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环境

2024-10-10

理想生活环境(精选12篇)

理想生活环境 篇1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种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教师没有把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对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活动的方式以及合作任务的规定等事先没有周密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显得很随意,合作学习活动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意合作,问题缺少讨论价值。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提出具有挑战性、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根本无须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来解决。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组织合作学习,就不能把学生引入与课文的深层对话。拿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是一目了然的问题,让学生去合作讨论,只能使合作流于形式。这种动不动就组织小组讨论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很普遍,这反映了部分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环境时,不愿意花功夫,也反映了许多教师在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时,存在“绝对化”倾向。我们应该明白,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应该因学习任务而异,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有些学习任务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却未必有效。

2.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来品味作品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青海湖梦幻般的美的。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一找你觉得写得最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说一说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全班学生立即分小组开展活动。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读书声。每小组基本上是一位学生讲,其他学生听。 )

(4分钟后。 )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请各小组把合作学习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中“让语言美丽起来的地方”。

应该说,该教师在引领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时,设计安排了合作学习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的环境,以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但是该教师设计的这个环节,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首先,没有给合作前的个人独立学习和思考充足的时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摆在首位的,只有在个人拥有对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才能够达到互为补充、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效果。个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时间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品读、获得体验时,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里一人讲、其他人听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其次,没有给小组的合作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案例中,学生要在短短的四五分钟时间里完成教师布置的“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的任务是很难做到的。缺少了学习时间保障的合作活动只能是走过场。合作活动前,给学生个人学习多少时间?给个人学习规定什么任务?合作活动要完成哪些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仔细思考。

3.合作小组的组织过于随意 ,缺乏明确的合作分工。

目前,大部分合作小组的组建都是采用前后桌学生随意组成小组的方式。应该说这种组建方式有一定优势,如组织起来比较省力,用不着教师煞费苦心地思考小组成员如何搭配;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想放便放,想收就收。但这样的组建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起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合作活动,很难起到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等效果。有些学习任务,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就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同时,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成员也往往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活动中一般都是一个人讲,其他人仅仅是旁听,闲谈、闲听、闲坐的“三闲”现象并不少见。

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效合作学习环境呢?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我们向教师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以座位前后四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有其长处,应该是选择之一,但不应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方式。教师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本班学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灵活地组建各种合作学习小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片段:

(1)梳理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 《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 , 请学生讲一讲,通过读课文,从中发现了哪些美点。

(3)师生共同归纳课文美点 :景物美、人情美、语言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 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4)将选择相同美点的学生组织成一个话题讨论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巡视点拨。

(5)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不同阅读体验,将学生分成三个合作组(为方便讨论,每一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一起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拥有自己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和同学交流探讨,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由于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关注点,有共同的话题,各自又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讨论时都十分投入,这样的组织方式无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氛围。这位教师采用的是“兴趣分组”,其好处是让各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接受和支持。

采用同组异质的形式,更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组织能力、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分组,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合作学习与松散组合的小组讨论的不同还在于,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有专门化的任务,还要有支持有序完成任务的专门化角色。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还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和分工,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干,让他们感觉到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师生事先已经知道;二是学习的主题在课堂上随机生成。我们所进行的合作学习主要属于前一种。从学习任务的角度说, 这种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围绕已经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设计能将合作活动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注意两点:一是小角度大容量,这样的问题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一个问题的讨论能牵动整篇文章;二是大价值小难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代替学生思维,直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口技》教学设计片段:

(1)师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请学生自读课文 ,找一找 ,口技者“善”在哪里,怎样写“善”。做好笔记,并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学生完成课堂智能训练 ,巩固字词。

教师抓住课文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句话中的“善”字提出问题,看上去似乎很小,但一字立骨,能引发学生对整篇课文从内容到写作技巧的全方位的思考讨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这个问题提得新、提得巧,能够激发学生合作讨论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3.创设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都要认真设计。能否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最应该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上,在最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时候,适时地组织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创设出合作学习的最理想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在合作学习的时机出现时,要能够及时把握,这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时机尚未出现时,要创设时机。

许多教师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时机的创设关键是要围绕合作的问题作充分的铺垫。首先是合作技巧和习惯的铺垫,要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合作学习习惯,掌握合作学习技巧,这主要靠平时;其次是文本的铺垫,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了解文本; 再次是相关知识的铺垫,对合作学习中涉及的而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心中有数,要采取相应的举措,或者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准备、搜集整理,或者由教师提供;最后是合作心理的铺垫,要有意识地强调合作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学生注意,要让学生明白,该问题必须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解决。

4.适时评价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良好的合作氛围的形成,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情绪,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与信任),学会交流(理解与沟通), 学会合作(互助与竞争),学会分享(体验与反思)。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的适时评价十分重要。在合作活动中,教师要以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及时肯定表扬,对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消极态度,及时指出和纠正,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必须强调的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哪些方面要进行评价,采用何种形式、如何进行评价,不是课堂上的随意行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和谋划。

理想生活环境 篇2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方能改变别人。

生活就像吃酒席,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不管你爱不爱吃,它都在桌上摆着。

我们要保持微笑,给孤单的人一个心情的拥抱。

人如果不试着活下去,就不会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我昂起头,你永远别想看见我为你流泪的样子。

就算会有一天没人与我合唱,至少在我的心中,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

年少的爱意,是黎明前的薄雾。

“大副”的理想生活 篇3

可是,婚后3年,我非常可悲地发现,自己已然沦为哥们中的笑柄,每次朋友聚会,那面“模范丈夫”的流动红旗总是插在我头上,我屡次强烈抗拒均无效。每次,张松都会恨铁不成钢地数落我:“江南,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气概?能不能给咱们男人长长脸?”

我心知肚明,肯定是梅琳又在“妇女学习会”上大肆宣扬她的驭夫术了。

我出差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稳,梅琳就把家事便签本递给我,然后描眉抹粉一番,说女友相邀去星巴克喝咖啡,踩着高跟鞋翩然离去。我翻开便签本,第一页写着:“客厅灯管坏了,老婆做不来,原因有二:第一,我扛不动梯子;第二,我勉强上了梯子会引发眩晕而导致摔下来,后果會很惨。”我笑了笑,骑上人字梯,小心地找到灯具里坏掉的灯管,三两下搞定。

第二页:“鱼缸需要换水了。老婆本来想亲自换,可是我这细胳膊细腿的,你也知道,这是力气活,应该是爷们干的。”那当然,我可是家里唯一的爷们。我挽起袖子,用吸管把脏水抽到桶里,共计倒掉7桶脏水,胳膊又酸又麻,再一鼓作气清洗鱼缸内壁,消毒,注入清水。当一尾尾可爱的红色鹦鹉鱼欢畅地游来游去时,我擦擦额头的汗珠,将便签本翻到第三页。

“马桶的下水管道堵塞,亲爱的,你不在家,我愣是跑200米去公共厕所,这事你一定能搞定!”梅琳可怜巴巴的样子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豪气顿生,我是大力水手,我怕谁?拿起皮拔子,使劲捣鼓几下,OK了!

梅琳喝完咖啡回到家,经过检查,发现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她踮起脚尖“叭”地亲了我一口:“老公,你真棒!”

我哀叹一声,我哪里是“老公”,简直就是“劳工”。可谁让我就是喜欢梅琳夸奖我、肯定我呢。想当初,我一没钱,工作又一般,房子连影子也没有,梅琳却非我不嫁。她真诚地说:“你现在没钱不代表你会穷一辈子,你虽不是金领,但好歹是干技术活的,不会有失业的潜在危险。另外,你第一次帮我家修水管,居然带了装备齐全的工具箱,可见,你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当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不是看中外在条件时,说明她认准了这个男人对待生活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力量与智慧!”梅琳在我耳边轻轻说道。我飘飘然,并发誓死心塌地对梅琳好。

可是人都有惰性,我也不例外,当朋友们聚在一起吹嘘自己在家里的大男人地位时,我恨不得钻到桌子下面。我羡慕张松所勾勒的幸福生活:一进家门,无论多晚,妻子都会端上一碗香浓的汤。他懒懒地窝在沙发里看球赛,妻子则一直在洗衣服、擦地、整理厨房,忙完还不嫌累,非要给他捏捏肩膀。更别说每晚睡前,她都会给张松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泡脚……

我汗颜,在我家,通常是梅琳陷在沙发里一边吃零食,一边指挥我干这干那。只是在她花样翻新的夸奖之下,我觉得干活就是享受生活。

张松描述的幸福场景刺激了我。聚会结束后,我一边走,一边异想天开想起了自己的家庭理想。其实,结婚时,我的理想就是过张松那样的生活,悠闲、自在、懒散、无拘无束,被妻子伺候得舒舒服服。

谁说男人就必须承担与体力有关的责任?谁说男人必须具备五项全能,开山、劈柴、挑水、种田、收割样样都会?能盖房、会制造,上得战场入得殿堂,急了还能背着老幼病残孕逃命?穿越回现代,谁说男人就必须充当摇钱树、保护伞、出气筒、“煮夫”、水电工?

