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共12篇)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1
一、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一) 技术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效应
1. 技术推动效应。
企业内部研发的技术成果, 对于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催化功能。随着一项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和扩散, 并成长为核心业务, 以至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 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 能够为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超额利润和规模经济效应。这种由技术资本绩效带来的竞争力超过了具体产品和服务。
2. 技术扩散效应。
技术资本成果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是实现技术资本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 由技术资本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 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业或产品中的扩散和渗透, 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了收益倍增的效应, 获得巨大的技术创新收益。
(二) 运用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核心竞争力是将技能、资源和组织运作有机融合的企业组织能力, 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战略和外部交易战略有效结合的结果。如何运用技术资本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找到企业战略资本收益流和战略增值环节, 是企业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构建企业内在资源核心竞争财务方式。
核心战略观念要求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企业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该技术资本具有充分的市场价值, 能为顾客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 (2) 技术资本具有独特性, 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复制的难度及成本很大; (3) 技术资本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能够在多个产品市场上拥有更多主动权; (4) 具有对顾客潜在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预测和辨别顾客需求是中长期需求还是一时行为, 是技术项目选择和技术成果形成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 也是企业财务是否以技术资本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2. 实施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 构建内外资源结合的竞争财务模式。
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是企业对那些掌握企业重大技术资本的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重组。可以以自身内部资源为基础吸收外部资源, 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财务要素。技术投资属于风险投资, 技术投资决策也必须协调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使竞争财务有效地支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二、基于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一) 知识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 核心竞争力的成长过程是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 知识资本和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 显性的、大众化的知识,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市场交易取得;但最重要的却是具有价值优越性、不可仿制的、隐性的知识和能力, 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特性 (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等) , 这些特性往往作为辨识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
(二) 运用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1. 设立公司知识主管部门和制度, 并对其工作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
企业知识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知识管理目标、任务、政策;二是拟定并提交CEO关于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分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政策等;三是建立和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知识共享的企业内部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知识集成, 以产生新的知识, 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进行严格考核, 及时兑现奖惩措施。
2. 努力使智能资本向市场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 将企业财务作为转化的润滑剂。
企业财务积极支持和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 建立企业学习库和知识库, 做到知识共享。
3. 设置有效的组织结构, 调整财务资源配置。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企业智能资本的提高和开发, 企业领导应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财务工作要支持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仅促进企业发展, 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学习, 获得一种职业资产。
4. 从财务上支持企业建立知识团队。
加速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转换, 不仅需要正规的组织管理, 更需要知识团队的自我管理。在企业组织中, 可以形成“T”型管理模式, 纵向由正规组织管理实施, 横向由众多的知识型团队组成。因为严格的层次管理不利于知识创新, 也不利于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的转换, 但“松散”的组织不易形成企业整体的核心能力。知识型团队的成员是由组织内、外的各位专家组成, 他们根据组织外部情况和企业战略目标进行自我归类和自主的创新活动。
5. 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 实现以财务资源为依托的知识整合。
联盟成员之间双方相互持有彼此的少量股份, 交换少量的关键人员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通过互相持股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利于知识的不断整合, 业务创新的不断发展。
三、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资本筹集方式
对于技术资本的筹集, 可以根据发展需要, 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方式进行。前期形成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 包括研究开发、创新维护的资本需求:技术资本前期形成阶段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研究开发和创新维护的风险, 以及投放市场风险都较大。因此, 此阶段的筹资战略以权益资本为主。后期发展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 包括技术资本形成产品投放市场阶段:后期, 技术资本凝结成商品、投向市场并形成相应产业, 不确定因素减少, 资本需求量放大, 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采用债务资本。对于知识资本的筹资方面, 由于初始的知识资本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在于教育、科技发展和知识引进等, 如果把知识作为一种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 它会变成一种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智能资本的开发、储备和引进等。因此知识资本筹资问题与其他资本不同, 应该由知识管理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要求, 合理安排和规划。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2
竞争性谈判是《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较为常用的采购方式之一,它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采购方式相比,具有简单、便捷、快速的特点。
编制《竞争性谈判文件》
《竞争性谈判文件》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概况、谈判须知、技术条款、商务条款、报价文件格式等。
邀请谈判单位采购单位应向3家以上具备承担竞争性谈判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谈判单位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竞争性谈判,并向有意参加谈判的单位发售《竞争性谈判文件》。邀请函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概况、竞争性谈判单位资质要求、获取谈判文件和递交报价文件及参加谈判的时间、地点等。
成立谈判小组
谈判小组由采购单位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谈判小组的名单于谈判前2小时采用随机方式确定,其中,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从省级以上专家库中抽取,并严格保密。
召开谈判小组预备会
谈判小组预备会由采购单位主持,谈判小组所有成员参加 会议。谈判小组推选负责人,并熟悉《竞争性谈判文件》、《谈判小组成员注意事项》、《竞争性谈判工作纪律》和项目的基本情况、技术要求等。
公开报价
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公开宣读各竞争性谈判单位提交的报价文件中的报价。
在递交报价文件截止时间后递交的报价文件,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应拒收,并原封退还给该报价单位。
谈判小组审阅报价文件在谈判前,谈判小组全体成员集体审阅各谈判单位报价文件,在审阅过程中,对各报价文件中的有关问题予以记录。审阅结束后,谈判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进入谈判阶段的单位名单。对报价文件无效,无资格进入谈判阶段的单位,以书面形式出具无效原因说明。
确定谈判单位次序
进入技术谈判程序的单位,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谈判单位次 序。
进行技术谈判
谈判小组就有关技术问题与进入技术谈判的各谈判单位分别进行谈判。确定商务谈判单位名单和谈判次序技术谈判结束后,由谈判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进入商务谈判阶段的单位名单。进入商务谈判的竞争单位,采用抽签方式确定谈判次序。
商务谈判 谈判小组根据《竞争性谈判文件》要求及谈判单位提供的有关说明,分别与他们就价格、工期、质量和付款方式等商务条款进行谈判。谈判小组集体研究决定,进入最终承诺报价的谈判单位名单。对商务条件与谈判文件要求有重大差异、无资格进入最后承诺报价的单位出具书面无效原因说明。
最终承诺报价
向进入最终承诺报价的单位发出《最终承诺报价须知》和 《最终承诺报价文件格式》等。参与最终承诺报价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谈判小组报出自已最终承诺报价。报价结束后,谈判小组负责人宣读各单位最终承诺报价。
评审最终承诺报价
谈判小组审阅各谈判单位的最终承诺报价。根据《竞争性谈 判文件》要求,谈判小组每位成员均需评审出符合谈判文件要求的最终承诺报价。出具最终谈判结果谈判小组每位成员向采购单位推荐一名预成交单位。谈判小组出具《竞争性谈判结果报告书》推荐预成交单位。
确定成交单位
采购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召开定标会议,宣布成交单位。
签发成交结果通知书
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方式 篇3
