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审批

2024-10-01

网上审批(共12篇)

网上审批 篇1

网上审批, 指的是通过信息系统, 运用网络技术, 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从配置到处置等环节的审批事项, 由纸质审批改为电子审批。

一、“网上审批”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规范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 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 根据《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 2008年3月, 焦作市颁布了《焦作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 应以正式文件提出申请, 报市财政部门审批,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如对于固定资产更新、维护所形成的资产及调入、捐赠等形式形成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 甚至不入账;对于已经报废和已作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造成账外资产数额巨大, 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2009年6月焦作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实行“网上审批”的通知》, 对市直纳入会计工作站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固定资产处置“网上审批”, 未纳入会计工作站管理的单位仍按照原来审批方式办理。

推行“网上审批”是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仅可以节约处置事项的审批时间,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流程, 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避免纸质审批方式中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

二、“网上审批”已具备的条件

(1) 技术手段具备。从2008年3月份起,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信息系统) 已在全市正式运行,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完善, 信息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运行正常。2009年4月份起, 市资产管理部门开始与通用软件公司合作, 试运行资产管理“网上审批”模块, 通过几个月单机版本的反复调试及系统升级, “网上审批”功能运行良好。在此基础上, 通用软件公司开始对会计工作站及行政服务中心财政窗口的所有软件进行升级, 并为各会计工作站配备了专门的票据打印机。为做好资产处置“网上审批”的各工作流程和会计记账工作, 市财政部门印制了《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实行“网上审批”的通知》和《关于启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核销通知书〉的通知》进行规范, 又对市直全部会计工作站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为“网上审批”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审批内容不断拓展。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包括配置、使用、处置等审批管理。按照“先易后难, 稳步推进、结合实际”的原则, 逐步扩展。

(3) 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 通过与委派中心会计核算软件的对接, 纳入会计工作站管理的246家单位具备了“网上审批”的条件, 可替代原有审批方式。

三、“网上审批”应关注的问题

(1) “网上审批”流程和卡片减少功能并行。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 并不是全部的资产处置事项都可以通过“网上审批”进行办理, 因此目前信息系统中“卡片管理”功能仍正常运行, 会计工作站可以通过财政部门审批的纸质审批表进行减账。

(2) 处置环节与账务系统的联结。如何通过处置模块将财政部门同意审批的资产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务系统是软件设计时的一个重点内容, 经过与软件公司的沟通, 在资产处置审批流程结束后, 会计工作站相关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对“卡片减少”流程进行确认就可以联结到账务系统, 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3) 会计记账凭证的取得。会计工作站生成记账凭证后, 如何取得原始凭证是软件设计时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市资产管理部门经过反复思考, 最后借鉴国库支付中心“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的格式, 统一印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核销通知书》 (以下简称《核销通知书》) , 《核销通知书》套盖财政部门审批专用章, 作为会计工作站记账的依据。资产处置事项通过“网上审批”各流程后, 相关会计工作站在减少卡片后可以通过专门配备的票据打印机打印《核销通知书》, 并据此入账。《核销通知书》由市会计委派管理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到市财政部门领取并发放到各会计工作站。

(4) 拟处置固定资产卡片的锁定。为保证资产处置“网上审批”流程的正常运行, 避免网上申请的随意性, 单位在资产处置申请提交后, 所涉及到的相关资产卡片内容全部锁定, 不能再对相应的卡片进行任何改动, 只有审批流程结束后, 卡片的锁定才被解除, 会计工作站根据审批意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5) 财政部门的审批权限。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各单位申报的资产事项可能有部分会不符合申报条件而不能通过审批, 因此在设计软件时, 将资产事项的修改功能放在了财政部门, 对于单位申报的固定资产事项, 财政部门可以全部审批, 也可以仅对部分事项审批, 对不符合审批范围的资产或不能通过审批的资产事项可以直接删除, 也可以修改单位申报的资产价值和数量, 保证处置审批的正确性。

(6) 待办事项的提醒。实行“网上审批”后, 各单位随时都可能会通过会计工作站提交资产处置申请, 为保证资产处置工作的实时受理, 信息系统增加了“待办事项”的提醒工作, 各流程中的相关人员只需将信息系统打开, 如果有待办事项的话, 系统会每三分钟弹出提示框, 提醒工作人员办理。

(7) 站外单位的数据上报工作。目前, 具备“网上审批”条件的仅限于纳入会计工作站管理的单位, 站外单位的处置审批工作仍沿用纸质申报方式, 站外单位只能通过数据的定时上报将卡片数据导入到财政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资产管理部门正在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速度, 力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网络化、全覆盖。

四、“网上审批”需不断完善

在资产处置“网上审批”运行过程中, 发现有以下几个环节需要不断完善。

(1) 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的补充。信息系统中2006年底前的所有卡片数据是从资产清查数据中直接导入的, 2007年以后的数据是由会计工作站录入的, 由于卡片中的某些信息单位在清查过程中未填写或填写不正确, 影响了资产处置的正常申报。例如, 某单位在清查时将一辆奥迪车填成了红旗车, 有些单位将资产的价值填错了, 等等。为保证资产处置工作的正确性, 对于卡片信息填写有误的情况, 都由单位提出申请, 经财政部门审批后, 由会计工作站更改卡片信息, 然后单位再通过信息系统提出处置申请, 保证了资产处置工作的账实一致。

(2) 资产处置申报相关材料的审批。在纸质审批工作中, 各单位首先要到行政服务大厅财政窗口立项, 同时提交申请文件及相关资料。实行“网上审批”后, 各单位只需要在所属会计工作站进行网上申请, 由于各会计工作站没有接受申请的职能, 各单位在申请时只需在信息系统中填写网络版的处置审批表即可, 这样容易造成单位在提交申请后, 相关资料准备的不齐全, 财政部门到现场查看时, 仍有部分单位的材料未准备好, 影响了审批工作的进度。还有个别单位不重视处置申请的网上提交工作, 申报的随意性较大。这就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在“网上审批”工作开展初期实时登录信息系统, 通过资产处置申请的单据查询了解单位的申报情况, 及时与单位取得联系, 提醒单位准备相关材料。

(3)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资产管理部门应随时跟踪批件的办理情况, 随时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及时升级软件, 保证处置审批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网上审批 篇2

目前国内不管是企业用户还是党政机关用户,办公软件OA普及应用率已高达56%以上,OA实施的成功率也接近70%。然而对多数用户单位CIO而言,却感慨颇多,甚至有些无奈。

OA尴尬的现实

本来企业CIO力主引建OA系统,为的是能让领导们“随时随地,轻松办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令CIO尴尬的是,领导们似乎并没有理解他的“忠心”,OA似乎就是看看内部新闻、发发通知、收收邮件而已,尤其是作为OA的核心用点、关键业务——网上审批,更多是成了摆设,走过场,领导一年也没用几次,甚至成了用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而软件开发商也不敢过多鼓励用户多加应用工作流审批,因为开发商内部也知道,鉴于目前种种条件限制,网上审批多是“好看不中用,能不用就不用,省得自找麻烦,骤增许多售后服务”。

开发商都如此,用户单位的CIO更是困惑,怎么办?