这样想着,我到了自家门前,往常这个时候梅琳肯定去健身了。我掏出钥匙,当钥匙在锁孔里轻轻转动打开防盗门时,我听见梅琳和张松的妻子在聊天,她们聊得热火朝天,居然没听见我开门的声音。

张松的妻子语气颇为骄傲:“嫁张松算我好命,家里大事小情他从不让我操心。钱挣了,还不在家充大爷,家务活该干还是一样干,就不像有些男人挣了点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两手半滴水都沾不得……”啊,原来张松是在外面充大爷啊,我强忍住笑。

梅琳也坦言:“干活的老公最性感嘛,我也最爱我家江南穿着围裙炒菜的样子。你想想,一个男人若是进了门像是进了无人之境,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那说明,他不爱这个家,更谈不上爱家里那个女人。”

梅琳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原来无形之中,我这个为哥们所不齿的男人,居然给老婆吃了一颗婚姻的定心丸。

看到我,两个女人会意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妇女学习会”到此结束。

那天,我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理想,跟老婆掏心窝子:“你苦闷时,我就是耳朵倾听你;你为难时,我就是军师点拨你;你危急时,我是你的避风港容纳你。”梅琳轻轻靠在我的肩膀上。我在她耳边低语:“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大副’,为你排除万难,一起乘风破浪。”

其实,家庭里谁是“船长”谁是“大副”不重要,“大副”能不能晋升为“船长”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两个人用爱、用心共同经营一个家,以温和、成熟、包容的心态满足对方对情感的需求,对安全感的渴望。

如此,才能炼就婚姻的金刚之身。

编辑/曹雯

巴渝传统聚居理想环境观探析 篇4

一、山地观的形成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很早就对山地产生了感情。在人类出现的早期, 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较低, 对于“山地”这一雄伟的地理现象既崇拜又畏惧, 常常把它神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逐渐加深了对山地的了解,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山地观念。

(一) 山地观形成的思想根源

巴渝古镇选址建设中山地观的形成, 在初期意识形态方面应该说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

1. 首先是受根深蒂固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思想体系中崇尚“天道”观念的影响。

“天道”观念诞生于启蒙时期的人类思想, 并一直贯穿于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被各种东方宗教所吸收, 从根本上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思想观。在这里, “天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 是神秘莫测的自然造化。人生存于天地之间, 应该听从“天命”, 不得稍有逾越。

2. 其次, 巴渝古镇山地观的形成还受到佛教的影响。

大到佛教寺庙, 小到菩萨神龛, 巴渝古镇中一般都有佛教设施, 也可以从巴渝古镇居民的一些生活习俗中看出居民对菩萨神佛的尊重一直延续至今。佛教讲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万物和宇宙的存在是根本之道, 人们不应该与之相抗衡。同时, 佛教中“众生平等”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东方人的思维, 人们渐渐地由爱护自然界的所有生灵进而扩大到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形成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风尚。

3. 另外, 起源于四川的道教在历来被视为与巴蜀同一地理单元的巴渝地区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道教对巴渝古镇山地观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道教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原。它先于天地万物而生,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人们要想保持阴阳调和的最高境界, 只能“依道而行”。从道教所强调的“四时依序”、“五行定位”等主张中不难看出, 道教学说宣扬人们应向虚无混饨、自然澹泊的境界靠拢, 而这实质上流露出人应该向自然环境妥协的主张, 希望人不要去有意改变什么, 保持“无为”才能做到对“道”的遵循。

可见, 在这三种思维里, “自然”是一种极其神秘的东西, 它高高在上, 不得不令人产生敬畏的感情。人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是从属的、次要的, 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去理解自然、接近自然。于是, 在对待“山地”的问题上, 巴渝先民乃至整个东方人的出发点皆是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 表现较多的是对山地的因借、利用, 不主张过多采取人为改变的手段。

(二) 巴渝地域特征对山地观的影响

山地观念在山地城市、城镇、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是以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 巴渝古镇选址布局注重对山地的顺应和对山地环境的保护, 建筑讲求与山地自然环境的结合, 是中国传统的崇尚自然山地观的生动体现。许多巴渝古镇有着千年的历史, 而其山地聚居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山地文化是巴渝古镇聚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巴渝古镇的山地聚居面貌有着鲜明的特色,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首先, 由于巴渝山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多种多样, 使分布各地的山地聚居面貌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由于山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 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方式、程度都与平原地区大相径庭, 因此山地聚居的面貌与平原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

其次, 巴渝地区历史上受到过其他民族及民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条件, 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明历程。受此影响的山地聚居功能和形态, 也呈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

第三, 巴渝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山地农耕文化, 它是巴渝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主流。围绕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传统技术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 并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对山地聚居环境的特征塑造, 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二、风水与山地观

(一) 风水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人理想的居住环境、空间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和补充, 发展成风水理论的合理内核。文人学士山居和田园居住的理想和实践也以典型的风水面目出现, 最后形成风水构成模式。李约瑟指出“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 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的宇宙哲学”, “建筑师Werner Dlaser也认识到:“阴阳作为一个符号的关联系统, 构成了说明 (中国) 文化秩序的尺度”。我国宇宙观的特色集中表现在有机整体上, 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与人是平等的, 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 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中国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儒家和道家都把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和宇宙融为一体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道家从静入, 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 “顺其自然”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儒家从动入, 强调自然界和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孔子所说“生生之谓易”即强调生活就是宇宙, 宇宙就是生活, 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 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

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造成了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阴阳风水观念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它的原型与构成, 亦是对中国人理想环境观的总结和发展。

(二) 从风水学说看巴渝传统聚居的山地观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中, 处处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之意。风水理论大致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形势派, 主要着眼于山川形势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二是理气派, 主要注重于建筑本身的方位朝向和布局。而不管是什么流派的风水术, 其根本出发点都讲究考察山水、踏勘地形, 把对山形、地势的考察、选择放在首位。

风水家们追寻“来龙去脉”, 表现出人们对山川形势的关注。因为, 山脉在风水中通常被称为“龙脉”, 人们只有通过观察山体的走向、起伏、围合, 才能找到理想的“风水宝地”。经历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个步骤后功德圆满, 就完成了对山地环境的考察和理解。接着, 人们关心的是对山地的因借和利用。在对巴渝古镇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众多巴渝古镇在选址、布局及单栋建筑选点建设方面都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如位于嘉陵江畔的瓷器口古镇, 《巴县志》有云:“由歌乐山东衍为龙隐山……又东为石壁山, 一名金壁, 石壁崇峻, 横斜江边。龙隐、石壁二山之间为龙隐镇, 水路交会, 相便舟车, 为镇西重镇, 陶器甲全县, 故里人称曰瓷器口”。这段描述道出了瓷器口古镇的总体山水格局。从风水的角度来看, 瓷器口古镇背依歌乐山, 气势磅礴、雄浑绵远, 具龙脉之相, 龙隐山圆润丰富, 是典型的朝案取形, 左青龙 (凤凰山) , 右白虎 (金碧山) 对集镇形成环抱之势, 再加上与嘉陵江的环绕, 共同构成了瓷器口古镇面山背水, 山环水抱的理想风水格局。

虽然风水理论搀杂了许多玄学和迷信的色彩, 但它实质上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方面丰富的内涵, 以现代的眼光看, 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剥开风水神秘的说法, 客观地分析其各种做法, 无外乎是在各种相异的时代背景、地理气候环境、人群集落方式中寻找各种理想的环境设计方法和设计作为的努力及结果而已。传统的风水在巴渝古镇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处不在。风水通过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评价和取舍,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 风水的科学内核为古镇创造了适宜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也为古镇营造出美好的山水格局 (见图1) 。

三、巴渝传统聚居的理想环境观

自然至上的山地观和风水理论的发展, 对人们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也使得中国的审美观总体体现出浪漫、崇尚自然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以表现浪漫自然山水情怀为主题的不在少数, 历史上许多绘画作品也都表现出聚落周围的环境特征:前临水面, 周围有山林围合。可见, 居住文化与山水的结合成为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源头, 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着居住环境观的发展。《诗经·小雅》中所说的王宫所处环境:“秩秩斯干, 幽幽南山”, 便描述出了靠近润水、面对青山的建筑配置, 显示了古代匠师在选址时对水源和景观方面的注重。“卷帘唯白水, 隐几亦青山”更是表现出网罗大地、饮吸山川的宇宙意识和胸怀。这种审美观包含着古代文人学士对环境的追求和理想, 在中国传统场镇的布局和建设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渝地区丘陵众多、水系发达, 自古以来, 城镇的布局和建设都极其注重山水环境关系。可以说是山地地理环境与聚落形态共同作用构成了典型的中国式的理想居住环境。史料记载, 明清时期重庆城:“盖渝州乃在一磐石上, 地形如龟, 右嘉陵而左大江”。可见重庆位于四面陡绝、两江交汇的平坦之地, 布局临水依山, 空间开敞。从清朝时期涪州 (今涪陵) 城的文献插图和涪陵市1930年建城图中也可反映出这种山水环境布局 (见图2) 。巴渝古镇的选址通常都位于山水交汇之处,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场镇布局和建筑布局更是不可避免地要与附近的自然环境直接关联。巴渝先人在不断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巧妙地结合自然创造出理想的居住环境。

资料来源: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

资料来源: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

(一) 大山水格局

巴渝先人在城镇建设上十分重视对山水环境的利用, 善于在现实环境里寻找城镇之美的自然源泉。

在现存的地方志中包含着丰富的城市建设史方面的内容, 地方志中大多记述有城镇乃至村镇的选址依据、周边的山水环境特点等:

《夔州府志》描述大昌古镇:“诸山萦绕峭壁如画”。

《酉阳直隶州总志》描述龙潭古镇:“州东九十里, 酉水绕其东下”……

从文献内容看, 以介绍城镇外围的山水环境和人文景点为主或是内部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另外, 还有一些文人诗词也描绘了城镇的山水景观, 如清人沈增在宁场古镇时赋诗云:

烟云惯作画图铺, 遥衬峰头寨影孤。

古嶂千寻山势陡, 寨江一派水声粗……

巴渝古镇是在独特的山水环境和社会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其构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盘曲自由的河流构成了整个巴渝地区地形地貌, 使得这里很少有平整且具规模的用地, 因此大多数古镇的用地条件都十分不利, 有相当部分布局在山水相夹的带状阶地上。从人类聚居的角度看, 理想的聚居环境应该有一定面积的用地, 便于城镇建设, 而这正是巴渝古镇山地聚居环境最缺乏的。为了尽可能适应山地地形地貌特点, 古镇在选址布局上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调整。从古镇自然环境来看, 也正因为巴渝古镇顺应自然地势“相地而建”, 同时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条件, 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城镇的建设中, 才使得自然与人工环境相互渗透、和谐共生, 体现出“山——水——城”辩证的统一 (见图3、图4、图5) 。

资料来源:《忠县建设志》

(二) 居住环境

我国人民对居住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要求,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一个重要特征。在文学和绘画作品中, 保留下许多对理想环境的描述。如《后汉书》载仲长统的一段话:“欲卜居清旷, 以乐其志。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 背山临流、沟池环匝, 竹木周布, 场圃筑前, 果园树后” (见图6) 。描述出古人对居家选址的环境选择。“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诗) , 这种“与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创造了优美的文学传统, 也塑造出‘文人’生活方式, 而这种‘文人’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我们典型的生活方式, 恬淡抒情产生了另一种生活意境。在居住形态上, 表现为住宅与庭园的融合;在屋宇选址时, 多喜欢与山水林木相接近, 所谓‘居山水间者为上, 村居次之, 郊居又次之’ (文震亨) ”。

这些文学和绘画作品里面尽管有一定的臆想成分, 但它们必然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当这些理想变为一种观念后, 又会对选择实际的居住环境产生影响, 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资料来源: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组

资料来源:《重庆古镇》.何智亚

资料来源:《中国古镇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渝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多变, 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地环境对于古镇民居的限制作用较其他地区显得更加突出, 因而古镇民居的建设与环境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巴渝先民在长期的建设活动中的不断累积, 使得古镇建筑美与自然美统筹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美。古镇建筑紧密衔接、比邻相生, 建筑、院落与街巷组成整体, 共同构成古镇内部实体环境。

1. 簇群环境

巴渝地区复杂的地形对城镇发展造成了明显的限制作用, 建筑往往根据地形的变化灵活构筑, 尽可能集约性的发展, 形成相对紧凑的结构形态。同时, 又受到山地地形条件的制约, 最后形成了成组成群的簇群形态。簇群状的外部空间表现在组群中形成的院落, 能够为相邻建筑共用, 这种共用关系也强化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另外, 山地地形的三维性与复杂性以及古人建设中尊重环境、顺应环境、追求理想栖息地的环境理念, 使得一些古镇建筑顺应等高线层层布置, 因山就势, 由低到高, 层层叠叠, 聚簇而立, 形成了屋宇层叠、高低错落的独特“多维簇群”的空间形态 (见图7) 。这种建筑簇群空间常常因境而成, 随曲合方, 所反映的空间层次和环境景观层次远比平地丰富。

巴渝古镇建筑的簇群形态一方面是受到地形条件的约束被动的产生, 另一方面簇群连聚错落, 互相因借, 外围多竹木环绕, 其环境景观效果让人尤觉乡居景物的优美, 也体现了古人在城镇建设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

2. 院落环境

巴渝古镇院落具有多种形式, 但其原型仍是传统的天井式合院。基本构成方式通常都是以天井来进行组织院落的“间”。天井有着通风、采光、排水的功能。从风水说的角度来理解, 天井是一个气场, 有藏风聚气, 沟通天地之功。《八宅明镜》记载:“天井乃一宅之要, 财禄攸关, 须端方平道, 不可深陷落槽, 不可潮湿污秽, 大厅两边有弄二, 墙门常闭, 以养气也。凡富贵天井自然均齐方正, 其次小康之家, 亦有藏蓄之意, 大门在生气, 天井在旺方, 自然明阳凑节, 不必一直贯进, 两边必有辅弼。诀曰:不高不陷, 不长不偏, 堆金积玉, 财缘绵绵……”。这种说法自有其迷信的成分, 但天井对形成居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态所起的深层次的作用可见一斑。

天井是院落最重要的构成元素, 也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空间。古镇居民平时烧水、进餐、休息、娱乐等生活起居都在天井, 待客也是如此, 大家都热闹地围坐饮茶、休息, 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特色, 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情趣。

巴渝地区场镇院落是传统聚居文化中取势、纳气的精神与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将院落建筑本身融入自然环境, 组成和谐、健康的聚居环境, 是古镇院落布局与建设的重要特征。古镇院落充分利用自然的景观要素, 随山势高低起伏, 将建筑与一瀑一石、一草一木结合, 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略成小筑, 足征大观”, 以此尽得自然之美。

3. 街巷空间

巴渝古镇的街巷多为坡道或梯道, 其特点表现为断面狭窄、结合地形、自由灵活、富于变化, 这是与山地城镇的特点相适应的。古镇街巷除满足基本的物理需求外, 也是重要的交流场所。古镇的公共性场地不多, 日常生活中居民往往悠坐在自家门前, 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 同时与左邻右舍或路人相互攀谈, 呈现出一幅亲情和睦的画面。

古镇街巷随地形变化高低起伏、曲折回转, 不一味求直, 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串联成为有机的整体, 使得城镇呈现出多层次、富于变化的形态。而古镇建筑平面的错落又会使街巷平面出现不规则的外形, 从而产生变化的空间序列和步移景异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 巴渝古镇街道通常夹于建筑之间, 却往往在一定距离后忽然开敞, 形成半边街的形式, 其原因一般是因为一侧建筑已经损毁无存, 或者限于用地只能一侧建设。这种形式的产生固然有其无奈的客观原因,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也是古镇居民有意识地将自然环境景观引入, 在一开一合之间, 足见古镇人对营造美好居住环境的良苦用心。

四、结语

巴渝古镇人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塑造可谓独具匠心, 大到场镇选址布局, 小到居家院落, 乃至对一草一木的精心利用, 无一不精雕细刻却又浑然天成, 处处营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古镇建城兴场充分利用自然山水, 顺其自然, 不拘形式, 格由自出。建筑院落的布局上更是处处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时又受到文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充满着钟毓灵秀的气氛。体现出古镇居民对理想居住环境的不懈追求。对自然美的充分尊重与利用, 加之地形造就了处处青山绿水的佳境, 使得巴渝古镇“犹如丹青长卷, 无处不具诗情, 处处皆可入画”, “樵夫与耕者, 出入画屏” (庄裕光) 。古镇理想环境的塑造既受到传统理念尤其是风水理论的指导, 又反过来促成了环境观的发展与成熟。

同时, 也应该看到, 古镇居民历经岁月营造的理想居住环境正经受着考验。大量新建建筑不再顾及对理想环境的追求, 肆意的破坏着自然山体, 也破坏着城镇原有的和谐。古镇房屋大多建于明清经济繁荣时期, 多为木构, 年代已久, 破烂不堪。房屋的破坏使房屋实际可使用面积大大减少, 又由于房屋多进深大, 采光通风不好, 阴暗潮湿, 居民多在房屋中加隔墙, 在天井中搭简易房, 使环境条件更为恶劣。古镇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污水直接排放污染了河流水体等。这些现实问题使得古镇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却又无力维护, 与现代高舒适性的居住环境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卢济威 王海松, 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尚廓, 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境观,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赵万民, 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梁雪, 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理想生活作文 篇5

有人曾经问过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随口说了一句:“还没有呢”今天我就好好想一个问题—我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这个名词对我来说应该算是新名词吧!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名词。今天我仔细的剖析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喜欢做什么?记得小学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在那篇作文里我写了我想象中的脑电波耳机,这种耳机是用脑电波传输信息的。但是写下了这篇作文后就把他忘在脑后了,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种耳机做出来。

仔细想好后,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我要把这种耳机发明出来。所以我现在开始要好好学地理,让这个理想实现。

理想的床上生活 篇6

真正的生活在卧室

在一项有5000人参与的调查中,在每天的24小时里,有40.67%的人8小时从事着和床有关的活动;17.16%的人和床的亲密接触不到8小时;39.55%的人呆在床上的时间在8~12小时之间,而真正奢侈地拥有床上生活超过12小时的人才只有2.61%。

可以肯定的是,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加上为这1/3所做的准备工作,在卧室超过的时间更多。在《家人》杂志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调查中,睡觉、聊天、做爱是卧室最重要的几种功能,有68.66%的参与者与另一半的交流、沟通、诉说、聆听都是在床上进行的。

毋庸置疑,卧室是居室文化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着人的睡眠、健康。在居室环境大大改善的今天,卧室文化正在形成,它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品位、修养、趣味,反映出其家庭成员的融洽度,甚至是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高质量度过在卧室的时间,实质上是延展一个人生命的宽度。

理想生活环境 篇7

黄:今天我们来谈谈理想城市这个话题。先不问你理想城市是什么样子, 我们先来说说南宁。你在南宁工作生活那么多年, 觉得南宁怎么样?

非:南宁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历史上属于岭南和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但城市在上千年的发展中, 也融会和接纳了大量外来人口, 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 形成了南宁开放包容的气质。我觉得它很有开放包容的魅力, 它正走在逐渐多元化的路上。

黄:但是很多人认为, 南宁的“开放”往往局限于某方面的保守, 而所谓的“多元”则说明了它的没有特点, 它仿佛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城市。

非: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这样看——一方面, 从城市和市民性格来讲, 南宁不是那种保守和带有排外情绪的城市;另一方面, 在观念的开放上, 不但南宁, 甚至整个广西, 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确实有不少差距。我觉得南宁的开放主要得益于时势的发展, 但某些方面的局限和保守, 仍有可能会束缚自己未来发展的手脚, 南宁需要不断破除的, 可能正是来自观念和行动上的保守。

至于特点, 现在中国很多城市其实也没有太多自己的特点, 城市的同质化正成为全球化时代当代城市的一种毛病, 我觉得南宁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城市特色, 这种特色包括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特色, 并着力塑造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

黄:讲了这么一下虽没说多少, 但是你一直在讲文化, 想来你是很注重一个城市的文化的东西的。现在我们回头来说理想城市, 在你心目中, 文化在你的理想城市里肯定是很重要的吧?