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资本、技术、人才这些是硬实力,而价值观、意识形态则是软实力。企业文化以软实力的形式出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具体来说,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厚基固本。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就是它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道路,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方向,关系到企业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企业最优质的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企业,没有厚实的基础,建不成高楼,成不了大气候。大凡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优秀企业,它的经营哲学明确,价值观念清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中指出,一个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的企业,我们怀疑它是否能够获得经营上的成功。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一切都始于你的观念。”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和国际上其他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500强胜过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特别注意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改善,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长盛不衰。例如,中国移动的价值理念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迪斯尼的价值理念是“健康而富有创造力”,惠普的价值理念是“尊重个人”,摩托罗拉公司的价值理念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地尊重”,IBM公司的理念是“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Intel公司的理念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正是因为它们有着高尚的价值观,按照正确的经营哲学进行指导,才能成就今天的辉煌。
而我们今天有很多企业,价值观偏差,经营哲学缺位,不信产品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开业、上项目要求神拜佛看风水,文化品位低俗,经营上缺乏经营哲学指导。例如,某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他不去改善管理,相反去求“大师”“神仙”,大师要他去摸摸某个地方的“好运石”,他去摸了几十次,企业也不见好转。有个企业家崇拜毛泽东,去韶山拜谒毛泽东的故居,他不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内涵,而是去看毛泽东故居的风水,有人告诉他毛泽东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风水好,前面有个水塘,后面有座山,前有“镜子”后有“靠山”。于是这个企业家回家以后赶快去找“前有镜子后有靠山”的地方建房子搬家。更有甚者,一个企业老总相信“大师”一句“有部长像”的奉承话,于是就在自己办公室办公桌的背后摆上一块一吨多重的“靠山石”,还嫌这个“靠山”不够分量,又在“靠山石”后挂上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大幅照片。像这样的企业,缺乏文化的指引,成功是不正常的,失败是正常的。
第二,强干阔叶。这是指将企业文化注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之中,指导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强干就是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有竞争力;阔叶就是要在主业强大的基础上多元发展,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有效应对风险。有文化的企业不但根本牢实,而且干粗叶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塑造出来的企业目标明确、个性鲜明、战略有力,富有生命力。
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就有创新力,有创新才能强干阔叶。创新,是现代文化的核心。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答案只有一个,中国缺乏创新文化环境。苹果1976年创立,1980年上市,乔布斯已经身价上亿,衣食无忧,按有些中国人的观点,完全可以登登山、打打高尔夫、喝喝茶,但乔布斯的创新欲望驱使他不停歇,奇迹般地创造出了美轮美奂的iPhone。而我们许多人仍然停留在教育孩子中国有古代四大发明,而从来不告诉过去100年中世界主要发明都是美国人发明的事实,如缝纫机、洗衣机、电视机、航天飞机、因特网、iPhone等。是不是美国人比中国人聪明呢?显然不是。调查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就知道,一门课只要沾数理化的边,考试下来,第一名往往是中国人,如果这个班上的第一名不是中国人,那一定是这个班上没有中国人。中国人这么聪明,为什么没有乔布斯,没有比尔盖茨?关键在于没有产生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文化氛围。而美国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文化氛围,没有乔布斯,也会有李布斯。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美国出现了成千上万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的故事尽管千差万别,但本质是一样的,就是营造出、建设出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今天美国统治世界的工具,正是自由、民主、人权和赋予无限创新文化内涵的好莱坞、推特网、iPhone。中国现在有9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俱乐部,这值得自豪,但要看到,这些企业大多是资源型、垄断性企业,像华为这样的创新性企业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像苹果、微软、脸谱那样的企业了。我很欣赏马云这样的有创新冲动的企业家,只有成千上万的像马云这样的企业家,中国制造才能变成中国创造,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在世界上强干阔叶。
第三,聚才养气。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更主要的体现在用文化聚集人才、培育企业的精气神上。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融汇到企业中,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容易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企业。大凡优秀人才,他往往并不仅仅看重某个企业的待遇、福利,而更看重的是企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看有没有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一个跨国企业专门对优秀人才作过调查,问他们在企业中最重要的追求是什么,大部分的回答是追求在整个职业过程中是不是被信任、被重视和被重用。信任、重视与重用,这三个因素已经成为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考查指标。好的人才希望在工作中有学习、有成长。企业的“上上策”是“文化留人,感情留人,从心做起”。
中国企业中聚集了一大批英才,但总的来说,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仍然在政府,这是不正常的。一个真正强盛的国家,最优秀的人才应该主要集中在企业。中国要强大,首先就看企业强不强大,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就需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的企业。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最重要的是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2013年有9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还需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企业来创业、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
第四,修心立德。优秀的企业文化,调适着各个层面人心和人生,滋养着不同群体的灵魂。今天的企业,面临着与环境、顾客、国家、社会、同行等各个层面的复杂关系,干群之间、部门之间、职工之间都会产生各种不协调和矛盾,需要发挥文化的功用,用文化去进行调适和滋养。
首先,企业文化起着调节包括企业家、员工在内的每个人的心性,协调人的内心的平和。企业竞争激烈,压力很大,需要通过文化的作用,建设“修己”养性、“内省”自律的道德行为准则,提升精神境界,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坦然面对各种失败和风险。其次,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塑造天人合一境界和天下为公理想,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复杂纷繁的关系中不迷失方向,不违背天理良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家,爱社会。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企业家张謇、周学熙、范旭东、吴蕴初、卢作孚、荣德生等一样,实业报国,这就是文化滋润的结果。最后,立德立言,协调人的终极关怀与人的生命理想,营造“忠恕”“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制定“极高明而道中庸”“和为贵”的处事原则,爱他人,爱员工,爱顾客,有一颗善良之心。一句话,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对社会进步承担责任,在正义和公道被人漠视时敢于挺身而出,清廉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
第五,精心提炼和构建。企业文化竞争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精心提炼和构建,需要将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将这种精神观念具体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4
面临需求多变和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 企业应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是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不断进行科学与生产技术创新, 开发高精尖产品, 往往是企业,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但是, 在先进的科学与生产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 必须有与之适应的生产组织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意识到并主动采取实施措施的。因此, 研究企业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 应如何变革生产组织方式与之相匹配, 不仅是构建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工业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 探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对于物质生产企业, 生产组织方式是指对企业输入的诸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的一整套方法、规则构成的体系及其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实施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试图以最合理的方式将诸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紧密衔接与协调, 形成有机的整体, 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短、时间省、耗费小、效率高, 并能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一个企业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方式, 外部取决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和市场竞争要求, 内部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特点和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生产的组织方式将是一种与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同等重要的无形生产要素, 并制约着企业技术进步效用的发挥。因此,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及技术的进步, 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对生产要素资源的整合能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协调和整合能力, 而且具有能创造用户看重的关键价值、竞争上的独特性以及拓宽企业发展的延展性等显著特征。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基础。彼得·圣吉 (P ete r M.Senge, 2001) 指出, 在当今外部条件不断变化的时代, 持续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企业生存和长期成长的关键。