我们清楚,OA的主要特征与功能之一就是工作流,也即公文流转,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网上审批:企业内部的各项审批电子化,如工作请示、工作报告、工作交办、部门间的工作联络、出差申请、采购申请、报销、请假等日常工作流程,都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办理和审批;二是网上公文处理:实现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的电子化,收文处理指可对来文的登记、拟办、批办、传阅、承办、转办等环节进行网上办理,发文处理指可对公文制发中的拟稿、核稿、会稿、签发、编号、登记、打印等环节进行网上处理。

然而这些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大部分却闲置,很少应用流转,被员工甚至老总弃用,企业上下还是喜欢用纸质办文、电话请示,使得用户企业OA主要功能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也是目前绝对多数用户单位在应用推广OA中一个通病,使得用户单位陷入信息化建设的困局。不少单位甚至“去繁就简”,随便买了一两万元的OA,上上内部新闻、发发通知、收收邮件就行,也算是推广信息化充当门面了,而对那些功能齐全、系统优越、安全可靠、融合性强的中高级OA系统就弃而不用了。

厦门一家电子企业CIO陈工在推广应用OA时也陷入此种困境,不知如何圆场。在前期针对企业自身需求,陈工也做了很多调研分析,几乎把各部室、车间所有的日常流程、表单都收集、归纳了,当时陈工实施的思路是想把所有纸质表单全部做成网上工作流,让员工学会网上办公行文,尤其是做好网上审批,让领导随时随地可远程审批、决策。陈工认为只要这样,OA就算是应用成功了,也算是对得起领导,毕竟这OA是花了近20万买来的,比较高档。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后,企业OA系统终于上线,陈工也感到企业仿佛进入新时代,喜上眉梢,踌躇满志。然则“人算不如天算”,经过两个月应用推广,陈工调查、汇总后,发现系统中的工作流表单数量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增长,OA系统的应用仍仅局限于上公司新闻、发发通知、短信和收收邮件、存存档案而已,员工们的应用并没有如预想的积极热烈,反而抱怨说“天天要开OA很麻烦。”出差申请、费用报销、材料领用等日常申报业务,员工们还是习惯用纸质手工申请。陈工特地与行政部、财务部商洽,规定统一实行电子申报制度,不符合规定的,强制退回。

然而没想到,这一规定激起企业部分上年纪、有权势的老员工强烈抵制,甚至干脆以“不懂、学不来”为由,“罢工”不申报了,让财务部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月末结账竟难于下手。老板也慢慢对OA没那么信心,将信将疑了。

三个月后,老板竟要求所有公文由秘书打印成纸质后送他披阅,员工可按照情况,酌情使用网上工作流审批,即可用,也可不用。企业OA系统最后成了“半拉子工程”。

于是这家企业内部有人戏称:“只因少了一笔,自动化成了白动化。”陈工也一脸无奈,郁郁寡欢,出师未捷啊。

是啊,OA的工作流审批如被弃用,一个OA和 QQ、MSN、EXCEL有何两样?

网上审批何以成为孤独的“边缘人”?

CIO不禁要问,为何OA常会出现高成功率、低效用率乃至“鸡肋”的现象?能助领导轻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系统核心应用工具的网上审批为何成了孤独的“边缘人”?这是多数CIO困惑。

愚以为:

其一,流程不合理,OA系统细节设计不甚科学简捷。不少OA系统流程设计过于烦琐,员工平时手工只需要5-8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有可能通过系统软件的操作和运转,反而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再加上企业本身组织结构不太合理,“婆婆妈妈”多,让公文网上流转也盘根错节。大力推广OA网上工作流,本身就为挑战传统的人工传递、亲笔批示的繁琐方式,如果还需要本身对IT较为陌生的老总通过复杂的组织结构、系统程序,进入到各个业务类型里审批,其结果要么难用,要么用不上。

二是对电子档、电子媒介物等网上虚拟物证仍存疑虑,制约网上工作流审批模式的广泛应用。纸质有一千多年历史,电子介质至多20年光景,网民、用户单位仍深信“只有纸上才来得安全可靠”。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网上办公审批系统已开通多年,但网上办公大都只能停留在初检甚或“粗检”阶段,在不少人、尤其是老领导眼里,由于网上数据、材料缺乏物证、公信力与法律性,应用公文流转审批,应用者会感觉不踏实,只相信纸张手写或打印的凭据、清单,特别是企业财务、采购部门等核心部门。因为报销、做账等用的凭据、发票实物,在网上进行电子审核处理时,难于象传统报销流程一样在相关审批者一一流转,让审批者无凭无据,难于审定,也就不爱应用。

三是安全与法律问题依然突出,成了制约网上审批推广普及的瓶颈。这令CIO一直头痛。首先,网上审批主要配套工具就是电子签名、电子公章上,这两个将保证领导签字、单位公函(合同)签约的有效性。但是我国在电子商务的立法方面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只是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法律,相关电子行为的权责性,法律难于确认,制约了电子商务乃至网上审批的发展。其次,电子公文传输中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存储,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造成公文失密、信息被盗、被删改等严重后果。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基于Office文档上的“签章软件”,但这样的签章文档并不具足够的安全强度,在电子文档上加盖印章有时难于保证电子印章和文档内容的安全。因此用户单位和CIO对电子公文的加密能否确保绝对安全、单位或部门之间交换电子文件如何互联互信、有效性如何确定等问题仍心存忧虑,也就妨碍了公文处理电子化的推广、普及。

网上审批如何更加实效实用?

就此,除了软件开发商本身提升技术、简化流程,尚有哪些举措能有效提升、完善目前网上审批、全面推动办公自动化?这是广大CIO十分关注的。

一是采取“两头受理、体内循环”,让“纸上办公”与“网上办公”并联过渡

某个白酒企业在实施一个固定资产采购的电子工作流时碰到一个问题:在手工流程中,采购部需要把供应商的报价单原件附在支出申请单后交由财务经理、主管副总、老总审批,但电子工作流是无法传递纸质报价单的,采购申报人也只是普通的操作人员,不敢轻易更改现有流程,而部门经理、主管副总没看到纸质实据不敢在网上审批,出差在外的老板更难定夺了。如果在再回传统老路,OA所谓的“自动化”只能是“白动化”,只剩“半个空壳”。如何是好?

该企业CIO提出了同时扫描发票、报价单等后进行网上审批的方案,但被否决。后再经与老总协商,决定只需将报价内容填写在电子工作流中,而所有纸质报价单、原始凭证全保留在采购部门,由审计部门定期审计,保证交易的合法性,于是所有问题基本迎刃而解了,尤其是对一些“特急”的事项,让在外的企业老板能快速反应,决胜千里!另外,也可采取打印流程中的部分重要字据,然后让相关事项的当事人手写签字备案,以明今后的责任,这样也能解决审批人“眼见为实、立字为证”的需求问题,敢于进行电子化审批。两种运作方式并存,就为将来全部电子化打下基础。

二是推行并联式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服务

在企业的授权之下,CIO可将企业重要部门如行政部、财务部、采购部、市场部等多个部门一些常用项目列入“全程网上审批”范围,实现了部门、车间、总办、集团多级审批联动;同时,积极推动企业机构改革,抽调企业几个关键部门的人员,专门成立网上审批中心(科室)。中心可对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项目实行联合审批会办,实行初审、会审、踏勘、验收“四个统一”,部门之间交叉进行审批,减少办事员工的往返奔波,大砍复杂项目的审批时限,让员工头疼的一些部门“踢皮球”现象在企业不复存在。

集团大企业的网上行政审批中心甚至可将集团的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以及审批事项的受理环节、审批资料和审批结果文件的传递过程、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全部进行上网公示和电子化运作,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从而全面提高企业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当然,要使企业审批中心充分高效发挥审批管理能力,就必须充分提高企业审批中心的地位。或是发展成为企业的一个常设工作机构,或发展成为企业一个新的行政许可职能机构。企业CIO权力要多加提升,最好由公司副总级以上的技术官员兼任。

其实,实行“全程网上审批”,推行并联式审批,已在全国不少党政机关试行,推动了“阳光政府”的建设,成效不错,值得企业学鉴。

三是提高网上公文审批的可靠性、安全性,为网上审批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首先,为防止黑客、病毒的攻击,CIO在选型OA系统时,其安全系统应能提供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严密的权限控制体系、关键数据加密、详细的日志信息记录等安全措施,同时,用户身份锁、预留标准的CA认证接口等安全保护功能,也应进一步提升,最大保障审批业务的顺利开展。

其次,采用手写技术,建立个性化安全保障制度。目前许多OA公文流转过程中的修改是用键盘来进行的,这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例如批注的位置、时间的先后等都有可能被冒名批注,而且用WORD文档批注也比较麻烦。如果采用手写板技术,公文修改时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一方面,手写直接在电子文档上进行批注,符合平时人们圈阅、签批乃至起草文件的习惯,更符合常用纸笔、对IT不甚熟悉的中老人企业管理层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各人的手写笔迹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有人要冒名企业领导签批文档的话,就会很容易通过签名鉴别给“揪”出来,从而保证网上审批的权威性、可信度。因此,CIO也可大力推广此法。

四是单位领导要率先垂范应用OA各项流程,身体力行推动网上审批

推行网上办公审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不仅有技术、资金问题,还涉及到部门之间协调、衔接等,更主要是领导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利益博弈的转变等问题,这要求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破除怀疑思想、部门主义、利益思想,敢想敢为,勇于创新,努力推行电子化审批,全面推动办公自动化。

