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义特征

2024-07-26

涵义特征(精选6篇)

涵义特征 篇1

“武术”是一个大众化的术语, 而“武术文化”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只有在文化学的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域中, 或者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时, 我们称之为“武术文化”。“武术文化”的概念分析应首先从“文化”着手。

长期以来, 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 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 故文化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 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比如, 1987年版的《中国文化辞典》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 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此外, 还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文化定义。

鉴于文化的多元性、学科视野的多变性及文字表述的局限性, 给文化一个准确的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学术领域, 学者们只有从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类学科的角度给文化概念一个相对的界域。比如, 文化人类学内部就学派林立, 出现过古典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批判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学派新进化学派的文化界定。由此, 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特征。根据《中国文化概论》的定义,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都属于文化;或者说, 自然的人化, 即是文化。”

1 武术文化的涵义

武术源于中国。因此, 言及“武术文化”, 必然要说到“中国文化”。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 “此云中国文化, 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 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国度性, 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具有地理属性的名词, 涵盖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先辈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性和遗传性, 并蕴含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将其定义为:“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 于清晚期以前,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 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具体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史学文化、语言与典籍文化、科技文化、政法文化、军事文化、古典文学、传统艺术、古代教育、生活习俗文化、武术文化等。从这个角度,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则从属于“中国文化”。

“武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术语”, 与“武术”术语本身相比, 由于视域的不同, 既相互统一, 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 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 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 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 也非融合和互补, 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可以肯定地说, 武术作为文化来审视, 比仅仅把武术作为技击和体育来认知, 具有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域, 对武术的未来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 源自武术发源之始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精神和价值。“中国性”是武术文化之所以作为文化存在的首要条件。文化的差异是中国武术自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体育之林的关键。“武术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独自创发, 慢慢形成, 并自成体系, 与其他同类文化差异较大, 并绵延数千年, 在世界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影响。以致“中国武术”成为中国文化的标示和国家形象的符号。

鉴于武术文化内容的广泛性,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认识武术文化。从广义上, 武术文化可以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的总和, 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从狭义的角度, 武术文化专指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 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 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主要特性。中国武术作为自成体系的单一文化形态, 自成体系, 且内容丰富, 可谓博大精深。20世纪兴于欧洲的文化传播论提出“传播是文化本质”的论断, 可见文化传播是文化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传播能够形成文化的积淀和增广。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主体, 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传播中进行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其发生早期, 就融入了中国哲学、伦理、兵学、美学、养生等众多的文化要素, 融入其文化体系中, 自成一体。那么, 在其传播与发展中, 其相关概念之内涵和外延都处于动态的变化和波动之中, 形成了武术文化概念内涵的增深与外延的拓展。

武术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 形成了中原武术文化、齐鲁武术文化、关中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吴越武术文化、荆楚武术文化、巴蜀武术文化、岭南武术文化、晋武术文化, 等等。武术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形成了少林武术文化、武当武术文化、峨眉武术文化, 等等。武术文化与影视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武侠影视文化, 与文学融合, 形成了武侠文学, 与体育文化融合形成了竞技武术, 与戏剧文化融合形成了武术戏剧和武术舞剧, 等等。武术文化在与其它文化的融合中, 概念不断增新与拓展, 反映了武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2 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文化的存在, 武术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总结。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提出中国文化有“广土众民;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历史长久, 并世中莫与之比”等十四大特征。《中国文化概论》中对中国文化的特点概括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等七个方面。其中, 具有“强大生命力、以家族为本位”等特征与武术文化的特征相一致。《中国文化通论》中概括了中国文化的五个特征, 分别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为核心;重德治, 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道德的根本;重道轻器、重政务轻技艺;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重实用的思维方式。”更切合武术文化本身。如, “以伦理道德作为根本”, 《永春白鹤拳拳谱》强调习拳要坚持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的特征恰是武术所追求的境界。“和谐”不仅体现在天人和谐, 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重整体”更是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写照。“重直觉”写明了武术重“悟”的文化特征。武术讲求“口传心授”, 其中的“心授”其实就需要“直觉”和“体悟”。

武术文化在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 不断衍变、发展, 形成了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首先是武术文化的共同性与多样性。

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差异性, 但是在同一民族体系间则有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指同一民族不同阶级之间的共同文化。武术作为源自中国的文化项目, 由于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而形成了共同文化。诚如阮纪正先生所言, “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不懂武术, 无以知中国人;不懂中国人, 无以知武术。”武术是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结果, 并跟中国文化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关系。正如生物体任何一个细胞都包含有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一样, 武术也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中国人在武术上的种种考虑, 同样可见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疗、艺术等等领域。产生这种共同文化的根源在于其共同的生活地域、文化环境、语言文字、价值观念等。张岱年先生把共同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里不同阶级的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问题处理方式的总和。”

武术文化的共同性还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之间具有相似和相互接受的方面。中国地域辽阔, 尽管属于不同的地域, 但武术文化的整体特征表现出了普遍性和普同性。“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八卦”等共同归入了武术文化的体系范畴。但是正是武术的文化大同, 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拳种流派, 形成了武术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俗称“武艺十八般”。武术不仅拳种、拳系丰富, 有近130个, 而且各个拳种中间流派林立, 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技术风貌。仅一个拳种、拳系就可能有数百个拳术和器械技术套路, 整个武术体系的技术内容难以胜计。武术文化数千年形成的以“拳”为主体, 发展演变为各种拳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 不断延续、普及着武术文化, 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并成为中国文化的负载体。

其次是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武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从总体上, 武术理论受中国哲学影响较多;武术防身制敌法受兵学影响较多;武术健身法受中医和养生影响较多;武术表演艺术受古代武舞影响较多。斯大林指出, 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语言及表现共同心理的共同文化, 才能成其为一个民族。武术成长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 自然融和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东方式的武术文化, 与西方文化比较有显著的不同。这是为何在国外只有武技, 却没有形成如此绚丽多彩的武术文化的原因所在。武术文化显著的民族性特点, 也造成武术文化与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共融的难题。从时代性来讲, 武术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时期,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武术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如, 新中国成立以后, 武术进入了竞技体育的行列, “体育化的武术”成为了武术文化衍生的新的文化形态。

