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类型与危害

2024-06-25

风险类型与危害(共8篇)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1

古树名木是被称为“绿色古董”, 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 是国家林木资源的瑰宝。[1]峡江县拥有众多的古树名木, 据2013年峡江县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成果资料, 境内古树名木1086株, 其中国家一级71株、二级226株、三级783株、名木6株。有害生物是导致古树名木衰竭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 一些古树名木往往由于未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最终导致了树体的衰竭或死亡。本文提出了古树名木有害生物诊断的流程与要领, 旨在指导峡江县古树名木有害生物专项调查, 分析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类型, 为预防和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诊断

近年来, 全国各地对古树名木的现状都做了大量的调查, 基本搞清了当地的古树名木资源, 这些基础工作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一些地方对森林的有害生物, 主要是森林病虫害也做了调查研究工作, 有的地区已建立了森林病虫害的名录。峡江县结合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对境内古树名木的的有害生物也做了初步分析, 初步认为全县古树名木因病虫害引起主干枯死、腐朽的古树名木占12%;危害古树名木的病害多以叶部病害为主, 但也有一些为枝干病害;枝干虫害主要有蚂蚁、白蚁、天牛、粉虱、介壳虫等。

病虫害直接影响到古树名木的生长、存活和保存, 同时, 由于古树名木树龄较长, 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诊断, 很容易造成古树名木的快速衰竭, 甚至死亡。以往对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和经验, 这样难免出现差错和误诊, 很容易造成古树名木不必要的损失, 特别是错过有效治疗的良机。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规范的诊断流程和要领。

1.1 诊断流程

一般来讲, 诊断古树名木有害生物危害症状, 首先是作初步观察, 当发现有危害状或症状时, 需仔细观察, 必要时应采集标本, 再进行实验室鉴定和确诊。其诊断流程如下:了解健康树木的各项特征、功能、习性等;现场调查是否有人为设施妨碍古树生长, 调查土壤状况及是否浸水;了解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危害状检查有无各虫态的存在;观察有无病原菌引发的病症与病状;如系病害应检查明确是初次侵染还是再次侵染引发;应尽可能长期观察发病的过程;详细观察植物各部位的发病症状及程度, 判定其发病或健康级数;尽量收集以及了解当地气候的变化;诊断时可与健康植株作对比。

1.2 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1.2.1 病株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一是尽量采集刚发病的部位, 且从初期病症到末期枯死的部分, 每一阶段病害标本尽可能采集全。二是在采集枯死的枝条时, 应采枯死部分以下的病健相连部位。因先端枯死的部分常有杂菌混杂, 会影响诊断。三是采取病根时, 较小的树木可以将整个根部掘取, 而较粗大的树木可以采取粗根的一部分以及地际部的树皮。四是做好记录, 如寄主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以及病害发生状况等。同时调查土壤质地、当地气象条件等, 如使用过农药则还需记录药剂种类与用药次数等。五是如果标本要邮寄或运送, 应将标本以旧报纸或卫生纸等包好, 再装入纸袋或纸箱中邮寄, 不要直接装在塑料袋中。六是植物病害的症状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般表现在发病部位、病斑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方面, 因此, 症状可以作为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 另外, 植物病组织上的病原物也是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

1.2.2 虫蛀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比照健康植株, 若发现生长势明显减退或有危害状的植株, 应仔细观察, 包括植株的某一解剖部位, 如芽、梢、球果和种子、枝条、树皮、叶片等。在观察虫蛀的同时, 可利用捕虫网、枝剪和高枝剪、锯、不同类型的诱集器等捕捉害虫。野外采集时, 应尽可能采全某一害虫的不同虫态, 必要时应将一些末龄幼虫或蛹带回室内饲养, 直至成虫, 并对害虫造成的危害状进行取样, 以利于鉴定。野外采集及时做好记录, 内容包括寄主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以及虫害发生状况等, 同时调查有无使用药剂以及药剂种类、土壤质地及当地气象条件。

害虫的鉴定主要依据其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另外, 对一些常见害虫, 也可根据采集到的不同虫态直接做出判断。对一些鉴定存在一定难度的害虫则可送相关专家进行鉴定、确诊。

2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危害类型

2.1 病害危害类型

根据古树名木病害危害分析, 可将古树名木的病害危害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真菌病害。真菌是一类低等的生物, 没有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数真菌是腐生的, 一部分能寄生在植物体上, 成为植物的病原物。80%以上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是植物病原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常见的有锈病类、白粉病类、煤污病类、炭疽病类等。二是细菌病害。细菌是一类原核微生物, 常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细菌是人类和动物病害的重要病原。有些植物细菌病害在农林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 如由细菌所引发的溃疡病等。三是病毒病害。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寄生物。已发现的病毒都是细胞内寄生物, 它们是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病害。四是类菌质体病害。类菌质体也是一类植物病原, 这类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过去被认为是由病毒引起的黄化和丛枝类型病害, 现在发现许多是由类菌质体引起的。[3]

另外, 据专业人员调查结果来看, 不当覆土、不当设施是造成植物生理性病害的重要原因。不当覆土之所以会对老树造成伤害主要是因为老树根部环境的土壤含氧率大量降低, 对根部的生长造成不良环境。根为获得生活能量, 摄取存于土壤孔隙的氧气, 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土壤中若缺乏氧气时, 其古树生长势明显下降。[4]

2.2 虫害危害类型

根据古树名木虫害危害分析, 可将古树名木的虫害危害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钻蛀型害虫。此类害虫蛀食植物体树干或茎部的韧皮部或木质部, 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很大, 严重时可造成植物体整体死亡。如鞘翅目中的天牛、象鼻虫以及鳞翅目中的蝙蝠蛾、木蠹蛾以及透翅蛾等。二是食叶性害虫。此类害虫是以咀嚼式的口器啃食植物的叶片, 包括大部分鳞翅目的幼虫、鞘翅目中的金花虫、金龟子等。三是根部害虫。如蝼蛄、夜盗蛾、地老虎以及蛴螬等, 以切断植物根部造成皮层环剥导致植物死亡。四是刺吸性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如同翅目中的蚜虫、介壳虫、粉虱以及半翅目中的蝽象、缨翅目中的蓟马, 它们除了直接造成植物体枯萎变形更间接诱发煤污病。五是病原媒介昆虫。有些昆虫与病原菌进行共同演化并充当媒介且帮助其传播, 如造成松树大量死亡的松材线虫病其媒介昆虫是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已经造成了江西省大量古松树迅速死亡。

3 结语

对古树而言, 由于生长缓慢, 有的甚至已出现衰退现象, 因此很容易遭受病虫的侵入。但由于古树名木是我们人类的瑰宝, 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见证, 因此, 必须倍加重视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防治。树木有害生物诊断对一般人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 且古树名木的分布相对分散, 因此,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加强林技人员及农村义务林管员的技术培训, 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诊断病因, 适时加以治疗, 确保古树名木的恢复生长。

古树一般树势比较弱, 吸收能力差, 且树体高, 往往存在防治比较困难, 防治成本高、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因此, 对于古树名木的有害生物防治要预防为主。另外应进一步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古树名木一般性的叶部病害和吸汁害虫、食叶害虫, 往往不会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但蛀干害虫、干部病害由于其发生隐蔽, 防治困难, 故对古树名木造成的威胁严重。这类有害生物本身发生规律研究较少, 适用药剂不多, 加上古树名木上防治措施的特殊性, 防治困难大, 因此, 应加强对蛀干害虫、干部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国祥主编.中华古树名木[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

[2]曾辉, 朱丽辉, 李冬, 李慧茹.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23-24.

[3]吴时英主编.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黄碧丽.泉州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泉州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综合复壮措施研究) [J].武夷科学, 2001, 17:19-23.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2

1、吗啡(MORPHINE)型药物,包括鸦片(opium)、吗啡(MORPHINE)、可卡因(Cocaine)、海洛因(HEROIN) 和罂粟(Papaver somniferum)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2、可卡因(Cocaine)和可卡叶(COCA LEAF);

3、大麻(CANNABIS);

4、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Synthetic Cathinones);

5、安眠镇静剂(Hypnotics and Sedatives),包括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 drugs)和安眠酮(methaqualone);

6、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SURSTANCES),即安定类药物(Antipsychotic drugs)。

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毒品分为八大类:

吗啡(MORPHINE)类、巴比妥(barbiturate)类、酒精(乙醇、Ethanol)类、可卡因(Cocaine)类、印度大麻(Cannabis indica)类、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类、柯特(KHAT、Catha Edulis )类和致幻剂(HALLUCINOGENS)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

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

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毒品:

传统毒品

一、鸦片类毒品

罂粟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印度、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7世纪时由波斯地区传入中国。

因罂粟拥有制作毒品的危险性,却又有制作药物及生产罂粟籽的价值,故在世界很多国家被规范化地种植。

鸦片(opium)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

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

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

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生物碱中被取缔为麻醉药的生物碱为吗啡(Morphine4~20%)、可待因(Codeine0.4~1.0%)、蒂巴因(Thebaine0.4~9.0%);不为麻醉品的生物碱为:那可汀(Narcotine2~10%)、罂粟碱(Papaverine0.4~1.0%)、那碎因(Narceine0.2~0.5%)。

目前国内外出现的鸦片制品有:

1、生鸦片(RAW OPIUM)

