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浓度

2024-08-09

A型肉毒毒素浓度(精选8篇)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1

偏侧面肌痉挛(Hemisfacial spasm,HFS)为周围神经病,一般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起病从眼轮匝肌的轻微抽动开始,逐渐向口角、整个面肌扩展,重者累及同侧颈阔肌,眼轮匝肌抽动致使睁眼困难,面肌抽动时常伴有口角歪斜,每次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紧张、焦虑、情绪波动时会诱发和加重面肌痉挛的病情。HFS患者虽然并无疼痛感,但是它可以引起社会或心理功能的障碍,使患者在行走、看电视和工作时感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精神错乱。HFS病因不明,通常的口服药物和针灸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研究表明: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可有效治疗HFS[1]。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2,3,4,5,6]对于BTX-A治疗HFS的剂量仍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选择的浓度为25U/ml和50U/ml。本课题组通过对2010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分别应用25U/ml和50U/ml国产BTX-A治疗HFS,探讨其长期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异同,为临床上治疗HFS提供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明确诊断为HFS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49例。低浓度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6.2±10.7)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4.6±2.3)年。高浓度组男19例,女3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4.9±11.4)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4.9±2.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Cohen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均参照李又佳等[7]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BTX-A局部注射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肌肉注射BTX-A:应用国产BTX-A冻干结

晶毒素(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100U/瓶,-5~-20℃冰箱中保存。低浓度(25U/ml)组注射时用生理盐水4ml,稀释成浓度为25U/ml;高浓度(50U/ml)组注射时用生理盐水2ml,稀释成浓度为50U/ml;注射时应用1ml注射器,应用5号半针头对颜面部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部位为:患侧上、下眼睑的皮下,距睑缘3mm,眼睑内1/3、外1/3处,痉挛严重者在眉弓内、外侧注射各一点,同时选择颧弓处颧大、小肌及颊肌,上下唇1/3处,口轮匝肌1/3处低浓度组每点注射2.5U,高浓度组每点注射5.0U。症状复发病例再次注射部位和剂量与首次基本相同。根据患者意愿可选择对侧关键肌及皱纹处进行1/2量注射,以利面部五官对称。注射后6~8h内不能揉搓注射侧面部和擦洗注射部位。防止药物过度扩散降低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1.2.2 面肌痉挛评分: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治疗前

均参照Cohen等[8]分级标准:0级,无痉挛;Ⅰ级,外界刺激引起瞬目频率增加;Ⅱ级,轻度,眼肌和面肌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Ⅲ级,中度,痉挛明显,有轻度功能障碍;Ⅳ级,重度,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行走和阅读困难。

1.2.3 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均于BTX-

A注射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依据Shorr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强度评级由Ⅱ~Ⅳ级降为0级;明显缓解:面肌痉挛强度评级由Ⅲ~Ⅳ级降为Ⅰ~Ⅱ级;部分缓解:面肌痉挛强度由Ⅳ级降为Ⅲ级;无效:痉挛评级无降低;复发:痉挛评级上升≥1级;完全缓解和明显缓解为总有效。注意随访观察患者的全身、注射局部的不良反应以及与BTX-A剂量相关的局部肌肉麻痹的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1年后,低浓度组总有效率为71.4%,高浓度组总有效率为93.9%。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1,P=0.003)。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Cohen分级比较两组治疗

前Cohen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hen分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低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Cohen分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比较

与低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降低,药物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低浓度组仅2例出现了眼睑及口周注射部位轻度水肿、少量淤斑的不良反应,且2~7d消退,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1%。高浓度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轻度面瘫、眼睑下垂的并发症,均在2~4周缓解,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2%。经χ2检验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P=0.399)。

3 讨论

BTX-A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使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肌肉松弛,而缓解面肌痉挛,对HFS的疗效比较肯定。然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示BTX-A治疗HFS的最佳浓度仍存在争议,目前各研究中心所应用的药物浓度差异较大,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差异较大[2,3,4,5,6,7]。为探讨BTX-A治疗HFS的最佳浓度,本研究分别采用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国产BTX-A多点局部肌肉注射法治疗HFS,临床随访1年,结果发现:与低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增加,Cohen分级显著下降,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缩短,药物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多点局部肌肉注射BTX-A治疗HFS长期临床疗效确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多次重复治疗的效果不减退,的确为一种简便易行、可重复应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易于掌握与推广,可作为目前治疗HFS的首选方法。

综上所述,高浓度(50U/ml)与低浓度(25U/ml)BTX-A在治疗HFS方面均安全有效,然高浓度BTX-A的总体有效率比低浓度明显提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确无明显增加,这为临床上治疗HFS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然而,本课题由于课题经费不足以及收集病例难度较大,存在病例数较少的缺点,这有待于今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深入研究,且还有待将药物的阶梯进一步缩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HFS的患者98例,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49例,高浓度组予多点局部肌肉注射50U/ml BTX-A,低浓度组予多点局部肌肉注射25U/ml BTX-A,复发后予重复给药,临床随访观察1年,分析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低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治疗HFS的总体有效率明显升高,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缩短,药物持续时间明显延长,Cohen分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低浓度组比较,高浓度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多点局部肌肉注射治疗HFS安全有效,高浓度(50U/ml)的总体有效率明显提高,且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偏侧面肌痉挛,A型肉毒毒素,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郑琳,唐欣.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57例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5,4(76):91-92.

