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操作卡

2024-07-19

装置操作卡(精选4篇)

装置操作卡 篇1

1 前言

石油炼化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大量存在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高危险的设备操作, 对安全操作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中国石油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全面推行“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的“四有工作法”, 和“有指令、有规程、有确认、有监控、卡片化”的“四有一卡”先进管理理念。旨在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构建炼化企业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实现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操作卡管理制度”下, 操作员日常操作由凭经验操作改进为按照规章制度, 执行标准操作, 减少了人为误操作、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并为事后排查故障原因提供重要的书面证据。但在实施之初, 日常操作卡内容由操作员手工填写并带来了诸多问题, 如填写不规范、统计不便利、查阅困难等, 同时也增加了操作员日常工作量。鉴于这一状况, 开发“装置操作卡网上管理应用系统”成为迫切需要, 系统具体实现目标为: (1) 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2) 标准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内容、注意事项、工艺指标三部分; (3) 简化装置操作记录过程; (4) 强化装置操作审核监督功能; (5) 实现统一、通用的实时查询、统计功能; (6) 实现装置操作内容版本控制; (7) 完整、详实的记录操作内容; (8) 实现装置操作以电子文档 (excel) 的形式整理归档。

2 设计思路

2.1 系统架构选择思路

本系统设计之初即定位为MES的补充扩展, 因此在进行系统架构的选择时, 就需要充分考虑MES系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如图1所示:

MES系统整合了生产运行中生产计划与排产、生产运行管理、生产执行、生产统计四大领域的业务需求。该系统为B/S三层架构, 前台开发工具使用的是Microsoft的ASP.NET, 后台关系型数据库为ORACLE。鉴于系统部署时需要纳入MES系统, 决定系统开发仍沿用MES开发架构, 即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的ASP.NET,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ORACLE9i。这样能够实现系统的无缝整合、降低开发成本、便于分布、易于扩充、减少后期的维护难度。

2.2 NET技术开发特点

NET是Microsoft面向XML Web服务的平台, 这种下一代的软件使用一种统一、个性化的方式将信息、设备和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安全性方面。NET Frame Work是.NET平台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编程引擎, 它通过其核心安全功能提供保护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方法。由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在核心层对外具有透明性, 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将精力集中于应用程序逻辑。其次是开发简便性。N E T F r a m e W o r k丰富的类库以及Microsoft Visual Studio友好的开发界面, 为缩短开发周期、保证开发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次为部署简便性。作为Microsoft成熟的开发工具, 很好的与windows操作系统及与IIS实现无缝衔接。

2.3 ORACLE 9i技术特点

ORACLE 9i技术具有以下几大特点:采用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具有丰富的开发工具, 覆盖开发周期的各阶段;支持海量、大型数据, 数据类型支持数字、字符、大至4GB的二进制数据, 为数据库的面向存储提供数据支持;通过SQL DBA控制用户权限, 提供数据保护功能, 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等;具有数据透明、网络透明特性, 支持异种网络、异构数据库系统;支持多种系统平台 (H P U X、S U N O S、O S F/1、V M S、W I N D O W S、W I N D O W S/N T、OS/2)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读锁, 采取快照SNAP方式完全消除了分布读写冲突;自动检测死锁和冲突并解决;数据安全级别为C2级 (最高级) ;数据库内模支持多字节码制, 支持多种语言文字编码。

2.4 系统安全性

本系统应用honeywell的frame技术, 使用户访问的地址对来访者透明, 确保数据安全;该系统采用角色控制, 不同帐户具有不同角色, 不同角色访问特定信息, 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性。

2.5 技术实现

本系统实现了模拟操作卡的日常填写及管理人员逐步审批流程等功能。装置操作卡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操作员在线填写操作卡并提交到班组长进行审核, 班组长审核完提交到监督人进行审核。这样就实现了整个操作卡的填写及审核流程。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实现操作卡文本内容转换成电子版操作卡。实现操作卡信息化管理之前, 车间操作人员需要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 人工填写操作记录。手工操作卡的填写与信息化管理的操作卡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容不规范、填写繁琐, 工作效率不高。通过信息化管理操作卡能够一次性将操作卡文本内容导入到系统中, 并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重复调用, 实现数据的共享, 有效的提升办公效率。

(2) 操作卡在线填写。在以往手工操作作业下, 装置操作通常只能是由完成培训的操作员凭借经验完成相应的操作。本系统的实现, 借助计算机技术及现代化通讯设备, 有效的实现了内操指导、监督外操, 外操按照操作卡记录步骤进行有序的完成操作作业, 真正实现“操作有规程、步步有确认”的思想, 在记录操作过程时, 只需要点点鼠标, 即可完成操作卡记录情况。

(3) 操作卡在线审批。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控并监督装置操作情况以及其状态, 完成相应的“操作审批”, 实现“操作有监控”的理念, 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监督操作员的操作流程, 形成及时、准确、真实、清晰的操作信息, 提升管理的时效性。

