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分析

2024-06-26

文艺分析(精选12篇)

文艺分析 篇1

电视文艺改革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样式如当前各大电视台涌现的游戏类节目,《非诚勿扰》类节目以及很多益智类节目,以上节目的热播给电视节目的划分,尤其是对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划分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我们要对电视文艺类节目的认知进行改变,以下是本文对电视文艺基本特点的分析。

1娱乐性质

电视节目表现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电视文艺节目,因此电视文艺要担负让观众乐的重任。从众多电视连续剧、戏曲表演、综艺晚会及各种音乐会,这些节目都是在想方设法的让观众快乐。

1.1电视连续剧的娱乐性

各种商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的需要, 每年巨大的电视剧产量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巨大需求,他们想从压抑的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而愿意在电视剧营造的那种氛围中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电视剧情中,人们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快乐,与电视剧中人物角色共同悲伤与欢乐。

1.2竞技性文艺节目的娱乐特点

此类节目迎合了当今人们在激烈竞争情况下的某种审美情趣。参加和欣赏此类节目的人们,都身处那种紧绷和兴奋的情绪当中,此种情绪实际就是人们常说的娱乐情绪。

1.3电视综艺晚会娱乐特质

电视综艺晚会往往是在重要的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假期期间,为了让人们感受到欢娱气氛,使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举办的综艺晚会。

2艺术性

具体来说,电视文艺的艺术性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电视文艺整体融合了中国全部传统艺术门类,让它变成传统表演艺术的新形式。从欧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实况转播到西洋歌舞剧的播放,电视文艺就是带有将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艺术搬上电视栏目,运用电视声音和画面可以长距离播送的优点,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展现给广大观众。此时的电视综艺节目变成传统文艺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

第二,在融汇吸收的基础之上,电视文艺对原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优化。 当人们欣赏丰富多彩的电视综艺晚会时, 都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此种文艺大餐的综合艺术类节目正好展现了电视文艺对原有民族艺术表现形式的优化。

3互动参与特质

3.1电视文艺的互动参与性是由电视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电视艺术是那种清晰度不高的冷媒体,人们在欣赏时,要逐步深入,也就是要参与进来。此种不高的清晰度和因此而产生的观众参与的特性就是电视艺术的一个特点。另外,电视是信息资料传播的重要工具,它运用视听高度融合的语言,运用了画面、音效及文字等多种的传播形式。为了提高它的传播功能与渗透能力,一般会运用传播者和观众相互间直接交流的形式,展现它的传播功能。此种交流本身就具有观众参与特点。

3.2收视环境决定了该节目的参与性

电视机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后,让人们对电视机有某种亲切感受。在那种和谐相处的家庭氛围中,人们会有某种共同爱好、兴趣、与思想上的默契。此种共性因为交流沟通的人数很少,共同关注的内容又很多,所以会超过电影剧场的交流沟通水平。当然,观众此种交流沟通或许多多少少影响到别人的欣赏, 可是此种干扰会在充满和谐的家庭氛围当中得到理解。由于电视有此种观赏上的特殊性质,因而被人们称为“家庭之艺术”。电视观众相互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沟通,自始至终就有一种介入性和参与感。所以人们在欣赏电视艺术时往往是以参与人的身份出现的。

4无拘束的时空

全部艺术表演都有其独自特点,有的是一张纸,有的是一段飞快流逝的时间,有的是一段动听的语言,有的是一个变换多端的造型。音乐表演、绘画作品、 文学作品和戏曲艺术都有契合自身特点的时间和空间。这相当于为该种艺术带上了一副美丽的绳索。全部艺术都是由于有了这个绳索而形成符合自身的特点, 这就形成了人么常说的艺术上的克难现象。

电视文艺与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尤其是和电影进行比较,电视文艺在艺术表演方面有时空上莫大的自由度。

在时间方面,电视文艺就是一首悠扬动听的电视音乐,既可以是一个电视小品剧,也可以是一个很长的电视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大由之”。

在空间方面,电视文艺能够运用别的艺术表演形式的空间。音效方面、文字方面还有艺术造型方面等等全部都能被电视文艺所采用采纳。同时,电视文艺还能够运用电子技术,展现想象的所有形象。虽然电视文艺的艺术空间有很强的虚拟特征,可正是此种虚拟,将电视文艺的艺术空间提升到一个其他艺术表演形式无法企及的层次。

文艺分析 篇2

将多门课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建设,在文艺学领域里,始于1980年代初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领衔的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该系列课程由“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三门课程构成,它们“分别承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传授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批评实践能力的任务”。该系列课程已于立项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在系列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随着课程理论本身的发展,教育理论界将这种关联紧密、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多门课程协同建设的实践称之为课程群建设。本文论及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主要是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文艺学学科开出的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近年来,以课程群的思路来建设文艺学学科开设的多门课程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与赞同,不同高校的文艺学课程群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省、校三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立项资助。通过几年来的立项资助,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成绩斐然,引起了教育界的瞩目,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是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而又必须重点关注和处理好的。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

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

(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

(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3)将本学科发展的大量最新前沿研究成果集中向文艺学课程群的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出新的课程,从而使本课程群中相互关联的课程更为丰富和多样。这种以新课程的形式来实现科研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发。如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开发出“视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媒介变革与文艺发展”等课程,也可以以综合的形式来开发,诸如增加“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这类新课程等。只有这样,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才能够扎根于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生活情境,才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学术滋养而永葆生机,才不会沦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高头讲章。

文艺分析 篇3

一、《刺客聂隐娘》的创新之美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影市场向来是以商业片风行,武侠类型的商业片更是以“东方武术”的快和美享誉中外。而在《无极》和《叶问》这样的武侠成功之作的影响下,大陆武侠片似乎都在模仿和复刻,如《卧虎藏龙》以动作传奇的“侠”赢得观众的好感。在《刺客聂隐娘》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武侠片还可以这样拍,虽说小说有着“神怪”“奇幻”“神秘”等元素的设定,但是在导演侯孝贤的改造和创新下,化繁为简,将众多的吸睛元素简单到最简。情节简单,对白简单,动作简单,整部影片下来故事人物之间的对白不到20句,整场影片的打斗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对以动作和武功为材料的武侠片来讲是少之又少的。这也就是大导演侯孝贤的创新之一—化繁为简。

创新之二在于整部影片的文艺风格的打造,从剧情一开始的整个背景基调就是肃穆和安静,色调为黑白系列,观影效果就如70年代那时候的老电影,很有年代感,而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长镜头的使用,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体味,一个镜头从简单的人物和布景给予观众足够的时间参与其中,仿佛“我”即是剧中人,这种代入感正是这部影片的文艺意境的成功之处。安安静静地体味完一部武侠剧,这种观影感受可能一开始是与观众对武侠剧的定义是冲突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却让观影人多了一份思索,带着脑子去安静地欣赏,剧中人物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是怎样的?剧情会朝向怎样的情节去发展?这些都是《刺客聂隐娘》的文艺风格所带给观众的疑问。

侯孝贤用他独立创新的风格创造了东方武侠片的新高度,化繁为简和文艺风格这两个创新点成功的打动了国外其他民族的武侠心,从不同民族的审美角度出发给其他民族的观众带来了东方武侠的视觉和感受之美,正所谓创新的就是民族的,侯孝贤做到了,《刺客聂隐娘》做到了。

二、《刺客聂隐娘》的风格之美

东方影视作品中以女性视角来表现一部影片的主题大都离不开爱和恨,女性的情感变化是作品的主线,女主角悲则剧悲,女主角喜则剧喜,而人物的情感起伏就是调节整个观众观影感受的。而在《刺客聂隐娘》中聂隐娘的情感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平淡,表情从来是荣辱不惊,风轻云淡,嘴角从不带一丝爱恨情仇;语言是少之又少,从不出声。聂隐娘一出现所有的场景都呈现出一种肃穆,自带一种不怒自威的杀伤力。作为刺客来讲,杀伤力就是评价刺客最为精准的指标,没有之一。而在影视作品里,聂隐娘的杀伤力从最开始的一个镜头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飞影,一条血线,3秒后的头身分离,而刺客聂隐娘只是不带表情地在镜头前闪过,没有喜怒,没有拔剑与收剑的虚张声势,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好证明。这个镜头短短3分钟,没有多余的配音,却以另一种无声的方式将刺客的杀伤力和专业能力表现的近乎完美,高手从来都是无言的,也从来都是低调的。这种风格所呈现的美感就像是欣赏聂隐娘作为刺客时的那一出手,一回眸,干净,利落,不像是在看到一个所谓的杀手得手时的冷酷和无情,而更像是在欣赏一种艺术,虽然它是一种杀人的艺术。刺客聂隐娘就是无言的女侠客,这种兼具文艺和内涵的美,是刺客和杀手从来所不曾具备的,是所谓女性和杀手的完美结合,文艺和杀戮的奇遇营造出的“唐诗一样的美”。

