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精选11篇)
快速康复 篇1
做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消耗很大,但你可以很快得到恢复。
做一个心脏手术对患者来说很痛苦, 术后恢复的时间更是令人焦急。然而,遵照你的出院指导、根据你的身体需要来锻炼会帮助你恢复得更好更快,并避免出现心功能减退。
护理好你的胸部伤口
在进行传统的心脏手术时,外科医生需要锯开胸骨来达到心脏。一位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萨利·安吉博士说,这是做心脏手术时对身体最大的挑战。他说:“手术后,胸骨被用钢丝缝在一起,就像做骨折手术一样,心脏的恢复会比骨骼的恢复快得多”。正因为如此, 安吉博士说,关键是手术后的前三个月要避免对上半身施压。“我们鼓励患者尽可能地步行和爬楼梯,但不要提拿超过10磅的重物或做剧烈的活动”。如果手术伤口裂开并感染,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后续可能需要几周的住院治疗甚至死亡。
支持计划
当你出院后没有了强大帮助系统后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与医院护理协调员谈谈你的家庭情况,这样他们能够确定在康复过程中你所需要的过渡性护理类型。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需要长期住在康复机构里。
要有足够的休息
大多数人在出院回家时由于手术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这会使你的身体感到困倦。安吉博士的建议是:“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尽量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要有足够的休息,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则会减缓你的恢复速度。”
手术进展
由于手术的关键性技术进步,今天人们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比几十年前的情形可以很快完成并康复。用于创建旁路移植的腿部静脉现在常换为使用内窥镜,这种系统由一个在长管末端安装有可照明的视频摄像机组成。这样就不再需要在腿部开一个大切口,使患者可以减小遭受腿部疼痛的痛苦,并且可以尽快恢复行走及其他活动。
快速康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38例,收治于3月~月,男75例,女63例;年龄24~76岁,平均(45.8±3.9)岁;手术类型:肝胆囊结石78例,胃肠手术60例。
纳入标准:
(1)具备手术适应症,无禁忌症;
(2)均为开腹手术,且择期进行;
(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伴有精神障碍;
(2)心肺功能严重不全。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护理常规开展,包含手术相关知识讲解、按规定时间禁食禁饮、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体护理方法如下[2]: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1d,以手术通知单信息为依据,给予患者病房探视,正式交流前,对患者病情、心理需求等作出了解,之后以和蔼、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针对患者手术方式,介绍手术大致流程,并传达医生医技水平信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详细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予患者鼓励,使患者不良情绪减轻;
(2)术前准备:术前6h,固体食物可给予患者,术前2h,水或碳水化合物适量饮用,胃管、尿管尽量不在术前放置,如需要放置,放置时间为麻醉后,对于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当天清晨可利用少量温开水服用相应的治疗药物。
1.2.2 术中护理
(1)术中保暖:对手术室内温度妥善控制,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26℃,并将棉床垫垫在手术床上,患者入室后,协助患者在手术床上摆好体位,并将保温棉被帮助患者盖上,皮肤消毒过程中,利用棉肩套盖住患者双肩,开始手术后,手术室温度调节到22~24℃,密切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2)改善术中配合流程:以手术需求为依据,完善手术配合手册,以固定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配合,促进其配合默契度的升高,提高手术速度;
(3)保護皮肤:根据手术体位,充分暴露术野基础上,术中移动体位尽量减少,避免损伤皮肤;
(4)预防感染:术中严格保证各项操作的无菌性,预防术中感染。
1.2.3 术后护理
(1)疼痛护理: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止痛,护理人员要对连接的稳定性、通畅性仔细检查,将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及家属,促进镇痛效果的提升;
(2)早期下床活动:术后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中实施回访,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将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并介绍具体的活动方法,同时,嘱咐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不可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的增加运动强度,且保证运动强度与机体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适得其反;
(3)早期进食:术后进食可于早期进行,待患者清醒后,口唇可利用温开水湿润,完全清醒时,少量温开水给予患者,饮水量逐渐增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9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3%,其中,应激性溃疡2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69例患者中,有1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5.9%,其中,应激性溃疡6例,切口感染3例,出血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新时期,大幅度的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人们也越来越高的要求医疗服务质量,尤其是护理服务质量。随着护理模式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逐渐的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护理模式,并应用在临床中,如整体护理、个性化护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西医治疗患者时,主要手段之一即为手术治疗,此过程中,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规范麻醉处理、手术操作,改善护理方法,让患者术后能看快速的、良好的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产生于此种背景下,提出目的为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研究指出[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手术患者中后,患者住院时间可明显缩短,本研究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0.7)d,一致于前人的研究。另有学者认为[4],行择期开腹手术治疗情况下,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手术效果可相当于腹腔镜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主要体现。
整个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手术室护理工作会科学开展,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积极作用。研究指出}s7患者行手术治疗时,90%左右患者术前不良心理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进而使手术效果受到影响。术前1d开展访视工作后,手术相关知识会详细的介绍给患者及家属,使其不良心理得到缓解。传统手术室护理中,禁食、禁水要在术前8h、2h严格开展,但由于禁食禁水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手术创伤的存在,使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延长恢复时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张将适量水或适量碳水化合物在术前2h给予患者,使重要器官在术中的能量需求得到保证,促进患者术中舒适程度提高,减轻应激反应,预防发生并发症。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主动稳定患者体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临床行擇期手术治疗患者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陈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服务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33(07):664-667.