罂粟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1米到5米,花为蓝紫色或白色,叶子为银绿色,分裂或有锯齿。罂粟花落后,在顶端结成椭圆型的果实──罂粟果。

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开,渗出的乳白色果汁暴露于空气后干燥凝结,与空气接触变得很稠并变成棕色或近黑色,这就是生鸦片。它有一种很浓的特殊气味,新鲜时稍有弹性,与空气接触时间长则变成硬块。

2、精制鸦片(PREPARED OPIUM)

精制鸦片称禅社,即经过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将生鸦片和水混合后加热,过滤以除去罂粟叶之类的杂质,将滤液进一步加热,使水分蒸发至所需浓度即可,它呈深褐色,新鲜时似软沥青或蜜糖,在空气中则凝固,亦有似雪茄烟的条状物,呈淡黑棕色或金色,且略有小气泡,致死量2~5克。

3、鸦片渣(ORIUMDROSS)

经吸食后未燃尽的精制鸦片的残渣,呈小珠状或粉末状,鸦片渣可与生鸦片一起加水制成精制鸦片。

4、鸦片液(LOQUID OPIUM)

鸦片酊(TINC TUREOF OPIUM)、鸦片粉(POW-DERED OPIUM)、鸦片制剂(OPIATE)、合成鸦片制剂。

鸦片液、鸦片酊、鸦片粉为合法生产的鸦片制品,如舐膏剂、糖浆、锭剂等按药品或专有名称称为“鸦片舐膏剂”或“糖浆”,鸦片制剂含鸦片或鸦片衍生物的药品;合成鸦片制剂包括如美沙酮、度冷丁之类的化合物,亦称为“合成鸦片制剂——美沙酮”。

美沙酮(Methadone)

又作美散痛,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1937年由德国人发明,原来的用途是作为止痛药吗啡的代替品,美沙酮是强效阿片类药物。与其他阿片类产生交叉依赖性和耐受性,可替代任何一种阿片类药物。

目前,美沙酮替代递减法是阿片类成瘾的常规戒毒方法之一。

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多次出现非法服用美沙酮的吸毒者,特别是一些原来吸食、注射海洛因或度冷丁的人,一旦中断药物供应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便会服用美沙酮替代。

口服美沙酮可维持药效24小时以上,但由于它的作用比海洛因弱,故只要能重新获得海洛因,这些吸毒者又会转而复吸海洛因。

5、吗啡(MORPHINE)

吗啡(MORPHINE)于18由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Sertüner)分离,是阿片类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约为10%。

用于剧烈疼痛,也用于麻醉前给药,使用后会产生欣快感,常用成瘾。吗啡是一种烈性毒品,0.25g为成人致死量,儿童0.001g即可致死,尸体中的吗啡可长久不变。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非法毒品交易中常遇到的是粗制吗啡、吗啡碱、吗啡的硫酸盐或盐酸盐,还发现有压缩成块状、粉末状及片状的吗啡,无色、味苦、结晶状、微溶于水,易溶于(9:1)的氯仿:乙醇溶液中,其盐能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或难溶于乙醚、氯仿,吗啡的分子中因含有酚基,故可溶于强碱。

6、粗制吗啡

所发现的粗制吗啡有压缩成块状或粉末状的,体积约为5×10×15立方厘米,重量为1200~1500克,颜色有米色和深褐色,每块所含的盐酸吗啡为70~90%;粉末状粗制吗啡是白色或浅褐色细粒状物,在东南亚某些地区亦称为“1号海洛因”。

7、吗啡碱(MORPHINE BASE)

直接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有时有鸦片的特殊气味,形似细咖啡粒,吗啡碱中吗啡的一般含量为60~70%。

8、吗啡片(MORPHINE TABLETS)

合法生产的含硫酸吗啡或盐酸吗啡的药片,但常被转为非法买卖,药片很小,呈米色或浅黄色,合法生产的吗啡制品如舐膏剂、糖浆、锭剂等按药品或专有名称称为“鸦片舐膏剂”或“糖浆”。

9、可待因(Codeine)

又叫甲基吗啡,和吗啡共存于鸦片中,现多由吗啡的酚基甲基化而成,性质与吗啡相似,熔点155℃,成人致死量0.3克,其镇痛作用仅相当于吗啡的七分之一左右,以片剂、胶囊和液体方式在市场上出现。

止咳水(Cough syrup)

通常含有可待因(Codeine)、麻黄碱(Ephedrine、EPH、麻黄素)等成分,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

10、海洛因碱(HEROIN BASE)

盐酸二乙酰吗啡,是吗啡的半合成品,1874年由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人工合成,其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

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拜耳(BAYER)药物化学公司将海洛因作为戒断药批量生产,用其治疗吗啡成瘾,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其成瘾性比吗啡更强,药效与毒性为吗啡的3-5倍,海洛因的合成反而成为危害人类的“白色瘟疫”。

海洛因碱是加工过的海洛因,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多数为白色结晶粉末,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不含其它添加物,也不含“3号海洛因”中的稀释剂,如咖啡因、士的宁、喹啉和东莨菪碱。

由于海洛因成瘾最快,毒性最烈,曾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续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7一8年。在东南亚某些地区有时称之为“二号海洛因”。

11、三号海洛因(NO.3 HEROIN)

“三号海洛因”中二乙酰吗啡的含量一般25~45%(指二乙酰吗啡、单乙酰吗啡、乙酰可待因等的总量),但也有超过此范围量的,咖啡因的含量为30~60%,还可能含有少量其它物质如土地宁、喹啉和东莨菪碱。

不同地区产的“三号海洛因”别名不同,如“香港石”、“棕色糖”及“白龙珠”等。

“三号海洛因”一般呈颗粒状,亦有呈粉末状的,颜色从浅棕色到深灰色均有,虽然在制备过程中有时加入巴比妥,但咖啡因是主要的稀释剂。

12、四号海洛因(NO.4 HEROIN)

白色或米色细粉末,其二乙酰吗啡的浓度达98%,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过提炼,因此,通常只含有少量杂质,但在零售给吸食者时,常常掺入大量类似乳酸盐类物质将此种海洛因稀释。

四号海洛因与三号海洛因的区别,是在盐酸吗啡经乙酰化后,不对二乙酰吗啡进行稀释,而直接对二乙酰吗啡进行提炼,然后经过沉淀,予以干燥。

目前国际上对海洛因的鉴定一般只定性不定号,含量超过80%以上的确认为四号海洛因。

因此,一般只认定是海洛因,而不认定是多少号海洛因。

13、棕色海洛因(BROWN HEROIN)

在生产过程中未经提纯的海洛因,呈棕色。

一般为硬块,常有一种很强的醋酸味,当所查获的毒品是海洛因,但又不属于以上提及的类型时,则简称为“海洛因”,若知道其生产国或地区,则按国家和地区分类,例如“墨西哥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伊朗海洛因”等,若含有大量的稀释剂时,这种毒品有时称之为“streetlevel heroin”。

二、大麻类毒品

大麻及其衍生物

大麻(Cannabis sativa),又称寻常大麻、大麻草、线麻、白麻,中国古称汉麻、火麻、枲、苴,是荨麻目(Rosales)大麻科(Cannabaceae )大麻属(Cannabis)草本物物,特指雌性植物经干燥的花和毛状体。

大麻里含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四氢大麻酚等数种生物碱。

科学家从大麻的树脂中提取了400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叫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是服用大麻后产生致幻作用的主要成份。

当人吸食大麻时,THC 过度刺激大麻受体,破坏内源性大麻生物碱对生理功能的正常控制。

大麻服用后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欣快感,并引起倦睡。大剂量服用可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样的反应。

1、大麻(CANNABIS)

从大麻植物中得到的不同药物的总称,在大麻中主要起精神活性作用的是四氢大麻酚(THC),其含量取决于大麻植物生长的地区及其长势,同时也取决于所制成毒品的类型。

国际上,通常将大麻制成的毒品分为三种,把用大麻原植物的茎、叶、花、籽等筛选、揉搓、挤压、凉干制成的粗制毒品称为大麻草或大麻烟;把从大麻植物中提取的分泌物(浓缩树脂)制成的毒品称之为大麻脂;把从捣碎绞烂成浆的大麻植物中压榨、提炼的浓状液称作大麻油。

2、草本植物大麻(HERBAL CANNABIS)

亦称Daconha、bhang、Ganju、Kil、Takrouri和Marihuana,草本植物大麻由大麻植物获得,将大麻植物叶子、花顶部晒干,压成砖块状或搓成枝条状,颜色呈淡绿色或棕色,类似干烟丝,四氢大麻酚含量为0.25~8%;

3、大麻树脂(CANNABIS RESIN)

将大麻植物花顶部的树脂分泌物晒干或烧烤干,然后压成粉末状或与蜡混合制成硬厚片状,也称为haxhish和charas,亦有粉末状的,其颜色有浅棕色、绿色、深棕色或黑色等,四氢大麻酚含量一般为4~12%。

4、大麻油(CANNABIS OIL)

亦称大麻浓缩物,大麻提取物、液体大麻树脂及液体大麻,经反复提取草本植物大麻或大麻树脂获得,大麻油是黑色粘稠物,其中四氢大麻酚含量为20~60%,亦有高于此比例的,大麻油中常加有植物油,通常不溶于水,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变得更粘。