该部影片的另一个吸睛点在于武侠片的另类呈现,也就是说武侠片没有走武侠片的路,而走了类似村上春树这种文艺范儿的文青路,注重细腻和细节之处的表现力。给予情节表现足够的留白,让观众自己投入其中思索平淡情节中所表现的意义。这就像是文艺片里静悄悄地植入了商业片的“参与感”,这是小米雷军先生作为企业家所倡导的用户体验,被侯孝贤导演用在了武侠片的表现上,所谓是出神入化。一方面让观众在平淡的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能够用脑,不被淡化得分分钟出戏,投入其中就像自己参与编剧过程一样,预测此时此景此言此语导演想呈现的是不是跟自己脑补的一致。另一方面,给予女性视角更多的镜头,在杀手的世界里也可能以女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吸引女性观众的一个重要视角选择。同时,这也是一种母性崇拜的表现,“女英雄”从来都不必完美,但少不了的是“女英雄”的情感波折这个戏码,《刺客聂隐娘》也不例外。聂隐娘作为刺客从最初的杀手到最后的侠客,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职业道德上也上了大台阶,但聂隐娘在可以取得功成名就之时,却还是不能免俗的投进了世俗情感的怀抱。本来出世的高冷杀手最终走向接地气的“嫁做他人妇”之路,这是从文艺片怀抱离开转而投入“狗血肥皂剧”的温暖臂弯,虽说整个情节略带狗血,但是剧情表现却走出了文艺的高贵路线。

三、《刺客聂隐娘》的意境之美

东西方对艺术的审美观点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武侠类的影视作品中更是如此。美剧没有历史,但是美剧的动作片却引领着武侠类型的动作标准和武术高度,动作的连贯、激情与场景的激烈程度都成为武侠等动作片类型电影的标杆。但在东方以“柔”为美、以“中庸”为准则的历史国家,武侠是一种具有情怀的动作片,不只是在动作和场景上的激烈和吸睛,更是在人文情怀上的一种认同和尊重,也就是说在东方视野的武侠剧里“侠”的情怀胜过对“武”的追求。《刺客聂隐娘》正好做到了,将整部作品的意境都呈现在聂隐娘的武侠之气之中。从一开始的冷面杀手,到被派回刺杀亲友的初步动摇,再到最后放下仇恨和杀戮,回归世俗长情。这些是一个杀手所经历的从胜到衰的完整过程,却也是一个侠客从青涩到成熟的完整过程。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情怀,从经历中不断认识自我。在聂隐娘被派回刺杀其亲友时,不断出现聂隐娘目睹表哥家庭的生活场景的镜头,几分钟的长镜头,只有很平常的生活琐碎,几句闲聊,相视无言,默默静坐。这些寂静的生活场景默默的成为穿插整个剧情的意境来源,故事主人公经常是简单的对话后就开始相对无语,在长达几分钟的相互凝视中让观众去想象、去感受故事人物心底的波澜起伏,而镜头也就静静地对着沉默的主角。这种十分舒缓的叙事节奏和留白的处理方式需要观者自身带入精神和经验,才能体味其中那独特的韵味。一个“杀手”出现的地方还有略带温馨的生活场景,这本就是一种暗示和衬托。随着剧情的发展,生活场景在慢慢的强化,故事的“侠气”在潜移默化的侵入剧中人的骨子里,当“侠气”沾染上生活的俗气,那整个感觉就从冷面杀手转换到具有“诗意”侠客,这种意境的创造就是通过不断的留白、不断的寂静所呈现出来的。《刺客聂隐娘》的音画配合得几乎是天衣无缝, 风声、蝉鸣、驴嘶,高天、山川、宫室、旷野,色调温暖的画面用细碎的忽远忽近的声音点缀着,侯孝贤将远景、全景和长镜头等他所擅长的取景方式在《刺客聂隐娘》 中做了一番神奇而自由的组和,众多画面一旦定格下来,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非常优秀的美术作品。

《刺客聂隐娘》的意境之美使得整部影片处在一种有文艺、有情怀的氛围之中,让观众似乎有一种错觉,毫无武侠片的鼓噪和沸腾,却在一种寂静和深沉的情境里欣赏了一个女性侠客的成长之美。《刺客聂隐娘》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那时的社会大背景相对自由浪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诗词歌赋流传于世,创作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身对诗意就有一定的要求,而聂隐娘作为女性的侠客代表,相对男性来讲具有更高的与身俱来的感性和审美。而这种感性决定了以聂隐娘的视角看待任何问题时会更俱诗意,这也就预示了聂隐娘的最终归属会是略带文艺性质的回归,田园、家庭,大隐隐于市,从一代侠客到一介平民,这其中的起落不是一般人所能经受的,这其中的名和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舍弃的。这种对女性的崇敬和赞美是在那个时代自由的社会氛围之下的一种母性崇拜的表现。创作者将聂隐娘塑造的极为成功,在她身上有非常独立的自我,不仅表现了反传统的婚姻观、价值观,更是一种超前的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行为。聂隐娘在对自己的婚姻归属最终选择的是“魔镜少年”,这一选择有悖于传统意义上的“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但是聂隐娘却能在虚荣和名利之中守住自我,心如止水,这些优秀的性格特征统统都是对以聂隐娘为代表的女性群体的推崇,这是创作者最深层次的意境创作。通过奇幻小说的故事主人公来表达自己内心作为身处那个时代的群体代表发出对时代的呼唤,对女性群体的尊重,对社会自由度和平等的呼吁,这种意境的烘托是对整部作品精神的升华,思想境界的提升不仅提高了整个故事人物的情怀素养,更是给作品的定位划了一个高端圈,不是世俗的商业狗血剧,而是自足文艺,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情怀片。

结语

电视文艺节目实践教学分析 篇4

电视文艺节目教学,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熟练掌握制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并通过学生的制作情况, 了解学生对电视文艺节目实践的具体掌握情况, 帮助教学任务的完成。采用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点:1.结合以往实践教学的经历, 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接触整个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2.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艺节目制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3.通过教学实践, 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乐趣, 进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 通过在电视文艺节目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的新理念, 从很大程度上, 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这是平常在课堂上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一、电视文艺节目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市场对从事开发与设计视频资源的人才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求, 各院校在电视节目编导类课程中, 在以往的教

问题。关注于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的艺术主题、关注于当代人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艺术主题、关注于种族与文化危机的艺术主题都鲜明体现出现代艺术对于人文精神的倡导。当代大学生通过接触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做到提升自身的高尚情感和人文精神。

3. 坚持与梦想的精神

现代艺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它是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嘲讽和大众的质疑成长起来的。在重重的困境下, 荷兰艺术家文森特·梵高在有生之年艺术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 相反被指责成“疯子”的艺术;法国画家高更在身染重病, 流浪他乡的状态下执着于绘画创作;还有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所展现出来的坚持梦想、执着于艺术的精神都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坚持+梦想=成功。在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努力实现心中的“中国梦”的时刻, 现代艺术家们不懈奋斗的艺术经历会给我们深刻的感染和启发, 建立起为梦想积极向上的决心与动力。

四、结束

现代艺术流光溢彩, 其中暗含的流派足以让你应接不暇。现代艺术神奇迷人, 成就了无数艺术大师的辉煌梦想。现代艺术晦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融入了新元素, 并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进行电视文艺节目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重心仍离不开理论知识, 相反, 实践教学则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支撑。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包括电视文学、电视音乐、音乐电视、电视戏曲、电视舞蹈和电视综合节目等几种。以上的节目类型都是属于实践性强的节目类型, 如果都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 不仅很耗费时间, 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相关知识, 通过结合电视文学中的电视散文实例进行分析探讨, 具有重要意义。

电视散文真正的起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它是一种一种电视文学的样式, 它的发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且这些年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在这个领域里在从事电视散文的创作中, 主要以专业创作的人员为主, 同时, 还有少部分人员主要通过借助DV进行拍摄。各院校由于受教学条件与环境限制, 能够用于创作的时间、相应的创作课程都比较少。在电视散文的实践教学中, 需要各院校继续秉承创新的理念, 不断探索, 以期能够找到符合电视散文教学的实验方法。在电视散文的创作中, 非常注重“形散神聚、情景结合”等特点, 电视散文制作的实践性极强, 它要有很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同时, 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充分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理论知识后, 由学生自主进行材料的选择、稿本的编写, 以及实际拍摄等方式, 让学生在电视文艺节目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此外, 还能够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作为日后教学的参考模板, 作为其中的一个范例, 对学生起着一个鼓舞与引导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电视散文在其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以下也是我们选择的主要电视散文的重要

涩难懂, 极端的语言形式及复杂的精神背景让人困惑不解。现代艺术惊世骇俗, 以革命的姿态不断挑战着人们的审美极限。《现代艺术鉴赏》传递给大学生的是了解现代艺术的独特图景、赏析现代艺术的审美方式, 剖析现代艺术的精神内涵, 从而最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和综合艺术素质。

注释:

1.常宁生《反叛与超越西方现代绘画艺术》, P2, 东方出版中心, 2000年.