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其实就是古、今、中、外的问题。文化有时代性, 故有古、今之分;文化有民族性, 故有中外之分。庞朴从文化的时空结构论述时代性与民族性, 认为, “由文化在一定空间存在即同一社会人群相关的必然中, 产生了文化的民族性;由文化在一定的时间存在即同一定的社会变迁相关的必然中, 产生了文化的时代性, 构成了文化的社会属性或本质属性。”由此可见, 文化的民族性包含于时代性之中, 时代性也包含在民族性之中。时代性展现的文化内容, 是变动不居的, 故文化有不同的历史阶段;由民族性展现的文化内容, 则相对稳定, 使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的性格。所以, 武术文化中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时代性内容形成时代精神, 如民国时期武术以国术之名“强国强种”功能的提出;武术文化中代表民族生命力的那部分民族性内容形成民族精神, 如2004年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增加武术课以培育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证明, 武术作为文化的存在, 其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属性和特征。

最后是武术文化的继承性与融合性。 (下转第5页) (上接第2页) 文化是历史承继的, 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积累的过程可能出现增殖。武术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 文化内涵和技术内容不断增殖、扩大, 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据1983-1986年原国家体委的挖掘材料, 仅清代形成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逾百个。文化继承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积累、积淀实现的。武术作为一种无形文化, 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继承, 逐渐变得博大而精深。后人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 进行文化创造, 形成新的文化成果。如太极拳在陈式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杨式、吴式、孙式、武式、赵堡太极拳。这种积累与积淀, 是一个间断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 是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绵延不断, 使传统与现代一脉相通。

当然, 文化的传承过程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实际上, 从来没有一代人的文化模式完全、彻底地为下一代所承继。这是因为, 没有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存空间是绝对封闭的, 而出现文化的交流, 必然产生文化的交融、变迁。需要指出的是, 文化在演进的过程中, 来自“他者”的挑战, 也可能是文化变革的推动力。武术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然也经历了, 并不断在经历着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变迁。这种变化在西方文明的进入后, 呈现了加速度的状态。文化的“涵化 (acculturation) ”现象竟成为一个时期的主流。“涵化”是指对来自其他文明的文化成果的吸纳与消化。是两种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进行文化双向交流的渐进过程及其相互结合的必然结果。新中国建立以后, 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形成具有体育成分与运动形式的“中西融合”的竞技武术, 就是文化“涵化”现象的典型事例。如果把文化的继承性作为垂直式的文化联系, 那么, 文化的融合性就是水平式的文化交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是“文化积淀”, 注重量的积累;而水平式的文化融合, 则容易发生质的变化。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要注重文化继承, 同时要防止文化融合过程中的质的留存。

摘要:“武术文化”与“武术”, 由于视域的不同, 既相互统一, 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 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 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 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 也非融合和互补, 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 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 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 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关键词: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武术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3]赵洪恩, 李宝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阮纪正.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J].开放时代, 1996 (3) .

[5]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张岱年, 程宜山著.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7]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涵义特征 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国内外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企业文化下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通过企业领导者主动倡导、精心培育、灌输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管理思想。前者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后者体现一种管理中的制度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1.1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毕业论文参考网收集整理论文)它既克服了所谓“经济人”的假设弊端,也避免了“社会人”的假设片面性,把企业当做一个人格化的活的机体,把管理当做“一种文化和一种价值观及信念的系统”,从而顺应了新技术革命以来企业管理人文化的趋势。它使人们注意到经济行为与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1.1.2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哲学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管理科学,而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管理哲学。它回答的不是企业管理中某个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而是企业是什么,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等重大问题。

1.1.3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即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

一定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形成,但它又不同于民族文化,而是一种亚文化,即既带有本民族特点又带有本企业特点的组织文化。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和环境,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具有自己的组织文化。

1.1.4 企业文化是一种“合金文化”

任何企业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组织文化的形成,不仅要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国外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任何先进的企业文化,都是博采东西南北之所长,吸取古今中外之精华的“合金文化” [1]。

1.2 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除了具有一般社会文化的特征外,其主要个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独特性和理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类型、性质、规模及背景等因素,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同样具有本企业的特色,具有独特性。企业文化又不同于一般文化,它是高度理性化的文化,它是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提出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种理论付诸实施而培养出的一种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这种理性特征能够帮助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克服自发性、盲目性,使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始终为一种自觉性所驱使,这是企业文化所以能具有管理功能的根据所在。

1.2.2 应变性和学习性

企业无时无刻不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而对竞争的适应性也就直接决定企业生命力的强弱。企业对竞争的适应不仅通过生产经营的调控来实现,而且通过企业文化的应变能力来实现。企业文化可以根据环境的要求而重塑价值观,从而重塑适应新形势的企业文化。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使饭店必须不断融合多元化。同时知识的积累依赖于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需要学习,应变能力来自学习。这就要求努力营造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饭店改造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饭店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学习型企业文化是未来企业成功发

展的保证。因为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进步越快,其生存与竞争的能力也越强[2]。

1.2.3 调节性和控制性

企业文化依赖于企业主体而存在,是一种主体性文化。但是它对于企业单个的员工来说,又是外在的,是客体化了的精神文化。它构成特定的文化氛围,一种自觉的集体努力造成的导向性的文化氛围或理想氛围,企业员工会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自动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行为与之协调、平衡,从而不至于与文化团体发生冲突。这种导向性的文化氛围会使员工最终意识到顺应文化导向的要求,与这种文化氛围认同并不断地把它内化为主体文化,这是在文化团体中扮演恰当角色,取得认可地位并获得自由、自觉行为的前提。企业文化的这个特征充分显示了企业文化作为软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2.4 凝聚性和融和性

