,这也使得项目发起人的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三、非股权众筹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人的信息、相关产品或创意的成熟度,避免虚假信息发布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人和项目的发起人通常无法见面,投资人对项目发起人的信用信息、资产信息和相关产品的效果也无法详细辨识,这就需要众筹平台严格审查项目发起人的信息,包括其信用状况、资产状况、相关产品或创意的成熟度等,必要情况下,还应进行实地考察,做好风险防控,避免发布虚假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给投资人一个理性的投资判断机会。

(二)众筹平台做好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

众筹平台必须在其网站上详细介绍项目的运作流程和标准,特别是在显著位置向出资人提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及可能发生争议时的处理办法。

(三)保障资金安全

保障资金安全,项目的有序管理既是众筹平台的应尽义务,也是防范其自身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众筹平台应当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隔离平台自身与资金运行风险。众筹平台对涉及资金的环节,如从公众手中筹款、扣除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向项目发起人拨款或退回公众的预付款等,要严格管理,加强自律,还需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四)积极与政府沟通,尽快完善法律监管

众筹商业模式是一种涉及成百上千人的投资活动,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伙关系,发生纠纷的概率很高,而且通过网络构建的信任基础比较薄弱,一旦出现项目失败,资金又难以返还,可能引发激烈矛盾。这要求众筹平台需要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取得相应的政策指导、法律监管或进行项目备案,化解在法律模糊地带的法律风险。

(五)完善电子合同,避开民事法律风险

众筹还存在诸多的民事法律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民事法律争议,在众筹模式设计及具体的交易流程设计上,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个细节用一个个法律文本固化下来,避免约定不明发生争议。具体如下。

1. 作为众筹平台,应当设立好众筹规则,参与者必须遵守众筹规则,相关各方与众筹平台应当有一份比较完整的协议,这个协议如果在线上完成,则运用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平台应做好流程及文档管理。

2. 对于需求双方,就具体的债、股权投融资应做好具体协议的签署工作,如果在线上进行的话,可运用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平台应保管好整个电子文档备查。

3. 作为众筹结构中的三方,投资方、平台及需求方(众筹发起人),应各自明确责任,根据各自在交易中的地位签署相应的法律协议。如果众筹结构中因需要涉及更多的第三方(如资金监管方,担保方),应根据其在众筹中权利义务做好协议安排,明确权责。

如果能够在众筹中做好以上几个方面,众筹可能会避免不必要的民事法律争议,从而有效地避开民事法律风险。

摘要:众筹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众筹模式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普通民众参与金融业务的广度,具有普惠金融的价值,还提高了参与的深度,促进投融资双方形成高效、平等、协作的契约精神,具有金融平等的价值。非股权众筹作为众筹模式的一种,越来越被民众所喜爱,但它运行中的法律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进行监管,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非股权众筹,特征,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庆,王越.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J].企业管理,2014(3).

[2]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6).

[3]胡吉祥,吴颖萌.众筹融资的发展及监管[J].证券市场导报,2013(12).

[4]程雪军.论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法律监管[J].中国外资,2013(18).

[5]黄健青,辛乔利.“众筹”——新型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启示[J].国际金融,2013(9).

[6]于宏凯.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9).

[7]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

[8]马婷婷.中国众筹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J].卓越理财,2013(8).

[9]李文博,孙冬冬,刘红婷.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3(20).

众筹风险 篇5

(众筹平台居间服务协议)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就蚂蚁天使平台向甲方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事宜,达成本服务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委托事项

甲方拟募集资金计人民币

万元并承诺以所募集资金增资扩股,出让公司 %的股权,乙方项目投后估值为人民币万元。

第二条

委托期限

服务期限为 3 个月,自 2015年月

日起至 2015年

日止。

上述服务期限届满未达到募集资金额度或仍需融资项目众筹的,双方需另行签订融资项目众筹协议或以书面形式将本合同服务期限延长。

第三条

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3.1及时向蚂蚁天使平台提供关于委托事项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文件资料。

3.2积极配合蚂蚁天使平台、蚂蚁天使平台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以及投资人对甲方的尽职调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3.3遵守蚂蚁天使平台的会员规则及交易规则,维护蚂蚁天使平台公信力,不得从事有损蚂蚁天使平台利益的行为。

3.4应对蚂蚁天使平台推荐的投资人的建议及时做出回应,并安排与投资人进行会谈(如投资人要求)。

3.5甲方应基于其独立判断做出融资决策,其融资风险由甲方自行承担。

第四条

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4.1蚂蚁天使平台应全程参与甲方拟融资项目的信息发布、融资指导、品牌宣传等环节,并利用自身资源保障上述环节的顺利实施。

4.2 蚂蚁天使平台应认真履行对甲方基本资料审核调查的职责,有权就甲方的所有信息进行询问和调查。

4.3蚂蚁天使平台按照蚂蚁天使平台的交易规则及会员规则对参与承诺投资的投资人进行初步审查,但蚂蚁天使平台不对审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责任。

4.4蚂蚁天使平台应当协助甲方安排商务谈判、设计融资方案等整体融资事宜;并促成甲方与蚂蚁天使平台上参与众筹的投资者成立合伙企业并签订投资协议书。

第五条

排他性

5.1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90日(以下简称“排他期”)内,蚂蚁天使平台为甲方的独家股权众筹融资顾问。

5.2在此期间公司乙方不能撤销此次众筹融资,并有义务接受投资人的认购投资,也不能在其它众筹投资平台进行宣传。在此期间公司如撤销此次众筹需赔偿蚂蚁天使平台人民币壹拾万元违约金。

第六条

保密

甲方、蚂蚁天使平台双方及其委派的工作人员,对本协议的内容及在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应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或/和披露本协议及对方的项目材料、书面报告等相关信息与文件。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同意并承诺,对于因其违反本协议约定而使对方遭受的或/和与之有关的所有损失,其将向对方做出赔偿,使之免受损害。

第八条

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8.1 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与解释。

8.2凡因本协议所发生的或/和与之相关的任何争议,应首先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自一方提出协商,三十日内双方协商不能解决或/和一方不愿通过协商解决的,任何一方均可将该等争议向微财(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九条

本协议的生效、变更、解除、终止

9.1 本协议自甲方同意接受本协议全部条款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生效后,对各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9.2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双方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或/和以确认函形式予以确定,所签补充协议和确认函与本协议不一致的,以所签补充协议和确认函为准。

9.3 本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或/和终止。

(以下无正文)

甲方: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2015年

乙方:

众筹风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众筹;法律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介绍

互联网金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发展出来的名词,互联网对目前的金融模式产生影响---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秉持"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这一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业务具备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管理弱、风险大等特点,其主要通过互联网等工具进行运作。

运营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依靠互联网的虚拟性,因为减少营业和管理成本费用,使其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同时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信息比较等,更直观全面地表现出各企业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互联网金融业务投资的风险。

处理效率高。互联网金融模式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而言,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主要是因为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许多需要人工操作的流程由计算机网络进行运转,能够更好的减少由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率等。[1]计算机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运作设备,计算机网络有其自己的一套操作流程,相比较人工而言,因其完全标准化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给客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客户圈。