2.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 P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朗加明《创新的奥秘》P4,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3年.

铁娆娆, 2003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2003年8月就职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理论研究。

理由:1.具有激发创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能够将校园生活简单再现。2.具有代表性强的特点。电视散文的主要特征与其他电视文艺节目基本一样,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让学生熟悉脚本创作、现场实拍和后期制作等电视散文制作的各个环节, 能够帮助学生在这些环节中, 融入自身的观点和意图, 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和特技处理能力, 从而促使制作出来的电视散文具有丰富的感染效果。

在电视散文的创作实践中,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 是对稿本进行创作, 包括对题材的选择、稿件的撰写和分镜头的安排等;其次, 是负责对电视散文的拍摄, 主要包括试拍、正式拍摄和补拍等三个方面;此外, 是负责对电视散文的制作, 在此过程中, 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镜头组接、特技处理、编辑背景和配乐解说。

二、电视稿的撰写

1. 自由创作散文

通过尝试制作电视散文的教学之后, 根据其观后感, 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散文创作。先写草稿, 写完后再进行修改一到两次, 然后, 按照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来选出其优秀的作品, 这样对于稿本的拍摄有很重要的意义, 经过一系列的考虑, 我们选出六个本子作为分镜头的稿本写作。

2. 撰写文字稿本

在选定散文题目后, 要根据电视散文的基本要求进行改编工作。散文极其注重意境的再现, 要达到这种效果, 需要在创作过程中, 加强对其构思的制作, 包括对生活素材的选择、裁剪和提炼等。通过分析后, 找出一个独特视角、新颖而和谐的布局。再使用一些清新隽秀的语言加以描述。通过借鉴散文的主要特点——“意”和“境”, 来达到电视散文目的。但其实质并不会改变。

在电视散文中, 其“意”就是作者的思想内涵, 其感情与意念在文字里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电视散文里, 情感并不是体现在字里行间, 而是表现在旁白的朗诵语调里 (所谓旁白, 即原作文字) 。电视散文的“境”, 通过具体事物所构成的画面, 协助配合电视散文的视听形象加以表现, 创作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较之于电视小说, 电视散文所不同之处就是, 其画面是非常的有限, 电视散文画面主要的重点是要为全文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氛围, 让听者能感受到某种韵味。再通过这些画面的意境激发观众的兴趣及想象力, 用心去品味, 理解其真正的内涵, 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除此之外, 在对电视画面的处理上, 画面可以稍微虚一点。倘若画面过于实际化, 观众的想象无法得到发挥, 电视画面也就丧失了其意境美。此时, 若是增加一些远视空间, 让观众拥有遐想的机会, 便能够帮助电视画面营造出意境。在电视散文画面的营造过程中, 应该注意光线、色彩、各种剪辑的手法、特级等等, 最后使画面与旁白相互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电视散文的作者必须要对表现散文有着深刻的感触, 对于原作的“意”与“境”要有自己的领悟, 接下来才能将“意”与“境”融入到画面当中去, 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这也是对散文的创新与延伸, 将散文进行用旁白表现出来, 会产生耐人寻味、新颖的电视散文。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 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需要对表现文学的形式进行合理的修改, 并且要遵循相关的规则进行规范的操作。因为如果进行操作的话, 需要考虑影视的技法、现场的拍摄等诸多方面带来的问题。因此, 可以先通过分镜头稿本创作, 再提交电子稿本的形式进行创作, 最后进入现场拍摄与后期制作阶段。

三、对现场拍摄的分析

选好分镜头稿本之后, 设立相关的摄制组, 然后, 将同伴进行分组, 完成其拍摄, 任务完成之后, 请老师对拍摄的镜头进行检查, 提出不足之处及建议。拍摄阶段是整个过程中花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 首先, 要老师领学生进行试拍, 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 然后对镜头进行仔细的观察, 询问老师的建议。之后, 要学生自主的进行研究, 找出其中的缺点与问题, 根据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不断地学习之后, 才能开始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 学生要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情况, 负责对分镜头稿本的改编和改正工作, 并从不同角度、高度进行拍摄。进行对比, 最后选出一个满意的镜头。在过去的拍摄中, 学生都是用肩扛的执机进行拍摄, 几乎没有人用固定或者徒手的方式拍摄。因为肩扛执机才有正常人的视点, 拍摄时有空间感。但是在拍摄时由于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晃动, 画面的质量就会有影响。所以, 用固定的拍摄方式, 可保证画面的质量。在拍摄时, 光线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要把握好光线的明暗变化, 光线太明显或太不明显, 都不是合格的镜头, 要求学生在拍摄时将天气因素考虑进去。

四、后期制作环节

在后期制作环节, 可以根据分工现状, 通过采用专人负责、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老师对这些镜头进行检查评定、提出建议等。这一阶段的主要缺点是镜头的衔接和音乐的选择及画面的旁白。首先, 学生要把三盘带子中, 可用的素材采集下来。然后, 就是镜头组接, 在提供的稿本基础上, 结合镜头组接规律, 对镜头进行组接, 在镜头与解说之间要有把握好时间。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合的音乐, 主要考虑稿件的类型及自己的音乐素养, 选出其中理想的几首, 主要把散文的意境体现出来, 并结合解说与画面。将电视散文的意与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电视文艺节目实践的训练一项重要的实践工程, 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 对学生的电视文艺节目的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提高其操作能力,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风铸.中国电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刘爱清.电视文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3]文景毅, 高连学.电视摄制技巧[M].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7.

文艺分析 篇5

广播电视新闻学

袁璨

1012497 艺术源于生活。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艺术产品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当时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影响,绘画亦然。而无论什么时期,什么画家,什么创作题材,总是少不了各色女性的身姿——靓丽的,优雅的,贵气的,神化的,世俗的„„不同于男性的肌肉、力量和健壮之美,女性形象以其圆润的身体、玲珑的曲线、富有亲和力的面容给绘画作品添上了一抹亮色,并赋予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的文艺复兴,在创作题材上自然少不了宗教和神话。而在各类女神中,尤为受画家青睐的,则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神是人的反映,画家对站在当时女性之美巅峰的维纳斯形象的描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应了当时画家对女性整体形象的描绘。本文以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为例进行分析。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神坛里的维纳斯】

桑德罗.波提切利,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作家。他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被认为是拉斐尔的前奏。他的画作风格大多典雅,秀美,动人,常以古典神话题材为作品,并大胆创作全裸形象,表现反对教会的强烈的宗教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作有《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副蛋彩画。画家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得到了创作灵感。诗中描绘的是女神维纳斯初生的场面:她生于爱琴海之上。风神的柔拂送她到岸边。春神也急忙为她送来衣裳。那件星星织成的衣裳华美异常。而维纳斯,在鲜花的包围下美得如诗如画。波提切利的作品中,维纳斯亭亭玉立在贝壳中,仿佛珍珠一样夺目。带着花神来而来的风神和送来衣服的春神分立其左右,与维纳斯一起构成了画面的主要人物。在湛蓝的海波与幽翠的竹林下,维纳斯仿佛初生的少女,眼神懵懂迷茫,带着看向新世界第一眼的未知与纯净。本作中,维纳斯被塑造为典型的“庄严美丽而忧郁的女神”形象。

历史上创作维纳斯的艺术家数不胜数。这位以美丽为名的女神似乎格外受到艺术家们的欢迎。较经典的有雕像《断臂维纳斯》等等。然而,若论及唯美,波提切利绝对超过了他以前和他同时代的画家。不仅是维纳斯,其他唯美高华的女性形象在他的画作中也频频出现。蛋彩画的作画方法又尤其使这些女神空灵透美。蛋清在干透后形成的透明坚硬一层,使附在其上的颜料更有水彩画般的纯净。《断臂维纳斯》中的维纳斯仍保留着古希腊人对力与美的追求。维纳斯的肢体与动作健硕有力,虽不失

《断臂的维纳斯》 女性线条,但力量感过于突出。雕塑的面部表情呆板,五官不精致且偏男性化。与之相比,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显然更多地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漂亮”:肤若凝脂,金发碧眼,典雅秀美的面容,苗条纤长的身材,弱柳扶风的体态„„这确乎是一个同时符合中西方美女标准的大美人儿。