法务会计的涵义与特征之新论 篇3

[关键词] 法务会计 专业性 法律规范性 客观公正性 综合全面性 目的性 执业中立性

一、法务会计涵义之新解

法务会计是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会计领域。面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法庭及仲裁机构进行经营审查所涉及的领域更广,业务量更大,对审查技巧的要求也更高。法庭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客观、公正地对经济案件作出裁决,要求会计专家来协助他们对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调查。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一般会计工作,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工作的特殊会计工作,是会计、审计和审查技术的综合,在西方称之为“法务会计”。

受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所限,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只是在近几年才被单独提出来。因此,目前关于法务会计的文献相对来说还比较少,且对其的理解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探讨阶段,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美国会计学家G·杰克·贝洛各尼与洛贝特·林德奎斯特认为,所谓法务会计,即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关系进行解释与处理,并为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

2.加拿大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法务会计就是一种处理关于记录和汇总企业经营状况和各种财务交易的法律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

3.香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1998年3月召开的 “舞弊与法务会计”研讨会上,把法务会计定义为:通过对财务技能的运用以及对未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将证据规则与此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学科。

4.戴德明教授却从规范和保护会计职业界的职业行为进而优化会计规范体系方面,对法务会计作出了更为独特的解释:法務会计是司法会计的一种,当司法会计的目的是为在法律框架下规范和保护会计职业时,司法会计就可称为法务会计。

5.盖地教授则分别从学科和实务两个角度给法务会计进行定义:从学科角度看,法务会计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以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融会计学和法学于一体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从实务角度看,法务会计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知识审查、监察、判定、裁定、审计受理案件、受托业务。

由此可见,对法务会计的不同理解产生出对法务会计不同的定义。基于对法务会计各家理论观点的涉猎与研究,在融合实践需要和经验的同时,笔者认为:法务会计,是指接受委托或授权的特定主体,以综合运用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理论知识作为行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相关财经制度作为行为标准,通过对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会计纠纷、法律诉讼的会计证据实施收集、专业判断并对会计事件进行专业鉴定,并据此发表专家性意见及提供诉讼证据支持等相关服务的一种中介活动。其中,“特定主体”是指具有会计、审计、法学等知识的专业人员,也称法务会计人员或法务会计师。

二、法务会计特征之新论

1.法务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法务会计从其产生时起就具有其特定的专业服务领域和特别的专业资格认定。

2.法务会计具有法律规范性。法务会计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法务会计人员执业时除了须遵守会计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必备的要求外,受法律的规范和约束非常强,对法学知识、诉讼程序、证据收集和结果判断上具有相当的专业法律要求。如在涉及会计纠纷的经济事务中,对会计证据的确立和判断等,都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既定的法律程序实施,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和超出法定权限,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法务会计具有客观公正性。客观公正性既是法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品德的要求,也是法务会计人员行为过程的基本特点的表现。它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定和结论意见的表达,都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得隐瞒或伪造证据,不能因个人偏见而影响甚至改变其分析、判断和鉴定的客观性;同时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应具备正直、公正的品质,正确对待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以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为条件(或代价)而使另一方受益。

4.法务会计具有综合全面性。法务会计的这个特点是由其本身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和牵涉层面的广泛性所决定的。由于法务会计全面吸收了会计学、法学,特别是证据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审计学中部分审计的技术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某些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方法,所以,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单一会计”不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

5.法务会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法务会计的目的是法务会计人员根据调查的结果向法庭出具专家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法庭作证的诉讼证据支持。一般说来,法务会计的最后结果是一份工作报告,这一报告是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的描述,尤其是针对法庭所关注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它是法庭做出判决的重要依据。可见,法务会计工作的目的性较之一般的会计事务更为明确。

6.法务会计具有执业中立性。在法务会计工作进行中,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独立的进行调查、鉴定、咨询、取证等活动,不受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同时,在法庭诉讼中,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苏彤:美国法务会计简介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4(7)

[2]黎仁华:《法务会计概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 篇4

一、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包括:一是, 世界范围内已经高度重视财务失败。如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制定了旨在促进新经济发展的《数字APEC战略》。其中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 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等内容, 旨在防止财务失败。二是, 中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制度且已经开始实践。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1998年开始实行的ST制度、1999年开始实行的PT制度、2001年4月20日, “PT水仙”成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第一例“凋谢”的公司等。三是, 我国加入WTO后, 公司的机遇与风险同在, 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瘟疫, 避免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重任。防止财务失败不仅对公司, 而且对所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群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公司的出资人, 可以达到本金增值的目的, 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对公司的经营者, 能够尽量避免财务失败, 即使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也便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改善公司经营, 有效地预防财务失败;对公司的潜在投资者,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提高投资收益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提高贷款的质量, 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等;对相关企业, 可以通过利用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做出信用决策, 加强对应收账款等的信用管理;对准备借“壳”或买“壳”上市的公司, 可以根据预报信息, 找到合适的重组目标公司;对注册会计师, 利用这种预警信息确定其审计程序, 判断该上市公司的前景, 有利于正确审计;对国家, 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稳定,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国民收入, 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财务失败的涵义

企业财务经营的目标就是通过财务活动使资源优化、资本增值。但由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瞬息万变, 使企业有可能会出现经营失败。经营失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经济失败, 从经济意义上来讲, 当企业的收益小于包括企业资金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时, 该企业就发生经营失败。其二是指财务失败, 指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支付其现时到期的债务, 就被认为发生经营失败, 或者一个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其资产公允价值的总额, 也意味着发生经营失败。其中的无力清偿包括技术性无力清偿和破产性无力清偿。技术性无力清偿是指在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的情况下, 企业只是由于暂时资金流动性不畅, 如果假以时日, 技术性无力清偿的企业就有可能筹足资金偿还债务, 避免财务失败。破产性无力清偿是指企业的账面负债总额超过了市场价值的总和, 即资不抵债。财务管理中所讲的经营失败通常是指企业由于债务大于资本的财务失败。

