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2024-10-02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精选9篇)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1

近些年, 随着高教大众化、民主化呼声的高涨, 我国的高等教育以日益增长的城市经济为依托, 在城市的发展已渐成气候, 由此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元结构。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二元结构”特征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这种一元结构的高等教育地区分布已经造成了我国不完善且畸形的农村教育结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教、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等形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 而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 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高层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教育, 在科技……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因此, 高等教育必然也有必要引向农村社会领域, 从而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高教体系。这是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功能和科教兴农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研究并逐步确立中国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的确立, 得益于美国伊利诺州J·B.特纳 (Jonathan Bardwin Tumer) 的贡献。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的教育很落后, 仅有2%的人能完成12年教育。特纳积极投身于在每个州建立一所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更高教育的大学的立法工作。他提出了三个目标:其一, 创立大学并以最低费用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教育援助。其二, 改进课程设置, 增加为劳动者阶层利益服务的实践指导和职业教育。其三, 向大学赠予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 以资助这种特殊大学的创立。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极为广泛, 类似的立法仍不断出现。1862年通过的《莫雷尔法案》 (Morill Act) 的核心内容, 是以土地赠予为基础创立大学, 并强调必须为农民提供教育, 特别是迅速提高农民和农村贫穷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1874年, 美国又通过《海奇法》 (Hatch Act) 法案, 该法案规定每年向每所“土地赠予大学”提供1.5万美元经费, 用以建立农业实验站。1890年, 美国国会又通过第二个《莫雷尔法案》, 从而使得联邦对土地赠予学院的年度拨款制度化了。

在这些赠予大学中, 教授们不仅教授农业科学, 而且开始研究实际的农业问题。1890年, 大学中已开设了畜牧学、兽医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学等学科课程。“土地赠予法案”为普通人接受更高教育创造了条件, 为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奇法案》使美国农业真正走向科学, 比如:推动大学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各种实验基地、实验室、实验田迅速发展, 良种、农药、土壤改良、种植和饲养方法、排灌系统、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和应用成果大量涌现, 并推动农牧业科学和与其相关的学科相继诞生和蓬勃发展。此外, 在二十世纪初, 《史密斯—来沃法》 (Smith-Lever Act) 使得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开始进入县一级农业推广机构。该法案明确规定“推广体系”必须以大学为基础, 是“土地赠予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在每一个县建立农业推广办公室, 从而形成了以大学为基础, 覆盖全美国每一个县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 使推广制度变为现实。

美国大学在莫雷尔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撑下, 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优势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推动了当地农业教育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性

在我国发展农村社区学院, 其主要应该分布在县级行政范围内的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地区, 即县域地区。县级以上的地市一般均分布有高等院校, 例如师专、学院或综合性大学, 省会城市则更是高校云集。因此在省市社会文化和生活区域内, 基本不存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问题, 而县一级范围内, 高教机构则少得可怜, 至多分布着县级电大、师专学校等, 并且县与县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因此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服务于本地方发展的高等教育。在县级范围内的农村地区, 高教机构的布局结构问题是目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及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诸多制约因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令农村教育反思:如何完善农村地区高等教育体系, 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存在的“二元结构”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 而这种结构要持续地发展, 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二元结构”与之相适应。然而, 在我国高等教育分布是一元结构, 如上文所述, 它是以城市经济为依托, 高教机构主要分布于各大中城市, 而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 严重不适应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农村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 发展符合“三农”实际需要的高等院校, 以此来平衡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社区学院——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最佳模式

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特点是面向社区, 服务社区, 突出它的服务职能, 从而为当地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我国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应该具有如下特性:1.目的性,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是依据“科教兴农”的要求, 适应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2.适应性,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立足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 致力于使学习者具有适应农村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良好的文化基础和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实用技能, 为农村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3.分散性,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具有分散性、网络化的特征。在美国, 方圆30平方英里的地区都分布有社区学院。4.灵活性,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办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 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相结合, 以半工半读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以实践课程为主;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以生产劳动为主;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相结合, 以一技之长为主;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 以职后培训为主;通识教育与学以致用相结合, 以学以致用为主等。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应以“科教兴农”方针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为指导, 以重点高等院校为依托, 以地市高等院校为龙头, 以县区农村社区学院为主体, 形成辐射乡镇的分散性网状结构, 由县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教育统筹结合, 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能够为农民兄弟提供多种、多次学习机会和满足他们多方面、多层次学习需求。在这个体系的建立过程中, 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撑和部分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农科教等部门应共同实施, 协同合作。

1.农村社区学院可利用现有教育机构的资源, 对现有普通高校的学科结构、教学单位进行调整和分流, 把部分承担基础教学的部门逐渐分离出来, 与社区联合办学, 成为面向农村服务的二级学院或附属学院, 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社区学院。

2.利用社区内成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的现有资源, 挖掘其人力物力和设施资源的潜力, 扩建或联办成社区学院, 使其切实面向所在农村培养人才。要采取灵活的招生形式, 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 可适当放宽对社区内学生的招生标准, 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入学。

3.根据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的需要, 创办新的农村社区学院, 要考虑农村的地区差异, 例如经济状况、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等。

4.农村社区学院在办学模式和内容上可以灵活多样。在师资方面, 实行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 兼职教师可由社区内外的诸如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企业家, 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在教学组织方面, 强调实际应用, 侧重培养熟悉工艺设备、懂操作、会维护的工程技术人才与农村商贸、经济人才。在教学模式上, 实行个别化、个性化教育, 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总之, 伴随着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走向深入, 已经把发展农村地区高等教育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农村地区要发展, 没有高等教育这一块不行;高等教育要发展, 要提高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以及服务和贡献的力度;未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没有农村地区高等教育这一块也不行。鉴于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 以及我国农村的现状, 我们认为创办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正确选择, 也是改变农村相对落后面貌的一项可行而且有益的举措。

摘要:创办农村社区学院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要求。本文借鉴总结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的经验, 对我国创办农村社区学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高等教育体系,农村社区学院

参考文献

[1]滕纯.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申培杆.社区学院是农村教育的最佳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7) .