(4) 操作卡在线查询。可以查询各个装置操作卡的状态、填写情况及相应的操作步骤。该系统的数据查询只要在查询条件中选择相应的日期、车间名称、装置名称等, 便可进行相应的查询, 查询的结果以页面表格的形式发送至客户端, 简单快捷。

3 装置操作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通过装置操作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 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降低了车间办公成本。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的填写、查询操作数据, 让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车间装置操作情况、相关操作卡的完成状态及详细的处理步骤, 使得装置操作监督管理成为可能。规范化的操作规程, 使装置操作过程有了统一的操作标准, 操作监管有了依据, 最大限度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统一规范的操作步骤, 也成为新员工岗前教育的标准教材。装置操作卡的应用减轻了工作人员繁琐的劳动, 实现操作卡管理电子化, 操作审核网络化。这对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本系统的开发, 是信息化技术在生产操作管理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它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印证了信息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只有更好的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帮助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 增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管理效率及信息透明度, 推动企业集约化、规范化的管理进程, 最终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进而提升信息资源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摘要:石油炼化行业作为特殊行业, 对装置安全操作管理有着极高的要求。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强化监管, 实现“四有一卡”的先进管理理念, 开发“装置操作卡管理系统”。该系统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 实现操作卡管理电子化, 操作审核网络化。本文论述了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大型关系数据库及网络技术, 实现企业装置操作卡日常管理的开发和设计思路, 提供了基于.NET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装置操作卡,.NET技术,ORACLE,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美]Jeffrey Richter.Microsoft.NET框架程序设计 (修订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美]Tomarcher.C#技术内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尚俊杰.ASP.NET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4]金雪云.ASP.NET高级技术开发与范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5]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行言主编, 2003.

职业组合卡操作基本技术 篇2

1 职业组合卡概述

职业组合卡 (Occupational Card Sort) 是通过对来访者的兴趣、技能、需要、价值观或者其他任何预订的想法进行分类或者排序的一种半结构化的方法。这种技术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个体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但是需要谈论它们, 并且想通过咨询过程来领悟或欣赏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它的基本形式是卡片的组合, 有别于一般的纸笔式测验, 职业组合卡是一张一张的卡片, 每张卡片上正面有一个职业名称, 反面是有关这个职业的叙述资料。来访者针对每个职业所提供的刺激做出偏好与否的反应, 施测者根据来访者的反应归类, 经交互讨论, 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选择这些职业的理由。

作为一种质性评估工具, 职业组合卡具有常见量化工具如职业兴趣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人格量表等所不具备的优点:能提供丰富的来访者的信息, 比如来访者若干生涯决定历程、来访者目前职业发展的程度以及能力、需要、动机、兴趣等内在的价值。职业组合卡是测量个体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价值观等这些非量化信息的最有效方法。同时, 这种方法能在轻松无碍的互动中为来访者提供及时的回馈, 有利于来访者的自我反省。职业组合卡还能够提供一种结构化的认知, 特别适合那些职业意识淡薄或者职业决策困难者。“卡片分类就可以为那些在特定时刻可能需要一步一步接近复杂问题而感到困惑的来访者提供一个方法”, 大大降低了来访者对咨询师的过度依赖, 使来访者在职业探索中实现自我成长[2]。为有效使用职业组合卡, 咨询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

2 职业组合卡基本操作技术

2.1 筛选使用者技术

Norman C·Gysbers、Mary J·Heppner、Joseph A·Johnston等人认为“对卡片 (职业组合卡, 作者注) 分类的良好使用取决于来访者的特定需要和你 (咨询师) 自己的风格或者选择实施卡片分类的需求”[1]。因此需要对来访者进行筛选, 以确定哪些来访者更适合使用职业组合卡。经过大量咨询实践, 研究总结出适宜使用职业组合卡的人群特征。为便于一般咨询者使用, 将这些人群特征绘制成表格———“职业组合卡适宜人群特征表”和“不宜使用职业组合卡人群特征表”。咨询者按照表格中的人群特征进行比较, 可以有效筛选出适宜使用职业组合卡的人群, 不符合要求者则尽量不予使用。当然, 随着时代的变化, 人群的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 这2个表格的内容也将会相应地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总体上来说, 那些年龄较小、生活过于封闭、没有一定的社会职业认知, 或有其他严重的人格障碍、心理不能独立, 或其他精神疾病者不适合使用职业组合卡。另外, 有些来访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职业领域, 只是不知如何确立这个领域的职业目标, 或者不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这些来访者也是不适宜使用职业组合卡的。

2.2 指导卡片分类技术

职业组合卡的分类工作有几个环节, 内容较多, 并有一定的书写任务, 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一定的困难, 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别处理。