三、财务失败的原因

财务失败的原因很多, 既有政治、经济、自然、市场竞争力等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管理等内部原因。就内部原因而言, 财务失败的表现为:

1. 过度负债。

财务失败集中表现为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因为偿债需要现款, 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偿债意识不强, 或者没有足够的现款支付到期债务, 但也不能因此认为负债必然导致财务失败。实际上, 在企业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 适度负债不仅不会导致财务失败, 而且还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一个企业权益资本不足, 或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财务杠杆利益而过度负债, 就必然会产生以下不良结果:一是, 增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负担;二是, 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会因投资风险加大而要求增加投资收益分配和提高利率。从而进一步加重企业财务负担。例如, 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负债。其1999年全年的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 股东权益-13.46亿元, 每股净资产6.88元, 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

2. 亏损严重。

企业偿还债务的现款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 如果投资以后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小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 偿债现款就不足, 这表明企业营业收入少或者销售质量差或者发生了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 发生财务失败。例如, 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也包括亏损严重。其1999年全年亏损9.56亿元, 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 累计亏损18.21亿元。

3. 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

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 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变卖资产是企业缺乏现款偿债时经常采用的应急措施, 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或不愿以变卖资产的方式偿债。如果企业把举债筹集的短期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长期资产, 使长期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过高, 这会降低资产的流动性, 从而造成偿债困难。一般来讲, 企业的流动负债应当与速动资产保持一致。反之必然增加债务负担, 降低资产的流动性, 造成财务失败。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筹资决策失败和资金运用决策失败。其中, 筹资决策失败主要表现为筹资总额不适当, 筹资时间选择不合理, 筹资方式不恰当等。资金运用决策失败表现为存货大量积压, 应收账款占用时间长, 金额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未落实, 用流动资金补充固定资产资金;对外投资盲目等。

4. 信用等级低下。

举债对债务人来讲, 信誉非常重要。一个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很容易举债, 当债务到期需要偿还而又缺乏现金时, 可顺利实现举新债还旧债。但对信用等级低下的企业而言, 举新债就比较困难, 这必然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

5. 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内部控制不力。

其集中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为: (1) 内部经理人控制, 权力集中, 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 (2) 违背财务会计制度, 滥用会计政策。例如, 郑百文1999年上半年, 将1998年未入账的逾期罚息6922万元反映在调整后的“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而将当期1.27亿元罚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项目, 随意调节利润。 (3) 企业无法控制经营成本, 造成企业成本过高。 (4) 资金大量流失, 投资收益较低。 (5) 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等。

6. 经营的误区。

(1) 经营理念不正确。如不重视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 造成不良资产太多, 资金闲置。 (2) 多元化运营出现问题。具体包括: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扩张等出现问题。在多元化经营中, 忽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用的特定条件, 盲目应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不但没有达到避免风险的作用, 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危机;在多元化投资中盲目从众, 看到别的投资者投资什么, 本公司也投资什么, 结果既没有培植出本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又丧失了本公司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直接的表现就是新的项目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 但却不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跨优势主业, 最终导致公司内部整体资金的缺乏与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在多元化扩张中不顾公司资源的限制, 盲目扩大现有业务, 最后使得意欲发展的领域难以得到充足资源的保证, 失去了竞争优势, 更有甚者, 一旦陷入了资源危机, 使公司更多的项目后续难以为继, 如此以来, 公司不是在市场被竞争对手打败, 而是被过度的无节制的投资扩张捆住了手脚, 如ST石达、ST永久等上市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

7. 担保风险。

(1) 公司之间相互担保。一旦在此担保链上的某一个公司出现危机, 就会发生连锁危机。 (2) 对“内”担保危机更为直接。由于公司的控股公司报表通常是要被合并的, 参股公司也通过投资收益影响公司的业绩。因此, 一旦其下属公司出了问题, 公司不仅业绩受损, 偿还贷款也将责无旁贷。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缺陷, 使担保成为利益从公司向大股东转移的手段, 而公司和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使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救助地方公司之责, 有些担保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代为还款的协议。加之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旦被担保方不能偿债, 公司就面临破产危机。 (3) 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考察沪深两市对外担保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布显示, 对外担保公司的平均业绩大大低于沪深平均水平。公司对外担保额与其净资产之比, 不但可以反映对外担保额的相对集中度, 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度量公司抵御对外担保或有风险的能力大小, 因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有关机构研究发现, 这一指标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业绩越差, 对外担保额与净资产的比率越高。担保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 无疑增大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另外, 还有收益不稳定;企业债券难以出售;公司业务扩张太快, 对扩张后新业务不熟悉;管理当局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贷款协议没有重大限制条款;行业壁垒较少, 新的竞争者容易进入;企业对能源、原材料存在着高度依赖性等。

涵义特征 篇5

牟海燕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两方面对目前我国有效教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有效教学;涵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8)10-0036-0

2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主要涉及有效教学的涵义、特征等方面:

⒈有效教学的涵义

如何理解有效教学概念是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难点,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⒈⒈一重涵义观

崔允漷对有效教学概念进行了解构,认为“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进展,而“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此观点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此观点中有效教学只包含教学效益这一重涵义,而评价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唯一评价标准。

⒈⒉三重涵义观

姚利民等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析有效教学中的“效”,强调它包含效果、效益、效率三重涵义,因此认为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此观点将有效教学中的“效”解析为效果、效益、效率,从而使有效教学同时具有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重涵义,其中教学效果反应的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值关系,教学效果反应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产出的相符程度,而教学效益反应的则是个人、社会的教育需要与教学目标的相符程度。由于教育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因此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此观点中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其中教学效益是最高或最终目标,即教学目标与个人、社会的教育需求相符是有效教学的最高或最终目标,这一点与一重涵义观强调教学要满足个体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特定需求,为学生发展服务不谋而合。

⒈⒊三层次观

龙宝新和陈晓端从概念重构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将有效教学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来进行剖析和界定,从表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从中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和主动调适;从深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体现着教学主体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和永恒超越,显示着教学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有效教学视为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把有效教学从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进而将有效教学界定为“为达成‘好教学’的目标而自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想,并通过综合利用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这种教学理想转化为能使师生协调发展、不断超越的教学形态的过程”。