三、可卡类毒品

可卡因(Cocaine、Bump、Coke、Flake、Snow、Candy)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神系统兴奋剂,早于16世纪之西班牙探险家们便注意到南美土著可用咀嚼古柯叶子来提神。古柯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山坡或高地上。

在拉美地区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是古柯叶的主要种植国以及可卡因的主要生产国。

19世80年代,Angelo Mariani生产了一种药酒叫做Vin Mariani(Coca wine),每盎司中含有11%的酒精和6.5 mg的可卡因。1855年,德国化学家斐德烈(G.Friedrich)首度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份,并命名为“Erythroxylon”。

1860年,斐德烈的同事纽曼(Alert Niemann)又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的生物碱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替名为“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微细、白色的结晶粉状的生物碱,性粉末,味苦,具舌麻痹感,又称古柯碱。

可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即脊髓、髓质、大脑等系统的兴奋剂,可刺激大脑皮质,麻痹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幻觉。

可卡因鼻吸后很快为鼻粘膜吸收,因刺激性及对血管有收缩作用,故容易形成鼻腔溃疡。

可卡因可在服用数周后即可产生习惯性,使服用者在心理上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因而成为一种特别容易使人上瘾的毒品。

服用可卡因后,会逐渐发生偏执狂型精神病,并日渐加剧,使精神衰退。

大剂量服用后可刺激脊髓.引起惊厥,乃至整个神经系统抑制,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

1、可卡叶(COCA LEAF)

可卡叶是主要生长在南美Adean高原上古柯灌木的叶子。

2、可卡糊(COCA PASTE)

可卡叶的提取物,主要含可卡生物碱,也称为可卡因碱,将可卡糊提纯则获得可卡因。

3、可卡因(COCAINE)

无味白色结晶粉末,由可卡糊制备而得,常见的有盐酸可卡因。

4、“快克”(CRACK)

将盐酸可卡因与小苏打和水混和加热去除氯离子后就得“快克”,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在抽吸时常听到爆裂劈啪声音,吸3~4口开始有瘾,2~3天即成瘾。

新型合成毒品

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

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国际禁毒公约和中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食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SURSTANCES)或(精神类毒品)。

第一类、中枢神经兴奋剂(STIMULANTS)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作用的药物。

其中最主要的是苯丙胺类,如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苯双甲吗啉及哌醋甲酯。其它兴奋剂包括二乙胺苯丙酮,苯丁胺和麻黄素。

鉴于将这些药物统称为“兴奋剂”所以就给出右旋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的全名以便于识别,因为这两种药物的药效均比单用苯丙胺大得多。

麻黄碱(Ephedrine、EPH、麻黄素、Benzenemethanol)

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胺,常被用作兴奋剂,食欲抑制剂,集中精力,解除鼻塞和麻醉升压药。

麻黄素与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的结构类似。化学上属于一种生物碱,源于麻黄属植物。常以盐酸盐或硫酸盐的形式出售。

日本有机化学家长井长义在1885年首先从双穗麻黄(即蛇麻黄)中分离出麻黄素。

中国是生产天然麻黄碱的主要国家,采用提取法生产麻黄碱。

麻黄素的主要作用为提高人体新陈代谢速率,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精神亢奋等;副作用则包括失眠、心血管疾病、中风等;早期作为气喘的特效药,及减肥食品添加物,但由于副作用太大,现已改用其他替代品。

大部分感冒药中含有麻黄碱成分,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大量购买用于提炼制造毒品。

各药店对含麻黄碱成分的新康泰克、白加黑、日夜百服咛等数十种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药限量销售,每人每次购买量不得超过5个最小零售包装。

8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原则上不再批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仿制药注册;限制最小包装规格的麻黄碱含量。

同时,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证,每人每次购买量不得超过2个最小零售包装。

麻黄碱是合成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类毒品也就是制作冰毒最主要的原料。

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的街头别称有“bennies(奔呢)”、 “pep pills(活力丸)”、 “speed(飙)”、 “crank(神力)”或“ice(冰)”。

安非他命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边神经系统交感区的刺激物。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是容易上瘾,还可以推迟疲劳界限,在不为自己觉察的状态下,进入过度疲劳,引起一些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1、冰毒

甲基苯丙胺(MethylAmphetamine、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及其衍生物,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

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俗称“冰”毒,属联合国规定的苯丙胺类毒品。

主要来源是从野生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麻黄素(EPHEDRINE)。它源于日本。

19,日本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后来被称之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

1990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一般作为注射用。

滥用方式:口服、鼻吸。

吸食后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

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

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

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胸痛、焦虑、紧张或激动不安,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表现出妄想、好斗等状态,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

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爱滋病等。

2、“麻果”

新型毒品“麻果”,又叫麻古,“麻果”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麻果的主要成分冰毒的渣滓,一种冰毒片剂,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比摇头丸毒性更强。

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麻果毒情在内地发展较快,渐有取代摇头丸之势。属苯丙胺类兴奋剂,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死亡。

麻果在临床上不具有任何药用价值,仅有毒品的单一属性。

3、柯特(KHAT、 Catha Edulis )类

Khat是一种提取自阿拉伯茶树(卡特树)的自然兴奋剂,阿拉伯茶树是东非和阿拉伯南部地区的开花的常绿树木,它们的形状与我们通常所见的茶树相似,为多年生灌木型或乔木型植物,终年碧绿长青。

长期嚼食卡特者情绪容易激动,尤其是到了下午和晚上,性情暴躁;另外,长期嚼食卡特者,将叶片上的虫卵吞进体内极易引起患肠胃道疾病和心血管病,瘾重的人还会表现出过敏、轻度躁狂和抑郁等精神病症状。

早在1981年初,阿拉伯麻醉品事务管理局曾作出决定,将卡特与鸦片可卡因归为一类麻醉品,沙特和埃及都将卡特列为严禁入关的麻醉品。

近十年来,对Khat作用药理基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知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因为其含有卡西酮生物碱和去氧麻黄碱等,各种体内体外试验表明该物质是一种自然的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

4、咖啡因(Caffeine )

其他名称:三甲基黄嘌呤、 三甲基黄嘌呤、咖啡碱、茶毒、马黛因、 瓜拉纳因子、甲基可可碱。

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粉状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

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强心剂茶碱和可可碱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滥用咖啡因通常也有吸食和注射两种形式,其兴奋刺激作用及毒副反应、症状、药物依赖性与苯丙胺相近。

5、安纳咖(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CNB)

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制而成的。

属于黄嘌呤类中枢兴奋药,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

安纳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它通过兴奋中枢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

安纳咖还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

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也是受管制的精神药品,非法制造、贩卖安纳咖同样构成制造、贩卖毒品罪。

安钠咖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

第二类、致幻剂(HALLUCINOGENS)

提到人工合成致幻剂,Alexander Theodore Schulkin(亚历山大·西奥多·舒尔金,1925年6月17日出生于加州伯克利的一个俄罗斯移民家庭。著名药理学家、化学家和药物开发者。)对致幻剂研究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亚历山大·西奥多·舒尔金从小喜欢化学,曾在哈佛大学学习有机化学。

直到1943年,他19岁时丢弃了学业,加入美国海军参加二战。

战后,舒尔金重返校园,并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年轻生物化学博士,同时开始为道尔制药公司工作。

舒尔金痴迷于致幻剂的合成与研究,他沉迷于制造这些东西,“像一片富饶,未开发的土地,我不得不去开耕。”

两年后,他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可生物降解的杀虫药兹克威(Zectran)。迄今为止,舒尔金共研制出了超过300种改变意识的药物,比世界上任何人生产得都要多。

致幻剂的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苯烷胺类和吲哚烷胺类。其中吲哚烷胺类又可细分为下面四类:

(1)简单色胺类(比如DMT、5- MeO -DMT、psilocin)

(2)α-甲基色胺类(比如α-甲基色胺、5-甲氧基- α-甲基色胺)

(3)麦角碱类(比如L.S.D)

(4)β-咔啉类(比如harmala alkaloids)

苯烷胺类又可细分为下面两类:

(1)苯乙胺类(比如mescaline)

(2)苯异丙胺类(比如DOM、DOB、DOI)

β-咔啉类作为一类致幻剂,一直被研究的很少,主要是由于从植物中分离鉴定比较困难。

最常见的幻觉剂有以下几种:

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25、麦角酰二乙胺)

L.S.D是第一个人工半合成的致幻剂(由麦角酸经化学改造而成),此后又有数以百计的致幻剂被不同的实验室合成。

1938年Albert Hofmann合成了L.S.D,这是继他致力于麦角碱研究数年来合成的第25个化合物,因此又称为L.S.D-25,以前合成的数个药物已经在临床上使用,包括methergine用于产科止血, hydergine用于治疗偏头痛。

开始Hofmann是想合成一个呼吸兴奋剂,但是动物实验发现LSD-25没有呼吸兴奋作用,因此没有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1943年在一次合成L.S.D-25的实验后,Hofmann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精神体验,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吸入或接触到了微量的L.S.D所致,因此于4月19日进行了著名的自体实验,证实250微克L.S.D确实引起了非常明显的精神效应,且持续数小时。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一种药效如此强大的能够显著改变人的意识的药物。