从以上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看出,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组织方式变革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企业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动力, 而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又对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保证作用并维持技术创新的成果, 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某重型机床厂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环境要求, 适时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水平, 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匹配, 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实例, 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作用。
三、某重型机床厂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简介与分析
1、某重型机床厂生产类型与产品特点概况
某重型机床厂是典型的单件小批、多品种大型机械制造企业, 主导产品为重型压力机系列和大型插、拉、刨类金切机床系列, 还有锻压设备、环保设备、建材设备、铸造设备等各种规格的高中低档次系列产品, 是国内三大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 也是世界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商之一。该企业产品具有品种繁多, 结构复杂, 特殊要求多, 技术含量高, 单台产品涉及零部件达一万多种, 生产周期长, 生产计划工作复杂, 设计和制造难度大等特点。
2、某重型机床厂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
该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这一时期,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计划经济体制。产品开发计划和企业生产计划按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编制, 企业采用典型的层级式组织机构, 企业内部生产秩序稳定。因此, 该企业的技术发展处于仿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阶段, 采用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相结合的混合生产组织形式, 即车间按对象专业化设置, 车间内部采用工艺专业化 (机群式) 布局, 有利于组织产品生产的成套性和保证按时完成国家计划, 这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适应了当时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要求。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要求装备制造业企业能向社会提供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管理手段不能适应品种多、批量小和用户交货期的要求, 也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 该企业采用了成组技术, 打破了传统的以产品为对象的封闭式生产车间组织形式, 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的零部件, 按结构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族 (或组) , 然后按零件族 (组) 拟定成组工艺规程、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装、布置生产单元, 并按零件族组织加工。在这一时期, 该企业调整了生产组织方式, 保留了三个产品大件加工及装配车间 (金切机床、中小型压力机和重型压力机车间) , 新建两个成组车间, 各产品的中小件按相似零件族 (组) 为对象组织加工。成组加工要求生产部门按照零件族 (组) 下达任务, 车间按族 (组) 组织生产;在车间管理机构上打破常规的三级管理 (车间、工段、班组) , 取消了工段一级, 由车间直接领导班组。企业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整体, 统一协调生产活动。全面实施成组技术, 大大缩短了生产技术准备周期与加工制造周期,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实现了科学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这一时期, 该企业还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活动, 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相关文件。成组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标准化, 使企业技术、经济和管理数据的准确、标准和集成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形成了企业统一的数据环境, 为今后实施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3)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在这一时期, 我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大大加快, 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也面临国内外两种资源配置的机遇。该企业十分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产品设计、工艺和制造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工作, 使该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企业意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是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企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硬件系统, 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要, 在消化引进软件的基础上, 自行开发了适应大型离散型生产企业的以生产计划和财务成本为主体的MRPⅡ系统。
企业实施MRPⅡ系统后, 取消了人工管理状态下所需的各种书面技术文档、管理部门及仓库使用的各种台帐, 实现了设计、工艺、销售、计划、库存、制造、采购、成本等数据的实时采集, 实现了企业信息集成化的应用, 各种信息资源共享, 保证企业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响应。MRPⅡ系统的实施, 使该企业实现了集成管理, 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 企业组织以作业过程为中心, 改变了传统的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企业各部门活动平行化, 而非顺序方式运作, 信息共享。通过实施该系统, 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废品率, 车间在制品数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4) 21世纪初至今: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产品创新不断加快, 产品的技术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同时,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企业不仅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 还必须建立能够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对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各种生产资源的生产组织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 该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 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其中取得技术成果120项, 70余项达到国际水平, 3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每年自主开发几十种新产品, 90%以上达到同期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形成了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 该企业又主动进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把模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用动态网络化管理的思路和模式补充企业层级型集权式的生产管理体系, 对保障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该企业运用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功能将产品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标准单元模块进行设计与生产, 模块必须具有可互换性、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特点;注重追踪和研究国内外用户的关键价值需求, 并围绕该需求, 以关键技术为纽带, 优化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水平和整合集成水平。例如, 该企业的压力机产品,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 开发通用部件1487种, 通用零件3304种, 典型图4041种, 这就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量体裁衣”, 快速开发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实施模块化设计与制造, 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成本, 增强了企业内部专业化设计与生产, 提高了功能部件的质量和出产效率。同时, 也促使该企业与外部企业形成合作生产、战略联盟组织方式。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建立起新型的协作关系, 形成了产业结构的水平分工模式, 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外各合作方的专长优势, 以及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新理念, 使价值向价值链的效率高端转移, 更有效地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 增加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灵活性。
该企业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发挥层级组织机构统筹效率的优势, 科学合理地对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控制, 另一方面又利用动态网络化的组织运作模式对层级组织方式进行补充与改造, 即在技术与产品研发、人才交流与合作、信息共享、“精、大、稀”设备利用、计划与协调等方面,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以某一项目或任务为纽带, 相关单位自主建立协作型组织, 有效发挥各参与单位业务专长。该项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实施, 使企业人才、信息、设备、管理等主要生产资源共享并优化配置, 既保持了企业整体生产活动的有序性, 又调动了企业广大员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敏捷性。
四、结论与启示
