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文艺

2024-09-05

虚构文艺(精选7篇)

虚构文艺 篇1

1562年至1594年“宗教战争”对法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宗教战争使国内经济濒于破产, 一片混乱。美国的金和银从西班牙及葡萄牙流入法国以后, 使法币贬值, 通货膨胀, 工资与物价竞相上涨。而天主教会在这混乱的局势下却保有它自己的权利与威信。天主教作为封建制度的代表, 其教义、教阶制度、繁杂的礼仪都阻碍着当时社会的发展。马丁·路德的新教在欧洲广泛传播。在法国又兴起加尔文新教。

法国的新教徒“胡格诺”派, 在来自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号召及领导下, 不再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团体, 而成为反抗教会集权统治的重要力量。加尔文 (1509-1564) 生活在人文主义广为流传的时代, 也深受其影响。1563年发表《基督教原理》, 在书中他抨击罗马教廷的腐败, 主张废弃天主教的繁琐礼仪, 取消偶像崇拜等陋规, 代之以简化、纯净的教会。他的教义的根本是否定罗马教廷的地位。

长篇历史小说《玛尔戈王后》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杰作之一。如果把简短的“尾声”除外, 《玛尔戈王后》的故事始于一五七二年八月十八日纳瓦尔的亨利和玛格丽特公主成婚, 终于一五七四年五月三十日查理九世驾崩, 时间跨度还不到两年。然而在漫长的宗教战争中, 这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片段。其间包括两件大事:圣巴托罗缪惨案和纳瓦尔国王亨利潜逃。前者是宗教战争中最严重的流血事件。后者则关系到战争的全局, 因为惨案在南部和西南部已经激起如火如荼的反叛, 亟待纳瓦尔的亨利去领导。《玛尔戈王后》的故事情节, 就是紧扣这两件大事展开的。

《玛尔戈王后》是一部与历史的框架贴合得比较紧密、历史依据比较坚实的作品。作为历史小说家, 在这部小说里, 历史依据比较坚实, 历史内涵比较丰富。但是, 创作历史小说, 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不但少不了对情节的虚构, 也允许对某些次要事件和人物加以适当的变动, 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以下本人就自己发现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作品中不符合史实的地方给以指正。

在书的一开始, 就为读者们准备了一场盛大辉煌的婚礼。“宫廷里正在欢庆的, 是已故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德·卢瓦卢夫人和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的婚礼。这天早晨, 波旁主教已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现搭的台子上为这对新人行过了法国公主成婚时照例要举行的仪式。”

而在历史上, 纳瓦尔的亨利的母亲阿尔伯特来到布卢瓦准备那场为促进天主教和新教团结的联姻。她坚持枢机主教查理·波旁 (Charles de Bourbon) 要以亲王身份而不以教士身份主持这项婚礼, 地点应选择教堂以外的地方, 同时亨利不可陪同他的妻子进入教堂, 凯瑟琳最后同意了。8月18日, 婚礼在未得教宗特准的情况下仍照原定计划举行。亨利陪着他的新婚夫人到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的门口, 自己并未进去。巴黎仍不值得他做弥撒。但是书里面的描写可以再现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奢华, 为后文打下了基础。

在书的第三章里面纳瓦尔的亨利即将召来的绅士时, 他对查理九世这样说道:“陛下, 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只记得其中的一个, 叫拉莫尔, 是泰利尼推荐给我的。据泰利尼说, 是个完美无缺的人……”这是拉莫尔第一次在书中出现, 作为纳瓦尔国王的一方。而科科纳则是在两人相遇后, 在双方的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的身份, “给我的命令是很明确的:尽快到达巴黎;一到巴黎, 立即与吉斯伯爵取得联系。”

但是在真实生活中, 拉莫尔同科科纳一样, 都是阿朗松公爵的属下。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 为了塑造出两个“不打不相识”的莫逆之交, 把初到巴黎的拉莫尔和科科纳分别改为纳瓦尔国王和吉斯公爵的属下。这样使二人的友谊有了更深的内涵。即使是身为不同教派的敌人, 最后也成为互相的知己。以此构思, 能够体现两人崇高的品质。

查理九世死在1574年5月30日, 安茹公爵赶回巴黎在同年7月18日夜间, 而纳瓦尔的亨利逃出巴黎在1576年2月4日。作者差不多把这三件事集中在同一时刻:查理九世任命纳瓦尔的亨利摄政以后刚刚驾崩, 亨利三世即从波兰赶回继承王位, 纳瓦尔的亨利连忙趁乱而逃。这就造成了历史的混乱。但是却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使人物更为鲜明, 故事更加集中, 结尾更富戏剧性。

亚历山大·仲马的历史叙述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极富争议却又充满吸引力的历史世界。他对历史的独特建构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建构偏离的倾向, 最能体现大仲马独特的文学特质。尽管新历史主义为历史书写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历史对于文学的限制减少。但是就最终指向的史学目标而言, 历史叙事小说并不能为历史学家所认可。大仲马的历史叙事小说也不例外。新历史主义的观点认为小说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事实可以如此的虚构。然而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是庄严肃穆的, 即使是虚构的历史也应当具有这样的基调。大仲马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设置时, 在意识蕴涵的层面上, 并不能为文学家所认可。所以, 对建构历史的历史主体中心的偏离是他在文学上遭受非议的原因之一。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与历史学定义的历史之间总存在着偏离历史中心的离心力, 而通俗的历史叙事小说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总是面向读者与观众, 在偏离历史中心的同时而融合更容易为通俗大众所接受的叙事与创作手法。因此, 更易于获得读者与观众的认可。在阅读了这样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后, 也得出这样的启示:历史题材的小说适合我们从中挖掘乐趣, 丰满历史人物, 但不能全然依赖里面的内容, 真实的历史还需要史料史实的验证。文学创作可以借由这样或那样的虚构描述吸引读者, 真实的历史则需要我们的考证, 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方可信任。