美则美矣,其脱俗端庄又给人一种不可亵玩的神圣之感,被喻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也曾有雕塑家塑造过媚态横生的维纳斯:一手遮掩私处,一手拿着拖鞋对前来调笑的男人作欲打状,满面含春。与这种形象的维纳斯相比,此画中的维纳斯显然要“正派”得多。虽是以全裸的形象出现,但其纯洁之态,忧郁之情与大方之美完全抵消了裸体的诱惑意义——这裸体只是文艺复兴下反抗教会的一种形式罢了。也由此,维纳斯的“初生”意义则表现得尤为明显:纯净得如同刚生下来不着寸缕的婴儿,激不起人们丝毫的邪念。

波提切利 《春》

与外形的清丽相对,维纳斯的神情偏偏十分忧郁,仿佛降生到这世界并非乐事,而是充满了对世界的不解和疑惑。这种忧郁的神情几乎成了波提切利画作人物的一个共有特点。在另一幅画作《春》中,树林中的六位女神同样是美丽非凡却眼神哀怨。这哀怨融合在诗意的画风中,给了维纳斯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创作这幅画时,作者身体抱病。画作作为作者心境的反映,也难怪会让如此美丽的女性却如此哀伤。且当时时代巨变,画家们处于新旧两种思潮的夹击之下,往往处在一个左右不能的尴尬境地。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种种忧思,都反映在了画作中。另外,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美学思潮,认为美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也不可能诞生于非美。美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因此维纳斯一诞生便是少女的摸样,没有童年,不会衰老。

【落入凡间的天使】

13世纪末,一场颠覆时代的变革在意大利各城市悄然兴起——文艺复兴。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的上帝。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带动下,人们不再对中世纪黑暗的教会唯唯诺诺。航海与贸易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波涛与大海赋予人们进取和冒险精神。

在早期文艺复兴的西方绘画中,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女性形象都以宗教教义、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虚拟人物为主。这一时期,这些被赋予了神圣光环的女性形象距离现实生活还是极其遥远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力量还未在画中有明显体现。这些女性形象由于被赋予严肃的宗教意味,因此大多都是神圣、冰冷的。而这些女性身处的场景通常也都是庄严、肃穆的。

到15世纪的一些作品,与早期的马丁尼、乔托等人的作品相比,仪式感,戏剧化的情节和场景等方面没有过大区别。其典型特征就是:一般被置于戏剧化、有情节意味的场景中。《维纳斯的诞生》一画画面内容取就材于这样一个希腊神话:有个叫库娄诺斯的人。他斩下父亲身体的一段抛进海里,长期漂流,结果变成一个比雪还白的水泡。等水泡一开,在中间生出一位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的少女。这位少女被风神塞浦路斯用微风送到米洛斯岛,在那里由季节女神赫拉给她披上美丽的衣服。她也成为女神。这就是维纳斯。

虽同样是用画表现神话传说,但《维纳斯的诞生》在绘画技术上比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有一个质的飞跃——透视。维纳斯的形象开始出现在了清新、优美的画面中——一改过去单调、枯燥的背景,且在对人物的深度刻画、空间的丰富性及浪漫主义的表现情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水波及风的刻画上也是此画的一大特点。当时欧洲解剖学、透视学及其他方面的科学反映在画作上,表现为人物造型比例更严谨、准确;人物的体积感,画面的质感及空间感更真实——文艺复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它们又彼此相互影响。再看早期的画作如西莫内.马丁尼的《圣母子》油画(约1333年):面无表情的圣母抱着基督,双眼看向虚空。与《维纳斯的诞生》相比,其肢体极其僵硬,仪式感、宗教感极强。画面的背景与墙壁融为一体,让前来教堂的人只想朝拜。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与推广,“以人为本”成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原则。而波提切利又是当时的翘楚。画作中维纳斯肢体的柔美与灵活,神态的逼真,头发、服饰等的细腻处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进步,同时也是精神层面上——绘画形象世俗化——的要求:波提切利想要创作的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令人膜拜的神,而只是一个脱胎于凡间美丽女子的维纳斯。以《维纳斯的诞生》为代表的该时期的画作是对过去女性阴冷、无人情味幽灵形象的 马丁尼 《圣母子》 一个重大突破。

提香 《美狄亚和维纳斯》 在此画中,波提切利还采用异教的手法,画全裸的女性。在这一点上,他使美术从教会附属品的地位中逐渐放出来。因而所有的美术史家都称他为“异教世界的礼赞者”。他善于画厚重衣料的硬褶纹和轻薄的衣着,以及透明薄纱所覆盖的人体。他的绘画使15世纪意大利的线描艺术达到了顶峰。他的艺术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终结。乔尔乔内(Giorgione,约1477—1510)也主要画裸女画。他创作的女性不像波提切利那样忧郁,也不如米开朗琪罗的雄健,而是乐观、健壮而优美的形象。他偏重于肉体的丰满和肉色的艳丽。提香·维契里奥(Tiziano Vecellio.1482—1576)则着重于女性的形体美,刻画具有健康丰满的身体,丰腴的臀部和娇艳的面容的完美的美女典型。在《美狄亚和维纳斯》中,维纳斯几近全裸,滋润而肉感。

【结语】

文艺分析 篇6

摘 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因为此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极其辉煌耀眼。实际上这一时期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与各阶层人士的大力赞助密不可分。其中宗教情感与抬高声望的要求、经济观念的转型及其基础的作用、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的追求构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兴盛的社会学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对艺术的影响是多角度的,一方面赞助人自身赞助的政治目的和审美倾向的差别与约束,极大的束缚了艺术家及其创作工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整体特征更对艺术的内在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赞助;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68-03

众所周知,西方艺术史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在欧洲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期的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本文则仅对艺术赞助做简单的梳理,重点在文化与文明的基础上来探讨当时艺术赞助的文化生态。

艺术极其辉煌的成就,使得世人时常忽略艺术前进的背后真正推手——艺术赞助。艺术在今天所呈现出的具体形式,往往是被表现为各个艺术家成就的一系列传记。艺术品的视觉形象非常重要,但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并非纯粹的满足观赏者视觉性享受,更不是艺术家抒发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是艺术品需满足赞助者特别的目的、功能的作用。制作艺术品的功能与目的并非视觉享受,但不意味着美感在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起作用。

此类例证也有记录:15世纪末,西西里岛人马提奥·科拉乔在参观帕多瓦时,就记录下了自己当时所看到的情形,“我几乎看呆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我不敢相信他是真的。我走进它,双手抚摸它……靠近天使加百列和马利亚。你会惊叹树枝上竟会有这样的叶子和果实,大自然也造不出更逼真的了……[1]”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次文艺复兴百花怒放的原因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总倾向,普及于意大利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奇妙的才能[2]。这充分体现了艺术品在当时丰富的历史情形、家庭环境、社区生活以及独特的社会内涵。当时的意大利在政治的分化、文明的瓦解,使得社会上充满了自由的政治之风,给艺术家提供了最大的创作空间,最终给艺术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艺术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反映并融合了社会价值。

阿尔伯特·博艺姆曾经强调过“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放在一个历史和经济的大环境中去,以期植根于基本的物质生活。[3]”今天我们强调的艺术需走向社会,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艺术就是社会的产物,艺术作品的实际功能对于讨论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归根结底得益于赞助人的慷慨。赞助人对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发展。建立在政治生活上的文明,将宗教、艺术和科学收入囊中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也不忘在社会生活上留下独有的印记。决定着艺术的呈现形式。因此,艺术风格必然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艺术风格在社会转型下是如何发展、奠定的,宗教情感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又是如何共同作用于艺术发展的,以下做具体分析:

一、宗教情感的抒发

此时教会,在城市中的影响仍然十分广泛,更加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相契合。宗教性质与之前相比,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能简单的被看作是世俗生活取代宗教世界,而是宗教摆脱了中世纪冰冷高傲的救世主形象。同时,教会内部人员结构与神职人员的素质,受文艺复兴影响也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在黑死病的袭击下,正规神职人员大量死亡,教会只能以未经过严格训练的社会人士来填补教会神职人员的空缺。

在这样的教会结构下,不乏凭借财富权势得到自己青睐的职位的教士,使得以权势与财富达成愿望的同类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无不体现教会世俗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中利奥十世就是典型的例证。宗教生活的世俗性的普遍化与大众化,促进了教会借助艺术家的才能来巩固与凝聚自身在大众眼中视觉性的形象。

对普通信众而言,人们期望在教堂里留下自己的东西,因为这不仅仅是赠与上帝的祭品和祈祷,还包含了信众对宗教虔诚的内在精神转化为对物质的纪念,以及与上帝、圣人们的力量直接接触的力量。