[3]刘尧.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3) .

[4]王焕轶.我国创办农村社区发展学院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5) .

[5]王巨光.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新探——关于建立乡村社区学院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2

一、总则

第一条 志愿服务认证是对志愿者参加某项志愿服务活动的证明,对志愿服

务行为的认可及对志愿服务效果的评定。

第二条 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及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授权中国农业大

学志愿服务总队(以下简称总队)对全校范围内注册志愿者在校期间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及相关信息进行审核认证。总队作为我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机构,具有对全校范围内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审核与考评的权力。

第三条 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认证通过在“志愿北京”网站(网址:http:///)网上注册认证的方式进行。“志愿北京”是由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建立并认可的管理志愿者信息,进行网上认证的权威网站。该网站所记录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得到北京市有关单位、学校团委及校内相关部门认可。

二、认证对象

第四条 认证对象

1)在“志愿北京网站”注册成功。

2)在总队相关部门申请成功且备案。

3)参与并完成经校团委许可且严格符合审批流程的志愿服务活动。

4)表现优异且经活动组织方认可。

三、认证程序

第五条 认证程序

● 团体及团体成员注册

1)注册方式:各团体(总队、各支队、各公益社团)需填写《志愿团体注册表》,团体成员需填写《中国农业大学志愿者申请表》,以上表格由各团体负责人汇总并将纸质版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同时将电子版打包压缩后发送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负责人需一次性上交,单独上交的)

2)材料提交时间:总队各部门需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的周一至周五19:00—21:00将纸质版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第三周周五22:00前将电子版发送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总队审核以上材料后将于第四周周日22:00前将内部信息反馈给各部门负责人。

各支队及公益社团需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周—第六周的周一至周五19:00—21:00将纸质版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第六周周五22:00前将电子版发送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总队审核后将于第八周周日22:00前将内部信息反馈给各支队及社团负责人。

各团体在接到反馈信息后应修改纸质材料的成员需在反馈的下一周周一至周五19:00—21:00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应修改电子材料的成员需在下一周的周五22:00前发送电子版至

3)注册成功条件:表格信息填写完整,其中必须填写完整的团体名称(如: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组织部);需上交电子版与纸质版,纸质版必须贴有照片,电子版使用word97—03兼容版本;申请成员需符合认证制度中的认证对象范围,品格优良,且发自内心热爱志愿服务活动,并能按时上交所需材料。

●项目申请

1)提交时间:各活动组织方申请活动项目时,需在活动项目预期开始两周前提交《中国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项目申请表》。将电子版于该周周五22:00前发送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申请表需用97-03兼容版本;纸质版于周一至周五19:00-21:00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总队将自收到申请表之日起,于一周内反馈批示信息。

2)注意:若活动组织方需增加活动志愿者,则在项目申请通过后3日内提交其电子版及纸质版《中国农业大学志愿者申请表》,总队将自收到申请表之日起,于3日内反馈批示信息。

●结项

1)长期项目(活动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按照每月志愿服务情况进行小结,项目负责人需在第二个月的第一个周五22:00前将填写好的《长期项目每期成员信息》电子版打包发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并需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一至周五19:00—21:00将填写好的《项目成员信息汇总表》纸质版

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其电子版于周五22:00前打包发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总队审核后将在下一周周日22:00前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完成结项。认证将于每年4月中旬颁发。

2)短期项目(活动持续时间1个月及以内):在活动结束的第二周周一至周五19:00—21:00将填写好的《项目成员信息汇总表》 《项目结项申请表》《项目反馈》纸质版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其三项电子版于周五22:00前打包发至认证公邮(cauvolunteerrz@126.com)。总队审核后在下一周的周日22:00前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完成结项。认证将于结项后3周内颁发。

3)项目结项条件:表格信息均填写完整;上交所要求上交的全部材料,且纸质版与电子版都完整上交,并按时上交;电子版使用word97—03兼容版本;每一名志愿者都已完成注册;活动时志愿者们态度积极、服务到位等。

4)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各项目负责人需到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412)领取认证卡,并在4月中旬周一至周五19:00—21:00将有意参加优秀志愿者评比的志愿者的认证卡及认证复印件交至总队办公室(学苑8号楼),以作为优秀志愿者评比的凭证。

【注】:各团体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打包压缩发送文件至认证公邮时,需将注册的邮件主题改为团体或项目的名称,长期项目每月汇总的邮件主题改为项目名称+汇总,结项的邮件主题改为项目名称+结项,各个发送的压缩包名称亦需与主题相同。其中,压缩包中申请者的申请表名称需以申请者的名字命名。

四、优秀志愿者·团体·项目评选

第六条 每学年认证结束后,开始评选工作,评选规则参照“志愿农大”年

度优秀志愿者·团体·项目评选活动方案。评委会由总队,支队的日常工作人员组成。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评委会根据本的认证工作情况评选出本的优秀志愿者·团体·项目并上报团委审核,对其进行奖励。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

2012年3月

附件1:中国农业大学志愿团体注册表

附件2:中国农业大学志愿项目申请表

附件3:中国农业大学志愿者申请表

附件4: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项目成员信息汇总表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3

