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框架

2024-11-22

制度框架(共12篇)

制度框架 篇1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 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主要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特点。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 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提升幸福感和认同度, 使人民在参加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的过程中, 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文化创造力得到激发。这有助于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新建立, 让每一个人都有表达和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权利和渠道, 在个人和社群生活、公共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其次, 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引导, 使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 并且有利于激发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延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再次, 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维护文化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如果不改变原来封闭的文化生产体制, 提供不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产品, 别人就会抢占我们的思想阵地。所以,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性质

所谓公共文化产品, 指的是能为广大百姓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或设施, 如科技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提供的具有公益性的活动场所或者产品, 不以盈利为目的,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资源配置行为。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外部性效应, 提供是公共服务。其外部效应表现在:一是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在文化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方面, 在理论视野上表现为抽象的国家形象, 即所谓的政治文化、主流文化, 在构成软权力等方面集中表现在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外部效应方面。表现在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务向外积极而有效的扩散速度和水平, 为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 提供一个能够实现价值的文化共享平台。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文化是竞争力、也是软实力, 不管在理论界和实践界, 都被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平台和基础;其服务的速度、质量、效率、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源泉;其服务能力的提高也日益成为衡量和提高区域服务水平指标的测量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 既然属于公益性, 也具有排他性、竞争性, 在某种意义上, 文化服务具有“透明”的特点。所谓“透明”, 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也是视觉上的喜好程度的表现, 与观察者或者是观测者的观测能力与偏好有关, 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提供公共文化物品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

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或者物品, 以郑州为例, 如位于嵩山路上的碧沙岗公园、位于人民路上的紫荆山公园、位于名公路上的人民公园等均属于公益性的文化服务设施和场地。而属于准公共文化物品的, 如位于金水东路的河南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和位于嵩山路上的河南省图书馆等。具有公益性和排他性的文化物品, 如图书馆, 往往通过会员制, 如图书卡等形式来进行融资, 并为会员提供借阅、网上图书资源等服务。在图书馆, 往往会控制一定的流量, 通过发放阅览证、借书证, 建立排他制度和机制。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 往往通过销售年票和零售票相结合的方式, 获得融资。年票具有会员性质, 零售则具有市场性质。流量大的文化古迹, 在郑州如登封少林寺、塔林、嵩阳书院等, 对每天的流量进行加以控制。如对于俱乐部的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如青年俱乐部, 一般采用会员制的形式, 通过购买会员卡、其服务是非排他的, 但对于非会员来说则是排他的。

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各种文化历史遗存和已经建成的覆盖城乡的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 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段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信息系统, 如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等。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弊端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

1. 政府失灵或者市场失灵, 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在这里, 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以何种方式来支配和使用有限的文化资源, 从而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中, 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灵, 以及风险与不确定方面, 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产品生产状态的最优化已经不可能。对政府来说, 往往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而造成资源配置浪费的现象严重, 实现文化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利益整合几乎不大可能。在一个现实社会中, 市场失灵和市场失败绝不是极其偶然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失灵和市场失败, 才成为政府介入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理由和原动力。

2. 由于市场准入的壁垒, 造成资金流向单一。

市场的失灵或者失败就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同时也为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为投融资市场化运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致使资金流向趋于统一和单向, 使民间资本的运用不能自由地进出公共领域范围内,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 是一种市场的缺失, 阻碍了经济、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大发展, 无法形成一种合理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而又多方投资共建的文化繁荣景象。

那么, 如何选择呢?我们不得不引入另一个标准——公平准则。

3. 由于寻租的广泛存在, 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 致使公共福利减少。

所谓寻租, 指的是权力范围内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的不寻常现象, 这种现象极易造成人员腐败, 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前面谈到了政府失灵或者市场失灵是一切寻租现象的根源, 那么我们有必要追寻一种可以弥补的空间, 那就是公平。如何才能公平?又有那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呢?

所谓公平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 (韩康, 2005) 。因为评价的不同, 因而也会引发很多对公平的解释。国际上流行的有四种观点:一是市场主导型的观点;一种来自于罗尔斯主义的观点;第三种观点是平均主义;第四种观点是对平均主义的改良。市场主导型观点认为, 市场为经济当事人提供了相同的参与竞争的机会, 市场交易是自愿的,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公平的。第二种观点认为, 如果社会的不公平能够给社会的最底层或者是最弱者带来效益的话, 那么社会的公平程度就会提升。因此, 罗尔斯主义认为, 最公平的配置就是使社会中最弱者的效用最大化。第三种观点是让每一个社会都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是指对社会产品的平均分配。一般地, 人们并不期望这种分配的发生。第四种观点是对平均主义的改良。基数效用论使个人福利大小的衡量成为可能。上述四种观点虽给出不同解释, 但一定程度上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

4. 由于市场的失灵、缺位和错位, 导致公共产品不足或者过多的现象。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造成了资源配置的要么依赖政府, 要么依赖市场, 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很容易导致腐败, 配置资源的效率必然会得到弱化。这种情况下, 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资源的现象。如果任何市场体系放任自流, 包括文化市场, 都不可能有效运行, 市场上总存在着某些产品过剩, 而其他一些产品不足的状况。市场失灵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公共物品的失灵。在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领域内, 市场机制难以提供有效的供给, 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二是外部性失灵。它是一种和公共物品失灵有关的并源自共同使用特性的现象 (韩康, 2005) 。三是垄断性失灵。只有一家或者多家控制了整个行业或者某些领域, 在中国不乏其例, 俗称中国的”铁老大”、中国移动等等, 由于所出售的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而消费者不得不购买此产品, 从而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大于他所获得的收益,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严重影响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运作、抑制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从而引发市场失灵。四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的交易过程中, 由于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前, 往往会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由于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后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 以下简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样在交易过程中, 由于上述问题时常出现, 这就使交易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致使交易结果出现不确定状况。五是收入分配失灵。市场上, 收入分配的结果取决于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类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但由于参与市场竞争的起始条件不同, 收入的差异, 供求状况的差异以及市场的垄断等因素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差异。六是宏观经济的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规律。但宏观经济的失衡将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失业率的高低以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事实证明, 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依然欠缺。如何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后果, 就要靠公共部门来解决。

四、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框架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具有以下特征: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问题复杂化;主体多元化;范围扩大化理论和方法的丰富化。在这里仅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复杂化问题做一介绍。具体到政策问题的复杂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问题相关性;二是目标多重性;问题的动态性。

相关性是现代公共文化政策的主要政策视野之一。按照系统性观点, 任何因素 (因子) 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任何一个系统都与另外一些系统密不可分的。因此, 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价值标准, 不能只考虑现实的、直接的、直观的政策后果, 还必须考虑到未来的、间接的、潜在的政策影响。当然由于认识水平和现实条件的局限性, 每一项实际的公共政策都很难同时周全地判断所有相关的政策因素。但政策问题的相关性应当成为制定公共政策, 当然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是一种思维定势。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构架也随之具有多重性。而不同的政策目标, 如文化政策目标, 在理论上经常可能出现悖论, 在实践上经常可能出现冲突, 进而影响公共政策, 如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选择困难。当出现政策选择困难的情况下, 政策选择受邀价值标准在于兼顾与兼得, 其次在于判定轻重缓急。

对文化政策问题的确认问题,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客观情势的存在;二是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三是政策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四是属于政府及其有关政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五是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政策的表面化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宣传不实施, 而未能到到具体落实, 如, 文化政策宣传的很到位, 但不能落到实处, 也是无济于事。要靠实实在在的落实才能实现目标和愿望, 建设农村书屋过程中因为农村的资金不到位, 文化书屋也成为摆设。政策的扩大化问题表现在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 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既定的要求, 从而影响了原有政策目标的实现。还以拆迁为例, 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文化宣传必备的要件。由于拆迁的政策规定的扩大化, 其政策内容表面上看是顺理成章的, 但实质对于政策目标而言, 则往往是不合理, 甚至是不合法的。政策的损失是指一个完整的拆迁政策或者是文化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得到贯彻落实, 其余的则被遗弃, 是政策内容残缺不全。以农村书屋为例, 从上而下, 政策是完好无缺, 但在执行过程中或者资金落实过程中, 由于资金的落实不到位致使农村书屋不能很好的实施, 造成农村书屋只有名义上的实质上是不存在的现象。政策替换则是另一种情况, 实施过程中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 实质上已经背离了原政策精神的内容。

公共文化政策的调整, 包括政策各个要素的调整和对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的调整。大致有目标的调整、方案的调整、执行措施的调整、政策关系的调整和政策主题与作用对象的调整等等内容。由于文化政策的资源不足或者文化环境政策改变, 都有可能导致文化政策的调整。在目标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新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客观实际, 新目标不是对原目标的全部否定或者全部修改, 而是扬长避短的修改;新目标的指定要注意新旧目标的统一和衔接, 对不一致的内容要做好沟通和协调, 做到宣传到位;对目标设定要留有余地, 不能定得过死。政策方案是政策实施的根本依据, 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方案不完善而引起的。执行是公共政策的中心环节之一, 政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也会引起政策的调整。因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较大偏差或者执行中的措施不当或者执行方案安排不合理, 也或者是政策措施没有把执行中的具体细节考虑周全都有可能造成或者导致政策的执行措施或执行方案调整。又有可能由于公共政策问题的复杂多样和关联性, 因此在同一时间、统一范围内会有多个公共政策出台。有中央的、省级的、市级的、县 (区) 级的等等。他们都可能处于本部门的职责和利益出发, 主观上可能忽视其他部门或者地区的利益, 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或者重复交叉, 使得使用对象在多个政策中无所适从。对于这种政策关系, 公共文化政策部门应该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影响政策作用的发挥而造成供部门的资源浪费。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而造成的主体或者内部产生矛盾, 政策的作用对象出现抵制情绪, 影响政策的执行, 这时就要重新制定新的策略和方式, 消除作用对象的抵触情绪所产生负效应。

综上所述, 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框架不仅涉及到文化政策复杂化问题, 而且涉及到文化政策的确认问题以及文化政策的调整问题, 处理好这一些问题是解决并贯彻好公共文化政策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政策的效用,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存在着公共部门垄断, 效率低下;市场准入壁垒, 资金流向单一;广泛的寻租, 公共福利减少;政府投资公共文化的主体地位明确但又明显缺位和错位等制度问题, 不得不让人从制度层面上考虑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文章指出, 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在制度设计和制度框架上有所突破, 才能顺利实现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 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与服务的基本愿望。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概念,制度弊端,供给原则