2.2.1 分类记录循序渐进法

在来访者对职业兴趣组合卡进行第一次分类后, 再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并书写下来分组的结果及理由, 这样有的来访者可能产生为难情绪。有效的做法是, 职业组合卡评估过程所有记录表在使用的时候, 不要一次性全部交给来访者。在指导来访者填写的过程中一张一张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 涉及到哪一步骤, 再交给其相应的表格, 下一个步骤是前一个步骤的自然延续。这样咨询师一直陪伴着来访者, 不仅可以随时给来访者提供技术帮助, 也能提供心理援助, 及时消除来访者的为难情绪。

2.2.2 分段处理技术

职业组合卡分类主要有2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三个类别 (“感兴趣”、“不感兴趣”和“不知道”) 的大分类, 第二阶段对三个大类中两个大类 (“不感兴趣”、“感兴趣”) 进行细分。其中, 对细分的结果要求一定记录。这个过程的时间相应来说比较长, 来访者容易因厌烦而产生阻抗。为此, 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分段处理技术。即整个分类过程2个阶段可以分成2个时间段来完成。第一个时间段可以完成3个类别的分类以及对“不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细分, 并书写理由后暂停。咨询师可以对来访者作简单的评价, 表扬其分类很清晰, 分类的速度、卡片的摆放方式 (整齐度、长度) 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并鼓励来访者。稍事休息, 然后再进行第二个时间段的分类, 即进行“感兴趣”的细分及记录。这样可以减弱来访者因细分和书写而带来的单调感、疲惫感, 使咨询过程稍有变化, 来访者得到短暂的休息, 从而提高咨询的效果。

2.2.3 分组主题参考表

对三大组进行细分时, 需要对细分的组进行主题提炼, 根据所有小组的主题, 来访者能够知道自己感兴趣与不感兴趣职业的共同要素, 会对职业选择有宏观性指导。许多来访者对于分出的细类进行主题提炼往往不甚顺利。为便于来访者总结主题, 本研究总结开发了一种“分组主题参考表”, 可以参考使用。

有些来访者在卡片分类过程中“感兴趣”的一类职业卡片过少, 不能真实反映来访者的个人职业意愿, 而来访者自己本人又不能清晰地写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此时可以增加一些参考职业卡片上没有的职业名称, 以帮助来访者增加选择的机会。为此, 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06增补本) ”[3], 特制一张“职业选择补充表”。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来访者在分类过程中了解了一些职业, 这些职业来访者在此之前并不知道, 现在明确地了解, 并相信自己能够胜任, 便由此直接做出了决定, 而且意志坚决。此时, 并不需要再继续朝下进行, 咨询师可以结束咨询, 从而使来访者能够清晰地觉知自己的决定, 有利于来访者对自己前途的把握, 并增加其职业自信。

2.3 问答、谈话技术

从咨询开始到咨询结束都贯穿着面谈, 面谈是咨询师与来访者联系的基础单元, 因此说面谈在所有咨询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2.3.1 职业叙说与心理叙说

心理咨询一般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谈话, 但职业组合卡在使用的时候却更复杂一些。透过卡片的排列组合, 来访者同时进行自己与卡片、自己与咨询师的对话[4]。在职业组合卡使用的时候对话有2种基本形式:职业叙说 (occtalk) 和心理叙说 (psychtalk) [5]。所谓职业叙说, 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特性理解后的口语叙说。例如:“我知道当一个老师对学生要有‘三心二意’:爱心、耐心与用心;诚意与乐意。”所谓心理叙说,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特性理解后的口语叙说。例如:“我知道我是一个喜欢和孩子亲近的人。”这2种叙说的语言形式, 其中任意一种语言都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因此提供了一个联结自我概念与职业知识的桥梁。当职业叙说与心理叙说的内容渐趋一致时, 职业选择与自我概念的融合也就有可能趋于一致。咨询师就要帮助来访者促成这2种叙说的一致。

2.3.2 问题具体化技术

所谓问题具体化, 指咨询师在与来访者的谈话过程中, 为更准确、更深入地挖掘或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而对来访者叙述作出明确清晰的反馈。一般的心理咨询在大多时候要求咨询师对问题的询问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 让来访者自由地叙事, 以期获得更多的信息, 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线索。但是职业组合卡在使用时却与此显著不同。较多的时候, 咨询师对于问题的提问要求是具体化。也就是咨询师在与来访者交流的时候, 特别是在第一次卡片分类后再对这三大类进行细分后再述说理由时, 更要求问题的具体化, 比如:这些职业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职业呢?这些职业你喜欢它们什么?你能说说不喜欢的具体理由吗?这些职业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感觉?你选择这些职业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是不是你想离开家里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工作?你好像不想和男朋友在一起工作, 可以这样理解吗?你不喜欢这些工作, 是不是因为这些工作都需要计算?你好像排斥与活泼的人一起工作?……台湾师范大学金树人教授认为, 一个人若是愈能了解或觉察对职业选择背后的“认知建构”, 就愈能引导其做正确而适切的选择[4]。但许多时候人们很少考虑选择职业的理由, 较多的是只有很少或很简单的理由, 甚至仅仅是模糊地感觉到什么。因此要求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寻找隐藏在选择背后的“理由”。比如, 对“喜欢”或“不喜欢”细分时进行“主题”提炼, 要求咨询师能够耐心地陪伴, 并敏锐地觉知来访者需要帮助, 以便及时给予提供。如果来访者不知道如何进行主题提炼, 可以给他们举例。但好多时候咨询师还是需要替他们进行具体化总结。比如:你喜欢这些职业是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脑力劳动?这些数字好像都是与数字有关系的吗?你不喜欢它们是不是因为这些职业比较累?这些职业都是与人们打交道的吗?你选择它们是考虑它们的社会地位吗?