此观点与上面的两种观点不同,没有专门针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解析,而是从不同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在此观点中,有效教学不再是一个单一层次的概念,而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概念体系。有效教学的概念体系由教学形态、教学思维、教学理想和境界三个层面构成,三者之间的动态转化过程就构成了有效教学。此观点从形态、思维、理想三个层面分析有效教学,分析的视角独特,而将有效教学看作形态、思维、理想三个层面动态转化的过程,是对有效教学涵义的全新认识。⒉有效教学的特征

国内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特质的有效性上。例如,肖川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学能够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重视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交往性;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魏红、申继亮采用特定的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表达清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对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特征。

此外,有些学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学的特征,例如宋秋前在综合各种有效教学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龙宝新和陈晓端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有效教学一般具有四个特征: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环节“链接”,是对“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主动调适,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与有效评价相互依存。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有效教学的独特征象、标志等,是有效教学区别于低效、负效、无效教学的方面,有效教学的特征应是最有助于有效教学目标实现的特征,它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来体现的,因此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的利用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丁晓良认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教学目标准确、明确,且具有弹性;教学民主,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于有效教学的特征,不同的学者的观点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但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强调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还可以为评价教师教学效益提供依据。第二,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而学生发展不能通过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内容,而是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实现。

第三,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课堂教学。

第四,强调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要民主、自由和安全。在民主、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学生敢想敢说,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论弗雷格的“涵义” 篇6

一弗雷格的涵义理论

我们如何用语言谈论世界? 常识观点认为语言直接指称或代表世界中的事物,但弗雷格认为语言并不直接指称事物,用语言谈论世界要涉及语言符号、涵义与对象( 客观世界) 三个层面。对此弗雷格有个著名论证,表达式a = a与a = b显然具有不同的认知意义,这种不同来并非来自符号a与符号b本身不同,而是来自两个符号对同一个对象的作用关系不同。因此,弗雷格认为符号的作用不仅仅是指称一个对象,它还表达了涵义。即是说,a与b虽指称同一个对象( 这使得两个等式都真) ,但其涵义不同,因此a = a与a = b有认知上的不同。

弗雷格认为与语言符号相联系的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其命名的对象( 所指) ,另一个是其表达的涵义。对于符号、涵义与所指的关系,弗雷格认为“与某个符号相对应的是特定的涵义,与特定的涵义相对应的是特定的所指,而与一个所指( 对象) 相对应的可能不是只有一个符号。同一种涵义在不同的语言,甚至在同一种语言中,是由不同的表达式来表达的。”[3]187关于涵义本身弗雷格还说,“符号的涵义很可能是许多印象的共同性质,因而不是某个人心灵的一部分或是某个人的一种心灵模式”。[3]188涵义包含了被指称对象的呈现模式和语境,对于有同一所指的符号,它们间有意义的“差异只可能出现在: 这两个符号的差异对应于所指称对象被给出的方式不同。”[3]186

从以上可以提炼出弗雷格对涵义的定义: 涵义为符号所表达,并包含了所指的呈现模式和语境( 专名的涵义相当于专名的作用方式) 。从这个定义可以分析出涵义包含有两个因素: 人的因素、客观世界的因素,和三个必要条件: 语言符号、所指与人( 语言的使用者) 。涵义必然是符号所表达的涵义,如果没有符号根本就谈不上涵义问题,涵义问题是由符号问题而来的。所指是涵义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涵义产生于符号的作用方式,也即符号命名其所指的方式,并且与所指的呈现模式和语境密切相关。

语言使用者是涵义的第三个必要条件。首先,没有符号就根本就谈不上涵义问题。譬如,对一块石头你不会问“这块石头是个什么意思?”除非将这石头看作某种符号而非石头本身。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语言是种人工造物,其产生必然涉及人使用符号去指称对象的活动。人是语言符号的必要因素,而符号又是涵义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也成为涵义的必要条件。其次,弗雷格认为符号表达的涵义也包含了对象( 所指) 的呈现模式,而所指的呈现如果是有意义的,就必然是对符号使用者的呈现,因而其中必然包含了人的因素。再者,虽然弗雷格认为应该严格区分符号的涵义与人对所指的印象,前者是公共的、客观的,后者是个人的、主观的,但是他也提到涵义很可能是许多印象的共同性质,这其中的主体间性也必然涉及人。

二弗雷格涵义理论的优势

关于语词的意义是什么有诸多不同说法,如罗素认为专名的意义就是其指称的对象( 直接指称论) ; 洛克认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向( 观念论) ; 行为主义者则认为词语的意义在于人对语词有条件的反应模式( 行为论) ; 维特根斯坦强调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使用论) 等等。弗雷格的涵义理论则既不赞同符号的意义穷尽于其所指,也不赞同将主观印象、意念等心理因素视作符号的涵义,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坚持涵义理论与指称理论的区分

涵义和指称这两类问题的区分经常被模糊。比如罗素一方面认为专名直接指称其对象,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另一方面又说,专名的意义只在于其指称。克里普克认为这种混淆很有诱惑力,保尔·齐夫也犯过这种错误[4]。然而,时刻谨记这两方面的区分是必须的,因为这关系到对语言所起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不同看法。

对涵义问题和指称问题的彻底区分是弗雷格对语言哲学的一项重要贡献。专名的涵义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 专名有涵义吗? 如果有,其涵义是什么?以及涵义如何为我们把握? 专名的涵义与所指又有什么关系? 指称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则是: 语言表达式有所指吗( 或指称一个对象吗) ? 如果有,其所指究竟是什么? 以及我们通过何种方式确定语言表达式的所指? 这是两类不同层次的问题,弗雷格也正是在坚持语言符号、涵义与所指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涵义理论。

( 二) 解决同指称专名的认知差异( 弗雷格之谜)