此后,Sandoz公司向全世界许多实验室提供L.S.D进行研究。

基于L.S.D在精神方面的作用,许多精神学家使用L.S.D进行精神辅助治疗。

整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发表了超过1000篇临床研究论文,涉及40000多名患者,出版了数十本书,并召开过6次有关致幻剂精神治疗的国际会议,治疗的疾病包括酒瘾,强迫症,儿童自闭症等。

还有一些研究涉及晚期癌症患者,发现L.S.D能够减少患者镇痛药的用量,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明显减少,在平静中死去。

L.S.D是一种无色、无味结晶物,溶于水和乙醇。

亦有液体状、粉末或吸附在纸上的L.S.D,但一般为片剂或胶囊,每一剂量只含很少量的L.S.D,所以L.S.D总是与一些食品或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糖块、胶或吸墨水纸混在一起来服用。

1、“黑芝麻”

即麦角酰二乙胺(L.S.D、Lysergide、N,N-diethyllysergamide、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纯的L.S.D无色、无味,最初多制成胶囊包装。

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以吸水纸的形式出现,也有发现以丸剂(黑芝麻)形式销售。

在台湾及香港也有以黑色砂粒状小颗粒(状似六神丸)方式呈现,叫作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等名称。

由于食用这种黑色、小如细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后,听到节奏强烈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药效长达12个小时,故又称作“摇脚丸”。

L.S.D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致幻剂,极易为人体吸收。

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和完全无助的精神错乱的症状。

同时会导致失去方向感、辨别距离和时间的能力,因而导致身体严重受伤和死亡。

2、麦司卡林(Mescalinum )

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带生长着一种细小及无刺的乌羽玉(Lophophora williamsii)仙人掌,当地人称之为佩奥特(Peyote)。

它的种籽、花球碾成粉末口服后能产生强烈的幻听、幻视作用。故被用在宗教致幻及多种宗教超越上,包括冥想及迷幻药治疗法等。麦司卡林是强致幻剂,没有医药用途。

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引起情绪的抑郁及瞳孔扩大、心动过速、肢体反射亢进、震颤、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可致器官损害。麦司卡林的剂量一般为200-400毫克,即为10-20克的乌羽玉干片。

服用2-3小时后出现幻觉,导致精神恍惚,幻觉可持续七、八小时甚至十二小时以上。

服用者可发展为迁延性精神病,导致精神混乱,还会出现暴力性攻击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3、迷幻蘑菇

即西洛西宾蕈类(psilocybin mushroom),俗称迷幻蘑菇、神奇魔菇或魔菇,是含有裸盖菇素和脱磷酸裸盖菇等迷幻物质的蕈类。

“迷幻蘑菇”其实是一种非食用的毒蕈,主要是生长在北欧、夏威夷、西伯利亚及马来西亚一带属于带有神经性毒素的鹅膏菌科的“毒蝇伞”,以及产于苏格兰的野生“裸盖菇”(libertycap),含有刺激交感神经、与迷幻药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迷幻蘑菇”目前为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列管为二级毒品,主要化学成份为二甲四羟色胺和二甲四羟色胺磷酸,药力持久,有吸食者称比摇头丸K粉更强烈。

吸食后即会出现健谈、幻觉、性欲亢进等生理异常反应。

过量吸食会出现呕吐、腹泻、大量流汗、血压下降、哮喘、急性肾衰竭、休克等症状或因败血症猝死。

心脏有问题的人服用后可导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

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俗称摇头丸);

1、“摇头丸”

“摇头丸”主要成分是MDMA,即亚甲基双氧甲基苯丙胺(N,a-二甲-3,4-甲烯二氧苯乙胺)、(N,Dimethy1-3,4Methylenedioxyphenethyamine),C11H15O2N=193),属于安非他命兴奋剂,化学结构类似冰毒,是冰毒的一种。纯品为白色粉末,贩卖者为了便于吸食者使用,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片剂、丸剂,就是“摇头丸”——俗称“X”、“E”、“亚当的士高饼干”、“欢乐丸”、“忘我”、“快乐丸”等。种类繁多、形状和图案多达上百种。

这类毒品主要以片剂形式出售,也有以胶囊丸装填形式出售。

药片状中以圆形、棱形、鱼形为多数。

图案有“天鹅”、“钻石”、“蝴蝶”、“苹果”、“党旗”、“三菱”、“酒杯”、“笑脸”、“太极”、“鸽子”、“奔驰”、“AI”、“CU”、“S”、“CK”、“E/D”、“RN”、“LM”、 “OTC/MX”、“V”、“JJ”等等。

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

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最初在我国被称之为摇头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丸剂,目前常被滥用的摇头丸成分更为混杂,除MDMA、MDA等成分外,还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黄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等毒品和药物,从而增强摇头丸的致幻、兴奋以及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第四类、中枢神经抑制剂

(1)巴比妥酸盐类(DEPRESSANT—BARBITURATE)

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其应用范围从镇静催眠到麻醉,这类药品包括戊巴比妥、烯丙异丙巴比妥、巴比妥、仲丁巴比妥、环巴比妥、二烯巴比妥、庚巴比妥、已巴比妥、戊巴比妥、苯巴比妥、甲基苯巴比妥、丙巴比妥、速可眠、甲丙巴比妥、特戊烯巴比妥和硫喷妥。

(2)非巴比妥酸盐类(DEPRSSANT——NONBARBITURATE)

包括非巴比妥酸盐类的催眠剂、镇静剂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安定剂。如瓦尔米、导眠能、安眠酮、甲哌啶酮,眠尔通及苯(并)二氮类,如利眠宁、安宁等。

安眠酮(Methaqualonum)

又称甲苯喹唑酮、甲喹酮、海米那(Hyminal)、眠可欣,俗称“佛得”。

安眠酮最初是在1951年合成并在1965年作为非上瘾的、非巴比妥类的“安眠药”来使用,新安眠酮是在1960年合成的,在某些欧洲国家可得到药用的新安眠酮。虽然最初发现这两种药物具有药用价值,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为非巴比妥类长时作用的催眠药,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服后10~20分钟后可引起深的睡眠,能维持6~8小时,醒后无不适,安全性较大,副作用小,可用于老人、心脏、肺、肾病患者。

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

但该药久用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某些国家按照1971年制定的致幻药物条约第13条决定禁止这两种药物的生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

是国家管制类精神药物,极易产生依赖性,被贩毒者和吸毒者当作毒品销售、使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香港非常流行,近年来在非洲的销路很广。安眠酮的合成并不复杂,在秘密实验室很易完成。主要原料为邻氨基苯甲酸。

新安眠酮即氯安眠酮,甲氯喹酮,即安眠酮的一个甲基被氯基取代,性质与安眠酮相似。

列入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第一类精神药品。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将安眠酮列入精神药物公约第二附表进行严格管理,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规定禁止使用和进出口此类药物。

合成的安眠酮一般为褐色、黑色或黑粒状的粉剂,有的是米黄色粉状。非法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看到药片状、胶囊状、粉状。在西北地区,一些吸毒人员吸食一种毒品,因服用这两种药片后会产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状态,故叫“忽悠悠”。

这种“忽悠悠”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黄素,分别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服用150-500毫克安眠酮后,会有一种发麻的感觉,肌肉放松时能诱使运动机能失调,困倦、欣快感和主观感的变化随之而出现。从属作用表现为反应和感觉模糊不清,意识忧郁,注意力难以集中。

安眠酮通过酒精增强作用,具有一种谵妄性的能力,作为引起幻觉的代用药。

小剂量服用安眠酮使服用者从消沉状态进入极端神经质和兴奋状态。

长期使用安眠酮,会形成依赖性,造成毒物癖。

大剂量服用安眠酮会引起中毒、其中毒症状为头晕、颜面潮红、胸闷、恶心、烦躁不安、四肢麻木、谵语、昏迷,最后呼吸衰竭死亡。安眠酮最小致死量为2-10克。

3、地西泮(Diazepam)

又名安定、苯甲二氮卓、Valium,Diapam、Stesolid、Stesolin 。地西泮为长效苯二氮卓类药,可由对氯苯胺和苯甲酰氯等合成。

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如服用治疗剂量的地西泮达6星期或以上,能产生物质依赖,停药时可出现脱瘾征状,可引起惊厥、震颤、痉挛、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

如服用更大剂量,可更快产生物质依赖。当停药时,剂量应在2至4星期间逐渐减少,以避免脱瘾征状出现。

4、三唑仑(Riazolani)

又称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剂。是常用的有效催眠药之一,也可用于焦虑及神经紧张等。它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0.75mg的三唑仑,能让人在10分钟快速昏迷,昏迷时间可达4--6小时)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也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

氟硝安定(Flunitrazepam、Darkene、Hypnodom、Rohipnol、Valsera)

别名:氟甲硝基安定、氟硝基二氮卓、氟硝西泮、FM2 ,俗称“十字架”、“约会强暴药丸”。为较强的镇静催眠药,其作用与硝基安定相似,但比它强。亦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镇静、催眠作用较强,诱导睡眠迅速(20分钟内安眠),可持续睡眠5-7小时。因此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加以利用,掺混于果汁、酒类等饮料中迷昏特定人物(一般为女性)以达到犯罪(性侵害)之目的,是最常见的被用于强奸的药物。氟硝安定通常与酒精合并滥用,滥用后可使受害者在药物作用下无能力反抗而被强奸和抢劫,并对所发生的事情失忆。氟硝安定与酒精和其它镇静催眠药合用后可导致中毒死亡。另外它同样具有成瘾性,高剂量的吸食会产生低血压、呼吸困难、视觉障碍及深度昏迷。