非:当然, 理想城市首先要有文化。现在中国的城市都在不断扩展和蔓延,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我们到很多地方仍然会觉得, 城市的味道没有。为什么呢?是因为文化的缺乏, 或者是城市的文化没有在规划建设中突显出来。

如果只是注重快速和规模化发展, 中国的城市早晚要为自己盲目的扩张付出代价, 所谓的持续发展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文化是城市内存的力量, 如果不注重这种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 这种城市在未来是没有竞争力的, 也是缺乏魅力的。我觉得政府一定要及早意识到这一点,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 努力保持地域和本土的特色, 强化对地域和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南宁民族大道七岔路口的出现, 就是仅仅为了把道路拉直, 而拆掉了不少历史街区和骑楼建筑, 改变了一些道路的走向, 非常不划算, 也导致了极其失败、混乱和莫名其妙的城市交通景观。对历史建筑我们一定要有保护意识, 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应该明确保护下来, 但问题是现在采取的市场开发模式, 往往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拆除改造, 在这样的背景下, 历史建筑的保留往往变得很艰难。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 一座城市里属于自己历史的、本土的、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实在不多, 更应该珍惜。

理想城市体现的应该是市民的意愿

黄:问你一个你工作上的问题。作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工作的参与者, 你曾和国外设计师在一起工作过, 与他们合作的感觉如何, 德国的建筑师们给你印象如何?

非:那是我第一次和国外建筑师合作, 我也得以近距离地了解国外设计师的想法。在长达六年的合作中, 最让我敬重的, 还是他们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他们对城市、建筑体系的理解以及建筑技艺水准都很高, 也包括概念设计的能力也很高, 我个人觉得, 来自欧洲的建筑师还是具有很高的水准的, 这和欧洲成熟的建筑体系和教育体系密切相关。这个项目对我的影响很大, 除了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外, 最关键的是我从德国建筑师那里, 学到了一种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黄:作为一名建筑师, 怎么看我们的城市发展现状?

非:中国目前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我看来有两个比较大的失败特征, 一个是城市在经济刺激下盲目地不断扩展和蔓延, 其代价就是交通混乱和生活成本的加大;其次是城市特色正趋于同质化, 南方北方城市的面貌千篇一律, 城市发展失去了对形成自己个性的地域、人文与气候特色的关注。

黄:库哈斯《变》一书的预测, 到2015年, 33个巨型都市中的至少有27个位于最不发达国家, 19个在亚洲。城市的无限庞大不见得就是好事, 这些我们仿佛也都已知道了。但是城市规模盲目扩张和你讲的城市同质化的问题现在在中国却屡见不鲜, 为什么?是不是跟我们体制上的决策有关系?

非:是的, 就我个人观察来看, 我们的城建政策往往过于随意, 城市的生长不是自然的。比如, 由于领导更替而导致城市开发重心的变化和土地的浪费;在开发中对自然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随意改变城市原有的街道结构和空间肌理;旧城改造中大片百年老街和历史建筑的消失;交通的混乱以及以满足车行为主的交通发展思路, 缺乏一个更加环保的适合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系统;出于利益考虑而失去控制的新开发区;人工的坚硬的水泥地面;街道上被迁移的消失的大树, 日益减少而不是增多的绿地和花园, 等等。

黄:规划师呢?规划师在这样的过程里发挥什么作用?

非:规划师、建筑师的作用仍然有限, 或者说, 他们对城市发展的意见, 很难被接纳到一个有效的框架和渠道之中。

黄:这些问题随处可见, 而媒体和公众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但是情况似乎没有什么好转。你觉得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非:我觉得主要是缺乏一个渠道, 或者说一个公共、民主的渠道, 媒体和公众批评的声音无法及时地传达到相关的城市决策部门, 市民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此外, 我们的城市仍然存在某些阶层的意志随意左右城市的现象, 专家有关城市和建筑的意见往往并不是最后的, 一切都必须等待领导拍板确定, 科学的因素可能会因随意和不专业而打折扣。

黄:政府和领导者的态度是应该要改变的。

非:是的, 城市是全体市民的, 理想城市应该体现全体市民的意愿和要求, 应该让更多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作用, 出谋献策。城市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城市, 对专家的尊重、对市民的尊重, 需要对城市有仔细的研究和定位。比如, 我们的城市规模要发展到多大才合适?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系统以满足车行为主的同时, 是否也需要安全、舒适、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我在芝加哥就看到过在城市风景带设置有专门的自行车系统。同样是道路的问题, 是否可以做得更加人性化?比如为了和新建的桥梁对接, 街道拓展得又宽又大, 所有树木全部移走, 整个街道看上去光秃秃的, 人行道很小, 没有了树木遮蔽, 南方炎热的夏天怎么办?还是道路的问题, 在宽阔的马路, 为什么不能一分为二, 中间种植高大的乔木以便把街道遮蔽起来?植物为什么不能延伸到路口?在炎热的夏天, 我经常见到等候绿灯的人们在猛烈的阳光下曝晒。总而言之, 在道路规划时, 应该更多地考虑地方气候因素。我甚至想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城市设计和管理部门, 每年收集各种对城市的意见, 把它们汇总, 并不断优化深化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生活是理想城市的第一准则

黄:我们回到主题。说说你心中的理想城市吧。

非:我觉得一个城市首先要适合生活, 城市不是某个人的摆设品, 它是用来生活的, 从生活的角度去规划我们的城市会比较人性化。此外, 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我比较看重, 因为这样的城市能带来一种品位和沉思。城市的尺度和格局我也很看重, 大尺度的城市往往缺乏人性, 比较冰冷和生硬;尺度小的城市, 更接近人的心理感知能力, 比较温暖。

黄:适合生活一定是第一位的。

非:对, 生活是理想城市的第一准则。我反对和厌恶那种无限庞大不断蔓延的城市, 那种城市在我看来是不人道的。比如, 你每天上下班或去一个地方得浪费很多时间, 你会感觉时间和生命成本太大;此外, 由于城市规模庞大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粗暴的立体交叉导致的失败的城市景观, 以及由此而来的空气污染, 都是我反对城市无限庞大的理由。虽然城市庞大也相应地带来一种机会、活力和多元, 但一个城市被人喜爱的前提, 仍然是因为它适合生活。

黄:这个地球上有你说的这种理想城市吗?

非:理想的城市?肯定没有, 因为你知道, 理想这东西永远是没有尽头的。但是我也有喜欢的城市。从文化和生活的角度看, 我也喜欢纽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 这些城市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文化多元的魅力, 自由、具有活力, 各种可能性都在生长, 建筑新旧混杂, 环境优美, 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格局和空间肌理, 有独特的标志, 生活气息浓厚, 具有迷人的街头文化。而在去过的国外城市中, 我比较喜欢意大利的罗马, 原因是罗马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在这样的城市生活, 能给我带来一种奇特的错觉, 唤起我对时间的奇特体验。

亚洲的新加坡作为一个超级都市, 也是我喜欢的, 那里有崭新的极其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也有保护下来的历史街区;有古老的树木、大片的绿地, 也有秩序井然的街道、广场和街头空间, 而且空气清新, 环境干净;文化的多元也得到很好的重视和体现。

黄:再废话多问一句, 广西有你的理想城市吗?或者说说比较喜欢的广西城市。

构建生活化的小学美术理想课堂 篇8

美术课是美的课堂, 是生活的课堂, 我们在美术课堂中引入生活信息,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 在美术课堂中, 进一步认识生活, 提升对生活美的认识和创造。

我们教师要认真调查学生的意见和兴趣, 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所蕴藏的潜能。同时, 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我们通过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 引领好学生对美的追求, 让美来源生活, 回归生活, 给学生恰当的艺术指导, 提升学生创造空间和生命质量, 让学生的生活质态有艺术细胞的滋养, 让学生的学习在生活情境中达到美的提升。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借助于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 给学生探究生活美的平台, 进行美术学习与创作, 让学生的美术多一份灵动和神韵, 多一份生活的韵味。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创设生活化的美术课堂, 离不开生活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走进生活化的美术课堂, 体验到生活中美术元素和美术时尚, 让学生在生活化美术课堂中获取知识。例如在《面具制作》教学中, 我们一反常态, 不再是讲解结构和制作步骤, 而是精心的进行准备几套剧本面具, 先让学生使用面具进行表演, 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面具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赋予面具的生活意义,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真正体会到面具的神奇魅力, 这样学习不再枯燥, 而是体会到了玩中学习美术的快乐。

在学习《方寸之间》时, 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合作探究, 让他们查询资料, 了解学习篆刻常用工具和篆刻步骤, 进行名家篆刻作品欣赏, 举行校内作品展览, 为自己和他人创作印章, 这样的美术活动特点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篆刻实践活动使学生多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特别是学生的篆刻技术得到了提高, 他们对传统优秀作品的欣赏水平也有了提升。

如《小泥人》一课, 我们学生可以用橡皮泥或陶土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粘土, 让他们在课上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农村孩子的乐园,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技能, 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优势作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在我们很多的农村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 我们还可以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 对上好美术课很有帮助。