[2]焦岩,江恒,周振华,等.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6):653-655.

[3]Barbosa ER,Takada LT,Gonalves LR,et al.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an 11-year experience〔J〕.Arq Neuropsiquiatr,2010,68(4):502-505.

[4]Harrison AR,Berbos Z,Zaldivar RA,et al.Modulating neuromuscular junction density changes in botulinum toxin-treated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1,52(2):982-986.

[5]李又佳,黄燕,古志辉,等.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42-644.

[6]王国栋,赵永波.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428-1429.

[7]李又佳,付耀高,钟志耕,等.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交叉设计临床试验〔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6):506-511.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2

[关键词] 罗哌卡因;A型肉毒毒素;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R7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91-02

Clinical investigation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A toxin in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ZHANG B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Tancheng,Tancheng 2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the effects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A toxin in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ho suffered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divided in three groups. Ropivacaine,A toxin and both medicine were used in different group respectively.Curative effects, side effects,time of paracmasist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higher and lower palindromia in Ⅲgroup than other groups(P<0.05).The side effects were lower inⅡgroup(P<0.05). Conclusio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A toxin maybe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Key words] Opivacaine;A toxin;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經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尤其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笔者应用罗哌卡因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者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39~75岁,平均(55±6)岁;病程2个月~22年,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

1.2 治疗方法

Ⅰ组:罗哌卡因注射组,将0.75%罗哌卡因(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H20050325)2 mL在相应疼痛的三叉神经周围支分布骨性孔道(眶上、下孔、颏孔)及扳机点注射。未完全缓解患者1周进行第2次阻滞,最多进行5次。Ⅱ组:A型肉毒素注射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S10970037),按上述注射方法,剂量50 U。Ⅲ组(联合治疗组):首次用罗哌卡因注射,1周后用A型肉毒素注射。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国际评价标准四级分类法评定[1]。治愈:疼痛程度好转达100%,不服药,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疼痛程度好转>50%,少量服药后疼痛消失,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对正常工作和学习影响不大,但劳累后有不适感;有效:治疗后缓解50%以上,减少药量维持无疼痛症状;无效:疼痛缓解50%以下或治疗前后无明显的改变。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疗效、复发率、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Ⅲ组与Ⅰ、Ⅱ组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显著增高,有效率、无效率、复发率显著减少(P<0.05),Ⅰ组与Ⅱ、Ⅲ组比较,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不良反应率显著减少(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疗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后疗效、复发率、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疗效(%)复发率(%)缓解时间(d)不良反应(%)

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Ⅰ组2515501020(4/20) 130±35#20(4/20)

Ⅱ组3020351525(5/20)170±30 10(1/20)☆

Ⅲ组 50* 35* 10* 5* 10(2/20)*175±2525(5/20)

注:与Ⅰ、Ⅱ组比较,*P<0.05;与Ⅱ、Ⅲ组比较,#P<0.05;与Ⅰ、Ⅲ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痛如放电,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中医中药、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等,许多患者在接受各种方法治疗后,仍未获得满意疗效[2-3]。因此缓解疼痛、延长疼痛缓解时间、防止复发是治疗的首要原则。

三叉神经周围支阻滞是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注射的部位主要是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孔,通过阻断神经的疼痛传导功能,获得止痛效果[4]。所用药物包括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链霉素、利多卡因等。

笔者对比罗哌卡因和A型肉毒毒素及联合用药效果,发现联合用药疗效显著提高,复发率低,疼痛缓解时间长。罗哌卡因具有麻醉和镇痛双重作用,低浓度时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现象,即对感觉神经阻滞强于对运动神经阻滞。局部注射对三叉神经疼痛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显著,存在头晕、恶心的不良反应。A型肉毒毒素能抑制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肌肉的松弛性麻痹,A型肉毒毒素能抑制外周感觉神经末梢谷氨酸及神经肽类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时间持续4~6个月或更长。两者合用,有效的延长疼痛缓解时间和复发率,虽然并发症较多,但都是注射部位麻木、肿胀等短期内可以缓解和消失的症状。

总之,罗哌卡因联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好,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Hasegawa T,Kondziolka D,Spire R,et al.Repeat radiosurgery for refractory trigeminal neuralgia[J].Neurosurgery,2002,50:494-500.

[2] 杨文磊,赵卫国.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法选择和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47-551.

[3] 陈曦,蒋雨平,张云云.奥卡西平治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43-546.

[4] 冯保会,李世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3):280-282.