摘要:《:玛尔戈王后》是一部与历史的框架贴合得比较紧密、历史依据比较坚实的作品。但是, 小说中有一些情节进行了虚构, 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以下本人就自己发现的一些比较重大的作品中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进行考证, 以及指正。

关键词:《玛尔戈皇后》,真实历史,虚构文艺

参考文献

[1][美]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理性开始时代》第259页, 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法]大仲马著, 张英伦, 向奎观译:《玛尔戈王后》第2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虚构文艺 篇2

关键词:非虚构小说,乔叶,《盖楼记》,《拆楼记》

“非虚构”是个舶来品, 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 直译是“非小说”, 还可译为“非虚构文学”。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 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2010年《人民文学》首次在国内举起了“非虚构”大旗, 提倡行动者的写作意识。“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 其中包括“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等各种文体。“非虚构小说”, 原本互相矛盾的两个词语, 被放在了一起, 然而又是恰到好处的诠释。以笔者的理解, 它包括了两个层面:非虚构的真实、小说创作的笔法。与当下文坛大量的“二手写作”、虚构写作不同, 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是两部扎根现实的作品, 最初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 并且被归类为“非虚构小说”。

一、“小说”而“非虚构”

非虚构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 就其字面而言, 很像“真实的小说”, 然而, 我们熟悉的小说, 大都建立在虚构之上, 与“真实”相悖。当小说与真实并存的时候, 就是一种具有小说叙事技巧而反映真实生活的文学类型。下面笔者将从“小说”和“非虚构”这两个方面来探析乔叶的《盖楼记》和《拆楼记》。

“小说”叙事

《盖楼记》和《拆楼记》有着原有小说的叙事特征:精巧的架构和纯熟的叙事技巧。整个盖楼的前奏, 从姐姐向“我”求助到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到“我”与赵老师家共同筹谋, 接着设下“鸿门宴”, 邀请村支书弟弟王强“打头阵”, 到最后四户人家共筹八万元借给王强盖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其间“田庄4·29”事件的铺垫也为盖楼的不轻松和拆楼的下文埋下隐患。盖楼艰难, 别庄的前例也为村民做好了煎熬的心理准备, 但是利益的诱惑更大, 乔庄的村民千方百计筹谋盖楼。王永作为村支书由于过于“直正”而成为盖楼的最大障碍, 抱作一团成为上策, 群众的力量大, 而也想盖楼的村支书弟弟王强成了大家锁定的“钥匙”。其间姐姐的从众心理和小农民的计较、赵老师的拿捏得当、我的老谋深算以及王强的奸猾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鸿门宴”席间充满了各种口水和心理周旋, 如打仗般紧张和紧要, 真如电影般立体生动:

“你想, 咱们农民有啥啊?不就是种一些地, 占一些地?在地上下把死力气?将来, 咱们的地越来越少, 政府把咱们都挤撂到了一栋楼上, 跟鸟似的, 那时候咱还有啥啊?”

“对咱们来说, 地就是棵摇钱树, 种地只管饱, 摇不下几个钱来, 只有拆盖这种大买卖才能摇下大钱。”

“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宁可撑死, 不能饿死, 更不能叫吓死!”

“违建?要按正经的章程, 哪家盖房不违建?不违建的有几个?咱一村子的新房都违建!”

……席间各方代表亲密团结在以攻破王强为核心的盖楼计划周围, 声东击东, 声西击西, 外松内紧, 形散神不散。个个都是活脱脱的演说家。

在盖拆事件的纷杂喧扰中, 也夹杂着“我”纯洁而柔弱的乡土情感。往昔美丽清新的小乡村俨然不复, 代之的将会是冰冷的高楼, “国际化”的符号, 宽敞的水泥公路……这片村庄即将消失, “我”忽然觉得无法想象了。“没有了村庄的大地, 我无法想象。”

回忆与现实的交错, 情绪和情感的交织。乔叶在小说中表达了内心无法言喻的滋味。不堪重负的乡土啊, 已经没有了心跳, 而是沉默。儿时记忆中的溶溶月光, 月下如丝绸般变幻的土地再也找寻不到了。是土地没有了心跳还是我们聋了?

乔叶的文字, 向来以轻倩优美、纤细简洁、柔和坚定的特色著称。与此同时, 她向小说创作的转型也带有乔叶特色:叙述自然亲切, 故事情节奇崛跌宕, 写出了生活的温暖之处, 也把生活的斑杂丑陋暴露无遗。总之, 乔叶总能在平静的叙述之中不经意地击中人性软肋。

“非虚构”题材

当下随着农村转型推进, 农村不断拆迁, 农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 地方政府的新区规划, 开发商的进入, 昔日农村景象已然不复存在, 熟悉在先的事物如今面目全非;另一方面, 处于物质丰富而且消费主义意识完全被启蒙的当下社会, 农民们保护自身的意识显著加强, 更多地争取“小我”利益:加盖院子, 再往前加盖房子, 占用马路甚至绿化带。为的就是多分到一些拆迁补偿款。靠着土地生存生活的农民们, 在拆迁之前冒着违建的风险, 做着最后的挣扎。乔叶回到老家乔庄, 正是目睹了农民们处于转型期的复杂的状态, 一方面不愿意拆迁, 搬到小区房内狭小空间居住;另一方面, 迫于“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无奈, 四处跟风违建, 准备拆迁, 获得更多补偿款。