二、实践中学以致用, 拓展应用美术的能力

学以致用才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 体验创造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 以活动促思维,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手脑并用,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在实践中锻炼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让美术为生活所用。学校开展英语节, 我发动学生根据英语节的特点和要求, 找出美术能够服务的地方:英语节标志, 制作手抄报, 圣诞节贺卡, 展板的布置, 表演的服装道具的设计和制作等。我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 英语节的标志运用了标志设计的知识;贺卡, 手抄报运用了绘画, 剪纸, 拼贴等的美术知识;服装道具的制作更是让学生们用足了美术知识, 利用废弃材料的不同质感, 做成不同剧目的演出服装;在制作中学生还发现纸材上可以画, 可以拼贴, 更可以刻挖, 硬质的材质可以串联, 可以组合。一次活动运用了很多的美术知识, 让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美术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了不同的制作方法, 丰富了他们的美术技能。

学习了《环境小设施》, 正逢城市建设新的公交车站台, 我把报纸上征询市民的几种方案拿给学生看。我组建了几个设计小组, 对已有的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 决定为我们学校附近的站台进行设计。为了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 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站点去考察环境。接着学生们应用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 进行设计, 他们运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设计图, 然后运用泥塑, 纸板, 甚至各种废弃材料制作了立体模型。虽然学生们的设计没有付诸现实, 但在实际生活的设计中学生们充分运用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 巩固了知识, 拓展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到生活中去, 教学做合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 过什么样的生活, 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把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 把知识和生活联系,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 在生活中巩固知识。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给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方法, 才是给儿童最真实的教育。

理想生活环境 篇9

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 我仿佛看到了学生对“语文理想”不再迷茫, 对“生活经验”不再模糊, 他们金子般的心灵在语文课堂的内外自由地放飞, 对于我来说, 无疑是莫大的欣慰。

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的一些实践活动谈谈体会, 祈望同行指正。

这条语文学习之桥, 我称它为“三段桥”。

一、第一段桥, 教师宜诱发学生用心地崇拜“祖国语言”, 让学生的心灵酝酿丰富的“语文理想”———“诱之上桥”。

古人云:授之以鱼, 可供一餐;授之以渔, 可享一生。而传统语文教学似乎总囿在“填鸭式”“授鱼式”的语文教学模式里作“老夫子”状, 以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鱼”, 便不是语文了。久而久之, 学生便没了语文的灵气, 我不由唏嘘:得“鱼”与得“渔”者之“语文理想”, 实乃两个天地。

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育, 说到底就是培养人, 当今中国的教育当然应是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1]于漪老师启示我们语文老师教课要教到学生心坎去, 要把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渗透其中。育人先育心, 心中有“语文理想”的学生, 其语文天地才会辽阔无边。有“语文理想”者, 须爱自己的祖国, 爱自己的祖国文化。请聆听于漪老师漂亮的话语:“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教语文,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 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才会闪耀光彩;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鲜活的。”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2]) 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热爱语文, 深爱母语, 成为富有“语文理想”并享用一生的得“渔”者。

记得我在给学生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时, 我向这些目光充满了好奇和凝聚着求知渴望的学生提问:“当一个学校被四种崇拜心理控制时, 学校才会成为文化的中心。大家猜一下, 这四种崇拜心理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 有说对祖国的崇拜, 有说对伟人的崇拜, 有说对知识的崇拜, 有说对金钱的崇拜, 有说对名利权位的崇拜。我肯定了前三者否定了后二者, 并补充还有一种崇拜心理: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我告诉学生这是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我期望他们在高中的黄金阶段能怀着这四种崇拜心理投入学习, 我更愿意他们在新课标的理念下, 学习高中语文, 更多的是“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所谓“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也就是新课标着眼的语文素养。这并非仅仅对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的崇拜, 更多的应是对蕴涵在语言文字里面的情和理的崇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认为, 只有培养学生真正“对祖国语言的崇拜”, 我姑且谓之“诱之上桥”, 才能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才能为学生搭设“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之桥。

二、第二段桥,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有益书报, 培养学

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让书中的“语文理想”不再如云端缥缈, “生活经验”不再如海高深莫测———“观之赏桥”。

假如说学生从语文文本中读到的都是“语文理想”, 那么这“语文理想”从何而来, 如何实现?我以为, 不妨从“生活经验”来, 然后在“生活经验”中升华, 直至顿悟。所谓“生活经验”的概念, 在语言哲学和母语教育理论中不是指某一生活领域的技能, 而是泛指关于生活的经验, 即生活事实的认知、相关态度和观念, 是语言哲学中“语言的世界经验”概念的一个简化表述[3]。

我以为,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拉近“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距离。好的阅读使学生“可享一生”,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 更谈不上“语文理想”的实现, 学生在书中、在别人的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不能不说是“生活经验”的感受。自己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之桥上能自觉翻阅语文之书, 自主观赏语文风景,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 何其欣慰。这个阶段我谓之“观之赏桥”。桥上的人在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看桥上的人:这是一种何其美妙的境界。

每位语文老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生获得“语文理想”, 但是, 没有良好的阅读储备, 谈何储存广博而厚重的“语文理想”?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我时常启发学生:“阅读可以让你美丽起来。”“生活时时是语文, 留心处处皆学问。”因此学生每每争先抢阅班上订的报纸, 如《珠江时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学生读书看报的阅读习惯养成了, 自然有助于“语文理想”的培养, 对祖国语言的崇拜、对文化的崇拜自然也随之诞生。

在高二下学期选修教材传记文本的教学中, 我告诉学生:“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 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因此, 学习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沈从文的窘困》、《沈从文第一次讲课》、《沈从文的爱情》、《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等。学习《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推荐学生课外看作者罗曼·罗兰的《名人三传》、《用心看世界———海伦·凯勒传》等。也许是受了我的激励, 学生到阅览室上课, 由以前的多数挑娱乐杂志一改为抢阅传记书本了。学生还纷纷到书店买了《凤凰之子·沈从文传》、《名人三传》等书籍, 在班上互相传阅, 还积极写了读书笔记。我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推荐到学校《飞翔》文学社校刊进行发表, 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变成铅字的乐趣, 体会到语文学习之妙。

可见, 看书读报写文章, 很好地搭建了学生对“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桥梁。多读有益书报, 书中的“语文理想”不再如云端缥缈, “生活经验”不再如海高深莫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了解到作者与作品人物的人生经历, 体会其人格精神, 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拉近“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距离。

三、第三段桥,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积极参加语文综合

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漫步于“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曼妙园地———“促之过桥”。

语文教育家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有一个“适应峰”。所谓“适应峰”, 是指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课程资源之间相互适应的程度[4]。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师生互动的方式, 如果这种互动能最大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即表明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最大的适应度, 那就说明学生处于“适应峰”的峰顶:我谓之“促之过桥”。

语文老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之花, 为他们搭建“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桥梁, 为他们消除生活经验或“高深莫测”或“生硬如铁”的感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强烈的回答欲望是促使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内驱力, 是构成“语文理想”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实践证明, 学生的语文思维之花有时可以从课堂提问的土壤中培育出来。

如在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罗曼·罗兰《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语言表达训练: (联系单元活动P97“盖棺定论”练习, 进行墓志铭仿写)

墓志铭可以是对墓主人一生业绩的概括, 也可以表达墓主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考。如:恕我不起来了! (海明威墓志铭)

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 可认识人。 (沈从文墓志铭)

请参照以上的墓志铭, 为贝多芬拟一则墓志铭。

因为之前我对贝多芬进行了介绍, 有了学生自己到阅览室查找有关课外资料的铺垫, 学生对墓志铭这样关于“死”的遥远概念似乎没了“高深莫测”的恐惧感, 反而表示出好奇。我便让学生尝试口头为自己写墓志铭, 学生更是兴趣盎然, 如“吾死不可畏, 吾生不可懒。”“我的一生没有金钱, 没有名誉, 但我有的是简单与幸福!”“拥有过便是幸福!舍我其谁?”“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我思故我在, 我去神长存。”“这里躺着的是一位孝顺父母、信守诺言、忠于朋友、为家庭为社会拼搏了一生的普通男人, 请路过的你花一秒钟向他鞠个躬, 谢谢!”学生大胆地发散了思维, 形成了有语文个性的自我, 真应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可见, 高中生自身具有主动发展的内在潜力, 就像小草的种子遇雨露会发芽、长高一样, 而语文教师对学生“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激励作用犹如温馨的雨露, “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生命由小草成长为大草, 乃至参天大树。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的思维发散了, 脑袋就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机器零件了, 还为自己搭建了“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桥梁。

另外, 为了给学生肯定自我、提供攀登自身发展的“适应峰”的机会, 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多搞一些课内外的阅读竞赛, 教师在平时教学及竞赛中要注意发现、培养阅读能力强的苗子, 鼓励并公开表扬他们, 让他们经常在班上朗读, 推荐他们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赛及征文比赛等, 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是真实可感的“生活经验”, 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乐趣, 使“语文理想”日臻形成。

无疑, 引领学生积极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漫步于“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曼妙园地, 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语文生命之羽的翕动。

总之, 语文学习是一门艺术, 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 还能陶冶情操, 培养个性,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满怀着语文教育理想并躬身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 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桥梁, 大胆地“诱之上桥”, 放心地“观之赏桥”, 快乐地“促之过桥”,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让他们崇拜祖国的语言, 不畏惧“生活经验”, 不迷茫“语文理想”, 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内外, 可以自由张开色彩绚丽的翅膀, 尽情地翱翔。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门艺术, 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 而且能陶冶情操, 培养个性,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满怀语文教育理想并躬身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 在教学中宜构建“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桥梁, 大胆地“诱之上桥”, 放心地“观之赏桥”, 快乐地“促之过桥”,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出发, 让他们崇拜祖国的语言, 不畏惧“生活经验”, 不迷茫“语文理想”,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理想,生活经验,语文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泽春.教育的理想[J].上海:语文学习, 2010 (10) .

