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2024-07-31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共9篇)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1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首选手术,但由于胰腺及周围器官复杂的解剖以及病理特点导致手术创伤性大,术后恢复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围术期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1,2]。 文献报道,在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极为重要。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步深入到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5],而快速康复教育路径恰恰就是把这种先进的理念以工作流程表格的形式全面体现在整个围术期的护理治疗中,包括从入院到出院予患者提供最适合有效针对性强的护理计划、正确的健康宣教、积极的医患互动,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此,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相结合, 结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身的实际状况,制订了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表,并以同期行传统护理为对照,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6 月~2013 年9 月我院肝胆外科行胰腺手术的患者60 例,其中男34 例,女26 例,平均年龄(50.2±10.7)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1.2.1 传统外科护理

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包括入院一般健康宣教、常规机械肠道准备、置鼻胃管、禁食24 h、全身麻醉,术中操作未特别注意,用未加热蒸馏水冲洗腹腔,术后严格卧床并用阿片受体止痛,根据患者意愿咳嗽咳痰,大量补液;未特殊限制,待排气后再行活动、饮水、进食;未进行穴位按摩,待切口拆线后拔除腹腔引流管,尿管放置时间较长,预防尿潴留。

1.2.2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表

实验组依据2011 年卫生部制订的临床路径标准为参考,并参照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订的临床路径表内容制订我院肝胆外科胰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快速康复宣教表[6],具体方法如下:

1.2.3 入院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诉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住院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探视、作息、贵重物品保管等相关制度,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使用呼叫器,安全防护知识完善常规术前检查。 讲诉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手术及放化疗等。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戒烟戒酒。

1.2.4 术前宣教

在传统宣教基础上,着重向患者详细介绍胰腺癌治疗的相关知识、根据不同的知识人群,使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形象化,使患者充分了解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对手术充满信心;此外,注重患者心理宣教,保持心情舒畅,尽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引导患者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及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方式, 讲解术前禁食水的目的和必要性,并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及预防措施,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确保平稳度过围术期。

1.2.5 胃肠道准备

术前1 d晚餐后禁食水,术前口服肠道缓泻药物做肠道准备,不置鼻胃管,不机械性灌肠,术前2 h口服葡萄糖液300 m L。

1.2.6 术中个性化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术中全身麻醉+胸腰段硬膜外麻醉,注意保温干预,补液及腹腔冲洗液均加温后使用,控制患者体温在36.5~36.8℃,调控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严格记录尿量及失血量,限制补液,术中强调动作轻柔,有效止血,避免副损伤。

1.2.7 术后护理

1.2.7.1术后1~2 h宣教

待患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回访,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嘱患者在床上行翻身、屈腿动作,对患者出现的头晕、恶心、疼痛等不适症状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详细记录每日患者的生命体征,输入输出液量,引流管及尿量情况,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

1.2.7.2术后康复宣教

术后24 h即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尽可能早地拔除腹腔引流管、尿管,避免大量补液,参照出量、电解质等,限制液体输入,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可以对足三里、上巨虚、天枢、背部各个腧穴进行反复按摩,促进胃肠蠕动。

1.2.7.3术后营养宣教

早期行肠内营养,少量多次,以高蛋白食物为主,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避免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逐步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正常饮食过度。同时监测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情况,一旦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予患者输血输蛋白治疗,并注意肠鸣音变化。

1.2.7.4术后疼痛护理

应用自控式静脉止痛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避免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建议患者采用半卧位,以降低切口张力。

1.2.8 出院标准、宣教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停止肠外营养,已恢复正常饮食,排气排便通畅,自由活动无障碍,伤口愈合良好,自愿出院。 向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后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1 个月后门诊复查等,并根据病理结果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

1.3 实验指标

实验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首次排气、下床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满意度、健康宣教掌握情况等方面;参照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0 分:无痛;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记录患者术后1~5 d VAS评分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5 d营养状况, 包括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白蛋白(TRF)等营养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之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下床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1、2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于术后3、4、5 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

2.3 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HGB、ALB、PAB、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两组4 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 0.01),术后5 d对照组4 项指标略有上升, 术后5 d两组HGB、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实验组PAB、TR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 = 3.166、P = 0.001,t = 4.733、P = 0.000)。见表4。

注:*代表术后第1 天与术前比较;▲代表术后第5 天与术前比较;HGB:血红蛋白;ALB:血清白蛋白;PAB:前白蛋白;TRF:转铁白蛋白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实验组术后总体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5。

2.5 两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6~7。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7.422,*P <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7.422,*P < 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种特殊疾病患者所制订的最为有效、合适的护理计划,目的是加速康复、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质量[7,8,9];而快速康复外科最初是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院Henrik Kehlet等医生提出的一种围术期处理措施,旨在减少手术及其他术后治疗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并发症, 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其最早应用于心脏手术,之后逐步推广到普外、胸外、泌外等多个外科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11,12]。 两者相互结合,以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应用于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中,将快速康复各种护理方式以表格的形式有顺序、有时间性地制订并应用于临床,不仅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充分调动患者的自我参与积极性和依从性,而且能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支持临床诊疗工作[13,14]。

快速康复外科涉及术前、术中、术后3 个环节,文献报道[15],既往严格的消化道准备并没有减少腹腔、切口等炎性反应,反而增加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术前不提倡机械性肠道准备、短时间禁食水、口服肠内营养液等措施能有效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因素对机体正常生理的影响,抑制应激反应[16,17];全身麻醉复合胸腰段硬膜外麻醉及应用自控式静脉止痛泵能有效阻断应激信号的转导,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保护了机体的免疫系统[18,19];Jouve等[20]研究提示,胸段持续硬膜外镇痛阻断了来自腹腔脏器的抑制信号,抑制了交感神经输入,增加了胃肠道血流,减弱了消化道对机体稳态的刺激,进一步抑制了机体炎性反应。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按摩足三里、背部各腧穴等重要穴位,有利于促进机体合成代谢,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避免肠粘连、肠梗阻,并有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危险;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更符合人体生理功能需求,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细菌或内毒素易位引起的高代谢反应及各类并发症[21,22];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避免痰液潴留,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此外, 快速康复外科还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术前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胰腺癌的相关诊疗知识,增强信心,术后反复耐心的宣教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种治疗,促进康复。

本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较传统护理方式,术后总时间明显缩短,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提前,营养状况较好,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快速康复教育路径应用于胰腺癌手术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对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知方面有明显的改观,极大地节省了医疗资源,取得了不菲的社会效益,因此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教育路径在胰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研究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表的形式行护理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健康宣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下床、排便时间、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满意度、健康宣教掌握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5 d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指标等方面。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患者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首次排气、下床时间及排便时间提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5 d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于术后3、4、5 d 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实验组在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体现了人性化、个体化护理的理念,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术后营养状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了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治疗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胰腺癌,围术期,认知性研究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2

关键词: 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基本成长模式 参考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44-02