范围覆盖广。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寻找到他们所需的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所需的金融资源,能够直接获得金融方面的服务,更方便于处理事务。传统金融业务存在一定的盲区即小微企业,而互联网金融则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盲区,更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监督管理弱。一是风控弱。互联网金融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其还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二是监管弱。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领域,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从而使得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投资风险大。利用互联网等工具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优势,同时也存在多重风险。一是信用风险大。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方进行违约的成本较低,容易发生恶意骗贷等情况,然而中国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制度,使得P2P平台为不法分子进行非法集资等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网络金融犯罪案件频出,客户资料、资金安全等在互联网服务器等遭受黑客攻击的同时将不再受到保护,容易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同时互联网金融还需要面对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特殊风险。

在进行传统众筹模式与互联网金融下众筹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互联网金融下的众筹模式更多通过网络进行实现,不再依靠各种金融机构,同时因其依靠计算机,信息处理速度更快,然而互联网金融下的众筹模式处于法律监管的空白,相比较传统金融模式下众筹而言,互联网金融众筹有广阔前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众筹融资的不足。

二、互联网金融视角下众筹的法律风险

(一)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制度

如今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也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范,自去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了较多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监管措施。对于股权众筹方面的监管法规,已经有了相关重要的法律法规的出现。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14年底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次出台针对股权众筹的法规。在2015年7月18日,央行牵头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业界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指导意见》明确了股权众筹定义,对应监管部门以及对肯定其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2015年8月3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证监会对当前股权众筹行业进行摸底调查。2015年8月1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场外证券市场业务备案管理办法》个别条款的通知,将“私募股权众筹“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股权融资“,这个文件明确了官方对于股权众筹业态的界定。以上诸多文件的出台均肯定了互联网股权投融资这种新型业务形态,并逐步完善监管体系,对股权众筹进行风险防范、方向指引、行为规范,以此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丰富资本市场层级体系的基础。

股权众筹的法律依据已有了初步的发展,虽然对很多问题还不能明确的界定,但相比之下,在法律制度上依旧是一片空白的实物回报类众筹,其出现的风险与实际实施上的具体问题则更需要我们去探求、分析与解决。因而下面将对实物回报类众筹的法律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实物回报类众筹的法律风险

实物回报类众筹主要的法律风险是涉嫌非法集资,即触及到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针对该法条,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认为构成“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具备四个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及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对于股权众筹,2015年《众筹机构专项检查通知》中,证监会指出,“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活动。”,股权众筹或从备案制走向审批或许可制。而对于实物回报类众筹至今没有法律法规的关于审批许可的规定,而如今大多数平台,例如点名时间、追梦筹等,均是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之类,然而这并不就明确表示其拥有可吸收公众资金的资格。同时,实物回报类的众筹平台均是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宣传需要融资的各类项目,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以实物的形式给投资的公众给付回报,而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这些也均符合“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后三个要件。因而在如今法律尚未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这些实物回报类众筹平台的经营与运行实际上都存在着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嫌疑。依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所称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因此实物回报类众筹基本符合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形,涉嫌违反法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依照其罚则相应处罚。

与此同时,实物回报类众筹是否会面临刑事犯罪风险,我们认为需要分两种情况分析。尽管平台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及人数都大大超出了司法解释认定的起刑点,然而我们认为实物回报类众筹并不一定均满足《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所有要件。我们可以看出,有两个明文规定的要件: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扰乱金融秩序的”。依据刑法理论界通说,只有当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货币、资本的经营时(如发放贷款),才能认定为扰乱金融秩序;否则不成立本罪(例如将资金应用于生产活动)。因此,当众筹平台设立的融资项目内容是关于货币资本经营时,若达到该罪的起刑点,则众筹平台与项目发起人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若是项目内容是为了生产或其他排除资本经营的内容,那么无论其融资数额或人数是否超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起刑点,均不可能成立该罪,只是处于一般违法状态,由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与处罚。

对于实物回报类众筹的其他法律风险还有很多,包括项目发起人在宣传中知识产权的侵犯与被侵犯、众筹平台涉嫌设置资金池、基于平台的项目融资流程可能导致项目发起人涉嫌集资诈骗等等一系列法律风险[2]。

众筹模式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网络而更加便利快捷、将信息普及大众的创新之举,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新生事物在带来诸多弥补传统模式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及制度上的空白,这就需要时间去慢慢解决与填补。随着股权众筹制度的逐步建立,相信不远的将来实物回报类众筹模式也将出现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中,对其进行规范与发展,平衡项目融资与投资者保护,从而为中小微企业创设一条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业格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廷春.互联网金融视域下众筹模式的风险与监管[J].理论探讨 2015.5.

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的风险与防范 篇7

股权众筹指的是项目发起人将自己的项目发布于相关互联网众筹平台展示, 由合格的投资者来认购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的新型投资模式。因其高效的融资过程、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和丰厚的回报为优势, 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6年2月底, 全国各种类型的众筹平台总共306家, 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128家;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9.81亿元, 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占比为42.00%, 为4.12亿元;并且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打造众筹平台”来增强双创扶持力度。互联网股权众筹在政府政策支持下, 正在边发展边完善的探索中高速前进。股权众筹的发展为何如此势不可挡, 笔者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1) 能够为初创企业融资困难提供快速解决方案。以小微企业创业者拥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难以在初创阶段快速筹得足量资金, 首先初创企业在存续时间、资产规模等方面均不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和要求, 其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带来的高昂的资金成本及漫长的发行周期带来的时间成本都会成为初创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并且它也无法在向银行贷款时提供合适额度的抵押担保, 即便是风险投资因为投资者对创业团队的介入也无法达到股权众筹的低门槛和高效率。

(2) 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多方资源。对于初创者而言, 股权众筹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初始资金, 在募集股权过程中扩大项目知名度, 结识更多的优质投资人, 借此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管理建议和人力市场渠道, 大大增强了公司运营效率。

(3) 小户投资者资金得以利用达到资源有效配置。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闲散资金的增多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达的透明性和高效性, “草根投资者”的投资途径由曾经的产品单一项目匮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这一股创业洪潮中, 投资者也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新兴项目中渴望获取超额利益。这也满足了我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

二、股权众筹平台运作模式

股权众筹由三大主体参与:投资人, 融资人, 以及众筹平台。一般平台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一, 众筹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对接功能在投融资活动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 在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可以分为:

(1) 拥有互联网巨头背景的众筹平台 (如京东东家) ; (2) 早起发展起来的传统众筹平台 (如人人投、大家投) ; (3) 新兴众筹平台 (如36Kr) ; (4) 垂直类众筹平台 (如淘梦网) 。尽管平台类型和定位不同, 但是股权众筹平台目前在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和规避方式却是类同的。在金融监管在当前股权众筹行业监管政策尚未“落地”的情况下, 平台面临着法律和运营风险在内的双重风险, 承担着来自融资者和投资人双方的风险压力和重大的审核监管义务。对于股权众筹平台而言, 在法律监管尚未健全的环境下如何分析风险做好风险控制将是众筹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股权众筹平台风险及防范分析

下面将分析众筹平台面临的多重困境以及分析现有平台的处理对策, 探求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的新路径。