5、“K粉”

即“氯胺酮(ketamine)”,氯胺酮由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克雷格教授研发。于1962年交由派克-戴维斯(Parke-Davis)药厂(目前为辉瑞的子公司)开发,作为较安全的麻醉药,以取代当年副作用大的天使尘(PCP, phencyclidine),如产生幻觉、神经中毒及癫痫发作等。曾在战争中被当作麻醉剂在野战创伤外科中广泛使用。

接近世纪末,氯胺酮的应用开始变质,它成为了狂野派对及其他类似活动里常用的迷幻药物。

用作毒品时称为K粉。俗称K仔、K粉、K他命、克他命,在台湾,经常被称为裤子(相对于衣,衣代表的是 Ecstasy的第一个字母)、下面(相对于穿在上面的衣服),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科药物(毒品),属于非鸦片系麻醉科药物。日常所见的氯胺酮产品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氯胺酮,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使用后会使人对周围环境失去警觉性。

滥用氯胺酮,在台湾通常称为“拉K”,因为毒瘾深的吸食者多数会将粉末状的毒品,并采取以鼻吸食的使用方式,透过去除头尾的笔管,或者剪短的吸管,透过鼻部微血管吸收;或者混杂于烟草中,在抽烟的同时吸收,称为“抽K烟”,由于有很浓厚的味道,很容易被识别。服用后开始时身体瘫软,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会产生分离性幻觉,并会引致后遗症及脑部永久损害,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

6、γ-羟丁酸(GHB、Gamma-Hydroxybutyrate)

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成分。于60年代初人们利用GHB作为麻醉剂之用,本品静注5~10min后,病人意识消失,作用持续60~90min,个别可达4~5h,是目前静脉全麻药中作用最长者。应用该药只能引起深度睡眠而无镇痛作用,故一般不单独作麻醉药使用。

人体服用GHB后可在十分钟之内产生强烈的性心理及性生理反应。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与酒精等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出现恶心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

7、有机溶剂和鼻吸剂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包括一系列挥发性很强的化合物,它们能像抑制剂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

这些化合物或是在室温时以气体状态存在,或者一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蒸发。有机溶剂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

较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油漆稀释剂和去涂料剂、香蕉水、松节油、胶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制品、打火机和清洁用液体以及各种气溶胶剂。它们的有效成分包括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以及各种酒精和乙酸盐。

有机溶剂会导致知觉受损、失去协调和判断能力,压抑呼吸和脑部受损。

挥发性溶剂具有抑制和致幻两种作用。早期出现的急性症状有头晕、嗜睡、口齿含糊及步态不稳,还会出现冲动、兴奋与激惹。在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更深影响时,便会产生错觉、幻觉与妄想。滥用者会体验到欣快感,达到高潮后会引起短时间睡眠。可出现谵妄、精神运动性笨拙、情感脆弱和思维功能缺损。这种状态可持续数分钟至1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并发症可能是溶剂或其有毒成分(如汽油中的铅)所造成。四氯化碳可引起肝损害及肾衰。大量接触有机溶剂或对之过敏,可能造成脑、肝、肾及骨髓的损伤。由于气道闭塞引起的窒息、呼吸停止、心律失常等均可导致死亡(图19-15)。

8、挥发性亚硝酸盐

亚硝酸异戊酯(Isoamyl nitrite、Isopentyl nitrite ) 由异戊醇和亚硝酸钠酯化而得,是一种作用迅速的血管扩张剂。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3

关键词:食品 微生物 危害 风险评估 建模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49-01

1 风险评估改进的现实必要性

当前,食品中微生物危害的定量评估所采取的定量风险评估建模技术主要包括模块化建模与模拟建模两种方式。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微生物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对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应用蒙特卡罗模型定量风险评估能够依托风险分析软件对微生物中部分参数及数值范围分布状态进行描述,在针对食品中存在的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蜡样芽泡杆菌等效果较好,然而其方法缺乏模块化结构。在过程风险模型基础上引入模块化过程模型,对微生物危害在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食品路径传播作综合考虑。模块化过程可采取贝叶斯网络来实现,以联合概率的方式,考虑因果关系,然而其在模块化分先模型中并没有将食品生产流通中所存在的设备、人员、环境及其他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只能对当前基础条件下所存在的微生物风险高低进行评估,难以确保微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模型改进措施,以风险评估为依据服务于食品安全决策,实现风险评估的现实意义。

2 风险评估改进的方法

2.1 当前风险评估建模模块

在当前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建模方法中,其模块化风险建模过程中对微生物风险路径进行描述的模块主要表现为微生物动态、物料处理与交叉污染几个方面。其中微生物动态模块主要是对微生物生长、抑制及移除等状态进行描述,基于预测微生物学模型,采取数学函数进行表达,则有:

Log(Nj)=log(Nj-1)+f(·)

其中Nj表示在j步骤中食品中所具备的微生物数量,f(·)代表相关的微生物动力学模型。物料处理模块,主要是对因物料数量与物料来源等因素引起的微生物数量差异性的描述,表现为物料拆分及物料混合两部分。交叉污染模块则主要是对微生物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一个产品中向另外产品之中流动与转移所产生的微生物变化进行描述。当前风险评估建模方法无法实现对食品微生物状态的全面描述,为此,提出新增建模模块,以提高模型功能。

2.2 基于风险评估建模模块基础上的新增模块

引入危险转移模块、控制模块与效益模块,以切实提高风险评估模型的功能性及可靠性。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环境污染、生产操作风险、存储风险、辅料风险、包装风险等。以危险转移模块为依托,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在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频率及数量概率分布描述,采取数学方式进行函数定义,则有:

If=(0,0,P)

如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则微生物数量为0,如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则微生物量则与概率分布P存在着正相关关系,P可以表现为连续分布形式,也可表现为离散形式。以函数g(·)来表达微生物转移到食品中的含量,其含量关系与温度因素、操作时间因素及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控制模块即采取多种控制方式,如消毒及检测,对风险因素引入危害的量及概率等参数进行描述。效益模块则主要是对控制措施投入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2.3 风险评估建模方法改进后建模步骤

改进风险评估建模方法,其操作步骤为:明确处理流程,对物料混合、拆分及相关具体操作的参数及规范进行明确,对处理环节中可能引入的微生物动态变化风险因素进行了解;依据实际需求选择科学模块,进行相关的风险数据收集,以统计分析等方法明确风险模型中存在的条件概率,构建模块节点并添加控制模块效益模块,采取贝叶斯方法对节点变量参数与微生物量参数进行描述。

3 风险评估改进的优点

以某产品奶罐中蜡样芽泡杆菌调查为例,采取改进后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奶罐装入、运输、零售、超市到家庭搬移、家庭冷藏及饮用等环节,采取BayesiaLab仿真软件构建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模型。考虑牛奶在整个环节中不存在拆分及混合问题,将微生物浓度对数作为模型节点变量,采取贝叶斯计算方法,对其节点概率参数进行明确。如下图1所示:

通过风险模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超市零售储存及家庭存储环节中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其风险高低与存储温度与存储时间有关。以仿真方式进行模型表达,保证模型数据参数的可靠性,从而切实为食品安全服务。改进后风险评估模型还可对其风险控制措施投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科学进行风险管理提供现实依托。

4 结语

实践证明,采取改进措施,增加新型风险模块,能够实现模型能够扩展,能够有效为食品安全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丽梅,高永超,王玎等.食品中微生物危害的风险评估建模方法改进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4(6):279-286.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0例不良修复体患者, 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在37岁~72岁之间的有62例 (活动义齿修复冠) , 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18岁~37岁之间的有18例 (桩冠或义齿修复冠) , 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

1.2 方法

对80例不良修复体患者的不良修复体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类型分析:①结扎类:此种类型是修复体中最常见的类型, 80例患者中有31例, 通常用0.2 mm的结扎丝按”8”字形态结扎于缺隙两列基牙的颈部, 并用自凝塑料填充于缺牙的间隙, 使自凝塑料进入基牙邻间隙的倒凹区进行固位。②卡环类:此类型有28例, 使用0.8 mm钢丝所弯制的卡环进行固位。此类与结扎类相似, 同样是使用自凝塑料充填于缺牙的间隙, 虽然具有一定的松动度, 但是患者不可随意摘戴。③锤造类:此类型有21例, 是使用锤造类金属粘接于牙齿的舌侧或腭, 使整列牙齿可形成一个整体, 并且使口腔内暂时不会有牙齿脱落。但是粘接材料将会填充所有牙齿的间隙, 易使牙齿之间存在大量的食物残渣。不良修复体的危害:①由于修复体的局限性使患者不能自行取戴清洁, 且修复体无自洁能力, 使修复体所覆盖的的区域存有食物残渣, 对口腔内的软组织牙龈造成刺激从而使牙龈炎症出血。②一般的修复体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牙周的生理代偿能力, 对于牙齿之间的间隙也未曾考虑, 都是选取邻牙的近远中的2颗牙齿作为基牙, 使得选取的基牙负荷力过大。另一方面口腔内基牙周围的食物碎屑、牙菌斑以及牙石的堆积, 患者不能及时清理, 以至于加速基牙的松动和龋坏。③人体口腔内的食物碎屑长时间不做适当清理, 以及所用修复体的恶劣材质, 使得食物和材料发生化学质变, 引起口腔内出现难闻的异味。④由于口腔不良修复体制作的工艺不够精湛, 以及使用的材质比较粗糙, 再加上修复体长期在口腔内将会刺激到口腔内软组织, 从而致使口腔黏膜发生癌变。