[2]郭风云,王玲,单红霞.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222+226.
[3]王文芝.快速康复理念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6(21):5-6.
[4]辛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63-264.
快速康复 篇3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剖宫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04-01
引 言:
随着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的急剧上升,剖宫产术后恢复情况受到广泛的关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康复速度直接影响着产妇的预后、生活质量和母乳喂养情况,因此对于剖宫产妇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通过对剖宫产妇术后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122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9.37±2.31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27±1.13周。采用随机等分的方式,将122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孕程以及胎儿情况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所有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于子宫下段行剖宫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剖宫产妇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包括常规术前准备,对产妇进行术前检查,观察胎儿及产妇的基本情况;叮嘱产妇术前12h进食,4h禁水[2];在手术前指导产妇排尿后留置尿管;给予产妇剖宫产手术相关知识的讲解,指导其如何配合手术;手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排尿量;术后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密切注意切口愈合情况,对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情况进行观察;指导产妇进行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待产妇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术后24h左右拔出导尿管;给予产妇相应的育婴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照顾新生儿和母乳喂养。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具体为:术前向产妇及家属进行快速康复方式护理相关知识的讲解,对其进行相应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在麻醉前2h饮用糖水250ml;术后给予产妇补液,对于需要输血的产妇使用输血加温其,并注意对病房和手术室的温度控制;产妇术后留置PCA镇痛泵,用以患者术后疼痛;待术后6-8h产妇生命体征稳定,无不适情况时,指导产妇将床头抬高30°左右,取半卧位休息,并指导家属对产妇下肢进行适当按摩,轻捏腓肠肌;术后6h麻醉效果结束后帮助产妇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术后12h协助产妇下床走动;术后2-3h给予产妇饮少量温水,4h左右适当饮用萝卜汤,待情况稳定后,无需等到肠道排气即可适当增加流质食物食用量;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照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长于观察组产妇,P<0.05,同时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观察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是指在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应用各种以被证实确实有效的方法,用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和并发症。其以加快患者康复为主要目的,将各类有效的措施相结合,通过其协同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目前快速康复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的诸多领域,并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3]。
对于剖宫产妇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其在术前鼓励产妇饮食糖水,可有效避免产妇在术前由于饥饿、口渴等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在术中快速康复理念强调了对产妇的保温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低温而造成的产妇应激反应;在手术后,由于留置了硬膜外导管,其可在48h内持续给药镇痛,减轻产妇由于术后疼痛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进行运动,可明显减少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有着促进的作用;经过研究证明早期活动并不会增加产妇切口裂开和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相对于传统的术后禁食,快速康复理念提倡早期服用清水及清流质食物,其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4],有利于产妇的术后康复。
结 论:
给予剖宫产妇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欧玉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8):57-59.
[2]明芳,方晓平.腹部择期手术术前新禁食方案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869-873.
[3]黎介寿.对Fast-track surgery内涵的认识[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07,1(1):1-2.