(一) 法律风险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下, 股权众筹平台极有可能踩到非法集资和非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红线。非法集资可从以下几点辨别: (1) 是否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是否超出批准权限; (2) 是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3) 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 (社会公众) 筹集资金。 (4) 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并且我国的《证券法》证券发行一章对公开发行有如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公开发行: (1)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2) 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股权众筹现象引发了学界我国现行法律特别是证券法的诸多争议, 争议涉及证券的定义, 何谓“公开”模式, 何谓“不特定对象”等。并且有学者认为股权众筹实质上就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买卖股份实现投融资的过程该行为性质类似发行证券。然而, 证监会颁布说明中提到真正的股权众筹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的特征, 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金融安全必须依法监管, 将目前一些互联网平台的行为称为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的非公开股权融资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行为, 不属于《指导意见》规定的股权众筹融资范围。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规避目前只能游离在法律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目前股权众筹平台对此的应对方案基本有1、将平台定位为私募股权众筹平台, 通过对投资人的资格认证表明针对特定对象发行, 避开“公开募集”的概念。2、众筹平台对申请的创业项目进行审核、展示和披露的义务, 确保项目真实存在, 以防不法融资人为非法目的筹集资金;3、规定融资人不得公开或采用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证券, 不得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融资完成后, 融资人或融资人发起设立的融资企业的股东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4、入资方式采用集合投资人成立有限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伙公司。

而目前各大众筹平台需要等待法律法规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如建立针对股权众筹的小额豁免制度。2、完善对股权众筹平台审核权利义务的标准化, 出台股权众筹指导意见, 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便有了合法性依据。但证监会此前提到在2016年要落地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工作, 股权众筹公募将如何发展仍值得期待。

(二) 平台运行风险

投资活动本来就是高风险行业, 如何有效地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保护和如何保证融资项目快速大量的资金筹集是股权众筹发展中的永恒矛盾, 股权众筹平台必须在两者中寻求到平衡之处。股权众筹平台主要的风险控制环节在项目及投资者审核、运营模式控制, 投后信息披露及退出机制上, 并且股权众筹平台还负有对众多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来降低风险的义务。

(1) 投资者及项目审核。对投资者的保护重点体现在对投资门槛的设立上, 大部分普通投资人缺乏对风险的判断和对行业的了解, 投资具有一定盲目性。并且, 众筹门户作为一种声誉型中介, 众筹投资者往往会基于对众筹门户的信赖而作出投资决策。中国证券业协会界定平台为中介机构, 并规定其相关实名认证、信息审核、开展知识普及风险教育等义务。目前各大平台对投资人都要求实名认证, 但对投资人的限定门槛略有不同。如京东和36kr根据《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意见, 对普通投资人的年收入和金融资产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目前人人投、大家投对普通投资人的经济实力没有门槛限制。

融资项目是股权众筹平台的核心, 平台对项目优劣的筛选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许多欺诈性项目投资到有潜力的项目, 众筹门户作为一种自律监管机构应履行相应的审核义务。而且对于平台发展而言, 好的项目能够扩大平台流量, 提高项目筹资成功率从而促进平台的发展。但是平台极有可能为收取佣金而在主观上降低创业项目上线门槛, 而且目前并不能排除平台与融资企业之间存在内幕交易、关联交易, 甚至是平台“自融”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的股权众筹平台对项目的审查基本都由内部的专业团队进行, 主要通过项目商业计划书来判断, 通过团队内部的评价体系决定是否接受项目进入平台, 对不满足平台评价体系的项目予以退回或提出改进意见。针对线下实体店铺股权众筹的人人投平台因对象的特异性, 其审核过程更加具体严谨, 对满足硬性要求的实体店铺进行7道审核关口。股权众筹平台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保证其审核团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和合理性, 尽量对项目做到实质审查而非停留在形式审查。因为股权众筹对平台依赖性强, 好的口碑和信誉度将意味着投资的风险降低, 这将是在该行业高速成长过程中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2) 运营模式风险控制。现在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普遍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 领投人通常具有更高的资金储备要求, 较充分的风险投资经验及充分的资源储备, 代表数量众多的跟投人与融资团队沟通, 跟投人基于对领投人的信任跟进投资, 该模式对普通大众的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和降低风险作用。但信息不对称的差距依然存在, 目前对“领投+跟投”模式带来的风险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能排除领头人与融资团队存在互相串通来欺诈普通投资人资金的行为。2.跟投人容易被领头人的“光环”所蒙蔽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定。目前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对领投人均有资格上的限制, 一般都要求其有3年以上的天使投资经验或者在相关行业从事一定年限, 并且现在许多平台将领投人作为打造平台可信度和吸引力的一种资本, 通过经验丰富的风投界领投人吸引普通投资者。另外专业的投资咨询、调研公司, 基金公司等成为领投人也是发展趋势。

在运营过程中, 初创企业极有可能为了得到投资人青睐提高募资成功率和公司估值, 在项目描述财务报表上倾力粉饰和包装, 采用一些广告性宣示性用语来夸大宣传和误导投资者[5]。并且在资金筹集结束后, 发起人对资金的使用不受法律约束, 若平台对筹资人没有做出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和跟进, 企业很有可能违规使用资金, 这将给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显著损害[5]。因此融资平台对项目应该进行持续跟踪, 特别是在融资完成后, 平台和投资者都应被赋予要求融资方披露信息的权利, 如许多平台要求融资方应该进行定期信息披露, 在重大事由发生时做到临时披露, 允许投资人检查公司相关信息。另外, 对于管理控制权较弱的普通投资人来说, 还可以规定设立股东交流大会以加强信息交流, 对于融资团队来说也是增强股东粘性的方法。

(3) 退出机制风险控制。目前, 股权众筹中投资人的退出方式十分有限, 仅能在投资的企业在IPO、回购、股权转让、并购重组、新三板上市后, 才可获得退出机会。但是初创企业死亡率极高, 对投资人而言没有固定投资回报周期, 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收到威胁, 可以说退出机制是股权众筹发展的最大阻碍。目前退出模式一般为领投人与项目方之间进行每个项目的退出期限的协商, 由领投人带领退出, 这样导致跟投人的资金面临退出困难, 资金被吞噬的风险。目前, 股权众筹平台中较有创新的退出方式36Kr推出的“下轮氪退”主要规定为:选择采用“下轮氪退”机制的融资项目在正式交割完成后, 该企业在两年内的随后两次正式融资, 本轮股东均有选择退出的权利, 相比于其他平台, 这种退出方式通过缩短回报期更加安全地保护了投资者的资金, 并且现在有将众筹与四板、五板对接, 也是股权众筹交易市场的新思路。

我国的股权众筹平台发展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目前一是急需法律支持排除违法性阻碍, 二是股权众筹平台自身完善审核监管系统以提供优质创业项目, 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在保证初创项目融资成功的同时维护投资者利益, 努力成为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助推者。

参考文献

[1]孙永祥, 何梦薇, 孔子君, 等.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从中美比较的角度[J].浙江社会科学, 2014 (8) .

[2]Jeffrey J.Hass, Small Issue Public Offerings Conducted Over the Intern et:Are They‘Suitable’forthe Retail Investor?[J].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 eview.1998 (72) :67-75.

[3]我国股权众筹运行风险的法律规制_周灿.我国股权众筹运行风险的法律规制[J].财经科学, 2015 (3) :14-21.