为体现对基督虔诚的态度,信众将自己的雕像或绘制出自己的肖像,留在某些有影响的神殿中,这样这个教堂就是他们永生的“栖息地”了。由此,制作这些模型的产业也带动艺术产品发展起来了。工人们用蜡质人的脸和手,再造出和真人一样大小的、穿着衣服的勤勉的皈依者形象,其中包括“豪华者”洛伦佐在奇阿瑞托女修道院雇人制作的自己的人像。这尊人像穿着他1478年在帕兹遇刺未遂事件中穿过的那件染血的外衣。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豪华者”洛伦佐想公开表明他对神灵介入和保护的感激之情[4]。

对宗教而言,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基督教向世俗化的转变,以及教会发展的秩序受到教会内部夺权运动不断的冲击,使得教会在信仰上的绝对权威已不能维持中世纪时期的高度,世人对它的敬仰大大降低了。为重塑教会的权威,教会不得不借助艺术作品的直观化形象来宣扬教会的信仰与教义;圣像画、基督受难雕像、圣迹一类的宗教象征物在宗教活动中的大量出现,宗教游行队伍中的化妆表演和奇迹剧比比皆是,所有的宗教活动都借重于具体形象的表达来塑造着教会的形象[6]。宗教宣传的途径更多角度、受众更为广泛,无非是教会宣传的最终目标。

艺术作品的生动程度大大影响了教会对于宗教的宣传效果。基督教更加积极入世的态度决定着它的价值观念,重要的转变是由原来以对神的关注转到对人的关怀,社会性质也由此转变,社会实践更是由原来只重视禁欲苦行与仅对神学的思考转变而来。

对教廷而言,各种宣传活动都以艺术品视觉直观化的外表,满足世俗社会普通大众审美的要求,如:教皇在西克斯图朝廷中的成员帮助下,像世人一样将罗马朝着一个豪华和繁荣的城市形象发展[5]。为进一步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教会的教士在宗教的各种节日庆典、纪念日中,表现的与普通大众的游行队伍一样,绚丽的色彩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教会在文化上的这种转化过程,也就是宗教向世俗生活发展的普遍化和大众化过程。endprint

二、抬高声望的要求

在宗教情感开始世俗化后,人们开始着眼于对自身的关注,这种关注延伸到了人的形象、人的情感、人的诉求等各方面,并得到了普遍升华。为何这种情感与精神的爆发,只集中性的发生在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正是因为意大利独有的文化特征、地域类型与人的特有内质相结合的产物。

正如伯克哈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界定:“一个欧洲文明史上的独特时期,其典型特征是深深植根于意大利并体现在各个文化层次中的一种崭新的精神。[7]”

个人的意识已经被唤醒,朝着自由的方向发展,个人荣誉感的轮廓被勾画出雏形。因此,变相的对艺术进行赞助,是抬高赞助者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期望能用此礼物换回上帝和圣人的救赎;使人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个人性格的成功凸显。

在大部分家族为赢得声誉,还将艺术赞助的形式停留在宗教祈祷的层面时,美第奇家族已将艺术赞助的形式转化为文化的手段来为自己树立政治声望。作为商人出身执政的家族,他们通过各种手段稳步增强了家族对佛罗伦萨政治财富的控制,最终得到了对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在政治与经济已稳定的状态下,美第奇家族已考虑并招揽了大批有才能的人,来推动家族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以赢得声誉。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上的竞争还夹杂着家庭和政治上的对立。如,美第奇家族与斯特罗齐家族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竞相以艺术的手段来赢得在城市的声誉。在当时斯特罗齐家族远比美第奇家族富有,但在艺术品位方面却与美迪奇家族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美第奇家族赞助的圣洛伦佐教堂,聘请了布鲁内莱斯基主持设计建造,他设计出的建筑首先从体积气势上压倒了对方老圣器收藏室,而且更具有古典风格;仅这一项就足以使得美第奇家族在声誉方面更胜斯特罗齐家族。同时,科西莫采取的策略还包括坚持对公共事业慷慨的资助。这些无不为美第奇家族赢得了声誉,巩固了政权。各种竞争下驱使各个家族会要求不同风格的艺术品,最终形成了社会中不同派别的标志。在艺术的赞助中,艺术的风格始终都是与赞助者的声誉紧密联系的,并发展成为以后的艺术风格。

总之,不同阶层的艺术赞助人对于艺术的赞助都存在特殊的意义与原因。不管是促进教会发展,扩大教皇影响力、还是为王朝,权利的辉煌形象、还是出于个人审美形象的追求,这无不体现出艺术赞助对于艺术的推动、艺术在赞助的形式下基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的追求

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是奢侈品,是手头宽裕的有钱人手中的玩物;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盛宴被广泛大众所享用,一方面,由于存在的中产阶级构成了活跃的雇主群体,成为绘画和木板画等作品的热心消费者;另一方面,黑死病灾难性的袭击使得人口急剧下降,并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极度崩溃,造成了享乐主义情怀的飞涨。人们只想及时行乐,把人生变成一个盛会,让精神、眼睛、身边的环境都得到充分的、豪华的享受。城市的各种活动相继出现,以满足人们对于享乐主义精神的追求。

城市的各种频繁活动,形成了意大利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以各种游行、化妆舞会、节日庆典、宗教纪念日等大型活动,辅以各种本地传统的节日。华丽夺目的装饰、盛装的女官、扮成各类角色的演员、声势浩大的马队,如此壮观的场面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多样化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赋予了人们多层次、强感官的艺术视觉化享受。此类大型活动基本属于宗教活动的衍生,但已深深的融入了世俗的成分,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独特的享乐主义文化特征。各种大型活动的增加,丰富了城市的生活,同时又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一丝新的文化机制,城市生活与价值观念的转型,更具有普遍性、创造性与包容性。

查阅了大部分关于当时史料后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绝大部分被赞助的艺术品,往往体现的是赞助人对政治声誉与社会地位的考虑,但如果将所有的艺术赞助形式都单一的聚焦于是对政治声望的渴求,这是片全面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其精神核心以人为中心,肯定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此时的艺术品必定投入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艺术赞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赞助人审美品味与意向,是个人内在积极主动性的具体表现,这自然是与以倡导个性解放的人文教育人生理念是分不开的。此时的意大利艺术风格是多样的、庞杂的,每一种风格也都为以后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可能,而‘豪华者洛伦佐已经对艺术风格的发展,做着有意识的引领与推动。由此可见,赞助者对艺术内心的追求,体现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意识为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人文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特征新的阶级的意识形态虽未成为社会的统治地位,但为艺术文化的发展增添的思想源泉,已使得人们在思想方面普遍的崛起。对于艺术赞助的动机,并非单纯的艺术性,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件艺术作品包含的无形的关系网的问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综合又平均的思考。不管是赞助者出于及时行乐、赢得政治声誉、塑造权威形象,都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艺术家才有机会与精力为后世留下并转化人类精神食粮的艺术品。这一结果也是整个欧洲向前迈进的一大步阶梯。

参考文献:

〔1〕〔4〕〔6〕(美)约翰·T.帕雷提,(美)加里·M.拉德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周丽馨.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现象[D].复旦大学,2009.

〔5〕[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美]玛丽娜·贝罗泽斯卡亚.反思文艺复兴——遍布欧洲的勃艮第艺术品[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关于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分析 篇7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分析

一、前言

电视传媒具有审美、娱乐、教育和认知等功能。娱乐、游戏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最开始娱乐形式是以人为媒介,群众直接参与其中,其娱乐范围和方式都非常局限。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后,其外延和内涵逐渐扩大,电视文艺节目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人们逐渐把电视娱乐节目当作生活的减压阀。

二、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背景和影响因素

(一)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背景

电视是一个普及度极高的家电,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并通过各类手段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发展态势良好,电视娱乐产品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提升了自身收视率。在当前时代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且具有个性化的多元需求,所以十分需要刺激煽情、幽默搞笑、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不只是文艺节目,其他类型的社会、科技节目都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并且会进一步发展。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观看文艺节目的人群中,大多数人是以娱乐为目的。[1]

(二)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影响因素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是人民群众,具有一定的消遣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特点,是一种趋同、稳定、持续的群体行为。当前时代下,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逐渐深入,于是开始追求符合自身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的文化。所以,大众传媒会跟随市场需求的转变生产出符合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大量同质化信息的轰炸,所以受众更倾向接受表层化和形象化的内容。电视文艺娱乐节目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把脸谱化的形象和俗套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当前电视、网络中流行的“戏说帝王戏”和“青春偶像剧”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人们在高度紧张、快节奏的社会竞争中,面对着众多的诱惑,进而缺乏“把玩”高雅文化的闲情逸致。人们在经过了一天快节奏的奔波之后,需要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精神产品,电视文艺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恰好符合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并且起到了平衡心态、丰富生活、调剂精神、排解情绪的作用。[2]