2.4 信息分析技术

职业组合卡分类完毕, 并填写好相关表格, 此时已经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来访者的职业倾向。这些说明来访者职业倾向的结果, 较多的时候是能令来访者满意的, 但有时这个结果可能仅仅就是一个所谓的“结果”, 甚至是一个并不能令来访者满意的结果。但这并不能由此否定职业组合卡的功能以及在分类过程中来访者的成长。其实, 早在分类之前, 咨询师就已经强调, 职业组合卡这种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仅仅选择一个职业而已, 最重要的作用是借助这个活动以了解自己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世界的看法, 有了这些信息作为基础, 未来的职业选择或者工作改变才有意义。

职业卡片分类后, 获得了来访者的Holland职业代码, 根据这个职业代码查找“Holland职业代码查询表”相对应的职业名称, 就能获得来访者可供选择的职业。但是, 作为一种质性评估工具, 显然并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还应该从中看到更多的问题。咨询师应该从其它方面进行更深入地分析, 其重点要从分类的均匀度、分类速度这2个方面来发现更多的信息。

分类的均匀度, 也就是说三大类所分的卡片数量, 有4种基本情况:一种是三类分布均匀, 一种是“喜欢”的特别多, 一种是“不喜欢”的特别多, 一种是“不知道”的部分特别多。

对卡片分类比较均匀的来访者有2种情况, 一是有些来访者对于卡片的分类, 可能并没有注意咨询师的介绍, 不清楚每个类别在数量上是没有限制的, 便主观地将卡片平均地分在了每个组。这显然不能反映来访者真正的职业选择意向。另外一种情况, 确实是来访者的本真选择, 并没有考虑什么其他因素,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对于分类比较均匀的情况, 咨询师应该加以询问, 区别对待以上这2种情况。

对于某些分类极不“均匀”的情况。常见的是“感兴趣”的特别多, “不感兴趣”的特别少。这种情况反映出来访者的兴趣比较广泛, 而不能清晰准确选择, 存在着职业决策上的困难。此时需要进一步细分, 找到来访者真正感兴趣职业的主要特征, 从而提供一些比较关键的选择因素。另外一种情况是“感兴趣”一组卡片过少, 甚至只有三四张, 一两张, 而“不感兴趣”的职业却极多。这种情况的出现, 带来的主要不利就是不容易从这些职业选择中了解来访者选择喜欢职业的理由。这种状况可能要考虑2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来访者的人格特征;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来访者可能是暂时的情绪变化, 而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比如因失恋而万念俱灰;因家庭有重大变故而对人生、对社会、对前途产生了极大的扭曲性理解;来访者因一时的失败而使自信受到重大打击等。咨询师在看到这种情况后要作进一步地探索, 以便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含义, 找到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

在职业组合卡分类过程中还要注意分清“喜欢”与“习惯”的差别。当一个人陈述“喜欢”的职业时, 有可能混杂了“习惯”在内。当这个喜欢的职业经常是伴随着好的习惯或习惯所带来的是正面情绪居多, 这种喜欢有可能是真正的喜欢;反之, 当这个喜欢的职业经常伴随着不好的习惯或者习惯所带来的是不好情绪居多, 这种喜欢就可能不是真正的喜欢。在生涯选择的过程中, 如果来访者因循旧有的习惯而做了自以为是的选择, 难以得到职业上的真正乐趣。比如, 王同学选择了电子、电气等与“电”有关的职业, 此时咨询师需要分析的是“他是电气专业, 长期的学习使之习惯了这种选择, 而且自认为只能从事这类职业, 但从事这些职业内心又不是十分的快乐”, 还是“他在从事这些职业的活动时拥有真正的快乐。”