美国学者哈梅尔 (G.Hamel) 和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认为,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 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某重型机床厂的高层管理者, 能在企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 认真吸取和消化国内外先进经验, 审时度势, 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系统规划和设计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紧紧把握技术进步和管理组织创新两个关键环节,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使本企业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 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尽管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模式, 但某重型机床厂的经验, 值得学习与借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如何在注重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不断变革生产组织方式与之相匹配, 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然而, 在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足以支撑再生产运行的条件下, 技术进步效用的发挥往往受制于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 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企业对基于先进技术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变革是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将在分析某重型机床厂根据不同的发展历史阶段的要求, 适时地采用成组技术、MRPⅡ、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动态网络化组织等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 探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生产组织方式,核心竞争力,生产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
[2]、陈荣秋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3]、蔡建国.成组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6
[4]、青木昌彦.模块化与产业结构自然演进[A]. 卡丽斯?鲍德温 金?克拉克.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C]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103—106.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5
……的函
……:
我单位于20xx年x月x日向贵厅致函关于……进行了报备《……》(……)。并于20xx年x月x日委托……招标有限公司,组织该项目的公开招标采购工作。
该项目于20xx年x月x日xx:xx时(北京时间)在……招标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了开标、评标,并同期接受了xx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网络远程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的监督;由于该项目B包实际参加的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B包做流标处理。
由于我单位次采购的设备主要用于……,流标的B包设备到货时间长、设备安装复杂,特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
特此致函望批准。
……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信息
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 或Cybermarketing)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营销所具有的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等特点逐渐被企业重视。网络营销改变着传统的营销方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在慢慢显露出来。
1.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根据调查,我国参与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22.3%[2]。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生产附加值低,信息设备使用率不高,大约有90%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将网络营销纳入到整个营销体系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快速方便的进行营销活动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网络营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1 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的运营要以效益为中心,传统的营销模式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上都与消费者结合,营销链长,渠道环节多,造成人员膨胀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利用网络营销,企业通过互联网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缩短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减少交易费用与经营成本。研究表明,企业进行信息化可以增加10%~20%的收入,减少20%~45%的成本,减少20%~60%的资本投入[3]。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介绍,宣传活动,不仅扩大了中小企业的知名度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竞争的能力。
2.2 拓宽市场空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市场营销条件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有限,因而在开拓目标市场时很容易受到企业规模和地理位置限制,无法同时跨多个地区经营,更谈不上开拓国外市场。网络营销打破的地理空间的限制,把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由最初的单个企业供产销扩展到整个行业,又继续拓宽到整个贸易中的所有企业组织,包括供应商、运营商、分销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国际经济组织等,这时企业将在一个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市场上与外界交往。
2.3 利用网络信息,及时调整营销方向
中小企业拥有经营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信息不灵,市场狭窄等缺陷,其竞争优势难以发挥。但通过网络,中小企业可以与众多企业共享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调整经营方针、产品结构,使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来发布自身的信息,改变了以往由企业自己来确定目标顾客的单向选择,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双向选择”。
2.4 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利用网络营销可以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实际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改变企业业务流程趋向,信息化的应用可以迫使中小型企业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通过利用信息汇总和反馈速度快的优势,及时获取最新的商业信息,而后重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4]。同时电子商务还可以使中小企业将更多的精力从非经营性的活动中转移出来,并减少企业员工数量,从而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5 正确定位目标市场
网络市场定位是指根据顾客对网络服务的不同需要,确定企业网站在网络市场中所处位置的过程,一般包括顾客服务定位、网站类型定位、服务半径定位等[5]。准确的市场定位决定着营销方式,市场定位是营销的基础,也是整个网络营销的基础,所以中小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正确的了解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提供符合其要求的产品,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偏好,最后形成对企业品牌的忠诚。
3.实现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误区
3.1 错误地把建立网站和发布网络广告等同于网络营销
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比大企业的精美完善,发布的广告数量多,频率高,同时提供和大企业一样的产品,就视为实现了网络营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网站的建立是以赢利为目的,只有通过正确定位目标群体,促进企业的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宽营销渠道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所以真正的网络营销是集网上调研、销售管理、品牌策划、网络广告设计、IT技术、顾客关系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型销售活动体系。
3.2 网络营销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只是停留在盲目“跟风”阶段,认为实行网上营销是一种时髦的,体现企业实力的表现,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错误的认为网络营销=广告+促销或者是“传统营销的网络版”。这种认识注定网络营销的失败。因为他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顾客是谁,也就不可能了解需求是什么,更无法明确网络营销的目标,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进行网上的市场调研,把实体营销中调研的结果直接用于网络营销,由于缺乏特点,定位又模糊,其网络营销的结果必然不理想。
3.3 资金有限,产品种类少,功能单一
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分为:收发电子邮件、开展网上市场调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上销售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网上销售等多个层次。但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建立网络营销过程中收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资金不足,技术人员匮乏等,导致实现网络营销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环节,例如网站的建立直接受到了影响,这必然会使网上市场调研,网上销售等方面执行力不足。所以在网络销售这一环节上,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供的商品种类,数量,产品功能介绍方面的信息极为有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更不要提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服务等活动。所以网络营销的优势和潜力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
3.4 商品流通环节不能保证,社会化配送滞后
物流水平和物流能力是实现网络营销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能力、人员的限制,导致物流效率低、经验不足、能力差,不能快速的实现与网络用户的物流交换。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不发达,货递成本高,网络营销的产品价格优势,购物过程的方便性、快捷性都无法体现。所以只有建立了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水平,才能为网络营销奠定实现的基础。
4.结束语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时代社会变革的新事物,是企业营销的新方向。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理解还不深刻,应用不够成熟。所以开展网络营销理性的认识,用网络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做好网络营销的战略部署,制定好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经济的方式。这样网络营销才能在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史晶娜.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管理探究[J].现代商业.
[3]吴志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0):90-92.