[4]股权众筹_融资模式_价值与风险监管_邱勋, 陈月波.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价值与风险监管[J].新金融, 2014 (9) :58-62.

房地产众筹的法律风险研究 篇8

一、现有法律框架下房地产众筹的法律风险

1、是否涉及违法购房

众筹通过向特定对象进行认筹,然而房地产众筹行为极其可能放纵部分开发商直接绕过国家监管的层面进行“炒房”,更可能直接让无权购买者间接得到了房产,并且涉及到是否会提高房价的波动状况下的违约可能性,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大规模波动,从而影响房市价格的回落。

2、产权处分之争

投资者在众筹模式下,能够自行地处分其众筹权利之下的产权,能够通过委托开发商转卖的方式将自己所拥有的产权变现,也可以直接拥有部分或整体的商品房产权。然而由于房地产众筹的资金多分散性强且小额,故而可能出现一套住房多产权人的情况,而完成楼盘后,投资者该如何处分自己拥有的部分的住房将其产权变为收益权,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3、是否踏及非法集资的红线

尽管众筹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和营销手段,但倘若房产开发商试图在众筹期届满之后以支付预期收益和偿还本金的方式收回楼房权利,是否踏及非法集资的红线?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也纷纷试水房地产众筹,而摸底后,以深圳为例,其发布的《关于严禁开展‘众筹炒楼’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的通知》中提及到房地产众筹行为确实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同时可能提供开发商非法利用投资人的资金的机会,非常容易引发维权事件的发生。并且当房地产开发商以股权众筹模式融资时,可能面临“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的风险。

4、预售合同效力存疑

依据我国《第四十五条第四款之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其中第四款说明房屋预售必须办理预售登记。然而众筹的现实是其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就已经以其众筹项目对其开发的楼盘的部分或整体的购房优惠价格进行销售,以投资者投入资金为前提,开工前就预先将商品房进行出售,那么开发商与投资者之间订立的预售合同的效力仍然存疑,一旦被认定无效,开发商可能还会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5、其他法律风险

而不仅如此,由于众筹投资者所拥有的楼房信息与开发商相比始终处于不对称状态,他们对房源可能一无所知,因为众筹平台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难以印证,加之部分众筹以其楼盘的营销推广为目的,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或虚假宣传,则此种信息的不对称就势必导致投资者的权益容易遭受侵害,并且难以维权。加之房地产众筹的投资收益取得实际上难以保证,房产价格波动都会影响预期收益,故而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房地产众筹存在的风险相当大。一旦错误预测楼盘价格走势进行投资,则可能无法获取其期待的收益。

二、房地产众筹立法的完善意见

1、完善豁免机制

关于充分完善我国的豁免机制,可以对比美国《乔布斯法案》中就完善众筹融资的注册豁免所作出的规定。其中规定适当减少对众筹融资的金额及使用的限制。包括投资者不同平台上每年投资总额最高额的限制,其次是投资金额的使用及限制,其三是众筹融资渠道的限制,也即需要通过经纪人或资金门户。而在我国,尽管《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提及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众筹融资,然而其规定仍然不够细化。因此我国也必须建立完善豁免机制,对投资人在每年不同平台上的投资总额、及开发商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划界并给予豁免,以降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促进房市价格的回落。

2、加大房地产开发商信息公开义务

为了减小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必须对房地产开发商设定信息披露义务,不仅是对房源的真实信息披露,还应当对其资金流向进行公开,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众筹资金去向的监管,亦可以将资金交付经过审核的托管单位实现对资金去向的严格监控,防止资金被挪用。

3、以期权取代产权

而就产权变现难问题的解决,能够参考房地产预先团购式众筹中,使投资者仅仅能够得到优惠购房之期权,而非预售购得产权,当众筹项目充分满足预售条件,则投资者在自己投入资金的基础上补足房子价款方能够取得产权,如此则能够较好地化解预售合同效力难以认定以及违反商品房预售问题的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宏瑾.市场预期、利率期限结构与间接货币政策转型[R].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11.

[2]李颖.地产众筹模式新颖但风险多多[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5.

[3]佛山房产网.“广深摸底“众筹炒楼”[OL].2016-3-22.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 M5Nzc2Mz M0MA==&mid=402194850&idx=1&s n=c621f79028fa2519d30daa957d84c813&3rd=Mz A3MDU4NTYz Mw==&scene=6#rd.

房地产众筹的法律问题及风险 篇9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一个分支,房地产众筹无疑将受到《指导意见》的规制。《指导意见》的出台,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概念再一次被热捧,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来临了,也有人认为在这个名为“促进”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标志着政府开始干预管制互联网金融,而房地产众筹无疑是关注和管制事项之列。

房地产众筹作为新鲜事物,很多人对交易结构、商业模式、法律关系、法律风险等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业界出现的房地产众筹形态也是五花八门,其目的各不相同。在实践中,房地产众筹的回报方式一般为两大类:一是产品服务类回报,如优惠购房权、优先选房权等;二是资金类回报,如一定的年化收益率等。目前很多房地产众筹主要是出于营销目的,并不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

房地产众筹作为众筹的一个特殊分支,其涉及的主要主体与其他领域的众筹无本质区别,主要是投资者、众筹平台、融资方(开发商)、资金托管方。

各方主体之间的复杂的法律关系,具体体现在:

(一)众筹平台与投资人、筹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一,根据《合同法》关于居间合同的规定,众筹平台在筹资人和投资人之间形成居间合同法律关系。在房地产众筹中,众筹平台仅提供信息的审核发布等业务,并没有直接参与开发商的项目,也不对双方的价格和出资过多的干涉,其收益只与实际的融资额相关。因此,房地产众筹平台与筹资人及投资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实质上是居间合同关系。

第二,委托合同关系。首先,在筹资人和众筹平台之间形成一种委托关系。在开发商将一个项目提交众筹平台,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此委托关系成立,而后,平台受开发商委托发布项目信息,在项目融资成功之后,筹资人需向众筹平台支付一定费用。其次、众筹平台所融资金一般需要经第三方进行托管,这样资金托管方与众筹平台和投资人之间也形成一种委托关系。

(二)投资人与筹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投资人与筹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则因房地产众筹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大体其法律关系可能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普通债权关系,对于承诺或变相承诺给予固定回报、还本付息的方式的房地产众筹产品,其法律关系极有可能定位为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模式对投资人而言风险相对可控。

第二,股权关系。对于通过众筹平台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并通过合伙企业投资具体房地产项目,并根据房地产项目收益及股权比例分配利润、共享风险的众筹项目属于股权关系,这种模式下的交易架构相对复杂,其很难控制项目风险。

第三,服务(会员)合同关系。对于某些特殊的类型的项目,比如投资者一次支付一笔费用,在未来一定期限通过享有酒店使用权、高尔夫会员权、健康养老管理权益等形式实现其权益。

第四,买卖合同关系。如果交易模式时融资方承诺在项目具体预售条件时获得房屋买卖的资格,而且所支付的投资款可以通过溢价的方式转为购房款,则这种方式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房屋买卖合同关系。

第五,混合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是指以上一种和几种方式的结合使用,比如投资人享有选择权,既可以一定期限内退出投资实现固定收益,也可以在符合条件时转为股权投资或会员使用权收益等方式。