中国农村改革硕果累累, 但在推进农村改革30多年的进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 走过不少弯路, 遇到不少挫折, 留下许多缺憾, 而农民组织建设严重滞后是最大的挫折和缺憾。

虽然加快农民组织建设速度在中国已经形成共识, 但农民组织到底采取哪种方式, 一直是政府决策层与社会争论的焦点, 学习国外农业制度与生产技术, 是当前解决农民组织的最有效、最快捷的解决途径。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其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 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因此, 研究其发展形态对我国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美国家庭农场制度的主要优势集中于生产经营的专业性和拥有土地权利的稳定性, 加以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 配合现代化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使得美国在农业方面不仅有着高效的生产率还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同时美国家庭农场模式是否完全适应中国的农业现状, 还需要从我国的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虽然中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同时也提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因此, 不能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合作社对立起来。事实上,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也需要合作社提供各方面服务。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是三个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 合作社是基本主体和新型实体, 属于农村集体经济, 而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则属于个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具有普遍性, 而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的发展却面临许多局限。一是中国农户普遍耕地较少,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要想扩大经营规模, 土地流转难度很大, 甚至会发生许多矛盾, 因为许多农户宁愿将承包地流转到合作社, 也不愿意流转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如果过分强调发展个体经济性质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将必然在农村中发生收入不公及两极分化, 加剧农村矛盾, 同时也违背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则。因此,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农村经营体制还是应大力发展合作社。

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中国现行农业经营制度有什么好处

多年实践表明,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不仅是解决当前三农领域诸多矛盾和课题的根本, 也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现行农业经营制度必须有农民合作社的强有力的支撑, 才能顺利实施。按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要求,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需要合作社参与, 提高农户集约化经营水平需要合作社引导, 在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 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主体。因此, 如果没有合作社的参与,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就是一句空话。从某种意义上说, 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

2为什么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改善现行的“三农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组织现代化的重要标识, 农民组织现代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因此, 合作社必将成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从“三农”角度而言, 合作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和农产品流通合理化水平。合作社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合作社可以成为农民的代言人, 提高农民政治地位, 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民收入。合作社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 (农村兼业化、空洞化、老龄化) 的切实保障。合作社可以全方位向农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尤其是推进机械化农业和规模经营。合作社的兴旺必然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 从而解决农村兼业化、空洞化、老龄化等多年难以解决的矛盾。

3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4

学校通过设立特聘岗位,吸引和留住区内外优秀专业带头人、内地高校知名退休教授和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来校工作。

1、特聘岗位相关制度与工作机制

制定特聘岗位建设管理办法,确定了专业特聘岗位聘任范围、岗位职责、待遇,并成立了专业特聘岗位工作机构。还制定了特聘岗位经费管理办法。按照“提出需求—寻找专家—联系洽谈—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考核”的工作程序,建立了特聘岗位教师引入与工作机制。学校不定期对特聘岗位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学校于2009年6月组织了特聘岗位建设工作汇报交流会。交流会为特聘岗位工作搭建了“三平台”,即工作成果的展示平台、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关键问题讨论平台。

2、特聘岗位工作成效

2005年以来,聘请行业专家268人次参与人才的培养工作。(1)直接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制定工作。(2)开设职业素养类的专题讲座596场。(3)开设专业类、职业类课程42门。(4)行业专家命题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直接指导毕业论文(设计)952人次。(5)行业专家138人次为320个班级指导实习,让学生充分接触了一线的生产过程。

2008年以来,聘请相关学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教学团队成员等学科和团队带头人308人次,其中院士10人、国外教授3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2人。(1)通过指导10个教学团队建设、召开教师座谈会200场、协助申报科研课题80项、共同编写教材42部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2)通过指导16个专业建设、24门精品课程建设及指导学科点建设等活动,提高了学校学科专业的建设水平。(3)190人次为学生授课,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431场,参加学生累计达到了64442人次,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给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勤教授的聘书

学术报告的宣传单

华北电力大学特聘教师田德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5

关键词:农业女性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我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从事农业活动的妇女人数占农业从业人员一半以上, 而且这一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1990年, 农村妇女占52.4%, 2000年上升到61.6%。“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第二期) 结果显示:在农村家庭中, 女性从事纯农业劳动的比例是82%, 比男性高出17.4%。全国妇联2006年3-6月在河北、河南、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甘肃10省万名农村妇女中进行的问卷调查, 显示, 在农业生产中, 妇女参加生产的比例达74.7%。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 妇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传统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已经逐渐被“男工女耕”的新型性别格局代替, 农业女性化已成为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趋势。

一、我国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原因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 女性转移滞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呈女性化趋势, 而致使农业女性非农转移滞后的原因, 存在以下方面:

(一) 农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生活和就业的保障

几千年来, 农民依靠土地生活, 农业种植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的经济保障, 加之当前国家对农民优惠的土地政策, 使得农民不可能放弃土地, 放弃农业生产。务农是求生存, 非农转移则是求发展, 在生存和发展的选择中, 多数农村家庭男性选择了求发展, 妇女留在家里求生存。这是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

(二) 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

农民非农转移和其文化素质呈正相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妇女中,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 “小学”文化程度占25.9%,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6.1%, “大专及以上”占1.2%;“没上过学”占6.3%。较低的学历限制了农村女性向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发展, 同时也使其对外出就业缺少自信, 不愿意外出。

(三) 社会分工设置限制了女性就业机会

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动下,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城市中存在着“二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别间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使得妇女工作的收益低于男性。所以男性拥有比女性更有利的外出就业条件。

(四) 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

“男主外, 女主内”, 是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 在这种分工模式中, 女性承担着家务劳动, 照顾老小的职责, 而这种传统职责也使得农村女性不得不留守在农村家中。