直接指称论认为,对知道“鲁迅就是周树人”的人来说,“鲁迅”与“周树人”的涵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然而,“鲁迅是周树人”与“鲁迅是鲁迅”显然表达不同的意思,否认同指称不同专名的涵义不同会导致许多谬论。按照直接指称论的论题,比如数学命题、考古结论,甚至一些科学理论等许多命题是缺乏真正语义信息的,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鲁迅”与“周树人”关涉到专名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命名方式,这种不同是有重要信息含量和语义作用的。不同的专名具有不同的涵义,这是专名所在的语言系统的本质特征。弗雷格认为,这两个专名对于任何人都具有不同的认知意义,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涵义。直接指称论( 作为一种涵义理论)的难题,正是弗雷格涵义理论所要避免的,而涵义涉及语言符号的使用方式、语言使用者、客观世界三方面因素,这是解释认知差异所需要的语义空间。

( 三) 坚持涵义的客观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对同一个专名的心理、神经方面的信息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弗雷格要说的涵义上的差异。“鲁迅”与“周树人”的涵义差异并不是个人对这两个专名的心理印象的差异造成的,它们之间涵义的差异是公共的( 即对语言共同体的) ,对每个使用汉语的人都存在。

对于弗雷格来说,涵义与思想处于同一个层次,二者都是客观的、公共的。涵义的客观性是思想能够传达和交流的必要条件,比如在科学中,你不能说你把握的牛顿定律和牛顿把握的牛顿定律不同,我们必须承认科学命题对于科学共同体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否则科学就无法存在了。

三对弗雷格涵义的质疑

( 一) 神秘的“第三域”

对弗雷格而言,涵义的客观性是保证数学真理客观性的必要条件。然而,涵义不存在于自然界,不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或者科学仪器能够探测得到的事物; 涵义也不是人的主观印象,因而也不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但是,思想( 句子的涵义) 是公共的、可交流的,并且一个思想的存在似乎并不依赖人们是否发现了它,因此,弗雷格认为“必须承认第三种范围。属于这种范围的东西在它们不能被感官感觉这一点上是与表象一致的,而在它们不需要它们属于其意识内容的承载者这一点上是与事物一致的。”[5]144

这种柏拉图主义帮弗雷格解决了思想、数( 作为一种对象) 、空名的所指、真的本体论地位等难题。然而,第三域既不在时空中也不在主观世界中,因而被认为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如达米特认为:“弗雷格关于思想及其组成涵义的看法是神话式的。这些恒久不变的实体居住在‘第三域’,后者既不同于物理世界,也不同于任何经验主体的内心世界…。只要这样一种看法处于支配地位,一切都将是神秘莫测的。”[6]一些哲学家反对这样的本体论存在,如蒯因说: “意义自身,当作隐晦的中介的东西,就完全可以被抛弃。”[7]第三域的神秘性削弱了弗雷格涵义理论的可接受性。

( 二) 涵义如何决定指称

弗雷格没有专门提出涵义理论,也没有专门提出指称理论,关于语言符号如何到达其指称,他并没有完整、全面的论述。然而弗雷格曾明确提出,“相应于符号,有确定的涵义; 相应于这种涵义,又有某一个所指”[3]187,符号只能凭借其涵义与其所指建立联系,这被认为是弗雷格哲学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涵义决定指称论题。一般认为这条原则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只有表达了涵义的符号才有所指; 其次,符号的所指取决于相应对象是否具有涵义所要求的那些性质。

人们一般将这个论题与描述词理论结合起来,认为专名的涵义就是某个或某组描述对象的本质特征的限定描述词。如此,描述词有其字面意义,能为人所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根据所把握到的来确定满足此描述词的对象,也即确定指称。然而,抛开描述词理论本身的困难不说,这种理论并不是弗雷格的。对于弗雷格而言,未清楚讲明涵义如何决定指称使其涵义理论受到了质疑。

四重塑弗雷格的涵义概念

蒯因赞同弗雷格对涵义问题和指称问题的区分,但他认为只有语言形式的同义性和陈述的分析性才是意义学说要加以探讨的首要问题,而涵义这种隐晦的中介应该被彻底抛弃。为了捍卫弗雷格的涵义理论,有必要对涵义的本体论地位和认识论地位进行重新界定和论证。

( 一) 思想的主体间性

涵义到底是什么? 当前流行的趋势是借助语言的主体间性对涵义的客观性进行论证。比如陈波就借助主体间性论证了思想的客观性,试图超越弗雷格的第三域神话。他认为弗雷格走了纯粹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两个极端,而缺乏主体间性这样的中间范畴,他刻画了一幅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图景:

“思想依赖于语言,由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由于语言是人类的创造,思想也依赖于人类,特别是依赖于他们的表达、思考和心灵; 只有不依赖个别人的思想,没有不依赖于人类共同体的思想; 思想可以在人类共同体之间传播和交流,可以被不同的认知主体所分享,这是思想的本质特征; 人通过理解语言去理解和把握思想; 思想在被人理解和把握之后,可以导致人们做出决定,付诸实施,由此造成外部世界的变化。”[8]

语言与思想的主体间性启发了该如何定位涵义的本体论地位,然而上述关于“依赖”的说法和论证是模糊的。思想“依赖”于语言是因果性的还是随附性的还是其他的呢? 陈波对此并没有详细说明,而仅依据主体间性这样的概念来消除弗雷格第三域的神秘性是不够的。

( 二) 涵义的本体论地位

谈到涵义的本体论地位,首先要问涵义是什么?是某种实体吗? 涵义是某种独立的抽象实体,这似乎是最自然而然的本体论结论。弗雷格显然就有这种倾向,他很确定地将涵义归之于第三域,并认为一个表达式( 名称、短语或句子等) 具有一个涵义。这种答案很有诱惑力,还会引出一系列的疑问,比如“空名是不是只具有涵义而没有所指?”“有没有不属于任何符号的涵义?”“涵义如何确定其指称?”等。