基于房地产众筹复杂的法律关系,需要考虑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

(一)合同风险。房地产众筹的绝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易签订书面合同不同的是,众筹是通过“电子合同”的方式达成交易,虽然电子合同受合同法保护,但毕竟没有面对面核实身份的真实性,更无法核实交易背景信息的真实性,再加上众筹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法律规范的模糊性,使得众筹的合同风险增大,因此,参与众筹交易的各方应该认真研究交易文本、交易架构及交易对方的的基本情况。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规定了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四个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房地产众筹的运作模式一般为筹资人通过众筹平台面向个人投资者进行较大规模的资金募集,这种操作模式使得筹资人很容易越过非法集资的红线,筹资者一般通过众筹平台向大众投资者公开宣传项目产品,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回报以货币收益(具有债券类房地产众筹性质的模式)或产品服务(具有产品服务类房地产众筹性质的模式),达到向大众投资者募集资金的目的,仅从形式上看,承诺还本付息的房地产众筹模式具备了上述规定的公开性、回报性、社会公众性各个要件,要避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注意的要点包括:一是众筹平台避免直接使用支配资金,将资金交予第三方托管;二是融资方要避免直接与出资方形成借贷关系;三是尽量避免保证还本付息的交易形式。

(三)非法销售房产的风险。对于投资者主要获得的收益为优惠购房权、优先选购权、获得相关服务权等形式的房地产众筹,由于开发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众筹锁定客户、宣传产品,而投资者以获取价格优惠、购买房屋为目的,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修正)》第四十五条和《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2004修正)》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商品房预售的条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采取该种方式存在被认定为非法销售的风险。要避免该类风险,主要是通过改变交易结构、复杂交易环节,避免投资者和开发商直接发生合同关系。

(四)违反金融证券监管的风险。在我国,约束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通常对金融市场实施准入式的管控,带有十分浓厚的“行政中心主义”特征,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机构认定为非法金融机构;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从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等行为认定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此外,我国发行任何形式的证券、债券等产品都是有严格的监管和审批程序,虽然《指导意见》对包括众筹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采取鼓励的政策,但由于现行监管法规并没有修改,而且新的法律、法规又没有确定,因此,采取房地产众筹一定要避免触及金融监管和证券监管的红线,注意的要点包括:(1)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要向非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也不要向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发行股份;(2)不得为平台本身公开募股;(3)不得发布虚假信息。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规范房地产众筹交易、防范房地产众筹风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资金存管制度的规范。《指导意见》提出:“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筹集的资金交由符合条件的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降低了房地产众筹筹资者与众筹平台被任意指控为非法集资的风险。

二是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引入,更有利于保护大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指导意见》强调:“从业机构应当对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公布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相关信息。”房地产众筹的投资者由于投资经验不足或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其对于投资房地产众筹的风险认识有限,风险承受的能力偏低。《指导意见》将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引入该领域,要求从业主体充分披露项目信息、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并对投资者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这有利于控制房地产众筹的法律风险。

众筹风险 篇10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兴力量, 其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传统电商、微商、基金、网上银行等依托互联网产生的金融产业正在悄然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众筹 (C row d Funding)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产品, 在过去的一年中发展极其迅速, 在当下已是今非昔比。网上对众筹平台的关注度悄然提升, 而各大电商平台, 如京东、苏宁、淘宝, 也对其旗下的众筹网站, 如京东众筹、苏宁众筹、淘宝众筹, 进行了广泛宣传, 并依托电商平台的产业链影响力和网站特点, 使其旗下众筹在产品众筹 (主要) 领域快速发展。整体来看, 线上众筹形成了从发起者到融资方联系紧密、众筹产品展示方便、资金到位快速且承诺回报合理等一系列“短平快”的新特点。

相对于一年前而言, 众筹的发展显而易见, 总结如下:

1.众筹平台线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2.股权众筹产品开始强势登陆线上平台。

3.众筹概念宽泛化模糊化, 各平台的众筹创新和规章制度更加完善。

4.众筹的普及程度更加广泛, 群众接受度提高, 众筹发展方兴未艾。

5.为建立校友众筹平台等众筹创新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众筹目标分析

(一) 筹资方目标分析

也称发起方, 需求方。众筹发起者的主要目的为获取项目所需的资金, 解决资金融通问题, 加快项目的研发或推广进程, 使产品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

众筹的发起人一般为小微企业或个人, 其拥有的产品创意普遍新颖, 具有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发掘潜在消费人群的特点。而一般来说, 小微企业或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资金。众筹以其简单易行的融资方式, 得到了小微企业及个人的一致肯定。以京东众筹为例, 其众筹平台中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可以证明众筹平台在选择新兴产品的宣传渠道时受到广泛关注和青睐。由此, 流量越大, 获取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大, 加之合理的回报和投资的低门槛, 更可以提高众筹产品的吸引力, 提高众筹项目成功的几率。

另一方面, 众筹的发起者不乏一些已颇具规模大公司, 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众筹获取的高关注度和流量。通过在众筹平台上的亮相, 很多潜在的消费者认识并了解到了其新产品的特点与功能, 从而对于公司本身, 有助于其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此外, 发起人若是将产品作为众筹回报, 还可以从投资人手中获得第一手使用反馈和实际问题, 有助于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二) 融资方目标分析

众筹融资方, 也称投资方, 投资人。可以按照投入资金的大小进行分类。很多线上众筹项目会设立不同的投资门槛, 不同门槛设定的回报也有不同。

高资金门槛下, 进行投资的多数为天使投资人, 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回报, 一般要求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权益资本, 投资周期较长 (相对低资金门槛下的众筹) 对象多为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中小型高新企业的众筹产品, 一般为股权众筹模式下的操作形式;

低资金门槛下, 投资者群体巨大, 来源广泛, 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新鲜和探索新事物。众筹除了在提供新事物和新体验以外, 还可以以低风险的模式使投资者参与到创业的过程中。通过积水成渊的方式, 分散风险, 使投资者以最低风险参与众筹。另外, 据用户反馈, 通过众筹支持一项新项目或产品, 实现项目的完成和产品生产带来的成就感和独特的用户体验, 也是众筹的魅力所在。

(三) 众筹平台目标分析

众筹平台的目的在于提高从产品概念到成品的效率, 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到产品的产生过程中, 进而升级产业模式, 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对一些电商平台下的众筹网站而言, 与其电商平台其他资源的配合, 可以对平台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从B 2C转型为C 2B 2C (C onsum er to B usiness to C onsum er) , 实现新的商业转型和消费者的地位提高, 使传统电商更有生命力。

三、校友众筹的改进与创新

校友众筹平台以整合和利用高等学校校友资源为目的, 以吸收与放出资金为方式, 以信誉与管理机制为保障, 通过校友及校友的人脉资源等为高校的项目建设或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契机。

校友众筹的改进与创新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众筹对象的创新

首先, 校友众筹的对象必须以校园为基础, 针对校园内各个群体的需求, 与校园外的投资方建立恰当的关系从而实现资金融通。所以校友众筹主要针对的对象有以下:

1. 有资金需求的学生。

高校学生由于学校起点较高, 往往从本科阶段就可以获得一些研究机会, 这些研究不唯成果论,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素养, 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 在研究过程中通常会设计外地访谈、企业走访, 这就需要一些资金的支持, 尽管学校会报批经费支持项目进展, 但由于一般会存在的报批上限, 对于相对有深度的课题来说, 更多的经费会带来更多更好的项目支持, 如更高精度的化学实验、更有代表意义的物理模型及数据分析、更典型的外出走访记录。校友众筹的主要对象就包括这些有资金需求的学生。通过课题阐述、信息发布等, 获得平台宣传, 进而获得来源多样且广泛的资金支持。

另外, 一些学生在课业之余, 对小发明小制作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对知识产却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先前所属的项目中获得的知识成果还是将无意中的创意转化成的产品, 一但具有了产品价值, 专利就将成为知识成果的重要保证。专利申请所需的额外资金便可以通过众筹来进行筹集。由于一些专利的价值容易被发掘和应用, 因此在吸引校友融资上相对有优势。所以, 专利申请资金也是校友众筹的一大创新点。

最后, 对于学生来讲, 自主创业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对于这部分群体, 校友众筹平台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许以冠名开店或产品回馈等承诺 (具体情况由发起人确定) , 吸引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校友前来投资, 帮助自主创业起步, 实现共赢。

2. 有闲置资金的学校在职人员、校友。

校友众筹平台的宣传对象除了潜在的发起人, 还有潜在的投资人。由于校友众筹平台上的一切产品都是以校园为依托, 以帮助学生发展为目的, 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校园为最终诉求, 潜在的投资人群体主要构成为有闲置资金的在职人员或已毕业数年进入社会发展的校友。这些人群与校园关系紧密, 对母校有感情, 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发起人群体一样, 在同样的校园里经历过相似的学生时代, 容易促成众筹项目的成功发起和协议达成, 继而达到发起方与投资方的共同需求。

针对潜在投资人中部分高净值人群, 适时推出符合发起方与投资方更高利益需求的项目。以校运会为例, 为提高校运会质量与参赛水平, 完全可以以院系为单位, 申报众筹项目, 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面谈的方式, 筹集较大资金;以校园建设为例, 学校或院系对院楼或宿舍楼的基础设施进行改进, 也可以采取众筹的方式, 以冠名、进行投资方公司 (如果存在) 的产品宣传与购买使用等为回报, 向校友中的高净值人群进行宣传, 筹集较大资金。这种资金需求如果通过众筹来进行实现, 将大大减少资金融通环节所耗用的时间和精力, 并由于投资人与校方特殊的感情关系, 在意见分歧上也相对容易得到统一, 十分有利于校园的基础建设, 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二) 对众筹流程的创新

网络上普通的众筹平台, 不论是股权众筹或产品众筹, 投资方所能依据的主要信息就是发起方所透露的内容, 由于存在行业间差异的可能性, 双方达成共识的难度会更大。由于校友众筹的发起方和投资方具有具体化和专门化的特点, 所以相互之间更为熟悉。投资方明白发起方 (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官方) 的目的和项目建设流程 (信息相对清晰) , 发起方明白投资方的身份 (校友、教师、在校学生) , 这样更加提高了众筹项目流程的效率。由于在校园内的项目发起, 信用水平无形中会提高, 有利于获取投资方的信任。校友众筹平台可以获得校方的官方直接代理授权, 垂直结构更加紧凑;发起方和投资方的信息交流和资金往来可以依托学校设立的中介, 水平方向上的项目进展会更加顺畅。

(三) 项目分类和平台的改进

初步设想, 对校友众筹项目以资金需求、项目所属院系机构、项目产品类型 (实物类、非实物类) 、项目回报类型 (现金回报、实物回报、非实物回报) 等进行分类, 依照不同的标签在校友众筹平台上进行分类展示。与传统众筹网站相比, 这样分类更能凸显校友众筹中平台的中介作用和信用放大作用, 增加信息透明度。由于投资人的学校学习的背景, 以院系作为分类之一更容易使有限的项目获得针对性的资金投入, 从而使众筹项目更容易实现。

四、众筹与校友众筹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项目进展的一年的时间里, 无数众筹网站的建立、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的众筹宣传等都在向人们透露一个重要信息, 众筹作为新兴产业, 发展势头迅猛, 发展成果显著。由于处在初期阶段, 相关规定不完善, 也就说明更容易对众筹进行产品创新, 无论是以对产品投资从而获取实物回报, 或者是现金投入收获本金加利息, 众筹本身作为金融的一个创新点, 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校友众筹作为众筹领域中的一个分支, 充分挖掘校友这一特殊群体的潜力, 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基本出发点, 与普通众筹一样, 降低融资难度, 在避开银行繁琐融资手续的同时扩大信用, 降低投资门槛, 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的主动性和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摘要:本文以众筹作为一种新式金融产业而存在的意义为基础, 从众筹的发起方、融资方、众筹平台等几个方面研究众筹的实际操作与流程, 就校友众筹这一创新点研究相应情境下的改进与创新思路, 依靠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校友众筹平台的可行性。项目从校友众筹新概念出发, 研究了众筹这一新的融资方式, 为以后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众筹,校友众筹,创新

参考文献

[1]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 2013, v.32;No.39608:72-75.

[2]本报记者王观.是众筹还是“众愁”?[N].人民日报, 2014-12-08018.

众筹风险 篇11

Eric Migicovsky的梦想——创意电子手表项目Pebble Watch得到了至少7万人的认可。2013年5月,Pebble Watch创造了目前众筹平台上的最高纪录——发布28小时内筹得100万美元,1个月时间内得到近7万人的支持,筹得1000万美元。这个数额是Pebble团队预期的100倍,创始人Eric和他最初的5人团队仅仅为Pebble Watch项目在Kickstarter上设了10万美元的目标。

Eric对Pebble Watch的定义是“第一个为21世纪创造的手表”。这个创意的初衷是:“为什么我就不能只是简单地低头看看手腕就能决定到底需不需要掏出包里的手机?”但消费者究竟会不会为创始人和团队的想法买单没有人能确定,即同所有的创意或者初创想法一样,没有投入到市场前,所有对于产品意义、市场前景和消费者群体的设想都是架空的。

众筹平台似乎给了Pebble Watch这样的项目一个整合平台,既是发布、宣传、推广的平台,又是收集潜在消费者和市场数据的工具。Pebble Watch还未真正发布,就已经手握近7万“准”消费者的邮箱、个人信息等数据,进而可以在正式发布前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产品不断进行完善并对7万消费者统筹运作,在发布之后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准确找到目标消费群体的位置,在7万消费者的基础上快速扩大市场覆盖面。

“众筹”(crowdfunding )为Eric Migicovsky的梦想落地,铺就了无数坚实的台阶。

在众筹网CEO盛佳看来,众筹模式的发起,一开始就与“实现梦想”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是任何一个众筹平台不变的初衷。“我想,通过众筹为人实现梦想,帮助这些有梦想的人汇集属于他们的‘粉丝’,这本来就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所以众筹模式是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商业模式,我们很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盛佳表示。

虽然上线不过一年,众筹网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众筹平台。凭借“金融众筹”、“娱乐众筹”、“教育学术众筹”、“出版众筹”、“公务机众筹”等多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众筹网革新着公众对传统行业的认知,引领着互联网金融的最新趋势。