二、农业女性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大多数关注农业女性化的研究者都在探讨其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甚至是否会危机粮食安全。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因素中第一变量, 就被列为劳动力变量。

有实证研究认为:劳动力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其边际生产力为负。农业劳动力每增加1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分约下降0.11点。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的余, 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本、技术投入较少和薄弱的农业基础条件,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无法变大, 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低下, 农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收到严重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 仅有5.25%的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平均受教育年限比非农村劳动力低1.49年, 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有17.25%为文盲。我国农业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 限制了农业劳动力获得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能, 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也是造成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为负的重要原因。

而我国农业女性化的上升趋势, 使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又受到降低的冲击, 农业综合生产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 对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的非农转移, 有研究显示:农业劳动力的性别及年龄结构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的结构, 农业经营退化为靠化肥维持、由妇女经营的副业甚至转变为靠老人照看的庭院经济, 这种对常态分布的过分偏离, 将对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的问题。

同时, 农村青壮年男性的大量转移, 导致农地的粗放经营, 甚至土地抛荒, 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洪名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的利用、投入、产出等受到的影响, 指出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投入、种植业结构、农业技术的采用, 并对作物单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土地的耕种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单位土地上农家肥的投入和资金投入以及土地的种植指数影响尤为显著。即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 逐渐放弃耕种程序繁杂、劳动力投入较多的作物, 而会选择容易耕种和劳动力投入较少的作物及种植方式。

(二) 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

现代农业使农业工具的现代化、农业管理和运作的科学化成为必须, 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科学经营必将成为农民致富的动力和增长点。

但由于多数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低, 对新技术接受起来比较慢, 使得农村的新技术难以推开, 传统经验仍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 缺乏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 更别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提高, 不注重科技含量, 致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受阻、增产不增收、影响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有的甚至乱用一些新技术成果, 致使食品安全无保证, 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而正是这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阻碍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

(三) 对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影响

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要求将使劳动对象扩大, 单位时间内劳动人数尽可能减少, 劳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生产、销售、管理一条龙, 这对生产和经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已成为农业主力军的农村女性无论在市场观念、科技信息、经营能力、科学管理水平的匮乏, 都滞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

(四) 对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 获得成绩的同时, 也引发了许多问题。由于流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缺少宏观调控, 农村青壮年男性的大量外流, 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女性化趋势, 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失衡, 必将会影响农业、农村、农民的和谐发展。

三、农业女性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 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 并对人员进行激励, 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拥有最多的农业劳动力, 即最庞大的农业人力资源队伍, 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关注人力资源性别层面, 仍然沿袭着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前, 以男性为主要农业劳动力的制度。忽视人力资源中性别因素的管理制度, 无疑已不适应当前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 势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 也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我国农民的非农化和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那么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滞后不再仅仅是个妇女发展的问题, 将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性别比例均衡以及未来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 如何针对非农转移带来的农业女性化状况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促进和保证农业、农村和农村妇女的共同发展, 进行有效地农业经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理论观念———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

随着人类发展理论的进步, 以人为本理论的提出, 无性别发展理论已然过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妇女, 农村的发展必须有妇女的发展。把性别观念融入农业经济管理理论, 把农业女性的研究纳入理论研究的对象范畴和内容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理论研究中, 只有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生存方式和实际需要与其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地做到农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发展。

(二) 目标群体———把农业女性列为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群体

农业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那么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理当是女性, 如果仅仅一般地强调其妇女的作用, 混同普通的群体, 那么她们最终无法成为真正的主体。只有针对农业女性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目标、项目、政策、步骤、措施等管理方案设计, 才能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在内容选择上, 要注意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和管理水平, 提高觉悟和自信心, 不能局限于低层次的技术培训。

例如, 推广适合女性操作农业机械和耕种技术, 开展适合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农业女性的农村合作组织, 切实在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各环节, 以女性为目标群体去设计, 才能在农业女性化的背景下, 确保我国农业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

(三) 政策保障———制定并有效执行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来保护农业女性的利益

我国现阶段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缺乏性别意识, 在政策实施中无法保证平等对待男女两性。一些研究者提出这样的理论:男女教育机会的平等不等于教育结果的平等, 男女就业机会的平等不等于就业结果的平等。

虽然我国农业生产中女性劳动者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 受传统观念以及女性特殊生理等状况的影响, 女性劳动者在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中处于劣势, 和男性的差距较大。有研究认为,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中决策层对目标群体缺乏社会性别意识, 这就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所带来的好处不能惠及占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劳动者群体。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服务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的资源主要受益群体是男性农业劳动者, 妇女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被忽视, 被边缘化。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不利于农业发展, 更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因此, 要普及和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 并将这种社会性别意识贯穿于所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当中, 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农业女性权益保证的公共政策。

(四) 发展资源———为农业女性的主体地位提供发展支撑

有研究者提出发展资源的概念:所谓发展资源, 是主体得以超越生存层次的、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要素。发展资源的容量决定了主体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 它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 教育机会。能否平等地提供给农业女性教育机会, 直接影响到在经济结构转换中, 农业女性能否顺利地从比较效益低的产业部门转移到比较效益高的产业部门, 进而影响到农户的增收问题。

第二, 流动机会。包括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及升迁流动。农业劳动力拥有流动的机会是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呈正相关。只有排除性别歧视, 保证农业女性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流动就业机会, 才能提供给农业女性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 组织化程度。组织资源是群体接受教育、培训、流动的结构性支撑, 农业女性拥有的组织化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和持续性。