参考文献

[1].韩康.公共经济学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6

[2].胡惠林, 杨丽萍.郑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3].曹沛霖, 陈明明, 唐亚林等.比较政治制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006

[4].裴志扬, 段建新, 赵炜林.城市群发展研究 (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丛书)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5].申振君, 肖新明, 赵炜林等.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 (由求是文化工作室创意)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

制度框架 篇2

校报编辑部 [2013] 1 号

江西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一、江西理工大学校报学生编辑部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是一个务实创新而又朝气蓬勃的学生团体,主要服务于《江西理工大学报》,参与版面策划、新闻采写、美术编排、稿件校对、报纸发放及相关新媒体运营工作,为校报提供新闻线索和高质量稿件。

二、江西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本着“务实、创新”的宗旨与各学生会、各社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各高校校报长期保持交流活动。追踪实事热点、传递校内新闻、访谈名师风采、抒发青春情怀。校报编辑部是学生与学校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校报编辑部所从事的校内采访为其成员提供了很多了解学校最新动态的机会,并让同学们的交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报刊的编辑工作给了学生们直接锻炼的机会;而每年的各种活动更是让同学们体会到了文笔创作的乐趣。

三、宣传报道学校的教育、学术、文化、体育、学院动态、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展示大学校园生活,采访老师和优秀学子,发展新闻及实践才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为规范和加强江西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的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交流氛围并进一步推进我校校报的转型和改革,使更多的同学在校报编辑部内得到锻炼和提高,充分发挥校报编辑部育人平台的作用,特制定本章程。

五、本章程为校报学生编辑部管理的最高准则,所有成员均须遵守,不得违反。未尽事宜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和程序予以补充。

六、本条例自 2013年 3月 1日起正式施行。

第二章 《江西理工大学报》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报》成立于1958年,下设老师编辑2名,学生编辑6名,实习学生编辑6名,美编组成员若干名以及近百名的学生记者队伍。江西理工大学报共4个版面,一版为校园要闻,2版为综合新闻,3版为校园时空,4版为文艺副刊。《江西理工大学报》每10天发行一期,覆盖人群包括江西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及部分校友。江西理工大学校报编辑室成员每年进行一次换届。

《江西理工大学报》自1958年成立以来,现已成为江西理工大学校园里最热门的一份报纸,经过学校和众位老师及学生编辑的努力,致力打造一份成为每位老师和学生都喜爱的报纸。

第三章 组织概要

1、人员设置

1、学生主编

负责校报整体工作的规划与把控,协助校报编辑部老师开展好校报编辑部的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编辑会议并负责与校内外其它校园媒体开展交流活动。完善校报编辑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负责好校报的某些栏目,不断推进校报的改革与创新。

2、学生编辑

积极策划校报各个版面,组织广大学生记者重点开展一些大型采访和专题报道活动,对来稿进行审核和修改,组织人员对报纸进行校订,发放和邮寄,积极参与到校报编辑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来。学生编辑要对每期报纸的大体规划有大致了解,以便解答其他同学来稿的疑问。其中美术编辑要负责好校报的排版工作。

3、实习编辑

积极熟悉校报编辑部的各项工作,协助老师和正式学生编辑完成各项工作,主动参与校报编辑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完成校报的审核与校对工作,并积极向校报编辑部投递各种稿件。实习编辑将作为选取正式学生编辑的重要后备力量。

4、学院校报负责人

负责各学院办公楼报纸的发放,积极参与并完成校报的各项采写工作,及时向校报编辑部反映和报送学院相关动态,参与完成校报编辑部的各项评先评优工作并积极向校报投递各种稿件。

5、校报驻各校区记者站负责人

积极反馈各校区动态,组织各校区学生记者积极向校报投稿,带动起各校区的宣传氛围,定期到校报编辑室领取报纸。

6、学生记者

完成校内各类新闻的采写工作并积极向校报编辑部投稿。

2、部门设置

1、核心编辑部

由四个正式编辑及六个实习编辑组成。对总体工作做宏观上的把控、审核校对稿件、对校报邮箱进行轮流值班,按时对来稿进行处理和反馈并分组负责每一期校报的整体工作。

2、专题策划部

四个编辑牵头组织人员来做。负责大型专题专版的策划组织与采写。

3、办公室

王立鹏、姜青秀牵头来做,具体人员待定。负责校报稿件统计、优秀稿件评比、安排值班与考评及做好会议记录等工作。

3、新媒体与摄影部(即记者团新媒体部)

郭伟、周洲牵头来做。负责校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运营与认证及校报相关摄影图片的拍摄与收集工作。

4、版面设计部

陈珂林、戴淑文牵头来做,具体人员待定。负责校报的版面设计及排版工作。

5、组织与发行部

池泽相牵头来做,具体人员待定。负责校报的发放与邮寄及征文和其它一些活动的开展。

5、理工评论小组(肖周文负责)

负责评论性稿件的收集与整合,依托理工评论版块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见解,展现自己风采的平台。

6、人物访谈小组(王立鹏负责)

负责校园先进典型的人物专访工作,采访对象涉及校内优秀学生老师及校外杰出校友,新学期开辟的桃李芬芳版块将由该组成员负责。依托人物访谈阵地,展现出我校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7、校园视点小组(欧阳智慧负责)

追踪实事热点,聚焦校园话题。该组成员主要负责不断策划新的贴近师生的热点话题,并组织人员不断进行专题报道,使报纸更贴近学生,更贴近读者,切实反映出我校广大师生的心声。

8、文学天地小组(待定)

负责文学稿的收集、挑选与修改工作,依托文学天地版块为我校学子提供一个抒发青春情怀,展现文学素养的平台。

9、江西理工大学报驻黄金校区记者站(钟云娟负责)

10、江西理工大学报驻西区记者站(陈洁负责)

11、江西理工大学报驻南昌校区记者站(待定)

第四章 成员权利与义务

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校报编辑部各项制度,维护校报编辑部的形象和声誉。所有成员在校报编辑部内平等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1.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校报编辑部及其小组会议。确有特殊事宜不能参加者,必须提前电话或书面向4名正式学生编辑请假。

2.成员应积极学习,加强个人新闻理论素养。成员应积极参加校报编辑部及记者团组织的新闻业务培训。

3.以老带新制度是校报编辑部的优良传统,新成员都将由老成员带领,熟悉校报的历史和氛围,感受校报的精神与活力,学习新闻采写的流程与技巧等。新老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以实现能力与友情的共赢。

5.成员应积极参加校报编辑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加深对校报的了解。正式活动须积极参加。

6.成员应积极在例会上根据能力接任务,对校报编辑部分配的任务,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有特殊事宜不能按时完成的,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向编辑部老师和学生主编说明情况。

7.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时间。精力分配,不要因工作而影响学习。也不要因学习而影响工作。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应一心一意。

第五章 制度体系

1.例会制度

1)全体成员大会

<1>.一月开展一次,会上做好当月优秀稿件的考评工作,并进行读报、品报活动。总结一月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为下一月工作做好规划。

<2>.要求全体成员到会,地点定在校报编辑室,会上进行点到,有事要提前向学生编辑请假,并说明原因,到会情况将作为年终评先评先评优依据。

2)各小组例会

两周一次,地点校报编辑室,由各小组按照例会时间表自行开展,要求小组成员到位,讨论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设一把校报编辑室的流动钥匙,方便各组开会使用。

2、奖惩制度

1)及学期末表彰

<1>.每年年终记者团评选“十佳学生记者”及“优秀学生记者”,校报编辑部有相应名额。

<2>.每学期末根据成员表现评选10名校报编辑部优秀工作者,并颁发荣誉证书。

<3>.每学期末评选出校报编辑部优秀部门及优秀专栏各一个。

2)月度表彰

每月在月度例会上评出5篇校报优秀稿件,支付相应附加稿费,并颁发荣誉证书。

3)扣分项

<1>.凡成员全体成员大会请假,第一次请假扣除个人积分中的 1分,第二次请假扣除 1.5分,第三次扣除 2分,依此累计。

<2>.凡成员全体成员大会上无故迟到者,第一次迟到扣 2分,第二次迟到扣 3分,第三次迟到扣 4分,此止。

<3>.因个人不良表现对记者团或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扣除个人积分 5分,并予以通报批评。

3、请假制度

<1>.全体成员大会及校报编辑部的各项集体活动,如需请假需提前向钟老师或学生主编请假并说明原因,学生主编要据实予以登记。

<2>.部门及小组例会需提前向部门及小组负责人请假,部门及小组负责人做好登记以方便以后评先评优工作开展。

<3>.审稿、校稿、发报纸等各项工作要按要求按时完成,如确有事情需向老师说明并最好找人来替代,保证工作按时完成。

4、邮箱反馈制度

<1>.各个栏目的负责人要每天定期登入校报编辑部邮箱,对相应来稿予以回复。

<2>.回复内容如未录用应说明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如稿件录用,应及时通过邮件通知作者。

<3>.回复人应在回复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方便来稿人询问。对已处理完邮件,应加上红旗标志。

<4>.所有编辑与实习编辑都应经常登入校报公共邮箱,查看来稿,了解校报的最新动态。

5、发行制度(池泽相负责完善,制作工作安排附表)

6、对外交流机制(王立鹏负责完善)

<1>.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江西高校传媒联盟举办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与省内外其它高校校园媒体进行交流活动。

<2>.要求校报编辑部的各位成员在非常校园网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并以江西理工大学报的名义多发文章,加强与其它高校学生记者的交流。

<3>.积极参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及江西高校传媒联盟开展的各项评优评级活动,扩大江西理工大学报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协助做好校媒的各项工作,如相关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等。(有偿)

<5>.积极通过微博、QQ等手段加强与其它高校校园媒体的交流与互动,尤其要在江西理工大学报官方微博这一块要体现出这一点。

<6>.不得对外发布有损江西理工大学及江西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形象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一经发现将予通报批评并在评先评优时做扣分处理。

<7>.对外参加交流活动时要积极向上,勇于在各方面挑战与表现自己,以展现出我校学生记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附:

校报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u/3197760687

校报腾讯官方微博地址:http://t.qq.com/jxustbao

制度框架 篇3

关键词:金融风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框架的构想

一、中国银行体系现状分析

任何理论都要放到具体的环境里研究才有意义,所以有必要了解中国银行体系的现状。

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从银行自身来看,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2.从监管者角度来讲,其监管水平尚待提高。

3.从储户角度讲,我国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机制使广大储户缺失存款保险的理念。

4.从制度建设方面考虑,与存款保险相配套的法律机制尚在建设之中。

总之,中国银行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我国各种类型的银行并存,其发展又良莠不齐,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确有难度。

二、制度构想

1.结合国情,下面将论述对我国存保制度框架的构想。

组织形式。个人认为比较适合中国的是官银合作这种形式。因它既克服了完全官方出资情况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政府负担过重的缺点,又克服了完全存款机构出资情况下运营成本高、参与积极性差、救助能力有限的缺点。保险资金的后期运作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成立存款保险基金。基金投资于安全性好流动性高的产品。

2.职能定位。这方面,个人认为中国的存款保险机制可分“三步走”。成立之初,为了扶持该机构的发展,存保机构隶属中国银监会。同时为了不破坏现行的监管体系,存保机构只执行单一的“存提款箱”职能,即只负责收取保费以及负责问题银行的赔付。随着存保机构的成长和监管机构监管协调能力的增强,可以赋予存保机构“风险监管”的职能。其运作机制为:存保机构利用从银监会定期获得的投保机构的资料,设计并计算一系列与风险相关的指标并进行监控,一旦某家机构的指标出现异动,存款保险机构有权对该机构进行调查。由于存款保险机构侧重“风险监管”,就与银监银监机构侧重“合规性”监管区别开来,避免监管的交叉浪费。最后,当存款保险机构能“独当一面”时,可从银监会独立出来,除充当“存提款箱”外,集监管、资金援助和破产处理等职能于一体。真正与央行的、银监会并列成为金融体系的三大“安全网”之一。

3.保险范围及方式。目前我国存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等各种形式的存款机构,为了有效避免逆向选择,上述机构都应参加存款保险。保险标的为上述机构的本币存款,包括居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支票存款等。由于存款保险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像银行同业存款、政府存款、以及投资理财类存款等应排除范围之外。与上述保险范围相适应,必然要选择强制性的保险方式。我国国有大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其他银行规模无法与之匹敌,面临的风险相对也较大。如果不实行强制保险方式,难免出现国有银行不参保只有风险较大的银行参保的逆向选择的现象,而这不仅对存保制度的发展不利,还会使中小银行由于成本的提高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4.保险额度。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存保制度设立之初应主要考虑增加存款人信心,稳定金融系统,所以应首先实行全额存款保险,择机过渡到部分存款保险。而一开始实行全额存款保险还能给储户一个逐渐适应的心理缓冲期。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使我国储户认为把钱存到银行,国家必会保证存款的安全,不存在“银行倒闭,存款收不回来”的可能。如果在这种背景下实行限额保险,必会引起储户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效益较低下,广大农民承受经济损失的能力又很有限,在限额保险下,一旦农信社系统出现问题,必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稳定。综合考量,初期我们应实行全额存款保险。至于限额保险的推出时机,个人认为应在经济稳定向上,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有一定的竞争力及风险承受力,还有储户对存款保险有一定的接受力时推出最好。有人可能会质疑制度之初实行全额存款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我认为,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机制使我们的银行体系内积累的道德风险已相当高,致使新推出的显性保险制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立即解决它,所以制度建立之初我们的着眼点可以不用放到道德风险的解决上。我们的着眼点在于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将没有受惠于隐性存款保险的中小银行纳入体制之中,使它们和国有大银行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通过这种民主层面上的进步向世界昭示,我们正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

5.保险费率。考虑到我国银行规模大小不一风险差别很大,同时我国银监会没有形成成熟的监管评级制度,商业银行也没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决定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最好采用简单差别费率这种方案。其思路是保险费率由基本费率和风险费率组成,基本费率由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小而定,风险费率由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来确定,由于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率这两个指标都可以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得到,所以这种方法简单可行,满足公平原则外还形成一定的正向激励,可以防范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陈丹: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财经界,2007

[2]梁万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思考。浙江金融,2010(05)

浅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框架理论 篇4

一、扩展的制度框架理论

制度构架的拓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它将制度界定为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禁止着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起源将制度划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 它体现着过去曾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其例子即有习惯、伦理规范、良好礼貌和商业习俗, 也有盎格鲁——撒克逊社会中的自然法。违反内在制度通常会受到共同体成员的非正式惩罚。” (1) 从新制度经济学内在制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属于内在制度的范畴。“大量的内在制度根据经验不断演化并控制着人们的交往。人们长期保存内在制度, 因为有些人发现了它们并觉得他们有益。最初, 内在制度使与他人的交往成为可能, 而一旦这些行为规则扩展开来, 得到了广泛的遵守, 这使交往变得更加容易。” (2) 内在制度按其监督遵守情况和惩罚违规方式又可以分为非正式的内在制度和正式的内在制度。非正式内在制度以非正规的方式发挥作用, 不会引发有组织的惩罚, 但会受到非正式的监督和制裁。道德、风俗、习惯等都属于这种规则。正式的内在规则虽然也是经验产生的, 但它们是在一个群体内以正式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被强制执行的。内在制度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促进人们准确预期, 减少成本, 促进合作, 对维护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以前面所说的讲真活这一品德为例, 如果人们较普遍的保持诚实, 那么这个社会中合作的成本就会很低, 大量合作可以达成。如果一个社会欺骗成风, 各类主体终日担心自己遭欺骗, 并揣测怎样能够骗人且不受惩罚, 那么这个社会人们的交易就很难达成, 合作的成本就很高, 社会难以有效地运转。

外在制度被定义为人为设计出来由公权力机关强加给社会的规则, 外在制度是自上而下地强加而执行, 它的设立和执行需要一批代理人, 这些代理人通过一定程序获得了权威。法律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制度。外在制度不仅配有惩罚措施, 而且这些措施是通过各种正式的方式强加于社会的, 比如法律通过警察、法院、监狱等机关来强制实施, 或者说强制通过公权力来实施。

二、外在制度的优势

(一) 外在制度比较明确

内在制度如风俗、习惯、道德等往往含义比较模糊, 没有得到清晰的阐述, 也就是难以被足够广泛的理解。外在制度则不同, 由于它是有政治权威的代理人通过严格的程序创设出来的, 而且往往具有成文的形式, 并有对这些规则进行解释的专门机关, 这就使这些规则容易被认识, 从而节约了人们了解信息的成本。可以想象一个商人到某地去做商品交易, 但当地有独特的交易风俗习惯, 如果不了解, 势必大大影响其交易的达成和执行, 而如果它想事先准确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 他可能要咨询有关的人士, 这就可能需要他支付大量的信息成本。而如果这种风俗或者习惯用法律编纂出来, 这位商人就会很容易找到这些信息, 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再者, 内在制度含义含糊, 容易被任意的解释, 这也增加了人们合作的风险, 而外在制度在这方面可有效避免。

(二) 外在制度的惩罚更具确定性

违反内在制度的人大多是受一种自发的裁决, 这种自发的裁决往往带有很大的偏见和倾向性。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一个受欢迎的演艺圈的名人做了败德之事很容易被人们宽容,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人们对他的谴责则严重的多。“为了限制任意性和偏向性, 共同体的领导人, 其声誉系于‘公正’的得失会被选为裁判者。‘公正’在这里指他们不偏不倚地保护人们, 使人们免受他人的强制, 并在法律面前对每个人一视同仁。裁判者可以公正地发展和制定其据以裁判冲突的规则。外在规则的制定响应了这样一种要求, 即不仅必须做到公正裁决, 而且必须让人看到将会公正裁决, 以便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性影响。” (3) 而且外在制度还可以强化国家机关对裁判者的监督。

(三) 外在制度的正式惩罚更有威慑力

内在制度大多靠自发的方式进行惩罚, 即使违反了规则也容易逃避惩罚;而且内在制度的惩罚缺少层次, 违反了内在制度受到的惩罚是同一种形式, 只是轻重有些区别。这些因素导致内在制度的威慑力不足, 难以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外在制度则不同, 它由统治者制定, 以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 有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实施工具, 违反了外在制度往往会遭到主动追究;而且外在制度的惩罚措施从轻到重很有层次性, 可以保证对各种情节不同行为保持强有力的威慑, 从而达到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

(四) 外在制度更能促进契约的达成, 避免囚徒困境

契约的达成和执行往往需要一个第三方提供保证, 如果国家担任这个第三方的角色, 显然比其它的非政府机构更值得信赖, 从而促进契约的达成。这种合作避免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两个囚徒不能进行合作而使他们的处境变得糟糕的情况。在他们受审时, 他们不能确定是应该拒绝供认使他们都无罪, 还是应该供认把责任都推给另一囚徒, 使自己免责。我们假设有A和B两个囚徒, 如果A和B都拒绝供认, 则A和B都无罪;A如果供认, B不供认, A无罪、B有罪;如果A不供认B供认, 则A有罪B无罪;如果AB都供认, 则AB都有罪。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进行合作, 两个人都将无罪, 这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如果AB无法串供, 他们为逃避责任互相揭发, 则他们的处境会很糟。这说明人们如果不能进行合作, 就会出现囚徒困境。而外在制度的存在, 因为有国家政府这一个第三方来促进合作, 有效地避免了囚徒困境。

(五) 外在制度可避免内在制度发挥作用时的歧视和排外

内在制度只适合在一个比较熟悉人群里发挥作用, 在这一人群里, 人们彼此熟悉, 对别人的信用状况比较熟悉, 交易的信息成本很低;如果一个人违反了规则, 他就会遭到这个群体的排斥, 他将无法在这个群体里获益, 这种惩罚会促使他遵守规则。为减少信息成本, 这个群体的人数不能很多, 规则的有效运行需要它排斥圈子外的人。正因为这种限制, 内在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难以创造出规模经济, 而外在制度则可保障所有人进入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正是因为外在制度于内在制度相比, 有这样多的优点, 如果将内在制度编纂出来, 将其转化为外在制度, 往往更加有效。

但外在制度也有其缺点, 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他的运行成本是比较高的, 因为其运行成本的高昂, 一个社会所能承受的外在制度必然是有限的, 社会不可以无限度的将内在制度转化为外在制度。而内在制度运行成本是比较低廉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人类社会中存在不可计数的内在制度。