[2]于漪.新世纪教育文丛[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 (01) .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01) .

理想生活环境 篇10

关键词:山水,山水格局,人居环境

人类自产生之日起, 就不断探索居住环境, 经过千百年的曲折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对自然和人类聚居的有利模式, 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宜居的家园。居住地域环境不再是单纯为了生存、生活、避难、防御为目的的环境, 更是一个地区精神文化的载体, 是人文和自然的多重反应。但当今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环境大量被毁害, 自然的自我修复调控能力已接近零, 环境已是岌岌可危。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现代研究学者一直在反思: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如何相处?作为景观的从业人员探究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放在首位。

1 现状问题

在城市进程和工业生产大张旗鼓的建设下, 中国传统“山水城市”已经淡然离去, “如果将建设‘山水城市’理解为匆忙地在这些地区搞开发, 实际上背离了‘山水城市’的方向, ‘山水城市’也就名存实亡”[1]。现阶段, 人居环境的问题主要有:①自然破坏急需恢复、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草地退化严重。②城市无限制扩张发展, 人类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气、资源需求已超过自然净化和生产能力, 自然已在超负荷运作。③传统与地方性景观文化的空间构成格局丧失, 文化内涵表面化。

2 山水画中理想山水格局根源

2.1 生理上的庇护

人为了生存需要取食、繁衍后代, 所以, 靠安全的栖息地以及防御庇护的手段获取生存有利的资源。长此以往, 人的生存发展对人居环境的选择做出优劣评价, 并创造出适宜人居住的良好环境。选择可庇护、捍卫的领地, 安全、稳定的生产条件是建造聚居环境考虑的原则。原因有4个方面:①可庇护环境的气候、水位、风向、日照相对稳定, 人类可依照经验辨析和利用环境优势进行生活。②由于人的视域有限, 看不见的背后必须是可靠的、安全的, 并能有效逃避危险, 正如早期的山顶洞人, 背靠山崖、悬壁开洞来躲避防御。③人类为寻求食物可在山林采摘和狩猎, 山地动植物较为丰富, 可为人类生存提供果实和猎物以及生火的木柴。④可排除潜在危险, 在临近大山而又相对独立的小丘上, 高度和面积都是有限的, 其人类活动的空间具有确定性和整地感。在人居环境建造时有明显边界和围和, 或是山川、水域的阻隔, 或是城墙的护卫。在人聚居环境中总能出现, 以强化人的安全感, 使人们对区域领域产生生存依赖, 促进人类聚居的捍卫意识。

2.2 心理上的可游可居

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山水观、环境观、审美观与中国山水画不谋而合、相辅相成、互为体系, 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考虑。王希孟 (宋) 的千里江山图在山水组合间充分展现了“道游于艺, 艺合乎于道”[2] (见图1) , “居———游”在构图中的画中视线、“线性的画面结构”;“高远”、“平远”、“深远”的空间;“以大观小”的山水法则;以亭台、楼阁、茅屋和人意象化的符号 (如塔、庙等) 。“可游可居”思想境界意味着人居景观环境的建构是人与物生存空间、人与人生活空间、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山水画中的体现。人在环境中可走、可看、可望, 方为“游”, 乐享起中。所谓“居”是人在地域环境下的长期生活感受, 以使“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 而达到“乘物以游心”强力的内心感受。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所言:“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 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 无偃蹇背却之势也”[3]。由此也决定中国山水画中可居可游的思想和构图是将理想人居环境集大成。

2.3 精神上的隐逸

隐逸山野别业的高士多为中国古代山水画者, 与画者对山水自然景观的“可游可居”、“天人合一”的意境思想密切结合的关系。在文人诗句中, 对景观环境精神依赖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山野情趣;有《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霞水景;有《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空灵、幽美意境, 显示出闲情偶寄自成高格的情怀。同时勾画出景观的时间 (秋天日路、夜晚) ———空间 (水岸边、深林) ———人活动 (赏景、弹琴) 。而文人高士心中隐逸的“桃花源”在千百年人们心中都挥之不去,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乌托邦式的景观模式:“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从中可以看出, 文人对“仕”与“隐”相互结合的理想环境之地, 其环境特点有:①有山有水的环境庇护, 阡陌纵横的山林。②隐秘的出入口, 入洞蛇行、先狭后宽、夹岸桃花、水尽山出, 其上一洞仿若有光, 豁然开朗。③“缘溪行”出入口与内外链接需要经过走廊、曲径、通道。④聚居在开阔平坦的土地, 出洞后开阔的盆地 (见表1) 。

3 理想山水格局基本结构特征

3.1 连绵的山峰环抱

在长卷中画的每部分都有主次之别, 以高山、主峰为基址背景和衬托在画中开卷首段。以山景为主, 树木茂盛, 沿山路九曲盘旋直通山间古寺, 期间瀑布倾泻, 流水入江;亭台楼阁错落置于平坡山间处时隐时现;远山清丽的色彩被云雾环绕, 云雾弥漫的山谷, 远处山峰耸立, 山体直插云腰之间, 形成无限深远的效果。在画中感受到群山的深远和高远“气脉相通”;山势上遥相呼应, 如右岸山势向左倾斜, 左岸山势向右倾斜, 形成群山环抱的基址[4];近处山体山中多奇珍异草、异树、果树、树林在其穿插溪桥、水榭, 形成植被隔离保护带, 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调节气温, 营造小气候, 形成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在道教中的仙山、佛家的“物我和一”、士大夫的隐逸, 在山川中形神合一。

3.2 大江河流的前景

大江、河流为基址前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水源, 便于灌溉农田, 并为人类提供水产品。在《千里江山图》中, 开阔平远的空间将视线引向水天之际, 近景处水浪轻微起伏, 江面辽阔无垠有商船和渔船往来, 岸边绿水扬波、临江水阁、亭榭和水面渔舟、画舫上均有活动人群。[5]人类最早出现地临近水源, 提供给人们饮用和生活, 水流在流动和冲蚀下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洪泛区给河流和缓冲区带来肥沃的土壤, 岸边是水陆交错带地带, 也是生物种类最为繁多的地带, 所以, 在文人心中水是“不死之水”, 并在画中重点描绘。

3.3 中间开阔的平原

在近岸平坦地势中有小道通行和散落树丛遮挡村落, 在画中是聚集的人家、平坦的农田。人物在画中有的是挑柴夫、商人等在其间小道上穿行;有的是桥上行人和舟船忙碌;有的是家中人们的交谈。均在四面围合中间平坦开阔的地势展开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空间。山间盆地环境给人以生产发展的肥沃土地, 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给自足, 形成古人戏文中所说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与文人心中远离喧嚣纷争的室外桃源。

3.4 与外界联系的豁口

人与外界常以道路和豁口作为联系方式, 物质与外界物质交换常以河流和谷地延伸的方式, 其人居环境出入口常为洞口、水口、门口在画中往往出现木栈桥和蜿蜒的河谷小道联系和沟通各相邻近的闭合空间。在千里江山图中, 进入道路唯一且狭窄, 时隐时现, 曲径通幽给人以探索神秘, 以一座长桥横跨江面链接岛上渔民和人居的村庄, 形成一片繁华景象。一方面利用狭小的豁口和走廊有效地阻止入侵者。[6]另一方面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内外交流通道, 是物种空间运动的必经之地, 具有最高的资源密度、最丰富的种类, 豁口是动物的迁徙通廊, 因而是猎采最佳场所。[7]在旱季, 河流廊道可能成为水源供应区和大量植物生长的地方, 也是物质、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高密集场所。

4 人居环境的现实表达

古人对与山水间人居聚居环在《阳宅十书》有“人之居处, 宜以大地山河为主”的定论, 其中泰安在人类山林聚居环境的选址上可谓代表。原有泰安古城地理位置的选则与周边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泰安古城的形成是围绕自然山水环境的庇护发展而来, 从起初人类早期栖息的大汶口到岱岳镇, 直到后来东移形成乾封县形成泰安雏形, 泰山周围因适宜稳定的环境聚落越来越多, 并带动城市庙宇发展形成泰安山水格局的一部分。

泰安处在岱岳山水地形、轮廓的形胜中, 城市发展得益于“山”、“水”, 形成了背山面水的形态格局, 其地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逐步倾斜趋势, 中部平坦地势受洪积冲蚀形成丘陵河谷平原。泰安北部以泰山为主山形成天然屏障;南部的徂徕山为案山形成视线呼应;西北部的金牛山为岗阜, 将西南屏障环抱, 3座山在山水格局中成三足鼎立之势 (见图2) 。泰山山脉在地域广阔的平原之上绵延余公里, 盘卧平方千米, 依次为中天门海拔860m, 南天门海拔1460m,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 与泰城丘陵平原地势形成强烈反差, 在山体节奏上有“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泰安城市是将泰山为背景, 衬托和保卫人们聚居的环境;在空间上产生山外有山、重峦叠嶂的视觉感受;在城市天际线上, 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天际轮廓线, 增加泰安城市风景的深度感。山脉众多水系环在视野中形成清晰的山体轮廓线, 成为天然的参照系统, 给人方向感、安全感、归属感。

