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涵义(通用12篇)
知识涵义 篇1
在知识的分类问题上, 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独树一帜, 认为由外到内可以将知识划分为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三个层带。从知识的内在构造角度, 探析语文课程“三维目标链”的涵义, 对准确理解并实施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符号教学, 体现“知识与能力”
1.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 应凸显与人的内在关联
语文知识符号是人们关于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成果, 是人们对语言内在规律性的描述。作为客观知识、科学知识、人类的公共知识 (public knowledge) , 语文知识符号属于“关于世界的知识 (knowledge of the world) ”, 以符号的形式存在, 具有价值无涉的“科学性”、“客观性”, 可以在学生个体之间直接传播。
语文知识符号之所以值得教学, 是因为语文知识符号能使学生“识知”或“知道”语文自身, 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学养之根。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 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不是终点。
费尼克斯曾经说过:“如果人性的本质在于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教育的恰当目的就是要促进意义的生长。”[1]任何客观知识停留在人类科学宝库之中的时候, 其本体的意义在于描述和解释事物;只有当知识与人相遇的时候, 才具有“意义”。知识的意义只有与人的生成发生关联的时候才能真正产生。因此, 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还有待通过多维学习, 建立与学生的关联, 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 (individual knowledge) , 成为学生“进入世界的知识 (knowledge of-and-in the world) ”。
2.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 体现“知识与能力”
(1) 语言知识、言语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
从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中析出的语文知识, 进入语文教学系统之后, 叫做语言知识、言语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 甚至不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也不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目的。它们退居语文教学舞台的背后, 成为统领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的潜台词。
(2) 语文能力
所谓语文技能, 是指通过反复实践, 在个体身上形成较为稳固的语文动作方式和语文心智活动方式, 包括语文动作技能和语文心智技能。“广义的知识同时将技能也包含在知识概念之中。”[2]根据这一现代认知教育心理学关于知识概念的广义理解可知, 语文技能包含于语文知识之中。语文能力是语文知识的类化经验。
“能力是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其职能在于支配活动的定向与进行方式。因而, 作为认知经验因素的知识与作为动作经验因素的技能, 是这种调节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经验因素。能力是类化了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是概括化了的知识与技能的网络化系统。”[3]再结合上述关于语文知识的广义理解可知, 语文能力是个体对于自身言语行为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其实质是概括化和系统化了的语文知识。
综上所述, 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二者虽不在同一层面, 但关系密切。在表述上可以将其并联, 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维是完全可行的。至于目前在有关文字表述中, “技能”与“能力”混用, 甚至表述为“语文能力或技能”, 那是因为人们对“知识”、“技能”、“能力”三者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对语文教学将“能力”目标细化为易于描述、易于操作、易于检测的“技能”的做法, 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的缘故。
二、“过程与方法”的思维教学意义
1.“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属于思维教学
如上所述, 语文能力已广义地包含于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应的是认知目标的另一内容———思维教学, 而不是对应于“语文技能或能力”。
理由一, 从知识的构造来看, “过程与方法”指向知识的逻辑形式。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上, 赫斯特提出:“数学、自然科学、关于人的知识、文学与美术、道德、宗教与哲学7种符合下列4大标准的理解世界的认知知识的形式:某些概念是某种形式所特有的;每一种形式都有能把各种概念联系起来的独特的逻辑结构;形式凭借其术语和逻辑, 具有可以检验的陈述或结论;形式具有探索经验和检验其陈述的方法。”[4]语文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形式, 其教育价值不可低估。
理由二, 从新课标的出台背景看, “过程与方法”指向过程和情景。新课标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思潮盛行时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革除应试教育“去过程”、“去情景”的弊端, 纠正现行教育内容窄化, 将人类认识成果处置为教学内容的“唯一”的错误做法, 凸显“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 [5]凸显“对话环境”、“交往体验”和“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5]
2.语文课程思维教学的内容构成
(1) 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抽象化了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贯穿其中。语言知识教学, 既要重视语言规律本身, 更要重视探究语言规律的过程, 最终揭示甚至把握语言知识产生背后的思维方式。
(2) 语文知识产生的情景、问题与角度
知识产生的背景、问题和角度, 是指知识产生时的时代背景。具体包括:针对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 知识生产者当时提出的是什么问题;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语文知识产生的背景、问题与角度, 是在语文知识当中, 学生日后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养成的最有价值的成分。因此, 语文知识的教学, 要“回归生活”, 要“情景化”、“过程化”。
(3) 民族思维方式及其差异
“天人合一”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基本思维模式, 偏好感性的觉悟, 反感理性的规范, 注重直觉、感性、联想、想象、类比、灵感、意志等心理现象, 极富艺术性和创造性。“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学中随处随时到可以感受得到。譬如, 分析汉字的构型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形象性和图画性;分析汉语的生成能体会到汉语生成的主观意合性;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 国人惯于使用感性、直观和隐喻表达个性化的体验, 这个特点也不难觉察。
对比是体悟民族思维方式差异的最好办法。在体悟“天人合一”基本思维模式的基础上, 应将中西民族思维方式互为参照, 感受其差异。
三、意义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 属于意义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站在哲学认识论立场上谈论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把语文知识当作可以直接接受的认识结果来看待, 止步于符号表征和动作表征层面, 知识与人隔离, 学生无法建立个人知识。这种语文教学只有部分认知目标, 缺乏情感目标, 还不是完整的教学。完整的语文教学除了语文知识符号教学、语文思维教学之外, 还应有意义的教学。语文课程的意义教学的重心, 应该放在挖掘语文知识中最有教育价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价值观教育是语文课程意义教学的核心所在
魏宏聚、屠锦红等认为, 情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核心。[7,8]与此相反, 笔者以为, 价值观才是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核心所在。
理由一, 情感教育不是语文教育功能的主体。尽管中国古典文学长于抒情, 短于叙事, 但是, 叙事作品尤其是中外近代以来的作品所占份额相当大。叙事作品的主题, 其主体不是情感。语文教材中的选文, 并非清一色的文学文本, 文章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文章素养的“中坚”地位[9]得以发现, 未来的语文教材文章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大。文章教学的目标, 并不主要指向情感教育和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而主要指向理性教育和个体的社会化、合模化功能。随着语文教育对生命、人格和心灵的唤醒功能被认识, 未来的语文课程或许不再以阅读为中心, 而是以表达为中心来建构。[10,11]学生所表达的并不主要是情感。语文课程尤其基础教育低学段的语文课程, 不以文学教育为主。再者, 即便是文学教育, 也不见得就都是情感教育。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空筐。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本质就是填充艺术空筐。在文学作品鉴赏中, 学生用以充填艺术空筐的, 并不见得都是情感。
理由二, 价值观是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走向深度的语文教学建立在课程的文化立场之上。从文化的构成层级来看, 价值观处在文化结构的顶层, 是文化深层心理结构的核心之一 (另一核心是思维方式) 。
3.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构成
(1) 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
许多人似乎并不懂得学习不仅仅具有外在作用, 它还具有丰富人的内心世界的内在价值, 甚至学习的过程本身就能使人获得乐趣和享受。长期以来, 我国片面强调教育的功利价值, 忽视甚至排斥教育的非功利价值, 以至于许多学生功利地对待学习, 在学习上鼠目寸光, 患得患失。
人类自身的使命是追求自身的本性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本性的全面实现。真善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能力, 三种形式”。[12]“只有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主体才真正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3]人类才能全面地完整地把握世界。
(2) 积极的劳动观和平等的地位观
劳动观和地位观是价值体系的两大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生产劳动。所以, 对劳动的看法, 即劳动观是价值体系的基础。人们在劳动中又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所以, 地位观是价值体系的又一核心。
因此, 在消解低调的传统劳动观的同时, 建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 是当前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
同时,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在一个城市主导的时代, 教育不能没有城市视野, 不能不具有城市精神。教育应该适应城市生活, 主动将城市生活所内生的权力观念、契约意识、法律观念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14]与社会发展同步, 帮助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观, 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
(3) 文化回应力
当今世界处在一体化进程当中。国际间、人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交往的文化色彩日益浓厚。各民族之间以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为基准冲突, 融合。同时, 暴力, 仇外情绪, 种族歧视, 文化排斥, 恐怖主义, 寻衅的民族主义不但没有终结, 反而有了新的性质。为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要求教育贯穿“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 “培养尊重其他文化的意识与态度, 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学生有能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同样的事件和经验, 提高对文化差异性的欣赏能力”。[15]因此,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其他种族的文化, 养成文化回应力, 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
知识涵义 篇2
摘 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结合对新旧准则的解读及多方参考,在此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提出一点看法。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显著变化之一是对金融工具相关概念的引入。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我们以前在旧准则中接触过的,也有真正全新的交易和业务。此外,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工具的非银行会计人员来说,会计准则和会计指南的规定并不十分详细,理解并准确把握其概念、确认与计量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对会计不是很熟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难度更大,而且准确理解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是关键。由于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内容较多,笔者在此主要对其形成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金融资产的涵义及分类
