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推进

2024-10-10

梯度推进(通用3篇)

梯度推进 篇1

所谓梯度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输出信息, 更重要的是能够反馈信息, 主动地、及时地、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所输出的信息, 使教学活动和谐一致地向既定目标运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 教师在备、讲、辅、考等环节中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梯度”与所授知识的“梯度”相吻合。如何把握这种“度”,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以供同行参考:

一、精心梯度设计, 优化课堂结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有这样的体会, 有时突发一个创意, 运用到课堂上去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往往就弃而不用, 其实如果能根据学生实际在细节上做功夫, 稍加修改优化创意, 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材料库的构建上, 我的设计是八分钟小组合作, 写出历史上的名人事例、改革故事, 小组合作至少写出十个, 再写在学习卡上, 张贴在黑板上, 然后每位同学按座次先后说出两个名人, 前后不得重复。此创意能激发学生思维, 开阔视野, 课堂气氛活跃。班级人力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 让学生进行梯度形态下的思维和要素扩张, 进行多向度的训练是较为突出的一点。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只要我们在梯度设计上多加思考, 就能走入“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设置梯度问题, 启发学生求知。

“学启于思, 思启于问”,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 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 才能进行探索。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当发现问题的难度超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时, 可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环环相扣。学生接受能力有好、中、差之分, 整节课的内容设计一般也是由易、中、难逐步深入的。“易”、“中”类问题似乎不难解决, “难”这一部分中所包含的问题也有简单的导入性或延伸性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握好问题的设置, 同时在提问时要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 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铺设好的阶梯拾阶而上, 最终让学生都能“摘到果子”。如讲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时, 教师可按如下梯级设问。有人引用恩格斯的话“反对拿破仑的普遍战争是各民族遭受到拿破仑践踏的民族意识的反映。”认为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是正义战争;还有人根据恩格斯的话, 认为恩格斯对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哪些是对的?哪些不符合史实?应如何理解恩格斯这两段话?这是第一层次的设问, 以简单提问向复杂问题推进。接着又设一问:从这个讨论中可以看出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有关结论。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设问, 由运用历史基础知识上升到辩证思维的训练, 这一层次显然高于第一个设问。第三个设问是:应当怎样研究历史?这一问是梯度更高的史学问题。由此可见, 设计有梯度的问题, 层层渐进, 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计梯度训练, 取得不同成效。

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有难易之分, 易中有难, 难中有易, 易与难是相对而言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离不开必要的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以及学生知识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差异, 应有满足不同层次的死搬硬套题、适度变换条件题、灵活多变题和拔高升级题。老师既要征求学生意愿, 又要把握原则。有的学生暂时只会死搬硬套公式或例题, 有的学生较能灵活应用;优等生就需要有拓展性或纵横联系较广泛的习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作题的兴趣。所以课堂上训练题应设计三种类型, 并且同时出示易、中、难类型的题。作“易”类题的学生选作“中”类, 做“中”类题的学生选作“难”类型的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题做。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 老师就要安排他们去作那一类型的题。老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的方法很多, 对于死搬硬套类题只需对答案即可;“中”类题的讲解要照顾全班学生;处理“难”类题时, 为照顾差生可以让他们再练一些“中”类题而不必听他们听不懂的“难”类题。

四、把握评价梯度,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当然, 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学的梯度艺术高深莫测而又简单实在。做的好能激励全体学生比、学、赶、帮、超, 反之, 优等生也会倒退到最差学生行列中去。因此评价梯度更为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有驾御全体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耐心和精力, 绝不能冒然分档。学生的接受能力、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学习习惯的养成, 老师在评价上要有相对应的“评价梯度”。决不能因为差生作的题简单而不屑一顾。差生作对低档题应该及时肯定, 而差生作到中档题时, 更要大力鼓励宣扬, 并适时鼓励他作中档题以次上升到中档。中、优档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向更高峰攀登。

总之, 我们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差异, 艺术化的设计教学“梯度”, 使优等生吃的饱, 后进生吃的消。只有这样, 学生会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课堂上学生会从听懂学会向懂听会学转化。通过“梯度原则”的课堂设计、课堂提问、课堂训练和课堂评价, 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涛, 2011, 《课堂教学中我的梯度教学法》

〔2〕刘燕.对话教学及其应用类型示例〔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6. (1)

〔3〕《“问题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孙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七期

〔4〕《幼儿教育》2006年07期《教学活动要有梯度》朱雪

〔5〕《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2期陕西师大出版社

〔6〕《素质教育评价》家瑞、孙孔懿

梯度推进 篇2

陕西汉中刘兴聪

编者按

语文课堂,应该体现三个梯度:让学生近能看到急流,中能看到河流,远能看到海洋。

一、“独上高楼”

抓住文章“穴位”,点开来,让课堂学习,激流滚滚,浪花飞溅。

李华平教授说:“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不管是阅读教学课还是作文教学课,都必须聚焦,只有聚焦到某一个点上,聚焦得准,聚焦得稳,聚焦得狠,这节课才是高效的”,这“焦”在哪里?我觉得便是精准地挖掘教材内涵,找到文章的“穴位”。

