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康复

2024-07-03

社会康复(共11篇)

社会康复 篇1

摘要:本文通过104例患者的数据分析, 简要介绍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入组104例。实验组52例, 男40例, 女12例, 年龄16~60岁, 平均: (27.23+9.87) 岁, 病程: (5.27±1.76) 年;对照组50例 (脱落2例) , 男36例, 女14例, 年龄17~54岁, 平均: (29.14±9.43) 岁, 病程: (5.32±1.80) 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异 (P>0.05) 。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病程<10年, 年龄<60岁, 入组时BPRS-A评分>0.01分,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按随机化原则分组。

1.2 方法

实验组每周进行3次有关精神病知识讲座, 每期15D。讲座采用上课、答疑、录像、图片等形式。对照组不作任何心理干预。

1.3 评价工具

采用自知力4级评分法及BPRS-A (国内协作组20项) 中自知力项目评分标准评定。研究前统一培训评分员, 统一审编教材, 评分员一致性测验:ICC0.79。

1.4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 由SPSS 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以郑成畴等根据患者对精神症状的认识程度将自知力分为存在、基本存在、部分存在、丧失的4级评定法, 评定2组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水平, 结果见表1。经Ridit值分析, 2组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接受社会心理干预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以BPRS-A中第20项自知力7级评分法, 评定2组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水平, 结果见表2。经Ridit值分析, 2组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接受社会心理干预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社会干预指南, 结合多个量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进行全方面的评估, 包括精神病理症状、大体功能评定、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家庭负担, 随访时间为1年。考虑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大部分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恶化, 主要发生在初次发病后的5年内, 本试验特别选择总病期不超过5年的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注:2组评定结果比较χ2=2.87, P<0.01

3.1 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加上心理社会干预与单纯的药物比较在病人大体功能方面更有改善。本研究在9个月时才显示改善, Scott等的改善要早于我们的研究。可能的原因是, Scott等的研究是一对一的个别治疗, 干预频率也高于本研究。Pekkala等的综述中总结到, 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病人的大体功能, 并且效果可以持续2年。本研究结果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组内比较中, 2组的总体功能在最初3个月都显示出改善, 但仅综合干预组将这种改善保持了下来。说明在没有心理社会干预的支持下, 药物治疗可以短暂的使大体功能得以改善, 但效果仅仅是暂时的。如果希望能获得更长久的改善, 需要辅助心理社会干预。

本研究中综合干预组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偏执因子、激活性因子、反应缺乏因子、激活性及攻击性的改善均显示出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精神病症状各方面的改善可能归功于小组认知心理治疗。

3.2 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综合干预组的社会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Nordentoft等对102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 (OPUS计划) , 与对照组 (标准的社区干预) 相比, 社会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2004年任显峰等对1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显示, 干预组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音乐疗法+工疗) 与纯药物组对比, 病人的社会功能有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与这两项结果相似。在综合干预组组内显示, 6个月时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了明显改善, 改善一致持续到1年时。

3.3 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组家庭负担各方面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1) 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更好的控制精神症状, 需要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要小于对照组, 因而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 健康教育可以增加家属和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学会更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 增加家属与病人之间的互相理解, 对疾病治疗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了提前的准备, 不但可以减轻的家庭心理负担还可以改善家庭关系, 从而使得家庭负担减轻。

参考文献

[1]沈调英.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2]肖融.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 2004.

社会康复 篇2

强对精神残疾人的管护工作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精神病人管理现状分析 经广陈镇残联统计数据表明,辖区内共有精神病患者145名,其中有残疾证的83名,贫困精神病患者65名。2007年,共发生精神病患者实施危害社会行为6起,造成 2名群众受伤,毁坏公私财物3万多元,其中威胁他人人身和公共安全2起,上路拦截车辆10余次。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不但威胁着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安全文明的对外形象,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严重隐患之一。

二、精神病患者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

1、法定监护人监管责任未尽。按道理、按法律精神病人都应由其直接亲属监护,但事实上,他们的监护人不懂法,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在有多个亲属的情况下,职责也不明确,造成互相推诿,同时有时候家庭成员往往由于长期无法根治而感到绝望,有的干脆将其看作是社会上多余的人,对他们缺乏最起码的人性关怀,以至于精神病患者到处漂泊,在无法自控的精神世界越陷越深,最后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而一旦给他人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害,因经济困难又不能及时让受害者得到补偿,由此给社会增添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这就带来了精神病患者往往无人管理,造成社会潜在威胁的存在,给周围人群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同时也给和谐社会的创造带来了隐患。

2、法律规定不完善,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应当说,法律对处理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是有法可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3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别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刑法》第18条也作了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别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但是在实践中,执法和管理部门遇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如精神病有轻重程度,由什么机构来认定?认定经费由谁来承担?现有的相关规定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操作性不强。

3、社会救助机构机制不健全。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要减少其社会危害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治疗。他们有时是正常的,有时又突然发病,对他们又不能限制其人身自由,谁也说不清他们何时犯病,因此只能对其治疗。那么,谁为精神病人的治疗费买单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虽然法律规定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对精神病人进行医治,在现实当中,政府民政部门因为缺乏经费,而不能将精神病人及时送到医院强行医治,使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上得以继续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管理失控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农村的精神病人,沉重的治疗费用往往使得精神病患者家属失去治疗的信心。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应引起大家的思考,特别还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立法机关的思考。

4、对精神病人违法行为和后果的认识偏差。没有发病但有发病可能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社会上为数不少,并且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像这样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数量有增长的趋势,可以想象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数人以为精神病人属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对这些人平时的反常行为不予制止,以致其行为危害程度不断扩大和蔓延,但在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后果时,往往只责备政府和执法部门管理失职。鉴于此,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统计和管理这些精神病人很有必要。

三、精神病人管理办法探究

(一)齐抓共管,建立并形成社会化的精神病防治康复体系 1精神病治疗费用社会化。精神病人不仅自身痛苦,而且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国家正通过各种渠道来解决精神病治疗费用问题。如:《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湖市特困精神病患者精神康复医疗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正是鉴于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支付渠道狭窄,但财力毕竟有限,只能针对特困群众,因此,在政府统筹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的时候,可以借助慈善捐助、建立精神病防治基金会等形式,扩大精神病支付渠道,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治疗,并由管理精神病人的专门机构监督治疗费用的使用。2精神病人管理社会化。为了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存功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进行社会化生活,应得到社会大众化的合理接纳,社会成员应对其容纳、包容、理解、热诚、合理接纳,给予具有人性化的待遇,病人参加的社会职业应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复杂、紧张、嘈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少从事繁重的脑力工作,使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状态得以适当的休养和缓冲,以适应病人因长期住院治疗而导致的暂时落伍

于社会大众环境的实际状况。3精神病预防社会化。精神病预防工作宣传是重点,是重要手段。为了精神病预防社会化,必须强化社会宣传。一是创办深受基层精防工作者欢迎的纸质媒介。二是利用电台媒体也专门开设心理卫生专栏,使宣传覆盖面扩大化。三是结合精神文明城市的活动,把心理卫生纳入了创建工作的宣传范围,使广大群众提高精防意识。四是各乡镇要充分

利用墙报、黑板报、横幅、挂图等形式,使宣传活动深入社区、村落,为社区康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五是利用各种宣传册子下发到基层,提高群众精神病预防知识。总之,深入持久的宣传活动为各项精防康复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舆论支持和社会心态支持。

(二)部门联合,探索并实行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措施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体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使开放式防治康复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1、摸清底数,区分病况。要解决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掌握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的具体分布、数量和危险程度等基本情况,否则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乡镇残联、卫生院、派出所各部门联合行动,对辖区内精神病患者信息,尤其是对动态信息,重点掌握。采取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式,通过村(社区)分片摸排,摸清了该所辖区精神病患者分布及病况,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分类,并将重点人群登记造册,根据病情轻重实行了分类分级管理。