2.1金融资产的涵义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尽管金融市场的存在并不是金融资产创造与交易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中金融资产还是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2.2金融资产的分类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生金融工具);(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应收/其他应收账款。论文网在线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一般来说,根据金融资产的经济性质可以将金融资产分为:库存现金(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则根据对金融资产投资交易的持有意图的不同,将金融资产分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确认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1.1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主要指期权和期货。但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根据旧准则对长短期的划分,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仅仅是为了随时通过出售获利,则应当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1.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当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特征: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的投资;
(2)在初次确认时即明确确定一直持有该投资到期才收回,除非有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再对该项投资持有至到期,此时应将其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可知,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中准则持有至债权到期的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此外,对于到期时间短于1年的投资,如果满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条件,也应该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此,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持有至到期,也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3 贷款和应收款项,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的概念明确,确认相对容易。
3.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与前面三类金融资产相比,可出售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
(2)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
(3)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是短期持有,也可能长期持有,为了保持计量的一致性,因此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同,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按长期股权投资形成方式或来源不同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3)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投资是否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及控制的方式或者重大影响分为四类:(1)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3)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论文网在线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分为两类:(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结合前面对金融资产的分析及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分类,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金融资产的确认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长期股权投资在初次确认时即能确定将长期持有。笔者认为此处的长期为超过一年的期间;
(2)如果权益性投资目的是出于对被投资者的长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则该项权益性投资无论是否具有活跃市场和公允价值,均应按相关规定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持有意图并不是为了控制或重大影响,则应确认为相应的金融资产;
(3)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也应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应当考虑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当然,由于笔者经验的不足,本文的分析还有待改进。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指南对金融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相对比较抽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准确地理解金融资产及其确认,尽快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南才是关键。
“党项”涵义辨析 篇3
其一,从语音、语源方面分析。王静如先生认为,“党”即上古“羌”之化音,“党”“羌”同音,并论证汉代之“当”并从“向”音,以此证明党项之“党”为一复辅音字。[1]岑仲勉先生则认为,“党项与Tangut实同源异式之译法耳,党得对tang,毫无疑问,蒙古语复数语尾为—ut,单数为—un”,故“党项”之“党”字不存在复辅音问题,对王先生的看法提出了疑议。[2]
其二,从语言演化过程方面分析。李志清先生认为,党项之“党”当为“大”之音读通假,“项”字音读如“向”;“项”与“向”同音,和四季“夏”音亦近似;“党项”之名的音义名实,当为之正字“大夏”,其音读之通假可为“党项”。隋唐史家不书正字“大夏”而书作“党项”,可能是回避其正名而与上古禹国“大夏”同号,遂借以通假以音表明。[3]
其三,从部族构成角度分析。金宝祥先生认为,“党项是以鲜卑为主掺杂诸羌的一个集合体”[4]。周伟洲等先生则认为:“党项事实上是自北周以来居于‘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地区内‘羌族各个部落的统称。’”[5]
另外,洲塔、乔高才二位先生认为,“‘党项’二字,实为北方党氏部落的缩写”[6]。
以上见解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从“党项”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依据隋以后相关“党项”史料去探讨,则金宝祥、周伟洲二先生的观点更具科学性,但论述不是太全面。下面,笔者就循着“党项”的历史行踪,来阐释《隋书·党项传》中“党项”之名的涵义。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开端,党项的历史也不例外。若要搞清楚“党项”名称的涵义,我们认为着眼点不能仅仅放在隋代,确切的说不能仅仅以唐代魏徵等编纂的《隋书·党项传》为起点,而是要将它的起点向上推至匈奴西迁、鲜卑各部占据匈奴故地并向西发展其势力的东汉中后期及魏晋南北朝时代。
东汉中后期,随着北匈奴的西迁,大量的鲜卑人占据匈奴故地。此后,有些鲜卑继续西迁,有的则向中原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即民族的大迁徙与大融合。这种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不仅出现在少数民族之间——如“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字号鲜卑”[7]即为一例——而且还出现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汉魏间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之所以出现这些错综复杂现象,笔者认为,其一,与鲜卑的迁徙关系密切。有学者认为:“鲜卑族的迁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居于蒙古草原、东北等地的鲜卑一批一批向南迁徙,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至淮河,长江,到处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8]其二,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在西北地区,自汉代起,从河套向西南直至青海一带,始终是许多带有游牧性的少数民族部落和部落之间及其与汉族统治者之间争夺的地方,因此,对此地各民族间、各民族内和各部落间的关系很难一一缕析。这就很自然地造成了这块土地上部落支派繁杂不清的情况。 [9]其三,从《隋书·党项传》所载“党项”居地范围看,正好包括了“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之地。临洮、西平,为隋代两个郡名。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为开拓西北地区,对吐谷浑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次战争使“故其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吐谷浑主伏允“无以自资,率其徒数千骑客于党项”[10],吐谷浑国几乎灭亡。隋时临洮郡为今甘肃南部洮河中上游地区;西平郡为今青海省东部的河湟平原地区;叶护一般指西突厥领地,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这表明,隋时党项居地,从今天的地理范围看,东南起洮河中上游地区,西北至新疆境内。可是,自两汉起,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并不都是“党项”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河关为汉代县名,属金城郡。赐支,《后汉书·西羌传》有解释:“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也。南接蜀汉西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晋人司马彪云:“西羌者,自析支川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曲而东北流,迳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羌也。”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为河关之西,……羌人所居,为之河曲羌。”《魏书·宕昌传》记载羌族活动范围说:“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南北数千里,不相统摄,宕昌即其一也。”元人胡三省亦说:“汉人为积石为河首,北音讀析如赐,故云,其地为党项所居。”可见,从两汉直至隋代,河关、析支、河首之地,曾经一直是羌人活动范围。显然,这与《隋书》所载党项居地基本相同。据此,历史学家莫不将羌与党项等同起来加以研究。
不过,历代之史家将羌与党项等同起来加以研究之时,忽视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在东南起积石、河曲,西北到今新疆的这一广大范围之内,在党项尚未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约在魏晋之后),其内部的民族成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史籍记载,在这一地区之内,不仅活动着羌民族,还迁入了匈奴族、鲜卑族等。仅就出自鲜卑族的土谷浑来看,其“自永嘉之末,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之故地”[11]。直至隋代时,土谷浑活动之地,几乎也同党项与羌的活动之地相一致了。实际上,这一时期,在上述地区内所生活的居民,其部落、民族及种族情况已变得十分复杂。据有关记载,主要包括有鲜卑族的慕容氏、段氏、以那蒌氏、素和氏、阿若干氏、乞伏氏等;匈奴族的赫连氏、沮渠氏等;高车族的翟氏、乞袁氏;突厥族、羌族和西域的康居、龟兹、白氏以及汉族等。[12]若从语音系统来看,这些民族有的属于汉藏语系,有的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有的属于印欧语系的伊兰语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隋书·党项传》中的“党项”涵义,应是在“东起临洮、西平,西拒叶护”这一范围之内所居住的鲜卑、羌、匈奴等多种族的部落集合体的总称。
为了能使关于“党项”名称涵义的见解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考察一下唐代人的论断是很有必要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七载沈亚之(781—约832)《夏平》一文,其中对党项作了这样的叙述:“虏之多者曰党项,相聚为落于野,曰部落。”其意思是说,“党项”是多种族的部落。杜牧(803—852)曾写道:“副以党项杂种,本在河外,生西北之劲俗,禀天地之戾气。”[13]以上是沈亚之、杜牧对当时生活于西北地区的多种族的少数民族部落名称所作的高度概括。这些概括无疑进一步证实了“党项”为“多种族的部落的集合体”见解的正确性。
另外党项风俗颇多迥异,如崇拜天、崇尚白色、信奉萨满教、重视占卜、崇尚武勇、婚俗落后、盛行火葬、喜血亲复仇等,可以说没有一种是他们共同的风俗。其中有的属于羌藏系统,有的来自阿尔泰民族系统。这也反映出党项是一个多种族部落集合体。
注释:
[1]参见王静如:《西夏国名考》,白滨编《西夏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2]参见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
[3]参见李志清:《西夏诸名称音义析辨及其族源探索》,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宁夏文化厅文物处编《西夏文史论丛》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金宝祥:《吐蕃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唐的关系》,《西北史地》1985年第1、2期。
[5] [8] [12] 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6] 洲塔、乔高才:《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鲜卑传》,中华书局1959年。
[9] 参见唐嘉弘:《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
[10]《隋书》卷八十三《西域·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3年。
[1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5年。
[13] 杜牧:《贺平党项表》,《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
知识涵义 篇4
1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涵义
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研究, 有必要先对“知识”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知识”是一个自古以来的话题。千百年来思想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可见, 知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 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可从其内容、获得的历程及其运用三方面来界定, 在内容上包含事实、方法、原理、原则及技术等;在获得的历程上包含经验、领悟及人际互动等;在应用方面则是组织或个人问题的解决及所作的决定[1]。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 教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包括教师所要教的知识和如何教的知识。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动地表现出来的, 为达到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各的一系列信念、知识、技能与特点等的总和”。[2]由此, 我们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定义为:体育教师从自身出发, 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 通过体验、反思和领会所拥有的, 有关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知识, 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健身锻炼等方面所需的专门知识。