网上审批 篇3

首批“权力清单”根据《海南省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办法》制定,共涉及有审批权力的43个省直单位,包括599个行政审批大项、984个子事项和246个行政管理服务大项、255个子事项。这意味着海南省由此建立起了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对经过“瘦身”保留下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清单管理,在这个“权力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在该网站看到,清单里每项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都详细列出了办理流程、申办材料、办理依据以及每个审批环节的经办人、联系方式、办理地点、办理时限、咨询和投诉电话等,方便办理者查询,也把政府的权力范围清清楚楚“晒”给群众看,让公众心中有数。

为进一步确保“权力清单”运行过程公开透明,预防腐败,公众可以通过该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结果和公共资源交易结果进行检举、投诉,对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以及政纪行为的进行检举、控告,对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据海南省政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布“权力清单”的同时,海南省也已出台了首个服务业“负面清单”,共同推动海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府权力运行的“清单管理”模式。“权力清单”是正面清单,要求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负面清单”则针对市场主体明确了限制和禁止的范围,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网上审批 篇4

多Agent系统属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分支, 它侧重于研究一个由自主的智能Agent组成的群体怎样通过交互作用来解决现实中原本具有分布性的复杂问题。随着人们对多Agent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基于Agent的应用会涉及不同平台和异构的Agent间协作, 如网上审批。通信是协作的基础, 而实现通信需要有协议的支持。Agent消息的传递需要通过通信语言来表达, 其中如何有效地提高Agent间在分布式环境中的协作和通信能力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分布式环境中多Agent系统的特点, 研究网上审批流程的实现。

2 多Agent相关技术

2.1 XML技术

XML是由W3C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互联网联合组织) 于1998年发布的一种标准, 是一种中介标记语言, 可提供描述结构化资料的格式。它是SGML的一个简化子集, 目前已成为网络数据交换的标准。和HTML相比较, XML其实已不再是一种文本标识语言, 而是一种表达数据中结构的共同语法的标识语言。XML弥补了HTML文档中有用数据信息不能被其他应用直接理解和重复使用的缺陷, 使用DTD (文档类型定义) 规定一套关于标记符号的语法、语义规则, 能比较准确地描述文本数据的内容、含义、结构、特征和关系等信息 (称为元数据) , 而把数据的外观表现形式交给样式表 (如CSS、XSL、DSSSL等) 处理, 这样就把数据的内容与其表现形式合理地分开, 从而大大提高了XML数据的可理解性、可交换性和重用性。

另外, XML的优势还在于它的简单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XML文档是纯文本, 独立于平台和应用。公司和组织可自由定义标签和文档结构, 亦可增添或扩展已有文档结构定义, 以满足新的挑战和应用需求, 而不致于破坏原来的应用。一个结构良好的XML文档, 其生存期可以很长。

2.2 KQML模块技术

KQML模块的功能是将Agent需要传输的内容生成KQML格式的语言。Agent在需要通信的时候, 先根据自己的知识库, 经过计算和推理得到内部结果, 形成Agent的通信内容。然后KQML模块选用合适的KQML原语将Agent的通信内容表示出来, 得到Agent间通信的KQML语言。这样使得Agent应用系统的开发者可以把开发的重点放在Agent的具体功能上, 而不必关心通信的具体细节, 降低了Agent系统开发的难度。同时, KQML语言生成模块还提供扩展KQML语言的功能。在设计多Agent系统的时候, 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现有的KQML语言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能提高系统通信效率的KQML语言, 从而使Agent间的通信更加方便。

实现扩展KQML语言功能的一种方法是定义扩展的KQML语言类, 在扩展KQML语言类中定义用户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在扩展的KQML语言类中, 统一消息的逻辑结构, 从KQML消息的通信层中抽取参数, 作为扩展KQML的参数, 同时定义内容层及消息层, 组成结构一致的KQML消息。扩展的KQML语言和没有扩展的KQML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内容层的内容定义有所不同, 所以说扩展的KQML语言不仅包括了KQML语言常用的保留原语, 还拥有自己的参数。Agent在通信的时候, 只需调用KQML语言类, 任何消息都可以作为该类的一个实例。

3 Agent通信机制

通讯机制是多Agent相互合作的关键技术。KQML作为软件Agent主要的通信语言, 为表达和处理消息提供了标准的格式, 它是属于知识层的, 具有可读性好, 方便程序分析, 可以在许多内部应用消息调用机制的平台之间传递等优点, 在分布式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知识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KQML规定了消息格式和消息传递系统, 为多Agent系统通信提供了一种通用框架。XML的跨平台性有利于Agent系统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 这也是采用XML进行消息封装的原因。

通信结构划分为通信原语层和通信内容层。这两个层面是相对独立的, 用XML来描述KQML通信原语消息和标示通信的内容, 而XML文档的Schema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计。这样可以增强不同种类的Agent之间的通信, 使得通信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通信协议, 有利于增强多Agent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例如:Agent A从知识库选择合适的词汇生成请求, 然后将它嵌入到KQML的内容层, 使用XML语言形成XML文档, 发送给Agent B。Agent B收到该文档后, 使用XML解析器抽取消息。根据知识库理解信息并执行相应动作, 将生成结果选用相应的词汇描述, 构造KQML消息并将其转换成XML文档, 将它返回Agent A。

4 网上审批系统的建模

网上审批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平台技术和设计构架, 紧密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 建立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网上办事信道, 实现网上行政咨 (查) 询、申请、审批等业务功能的服务平台。由于大多数部门的网上审批系统都是分散建设的, 各个部门都有自己一套系统, 社会公众和企业申请一个审批项目, 要同时浏览所有与之相关的审批部门的网站, 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系统平台的异构性, 数据和文档格式的多样性, 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信息孤岛”。针对部门系统的分散性, 通常用“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集成各个独立的审批系统, 在一个门户网站上进行统一认证, 统一受理, 再将审批业务分发到相应的各部门自建系统中处理 (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 。针对数据和文档格式不统一导致的部门之间信息难以共享, 解决的方案是在审批资料和公文的流转中使用统一的格式标准。为此国家正制定相关的标准,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就是跨平台、跨部门的统一国家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XML格式的电子公文的层次结构及各元素的描述。该标准的制定为这些异构的平台间公文交换扫除了一大障碍。使用XML作为公文的中介格式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因为XML是一种开放的标准, 是自我描述的, 同时它是基于文本格式的, 并支持Unicode编码。

网上审批系统通常是在Internet上实现的, 无形中就存在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库, 并且随着网上审批系统使用范围的扩大, 这些信息还会进一步膨胀。对于这些信息, 通常在系统中设计一个搜索引擎, 这样可以满足人们一定的搜索需求。但是, 传统的方法在信息服务方面缺乏个性化和主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上审批系统使用的效率。

多Agent系统是一种具有知识、目标和能力, 并能单独或在少许指导下进行推理决策的能动实体系统, 它具有自治性、学习性、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为解决网上审批系统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5 网上审批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

基于多Agent技术的网上审批系统的查询流程和审批流程如下:社会公众利用用户交互Agent提交搜索请求或者审批资料。如果是搜索请求, 用户交互Agent将把搜索请求传递给Web服务Agent;如果是审批资料, 用户交互Agent将把审批资料传递给服务大厅Agent。