三、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化的合理定位

(一)要具备正面的价值取向

对于电视文艺节目来说,其娱乐、游戏的功能虽然重要,但是其审美功能和认知功能仍然处于主要位置。各个卫视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应该关注节目的社会效益和媒介伦理等。当前,娱乐文艺节目存在较多负面倾向,如为了提升收视率迎合某些人群的低级趣味,设置了无聊低级的节目内容,愚人也愚己。这类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尤其是这种节目的观众以青少年为主,这种负能量的内容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后果。电视工作者需要加强对自身品味的提升,在维持节目娱乐性的前提下,创作出新颖、深刻的文艺节目。[3]

(二)树立求新求变的目标定位

娱乐是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属性。但是娱乐是多个层面的,所以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求新求变。如果想适应广大观众的口味,就需要提升节目的多边形、新颖性和时尚性。通过改进节目的形式来增强节目的可观看性,充分加入综艺节目内容,结合观众互动、游戏活动和个人表演等形式,并且时常增加新变化、新内容,把观众的观看焦点分散到各个方面内容中。由此以来,必然会提升节目的可看性和娱乐性。[4]

(三)电视频道大众化和专业化

当前,推进电视频道专业化已经成为业内的主流。但是,纵观我国电视媒体,是不是真的满足大众要求了呢?我国许多频道专业化创意不足,如许多省级卫视都有一个影视频道。其初衷是模仿一些欧美国家建立一些特色十足的频道,如钓鱼频道和园艺频道。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能力不高,而且频道资源也没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开办了园艺频道或者钓鱼频道,必然会出现观众量少、广告招商难等问题。我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和大众化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电视行业的存在意义。

四、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方向

(一)走平民化发展路线

《星光大道》是一个面向普通民众,参赛人数较多,并且具有公平、合理选拔机制的节目,决赛选手都具备一定的水平。所以这个节目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且为广大观众带来美的感受。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节目的成功,无不因为他们选择了平民化的发展路线。在当前,在电视节目形式融合交叉越来越突出的现状下,各种电视文艺节目之间的相互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许多节目不仅有社交节目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如《绝对挑战》节目,既属于服务类节目,又属于娱乐类节目。这些就是电视文艺节目贴近人民群众的表现,在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电视机广泛普及的背景下,传播和接收的强制关系已经不再延续,电视能够成为民众发言的公共平台,大家得到了参与的机会。在如今的媒介大竞争环境中,如果和观众缺乏互动就等于失去市场。对此,国内的许多卫视都推出了大型选秀节目,虽然这种现象的社会效应好坏与否还不能下定论,但是也算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另外,提升节目的言论开放性也是亲民的一个重要途径,除了专家学者,电视文艺节目可以把说话的机会更多地给普通的民众。

(二)突出电视文艺节目的教育意义

根据传播效果培养分析理论来看,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观众来说,电视节目实际上是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所以这些电视信息就能够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并且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最近流行的《超级女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观众都对其选秀形式存有质疑,其选秀对象大多是青少年女生,所以影响着许多在校的青少年,许多学生甚至逃课去参加超级女声的海选活动。对于这些青少年,电视台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让他们觉得只要喜欢唱歌、会唱歌就是好的,所以出现了许多学生荒废学业去参加比赛的现象。笔者认为,电视文艺节目需要进行正确的定位,进而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绝不能为了提升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文艺节目的教育内涵。[5]

(三)提升电视文艺节目的品位

许多电视文艺节目在近几年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许多电视台都把综艺娱乐节目当成了一块肥肉,所以出现了节目之间、频道之间相互抄袭,相互模仿的现象,这导致电视文艺节目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逐渐走向了庸俗化的道路。娱乐节目需要一定的娱乐性,但是节目并不能建立在低俗趣味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导致品位低俗。有许多正面的例子,如湖南卫视的《真情》,这个同时具备文化品位和娱乐色彩的情感访谈节目,利用了较多沉重或悲情的情感故事,结合娱乐化的表现方式,为悲剧的故事赋予了一定的喜剧特色,节目内容大多严肃、崇高,体现了对良知和爱的呼唤,体现了电视媒体在情感问题、道德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方面的人文关怀,对于观众来说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所以广受欢迎。所以,提升电视文艺节目的品位具有必要性,能够让观众在娱乐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五、结语

娱乐一方面能创造出财富,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所以,中国需要创造健康的电视娱乐环境,引领健康向上的大众娱乐时尚和文化,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文艺节目品牌,进而在这个数字和网络时代创造出美好、绿色的娱乐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杨霞.电视文艺节目如何打好地方牌[J].采写编,2015(02):85-86.

[2]任天知.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探讨[J].当代电视,2015(03):63-64.

[3]杨嵘.浅谈电视文艺节目创新与办法[J].新闻传播,2013(12):84-85.

[4]赵辉.电视文艺节目的突破与创新[J].记者摇篮,2013(03):52-53.

文艺分析 篇8

1 电视文艺的大众化属性

电视文艺节目指的是运用影视制作的手法,将节目制作和播出,从而能够起到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效果,电视文艺节目也可以较为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电视文艺节目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有真人秀节目、综艺节目、游戏类的节目等,这些节目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形式,而且还能够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对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艺术。电视文艺节目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为各类受众所接受,而且也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2 娱乐节目对传统审美观念的颠覆

在九十年代,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实现了高速发展,电视文艺节目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而且电视文艺节目的经营方式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加上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从而使观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弘扬被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所掩盖,人们更愿意接受娱乐节目,实现身心的放松,在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中一味地遵循娱乐至上的原则。

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为例,该节目以娱乐的方式,展现个性化的自我,其节目的宗旨是“快乐”“消费”“个性”,这些节目在创新了电视文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性质的颠覆,对观众的审美标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中,更多的是教育的作用,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思想,而现在的电视文艺节目多以娱乐性为主,更多的强调自我个性的表达,忽略了节目背后的教育意义。同时,在一些电视剧中,也出现了过多勾心斗角和淫逸豪奢的场景,丰富荧幕的同时也会降低电视文艺节目的实际作用和功能,使观众的社会认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 电视文艺节目中先进文化的导向与审美标准分析

3.1 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要以先进文化作为导向

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碰撞,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些文化中,有先进的,也有不好的文化,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运用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文化。电视文艺节目是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应该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品位,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在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主流文化的建立,也能够对大众文化进行宣传,但是,在先进文化的传播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基础上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

3.2 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强化审美的引导

电视文艺节目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其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要遵循审美的规律,能够让人们观看后提高审美能力。湖南卫视播出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能够体现一定的特色,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在节目中运用不同的形式宣扬传统文化,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能够提高文化品位,我们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就会运用踏实的心,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4 结语

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美元素的缺失,电视文艺节目一味坚持娱乐至上的原则,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展现,甚至导致社会风气浮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文化关注,在电视文艺节目中要以先进文化作为导向,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强化审美的引导,切实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摘要:一个电视文艺节目中的文化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文艺节目是否具有审美特征,是电视文艺节目在众多节目中能否脱颖而出的重点。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了盲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现在电视文艺节目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节目在热闹的场景下,却显示出文化的缺失,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提高文化关注,实现审美的创新是很重要的,能够促进电视文艺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化关注,电视文艺节目,审美创新

参考文献

[1]苏蕾.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60-61.

[2]连玉芳,刘伦.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传播,2014,(18):101.