这种思路源于人们习惯说“一个语言表达式具有什么样的涵义”之类的话,就如同说“一个人拥有一笔财产”一样,涵义被认为是自然事物那样的独立实体,它是独立于其符号和其所指的存在。然而这种说法是混乱且不严格的,因为涵义并不能脱离语言符号与其所指而独立存在。严格来说,只能说一个符号“表达了”什么涵义。“表达”虽然同“敲打”一样都是作为及物动词来使用,但“表达”所表达的是一种更加抽象的关系。此外,符号与其所指( 这两者均可看作独立实体) 被涵义连接有两种可能: 或者,涵义是像黏胶一样的黏合剂将两个实体连接了起来,但这样的实体涵义是难以理解的; 或者,符号与世界中的事物本来毫不相关,但由于人的介入,这两者构成了一种关系。就像某甲与某乙两人可以由于生物学的界定,而构成父子关系,虽然父子关系不能脱离作为父亲和儿子的实体而独立存在,但它本身依然是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也存在着这么一层客观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涵义。

孤立独存的那种实体性涵义是种理论上的错觉,将涵义看作抽象个体实体是不恰当的。涵义必须由语言符号来表达,没有语言符号就谈不上涵义的存在; 涵义包含了人、世界这两方面的因素,脱离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涵义也不存在,涵义必定在语言符号、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可以说,涵义的本质就是语言符号- 人( 语言共同体) - 世界这个三元组映射出的三元关系,作为三元关系的涵义本身是不可还原和分解的。同时,涵义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许多层面中的一个( 比如敲打墙壁是另外的层面) ,这个层面的特征或者说必要条件是要有语言符号的参与。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涵义: 从整体上讲,涵义是人通过语言符号与世界打交道的关系网络; 如果讲某个表达式的涵义或思想,其实是讲人通过语言符号与世界交道的一个三元关系链; 从语言符号的角度讲,涵义是合语法的语言符号所表达的; 从人的角度讲,涵义是人通过语言符号与世界打交道时所能把握的; 从所指的角度讲,专名的涵义源于对所指的命名方式。

( 三) 涵义并不在“第三域”

弗雷格关于思想的柏拉图主义是神秘的,在这种立场下思想的同一性论题也面临着困难,并造成了弗雷格思想理论的内部冲突[9],这种立场也已成为正确理解涵义的障碍。涵义不会由于没被把握就不存在,并不是因为涵义作为永恒不变的实体居住在神秘的第三域,而是因为符号的涵义是自从语言共同体将此符号纳入语言系统时就开始存在了。

寻求知识并用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之一,甚至有哲学家认为不同的语言建构了不同的实在( 即著名的沃尔夫论题) ,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变化,整个语言系统也随之变动。整个语言系统的意义也随着人类实践的历史进展不断变化,因而,其中某个语言符号的涵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种变化并不违背涵义的公共性和客观性。语言符号及其涵义的变动,有时非常模糊、混乱,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这是因为自然语言处在不断进化( 或退化) 中,这是种自然的、现实的存在。即便如此,语言系统及其涵义的变化并不否定其客观性和公共性,如同生物进化并不否定当前已灭绝物种的曾经存在。

( 四) 涵义的认识论地位

在本体论层面语言共同体是涵义的必要因素,而谈到涵义的认识论地位,就还要涉及具体的语言使用者,涵义的功用通过具体的人使用语言与世界打交道体现出来。弗雷格认为,“一个专名的涵义要由这样的人来理解,他对专名所属的语言或标记整体有足够的认识。”[3]187这种说法其实是弗雷格关于涵义的认识论拓展,把握涵义要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进行,因为不能思维的人显然无法把握涵义,弗雷格说“相应于对思想的把握必须有一种特殊的精神能力,思维能力。”[5]151

具体的人在说或者听到一个专名时,会有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伴随一种语义直觉,但这些心理活动并不是专名的涵义,其中的语义直觉则来源于对思想把握的过程,也就是弗雷格说的思维过程。理解一个专名就是把握这个专名的涵义,对于同一个专名的把握,每个人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思维过程。但是这个思维过程所包含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神经活动并不是涵义本身,而是对涵义的一次例示。也就是说对涵义的把握实质上是对抽象涵义的具身化,没有这个具身化过程,人就无法具体地谈论到涵义。

这种对涵义把握的具身化引起了一些争论,因为每个语言使用者的知识都是非常有限的,导致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专名相关联的心理印象都不尽相同,这造成不同的人把握到同一专名的不同涵义的假象。然而,这种涵义是被滥用的涵义概念,虽然符合我们的语义直觉,但不是逻辑上严格的涵义理论。某个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涵义,严格来讲,只是“这个语言符号- 引入这个符号的语言共同体- 语言共同体所生活的世界”构成的不可还原三元关系。

这个关系是客观的、既定的,并通过某个语言使用者得到例示。因此,涵义的认识论地位正体现在,涵义通过语言使用者在思维中进行具身化或例示,而把握涵义的必要条件是,语言使用者对相关语言系统的恰当使用能力。当然,人在理解语言时除了把握到其涵义,还会顺带把握许多其他东西( 如各种心理印象) ,在心理上做这之间的区分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影响涵义的客观性。对涵义的把握并非涵义本身,涵义通过一个具体的心理过程得到实现,就如同一个红苹果可以例示红色,红苹果并非红本身,但是红这种性质通过红苹果得到实现。

( 五) 几个重要问题的说明

关于语言符号、涵义及指称的关系,根据弗雷格的论述,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同一个语言符号是否可以有多个涵义? 不同的语言符号是否可以有相同的涵义? 涵义如何确定所指? 语言符号可否只有所指而没有涵义? 语言符号可否只有涵义而无所指?