(收稿日期:2011-12-26)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3

关键词:面部除皱,A型肉毒毒素,临床疗效

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毒理作用研究较为透彻的生物制剂[1]。在1987年A型肉毒毒素被首次使用于眉间除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A型肉毒毒素很快在面部除皱中被广泛的使用。本研究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48例面部除皱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在将本次的研究结果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48例进行面部除皱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疗效的观察对象,患者中女性患者43例,男性患者5例,患者的年龄在37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3.7)岁。其中有18例患者为额横纹去皱,11例患者为眉间纹除皱,4例患者进行鼻背纹除皱,4例患者进行颈部横纹除皱,4例患者鼻唇沟纹除皱,7例患者去除鱼尾纹。

1.2方法

患者除皱所用的A型肉毒毒素是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所使用的为冻干制品。在给予患者进行注射之前需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到25~50U/ml。使用1毫升的皮试注射器,针头选用30号特制,将稀释好的澄清液体抽取到注射器中,根据患者需要除皱的重点部位给予注射或者多点注射。(1)额横纹:额肌属于横向纹,可以采取多点注射的的方式,若患者的额头较宽,皱纹比较多,可以给予3排9点注射,每个点的注射剂量为2.5U。(2)眉间纹、鼻背纹:眉间纹属于纵行纹,注射点需要选取4~5个, 每个点的注射剂量为2.5U,在两眉之间以“V”字型方向注射。鼻背纹的注射点一般2~3个。(3)鱼尾纹:鱼尾纹是眼轮匝肌在外眦部放射状排列收缩所致[2],一般对鱼尾纹使用5~7个点进行注射,注射点呈扇形分布并且距离外眦部分0.7~1厘米。注射较低的点应该在颧弓及颧大肌的肌肉之上。(4)颈纹:针对颈部横纹是在患者皮下行斜行注射, 注射的点位为6个,每个点位的注射剂量为1.5U。(5)鼻唇沟纹:和颈部横纹的进针方式一样,在皮下斜行注射,注射的点位为4~6个,每个点位的注射剂量为1.5U。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面部皱纹去除情况来进行效果的判定。显著有效:患者需要除皱的部位的皱纹消失,皮肤光滑饱满并且未留下任何痕迹,在注射之后,没有并发症的发生,除皱的效果维持在6个月左右;有效:患者需要除皱的部位皱纹明显的减少及变浅,但是除皱部位留有痕迹,除皱的效果维持在3个月~6个月;无效:患者的注射之后,面部的皱纹未见任何的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 P S S 1 6 . 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 P <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8例患者通过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之后,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有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显著有效率为95.65%,治疗有效的为3例患者,有效率为6.25%,总有效率达到了100%。详细结果见表一。

3讨论

皮肤老化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皱纹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进行面部除皱的患者也越来越多[3]。A型肉毒毒素是利用其具有神经毒性的蛋白,通过特殊的作用机制抑制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4],从而使脸部的组织发生去神经的效果,将神经冲动的传递完全阻断, 使肌肉产生麻痹促使皱纹的消除。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注射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后,治疗的效果一般保持在6个月左右,很多的患者为了保持其除皱的效果而长期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5],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安全及会产生何种不良反应,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型肉毒毒素对于面部除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观察48例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除皱的效果,45例患者治疗显著有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的有效率达到100%,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较为安全和可靠。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 男12例, 女16例;年龄18岁~46岁, 平均年龄32岁。部分患者曾接受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等治疗均无确切疗效。肉毒毒素 (BTXA) 注射治疗多汗症的禁忌证 (参考BTXA面部除皱禁忌证) 为: (1)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2) 有青霉素过敏史者。 (3) 局部存在感染灶者。 (4) 慎用于脊髓性肌肉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等全身性神经肌肉病患者[2]。所有患者术前均签订A型肉毒毒素 (BTXA) 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剃除腋毛, 在腋毛区标记注射范围, 间隔1 cm标记一个注射点, 每侧呈网格状共20~30个注射点。表面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 1~2 g每侧, 并用保鲜膜覆盖约30 min以增加药物吸收。

1.2.2 注射方法

根据腋部毛发浓密程度以及分布范围大小, 选择A型肉毒毒素 (兰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S10970037) 冻干粉剂量为100~150 U加生理盐水2~3 m L稀释, 用1 m L螺口注射器抽取, 同时更换30G注射针头备用。注射区域常规消毒, 按照术前设计的注射点进行皮内注射, 每点注射2.5 U, 每侧共计50~75 U。注射结束, 常规冷敷并压迫10 min。

1.3 效果评判标准

治疗6 d后, 根据Minor碘淀粉试验汗液评定治疗效果[3]。继续追踪随访28例患者1个月~12个月, 分别于1, 6, 12月随访1次共3次。

2 结果

2.1 并发症观察

28例患者其中2例女性因处于月经期, 腋部出现局部少量瘀青, 约20 d恢复正常。余治疗中及治疗后注射部位无明显疼痛、无血肿、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2.2 随访止汗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1) 1个月后28例患者止汗效果均满意, 满意率为100%。 (2) 6个月后28例患者中出现16例止汗效果满意, 10例开始出汗, 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满意率为92.8%。仅2例患者止汗效果明显减弱, 予以再次注射。 (3) 12个月后28例患者中5例止汗效果减弱, 21例患者止汗效果明显减弱, 余2例在治疗后6个月再次注射止汗效果满意。