参考文献

①[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韩朝华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36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 韩朝华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120页。

XX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框架规范 篇5

(讨论稿)

为进一步提高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科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保证集团财务状况长期稳健、健康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规范。其内容结构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重要手段与环节组成。随着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财务思想、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本制度框架体系,以适应集团经营发展需要。

本制度框架体系适用于首创集团及所属公司,集团计财部负责对其维护和修改,任何其他部门和公司不得擅自修改本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本制度体系所含各部分的具体内容,由首创集团计财部组织集团内外力量,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

一、财务管理体系和总体要求 一)财务管理体系

1、首创集团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2、首创集团对其所属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

首创集团已明确以所有者权益(产权)管理为管理核心,财务控制为管理主

线。

3、集团内各部门对财务管理的职责: 1)董事会: 2)监事会: 3)总经理:

4)计划财务部: 5)内部审计部:

4、外部审计师对财务管理的职责: 二)财务管理的总体要求

1、财务核算方面的要求:

2、财务分析方面的要求:

3、财务管理监督方面的要求:

二、集团计划财务部 一)计划财务部职责

1、财务政策

2、财务分析

3、计划、预算管理

4、资金管理

5、会计核算与管理

6、产权事务管理

7、财务统计与税务管理 二)组织架构图

三)岗位设置及职责

1、计划财务部负责人

2、预算管理

3、财务分析

4、资金管理

5、财务统计与产权管理

6、综合管理

7、会计核算与管理

8、出纳

三、会计核算要求与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可比性原则 3. 一贯性原则 4. 相关性原则 5. 及时性原则 6. 明晰性原则

7. 权责发生制原则 8. 配比原则

9、历史成本原则

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1.谨慎性原则 12.重要性原则

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会计政策框架

对于同一经济业务,原则上同一板块内各公司对同类会计事项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会计处理等应保持一致。一般性企业会计政策框架 1. 资产

1.1 短期投资 1.2 待摊费用

1.3 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 1.4 存货 1.5 长期投资 1.6 固定资产 1.7 在建工程 1.8 借款费用 1.9 无形资产 1.10 其他资产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1 流动负债 2.2 长期负债 2.3 所有者权益

3.损益表项目 3.1 收入

3.2 成本和费用

3.3 费用的预提与待摊 3.4 所得税

4.现金流量表项目

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认定

4.2 部分资产负债类账户涉及现金流量的分类 4.3 部分损益类账户涉及现金流量的分类 5.外币业务及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 5.1 外币业务

5.2 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 6.会计调整

6.1 重大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变更 6.2 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 特殊行业会计政策 房地产业会计政策 1.存货 2.收入

3.维修基金和质量保证金 4.费用的预提与待摊 金融业会计政策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交易席位费

3、自营证券

4、资产减值准备-《证券公司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5、收入

6、外币业务

三)长期投资核算程序

1、长期股权投资

2、长期债券投资

四)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1、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2、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

3、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

4、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抵销事项

五)《企业会计制度》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特殊政策 六)分部报告

鉴于首创集团拥有六大板块的业务,其风险与回报明显不同,因此应编制和报送分部报告。分部报告可按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分别编制。

1、分部原则

2、分部报表格式

3、分部报表项目

七)合并会计报表附注

1、公司的基本情况

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3、税项

4、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

5、财务报表项目附注的要求

6、具体的报表项目的注释要求

7、母公司财务报表有关项目附注

8、子公司与母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9、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10、或有事项

11、承诺事项

1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3、其他重要事项

八)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别披露事项

1、关于主要会计政策

2、关于存货

3、关于预收帐款

4、关于主营业务收入

5、关于行业、地区的分部报告

6、关于银行按揭担保情况 九)金融企业特别披露事项

四、内部财务管理信息报告体系

一)首创集团企业内部会计报告简要说明

1、目的

内部管理信息报告是以首创集团规划中的六大板块:金融、房地产、基础设施、工业与高科技,商业与贸易,旅游酒店为基础设计的报表体系。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管理层对各板块进行资产控制,经营业绩分析,预算制定与跟踪以及生成合并报表的要求。

2、报表内容 1)编制原则 2)报表结构 3)报表编码 4)报送时间 5)填写要求

二)主要内部财务管理信息报告的说明

1、财务报表及主要明细表说明

2、管理分析报表

3、其他报表及明细分析表

五、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框架设计 二)综合分析

1、财务比率整体分析

2、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3、综合陈述 三)具体分析

1、盈利能力状况分析

2、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3、资产运营能力状况分析

4、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四)财务风险预警

1.财务风险预警信号:

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六、财务决算报告 一)概述

1、报告的作用

2、报告披露信息的原则

3、披露框架及要求

4、持续的披露

二)财务决算报告框架

七、财务程序 一)付款程序 二)支票签署 三)预提和预付款 四)固定资产管理 五)银行调节表 六)月结程序

1、出纳

2、总帐会计

3、各类会计及统计报表

八、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三)财务预算的形式及其编制依据

1、业务预算

2、资本预算

3、筹资预算

4、总财务预算

四)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1、财务预算规划流程图

2、财务预算编制程序

3、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五)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六)财务预算的调整

七)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八)财务预算的实施

1、预算编制组织

2、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程序

3、预算编制实施时间表

九、资金管理 一)、集团资金管理规划 二)优化资本结构 三)优化资本成本

四)资金管理的具体论述

1、筹资融资管理

2、贷款担保管理

3、对外投资资金的管理

十、授权 一)概述

1、董事会:

2、总经理: 二)授权

1、原则与责任

2、行使授权与核准的一般原则

3、修改

制度框架 篇6

关键词委托-代理;激励约束;制度安排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委托—代理理论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Prinei-pal)如何设计出一种契约,以促使代理人(Agent)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而努力工作。标准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

1信息不对称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拥有企业的经营权,实质性地控制着企业,代理人对企业内部状况、外部环境更为了解。此外,对于一些专业化信息,如代理人的经营禀赋、努力程度以及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等,委托人因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信息的解读能力相对较弱,代理人因此拥有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难以被委托人感知的个人行为(努力程度、机会主义等)及具有很强隐蔽性的“私人信息”空间(能力大小、风险态度等),给委托人的监督和控制造成了很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2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的的研究,他认为人类具有自我利益需求,经济活动具有自身财富最大化的倾向。按照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人修正的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都有通过签订契约确定分工效果从而增加自身效用的动机。

二、委托-代理关系失效的原因分析

委托-代理关系一旦确立期,委托人期望代理人忠诚为其服务,通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来提高企业的产出绩效,进而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但因代理人利己主义倾向及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经常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背离,从而导致了委托一代理关系失效。

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下面利用模型Max∑U(Y,A,I,c)对委托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进行分析。其中,Y:委托人给代理人报酬;A:代理人的投入水平;I:不可控外生变量;c: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在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中,委托人给代理人报酬Y取决于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的产出绩效Q,即:Y=F(Q),代理人的产出绩效Q主要取决于代理人的投入A及不可控外生变量I,即:Q=Q(A,I)。

综上所述,对于代理人而言,在既定的契约条件下,委托人的监督成本C及不可控外生变量I都不是代理人所能控制的,代理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调整其代理过程中最佳投入水平,影响委托人给其的报酬Y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所以,代理人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Max∑U(Y*A,I,C)………………Ⅰ

对于委托人而言,其效用就是代理人产出绩效、代理人的报酬、代理人的投入水平、监督成本及不可控外生变量等几个因素的函数。其中,代理人的投入水平A和外生变量I不是委托人所能直接控制的,委托人能通过控制代理人的报酬Y及监督成本c来改变代理人的投入水平,进而影响代理人的产出绩效。所以,其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Max∑U(Y,Q*,A*,I,C)………………Ⅱ

由上述分析可知,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效用函数是不完全一致的。委托人追求的目标是如何以较小的代理人报酬Y和监督成本C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而代理人的目标则是如何以较少的投入A获取较高的报酬。

2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理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委托人无法准确判断代理人是否在忠诚且有能力地为企业服务,因而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此时,代理问题的产生也就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代理问题主要是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指委托代理关系确立之前,代理人利用其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使得契约的签订对自己有利。主要包括隐瞒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骗取委托人的任命,有限度地向委托人公开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环境,以图增加个人效用。所谓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不完全,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者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来达到自我效用最大化。基于代理人的“经济人”属性及委托人代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签约后,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行为选择,只能观测到某些结果,这就有可能产生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做出有损于委托方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努力程度低,风险偏好,在职消费及渎职收入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行为的选择规避了委托人的惩罚,获得大量额外收益,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3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契约不完备

委托一代理关系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委托代理双方不可能事前签订一个完备的契约。此外,契约的完备程度也与契约的成本密切相关,完备程度越高则其代价越大。代理人在“经济人”属性及信息不对称的前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有可能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选择。

三、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及契约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衍生出了诸如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及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等代理问题。因此,探索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及契约设计,以实现代理人的行为和委托人的期望一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在此,仍然借助委托一代理的效用函数进行分析。设委托人的收益为R,则R=R(Q,I),即委托人的收益取决于代理人产出绩效,且满足条件aR/aQ≥0(R为Q的凸函数),由上述分析可知。Q=Q(A,I),代理人产出绩效是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不可控外生变量的函数,所以,委托人的收益是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不可控外生变量的函数,即:R=R(Q,I)=R(A,I)。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努力程度A不能被委托人直接观测到,因此,委托不能按A来确定给代理人的报酬,此时,代理人的报酬Y就取决于由代理人的产也绩效决定的委托人的收益R,即:Y=y[R(Q,I)]。同时,代理人要想获得报酬y,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此将代理人在一定努力水平下的付出设为成本c,则c=c(A),且满足条件aC/aA≥0(c为A的凸函数),则代理人净收益为:Y-C=Y[R(A,I)]-c(A)

从代理人利益角度,只有当其收益Y大于他从其他市场获得的机会效益(设机会效益为u),代理人才会选择这项工作,即:Y[R(A,I)]一c(A)≥………………Ⅲ

在此,我们将这一条件称之为“参与约束”。

设委托人的成本s=s(Y,I)=s(A,I),在代理人选择接受

这项工作的前提下,委托人期望以付给代理人的报酬最小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即:S(A,I)一C(A)+U,则委托人的净收益为应满足:R(A,I)-S(A,I)≥R(A,I)-C(A)-U………………Ⅳ