文艺分析 篇9

一、我国电视文艺晚会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一) 各地政府急功近利, 演出的内容比较老套

部分地方政府我了获得轰动式效应, 不光会对一次文艺晚会投入大量的精力, 更会对晚会程序进行层层把关, 例如策划、排练、道具、实施等等, 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即便是一些业余性的小型文艺晚会, 也会花费很大。可是通常情况下观众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巨大的投资换来的仅仅是一个小时的演出。此外, 大多数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是花费高昂费用聘请的, 可是这些演员通常都是在电视中经常演出的人员, 其演出的节目也是电视上常常播放的, 所以晚会内容缺乏一定的新意, 所以那些追新的观众会觉得意犹未尽, 但那些不追新的老一辈的观众也不能完全满足, 因而就引发了电视人这样的反思, 这样没有实现预期效果, 又没能满足观众需求的晚会, 到底值不值得。

(二) 文艺晚会脱离现实生活, 没有特色

很多电视台的文艺晚会内容都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其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观众在文艺晚会上看到的节目通常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老段子, 参与演出的也多是一些观众熟悉的面孔, 严重缺乏群众生活当中的业余团队及演员。那些真正重视电视文艺晚会这种演出机会, 有较强的创作欲望、愿意下大功夫的群众业余团队或者演员又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就算一些地方电视台安排了一些地方性团体或者一定范围内的群众演员, 主要目的也还是迎合地方政府二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安排, 而且这些节目所占比例非常小。很少有能够真正表达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表现人民情感的节目。从而造成节目主办方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同时, 却很难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 无法体现晚会节目的特色。

(三)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

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有效提高本台影响力, 提高收视率, 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所以会单纯的迎合大众审美品位, 严重缺乏广度和深度, 忽视了社会效益。因而在举办电视文艺晚会的时候, 就会出现假、大、空的问题。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文艺晚会, 甚至会产生晚会不像晚会、娱乐节目又不像娱乐节目的问题。虽然这种节目可能会赢得观众的喜爱, 可是却没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仅能作为观众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 不会对观众产生思想及行为方面的影响, 更不会有长久价值。所以这种节目很容易在新话题出现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因而主办单位这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观众深层次的需求的文艺晚会究竟有什么意义?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增多及文艺晚会数量的加大, 人们到底需要那种文艺晚会?这不仅应是电视人反思的问题, 更是观众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提高电视文艺晚会质量的措施

(一) 有效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各个地方政府在对相应晚会做投入的时候, 应将相应晚会的性质当做评判的标准, 不可以单纯的追求轰动效应, 而不顾当地的实际状况。此外, 政府要坚持“管办分开”这一原则, 只管该管的。应充分相信相应主办单位, 而不可以层层把关、处处设卡。应该由主办单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要放手让主办单位做, 这样才更能创作出内容精彩的文艺节目, 从而达到主办方踏实、当权者放心的双重目标。

(二) 积极挖掘现有的资源, 体现地方性特色

承办相应电视文艺晚会的单位, 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 就算明星大腕是观众熟悉的、喜欢的, 其表演艺术是一流的, 也不能忽视来自生活当中的群众演员, 因为这些演员能够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因而其表演会更容易引发观众共鸣。从心理层面上看, 绝大多数观众都更喜欢接受与其思想、生活相同的人。来源于生活中的演员, 不光有业余演员及群众演员, 还有部分的专业演员, 因为生活内容不同, 这些演员通常会比明星大腕更珍惜参加文艺演出的机会, 所以会演的更卖力, 而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来自真实的生活, 同观众距离较近, 因而这些作品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都各具特色, 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更能彰显地方文化。因而相应的主办方必须积极挖掘当地的文艺资源, 有效展现业余演员及群众演员的才华, 这样才能在表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引发观众的共鸣, 最终获得成功。

(三) 坚持正确方向, 提高节目质量

为了保证电视文艺晚会的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文艺节目质量上应做到思想深刻、制作精良, 这样才能保证晚会文艺节目就有较高的观赏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在文艺节目的主旋律方面, 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重视团结, 坚持与时俱进, 引领文化发展, 从而保证电视文艺晚会的质量。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电视文艺晚会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虽然目前各个地方电视台在举办文艺晚会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只要针对问题采取科学措施, 相信一定能办出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文艺晚会。

参考文献

[1]徐俊涛:《大型电视文艺晚会的思考》, 《经营者管理》, 2011 (11) :90-91。

[2]刘倩婷:《地市级电视台电视文艺晚会策划》, 《电影文学》, 2008 (6) :34-35。

文艺分析 篇10

一、浅谈群众文艺创作

当前我国的群众文艺创作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老一辈的经验丰富的文艺创作者队伍有散失之虞, 而青年的一代大部分投身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大军中, 在基层文艺创作队伍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国现如今的群众文艺创作状态可以从四点来看:一是业余性, 大部分创作者都是业余的, 既然是群众文艺创作, 那么与专业创作是有区别的;二是分散性, 创作者们来自各个领域, 在他们的本质工作之余进行着文化的创作;三是多样性, 不同的专业领域造就了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 不仅创作形式多样, 在内容上也丰富多彩, 杂容百家;四是差异性, 文化素养、思想观念、生活环境、经验阅历的差异, 使得创作者们的作品良莠不齐, 差距明显。

但总的说来, 群众文艺创作的宗旨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一点是始终不变的, 因此如何通过群众文艺创作来传递正能量, 给大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有价值的思想, 是文艺创作者如今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群众文艺创作中历史题材的意义

(一) 提升文艺创作者的品味

当前群众文艺创作者的创作来源主要是自己的生活, 思想在很多时候难免受到局限。历史题材的加入对于创作者而言, 既是对作品质量的提高, 也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 总结过去映照未来, 融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完成自我升华, 让历史带领自己的精神走向另一个高度。

(二) 增加文艺创作的深度

由于环境的局限性, 许多创作者的作品娱乐有余而深度不足, 艺术修养也有待加强, 历史的厚重和深刻则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历史是真实的、客观地、并且有规律可循的, 这些特性使得历史成为一个公正的评判者, 创作者站在历史这位巨人的肩膀上, 足以俯瞰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一个人在其中是渺茫, 然而无数人在其中造就了时代的辉煌, 而无数历史人物在人格上呈现出来的对照, 也让创作者对人性的把握有了不一样的参照:英雄与细作, 勇士与懦夫, 崇高与卑劣, 压迫与反抗, 是与非, 善与恶, 美与丑等, 这些根植人性中的东西, 是不会消亡的。

(三) 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做为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过去, 对当今的生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习近平主席在十八大中指出,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作为文化创作者, 肩负着文化思想的传播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 也应该体现在作品中。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结合, 化作群众乐于接受的文艺形式中, 会起到很好的效果。2016年春晚小品《放心吧》就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诚信友善的主题,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到了笑中有思, 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群众文艺创作中历史题材的作用

(一) 传递优秀的文化和思想

历史是古老而又新鲜的, 古老是因为它的过去可以追溯到成百上千年以前, 说它新鲜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每一天, 都可以被计入历史中。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往上直可以追溯到神话故事中的炎黄大战, 女娲补天, 遑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打开了各种思想的大门, 唐宋时期的诗词盛世灿烂了整个古代史, 元朝的戏曲吟唱出了不尽民生, 明清小说将人性描述得淋漓, 这些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不应该被遗忘。泱泱中国, 浩浩荡荡五千年, 历史长河积淀在每个人的血脉里, 文艺创作者们的工作不仅是对艺术的创造, 也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形式, 向群众传递历史文化的内涵, 唤醒群众本身在历史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从而形成有文化有自信的国民气质。

(二) 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物质生活的丰富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去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群众需要的, 不是简单的取乐或者迎合大众口味的低俗作品, 而是更有深度, 更有内涵, 更有思想价值的文艺创作。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背景的群众, 对于文化的需索也有不同的要求, 历史题材的加入, 给了所有年龄层以及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一个统一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人们可以轻易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满足不同的情感诉求, 也能让群众通过优秀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追求产生共鸣, 促进社会和谐。

(三) 提供给群众创作者更多素材

创作源于生活, 而历史题材几乎适用于文艺作品中的任何一类表现形式。将历史题材运用到具备现实意义的文艺创作中, 创作者无疑可以获取更多表现机会, 也能更好地获得群众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 姚雪垠描写农民起义的《李自成》, 当时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盛行的时候, 阶级斗争激烈, 他借由对李自成的起义的描写诉说, 形象演绎了“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 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经典论述, 不仅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也充分彰显了领导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先进作用。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借由对历史故事的改编和陈述, 完成了不一样的创作。

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代表着国家基本文化事业的繁荣, 历史题材的运用使得群众文艺创作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期, 文艺作品中需要融入更多的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 都应该在文化的交流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摘要:群众文艺创作作为社会文化艺术的基础部分, 代表着人民群众自己的意愿和心声, 其取材多源自生活。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 因此历史题材的取用对于群众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论述了何谓群众文艺创作, 并就群众文艺创作中历史题材的意义及其作用做出了几点讨论。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历史题材,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超.挖掘历史题材在群众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及时代意义[J].戏剧之家, 2015 (23) .

[2]王冬梅.浅谈群众文艺的创作[J].大众文艺, 2013 (11) .