[4]骆阳.对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6,(6):36-37.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7
1 项目概述
1.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必要性
结合笔者实践经验, 个人认为高职院校之所以要明确办学方向, 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基于:平等参与竞争的需要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要求。
(1) 平等参与竞争的需要。众所周知我国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随着物资经济的发展, 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膨胀与发展, 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我国自入世以来, 开放市场进一步打开, 教育亦是如此, 更多生产资料的贡献要求教育发挥优势, 为国家输出大量的有竞争力人才, 在国际上获得优势, 此外就国内而言, 也需要面对行业、教育之间的多向竞争。
(2)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生产力的革新, 都要求企业能掌握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事的作用凸显出来, 高职院校需要应对时代发展, 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 如此才能满足企业要求, 参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
1.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意义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 而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势力也在不断地扩张, 而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不代表核心优势, 只有稳抓质量才能有发展的可能性。正如上文所述, 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时代变化导致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用人需求, 都必须革新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大学生的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场需求, 打造国内教育质量一流的优秀院校。
1.3 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拥有客观的设备基础和师资力量,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不断地推陈出新, 不少技能型专业在不同程度上鼓励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通过企业的沉淀反思自身的知识储备, 学习更加实用的专业技能, 且不断地通过新技术来为学生竞争优势提升保驾护航, 例如:教学实践平台的管理工作, 就能很好地保障其工作落实状况。然而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 尚有亟待整治的问题, 需要相关人士的协同合作, 共谱发展的新格局。
2 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培养存在的阻碍因素
2.1 政府方面缺乏良好的引导
高职院校当前创新人才竞争力培养模式的发展进度有限, 个人认为政府部门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就经济体制而言, 着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教育经费的投入有限, 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是社会公众所有目共睹, 在鼓励大学生就业方面缺乏政策的保护, 很多地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政策的扶持, 既不能享受到企业的福利, 发展又容易被企业忽视, 难以被视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在教育方面, 高职院校虽然数目众多, 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教育也是如此, 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方面国家重视对名校的扶持, 而高职院校似乎被视为“乌合之众”。
2.2 高职院校的转型进展较慢
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大量人才, 占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竞争力培养的重要阵地, 然而纵观近些年的发展, 尽管高职院校在大致方向上有所坚持, 但难保部分院校在落实方面略有出入。在高职院校中认为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就业, 然而时代的发展已经让形式不可同日而语, 各种新型就业方式的发展, 充分说明市场, 个人认为大学生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应该尊重发展, 多方面鼓励, 引导不同方式的竞争力培养方式, 而即便是就业分析来看, 也有不少院校难以保障落实, 首先院校领导没有得到重视, 这也是限制大学生竞争力培养的客观因素, 此外不少大学生对实习存在一定的抵抗, 也限制其机制的健康发展。
2.3 人才市场供应机制不完善
人才市场供应机制的缺陷, 也导致当前大学生竞争力难以提高。首先要明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定大都是经过市场认可较有前景的行业, 培育相关的人才, 而高职院校的发展, 尤其是大学生的竞争力提高还需要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 只有如此才能多方面发力, 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竞争力的稳步提升。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不少企业虽然与高校之间有订单培养, 然而机制大都还有待完善, 实习生在整体上一直都很难被企业所重视。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
3.1 政府多方面鼓励, 给予政策保障
通过上文的论述, 个人认为政府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 出台相关制度来保障大学生的竞争力培养, 要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 肯定高职院校的社会作用, 给予适当的发展的遇, 例如:在师资力量方面, 鼓励名校名师与高职院校之间交流工作, 通过名师来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转型, 促进专业建设;政府还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出积极应对, 例如: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如此还能繁荣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用人单位方面, 政府也可以适当加强干涉力度, 保障顶岗实习的工作能够享受更加公正的待遇。
3.2 高职院校综合多种方式, 加强重视
高职院校是创新培养大学生竞争力的主体, 所以, 对于高职院校自身健全要有所重视, 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 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科学、合理道路, 专业的设定也该如此, 竞争力培养方式要灵活多变,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竞争力的培养上, 不应该恪守传统, 在经过教师引导条件下多尊重学生意向, 在人才竞争力培养方面, 可以适度加强心理咨询, 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参加实习工作的学生, 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形式, 老师应加强引导, 就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的现状, 另外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 教师也应该多与企业、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
3.3 企业完善机制, 保障其更好的发展
企业机制的完善, 是市场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 只有制度方面有良好保障, 才能使其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 且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也是加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保障制度的完善, 就决定了学生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 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可靠保障。笔者对近些年的数据资料分析来看, 虽然企业与高职元下之间的合作量有很大提升, 但质量方面尚待堪忧。
4 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论述不难发现, 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竞争力的培养, 主要还是通过对其今后的发展而言, 所以, 提高就业率可以说至关重要, 而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发展,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提高, 而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又受到各方面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 该文主要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相关的建议, 希望对其他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人才培养教育, 一直紧随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这是社会都知道的事实, 在近些年的教育中高职院校也发挥了很大地推动作用。然而就国际、国内的背景形式与时代更新速度加快, 基于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众多, 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极为有限, 如何能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日渐成为当前各大高职院校迫切重视的问题, 该文主要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 就相关问题作出概述, 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方式的发展提出改善意见, 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丛瑞.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才智, 2015 (32) :97.
[2]张毅, 闾振华, 罗永军, 等.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4) :78-79.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8
1 转变电视媒体的服务角色
在媒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电视媒体想要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有自己专有的特色, 树立品牌, 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在改进新闻内容时, 结合人们的周围事件, 针对性的进行报道, 所报道的材料越是与人们生活相近, 越是能够吸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比如:某省电视台在收集新闻资料中, 结合社区资源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解说和报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 整体上提高了收视率。改进电视新闻不但要增添人手和引进先进的设备, 而且更要做好转变新闻视角, 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层面, 加强对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情况进行报道, 多报道一些本地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样才能吸引广大社区居民的眼球, 从而提高收视率。
2 提高新闻画面感质量和新闻内容的深度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新媒体得到广泛运用, 新媒体的作用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新媒体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下, 这就要求传统电视媒体应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 结合时代发展的形势, 因时制宜的制定出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既要提高电视所呈现给人们的画面感质量, 也要提高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所以, 做好未来发展的规划, 这对于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电视新闻面对新媒体的竞争, 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就必须要加强新闻质量, 无论在剪辑新闻时, 还是在采集新闻时, 都要切实保证新闻的质量。在控制新闻质量上, 新闻工作者要严格按照具体规定要求, 决不能马虎和大意, 否则会从整体上阻碍电视新闻的发展。因此, 既要明确新闻战略发展方向, 也要做好很多细节的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3 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 构建共享新闻资源平台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电视新闻可以加强与当地电视台的合作, 构建起新闻资源共享平台, 进一步加强社区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设中, 所提出的各个县城间建设目标, 这样电视新闻可以从社区居民的交通方面着手进行, 随着各个县城和市区间交流日益频繁, 人们对身边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很感兴趣, 这样连州市可以与邻近县城间加强合作, 开展社区间的沟通交流, 从整体上整理和归纳所采集的新闻, 一些相似的新闻只取其中精华的部分, 提高新闻内容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 政府部门也应减少对电视台的干预, 让电视台具有绝对地自由权自行发展, 进一步提高电视台的竞争力。
4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与观众直接的互动, 这样直接吸引了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度, 也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和广泛使用。所以, 电视新闻节目在制定过程中, 也应在新媒体这一优势基础上, 在节目中实现与观众互动。互动方式应形式多样, 绝不能过于单一, 这样长久下来, 观众便失去了互动的兴趣。既可以在节目中进行互动, 也可以在节目外进行互动。针对新闻内容的性质, 展开相应的互动。比如:一些较正式的新闻节目, 不适宜在节目中互动, 为了加强人们群众的关注, 可以开通微信以及新浪微博, 使人们在这些交流工具上进行互动, 进行场外交流和互动;对于一些较灵活和娱乐性的电视新闻节目, 可以在节目中开通场外短信和微博以及热线等等互动方式, 与观众展开实时互动, 提高观众的关注度, 根据互动情况的发展, 也可以在节目中直接倾听人们的需求, 在电视媒体的力量下, 帮助观众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 这样既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也能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可, 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充分发挥其作用。
5 提高新闻的影响力
在传统电视台工作模式中, 过于维护电视台的表面形象, 而忽视对电视台内部形象的塑造, 这种建设形势并不利于电视台的发展。因此, 应该从实际层面上, 加强新闻影响力。简单来讲, 在收集社区新闻中, 始终要按照贴近人们生活这一原则进行收集。比如:农村和农民作为社区新闻资源的主要来源, 在采访和收集农村地区新闻之前, 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所收集到的信息也要认真的处理, 提高人们群众的关注度。在采访中, 各台必须要关注农事和农家以及农时, 真正成为农民的贴心节目, 成为具有本地专业特色的一档节目, 这将会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总而言之, 从宏观上来讲, 互联网正在与广播和报业以及电视等等相互融合, 也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传播业的整体状态。从微观上来讲, 新媒体中的信息也在融合各方面的信息。在这样的形势下, 电视新闻采编既需要创新技术, 也需要创新内容。新闻采集工作者需要认真做好新闻采集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采编水平和采编质量, 从而推进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思.自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杂志再造[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2) .