如果代理人最佳努力水平A*使得式(Ⅲ)、式(Ⅳ)同时成立,即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效用的要求,实现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一致,在此将这一条件称为“激励相容约束”。

在此背景下,要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及契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报酬、机会效益以及委托人的收益、监督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委托人和代理人行为选择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形成一种均衡,以控制“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为此,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相互关系设计中必须对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1契约、制度与市场并行

激励约束机制是对激励和监督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要使得这一制度安排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则机制的设计应该包含契约、制度和市场三个层次。

首先,契约激励与约束。契约是委托代理双方确立委托关系的基础,也是激励约束的直接手段,其包含的关系是经济、法律等多元化关系的综合。契约的激励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与双方目标实现程度相关联的奖惩举措上,因此,尽可能完备的契约是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的基础。

其次,制度激励与约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有效运行是靠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保障的。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高效运行,就应该有一套以政府规制为基础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以此来规范代理人的行为,促进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此外,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委托代理双方不可能事前签订一个完备的契约,在此背景下,代理人就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委托代理双方的激励约束机制失效。此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以弥补契约不完备所形成的机制缺陷。

2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第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既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代理问题。此时,构建有效契约,激励代理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能主动与委托人的期望保持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便成为了委托人必然的选择。但因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单纯的正向激励不能做到完全有效,此时,还需要辅之以反向激励,即约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代理人高效运作。使得代理人既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偏离委托人的预期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激励和约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约束也是一种深层次上的激励。

第二,货币激励约束与非货币激励约束相结合。货币激励约束主要指经营者的个人收入激励。但代理人也具有社会属性,其目标可能趋向多元化,其追求的报酬中既包括货币收益(薪金、奖金、津贴等),同时也可能隐含非货币收益。因此,在进行货币激励约束的同时,应辅之以非货币激励约束,通过契约设计确定一整套影响代理人行为选择的机制,如职务消费、社会地位、权力欲望、成就感等。

第三,直接激励约束与间接激励约束相结合。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两类:一方面是指直接激励约束,如报酬、职务消费以及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是指间接激励约束,主要是指利用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约束,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未形成,激励约束仍以直接手段为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设计 篇7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发现、防止、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产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内部控制实际上是使企业内部各方面、各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体系。通过该体系, 在企业内部任何一个方面、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受到另一个方面或环节的制约, 达到防范舞弊或犯罪的目标。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 势必要强化内部控制。近些年来财务造假、偷税漏税、侵吞公司财产等违法犯罪案件屡屡发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失灵。因而, 通过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来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 以维护国家及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就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 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因为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它能合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经营的效率效果。通过实践证明, 得控则强, 失控则弱, 无控则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 靠的就是内部控制。企业只有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才能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传统内部控制设计的缺陷

1. 传统的内部控制设计忽视了风险管理

现行的内部控制设计主要以事项、流程为基础, 遵循业务的角度, 偏重于日常经营管理的遵循, 保证制度的遵循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主要以监督机制为主。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满足外部监管者的需求, 却忽视了对确保企业战略的实现和提高经营效率的管理控制的需求, 内部控制未能围绕风险管理、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等战略方面进行设计。

2. 传统的内部控制设计忽视了投资者的需求

内部控制的设计一般是管理者针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企业的状况而设计的, 而由于“经济人”的特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内部控制的设计过程中难免会给自己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以便寻求最大化的利益。而内部控制完全忽视了投资者的需求。由于制度设计缺陷, 内控机制成为“内部人的控制”。监事会成员多为公司职工, 下级“监督”上级, 监事会自然就成了“橡皮图章”。独立董事因为需要控股股东提名聘任, 为流通股东谋利益者很难获得“青睐”, 其“花瓶”的命运在所难免。政府任命高管、高管任命监督者、监督者监督高管, 最后形成“狗咬尾巴”式的怪圈。

3.传统的内部控制忽视了“软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设计过分地强调刚性的政策、程序等技术问题, 而忽视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因为人在内部控制中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 内部控制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道德、观念、态度、风格等, 如此设计的内部控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甚至会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新框架设计

1.营造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

企业控制环境包括公司董事会、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管理哲学、公司文化、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信息系统、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等。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 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最主要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此, 首先, 企业不但要从形式上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 而且要切实发挥以董事会为主体和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董事会博弈规则的建设, 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 使股东及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真正受到保护。其次, 要形成一个比较成熟, 具有长远控制、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机制。第三, 要加强管理阶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操守及价值观等软控制环境的培养与建设, 塑造长期、全面、健康的公司文化氛围, 使其成员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第四, 要强化公司组织结构建设, 界定关键区域的权责分配,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使公司具有清晰的职位层次顺序、流畅的意见沟通渠道、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体系, 为公司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 构建风险管理机制

国外对风险分析早已非常重视。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iesandthreats) 分析法, 就是风险分析的一种。企业必须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 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 考虑自己的生存和机遇。风险分析不仅要贯彻在公司战略目标的制订过程中, 而且要贯穿在公司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中。构筑灵敏的信息系统与监控系统, 对不利事件及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类、评估和控制, 当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 能相应地及时调整和应变。管理层应向董事会保证采用风险评估程序, 执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董事会要通过审计委员会等对管理层的报告进行审核, 公司的风险管理必须贯穿并渗透于公司控制的全过程。

3. 设立良性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 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及供、产、销等各个环节, 而控制措施是针对各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 因此, 企业制定控制措施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循环、付款循环、收款循环和理财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例如, 企业的采购循环就应注意请购单、订购单、采购单等的授权与审批, 要注意对采购的单价、质量、数量的审核等。

4. 建立广泛的信息与交流

信息与交流, 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 (人员) 、其他相关人员, 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 (人员) 及时提供信息, 并通过信息交流, 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 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在信息方面, 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交流方面也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统。

5.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性及实施效率效果的评估, 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自我评估可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 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 密切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 了解缺陷的位置以及可能引致的后果, 然后自我采取行动改进。

6. 充分发挥“软控制”的作用, 设计学习型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内部控制时, 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要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文化,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地学习, 使内部控制的效率最高。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并努力营造有利于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内部控制科学、有效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使得企业文化容易出现其某些方面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问题。所以, 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

7. 加强风险管理, 从战略角度设计内部控制

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 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 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 使用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进行评估, 并建立相应的处理模式, 即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而战略风险 (Strategic risk) 往往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整体业绩, 甚至影响企业整体经营的成败, 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 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提到战略的高度, 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 结合战略层面和经营管理层面去统筹考虑和设计内部控制。

8. 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设计内部控制, 同时考虑投资者的需求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过程不能仅从企业的角度、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同, 承担的风险也不同, 所以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各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权利和所应当承担的风险责任。

同时, 内部控制的设计更应考虑所有投资者的需求。因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有着较强的需求, 而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过程如同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样, 要符合投资者的需要, 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所以, 内部控制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法要求规则的制定者必须跳出自身的利益范围, 站在大众的角度, 来设计规则, 这是规则运行的良好前提。笔者建议由审计委员会和注册会计师共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并由管理当局执行, 同时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成员对管理层进行监督, 防止管理层舞弊。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 篇8

从国内看, 中国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侧重于城市和市民。目前, 城市居民大部分已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和农民却被隔绝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在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农民还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仍是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从国际上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的分散化经营特征以及众多的农村人口使社会保险的正规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非常有限。占世界人口3/5左右的20亿农村人口还没有任何类型的社会保障。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从本质上说, 社会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 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 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 减轻家庭负担, 增加农民福利, 促进社会和谐, 缓和社会矛盾, 降低社会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第二,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农村发展的“调节器”和“安全阀”, 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 通过对不同阶层和劳动者按不同的比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这不但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而且有利于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扩大内需,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极大地刺激农民消费行为, 实现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目标。

第四,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 实现社会公平, 保持社会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社会, 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定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五,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完成“十一五”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客观要求。

三、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分析

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1)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别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说来,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 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集中了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 农村社会保障程度仍然很低;二是农村地区各种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在东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养老制度、社会医疗制度的同时, 中西部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连基本生活也难以维持。

(2) 政府在农村推行的保障项目实质是社区保障, 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性质, 保障项目的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

(3) 传统的“土地保障”方式严重阻碍农村的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每个农村居民都获得了一块长期使用的集体土地, 土地成为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 形成了农村特殊的土地保障。同时, 土地保障职能的存在, 使得农村人口即使完全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他们也不愿放弃土地的使用权, 并仍将土地作为将来遭遇困难时的最后依赖, 这对农村农工商的合理分业、土地的规模经营以及农村城市化都是不利的。

(4) 现行农村保障项目管理混乱, 不够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不顺, 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成本高, 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费用曾占到实收保费的30%以上;基金运营不合理, 保值增值程度低。

2、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使城乡保障差别过大, 城乡劳动者的境遇不平等。我国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侧重于城市和市民, 农村和农民被隔绝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平衡发展, 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扩大了城乡差别, 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认识的误区, 政府在财政方面投入偏向城市, 对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偏少。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差, 自身缺乏利益诉求的渠道。

四、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1、各级党政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力争早日建成我国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2、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以指导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实践。

3、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普及教育和宣传, 增强农民的社保意识, 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首先, 要让广大群众有知情权, 宣传农村社会保障的法规及农民的权利与义务;其次, 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通过电台、电视等向农民群众全面宣传;再次, 政府定期对本地区社会保障执行情况向农民公示, 允许农民咨询和投诉。

4、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集体补贴能力和个人缴费能力, 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5、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构, 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职责分工, 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 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6、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 包括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潘莉.社会保障的经济分析.2006.