2007年3月,深圳市的主流新闻媒体——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与深圳市物流界的七 大权威协会——深圳国际货代协会、深圳港口协会、深圳航空运输协会、深圳海运协会、深 圳集装箱拖车运输协会、深圳国际配送协会和盐田区物流商会共同举办了深圳市“物流奥斯 卡”盛大评选活动,根据最终揭晓的评选结果,华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亚通 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白沙物流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物流有限公司、深圳新科安达后 勤保障有限公司、深圳市共速达物流有限公司、新景程(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深圳神 彩物流有限公司、深圳软通物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天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一 起被评为“2006年深圳高端服务业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 (以下简称为十大成长型物流企 业)。显然,作为在深圳物流业中在如何使本企业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良好的成长性方 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并在此次评选活动中从众多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的明星物流企业, 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各自所选择的企业基本成长模式对其他物流企业而言无疑都将具有一定 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基本成长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 在此基础上,对现代物流企业的稳健快速成长之道进行一般性的探索。

一、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基本成长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通过对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各企业从其初始成立起而至今的实际发展轨迹进行综合考 察和演绎分析,可以将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基本成长模式分析如下:

基本成长模式Ⅰ:从事某家具有一定垄断竞争市场地位大型运输企业所授权的独家货运 代理业务及其相关延伸业务,通过这两类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该成 长模式在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以华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简称为华南中货)为 代表。华南中货是中远集运在整个华南地区的全球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独家代理,华南中 货在开展此代理业务的基础上,负责将中远集运的远洋近海运输业务向国内内陆延伸,配置 驳船船队以开展国内内河运输,同时又与有关的物流企业共同合作,采用海空联运、海陆联 运和海铁联运等方式,使得企业开展的远洋近海运输代理业务、内河运输业务和多式联运业 务相互促进,从而保证了企业良好的成长性。

基本成长模式Ⅱ:从进出口贸易业务和部分简单物流业务到全面供应链管理业务。此种 模式在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以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 的成长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单纯从事IT产品进出口贸易阶段;(2)综合从事 IT 产品进出口贸易+为IT企业代理通关和配送的简单物流业务阶段;(3)全面介入多种行业、 多种类型的客户企业的国外运输+仓储+通关+国内仓储+包装+配送的全过程的专业供应链管 理业务阶段。

此种业务模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业务量迅速增加的阶段。

基本成长模式Ⅲ:以仓储为基础,向运输、配送等相关业务延伸。此种模式所开展的运输和配送区域:以国内区域为主。 在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以深圳市白沙物流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天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

基本成长模式Ⅳ:企业在成立之初即专门承揽某类客户的部分或全面的企业物流外包业 务,并随着该类客户的业务发展而增加相应的物流业务。此种成长模式以深圳神彩物流有限 公司和深圳新科安达后勤保障有限公司为代表。深圳 神彩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为彩电企业等大型家电制造型企业提供物流外包承揽服务,随着彩电 企业等家电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而获得快速的发展。深圳新科安达后勤保障有限公司则主要为 包括消费品、高科技、工业、药品和保健设备、零售等行业在内的客户企业提供以储、运一 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基本成长模式Ⅴ:高标准、高起点地直接按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标准进行新建物流企 业的规划和投资。此种成长模式在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以深圳市共速达物流有限公司为代 表。深圳市共 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在决定全面进军物流业,致力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后,随即与有关物 流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采取优先发展区域物流,走向全国物流,链接 国际物流的发展策略,其实际业务目前正按规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基本成长模式Ⅵ:以某项运输业务为基础,向仓储发展,抢占物流制高点。此种成长模 式在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以深圳软通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深圳软通物流 有限公司在着力做好华南与华东两大区域之间的陆运转关运输业务,在物流市场上抢占了一 席之地后,又在东莞投资兴建了保税仓,减少了企业的被替代性,从而在物流市场更好地站 稳了脚跟。

基本成长模式Ⅶ:以空运代理、海运代理为基础,向运输和部分港口业务延伸。 此种成长模式以新景程(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家公司以空运、海运的代 理业务为其基础业务,但是也瞄准市场机会,及时介入珠江三角洲的运输业务,以及特种设 备的运输业务,另外还涉足集装箱堆场等港口业务,采取见缝插针,有业务就做的经营策略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二、从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基本成长模式所得到的启示

从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所采用的基本成长模式所反映的共性特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 示:

1.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成长史大多都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轨迹:企业首先找到一个市 场切入点,通过此切入点进入物流市场站稳脚跟后再逐渐进行相关业务的延伸。但也有少数 企业发挥后发优势,直接按第三方物流的要求,从企业涉足物流业的筹备和起步阶段就按第 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规划和运作。

2.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都是以既有业务为基础,向供应链的两端延伸,为客 户提供不同程度的一条龙的物流组合服务,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同时,也增加了自 身的业务量和利润量。

3.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往往都配置一定的仓储、运力资源和较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

4.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中,多数企业目前的主要业务区域都立足于国内的运输和配送区 域。

三、现代物流企业稳健快速成长之参考路径

根据上述通过对十大成长型物流企业采用的基本成长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所得到的启示 ,结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可以得出现代物流企业稳健快速成长之参考路径:

1.物流企业如果要寻求稳健的发展之道,首先就必须从运输方式的角度,或从将服务对 象定位于哪一行业,甚至哪一行业中的哪一类企业和个人的角度,或从其他有效角度,找到 一个市场切入点,选择企业要重点发展的物流业务。

2.在物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要想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一般情况下需要 配置 一定的稀缺性资源,其中,仓储和运力是最基础的必备条件。所以,在找准市场切入点之后 ,就必须为开展业务需要而配置带有一定的稀缺性特点的物流资源——或仓储,或运力,或 其他物流资源,以保证客户由于企业所拥有的物流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而对企业的物流业 务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从而保证企业开展的业务有稳定的客户资源。

3.企业在物流市场的某一业务领域站稳脚跟后,再向相关的业务领域进行延伸,为客户 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有效提高客户的供应链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的努力方向。

4.在对某一行业的物流业务有了纵向延伸以后,再向其他行业进行物流业务横向的延伸 。

5.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大力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并通过多 种方式参与不同客户的物流项目招标活动,尽量多地争取承揽客户的物流外包项目,以此作 为最重要营销手段。

6.企业如果具备较强的实力,则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从一开始就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 求进行规划,配置第三方物流所需的硬件,高起点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缪六莹.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郝聚民.第三方物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1)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胃癌患者,部位为胃窦癌、胃体癌、贲门癌。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快速康复护理)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64.2±9.4)岁,男26例,女2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5.7±10.5)岁,男25例,女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普通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快速康复护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知识,成立护理小组。以入院时间为纵轴,入院指导、检查手段、休息、饮食、心理、康复为横轴制定胃癌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同时明确护理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具体如下。

1.2.1术前1~3 d(1)办理入院手续;(2)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3)介绍病房环境;(4)进行健康教育,作息时间及订餐方法,告知患者陪护及陪护床管理制度;(5)协助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6)执行医嘱,指导患者练习术后康复计划。