2、建章立制,落实家庭康复。对精神病人的管理,必须由政府主导,督促综治、司法部门和村两委干部认真做好精神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帮助建立针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使特定监护人真正承担起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尽可能避免这类违法犯罪的发生。对精神病患实施规范化管理,达到开放式防治康复的目的。对已治愈的和病情轻微并已得到稳定控制的病人,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回归社会,参与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乡镇卫生院精防医生或社区医生,应该定期对其进行随访,继续给予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3、兴办社区康复站,实施长效管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可以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开展精神心理康复,力所能及的帮助患者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改善病情和获得一定的收入。同时由于采取了集中医疗监护,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为实施长效管理创造了条件,广陈镇现有残疾人康复中心一个、康复站三个,依托现有社区服务中心,争取每个村建立康复中心,对精神病患者和弱智患者的开放式防治康复创造条件。

社会介入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作用 篇3

一、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

自闭症儿童多表现为以语言、社交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为主,还有部分儿童的智力发育存在缺陷。

1.自闭症儿童的首要表现是语言障碍,其中大概有50%的儿童根本没有形成可成文法的口语,有部分儿童在2~3岁时存在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下降,直至语言能力几乎完全消失,这种语言倒退发育现象大约在20%~40%之间。

2.另一种表现被称为社交障碍,儿童的社交障碍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表现,早期表现主要包括眼接触回避、对身边事情漠不关心、独来独往、行为孤僻等。

3.行为刻板、兴趣狭隘是随着自闭症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来的,体现在他们对规律的生活和环境细微的改变会变得十分不安,相反,他们喜欢单一而简单的事物。另外,对于一般儿童所喜欢的事物或者娱乐活动,他们并不感兴趣,而是往往特别关注或者习惯某些个别物品或活动。

二、社会介入的意义

从社会反映和客观條件来讲,自闭症患者,尤其是自闭症儿童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方面提供援助。目前政府政策层面对自闭症儿童的支持太少,投入的资源有限,救助条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社会自发性质的救助服务,本质来说就是政府与市场救助失败的产物。社会自发性组织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只有它在现阶段可以成为参与社会救助和供给的主体,能够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救助服务。

社会在自闭症救助方面的介入,恰能在政府无暇顾及的方面发挥作用,并充分利用其灵活机动、群体力量强的优点。在国家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时,社会参与能够及时地填补空白,而社会干涉对于自闭症救助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服务对象解决暂时的困难和问题,社会自发的救助组织还在其他诸如知识信息传播、政策舆论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这些领域同样可以纳入自闭症儿童的救助形式当中。在社会救助之前,自闭症儿童的权益主要依靠其父母来争取,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为自闭症儿童争取利益的工作逐渐由社会来分担。其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代表自闭症群体与政府协商和寻求政策支持;(2)为自闭症儿童的照顾者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心理咨询等辅助服务,缓解照顾者长期紧绷的精神状态;(3)由于长期接触自闭症患者,社会服务人士能够获得更多的临床接触经验和救助经历,从而可以为自闭症患者康复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建议。

文至于此,笔者也呼吁,希望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关注和参与救助自闭症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发挥自身的舆论和政策导向的影响力,倡议政府为自闭症患儿提供更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以保证这一小群体和社会大群体的更加健康、安全延续和发展。

社会康复 篇4

关键词:康复事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 全球约有4.5亿人受到神经心理困扰, 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科学家们预测, 在未来的20年中, 抑郁症将可能排在世界疾病负担的第二位。高发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 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 吉林省精神康复事业发展的现状

1.1 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精神疾患医疗

早在2000年10月13日, 在吉林省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吉林省危害社会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范了对危害社会精神患者的强制医疗的相关规定, 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再如2002年初, 吉林省卫生厅、民政厅、公安厅、残联下发了《吉林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意见》等。这些规范神经心理疾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与支持。

1.2 出台必要计划和措施保障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在2006年, 吉林省就计划投入1500万元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为10410名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并将长春市心理医院作为长春市为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的定点医院[1]。从2004年开始, 吉林省对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两万多名重症贫困患者受益。2009年, 省残联、省人保厅等八部门制定了《吉林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三年推进计划 (2010~2012年) 》该计划中明确规定, 对家庭困难的精神病人有一治一, 力争到2012年全省所有市、县 (市) 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3年内救助贫困视力、听力、肢体、及精神残疾人5万人 (次) 。力争将有社会危害行为、家庭困难的精神病人有一例收治一例, 由各级政府负担相关费用[2]。

1.3 具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医疗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 吉林省已经具有一些成型的专业心理医疗单位, 所辖各市州县大都具有收治神经心理患者的专业医院。目前, 吉林省卫生部门所属的精神病院有8所, 民政部门所属的社会精神病院有6所。位于四平市始建于1949年10月1日的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是目前吉林省省政府指定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定点医院。1996年, 被评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列全国精神科医院创等级之首。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市精神病院现已成为一所集治疗、休养康复为一体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位于吉林省农安县, 隶属于长春市民政局的吉林省长春市康宁医院也建立于1958年, 是专属于长春市民政系统的精神病专科医院, 承担着长春地区三无精神病人和复员退伍军人中精神病人的收治收养任务。再如建院30多年, 隶属于长春市卫生局的长春市心理医院 (长春市第六医院) 目前已发展成为长春地区以治疗与预防精神心理疾病为主的大型专科医院。以上这些医院均具有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专业医疗能力, 掌握了较为系统地精神病诊疗方法和具有较为先进的诊疗设备, 大多具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格。

1.4 各类心理咨询和援助中心及相关培训机构纷纷成立

新世纪以来, 尤其是近几年, 吉林省先后成立了数目可观的各类心理咨询和援助中心, 为心理疾患人员的未病先防、小病初治提供了更多方式、更多机会和便利。2005年, 吉林省仁爱心理保健职业培训学校成立, 该校是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省内第一所以心理咨询师培训为主要专业的职业培训学校和基地, 在培养各类心理咨询人员的同时也为众多来往患者减轻或解除了神经心理痛苦。2006年11月20日, 吉林省开通了首家义务性的免费在线心理咨询网站“金色心理咨询网” (www.jinsexinli.com, www.金色心理.cn) 。该网站的创办者都具有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认证, 他们借助于网络平台, 为社会提供义务的心理咨询服务, 成功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接受心理咨询, 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2009年8月28日, 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 由省慈善总会与省心理教育协会共同创办的吉林省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在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举行了揭牌仪式, 同时吉林省公益心理咨询热线——汇恩热线“89001010”也在当日向公众免费开通。该中心由吉林省心理教育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医生、大学教授和志愿者等组成, 以“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专业性”为工作宗旨, 坚持无偿为人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援助,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 吉林省还出现了一些以有限公司形式存在的心理咨询机构。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存在的心理咨询机构更加有利于心理咨询的规范化, 更加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也使来访者的咨询服务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长春市新启点心理咨询公司是吉林省第一家以此形式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该机构以“为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服务, 普及心理咨询意识, 加强咨询师有效心理咨询和治疗技能, 成为春城老百姓排忧解愁的新途径和有利社会支持”为目标, 为人们了解和预防心理疾病, 摆脱不良情绪等神经心理困扰提供了有益的诊疗服务。另外, 吉林省还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一性质疾病的心理诊疗机构, 如专门针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吉林省牵手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中心等, 使某些心理疾病的心理诊疗更加专业化。