乔叶小说始终以第一人称“我”叙事, 讲述她旁观并参与到“姐姐”家先建房子再利用政府拆迁补偿机会赚钱获取利益以及遭遇强拆前后的故事。在这过程中, “我”亲历了筹谋, 当起了军师, 对乡村的改造有着自己的无奈, 怀念以前的土地。在乔庄遭遇强拆的过程中, “我”也是一直目击和参与护房行动。作品以“我”来展开叙事, 用“我”的眼睛来观看, 用“我”的身体来感受, 用“我”的笔法来写作, 没有刻意的主题, 只是客观的叙述。叙述中又包含了“我”的感受, 不论是对这篇乡村土地的昔日景象的怀念与热爱, 还是对当今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还是对老家人的亲情的感触, 对乡民们人心向背的寒凉……作者尽量平静地讲述, 字里行间仍旧流露出了个体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 是最真实的表达, 不带有色彩的掩饰, 不虚伪。

可以说, 写这样的当下热点问题的事件, 不易讨好阅读者。现实主义与歌功颂德仅一墙之隔, 很难把握这样的分寸。然而, 乔叶以一种客观态度介入, 在作者眼中, 乔庄不是某一个阶层、某一种符号, 只是以一个亲人的温情的理解, 讲述着自己家乡的变迁:乡村事件的嘈杂, 带有羞耻感的做法, 利益的条分缕析, 乡村生活中的各种生存在边缘的人生状态, 亲人间的量化了的亲情……

二、非虚构小说的人文关怀

关注现实, 描绘真实底层经验

无论是盖楼热潮, 还是拆楼风波。关注现实, 描绘真实底层经验是当今有担当的作家的热门写作方向。乔叶没有停留于记忆中的乡村, 也没有感伤于乡村的消失背影, 而是无比现实地叙述自己在当下乡村的见闻感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用乔叶的话再加上一句“食从地中来”。《盖楼记》、《拆楼记》关注的是底层人民的生存生活, 是接续地气的创作。底层农民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土地, 土地在拆迁过程中对他们来说就是唯一的摇钱树, 获得今后经济保障的重要渠道。在小说中, “姐姐”是普通的农村妇女, 没有主见, 重视金钱, 有着传统农民的逻辑和观念。对于盖房的砖、瓦、钢筋、水泥、门窗、内墙外墙等价钱计算头头是道, 农民的朴素背后, 隐藏着世故和狡猾的气质。然而, 农民们也知道, 远远有比他们更加厉害的“上头”, “上头精着呢……你去买个菜人家都能把房给你拆了, 还说是误拆。这种误拆可不少呢”。低保户小换家的生活可谓是极其艰难的:“这个叫小换的女人是猪胆泡黄连———苦上加苦的命。她跟姐姐同年嫁到张庄, 第一胎也是女儿, 第二胎倒是儿子, 可是生下儿子结过扎之后, 女儿却得了急症夭折。紧接着是丈夫车祸瘫痪, 所有的家庭负担就都落在了这个女人身上。又要供养儿子又要照顾丈夫, 还有地里的庄稼和外面的人情礼事, 她的辛苦可想而知。”小换仅仅靠着养一些鸡卖些草鸡蛋和政府的低保勉强维持活口, 在拆建面前, 她甚至没有话语权, 更不敢冒着没有低保的风险坚持不拆, 何况房子也是别人投资建的。在乔叶的笔下, 有姐姐那样的普通经济水平的乡村农民, 有姨妈那样从城里转移乡下的城镇妇女类型, 有赵老师这样的乡村知识分子类型, 还有小换这样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拆盖事件的背后, 乡村人生活各色真实图景连环展现, 关注拆盖, 我们似乎还应该关注事件背后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等待更好解决的方法。

话语的真实性和独立性

非虚构小说没有主题先行、刻意地歌颂或是批判什么, 作者的写作只是为了呈现对象的实在, 呈现即是本旨。呈现的过程是抵达对象本真的过程。要义就是真实。真实也是作家的一种取向, 实际暗含了作家主体创作的独立性思考。现在, 从事非虚构小说创作的作家都会亲身体验在野生活, 进行田野考察。在个体真实性创作的基础上, 维持着思想的独立性, 而不是从众和附庸。

国家对乡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也一直在努力寻找一条适合乡村的道路。对于农民来说, 土地是生存之本, 农民们在将要失去自己的土地搬进拆迁安置房中, 在将要失去已经习惯了保障的慌张心理下, 争取着最大化的利益。乔叶的拆盖记中反映出了很多现实乡村社会现象:政府与农民之间面临着很多矛盾, 甚至是村干部夹在中间, 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底层生活的不易, 个别强拆行为的发人深省, 安置拆迁户的问题接踵, 农民面临着被迫上楼的生活的同时, 心理也遭受到了问题:政府是否真的可以依托?拆迁到底是好还是坏?拆迁赔偿款怎么计算?这些问题虽然作者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但是能够给我们的思考提供真实宝贵的引向。

三、接地气的文艺创作

正如《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编者“留言”里:“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 不是虚构的, 但从个人到社会, 从现实到历史, 从微小到宏大, 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

非虚构小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虚构的小说, 更强调了作者身份的个人性、写作的亲历性。非虚构小说的呈现, 让阅读者在小说的形式中能够体会到文学对现实的参与和渗透, 显现了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价值意义。人们常常定位文学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实际我们在乔叶的非虚构小说中也看到了现实故事的精彩、充满经验性和触动人心的吸引力。

并非虚构, 在文学形式上有着模糊性, 在内容上却有着反映社会现实的精准性, 在精神上则担当反映社会号召人文关怀的思想性。非虚构, 这样的小说叙事, 去掉了普通小说虚构的“魅气”, 是更加接地气的写作, 是更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的文艺创作。不仅是在反馈民声, 也是传达真情。在乔叶笔下的盖楼与拆楼的故事中, 让笔者喜欢的不仅仅是那种不平庸的叙事策略, 富有地方气息的方言运用, 精准的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把握, 还有小说中的“我”的内心复杂情感, 对土地的那种不明而又真实的情感, 对人性的真实触地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乔叶.盖楼记[J].人民文学, 2011 (6) .