1.2.2手术当日(1)讲解术前各项相关检查意义及目的。(2)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稳定情绪,护士要营造良好氛围,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稳定患者术前情绪。(3)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2)药物准备;(3)皮肤准备;(4)讲解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

1.2.3术后1 d(1)手术完毕及时把成功的信息传达给患者。(2)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痰,指导漱口,落实基础护理。(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疼痛评分。(4)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1.2.4术后2 d(1)协助下床运动。(2)鼻肠管的护理。(3)疼痛管理: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剂。

1.2.5术后3 d(1)更换内衣及床单元。(2)室外运动2~3次;饮食:自鼻肠管注流质200 ml/次,7~8次/d;协助晚间生活护理;全天补液1500 ml。

1.2.6术后4 d(1)让患者逐步增加室外运动次数。(2)记录每日鼻肠管注入量,全天补液容量。(3)协助晚间生活护理。(4)并发症的预防。

1.2.7术后5~7 d增加运动量;经口进少量流质,首先给予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正常饮食;全天补液1000 ml至不补液。

1.2.8术后8~9 d(1)拔除鼻肠管。(2)拆线。(3)药物指导:遵医嘱术后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4)饮食指导:食用清淡低脂饮食,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5)随访时间:给予患者医生电话,告知患者随访时间。

1.3 观察指标

(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主要观察项目有胃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术后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 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15,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重复性、盲目性强,而临床护理路径以其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将知识、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影响[3]。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随后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2009年国务院将“临床护理路径在全国范围开展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国5234家医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是一系列有效措施而产生的协同结果[4]。将临床护理路径与快速康复相结合后可以保证护理计划环环紧扣的实施,使每天的护理措施一目了然,避免了由于护理人员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通过护理活动,做到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5]。同时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饮食治疗的选择,应该以充足热量,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原则[6,7,8]。优质高蛋白可以选择蛋、奶、鱼、肉等,配餐选择新鲜水果。因此,本次研究认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腹腔镜胃癌患者后,能缩短患者术后排气、下床行走时间,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8):734-736.

[2]江志伟,黎介寿,汪志明,等.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59-61.

[3]王香,李凤英,卜学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1):71-72.

[4]刘桂兰.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A):138-139.

[5]施永敏,蒋娟,马先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卒中单元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12-13.

[6]任慧,王敬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5B):23-25.

[7]陈颖,张振香,刘腊梅,等.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21-23.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 篇4

概况:贵溪市人口57万,各级各类学校287所,在校学生88593人,专任教师5207人。1997年、2001年两次被评为“两基”工作全国先进县(市),2003年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巩固提高先进县(市)。

理念:安全第一、德育首位、教学为中心。

感言:为每个孩子能读上书、读好书只争朝夕。

贵溪市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有着55万人口的县级市。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一直居全省县、市前列。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贵溪市的教育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区域教育的管理不断加强,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教育步入了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为了共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本刊记者采访了贵溪市教育局局长黄贵龙。

记者:黄局长,您好!作为经济强市的贵溪市,你们在打造教育强市上从教育体制入手,对此,您有着怎样的看法和实施了哪些改革措施?

黄贵龙:是的,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困绕教育发展的障碍。我们在2002年就进行了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一是改校长终身制为竞聘上岗制,将全市管理权限范围内的81位校长职务位子全都腾出来,进行公开竞聘上岗。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程序,把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校长任期三年,对不能完成工作目标或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校长,按程序予以解聘或免职。二是改教师分配制为聘任制,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任。根据定编、定岗、定员、定责、择优的原则,进行目标量化考核,实行末位淘汰、落聘分流。近年来,全市共落聘未聘教师730人次。三是改平均分配制为结构工资制。学校将每个教师的30%的绩效工资,集中统一管理,按工作量和工作绩效进行第二次分配,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

记者:三项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牵涉到多方的利益,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吧。但是改革带来的预期效果又会给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也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黄贵龙:对“三制”的改革,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也是慎重的。我们把改革定位于继承与创新上,是在以前基础上的积极改进,是对旧体制的扬弃。全盘否定大家难以接受,改进则拍手叫好,因而我们的改革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改革带来的局面是令人满意的。通过“三制”改革,我市教育领域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校长和教师的竞争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出现了人人想干事、干好事的局面。在“三制”改革的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积极完善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每年财政支付教育事业经费9 000多万元,我们还从2006年开始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择优录用200多名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

记者:“三制”改革,是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效地调整了“生产关系”,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活水。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硬件建设水平,贵溪市这些年加大了力度,成效也明显。

黄贵龙:学校硬件建设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二期危改”,学校D级危房全部消除,校舍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我市“二期”危改累计投入资金3 233.49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626.42万元,本级财政配套及自筹资金585.82万元,社会助学及其他资金2 021.25万元,共新建维修校舍55 088平方米,消除危房34 917平方米。“二期”危改实施后,我们建立起以市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300万元的配套资金作保证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二是实施网点调整,改造薄弱学校,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先后撤并了条件较差的初中6所、小学132所,累计投入资金900余万元。三是提升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城区有4所学校的教学楼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在农村工作已全面启动“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对3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改造,规划新建厕所650平方米,沼气池490立方米,食堂灶具改造61套,项目总投资84万元;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2008年6个项目全部通过公开招标并开工建设。另外,我们准备用5年的时间对农村的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改造提高,使农村学校有塑胶跑道和篮球场,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上的同质发展。四是完善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我们投入了746万元(其中市财政配套149万元),实施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后建成成套教学光盘播放点94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92个,计算机教室28个,全面提高了我市中小学的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2006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贵溪在实施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

记者: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了那么多资金,而资金的筹集从来就是件困难的事。黄局长,贵溪市在筹措学校建设资金上采取了哪些有效办法?

黄贵龙:我们在政府确保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主要通过“上面争、下面省、对内换、对外引”的方式筹措校建经费,即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对下面学校零星修缮及建校经费要求自筹,对内尽可能将网点调整后的闲置资产置换盘活,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民间资金投向教育。

我们在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记者:学校文化建设体现的是学校内涵发展,贵溪市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没有忽视抓学校文化的软件建设。黄局长,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抓的?

黄贵龙:立足于学校实践,积极构建开放、民主、人文、和谐的学校氛围,突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提升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弘扬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文化。我们有不少学校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着力打造“一校一品”,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全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富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典型代表,其中贵溪罗河明德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记者:我们了解到“细化德育,做稳安全”是贵溪市近年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德育和安全工作摆在比较突出的位置。

黄贵龙:我们紧紧围绕“德育首位,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制度,加强德育和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得以细化,学校安全得以保障。在德育方面,我们树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思想,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我们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安全方面,我们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明确了安全工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了“安全首问制”,规定工作人员下到学校指导检查工作,不管此行目的是否与安全有关,都要首先过问、检查、督促学校做好安全工作。由于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多年来,贵溪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记者:教育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黄局长,我们知道您是很注重管理的,提出了以规范管理为先导的理念,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规范”,您是如何在“规范”上做文章的?