2 结果

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不良修复体患者中, 违反修复准则的有53例, 占病变总数的66.25%;制作技术不合格的有13例, 占病变总数的16.25%;设计不合格的有9例, 占病变总数的11.25%;材料不符合标准的有5例, 占病变总数的6.25%。

3 讨论

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将会造成继发性伤害, 所以必须立即拆除。对于结扎类与卡环类的不良修复体应使用高速的涡轮机进行磨除, 并且剔除间隙以及倒凹内的自凝塑料, 最后用持针器或者其他口腔器械缓慢摘取不良修复体, 而在此过程中医师应尽量避免对口腔内的软组织造成伤害。对于锤造类不良修复体的诊治方法同样需使用高速涡轮机, 但不同的是需将无缝冠的轴面磨穿, 但由于无缝冠桥的体积过大, 且不容易剔除, 所以需将无缝冠桥分割为几小部分, 并且用破冠钳分别剔除, 在拆除的过程中需注意松动的基牙, 避免出现牙齿脱落[2]。在治疗后3个月~5个月后, 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调查, 发现其并发症也基本消失, 而此时就可以重新按照生理解剖的特点进行义齿修复。口腔修复学是以口腔解剖生理学、材料学、生物力学、工艺原理、技工技术以及医学美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 一个优良的修复体不仅仅体现在外观的完整性和咀嚼功能的实现, 更应该避免对口腔内的软硬组织造成损害, 起到生理保健的作用, 并达到解剖生理的特点要求[3]。由于口腔不良修复体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口内直接使用的自凝塑料, 而且在完成修复后未对修复体做进一步的处理, 使其表面易有菌斑和牙石附着。若不良修复体的技术未达到一定标准, 则不良修复体不仅不能恢复咀嚼功能, 还会伴随各种并发症如口腔溃疡、组织增生等。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牙齿的缺失不仅仅影响到美观, 还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和诸多不便, 所以大部分群众都了解在牙体缺失后应尽快修复。但由于现如今我国人民群众对牙齿的修复了解的不全面, 以及许多不正规医师的存在, 从而造成许多不良修复体的出现。所以应呼吁有关医疗机构加大对口腔保健的宣传工作, 促使牙体缺损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从而避免不良修复体所带来的伤害。医务工作人员应尽力满足牙体缺损患者对义齿修复的要求, 从而降低不良修复体所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玉芹, 吴东辉, 王梅艳.常见口腔不良修复体的类型与危害[J].吉林大学学报, 2012, 4 (5) :116-117.

[2]曾燕, 孟敏.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与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7 (9) :135-137.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5

一、对外投资的风险类型

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可以概括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几个方面。政治风险中包括有政策变动、国有化、政府违约、资金转移乃至战争等;外汇风险中包括有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外汇经营风险等;而经营风险里面则分别包括了库存、资金、生产、销售、财务管理、法律服务、跨文化产业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深度与广度, 其中很多在业界还没有定论。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主要是经营风险中一部分内容。

二、对外投资的风险举例

对于一个企业的投资项目而言, 其能否取得成功, 先期的调查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地寻找投资发展机会, 得到投资项目真实有效的资源信息, 全面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成本、收入、股东结构、注册资金、营业范围等内容, 再结合实地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可是即使如此, 投资风险仍然难以避免。

(1) 注册类风险。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融资效果, 便会刻意地夸张企业规模, 虚构注册资金, 或者是故意编造企业章程、验资报告等。当顺利得到营业执照之后, 再抽出注册时的资金, 使企业本身变成皮包公司, 不能在实际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资金流动。这样的公司, 其实就是骗子公司, 并不具备目标框架下的生产运作能力, 因此也就没有对其实际的投资意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考察环节里, 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 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获取准确信息, 不断增加自身判断的水平, 尽量选择那些实体生产水平真、产品发展潜力大、效益增长平稳的企业实施投资。

(2) 财务类风险。一些外部企业, 本身注册时间很短, 可是财务报表却出乎意料的好, 各项财务指标也近于完美, 几乎没有缺点和漏洞, 我们可以说, 这样的公司明显就是在作秀。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 几乎没有公司能够真正做到完美, 刚刚成立的企业更是如此。公司在起步初起, 通常资产支出会很多、企业经济效益不尽理想是正常的现象。通过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 我们就可以认识道, 查看相关企业财务报表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规避财务风险, 正确认识, 合理判断。

(3) 合同类风险。为了取得更好的融资效果, 有些企业刻意地编造出虚假的加工、销售或者是建造合同, 从表面看来, 这些合同中的数据都非常清晰, 而实际上, 企业本身并没有相应的生产经营水平。投资者在进行合同审阅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

(1) 检查被投资企业的各类证件。在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第一就要注意检查该企业每项证件, 如公司章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验资报告、机构代码、经营范围等。需要查看每种证件是否有效真实, 是否经过了及时的年度检查, 保证该公司不是“骗子”。

(2) 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情况。要通过该企业的财务报表, 翔实了解其每一项财务指标的真实性, 看其做没做到同财务规定相符合的基本要求。在特别情况下, 还应当进一步查看其在银行发生的对账单, 准确了解公司的资金运营流动情况。此外, 还应当用核实完税凭证的手段对于企业的基本纳税情况做出了解;用核实销售合同、加工合同及加工协议的办法具体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经营情况。

(3) 不能忽略财产抵押的过程。当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妥当以后, 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时, 就要把此公司或者是与之关联的第三方财产引入抵押物范围内。抵押物指的是债务人对某项义务做出担保, 主动移交给债权人的担保物。抵押物的种类很多, 可以为有形资产, 也可以为经过登记的无形财产, 比如保险、公共债券、土地使用权等。

(4) 不能忽略财产担保的过程。当做出向被投资企业投资的时候, 可要求其以企业财产或是第三方财产当作抵押, 也可以由被投资企业要求第三方或是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担保指的是法律为了保障债权人可以顺利实现债权, 用债务人自身或是第三人信用, 督促债务人对债务如约发行的制度。担保可以分成一般性担保及连带担保两种。当企业与被投资相关方签订担保合同的时候, 通常都要求签约方与债务方一起承担保证责任。当债务期满, 被投资方没能履行基本义务时, 作为债权人的投资方, 可以要求被投资方履约, 也可以要求一同签订担保协议的第三方履约。

总结:

经过上面的分析与论述, 可以基本认定, 对外投资对于企业来说, 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收益明显的。虽然对外投资的风险很大, 而且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可是只要企业采取相应的回避策略或者是积极措施, 就一定可以防止风险变为现实危机, 使企业能够在没有风险或者说是风险很小的情况下稳步经营与大跨度发展。

摘要:确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的战略部署, 一定要立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走向, 并根据自身环境特点, 寻求科学的投资领域与投资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几项风险内容, 并对其防范措施加以说明。

关键词:对外投资,风险类型,风险防范,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品牌延伸的类型与利益风险分析 篇6

关键词:品牌延伸,策略类型,利益与风险,决策因素

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 早在20世纪初就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 世界许多的著名企业大多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里斯说:“若是撰述美国过去十年的营销史, 最具有意义的趋势就是延伸品牌线”。据统计, 过去十年中, 美国新崛起的知名品牌, 有2/3是靠品牌延伸成功的。现在一些国内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进入新领域时, 也广泛采用这种策略。品牌延伸已成为企业品牌运作的重要武器。但是, 任何一种事物都应辨证地来对待。从众多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 品牌延伸策略运用得当, 品牌延伸成为“馅饼”;品牌延伸运用不当, 反而成为了“陷阱”。因此, 全面分析品牌延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于这一策略的正确实施, 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品牌延伸的基本特点, 是指将一个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一个新类别的产品上, 这其实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从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 品牌延伸策略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类型。

一、品牌延伸的类型

(一) 根据品牌延伸领域的不同, 可以将品牌延伸分为在同一产业领域内和在不同产业领域内的延伸

1. 在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延伸。

该策略是指企业将原有品牌延伸使用到企业所开发的属于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其他产品身上。例如, 我国的著名家电企业“海尔”, 当其开发冰箱成功后, 又将该品牌运用到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彩电等多种家用电器身上, 而这一系列产品均属于“家电领域”;又如, 台湾著名的品牌“统一”, 其广泛将“统一”品牌运用于奶粉、汽水、纯净水、茶饮料、果汁、方便面、酱油等产品中, 但这些产品也均属于“食品领域”。由于延伸到的新产品与原来产品属于同一产业领域, 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因而这一延伸策略风险较小, 较容易取得成功。

2. 在不同产业领域内的延伸。

该策略类型一般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较多采用。例如, 我国原来较著名的巨人集团, 将其“巨人”品牌从计算机软件领域延伸到保健品、房地产等领域, 这是一种较典型的在不同产业领域内进行延伸的策略。由于延伸的领域与原有领域无相关性, 因而这一延伸策略风险较大, 需谨慎使用。