山脉众多水系环绕, 在山脉中产生“溪”、“河”、“泉”、“池”、“井”、流入山下城市汇集成泰山西溪的奈河、泰山中溪的梳洗河、泰山西麓桃花峪北部山谷的伴河。水路交织环抱与泰山并与之对望 (见图3) , 并以河流水系为主的生态廊道口是生态体系中自然生态过程的集中体现, 在大尺度山水格局中比例较小, 但与外界联系十分紧密。城市河流作为山水城市最主要的自然廊道, 起到了泄洪、调节气候、生物通道等生态功能。以水口山为障景、屏挡, 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 形成空间对比, 使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出入口常为洞口、水口、门口[8], 利用廊道的延伸性, 将廊道沿线性空间深入到城市核心。以河流、水池为选址基地的前景;以开阔平原与冲积扇为选址基地中部;以高山环抱为选址基地的背景, 从而形成理想山水格局特征。可见, 泰安营建布局占据地利优势, 是利于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居住场所。

人聚居的城市是以泰山玉皇顶为轴线连接岱庙 (见图4) , 在街道布局上方正, 城内16条街。泰安城外城厢共13地方散落其中, 个自有不同功用, 有粟、蔬、果、鱼、薪炭、器物;有百货杂陈;有园圃;更有每日客人云集, 夜半灯火通明, 一派人居生活气象。在山间和水系周围植被茂盛环绕多植花果树, 植被覆盖率达80%, (现有种子植物144科, 989种) 山麓垂直植被分布明显, 从低到高依次为:落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木草丛, 因此, 景观差异度高、植被种类丰富, 形成多处水源。植被包裹山体、环绕水系起到了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其在气候上, 减轻西北寒风, 调节区域小气候;在土壤上,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气象上, 山体的垂直绿化将新鲜空气补充进城市中。丰富的植被从中可以调节人居环境气候, 游走于山涧和城市中, 可感受画中所言的“可居可游”, 泰安古城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哲学指导下规划设计。

5 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反思

5.1 保障基本生活质量

栖居环境可给人们提供水源、食物、生活场所, 营造宜人的环境, 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环境建设的最低标准。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和安全环境, 促进人与人交往和与自然接触的空间。宜人的环境能缓解紧张压力、放松心情, 使人们拥有新鲜空气和静谧的环境。

5.2 在空间格局上的合理划分

在安全感和舒适感上, 人们通过自然山林吸引人群创造积极的活动空间。在生态发展上, 人们更多考虑到土壤涵养空间、水源空间、生物栖息地空间, 合理优化布局人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满足为城乡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强化景观空间布局, 优化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3 循环可持续的环境发展

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同样需要关注生态的可循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求尊重自然物质循环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 使自然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可利用生态手段促进恢复, 利用规划方法划分生态安全区域, 利用政策手段加强管理, 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再造景观空间秀美环境。

5.4 景观文化与地区文化为依托, 拒绝千城一面的人居环境

长期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可体现出人文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偏好, 环境的偏好反应出审美感官的不同, 强化和凸显地域文化情节和文化凝聚力, 充分利用其环境营造适宜人类聚居的空间环境以及心灵福地。形成具有人文文化的地域人居景观环境, 使地域的精神依托真正融入自然环境。

6 总结

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是天人混沌一体的共存关系, 它已存在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和传承积淀文化深处, 并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呈现出, 也决定了我们选择人居环境的导向。古人也早已给出“天人合一”的答案, “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追求优美、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山水画的思想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已经错失了原有的人居环境, 现在景观工作者不断反思人与自然、人文与自然、人与人文、自然与地域发展的关系, 希望重拾山水格局进行合理规划, 在满足人类基本发展需求的同时恢复自然环境, 创建人文人居环境, 使人居环境处于山水画格局, 彰显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10)

[2] 卓莎.从“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看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3][宋]郭熙, 郭思.林泉高致集[M].山东画报出版社

[4] 郑瑞利.构图千里江山——《千里江山图》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2)

[5] 陈丽.美术鉴赏课——《千里江山图》赏析[J].美术界.2013 (11)

[6] 百度文库《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http://wenku.baidu.com/view/d70c917c27284b73f24250...

[7] 李淼.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源探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8] 乔家君.村庄选址区位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许燎源:预谋生活理想 篇11

中国首家现代设计博物馆创始人,广泛涉猎书法、绘画、陶艺、不锈钢雕塑、白酒包装艺术等,其艺术作品先后被故宫博物馆、法国人头马博物馆等收藏,其设计的名酒包装艺术作品在中国酒类市场被广泛运用。

时尚与商业融合,工业和传统融合,保留手工的痕迹,保持手工味道,充满人文情怀,亲切而温和。这样的设计理念几乎浸润在许燎源的每一件作品中。

初夏的阳光,明净而温顺。穿过这间黑色系建筑的宽阔玻璃,落到精致隽永的陶瓷器具上,落到仿佛击打乐器场景的实木长背椅上,也落到一个个被解构的不锈钢汉字当中、以及一件件耳熟能详的名酒品牌却并不鲜见的华美包装上……

这里号称中国首家现代设计博物馆,藏品大多由馆主许燎源一个人设计。许燎源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可是在全国的酒类包装业里,他是一个大腕级人物。他做的壶瓶杯盒,完全是一件件雕塑艺术品,有的在商业世界里创造过奇迹,有的作为国礼送给各国首相。许燎源正在一旁的工地上忙碌,营建另两个分别以当代艺术馆和未来生活馆命名的博物馆。

创作之源来自故土

“那时我们在一起喝小酒,穷得打鬼,近乎举债度日的时候,谁也想不到此人今天可以独擎酒业包装设计之大纛。”

这是20年前许燎源的真实写照。当时,他刚从景德镇艺术学院毕业,回到成都,满脑子的艺术梦想,却找不到地方搁,为生存计,他摆过地摊、教过书、卖过杂志……

回忆起那段原汁原味的生活,如抽几口粗粝硬朗的旱烟,呛人,但过瘾。许燎源说,“人本来就处在生活的磨砺之中,艺术创作就是发现其中最有价值的点,然后放大,通过艺术语言进行综合化、符号化的过程。”

1991年,许燎源结束了“游荡”状态,在成都方正街开了间陶艺小店,白天守店,晚上就赶到郊区“搞生产”,和泥、制坯、上釉、烧窑。辛苦且快乐。

许燎源的陶艺物品全是手工烧制,做工精巧,造型新颖,每一件皆可称为上品,然而当时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不够,能够理解并接受原创、手工价值的人并不多,因此陶艺小店并未达到他理想的效果。

“饭都吃不起,咋能买如此贵的东西!”偶遇喜爱但无力承受的顾客,许燎源内心的苦涩无法言说,也有一丝希翼。不久,许燎源尝试做白酒包装,也碰到了同样的瓶颈,当设计无法跟企业家以及普通消费者对接,于设计者是一件痛苦且无力的事,有不甘寂寞者纷纷转入他行。“但凡历代出土文物,无不从设计开始,并表达创造者的生活理想,同时它也自然地完成了记录一个国家发展历程。”许燎源坚信设计者的春天会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到来。他坚信创造者的精神特质,真正打动心灵的美好之物,工业化生产无法完成。

古往今来,无数大师的创作根基,都源自于故土的浸润。

许燎源亦然,他的老家在四川仪陇,这里的书法、剪纸、大木偶戏名扬海内外,其父是仪陇县川剧团的首席道具师。许燎源说,小时,父亲做川剧道具的生意比他现在做设计还火爆。小时,许燎源的玩具都是父亲做的道具,《白蛇传》里许仙的手帕、武戏里的野鸡翎子、绣花鞋底、铜头棒槌……

这些在他看来很好玩的道具里,散发出某种神秘的气息,鬼力十足,仿佛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场,指引着他朝一个目标确定的方向前行,执著,坚定。尽管后来受到西方现代美术的影响,但朴素、深沉的中国民间艺术之美,一直是许燎源源源不断的艺术根源。

可作文物的美酒之器

许燎源不喜饮酒,但他热爱酒,迷恋酒。是酒,完成了许燎源孜孜以求的设计梦想。

古人酿酒,皆手工而成,历朝历代的饮酒器具更是千姿百态,每一件器皿,无不闪烁出智慧之光芒,陶瓷器具的优劣美丑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和精神气象。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酒类包装,无序而平庸。酒厂厂长们觉得,市场不缺,酒质不赖,干啥要花钱做设计?许燎源用通俗的语言给厂长们“洗脑”,讲酒的精神内核,讲酒的人文情怀,不同的包装设计体现出不同的气质、文化定位与营销策略。许燎源尝试用理念说服厂长们把酒向艺术品靠拢。

2001年,许燎源跟沱牌集团建立关系。许燎源为沱牌酒集团设计了“舍得酒”的整体方案,找到艺术与市场的结合点。这使得一直在低档酒类中徘徊的沱牌集团一下子脱胎换骨,迅速挺进高档白酒阵营。在2002年的西安糖酒春交会上,舍得酒一上市,便成为整个糖酒会的焦点,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创造了一个奇迹……

许燎源的春天终于来临。随后,剑南春、五粮液、茅台、水井坊等所有名酒品牌慕名而来。如同酿酒的工匠,酒的包装亦需精耕细作,缓慢酝酿,为此,许燎源宁愿委婉地推掉一些单子。

“舍得”的包装材质选用黑陶或石炽材料,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黑质而白章,大气典雅,其形态像一个壮汉喝醉酒后的舞台步,但装置情形又予人异常的稳固之感。“老台门”

充满孕育感,状似一位妇人慢慢生育之感,灵感则来源于他乡下经历中对于葫芦的观察与记忆……饮酒成为品质生活的象征,美酒尚未打开,便能领略其异乎寻常的外观,即使酒醉人散,瓶罄而酒毕,还有不少人愿意将酒瓶带回家收藏……