(1) 对于搜索请求: (1) 用户交互Agent把搜索请求传递给Web服务Agent。Web服务Agent并不直接去搜索相关信息, 而是先请求黄页服务器, 获得资源地址列表。然后生成一个搜索Agent, 由该搜索Agent根据资源地址列表去获取相关信息。 (2) 搜索Agent是一个移动Agent, 它根据资源地址列表, 移动到各个网络节点进行搜索。搜索Agent获取相关信息后, 将信息返回给Web服务Agent, 搜索Agent的生命周期结束, 管理Agent将其标识注销。 (3) Web服务Agent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交互Agent, 用户交互Agent根据积累的用户个性化知识, 对信息进行过滤, 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2) 审批资料: (1) 用户交互Agent将审批资料传递给服务大厅Agent, 服务大厅Agent检验审批资料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 将审批资料转换成XML格式并与工作人员交互Agent通信, 然后将资料传递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交互Agent。 (2) 工作人员交互Agent对审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 将剩下的内容返回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审查结束后, 与工作人员交互Agent共同确定该审批资料应该由哪些部门审批, 然后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审批资料传递给相关部门。同时服务大厅Agent将审批资料的状态“审批中”, 传递给用户交互Agent进而告知用户。 (3) 部门Agent接收到审批资料, 审查传递过来的审批资料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 将审批资料的格式转换为部门定制的格式, 然后把审批资料传递给负责审批资料分发的工作人员交互Agent。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交互Agent共同确定分配方案。方案确定之后, 按照方案把审批资料分发给负责审批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交互Agent的协助下完成审批。 (4) 当所有审批资料完成审批后, 审批结果由部门Agent传递给汇总Agent。汇总Agent收集该审批项目所有相关审批部门的审批结果后, 将汇总的审批结果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传递给服务大厅, 以完成收尾工作, 发布信息, 归档审批资料。

6 结束语

从网上审批系统实现的过程可以看出, Agent是一种具有智能性、学习性、自主性、协调性的计算实体。本文利用Agent实现对知识、规则、学习方法的封装, 以期在Agent和环境 (人、其他Agent和软件) 持续交互中, 不断丰富知识和规则, 从而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审批的智能化、审批资料格式的统一化。

摘要:网上审批系统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传统的网上审批系统存在诸多弱点。本文分析网上审批系统在信息共享、智能化和用户个性化方面的不足和Agent技术的优点, 提出一个基于Agent技术的网上审批系统模型, 描述了各种Agent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各种Agent在系统工作流程中的协作。最后, 阐述了基于KQML和XML的Agent通信机制。

网上审批 篇5

吉安市效能办

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是建设电子政务,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网络化政府管理新模式的必然趋势,对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积极行动,主动跟进,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大力推进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工作,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促进了行政效能建设。

一、我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应用情况 我市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于2010年初开始建设,并于2010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为了整合资源节约资金,我市采用BOT的办法,即建设一个市、县、乡三级联网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OA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四位一体的电子网络平台。吉安市电信公司2009年以每年租费295万元中标,合作期10年,初期由市电信公司按照省里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全额一次性投资建设,2010年11月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可通过登录系统,实现从受理、承办、审核、审批到办结等环节的全流程网上审批。

市本级及13个县(市、区)均已完成了系统V1.1版本的部署,并可正常访问,行政审批外网网站与互联网进行了联接,群众可以从互联网上进行申报。市本级已完成电子监察系统部署并可正常访问,并对绩效考核系统建设进行了部署。目前系统使用基本正常,自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开始运行以来,共受理了2.3万多件事项,网上办结率达70%。

(一)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收尾工作情况 目前我市按照上级要求,正逐步对各地的审批系统V1.1版本进行V2.0版本的升级工作,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V2.0升级设备采购单已由市采购中心发送给了省信产公司,6月20日所需设备将到货。并配套进行增加服务器和扩大内存工作,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增加一组服务器,市县数据库服务器升级为32G。行政服务中心的数据交换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中。全市14个市、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外接设备和安全设备正在协调安装调试中。

(二)市直窗口单位“两集中、两到位”情况 我市于2008年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市直各单位成立了行政服务科,并将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归口该科,实行单位审批职能的“小集中”,并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将行政服务科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进行“大集中”。各窗口单位统一刊刻使用审批专用章,在规定时限内实现了部门审批职能的相对集中,真正做到项目及收费运行到位,行政服务科及人员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市效能办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项督查及通报,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回头看”。目前,全市“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已全面结束,运行规范。通过改革,行政服务职能得到转变,服务和监管功能得到了强化;行政审批效率得到提升,减少了环节、压缩了工作日;审批速度得到加快,现场办结率得到提高。

(三)利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办理审批事项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对各项审批工作和行政服务事项的监督,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要求各窗口单位要把每一件办件输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软件中,并在各窗口单位的日常办件中加强监督,追踪所有窗口单位的办件输入量,并将输入工作落实到固定的窗口工作人员。截至2011年5月13日,吉安市行政服务中心利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共办件4220件;新干县共办件4844件;泰和县共办件3289件;安福县共办件2479件;吉水县共办件2340件;吉安县共办件2260件;井冈山市共办件923件;峡江县共办件816件;吉州区共办件671件;永新县共办件495件;青原区共办件425件;遂川县共办件397件;万安县共办件395件;永丰县共办件95件;吉安市合计总计办件23649件。

(四)视频监察系统建设情况

按照省审改办《关于全省视频监察系统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审改办字[2011]4号)要求,江西移动公司为该项目的运营商,采取省级统谈、各地分签和租赁的形式组织实施。由于我市是采取BOT方式全部承包给电信公司承建整个系统项目建设,接到通知后我们立即召集相关部门人员研究,并与市电信公司和市移动公司进行了洽谈协商,确定采取整合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在吉安市和部分县(市、区)已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吉安县已完成7个监控点线路部署及1个监控点调试工作,新干县也已完成7个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勘点及线路部署工作已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已部分启动。

二、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市通过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服务行为、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1、工作制度日趋规范。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在发挥职能协调作用中,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对各进驻单位的审批、服务、收费事项进行逐项规范的同时,制定了科学、严格、具体的审批操作规程和标准。实现了以制度保证中心优质、高效、协调运转,以制度约束审批行为,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言行的规范化管理。

2、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大部分进驻单位以大局为重,从整体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窗口与部门的关系,把部门的主要职能拿到窗口来,抽调工作人员进驻窗口工作,初步形成了“窗口围绕群众转,部门围绕窗口转”的良好局面。基本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条龙审批、一口式收费”,确保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勘察、签批、发证全过程在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在大厅设臵了收费专窗,与行政审批有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在中心缴纳,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3、行政服务效能凸显。按照工作要求,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按照职能归并要求成立了行政服务(科)股。经全面梳理、清理,保留行政许可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工作透明度不断提升,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全面公开。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审批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行政审批的满意度也明显上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工作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离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明显,一些单位对中心窗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手续过繁、审批职权分散、收费较为随意等。窗口授权不到位,办件制度未落实,窗口办事能力较低,项目进驻、服务方式等需还进一步优化,“一站式”服务平台还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县级网上审批和电子政务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如网上审批系统相关功能模块还不完善,不能全面实现网上审批,该系统与有关单位自有的系统不能实现相应转换;三是部分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减化,审批时限还需进一步压缩。

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又要抓住重点,突破创新,切实提高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水平。

1、继续清理项目,确保准确规范。一是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法律法规,并结合省、市工作部署,按照 “依法、高效、便民”的原则,再次全面清理现保留实施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项目,确保每个保留项目及其实施主体合法,名称准确、规范。凡是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以及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地方性法规作为设定依据的行政许可项目,要一律取消;对于同一行政许可项目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调整,该取消的予以取消。二是各单位要主动衔接省、市级主管部门,对照市级主管部门清理保留的项目认真查缺补漏,将上级部门有审批权而下级没有审批权的项目予以剔除,将上级没有审批权而下级有审批权的项目和上级部门下放的由下级作实质性审查,上级只作程序性批准的项目,以及上级依法下放到下级的两级政府均可实施的项目予以增加。确保各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应留不漏,应减不留。

2、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依法行政。审批项目信息的正确、真实、全面录入,是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有效实施的前提。各窗口部门要严肃对待行政审批项目及流程的审定与录入问题。在制定审批流程时,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即办件”的办理,一定要做到即时办结,不能人为延长审批时限;二是“承办件”的办理,要尽量压缩时限,在承诺期限内办理完毕;三是“并联件”的办理,要做到一个窗口受理、网上流转,不得重复受理;四是已经取消的项目,要坚决不准上网,一些不必要的前臵条件和繁杂的审批环节,经县政府批准后能减免的要尽量减免。

3、加强系统建设,确保正常运作。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延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要求配备相关配套设施,并将本单位内部办公网络接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在网上审批系统中已经录入了审批事项和办事流程的单位必须组织业务骨干上线操作,尽快熟悉使用该系统,不懂的要及时与信息中心技术人员联系。同时,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网上审批的工作规程、审批责任、责任追究等事项,着重解决、纠正不上网审批、不规范审批、超时审批等违规行为,保障网上审批系统正常、有序、高效运作。