[2]左敏, 朱德云, 李森.社会保障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制度框架 篇9

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 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双重属性, 对财务信息的“充分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公司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 “软信息”日益成为各利益相关者挖掘“硬信息”价值, 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所以, 如何引导公司自愿批露更多有价值的“软信息”, 最大程度地做到“充分披露”, 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则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公司“软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机制

对于“软信息”, 公司管理层同时存在自愿披露的推动力和制动力, 所以公司既不会“一言不发, 三缄其口”, 也不会“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公司外部环境决定着这两种力量的消长, 双方的合力决定了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内因是决定自愿披露的根本动力, 所以只有先分析公司自愿披露的内在机制, 才能因势利导, 制订科学制度, 实现公司“软信息”的充分披露。

(一) 公司自愿披露的内在推动力

1、经营者的薪酬合约。

经营者薪酬合约推动公司管理者自愿向所有者披露财务信息。上市公司是一个“契约”集, 公司管理层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财务信息是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签订管理者薪酬合约的基础。管理层和所有者的效用目标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所有者要加强监督, 但为此会发生监督成本。代理理论认为, 对管理者监督成本的扩大会降低管理层的报酬, 因此公司管理层就有主动自愿向所有者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在动力。

2、资本资源的竞争。

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动公司管理层在更大范围内自愿披露更多的额外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大, 上市公司数量激增, 资本的买方市场特征日益凸显, 资本成为稀缺的资源, 公司之间对投资者 (包括潜在的股东和债权人) 的争夺日益加剧。因此, 除了强制披露信息之外, 公司会额外地持续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以弱化资本市场的“信息噪音”, 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必要收益率, 提升公司价值, 从而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

3、信号显示的需求。

在资本市场中, 保持信息静默的公司常会被认为有了“坏消息”, 所以依据信号显示理论, 公司都会积极自愿披露额外财务信息。业绩良好的公司有强烈动机去主动、充分披露自己的“好消息”, 显示自己的“健康和活力”;业绩中等的公司则担心被市场误解为经营业绩不良, 也会积极自愿披露, 表明自己并非“疾病缠身”;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则会自愿披露对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前瞻性信息, 表明自己并非“病入膏肓”, 以提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二) 公司自愿披露的内在制动力

1、财务信息供给的独占性。

在财务信息供求关系上, 公司是其自身初始财务信息的独家供给者, 也是财务信息生产和披露成本的独家承担者。所以, 面对众多的信息需求者, 它会站在初始财务信息垄断者的角度, 遵循信息边际生产成本等于信息边际效益的原则, 压缩财务信息的供给。

2、财务信息属性的特殊性。

财务信息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 在资本市场中一旦披露, 根本不能阻止或排除没有分担成本的信息使用者的消费, “搭便车”现象严重。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财务信息生产的外部性问题会进一步抑制公司供给财务信息的内在动力, 导致财务信息的供给小于需求。

3、财务信息涉及商业机密。

公司的诸如产品成本、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地区分部的销售额等相关信息可能涉及商业机密, 如对该类信息进行自愿披露, 则会被竞争对手轻易获取, 给公司竞争带来不利。

二、健全相关制度建设, 实现推动力的积极作用

薪酬契约、信号显示及资本市场竞争诸因素对管理者自愿披露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以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加以保障。

1、公司控制权竞争市场的建设。要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竞争机制, 实现所有者的“实位化”, 从而强化财务信息的基本需求, 促进管理者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管理者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足, 不利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结果公司可能会被接管, 管理者可能被替换。

2、完善经理人市场的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使管理者隶属于其中, 可对该管理者的管理服务进行合理定价 (Fama, 1980) 。理性的管理者要在同等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 从而提高其在未来薪酬合同中的保留价格, 就需要持续的、充分可靠的财务信息披露, 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增强投资者信心, 降低公司资金成本, 提升公司价值, 从而也提升管理者在经理人市场的价值。

3、投资者信息来源渠道的建设。噪音交易者和流动投资者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使证券的价格体现为噪音交易者和流动投资者的盲目性与理性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借鉴萨洛普和斯蒂格茨 (Salop&Stiglitz, 1977) 的模型的结论:在同一时期, 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该商品消费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有信息的消费者对无信息的消费者发出正的外部性, 可以迫使商品的垄断生产者改进商品的质量。同理, 在公司信息的供需关系中, 随着知情投资者比重的提高, 不仅会使非知情的投资者受益, 而且会迫使公司管理者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所以要结合公司自愿披露、法定披露、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研究报告和外部投资者自身的信息搜寻, 健全投资信息发布和传播系统, 提高知情投资者的比重。

三、健全相关制度建设, 弱化制动力的消极作用

公司对初始信息的独占性、公司信息本身的公共品属性和信息机密性抑制着公司对信息的自愿披露,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制度建设弱化制动力的消极作用。

1、强制披露制度的建设。完善强制性披露, 有助于保障资本市场的公正, 实现所有 (包括潜在的) 投资者都应拥有获取相同信息的同等机会 (列夫, 1988) , 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达到会计信息市场供需的一般均衡, 有助于节约信息需要者的使用成本。所以要加强会计准则体系研究和建设, 加强强制披露, 实现与自愿披露的有机契合。

2、先进信息平台的建设。XBRL (可扩展商业语言) 标准已在我国证券业使用, 为作为信息生产者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 为公司编制各种格式的财务报告提供了标准化方法, 从而可降低公司的披露成本;从各信息使用者角度看, XBRL使分析和交换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及表外说明变得更为简单、可靠, 更易理解和比较, 更便于检索, 而且切换方便, 使信息更为相关, 这一切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的信息需求, 从而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 推动公司扩大财务信息披露量。

3、免责性条款的建设。一方面, 须明确自愿披露的属性, 出于对公司商业机密的认可和保护, 公司有权加强自我保护, 不予以披露;另一方面, 又要解除公司对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后顾之忧, 可以借鉴“安全港规则”, 盈利预测只要公司是善意的、有合理的依据, 即便未来预测没有实现, 公司也可免于证券欺诈的责任;同时, 相关诉讼由原告承担“预测存在不合理依据或是非善意”的举证责任。

总之, 为了促进公司管理层充分披露“软信息”, 必然会涉及诸如公司经理人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国家信息强制披露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它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吴连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何进日, 武丽.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欺诈管制[J].会计研究, 2006 (10) .

[3]王雄元, 严艳.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适度问题[J].会计研究, 2003 (2) .

[4]何卫东.如何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N].证券时报, 2002-12-23.

制度框架 篇10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 (2007) 为了反映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态, 将营运资金重新分类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经营活动的营业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周转效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后者则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然后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 (王竹泉等, 2009) 。分渠道研究已成为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新课题和新方向。这时值得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该研究已发现, 行业、区域、通货膨胀、企业的外向经营性等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其实区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中建立起的制度框架。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 企业并不生存于真空中, 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作为外生于企业的变量, 通过限定利益相关个体的选择集合内生了企业目标、引导着企业行为。要研究企业内部的任何财务活动, 都必须首先明确对之发生作用的制度框架, 并发掘制度的作用机制。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 以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为对象, 从制度视角分析区域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机制。其意义在于, 当制度这一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或预期将改变时, 营运资金各项目将随之变化, 于是管理策略也需相应改变。

二、国内外营运资金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研究内容包括分别从营运资金各项目和将营运资金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两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拓展至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90年代后的研究则转向以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关于营运资金的绩效评价, 包括营运资金周转率、周转期指标、变现效率指标。国内的研究主要跟随国外研究的思路, 探讨营运资金管理的原理、研究方法上的不足等, 王竹泉、马广林 (2005) 提出了“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理念。根据王竹泉等 (2007) 的研究,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主要涉及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之间的资金往来, 以及采购后作为材料的存货数量管理。可以用周转期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效果。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 (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 = (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 (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证研究则主要倾向于研究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发现, 企业在考虑营运资金投放数量时受行业、规模、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偿债能力等影响。分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业、区域、通货膨胀、企业的外向经营性。

本文在王竹泉等研究的基础上, 以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为研究对象, 进一步分析区域影响营运资金的制度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三、区域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机制:制度

在财务管理理论环境起点论框架下, 企业是其生存环境的产物, 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 企业所在区域的性质是由相关制度界定的, “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 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 或确切地说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这里的制度被定义为“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 (诺思, 1944) 。”企业在进行一切财务活动、经济行为时都将受特定制度的约束和激励。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基础上提高资金营运能力, 作为追求利润、控制风险的一项经济行为, 也必将受到所在区域中制度的影响。制度是外生于企业的变量, 当制度本身发生变化时,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将必然随之改变。

根据诺斯、舒尔茨、青木昌言、柯武刚、史漫飞等制度经济学家的研究,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前者指正式颁布的法规, 包括宪法、法令、产权等, 后者则由社会自发形成的, 包括道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等 (诺思, 1944) 。本文将从正式、非正式制度角度探讨影响我国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各种具体制度。

四、正式制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 正式制度是一种可观察到的、人们主动制定并要求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规范, 是对人们行为的显性约束。它通过正式规定人们行为的权利与义务, 进而影响与决策有关的预期。参照对正式制度的定义, 影响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正式制度主要有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企业自行制定的各种合同制度等。

(一) 法律制度。影响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法律制度主要有经济法、会计法。

1. 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法规定了各类企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 并协助将有限经济利益和稀缺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些法律成为企业间交易所遵循的原则和底线。能够直接影响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经济法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外汇管理条例》、《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物权法》等。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中关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条文将直接影响公司材料存货数量;“在关联人的财务公司存贷款”规定将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余额、现金管理能力, 以及交易款项的支付, 即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企业破产法》使企业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各种长短期债务, 企业也会因不及时偿付应付账款而被供应商起诉, 即增加了应付账款的财务风险。《合同法》规定了如何达成企业间买卖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相应的资金利用。应付账款在经济实质上是归于卖方所有, 但买方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占用并利用应付款。合同法规定了这一范围。当合同变更, 应付账款的法律权益归属、偿付将变化, 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对策、方法也将随之改变。《外汇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可以用外汇付款的资金项目, 对相应外汇款项支付的制度规定、以及外汇汇率的变化也就必然影响交易货款的结算, 影响应付、预付款的金额。票据的使用使得买方可利用资金在途 (或形成“未达账项”) 的时间。但这一时间的长短及利用也会由与支付结算和票据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涉及到回扣、折扣、佣金、附赠几种商业做法的规定。这些行为的做出和接受都会影响应收应付款的数额。而对应收账款、或其他财产权利 (如银行票据、债券、提货单、股权、基金、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 质押, 可对营运资金贷款。《物权法》界定了质押双方的权利义务, 也将影响企业营运资金数额。

可以看出, 上述法律制度对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影响机制十分明显, 制度改变也将直接影响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数量及其管理策略。