3 讨论

目前多汗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 如: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等治疗均无确切疗效, 虽然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为方便有效的方法, 但仍有很大的风险, 如气胸、皮下气肿、血胸、胸痛、肋间神经痛, 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Honer综合征、其他部位代偿性多汗及复发, 其他较罕见并发症有鼻炎、术后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皮肤黑变、性功能障碍等。寻求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多汗症是很多医生的共同心愿。目前局部皮内多点注射BTXA, 可用于治疗局部性多汗症患者,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肉毒毒素 (BTXA) 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 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 刺激横纹肌、平滑肌收缩以及汗腺等腺体的分泌[4]。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即能抑制腺体分泌达到止汗的效果。

本组28例患者注射后1个月随访止汗效果及满意度为100%, 6个月后止汗效果及满意度为92.8%, 12个月后随访止汗效果明显下降。疗效下降是由于药物的代谢以及新的神经元和运动终板处的功能产生新的连接。具体再次注射时间: (1) 根据药理作用建议6个月~12个月再次注射以维持止汗效果; (2) 根据临床观察以及患者经济情况, 建议在每年3月—5月进行首次注射, 1年后再次注射。重复注射或者长期使用是否会产生一些远期不良情况, 尚需要大量样本以及多中心数据。有报道称:若进行多个疗程的BTXA治疗, 可以起到使汗腺失用性萎缩的作用, 从而根治腋臭[5]。我们正在进行间隔4个月~6个月重复注射连续3次以上后, 观察临床疗效及维持时间。

本组病例一次使用BTXA剂量为100~150 U, 一次用量远远低于3 000 U的半数致死量[6], BTXA在临床已经广泛用于面部除皱尤其是眉间纹的治疗、肌肉痉挛的治疗、斜视的治疗等。肉毒毒素在临床使用的历史已有十多年, 在面部美容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证实[7,8]。目前, 已有很多文献报道, 局部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腋部多汗症是安全有效的[9,10]。故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 疗效确切、无创伤、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Ojimba TA, Cameron AE.Drawbacks of endoscopic t horac-icsympat hectomy[J].Br J Surg, 2004, 91 (3) :264-269.

[2]魏奉才, 公茂来主译.美容整形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3-124.

[3]高扬, 宋军, 李虎, 等.大剂量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 22 (12) :740-742.

[4]刘玮译.肉毒杆菌毒素美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0.

[5]姚兆林, 端木雪峰, 沈正洲.微切口皮下搔刮术配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6) :2089-2090.

[6]BRIN MF.Botulinum toxin:chemistry, pharmacology, toxicity, and immunology[J].Muscle Nerve, 1997, 6:146-168.

[7]金云波, 林晓曦.应用A型肉毒毒素的并发症和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 16 (6) :425-427.

[8]Kuo CL, Oyj Oyler G, Shoemaker CB.Lipid and cationic polymer basedtransduction of botulinum holotoxin, or toxin protease alone, extendsthe target cell range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intoxication[J].Toxicon, 2010, 55 (2-3) :619-629.

[9]曹芳, 张敬德, 白伶珉.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42例腋臭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 21 (12) :740-741.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7例。入选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的诊断和分类标准[3], 第一诊断为初发脑卒中 (脑梗死或脑出血) ;经CT或MR确诊;年龄45~80岁;综合痉挛量表评分≥10分;病程6个月内;已停抗痉挛药物2周以上。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记忆测试量表>7/10分) , 能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蛛网膜下腔出血;年龄<45岁或>80岁;综合痉挛量表评分≤10分;关节挛缩固定;合并严重心、肝、肾及感染等疾病;颅脑外伤、肿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记忆测试量表≤7/10分) ;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研究为单盲、分层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患者或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用MINIMIZE分层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层包括:脑卒中性质 (梗死、出血) , 年龄 (45~59岁、60~80岁) , 性别 (男、女) , 综合痉挛量表评分 (10~12分、13~16分)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 (1) 物理因子: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温度改变和超声波等; (2) 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和Rood技术等; (3) 功能性活动训练:良肢位摆放、床上翻身训练、手法被动牵拉、关节负重、转移、平衡、步行训练等。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取股内收肌、腘绳肌、胫骨后肌、腓肠肌及比目鱼肌为注射部位[4], 局部肌肉注射国产BTX-A (商品名:衡力, 100U/瓶) 。注射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U/0.1ml, 常规消毒、铺巾后, 在B超引导下 (LOG IQ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型号M12L) 定位后注射。根据肌肉大小及痉挛程度, 每块肌肉注射量为50~100U, 每例总量不超过300U。

1.3 评定方法

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4周后分别接受以下评定。评定员不参与2组对象的治疗。

1.3.1 综合痉挛量表 (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 CSS) :

包括肌张力 (0~8分) 、跟腱反射 (0~4分) 和踝阵挛 (1~4分) 3个方面, 7分以下无痉挛, 8~9分轻度痉挛, 10~12分中度痉挛, 13~16分重度痉挛。

1.3.2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

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下肢部分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 评定, FMA下肢部分包括17个小项, 每小项0~2分, 最高34分, 得分越高, 提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先进行数据的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的评定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评定结果的变化值及变化率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41例脑卒中患者入选, 4例患者因提前出院中途退出。最终治疗组18例, 对照组19例。治疗前2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组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出现。