网上审批 篇6

电子政务网,是指“阳光审批、勤廉发改”电子政务网,为非涉密电子政务网,涉及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内网、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纵向网及互联网,包括三大系统、十二个平台,即政务运行系统下设的政务大厅、行政审批、公文办理、档案管理四个平台,政务监督系统下设的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绩效考核、项目稽查四个平台,政务支持系统下设的经济监测、项目信息、决策参阅、专家管理四个平台。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坚持把“阳光审批、勤廉发改”建设与加快简政放权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人员“有权不可任性”的理念,以电子政务网为载体和平台,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把口袋里的生产力全都掏出来”。

省发改委先后编制了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和行政审批事项申报指南,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2项,占到50%;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在2013年末取消或下放核准事项47项的基础上,又取消或下放了26项。

同时,省发改委法定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明确了工作时限和标准;实行入口统一管理,保证了各项业务办理的全过程可查询、可催办、可调阅,圆满完成了鲁南通道、潍莱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工作;健全重大项目稽查监管体系,做到了项目审批网上全程办理、可查可控、相互制约,按时办结率达100%。

网上审批 篇7

随着计算机科学日趋成熟,行政审批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为了深化江西省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各级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上级机关的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目前我省各设区市及县(区)都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大部分行政审批项目都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了集中办公。在已建成的行政服务中心,一部分已建设了图像监控系统;省一级未实现行政审批大厅建设,大部分委办厅局是由具有审批权的办公室组成一个虚拟行政大厅;一些省直部门也建成了部门的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

但是,我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完善的纵向层级关系,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指导;

(2)缺乏落实制度和规定的手段,对部门缺乏约束力和制约手段;

(3)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市场不够规范,存在资源浪费、通体监督、监管不分等问题;

(4)部门条块分割造成信息标准不统一,部门之间条块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实现联合审批、业务协同和电子监察。

1 系统项目建设

1.1 建设目标

通过在全省建立统一的省市县三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行政部门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等功能;改进行政管理和监督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从源头治腐,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廉政阳光工程”;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把各级政府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都纳入进去,从而统一规范全省的行政审批业务。电子监察系统主要从行政审批业务的各个环节去进行监察,包括:申请、受理、补交、办理、特别程序、办结、发证等,分别从过程、费用等个方面去进行监察,从而保证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合法性、透明性。

建设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要达到以下目标:

推进高效便民的行政机制。以满足企业和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把申报、办证、年审、纳税等群众办事较多、业务量较大、关系公共利益的审批等行政事项作为监控的重点,把便民、实效作为衡量电子监察系统成效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加强政府窗口部门的协同办公,切实缩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办行政事务时间,降低办事成本,保障群众利益。

强化问责,提高执行力。通过实时监控、信息服务和绩效评估等多个手段,对各行政部门执行上级的决策情况进行监督,并通过监督为责任追究提供依据,提高各行政机关的执行力。

推进依法行政进程。系统将行政监察的要求细化到行政行为的各个环节中,将行政监察过程变得具体、量化。通过对纳入系统的各种行政行为的全过程监控,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违规及异常状况,并发出警示,以利于及时纠错,促进依法行政。

1.2 建设范围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范围包括省、市、县(区)三级所有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政府部门以及各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

其中省级包括工商、国税、地税、质检、建设、规划、农业、林业等68个厅局。市级包括江西省11个设区市行政服务中心和有关单位,县(区)级包括99个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和有关单位。乡镇要作为县级系统的终端。

1.3 建设内容

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建设“一个平台、两个标准、三个系统”。

“一个平台”指依托全省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拓展和延伸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的数据交换平台与开发全省统一系统软件。在同一数据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省与设区市、市与下属县(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之间的纵向数据交换和省级各部门之间横向数据交换,实现条管部门专业审批系统与省、市、县(区)网上审批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次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将使用江西省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并将其扩展到其他厅局和各县(区)。

监察部门可对横向各部门、纵向各下级机构进行全面的电子监察。

“两个标准”指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及行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可以让各级平台方便快捷地交换数据,同时还为以后的扩展应用打下基础。行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则是对考核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处理情况的标准。

“三个系统”指建设网上审批系统、行政处罚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其中网上审批系统包括外网公共服务平台。

1.4 建设模式

(1)部署模式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按照“统一软件、三级部署、分级存储”的方式建设。

其中省级不设行政服务实体大厅,采用网上审批虚拟大厅模式建设,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相关省直部门在其办公场所设立实体服务大厅或办事窗口,通过终端设备接入省政务信息网,在省级网上审批系统受理和办理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

市、县(区)两级都有实体的行政服务中心,采用实体大厅建设模式。所有市县都要部署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未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要延伸到乡镇,乡镇作为县(区)级网上审批系统的多个终端,不单独建设系统。因此,本次的县(区)级网上审批系统中的用户管理和覆盖范围将包括各乡镇(街办)。

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分开作为独立系统部署。

网上审批系统通过办事大厅窗口或互联网(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受理和反馈各类审批事项。

(2)电子监察模式

电子监察系统采用省、市、县(区)三级部署,权限分配采用分级授权方式,省监察部门可实时查看省、市、县(区)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市级监察部门可查看本市和所属各县(区)审批事项办理情况,县(区)级监察部门职能监察本县(区)审批事项办理情况。此外,县(区)级数据监控系统要向省、市数据监控系统上报电子监察各类统计数据,各市要向省级上报电子监察统计数据。

监察部门可以通过统一的登录平台,只需登录一次,就可以监察本级及下级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无需重复登录。

(3)数据交换模式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采用数据交换平台交换数据,其中网上审批系统需同本级部门专业审批系统、本级电子监察系统以及上下级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电子监察系统只与本级网上审批系统以及上下级电子监察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对于某些已有专业审批系统,并且审批事项必须使用部门专业审批系统的条管部门,为了实现电子监察,如果部门专业审批系统可以开放接口,则采用开放接口的方式,将部门审批系统的数据与省级网上审批系统对接。

如果部门专业审批系统不可以开放接口,为了做到对审批事项的时限监察,在厅局(省级)或行政服务心(设区市和县区)设置一台终端机,连入省级网上审批系统,部门专业审批系统的审批事项的申请和办结环节可以通过诸如以下等方式实时交换到各级横向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通过串口连接,将部门审批系统的数据与省级网上审批系统对接。

*通过“蓝牙”等无线技术,进行数据对接。

同时,审批事项办理各环节的数据还需要采用二次录入或批量导入方法把数据传送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1.5 系统总体框架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采用J2EE架构,总体框架如图一所示。

1.6 系统部署图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总体部署图如图二所示:

1.7 系统设计原则

江西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覆盖全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先进性原则。项目的基础软件、开发的应用软件应能够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设计的功能和使用的技术应是行业成熟的、先进的,要考虑系统处理速度和流程处理的科学性。

(2)安全可靠性原则。应能采取各种技术安全措施和管理安全策略,保证系统使用的软件能够稳定不间断运行,信息加工、存放和交换要保证机密、完整、可用、可控和可审查。

(3)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必须考虑本项目要与各系统互联、数据共享和交换问题,尽可能用开放性技术。项目要采用J2EE架构,同时要尽可能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如XML技术、TCP/I P协议、LDAP协议、SSL安全协议、公文格式和电子签名等。

(4)灵活易用性原则。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原则,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并发处理能力及开放性、灵活性、可重构性、可伸缩性和可维护性。对部分可塑性功能和大部分界面,应做到用户可定制。系统界面友好,有图示、提示,操作要简便易用。

(5)可扩展可维护性原则。项目要采用成熟的基础软件产品,如交换中间件、应用服务器、电子表单、工作流、报表、内容管理等,项目的应用软件产品、数据库承载能力、业务环节和分布、数据指标和信息量、功能设置等必须可扩展,应用系统可二次开发。要考虑项目分布面广,涉及的系统技术环境、业务环境复杂,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兼容性和可升级。管理人员可轻松地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配置、管理和维护。