“从自身出发”说的是一种个人化的知识, 教师是认知的主体,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已有的认知结构和风格、教师的个性特征及教师的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形成的基础环境, 这里的“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体会, 也可以从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吸取经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有关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知识”, 表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是为指导体育教学、训练服务的知识。
从概念的外延来说,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主要涵盖两大方面:体育学科知识与体育教育教学知识。而这些知识中既包括教师个人从其体育教学活动或学生时代的经历中所获得的主观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也包括从公共知识中获得而内化为个人独特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以及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经验;既包括以语言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 也包括不可言明的知识, 如由直觉、顿悟所产生的不可言传的知识, 还包括为个人所掌握、所具有, 别人尚不知晓但可以证实的知识。
2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分类模型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是指教师为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所具备的知识类型、成分及其比例关系。虽然,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研究中开始较早的一个研究领域, 但迄今为止,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究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没有一致的认识。这也反映出教师知识结构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同理, 人们都会同意体育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但是, 对于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是哪几类知识的问题, 人们并无共识。人们一般都同意这样一个原则:体育教师不仅应该知道他们所教授的体育学科知识, 还需要知道关于体育教学的知识, 而且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绝非仅仅是“体育学科知识+体育教学知识”那么简单。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 吴长青和许瑞勋认为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3]于军等人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分为人体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应用科学 (体育科研、体育统计与测量) 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技术类知识等五类。[4]由此可见有关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分类还没有成形统一的认识。综合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知识分类的观点, 结合我国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 我们建立以下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模型:
该分类模型总体上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区分为体育学科知识和体育教学知识两大范畴。其中体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体育技术类知识。具体说来,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包括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史、体育美学等知识;体育技术类知识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知识。
体育教学知识可以分为教学的课程知识和教学的方法知识。教学的课程知识指有关体育课程内容的建构、体育教学材料和资源、体育教学技术、体育教学计划与设计等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指有关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形式等知识。
3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 就是体育教师用以发展其自身专业知识的途径。在理解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之后, 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还要弄清楚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知识背后的成因和分析它的来源。
从文献资料研究中学者们对教师知识来源的分类来看, 大致可以概括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所受的基础教育、师范专业职前教育、工作的实践积累和重新进修。除了公认的“所受的基础教育”是一个重要来源以外, “教师的师范专业职前教育”也是影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成因之一。虽然有的学者并没有直接列出职前培训这一概念, 但无论是教师的专业学科背景还是所受的专业教育课程都与职前教育密切相关, 在职前阶段所获得的知识 (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 都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教学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我们认为教师所受的职前教育不仅是他对教与学的初步体验, 也影响到他个人的教育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 从而影响到他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及专业发展。
就体育教师而言, 其知识来源可以用下图概括:
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结构图 (如图2所示) 基本上涵盖了体育教师从职前到职后获取专业知识的各种途径。“体育学习的经历”不仅包括在职前阶段接受的体育专业教育, 还包括之前学生时期学习体育的各种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时很可能受他们自己在学生时期的学习经历影响, 它对于教师专业知识获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科专业课程”是体育教师教育中专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核心, 直接影响教师将如何对待教学实践。“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师范类课程相似, 有研究发现, 没有接受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尽管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了教师职业资格, 但是他们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过程中缺乏一种教育理念框架, 尽管他们同样具有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 但他们缺乏如何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的学科教学类知识。因此, 师范教育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因素”是教师们在学习课程过程中通过观察上课教师, 在潜意识中形成的对于教师职业行为的最初印象。这种印象会随同他们的学生时代的学习经验, 成为自己教学记忆的一部分, 或多或少地影响教师们今后的职业行为和观念。“体育教学实践”被认为是体育教师通过备课、授课等获得学科教学知识的直接途径。“其它经历”包括个人生活史、与同事的日常交流、以及有关专家的讲座等非正式或非学术性的经历, 这些经历会在某些时候激活教师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影响教学行为。
总之, 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从正规的教育课程或工作中获得, 也可以从教师与教学相关的个人生活中习得, 如与同事之间的日常交流、利用网络资源或阅读专业书刊杂志等等。在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构成图中, “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和“体育教学实践”就属于较正式的知识来源;“体育学习的经历”和“其它经历”则属于非正式的知识来源;而“教师因素”则要视情况而定。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分析教师专业知识的含义入手, 阐释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涵义、建立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分类模型, 并进一步探讨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9-71.
[2]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4, 36.
[3]吴长青, 许瑞勋.专业化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实现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 2006 (1) :20-22.
校友资源的涵义 篇5
所谓校友资源是指校友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价值的总和。校友则指在某高校学习与工作过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或在现归属于该高校的原院校或单位学习与工作过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具体的说,校友资源分为形象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媒体资源和财力资源。
二、校友资源的巨大能量(一)“名片”与“桥梁”效应
检验高校教育质繁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看其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各方面的表现及成就与贡献。校友的表现,是对高校培养质量无声而有力的全方位诠释。当校友在岗位上有所建树,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当他表现出高超的素质和涵养,赢得世人赞许的目光,他所树立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形象,更是培养他的母校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萦绕于他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辉,也为母校带来莫大的社会赞誉。巧妙地借助校友的“名片”效应,将为塑造学校形象、宣传和推荐学校起到令人信服的效果。耶鲁大学哈德利校长就曾将校友会比作“扩大的耶鲁”。正是通过校友,高校将触角拓展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深入到社会的各层各面,他们积聚起广泛的人脉,为母校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打通了经脉,争取到了各种“门票”甚至“优惠券”。
(二)资源效应
对于高校来讲,它的建设和发展、决策和规划。无时无刻不渴求着及时有效的信息。遍布五湖四海的校友使高校的视界和听界拓展到无限广袤的天地,就好像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一张张信息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这些信息可为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引进师资人才、调整学科设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科技攻坚、扩大毕业生择业面等各项办学事业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样也可为社会借力于高校资源向前发展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另外,校友事迹是高校德育的向前发展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另外,校友事迹是高校德育的有效素材,也是高校应该重视的教育资源。相同的校园体验、独有的学缘联系,使毕业校友的人生经验成为在校生乐听乐感乐学的典范,对在校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奋斗的方向,弘扬母校的传统,有着亲切可感的熏陶启迪效果。
(三)校友捐赠可以有效拓宽高校筹资渠道
校友捐赠是缓解高校经费紧张、拓展办学资源可资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哈佛大学2007获得的捐赠资金达到了349亿美元,名副其实的担当世界第一“首富”大学。耶鲁大学平均每年获得6.5亿美元捐赠,其中60%出自校友。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捐赠收入已逾学校总开支的40%多。校友捐赠早已成为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基础和其教育分担成本中主要渠道之一。
三、阻碍校友资源有效开发的关键所在
校友资源是无形而有待开发的资源。只有因势输导、合理采掘,其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发挥。而做好校友工作是开启校友资源这一高校办学能源库的金钥匙。当前我国高校校友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对于校友资源的不重视、缺乏筹备开展校友会工作的专职人员、学校缺乏与校友之间的沟通桥梁等。诸多问题中尤其是是观念的落后和规划的缺失更为关键。
(一)观念落后
许多学校往往固守这样一个观点:学校仅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环节,至于毕业后就是每个学生自己应该操心的事了。国内的大学校友会的成立普遍都很晚。例如,中南民族大学校友会成立于2008年11月1 El,兰州大学甚至在2009年lO月31日才召开第一届校友会。这只能说是国内高校对校友会对学校发展关系认识的不足,是观念的问题。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 you know)。对于学校来说,校友资源作为一种人脉资源,则是学校最富饶的资源。观念的落后导致国内的高校往往看不到校友资源对于高校发展的作用。
(二)规划问题
我国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校友资源的宝贵,同时由于在建校初期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校友工作起步较晚,在资料收集、整理时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信息变化大,信息格式不一等。这也说明过去我们许多学校对于校友信息管理的规划往往局限于建立名义上的校友会,机构编制相