[2]乔叶.拆楼记[J].人民文学, 2011 (9) .

[3]赵瑜.拆楼记小札[J].书城, 2012 (11) .

[4]王晖.“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N].文艺报, 2011-03-21 (5) .

“杜撰”原意非虚构 篇3

各种词典中对“杜撰”的解释是: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但是“杜撰”这个词的词源却真的来自一位姓杜的人!

杜默, 北宋诗人, 字师雄, 和石延年、欧阳修并称“三豪”:石延年豪于诗, 欧阳修豪于文, 杜默豪于歌。他曾送给同时代的散文家石介一首《六字歌》, 可见其“豪”所在:“仁义途中驰骋, 诗书府里从容。头角惊杀虾蟹, 学海波中老龙。爪距逐出狐兔, 圣人门前大虫。推倒杨朱墨翟, 扶起仲尼周公。一条路出瓮口, 几程身在云中。水浸山影倒碧, 春着花梢半红。”还有一首送给欧阳修的诗, 写道:“一片灵台挂明月, 万丈词焰飞长虹。乞取一杓凤池水, 活取久旱泥蟠龙。”堪称豪气冲天。可是有人却说此诗后两句重复了一个“取”字, 杜默则声称不能死守格律, 诗贵在意境, 不能以词害意。

南宋王楙《野客丛书》列有“杜撰”的条目, 其中写道:“杜默为诗, 多不合律, 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大概因为杜默为诗过于豪放, 不注重格律的缘故, 才有这样的讥讽之辞。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 最流行的说法是“杜撰”这个词起于唐末道士杜光庭, 杜光庭喜好诗文, 而且经常用神异故事来阐释道教, 因此“道家经忏俱杜光庭所撰, 多设虚诞, 故云杜撰”。

浅谈“非虚构”写作 篇4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读者,内心的真实

“非虚构”写作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文坛热议的话题, 也是引导文坛走向的一股新潮流。在其兴盛的这十年中带来了不少优秀作品, 如《梁庄》、《中国, 少了一味药》、《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写作方式的兴起、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非虚构”写作的源起

“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则是由内外诸多因素的合力所致。简单分析一下其中三点比较突出的原因, 首先是文化市场方面, 文学作品不再简单的只注重文学欣赏这一功能, 也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被消费。现在的文学市场是一个消费引导作品生产的处境, 销量的好坏决定着多出版什么样的作品, 然而当今市场上流行的是“历史文”、“架空文”……并且这些作品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于虚幻, 甚至可以说把文学的虚构功能发挥到极致, 毫无意义可言。其次是读者方面的原因, 文化阅读市场已被广播影视文学的视听阅读和视频观看所分散, 读者们阅读文学的目的由审美动机转变为“求乐”动机。严肃文学的读者群越来越少, “快餐时代”必然会导致“快餐文化”。最后一个原因谈到的是作者身上的因素, 作者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难像战争年代的作家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创作材料的匮乏这是当代作家共同面临的困境。生活材料的匮乏使作者束手无措, 甚至有人认为因为和平年代的生活使作家难以创造出好的故事, 所以才日愈向语言、写作技巧方面转向, 国内作家大多也是如此。正因以上的种种原因, 才使一些觉悟的人士与刊物对“非虚构”写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人民文学》会倡导“非虚构”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不加以扭转市场这种畸形消费, 那么我们将何以面对后世读者, 何以告知他们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 何以让他们得知历史的真实?

二、非虚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同于不同

“非虚构”写作的出现, 有效地解决了前面所提到的文坛上的诸多问题。虽然它的写作宗旨不免让人想起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三者都是关于“真实”的呈现, 但是呈现的方式与深度并不相同。非虚构的作者们是时代的在场者、观察者和思考者, 他们勇敢地承担起文学的使命—“揭出弊病、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报告文学的目光多往上看, 看那些英雄人物、那些时代楷模, 不可否认报告文学中也有忧患意识的好作品, 如《5•19 长镜头》、《黄河大移民》。但报告文学的主旋律色彩比较浓厚, 意识形态占据了主要位置, 只有宏大叙事、英雄典型, 而不见凡人小事, 只有歌颂没有歌哭。而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 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 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部分纪实作品穿着“直击现实”的华丽外衣, 关注所谓哗众取宠的“热点”, 对权势人物歌功颂德, 对底层和边缘人物视而不见。其实三种文体之间本无严格的界限, 但是因为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逐渐失去读者群, 才会有新型写作“非虚构”出现。其实读者并非是对这两种文体不满, 而是对它长期以来的写作姿态和方式不满, 远离了土地和人民的写作, 没能满足我们对现实的渴望。它们的真实多是虚构出来的真实, 所揭露出的真实也是粉饰后的真实。正是因为真正的真实离读者越来越远, 所以读者离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也越来越远。

三、非虚构写作的未来之路

诚然“非虚构”写作的出现使众人觉得眼前一亮, 因为它拯救了死气沉沉的文坛, 但是它能走多远仍是一个未知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从文学的创作方面来看, 虽然名头是关注真实的中国, 但是部分非虚构的写作有主题先行的嫌疑, 这些并不是作者心中灵感与火花碰撞的激情文字, 而是“我”主动去关注他们, 去关注“传销者”、中部贫穷农村真实状况、大的质地的定西。非虚构的写作看似向我们展露了没落的农村、生活麻木的打工者, 应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生命虽卑微但每人都有一颗独立的灵魂, 短暂的生活现象的观察是否能真正深入他们内心的真实?