1.5 心理疾病统计工作已陆续开展

吉林省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3个五年计划纲要和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的要求, 从1991年就开始在四平市铁东区、铁西区和延吉市进行“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九五”期间, 扩大到19个县 (市、区) , 覆盖人口756万, 共查出精神病人45360人, 占辖区人口的6‰。“十五”期间, 扩大到39个县 (市、区) , 覆盖人口1912万, 共查出精神病人113951人, 占辖区人口总数的6‰。其中, 精神分裂症35324人, 占总人数的3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0511人, 占总人数的18%;精神发育迟滞41022人, 占总人数的36%;酒及药物依赖 (吸毒) 3874人, 占总人数的3.4%;情感性精神病3760人, 占总人数的3.3%;癫痫病2279人, 占总人数的2%;其他类型7181人, 占总人数的6.3%。在加强心理疾病患者统计摸底工作的同时, 吉林省还加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具体采取分级培训等多种形式对精神病防治康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康复员和监护组人员进行培训。仅“十五”期间全省共举办培训班357期, 培训人员12342人次[3]。

2 吉林省精神康复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2.1 关于心理卫生和精神康复事业的相关立法很不完善

虽然在新世纪以来, 吉林省逐渐出台了关于精神病医疗管理和康复事业的一些规定和意见等, 但整体来看, 相关法律法规依然很不完善。尤其是缺乏既可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又可全面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的全面的、权威的、可行性强的法律法规。同时, 对各类新增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

2.2 专业心理医疗机构和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数量依然较少

(1) 现有精神医疗机构数量依然较少, 而且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专业机构的医疗技术资源的作用发挥也不够充分。接受治疗的大多是重症患者, 技术指导网络和治疗康复系统作用发挥不够理想, 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2) 虽然吉林省各类心理咨询机构和服务中心等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但数量依然有限, 且服务设施水平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不高, 不能准确针对患者疾病病理对症给予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2.3 经费投入不足, 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 尽管吉林省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精神康复事业的各项投入力度。但总体来看, 经费投入依然无法满足需要。由于资金不充足, 各机构也很难形成对专兼职尤其是专职人员的工作补偿机制, 对专兼职精神病防治医生也缺乏制约和激励机制, 影响了工作人员正常医疗作用的发挥和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而且, 还存在一些地方不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匹配经费或没有足额落实经费的现象, 这更使得经费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 卫生部门所属的8所精神病院和民政部门所属的6所社会精神病院, 布局和功能不均衡, 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建设相对滞后, 满足不了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需要。而由于吉林省的贫困患者居多, 大多交费困难, 在省里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有些医院甚至面临收治人数低, 床位使用率低, 收入低, 设备更新率低的恶性循环状况。由于一些医疗机构无法支付医生下基层社区入户指导和服务的费用, 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导致监护工作不到位, 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后果。

2.4 统计工作不够完善, 大量轻症者未受到重视

(1) 统计工作未能在全省范围内展开, 致使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吉林省的整体情况。 (2) 即使已经对全省的几十个县 (市、区) 进行排查统计, 但由于工作重点和工作人员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统计的患者大多是重症患者, 大量轻症患者未在统计之列, 这导致统计出的数据可能大大低于实际的各类患者数。如“十五”期间, 吉林省统计出十几万患者, 大约占到人口比例的6‰。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 吉林省常住人口数为2727.99万人, 若在此基础上按照6‰计算, 吉林省患神经心理疾病的人数仅为16.37万人。而另据省人大代表、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张釜介绍吉林省重性精神病患者有36万余人, 神经症等轻性精神障碍患者约60万人, 合计约96万人[4]。而按照中华医学会对全国抽样后得出的140.47‰计算, 吉林省的精神疾病患者数可能高达300多万, 显然比省内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多出两三倍。

3 吉林省发展精神康复事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对策

3.1.1 加快精神康复事业的相关立法工作

吉林省精神康复事业的相关立法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应尽快制定吉林省精神康复事业管理的各项法规与条例。 (1) 保障神经心理患者的合法权益, 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监护和管理; (2) 要通过立法全面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总体来看, 立法内容应涉及神经心理患者的治疗、救济、教育、就业和不受歧视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对神经心理患者的人道处理;神经心理患者的治疗设施的管理义务;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及各项补助的足额发放等等。

3.1.2 加强政府对精神康复事业的领导

神经心理病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 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也影响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充分发挥对精神康复事业的主导作用, 领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如确保重症精神病人得到治疗与监护并获得足额的政府补贴与社会援助款项, 轻症患者能通过多种正规渠道获得心理援助。具体可通过建立神经心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层层签订辖区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形式落实好各项工作, 并制定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 调动各方积极性, 实现上下一致, 齐抓共管的良好体制。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 将这项工作作为本部门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充分运用各类设施、人力及技术等资源为精神病人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服务。各级公安部门要认真做好精神病人的管理控制工作, 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3.1.3 多渠道筹集经费, 提供资金保障

由于相对于治疗效果而言, 神经心理的医疗费用普遍偏高, 个人和家庭大多难以长期支付治疗费用, 这严重影响了神经心理病人的治疗与康复效果。因此, (1) 政府要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的力度, 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及时下拨和落实神经心理疾病防治与康复治疗的各项经费和专项补贴。 (2)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政府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和善款, 健全社会资金和慈善资金进入的渠道, 保障专款专用, 对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坚决予以打击, 保障各项资金足额到位。尤其要重点解决好“三无” (无经济来源、无人赡养、无亲友投靠) 神经心理病人、优抚对象中的神经心理病人和贫困神经心理病人的康复和救治资金问题。

3.1.4 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 重视对未病与轻症患者的初期治疗

由于神经心理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 对患者的数量和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 针对统计工作不完善的问题, 吉林省应加大人力投入, 在适当时机对各地区各类神经心理疾病患者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普查。同时, 针对吉林省的大部分处于未病状态或轻症状态的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使病情加重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应领导和安排各相关医疗机构广泛进行心理疾病知识宣传, 争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做好未病防御和轻症及时治疗工作。

3.2 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机构对策

3.2.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疗水平

各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相关机构要加强对所属专兼职医护人员的培训, 坚持逐级培训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对从事神经心理疾病防治与康复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管理人员、监护组成员及家属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心理医疗及保健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同时, 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相关机构要利用自身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向社会宣传和普及心理疾病防治康复知识, 减少诱发心理疾病发生的社会、家庭环境和心理因素, 降低神经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3.2.2 专研医治方法, 更新医治设备

各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相关机构应建立健全心理疾病诊疗的科研机制, 通过必要的奖励措施, 激励科研人员结合实践专研有效的医疗方法, 并适时加以推广, 不断提高和完善对各类型、各阶段疾病的治疗方法, 力争做到让患者及其家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快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 由于吉林省大部分心理疾病治疗和咨询单位医疗设备落后, 难以满足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治疗的需要。因此, 相关机构在寻求政府、社会给予投融资支持的情况下, 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 更新设备, 完善医疗手段和方法, 提高医疗水平。

3.2.3 主动深入基层社区,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深入基层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 既可以给予神经心理患者及时有效的关心和治疗, 又有助于全面把握神经心理患者的发病规律和生活状态, 有助于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从而推动神经心理防治与康复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因此, 各医疗卫生及心理咨询相关机构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神经心理疾病防治与康复工作, 使基层社区各项康复措施落到实处。

3.3 患者家人及社会居民的对策

心理疾病患者通常不是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就是在家里接受康复护理, 但由于家庭的知识、手段、环境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致使患者病情不断复发, 给其家人和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和烦恼, 甚至伤害。神经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长期工作, 家庭、社会居民应当掌握必要的知识, 在日常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正确引导, 协助治疗, 有效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吉林将免费医疗救助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D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3/101311780111.shtml, 2006-12-13

[2]宋宝华.对家庭困难的精神病人有一治一[N].城市晚报, 2009-09-23

[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R].2004-01-18

社会康复 篇5

谈谈对开展社会化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粗浅认识

6月18日至7月2日,我参加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2国为期15天的残疾人工作考察。期间考察了墨尔本残疾人活动中心、堪培拉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高嘉华市政府、布里斯本残疾人资源中心、奥克兰残疾人生活服务中心等,圆满地完成了对康复和无障碍设施等社会福利制度的考察任务。

