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事物

2024-10-01

观察事物(精选7篇)

观察事物 篇1

在教中低年级学生写作文时, 笔者发现, 总有些小学生皱眉头、咬笔头, 半天写不出几个字;有的硬着头皮写下去了, 却要么是三言两语, 要么是不着边际、空洞乏味。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捕捉能力、感受体验能力以及联想想象能力。文章是生活的反映, 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 才能准确、具体、生动地反映生活。观察少了或观察方法不对, 素材积累也就少, 写作时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笔者在教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时, 根据事物特点及写作要求, 指导学生动员起所有的感觉器官, 不光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动一动、想一想, 必要的时候还让学生亲自闻一闻、尝一尝, 全面感知客观事物的特征, 切实增强了观察的效果。

一、眼

科学研究证明, 人接收的信息80%来自眼睛。要观察事物, 眼睛自然是最重要的器官。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 一双写满问号的眼睛总是不断地搜寻着这个世界的秘密。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器官正确地观察。在一次作文课上, 笔者指导学生观察蜘蛛 (视频资料) , 观察后有位学生写出这样一段话:

“蜘蛛在网上悠闲地趴着, 身子是黑色的, 有纽扣那么大, 八只长脚毛茸茸的。一只虫子飞入网中, 蜘蛛赶过去, 从尾部吐出丝来, 一圈又一圈, 把猎物捆得严严实实。”

从这段话中,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学生观察得很仔细:一是观察得细致, 个头大小、颜色、脚上的细毛以及吐丝的部位等, 都观察得很清楚;二是观察多角度多层次, 分别观察了休息时的蜘蛛和捕捉猎物时的蜘蛛, “静”时的“悠闲”和“动”时的“麻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是带着感情去观察, 正因为有着对小动物的浓厚兴趣与喜爱之情, 字里行间才会出现“悠闲”“赶”“捆”等充满情趣的词语, 这段文字也显得格外形象生动, 趣味盎然。

二、耳

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除了物体的色彩、造型, 还有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 风在呼呼地刮, 雨在沙沙地下, 虫儿在低吟……作为事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声音也应该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在一次写作训练中, 我是这样教学生去观察春雨声音的: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 春雨是什么声音?

生甲:我听到了, 是沙沙沙的声音, 像撒沙子一样……

师:就是沙沙沙那么单调吗?谁来美化一下这个声音?

生甲:沙沙沙, 沙沙沙, 像“砂锤”打出的美妙节奏!

生乙:沙沙沙, 沙沙沙, 像无数只可爱的蚕宝宝在吃桑叶……

师:谁能在想象中体现“春”?

生丙:沙沙沙, 沙沙沙, 像春姑娘低声吟唱美妙的乐曲……

在以上的教学中, 教师激发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想象出的内容很有意境, 写出的片段自然非常生动优美。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的悦耳, 有的刺耳, 找准这个声音, 再进行适当的加工, 就能把事物的特点写活, 把事物的形象写丰满, 显得有血有肉。

三、口鼻

有时, 要真正了解事物特点, 还需要我们去闻一闻, 尝一尝, 充分发挥嗅觉和味觉的作用。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榴梿”时, 笔者就是先让学生闻一闻榴梿的味, 再尝尝榴梿的味, 把感受写下来, 结果学生写得很生动。

“爸爸剖开榴梿。哎呀, 一阵臭味顿时弥漫开来。那味道非常浓, 非常怪, 直往鼻子里钻, 刺激得人有说不出的难受……用汤匙舀起一点往嘴里送, 立刻感觉一种鲜美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嘴巴, 舌头上每一个味蕾都受到了美味小炸弹的攻击, 舒服无比。”

除了美味的食物,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闻一闻 (如山林清新的空气、花园美丽的鲜花、田野泥土的芬芳) 、尝一尝 (如露珠的清爽、雨雪的冰凉、溪水泉水的甘洌) , 找到独特的感觉, 就能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

四、手

很多时候, 抓住事物的特点需要用上触觉。如质地的软硬、温度的高低、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等等, 都需要通过触觉“观察”出来。如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观察后, 写奶奶的脸:“布满了皱纹, 摸上去凹凸不平, 像风干的橘子皮……”