其次从文学的功能来看, 文学最重要的是审美作用,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以其蕴含的深厚的感情及人文关怀来打动读者的。而非虚构写作力求写作主体不介入到作品中, 去客观地反映人与事, 这是一种完全以生活真实为主的创作方法。我们应该关注文学的理想性, 关注隐藏在文学活动中的精神追求。第三, 名著中的经典人物也是使作品成为经典的一个因素, 人物创作要在生活原型上加以改造, 非虚构作品仅重视人物形象的“本真”忽略掉了人物形象的“艺术之真”, 然而正是人物的“艺术之真”才能使他跨越千年仍不失读者的宠爱。而在非虚构众多作品中很少有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物。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不仅仅在于它的揭示功能, 更在于那种对人类自身的深沉的情感与独一无二的人物的灵魂。

非虚构这一写作方式如果想要在文学上走更远的路、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就应该正视“绝对的真实”带给自己的利与弊, 尤其是自身的优点所带来的限制, 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谋取更为长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李敬泽.文学的求真与行动[N].文学报, 2010-12-09.

都是虚构惹的祸 篇5

同学们写作文有时为了追求文章的精彩而虚构一些故事和情节, 殊不知, 有时这种虚构也是一种伤害。请看下面的习作:

我写的作文在校报上发表了, 弟弟比我还高兴, 他就像小广播, 逢人就说:“我姐姐的作文上报纸了!”邻家阿姨拿着校刊, 羡慕地说:“小小年纪就上了报纸, 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我听了, 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奶奶回来了!”弟弟大喊着迎上去, “姐姐的作文上报纸了。”弟弟兴奋地把报纸递给奶奶。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连声问:“在哪里?在哪里?”她忙戴上老花镜找着, 性急的弟弟指着报纸说:“在这里呢!”看着奶奶的高兴劲, 我的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只见奶奶的脸由晴转阴, 最后, 她气冲冲地说:“瞎编!胡扯!奶奶什么时候带你去买西瓜啦?又什么时候叫你偷西瓜啦?你……你……”

奶奶的脸色发白……“怎么了?”妈妈赶紧走过来。奶奶气愤地把报纸塞给妈妈:“你看看!你看看!”奶奶的手还在颤抖。她喘了一小会儿, 指着我说:“从小我就教育你‘不义之财不可取’, 这报纸上的作文里怎么反成了你劝我不要贪财, 我才去付钱的呢?啊! 我什么时候做过亏心事?你的作文发表出来, 让别人怎么看我?唉!……”看着奶奶气愤、伤心的样子, 我不知说什么好……

我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我跑进屋里, 躲在房间里反思着。我越想越难过, 觉得自己实在对不起奶奶。慈祥的奶奶以前关心、教育我的往事, 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闪现。都怪自己!我本来是想把作文写得生动一些, 就虚构了个曲折的情节, 没想到这无中生有的故事却是对奶奶的伤害。我实在是太过分了, 写作文时竟一点儿也没考虑到奶奶的感受。我非常后悔, 反复地责备自己……

不知怎的, 这件事老师也知道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 亲切地对我说:“紫欣, 写作文不是编故事, 应该写亲身经历, 说真话, 吐真情;为了挽回不好的影响, 你再写篇作文让你奶奶消消气吧!”我连忙点了点头。

沙沙的落笔声、抽泣声, 组成低沉的交响曲, 倾诉着我内心的悔恨……

虚构作文教学法探索 篇6

在艺术创作里, 虚构是艺术典型化的基本手法。其基本涵义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集中、概括、融合、改造、移植、补充、夸张, 使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更具有代表性, 更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或规律。在追求生活形似 (生活真实) 的同时, 更追求“神”似地表现生活 (艺术真实) 。把追求“艺术真实”的“虚构”引入追求“生活真实”的中学生作文 (本文所说的作文, 是指学生主要写作的记叙文) 教学, 理由有三。

(一) “生活真实”的作文理念, 并未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作文实际。

首先,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 是学生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所有写进学生作文里的客观世界, 都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获取的, 这个“获取”的过程, 本身就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读, 在这个或快或慢的解读中, “客观世界”本身已经不知不觉浸染了学生主观的色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不仅仅是写作者观察生活角度的不同, 还是他们主观思想感情等精神实质不同的结果, 爱与恨、褒与贬、酸甜苦辣。那种客观、原生态地记录生活真实的文字是不存在的, 凡是进入写作者眼里的世界都经过了他的主观思想情感的洗礼, 就比如一只猫, 在爱猫之人眼里, 漂亮迷人, 可以亲昵, 可以儿女;在厌猫之人眼里, 就是寄生虫, 传染病。

其次, 作文是表现生活, 而不是再现生活。作文, 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独创, 是作文的生命。这种独创, 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思想情感, 即我们常说的立意新颖。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人类的标志和尊严, 它建构了人类所有的社会意义, 诸如人类生存的意义、发展的意义、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理想信念的意义, 精神产品的实质就是一种思想的存在。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 学生作文的“潜规则”就是主动根据作文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对所获取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 或选择取舍、或变形、或融合、或移植, 使其更突出, 更生动。写作水平越高的学生, 虚构的自觉性越强, 技巧越高明。

(二) 虚构让学生写进作文里的生活形神兼备。

虚构的实质是“艺术真实”, 这是一种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之上紧扣“神”似的文字表达, 从而超越了照相似的“生活真实”的“形”似。“神”是生活的根本, “形”是生活的载体;“神”是质, “形”是象;“神”是思想, “形”是躯壳。神话类的作品正是因为其表达了超越人类本我、自我的理想, 那些荒诞的人事物才被我们认同、欣赏, 并且千方百计地从我们的经验世界给它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似, 中学生作文写真实的理念, 其核心意义是要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 要敢于并善于通过语言文字讲真话、诉真情, 在赞颂真、善、美的同时, 更要敢于批判假、丑、恶。这和虚构追求的审美的终极价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因此,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写作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而虚构正是想象和联想的高级形态, 体现着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和丰富性。也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创造”和“丰富”, 让进入作文里的生活融入了写作者异彩纷呈的思想情感, 学生的作文才有灵有肉、形神兼备, 闪烁个性的光辉;也正是这种“形神兼备”, 才让“作文”这一教学活动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充满了创造的可能, 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精神产品创造活动, 而非僵死的应试的工具。

我们戒备这种求真的神似的写作方法, 总以为它会导致学生虚妄, 却从没反思过那种追求形似的写生活真实的理念让学生作“假”、“大”、“空”。

(三) “虚构”是高效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虚构拓宽了学生的作文的思维和视野, 给他们的写作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汇集所有耳闻目睹的不同时间、空间里适宜表现作文思想感情的人、事、物, 将生活素材在短期内裂变为写作素材, 形成具有强烈自我色彩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学生主体的自觉投入,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语言的感觉被激活, 思想情感的火花异彩纷呈, 文思处于一种活跃而敏捷的状态, 能够快速地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既激发了作文兴趣, 又培养了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那么,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虚构”呢?