一、基本情况

1、澳大利亚是国际上公认的开展福利事业的先驱,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澳大利亚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居民和公民享有一流的社会福利,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已覆盖澳大利亚全国各地。澳大利亚拥有社会安全网络,它为经济拮据的人提供资助和其它各种支援。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失业者和多子女家庭解决困难。

澳大利亚现有2XXX万人口,其中残疾人XXX万,约占总人口的10,澳大利亚的残疾类别多、范围广,因此残疾人比例相对国内要高。澳大利亚的慈善机构很多,社会捐赠活动非常频繁,所有捐款一律免去所得税。政府鼓励社会兴办福利机构,投入一定的经费,那些因伤残而领取抚恤金的人和因患病而领取临时补贴的人可以接受免费的康复治疗和培训,以便观察他们是否能重返工作岗位。父母或监护人因孩子身体、智力或心理伤残而需要在家里得到高水平护理和照顾的,可领取补贴。那些已经就业或正在接受培训但是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伤残者可以领取交通费补贴,需要长期在家照顾严重伤残的养老金领取者或领取其他补助者的可以得到护理者补贴。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残疾人资源中心是布里斯本最大的残疾人基本情况资讯中心,成立于1981年,是由社会集资支持的非盈利性组织。它向全体民众提供服务,尤其是对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伤残评估,并向残疾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协助、优化残疾人士的独立能力,同时就残疾、资金等事宜向政府部门提供策略性建议。

新西兰有7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20,对残疾人的定义是指那些被评估为存在身体、精神、神经、智力、感觉方面的残疾,并且有可能持续至少六个月,导致独立能力降低,需要得到持久照顾的人。奥克兰生活服务中心是全市最大的残疾人辅助用具供应站,归属于政府的社区管理部门,政府补贴是中心资金的主要来源。服务中心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品种齐全的残疾人用品用具,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办公设备,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厨房、浴室等生活用具,还有为残疾人外出活动准备的车辆等设备,并派专家培训使用。服务中心还可以根据残疾人的需要向残疾人提供信息,同时设计、定制更多的产品给残疾人使用,社区中的残疾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购买自己需要的辅助用具。

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齐全,新的建筑全部有无障碍设施,老的建筑专门进行改建,增加设施。如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还将停车场最好的位置提供给残疾人停放车辆,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安装了升降式电梯,每个建筑都铺设了坡道和盲道,残疾人的专用轮椅车在每个街区都畅通无阻,从而大大方便了残疾人的出行。

二、几点体会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1、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构筑了一个社会福利种类齐全、覆盖面全的安全网络,使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较高的福利。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没有经济实力像澳大利亚、新西兰那样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培训、护理费补贴,甚至向残疾人提供贷款用于搬家、修理房屋和购买汽车等,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将残疾人康复、养护、辅助用具配置等需求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等建议,向残疾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小件的用品用具配发,重残养护部分经费补贴向配发的品种、范围、全额配发补贴逐步延伸,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渠道和领域,让残疾人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公民整体素质较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识强,非政府

谈谈对开展社会化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粗浅认识第2页

社会福利机构和义工队伍资源丰富,形成的以政府机构主导,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作补充的残疾人扶助格局是主要模式。因此,我们要动员社会、依靠各有关部门,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如卫生部门的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卫生室的医疗优势,民政部门的敬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的硬件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更好的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3、全社会的人文意识和街区畅通的无障碍交通环境,使残疾人能够主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需要我们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全民助残意识,加大对道路、建筑物、交通等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特别是对村(居)委会的三室一点即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点,要加大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信息和无障碍的环境。

三、借鉴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推进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向社会化拓展。

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化的康复理念上不断创新思路,在康复服务内容、内涵、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在推进我区社会化康复中具体要做到: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残疾人康复工作。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从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部门相关的业务范围;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和落实残疾人康复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要以区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明确区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情况,使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目标,有分工,有落实,保证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是做到二个依靠,保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落实。

1、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一是政策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既有愿望也有能力帮助残疾人康复。国家、市、区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社会各界为残疾人康复事业捐款、捐物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有关单位向残疾人事业捐款、捐物,在全社会形成帮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经费的支持。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全区经济发展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要求,区财政应按照本地区人口数量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拨付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每年递增50,到“十X五”末达人均5元的标准。

2、紧紧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要注意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达到资源共享。发展计划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发展计划,协调残疾人康复设施建设的有关工作;卫生部门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医疗、康复、疾病预防及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要创造条件,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卫生部门目标考核内容;民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社区建设中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利用社会福利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康复服务,加强对精神病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财政部门要根据有关政策、政府职责和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为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指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教育部门要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育康复,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教育康复需求的重度残障儿童进行送教上门,并将送教上门的学生纳入当地教育机构的常规管理。

三是建立三支队伍,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推进提供技术人员队伍保障。

1、建立一支康复推拿医生队伍。要发挥盲人推拿师的作用(现全区有6家推拿店),在新建的区残疾人综合活动中心、康复站、康复点的设置推拿康复项目,采取定点、定时、定人的提供服务,对外营业收费,为区残联、基层残联认可的康复对象进行免费康复推拿服务,费用由各级残联承担。

2、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是专业康复志愿者,组织社区中有技术职称、经验丰富,又热心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二是康复志愿者联络员,由街镇、居(村)委会、助残员等人员组成,协助做好康复工作的组织、宣传、实施等工作,为特困和重残人员提供医疗康复、生活救助等方面的帮助,为自理困难的残疾人开设邻里求助电铃,代购生活用品用具等。

3、建立一支社区医疗工作者队伍。组织医院从事康复的医务工作者组成,以家庭病床的形式,深入社区,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偏瘫残疾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指导训练。

以社会化工作方式建立的康复工作三支队伍,既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我区康复工作的有效推进有了人员准备。

四是实现四个依托,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

1、依托区残疾人技术专家指导组。要聘请市第一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方塔医院、乐都医院、疾控中心等各类专家组织区级康复技术指导组,对残疾人康复中的涉及到医疗、康复、残疾预防、特殊教育等内容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参与到社区为康复对象进行康复筛查、康复评估,培训康复业务骨干,为提高康复服务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2、依托乐都医院中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中风病人、截肢患者开展集中康复训练。可举办康复训练班,组织专家医生为基层康复员、康复对象和家属上课,采取集体培训、个别辅导、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康复员掌握康复知识、训练方法。还可利用乐都医院的体检中心的医疗优势为全区残疾人开展健康体检,争取每名残疾人二年体检一次。

3、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康复上门训练服务,利用康复站、点地点分散,贴近残疾人的特点,以上门康复训练的方法,开展每月一次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形成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以街镇康复站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训练服务体系。