(6)跨平台原则

可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语言的应用系统之间平滑地移植,正常运行在包括Uni x系统、Li nux系统以及Wi ndows系统在内的等众多操作系统平台之上,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各级政府和部门通过开展网上审批,在网上公开审批的有关信息,在网上统一受理群众申请,并在网上办理审批事项,实行在线反馈。电子监察是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方式的重要变革。传统的监督侧重于人的监督,电子监察通过运用电子网络技术,对权力运行过程实行实时、同步、全程监督,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监督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信息化建设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其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政府机关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一项重要举措。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的开展,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整合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政府形象,提升公务员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技素质,拓展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全面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通过在网上公开办事项目和办事程序,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府决策公开、透明,有利于促进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还有利于节约纸张,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说,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各级政府更加自觉地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合理划分经济社会管理事务的权限和职责,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管和服务。通过开展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群众和监察部门能更好地监督政府部门办理审批事项的全过程,更好地落实服务承诺制度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促使审批机关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服务。

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硬环境竞争层面,核心竞争力也不仅仅停留在过去政策优惠这个层次。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核心竞争力,更大程度体现在政府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在新的起点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并作出了部署。开展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通过在网上受理和办理审批事项,可以切实解决当前一些政府机关依然存在的“事难办、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的问题。网上审批流程的电子化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管理监督机制,促进政府部门坚持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切实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需要。通过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把行政审批项目置于阳光之下,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使审批项目办理的全过程“看得见,管得住”,变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又可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使审批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也有效避免了人情审批和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将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很好的社会效益。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有利于提高行政单位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有利于增强全省广大干部职工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化波动期为机遇期,化危机为生机,创建最优发展环境,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各级机关转变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有利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干部职工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提速、提质、提效”。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将减少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通过统一的网络、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软件,实现全省行政审批上下联动,相关手续和规费代办代交,特事特办,将审批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将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将有助于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机关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将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实现上下联动、业务协同,并可大量节约建设经费和降低运行成本。

4 主要结论与建议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检查和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总体要求,方案设计目标明确,建设内容清楚,投资预算合理,预期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戴雪冰.胶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政务,2007,(3).

[2]杨铖,石洪欢,赵柳,徐晓宁.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模型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3]张军力.构建安全高效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J].信息化建设,2005,(5).

网上审批 篇8

该系统以权力公开为原则,以网上审批为载体,以电子监察为手段,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方法,构筑一个多功能、大容量、安全高效的项目审批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统一的在线服务平台、统一的业务协同平台、分散的事项内部办理平台,将全省具有行政权力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中适合网上办理的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在网上审批的基础上,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全面推进我省行政许可的网上公开透明、高效有序运行和全过程电子监察,实现行政许可的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结果公开化,建立权责清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和行政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模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模式

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将采用“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统一受理发布、分散事项办理、多部门双向互动”的工作方式。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用户信息、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角色授权、统一系统配置、统一接口标准,本着“需求迫切、效益明显、集中受理、分散办理、业务协同、优化流程、建立规范、长效机制、提高效益、受众满意”的建设原则,以“不越位、不替代、搞服务”的精神,充分尊重审批单位的权益,使网上审批系统真正成为各审批单位的助手和工具。

网上审批项目涉及单位多,需要各部门协同努力才能取得项目的成功,所以省信息办组织成立了网上审批系统项目组,由省发改委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项目组的负责人,从组织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采用分级监察方式,省监察厅监察到各部门各事项各环节,部门监察室监察到本部门各事项各环节。

三、建设内容

1. 在线服务平台建设

在线服务平台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的对外窗口,是网上政府的表征体现,必须满足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受理,保障每天百万级的访问量。

2. 业务协同平台建设

业务协同平台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的中枢,担负着整个系统集中管理与消息传递控制的功能,是审批系统的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

3. 内部办理平台建设

内部办理平台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的核心,内部办理平台运行于各审批单位的内网上,提供处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

4.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系统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运行于所有平台的各个环节。

5. 管理支持体系

维护管理与技术支持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维护和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规范制定、运行机制管理等。

6. 行政监察监督系统

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监察监督系统是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的深化和完善,为行政监察部门提供科学的监督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过程的方法与手段。

7. 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分析与挖掘审批事项数据库,预测经审批建设的大型项目对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四、系统整体架构

1. 技术架构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一个流程化为核心的、同时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功能,技术要求高、涉及用户范围广的大型应用系统,系统设计在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的同时,也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和跨平台性,以满足用户对复杂业务逻辑可定制和可管理的个性化开发需求。根据架构设计的总体技术路线,该系统采用基于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及B/S为主的技术架构。

根据系统业务需求以及系统逻辑架构和系统的技术路线,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多层多阶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4-1所示,包括4个即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的层次,依次是硬件平台/网络层、应用支撑层、业务系统层和综合管理层。

在这4个层次中,业务系统层是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主要功能,由若干阶构成,依次为接入渠道、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资源。

2. 系统逻辑架构

如图4-2所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在逻辑上分为系统支撑平台、数据库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和门户系统四部分。

系统支撑平台包括安全管理平台、运行管理体系、网络和系统软硬件环境、应用支撑开发平台等,应用支撑开发平台提供应用服务的电子工作流、电子表单处理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等。

数据库系统包括在线服务数据库、审批办理数据库、权力目录数据库、审批监察数据库和一个综合数据库,前四个数据库主要面对的对象分别为申请人(社会公众)、审批部门、具有行政权力的职能部门和监察部门。

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审批服务系统。网上审批系统负责许可项目的受理、办理、公示、补正补全等审批业务。电子监察系统提供动态监督监察许可业务办理的进度、结果等功能,实时评估各行政许可部门的办事效率,监督各审批项目、审批人员,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平、公开、公正地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审批服务系统提供行政权力公开、审批业务咨询和办理状态查询、审批结果通知和相关部门、流程、法律法规的服务,提供内容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和申请人。

五、业务应用系统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的业务系统规划设计为三个相互管理、职能不同的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审批服务系统。网上审批系统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审批服务系统对许可业务的审批起到帮助作用,审批监察系统实现对网上审批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作用。

1. 网上审批系统

网上审批系统是系统的核心业务,贯穿于在线服务、业务协同和内部办理三个平台,实现行政许可业务的网上申报、补正、受理、办理、决定、公示等功能,按许可业务的过程细分为项目申报、业务协同、许可办理、审批公示等子系统。

2. 电子监察系统

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实施行政权力由事后监察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的转变,由行为监督为主向行为监督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转变,由内部操作向公开操作的转变,包括行政审批监察系统、咨询投诉管理系统、行政效能绩效分析系统、行政执法监管系统等子系统。

3. 审批服务系统

审批服务系统是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实现对许可部门的信息和相关部门的许可事项信息的发布和公示、对系统用户的管理、许可相关信息的发布和网上办理许可业务的帮助等功能,按逻辑细分为许可部门、许可事项、用户管理、信息发布和系统服务等子系统。

网上合同审批的实践与思考 篇9

关键词:合同审批,ERP系统,功能

2006年, 我公司实施了网上合同审批, 即所有物资采购合同在网上进行合同的会签与审批。使得原先在ERP中采购合同审批操作比较复杂, 有些合同会签流程不能实现, 界面不直观, 审批意见不能很好反应等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既简化了合同审批的手续, 又提高了合同审批的效率, 但在运用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

一、网上审批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

(1) 缺少合同电子归档功能, 造成OA审批系统数据庞大, 系统运行速度减慢, 同时无法监控管理合同。随着ERP系统和OA审批系统的开发, 对合同电子归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切实保证纸制合同与OA审批系统电子合同一致, 另一方面, 由于电子合同的编号是流水作业的 (纵向管理) , 而我们合同管理人员的分工是按照分科室进行分工的 (横向管理) 。目前OA审批系统对所有审批的合同没有审批时间、审批人、业务人以及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 使得纸制合同与电子合同的归档工作没有相关对应的关系, 纸制合同的归档是否完整?资料是否齐全?是否与电子合同一致?这些问题无从落实。

(2) 缺少合同统计功能, 增加企业了合同的管理难度。在OA合同审批系统加强所有采购合同的统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但目前OA合同审批系统没有统计功能, 每年、每月、每个部门、每个处理人送审、审批了多少合同的审批工作无法在OA审批系统上得知。不利于物资采购部门对所有采购合同资料的汇总、分类、归档、保管等基础管理工作。