当薄弱,对毕业生在校信息或毕业时的联系方式仅作静态记录,一旦要查询起来如大海捞针。这样我们就无法及时了解校友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办学体制、办学内容,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很有效的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途径。
四、开发利用校友资源
鉴于校友资源巨大的开发价值和目前校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校友工作还要不断加以探索,积极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观念,确实提升校友工作的地位
校友资源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贯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国内许多名校的发展每个大学要想发展成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必须要管理好、利用好校友资源。
(二)建立校友工作网络,规范工作机制
校友工作纷繁复杂,必须对校友工作做全面细致的规划。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和规范的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校友工作的基础。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院、部门的力量,建立二级管理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归口管理、全面负责全校校友工作,各学院和部门都应指定相应的校友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员,充分利用学院、部门与学生接触更紧密、掌握校友信息更全面的优势,铺设一张能涵盖全体校友的工作网络。在建立完备的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应规范工作机制,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目标性、科学性,从制度上确保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
(三)增强学校与校友问的联系
开展校友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密切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尤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建立校友网站,开设论坛、聊天室、校友录等虚拟空间,为校友搭建互动平台。同时还可通过编发校友通讯、走访校友、邀请校友返校等方式增进双方的联络和沟通。
(四)做好校友服务工作
校友毕业之后母校应继续追踪关心他们,给他们的事业、人生以必要的帮助。美国大学的校友会以优质服务著称于世,校友会每年都会组织由专家教授组成的代表团去各地看望校友,为校友带去他们所需的前沿科学和理论成果。
五、结语
法国革命口号“博爱”的涵义 篇6
Fraternit 6源自拉丁文fratemitas,词根为frater,意为“兄弟”,故其本义为兄弟关系、兄弟情谊或如兄弟一般的友爱、亲睦。作为日常用语,fratemit e可泛指各类人们之间的如兄弟般的关系,例如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修士彼此以“兄弟”相称,他们的关系就被称为fraternit e。所以Fraternit e就被用作以兄弟情谊相标榜的宗教团体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名称(如“兄弟会”、“小兄弟会”、“共济会”之类)。只是在18世纪的法国革命中,Fratemit e才超乎日常语言的范畴,与libert e(自由)和egalit e(平等)一起成为具有特定政治涵义的三大革命口号。
Fratemit e作为法国革命的口号之一被介绍和翻译为中文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其时国内书刊上论及法国革命的文字有的译作“同胞”,例如上海作新社译著《万国史纲》说:“在法国人民信仰者,曰自由、曰平等、曰同胞”(《万国史纲》,上海作新社,1902年版,P218)。有的译作“兄弟”,例如一位名为“侯声”的作者在一篇政论文章中说:“法兰西之革命也,其主义之三大纲日:平等、自由、兄弟”(《博爱主义》,载《南报》第3期)。有的译作“友爱”,例如郑自强在《革命之剑》一文中说“西儒尝谓独立、自由、平等、友爱四者为革命之剑”(《革命之剑》裁《开智录》1900年改良第1期)。有的译作“博爱”,例如,康有为在《法国大革命记》中说:“且夫彼革命之政论甚高,揭博爱以为名”(《法国大革命记》,《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P590)。又如,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反复谈到“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盟会宣言》,载《中国国民党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6年)“博爱”一词,后来为国人通用,流行至今,成为法国革命口号Fraternit e的定译。
就翻译而言,“友爱”或“博爱”这个译名较之“兄弟”或“同胞”更为确切。Fraternit e不是“兄弟”、“同胞”(此乃其词根frater之义),而是指兄弟间的(或如兄弟般的)关系、情谊、友爱。它所表示的这种友爱情谊的关系范围可大可小,小可仅指两人间亲如手足的情谊,大可囊括全世界全人类的爱,用中国成语说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法国革命中高唱的Fraternit e,也是在“人人是兄弟”这个极广泛的意义上讲,指的是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一种普遍的、博大的、如兄弟般亲密友爱的情谊。现在通译为“博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行的。
二
人们常常只从伦理价值的角度理解和阐释法国革命的“博爱”口号,将其类比于中国儒家讲的“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墨家讲的“兼相爱、交相利”,乃至佛家讲的“普度众生”,基督教讲的“爱人如己”那样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而忽略了或忘记了此所谓“博爱”,并非仅仅是一条道德箴言或律令(尽管它也具有一种崇高的道德的意义),而是像自由和平等一样,乃是一个具有特定的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涵义的革命口号。
翻阅一下法国革命的历史就会发现,博爱与自由、平等虽同为法国革命的口号,但其提出则晚于后二者。自南、平等作为反对波旁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和等级压迫的最强音,从革命伊始就以极鲜明的文字重笔写在1789年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和1791年的宪法上。博爱作为一个极重要的政治理念、政治诉求被提出,则要迟至1792-1793年,其时法国革命深入发展,已由当初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转为共和制,即雅各宾派当政时期。
1792-1793年间,“博爱”(Fraternit e)之见于共和政权的重要文献者有:1792年11月19日,国民公会(法国革命共和制时期最高立法机关)向法兰西共和国军队在击退奥地利侵略后所及之处的各地人民发布的第一号宣传令,“国民公会以法兰西民族的名义宣布,它保证给予所有希望恢复其自由的人民以博爱和援助”。1792年12月15日国民公会发布第2号宣传令,要求法兰西共和国军向所到之处的人民宣布,将给他们“带来和平、援助、博爱、自由和平等”。此宣传令还附有致各地人民书,说“你们是兄弟和朋友”,“在权利上都是平等的”,“法兰西共和国的代表将与你们相商,以便确保你们的福祉和我们之间的博爱”。1793年1月23日国民公会告法国人民书说:“国民公会和法国人民现在唯一的心愿、唯一的情怀就是自由和公民的博爱”(上引均见Stewartd.H编《法国革命文件概览》,纽约麦克米论公司.1963年版,P381、382、384、392)。不过这一时期论及博爱的一份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是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于1793年4月26目在国民公会讨论新宪法草案时发表的一篇演说。
在罗伯斯庇尔的演说里,博爱是一个极重要的革命概念。如他所说,博爱是“各族人民反对专制君主的永久联盟的基础”(《罗伯斯庇尔选集》第2卷,巴黎社会出版社,1973年版,P135),也就是说,博爱是法国人民进行的这场反封建革命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不过,博爱与自由、平等不同,自由和平等是法国人民通过革命要争取的神圣的“权利”、“天赋”的人权,博爱则是一种“义务”或“使命”,是革命所赋有的一种神圣的“义务”或“使命“,其含义就是“把一切人和一切民族联合(unir,或译团结)起来”;当然在这种义务中也包含着一种权利,即一切人和一切民族“互相帮助的权利”(同上,P135)。因此,博爱作为法国革命的一大政治原则和政治口号,其完整的涵义可表述为:一切人和一切民族的联合与互助。罗伯斯庇尔在演说中还特就博爱之为兄弟关系、兄弟情谊的本义加以阐释说:“一切国家的人都是兄弟,各个民族应当像同一国家的所有公民一样,尽其所能,彼此互助”。(同上,P136)反之,凡是背弃博爱的原则而进行民族压迫、民族侵略的行为,就是与全人类、与所有的民族为敌。罗伯斯庇尔说:“任何压迫一个民族的人就表明他是一切民族的敌人”,“为了阻止自由的发展和消灭人权而对一个民族进行战争的那些人应当作为杀人犯和叛匪而不是寻常的敌人为全人类所追捕共击之”(Nk-)。罗伯斯庇尔的这几段话最终写进了他向国民公会提交的新宪法草案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上,P140)。1793年6月24日通过的《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关于“法兰西共和国与外国之关系”一项下面,正是根据上述这种博爱的精神写下了如下两个条款:“法兰西人民是一切自由民族的朋友和天然伙伴”;“法兰西人民决不干涉其他国家的政府,但也不允许自己为其他国家所干涉。”(stewart编《法国革命文件概览》,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63年版,P467)
罗伯斯庇尔的这些话以及前面所引法兰西政权谈及博爱的那些文告,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法国革命中博爱这个口号首先和主要是就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关系提出来的,是呼唤和激励法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以兄弟友爱般的情谊联合起来,团结互助,共同斗争的一个崇高的政治革命原则。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 篇7
一、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包括:一是, 世界范围内已经高度重视财务失败。如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制定了旨在促进新经济发展的《数字APEC战略》。其中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 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等内容, 旨在防止财务失败。二是, 中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制度且已经开始实践。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1998年开始实行的ST制度、1999年开始实行的PT制度、2001年4月20日, “PT水仙”成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第一例“凋谢”的公司等。三是, 我国加入WTO后, 公司的机遇与风险同在, 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瘟疫, 避免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重任。防止财务失败不仅对公司, 而且对所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群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公司的出资人, 可以达到本金增值的目的, 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对公司的经营者, 能够尽量避免财务失败, 即使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也便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改善公司经营, 有效地预防财务失败;对公司的潜在投资者,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提高投资收益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提高贷款的质量, 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等;对相关企业, 可以通过利用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做出信用决策, 加强对应收账款等的信用管理;对准备借“壳”或买“壳”上市的公司, 可以根据预报信息, 找到合适的重组目标公司;对注册会计师, 利用这种预警信息确定其审计程序, 判断该上市公司的前景, 有利于正确审计;对国家, 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稳定,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国民收入, 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财务失败的涵义
企业财务经营的目标就是通过财务活动使资源优化、资本增值。但由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瞬息万变, 使企业有可能会出现经营失败。经营失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经济失败, 从经济意义上来讲, 当企业的收益小于包括企业资金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时, 该企业就发生经营失败。其二是指财务失败, 指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支付其现时到期的债务, 就被认为发生经营失败, 或者一个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其资产公允价值的总额, 也意味着发生经营失败。其中的无力清偿包括技术性无力清偿和破产性无力清偿。技术性无力清偿是指在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的情况下, 企业只是由于暂时资金流动性不畅, 如果假以时日, 技术性无力清偿的企业就有可能筹足资金偿还债务, 避免财务失败。破产性无力清偿是指企业的账面负债总额超过了市场价值的总和, 即资不抵债。财务管理中所讲的经营失败通常是指企业由于债务大于资本的财务失败。
三、财务失败的原因
财务失败的原因很多, 既有政治、经济、自然、市场竞争力等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管理等内部原因。就内部原因而言, 财务失败的表现为:
1. 过度负债。
财务失败集中表现为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因为偿债需要现款, 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偿债意识不强, 或者没有足够的现款支付到期债务, 但也不能因此认为负债必然导致财务失败。实际上, 在企业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 适度负债不仅不会导致财务失败, 而且还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一个企业权益资本不足, 或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财务杠杆利益而过度负债, 就必然会产生以下不良结果:一是, 增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负担;二是, 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会因投资风险加大而要求增加投资收益分配和提高利率。从而进一步加重企业财务负担。例如, 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负债。其1999年全年的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 股东权益-13.46亿元, 每股净资产6.88元, 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
2. 亏损严重。