快速康复 篇4
关键词:肝癌,手术切除,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胃肠功能,肝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 (FTS) 护理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将原有的常规措施进行科学优化改良, 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 加速病人术后康复[1]。快速康复外科需有严格的临床路径来保证其实施, 其最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是优化术后镇痛、早期活动及促进肠功能的恢复[2]。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早期进食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对我院肝胆外科肝癌切除术病人按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早期活动及进食方法, 并与常规活动及进食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将行肝癌手术切除病人60例, 肝癌均为单个、直径≤3cm, 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好, 无癌症转移, 无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23例, 女7例, 年龄33岁~66岁 (48.42岁±2.51岁) ;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30岁~67岁 (46.76岁±2.35岁)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手术方式、术后镇痛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 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活动及进食方法, 术后3 d内床上活动, 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在肛门排气和胃肠功能恢复后, 拔除胃管, 术后3 d~4 d指导病人进食流质饮食, 术后第5天、第6天进食半流质, 再到软食和普食。 (2) 观察组病人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早期进食及活动方案,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前肝癌切除术后快速康复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计划表, 让病人术前了解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的时间, 说明早期活动及进食有利于胃肠功能及肝功能的恢复。观察组术后返回病房即实施被动活动, 麻醉清醒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 指导病人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叩背2 h 1次。术后第1天先床上坐起, 然后由人扶起在床边行走每天2次, 每次15 min~20 min, 病人感觉有头晕、疼痛不适可停止活动。第2天走出病房每天3次或4次, 第3天活动增多可自由活动。术后进食方案是麻醉清醒返病房后给予口咀嚼木糖醇口香糖1次, 术后6 h拔除胃管后予温开水10 m L~20m L口服, 4 h 1次。术后第1天给予清流质如温开水、米汤, 2 h 1次, 每次20 m L~40 m L, 总量不超过500m L。术后第2天:给予流质, 如稀粥、菜汤等, 每次50m L~80 m L, 总量不超过1 000 m L;术后第3天:半流质, 如瘦肉及鱼汤、瘦肉粥、鱼及菜粥、汤面;术后第4天:过渡到软食, 如蛋糕、饺子、面条、烂饭等逐渐增加饮食量和次数, 每次量不能过多, 以病人不感觉到饱胀为度, 少量多餐, 每天5餐或6餐, 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
1.2.2 观察指标
记录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1天及第5天肝功能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血浆白蛋白、血清直接及间接胆红素;术后胃肠道不适、切口及肺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 (胸腔积液、胆瘘、肝功能衰竭、腹腔内出血等) ;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
3 讨论
3.1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功能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调整, 主张早期进食, 早期活动, 促进病人机体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实际上, 肝癌切除术不同于胃肠道手术, 前者并没有直接损害胃肠道功能, 所以主张早期进食, 这不但不会引起腹胀, 反而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在进食后, 食物对咽、食管和胃的机械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 反射性引起胃肠运动加强, 刺激胃肠道激素释放, 通过体液因素增强小肠蠕动, 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3]。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肠鸣音、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表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3.2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肝功能快速康复
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促进食物营养在肠道的吸收。肝癌病人术后处于高应激状态, 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 有明显的负氮平衡, 有必要早期进食补充营养, 改善负氮平衡。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后, 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纠正术后的负氮平衡。食物通过肠道, 改善肠腔功能, 增加肠道的血液灌注与氧的供给, 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蛋白的释放, 利于肠道的黏膜渗透维持屏障功能,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4]。对于肝癌病人, 术后早期进食还能有效减轻肝脏负担, 对促进肝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5]。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术后第5天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肝功能快速康复。
3.3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降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术后6 h开始进食有利于减少病人口渴感、口唇干裂、胃饥饿感、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表明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有利于降低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的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对肝癌切除术后病人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有利于促进肝功能康复, 有利于减少肝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不适、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及早期活动能促进肝癌切除术后病人各器官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Fehat H, Buchler MW, Bear RW, et al.Care after colonic operation:Is it evidence-based results from a multinational surve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J Am Coll Surg, 2006, 202 (1) :45.
[2]江志伟, 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优化临床路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1) :12-13.
[3]吴孟超, 陈汉, 沈峰.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附5524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 2001, 13 (6) :75-80.
[4]周奇, 匡铭, 彭宝刚.肠内支持并发症[J].肝胆胰脾外科并发症学, 2000, 3 (4) :44.