浅析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方式 篇9
一、竞争性谈判的概念
74号令第二条定义竞争性谈判是“谈判小组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就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谈判, 供应商按照谈判文件的要求提交响应文件和最后报价, 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笔者注意到与此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同的是, 新规定中明确说明了是由谈判小组负责谈判事宜, 谈判小组代表采购方对整个采购活动负责, 也是由谈判小组确定谈判结果, 明确责任方, 避免因职责不清引发纠纷, 有利于采购活动的公开公正。
二、针对竞争性谈判的适用情形的解读
竞争性谈判并不适合所有的采购项目, 在应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政府采购法》第30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 可以依照本法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一) 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二) 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 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 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四) 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74号令对以上四种情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补充规定, 规避了由于滥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而面临的法律风险。
对于第一种适用情形, 74号令第28条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 要求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需要出具如下材料: (一) 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的证明材料; (二)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出具的对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是否有供应商质疑及质疑处理情况的说明; (三) 评标委员会或者3名以上评审专家出具的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的论证意见。对这些材料的规定也同样符合《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3条的原则, 即招标文件不存在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符合规定的, 可以考虑采取竞争性谈判, 否则须修改招标文件并重新招标。可见此种情形是在确保招标过程及招标文件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下考虑采用的。“不合理条款”本身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实际判断中很容易将暂时不能实现的部分定为不合理, 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往往是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有技术创新才能完成的, 有需求就有创造, 不能简单的将难以完成的部分划定为不合理。因此如何有弹性的考量采购需求与市场供应能力的协调关系, 是谈判专家需要把握的。
对于第二种适用情形, 74号令规定同样需要提供与第一种情形下一样的材料。相比其他几种采购方式, 在此情况下采用竞争性谈判, 将充分发挥双方沟通的优势。谈判专家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就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 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采购项目与供应商进行深入谈判, 制定与市场供应能力相协调的更为合理的采购需求, 同时供应商可以利用其供货渠道、技术专利、商业经验等竞争优势最大程度的满足采购方的需求, 提高采购效率。
对于第三种适用情形, 74号令特别强调了是由于“非采购人所能预见的原因或者非采购人拖延”造成的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笔者以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界定是否由采购人的原因导致时间紧迫, 需要有关监督部门对采购活动从采购申报、委托代理采购、编制采购文件等以采购人为主要责任方的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关键时间点, 做好严格把关工作。
对于第四种适用情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导致的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计算价格总额的均不适用此情形。
三、竞争性谈判在实际中的应用
笔者曾在工程咨询单位的实习中接到过某单位关于会见楼改造的招标代理项目, 由于该项目的紧迫性, 采购人根据74号令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 获得该市财政部门的审批, 顺利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本案例从招标代理机构的角度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分析, 主要分谈判前期准备、谈判、成交三个阶段进行:
(一) 谈判前期准备阶段:
采购方通过对采购项目的全方位综合性分析, 制定出明确的采购需求, 列出采购清单, 并向我方发出招标代理需求委托。我方根据采购需求在指定的政府采购网络平台发布采购公告, 公告中须包括项目概况、竞标方须具备的条件、报名及领取谈判文件的时间地点、谈判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与此同时, 我方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制定谈判文件并与采购商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 我方对报名的竞标商进行资格预审, 最终确定参加此次竞争性谈判的供应商名单, 向其发送谈判邀请函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发售谈判文件。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谈判专家的抽取时间原则上应当在开标前半天或前一天进行, 所以本次项目我们在开标前一天抽取专家, 成立谈判小组, 并对专家名单严格保密, 同时邀请有关监督部门对谈判过程进行监督。
(二) 谈判阶段:
根据谈判文件, 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开始谈判, 各方人员就位后, 招标代理人组织办理专家及投标商的签到手续, 并主持第一轮报价, 也就是投标文件中的报价。为避免报价信息泄露, 二轮报价出现公开竞价、以价压价等恶意竞争行为, 我们规定在同一时间段内只允许一家供应商进入开标室报价, 并对响应文件的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关键信息的阐述, 同时专家组就响应文件的内容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并提出问题和要求。待第一轮报价全部完毕, 谈判小组要求所有投标商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书面澄清, 待所有问题澄清后, 谈判小组要求符合采购需求的供应商进行二次报价作为最终报价, 谈判小组从质量、服务、技术均能满足采购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的供应商中, 按照最终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提出3名以上成交候选人, 并编写评审报告。
(三) 成交阶段:
采购方和我方根据谈判小组出具的谈判结果报告, 综合审查供应商候选人的相关资料, 确定成交单位, 向成交方签发成交结果通知书, 同时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 在规定的政府采购网络平台上公示本次项目的采购结果, 并在采购结果公示结束后采购方与成交方签订采购合同。
四、结语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10
国有企业在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进行物资采购时, 可以参考中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关于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程序的规定, 采购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做好谈判准备;筛选出合格供应商;发布谈判文件;正式进行谈判;公布谈判结果。
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国家计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审议通过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局第30号令) 规定, 招标只允许采用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 而且对这两种招标方式及适用范围也做了严格规定, 并规定评标时其内容不能做实质性改变。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在确定中标人前, 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七部委30号令第十二、三十八条分别规定: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招标后少于3个, 重新招标后仍少于3个投标单位, 属于必须审批的工程项目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可以不招标, 其它工程项目可以自主决定不再进行招标。