企业偿还债务的现款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 如果投资以后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小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 偿债现款就不足, 这表明企业营业收入少或者销售质量差或者发生了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 发生财务失败。例如, 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也包括亏损严重。其1999年全年亏损9.56亿元, 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 累计亏损18.21亿元。
3. 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
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 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变卖资产是企业缺乏现款偿债时经常采用的应急措施, 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或不愿以变卖资产的方式偿债。如果企业把举债筹集的短期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长期资产, 使长期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过高, 这会降低资产的流动性, 从而造成偿债困难。一般来讲, 企业的流动负债应当与速动资产保持一致。反之必然增加债务负担, 降低资产的流动性, 造成财务失败。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筹资决策失败和资金运用决策失败。其中, 筹资决策失败主要表现为筹资总额不适当, 筹资时间选择不合理, 筹资方式不恰当等。资金运用决策失败表现为存货大量积压, 应收账款占用时间长, 金额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未落实, 用流动资金补充固定资产资金;对外投资盲目等。
4. 信用等级低下。
举债对债务人来讲, 信誉非常重要。一个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很容易举债, 当债务到期需要偿还而又缺乏现金时, 可顺利实现举新债还旧债。但对信用等级低下的企业而言, 举新债就比较困难, 这必然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
5. 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内部控制不力。
其集中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为: (1) 内部经理人控制, 权力集中, 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 (2) 违背财务会计制度, 滥用会计政策。例如, 郑百文1999年上半年, 将1998年未入账的逾期罚息6922万元反映在调整后的“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而将当期1.27亿元罚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项目, 随意调节利润。 (3) 企业无法控制经营成本, 造成企业成本过高。 (4) 资金大量流失, 投资收益较低。 (5) 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等。
6. 经营的误区。
(1) 经营理念不正确。如不重视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 造成不良资产太多, 资金闲置。 (2) 多元化运营出现问题。具体包括: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扩张等出现问题。在多元化经营中, 忽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用的特定条件, 盲目应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不但没有达到避免风险的作用, 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危机;在多元化投资中盲目从众, 看到别的投资者投资什么, 本公司也投资什么, 结果既没有培植出本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又丧失了本公司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直接的表现就是新的项目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 但却不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跨优势主业, 最终导致公司内部整体资金的缺乏与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在多元化扩张中不顾公司资源的限制, 盲目扩大现有业务, 最后使得意欲发展的领域难以得到充足资源的保证, 失去了竞争优势, 更有甚者, 一旦陷入了资源危机, 使公司更多的项目后续难以为继, 如此以来, 公司不是在市场被竞争对手打败, 而是被过度的无节制的投资扩张捆住了手脚, 如ST石达、ST永久等上市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
7. 担保风险。
(1) 公司之间相互担保。一旦在此担保链上的某一个公司出现危机, 就会发生连锁危机。 (2) 对“内”担保危机更为直接。由于公司的控股公司报表通常是要被合并的, 参股公司也通过投资收益影响公司的业绩。因此, 一旦其下属公司出了问题, 公司不仅业绩受损, 偿还贷款也将责无旁贷。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缺陷, 使担保成为利益从公司向大股东转移的手段, 而公司和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使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救助地方公司之责, 有些担保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代为还款的协议。加之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旦被担保方不能偿债, 公司就面临破产危机。 (3) 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考察沪深两市对外担保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布显示, 对外担保公司的平均业绩大大低于沪深平均水平。公司对外担保额与其净资产之比, 不但可以反映对外担保额的相对集中度, 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度量公司抵御对外担保或有风险的能力大小, 因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有关机构研究发现, 这一指标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业绩越差, 对外担保额与净资产的比率越高。担保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 无疑增大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另外, 还有收益不稳定;企业债券难以出售;公司业务扩张太快, 对扩张后新业务不熟悉;管理当局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贷款协议没有重大限制条款;行业壁垒较少, 新的竞争者容易进入;企业对能源、原材料存在着高度依赖性等。
会计政策的涵义 篇8
关于会计政策的定义, 各个国家和有关组织的会计准则对其内涵都做过界定。《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与会计政策变更》中, 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做法。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2号-会计政策的披露》中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企业管理部门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为公允地反映企业的情况、财务状况的变动及经营成果, 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会计原则以及为遵循这些原则所采用的方法。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所选定并一贯所采用的、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最能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基础。而会计基础是指, 在编制财务报告时, 特别是为了决定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 为运用适合于有关交易和项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会计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笔者认为:微观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范围内,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2 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和种类
由于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之分, 故会计政策选择也有宏观会计政策选择与微观会计政策选择之别。微观会计政策选择是在现有的宏观会计政策法规赋予的空间中所做的选择, 而宏观会计政策选择则包括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所研究的是微观的会计政策选择。
结合会计政策的定义, 可以将会计政策选择定义为: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管理当局在特定的环境下, 在既定的可选择范围内, 根据企业目标或管理当局自己的目标, 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这一表述至少包括以下五层涵义:
2.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站在管理当局立场上, 由企业管理当局作出的;
2.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
2.3 选择在既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 这一范围是由准则、法规所限定;
2.4 选择应当符合目标要求, 没有目标的选择将毫无意义;
2.5 选择是一个整体优化的动态过程, 不是一个原则、方法的简单汇集,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的整个会计过程, 会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导致企业利益各相关者利益重新分配和投资者决策变更, 从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3 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委托、受托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当局必然要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而会计政策选择正是管理当局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体现。由于会计的契约特性和会计准则规范本身的局限性, 客观存在着可选择空间, 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会计政策选择现象, 所能做到的只是通过企业契约、社会契约的规范和完善, 以及通过加强监管, 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内。
3.1 会计本身的缺陷
3.1.1 会计领域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进行了具体的分类。他把不确定性分为初级不确定性或外在不全定性, 指由于自然的随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不可预测性的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种为次级或内生的不确定性, 是由于缺乏沟通, 即一个决策者没有办法知道其他决策者同时做出的决策和计划, 并且次级不确定系至少在数量上和有随机自然状态及消费者偏好不可预测的变化引起的初级不确定性同等重要, 世界经济面临两类不确定性。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确定系, 也就是一种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 如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的波动、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等。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的, 当事人无法控制。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 相当于上面所说的次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人的机会主义所造成的。也就是说, 如果交易双方是诚实的、坦率的, 或者交易双方具有完全理性, 这样彼此之间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因此这类不确定性就会避免。由于客观世界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客观上存在着不确定性, 这是“自然”本身的不确定性。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任何人不能准确地预测和避免客观世界的变化, 从人的角度看, 又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不确定性。在人与人之间,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契约等等约束环境, 机会主义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由于“自然”的不确定性, 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不确定性, 使得未来出现各种可能的状态和结果;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 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正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 使得会计多样性选择成为必然。如固定资产的未来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使得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存在选择。
3.1.2 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固有的缺陷。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 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3.2 在明确理论之后, 再来探讨什么是”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工作系统、综合和全面的理性认识。亨得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3.3 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
“会计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实践和反复检验的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
3.4 综合以上认识, 会计理论是指采用一定
逻辑形式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是在一定的主客观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其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3.4.1 现行会计确认基础所固有的缺陷。