我们还应重视对“不知道”部分的分析。台湾师范大学金树人教授等人认为“不知道”的部分常反映出来访者的内心冲突[4]。在实施职业组合卡时, 咨询师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不知道”的部分。来访者在“不知道”的部分放下职业卡, 可能有2种理由:其一, 对这项职业的性质不太清楚, 即便是让来访者参阅相关职业资讯, 他还是无法从已有的认知模式中辨认出这项职业的特征。如果这个理由咨询师判断是正确的话, 进一步的职业资讯提供或探索是必要的。其二, 来访者不甘愿将这些卡片放在“不喜欢”的部分, 可是又不敢或不能将这些卡片放在“喜欢”的部分, 只有勉强放在“不知道”, 显示出来访者在这部分有着许多潜伏着的内在矛盾或冲突。咨询师必须敏感地体察来访者的心理转折, 从而耐心地处理。金树人先生在其论著中引用了一位咨询师对这部分的分析, 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不知道”所隐含的意义是丰富的。对我而言有两个可能的含义:一是“不知道”其实是内心冲突较多的地方。这种冲突可能是能力和兴趣的交战, 也可能是现实环境的阻隔, 更可能是趋避冲突所带来的矛盾或者犹豫。这些往往和自己的背景和经验有关, 又必须回到过去去探索;其二, 可能是自己逃避不愿意去面对的部分。在我自己的经验反思中, 当说“不知道”时, 其实很多时候是“知道”的, 只是怕说出来不好或会被评价等。因此会用“不知道”来逃避应有的责任。故当咨询师试着要深究“不知道”所含的意义时, 必须和来访者建立相当好的咨询关系, 才能有效进行。

当然, 对于卡片分类, 正如Norman C·Gysbers等人认为“准确描述好的卡片分类或者卡片分类实施的所有细微差别是很难的。”[1]咨询师只有通过大量地实践, 认真地思考, 广泛地调查, 才能尽可能地“接近”这些背后的真实。

2.5 资料记录保存技术———分拆组合编码

任何咨询都要保存好来访者的一切材料, 并注意不能外泄。这种资料的保存有2个基本作用:一是作为第一手材料用于学术研究, 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 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作为一种质性评估技术, 职业组合卡很难进行大规模取样, 只有逐渐积累, 才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真实资料, 从而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供珍贵的材料;二是作为来访者再一次来询的背景资料, 用于对比分析。同时也可以让来访者清晰地看到某种变化, 助其分析, 促其成长。

在职业组合卡的这种评估活动中, 所涉及到的材料比较多, 来访者的所有材料都要予以编码, 并作为今后分析的第一手资料。每一种资料的编码都要唯一, 并与来访者其他资料取得一致, 既要保证能对咨询个案进行深度分析, 也需要方便分类整理、综合研究。因此对资料要求既要能够做到分拆自由, 又要清晰地分清是属于哪一位来访者, 根据需要可以轻松地进行分拆与合并。基于这种要求, 资料记录与保存需要特别处理。为此, 本研究特别设计了一种“分拆组合编码技术”。

每一种资料作为一个类别, 分别用一字母代替, 作为类别码, 并作为来访者资料编码的首字母。比如:资料A、资料B、资料C、资料D、资料E……这个类别码分别在不同的资料中与资料内容一同印刷。类别码后面留有横线, 预留来访者顺序编码。根据咨询安排, 为每一位来访者编定一个顺序码。来访者这个顺序码既是来访者咨询顺序, 也是来访者资料排序, 也是来访者资料的保存位置。比如:001、002、003……来访者所有资料的顺序码是同一个顺序码。即不管来访者咨询过程中涉及到哪些资料, 所有资料的顺序编码都是一样的。比如, 甲来访者的顺序编码为088, 咨询过程中共涉及到4类资料, 这4类资料的顺序码都是同一个顺序码, 即都是088。顺序码与已经印刷的类别码组成一个完整的来访者资料编码。比如, 来访者甲的4种资料编码是:A088、B088、C088、D088。这样的编码方式可以做到使所有来访者的顺序码是唯一的, 来访者的每一种资料的编码在所有资料中也都是唯一的, 且有良好的位置安排, 便于存放, 便于查找。

文中所涉及到的这些技术是笔者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出来的, 其操作的便捷性、有效性均得到了实践检验, 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获得了积极反馈。但是, 限于个体咨询的限制, 研究取样容量较小, 样本也主要选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其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适应问题, 比如, 职业组合卡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使用问题、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使用问题、城市与农村不同人群的使用问题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开发等,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这也将成为职业组合卡操作技术研究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职业组合卡,操作技术,职业倾向

参考文献

[1]Norman C.Gysbers, Mary J著.侯志瑾译.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胡平正, 宋雅娟.职业组合卡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124~127.

[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06增补本)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4]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1单片机SD卡SPI模式操作 篇3

关键词:sd卡,spi接口,时序

sd卡以其大容量、低成本、携带方便、存储数据简单和安全可靠性高被大量应用于数码电子设备中, 比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pda、电子学习机、电子图书等。对sd卡的操作有复位、初始化、读写等, 下面以本人掌握的材料对sd卡的操作进行分析。

一、sd卡的结构

sd卡的外形与接口如图1, 它有9个接点与主机相连, 其接口端定义如表1所示。sd卡有两种操作模式, 一种是sd模式, 另一种是spi模式, 不同模式下端口的定义不同。SD模式有一个时钟线、一个命令/反馈线、四根输入/输出信号线、两个电源地和一个电源, 所有九根线都有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较快。SPI模式只用到CS片选、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时钟、电源地及电源六根线。SPI模式较SD模式速度较慢, 但很多单片机都有专用的SPI总线, 可与sd卡直接相连, 使用方便。