2. 会计法律制度。

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会计记录, 《会计法》及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了每一会计科目的记录方法与要求。作为一种契约, 会计法律制度也是一种无法详细规定一切未来事项的不完全契约, 会计记录是在会计法律规定下借助会计职业判断完成的。因此任一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都将受会计法律制度的影响, 包括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就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而言, 材料存货价值的确定随期末存货计价方法、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额的不同而不同, 而这些正是由会计制度规定。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类似, 会计制度同样也规定应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以及计提的方法与比例。因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数量将随会计制度和会计判断的变化而变化。

(二) 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基础, 政治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上层建筑, 并将必然影响经济制度。

根据宪法,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即由国家及其行权人政府代表全国人民享有法定最高权利。这一政策层面上的制度安排, 可具体化为组织层面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其特征是在认可“公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承认私有产权的合法存在, 它意味着公有产权高于私有产权。这些上层制度会间接、直接地影响下层操作层上的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在市场上有自由的定价权和买卖权, 但作为公有产权代表的国家或政府则拥有高于私有产权的价格控制权。政府至少从两种途径影响商品价格。一是通过市场经济制度进行间接调控, 二是直接对商品价格进行行政干预。第一条途径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制度将市场经济法制化, 借助市场无形的手建立价格机制, 使得商品交易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公平竞争内生产生。第二条途径是当市场失灵、价格机制不能引导资源有效配置时, 政府将伸出有形的手直接管控, 其措施包括: (1) 每年根据国计民生需要发展的经济领域、方向, 制定有倾向性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 引导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2) 当市场内生的某种商品价格超过政府的可控范围而不能自我良性发展、或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时, 政府将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进行价格管制。

当价格受到人为影响, 市场的供求关系将被动改变, 市场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都会发生变化, 个体企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改变, 体现于营运资金中的企业全年材料消耗总额。

经济制度对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作用机制也就在于直接、间接的影响商品价格、购置数量。它们自然将影响企业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数额, 当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内生时, 相关经济制度也将成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制度因素。

(三) 交易合同制度。

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事实上就是一种契约经济或合同经济。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 主要是通过合同这一正式制度进行。它涉及企业与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往来, 包括用工合同、借款合同、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工程合同、广告合同等。许多合同的签订都与营运资金挂钩, 如采购渠道中形成的应付、预付款占总交易金额的比例, 均由双方的合同明确规定。因此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各项目的影响也将因所签订的各种合同而异, 可通过改变合同来调节营运资金数量。

五、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根据制度经济学, 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很广, 诺斯将其定义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是那些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限制, 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 (诺思, 1944) 。其中, 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它们可以综合体现为文化或价值观。企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将从上述角度受到企业所在国家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对文化研究深有造诣且广为学界所认可的学者是霍夫斯特德, 他用五个维度去衡量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价值取向。

落脚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可从这些方面来解释。 (1) 权距较大的企业更愿意接受上级的决策, 上级管理者的知识、价值观等将影响整个企业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效果, 包括材料采购的数量、收账政策的制定、付款的策略等。 (2) 对不确定性的反应程度即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管理者会持有较多材料存货。 (3) 集体主义价值观较强的管理者更倾向于维护供应链整体的利益, 重视与上下游企业长远关系的发展。 (4) 男性度较强的社会中, 人比较自信武断, 崇尚金钱与物质。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决策一般会由高层做出, 更多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女性度较强的社会则注重和谐和中庸, 如中国, 更愿意接受满意的利润和进行适度的收付款管理。 (5) 有长期导向价值观的社会群体面向未来, 营运资金管理中也会着眼于信誉、供应链的建立、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护;短期导向观则重视当前的利润, 急功近利, 容易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断的选择低价供货商, 产品质量不易保障。

另外, 营运资金管理还与社会成员对既有伦理道德、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关, 即上述非正式制度的执行效率。有道德的企业及其管理者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其处世、经商的底线, 他们会及时偿付, 尽量不拖欠供应商货款, 反之则会经常拖欠或恶意使用低成本的供应商货款。

六、影响我国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制度框架建立

综上, 区域对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影响可体现于区域中的制度框架, 如图1。

摘要:本文在分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基础上, 对影响营运资金的区域因素展开研究, 旨在从制度视角分析区域影响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内在机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本文分类研究、发现了影响我国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各种具体的正式、非正式制度, 并建立了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制度影响框架。

关键词: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区域,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竹泉, 逄咏梅, 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 2007, (2) .

[2].王竹泉, 刘文静, 王兴河, 张欣怡, 杨丽霏.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及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2009[J].会计研究, 2010, (9) :51-57.

[3].王竹泉, 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中心[J].会计研究, 2005, (6) .

[4].王竹泉, 刘文静, 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 2007, (12) .

[5].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估中心.经济法 (第1版) [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9.

[7].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 (第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吉尔特·霍夫斯坦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6.

制度框架 篇1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众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需求日益多样化,时代的变化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方各国在20 世纪70、80年代开始探索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进入21世纪,民众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日渐增强,西方理论家使用、阐释和发展出了治理理论;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开始应用于政治与行政实践。这些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重点的行政改革对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务员管理较为完善的西方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度,但研究之后可以发现,在新公共管理改革和治理改革影响下,这些国家在公务员奖励方面也都遵循一些前提性的共识:首先,大部分国家都明确,奖励是吸引、保持优秀人员向公众提供高绩效服务的关键工具之一。政府和工会致力于通过薪酬和奖励设计使公务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普遍将奖励制度与其他管理环节紧密结合,包括公平合理的雇用、奖励计划以及各项福利政策。再次,奖励机制的实施效果由公务员个体和工会深入参与的集体协商机制得以强化。

综合来看,国外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框架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公务员管理机构认可的奖励原则,制定实施奖励改革的关键措施和改革奖励结构可采取的实际步骤。

(一)奖励机制设计原则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需要高效、专业的公务员通过必要的技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大多数国家的公务员奖励机制设计遵循如下七个方面的原则。

1.满足工作需要且可负担。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需求是奖励战略的驱动器;必须用市场化视角明确收益、风险和成本并使投入合理化;奖励安排必须可持续。

2.反映工作本质。根据职能和所需技能识别和划分公务员类别;公共组织中雇用相似市场中的相似员工群体应该考虑给予相似的奖励安排。

3.辨识绩效。奖励必须反映公务员持续的价值和可持续的贡献以及他们在给定时段内的绩效;奖励所依据的价值和绩效反映了公务员对组织的贡献、带来的影响以及满足政府需要的专业技能情况。

4.对整体奖励情况进行管理。奖励一般涉及“公务员待遇”的各个方面,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总体的奖励要适合并增强吸引、雇用、保持合适的人才以及提供多样化的个人选择和灵活性。雇主/雇员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一揽子奖励的价值。

5.对现金支付进行管理。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中,公务员获得的全部现金包括基础薪酬和浮动薪酬两部分;基础薪酬反映工作挑战和个人在工作中胜任力;浮动薪酬反映达成预期目标的绩效情况。

6.面向市场。对一般和特殊技能的奖励水平,要与吸引、激励和保持合适人才的市场水平保持一致;奖励的竞争力要考虑奖励措施的方方面面(如基础薪酬、养老金、休假)以及整体待遇。

7.支持奖励的公平支付。消除直接或间接的奖励歧视,减少任何可能存在的性别支付差距;实施公务员认为合理、透明的奖励体系;评估奖励体系和结构使其保持更新,确保满足法律上的需要。

(二)奖励改革的关键步骤

各国公务员奖励制度并非一成不变,都将改革纳入了管理过程中,同时,改革遵循一定步骤来进行。各国调整薪酬水平之前首先考虑奖励的结构。

1.在职位细分基础上考虑奖励结构。许多国家在公务员管理中通过“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对职位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工作种类、工作繁简难易、工作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制定相应的薪酬标准,使工作、报酬、资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平衡、对应,体现工酬相符。奖励计划的设计也充分考虑职位的不同,根据职位的难易程度和责任承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奖励。

2.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动态调整机制。许多国家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奖励改革。这些机制用到的措施有:用团队内或专业部门内表征胜任力的报酬计划代替基于服务的薪酬级数;根据绩效情况增加奖励比例,大幅增加报酬中非固定绩效报酬的比例;根据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整相似职位群体报酬水平和标准;及时取消津贴或其他不再与需求保持一致的过时条款;在实施“角色”管理的机构内部,采取报酬补贴或与市场相一致的独立的薪酬和奖励。

(三)奖励改革的实操步骤

1.奖励结构改革从工资结构入手。将长期重叠的薪酬级别转换为较窄的、不连续的“薪酬带”,每个级别的“带宽”是达成胜任所需时间的比例。英国的奖励结构改革即是如此,具体如图1、图2所示:

2.根据公务员内部的专业分工实施改革。英国是根据公务员内部的专业分工进行奖励改革。改革中,首先明确具有独特角色和能力的传统公务员等级的划分;然后评估在不同等级分割内进行差别化奖励的必要性。改革后, 使公务员的薪酬“水平”与市场上相似职位的薪酬水平接近(由薪酬委员会提供的薪酬标杆数据支撑)。从工资结构改革入手进行奖励改革可以实现如下效果:较低的内部成本(特别是在初级水平);不论晋升还是级内的水平变动,在任命时避免出现薪酬跳跃并简化薪酬待遇。

另外,奖励计划变革应面对市场,同时清楚奖励计划变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变革中,薪酬水平可能无法完全与市场职位薪酬水平相一致。所有雇主都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其雇用行为符合同工同酬的法律要求,有必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不合理的薪酬差距。为此,应该实施公平薪酬审计,如有薪酬和雇用条件不平等的证据,应采取措施消除歧视。

二、国外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新特点

国外对公务员奖励制度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规定。大部分国家有关公务员奖励的内容都在公务员法“考绩”和“工资福利”的章节中规定;也有一部分国家对公务员奖励的问题规定在其他涉及公务员行为的法律、法规之中;还有少部分国家对公务员奖励除在《公务员法》规定之外,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以外的有关机关或社会组织也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置。但是,从各国的普遍做法和一般框架中可以发现,行之有效的公务员奖励制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一)奖励制度与胜任力管理紧密结合

一些国家在基于胜任力的薪酬计划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胜任力的奖励计划。从可行性角度看,这些国家使用基于胜任力的较小的薪酬级差替代基于服务时间的级数在财政上是可行的。

nlc202309010927

在英国公务员基于胜任力的薪酬(奖励)计划中,各部门根据情况弹性地制定“预期”薪酬来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商业需要、地区情况变动和家庭需求。这些奖励都是年度薪酬的一部分。以下是以英国为例,反映了不同级别公务员根据胜任力水平的薪酬(奖励)情况。