另一个同学写冬天的天气:“北风呼呼地刮着, 像一把把刀子割着我的脸。我紧紧地缩着脖子, 拢起袖子, 可冷气还是钻进衣服里去, 往每个毛孔里钻……”

触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充分运用触觉器官, 能真切地写出自身的感受, 把自己融入到所要观察的氛围中, 获得极佳的效果。

五、心

一般来说, 运用视觉、听觉等观察到的是事物的表象, 还需要用心去观察, 去体味, 这样才能把文章写生动。下面是学生观察后写的一段话, 这段话中充分发挥了想象, 写得非常生动。

“第一眼看到吸尘器, 就被它的怪模样给吸引了。说它怪模怪样, 是因为它就是一个‘四不像’。它个子并不大, 趴在地上, 就像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蹲下去仔细一看, 咦, 这只青蛙怎么只有三条腿呢?还别说, 这三只脚真是灵活, 可以转向任何方向, 让它去哪就去哪, 方便极了。再仔细看看, 把全身上下找遍了, 也找不到它的嘴巴, 只有一条两三米长的软鼻子, 呼吸吃饭全靠它了, 连以鼻子长著称的大象都自叹不如呢!”

联想与想象是由一事物联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观察的时候借助想象, 把“静止的”想成“运动的”, 把“无声的”想成“有声的”, 把“无生命的”当作“有生命的”, 把“不会讲话的”当成“会讲话的”……合理的想象能使描写的观察对象生动形象, 能吸引人。

总之, 我们在观察时, 必须尽量做到五官总动员。如指导学生观察学校的花坛, 既看到花朵的形状、颜色, 又闻到了清香的气味, 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 而且还观察了微风吹来鲜花摇动的姿态……这样的观察才是立体的, 获得的素材才是丰富的。有了大量的素材做基础, 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观察事物 篇2

我很疑惑,妈妈终于公布了答案,她是在孵化芦丁鸡。看来我们的芦丁鸡们要增添新成员了。

迷你鸡蛋卧在泡沫箱里一天又一天,却没啥动静。等得我心痒痒的,好几次偷偷打开箱盖,掀开棉布,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孵化的`第十六天,奇迹终于出现了。一大半的鸡蛋破壳了,小鸡的嘴巴已经露出来了,还会发出微弱的叽叽叽叽的叫声呢!一个个鸡蛋不停地晃动着,仿佛在跳集体舞。妈妈说那是鸡雏们在努力地挣扎着脱壳。

过了一个上午,许多鸡雏终于脱壳而出,它们全身毛湿哒哒的。妈妈马上把小芦丁鸡转移到保温箱里,温控37度左右。不一会儿,鸡雏们的毛就干了,毛茸茸的像小圆球,跟我的大拇指一样大小,实在太可爱了!

怎样观察事物,写好作文 篇3

一、要确定好观察顺序。或由上而下,或从远到近……按一定顺序观察下来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观察顺序十分明了,先山,再水,再将山水交融起来观察。又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观察整个画面的顺序是由远而近的,即伏尔加河一船一纤夫。在重点描写纤夫的时候,观察顺序是由前而后,即领头的纤夫是个老头儿……走在最后的是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这样,由于观察有序,文章脉络清楚,内容紧凑。

二、确定好观察重点。这是写好观察作文的重要一步。确定了观察的重点,观察作文的写作重点也就由此确定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如《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重点是山、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重点则是画面上的那群神情各异、衣着不整的纤夫。

三、抓住重点事物的特征。这是写好观察作文的关键。抓住了重点事物的特征,才能将观察所得描绘得恰如其分,有声有色,给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而也使文章的内容具体、充实、重点突出。如《桂林山水》中,作者抓住“水”的特征“静、清、绿”,“山”的特征“奇、秀、险”,把桂林山水描绘得如画似锦,使人读了身临其境。又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抓住纤夫的衣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衣着:包着头巾,打着补丁;神态:沮丧;动作:望着远方;心理:路还长着呢!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对拉纤生活心灰意冷的纤夫形象。由于作者观察细致,善于抓住人物各自的特点,使画面上的纤夫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读后会让读者脑海中清晰呈现出一群纤夫拉纤的悲惨情景。