SD卡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一是接口电路, 共有九个接口电路, 定义如表1所示。二是接口控制电路, 所有操作都由该控制电路具体去执行。三是内部寄存器组OCR、CID、RCA等。四是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接口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内部寄存器组成存储单元交换数据, 其主要操作有写命令、读数据、写数据、读状态等。

二、sd卡的命令格式

sd卡的命令格式固定为6个字节48个位, 其格式如图3所示。

开始位固定为0, 第二位固定为1, 表示主机给sd卡的命令, 然后是6位命令索引号, 索引号的大小与索引号数字相同, 比如cmd0的索引号为000000, 索引号41为101001。紧接着命令索引号是命令参数, 有些命令有参数, 有些命令没有参数, 比如cmd0和cmd1命令参数为32个0, 而命令cmd24、cmd17的命令参数是数据的读写地址。最后是7位CRC校验位和一位停止位1。根据命令索引号可推知sd卡的命令最多不超过64个 (有些命令索引号为保留以后升级用, 没有实际的命令相对应) , sd卡协议把卡的命令分为若干类, 有些命令只有对sd模式起作用, 有些命令只对spi模式起作用, 大部分命令是通用的, 两种模式下具有相同的命令。

三、51单片机与sd卡在spi模式下的连接

由于51单片机内部没有集成spi模块, 使用51单片机与sd卡通讯要用51单片机的IO口模拟spi时序, 原则上51单片机的P0、P1、P2、P3口的任意位都可以与sd卡相连, 但由于P0与P2口常用于单片机的数据与程序存储器扩展, 而P3口又多用于第二功能, 比如串行通讯、计数、外部中断等, 实际上常用P1口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二个问题是接口电平的匹配, 像at89s51等大多数单片机都是5v电平, 而sd卡的电平是3.3v, 超过3.6V的电压将可能烧坏sd卡, 所以两者之间要进行电平转换。一种思路是用专用电平转换芯片, 但代价较高, 另一种是用分压的方式或降压的方式进行电平转换, 转换电路如图4所示。

图4中左图是一个分压式电平转换电路, 当输入是5V高电平时, 经分压输入3.3V, 当输入是0V低电平时, 输出端仍然是0V低电平。图4中右图是一二极管降压电路, 当输入为5V时, 经二极管降压, 输出为3.3V, 当输入为0V时, 二极管截止, 输出仍然是0V。两种转换电路都是单向转换, 只能是从5V电平转换为3.3V电平。

单片机与sd卡的连接电路图为图5所示。由单片机到sd卡的信号需要5V电平到3.3V电平的转换, cs片选信号、sd卡的数据输入信号以及sclk时钟信号都进行了分压式电平转换, 并且所有电路都加有上拉电阻。由sd卡到单片机的dout信号线直接接到了单片机的IO端口上, 如果单片机不能确认3.3V为高电平, 从sd卡到单片机的电路也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四、sd卡spi模式下操作时序

1. 复位操作。

sd卡进行正常读写前必须进行复位操作, 复位操作的命令为cmd0, 由0x40, 0x00, 0x00, 0x00, 0x00, 0x95组成, 前两位固定为01索引号为000000, 参数为32位0, CRC校验为1001010, 结束位为1。进行sd卡操作必须满足严格的时序, 其时序图为所6所示。复位操作由5个步骤组成, 首先在片选信号cs为高电平时, 发送至少74个时钟周期;第二片选CS拉低, 发送cmd0命令;第三发送一定数量的时钟信号, 等待复位成功;第四如果收到01h应答信号, 表明复位成功, 如果收到的信号始终是ffh信号, 表明复位失败, 需要重复进行复位操作;第五片选CS拉高并发送8个时钟信号完成整个复位操作。

2. 初始化操作。

进行spi模式操作前, 必须进行spi初始化, 初始化命令为cmd1, 由0x41, 0x00, 0x00, 0x00, 0x00, 0xff组成。前两位固定为01, 命令索引号为000001, 32位参数为0, CRC校验为1111111, 结束标志为1。初始化时序为图7所示。首先把片选CS拉低, 发送cmd1信号;插入一定量的时钟信号, 等待sd在spi模式下的复位;如果收到00h的信号表明初始化成功, 如果收到的信号始终是ffh, 则表明初始化失败, 需要重新初始化操作;拉高片选CS, 并且发送8位时钟信号, 完成整个初始化操作。