比如,鲁迅的《雪》,很多老师步入了“错误路线”:打外围战,用作者的经历或者思想来诠释、曲解文本,而本文理应从文本形式和内容的设置出发,顺藤摸瓜,找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是很讲究的事情,文章标题是雪,而开头和结尾都写雨,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穴位,是剖开文章的关键,通过去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出:“暖国的雨”其实就是活泼美丽的世界,具体以“江南的雪”为嫁衣,滋润明艳,但它终归是“温室里”的“娇贵之花”,很快在江南温和的天气中融化不见。而“雨的精魂”其实就是朔方的雪,为改变寒冷的世界,永远的旋转升腾抗争,是永恒的生命。所以,鲁迅先生喜欢江南的雪,更钟情于朔方的雪——努力让死寂的世界焕发活力。再看语言形式,为了再现南方雪的甜美与生机,用形容词、长句;为了表现北方雪的壮美与张扬,用动词、短句。

再如,《喂,出来》,对谁“喂”?表面洞,实则人。什么“出来”?表面石头,实则人性与道德。所以,文中的“洞”,便是人性之漏洞,道德之漏洞,所有的黑暗之洞。

再比如《送东阳马生序》,“苦学”,显然不符合拥有优越条件的马生,并非是要马生摒弃优越的条件,去感受苦难,即成才的关键不是苦难,而是“嗜学”,心中有学习之志趣,便用心专,便学有成。

又如《醉翁亭记》抓住“乐”“醉”“醒”和几个称呼,便能让学生领略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欧阳修的那种与民同醉、与己同醒的状态与情怀。

再如胡适《我的母亲》写道“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为什么不说是死了丈夫?儿子称母亲为“寡妇”,母亲是何等的艰难不易,儿子是何等浓郁而悠长的哀伤与疼痛。还有,“恩师、慈母、严父、严师、后母”,按理说只一个称呼“母亲”,这么多称呼,饱含的是满满的敬重感激和深沉而绵长的爱戴与心疼!

《伤仲永》,悲剧的条件?主观上:仲永;客观上:仲父(家庭环境),邑人(社会环境)。悲剧根源?“世隶耕”。《爸爸的花儿落了》,“父爱”“别离”“成长”的伤与美。《猫》,爱与和谐;爱的自私与偏见。《小石潭记》,小石潭的象征性。等等,才是我们该聚焦、掀起狂澜的地方。

二、“山长水阔”

抓住文章的“血脉”,散开来,让课堂学习,滴水汇河,波光粼粼。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歌德对文章写作奥秘的揭示,对探究文本同理。

如《端午的鸭蛋》《吆喝》,两文为什么都用方言写作?在探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转换成书面语,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白:因为方言鲜活生动亲切,很地道,很质感,对于事物的表述功能比普通话更强、更细、更具体,能最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所以,作者以方言为外衣,包裹的是那份难以释怀的沉甸甸的家乡情结。满怀故乡情结的人沉淀在内心深处的绵长思绪,与之相匹配的最佳语言形式即就是方言。文章的篇章形式同样需要破译。如,杜牧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所以在学习《赤壁赋》时,不但要读懂该诗,还应该借这首“二十八字史论”,引导学生体会杜牧诗高在何处。

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等篇目,我们要归类出:1.他们都革新,都失败,都被贬,这些高贵的灵魂在用文字向我们倾诉他们的状态和理想,这是珍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2.“记”这种散文体裁的借景言情、感世抒怀的特色与行文方式。

三、“望尽天涯路”

抓住文章的“脉息”,荡开去,让课堂学习,漂洋过海,一目千里。

李华平教授提出语文教师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即“为了谁”,“往哪里走”。往哪里走?我觉得,纵横捭阖,带学生到天涯海角去,让他们豁然开朗、明了通透。还是以《端午的鸭蛋》《吆喝》为例,在学习了这两文的方言使用,我们可以推及其他文学作品,比如贾平凹、莫言、韩少功、孙犁、沈从文等等的作品,让学生鉴赏:方言中有许多很有表现力的东西,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表达形式。适当采用方言成分,可增添作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传递人物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乡土文学就得力于方言的鲜活质感,亲切温馨,更具张力,最民间,它承载着厚重的地域文化,折射出方言区域的人们的性情喜好、乡土人情,名家大师都很善于对方言进行挖掘复活、过滤抛光,赋予新的生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全新的阅读享受。

同理,学了《我的母亲》《醉翁亭记》《五柳先生传》等等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究文章称呼的妙用。

余映潮老师说,课堂教学核心技术有三项:教材研读技术、教学设计技术、课堂实用技术。我认为就着穴位点开、靠着血脉散开、顺着脉息荡开,三个梯度也可以算是课堂教学技术。

梯度推进 篇3

诗歌翻译中的同一性梯度与审美性梯度--诗歌翻译的认知修辞学考察

翻译活动同一种语言内发生的命名活动一样是译出语对译入语的命名,翻译主体命名的结果使得原文和译文形成同一关系,因为命名手段的不同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分别实现了概念性结构对应同一、表达性同一和认知性同一,而认知性同一是诗歌翻译主体的`审美经验积极介入的结果,其审美性梯度最高.

作 者:刘华文 Liu Huawen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刊 名:外语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诗歌翻译   认知辞格   审美介入   同一性   审美性  

上一篇:理想生活环境下一篇:等效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