快速康复 篇5
关键词: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病已经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重要疾病。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一些已经被医学证实有效的多种模式综合措施,减轻患者术后恢复痛苦,使患者尽快出院,提供患者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2年14月接受护理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在快速康复护理以及普通常规护理下的健康恢复情况。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健康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100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6—62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2+5.6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48—60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3+3.34)岁。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常规外科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復的外科护理,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术前像患者讲授结直肠癌知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烦躁紧张情绪。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探究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效果。
1.3 判定方法
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体重下降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等,分析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的可靠程度,根据相关检查反映的患者健康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理性评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统计学结果显示,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接受普通外科护理的患者,而且实验组患者体重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长度较高,治疗信心强,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其具体恢复情况如表格所示。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更加趋向于快节奏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但也使得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饮食没有规律可言,各种疾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结直肠癌也是困扰我们生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几外科护理措施,其应用一些已经被医学证实有效的多种模式综合措施,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从而使患者快速康复。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较普通常规护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两组患者的比对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程度低,体重下降程度低,治愈信心增强,满意程度高。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术前首先医护人员会对患者普及结肠癌知识,缓解患者的恐惧。其次停止患者吸烟,为患者准备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改善患者体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环境。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监测,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从心理和精神上缓解了他们恐惧,配合患者做简单的运动,除此之外护理患者的饮食相当重要,首先进食应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其次患者不宜食用过咸食物,忌口辛辣刺激的食品,主要以清淡为主,最后患者禁止吸烟酗酒。[4]总之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减少了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几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所以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该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今后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永红,张雪芳,张莉.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快速恢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182—186.
快速康复 篇6
关键词:肝胆外科,围手术期,速康复外科理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FTS)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 在维护外科手术患者器官功能、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促进快速康复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疗效, 近年来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外科手术护理中[1]。肝胆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手术难度较大, 患者负性心理重,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如何提高肝胆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改善预后是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对64例择期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应用FTS进行护理, 与同期采用常规外科护理的64例相比,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择期行肝胆手术的患者128例, 其中男76例, 女52例;年龄9~78 (43.1±7.4) 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61例, 胆囊息肉32例, 胆总管结石20例, 肝门胆管癌15例。术前均明确诊断, 排除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既往精神病史和 (或) 心理疾病史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6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予一般外科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仔细评估患者病情、术式、手术效果、预后等因素, 综合其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 应用FTS, 给予早期精心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干预、肠道及皮肤准备, 术中腹腔引流管、保温的护理, 术后疼痛护理、饮食护理、早期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
(1)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 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法[2]于术后第1~4d进行患者行走时的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 康复组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提前, 住院费用降低, 住院时间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详见表1。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8/64) , 低于常规的29.7% (19/6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疼痛均减轻, 康复组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详见表2。
注:与常规组比较, *:P均<0.05
注:与常规组比较, *:P均<0.05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1) 基础准备:患者入院后做好相关检查及排气时间 (h) 排便时间 (h) 住院费用 (万元) 住院时间 (d) 病史采集, 积极治疗原有内科疾病。仔细核查患者术前用药情况, 辅助医师实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行手术的条件。术前常规禁食、水, 做好皮肤护理及相关物品、环境准备。 (2) 心理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刺激源, 易引发患者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加之担心麻醉的过程, 肝胆手术患者常会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关怀, 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树立患者手术成功信心。
3.2 术中护理
(1) 引流管安置:实施快通道全麻, 视患者具体情况联合硬膜外麻醉。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患者外均于麻醉后常规留置尿管;胆肠吻合术与肝切除术患者麻醉后常规留置胃管, 尽可能不留置T形管和腹腔引流管[2,3]。 (2) 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输液加温器等保温措施, 维持患者体温在37℃左右。 (3) 心理护理:术中如出现牵拉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时, 巡回护士应给予充分安慰, 有条不紊、及时地清除污物, 保持其身心尽量舒适, 切不可惊慌失措而增加患者的恐惧感。
3.3 术后护理
(1) 疼痛护理: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硬外膜镇痛、PCA技术、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口服等镇痛模式, 辅以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2) 早期下床活动: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 鼓励早期活动, 一般主张术后6h床上活动, 术后24h下床活动。 (3) 控制体液量及尿量:保持体液量为25·40ml/ (kg.d) , 尿量控制在0.5ml/ (kg.d) 左右[3]。 (4) 饮食护理:术后6h予少量流食, 24~36h逐渐由半流食过度到正常饮食, 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营养。 (5)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填写康复档案。定期电话随访, 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 督促其复诊与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王胜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 (4) :280-283.
[2]黄海.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患者中应用研究[C].第22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 2012.广东.