日常语言中经常出现同一个语言符号具有多重意义,特别是专名,比如重名现象; 对于通名来讲,一个语言系统出于要达到精确交流的目的,则会自觉回避一词多义,当然事实上并没有完全避免; 严格的科学或理想语言中则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类似的,同义词现象在日常语言中也是难以避免,甚至可以发挥很好的修辞功效,在严谨科学领域内则显然不提倡同义词。然而严格来说,不同的语言符号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涵义; 重名时的专名也不应有相同涵义,如“语言符号a - 语言共同体A - 对象1”与“语言符号a - 语言共同体A - 对象2”,显然这是不同的关系链,因而映射出了不同的涵义。

所指的确定并非是由涵义来完成的,而是语言共同体将语言符号引入语言系统时确定的。而对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对话情境( 或其他语言情境) 来说,由于索引词的大量及随意运用,以及未言明的命名活动的随时发生,所指的确定要根据情境而定。甚至可以说每一场日常对话,都是母语言背景下一个微型子语言系统的诞生。

“涵义确定指称”这个著名的弗雷格论题应做更谨慎的理解,即: 当语言共同体将某个或某套符号作为有意义的东西纳入其语言系统时,就必须同时纳入或假定了这个符号与世界的指称关系,这样意义才有可能。与此同时,就不得不在引入某个新的语言符号时引入一种新的三元关系( 即涵义) 。所以,涵义确定指称这个论题实质上指的是,指称性( 而指称是否成功是另外一个问题,比如科学实在论和非实在论对此讨论极多) 是构成涵义的必要条件,而涵义是指称性的充分条件。

将语言符号引入语言系统都是有具体原因的,一旦这样的行为发生,就在涵义之网中引进了新的涵义链条,比如对专名而言,一旦将一个专名引入语言中,就必定有言明的或未言明的命名仪式发生,“专名- 语言使用者- 对象”的链条即生成,涵义即产生。因此,语言符号不可能只有所指而没有涵义。然而,这并不排除具体说话者不能把握一些语言符号的涵义,这实际上是经常发生的。

有涵义而无所指的问题一般被称为空名问题,这更多的是个指称问题。鉴于指称问题与涵义问题的密切关系,本文也对这个问题暂作简略探讨。空名也是由人构造而来的,而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构造名字。人们构造不确定有所指的空名的情况有两种: 讲故事或满足科学理论的需要。

语言符号的指称性体现在其具有指称对象,然而指称对象并不一定是实体,也可能是某种功能、某种关系或者某种结构等等。语言符号也经常出现指称失败的情况( 这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 ,但这并不影响语言符号具有指称功能或指称性( 或叫指称倾向) ,这才是弗雷格要区分涵义和指称的要旨。关于指至和指不至的问题,有诸多争议,这并非本文所能论及的,比如,按照蒯因的看法,给出了一个语言系统就是给出了一整套的关于那个世界的本体论承诺,在此基础上,所指本身是什么并不构成困难。

五可能面临的反驳及回应

鉴于涵义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可能会面临以下反驳,在此也暂给出简要回应。首先,一般认为涵义是真值条件相关的。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相关?基于本文对涵义理论的重塑,涵义与真的关系也分为两个层面,相对应于弗雷格所强调的真与认为真两个层次的区分。做这两层区分很重要,为讨论诸多语言表达式的涵义留下了空间,也照顾了科学式哲学家最关心的问题,即真理与世界的问题。如此,就能够讨论诗歌、小说、神话、宗教以及过气科学理论的认知意义,而不必先预设某个关于真理的认识论。而罗素路线企图将这两个层面合二为一,事实上是误入歧途的。涵义是真值条件相关的,但真值条件相关并非是语言能够表达涵义的必要条件。

其次,如何评价涵义决定指称这一标准语义学论题。如前所述,这是没有弄清楚涵义的本体论地位而导致的假问题。涵义是关系,所指是世界中的对象,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谈不上“决定”问题,应该抛弃对这个论题所做的过于字面的理解。

再者,如何理解涵义在内涵语境下充当所指。鉴于涵义是客观的、公共的,因此,涵义本身在内涵语境下充当指称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就如同我们解释自然个体能够充当所指一样。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在这个作品的话语系统中构建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将涵义当成了所指,因为在虚构的故事中除了复杂的语言关系链之外并无其他。

最后,模态论证被认为是对弗雷格主义最经典和成功的挑战。模态论证的经典范例是克里普克给出的,基于一种得到语义直觉支持的直接指称论。然而,因果历史论与弗雷格涵义理论并不冲突,涵义决定指称论题只是对弗雷格模糊言辞的误解,特别是基于描述词来刻画涵义并不符合弗雷格的本意,因此,模态论证并不构成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决定性反驳。

结语

当前对弗雷格涵义理论重塑的尝试有许多,从70 年代达米特的“理想化识别条件”,到当前热门的二维语义学等,虽然众哲学家灼见纷呈,但关于涵义的本质依然有许多争论,依然面临许多难题。本文则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对弗雷格的涵义理论进行重塑,这种方案为消解弗雷格第三域的神秘性提供了新视角,使得弗雷格路线的涵义理论更可接受。

摘要:弗雷格的涵义一般被理解为描述词,其本质被认为是独立的抽象实体,这两种观点都使弗雷格的涵义理论遭遇困难。涵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地位没有得到过很好的澄清,是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涵义的本质是由语言符号-语言共同体-世界映射出的不可还原的三元相互作用关系,而语言使用者对涵义的把握是这种三元关系在时空中的具身化,或者说对涵义的把握是涵义本身的一次例示。

关键词:弗雷格,涵义,本体论,认识论

参考文献

[1]Devitt M,Sterelny K.Language and Reali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9:41.

[2]内尔森.命名和指称[M].殷杰,尤洋,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55.

[3]Frege G.On Sense and Nominatum[M]∥Martinich A 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3r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Kripke S.Naming and Necessary[M]∥Martinich A 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3r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255-270.

[5]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Dummett M.Frege and Other Philosopher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251.

[7]Quine W V.Two Dogmas of Empiricism[M]∥Martinich A 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3r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39-52.

[8]陈波.超越弗雷格的“第三域”神话[J].哲学研究,2012(2):61-127.

上一篇:鼠笼式转子下一篇:趣味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