4、依托街镇康复站、点,工疗站、农疗站,阳光之家开展分散康复训练,以郊游、文体活动、与残疾人交知心朋友等形式,指导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把自我康复与社会融合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康复对象摆脱自卑和自弃,增强其康复信心和自强自立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社会康复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体育保健康复;本科教育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民群众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对保健与康复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而催生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快速发展。就广西而言,目前已有四五所高校开办类似专业,但由于是新办专业,广西各院校均无成熟的办学经验,在培养目标定位、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鉴于此,在对广西几所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在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方向建设中的探索,对民族地区体育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以其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教育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培养目标关系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涉及人才培养的价值层面。体育康复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首先应考虑体育保健康复学科的学科特点,即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卫生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次,体育康复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还要考虑体育康复专业的行业性,即体育康复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高等院校设置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不仅要注重学科的理论教育,而且要培养具有行业业务操作能力、行业所需知识结构和职业素质的专门人才。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順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需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向综合能力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方面转变。但从对广西相关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得知,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校的培养目标均存在与体育教育专业类似或重复的现象,在能力培养方面的细化目标也没有明显的特色,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和医学结合的交叉学科,以体为主,未来主要从事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实际应用工作,因此学生除应掌握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之外,尚需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课程设置应体现体、医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有关培养康复体疗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实习比例约为1.6:1,世界理学治疗师联盟教学总时数为2760学时,其中实习为1500学时,占54.3%,但从目前广西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基础课中大约有3/4学时安排的是体育类相关课程,医学类课程偏少,基础理论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比重失调,没能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三)办学条件不足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很多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和实验的经验,这就要求该专业应配备有较完善的实验条件,但由于受办学经费的制约,几所高校实验室设备总体状况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实验室建筑面积及仪器配备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课时也达不到相关要求,比较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实验人员,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任课教师也不多见。此外,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较权威的专业教材还比较缺乏,科研成果也不能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种种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专业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实习机会

调查显示,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几所高校,授课方式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没能很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还不能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潜能,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此外,调查的几所高校还比较缺乏运行规范成效突出的实践基地,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到医院或实践基地进行见习,毕业实习大多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而且实习时间也过短,实习地点也多以学校或体育健身场所为主,地点较单一,没有体现出保健和康复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学生专业思维的形成和对职业的理解,从而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动机和就业取向。

(五)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毕业生通过学习应能胜任中小学《生理卫生课》《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能当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在健身、健美、康复、娱乐机构和星级宾馆从事体育保健康复工作;能在医院、疗养院、福利院、厂矿企业、体育运动队以及有关科研单位从事体育保健康复工作,但从就业调查结果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能到上述对口单位从事体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较少,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即出现转行现象,即使是毕业时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后半年或一年内跳槽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牢固,或不能完全胜任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工作。

二、发展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型专业,因此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时应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人才的专业培养方面,既要掌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人体科学、传统医学、运动医学、保健康复医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充分反映社会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还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文等特点,充分运用当地合理有效的资源,以服务当地为基点,准确定位,实现人才的高效培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发展和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能否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体育保健与康复的专业教师,应了解并掌握该行业相应专业的应用技术动态,通过专业教学,应能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改良和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各培养高校应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输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保健资源

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蕴含着较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保健资源,各民族高校应善于挖掘和整理易于开展、健身价值高、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保健项目,并将其引入大学课堂,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这样既可以保护当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丰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课程内容。

(四)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应对自身体力、能力、智力、兴趣有充分的认识。但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经验积累、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和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职业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难以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进而导致就业后的跳槽现象较频繁。这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学生对未来感到困惑的主要原因,而且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学校应在大一阶段即应设置相关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并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始终,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系统而正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的业内成功人士或毕业的师兄师姐到校开办讲座或举行座谈,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或分享他们对专业的感悟和心得体会。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帮助大学生完成他们的职业规范和指导择业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五)强化实践教学

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对于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战经验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体育保健与康复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强调的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娴熟的身体示范能力,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就应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因此高质量的见习和实习就成为培养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优秀毕业生的重要保证,各高校应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如医院康复科、健身健美俱乐部、康复治疗中心、社区保健康复门诊、推拿按摩中心等,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并掌握一定的与人交流的技巧,为毕业后的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次农,倪超.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93-94.

[2]唐进昌.职高专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2010,(6):30-31.

[3]晏绍文.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与前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83.

社会康复 篇7

关键词:戒毒人员,康复,就业保障

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而吸毒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面对国际社会毒品的泛滥,国内毒品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严厉打击制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国际禁毒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解决毒品问题不仅仅是禁毒,还要深入开展戒毒工作,而且戒毒工作更是重中之重。2007 年12 月29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8 年6 月1 日起施行,这为我国开展戒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禁戒毒工作,但是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因此,构建戒毒人员康复体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戒毒人员康复体系

戒毒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科学方法,使产生特殊药物(毒品)依赖性的人由于吸食毒品而损坏或丧失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并帮助他们逐步增强体格、精神、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能力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戒毒康复包括身体康复(通过医学治疗和训练促进康复)、心理康复(利用心理咨询和矫治手段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以及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吸毒者能重返社会)。

(一)身体康复

1.脱毒治疗。这是戒毒人员戒毒的第一阶段。第一,要对戒毒人员建立个人详细档案,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戒毒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第二,开展医疗体检。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的方式了解吸毒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很大影响,是进行下一步检查的先决条件。对戒毒人员的心脏、肺、血液、是否有性病、艾滋病等进行检查,根据结果来制订治疗方案和计划。第三,可以使用干戒法、理疗脱毒法等非药物脱毒法。干戒法让患者停用毒品,出现戒断症状,使其自然发展,自然消退。理疗脱毒法是用理疗的方法(包括针灸)减轻患者的戒断症状。前者是比较痛苦,但是成本低,后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第四,药物脱毒法。药物脱毒治疗的方法和时间长短,应根据毒品的纯度、患者的吸毒量、患者的吸毒时间、患者的戒断反应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戒毒人员由于长期用药,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建立了药物存在下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停止用药,则破坏了这种平衡,出现戒断症状反应,严重的可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一般运用递减治疗。例如,利用美沙酮和吗啡一样的药理作用来替代毒品,剂量逐渐递减,有助于缓解戒断症状。

2.康体训练。毒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巨大的危害作用。长期吸食毒品的人,不仅从精神上对毒品产生依赖,而且身体机能组织遭到很大的破坏。为了恢复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每天组织戒毒人员进行不少于1 小时的健身器材锻炼、做健身操以及进行跳绳、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锻炼。由于戒毒人员平时养成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作风,生活懒散,无规律,因此,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军事队列训练,实行军事化管理,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体能训练,逐渐加大训练强度,不断提高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戒毒机关还应按照康体训练方案,合理搭配餐饮营养。劳动矫治部门根据身体康复期体质较差的戒毒人员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手加工习艺性劳动。

(二)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又称精神康复。是运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通过依赖者与治疗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使依赖者的心理、情绪、认识行为等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简单地讲是利用尽量可能的各种条件和措施使依赖者的精神活动及心理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调整和恢复。目前,国内外戒毒的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毒品的毒性很强,二是吸毒行为与吸毒者的个体素质、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吸毒行为在事实上反映了吸毒者的人格结构、社会环境及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导致戒毒人员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几乎所有的戒毒人员都无法用意志去摆脱这种“心瘾”,因此,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是一个新的课题。

1.精神分析疗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与毒品成瘾人格的治疗。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理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揭露潜意识的东西,着重于治本,而不是治标。

第一,精神宣泄。戒毒人员能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或对早年经验的再体验。如果让戒毒人员重新在心理上体验过去的挫折,并把潜抑的感情宣泄出来,他们就有了认识它、克服它的可能性。例如,让他们观看有关吸食毒品危害的影片。

第二,自省。集体学习牢记戒毒信条。通过分析,让戒毒人员了解自己内心冲突、焦虑的根源,于是就有了自省的可能性。经过自省,把症状的无意识隐意和动机揭露出来,使戒毒人员意识到症状的真正隐意而达到领悟,并要求从理智上、感情上都能接受。

第三,反复剖析,即反复扩通。由于戒毒人员的症状已成为其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即使他们领悟病症的隐意,但在行为中仍会出现反复。心理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戒毒人员和矫正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耐心,不断分析、理解、更正、体验,才能逐步从根子上改变戒毒人员的思维逻辑方式。

2.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又称为矫正或学习疗法。在行为疗法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学习来的,导致这种学习力量存在于环境中。可见,行为治疗宗旨与戒毒的宗旨不谋而合。