黄贵龙:我们围绕“在思路上把握,在过程中引导,在制度上规范,在考核中评价”四句话,做了一些工作。

在思路上把握。我先后提出“顾全大局、安全第一、德育首位、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建一所、成一所、像一所”的校建理念;“论功行赏,无功即是过,用人不疑”的用人理念;“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提质量”的教学质量提升理念。这些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每年都外派二十多位校长到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学习沿海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方法,就是想让校长们的思路也得到创新。

在过程中引导。思路决定后,学校就开始赛跑。在过程中,“运动员”动作不规范的就及时纠正,有身体消耗大的就及时服务,有违反比赛规则的则及时制止,全过程监控。比如我们领先全省教育系统设立的教育报账中心,实现了对学校财务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教育报账中心的成功运作模式曾多次由《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媒体向全国教育系统推广介绍。

在制度上规范。“人管人累死人”,吃力不讨好。以修订《贵溪市教育管理规程》为切入点,制定修改了一系列制度,自己带头按制度办事,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省时省力。

在考核中评价。运动员比赛,成绩好的奖励和鞭策同步,成绩不好的鼓励和处罚并举。我们每年都将学校上报的工作计划以一号文件下发到各校,同时制定激励措施,对一次未完成的实行诫勉谈话,对两次未完成的实行免职,对完成好的进行重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管理工作是规范的,教育形象是良好的。

贵溪市教育得以健康、快速发展,我想除了有一个比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内部的大胆改革、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规范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5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胫腓骨骨折,应用效果

胫腓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 其高发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胫骨下1/3处很容易骨折, 而且容易出现愈合延迟[1]。在医疗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 如何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重视。目前我院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获取良好的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对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3 例。观察组中男34 例, 女29 例, 年龄15~63 岁, 平均年龄 (35.67±4.85) 岁;左侧患肢32例, 右侧患肢31 例;16 例为开放性骨折, 47 例为闭合性骨折;2例伴有肾脏损伤, 4例伴有颅脑损伤, 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对照组中男35例, 女28例, 年龄16~63岁, 平均年龄 (36.07±2.96) 岁;左侧患肢31例, 右侧患肢32例;15例为开放性骨折, 48例为闭合性骨折;2例伴有肾脏损伤, 3例伴有颅脑损伤, 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成立快速康复小组:由我院资深主治医师、科室主任、康复治疗师、资深护师共同组成快速康复护理小组, 对小组成员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培训, 并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 明确成员任务。由资深护师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并落实护理程序等相应步骤。

1.2.2 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此类疾病的治疗情况及应注意事项, 使其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与医师的工作[2]。为加深患者印象, 可利用宣传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

1.2.3 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电影或音乐, 并与之谈论积极向上的未来生活,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1.2.4 疼痛护理:由护理人员每2天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一次调查, 评估患者是否有疼痛加重现象[3]。如患者出现疼痛加剧, 特别是在组织牵引运动中出现剧痛, 需高度警惕是否出现骨筋膜综合征, 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护理中还应注重患者患肢是否出现肿胀, 如患者具有明显肿胀情况, 护理人员应松解夹板, 并将患肢抬高。可利用多种娱乐形式缓解患者疼痛, 减少患者躯体应激反应。

1.2.5 早期功能锻炼:在早期功能锻炼方面, 患者多因疼痛不愿进行功能锻炼。为此,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锻炼, 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 视患者的身体状况使其进行适度锻炼。同时要避免患者进行易导致患肢骨折端不稳定的运动, 防治出现运动过度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咳嗽、翻身等方法。

1.3护理满意度判断标准在护理2周后,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对照组为23.81%, 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情见表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5%, 对照组为77.78%, 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情见表2。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症, 会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无法下床, 并进一步产生褥疮、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 该病在治疗方面并不困难, 由于患者的康复程度主要受到日常护理及患者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今天, 患者的整体治疗中护理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是通过多种护理模式辅助治疗, 消除患者在手术中的各种应激反应, 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减少手术并发症。快速康复护理路径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健康督导、病情监护等模式使患者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促使患者血运恢复, 增强生理修复, 减少了恢复时间。在本文中,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 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费良健.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22) :63-65.

[2]沈洪, 王小燕.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术后早期观察护理重点〔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 (23) :254.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60例, 年龄50岁~76岁, 平均60岁;术前均由病理组织检查确诊, Gleason评分6分~8分。

1.2 方法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取头低足高位倾斜20°~30°。

1.3 手术结果

260例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肠道并发症, 术后48 h~72 h拔除引流管, 平均7 d拔除尿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8 d, 术后随访11个月~50个月, 220例拔除尿管后恢复正常尿控, 35例术后3个月内恢复尿控, 5例术后3个月~12个月内恢复尿控。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教育

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针对病人不同心理状态、根据病人不同心理需求, 针对具体病情, 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 让病人了解前列腺癌相关知识及手术方式, 知道手术前后如何进行准备及配合以及大概的出院时间, 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 减轻生理应激反应, 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术期。积极调动病人的社会支持体系, 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对病人的护理过程, 调动病人维护自身健康的潜能, 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手术, 提高病人依从性, 以利于术后护理的开展。

2.2 病情观察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类似, 以排尿障碍为主[3]。因此护理上需要观察病人有无尿频、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排尿不尽感、夜尿增多、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症状。注意保持病人会阴部清洁, 及时与医生沟通, 解决病人排尿问题。对于口服药物治疗的病人护理人员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及时评价药物的疗效, 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饮食及肠道准备

术前2 d进食低纤维饮食。缩短术前禁食时间的优点是有利于减少术前病人的饥饿、烦躁等不良反应, 有利于病人更好地面对手术创伤应激。由于前列腺与直肠的毗邻关系, 术中可能损伤会阴及直肠导致严重感染、肠瘘等并发症, 因此要积极做好术前肠道准备[4]。术前1 d晚、术日晨均给予清洁灌肠, 以保证肠道清洁。

2.4 术前康复训练

(1)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病人由于全身麻醉、卧床等因素易导致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术前应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的方法, 并及时评估病人掌握程度。训练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 肩放松上身前倾。用双手固定切口, 必要时给予腹带保护。指导病人深呼吸3次或4次, 最后1次吸气后憋住, 较用力咳嗽, 使痰液排出。 (2) 盆底肌训练。术后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 术前应给予病人盆底肌训练培训及相关健康宣教, 让病人明确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时间及远期能够达到的效果。 (3) 踝泵运动和屈膝抬臀运动。前列腺癌病人多为老年人, 平时活动量少, 并且大多有基础血管病变或静脉血瘀滞, 加之手术时间长, 盆腔内分离广泛, 因而极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 术前应指导病人进行踝泵运动和屈膝抬臀运动的方法, 并利用示范图演示, 确保病人掌握。踝泵运动方法:病人躺在床上不动, 大腿放松, 然后缓慢、但是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内, 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 确保在最大位置保持至少10 s (从1数到10) , 同法让脚尖尽最大角度向下踩, 反复屈伸踝关节, 每组5个, 每天5组。屈膝抬臀运动:病人取平卧位, 双腿弯曲。双脚用力撑起臀部, 抬臀保持10 s, 从1数到10, 每组2个, 每天5组。术前对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分, 根据分值结果评估是否需要给病人使用抗血栓梯度压力带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5 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直肠指诊是发现诊断前列腺癌最有帮助的一线检查、PSA测定、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他影像学检查[CT/核磁共振成像 (MRI) ]等。术前不做青霉素皮试、不备皮。