(3) 缺乏修改合同及补充合同功能, 造成同一合同多次送审, 直接影响审批效率。目前OA合同审批系统采用是合同版本是根据业务人员在MINDOWS系统中自制的合同版本粘贴而成。审批意见只能填写在合同会签表的意见栏中, 业务人员根据返回SAP审批人意见, 在MINDOWS系统中进行修改, 造成审批时间延长, 审批效率低下。

(4) 审批系统与ERP系统之间的多次关联, 造成信息传递不畅。OA合同审批系统是ERP系统的外挂系统, 在实际操作中, 经常发现OA合同审批系统的信息不能及时返回ERP系统, 造成A合同审批系统和ERP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

(5) 人员变动, 造成相关信息不连续。目前OA合同审批系统的审批流程是按详细岗位来进行具体设定的,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 又是根据具体的审批人员进行设定的。由于没有实施岗位与人员的绑定, 一旦审批人员发生了变动, 相关的审批资料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完善网上审批系统思考

(1) 建立电子合同档案和合同管理台帐并按一定周期进行归档功能。

1. 建立电子合同档案。

每一份合同都必须有一个编号, 不得重复或遗漏。每一份合同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 每一份合同的审批时间及审批人意见, 合同文本的修改、变更记录等等均应记录在案。

2.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应根据合同管理的不同部门, 建立物资采购合同的分类台帐和总台帐。

3. 按一定周期进行归档。在“合同期限”栏中填写的日期之后再经过三个月, 合同的电子资料就自动归档。

(2) 增加统计功能。统计功能是保障查询、审阅合同的关键。合同统计分析提供多种数据输出格式 (html、XML、Excel、图表等) , 用户可以自行定义输出格式和数据项, 用户可以自定义查询筛选条件。

1.流程查询:直接清楚地显示合同的状态和各流程的具体审批信息, 比如送审状态、正在审批的处理人、审批完成状态。

2.合同台帐查询:合同台帐查询是最深入的查询, 通过它可以了解所有合同的情况。

(3) 增加合同修改功能。痕迹保留功能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基本但又极其重要的功能, 只要有痕迹保留, 下列问题才能解决:

1.记录并识别每个用户的修改内容, 确保发生异议时能分清责任。

2.解决了繁琐的电子文件修改和校对困难。

(4) 减少合同审批与ERP之间联系问题。系统与系统之间应尽量减少不必要数据信息传递, 避免因信息量大造成数据的丢失。有些合同文本的修改, 不必从OA合同审批系统返回ERP系统, 直接退回OA起草人界面, 由起草人在网下对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后, 再上传系统进行合同会签审批。

三、合同审批系统的推广。

要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合同法》培训, 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 掌握合同法律制度, 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 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 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 避免经济损失。要把好合同签订关。

基于网上竞价的审批流程的优化 篇10

自2015年年初起,我校便开始使用高校网上竞价平台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2016年5月10日至5月15日,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安排本人参加在西安举办的2016年全国高校网上竞价培训交流会。期间,本人有幸参与了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五十一所高校在内的分组讨论会,期间一百二十五名各高校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对竞价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使得本人对网上竞价的审批流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1 网上竞价采购方式概述

所谓的网上竞价,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采购信息、供应商参与报价、网上竞标、公布采购结果等采购活动全过程的总称。在竞价时间截止前,采购人不清楚有哪些供应商参与了竞价,供应商也不知道自己的竞价对手是谁、报价是多少。竞价时间截止后,采购人根据供应商所报的价格、售后服务、用户评价等信息初选供应商。采购方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相互竞争,最终得到最优的市场价格,以达到节省采购成本的目的[1]。

2 网上竞价的审批流程

当用户决定要购买的设备后,首先需要立项,即下载填写立项审批的表格,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经费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归口部门等),才可以购买。

然后,在网上竞价系统填写需购设备的相关信息,通知归口部门发布竞价。竞价结束后,由用户初选供应商,再经过一审和二审后才可以正式购买。

在报销前,用户还需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填写招标情况汇总表和验收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学院/处、归口部门、招标部门等),方可报销。

3 网上竞价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使用网上竞价招标采购模式已有一年半,期间遇到不少问题,而且一再重复难以解决,现汇总如下:

(1)大部分教师采购设备的次数较少,不清楚新近的采购流程,对近期的重要采购通知也很少关注,以至于在采购过程中多次遇到困难,甚至常常有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就已经通过其他途径采购完设备的情况。

(2)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审批过程经常变动、太过繁琐,经常出现特意安排好时间进行审批却找不到相关审批负责人的情况。

(3)大部分教师认为采购相关的各种表格过于复杂信息量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填写,也缺少时间去专门学习。

(4)近一半的教师往往选择学生助理协助审批,这些学生因缺乏相关采购经验,往往要消耗行政工作人员的大量解说时间。

作为负责网上竞价工作的一线行政办公人员,本人统计后发现在日常的网上竞价工作中,至少有80%的时间是用于回复用户的各种问题,即便发布过详细的工作流程也很少被用户采纳。

考虑到当前中国事业单位的采购方式不断与时俱进,无论是校内专门安排的招标培训还是全方位覆盖的招标流程通知,对于绝大多数极少进行采购的教师而言,都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故而成本偏高效果偏弱。如果能让采购用户无需培训就能轻易完成采购工作、采购审批的流程和填表简单明了,这样就能大幅度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4 对网上竞价审批流程优化的思考

应对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人认为主要有两种可行的解决思路:1、网上办公审批模式;2、优化审批流程。

相比较而言,采用网上办公能从根本上解决审批流程的各种复杂难题。采购用户和审批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立项、审批、采购、验收和报销工作,无论是多么繁琐的审批流程都能轻易完成,事业单位可以随时根据新近政策调整审批步骤。

但是,采用这种审批方式会缺少附有审批工作人员签字的纸质凭证,这会对监察、审计等经费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此外,对事业单位而言,目前还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条件成熟后才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优化审批流程,是目前对事业单位而言较为可行的低成本办法。考虑到不同金额的采购项目要求不一样,可以单独对网上竞价的采购项目进行优化。

本人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可以将立项审批表和验收报告合并在一张表上,且由竞价网自动生成招标情况记录,这样最为简便。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标方式的简化如下(括号内为示例):

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字体和内容,除意见/签字/盖章的部分要空好行距外,缩减其他字体,以便在一两张纸上完成。然后,通知全校教师按照新的网上竞价审批表进行采购。

用户下载审批表后,从上往下输入采购信息、经费来源和验收项,打印后先交由经费主管部门审批,然后便在网上竞价系统填写采购信息。经费主管部门汇总半个工作日的审批表后,依次由财务部门、归口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统一审批,审批完成后,由归口部门发布竞价信息。用户看到竞价信息发布后即可去归口部门取回审批表。

通过这种集中统一审批的方式,可以最大幅度减少用户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用户若有紧急需求也可以自行去各部门审核。采购完成后,验收审批环节也可以采用集中统一审批的方式完成。

财务部门现场完成报销工作后,可以将审批表复印若干份,交由用户和各相关部门留底,除审批工作外所有文件递交工作均可以由学生助理完成。

摘要:运用网上竞价的采购方式,不仅能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而且采购过程公开透明,易于监管。目前,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都纷纷采用网上竞价系统。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网上竞价系统为期一年半的使用经历,探讨其审批流程的优化。

关键词:网上竞价,设备采购,审批流程,事业单位,审批表

参考文献

网上色狼显形记 篇11

起初,露茜是在无意间登录这间小屋的,没过多久,那个梅森就盯上了她。露茜并不讨厌他,因为梅森声称自己是个英俊小伙,对于14岁的露茜而言,这点相当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梅森风趣的谈吐和丰富的知识,显然“比那些男生强多了”。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梅森总是将话题有意无意地引到“性”上,让露茜感到有点“那个”,心里想着要甩了那家伙,但鬼使神差般地每天都要到“怀春”与之见面。“我大概是爱上他了。”露茜这样想。

所以,在一次网上尽情地“缠绵”后,露茜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与梅森见面,时间是晚上8点。对于这个时间,露茜曾提出异议,希望能改在白天,但梅森说迷人的夜境可以增加浪漫的气氛,露茜同意了。

听说女儿晚上要参加同学聚会,妈妈杰西卡感到很纳闷,因为露茜是个内向的孩子,平时跟同学很少有往来,更何况是在晚上。但露茜一脸的坚决,杰西卡只能同意了。女儿刚一出门,她就后悔了,赶紧悄悄尾随于后。“不对呀!”,杰西卡发现女儿并没有去她说的朱丽叶家,而是转向湖滨一条僻静的小道。