第一,系统脱敏法。是指对某种刺激的过敏性反应逐渐递减至消除为止。例如,在戒毒临床实践中可以将戒毒人员放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当毒品出现在戒毒人员眼前戒毒人员就会出现想吸食的反应时,即以强烈的电击。多次重复后,戒毒人员产生强烈恐惧反应,害怕触摸毒品,最后发展到戒毒人员对整个环境都有恐惧反应,然后再由强到弱的消除戒毒人员的恐惧。

第二,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在戒毒人员的靶症状即将出现时使用厌恶刺激,直到症状被控制后再停止。例如,当戒毒人员出现戒断症状时可以让他观看吸毒造成的危害的图展,通过电刺激、针刺造成疼痛,皮下注射阿朴吗啡一次2mg,造成恶心呕吐等感觉都能产生厌恶。

(三)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指以农村乡镇或城市街道为基地,对戒毒人员提供康复服务。戒毒人员在即将离开戒毒所或者戒毒康复中心之前要进行回归社会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主要包括:进行出所教育,使其了解社会整体情况,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进行防止复吸的心理和行为训练;让家属和社区了解其在戒毒期间的表现,鼓励戒毒,为家庭和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料。而社区作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第一站,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措施体现在:

第一,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以往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主要依靠公安机关和志愿者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而公安部门主要负责打击吸毒行为,公安人员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性的对戒毒人员进行管理,而康复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因此,导致戒毒人员处于脱管状态。志愿者群体具有不确定性,只能是专业化队伍的辅助队伍。所以,必须依靠现有人力资源建设专业化的社工队伍。

第二,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为戒毒人员做卫生保健讲座,提供一些好的康复保健方法,讲解各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他们防范各种传染病的意识,对培养戒毒人员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建无毒社区,做好宣传工作,为戒毒人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戒毒人员参观戒毒及仿真毒品展、观看禁毒宣传片、进行吸毒违法性、危害性教育,启发其自觉认识吸毒危害,激发自我戒毒意识。

第四,在社区对戒毒人员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他们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可以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比如,可以通过驾驶的技能培训获得技能重新就业。

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康复、生活康复等等。这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最终目的是使戒毒人员重新走向社会。戒毒人员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及就业保障才能真正的实现“面向未来”。

二、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保障的意义

2004 年2 月6 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八部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教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公平正义。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违法者回归社会后的社会及就业保障的高度重视,其意义是深远的。

(一)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等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稳定的社会,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更谈不上个人的发展。“稳定压倒一切”的号召是党和政府做好一切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的戒毒人员中大多数是经过教育改造,有弃旧从新、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但是,他们的心理上存在自卑意识,思想上不稳定,回到社会上,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教育和妥善安置,很有可能复吸,步入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旦他们再次违法犯罪,其严重性和危害性都比较大,破案的难度也更大,而且还容易形成犯罪集团作案,流窜性比较强。因此,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保障工作,让他们能够有业可就,生活有保障,不再去“混社会”。吸毒、贩毒一般是与其他社会丑恶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安置好他们的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二)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保障工作是维护戒毒人员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首先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他们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他们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国的《禁毒法》第52 条明确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根据法律规定,保障戒毒人员的公民权利,给予他们平等待遇,不歧视。同时,在同等条件下,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社会优惠政策的扶持来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导致了我国在今后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业形势都是比较严峻的。就业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劳动力质量与数量的矛盾,致使市场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戒毒人员普遍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与市场不能适应,在每年安置大量戒毒人员就业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戒毒人员的社会保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当今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对待戒毒人员以公平、尊重的态度从而促进了戒毒人员个体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达到了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三)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保障工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不是哪一个人的发达,而是全国人民的光荣使命。戒毒人员虽然在行为上已违法,但实际上只要是一心改过、悔过自新,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就可以被社会所接纳。而且戒毒人员中有不少人是高级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好就业和社会保障,能使他们安下心来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增砖添瓦。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民族的复兴也不是一部分人的复兴,而是全民族各个成员的复兴,包括人种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民族主义的复兴等等。戒毒人员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就有责任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但前提是戒毒人员要在生存的基础上才能去发展,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顺乎民心,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三、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保障工作的途径

1.各级党和政府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党对做好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保障这项工作的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按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各级安置帮教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安置部门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分工明确,使社会及就业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公安、司法、民政、财政、税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汇聚力量,为安置工作的落实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3.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对戒毒人员进行监督,根据国家和当地就业政策来调整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戒毒人员自己创业和在社区服务业岗位就业,不断总结经验,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多样化。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政策扶持,让他们享有社会保障。

4.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扶持政策,加强技能培训。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八部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教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方面要实行免税等优惠政策,让他们在就业方面有广阔的空间。劳动和保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组织再就业培训,创建定点接收单位,政府对定点单位的发展也要给予一定的照顾。设立典型示范单位,对生活处于贫困的戒毒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享受社会救济金。

5.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工队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的社工人才更具有职业化的特点,稳定性比较强,对于开展社区工作具有优越性。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非职业化的社工人员一方面无法指导戒毒人员很好的就业,使人员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另一方面,非职业化的社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为戒毒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由于戒毒人员具有“心瘾”难戒的特点,再加上在步入社会后不能谋生存的职业,很容易走上再犯罪的道路。专业的社工队伍不仅能对戒毒人员起到监督作用,而且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教他们在社会中如何立足,提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能力。

社会康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收入我病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8.1岁±7.9岁;婚姻状况:未婚61例,已婚19例,离婚10例;文化程度:文盲13例,小学33例,中学及以上4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诊断标准,均未合并其他躯体疾患。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年龄、婚姻状况、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开放式管理,有家属陪伴可在医院内自由活动,外出需经主管医生同意,有假日请假制度,允许部分病人夜间或周末请假回家与家人团聚,无锁着的大门和铁窗,对不安心住院的病人限定开放范围,加强监护。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式管理。两组病人均根据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病人入院和出院后4周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1]评定。

1.2.1 评定工具

采用SDSS[1]。评定者为主治医师或护师,经培训后共同评定20例病人,一致率88%~96% 。调查采用面谈形式、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来院取药的机会。生活质量客观部分由家属补充。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重症精神病。目前,大多数精神病医院的环境设施和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封闭式状态,住院病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病室内,与现实社会基本隔绝,由于住院时间长,病人在封闭式的住院环境中,相对限制了病人的自由,与外界、家人的接触机会很少,由于想家等原因,容易形成焦躁心理,使康复进程受到影响,衰退和缺损症状改善慢,社会功能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影响因素众多,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住院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高达77.9%。这与病人长期脱离社会环境、生活和活动的单调乏味有关[2],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对外界的兴趣、缺乏责任心和计划性、社会退缩、家庭外的社交活动和家庭职能等方面。因此,让病人能自由活动与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相结合,增强其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是改善和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则需由家庭、社区、社会共同支持得以恢复。

开放式住院病房拓宽精神病病人住院康复的领域,实施人性化服务,为病人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家庭式的住院环境,病人在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根据病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家属的陪同下,按病人的生活习惯,可以自由进出自己的病房,病人间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体育运动、上街购物、随时接受来访,增加病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接触交际面,以提高对生活的情趣,消除病人的敌意和攻击性,解脱其被压抑的合理欲望和驱动力,对其病情的康复十分有利。由于有家属的陪伴,可以调整病人与家庭的关系,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家庭干预治疗。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开放式的病房更适合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病人对社会再适应的过程。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开放式、社会性、综合性的管理,这样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1-263.