四、恰当地展开联想。在观察作文中,恰当地展开联想,能充实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写“水”绿得像块无瑕的翡翠;写“山”奇得像老人,像骆驼,像竹笋……奇特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中去。又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描写纤夫的心理活动时充分发挥联想,那肌肉结实的小伙子,“充满了诅咒和抗议”、红衣少年“要摆脱与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这些心理描写是作者由纤夫的外表去想象他们的内心,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纤夫对拉纤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抓事物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篇4

要写好文章, 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文章的材料从何而来呢?现实生活是材料的唯一来源。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思索、分析而得出自己的看法, 表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小学生来说,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观察。观察, 是占有材料的基础。下面试以小学语文教材《爬山虎的脚》为例, 谈谈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实生活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为了不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该如何来观察呢?《爬山虎的脚》一文重点写爬山虎的脚, 作者从写爬山虎的叶子开始, 接下来写了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 最后还写了爬山虎是怎样用脚来爬行的, 即爬山虎脚的生长特点。可见, 作者在观察方面是下了真工夫的。由此看出, 要学会观察, 首先要选择一个具体实在的对象, 围绕这个对象, 观察其变化的各个过程, 弄清其现象的诸多方面, 并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细致观察。切不可东鳞西爪、浅尝辄止, 更不能管窥蠡测, 浮光掠影。这可以说是观察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爬山虎的脚》从叶子写到脚, 写颜色的变化, 从嫩叶到嫩绿, 脚也从嫩红到嫩绿, 再从嫩红到灰色。随着过程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 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注意到了叶子的特点。从形状看, 叶子由小到大, 从颜色看, 是由“嫩红”到“嫩绿”, 长大了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还写了叶子的排列:“一顺儿朝下”, “没有重叠”, 也没有“空隙”, 都“铺”在墙上, 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以下作者即转入重点对爬山虎的脚的描述。作者从三个方面入手: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由此我们方明白小作者写叶子的用意, 原来是为写脚作铺垫。形状——枝状的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嫩红, 触着墙后, “逐渐变成灰色”。

这就把脚和叶子作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对比, 使我们将其特征掌握得准确。之后,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最后还写了爬山虎的脚和“墙”的依赖关系。触着墙的脚的颜色发生变化, 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没有触着墙的, “不几天就萎了”, “连痕迹也没有了。”这里写出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其他攀缘植物的区别。可以看出, 不同的对象, 观察的方法和侧重点均有所不同。这就说明, 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是观察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观察事物作文 篇5

刚把它放进瓶里的时候它上下乱窜,像在水里跳舞一样,泥鳅的背部和身体两侧是灰黑色的,肚皮是土黄色全身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尾巴像一把小扇子,头上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它嘴的周围长着五对触须,它的身体大约有十五厘米那么长,呈圆柱形,游泳的时候身体弯曲摆成“S”形。

我和妈妈特意上网查了查泥鳅吃什么,网上说它吃米糠,我就把煮熟的米饭喂给它吃,每次吃饱的时候它都会开心的游来游去。

浅析“微事物” 篇6

所以在二者之间寻求和谐共融便成为新时代的媒体选择,二者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以竞争促发展,以发展来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微事物”;新发展;融合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依托于技术手段的发展,新的媒介环境正在逐渐被改变,人们走入了新的媒介环境。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范畴在改变、媒体的存在形式也在改变,二者走入了共同发展,互相融合的时代。

一、“微现象”的产生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微现象”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似乎只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一般,但是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深刻的。因为作为网络时代的我们,网络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微小中影响人们的生活。

1.“微现象”的界定

对于“微现象”的界定,学界只是对其进行了笼统的概括,并未形成完整的书面界定。我认为,所谓“微现象”是针对大众媒介中出现的自媒体现象而做出的一个新兴称呼,它们是由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兴、便捷的方式作为支撑的一种自媒介的表达。