3. spi模式下读扇区操作。

对sd卡的操作主要是对存储在sd卡的数据进行读写, spi模式下的读扇区操作时序如图8所示。读扇区命令为cmd17, 由0x51, 32位读地址, 0xff组成。前两位固定为01, 命令索引号为010001, 参数为32位读扇区地址, CRC校验为1111111, 结束标志为1。首先把CS拉低, 发送cmd17, 插入一定量的时钟信号, 等待命令发送成功, 当收到00h信号后表明命令发送成功, 如果始终收到的是FFh则表明发送命令失败, 需要重复发送, 插入一定量的时钟信号, 等待读取扇区数据。当收到0xfe标志后, 表示随后的512字节为接收的数据, 512个字节后是两字节CRC校验位, 但在spi模式下, 并不关心这些位的具体数值。操作结束, 拉高CS位, 并发送8个时钟信号。读取的数据长度可以由cmd16设定, 默认值是512个字节。

4. spi模式下写扇区操作。

对sd卡的操作主要是对存储在sd卡的数据进行读写, spi模式下的写扇区操作时序如图9所示。写扇区命令为cmd24, 由0x58, 32位读地址, 0xff组成。前两位固定为01, 命令索引号为011000, 参数为32位写扇区地址, CRC校验为1111111, 结束标志为1。

spi模式下, 写扇区操作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是写命令cmd24, 时序与前面的读扇区相同。CS拉低, 写入cmd24, 插入一定量的时钟信号, 当读回的是00h时, 表示命令写入成功, 然后再插入一定量的时钟信号, 如图中1-4部分。第二是向sd卡写入512字节的数据, 同读扇区命令相同, 写入的字节数也可由cmd16设定, 默认是512字节。首先写入扇区开始标志FFh, 紧接着写入512字节的数据, 最后是两字节的CRC校验, 因为spi模式下并不关心CRC校验的数据, CRC校验的数据可以是两个0x FF。发送完数据后可以连续读sd卡, 如果读回的数据的低五位是00101表明写入的512个字节的数据被sd卡所接收, 整个过程如图中5-8部分。第三是将数据存入sd卡相应的flash存储单元中,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在此时间段, sd卡呈现忙状态, 读sd卡数据端数据为00h, 此时间段需要发送一定量的时钟信号;直到读sd卡的数据端读回的数据是FFh, 表示数据写入成功, 拉高CS片选, 插入8个时钟信号。

结语

sd卡的操作还有很多, 比如读内部寄存器CID、CSD等信息, 对sd卡的数据的擦除等等, 其操作大同小异, 只不过使用的命令不同。在sd卡的复位及初始化时期, sd卡时钟信号应该保持低速, 否则就可能引起复位及初始化失败。sd卡在spi模式下, 通信速率较低, 要充分发挥sd卡的优势, sd卡应工作在sd模式下。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 sd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掌握sd卡的操作将方便开发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智能设备。

参考文献

[1]SD Group.SD Memory Card Specifications.2000.

装置操作卡 篇4

装置操作卡管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正式运行, 近期, 车间的用户普遍反映运行速度比较慢。用普通用户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从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 到显示出系统的主界面的时间间隔大约25~35秒;而操作卡查询后, 点击某个查询出来的操作卡, 到显示该操作卡的详细内容的时间间隔大约30~40秒。分析操作卡系统的数据量和用户的使用频率, 这样的运行速度确实很慢, 可以说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影响了工作效率。

2. 速度慢的原因分析

问题很普遍, 显然不是某台客户机的问题, 而且在配置较好的客户机上测试, 访问速度也很慢, 配置较低的客户机, 其访问速度就可想而知了。经过分析, 很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服务器的配置低;当前表中的数据量过大;数据库的参数配置不合理;这些都是系统运行速度的瓶颈。当然, 网络状况和病毒也是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的原因, 需要一一排查。

3. 网络状况和病毒的排查

目前分公司的信息系统很多, 通过对照分析, 同操作卡系统情况类似的MES系统的运行速度在正常范围内, 这两个系统同在一个网段, 可以排除网络原因;系统服务器上的防病毒软件“赛门铁克”, 没有病毒隔离报警, 而且用各种病毒专杀工具进行杀毒, 没有查出病毒, 可以排出病毒原因。

4. 系统服务器的配置

操作卡系统的服务器配置如下:

服务器型号:DELL POWEREDGE 2850

CPU:3G双CPU

内存:3G

硬盘:5块146G的SCSI硬盘, 共700G, 做RAID5后, 剩余550G。

对于以上配置的服务器, 运行功能相对简单、数据交换量不大的操作卡系统, 还是绰绰有余的。

5. 当前表中的数据量过大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5.1 当前表的数据统计

操作卡系统用来存储数据的后台数据库是ORACLE数据库, 系统主界面打开时需要调用多个表中的记录, 其中有两个表中的数据量较大, 一个是OPER_DAILYOPERHEAD, 一个是OPER_DAILYOPERDETAIL。截止到6月底, 表OPER_DAILYOPERHEAD中的记录个数为86406条, 而表OPER_DAILYOPERDETAIL中的数据相对要多些, 达到2336979条记录, 导出的数据库文件大约有25G左右。对于oracle数据库来说, 表中的记录数量还没有达到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的限额, 但是考虑到数据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削除因当前表记录过多影响读取速度的因素, 决定把当前表中的大部分数据转移到历史备份表中, 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5.2 历史数据转移