2.2 综合痉挛量表 (CSS) 和下肢FMA评分比较

分别治疗2周和4周后, 治疗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 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C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CSS和下肢FM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病,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痉挛, 尤其是下肢, 表现为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阵挛、肌肉力量下降等, 出现足下垂和内翻等异常运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动模式, 严重影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5]。BTX-A是一种神经毒素, 作用于运动终板,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降低肌张力, 减轻痉挛[6]。BTX-A是否能发挥最大生物效应, 与局部注射时能否准确定位于骨骼肌运动终板密切相关[7]。常用的定位技术有:徒手定位、肌电图定位、电刺激定位以及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等, 各有优缺点。超声是一种实时动态显像技术, 可以清晰显示骨骼肌的位置和深度, 通过上下轻微的振动注射针, 我们能看到针尖所在肌肉内部的位置, 并能避开血管和神经, 提高注射位点的准确性, 还能保存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欧海宁等[8]研究发现超声引导注射较徒手肌肉定位在某些方面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Yang等[9]报道在寻找脑瘫儿童腓肠肌时, 与超声定位法比较, 徒手定位法准确率只有78.7%。所以本文采用了超声定位法。

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采用BTX-A注射和常规康复训练综合治疗, 治疗2周、4周后的CSS、下肢FMA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BTX-A可以有效减轻局部肌肉痉挛, 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但需要指出的是BTX-A注射本身并不能提高运动功能, 但却可以缩短单纯康复训练缓解痉挛所需要的时间, 随着痉挛的改善, 使肌腱牵拉、功能性训练等运动疗法更容易进行,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 (BTX-A) 注射对脑卒中后痉挛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患者, 综合痉挛量表评分 (CSS) ≥10分, 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2组治疗前、后采用CSS和Fugl-Meyer运动量表 (FMA) 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 治疗组CSS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CSS和下肢FM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BTX-A注射可以明显减低脑卒中痉挛下肢的肌张力, 从而提高运动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A型肉毒毒素

参考文献

[1]Stevenson VL.Rehabilitation in practice l Spasticity manage-ment (J) .Clin Rehabil, 2010, 24 (4) :1293-1304.

[2]窦祖林, 范建中, 郭铁成, 等.痉挛——评估与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381-383.

[4]邵宇权, 胡兴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肢体肌张力障碍及痉挛的疗效观察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479-480.

[5]Rekand T.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pasticity:Areview (J) .Acta Neurol Scand Suppl, 2010, 4 (190) :62-66.

[6]Davis EC, Bames MP.Botulinum toxin and spasticity (J) .JNeurd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0, 69 (2) :143-147.

[7]Haig AJ, Goodmurphy CW, Harris AR, et al.The accuracy ofneedle placement in lower-limb muscles:A blinded study (J) .Arch Phys Rehabil, 2003, 84 (6) :877-882.

[8]欧海宁, 沈建虹, 陈红霞, 等.超声引导和徒手肌肉定位用于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8) :728-733.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例, 均为女性, 年龄32~46岁, 中位年龄38岁。以微笑时鱼尾纹出现最明显。

1.2 药物配制

取A型肉毒毒素 (中国科学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粉针剂) 1瓶 (50U/瓶) , 用2ml生理盐水稀释 (25U/ml) , 目的是降低注射部位的疼痛感。稀释过程中轻轻滚动药瓶几次, 防止溶液产生气泡[1,2]。

1.3 注射部位及方法

依据患者眼轮匝肌的强度确定注射的部位和点数, 注射时选择在眶缘外1cm为宜, 一般为每侧3~6个点, 每点注射剂量为2.5U, 每点间距1cm, 切记注射点不要超过瞳孔垂线[3] 。注射深度一定要在皮下, 而不在肌肉层。

1.4 注射后处理

注射前和后可冰敷20min, 局部制动2d,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结果

18例患者, 术后2~7d内有明显效果, 1~2个月内达到最佳效果。6个月后有12例再次注射同等剂量A型肉毒毒素, 维持消除动力性皱纹效果。其余6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10个月再次注射。18例均无出现恶心、头痛等并发症, 随访0.5~1年疗效满意。

3讨论

肉毒毒素是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 可导致肌肉麻痹和萎缩, 眼轮匝肌眶部是导致皱纹和软组织位置改变的主要肌肉, 其外侧是导致鱼尾纹的主要肌肉,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使这部分肌肉的活动减弱, 既可消除眼睑部动力性皱纹。一般使用6~36h起效, 7~14d达高峰, 3~6个月恢复肌肉功能, 使用得当可降低并发症, 提高疗效, 安全可靠。近年来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肉毒毒素容易变性, 所以配制时用粗针头, 避免剧烈振动, 控制泡沫产生。皮肤在乙醇消毒干燥后实施注射, 一般稀释浓度2.5U/0.1ml为宜, 以减少药液向周围扩散。注射前、后采用冰敷可减轻疼痛和术后肿胀及淤斑。注射的深度只限于皮下, 否则会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 采用肉毒素注射方法治疗睑部动力性皱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操作简便等优点, 是一种非手术美容技术, 适用于鱼尾纹明显的中年女性, 以期望达到年轻、美容的目的。

关键词:睑部动力性皱纹,A型肉毒素,疗效体会

参考文献

[1] Fagien S, Cox SE, Finn JC, et al.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with botuli-num toxin type.A treatment of glabellar rhytid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Dematolo Sury, 2007, 33 (1) :2-9.