“微现象”的落脚点在“微”字上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因为这些现象最为根本的一个共性的特征是便捷、短小。以140字的文字量来表达一个较为短暂的事实轻而易举,因此,微博成为人们的必备品,人们喜欢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自我。于是,“微现象”应运而生。

2.生活中的“微现象”及其影响

生活中“微现象”随处可见,人们不再是被传统媒体牵着走的单纯受众,人们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形式将自己的能量发挥,从解码者成为新的编码者,并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传递,达到理想中的自媒体效果。

自媒体的产生于“微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人们发现草根阶级找到了自己需要表达声音的平台——它自由、开放、随意,可以满足一切传播需求,是人们表达心声的有效途径,因此,微博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微博中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二、浅析微博、微信、微电影为媒介环境及生活带来的改变

通过微信交流心得;通过微博传递状态;通过微电影表达情感等等,每一个微事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功用,在生活中“微事物”从少数人的技术工具成为大众消费品。

1.微博、微信的现象

微博与微信是两个不同的平台,但是伴随着腾讯微博的开启,微博与微信之间似乎又产生了些许联系,使得二者共同成为“微世界”中的重要成员。微博在大众中的作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因为在我国4亿网民中,有大半是微博使用者,人们对于微博的拥有与使用网络一样普遍,将自己的心情感受、身边的新闻事件、所见所闻等诉诸于微博这一开放的空间中,在140个字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传播能力,从而使个人成为很多消息的发布者。

2.微电影的崛起

微电影是新近崛起的一种比较流行的传播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电影精英文化的特质,将草根的特性发挥,是彻头彻尾的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当然对于微电影来说并不是全部的题材均为草根文化,各大商家、品牌也会制作自己的微电影来宣传自身。

3.智能手机终端的便利

手机客户端是由传媒机构开发及运营的基于LBS的本土化精准生活信息服务平台。“自2011年上线试运营以来,已经采集收录了120,000个沈阳本地商户资讯,并成为全国领先、东北首家LBS本土信息手机客户端。倾城手机客户端可以快速定位、搜索周边或其他区域的吃喝玩购等生活信息,进行电子折扣券及优惠券下载,通过拍照上传、点评商户、分享心得,以及参加有趣的互动活动,赢取积分及线下货真价实的优惠,还有酷炫勋章及礼品等你拿。”①

通过上述案例的研究不难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手机利用起来,手机上网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手机客户端来进行营利或非营利的网络传播行为。

4.新环境下的媒体生存

面对新技术,媒介的生存环境自然需要得到相应的调整。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的获得渠道比较单一,人们想要得到新闻只能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等,当人们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而是更多的关注新媒体,特别是参与性很强的自媒体。因为自媒体反映的是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宜。

三、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但是如何在处于优势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是新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媒体也有了很大的飞跃,从最开始的传统媒体的附属品逐渐向独立的网站发展。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初期,媒体网站就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品,例如对于印刷报纸来说,它们早期上网的形式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将印刷版直接搬上网络。这种形式的报纸与纸质报纸在内容上几乎没有区别,所以它们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可以说还处于传统媒介的范畴。

1.传统媒体的冲击

同样与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新媒体有实力通过技术等层面上的改良和业务上的日益成熟稳定来将新媒体的媒介局面打开。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具备在业务能力上的优势,以及在受众中的优势,因此,通过对媒体内容的丰富来强大自己的传播力度,以达到对传统媒体的竞争趋势。

2.新旧媒体的融合趋势

在新旧媒体的博弈中有一个元素不可忽视,因为这个元素是新媒体和印刷媒体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这就是受众。媒体的主体功能是传播,有传播就一定要有对象,所以受众的地位就更不可以忽视。

结论

时代是一个飞速前进的车轮,没有人可以阻挡它前进的脚步,新媒体的到来是在必然,而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也意料之中,无论事情朝着怎样的一个方向发展,都会卷入历史的尘埃之中。把握好今日的自我,争取更加明媚的明天,这是我们对新媒体与印刷媒体竞争与发展的期许。

参考文献

[1]网络支持

[2]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4.