(二) 根据在产品档次上的延伸方向的不同, 可以分为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和双向延伸

1. 向上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生产经营中低档产品, 在品牌延伸过程中, 提升产品档次, 使产品向中高档方向延伸。由于原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思维定势”, 企业要扭转原来的“低档”形象还是具有较大难度的。美国牛仔服品牌“李维氏”曾经进入高档时装领域, 但未取得成功, 其中一条可能就是品牌原有形象与新业务给公众的感觉相去甚远。

2. 向下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生产经营高档产品, 在品牌延伸过程中, 增加产品线中中低档产品系列, 使品牌延伸低档次化。向下延伸又称为品牌低档化策略, 品牌低档化比品牌高档化要容易的多, 其营销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所以许多企业热衷于向下延伸。但是应该看到, 向下延伸给企业带来的可能只是短期利益, 究其实质, 其给品牌带来的风险要比向上延伸大的多;将强势品牌名冠于别的产品上, 如果不同产品在质量、档次上相差悬殊, 这就使原强势品牌产品和延伸品牌产品产生冲击, 不仅损害了延伸产品, 还会株连原来强势品牌, 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派克”钢笔号称钢笔之王, 属于高档产品。1982年, “派克”却展开了对低档钢笔市场的争夺, 开始生产经营每支3美元以下的大众化钢笔, 结果, “派克”公司不仅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 反而让对手克罗斯公司乘虚而入, 其高档笔市场被冲击, 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7%, 销量只及克罗斯公司的一半。因为“派克”经营低档笔后, 其“钢笔之王”的形象和美名受到损害, 不能再满足人们以“派克”为荣和体现身份的心理需要。

3. 双向延伸策略。

该策略是指企业原来的产品定位在中档产品水平,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趋于成熟后, 向产品线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一方面增加高档产品, 另一方面增加低档产品, 扩大市场范围, 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钟表工业市场竞争中, 日本“精工”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当时的国际手表市场, 正逐渐形成高精度、低价格的数字式手表的需求市场。精工以“脉冲星”为品牌推出了一系列低价表, 从而向下渗透进入这一低档产品市场。同时它还收购了一家瑞士公司, 向上渗透高价和豪华型手表, 其中一种售价高达5000美元的超薄型手表进入了最高档手表市场。

(三) 其他特殊类型的品牌延伸

1. 母子品牌或称副品牌策略。

该品牌延伸策略是在母品牌之下延伸出若干子品牌, 母品牌往往可能就是企业名字本身。借助这种策略, 既可以突出母品牌的形象, 又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子品牌的个性。当然, 子品牌是基于母品牌的品牌, 离开了母品牌, 子品牌也就失去了活力。子品牌的各种运作须以母品牌为中心, 紧紧围绕母品牌。“海尔”就是这一策略的成功运用者, 在其推出的系列产品中, 在“海尔”的母品牌之下, 又有“即时洗”、“小神童”、“探路者”、“帅王子”“双王子”等许多的子品牌。

2. 特许经营式的品牌延伸策略。

特许经营式的品牌延伸是世界许多著名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惯用的一种特许经营式的品牌延伸策略, 如果做得成功的话, 可以以较少的资金及管理投入获得较大的利润。以迪斯尼制片 (Disney Studios) 为例, 全世界各地有好几百家制造商向他买到特许权, 以使在他们生产的衬衫、鞋子、睡衣、床单、玩具、书籍、唱片、珠宝、家具、学习用具、食品等等产品上, 挂上迪斯尼公司所有的名字、造型、人物。迪斯尼商店 (Disney Stores) 在全世界的大型购物中心都有据点, 只卖挂有他们商标的产品, 结果非常成功。当然特许经营也有其坏处, 如授权对象的产品不成功, 结果反而拖累品牌的优良名称, 所以事前必须做深入调查, 否则好品牌未得其利, 反受其害。如我国的白酒著名品牌五粮液采用的就是特许经营式的品牌卖断策略, 授权对象可以在其产品上使用五粮液这个总品牌 (以公司名的方式) , 但同时授权对象还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 结果五粮液家族几年间就延伸出了五粮春、五粮醇、五福液、金六福、浏阳河、东方龙、川酒王、老作坊、铁哥们、情酒、岁岁乐、喜寿宴、蜀帝宴、五夜丰、交杯喜等上百个品牌。由于五粮液的过度延伸, 这些延伸品牌鱼目混珠, 大大破坏了五粮液的高档名贵的市场形象。

二、品牌延伸的利益与风险

(一) 品牌延伸的利益

品牌延伸是企业推出新产品, 快速占有扩大市场的有力手段, 是企业对品牌无形资产的充分发掘和战略性运用, 其利益表现在:

1. 合理的品牌延伸能够借助“品牌伞”效应, 加速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

企业推出一项新产品, 要取得市场的了解、接受与认同, 往往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企业在新产品上使用原来的成名品牌, 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与市场“接触”,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品牌延伸有利于降低新产品的促销费用。

企业推出一种新产品, 除了在产品设计、包装等方面要取得市场认同之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 就是要进行持续的广告宣传和系列的促销活动。这种产品品牌化的活动旷日持久且耗资巨大, 它往往超过直接生产成本的数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也就是说, 创建一个新品牌要提高其知名度, 需要花费巨大的市场投资。据西方学者研究, 西方企业创立一个新品牌的平均花费需要5000万美元, 这是许多企业在财力上所不允许的。而在原来的品牌基础上冠名, 或起一个与原来品牌相关联的名字, 则比较容易借助已成名品牌的光环效应, 大大缩短被消费者认识、认同、接受、信任的过程, 极为有效地防范了新产品上市的市场风险, 并可以为企业节省相当大的费用。

3. 有利于强化企业核心品牌的形象。

通过品牌延伸, 使品牌从单一产品向多种领域辐射, 就可以增加市场对该品牌的接触点, 强化品牌的市场形象, 提高品牌自身的美誉度、知名度, 使得品牌的无形资产不断得到增值。

我国海尔集团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就较典型地体现了品牌延伸策略的上述几个优点。海尔集团当年以电冰箱为突破口, 创立了“海尔”这一知名品牌, 之后, 通过这一市场名牌, 海尔推出了相同品牌的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一系列家电产品, 借助于原有的知名品牌, 海尔的系列家电产品快速地占领了市场, 节省了市场推广的时间和费用。同时, 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系列产品, 反过来又强化了“海尔”这一市场品牌形象, 进一步提升了“海尔”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二) 品牌延伸的风险

品牌延伸绝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如果对品牌延伸策略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加以运用, 就不可避免地跌入品牌延伸的陷阱。而品牌延伸给企业带来的威胁, 主要来自于品牌延伸过度及品牌延伸不当。其表现在:

1. 品牌延伸过度。

目前许多企业都热衷于品牌扩张, 借助品牌的原有知名度进行无限制地延伸, 以达到市场扩张和利润增长的目的。的确, 许多企业深知树立起一个有影响的品牌来之不易, 所以一旦企业打造了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后, 为了不“浪费资源”, 加上担心“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便使得企业急于要借助已经树立的品牌来进行扩张。品牌过度延伸, 会使“品牌伞效应”减弱, 子品牌无法及时得到母品牌的有力支持, 成长艰难, 也可能造成母品牌被严重透支。一位营销学家曾这样忠告“品牌是根橡皮筋, 你多伸展一个品种它就多一份疲弱”。在品牌的实际运作中, 就不乏有许多企业由于品牌延伸过度, 而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的例子。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五粮液利用品牌买断方式所进行的品牌延伸, 其居然在短短的数年间就延伸出五粮春、五粮醇、五福液、金六福、浏阳河、东方龙、川酒王、老作坊、铁哥们、情酒、岁岁乐、喜寿宴、蜀帝宴、五夜丰、交杯喜等上百个品牌, 其品牌延伸数量之多、速度之快, 确实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百余个品牌, 绝大多数处于成长期, 都需要“五粮液”这个母品牌的形象支持, “五粮液”已经不胜其累, 品牌资产被严重透支, 市场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再如国际知名品牌“皮尔·卡丹”, 其原有品牌本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但后来其却将这一品牌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用品, 从家具到灯具, 从钢笔到拖鞋, 甚至包括廉价的橱巾, 结果, 其在大多数市场上丧失了高档名牌的形象, 也丢掉了追求独特的品牌忠诚者。品牌无原则延伸, 不但不能发挥原有品牌所带来的优势,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品牌的伤害。正因为品牌延伸过度有可能使企业步入陷阱, 所以许多企业并不贪图由品牌延伸所带来的短期收益, 转而实行多品牌策略。如, 宝洁有100多个品牌, 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并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定位。在中国市场上, “海飞丝”诉求的就是“去头屑”, 飘柔是“头发更柔顺”, 而“潘婷”则是“健康亮泽”, 这不啻为防止品牌延伸带来的各种弊端的有效方法。当然这种策略要求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实力。