快速康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根据住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件:年龄49~70岁,体重58.3~77.1 kg;患者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或患者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处于功能代偿阶段,即ASA分级Ⅰ~Ⅱ级;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术前未进行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条件。
1.2 术前准备
术前要对患者做一系列的常规检查,确保患者主要器官功能正常,心肺功能良好。对患者进行营养教育。食管癌患者往往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体内缺乏蛋白质,血容量降低,如不经纠正可导致术后伤口愈合缓慢,耐受失血和休克能力降低。因术中可能会有大量失血,故应提前准备输血。
1.3 麻醉方法和管理
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巴比妥钠0.1 mg。静脉全麻组(对照组)采用开放补液,全部为晶体;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限制补液,合并补充晶体和胶体。输液过程中应对所输入液体加温,并通过对患者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监测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对照组在麻醉诱导阶段,药物用量按照地西泮0.2 mg/kg,2.5%硫贲妥钠8 mg/kg,潘库溴铵0.1 mg/kg给药。在麻醉维持阶段,静脉滴注1%普鲁卡因,在开胸前静脉注射芬太尼,给药量为4μg/kg。术中追加潘库溴铵1~2次,追加量减半。研究组在全麻前,于T6~7或T7~8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让患者平卧,用1%利多卡因做局麻药,试验给药剂量为3~5 ml,之后按照实际情况再给药3~8 ml,待出现适合的阻滞平面后施行全麻,全麻的给药方法同对照组。
1.4 判定指标
通过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来判定循环功能的差异,通过监测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来判定呼吸功能的变化。根据对照组和研究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来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于快速康复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特点[2]。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照组和研究组的80例患者中,手术全部成功,患者在术中麻醉及术后麻醉恢复过程中均无非常规反应。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循环系统检测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被全程监控,并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切皮后和拔管四个时刻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值,见表1。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
注:与麻醉诱导前比较,b P<0.01,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 呼吸系统监测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5 min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组,即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阻滞组的呼吸系统状况和对照组趋势相同,两组患者拔管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出现了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分钟通气量降低。见表2。
2.3 麻醉用药量比较
本研究记录了对照组和研究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普鲁卡因、潘库溴铵和芬太尼用量,见表3。统计分析可得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的麻醉药用量显著低于静脉全麻对照组(P<0.05)。
2.4 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比较
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为主要评定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研究组患者的恢复状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见表4。
2.5 术后情况比较
见表5,表5中列出了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例以及住院费用的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可得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外科手术治疗是彻底根治食管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作为一项研究热点被广泛关注,通过对患者围术期的营养指导,术前身体准备,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的改良等途径,使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着眼于食管癌的麻醉管理分析,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策略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故患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此时,机体代偿功能下降,所以,降低应激反应,保证食管癌手术患者在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度过手术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表1、2中可以看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基本生命指征有差异。硬膜外阻滞与普通的全身麻醉相比,具有更加完善的局部麻醉和肌松作用,可有效抑制术中的应激反应[2]。此外,硬膜外阻滞的方法能够使交感神经被阻断,也使得术部向心传导被阻滞,降低了交感神经紧张性。与此同时,去甲肾上腺素的稳定促使阻力血管及容量扩张,抵消了插管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手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系统功能处于较平稳的状态,减轻了术中的疼痛反应[3]。相关报道分析,术前肠道准备会增加术中静脉输液量和血压的波动幅度,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故应有选择的应用[4,5]。快速康复在外科的应用理念是采取有效方法使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减轻[6]。
硬膜外阻滞加静脉全麻的方法明显降低了麻醉剂的用量,但其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的静脉全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中均未有疼痛的感觉。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大大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也大大提前。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心肺功能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术前水平。此外,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说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良好,有利于术后肠内营养的正常进行,这对于患者术后康复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快速康复外科是国际上最新出现的模式[6,7],食管癌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和心率失常等。数据显示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可以降低此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8]。此外,研究组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加静脉全麻的食管癌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住院费用大大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赵雍凡.食管癌外科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四川医学,2005,26(1):1-2.
[2]杨少辉,丁三强,陈石伦.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1-2.
[3]王社军,韩庆录,张卫华,等.快速康复食管癌外科的麻醉管理[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6):32-33.
[4]朱维铭,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4-27.
[5]Wile-Jorgensen P,Guenaga KF,Matos D,et al,Pre-operative mechanical-bowel cleansing or not An updated metaanalysis[J].Colorectal Dis,2005,7(4):304-310.
[5]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6]Wilmore DW,Kehlet H.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y[J].BMJ,2001,322:473-476.
[7]Kehlet H,Wilmore DW.Mulei-modal strs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Am J Surg,2002,183:630-641.