国有企业在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采购时, 往往由于受到各种法律、法规的约束, 并且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行政管理机关的规定和审核要求, 因而普遍采用招标采购。七部委30号令的出台, 就意味着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在采购货物的招标采购中, 若招标条件不成立就可以不用招标, 自己决定采购方式。国有企业可以根据采购项目实际情况, 通过规定的申报、审批流程后,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
国家提倡科技创新, 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运而生, 电力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 面对技术、工艺日益复杂的电力设备, 传统招标采购的弊端不断显现。对于某些项目, 由于前期准备时间仓促, 采购方对设备的技术和市场状况没有充分的掌握, 造成最终的招标采购结果事与愿违。而且, 招标采购一般按照低价中标法或是综合评分法来评价投标供应商, 对于技术、工艺比较复杂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采购项目, 很难设定一个统一、标准的评估体系来支持采购决策。此时, 若是采用传统的招标采购模式, 采购工作就可能就成为形同虚设的程序和形式, 成为采购组织推卸责任的一种草率做法。实践证明, 招标不是万能的, 不能仅仅通过设定一个价格线或是一套评分标准, 来定义和应用。从很多设备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来看, 对于合格供应商数量极少、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工期要求紧迫的项目,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设备, 可以明显降低采购成本, 使设备的寿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在竞争性谈判过程中, 有些内容是谈判的重要因素, 忽略这些要素, 就可能导致谈判结果不是完整、公平、有效的。这些要素主要包括:采购需求;企业资质;采购价格;技术标准;售后服务;交货条件;付款方式;税费问题;未尽事宜。
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特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 符合下列条件的货物、设计与服务采购, 适宜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进行采购: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 或者没有合格标的, 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功的;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 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采购标的规格、性质无法确定, 招标人不可能拟订有关工程或货物的详细规格, 或不可能确定服务的特点, 但为了使其招标获得满意的解决, 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缩短准备时间。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由于不是广泛进行招标, 不存在资格预审、招标公示等程序, 采购实体可以直接与供应商进行谈判或协商, 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
提高采购效率。竞争性谈判采购省去了大量的开标、投标工作,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采购成本。而且供求双方能够进行更为灵活的谈判。采购实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就拟购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数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多次谈判, 最终能够买到符合预期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保护民族产业。实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可以对供应商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限制, 在同样满足采购方技术要求时, 若存在合格的国内供应商, 采购实体就可以优先选择国内供应商, 购买国货以支持民族产业。
激励科技创新。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还具有其他任何采购方式所不具备的一个优点, 即这种采购方式能够激励供应商自觉地将高、新科技应用到采购产品中。采购实体事前提出拟采购产品的性能要求, 参与竞争的供应商可以各显神通, 充分体现各自的科技优势, 最终得到的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很可能超过了采购实体的预期要求。
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技术标准。上文已经说过, 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可以满足最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的需求通常很难用一个成熟、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来衡量。国有企业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时, 应该特别关注技术标准问题。不同的施工、验收技术标准, 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项目预期产生较大的偏差。
形成技术依赖。中标供应商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因而在竞争中胜出。其设计、制造和装配的核心技术一般是保密的。最终用户一旦选择了一种技术方案, 由于很难完全吃透其技术精髓, 很可能会对该种技术方案形成技术依赖, 从而丧失主动地位。由于技术依赖, 最终用户在采购设备后期运行所需备品备件时, 也会比较被动。
缺乏竞争氛围。由经济学基本原理可知, 自由竞争的供需状况会使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相对于招标采购, 竞争性谈判采购的合格供应商数量有限, 竞争的氛围不足, 供应商报价折让的动力不够。特别是出现无限制的独家谈判, 很容易造成供应商任意抬高价格, 采购实体一定要规避此种情形。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11
我们现在的真正问题是,市场化生存思维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这首先需要具备市场化生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意识头脑,其实质就是广度和深度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头脑为基础。欠缺了这样的大脑,中枢神经便是麻木的。事实上一切问题都是在在思维意识的时候便埋下了后患。由此才带来我们已身处表明平安实则危机四伏的境地仍浑然不觉;对管理环节中的诸多如癌细胞附体并扩散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糊弄应付,既做不到对问题较真,更谈不上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处置的零容忍标准。
比如粗放,是市场竞争的弃儿,却是我们管理中的常态。这犹如在自家的自留地上无法精耕细作而只能进行刀耕火种一样。粗放的生产和经营,意味着从决策的头脑到执行环节的整个过程链上,都存在着看似没有问题的裂口或缝隙,从中漏掉的是,主观上看似合理并又能合理解释但竞争市场却毫不留情地加以唾弃的隐性成本的累加。最主要的便是体制内企业几乎都存在的惰性成本。
大型央企、国企所谓的贵族员工便是惰性成本的集中体现。他们几乎不再从事企业内的任何义务性体力劳动,如公共卫生打扫、园艺修枝、花草灌溉等。这些本可以靠在职员工自己动手就能做的事情,却需另外聘用相当数量的所谓临时工来完成。事实上,在大部分的企业单位里,包括门卫、职工食堂、房屋修缮等广泛区域空间内的工作,都可由在职员工用工作间隙的时间承当,这既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符合市场效益原则的艰苦创业主线理念体现,又是锻炼打造具有健康活力精神和集体荣誉素质员工的必有平台,其意义不可小视。