“出版众筹”为传统出版注入新鲜血液

徐志斌收获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作为《社交红利》的作者,他首次写书居然就实现了一个月加印3次5万本的销量。更吸引人的是,这本书在首次印刷之前是通过“众筹”的方式预售了3300本,也就是说,只花了两周的时间,图书的出版方磨铁就募集到了10万元书款。这本书在未出版前就已经保本了。

徐志斌是腾讯微博平台的负责人。他表示,《社交红利》一书使用众筹方式出版,是在图书完稿后,在试读阶段由一位互联网业内的试读读者向他建议的。正好当时该书的出版方磨铁和徐志斌本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一本讲述新兴的互联网商业的图书,怎么能利用好自己书中所讲述的那些概念和工具?这位读者的建议促使了徐志斌与众筹网的接触。

与外国知名的众筹网站如Kickstarte专注于工业消费品和电子科技等不同,众筹网参与了大量的文娱项目。比如众筹网在“中国好声音”赛季结束的次日宣布与那英演唱会合作,向大众预售那英演唱会的门票,并根据预售情况来确定最终演唱会在哪些城市举办。

在这样的背景下,众筹网对于为图书出版做一次“众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徐志斌与众筹网CEO盛佳几轮商谈后,《社交红利》一书在众筹网发起了一轮标的为10万元的预售“募资”。徐志斌对于通过众筹网“投资”《社交红利》一书的读者,提供的回报是“一起下午茶”。

在《社交红利》项目的操作中,徐志斌成了梦想大赢家,而众筹网也意识到,这次尝试,也许对于传统出版行业而言,将是一场颠覆式的革新。

盛佳坦言:“出版行业采用众筹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出版商提前预测市场风向标,还可以帮助上线书籍做好相关营销,为书籍后续影响力的爆发提前做好铺垫。众筹网再次涉足出版行业是对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尝试,众筹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会进一步挖掘众筹模式在出版行业中的作用,并代表众筹行业持续扮演教育市场和用户的角色。”

因此,众筹网趁热打铁,由众筹网母公司网信金融CEO盛佳、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的副总裁刘杰辉共同发起了名为“众筹制造:让影响力重回作者出版业研讨会暨众筹出版”的项目。该项目将在众筹网上线两本新书,分别是著名主持人乐嘉的新书《本色》,以及软交所副总裁罗明雄等人所著的《互联网金融》。

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营销总监刘英蕾认为,通过众筹平台为图书在出版前众筹资金,可以验证信心以及潜在的市场,某种程度上比获得多少资金来得更珍贵,与此同时,这和众筹模式中通过众人投资协助某人完成创业梦想的初衷也是不谋而合的。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能够有一个快速、动态、直观的验证结果,对于新书在未来市场上的表现,出版商更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众筹网为代表的众筹模式已经开始在传统出版业显示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传统图书进入市场的试金石。

众筹爱情会生财的爱情表白

爱情总是与付出和不计回报划上等号。但在盛佳眼里,当爱情与众筹挂钩,爱情就变成了收获爱情与收获金钱的双赢局面。

就在不久前,众筹网与长安责任保险公司共同打造了“爱情保险”。这个颇具创意的新险种,实现了互联网金融与保险行业的别样联姻。

爱情保险,每份520元,寓意“我爱你”。5年后投保人凭与投保时指定对象的结婚证,可领取每份999元婚姻津贴,堪称“会生财的爱情表白”。

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整个社会,也在悄悄改变着传统保险行业,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销售模式的改变。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的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123.8%,凸显了未来保险业务网上销售的巨大发展潜力。

正如专家所言,众筹网与长安保险的合作,表面上看是众筹网对众筹业务的再次扩张,实际反映的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众筹网试水保险业,则变相说明了传统保险业正在向互联网平台转移的实质。

众筹网CEO盛佳表示,众筹网是创业者实现梦想的集散地,但同时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的确,众筹网所爆发出的创新力正将“众筹”这一概念的触角伸向各个行业。

不仅是此前已经成功发布的inWatch Z 智能腕表、快乐男声主题电影、那英全球巡回演唱会、泸州老窖、乐嘉新书《本色》等众筹项目,众筹网还计划投入一亿资金打造促进行业整合的“众筹开放平台”。就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年底,众筹网还联合荣耀之城发起了国内首个“足球众筹”项目,预期筹措100万元,将用于足球比赛中的场地、裁判等费用。这次众筹网会在体育消费领域为球迷提供全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体验。

众筹网CEO盛佳表示,体育赛事开始登录众筹网,意味着众筹模式已经开始走向大众化,日渐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生活方式。凭借其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力,众筹网今后将为更多的体育赛事走向市场提供支持,加速梦想的实现。

正如盛佳所言:“众筹网做的是众筹平台,不为自己设限,在各个领域都做标杆。”

众筹风险 篇12

1 “众筹”是什么

1.1众筹(Crowdfunding)的定义

指用预购的形式,向大众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 当下的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属于新兴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方式。

1.2媒体众筹

媒体或媒体人发起的众筹项目目前国内的项目众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创意、艺术类,尤其是出版、电影、演唱会等众筹项目在国内网站成功获得投资的案例比较多;2)创业、发明,尤其是硬件创业、新型电子产品筹资成功的案例较多;3) 个人梦想、个人或团体的公益活动、计划。

1.3关于媒体众筹的一些国外案例

The SEAMS :NPR(National Public Radio,即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发起了一档关于服装和时尚的广播节目的众筹,该节目以服装、文化、身份为主题, 而赞助者的回报多样,从签名版书籍到包包帽子时尚单品以及与时尚人士的会面,最终获得347人赞助,实际募得资金50 850美元。

“bayfm78 PROJECTROOM”:向听众募集资金用以出版电台主持人喜屋武瞳(本名远藤仁美)的自传,自传加签名一本1 200日元,加贴纸一本2 000日元,听众如果捐出3万日元,就能参加喜屋武瞳的茶话会。该项目目标金额20万美元,最后实际获得100万日元的赞助,大大超越了预期。

1.4关于媒体众筹的一些国内案例

2013年12月,《新京报》的记者巫倩姿在国内某家众筹网站上为自己正在做的一篇名为《揭秘金钱左右下的时尚圈》的新闻发起众筹,目的是筹集1 000元,以解决采访所需要的一些资金问题。 这个项目最终超额完成了所想要的筹集目标。

2014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早新闻节目《天下财经》众筹出版《保卫财富》,中央级媒体头一次试水众筹出版。

2014年在第一财经电视频道、宁夏卫视、香港Now TV和新加坡Star Hub同步播出《创客星球》。节目邀请到了全球很多最优秀的创业者、发明家、设计师进入演播室,现场展示自己的产品和创意,从而通过节目的众筹平台进行社会广泛的公开筹资, 同时邀观众来做出品人。

2 《风云再汇》众筹是如何成功的

虽然之前有许多媒体众筹的案例,但事实上在 《风云再汇》发起众筹之前,国内尚没有一个众筹案例是涉及到一档节目的制作与播出领域的。《风云再汇》众筹则直接指向了这一目标:节目组宣称 “如果筹够了制作费用就继续开播,否则该节目就退出广播界”。