第四, 闲暇资源。发展不仅需要空间和制度性资源, 也需要时间资源, 即一定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以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研究显示, 农业女性的闲暇资源明显匮乏于男性, 人力资本边际成本低于男性, 进而影响其边际收益。

纵向比较, 农村妇女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 但横向比较男性而言, 女性的发展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特别是在稀缺资源的分配过程中, 女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如果无视农业女性在获得发展资源上的局限性, 探讨女性农业主力军作用是苍白的。资源容量决定了资源拥有者的发展空间, 农业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只有提供给农村妇女更多的发展资源, 她们才能真正发挥农业主力军的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领导和管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一切的管理都要立足于人、用于人、实现于人, 那么农业经济管理也不能脱离农业人的实际情况去空谈。基于我国农业女性化的现状, 农业经济管理各项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都要在女性为农业主体这一前提下去落实, 而只有这样, 农业经济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 调动多数农业劳动者———农业女性的积极性, 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DB/OL].数字中国网, 2008 (7) .

[2]、尹希果, 陈刚, 付翔.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观察, 2005 (12) .

[3]、金一虹.农村妇女发展的资源约束与支持[J].浙江学刊, 2000 (6) .

[4]、洪名勇.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农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5]、董晓芳, 周学军.从性别视角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J].2007 (1) .

[6]、孙秋, 周丕东.农业女性化对妇女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08.

[7]、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J].湘潮, 2008 (12) .

[8]、黄雯.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5) .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篇6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

在基层农业的生产中,加强科学技术投资的比重来增强农业生产,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农技员在技术推广活动中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国也利用与其他各国的合作,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主动调节农技员对技术推广的积极情绪,提高农技员技术推广的效率。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公开的方式及制度来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技员,这样不仅可以使农业技术推广顺利进行,还能够选择出真正的具有专业素养的农技员。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想要使农技员的推广行为更高质量,不仅要选择高技术的人才,还要定期地对农技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为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奠定好基础。同时,在农技员工作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素质的农民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总之,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资金准备,为农技员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农技员可以顺利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2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制度中的分类

2.1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经济保障制度

在农技员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足够的经济支持对农技员来说,是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也使技术研究人员在农业技术的研制过程中有所保障,为农业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2.2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工作设计制度

在农业发展中,会将某些区域作为试点进行技术试验。在试验时,农技员会根据不同情况的农户采用不同的技术实施方案,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农技员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农技员可以对农作物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记录其生长情况,使农作物的生产技术要求更加规范,更好地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2.3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制度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技术要求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农技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农技员选择的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严格的要求来挑选人才,这样不仅可以选出一些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农技员,还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方案的可行性。所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才选择制度是非常重要的[1]。但仅仅是选择优秀的农技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实践指导,使技术推行方案可以更好地执行。

2.4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对外合作与发展制度

在农技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推广时,充足的经费支持会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技员对工作的热情。同时,加强对外合作,拓宽投资项目,提高投资投入,提高农技员的推广热情,使其主动、用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贡献[2]。

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推广行为带来的影响

3.1 经济保障制度为农技员在技术推广中带来的影响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重要前提,充足的物质基础及资金对农技员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可以为农技员提供相应的设备、实验所需品及相应的教学条件,为农技员进行技术推广活动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所以,费用的高低对农技员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而且,在经济结构构建的同时,只有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农技员技术推广水平,才可以使整体的农业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2 工作设计制度为农技员在技术推广中带来的影响

在农技员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通过对农技员工作的时间、内容及方式进行调查,定时对农作物进行观察,制定出更有实践性的工作计划[3]。做好后期相关工作的落实和审查,不断完善农技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设计,使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3.3 人员管理制度为农技员在技术推广中带来的影响

在对农技员的管制制度方面,要做到惩罚分明。要定期根据个人的绩效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实际的个人利益,鼓励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技术推广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3.4 对外合作与发展制度为农技员在技术推广中带来的影响

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制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离不开农技员的努力。为了调动农技员对技术推广的积极态度,我国也根据自身的需求,加强对外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更好地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4]。

4 结语

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对我国基层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不断影响着农技员推广的效率,更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述斌,饶盼,胡水秀,等.财政支持、推广行为与农技员指导稻农有效性传递研究--来自江西、浙江、安徽3省的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3):226-233.

[2]申红芳,王志刚,王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与其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基于全国14个省42个县的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1):65-79.

[3]廖西元,申红芳,朱述斌,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推广行为和绩效影响的实证--基于中国14省42县的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2(8):131-138.

我国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研究 篇7

一、会计基础理论

在经济活动及商务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科学的会计财务管理, 那么企业财务账目将一片混乱, 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会计管理。传说原始的会计账目的发明者是关羽, 关羽在曹操阵营的时候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刘备身边, 为了让自己不欠曹操的人情, 所以制定了一个小账本, 详细记录了自己财务支出和收入。不论传说真假, 但是通过这个传说就可以看出, 我国会计管理起源于三国时期, 虽然当时并不叫作会计, 但是会计格式就开始渐渐的流传开来。会计管理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及财务管理中起着积极作用, 任何企业发展及财务管理都离不开会计管理。就会计原理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而言, 会计的职能就是对企业财务信息及财务账目进行核算、管理、监督、避免财务风险, 会计信息多通过报表的形式展示给使用者。最关键的是会计财务管理具有对财务的监督职能是, 财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数据资料判断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判断投资项目合法性。公司发展建设、财务管理、项目投资都离不开会计,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管理对会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会计管理建设开展找那个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会计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会计, 获得到可靠的成本与财务信息, 这些财务数据是企业发展经营的依据, 这些信息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科学合理, 想要保障会计财务管理的科学实施开展, 离不开相关会计制度的规范。