起初, 系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历史数据转移功能, 随着当前表中的数据量逐渐增加, 如果不转移数据, 在进行数据查询的时候, 会越来越慢, 最终肯定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数据转移的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为了避免转移的数据量过大而影响系统当前的运行速度, 以时间间隔半个月为宜。通过与生产处技术人员交流, 当前表中可以只保留2个月的最新数据, 其余的都作为历史数据转移到历史数据表中。对于用户来说, 数据转移后所有操作不受任何影响。

通过测试, 历史数据转移后, 系统的运行速度同预期效果一样, 虽然有所提升, 但不明显, 只是提高了几秒钟。同时也说明了, 目前表中的数据量还不是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的关键因素。

6. oracle数据库优化

数据库的优化是改进Oracle数据库性能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了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Oracle数据库为所有用户提供一组后台进程, 并且, 有一些存储结构专门用来存储最近的有关对数据库访问的数据。这些存储区域可以通过减少对数据库文件的I/O次数来改善数据库性能。数据库系统的执行效率较低时, 就要对Oracle数据库的参数进行调整, 以便提高Oracle数据库性能。

O r a c l e 9 i在安装时为每个数据库建立了一个P f i l e, P f i l e (Parameter File, 参数文件) 文件是基于文本格式的参数文件, 含有数据库的配置参数, 默认的名称为“init+例程名.ora”, 这是一个文本文件, 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工具打开。

检查参数配置文件的内容发现, 以下参数设置不太合理, 并适当的进行了调整:

*.db_cache_size=25165824:数据缓冲区大小;改为1288490189。该值越大, 可以减少对数据库文件的I/O次数, 提高运行效率。

*.p g a_a g g r e g a t e_t a r g e t=2 5 1 6 5 8 2 4:P G A目标值;改为262144000。使用PGA_AGGREGATE_TARGET设置整个PGA大小, Oracle将为每个Session按照实际需要为其分配PGA, 并尽量维持PGA总量不超过PGA_AGGREGATE_TARGET值。

*.shared_pool_size=50331648:共享池大小;改为209715200。用于存储共享游标、存储的过程、控制结构和并行执行消息缓冲区等对象, 较大的值能改善多用户系统的性能。

*.sort_area_size=524288:排序区使用的最大内存量。改为1048576。排序完成后, 各行将返回, 并且内存将释放。增大该值可以提高大型排序的效率。

7. 创建ORACLE索引表

Oracle数据库中, 标准表和索引表的本职区别在于:索引表中的ROWID列存放的是主键信息, 是逻辑的物理地址;而在标准表的ROWID伪列中则存储的是真实的物理地址。

Oracle数据库索引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查询上, 而且, 这个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一是索引表能够获得比标准表更快的查询速度;二是索引表中的记录, 是按照主键列进行排序存储的;三是利用溢出存储功能, 提高常用列的访问速度。索引表减少了数据查询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避免了额外的数据块读取操作, 可以获得更快的查询速度。

如果数据表的变更比较频繁的话, 则不适合采用索引表。这主要是因为Oracle数据库在对索引表管理时, 开销比较大。另一种方法是在基本表上建立索引, 这样虽然查询效果没有索引表那么好, 但是, 却可以大大减少Oracle数据库的开销。

建立索引要注意:一是在索引表中, 不能对非主键建立索引。这是索引表建立的一个限制条件, 数据库管理人员必须无条件的遵守。二是必须给索引表建立主键。有些数据库管理员有个习惯, 在建立表的时候, 一开始不设置主键。等到表维护的时候, 再确定某个字段作为主键。但是, 在索引表建立的时候, 一开始就要指定表的主键, 否则的话, 会有错误产生。这也是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

8. 测试

系统源程序及Oracle数据库参数优化后, 经过多用户多次测试, 反馈的结果是:

从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 到显示出系统的主界面的时间间隔大约5秒左右;而操作卡查询后, 点击某个查询出来的操作卡, 到显示该操作卡的详细内容的时间间隔大约10秒以内。

由此说明,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对提高操作卡系统的运行速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9. 结语

为了保证Oracle数据库运行在最佳的性能状态下, 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就应该考虑数据库的优化策略。优化策略一般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参数调整、数据库参数调整、网络性能调整、应用程序SQL语句分析及设计等几个方面。但是数据库的性能优化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的方面很多。在实际工作中, 还要根据用户反映的具体情况, 认真分析Oracle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保证Oracle数据库运行的高效率, 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装置操作卡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快慢与数据库优化的密切关系, 分析了系统运行速度慢的原因, 阐述了提升系统运行速度的解决办法, 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参数配置, 阐明了优化数据库是提升系统运行速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操作卡,运行速度,数据库优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华创操作卡系统安装与配置手册

上一篇:收割机的使用保养下一篇: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