社会康复 篇9

康复与康复医学

据丁伯坦教授介绍, 联合国在1993年的一份正式文件中提出, “康复是一个促使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 (或) 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 从而使他们能借助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康复可包括重建和 (或) 恢复功能, 提供补偿功能缺失或受限的各种手段。”康复可减轻残障的影响, 从而有利于残疾人重返社会。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康复现可分为四大类, 即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医学也可以划分为四大类, 即保健医学、预防医学、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我国将残障人士在功能障碍达到一定程度后划定为残疾, 而康复医学正是促进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医学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处理残疾、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等。因此, 康复医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根据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 许多伤、病尚不能完全治愈, 因而必然遗留下不同情况及程度的功能障碍和残疾,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 而康复医学治疗的主要对象, 正是功能障碍者及残疾者。

对于功能障碍患者, 要评估其障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障碍的程度如何, 根据现有的科学手段有可能把障碍降低到什么程度, 家庭、社会、医院怎样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等, 这些只有通过康复和康复医学才可以做出全面而严谨的回答, 并且在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实践中尽可能减轻或减少功能障碍及其影响。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的治疗, 要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身体潜能,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个人的生理、心理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功能, 提高健康水平, 改善生活质量, 以便更好地恢复其社会生活、社会工作等, 促进他们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因此, 康复和康复医学不仅是通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边的环境, 而且还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健康、残疾 (障碍) 与ICF

丁伯坦教授告诉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认为, 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而不仅是没有病或衰弱”, 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适应能力。要保持健康, 除了有伤、病时要治疗外, 对维护健康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大健康”概念和内容也应予以高度重视与应用。现代健康应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三个方面予以认识;同样, 残疾或功能障碍也应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综合评定及治疗。比如, 有的问题虽然是由疾病、创伤或其他健康状况造成的障碍, 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 这些障碍是由社会引发的问题 (即社会问题) 。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是由疾病造成的, 但如果不允许其报考公务员, 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也可以说, 其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受到限制而造成障碍。再如:患者失去了一条小腿, 从生理结构来讲是有了残疾, 但经过康复医疗, 可给予装配假肢;现代假肢技术水平的提高, 又可使其佩戴假肢后, 百米跑达到十二秒、十三秒, 这是某些健全人也未必能达到的速度。这样便使其活动能力、社会参与程度及健康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残障情况明显降低。因此, 我们应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综合看待健康、功能障碍、残疾问题。

ICF是WHO于2001年正式公布的, 它是为不同健康领域的应用而建立的国际分类“家族”, 涉及与健康状况有关的功能和障碍问题。ICF的范围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功能和残疾, 涉及身体结构、功能和活动参与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背景性因素, 涉及环境问题及个人特质问题。

关于功能与残疾, ICF评估的内容包括:一是身体结构, 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 眼、耳和有关结构, 涉及发声和言语的结构, 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的结构, 与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结构, 与泌尿和生殖系统有关的结构, 与运动有关的结构, 皮肤和有关结构;身体结构评价评分如下:0分, 指没有损伤 (0~4%) ;1分, 指轻度损伤 (5%~24%) ;2分, 指中度损伤 (25%~49%) ;3分, 指重度损伤 (50%~95%) ;4分, 指完全损伤 (96%~100%) 。二是身体功能评价。ICF专门提出了身体的功能 (机能) 分类, 即八大功能, 包括精神功能, 疼痛和感觉功能, 发声和言语功能, 心血管、血液、免疫和呼吸系统功能, 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 泌尿生殖和生育功能, 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 皮肤和有关结构的功能;身体功能评价评分如下:0分, 指没有损伤 (0~4%) ;1分, 指轻度损伤 (5%~24%) ;2分, 指中度损伤 (25%~49%) ;3分, 指重度损伤 (50%~95%) ;4分, 指完全损伤 (96%~100%) 。

损伤是指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的丧失或异常, 损伤可以是暂时的、永久的、渐进的、退行性的、间断性的或连续性的, 其涉及的范围比疾病或失调要广泛得多, 而且某一损伤可以导致其他的损伤。要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这是康复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关于活动和参与, 其包括全部的生活领域:如学习、应用知识, 一般任务与要求, 交流, 活动, 自理, 家庭生活, 人际交往和关系, 主要生活领域, 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人的活动及参与对于健康来讲都是必需的, 其活动及参与的程度和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 活动及参与采用活动表现和能力两个限定值来评价。例如, 对某种残障情况来讲, 是否借助辅助器具, 有无人力协助, 其活动表现和能力是不一样的, 可反映不同的活动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尽管不能消除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的损伤, 但能力受限却可以改变。许多手段均可以使残障者的能力得到改善, 例如通过无障碍环境改变, 可以提高活动与参与社会的能力,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ICF的背景性因素, 是指个体生活和生存的全部背景, 即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一是残障人用品和技术, 如假肢、矫形器、日常生活自助具等辅助器具, 公共设施、私人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及建筑用品的技术等。二是支持和相互关系, 社会的支持、家庭的支持, 对功能障碍者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会加重其残疾及功能障碍程度。三是态度, 改变社会对残障者不正确的态度, 不要歧视残障者, 应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障碍问题。四是服务、体制和政策等。此外, 还包括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造。

社会康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51 (39.3±6.7) 岁;病程2~8 (5.7±1.2) 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1~52 (39.1±6.6) 岁, 病程2~9 (5.6±1.4)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 (1) 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2)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排除意识障碍及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社会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 (1) 给予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 根据治疗目标和患者特点,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认知疗法训练、行为训练、与人相处训练等, 每次训练30~40min, 3次/w, 治疗1个月; (2) 认知疗法训练:对常见事物、日常生活、人的各种情绪识别等共30个项目, 采用图表方式阐释、说明, 护理人员需耐心讲解, 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3) 行为训练:治疗师采用图表及实际示范方式, 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进行演示, 并引导患者进行演练, 积极校正患者的不恰当之处; (4) 与人相处训练:将患者集中在一起, 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 鼓励患者互相了解, 友好相处, 交流其认为生活中美好的事情, 共同进行互助与合作的劳动, 同时, 进行家庭关系训练, 指导家属与患者就日常生活事物积极沟通, 不断演练模拟在家中服药的场景, 告知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药的必要性。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和日常精神科护理。

1.3 评价标准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 评价患者社会功能某方面的缺陷程度和疗效, 包括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5个方面, 分数越高, 社会功能缺陷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阴性因子、一般病理因子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患者阳性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IPROS评分

研究组IPROS各项因子分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 病程迁延, 病残率高,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意志力退化、思维能力下降、生活技能受损[3]。陈振云等[4]研究表明,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注重药物治疗、社会技能培训、家庭心理教育、支持性就业等整合治疗, 以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设计的社会技能训练为重点, 其通过建立正性期待, 保持患者应有的社会能力, 逐步改善社会功能缺损[5]。认知疗法训练采用的图表方式简单、实用, 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行为训练有助于患者重塑扭曲的行为规则, 与人相处训练可帮助患者改进与人交往的能力, 增强了互相的理解和支持, 培养了患者的参与意识, 家庭关系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品质,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帮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疾病, 促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6,7]。本研究中分别采用社会技能训练联合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 旨在探讨社会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 结果表明:研究组阴性因子、一般病理因子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IPROS各项因子分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同赵成等[8]研究结果一致, 证明社会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满意, 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

综上所述, 社会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效果确切, 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传安, 张自学, 吴本波, 等.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3) :620-621.

[2]杜荣荣, 徐燕, 陈思思.心理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 2012, 10 (12) :1023-1025.

[3]蒋菊芳, 姚敏红, 费静霞,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2 (12) :868-869.

[4]陈振云.护理技能培训中加强护理评估能力培养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4) :944-944.

[5]李萍, 赵辉, 刘艳星, 等.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康复影响[J].上海护理, 2012, 12 (2) :14-17.

[6]黄楠, 陆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J].上海精神医学, 2012, 23 (6) :368-375.

[7]付可登.社会技能训练对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 2012, 25 (6) :86-88.