(一) 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 积累较为精当的作文素材。

在对待写作素材积累的问题上, 一般认为, 要求学生先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然后感悟生活, 在此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写作只是他们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方式, 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而非作家的创作, 是一种专业, 他们不可能像作家一样, 为了“作文”去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素材, 再慢慢地整理素材, 形成丰厚的生活积累之后再写作。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这种感悟来源于某个场景, 也可能来源于某一句话, 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的生活素材, 比如学生观看了时下关于网络名人凤姐、犀利哥炒作, 感悟到我们这个时代物欲的浮躁———现代生活让我们享受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同时也让我们身陷文化和审美的庸俗化之后, 据此去关注一些与此相似的其他事件 (生活里的、媒体上的) 。

在这里, 有必要重申这样的观点, 生活素材不等于写作素材, 这是两个有关联的系统, 但生活素材只有经过作者有意识地筛选以后, 才有进入写作素材的可能。这种先感悟生活再积累并随时更新的生活素材, 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亲历的生活素材, 二是来自网络、书刊报纸的间接生活素材, 由于学生所处时代媒体资源的丰富, 教师特别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渠道去获取间接生活素材。

(二) 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虚构。

俗话说:只写不读, 手高眼低;只读不写, 眼高手低。这说明了感性经验的重要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只对自己有深刻体验的东西有印象。所以, 理性的认识不能代替感性的体验。要高质量、快速度地让学生学会“虚构”, 必须让学生汲取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足够多的感性的营养, 同时, 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提供这些作品人、事、物的生活原型, 让学生跟现有的作品比较, 强化理性上的认识。

小小说篇幅短小, 一般千字左右, 短的甚至只有几百字, 篇幅上较接近中学生写作的作文, 而且在立意、选材、语言和表现生活的技巧上, 都有许多值得中学生作文借鉴的东西 (如它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断或瞬间, 反映生活迅速及时, 贴近生活, 并且语言精练含蓄, “以小见大”) , 因此, 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剖析大量优秀的小小说作品。

(三) 在遵循艺术真实的前提下, 教会学生虚构的方法, 使学生善于虚构。

虚构的基本方式有两种———艺术典型化的两种方法: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 一件事为原型, 适当吸收其他素材, 或者适当想象, 以弥补人物和事件的不足, 使之更生动、更突出, 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这种方法我称之为“部分虚构”。二是广泛地集中多种人和事, 对之进行提炼、选择, 再缀合成新的人和事, 来表现文章主题。这种方法我称之为“完全虚构”。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虚构, 都必须遵循学生作文中使用虚构的根本原则———虚构出的人、事、物要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能在生活中合情合理地存在, 说真话、诉真情。在多年的虚构作文实验中, 我还特别强调一点, 就是叙述人“我”要与学生自己的身份相符, 以增强作文的生活真实性。

由于中学生把握生活的能力有限, 收集到的生活素材数量不多, 分析综合能力不强等局限, 教学中以采用“部分虚构”的方法为主, 这样, 一方面适应了学生作文总喜欢从亲历中寻找人、事、物的习惯, 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完全虚构”所容易带来的生拼硬凑甚至胡编乱造。

下面这篇《亲情》, 就是我的学生初学虚构时用“部分虚构”的方法写出来的优秀作文。

1992年, 我国北方部分省遭受洪灾, 各地纷纷捐款捐物献爱心, 我们班也捐了, 针对这种实际, 我布置了《亲情》这篇作文, 一位学生写了这样的人和事:

班上, 大家都一元或几角的踊跃捐款, 我的同桌坐在座位上, 低着头, 全班就他一人未捐。他家境一般, 捐一角或二角钱应该不是什么事。款捐完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盯着他。我受不了, 就悄悄塞给他五角钱, 他毫不客气地把我的手推了回来, 然后站起来, 红着脸, 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纸筒, 望着老师讷讷地说:“老师, 我捐这个可以吗?”老师赶忙点了点头。他递上纸筒, 老师打开, 愣了一下, 便把纸幅面向大家, 那是一幅他画的画:一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一棵嫩绿的小树苗, 倔强地撑起身子来。

这篇作文生动感人, 就在于这个学生把《最后一片藤叶》中的那在墙上画藤叶的细节变了一下形, 移植到自己亲历的人和事件中来, 要是不这样, 就没有深远的意义了。

“完全虚构”是一个对多种人、事、物进行提炼、选择再有机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人和事的复杂过程, 是学生最难掌握, 但也是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立意的需要, 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 凭借对生活的把握和推断, 凭借丰富的想象, 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感人事迹缝合在一块, 锤炼出新的人和事。一位学生在《我的老师》这篇记叙文中, 就虚构出这样一个人一件事:家乡发生了特大洪灾, 学校被洪水围困, 学生们惊叫着, 危急中, 班主任张老师沉着指挥大家把门板卸下来, 把课桌凳用电线、铁丝、绳子捆起来, 拼成一只只大木排, 水淹起来了,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往上爬, 张老师抱起一个个学生送到木排上, 他刚把最后一个学生抱上木排, 一个波浪打来, 他沉了下去, 一会儿, 又冒了出来, 竖起一只握紧的拳头, 又一个浪头, 张老师不见了, 同学们获救了。这件事可以说是震撼人心, 是学生集中了三件事合成的, 一件是学生在报纸上看到的解放军战士救落水儿童的事, 一件是本地发生洪灾, 一所学校课桌被漂走的事, 还有一个细节, 是作者把王愿坚《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擎起手指指向北方的细节变形后得到的。但是缺乏真实存在的可能, 比如洪水汹涌, 能够淹没老师, 简易“木排”怎么能够抵抗它的冲击?