小道一旁,露茜已经站到了约定位置,看了看周围,除了一个胖胖的老头,没有其他人。露茜紧了紧红色连衣裙,相信梅森一眼就能看见这身标志。10分钟过去了,梅森仍不见人影,正焦急间,露茜发现那老头正慢慢向自己走来,“天哪!”露茜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她看见了老头胸前那块梅森的约定标志……

远处,杰西卡分明看见一个高大的胖老头正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而露茜在竭力挣扎,她感到血直往上涌,立刻飞奔过去。老头见有人过来,马上抽身逃走了,杰西卡只看见露茜卷缩在地上发抖,面对母亲她张了张嘴,两眼露出惊恐的神色。

当晚,杰西卡就与联邦调查局联络,她被授意“放长线,钓大鱼”,继续稳住那个所谓的梅森,伺机擒获他。杰西卡开始用女儿的名字登录“怀春”,一连几天,那个家伙没有出现。一星期后,梅森终于按耐不住,试探着进来了。他先“痛哭流涕”了一番,说是太爱露茜才会掩盖真实的年龄,请她原谅自己的冲动。杰西卡装着先不睬他,几次三番后,才勉强原谅了他。就这样,他们恢复了网上的交友,梅森故伎重演,又开始色情挑逗,对此,杰西卡装聋作哑。这进一步刺激了梅森,他又一次提出了见面,杰西卡“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见面的那天,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做了周密的布置。梅森正在左顾右盼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他一扭头,见一大汉正站在他面前,手里亮出了联邦调查局的证件,梅森顿时瘫软了。

网上审批 篇12

一、用闭环管理的方法能促使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实现自我超越

闭环管理是综合闭环系统, 将科研——计划——执行管理过程作为一个闭环系统, 并把该系统中的各项专业管理如:采购、财务、资源、质量、人事、信息、安全等作为闭环子系统, 使系统和子系统内的管理构成连续封闭和回路且使系统活动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另一方面面对变化的客观实际, 进行灵敏、正确有力的信息反馈并做出相应变革, 使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馈……从而在循环积累中不断提高, 促进管理不断自我超越。

概念延伸至整个ARP系统就是一个大闭环管理系统从科研项目管理, 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公文管理, 或者科研条件、其他外挂模块管理, 整个业务流程电子系统均有完整的记录, 我们可以随时都可以查询每个环节到底是哪里发生了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和决策等。

二、所级ARP系统某些微观模块还存在闭环没有到位会的情况

在ARP业务实际运行中, 我们发现在外挂模块平台上有些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进一步挖掘, 尤其是某些模块由于无法实现共性开发, 少了重要的一个步骤中断了流转环节, 降低使用效率, 使得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流转的数据只能通过纸质审批, 科研人员依然采用传统方法人工到处跑进行审批。

例如ARP科研条件模块中从申请购买到最后入库, 由于中间缺少一个采购审批流程, 造成从采购申请到采购入库管理数据流网上流转闭环中断的现象, 仍然需要人工填报的现象, 而且这个采购审批模块由于各所情况不同, 难于形成共性化的流程, 信息化管理效率没有发挥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到采购申请没有审批流程中断闭环, 只能采用纸质进行人工签字, 数据流不能形成一个闭环, 降低了这个模块使用的效率。

三、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流程闭环管理的个性化实践探索

对于研究所来说设备采购每年有几百次, 采用纸质申请常因审批人员处理其他事务、公差或者不了解审批流程, 不熟悉业务等原因, 不能及时处理申请单。申请人员也不能查到审批单流转到哪个环节, 有些甚至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时间节点。因此科研人员特别希望通过将原来的审批流程用电子形式固化下来, 通过网上审批流转, 免除到处跑找不到人的问题。研究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对原设备采购管理模块二次开发, 达到研究所设备采购审批流程个性化需求, 同时对科研条件中采购管理流程形成了网上闭环。

根据研究所管理特点重新建立采购管理审批流程见图3所示。

四、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实施过程

在研究所所领导组织协调以及信息化工作小组策划下, 在ARP中心领导支持下, ARP上海核心团队负责老师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信息化工作小组与研究所科研业务人员多次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尤其是关键使用部门科研处、型号项目处、资产条件处以及采购管理员对采购审批流程出谋划策, 提出切合研究所实际的业务审批流程建议, 方案多次反复图上演示和修改, 最终确立研究所采购业务审批流程模型。在院ARP中心帮助下, 建立了研究所审批流程测试系统, 将此模块与正常使用的模块剥离, 形成个性化的独立模块。开发中程序方案和业务模型经历了反复多次磨合, 经过大家不懈努力将研究所按照ISO9000设计的采购审批流程完全嵌入到采购管理模块中, 到目前为止采购流程的审批模块基本完成, 打印出来的表格与研究所习惯用法一致。2011年通过在所内各职能部门和二个研究室的试用以及2012年六部门正式使用后, 证明采购审批流程是非常实用、方便的一个模块, 试用部门的科研人员感到非常满意。

采购审批流程开发后的界面如图4所示。

最后生成采购审批单 (如图5所示) 。

五、仪器设备网上审批使用状况统计

2011年研究所所领导、职能部门、两个研究室试用这个模块, 2012年计划到年底全所十二个部门全部推行网上审批流程。截至2012年7月底, 研究所有1000多条仪器设备申购单记录。按照以点带面全部突破的设想, 研究所将在仪器设备网上审批使用成熟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将这个模块应用到一般材料采购网上审批管理上。

六、仪器设备网上审批流程的闭环管理的成效

(1) 整个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极大提高科研人员的办事效率

从目前使用情况上看由于将原人工审批流程通过信息化固化下来, 科研人员不需要了解众多的审批环节, 不需要一次次找领导, 只要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批状态, 就知道到达那个环节, 同时在网上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降低科研人员事务性时间, 管理部门效率也明显提高, 科研人员使用后称这种模式为傻瓜操作模式, 科研人员从原先感到有些信息化使用不方便不想用, 到希望尽快在本部门开展使用。

(2) 整个审批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促进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

由于在每个环节中审批意见均有系统时间记录, 因此可以看到每个环节的时间间隔, 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审批单在那个环节停留住, 停留的时间长短, 以便审购人员监督职能管理部门是否拖延和失责。为年底科研人员对管理部门的服务效率考评打分提供量化指标, 从实际使用效果看, 据不完全统计90%审批单基本上在3~5天左右时间完成, 采购管理的效率上有极大提升。

(3) 整个审批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对廉政建设起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研究所开发这个模块本意是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加快行政审批流程, 从实施情况看除了提高效率之外, 还对廉政建设起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研究所仪器设备整个采购过程透明、公开, 在阳光底下运行, 每个审批流程均有审批人员在线审批, 均有审批时间和审批意见, 用这个审批流程可以避免手工操作中的模仿签字, 避免职务犯罪等不良现象, 对所里采购的过程管理起到了监督防范的作用, 而且最后完成的申购单, 在各环节审批中是不能打印的, 只能在最后业务管理员哪里打印, 申购单在整个流程中也是无法假冒和伪造, 在最后购买设备时候资产处处长再一次人工确认签字, 最大限度防止人工操作带来的漏洞。

七、ARP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流程推广使用的体会

将信息化 (ARP) 纳入到创新文化建设体系中, 组织保障落实到位。信息化目标规划清晰, 用“工程化管理方式”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和ARP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的应用。加强信息化资源投入, 是ARP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建设成功的必要保障。做好信息化应用培训, 是ARP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成功的前提条件。领导是关键, 所领导带头使用ARP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系统。将信息化仪器设备采购网上审批推进纳入到年底综合考核量化指标, 给予信息化建设人员激励机制, 极大鼓励信息化人员做好信息化信心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及俊川.2011年4月中科院合肥信息化干部培训ARP培训报告.

[2]李君.航天工业企业闭合式管理的探讨[J].航天工业管理, 1995, (8) :15~17.

[3]左咏梅, 杜卫军.利用网络技术优化科研管理信息化流程[J].河北农业科学, 2011, (15) :170~172.

上一篇:观察事物下一篇:中小规模化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