社会康复 篇11

1 传统视角下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康复过程的问题

1.1 以病理取向为主, 忽视病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由于学科之间的界限, 更加细化和限定了不同领域的分工, 即是在医疗卫生领域, 医生、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角色都相距甚远。由于长期以来, 护理人员作为医疗领域的最末端, 这部分群体主要以协助医生、看护病人、料理相关事宜为职责, 在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和使用方面, 主要集中于其在上述方面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主要以补充者的角色出现, 目的是为了协助医生改善病人的病情, 促进其康复。这种导向的护理实践, 以病理为核心, 强调了病人的病理性需求, 忽视了结核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状况和需求。这容易导致结核病人在康复过程中产生被歧视、被排斥、被隔离等焦虑、悲观、忧郁心理问题[1], 不利于其有效康复。

1.2 结核病人的角色模糊、角色困境与冲突明显

由于结核病具有易传染性、病程长、显效慢等特征, 当结核病人被诊断为结核病时, 其自身会出现剧烈的角色转变:从“正常人”变为传染性“病人”, 他们对自身的角色认同出现危机, 在两种角色之间进行选择时, 出现了明显的角色困境和角色冲突。而传统的医护观念一般较难注意到结核病人的这一特性, 结核病人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受到阻断, 容易导致其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象。这期间, 若结核病人得不到亲人、朋友的积极关心和支持, 在以疾病康复为导向的医院环境中, 容易加剧病人的不良情绪, 会产生精神性妄想、支持性缺失、歧视性耻辱等状况[2], 进而会通过医、患, 或者护、患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是易于出现类似温岭事件的直接诱因。

1.3 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态度参差不齐, 缺乏关怀理念

护理人员处于医疗领域的末端, 在医疗护理知识、技能、态度及行为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护理人员对结核病人的关怀是其人性和情感的体现, 是一种专业性关怀, 其能力主要体现在利用以关怀信念、关怀伦理为精神基础, 给予病人爱的体验[3]。医护人员关怀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最后对患者关怀护理的效果。相关调查显示, 有42.9%的护理人员缺乏循证实践素质, 55.4%的护理人员仅是初步具备循证护理实践素质[4]。同时, 医院对护理人员人文方面教育与培训还不够完善, 护理实践还不到位[5]。表明目前在医护领域护理人员的实践素质和护理态度等方面参差不齐, 在对待结核病人康复时, 人文关怀理念未能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些方面很难让病人在康复过程中感受到温暖。

2 社会工作理念及其对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的启示

社会工作是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 通过提供助人服务、倡导公民参与和影响社会政策, 帮助弱势人群、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利益以及整合社会关系等[6]。其本质是整合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逐渐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7,8]。因此,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 如同理、关怀、自决、接纳、个别化等, 对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康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1 同理

同理是社会工作的首要价值理念。所谓同理是指设身处地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和处境来考虑问题, 有助于从服务对象实际出发, 找出有效的问题应对机制。护理人员借助同理理念, 是指在帮助结核病人康复过程中, 除了帮助其进行病理护理以外, 要加强对其心理护理, 要尽可能站在病人的角度,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以此作为进一步促进其康复的重要原则之一。同理已成为护理人员实践的重要理念[9,10,11]。

2.2 关怀

关怀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原则。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根本理念和宗旨, 即通过帮助服务对象, 让其学会自助, 并帮助别人。社会工作的关怀原则, 很大程度上就是“助人自助”理念的体现。在护理实践中, 护理人员坚持关怀的原则, 秉持人本理念和价值观, 在帮助结核病人疾病康复的同时, 让其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心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 既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建立, 也有助于病人在积极、健康心态下促进其康复进程。

2.3 接纳

接纳在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无条件地接纳与对待, 而不论其身份、地位及各种特征;接纳是社会工作有效建立专业关系, 介入服务对象问题, 回应服务对象需求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可以借助无条件接纳的理念, 在结核病人康复过程中, 多一些对病人的倾听和关注, 对其处于结核康复时期予以接纳, 为病人创造一种无歧视、无隔离的环境气氛, 降低或消除结核病人的不良情绪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4 自决

自决即案主自决, 是指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通过与服务对象一起面对其处境和问题, 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并由服务对象自主决定、自行选择困境解决策略的过程。在护理实践中, 护理人员可以坚持结核病人自决的原则, 多听取病人自己的心声和需求, 让他们对自己的康复事宜具有自主决定权和独立选择权。尊重病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是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2.5 个别化

个别化是指每一个服务对象都具有自身的特质, 他们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特征和需求;进而在面对服务对象困境和需求时社会工作需要特殊地、个别化地应对每一个服务对象。同样在结核病人的康复进程中护理人员不能将所有结核病人视为具有共同特征或需求, 而要考虑结核病人的不同类型、家庭环境要素、个性特征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 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社会工作视角下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的主要角色

结合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对护理人员的启示, 护理人员在结核病人康复过程中可以扮演如下角色。

3.1 服务提供者

护理人员在结核病人康复过程中进行的护理, 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服务。因此, 护理人员扮演的首要角色, 就是服务提供者角色, 这是由护理人员的职业属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敬业, 这是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 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对于当前护理人员中存在的护理实践素质不高、态度积极度不够等现状, 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本位, 培养其敬业精神, 是根本要求。

3.2 同行者

所谓同行者, 即与服务对象一起面对其所处困境和问题, 共同寻求应对困境之出路。结核病人除了面对疾病康复之外, 还面临着角色适应、角色认同的任务, 同时, 在此过程中他们还承受着被歧视、被排斥、被边缘化等现象造成的压力和困境。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扮演同行者的角色, 与结核病人一起, 支持与陪伴、关怀与接纳并存, 帮助结核病人共同面对上述困境, 促进其早日康复, 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3.3 管理者

管理者角色是护理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每个护理人员可能面对着数个、数十个病人不等, 他们对于病人的康复进程, 日常生活状况, 以及病人生活习惯、用药等方面具有直接的管理职责。虽然护理人员一直在践行这一角色, 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出现管理不当、管理过度或者管理缺位的现象, 因此, 结合社会工作的人本理念, 今后在协助结核病人的康复进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实施人本理念下的管理职能。

3.4 资源整合与政策倡导者

由于结核病人面临的不仅是疾病康复需求, 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还面临着生活料理、经济困难、精神心理抚慰等需求, 在护理人员缺乏满足上述需求之能力的前提下, 可以帮助病人链接资源, 如向本院心理科或医务社工科进行转介。同时, 护理人员处于医疗领域的末端, 最能了解和倾听病人心声, 可以通过了解病人对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评价, 倾听他们的诉求, 进一步向医院, 甚至相关卫生决策部分进行政策反馈与政策倡导, 以推进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从制度性根源的角度缓解和消除不和谐医、患和护、患关系。

4 社会工作视角下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的基本策略

结合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探索护理人员介入结核病人康复的基本策略, 对于改进目前医疗卫生领域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和冲突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改变原有工作思维和模式, 创新护理工作机制

在新型医学模式指导下, 改变传统的、以病例恢复为取向的工作思维模式, 坚持“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多元一体的医学模式, 不仅关注病人的生理恢复, 更要注重其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及其对生理康复的重要性, 进而不断创新现有的护理工作机制。

4.2 履行人本理念和多元角色, 创造和谐就医环境

在结核病人护理过程中, 坚持同理、关怀、接纳、自决、个别化等人本理念, 积极发挥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的服务提供者、同行者、管理者、资源整合与政策倡导者角色优势, 可以为病人创造温馨、人性的就医环境, 也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的建立创造条件。

4.3 加强研究实践与反思能力, 提升护理人员能力

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具有较多的沟通、交流机会, 可以以此为契机, 加强自身研究能力, 通过对病人康复效果、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 进一步反思护理工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护理知识和技能, 改进护理态度等, 以从整体上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

4.4 反应诉求与倡导相关政策, 改善医疗卫生体制

上一篇:法律意识的增强下一篇:四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