[2] Carruthers A.Eyebrou height after botulinum toxin type A to the glabella[J].Dermetolo Surg, 2007, 33 (1) :26-31.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无创科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非手术注射患者中,选取69名眉间既有动态性皱纹,又同时伴有静态凹陷型皱纹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6-47岁之间,平均年龄(32.3±2.7)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分点治疗,联合小分子玻尿酸行真皮深层线状注射。69名患者中均对A型肉毒毒素无过敏史,均不是过敏体质,均不在妊娠期,哺乳期,无相关神经肌肉疾病,无血液疾病史,注射部位均无感染病灶。

1.2 治疗方法

注射材料A型肉毒毒素(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衡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国药(准)字S10970037用2.5ml生理盐水稀释100u肉毒毒素,轻微震荡至完全溶解为每0.1m L/4u溶液。填充小分子透明质酸(海薇)1ml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1ml产品含有16mg的交联透明质酸)

注射前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有无相关注射内禁忌疾病,有无过敏史,家族遗传史,是否服用氨基糖苷内抗菌素,是否有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并告知患者相关术后注意事项及禁忌,仔细阅读后并让顾客签署A型肉毒毒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和透明质酸填充治疗知情同意书。统一在拍摄间让患者在自然放松状态下,腰背直立坐在固定凳椅上,用佳能EOS700D数码单反相机,嘱患者做愤怒皱眉表情,拍摄正面照,左右90度,左右45度共计5张照片。为了减轻疼痛,术前可冰块冷敷或在注射前半小时使用5%利多卡因软膏涂抹,治疗时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让患者拿镜子观察在面部平静和做皱眉动作时的两种状态,确定需要注射的部位,并使用记号笔标记皱纹走向与注射范围,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以防感染,用碘伏在术区消毒3遍。注射时选用30G*13mm针头,在眉头与内眦交界处的降眉间肌深层注射1点4u,紧贴滑车上动脉肌肉旁侧深层各注射1点,每点3u,瞳孔中线皮下各注射1点,每点2u,皱眉表情丰富者在瞳孔中线旁1cm处各注射1点,每点1u;皱眉时眉头参与力量强者在紧贴眉头下缘各注射0.5u。注射时用大拇指抵住眶缘,以免药液向下弥散,且针尖始终保持向上,以此避免作用到上睑提肌引起下垂。对深的静态性皱纹,用小分子玻尿酸,采用自带的27G1/2的薄壁针头,顺皱纹方向,针尖斜面向上斜角进针,填充真皮中层至深层,以看不见针的颜色,但可看出针的形状为标准,连续线状注射,缓慢退针,注射至皮肤微凸起不必过量,然后按压抚平,所有注射患者注射之后进行立即冷敷,并休息观察30min,拍摄术后照片,并嘱患者注射后1周内禁止服用氨基糖苷内药物(如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等),以免增加肉毒毒素毒性,1周内减少夸张的皱眉动作,1月内禁止桑拿或汗蒸,注射后效果可维持4-6个月甚至更长,在术后第2天行电话关心回访,询问治疗后情况,安抚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第七天来院复诊,以此来观察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畏光和不适感,上睑下垂;填充剂后出现的皮肤发红,轻度肿胀,注射部位有瘀斑等,注射后2天内不要揉搓或用力按摩注射部位,也不要热敷或汗蒸,注射后可维持4-6个月甚至更长。

1.3 治疗满意度

69位A型肉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治疗的患者,在四周后到院复查,并在同一拍摄间,同一坐姿,同一拍摄角度,光线下拍摄照片作为对比。在平静和皱眉状态下以皮肤弹性恢复,眉间肌肉活动力度显著减弱,纹理消失为满意。以皱纹凹陷深度减淡,弹性改善,皱纹条数减少,为基本满意。以皱纹凹陷深度及纹理无任何外观改善,眉间皮肤松弛,下垂,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案例数×100%

2 结果

在行A型肉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的69名患者,通过一次注射填充眉间纹后,在运动静止状态下,眉间纹效果改善明显,未见恶心,肿胀,出血,眼睑下垂,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不良反应。偶见个别患者有乏力,头部轻微不适感,于2-3天后自行缓解,A型肉毒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注射后3-5天开始起效,1周左右效果显著。术后4周-4个月随访接受联合治疗的69例眉间纹患者,注射满意者56人(81.16%),基本满意者13人(18.84%)满意度为100%。联合治疗维持时间4-6个月,甚至更长。治疗效果确切,所有注射患者均达到理想效果