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确认原则, 这一基础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 但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性。例如,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取得的次月起, 就要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其价值, 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就存在主观估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业务的复杂化, 不仅需要主观确认“量”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而且关于确认的时间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3.4.2 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固有的缺陷。
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的项目可以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 但对于那些项目是重要的, 哪些项目是不重要的, 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 现行会计处理都未能做出具体规定。这样就给企业把重要项目按非重要项目处理提供了机会, 从而有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超过的公允表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创门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很明显增加了管理当局判断的机会, 使会计选择成为必然。
3.4.3 现行会计方法固有的缺陷。
会计六要素涵义再探 篇9
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的认识行为。其详细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对定义的解释完全相同,认为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将会计要素定义与上述定义的概念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有以下不足:
(1)会计六要素的定义不符合人们通常对定义的理解“。基本准则”在给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定义后,又给出各自的确认条件,并且强调,只有同时符合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才能确认,符合定义,但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由此可见,“基本准则”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定义不能称其为“定义”,至少不是完整的定义,因为上述定义在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还不是很清楚,内涵和外延还不确切,还需要增加确认条件,否则就不能进行确认,这既不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也不符合人们对定义的传统。笔者认为,应该把确认条件并入定义,重新定义会计要素,符合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要素定义的,就是该要素,否则就不是。
(2)收入、费用定义的问题。《基本准则》第六章给出收入的定义是:“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给出收入确认条件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有如下三个个问题:
一是如何理解日常活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指出: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是在用“经常性活动”来定义“日常活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日常活动”和“经常性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说“经常性活动”就是“日常活动”,也未尝不可,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出日常活动在经济活动中的位置和界限,或对日常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也没有给出非日常活动在经济活动中的位置和界限,或对非日常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也就是说,人们想知道划清“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界限是什么,而不是某项经济活动是不是日常活动,或日常活动包括那些内容,没有区分“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标准,根本于事无补。
二是“导致”的含义是什么。“基本准则”在收入定义中说: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在收入确认条件又中说:收入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两个“导致”是否一样?如何理解导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导致”就是“引起”,因此,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就是收入增加,引起所有者权益也增加;收入增加,引起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从会计恒等式:
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
可以看出,收入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会计恒等式将不成立,也就是说,“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后一个“导致”的提法才是正确的。
笔者认为: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说法令人费解,建议将其改为:会计期末,收入会转化为利润增加。在这里,收入转化利润,收入就不存在了,且容易被人理解。而所有者权益增加不是收入“导致”的,收入和所有者权益不会同时增加,而是收入“转化”的,收入只能“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关于“费用”,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三是收入是否只能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两种结果。“收入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但笔者认为尚不全面,也可能存在同时引起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例如,甲企业销售给A公司产品8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已预收A公司购货款40000元。这项交易使甲企业收入增加80000元,资产增加40000元,负债减少40000元。即收入的增加既导致了资产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了负债的减少,并不是要么资产增加,要么负债减少。建议将“收入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修改为:“收入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关于“费用”,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二、如何理解“利得”和“损失”
(一)“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及其理解
《基本准则》指出:“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有以下三个问题:
(1)“利得”与“收入”的根本区别就是“非日常活动”,在什么是日常活动没有弄清楚的基础上,“基本准则”在“利得”和“损失”的定义中又提出了“非日常活动”的概念,但没有定义,人们只能理解为:不是日常活动的活动就是非日常活动,具体如何界定呢?没有明确的界限。
(2)《基本准则》在“收入”和“利得”的定义中都提到“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其本意是“所有者投入资本”既不是“收入”,也不是“利得”,但由于“收入”和“利得”的根本区别是“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不仅会使人想到:“所有者投入资本”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如果是“日常活动”,在“利得”定义中就没有必要提及“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因为它不是“非日常活动”,自然就不是“利得”。反之亦然。这样一来,“所有者投入资本”说他是“日常活动”也不是,“非日常活动”也不是,这恐怕是定义“利得”时没有想到的。对于“损失”,显然也有“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的问题。
(3)“利得”和“收入”定义如此相似,为什么没有和“收入”类似的确认条件呢?难道“利得”就不需要确认“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类比之后,使人感到费解。对于“损失”显然也有“确认条件”的问题。
(二)如何区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基本准则》在第五章第二十七条给出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然后在第八章第三十八条给出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两个概念的区别仅仅是“不应当”和“应当”,其他完全一致“,应当”和“不应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都没有解释,也就是说,没有“应当”和“不应当”的界限或确切说明。如何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只能跟着感觉走,觉得“应当”就计入……,否则,就是“不应当”。另外,从会计要素的内容上看,人们习惯的是,一项内容只能属于某一个要素,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会计要素,而“利得”和“损失”既可能属于利润,又可能属于所有者权益,有违常理,自然也带来操作上的困难。
(三)如何区分日常活动利得和损失与非日常活动利得和损失
由于《基本准则》中对损失的定义强调损失是“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因此可以说只要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尽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都不是“损失”,这样一来,便产生了困惑:人们通常所说的“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等是不是“非日常活动”?由于上述三项内容在利润表中是计算“营业利润”的项目,人们自然就可以认为是“日常活动”形成的,依据“损失”定义就不是损失,那为什么还叫损失呢?笔者认为“,损失”的定义是对以往损失概念的否定,也就是说,人们早已经有“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损失”等等损失概念,“损失”的定义违背了人们通常对损失概念的理解。
对“利得”也有同样的问题。
三、对定义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的建议
(一)取消“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概念
如果不取消“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概念,仍用其来定义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要么给出便于操作的划分“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明确界限。要么采用列举法,逐一列出“日常活动”或“非日常活动”包括的具体内容。实际上,上述两种办法都很难做到,由于各行业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复杂性,各个行业划分“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界限不可能相同,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界限,采用列举法,逐一列出各个行业“日常活动”或“非日常活动”包括的内容也绝非易事,更何况《基本准则》又不是“具体准则”,不可能细化到各个具体行业、各项具体内容。如果不这样,出现混乱就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财产清查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从清查的次数看,如库存现金每日都要清查一次,应该是日常活动,可是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盘盈要计入属于“非日常活动”利得内容的“营业外收入”,因此库存现金清查应该是“非日常活动”,但是,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库存现金盘亏又要计入属于“日常活动”的“管理费用”,因此库存现金清查又应该是“日常活动”,这样,库存现金清查是“日常活动”还是“非日常活动”?无从定设同样,除库存现金以外的流动资产盘盈要冲减属于“日常活动”的“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流动资产盘亏又要计入属于“非日常活动”损失内容的“营业外支出”,因此,说他是“日常活动”也不是,说他是“非日常活动”也不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既不能给出“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明确界限,又不能逐一列出“日常活动”或“非日常活动”包括的具体内容。“日常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概念既不具有可理解性,更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取消“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取消“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不仅避开了“非日常活动”的概念,也避免了和通常意义下“利得”和“损失”的混淆,其做法是: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恢复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恢复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具体项目,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效套期部分)”等,这样一来,就不用区分“应当”和“不应当”。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版“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属于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可见当时也没有单独设置“利得”和“损失”会计科目的想法,因此,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取代“利得”和“损失”不会出现混乱,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
(三)扩大“收入”和“费用”的内涵