二、农业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科学的会计管理将有效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 农业企业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 农业企业正在逐步向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变, 但很多农业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并没有跟上农业企业发展的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市场日益激烈, 保障农业企业健康发展, 农业企业必须重视会计工作,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企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 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关系我国民生问题, 想要使农业企业保持活力, 离不开一个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作后盾, 保障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会计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 保障会计管理行为, 实现会计管理职能, 必须要有会计制度的约束, 如果让会计管理自由发挥, 那将给企业造成财务混乱, 使会计管理失去意义, 会计管理只能变成一纸空谈, 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1. 保障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会计制度对会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经济活动的科学性, 离不开会计管理的规范, 科学的会计制度是保障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的关键, 如果在会计管理中, 没有相应的会计制度来约束会计管理行为, 那将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 能够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为企业正常运营护航, 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

2. 使财务会计信息更精准

农业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 很多农业项目投资都数额巨大, 在这情况下, 就会产生庞大的财务信息需要会计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和计算, 这些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影响着企业在项目中的后期决策,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决策和发展。强化会计制度, 能够使会计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为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3. 协调了各部门间的会计往来

通过对农业企业组成进行调查发现, 农业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需要很多部门进行协调工作, 才能完成精准的农业财务信息核算。如果缺乏会计制度就无法实现各部门间的积极配合, 甚至造成财务信息混乱等现象, 无疑降低了会计管理效率。完善的会计制度可以使企业部门间工作相互结合协调,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从而整体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4. 有利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对多家农业企业调查分析, 发现多数农业企业缺乏管理人才, 因此会计管理上存在弊端, 任何的经济项目投资都存在着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 农业企业也不例外, 缺乏专业的会计管理人才, 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无法实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人员的不专业, 导致了很多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违规操作, 因此必须通过会计制度来约束会计工作, 保障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制度有着有效的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不难看出完善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会计制度是保障农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力量。

三、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农业企业领导对会计管理缺乏重视

通过对农业企业的调查发现, 很多领导并不十分了解什么只会计制度, 对会计制度没有充分的认识, 所以重视度并不够, 农业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的执行与实施的重视, 影响着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实的开展。另一方面, 我国会计理论起步较晚, 会计制度理论并不成熟, 所以很多的农业制定的会计制度缺少适用性, 这些因素都给农业企业的会计工作及会计制度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

2. 会计制度制定中缺乏财务风险控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对农产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这有效促进了农业企业的发展, 很多农业企纷纷加大投资力度, 开创新的项目, 扩张企业规模, 目前扩张造成了农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并且通过对农业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发现, 一些项目由于虫害或市场变故并不能回收利润, 更造成了农业企业的损失。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 但是上投资就需要担当一定的风险, 项目投资中市场行情变化莫测, 难以掌握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 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会计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强化会计制度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势在必行, 会计制度是规范投资及会计行为的重要工具。

3. 会计制度实施缺乏力度

农业企业缺乏管理型人才, 缺少构建会计制度理论知识, 导致会计制度落后, 没有对会计制度实施开展管理机制及体系, 使得会计制度在实施中变成了一纸空谈, 并且很多企业在制定够应用度并不高, 这是目前农业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制度实施缺乏力度, 影响了其他部门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协调性。

4. 缺少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道路,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将整个世界连接了起来, 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转机, 高新技术的应用改革了会计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模式, 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精准计算, 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大大的优化了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的约束水平, 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通过多数农业企业走访发现, 很多农业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数据处理中, 传统会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潮流, 并且人工会计管理工作中易造成财务信息误差。

四、完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思路

1. 建立科学机制

农业企业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强化会计管理工作质量, 必须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加强会计制度实施力度, 完善会计制度实施机制, 保障会计制度实施的流畅度及有效性。此外, 必须在会计制度实施开展中, 进行科学的监督, 制定相关管控制度, 保障会计制度的开展和科学性, 规范会计管理工作。最后, 会计制度实施模式必须加强完善, 使会计制度实施工作进行中有足够的协调能力, 实现会计细化管理工作及职能。另一方面, 建立科学的机制, 通过机制使会计制度工作的职能能够发挥最大效率。

2. 加强会计制度中的风险规避功能

任何的投资和经济活动都伴随着财务风险及投资风险, 财务风险可以说是农业企业经营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财务风险的降低对农业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破产。会计管理工作就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农业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管理及会计制度中财务风险的规避功能的利用。会计制度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控制财务风险, 会计制度有效实施想要农业企业必须提高对会计制度的认识, 提高会计管理质量, 保障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 应利用会计制度的监督功能, 构建财务风险预防机制, 对农业投资项目应该进行预警, 分析风险。

3. 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利用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在网络信息时代, 加强对信息化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农业企业也不例外, 这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想要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使会计管理工作跟随时代的潮流, 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另外, 信息化提高了会计制度实施效率。并且信息化, 强化了农业企业各部门间的交流, 保障了会计制度实施的协调性。另一方面, 信息化的利用, 更实现了各部门间会计信息的精准对流, 避免了信息失真现象, 在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协调功能下, 保障了会计制度的实施, 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农业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民生及社会稳定和谐, 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了实现会计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逐步完善会计制度, 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是必不可少。科学的会计制度, 是增强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改善农业会计财务管理现状的关键。

摘要: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 会计管理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会计管理在经济活动中地位越来越高, 会计管理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 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会计科学性的关键是会计制度, 本文将针对我国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墨菁.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湖北工程技术学院, 2012, 13 (11) :119-124.