3 讨论

美丽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种永恒的诱惑,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追求美丽是女人的权利[3]。伴随时代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在对待美的追求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于怎样让自己更加具有关注力,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之处。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注射美容,而微整形注射以痛苦小,组织损伤小,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不影响正常工作,在除皱抗衰老,面部填充塑形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接受和认可。面部的皱纹是面部衰老最主要的外观表现,眉间纹是由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3块肌肉共同收缩造成,这三块肌肉位于前额中间的下部,又称作眉间复合体[4],主要功能是下拉眉头和内收眉头,眉间复合体通常是共同收缩,所以在注射时也需要同时针对这3块肌肉。表皮的皱纹是因为角质层细胞受损,水分缺失,而在真皮,细胞分化变慢,皮肤复原能力减弱,弹性的减退,使得真皮逐步的萎缩变薄。皱纹同时具有动态与静态区分,动态性皱纹随面部表情运动所产生,因长时间的自我忽略与不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皱纹。然而伴随有真性皱纹的患者仅靠单一的肉毒毒素注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动力性伴随凹陷性的皱纹则需要填充剂的配合注射治疗,两种联合治疗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肉毒梭状芽胞革兰氏阳性杆菌,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1989年在美国FDA批准临床使用,川字纹更是botox获批的第一个注射美容的首选部位,近十年来,肉毒毒素临床应用急速增长,已成为“21世纪美容除皱的主要方法”[5]。透明质酸来源于微生物发酵,是一种直链高分子多糖,透明质酸本身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成分[6],关节滑液,房水,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中。透明质酸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同时透明质酸的亲水性吸引水进入细胞外基质,从而增加皮肤弹性。肉毒素注射后可减少局部的肌肉活动,使得注射在该部位的充填剂较少受到组织活动的影响,得到更好的造型,维持更长的时间[7]。反过来讲,通过注射充填剂,可以进一步提高肉毒毒素注射后的除皱效果,对一些肉毒毒素无法消除的静态皱纹起到充填作用。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注射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及层次,注射部位剂量的把控,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8],知晓面部“黄金分割定律”,还应具有独特的美学设计标准和美学理念,同时在技术上必须过硬,避免误伤和错误注射,在进针和推注时应尽量轻柔,以此来减少因注射操作技术上带来的不良反应,为顾客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协调之美。综上所述,型肉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联合治疗眉间纹,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崇。

摘要: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无创科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注射眉间纹患者69人,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分点治疗,联合小分子玻尿酸行真皮深层线状注射。结果 术后4周-4个月随访接受联合治疗的69例眉间纹患者其中满意者56人(满意率81.1%)基本满意者13(满意率18.8%)所有注射患者均无表情僵硬,眉头下拉,眼睑下垂,无力等不良反应。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用于眉间纹的治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小分子玻尿酸,联合治疗,眉间纹

参考文献

[1]赵烨,梁灵刚,吴溯帆等.眉间纹分类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治疗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3):129-132.

[2]宫玉展,徐达传,罗盛康等.眉间区域表情肌的应用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3):252-255.

[3]王子华,刘晓燕,宋起滨等.皱眉肌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美容医,2012,21(10):113-114.

[4]全毅,袁继龙.眉间部表情肌及相关组织的解剖学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6):349-351.

[5]甘秀萍,闻苡,何俐等.玻尿酸注射在女性面部保湿除皱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3):186-186.

[6]宋斌,刘进辉,李明华.A型肉毒素联合透明质酸在眼周年轻化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5):29-30.

[7]李健,孟英堂,郭芳芳,等.A型肉毒素局部多点注射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研究[J].西南军医,2012,14(3):467-468.

A型肉毒毒素浓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33例和24例。其中, 对照组:男14例, 女10例, 34~68岁间, 平均年龄46.3岁, 平均病程1.5年;治疗组:男21例, 女12例, 32~66岁, 平均年龄44.7岁, 平均病程1.7年。所有患者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1) 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注射部位无感染; (3) 无面神经损害病史; (4) 一周内服未用过抗癫痫药物、抗痉挛药物、镇静药物; (5) 无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所有患者曾用过安定、氯硝安定、中药及针灸等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使用保妥适A型肉毒毒素 (进口药品批号:S201270023, 100U/支) , 对照组使用衡力A型肉毒毒素 (国药准字S10970037, 50U/支) , 具体材质: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5U/m L的浓度, 常规消毒, 依患者痉挛的程度、痉挛肌的大小和形状计划注射点和每点注入量, 用皮试针准确注入痉挛肌, 一般每点1.25~5 U, 每块肌肉注射量在2.5~10 U, 总剂量在25~55 U。根据患者意愿可选择对侧关键肌及绉纹处进行1/3量注射, 以利面部五官对称。术毕用冷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注射部位5~10 min, 以利血管收缩止血。嘱咐12 h内禁止按摩和擦洗注射部位。

1.3 诊断评估

治疗前参照Cohen等分级标准:0级, 无痉挛;I级, 外界刺激引起瞬目频率增加;II级, 轻度, 眼肌和面肌轻微颤动, 无功能障碍;III级, 中度, 痉挛明显, 有轻度功能障碍;IV级, 重度, 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 如行走和阅读困难。面肌痉挛发作频度评分:0分, 一天中几乎不发作;1分, 很少发作, 偶在紧张或强光等刺激时发作;2分, 时常发作, 但痉挛发作间歇期在2 h以上;3分, 频繁发作, 痉挛发作间歇期在1 h以内。