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思维的驱动力,也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愿望、目标、价值观为主导的思路和由此延伸的系列方法,固然是必须坚守的主线,但对于要直击个体要害命脉,使其灵魂如遭电击一样颤抖,仅有这样的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如何,都会显得空泛和虚无。纵观成功企业的做法,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场化竞争的效益文化的核心驱动力,是一股强大的无形鼎力,如高强度的电磁场一样,顶住或吸引了每个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以高效峰值的流量,在持续流出地干好在当下,这才是每个劳动者真实存在的价值。其中,又以对比看差距最能触痛神经,驱动效果最好。对比什么?比尔盖茨告诉员工的企业处境,是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华为的任正非对经常员工说,“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马云说,狮子去吃羊绝对不是因为恨羊,而是不得不吃。以上看,企业的效益文化主题,都是在对比中看到了危机,进而用市场机制驱动使之变得知耻有勇的文化。我们应利用报纸、办公室内墙壁等载体,从内外纵横上的对比中,直面企业的危机处境状况、技不如人的工艺原因以及人怂日脓的环节等等,只有上下处处有对比的靶子,才能以此看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和斗志,再结合主流价值观,便可建立牢固的符合市场效益文化原则的强大驱动力。直白的讲,中国人的龙性竞争精神,正是在与自己周围的每个具象对比中看到差距后被激发出来的本能,以此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资源企业的效益优势,资源规模及禀赋固然关键,但更为关键的恐怕还是能否尽可能好地做到颗粒归仓的技术工艺水平的应用和领先,这是衡量资源企业是否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习主席倡导国人不要浪费一粒粮食。粮食为耕种之物,皆得来不易。不可再生资源,乃天赐之物,能享此福分,也算有缘。然吃者却无法尽吃,且相当部分经其手后又出其手的浪费掉了,这恐怕也算是在暴殄天物吧。都说办法比问题多。这里的问题恐怕还是责任缺失的胆怯和机制失灵的无所适从以及更高更强的超越勇气的不足,根本上还是市场化的人力杠杆没有真正作用在价值的支点上。
俗话说,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头脑里有多少东西。用市场化思维打造核心竞争力优势,就是把头脑里的财富不断转化为口袋里的财富过程,又再把口袋里的财富再变成更多财富的优势。这都是建立在用市场化的价值思维来创造强大。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 篇12
1 开发项目中材料和设备等物资采购的复杂性
1.1 产品的繁杂性
开发项目中采用材料和设备等物资的类别非常繁杂。工程用材料主要包括三大建筑主材 (水泥、钢材、玻璃) 、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外装材料、内装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建筑陶瓷、建筑五金等数十个类别, 在每一类别中都至少有着上百种不同品牌、不同质量、不同规格的产品;工程用设备主要包括电梯、空调机组、锅炉、发电机组、水泵、泳池设备、给排水设备、高低压配电设备、消防设备、放映设备、建筑智能化等数十个类别, 每一类别中也至少有上百种不同品牌、不同质量、不同规格的产品。材料和设备产品的复杂性, 使我们很难在眼花缭乱的货物中采购到适合各具体工程、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这就决定了在整个采购过程中必须要比质、比价、比适用、比和工程的统一性、协调性和融洽性, 不管哪项指标出现问题, 都会造成整个开发项目的永久性遗憾。
1.2 技术的复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材料和设备等物资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复杂。有些设备既要了解他的各种使用功能, 又要了解他的机械功能, 还要了解他的控制功能。要编制好采购文件, 至少需要十余个或数十个技术参数。例如电梯:需要提供载重、梯速、层站、控制方式、电梯装饰、土建尺寸、使用功能、主要部件要求等必备的技术信息。这些技术参数在设计图纸上均不可能提供, 无法满足编制采购文件的要求, 这就需要采购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这些复杂的技术信息, 但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
1.3 设计的不充分性
由于设计院工作的局限性, 在前期工程设计中对材料和设备等物资的设计均采取粗线条的设计或说明, 使一些材料和设备在设计上就存在先天不足, 多数都需要材料或设备厂家来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来实现整体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使用功能。在这种设计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 单纯的按照设计院提供的设计信息根本无法完善采购文件的技术要求, 有可能产生一些事与愿违的采购结果, 从而影响到采购和工程的质量。
1.4 价格的多样性
由于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市场上各商家之间竞争得非常激烈, 再加上产品的多样性、复杂性, 必然导致同类别、不同档次、多种品牌产品价格的多样性, 有的时候还会存在同种品牌、不同投标人报出不同的价格。如果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存在各投标人在报价上的一次性和不可更改性, 使招标采购流于形式, 采购不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还有可能给一些不法投标人提供围标、串标的可乘之机。
正是由于材料和设备采购存在诸多的复杂性, 如果一味追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尽可能选择最适宜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方式。
2 竞争性谈判的适用性
与公开招标相比竞争性谈判主要优势有:
2.1 竞争性谈判具有法律范围内的灵活性
由于是谈判, 采购人可以同参加谈判的投标人面对面地对产品的技术、档次、使用功能、价格、供货期、付款方式等实质性问题进行探讨、磋商、谈判, 一是可以给投标人更多展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机会;二是谈判双方都比较主动, 在各项合同条款的谈判过程中可以达成双赢, 使双方心情舒畅;三是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各家产品的认识、了解和对比, 弥补设计上的不足;四是可以及时地修正谈判文件中遗漏的条款, 有利于采购工作不留遗憾和死角。
2.2 有利于采购效率的提高
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 从招标信息的提交、招标文件的编制、信息的公布、标书的发放、资格预审、考察、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一整套招标过程顺利的完成至少要五十天, 近两个月的时间;如果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 可以在信息的公布、谈判文件的发放等环节上结余一些时间, 在资格预审、考察等过程上压缩一些环节, 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采购工作。一般用二十天或更短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竞争性谈判的整个过程, 要比公开招标节省一半还要多的时间, 可以提高采购效率, 满足各开发项目的紧急需求。
2.3 有利于采购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 各投标人仅有一次并且是不可更改的报价机会, 其报价很可能存在着不合理的水分, 一是在价格上容易出现围标或串标的现象, 给采购人增加采购成本;二是最终中标的产品可能质优价高, 还有可能价低质劣。而竞争性谈判可以给各投标人提供进一步充分展示自己竞争力的舞台, 通过谈判过程和至少两轮的报价后, 一方面将不同投标人的报价水平进一步降低, 一方面采购人可以通过与各投标人面对面的交流, 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加深对各家产品质量、价格和投标人实力的了解, 最大限度的采购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总之, 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可以弥补公开招标方式的缺陷和不足, 可以解决因产品的繁杂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的不充分性、价格的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的采购中的问题, 满足不同开发项目的采购要求, 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
3 在竞争性谈判采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虽然竞争性谈判比较适应开发项目用工程材料和设备等物资采购, 但是由于采购工作本身的敏感性和特殊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3.1 必要的市场调查
在编制谈判文件之前, 对于比较特殊的采购项目应该抽出人员和时间, 到建筑材料和设备市场进行调查摸底, 将拟采购货物的档次、品牌、价位有个比较细致的了解, 完善采购文件, 提高采购工作的成功率, 避免在谈判中陷入被动。
3.2 谈判文件的编制
在谈判采购文件的编制上, 不能有在谈判中去完善的思想而忽略采购文件中技术要求、参数、标准的制定, 谈判的评审过程是为了完善各项要求, 而不是制定各项要求。在谈判文件中应当有采购项目概况、参与谈判投标人的资质要求、谈判的程序、谈判的主要内容、谈判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合同主要条款等内容, 让拟参与谈判的投标人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采购人的采购要求。
3.4 适当的考察
【生活方式的竞争论文】推荐阅读:
绿色生活方式论文10-30
生活方式特征论文11-18
现代生活方式设计论文12-03
生活方式与健康论文12-09
竞争方式06-18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06-22
健康的生活方式=长寿09-10
绿色化的生活方式06-13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07-01
关于大学生活方式的选择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