(二)奖励政策与公务员整体福利制度协调配合

薪酬和奖励计划应该足可以招募、保持并激励这些劳动者,这基本是各国公务员管理中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工会一起推动所有福利成为雇佣和奖励计划的一部分。作为薪酬和奖励计划的一部分,国外在制定薪酬激励体系条款时,会考虑该方案潜在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提出备选的薪酬计划以激励公务员达成相同的服务品质。2005年夏,德国联邦政府实施了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改革,政府计划降低基本薪酬水平,基础薪酬每5、10和20年增加并达到最高基本薪酬。基础薪酬之上可以有2%、4%、6%或8%的绩效津贴幅度作为奖励。在这项薪酬改革方案下,公务员仅完成最低工作要求拿不到任何绩效津贴,约相当于以前方案下薪酬的96%;表现正常、绩效良好的员工可以在阶梯1基础上获得2%的绩效津贴,相当于以前方案下薪酬的98%;表现优秀、绩效令人满意的员工可以额外获得4%作为奖励,等于以前方案下薪酬的100%;对于超出平均绩效的公务员奖励6%,等于以前方案下薪酬的102%;杰出绩效者获得8%,等于以前方案下薪酬的104%。

这种功绩加薪是发达国家公务员增资机制之一,也是公务员奖励制度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表现突出、成绩优良的公务员,在正常加薪以外,再特别晋升一级工资,以资鼓励;另一种是对在一个相对长时期工作优异且具领导才干的公务员,先晋升其职务,然后随着职务的提升相应地调整其工资。功绩加薪,归根结底就是以公务员的工作能力、表现和成就为依据,对优秀者进行加薪。功绩加薪,有利于通过工资杠杆来激励公务员内部合理竞争、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了工资的激励功能,因此,近年来在西方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中颇受青睐。日本《公务员工资法》中规定:考核成绩为优秀的,培训考试中成绩特优的,因提高业绩、增加效率、创造发明而受上级表扬的,都可按功绩加薪原则提升工资。美国1978年《文官改革法》规定,凡GS13-15职等的主管人员和监督人员,其工资的晋升直接以工作成绩为依据,不再凭年资办理。主管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功绩,因个人工作成绩和所管辖的单位差别而不同,可以通过正式的评审来决定。在核发功绩工资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费用效率、灵活处事能力、工作状况、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等。

(三)奖励制度由公务员工会参与制定

在前文描述的国外公务员奖励制度的一般框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是“支持奖励的公平支付”,在这一原则下,公务员奖励与薪酬、补贴等福利制度的配合,都必须遵循公平、透明原则并有工会的参与,并受监督以不断满足官僚机构最小化的需要。同时,公务员和工会也参与讨论薪酬和奖励体系应该遵循关键原则和指标。原则聚焦于支持高质量的工作和致力于同工同酬,将应用于公共服务广泛范围内并应成为所有薪酬检查机构和集体协商拨款的基础,目的是使每个岗位上都有具有适当技能的高效公务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公务员技能和发展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

三、国外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启示

(一)奖励理念持续更新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譬如,加拿大在2000年人事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承认管理战略”,并以此改进奖励制度,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之目的。其核心内容是,从要求和鼓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承认的角度,来实现或实施管理。一是承认其人格。管理者要把被管理者作为平等的人,而不是工具来尊重,维护其作为人的尊严,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承认其劳动和贡献。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工作成绩,不要视为“应该”,要给予及时、积极的承认,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奖励。比如最简单的做法可以是当下级较好地完成了某一项工作任务时,上司主动说一声“谢谢”。有时也可以请下级吃一顿饭等等。三是承认其能力。管理者不能总是认为自己比下属高明。要多给他们表现能力的机会,也可放手让下属参与一些按职位和经历本不应该由他们做的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其荣誉感,达到与奖励相同的目的。

(二)奖励政策连贯性和动态调整相结合

在公务员管理中,政策的连贯性能够提高奖励制度的操作性。国外奖励战略有严格的监督和评估,并保持适时更新,以确保能持续满足公平的标准并达成目的。另外,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奖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制度弹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与上述原则的背景相对应,国外公务员工会和雇主通常可以对奖励计划进行建设性、迅速的回应,增加工作弹性,实现公共服务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重目标。

(三)“因事制宜”选择有效的奖励手段

各国对公务员的奖励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晋升奖励三种,同时根据被奖励公务员的具体情况决定给予何种奖励,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如果受奖者工作勤奋、能力较强、取得显著成绩的,一般给予晋升的奖励;如果受奖者在工作之外的领域,比如在抗击灾难中做出贡献的,一般给予荣誉称号或者一定的奖金。同时,注重奖励的时效性。公务员符合奖励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奖励。“过期”的奖励不但会在一定时期内挫伤受奖者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全体公务员对奖励产生无所谓的心态,极大地削弱奖励的积极意义。

(四)多方参与奖励计划确保程序公正透明

西方国家公务员奖励过程大多有工会参与,并且都是公开的。如,美国、法国、瑞士、奥地利的奖励程序包括申请、评选、审定都比较透明。有的国家还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奖励的评审,委员由非行政系统的人员担任,突出评审的公正性。譬如,加拿大政府公务员奖励一般由各部门提名,然后交一个独立委员会评定,以保证公平的评审结果。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博士)

制度框架 篇12

一、教授治校的内涵

1. 什么是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之一, 其形式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以依法办事为首要条件。这个“法”是教授自己制定的。美国大学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宪法”, 即“次要法规”, 可根据情况不时进行修订, 每次修订都需要全系教授投票通过。法规规定了各种重要决策决定方法, 及二级学院院长的职权范围, 各种委员会组成及其职权、投票程序等;其次, 二级学院里除教授以外的所有人员, 都是为教授服务的;再次, 二级学院的重要决策和管理, 由教授组成的各委员会完成, 如执行、人事、研究生、本科生等委员会。

2. 教授治校的基本形式与原则。

现代大学教授治校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授会代表的学术权力和校长、董事会代表的权力相互制衡, 校长主持行政事务, 教授会主持学术事务, 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大学;二是学校管理以教授会为中心, 教授会主持学术管理并参与校长选举, 校长服从教授会决议, 典型代表是英国古典大学和日本的大学。三是教授会主要作为审议、咨询机构参与学术管理, 典型代表是法国和德国的大学。

二、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授治校作为学术管理的传统, 最早源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 那时教师既是管理决策的主体, 同时承担着决策的执行与监督。正是因为教师享有这些真实而至高的权力, 巴黎大学又被称为“教师型大学”。而后创建的剑桥、牛津大学继承了这一传统, 德国柏林大学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哈佛、耶鲁等美国大学则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我国, 教授治校的历史不长。最早在我国推行教授治校的是北大蔡元培, 他任校长期间, 教授治校得以贯彻并走向完善, 形成了以教授为主的评议会、教授会、行政会三级管理机构, 开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先河。近年来,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尤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 在二级学院实行了教授委员会决策基础上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 实践“党委领导, 行政负责, 教授治学”管理体制;学院一级设教授委员会, 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及经费支配使用等。浙江大学法学院等也成立二级学院层级的“教授委员会”, 并通过外部资金制衡学院行政权力。而南方科大则是通过特区立法的形式, 搞了一块“去官化”、“去行政化”的教授治校试验田。

三、教授治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教授治校发展现状, 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教授委员会” (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教授会” (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以教授为主体的各专业委员会 (如深圳大学人事、财经教授委员会) 等,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在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但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体制改革遭遇的阻力等因素, 我国高校教授治校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1. 学术组织成员单一。

主要表现在学术组织成员多数是由担任各级行政部门职务的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主要原因是个别高校教授数量较少, 无行政职务的高水平教授更少。

2.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还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行政主要负责人员与学术组织负责人在身份上交叉重叠, 学术权力虽有建制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要履行审议和咨询职能。造成这一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状况下行使学术权力的时间成本较高, 意见往往难以较快统一等;教授们行使学术权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3. 教授的知识结构局限和精力有限。

教授考虑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容易受到自己学科专业的局限, 加上没有治校的经验和缺乏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了解, 容易产生偏执、保守、排斥改革;另外, 教授治校中的教授承担“学术”与“行政”双重角色, 使他们在决策中容易处于两难境地。

4. 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

由于学校的投入主体单一, 缺乏社会公众捐资办学、社会团体机构联合共建等多元办学形式, 学校决策机构缺乏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 所以造成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有限。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章程建设, 做到教授治校有章可依。

加强章程建设是教授治校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历史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办学章程, 在章程中要明确教授治校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高度遵照章程, 在章程框架内行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章程规定的范畴内分别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 通过章程发挥两个权力的不同作用, 协调两个权力之间的平衡。

2.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做到教授治校有人可用。

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在建校短短10年之后, 就能执亚洲大学牛耳,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她在短期内聚集了一大群国际一流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强势的中国留学生资源。还有像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治校能否成功, 关键取决于近五年能不能真正能聘请到20~30个真正国际一流的人才。因此, 高校能否顺利实施教授治校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高端人才。

在吸引人才方面, 首先要注意不仅要引进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才, 也要引进有国外教学、管理和研究经验的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熟悉大学运作、教员招聘、教授评审等富有丰富教学经历的高级人才。

3. 完善学术决策机制, 做到教授治校有权可行。

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教授委员会, 确保在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决策机构, 非领导职务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教授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还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和校外人员。

4. 完善监督机制, 做到教授治校权不滥用。

作为学校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 教授委员会人员的构成、职责范围和程序规范等方面要明确, 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职责范围、议事范围等问题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外部监督机制上, 要想方设法积极邀请没有利益与权利关系的校外人士进入学校决策机构, 把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力争在决策的高质量与执行的高效率、民主参与和精英管理之间寻求平衡。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教授治校机制作为研究切入点, 总结梳理了教授治校的内涵, 分析了我国教授治校机制的起源、发展及趋势。最后具体分析了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教授治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教授治校,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宇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12-11-20.

[2]王祚桥.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N].光明日报, 2012-10-31.

[3]王洪才, 赵琳琳.现代大学制度:缘起、界定与突破[J].江苏高教, 2012, (7) .

[4]王秀丽.从教授治校走向共同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 .

上一篇:中国欧盟贸易失衡下一篇:极坐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