快速康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1例胃癌患者, 其中, 男性40例, 年龄在58~7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2.21±3.22) 岁, 女性21例, 年龄在61~8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4.21±4.71) 岁,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消化道感染、食欲减退等,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治疗, 并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其适当的护理。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2例, 对照组29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 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如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护理,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观察组患者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之前, 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 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慌的心理, 从而导致其各项身体指标出现不稳定变化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此, 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担忧进行耐心的安慰和鼓励, 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以使患者感受到温暖, 从而消除内心的焦虑感, 更好的配合治疗[2]。在手术开始前, 要对患者实行禁食处理, 在手术前的一天晚上仅能进食流食, 在手术前的6h禁食固体, 在手术前的两个半小时则饮用400m L的葡萄糖溶液, 以有效减轻胃部不适。同时要对患者实行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 不需进行肠道准备。
1.2.2 术中护理
在进入手术室后, 患者会由于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 对此,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内的各种医疗器械, 以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消除恐惧感, 以免造成身体指标波动, 对手术造成影响。同时,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 对于出现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 临床医师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同时要提高室温, 采取保温措施, 所有静脉输液及腹腔冲洗液均加温。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 完成手术后, 将患者送入加护病房, 尽量减少流动人员探视, 以免对患者造成感染[3]。
1.2.3 术后护理
完成手术后, 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 从而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此, 临床医师可以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性药物治疗, 同时再加入自控镇痛泵治疗, 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完成手术后的第一天, 医护人员应当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床上翻身运动, 逐步的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和下床运动, 以使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 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4]。手术日可少量饮水, 短程使用抗生素, 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此外, 患者由于疾病困扰, 营养较为欠缺, 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 补充充足的营养, 以更好的增加体能, 如肠内营养等, 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同时也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没有出现突发状况, 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 恢复较好,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没有出现突发状况, 手术后出现轻微的并发症, 恢复良好, 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效:患者的手术失败, 病情呈现加重的趋势,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生活质量没有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进行t检验, 差异较小, 无实际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差异显著, 有实际的统计学意义 (P<0.050) 。
2 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行一系列的护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观察组32例患者中, 显效17例, 好转12例, 无效3例, 护理有效率为90.6%, 对照组29例患者中, 显效12例, 好转8例, 无效9例, 护理有效率为69%。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见表1。
3 讨论
胃癌主要起源于胃壁的最表层黏膜的上皮细胞处, 在胃的任何部位都会发生, 会对胃壁造成不同深度和不同广度的损害, 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原因有慢性胃病历史、精神创伤、饮食不节、幽门杆菌感染等, 胃癌患者在初期时没有症状, 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 会表现出上腹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从而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严重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 临床医师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以降低患者发生死亡的概率, 实现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在本文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此种护理方法不仅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 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而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由此可见, 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的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促进胃肠癌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 20 (5) :56-57.
[2]江志伟, 鲍扬, 刘磊, 等.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9, 95 (6) :45-46.
[3]李巍, 彭南海.加速康复外科的胃肠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理念和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9, 30 (6) :41-42.
快速康复 篇9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胃癌,手术护理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其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且有较高的病死率。通常对于胃癌疾病, 医护人员应对其及时进行治疗, 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1], 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影响,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选取2013年至今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 男性25例, 女性20例。患者年龄58~74岁, 平均年龄在 (62.4±2.35) 岁。对照组男性27例, 女性18例。患者年龄57~72岁, 平均年龄在 (61.4±3.35) 岁。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确诊为胃癌, 且临床症状表现为, 上腹不适、疼痛、消化道感染、食欲减退等情况, 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情况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做到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症状及反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同时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手术前护理:在进入手术室前患者通常会较为焦虑、紧张及担心, 导致身体指标出现异常,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手术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一时间段内,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开导, 安慰及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对于患者的疑惑要及时解答, 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在手术前6 h内禁止食用固体食物, 在手术前1 d晚上仅能食用流食, 在手术前2.5 h内患者需要饮用400 m L的葡萄糖溶液, 以减轻胃部的不适感, 同时对于患者需要实行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 但是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2]。②手术中护理:对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莫名的产生恐惧感, 对此医护人员可以主动的向患者进行介绍以消除对于患者的恐惧, 避免因恐惧产生对于身体指标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及体征状况, 对于有异常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处理, 以稳定其状况, 在手术完成后减少患者病房的人员走动以免造成感染。③手术后的护理:在完成手术后, 患者通常会有一些疼痛的感觉, 部分患者忍耐程度较低, 因此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性药物进行治疗, 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自控镇痛泵进行治疗。
1.3 效果评定: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级分为3个等级, 分别为显效、好转及无效。显效:患者手术成功, 没有突发状况,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没有出现并发症, 生活质量好转;好转:患者手术基本成功, 没有出现突发状况, 但是手术后又轻微的并发症出现, 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高;无效:患者手术失败, 病情出现恶化,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生活质量降低。两组患者评分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两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结果也有所区别, 见表1, 由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胃癌主要是由于胃壁表面的黏膜上皮细胞处产生病变而导致的[3], 没有固定的位置, 整个胃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胃癌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胃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危害, 究其病因有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存在的多种胃部慢性疾病, 精神创伤、饮食状况、幽门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 都有可能最终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对于患者出现的胃癌情况, 医护人员要对其及时进行治疗, 不然会产生极高的病死率, 若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良好的控制,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外科护理方式, 对其进行护理, 效果较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要来的好, 快速康复外科是由丹麦的一名外科医师在2001年的时候率先提出的, 主要的概念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使用各种已经证实的护理手段去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因此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其实是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成功的重点来说, 良好完善的体系是这一切的保证, 包括需要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 包括主治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等一系列人员的参与, 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效果及作用。
综上所述,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胃癌患者有较好的作用, 可以积极有效的防止各种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感到满意, 降低减少了医患矛盾事件的发生, 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促进胃肠癌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 20 (5) :56-57.