2. 品牌延伸不当。

品牌延伸不当的主要表现, 是品牌延伸没有在原来品牌的价值理念范围内进行, 或者品牌延伸超出了消费者心理承受的范畴。比如, 提到“活力28”, 我们想到的是洗衣粉, 但企业却将这一品牌延伸到了纯净水的开发。为了这个新产品, 活力28耗巨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 虽然它们没有用“活力28”这个母品牌, 但广告之后却不忘加上“活力28, 沙市日化”这句经典的洗衣粉广告词。于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了, 喝“活力28”纯净水时, 怎么也抹不去洗衣粉的味道, “活力28”的名字反而对产品造成了伤害。再如, 三九集团是以“999”胃泰这一产品创出品牌的, 在消费者心目中, “999”就是治疗胃病的代名词, 而后来企业却将该品牌延伸到了啤酒, 消费者就会感到纳闷:“999”究竟是护胃还是伤胃?上述都是企业品牌延伸不当的典型事例, 这种不当延伸往往会损害原有品牌的市场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爱义, 韦明.品牌延伸策略的分析与应用[J].企业经济, 2002 (3)

[2].白光.品牌资本运营通鉴[M].统计出版社, 1999

[3].赵海.品牌延伸:馅饼, 还是陷阱[J].经济管理, 2002 (21)

[4].张中祥.品牌延伸策略及其应用——兼与俞雷先生商榷[J].销售与市场, 2003 (9)

[5].唐兴华.品牌扩张[J].统计与决策, 2000 (9)

浅谈未婚少女怀孕的风险与危害 篇7

笔者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二十余年来, 曾对在门诊就诊的未婚少女进行询问与调查, 发现至少有80%的人计划生育服务需要得不到满足, 其中, 20%以上的少女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避孕失败后, 终止妊娠有效的措施为人工流产, 未婚少女的心理状态虽各不相同, 但不乏共性, 恐惧、紧张、焦虑是再所难免的。由于未婚先孕是一种违反社会传统婚姻道德观念的行为, 要受到家庭的指责, 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时她们对流产过程不了解, 往往把流产过程想象得十分可怕, 又担心得不到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同情, 会受到歧视, 表现出心情沉重, 怕见熟人, 甚至隐姓埋名, 虚报年龄。而且她们或多或少会受到男方不负责任的对待, 无法改善营养状况, 无形之中加剧了心理刺激, 而暗自哭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前药物流产被人们广泛地认识与采用, 自1987年以来多项临床药理试验表明, 息隐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可引起早孕妇女子宫内压力明显增强, 诱发与增强早孕子宫的自发收缩频度和幅度, 同时软化宫颈, 合并序贯用药终止49 d以内早孕, 孕妇可达95%以上的完全流产率。但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发生占一定比例, 这与用药时机虽有关联, 更重要的还是孕妇对出血的重视与否, 未婚少女怀孕后羞涩、胆怯的心态势必造成对病情的延误, 最终导致贫血, 身体抵抗力下降。

生殖道感染是人工流产后常见的并发症, 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炎症, 而以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最为多见。炎症虽发生于生殖器官局部, 但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全身, 其发展因素不仅取决于病原体, 还包括患者的情况。人工流产可使患者机体防御能力降低, 以致在正常状态不足以致病的弱毒病原体, 亦能致病。未婚少女由于人工流产后抵抗力下降而处于免疫妥协状态, 遂成为易感患者。炎症急性期, 有时可形成弥散性腹膜炎、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慢性炎症时, 除影响以后的受孕, 增加她们的痛苦外, 又可因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而加重思想负担, 以致影响健康和工作。

未婚少女在人工流产后导致继发不孕的几率在不断上升, 其主要原因是炎症所致, 如术前生殖道有炎症未治疗, 经手术干扰而急性扩散;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不全流产, 均会发生输卵管阻塞。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中, 行1次人工流产者就占66%, 因此, 未婚少女行人工流产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风险类型与危害 篇8

国家审计署2011年首次公布了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全国审计结果, 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高达到10.7万亿元, 相当于中国GDP的27%。其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 710.68亿元, 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46.38%。这一数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对政府信用和政府偿债风险的研究一时间成为热点。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出面, 通过划拨土地国有资产、国债、专项基金、规费和税费等方式注入资产而成立的现代企业, 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截至2010年底, 投融资平台政府性债务中,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1 375.29亿元, 占63.12%,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8 143.71亿元, 占16.38%, 其他相关债务10 191.68亿元, 占20.5%。

审计结果显示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由于偿债能力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截至2010年底, 有22个市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有4个市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了10%[3]。巨大的债务风险和偿债压力引发公众呼吁, 研究投融资平台风险类型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迫在眉睫。

二、投融资平台风险类型分析

投融资平台急速发展和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蕴藏着诸多风险, 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 投融资平台风险可分为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和制度风险三大类。

(一) 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由投资主体、投资项目类型、收益形式、资金流等共同构成的风险因素矩阵, 其中投融资平台举债筹资风险、债务偿还风险凸显。

1. 筹资新建环节的启动风险。

在创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初始动因中,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是主要初衷, 因而政府投入的资本金普遍不足, 举债筹资的门槛降低, 造成偿还能力下降。作为政府出资的主要形式, 国有资产的抵押、政府信用担保成为筹资兴建投融资平台的保障。但高估政府财政收入能力, 重复抵押国有资产的行为大量出现, 造成项目启动环节的高风险。

2. 土地使用权过度资本化带来的资本市场清偿风险。

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在“土地财政、融资平台、商业贷款”的基本模式中相互依存, 政府依托巨额土地收益建立的土地财政既是该模式存在的物质基础, 又随土地价格上涨催生更多合作平台。一旦土地收益建少, 资金链条紧张或断裂, 投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就大幅下降, 债务负担会全面成为政府负债, 引发资本市场偿债风险和地方政府信用风险。

3. 项目自身收益低带来的清偿风险。

由下表可以看出,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资金用途多为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长, 补偿能力低下。资金循环在低收益的基础建设项目中, 一旦后续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就会寅吃卯粮将风险向下一期积累。同时项目建设周期往往长于政府行政周期, 也会造成项目中途搁置、后继乏力的风险。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第35号公告整理。

(二) 管理风险

由于缺乏清晰的责权规制,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运行存在大量的管理风险。

1. 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监管不力和责权不明必然会带来管理风险。

由于兴建投融资平台是由政府担保的准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低, 信息披露与市场参与程度低, 管理机制和问责机制不健全。审计结果显示, 至2010年底, 在36个省级政府中, 有14个未建立政府性债务还贷准备金制度, 24个未建立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市级和县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债务规模底数不清、偿债责任未落实等问题。

2. 投融资平台运行中效率低下的管理风险。

一些地方举债存在盲目性, 资金投向未落实, 有的项目准备不充分, 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债务尚未支出的金额一万多亿元, 有部分债务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 2010年未支出的债务余额有1 319.8亿元, 为此支付利息67.74亿元。

3. 退出机制不健全造成的管理风险。

投融资平台创建后如出现偿债困难和项目后续资金缺乏, 应与其他公司同样进入破产程序, 但由于破产后的债务将转嫁到作为担保部门的政府身上, 造成信用风险和银行坏账。由于不能剥离与政府的关系, 投融资平台的退出机制无法落实。

(三) 制度风险

投融资平台的大量涌现与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和收益权资本化制度密切相关。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分布可以看出, 主要债务发生在东部, 2010年底东中西部政府性债务余额, 分别占49.65%、23.06%、27.29%。土地财政与投融资平台相互捆绑形成投融资平台过热运行的制度风险很大。2010年底,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 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 000亿元, 共涉及12个省级、300多个市级政府。

三、控制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面对各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行中发现的项目风险, 要在项目初设、运行管理和退出机制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要强调项目的创设的合规性:平台公司创设、贷款管理、操作流程、还款来源、抵押担保等按规兴建。披露项目信息和平台运行信息, 注重项目清偿管理, 确保资金流的持续是杜绝风险的主要手段。

应设立风险警戒线, 将贷款逾期率达20%的项目暂停担保贷款, 设置黄色预警区域, 进入预警区域的公司及担保单位要提高项目运行和资金到账效率, 同时加大监管和督促力度;达到解禁标准可继续执行, 持续运行困难则要将项目分解或冻结, 考虑公司退出投融资市场。确保通过动态管理的思路及时控制风险。

(二) 公司经营管理风险规制

投融资平台在经营管理方面, 应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专业的经营层队伍, 形成有竞争力的专业经营部门, 并在投融资管理方面, 强化最高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层授权决策体系, 形成专业的投融资人员储备, 严格控制投资经营风险。

同时增大地方政府举债, 减少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依赖。不仅能加强政府的财政收支管理, 而且还能从总量上控制地方债务的进一步膨胀。

(三) 投融资平台发展制度风险的控制

要解决投融资平台迅速膨胀的问题, 应该从根本上健全财政体制, 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 事权向中央政府转移, 财权划分上向地方政府倾斜, 划清各政府层级间的权利职责, 减轻下级政府的财政负担和融资压力。同时抑制土地使用权收益和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打破高估土地财政收入能力的预期, 让土地的供应恢复到平稳格局, 从而缓解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制度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审计署2011年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EB/OL].国家审计局官网, 2011.

[2]武彦民, 张丽恒.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的风险状态与控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1, (3) .

[3]高培勇.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4]巴曙松.不宜过分夸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J].经济导刊, 2010, (5) :8-9.

[5]何剑, 李雪葱.地方融资平台主要融资渠道探析[J].国际金融, 2011, (2) .

上一篇:结合实施方案下一篇:规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