1.4 疗效判定

显效:痉挛程度和痉挛发作频率均好转一个等级以上;有效:仅有痉挛程度的改善或痉挛发作频率的减少;无效:痉挛程度和痉挛发作频率均无变化。疗效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再度出现痉挛程度或痉挛发作频度增加一个等级的时间。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并做好记录。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0.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用[n (%) ]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通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面部痉挛均得到有效改善, 治疗组0~I级痉挛为22例, 占91.7%;对照组0~I级有33例, 占96.5%, 差异无统计意义 (χ2=4.24, P>0.05) , 两组临床疗效异无统计意义 (χ2=7.24, P>0.05) ,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如表1、2所示。

2.2 疗效持续时间

两组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在3~6个月,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在6~12个月, 治疗组比对照组要短,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两组疗效持续时间具体对比情况如表3。

2.3 毒副作用和多次重复注射情况

对照组3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 占27.6%。治疗组24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 占25%,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21, P>0.05;多次重复注射方面, 经过4次以上重复注射、门诊记录完整的患者11例。其中3例注射7次以上, 3例注射6次, 5例注射4~5次;注射点减少5点以上的7例, 5点以下的4例。有4例病人因痉挛最重的部位有所变化, 注射重点部位随之调整转移。查看患者每次重复治疗的间隔时间发现:患者最初间隔4~5个月, 以后逐渐延长, 可延至10~16个月不等。

3 讨论

偏侧面肌痉挛 (hemificial spasm) 是一种周围面神经疾病, 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面肌反复不自主抽搐为特点[2]。症状多始发于眼轮匝肌, 数月或数年后可逐渐累及其他面肌。发作性患侧闭眼、嘴角患侧偏斜或抬高为最常见症状, 紧张、咀嚼、讲话、灯光、寒冷等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触摸、按柔面部常可缓解 (感觉诡计) 。最常见的病因是面神经出颅处异行动脉袢或静脉的压迫。面神经所支配的其他肌肉也开始发生痉挛, 比如颈阔肌痉挛、镫骨肌痉挛导致病侧耳部杂音等。偏侧面肌痉挛在睡眠中仍然存在[3]。该疾病多伴有邻近颅神经受损体特征, 最常见的病因是因为异性动脉 (常见的是小脑后下动脉分支) 或者静脉压迫神经, 其他病因包括肿瘤、血管畸形或者局部炎症病变[4]。3D-TOFMRI是检测偏侧面肌痉挛病因的有效检查方法, 它不仅可以显示血管还可以显示脑干实质和面神经其实部位。该疾病引起不甚明显, 无生命危险, 症状一般情况不会自行缓解或者消除[5]。口服抗癫痫、安定、氯硝安定等药物几乎不起作用还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风险大且易复发, 因此可以看出, 治疗偏侧面肌是一个临床难题。

该研究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效果, 治疗组0~I级痉挛为22例, 占91.7%;对照组0~I级有33例, 占96.5%,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另外, 两组的有效率也无差异, 其中治疗组显效为23例, 有效为1例, 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显效为31例, 有效为1例, 总有效率100%,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疗效持续时间上, 3~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 (P>0.05) , 6~12个月对照组为33.3%, 治疗组为2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看出, 两种药物差异不大, 但国产A型肉毒素在后期的疗效持续时间上要优于进口的。目前, 仍以进口药物为主, 比如:保妥适A型肉毒毒素, 费用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国上世纪也开始研制和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 我国衡力A型肉毒毒素也有优良的临床疗效, 成本较低, 价格便宜, 但在临床使用和推广效果不明显[7]。

综上所述, 国产A型肉毒毒素与进口A型肉毒毒素在疗效、作用维持时间、副作用方面无明显的差别。综上所述, 国产和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 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其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特点, 但是国产的成本和价格比进口的便宜, 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是临床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首选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的5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意愿进行分组,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3例, 对照组24例, 治疗组使用进口A型肉毒毒素 (保妥适) 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 (衡力) 进行治疗, 治疗12个月后, 对比两组的疗效、副作用、疗效持续时间以及多次重复注射效果。结果 通过3个月的治疗, 两组在疗效、副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36个月疗效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612个月的疗效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且国产A型肉毒毒素和进口A型毒素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张杰文.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医药杂志论坛, 2012, 23 (6) :144-146.

[2]白玉梅.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35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1 (7) :201-202.

[3]俞丽云.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症[J].新药于临床, 2013, 25 (11) :169-171.

[4]崔海.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105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11, 16 (5) :141-142.

[5]王英春.肉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J].2012, 2 (14) :141-142.

[6]韩旺.长期应用A型肉毒毒素对面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J].神经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 11 (7) :201-202.

[7]唐晓芙.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与面肌痉挛[J].中华神经杂志, 2012, 16 (5) :112-114.

上一篇:鼓励策略下一篇: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