扩大“收入”和“费用”的内涵,将“收入”和“费用”分别定义为:“收入是企业在权责发生制下形成的、会计期末会转化为利润增加、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很可能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企业在权责发生制下发生的、会计期末会转化为利润减少、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很可能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但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里实际上是将“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合并,删掉了“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是因为“很可能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就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的结果,“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已成多余。“费用”的定义亦如此。
中国古代“仁”的涵义试析 篇10
一
我们先从词汇学的角度考察,在《词海》《词源》《汉语大字典》等权威工具书中,仁主要有如下几个义项 :
①对人亲善,仁爱。《诗经·郑风》:“叔于田,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②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与人相亲。《论语·阳货》:“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
③仁政。《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④旧指具有仁德的人。《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
⑤恩惠。《晋书·武帝纪》:“曲惠小仁,故无取焉。”
⑥温润。《淮南子·坠形》:“江水肥仁而宜稻。”
⑦犹“存”。思念 ;慰问。《礼记·仲尼燕居》:“郊社之义, 所以仁鬼神也。”
⑧麻痹或失去感觉叫“不仁”。《后汉书v班超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
⑨通“人”。《论语·雍也》:“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上面这些义项,义项①“对人亲善,仁爱”应是仁的本义。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他在《说文解字》中对“仁”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仁字是“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从二”。近人康有为在《中庸注》则解释说 : “仁从二人,人相偶,有吸引之意,即爱力也。”从文字构成的角度看,仁正是表示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亲善、仁爱的关系。仁从二人,说明仁一定是在二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一定是在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很明显,仁的其它义项都是从“对人亲善,仁爱”这一本义引申出来的。对人亲善、仁爱,是理想社会对美好人性的一种呼唤,是任何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从中引申为一种道德规范。普通人要讲仁,为政者更要讲仁,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激变,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急剧增多,为政者应该以仁爱来化解社会矛盾,进行仁的统治,爱的统治,这就是仁政。无论是对人亲善、仁爱的“仁人”, 还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仁政”都会使社会协调,人们获益, 所以又引申出“恩惠、温润”等意义。仁就是要关心人,爱护人,有时可能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这时自己就要做出一些牺牲,不能生气,那么就要忍,所以仁又有“忍”的意思。如果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毫无反应,就像一个手脚麻木毫无知觉一样,成语中“麻木不仁”中的“仁”解释为“知觉”。
从许慎开始,对仁的字形的分析都是“从人从二”,是一个会意字。我们要思考的是,“从人从二”的“二人”为什么会含有“仁”的观念呢?在汉字中,“二人”为“北”,“二人”为“比”“二人”为“从”,都很好解释,可“二人”为“仁”的理据又是何在呢?关于这个问题,刘文英在《“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一文中作了很好的解释。刘先生认为,“仁”字从“二”中的“二”并不是数词“二”,而是一个“重文”符号,即“仁”字是由两个“人”字所组成。这里的两个“人”字的组合,不是两人相背的“北”,也不是两人相随的“比”或“从”,而是“两人面对面的互相观顾”,实际上,这种“两人面对面的互相观顾”,汉代注释家郑玄给了一个专有名词, 名曰“相人偶”,郑玄解释其涵义为“以人意相存问”。实际上,这种“以人意相存问”就是一种礼仪,其形式为两人相对,互相屈腿躬身作揖问好。这很像今天的日本人跪在蹋蹋米上互相说“多多关照”。从对“仁”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到, 仁观念一开始就同“礼”有密切的关系。“礼”是外在形式, 是一种约束性的规范,仁则是内在的精神,是一种自觉性的追求。究其实,“仁”是“礼”的内化和深化。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儒家思想中为什么“仁”和“礼”存在种种内在关系, 进而窥探到“仁”“礼”关系的历史源头。
二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把仁的涵义概括为仁德、仁人、仁爱、仁政、仁和等内容。
首先,仁是一种德行,我们以德释仁,称为仁德。仁这个概念在孔子之前很早就出现了,不过,在孔子以前人们一直用仁表示一种德行。先秦文献中,仁字一般都与义、孝、忠、敬、智、亲、直等其它德行并列使用。如 :“背恩不亲, 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左传·僖公十四年》) 以亲、仁、祥、义为四德。“不背本,仁也 ;不忘旧,信也 ; 无私,忠也 ;尊君,敏也”,(《左传·成公九年》)以仁、信、忠、敏为四德。“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左传·襄公七年》)仁包含德、正、直三德。仁作为一种德行。
仁作为一种德行,在先秦典籍中,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 : 一是爱亲,“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仁就是对父母兄弟之爱 ;二是守礼,《国语》载,赵文子筑室斫其椽而砻之, 按礼的规定,大夫筑室只能斫其椽,所以他遭到他人的非议。赵文子被迫接受礼的规定,并说 :“其斫者,仁者为之也 ; 其砻者,不仁者为之也。”意即守礼为仁,违礼不仁。孔子特别强调仁与礼的关系,认为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三是外恭内敬,《左传》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意即仁人必须心存恭敬,外观庄重严肃。四是成事,“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杜预注 :“仁者贵成功”, 仁与不仁,不仅要看行为的动机,也要看行为的效果,不考虑成功而行动,是违背仁的。
其次,仁是人的本质,我们以人释仁,称为仁人。把仁看成人的本质,这是对仁的认识的一个大飞跃,也是仁涵义的大拓展。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天赋予的仁义礼智四端。他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这里提出了恻隐之心是人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而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开始。换句话说,仁是人成为人的重要标志。《中庸》则直接指出 :“仁者, 人也”。朱熹说 :“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这些都是对仁是人的本质,仁是人的重要标志的说明。就是说,只有仁者才成其人,不仁者不成其人。
仁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不管是孟子的“恻隐之心”,还是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都是人具有仁的可能性, 但并非现实性。人要实现仁,要使仁变成现实性,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这是仁的实现问题。孔子强调立定志向,他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在安仁,利仁时,仁与生无矛盾时,则两全并取。如果仁与生不能两全并取时,就要舍生取仁。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杀身成仁,就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孔子这种“杀身成仁”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思想家所推尊、发挥,并培养、造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崇尚气节,注重情操、自尊自爱、刚直不阿的民族精英。
再次,仁是一种爱心,我们以爱释仁,称为仁爱。作为仁者,首先要爱人。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孔子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他十分爱惜人,关心人。他把爱人看成是“仁”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
“爱人”是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过程。《中庸》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者由亲亲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的理想境界,既可以能善其身,又可以兼善天下, 这便是仁人君子了。
要做到真正的“爱人”,就要实行忠恕之道。因此,儒家把“忠恕”作为仁的体现,是实现“仁”的两个重要方面。“忠”的涵义也是多重的,除了崇上、忠君之外,还有端正思想,搞好自己与他人关系,极力把事情为好,不自欺欺人, 以己为人,成事、成人的奉献精神。恕是“推己及人”,即以己之心去推度他人之心,一方面推己所欲,给人之欲,一方面己之不欲,不加于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忠恕之道”最能体现仁的内涵和为仁之方向。这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一种尺度和基本原则。简言之,爱人,就是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理解别人,体谅别人。仁的这种含义,最为人们所接受。
另外,仁和政治密切相连,我们以政释仁。称为仁政。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最高境界,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正己”和“安民”。“正己”就是统治者要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 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安民”就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孔子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仁政”, 从普遍的意义讲就是爱人、宽人的政治,要求为政者有仁爱之心,施政于民。
最后,仁讲究和谐,我们以和释仁,称为仁和。孔子说 :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提倡的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这是礼规定的和谐,是外在的、强制的。同时,孔子也知道,这种外在的、强制的和谐是不够的,以仁制和,把这种和谐从外在变为内在、从强制变为自觉的, 才能达到和谐的更高境界。孟子把这种和谐引入政治,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仁政思想。仁和,就能“四海之内皆兄弟”,能就“近悦远来”,就能“天下大同”。《尚书》讲“协和万邦”,就是热爱和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 和睦共处。这些都是仁和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J].天府新论,1990,(6).
贾樟柯的影像涵义漫谈 篇11
[关键词]影像现实虚幻
贾樟柯迄今虽然只有五部电影(不包括纪录片和短片),《小武》、《站台》、《任逍遥》“汾阳”三部曲以及《世界》与《三峡好人》,但他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导演之一,而这得力于他的独特的影像语言。这五部电影的共同特点是淡化了情节的叙事,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观众的听故事的好奇经验,然而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影像语言之下,贾樟柯的电影拥有了厚实的影像涵义。
一切还是必须先由镜头说起。贾樟柯对长镜头似乎已经到了酷爱的地步。“三部曲”中,导演以长镜头叙事的比例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小武》较少)。透过众多长镜头的运用,画面压缩了人物与背景的距离,让人物(演员)成了背景(汾阳)的一部份。此时可以说人物是背景。而背景亦是主角。而《山峡好人》的开头更是一个典型的长镜头,镜头在三夏轮渡上展开,缓慢的围绕着轮渡上各色人等。
长镜头具备的窥视作用,拉开了观众和影像的距离,被摄人物成了被窥视的对象。凝视者藉此有了较高的观视地位,有着不同生活经验的观众于是便产生了不同感知诠释。由于大量的长镜头,演员退位成一个历史过场或进程中的一个个“符号”,而这种第三人称或全知叙述者的视角。则让事件保持一个“主观的客观”的立场。
三部曲中,镜头迟缓甚至定住不动的位移方式。仿佛在影像中注入令人窒息的空气。观众在镜头中发现时间的流动在汾阳是异常缓慢的,电影中“广播”的频繁,将文革时期的宣传内容改变成新时期的政令宣导、严打斗争和电脑福利彩票。以一种最不做作的方式表现出时代的氛围与时间的流动,这也是一种对时间的叙事。此外,我们还能够从“北京话”与“普通话”渐次取代家乡土话中感觉到时间的刻度与现实的不同。镜头的缓慢营造了焦灼的年轻人骚动不安的情绪。观众会感到,不知何时会有一个爆裂的出口突然而至,电影的张力由此产生。
而影像空间的变化也是在流淌的时间中进行的。舞厅、卡拉ok在镜头中的强化出现。深化的影像的涵义。这些空间在汾阳为年轻人找到填补生活空缺的场所。舞厅中的年轻人,相对于城市而言。舞步(姿)落后、音乐落后、设备也落后,但是这一切“落后”所代表的却是小镇的“进步”。流行歌对汾阳的青年而言也与城市青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对于前者而言,流行歌是挣钱的媒介(如:歌厅女子),也是与“城市”和“现代化”契合的想像。但是流行歌对城市的青年而言,那是流行的指标、期待或抚慰爱情的良药,或者进军影视界的途径,意义决然不同。
由于空间的封闭,汾阳青年以都市的平淡事物为奇异(譬如:以为十美元可以兑换上千元人民币,而《任逍遥》中老二对美国的认知,就来源于好莱坞电影《黑色追缉令》)。汾阳之外的空间的时间是快速穿梭的,而时间一进入汾阳就放慢了脚步,正是这些影像的表述使汾阳的特质得以彰显。这样。在荒凉的景象、荒芜的心像(从电影的背景反衬电影角色的心理和生存状态)的影像叙述中,处处碰壁、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的汾阳青年(出走的年轻人在三部曲中屈指可数(《站台》中的钟萍),导演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留在故乡的年轻人身上,年轻人的出走在《世界》才成行)。以自虐的方式让自己产生存在感(骑着不断熄火的摩托车、谈一段明知不可成的感情、甚至偷钱、借钱买东西送给心爱的人,而打架更成了生活必备的节目)。
汾阳青年的生活在电影中有一个隐形却巨大的参照系《任逍遥》的时间发生并拍摄于2001年。又一个千禧年降临了。小镇的生活在传播媒介(电视、广播)的深入后得以和外界(城市、国际)取得单向的联系,但基本上只输入,不输出。在电影杂乱无序的纷杂叙事中,人生的站台上的汾阳青年呈现的是一种骚动的沉寂,甚至是一种窒息《站台》、《小武》中的汾阳青年徘徊不安,《任逍遥》中的汾阳青年开始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空气中寻觅突破重围的出口。电影在这里通过影像把漂泊、无根的一代在时代的变动产生的心理传递得淋漓尽致。
除了“故乡三部曲”,贾樟柯的《世界》是一则更丰富的城市寓言。在这部电影中,贾樟柯还是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景深,并且将镜头放置在人的眼睛平视前方的角度,以此表现影像的真实感《世界》与“故乡三部曲”一样有着叙事线紊乱,淡化故事情节与以现象为表述的特点,但是它在空间上走出了“故乡三部曲”的故乡汾阳,来到离汾阳有几百公里远的北京。电影在著名的北京丰台世界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拍摄,以“大兴的巴黎”、“乌兰巴托的夜”、“美丽城”、“汾阳来的人”和“一天一个世界”做为不同叙事线的节点。电影初始,当赵小桃(赵涛饰)寻找完创可贴之后,在埃及金字塔与人面狮身像上,浮现了下列字样:
不出北京走遍世界
摘自www.worldpark.com
需要说明的是,深圳确实有个“世界之窗”游乐园,但“不出北京、走遍世界”是北京世界公园游乐区的标语。然而电影中游乐园广播的内容却是欢迎游客光临深圳“世界之窗”,网址也是“世界之窗”的。这样的混乱,是一种拼贴,一种听觉与视觉的干扰。这种混乱正好让观众在出入真品与赝品、现实与想像的历险中充分体验在全球化语境中“空间”概念的不确定性。
同时,利用北京与埃及的重叠,电影一开始就剧烈地干扰了观众的阅读经验。也点出了“世界”的虚拟性质。在《世界》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一个微型世界,一个再现真实世界的虚拟之境。微型世界(Microworld)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的是利用电脑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而随着网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路支援的微型世界也应运而生。认知科学工作者试图发明一些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程式,致力于按照规则的观念阐明必要的背景知识,寻求最小的知识系统。人们猜测,只要抽像出真实世界中那些对于求解问题非常重要的特征,机器就能给出这个抽像世界足够的背景资讯。并智慧地思考简化了的人工世界中的物件及其关系,从而实现类比真实世界的目的。微型世界是对真实世界特征的极大简化,并且不幸的是,如德莱弗斯(H.Dreyfus)所说,“微型世界不是世界,而是孤立的,缺乏意义的不毛之地,不能指望这样的不毛之地生长出我们日常生活的多彩世界”
“劳动力成本”涵义刍议 篇12
近年来,“民工荒”、“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等词汇频繁冲击着大家的视野,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考验着政府、企业及学界的智慧。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象也愈发引起了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关注。在宏观层面,劳动力成本是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核心变量之一,对就业、通货膨胀和对外贸易等宏观经济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微观层面,劳动力成本是制约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变量,对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虽然有相当多文章论及了劳动力成本,探讨了劳动力成本变动提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对究竟如何把握“劳动力成本”的涵义似乎还缺乏比较全面合理的说法。本文试图就“劳动力成本”涵义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以期推进对“劳动力成本”概念达成更多共识,进而在相关各方研究劳动力成本时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企业承担劳动力成本的现实情况。
二、现有的说法
自2006年有国内学者关注中国劳动力成本开始,到目前为止有关劳动力成本影响的文献已经比较多了,其中亦有些学者论及了劳动力成本的界定及涵义,此外,有的机构的文件也对劳动力成本作了界定,主要的说法如下。
唐庆银在其《论劳动力成本分析》一文中指出,劳动力成本不同于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相应劳动收入和营业收入。而劳动力成本核算的中心指标是指各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雇佣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劳动力总成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职工保险金和公积金以及职工教育培训费用。
类似说法有方建平、钱佐华指出劳动力成本是指企业(单位)因雇佣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
这里的雇佣应该是广义的雇佣,这里的劳动力成本局限于劳动者进入企业(单位)后企业所承担的使用劳动力的可见费用。
张声明根据对宁波企业调查的数据,认为在劳动力成本的核定上,不仅要考虑直接与显性成本,也要考虑间接与隐性成本。文章指出工人的工资只是显性成本的一部分,而企业的隐性成本就包括企业招聘的费用、培训新员工成本、员工的学习成本等。
张本波、辛永容等也认为劳动力成本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他们认为目前工资报酬在我国企业人工成本中还占较大比例,但是随着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各项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中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也相应增加,近年来社会保险费用占我国劳动力成本的20%左右,约占间接成本的60%。相应地,工资报酬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会逐步下降。
类似的观点还有廖骏认为劳动力成本包括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非工资费用两部分。
贺聪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核算体系及其缺陷分析》中阐述到,我国并没有真正反映劳动力成本的指标,因为我国的核算主要是站在劳动者角度进行的,并不是从雇主角度核算其综合用工成本。前者与经济总需求相联系,而后者影响的是经济总供给,并非同一范畴。文章认为,作为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劳动力成本的人工成本,不仅包括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劳动报酬等直接成本,还包括社会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等间接成本。
廖萍则进一步强调企业因员工解雇而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以及带薪休假方面的支出也应包括在劳动力成本中。
在许多场合,劳动力成本和人工成本被相同地看待,王学力指出人工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主要由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费用构成。
根据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员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大项。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定义,劳动力成本的范围大于工资,不仅包括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和薪金,还包括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表现的福利,如实物发放、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劳动力成本除了涵盖职工的工资、所得、薪酬之外,还包括雇主承担的职工住房成本、工人招聘费用以及雇佣员工发生的税收成本等。
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力成本统计问题非常重视,早在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OECD的专家就合作完成了“劳动力市场关键性指标”(KILM)项目,该项目建立了对劳动力市场多种指标和特征进行国际比较的统一框架,各国对于劳动力成本统计应当覆盖到全社会所有就业人员,对于劳动力成本的计算应当包括工资、保险福利费、教育培训费等因雇工所发生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支出。这里的劳动力成本是宏观的劳动力成本而非微观的企业劳动力成本。
赵晓霞等在《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对台商投资的影响》中也主张劳动力成本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劳动者支付的全部费用。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
在过去国内学界对劳动力成本并不是很关注,这里有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因素,也同当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资本成本更低有关,以致企业、政府和学界都认为劳动力成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对我国企业经营来说影响不足以引起重视。
自从2006年国内第一篇研究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文章出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制造业竞争力等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都对不同方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了测度,但大多数的测度依据是采用了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数据,之所以如此,可能同数据获得性难度较大有关,但事实上与如何把握劳动力成本涵义相关。
从现有文献看,对劳动力成本的界定有的还停留在从雇员的立场角度看待,即从雇员获得的工资福利来认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如采用工资报酬数据测试计算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其引起的变化。当然我们也看到有的研究已经能够站在雇主即企业的立场角度看待劳动力成本界定了,即从雇主的付出来认定劳动力成本。
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更多是在静态地看待劳动力成本,即大多只顾及了企业使用劳动力时的成本费用,而没有从劳动力同企业结合到分离整个过程来全面认识劳动力成本,此外,劳动力成本界定的外延也不够清晰。
四、本文的观点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为了追求产出必须有两方面的投入,即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资本投入包括企业用于购买机器、工具、设备和工厂等的投入,其企业因此承担的成本可称为资本成本;相对地,企业为获取维持劳动力而承担的成本则有劳动力成本。因此,对劳动力成本进行科学界定及合理测度非常重要。
首先,理解劳动力成本内涵应该是站在企方即雇主的立场角度而不是站在劳方即雇员的立场角度看待。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而言是支出,对劳方而言则是收入。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企业为了维持经营所需劳动力所支付的成本远远多于企业员工所获得的薪酬福利收入。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企业因此增加的相应支出为工资的30%左右,而这些钱并没有成为员工的即时现实收入。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目前企业应为员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比例分别为:18%,2%,6%,1%,0.7%和5%;企业的这些数额并不小的付出并没有成为员工直接现实的工资报酬。因此,仅仅关注或者计算员工所获得的工资报酬,远远没有反映出企业劳动力成本。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界定要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的全过程,即为了获取、使用、激励及安置辞退员工所产生的花费都是劳动力成本,包括招用成本、使用成本、高用成本、退用成本。大多现有研究都着重在使用和激励劳动力时的成本,即员工的薪酬福利,对获取劳动力和安置辞退劳动力的成本多有忽视。事实上,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现在企业劳动力成本中用于获取及安置辞退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多。每年春节过后,许多企业都在为招到足够多员工来启动生产经营投入大量的成本支出,比如,现在许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已经告别了“招工-向派遣工收取介绍费”模式,而向“免费招工-向用工单位收取管理费”模式转变,即企业为了招到员工向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缴费。相应地随着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员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用于安置辞退员工的费用也有较多的增长。
第三,从劳动力成本的外延分析,劳动力成本有不同的类型。
(1)从形式上,劳动力成本可分为货币性成本和非货币性成本。货币成本为企业用于劳动力的获取维持等所投入的货币性支出,如工资奖金津贴补助及其他福利培训教育费用,这些有的成了员工的直接收入,有的成了员工的间接收入。非货币性成本则是企业用于劳动力的获取维持等所投入的不是以货币形式体现的支出。如企业为了吸引员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等,必须投入费用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心理环境、生活环境、发展环境等,它们不以货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时间、精力、管理艺术、人员、实物等体现出来,如管理者更多地用于同员工交流沟通的支出。随着我国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及新生代劳动力进入市场,企业的非货币性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
(2)从劳动力成本产生的依据看,可分为制度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劳动力成本。
制度劳动力成本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的用于维持劳动力的成本。比如国家最低工资规定、强制保险、硬性要求的补贴、带薪休假等等。市场劳动力成本指资方和劳方依据市场行情就劳方在企方工作所需支付的成本。市场劳动力成本所受影响因素较多,现实中同样的工作,企业支付的市场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正式工和派遣工相比,同一岗位的正式工福利加起来比派遣工年度总工资还高许多,完成同样的工作,派遣员工可以只拿正式员工1/2甚至更少的薪资。这样使用派遣工所承担的成本比使用正式工所承担的成本有非常大的节省。
总之,劳动力成本的界定应该从雇主的角度立场出发,应该涵盖劳动力同企业结合到分离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的全过程。
五、小结
劳动力成本界定的测量既涉及宏观经济的观测运行调控,也是微观企业经营所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因此有必要有统一的认识。
虽然现有研究文献对劳动力成本的涵义有探究,但大多对劳动力成本的界定还停留在从雇员的立场角度看待,更多是在静态地看待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成本界定的外延也不够清晰。
我们认为劳动力成本的界定应该从雇主的角度立场出发,即不能只看到员工得到多少而应该关注企业为此付出多少;应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的全过程从劳动力,包括招用成本、使用成本、高用成本、退用成本。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包括货币性劳动力成本和非货币性劳动力成本、制度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劳动力成本。
【知识涵义】推荐阅读:
涵义分析06-06
管理涵义06-25
教育涵义07-06
涵义特征07-26
文化涵义08-31
管理概念的涵义06-02
数控编程技术的涵义论文06-28
论集体主义的现代涵义05-13
成功爱国名言警句经典有涵义10-17
论列宁的客观真理的科学涵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