浅析吉林省农业保险制度 篇8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2015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吉林省是全国生产商品粮的重要省份,盛产玉米、大豆、水稻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表明,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3647.0万t,粮食总产位居全国第四,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7182.1kg/hm2,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482.9kg/hm2高出1699.2kg,连续12年居冠全国。

由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自然灾害频出,灾害种类多,个别年份农业受灾面积巨大,因此,农业保险的推出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关注,可是农业保险的门槛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普遍较高,让人望而却步;另外,一些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并没有从中获得利润,反而亏损严重,所以不愿承担过重的农业保险方面的责任。因此,为了使农业保险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加大力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尤为必要的,需要建立一套合理、高效,并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保险体系。

2农业保险概念及其特点

2.1农业保险的概念

农业保险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保险概念只是包括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而广义的农业保险概念除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以外,还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及家庭成员的人身保险和其他涉农财产的保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一般采用广义农业保险概念,我国的农业保险多指狭义概念。

2.2农业保险的特点

农业保险与一般的商业保险是不同的,具有以下的特点。

2.2.1季节性。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要求农业保险对作物的生长特征详细掌握,考虑到其季节性的差异,在农业保险的投保、查勘和理赔过程中准确核算,保证产业的顺利进行。

2.2.2连续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种植或养殖品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这就要求农业保险根据生物体的生长周期特点,树立动态和发展观念,科学设计保险产品,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2.2.3保险对象的分散性。这是由农业生产对象的分散性决定的。这也增加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在保险标的的检验、定损等方面都增加了困难。所以,农业保险的经营技术被称为保险业的难题。

2.2.4地域性。因为各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及经济条件的差异,农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别。这就决定农业保险的承办也要考虑地域性差异,制定适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保险经营方式。

2.2.5风险的伴生性。当某类风险发生后,可能引起其他一种或多种风险的发生,这是风险的伴生性。农业保险具有广泛的风险伴生性特点,例如,台风灾害往往伴有暴雨和泥石流灾害。

2.2.6高风险性与高赔付性。农业保险因为具有的连续性的特点,在生长期内可能遭遇各种灾害的影响,保险标的的风险性比一般保险产品要高很多。同样,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也高于一般保险产品。农业保险还可能面临巨大灾害的风险,因此,政府要对农业保险提供相应支持,保证农业保险的供给,降低经营风险。

3吉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办农业保险事业。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对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吉林省是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把农业保险作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主要由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中国人保财产保险公司和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三家保险机构承保,业务范围覆盖养殖业保险和种植业保险。以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为例,养殖业保险涵盖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河蟹养殖保险、奶牛养殖保险、肉食鸡养殖保险、能繁母猪养殖保险、育肥猪养殖保险;种植业保险涵盖水稻种植成本保险、玉米种植成本保险、小麦种植成本保险、马铃薯种植成本保险、大豆种植成本保险。除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分别开展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外,其他保险均属国家政策性保险。

3.1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困难,拖期现象严重

按照现行规定,种植业财政补贴中央40%、省25%、县级15%;养殖业财政补贴中央50%、省10%、县20%。虽然各级财政补贴每年都能到位,但是时间比较延后,拖期现象严重。由于一些产粮大县保费补贴资金超出预算,出现了控制承保面积以减少财政保费补贴额度的现象。

3.2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由于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规模小,效益低,并且很多农民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主动投保的积极性。而农业风险复杂,保险经营技术要求高,因此农业保险出现“双冷现象”。

3.3查勘定损到户难度大

农业保险受自然界影响较多,如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发生范围具有普遍性和伴发型。

3.4农作物种植业成本保险条例老化

农业保险保障标准低,涵盖不了生产成本。吉林省农业保险目前执行的是2007年制定的《农作物种植业成本保险条例》,其中规定,予以保险的农作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生产成本。保险金额按全省不同作物投入的平均生产成本确定,其中玉米3000元/hm2;水稻4000元/hm2;大都2500/hm2;葵花籽2000元/hm2;花生2000元/hm2。以玉米为例,3000元/hm2的生产成本是2007年的水平,已经涵盖不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这不仅会影响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农业保险的后续发展。

4政策建议

4.1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管理办法,中央提高对农业大省的财政补贴比例,尽量取消基层县市的财政补贴分担部分,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4.2完善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新《保险法》中只规范了商业保险,没有专门提及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所以农业保险的运行还在照搬商业保险的法律法规,这使农业保险在运作和发展的时候缺少了法律制度的支持,陷入困境。

4.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参保意识

提高农民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参保意识,使农民了解参加农业保险的好处,并且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避免发生道德风险,这样才有利于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

5总结

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民生产的重要保障,虽然发展过程困难重重,但也要坚定信心,总结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吉林省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琪.吉林省农业保险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袁连升.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5.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篇9

1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是现实问题之原则。矛盾能够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矛盾的实质就是问题和差距。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哪些方面能够取得创新与突破, 首先就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发展趋势之原则。从问题导向出发应当立足于我国当前实际, 创新更需要立足于长远。为了实现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 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整体发展趋势。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 也就是让现代工业以及现代技术能够深入到农业以及食品工业, 农业产业应当积极采用工业生产方式以及组织方式, 不断延伸产业的链条, 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服务,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共同联结成一个整体, 从而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制度安排一定要充分适应于这一变化以及要求。三是事物本质之原则。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并非是为了毁灭。一旦事物的本质出现了改变之后, 一个事物也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而是成为了别的事物。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所进行的创新并不能完全改变该组织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比如, 所有者和惠顾者的同一性、对成员实施的民主控制、依据惠顾额来分配盈余以及资本报酬的有限性等属性。