所以, 对于学生来说, 完全虚构的做法虽然能使他们的作文更具开拓性, 更能调动他们的主体创造意识, 但是最容易使虚构出来的人和事在人与事的搭配、事件的细节与细节之间的缀合时互相矛盾, 运用时一定要慎重。

(四) 以核心细节为支点, 使虚构出的人、事、物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分量。

学生作文空洞无物, 主要是缺乏核心细节的支撑, 所以, 有些作文, 尽管立意新, 但是不厚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核心细节的重要性, 我曾给学生演示过自己的一篇小小说《老师的窗口》的虚构:

深夜, 12点了, 校园里的灯火渐次熄灭。黑暗和寂静从四面八方涌来, 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 看见老师的窗口还亮着明亮的灯光, 像夜晚的航灯。我的心里十分温暖……

这时, 我停下来, 让学生猜想老师在干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 都说老师在备课、在改作业。

我说, 是的, 当时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还想起了老师的白发, 想起老师深深的皱纹, 于是, 我的心里暖流澎湃, 怀着一种崇敬的心理, 走进了老师的住宿楼, 来到了老师的门前, 门开着一条缝, 我凑近一看———

我故意停住说话, 问学生想想我看见了什么?学生屏住了呼吸, 摇着头。

我舒了一口气, 说:“屋子里乌烟瘴气, 一群人在聚精会神地打麻将!”

学生们哄堂大笑, 笑过后开始争论、沉思, 慢慢品出了这个核心细节的真实和重要。现在的社会,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天天晚上“砌长城”, 这个细节正好表现出了“个个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核心细节能够让作文在瞬时丰满起来, 对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否虚构出这样一个细节, 是决定着中学生“虚构”是否有质量有分量的重要标志。在虚构出这样一个细节后, 还要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好这个细节, 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会“放慢镜头”, 将这个细节里的能够表现中心的更为细小的动作、心理活动、语言和表情从容不迫地呈现出来。如写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背病人上医院在雪地上跌倒这个核心细节, 就要描写出这样一组连续的更小细节:1.跌倒时他为了不使病人跌伤, 就用自己的身体垫着病人;2.他爬起来首先去扶病人, 背着他一步一步艰难地送到医院;3.从医院出来他才发觉自己的膝盖、脸、手都跌破了。这种放慢镜头的方法就如把一截富有弹性的橡皮拉长, 但不是什么都写进去, 要有所取舍, 选取那些能够突出表现人物品质和文章中心的更小的东西。核心细节写好了, 文章也就“立”起来了。

把“虚构”引入学生的作文教学, 是对作文传统理念的挑战, 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但是, 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小说虚构,通向胜境的一把钥匙 篇7

一、虚构的本质

一说到虚构, 世人第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假的”。但虚构不同于虚假, 这是一个常识。在小说中, 虚构是有着不可更移的艺术规律的。小说虚构的首要规律就是:真假律。即如何变真为假, 又如何变假为真的规律。从变真为假到变假为真, 其中的两个假, 指的就是虚构, 而两个真, 前一个是虚构的前提, 后一个是虚构的效果。比如说《亮剑》这部政治军事题材小说, 是怎样实现“变真为假, 变假为真”?举个例子, 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 丁伟的原型是钟伟, 孔捷的原型是肖全夫, 这些原型都是现实中的战将, 另外所反映的战争背景, 所展现出的奋战抗争爱国精神也是真。但为什么不以真实姓名出现呢?那是为了避政治的嫌、壁军事的嫌、避其家属的嫌, 更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作者要更加充分、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奋战抗争爱国精神, 必然需要去渲染, 去去浊扬清, 所以作者要添加情节, 要打磨人物, 从而实现了“变真为假, 变假为真”。

可见, 变真为假的过程, 也就是作家心灵融入、思维幻化的过程。作家虚构的起点是内心浮动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这些形象作家可能是熟悉的, 也可能是不熟悉的, 但这都不影响作家在心目中体察、感悟这些形象。这些形象在作家的脑海中生存, 生存的时间越久, 这些形象在作家的心目中就越清晰, 越鲜活, 及至令作家对这些形象达到痴迷的状态, 难舍难弃, 形影不离。当小说的虚构进入到作家审美的预设情景中之后, 这些预设情景的表现又须以一种为读者所能接受的真实形态来展示, 这就有了小说虚构的变假为真, 即达到了艺术真实。综合起来, 虚构就是一种小说表达的需要, 是一种更真切反映社会和人生现象的创作手段和思维方式。所以在这里, 我们作为教学者, 不仅要向学生讲明白小说产生的过程, 免得让学生深陷其中, 扭曲思想, 扭曲观念, 反受其害, 那不是有良知的小说创作者的意图, 而且还要将“虚构”这种创作手段讲得透, 成为学生写作、创作的一个借鉴和示范。

二、小说虚构的存在价值和方式

长期以来, 我们常常告诉学生, 作文要“求真”, 要写“真人真事”, 把虚构斥之为“胡编乱造”, 以至于写虚的三种能力, 特别是联想、想象、幻想等“无中生有”的能力, 被忽视和弱化了 (北京师大刘锡庆教授语) , 结果, 写出来的东西枯瘦如柴, 老生常谈, 无半点新意。所以, 我们要从小说创作中学会挖掘虚构之处, 学会借鉴虚构之法, 学会运用虚构之妙, 让虚构成为提高想象、幻想能力、开拓意境, 提炼生活的一种途径。那么, 如何让虚构成为学生创作的一个工具, 我们有必要了解虚构存在的形式和虚构创作的一些方法。

1. 在哪里虚构?