3 术后护理

3.1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常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 由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病人疼痛情况, 并决定停止使用时间。充分的术后止痛, 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可以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时间。

3.2 鼓励术后早期下床

有利于促进病人机体的合成代谢, 减少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护士应耐心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术后麻醉清醒后可床上适当活动, 如做屈膝抬臀运动和踝泵运动, 24 h后可离床活动, 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增加肺活量,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 护理人员需做好指导和协助。

3.3 早期恢复进水和进食

有研究表明, 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且不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6]。另外也有研究表明,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 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谢。术后早期可以恢复进食、进水, 并不需要等到肠道恢复通气再进食, 只要病人胃肠可以耐受, 没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根据不同手术情况逐渐增加进食量及种类是安全有效的。病人术后听诊有肠鸣音即可进少量流质饮食, 如米汤, 待病人肛门通气、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可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循序渐进, 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避免高脂饮食, 尤其是动物脂肪、红色肉类。坚持低脂肪饮食, 多食豆类、谷物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便秘。

3.4 限制液体输入量

减少液体输入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组织水肿, 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Holte等[7]认为, 合理的液体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 预防低氧血症, 能使血管活性激素浓度得到明显缩减。因此, 在维持病人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 应限制病人术后液体的输入。术后当天输入液体1.5 L~2.0 L, 以后随饮食量的增加, 液体输入量逐渐递减。

3.5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盆腔引流管及留置尿管, 应保持管道的通畅并用导管固定装置妥善固定, 避免折叠、滑脱, 观察盆腔引流管、尿管引流液体的量、颜色、性质, 并准确记录。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 严格无菌操作, 尿道口每日使用洁悠神抗菌敷料外喷, 病人下床活动时提供引流袋背包, 指导并教会病人妥善固定管道的方法。密切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敷料外观干燥。术后48 h~72 h拔除引流管, 平均7 d拔除尿管。

3.6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6.1 术后出血

术后24 h~48 h易发生, 需密切观察盆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若连续2 h引流量>100 m L/h或持续引流出鲜红色液体, 或伴有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3.6.2 直肠损伤

前列腺癌根治术较严重的并发症。直肠损伤主要发生于分离前列腺、精囊与直肠间隙时, 大多发生在解剖游离前列腺尖部时, 如处理不当可造成肠瘘、尿道直肠瘘、盆腔感染等[8]。故术前积极地肠道准备、术中及时发现并修补等, 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现直肠损伤, 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较小瘘口可以通过留置肛管, 肠道休息进行保守治疗, 指导病人禁食、给予静脉补液等, 一般5 d左右拔除肛管。

3.6.3 尿失禁

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可能的原因包括切除前列腺过程中盆底肌热损伤、尿道膜部括约肌损伤、膀胱颈过大及血管神经束损伤等[9]。尿失禁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其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排尿反射训练、行为疗法。 (1) 心理护理:有学者对泌尿科肿瘤病人的心理障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心理障碍可明显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尿控能力障碍的发生也有明显的影响[3]。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向其说明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多为暂时性的, 绝大部分病人经过功能锻炼可以逐步恢复控尿能力, 解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同时注意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和病人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训练情况, 同时及时给予指导。 (2) 排尿反射训练:此训练在拔管前1 d进行, 间歇性夹闭尿管, 2 h~3 h开放1次, 指导病人做排尿动作, 护理人员协助缓慢放尿。 (3) 行为疗法。盆底肌训练:Kegel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描述了盆底肌肉训练用于治疗尿失禁, 目标是单独收缩耻尾肌, 从而增加其肌肉力量和尿道阻力:指导病人平卧位或站立时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 20次~30次为1组, 每次3 s~5 s, 每日3组, 6周为1个疗程。已痊愈的病人应再巩固1个疗程。膀胱锻炼:定时排尿, 训练病人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至2 h~3 h 1次。指导病人保证液体摄入, 说明水分刺激排尿反射的必要性, 解除其思想顾虑, 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保证每日在2000 m L~3 000 m L。建立排尿日记, 记录每日饮水量及排尿间隔时间、每次排尿量、每日排尿次数, 4周~6周为1个疗程, 养成排尿意识和习惯以改善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

3.7 健康教育

出院时提供给病人的病人及家庭教育指导包括以下几方面:活动与康复、营养与饮食、药物的安全与有效使用、伤口、引流管、尿管的护理、疼痛管理以及什么时间、如何寻求进一步治疗以及复诊时间。

3.8 出院跟踪随访机制

快速康复外科强调病人出院后应有良好的联系随访机制, 有任何不适可以及时联系到主管医生或护士长, 及时给与治疗。

4 讨论

自丹麦外科医师Wilmore和Kenlet提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 外科治疗理念就在逐步发生改变[10]。众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快速康复措施的可行性[11,12,13,14]。临床上常把微创外科与快速康复理念相结合, 目的是减轻病人痛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科近年来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应用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达到病人的快速康复, 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习新技术、新理念, 争取到国内外大型医疗机构进行培训, 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对26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围术期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的联合应用, 强调心理干预、病情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从住院期间 (术前、术后) 一直延伸至院外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训练及指导。[结果]260例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肠道并发症, 术后48 h72 h拔除引流管, 平均7 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时间7 d8 d, 术后随访11个月50个月, 220例拔除尿管后恢复正常尿控, 35例术后3个月内恢复尿控, 5例术后3个月12个月内恢复尿控。[结论]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7

一、将变化视为企业变革与发展的机遇

面对动荡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管理者树立“有创造性的毁坏”(约瑟·熊彼特)的变革理念非常重要。在企业组织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永恒不变的,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其有效期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习惯这样一种战略思维:今天存在的东西在明天一定会改变,即使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它通过何种方式发生改变,企业发展中的任何一种战略,随着环境的变迁,终将“会被取代,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在何时、会以何种方式被取代”。(弗雷德蒙德·马利克,2011)。

变化会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适应和响应变化具有决定意义。相比竞争优势,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适应性,只有适应了产业进化方向的革新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适应性作为战略执行的经验性指标,在决定企业绩效时,比竞争优势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动荡变化的环境面前,每一个企业都要尽可能“以基于适应性法则的战略行为来适应需求进化”(金寅镐等,2013)。企业管理者要善于以战略洞察力及时发现变化中的机遇,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在新机遇中创造新的市场绩效。