2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

一是客观层面条件。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今,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 我国农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基础条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近年来提供了非常大的政策性支持。同时, 我国的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 以上这些均为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提供了客观层面上的条件。二是主观层面条件。现代人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已有三十多年, 积极开动脑筋和解放思想, 尊重广大民众的首创精神, 更好地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已经形成。但是, 对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来说, 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够到位, 对于经济合作组织的本质、作用以及前景认识均不够清晰, 在思想也对该组织的发展创新不够重视, 今后还应当开展更加艰苦的制度创新宣传教育等工作。三是操作层面条件。我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是操作上的重要条件。如今, 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具体工作, 比如, 制定了扶持该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 及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等。然而, 要想真正将优惠政策做好、做实, 还应当制定出具体的配套法规, 从而让其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放手让广大农民进行实践, 不去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更加关注实效, 从而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创新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尚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落实。

3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 创新社员的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合作社属于小农互助组织, 其成员为直接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人员。依据加以推断, 我国传统的农业合作社在规模上还较小, 社员的来源相当单一, 因而不利于合作社提升活力与参与竞争。所以,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在成员的资格上进行变通, 从而提高包容性, 提升资源所具有的配置效率。不但农民可加入到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而且农业科技人员也可加入其中, 允许其用技术作价加以出资;自然人也可加入其中, 法人也可加入到其中, 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技术设备资源或者信息资源以发挥作用。显而易见的是, 为切实保持农民社员在经济合作组织之中所具有的控制地位, 对于非农民和法人进入到合作经济组织之中, 在所占成员的比例或者股金的比例上进行限制性的规定。具体的比例要立足于实际, 允许存在相应的差别。

(二) 创新传统的农地制度

虽然家庭承包责任制给予了农户以某种自主经营权, 有效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并且克服了农业所具有的外部性。然而, 目前的土地使用权是依据人口平均分配的, 这一制度将限制广大农户所具有的生产规模, 而且因为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为了让脱离于农业开展非农产业的农户极难取得土地的使用权, 应当扩大该组织的生产规模, 从而切实降低长期的平均生产成本, 这样一来, 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农户却难以得到所需土地的使用权。与此同时, 这样一来还降低了广大农户对于技术变革以及应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有鉴于此, 一旦不及时实施农地制度的创新, 肯定就会将对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造成不利的影响。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完全依赖于人民公社集中占有全部土地, 从而实施集体化的规模经营, 这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当前我国必须创建有助于提升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地制度。具体来说, 就是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之后, 随着我国农村各类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 城镇各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此, 要切实稳定我国农地集体所有以及家庭经营的各项基本制度, 保障农地能够用于农业的基础上, 不断降低农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方面功能, 切实改革依据人口平均分配农地的使用权制度性安排, 形成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地使用权跨社区流转体系, 让农地和劳动力、资金间能进行自由地替代, 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实现我国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之目标。

(三) 创新融资的体制和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融资能力弱, 这就要求在合作社的融资体系上加以创新。例如, 既然有入股的生产者成为社员, 也应当允许那些有纯入股的投资者成为社员, 还应允许一人同时认购多股, 当然也可允许缺少资金的农民多人共同认购一股。社员认购股金的形式既可以是现金, 还可以是将实物予以作价出资。为提升资金所具有的流动性, 还可规定, 只要合作社能够同意, 股金应当在合作社的内部社员间给予相互转让等, 从而能够吸纳更加多的社会资金以及别的生产性要素, 进而扩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所具有的融资能力。

(四) 创新组织民主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所实施的民主管理都是一人一票的。因为农业合作组织社员的认购股金数量不断增加, 而且彼此并不相同, 这样一来就给民主管理的原则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要严格遵循一人一票之原则, 从而实现公平管理。如今, 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 就要求切实改变单一地依据社员的人头来确定投票权的办法, 而是要根据社员所持有的股金之差异, 在实施一人一票的基础上还要允许一人多票或者多人一票。与此同时, 还应当对单一社员占社员总票数之比例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此变通能够更好地协调利益和风险, 平衡公平和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不仅有利于调动持股大户所具有的主动性, 而且也不会改变大多数社员对于经济合作组织所进行的控制, 从而保障民主管理。

(五) 创新分配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较为注重公共积累, 这样一来就会忽视社员在投入资金上的分配。就合作社的本质、宗旨和其自身发展状况来看, 如此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却并不利于实施投资激励。因为当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利润水平上还不够高, 财务管理方面相当薄弱, 以往的"大锅饭"思想产生的阴影尚未彻底消除, 因此, 可采用再次实施新筹资的手段进行解决。对于那些盈余分配, 应当兼顾投资, 可以借鉴北美合作社之经验, 即每位社员一定要事先承购和其交货量相匹配的股金。如此一来, 就能将按惠顾额来分配盈余和按股金参与来盈余分配进行彼此结合。这一对资本报酬所进行的调整, 能够较好地解决以往传统合作社产权较为模糊之问题, 切实强化了对产权的激励, 而且还不会违背依据惠顾额来分配盈余之规定性, 确实是制度的一项创新。

(六) 创新农业服务组织制度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逐年提升, 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同样也在不断提升, 这样一来就会让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民十分需要农业生产以外的独立农业服务组织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这类组织应当要提供包括农业机械、农田保护、养殖防疫、农业技术指导等内容, 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专业户对于服务所具有的需求, 而不是无偿地来享用各类公共物品。所以, 该组织的运行不管是提供服务的各项目内容, 还是各服务所需要的收费, 均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施。当然,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现代化还需得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同时, 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等服务组织也应当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市场预测以及相关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指导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2]彭春城, 胡聪慧.中国农村急需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 2008 (5) .

[3]彭俏春, 沈映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对接--基于制度成本的分析[J].北方经济, 2008 (22) .

上一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策略下一篇:支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