正在消失的事物 篇7

我有些惊诧,奇怪女儿怎么会不知道瓦的形状。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城市里现在的高楼大厦是不用瓦的。瓦在农村。于是双休日我带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想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瓦。

但我失望了。领她在村里走了一圈,村里到处都是平房,还有两层三层的小楼,全用水泥漫顶(方便晒粮食),却唯独没有瓦。

父亲说,现在盖房子已没有人用瓦,连砖瓦厂都只烧砖不再烧瓦了。

原来,不知在什么时候,瓦已从大地上消失了。

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瓦。瓦分大瓦和小瓦,小瓦看上去造型简单,是一种弧形的灰色陶片,约30公分长宽,苫顶时交错成行放置,形成瓦垄,讲究的人家在檐水处还要放上锲着花纹的瓦当。屋子盖得久了,瓦片由灰转青,瓦垄里还会生出一茎两茎的长草来,配上高墙、门楼,那是殷实人家的象征。一般人家苫大瓦:一种有许多突起和凹槽的瓦,相互扣在一起,屋面的坡度也稍缓一些,看上去比小瓦显得平易而活泼。

但它们竟消失了。想一想,又岂止是瓦呢,还有许多东西也只能在记忆里追寻了。

比如坯,泥里掺上麦穰做成的长方体泥块,晒干后砌墙用的。

比如铁叉,一种挑墙的工具,随着土墙屋的消失而消失了。

比如石臼,那是舂粮食的工具。村里的石臼一直放在三婶的门前,每天都会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在那里舂麦粒或玉米,因此,那里也是村庄新闻的发布地。据说下雷雨时,石臼里的水可以洗掉人身上的刺瘊子。我没有试过,不知真假,但却没机会试一试了。

比如独牛,又叫独轮车。这么多年,似乎只在城里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里还有一辆。战争年代,那可是支前的大众工具。

岂止是木头做的“牛”,耕牛也已少见。现在耕地,已全用机器。而在过去,养牛的屋子却是村子里最温暖热闹的去处,拉呱,吸烟,年轻人赌钱,偶尔有外乡人经过,在这里避一阵寒,或像是无意中谈起村子里的某个年轻人以及家境,有经验的老人就知道,这是特意来打听做媒的,搭话的人,有时一句评价就能成就或坏掉一段姻缘。牛屋的隔壁就是磨房,冬夜漫长,墙上的马灯光很温暖,石磨安放在屋子中央,一头蒙着双眼的驴子,步履坚韧,一圈又一圈,耐心重复着自己的脚印,石磨嗡嗡作响,像是用力推着才能转动的缓慢时光,我有时会裹着祖父的黑袄在麦穰窝里睡去,麦香弥漫,洁白的面粉像细碎的阳光,缓慢地流在我的睡眠里。

没有牲口,铁犁也就用不着了,听说村里的最后一架铁犁也已在数年前当作废品卖掉。

还有斗笠、蓑衣和油纸伞,这是仿佛一消失就飘回古代去的事物,现在只在古装戏里才得一见。

每一事物的消失,都会连带一种活动的消失或改变。比如铲子,那是小孩子割草的工具。割草的间隙,还有一种游戏是斗铲子,我印象尤深,即两把铲子的刃相对着砍在一起,刃上凹痕浅者为胜。那可真是让人心疼的游戏,但蕴藏着难以割舍的欢乐。

还有碌碡,它连带的是打麦场上的热闹。黄金铺地,人喊马嘶,碌碡吱吱嘎嘎地转动,挑穰子,扬场,金色的麦粒在空中如雨跃动,麦糠飘飞,人人脸上带着笑容,构成繁忙而充满了喜悦的丰收场景。

一些事物的消失,联系着另一些事物的新生——进步总是让人欣慰——机械化早已实现,荧光管的光芒把煤油灯赶下了烛台,即便是在这并不发达的乡村,电视也已普及,个别孩子还可以使用电脑,再也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忍着寒冷缩紧身子,到村头的老槐树下听说书先生讲古。

上一篇:域外影响下一篇:网上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