二、建立环境的动态预警系统

对环境及其变化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可以在企业应对能力的强化与提高方面发挥以下作用:使企业抓住早期的机会而不是将其白白送给竞争对手;为即将出现的问题提供早期的信号,如果事先认识到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它们的出现;使企业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愿望更加敏感;提供企业战略调整决策可以利用的环境变化客观真实的量化信息以及更为丰富的信息参考;企业通过表现出的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捕捉以及快速的反应与响应姿态,在公众面前提高和树立良好的形象。

菲利普·科特勒等(2009)在深入研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带给企业的巨大冲击与影响的现状之后告诫企业,对于无论是在可测度的风险性和不可测度的不确定性中生存的企业,都必须建立一个早期预警系统、远景方案构建系统和快速反映系统,以便经济衰退和动荡时期进行管理和营销。现在以及将来,企业拥有和生产什么远远不及企业发现动荡、预期混乱以及管理风险的能力更为关键。企业组织如果能够建立和运行一套早期的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就可以向将可能发生的使当前战略过时的事件发出信号,并在出现战略拐点时向管理者发出警告。

三、注重监测环境变化的动荡和复杂特性

企业对环境变化的监控,在时间形态上要关注其动态特性,在空间形态上要注意其复杂特性。应该看到,在我们所面临的这个新时代,动荡和复杂的环境因素频频出现,其引发的混乱已经在影响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组织。

动荡时代的特征是以进发式出现的繁荣和衰退为重点的一种新常态。在常态时期,引发动荡的许多新的自然力量开始累积;技术进步和持续的信息革命;颠覆性技术与创新;新兴发展中市场经济跻身于长期以来成熟市场精英的专属行列,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令人不安;由日益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发起的超级竞争随时随地展开,并不断对规则进行补充;主权财富基金的推进和来自抵制者的反作用力;自由表达意见的商业利益者越来越多;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新权力给那些在行为上与新兴力量不和谐的企业制造了动荡。可以说,常态与动态、多样与复杂、稳定与变化、清晰与混沌的纵横交错相互制约构成了企业生存环境的新图景,动态的监测与管理,已经成为对企业战略营销管理的必然要求。

动荡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再加以利用。企业组织要学会抓住极度不确定时期产生的意外机遇,制定应对方案,使企业更加敏感、强健和具有活力。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企业会出现发展的战略拐点,在这种拐点出现时,它要求企业淘汰旧战略,制定新的、改变规则的战略。

四、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引发的战略拐点

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2002中译本)一书中曾经指出:事实上,一些企业是可以在经济动荡、甚至是长期的经济衰退中生存下来的。作为影响特定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直接结果,所有企业都会出现发展中的“战略拐点”。当企业的旧战略失效必须代之以新战略才能使之提升至一个新高度时,这时企业就达到了其发展中面临的“战略拐点”。如果企业不能成功地通过这种“战略拐点”,企业就会走下坡路,进入发展的低谷或危险阶段。

战略拐点,实际就是环境变化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提出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对战略拐点的识别与把握能力,就要提高对环境变化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企业是在环境系统中进化的,面对不可预测的变化,企业要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适应性个体和组织首先要意识到其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随后,以经验、意图、能力等解析这些变化,分离威胁与机会,剔除无关的信息;接着,作出反应进行决策;最后,实施所作出的决策。这样,随着适应性系统监测其前面实施的结果,一系列意识、解析、决策和实施构成一个反复出现的循环,并且继续适应自前面循环以来发生的环境变化。

五、加强动态跟踪环境变化进程的管理

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对环境予以更多的关注,对环境的正确监控要求动态战略思维的导入。为此,企业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加强对环境考察进程的管理:(1)密切关注环境中出现的发展趋势,要注意观察各种环境因素,关注各环境领域的变化趋势;(2)确定环境趋势的相关性——环境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不一定都与公司相关,要选择那些对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趋势;(3)研究环境发展趋势对企业产品和市场的影响,注意环境发展趋势对公司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带的是机会还是威胁;(4)预测未来环境发展趋势的方向,能够确定环境发展趋势所遵循的路径,预见环境走势;(5)分析面对环境发展变化时产品、市场业务的影响力,环境趋势的影响力通常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环境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扩散进程,因此要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有所预见;(6)研究环境发展趋势带来的新机会,环境发展趋势可能对公司当前的产品、市场没有什么关系,但可能预示着新的商机;企业需要适时地找到并分析这种机会,采取行动;(7)将环境发展趋势的结果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基于环境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企业要从两个方面评价其战略:当前产品、市场可能引进的变革和企业可能需要采取行动的机会;基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管理者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总之,只有保持与变化环境的同步调整与发展,才能实现在变化环境中的成长与发展。

六、加速向自适应性组织的转型

环境的动荡变化对企业生存的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成长为一个自适应性组织。从外部来看,适应指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进行的;从内部看,适应指系统的组分之间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彼此合作与竞争、互动与互应。自适应性组织往往能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能够做到承受巨大压力而自身毫无损伤;能够从容应对环境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变化,并能在艰难时期结束、形势发生改观时迅速恢复发展。

成为自适应性组织要实现以下管理目标:(1)敏感性,即能够迅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稳健性,即要能够承受紧张、压力以及程序或形势的改变,这意味着企业要能以较少的损失、变更或功能丧失应对营销环境中的变化,有时可能是是难以预料的变化;(3)适应性,即要能在弯曲、压缩或拉长之后恢复至原来的形式或位置。其实在商业中,适应性的意思其实就是能够回弹或反弹。这类企业组织不但能在新的环境下会取得成功,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取得成功。

快速分层移动组播的路径优化研究 篇8

关于移动环境的组播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制定了两个基本的移动组播算法:双向隧道方法和远程签署方法。这两种算法却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2]。在双向隧道方法中, 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代表移动节点加入/退出组播组, 移动节点和家乡代理之间通过双向隧道发送和接收组播分组。因此当移动节点在远离家乡代理的时候, 移动节点和它的家乡代理之间的隧道会很长, 造成网络资源浪费。远程加入算法是移动节点每次接入到新的接入点后, 都重新加入到组播组中。远程加入算法不存在隧道聚集问题。组播分组可以沿着最优路径进行转发。但是移动节点的每次切换都会带来组播树的更新, 因此远程加入算法中组播树的更新会非常频繁。

鉴于两个基本协议的这些缺点, 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型协议[3,4]。基于层次结构的移动组播算法引入了区域代理的概念[5], 当移动节点在域内移动时, 区域代理对上层屏蔽了移动节点的切换, 移动节点只需在域内进行绑定更新就可以, 因此分层结构减少了组播树的更新, 提高了组播树的稳定性[6]。在分层移动中利用快速切换的预切换机制可以减少绑定更新带来的延迟, 有效降低分组数据的丢失[7]。基于分层网络结构的快速切换在移动组播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 为移动组播提供了很多技术上的支持。然而根据移动节点快速移动时位置变化频繁的特点, 快速分层移动组播在域内的传输路径并没有得到最优化。本文接下来将分析移动组播在域内的传输路径带来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组播树优化问题

在组播路由算法中有两个基本算法:

最短路径树算法:从组播接入点到每个接收者的路径都是两者之间最短路径的组播树。

最小生成树算法:连接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并且树的全部链路权重之和最小的组播树。

当有新的节点需要加入组播树时, 组播组会按照组播路由算法生成新的组播树。如果MN1已加入组播树, 当MN2需要加入到组播树时, 可以以最短路径树算法 (如图1 (a) ) 或者最小生成树算法 (如图1 (b) ) 加入。

然而, 加入组播的方式不同, 会对不同结构的网络产生较大影响。

如图2中左边所示, MN1比MN2先离开组播树, 右边MN2比MN1先离开组播树。当MN2以最短路径树算法加入组播, MN1离开后组播树会剪掉MN1所在链路的分支, 剩下的MN2将以最优路径留在组播树中, 组播树能得到最佳性能。

当MN2以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 MN1比MN2先离开组播树时。MN1离开后, 由于MN2的存在组播树并不能立即剪掉MN1所在链路的分支。这时剩下的MN2是经过MN1的分支接入组播树, 浪费了大量带宽。如果此时再对组播树进行优化, 又会带来组播树更新和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 当MN1比MN2先离开组播树时, MN2采用最短路径树算法加入组播树能获得更好的组播路径。

假设MN2是以最短路径算法加入组播, MN2比MN1先离开组播树。MN2离开后组播树会剪掉MN2所在链路的分支, 这时剩下的MN1是以最优路径留在组播树中。如果MN2是以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 MN2比MN1先离开组播树。MN2离开后组播树只需剪掉从MN2到组播树的最短分支, 这时剩下的MN1是以最优路径留在组播树中。

由于MN2加入组播树时是选择到组播树最短的路径加入组播, 因此以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时, MN2的离开需要剪掉的分支一定小于或等于MN2到组播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这时候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不仅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而且对组播树的改变最小。由分析可知:MN2比MN1先离开组播树时, MN2以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能获得更好的路径, 组播树的改变较小, 节省了带宽。如果MN2采用最短路径树算法加入组播树时, 当MN2离开组播树后, 组播树又要将刚刚建立的路径删除, 并且这个路径要比最短路径方式加入的路径要长。这不仅对组播树的改变较大, 而且在MN2离开组播树前浪费了带宽。

2 组播传输路径优化算法

通过增加移动预测可以优化域内组播传输路径, 提高组播树稳定性。其基本思想在于, 当移动节点检测到新的网络连接后, 首先对它在NAR (新的接入路由) 的停留时间进行预测。如果预测到在NAR中移动节点停留的时间较长, 则采用最短路径树算法加入组播树;否则为了节省网络资源, 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树。

2.1 最短路径树算法的实现

最短路径树算法要求每个节点到组播接入点的距离都最短。组播接入点会定时地向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广播消息, 消息中带有一个距离参数。这个参数用了表示节点到源节点的距离, 参数的初始值为1。当下一跳节点收到这个消息后, 根据距离参数值就知道它到源节点的最短路径距离, 然后它会将这个距离参数加1后再广播到其他节点。如果收到多个广播消息, 且最优路径距离参数值不一样时, 选择其中最小的一个作为节点到源节点的最短距离。

2.2 最小生成树算法的实现

最小生成树算法要求生成的组播树链路权重之和最小。当节点需要以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时, 节点先向域内所有节点广播一个消息。当在组播树中的节点收到广播消息后, 会响应一个带有距离参数的消息, 参数的初始值为1。当邻居节点收到这个消息后, 它会将这个距离参数加1后再传送给下一跳节点。如果节点收到多个响应的消息, 且距离参数值不一样时, 选择其中最小的一条路径加入到组播树。

2.3 移动预测算法

由于网络的异构性, 在不同的接入点覆盖范围可能不同, 覆盖范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移动节点的停留时间。使用“平均停留时间”来预计MN在接入点的停留时间可以提高算法的适应性。平均停留时间 (Average Staying Time) 是指移动节点在接入点的停留时间和该接入点的覆盖半径的比值。

以平均停留时间为基础可以对停留时间进行预测, 考虑到节点的移动虽然具有随机性, 但是也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连贯性, 一般情况下移动节点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 因此可以根据移动节点当前以及之前的平均运动速度预测将来的平均运动速度, 也就是平均停留时间。

指数平滑法是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 其优点是计算简单, 需要维护的状态信息少等优点, 且能够对实际变化做出较为迅速的反应[8]。在“自动调整参数的单指数平滑法”ARRSES中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调整参数———平滑参数α, α能够根据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及时做出调整, 非常适合移动节点运动轨迹的预测。移动节点在新接入点中预计的平均停留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面的公式 (1) 所示:

式中是移动节点在第i+1个和第i个接入点中平均停留时间的预测值;Xi是移动节点在第i个接入点中平均停留时间的实际值;αi是第i+1次预测时的平滑参数, 并且0≤αi≤1。在计算预测值前都需要重新计算αi的值, 公式 (2) 至公式 (5) 是计算αi的具体步骤:

式中ei是第i个接入点时期的预测误差, ei是误差的绝对值;β是一个常数, 通常取值0.1或0.2;Ei是预测的平滑误差;Mi是预测的绝对平滑误差。αi的取值范围为[0, 1], 如果αi接近于0, 则表示预测过程能被控制, 即预测值能够正确地反映真实的移动情况;反之, 如果αi接近于1, 则预测结果存在偏差, 需要通过增加αi的值对预测进行调整。

通过公式 (2) 至公式 (5) 计算出αi后, 再代入公式 (1) 就可以计算出X赞i+1, 再根据公式 (6) 就可以计算出节点在新接入点的停留时间。

2.4 性能分析

网络中除了移动节点以外, 其他节点的网络位置几乎不变, 上面的距离确定机制并不包括移动节点在内 (接入路由代替移动节点加入组播树) 。因此, 最短路径树并不要频繁更新, 最小生成树只有在需要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树时才更新, 可以减少网络中信息的交换。预测算法采用了非常简便的算法, 移动节点完全有处理能力, 而且预测算法的执行在预切换时间段, 因此对切换时延几乎没有影响。

3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路由算法, 本文使用NS2软件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对称式网络拓扑结构, 假设每条链路的带宽和时延都是相同的, 并且暂时不考虑移动节点影响。图中节点3先加入组播, 节点5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节点5通过节点3获得组播数据, 并非通过节点4链接到组播源。图中节点8先加入组播, 节点10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加入组播。节点10通过节点9链接到组播源获得组播数据, 并非通过组播树上最近的节点8接收组播数据。

4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现有移动组播算法中存在的路径选择问题, 提出了一种组播传输路径优化的算法。通过NS2软件的仿真实验, 证明了该算法具有可实施性。通过分析, 该算法能够优化组播树更新开销、传输延迟和丢包率等方面的性能, 可以有效节省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D JOHNSON, C PERKINS, RFC3775.Mobility support in IPv6[S]:IETF, 2004.

[2]万征.移动IPv6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3]吕继萍, 徐明伟, 吴茜, 等.移动IPv6快速切换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7 (07) :1153-1161.