(1) 题材选取:小说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 但又不依据原有材料。《西游记》取材于搜神记、山海经等神话故事;鲁迅的《故事新编》, 取材于神话、改编于史实;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更是对金华抢苹果事件的大胆改编。清代小说家李渔自称《无声戏》和《十二楼》30篇小说有出处的只有两篇, (即《合影楼》出自《胡氏笔谈》, 《鹤归楼》出自《段氏家乘》) 。因此, 神话、民间轶事、稗官野史都可以成为小说创作题材的素材库。

(2) 人物刻画:人物刻画是每一位作家所要精心打造的任务之一。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基本的做法是:“欲劝人为孝, 则举一孝子出名, 但有一行可纪, 则不必尽有其事, 凡属孝亲所应有者, 悉取而加之, 亦犹封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 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段话有一种最基本的思想, 那就是人物形象可以虚构, 可以进行“加减”。举一个例子,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 四方形的鼻子, 向外凸的嘴”“一个大脑袋, 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 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 七扭八歪, 不成个架势, 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 从正面看去, 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 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宽大的脚板, 巨大无比的手掌;而且, 这样一个畸形的身躯, 却有着一种难以描状的可怕体态”, 可以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之所以这样丑化他, 就是为了更加强烈地反映他心地善良、高尚的灵魂, 更张力地表现出美丑对比原则。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也一样, 外貌的虚构, 形象本质也是虚构, 一切的智勇都是孙悟空的, 一切的懒贪都是猪八戒的。

(3) 情节设置。小说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的, 并非主观臆造, 但需要对这些生活材料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 把现实性情节和非现实性情节结合起来, 做到了“幻而能真, 无而能有”。《三国演义》最能说明一切了, 空城计本是郭充的杰作。怒鞭督邮本是刘备所为, 作品中却改成是张飞所为。草船借箭本是孙权所为, 而作品中竟能“颠倒是非”, 这都是为了人物塑造和主旨需要而故意虚构。

(4) 环境渲染。作者往往通过限制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来反映、衬托小说人物性格。为此, 它也是为人物、为事件发展服务的, 它也是可以虚构的。《骆驼祥子》中那炎炎烈日、那倾盆大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 那种天热、雨大的极限程度都是虚构的结果。《三国演义》诛杀董卓前的环境描写, 有多么的离谱, 发生的又那么凑巧, 又那么离奇, 这些都是表达的需要罢了。

2. 怎么样虚构。

虚构带给了我们视听的冲击, 带给了我们心灵的撞击, 带给了我们形态各异、画面纷呈、境界悠远的别样世界。那么虚构是怎样产生的呢?有没有可参考的方法呢?我个人根据学习所得, 概括了以下几点, 供大家参考。

(1) 移:张冠李戴, 移花接木。要善于把已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事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灵动地移植到预设的叙事中, 为情节和人物塑造服务。即我们要善于把在A时B地发生在C人物上的事艺术地转接到D身上, 来表现D的人物形象, 反映社会的真实。《三国演义》为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把孙权所为的草船借箭移给了诸葛亮;温酒斩华雄本来是孙坚所为, 却转给了关羽, 来表现关羽的神武神勇。空城计本是郭充所为, 却成为诸葛亮的一计。

(2) 改:本末倒置, 善用传说。传说、典故、史实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库。近几年来, 电视编剧很雷人, 却也很受人喜欢, 《步步惊心》《陆贞传奇》等等在正史中无法找到相关的依据, 却在野史的蛛丝马迹中寻得一点的素材加以无限的虚构, 成就一部部逼真的编剧。这也就告诉我们, 虚构不仅是可以对已发生事件的移用, 而且还可以对正史的合理改编和对传说野史的充分挖掘。鲁迅的《故事新编》就是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 属于取材于神话的有《补天》《奔月》, 取材于传说的有《理水》《铸剑》《起死》, 取材于历史的有《采薇》《出关》《非攻》。当然, 这些素材题材的挖掘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心理积淀。

(3) 串:细心穿插, 巧于构思。对各个材料、各种元素进行重新的组织和串联, 达到1+1=3的聚变效应。《西游记》72难, 难难都有自不同的出处, 有的来自民间, 有的来自山海经, 有的来自搜神记, 但吴承恩把72难都落在了唐玄奘身上, 而且顺次排列在他西天取经的路上, 从而精心演绎了“取经精神”。“失街亭”、“斩马谡”本已构成逻辑序列, 但中间穿插了“空城计”这一神来之笔, 不但淡化了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的失误, 而且还使“失、空、斩”成为历史上大智大勇料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

虚构让作品实现由平庸向经典跨越, 虚构让呆滞的思维向灵动飞跃, 在崇尚素质教育的今天, 培养学生作文的虚构能力, 使其通过虚构, 提高想象、创造能力, 是切实可行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愿学生能正确理解虚构, 能在叙事性创作中正确运用虚构, 让文章长叶开花, 让思维灵动发光。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小说篇目共24篇, 占总篇数的14%, 小说的篇幅如此之多, 可见小说的艺术魅力之大。小说以本身特有的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在小说中, 虚构有着不可更移的艺术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小说虚构的意义, 学会从小说创作中挖掘虚构之处, 学会借鉴虚构之法, 学会运用虚构之妙, 让虚构成为提高想象、幻想能力、开拓意境, 提炼生活的一种途径。

上一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下一篇:深层特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