[2]江志伟, 鲍扬, 刘磊, 等.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9, 95 (6) :45-46.
快速康复 篇10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医护一体化;食管癌围术期;应用
随着人们对围术期各类创伤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受到严峻地挑战。因此,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医护一体化的全程快速康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快速康复外科(FTS)作为一个崭新的理念应用于外科[1]。即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方法,以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加速患者的康复。它将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呼吸医生、康复医生以及护士组合成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56.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7岁,实验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实施内容及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2.1 术前管理
2.1.1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参与医生查房,了解患者诊疗情况,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讨论制定常见疾病的诊疗护理方案,确定每种疾病需要进行术前准备的项目、内容以及相应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整体护理。
2.1.2 由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心肺功能康复评定,不合格者暂缓手术,由康复医生和护士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肺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术中的耐受能力,为术后康复打下基础。
2.1.3 相关健康知识宣讲 在手术实施之前,我们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其康复中各阶段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一些药物的基本反应,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少其在手术和康复过程的迷茫和焦虑。通过健康知识的宣讲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使其了解早期口服饮食,呼吸新鲜空气,注意适当室外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采纳我们医护人员的相关建议,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復[2]。
2.2 术中管理
2.2.1 优化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关联,心胸外科的手术都是在全麻下进行的,所以应该选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如地氟烷、七氟醚以及阿片类药如瑞芬太尼等,从而保证患者在麻醉后快速恢复,有利于早期活动[3]。
2.2.2 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室的低温环境、麻醉后血管扩张增加热量丧失、手术时间较长、打开胸腔后加剧热量丧失,反而使体温降低。低温可导致机体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产生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不良影响、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
2.3 术后管理
2.3.1 合理使用各类导管 有报道指出,许多腹部手术不需要使用鼻胃管,使用引流管时也没有什么益处,反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活动[4],并提高了并发症,应激症的发生率。所以要合理使用各类导管。
2.3.2 控制应激症和不良反应 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中有较多的临床症状表现,我们要加以控制。我们通过注射皮质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来减少患者术后的术后应激,增加组织合成,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患者的器官损害。
2.3.3 饮食、营养护理 我们提倡术后患者尽早恢复口服饮食和早期肠内营养,有研究表明,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感染并发症,有效降低高分解代谢[5],加速患者康复。
2.3.4 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详细制定出院计划,开具健康处方,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相关性治疗和支持性服务,并定期进行随访。
3 结果
经过治疗,我们统计两组患者的出院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发现,对照组38例患者出院时间为14.6±2.4天,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13.2%,实验组42例患者,出院时间为9.2±0.8天,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7.1%。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从此次实验得出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医护一体化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
4 讨论
开展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呼吸医生、康复医生以及护士组合成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使患者整个治疗过程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无缝隙过程。它的优点有:1)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患者的诊治康复环节,缩短在院时间。2)节省医生人力成本,发挥护理特长,充分利用护士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提高工作效率。3)强化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患者医疗安全。4)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幼生,李宁,黎介寿. 快通道外科:现状与发展方向[M].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9):123.
[2] 黎介寿. 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8,10(3):129-130.
[3] Wilmore DW Kehlet 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 [J]. BMJ,2008,322:473-476.