文艺不文艺 篇11

她是吴舒美。可惜,她不美,而且,很不美。

若是“吴美”的话,也不过落得个无美罢了,平平凡凡也还过得去。可她偏偏叫“吴舒美”,连让人舒服的基本美都没有了。一直以来,舒美都是这样理解自己名字的。

跳舞十多年,舒美的好身材是公认的,肌肉紧实,前凸后翘,纤腰盈盈仿佛不堪一握。每当她款款行走在路上,身后总会有一群血气方刚、青春洋溢的男生惊呼“哎呀我去”,待到舒美转过脸来,又会不约而同地集体惊呼“哎呀我去”。同样一句话,同样最后一个字,同样是四声,“去”字的转音却大相径庭,更像一把刀子血淋淋地插在舒美心上。

后来,舒美渐渐变得坦然。因为她开始有了期待,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登上世界级的舞台,用舞姿征服观众;期待未来自己能够专注于舞蹈,开创专属于她的舞步。而这一切,就成为了她决心考舞蹈学院的动力——她已做好将文艺作为毕生事业的准备。

艺考的日子很快来临,纵使对自己的舞姿信心十足,舒美还是戴上了面具。婀娜的身段,精确的节拍,有力的动作,多变的风格……透过面具上的眼窝,舒美注意着面前评委们那被岁月镌刻留下痕迹的脸上的肌肉在轻微地颤动,舒美心里冒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舞跳完了,坐在中间的总评委带头鼓起掌来。“你跳得很不错,我们学校就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不过,舞跳完了,面具也能摘下了吧?”他问。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舒美心下这样想,也就无畏地摘下了面具。

一时四周俱静,空气中流转着微微吸气的声音。虽然极力掩饰,舒美还是觉察出了评委们一刹那的惊愕,最右边的女老师明显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总评委心里想:这是怎样的一张脸啊!不缺鼻子不缺眼,可就是看着让人不顺眼,它精确地避开了五官的每一处优点,来匹配那星星点点的雀斑。“你……你回去等消息吧。”半晌,此语才打破了肃静。舒美飞速地出门离开,一口气跑到舞蹈学院的喷泉池边,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淌下来,耳边回荡着“哗哗”流淌的水声。

她就这么静默地坐着,抬起头四望时,才发现原来熙熙攘攘的校园只留下零星散步的学生。脸上的泪水也早已随风而散,舒美起身刚想走,后面传来一个声音:“等一等。”

是刚才的总评委,他缓缓走来,像老朋友般向舒美开口:“其实我们这一行,寻根究底只有一个游戏规则。文艺原本是衡量一个事物的艺术价值,在这个社会却渐渐偏向了颜值的轨道。我们也很想招你这样真正热爱文艺的人,可是,社会舆论、学校品牌……都让我们只能选择忍痛割爱。年轻人,如果你愿意放手一搏,试试这个,或许你的命运就能改写。”说完,把一张纸塞到了舒美手里。

展开纸,四个烫眼的大字映入眼帘:整形医院!

回到家,舒美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滴水未进,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舒美把昨晚撂在茶几上的广告纸撕得粉碎。

艺考结果公示的那天,舒美舞蹈培训班开办。来的人不多,但曾将所有力气置于艺考,如今精疲力竭的舒美已经很高兴了。至少她还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世间有多少人碌碌终生,却追寻着自己并非真正热爱的东西。悲伤深处空无一物,可是没想到,悲剧却能带走一切,包括物质,包括信仰。

是为什么而喝酒的呢?许是在电视上见到“假脸姐妹团”火了而略微受了些刺激。当年她们和舒美一起习舞,容貌也并不倾国倾城,如今整个圈子倒是为了她们“倾”国“倾”城了。内心苦闷,舒美喝了酒又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以为只需一场清扫和清醒,太阳便会照样升起。可那一小片匿于地毯的玻璃碎屑还是成为了压死舒美这只丑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鲜血淋漓的脚,家长的不依不饶,招牌的轰然倒塌……培训班被转让了,一切像是从未发生过。

她或许是认命了。人生终究不过是一场虚无,表面文艺势必走向虚无。

天气燥热。乡间小卖部天花板上的吊扇百无聊赖地转着圈儿,燥人的苍蝇不知疲倦地一次次盘旋。一个丰腴的女人软塌塌地躺倒在懒椅上,衣裾皱巴巴地向上打着卷儿。

“老板娘,给包烟!”

“好嘞!”女人麻利地站起身来,背影依然魅惑。

文艺分析 篇12

在笔者看来,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题材立足非常出色, 可以说, 其成功主要归功于主题的独特选取, 以人来侧面表现故宫, 表达情怀, 让观者念念不忘, 产生回响。

1.1 工匠精神

泱泱大国, 匠人精神。每一位修复者都让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光芒。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钟表组的王津老师, 他那种低调内敛的文雅谦逊和钟表的复杂华丽相映成趣。他修复的每一件钟表, 都是世界上最精美最罕见的珍宝, 然而这些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价值, 却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非常适合形容他的气质。他看钟表的眼神, 真真让人体会到匠人的眼神和商人的眼神是完全不同的。这便是国之大匠的底气和格局。这份精神告诉每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只有让浮躁的心学会平静、学会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华, 静水流深。

1.2 文明传承

近两年, 纪录片越发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 能够看出传统优秀文化吸引年轻人的魅力。“一个人这一辈子是修不完的”, 片中一位老修复师这样说到。在依然实行传统“师徒制”的故宫博物院, 徒弟多, 师傅少, 许多已经退休的老师傅, 也仍然会返聘, 继续传授技艺。此外,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旧技艺与新技术的碰撞也使文明的传承有了新的进展, 影片也注重记录许多高科技在修复传承中的运用。

1.3 隐秘伟大

在旁人看来, 修复文物这个职业是神秘的, 这些神秘的匠人还保留着旧时代认真细致工作的精神, 他们似乎与这个时代都格格不入。“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静得令人不敢说话”红墙暗阁内满是那些有温度的日常, 他们, 一代一代的故宫匠人, 看着李树枣树无花果漆树慢慢长大, 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经过那些气势恢弘的宫殿, 经过落满李子的树下, 五六十年随云般流走过, 唯一遗憾的大概是, 那些文物有无穷的生命, 修理它们的人却是换了一代又一代。

2 镜头语言——美得让人热泪盈眶

2.1 平凡真实接地气

与其他描写故宫纪录片的作品相比, 本片最大的不同就是镜头语言非常生活化, 让人们对故宫不再有距离感。对于纪录片来说, 让人回归到人, 这就是最自然的状态。一些转场镜头看似无意地放置在一个角落里, 默默记录来来往往的人, 包括一些偶然入镜的人发现镜头时的慌乱。镜头美而纯粹, 丝毫不矫揉造作。这样的平凡生活的确让人倍感亲切, 当观众放下瞻仰的姿态, 与平易近人的大师们坦诚相待, 纪录片所表现的诚意也就转化为观众口口相传的口碑了。

2.2 幽默诗意的生命观

在记录修复师们的日常生活中, 影片选取一些有趣的戏谑调侃, 展现修复师们充满生活情趣的另一面。他们调侃北京“再修20环就到海南了”;他们通过高科技发现, 上一个修复师冒着砍头的危险偷工减料;他们会说“我去乾清宫开个会”, 这的确是一个古今对话, 充满穿越感的职业, 用诙谐的语言穿插历史典故和对故宫的介绍, 让人记住的同时, 增添轻松感, 更显得生活化, 真是“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3 瑕不掩瑜——影片的不足之处

可能受时长限制的压制, 叙事节奏稍显杂乱, 主线是按照每一个不同科室来叙述的, 但中间剪辑穿插很多混合内容, 有时是没有衔接的, 硬生生地穿插剪辑。故事的展开也略显粗糙, 每个小故事的结束都显得很仓促, 让人意犹未尽。虽然信息量很大, 却都没有更加深入的介绍, 每一个点都蜻蜓点水, 踩点不深, 给人一种想讲太多又不够的感觉。

4 由《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引发的思考

在纪录片获得成功的例子中, 这着实是一个偶然的个例。本片幕后的制作团队, 导演是两名大学教授, 主创以80后、90后居多, 整个团队年轻化, 影片最为人称道的也恰好是这一点, 这也是后来被年轻人评价为“燃”的原因之一。这给编导专业的学生以信心和启发, 只要用心去发掘好题材, 就可以用现在掌握的知识拍摄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故宫题材的纪录片本身不少, 曾赏析的《故宫》还有《当紫禁城遇见卢浮宫》等, 但无疑不是几十集恢弘的大制作, 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同样展现了故宫魅力的同时也取得了成功。这给了当下纪录片工作者信心, 一部真诚用心的作品不会被埋没。现阶段, 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的确已经走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就纪录片而言, 不论行情乃至整个行业的状况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进展, 其中有诸多因素难以言喻。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独特的主题落脚, 纯粹地展现一个行当, 展现人这个主题, 突显满满的情意。

摘要:一部从文物修复角度描述故宫生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通过介绍各个类型的故宫修复专家, 向人们展现了中华千年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师徒相传承的“工匠精神”。修复者通过文物这个介质与古人跨越千百年对话, 让尘埃中的瑰宝重获光辉的伟绩, 着实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神秘, 感受到专家的伟大。

上一篇:消毒效果监测与管理论文下一篇:施工资料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