[4]王婷.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性能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 2008.

[5]H SOLIMAN, C CASTELLUCCIA, RFC4140.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mobility management (HMIPv6) [S]:IETF, 2005.

[6]H JUNG, Fast handover for hierarchical MIPv6 (FHMIPv6) [S]:IETF, 2005.

[7]R KOODLI, RFC4068.Fast handovers for Mobile IPv6 (FMIPv6) [S]:IETF, 2005.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 篇9

学科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社会历史背景是紧密相关的。俄语学科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随后, 由于中俄关系的恶化, 社会需求逐渐锐减而开始衰落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时期。九十年代在俄罗斯经济、政治转型后, 俄语学科的状况有所好转。随着中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互惠合作, 这一切无疑为俄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已由最初的几十所发展到上千所。目前我国专业俄语主要分布在以下五类高校:外语院校 (北外、上外等) 、综合性大学 (北大、黑大等) 、师范大学 (北师大、首师大等) 、理工科院校 (哈工大、长春理工等) 、部队院校 (洛外、南京国关等) 。理工科院校的俄语学科与上述四类院校的俄语学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它既没有外语院校的规模、师资, 又没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 更不具备部队院校国防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同时在高水平的科研、教学成果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而, 如何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俄语学科梯队建设, 如何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培养出适应国家建设, 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已成为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当前面临的紧要问题。

2 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的现状

根据我们所进行的调查, 当前开设俄语专业的理工科院校为数不多, 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 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外, 其余几所高校俄语学科的起步均较晚。在这些高校中经过几代俄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仍然看到当前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在发展上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2.1 弱势地位明显

理工科院校中显然理科、工科处于强势地位, 学校绝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多集中在这些学科。相比之下外语类学科却处在相对弱小的地位, 而外语中的俄语学科相对于英语、日语等学科更是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具体体现在:一、缺乏竞争力及品牌、特色专业。二、招生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三、学校教育层次的纵深不够。很多理工科院校的俄语学科通常只有本科一个层次或本科、硕士两个层次, 而在学科建设上对本科教育真正具有辐射和拉动作用的, 应该是研究生教育, 尤其是博士层次的教育[1]。对于理工科院校的俄语学科来说, 上述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

2.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理工科院校秉承传统俄语人才培养模式, 将其定位在狭窄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上, 学科门类不够齐全。俄语学科的师生只研究俄语, 虽然也开设相关的俄罗斯文学、国情课, 但一般学时较短, 仅对学生进行扼要介绍以应对全国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部分的国情试题, 没有使其深入、细致地了解俄罗斯, 掌握与俄罗斯相关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历史、国情、艺术等多个领域。在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俄语人才仅有的就是语言这门工具, 却没有自己的专业, 因而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3 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 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严重缺乏

理工科院校的俄语专业由于起步较晚, 在职教师年龄普遍不高, 多以中青年为主。在理工科院校中, 学术上的“领军人物”极其匮乏, 尽管部分高校聘请了一些外校名家作为名誉教授, 定期进行科研讲座, 但成果并不显著。很多高校都处于科研探索、积累阶段。因此, 如何组建一支过硬的科研团队, 成功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发表、出版更多高水平的论文专著已成为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长足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3 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快速发展策略

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发展的不景气及其存在的潜在危机引发出我们对其前景的思考。如何提升俄语学科在该类院校中的地位, 促进其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理工科院校俄语系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认为, 要加快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的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

3.1 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与外语类、师范类、综合类及部队院校相比, 理工科院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俄语+语言, 俄语+文学 (1) , 培养目标至今还定位在培养具有一定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人才层次上。显然, 这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所需要的是那种实用性与创造性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综合文化素质较强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而, 应对理工科院校中所坚持的以纯语言、文学教学培养俄语人才的模式应加以改革, 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 对相应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成为真正精通俄语的通才。此外, 理工科院校俄语系应结合自身实际, 对本科开设科技俄语方向, 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词汇, 能够独立对难度适宜的科技文献进行翻译。科技俄语人才应成为理工科大学俄语系的培养目标。这对俄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名教师除讲授本班级的俄语课程外, 还应讲授一门专业课程, 不再是为应对考试, 而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根据所学知识从事与俄罗斯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交流与研究工作。同时, 要改变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 树立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2]。适应时代需要, 素质+俄语+专业+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俄语系人才培养的目标。

3.2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建设应包括教学建设、科学研究以及队伍建设。理工科院校俄语系教师年龄呈现年轻化, 一方面为学科建设、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另一方面, 由于绝大部分年轻教师多是刚刚离开高校, 尽管他们满怀热情, 但在教学、科研上往往缺乏经验, 没有资深教师的指导, 短时间内并不能看出其成果。因而, 一定要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培训。教学方面:通过助课制、轮流听课制、教学观摩等形式, 使年轻教师积极向老教师学习, 探讨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对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改正。科研方面:一、鼓励、支持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其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以此使他们的理论基础、专业水平、教学科研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二、鼓励年轻教师积极申报各项校级课题, 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 理工科院校俄语系可根据自身情况聘请外校专家为年轻教师进行科研讲座与指导。三、理工院校的俄语系年轻教师不要有自卑心理, 可结合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或某一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 尤其是要向“含金量”高的核心期刊投稿。通过科研项目自始至终的复杂过程培养年轻教师缜密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 以此提升学术团队的科研实力, 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 在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基础上尽快实现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教育、教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3.3 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赛事及实践活动

向其他兄弟院校一样, 理工科院校俄语系也应重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外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国内外各项赛事不但可以展示理工科院校俄语系学生的风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赛事使我们看出与其它院校的差距, 不断反思,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 各理工科院校俄语系可结合自身实际, 利用本地有利条件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通过锻炼, 在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的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

3.4 积极发挥学科的社会服务职能

学科科学定义中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社会服务。外语学科不像其它理工科学科那样成果能够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外语类学科从本体上而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从该学科的特点出发, 积极与企业合作, 进行科技翻译, 建立横向课题。此外, 各理工科院校俄语系可进行跨校合作, 集结本专业精通科技俄语、计算语言学的精英共同研发“俄汉语电子科技词典”, 该词典必将是中俄经贸活动、科技交流急需的便携式词典, 相信它的问世必将提升整个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的整体实力。

4 结语

俄语学科建设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俄语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需要几代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在这条道路上可能还会出现坎坷、挫折, 这要求我们理工科院校俄语系的教师要信心满怀, 不懈努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同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素质+俄语+专业+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理工科院校的俄语学科跟上时代的步伐, 缩小与其它类高校中俄语学科的差距, 突出自身的优势、特色, 在全国高校俄语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

参考文献

[1]赵爱国, 姜宏“.现状”与“创新”——综合性大学俄语学科建设发微[J].中国俄语教学, 2009 (1) :17.

[2]刘光准.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适应社会, 改革创新——谈21世纪专业俄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研究, 2000 (3) :4.

上一篇: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下一篇:形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