《风云再汇》的众筹目标金额是88万元,定价每份88元,总共10 000份。为了评估这次众筹的可行性,节目组在众筹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了实名预报名,预报名总额已经达到的目标金额的80%,让节目信心大增,并与国内最大的众筹平台——众筹网进行合作。众筹开始后,《风云再汇》对每期节目都做了精心策划,并利用微博、朋友圈、Q群、 社区论坛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宣传,这个“惊人举动”不但轰动了整个广东广播界,甚至广东多家主流平媒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整个众筹过程意外顺利,最后仅仅用了13天时间就募集到了节目一年的制作费用,节目终于可以如愿播出。

3 《风云再汇》众筹的成功对广播生态带来什么影响

南方日报曾经为《风云再汇》众筹案例做了一篇专题报道《寻路互联网:电台节目也众筹》,当中写道:“业内类似的尝试正在逐渐发展,通过相关市场的支持来作为节目发展的动力,按照受众心中的价值实现内容生产人所需要的收益和回报,这样的机制正在业界逐渐发展”(《南方日报》2015年3月16日A20版)。这样说来,《风云再汇》众筹的成功,对传统广播的生产制作流程、盈利模式带来挑战和冲击,这到底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是一个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的案例呢?事件又会对传统广播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

3.1 “众筹”模式推动广播节目生产流程的再造

传统广播的生产流程一般是主持人提交节目方案、内部讨论筛选然后决定播出,中间会根据收听率或者频道自己的主观需求进行调整,但基本上不会完全根据听众的意愿来决定一个节目的去留。

而众筹节目的生产流程则是:发起人(主持人或节目组)提交详细节目策划、阐述项目的内容及预期效果,提出资金目标、支出预算、用户回报等详尽信息给众筹平台,然后设定目标完成时间(时间长短没有限制),根据众筹平台上用户的反应(在目标时间内是否完成目标筹集的金额),决定节目的播出命运。

由于“众筹”的理念在于在产品生产、市场的推出之前获得市场的资金支持、生产规模逾期、取得各项数据,具体反映在广播生产流程方面来说, 就是在节目尚未推出之前就已经取得用户需求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如果节目的设计在众筹平台上不受欢迎,可以认为这个节目“根本没有生产的需要”,这样将减少节目播出的试错成本比例, 更好的定位合适的目标用户群体,从而实现内容生产的价值最大化。

不仅如此,我们看到《风云再汇》节目通过众筹获得了更多的制作经费,不但可以用来全面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而且在新媒体及线下拓展方面, 因为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可以开展更多新尝试,比如他们计划通过“风云微互动(微信平台)”“风云午餐分享会”等方式,随时随地带给听众有价值的财经前沿资讯,打造属于该节目的“财经社交”。

3.2 “众筹”带来广播盈利模式的突破

传统广播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无论是时段、合办还是活动赞助。收入都是通过广告主、 中间商(广告代理)而来。《风云再汇》众筹案例, 则完成了“向用户收钱办节目”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盈利”如果只是一件华丽外衣,这个项目也许就不具备研究和讨论的价值,那究竟88万收入是多还是少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对比:以 《风云再汇》的播出频道珠江经济台(FM97.4)目前的节目特约价格来计算,一个周六播出的节目, 一年以50期计算,其特约价格在26万左右,不足这次众筹金额的1/3,而事实上近年广播节目的销售疲软,单纯节目特约是很难卖得动的,更何况是这种“非黄金时间”的周播节目。

一个获得用户青睐的节目,引起市场关注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广告效果也是可观的。2016年5月,也就是在《风云再汇》节目众筹后一年,以主持人黎婉仪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该工作室不但获得了所在单位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更陆续收到了广告客户的大额订单。

3.3 “众筹”将互联网金融概念引入传统媒体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众筹就是互联网金融,其特性就是通过互联网募集公众资金,积小成多,集腋成裘,而众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更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它更容易指向更为特定的人群和更为细分的市场。回到《风云再汇》这个例子,其听众群绝对值在这个广播频道中当然不是最大的,但其听众的消费意欲却可能是最高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出合他们口味的“内容产品”。

同时,由于用户的支付环节发生在众筹平台, 众筹平台有监管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于“给钱” 的用户来说,一来看见整个项目资金筹集的进度, 另一方面因为资金的流向的相对透明度,增强了信心。通过众筹平台这个“第三方”保障用户支付的安全性,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性,它可以在发起人和用户之间起到一种既是桥梁又是屏障的作用。

3.4“众筹”背后其实是“圈子经济”

收听率高的广播节目自然有很多听众,但听众会不会为这个节目而消费呢?潜在的消费人群究竟在哪里?比例有多少?

我们有一组数据:《风云再汇》2014年平均收听率在0.5% 左右,按广州地区300万广播收听人口来计算,这个节目每期平均有15 000人左右在听, 如果有10% 的人肯给钱,那就是1 500人。最后众筹实际支付人数是1 410人,刚好接近10%。如果说每个节目都可以转化10% 的听众为消费人群,那也是个相当大的数字了。

接下来,我们自然还想知道,推动这些听众消费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在这次众筹的支付中,有62% 的用户是选择了“支持88元”这一栏, 而只有26% 的用户同意选取“支持880元”(或之上), 然而从金额贡献比重上来看,这26% 的用户却是贡献了82% 的金额!“支持88元”和“支持880”的不同在于哪方面呢?区别点在于每一个“支持880” 的用户都可以获得一次“风云再汇午餐分享会”的参与机会,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投资心得。根据《风云再汇》节目组的反馈,听众认为他们可以当中获得更多在“权威”“有价值”“独家”的信息,甚至看做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投资;午餐费分享会同时也造就了这些兴趣与价值取向相近的听众之间的交流,他们在餐会中甚至达成了自己的合作、组织起财经以外的社交活动——实际上这些听众认为自己获得了一个进入《风云再汇》“圈子”的机会, 这个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如果说《风云再汇》构建的是一个财经朋友圈, 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构思去设想一下,体育节目可以构建一个球迷的圈子,饮食节目可以构建一个吃货的圈子,电影节目可以构建一个影迷的圈子。在这些圈子当中,节目和听众之间有了更深层次的互动,而圈子的个体之间,也可以带来点对点的互动, 他们之间又会构成一些“小圈子”,再以“小圈子” 的力量制造更多的传播效应,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因此,打造一个“以广播节目为圆心的圈子经济”, 这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明日广播,也是对广播节目“内容变现”的可行模式。

4结束语

众筹广播为传统广播生态带来了一种新改变——它并不意在颠覆,而更像是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广播协同发展的新生态圈。众筹广播完全脱离传统广播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模式,利用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创新的节目赢利模式;听众群体也从大众变为专业的小众,以圈子形式达成一种紧密互动的关系;节目流程也因应互联网思维进行再造,最后突破广播单一的传播方式,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多样性传播。

《风云再汇》众筹成功对于在处在融媒体大潮下、亟待进行深化改革的传统广播来说,是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其策划思路、运作模式以及数据模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D J晨洋.寻路互联网:国内电台节目也众筹[E B/OL].[2015-04-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618c60102vfrc.html.

上一篇:条例制定下一篇:班主任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