[4] Lanuti M, de Delva PE, Maher A, et al. Feasibility and outcomes of an early extubation policy after esophagectomy[J].Ann Thoracsury,2006,82:2037-2041.
[5] 黄惠桥.呼吸功能锻炼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111-113.
作者简介:
杨艳(1972-),女,四川省南充市,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基金项目:
快速康复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术前未接受过介入及其他治疗方法,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术前接受保肝治疗可见肝功能达到A级;手术类型均为不规则性肝局部根治性切除;排除术前存在肝癌结节出血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术后存在消化道出血者[3,4]。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0岁,平均(55.22±3.45)岁;右叶生长20例,左叶生长21例,双叶生长4例;肝细胞癌40例,胆管细胞癌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2岁,平均(56.31±3.03)岁;右叶生长21例,左叶生长22例,双叶生长2例;肝细胞癌41例,胆管细胞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符合医学伦理会规定。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感觉等,给予用药及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家庭支持、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快速康复护理:(1)护理人员术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术后康复护理操作、正确翻身及尽早离床的重要性,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5],也可向患者介绍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发放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手册等,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2)术日为患者进行康复操作指导,如深呼吸动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鼻缓慢吸气,见腹部膨隆后,摒住呼吸5 s,缩唇缓慢呼气,对于有长期吸烟史者给予呼吸机训练仪,训练30 min[6];有效咳嗽排除痰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缓慢吸气的同时保证上身向前方倾斜,咳嗽时将腹肌收缩,一次吸气伴随连续3声咳嗽,停止咳嗽后缩唇将多余的气体尽量呼出体外,于晚睡前训练30 min,对于在咳嗽期间出现伤口疼痛的患者可借助双手或枕头使用适当的力道按压伤口,以减轻咳嗽时产生的张力;踝泵运动: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将其下肢放平,足背部过屈、过伸,脚趾尖进行下压及上翘互相交换,每次停留5 s,以反复进行的20次为1组,训练30 min[7];床上翻身: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对侧下肢弯曲,用脚蹬创面,双手抓住床栏进行翻身,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其肩膀及臀部少许力度协助翻身,每隔2 h翻身1次。(3)术后1 d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并在坐起前加用1次镇痛类药物:于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在床上完成翻身、活动上下肢的活动,待患者可以侧卧后,将双腿放在床沿上,手扶其肩膀帮助患者坐起[8];若患者可以自行稳坐,于护理人员观察下,静坐5~10 min,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若患者不能自行稳坐,于护理人员及家属的帮助下静坐,采用背靠背静坐法,也可将床头摇高,于背部放置软枕[9]。(4)术后2次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是否可以完全独立自行稳坐,待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情况,一手拖住患者腋下,另一手拉住患者裤腰,使用适当力度向上拉,帮助患者完成站在床边的动作[10]。(5)术后3 d进行的康复护理内容同上,护理人员利用输液架加各种引流管及补液袋固定,指导患者一手扶输液架,一手扶护士,缓慢于床边以外的部分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2)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则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越重[11]。(3)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等。(4)抽取患者肘静脉外周血3 m L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5)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项目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个项目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发现后已为晚期,部分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的难度[13,14,15]。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将重点放在了传统护理上,而且对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拔管等引起了足够重视[16]。早期快速康复护理以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提高对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正确认知,促进护理服务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少残障中的应用,从而改善护理结局,提高临床效果[17]。
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实施期间,护理人员于术前沟通了解中明确患者的病情,告知其此种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及优越性,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介绍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给予现身说法等,以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树立面对术后康复的信心[18]。按照康复步骤为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包括深呼吸训练、咳嗽排痰训练、踝泵运动、床上翻身、床旁静坐、床旁站立、床外活动等,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及陪同下,逐步完成上述训练,期间交代注意事项[19]。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并询问其感受,对活动量进行适当变动与调整[20]。此种护理方法相比于传统护理更能够发挥对机体组织及器官的保护与促进作用,更好地维护术后肌肉功能,帮助进食与消化,恢复正常胃肠功能,吸收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并增强心血管功能等[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康复时间,肝功能的恢复速度也增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2]。另外,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加强了对患者的关注度,避免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好,生活质量高。
综上所述,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有限,仍存在一定缺陷,可通过深入研究以获得精确结论。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咽喉不适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推荐阅读:
快速康复外科12-12
快速康复理念12-26
快速康复方案12-31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12-22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05-12
快速康复治疗优化方案11-04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论文07-31
康复科国家级康复护理学习班总结稿12-22
肢体康复07-15
睡眠康复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