时尚与商业融合,工业和传统工艺融合,保留手工的痕迹,保持手工味道,充满人文情怀,亲切而温和。这样的设计理念几乎浸润在许燎源的每一件作品中。比如在茅台不老酒的包装创作上,许燎源以实木内壁凹槽与瓶身相扣,体块由一铜杆贯通相连,通身流淌出手工质感,亲和但不土气。

在材质的选择上,许燎源崇尚环保简约主义,比如实木,他只会选择在瓶塞等极小板块使用,更多则用纤维板代替。大多选用硬纸作包装材料,因为硬纸是一种废纸再生材料。

“一个职业设计人员应站在人类环抱的角度,实现人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价值,在平衡、和谐的自然界自由的审美!”许燎源如是说,也如是做。他打算在“纸浆艺术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给酒类包装“瘦身”,让其设计感直接在器皿上体现,不再使用外包装。“离大地越近的东西,愈具有母性的亲和感。大巧若拙,大美若朴。”无疑,这是大师才有的情怀。

他经常这样想像:这些东西再过多少年被后人挖出来,会被当作文物放进博物馆。按这样的“新文物观”制作,他的作品不仅是盛酒的器皿,更是能够代表当代社会特征的未来文物。后人可以根据他的酒壶来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和审美趣味。

一粒种子一颗心

几年前,接到“酒鬼酒”设计单时,许燎源颇感压力,因为第一代酒鬼酒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设计。许燎源专程前往湘西,从地域特点到人文性格,解读当地豪气、匪气与霸气的人文特质。他从中国文化中“鬼”的形象上下功夫,以中国传统中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为基调,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出炉。黄永玉先生看了这套设计后,也非常赞赏。

从最初的沱牌,到后来的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剑南春宋河粮液等品牌,再到酒鬼,许燎源设计有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民族脉象,他认为“民族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遗产的核心价值”。

许燎源始终不忘做设计的初衷:让艺术融入生活。眼看设计的作品越来越多,库房里堆积不下,许燎源遂萌生了创办博物馆的想法。让它成为一个设计师与企业家联姻的平台,让企业家们认识到原创力量带给品牌的高附加值。

博物馆的建成,便能形成“创造者和欣赏者心灵愉悦的互动”,打破生活与艺术的界面,人们可在展馆里真实地感受到美酒进入商业流通之前的设计之旅。

1500万元资金很快投入进去,2007年9月20日,许燎原现代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中国首家现代设计博物馆,黑色系的建筑也是一件由许燎源全程参与的艺术珍品。博物馆一楼馆藏着许燎源团队设计的所有酒类珍品,“其间内涵像醇酒一样,需要慢韵细品。”其中的不锈钢椅子造型和汉字雕版造型等,采用独家技术薄壁浸润铸造法,蕴藏着许燎原的独特艺术理解。

二楼馆藏家具、日用陶瓷、玻璃、金属制品等物品,陶瓷器具精致隽永,色泽或素雅或华丽,红痣青花,彷如灵动的韵律,从古典诗词中飘出;珍贵实木材质的桌椅书案,皆由纯手工制作,看似别具一格,却都是有着似曾相识的印记,在生活的某个场景中再现过,或舞蹈、或醉酒、或耕作……

许燎源认为,设计会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此时,他的另外两座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建成使用后,这里将成为一个现代设计博物馆聚合地、中国设计人的理想乌托邦。

在这个设计起步的时代,许燎源更像是一个拓荒者,正如他在其自创的高端白酒品牌“无一物”中所阐释的:“一粒种子一颗心,只要浇灌,就会盛开。”平和笃定,坚信未来。

对话

记者:大多数人都认为商品性和艺术性是矛盾的?

许燎源:实际上不矛盾,文化精神注入,美被带入到商业中,让商品更好地实现它的商业价值,提升附加值。商品外观很美,性价比又很高,就会获得商业的巨大成功。从手机到家具,从功能到形式,谁会拒绝一个美的商品?

记者:那你觉得一件商品的设计能表达你的艺术上的想法吗?

许燎源:我做艺术品,只做一件,我做酒类作品,是以几十万上百万的数量在复制,让美的东西深入到千家万户,把艺术品通过商品的介质传达出去。很多人说,我是把很多雕塑的想法做到设计里,设计产生的商品家家户户都买得起,摆在家里。

记者:你在1989年就提出“白酒美学”这个观念。

理想生活环境 篇12

一、平民生活·适应选择

中国先哲在建筑住宅及环境选择,核心取向即“天人”关系,这与中国千年文明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基本保持一致。在建筑环境布局中早就运用了整体系统论,在对建筑住宅及环境选择中,可以看出人是这个系统中核心的部分,在这个整体系统下自然环境、人、建筑三个子系统之间是以依存、制约、对立、转化的方式存在的。从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的关系,寻求到最佳的组合关系,是中国先民追求的建筑生活环境的终极目标。

房舍·如服

中国的先哲在建筑环境布局中,是以人为中心,这在山水画、界画画面中人物布置可得到印证。《黄帝宅经》有这样论述,“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2]房舍如服,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也有同样的论述:“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房舍亦然。”

“宅,择也;宅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强调:“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门族衰微。”对屋宅建筑地点选择、构造布局提出了适应性选择。择地而居,选择适宜人类栖息的地方,这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适应性选择。确定了自然的生活方式,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身的自然生活方式,房舍如服,建筑如服。把居室如同人的衣服,那么就要与人相匹配,相合适,相适应。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有这样一个总结:“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如明代仇英《人物故事图》 (图1)

1. 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图册之三贵妃晓妆图片引自 360doc 个人图书馆 - www.360doc.com - 2015-1-29

观形·察势

在建筑选址落实到具体之处,观形·察势则成为具体要求。清代书籍《阳宅十书》提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考工记》中也有论述:“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体的山峰。认势难,观形易。形的具体要求是厚实、积聚、藏气。

2. 唐 王维《辋川图》图片引自 360doc 个人图书馆 - www.360doc.com - 2014-4-22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得知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建筑环境选择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顺天道,得山川,受日月之精华。那么我们在山水、界画图式中这种大势与小形的关系,甚至成为造画成画的一种创作手法。现实的建筑生活理想在绘画图式中再一次得到印证。

建筑·山水

中国是个务实的农耕国家,因地制宜可见一斑。《周易大壮卦》就提到:“适形而止”。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为第一要则,而自然是以山水作为表象和表征的。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外显的方法,而这种建筑布局方式,在山水画、界画图式中随处可见,建筑在依山傍水之处,山体是骨骼,水域是万物之源。依山而建的住宅其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环山,一面开敞,中间地势平坦,房屋隐于树林中。依山而建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群的房屋覆盖着山坡 ,从山脚开始覆盖到山腰。

适中·居中

适中是古老中国的生活哲学也是建筑布局的圭臬。《论语》提倡的中庸,合乎社会正统。在建筑中则以外显的图式的方式展示出来。建筑要选择适宜的地点,采用适当的材料、型制和规模,具适当的位置。建筑的布局在现实生活中演绎为生活礼仪规范图解。《吕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尊崇的就是适中。适中,就是恰到好处,尽可能接近至善至美之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屋大小和居住人数,房屋和房门大小的也要有适当的辩证关系。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若东盈西缩,定损丁财。”要符合社会规范。

居中也是生活,《太平御览》中就有这样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在典型的建筑群中,标准中轴线,起到的就是居中的强调和参考作用。在轴线的掌控下中心明确,附加建筑布局整齐,围绕轴线纵深展开,严格符合社会生活规范,而这种布局方式在界画中表现的更是严格而具体的。

二、畅神悟道·文人隐逸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文人画的审美价值观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深层次原因是中国文化的山水自然观以及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社会特质。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作为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时代心理的引领者,文人的思想与主张远比其他领域的人更有影响力,具文人身份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家更是如此。山水不仅是自然宇宙中的形象表征,更是蕴涵着一切生命现象的运化哲学,通过自然而能够体悟到生命的机理和生命的精神,古代文人通过自然山水环境感悟到存在自然山水中的生命之道,进而探索人生意义与归途的哲理。自古以来,善于以山水入画的,多是文人。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创作山水画,本来就是一种以“畅神”“悟道”为目地的精神娱乐活动,山水画所追求的“意趣”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山水价值观和生命精神观一脉相承,它不仅是艺术,也是哲学。以“林泉高致”之心的文人山水画也就渐渐成了山水画主流。文人画的开先是王维,《宣和画谱》卷十对王维更是肯定与推崇 , 谓“至其卜筑辋川 , 亦在图画中 , 是其胸次所存 , 无适而不潇洒。移志之于画 , 过人宜矣……”[3]《辋川图》(图二)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亭台楼榭以环绕圆融姿态布置。别墅外,水云舟楫,呈现出悠然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是文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的典范之作。元代汤后士在其《画鉴》中赞道:“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4]从另外的山水画家刘松年的山水图卷《四景山水》,我们可以得到更为直观的具文人气息的建筑环境文本图式。在对建筑及环境的描绘图式当中,作品中建筑物通常放到低视角的平远的景域中来表现,屋宇楼阁近人亲切,形象刻画具体,画面呈现出宁静隐逸的气息,体现的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文人山水画创作中其隐逸的核心部分主要来自老庄思想,画面图式中会表现出文人的隐逸生活场景。“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计成在其《园冶·亭榭基》对此有过评论:“惟榭祗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水,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通过对亭榭在绘画图式中的建筑物质符号表现,体现的是一种悠然林下的审美理想。在古代文人心里层面中物质化的建筑,本身就附着了文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况且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建筑园林的创作皆出自同一阶层即古代文人之手,是古代文人情思的反映和现实载体。

结论 :

上一篇:智能应急电源下一篇:梯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