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制度史

2024-08-03

美国政治制度史(共8篇)

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1

关于《美国政治漫画》的读书报告

一、简介

我的英语水平不怎么好,阅读又不得法,所以看起外文材料来总是比较费时费力。为了这篇外文原著的读书报告,在图书馆的外文书库里翻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出这本看起来比较有趣的“图书”。这本书的全名叫《美国政治漫画:民族认同的演变,1754-2010》,由Transaction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作者是史蒂芬·赫斯和桑迪·诺斯洛普,它在1996年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从内容上看,本书的副标题有些不太合适。该书从时间顺序上陈述美国政治漫画的演变,内容涉及政治漫画的出版、制作和其所涉及的讽刺主题,却没有一条有关于民族认同的线索。

作者将政治漫画在这近三百年时间的发展进程分为七个阶段。1754—1865这一百多年是民族认同产生的阶段。将起点放在1754年,是因为富兰克林在这一年绘制了漫画《联合或死亡》。这幅漫画借用了殖民地的一个民间传说,据说一条蛇被斩成几段,只要各个部分在日落之前重新联合,这条蛇就还能生存。富兰克林的漫画正是用一段段的蛇身来比喻各个殖民地,号召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抵御法国和印第安人的军队。这种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号召孕育了殖民地人民的认同感,因此被视为美国民族认同的起源。此后,政治漫画中一些固定的形象标志开始陆续出现,如代表共和党的大象、代表民主党的驴子、代表美国国家的山姆大叔及代表美国价值观的哥伦比亚和自由女神像等。随着美国总统共和制度的建立,总统竞选和党派攻伐成为政治漫画的主题之一。美国的漫画家借鉴欧洲前辈的经验,对政党党魁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政策和事迹进行讥讽和恶搞,华盛顿、杰斐逊、杰克逊和林肯等更是漫画家钟爱的题材。

1865年—1896年之间的三十年是美国漫画的兴起阶段。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漫画成为一种左右美国政治舆论和民众意见的传媒工具。杂志、报纸是当时的主流媒介,但下层民众却受到识字水平的限制,简单易懂的政治漫画不仅使民众得以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的现状,而且受到漫画家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两大政党都有属于自己的喉舌刊物和御用漫画家。当时的漫画家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更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见解。托马斯·纳斯特最初是具有共和党 倾向的漫画家,因以笔为刀大战纽约城的营私舞弊集团“头目”威廉姆·特威特的漫画系列而名声大振。从1884年起,纳斯特转而支持民主党的候选人克利富兰,使其成为1856年以来的第一位民主党总统。纳斯特为此得到了“总统制造者”的称号,也由此在共和党人中失去声望,被看成为“骑墙派”。作为曾有“美国政治漫画之父”之称的优秀漫画家,纳斯特在奴隶制、移民等问题上的观点对读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当其离开早期供职的哈珀尔周刊后,该刊的发行量也不可避免地江河日下。

1896年—1916年之间的二十年是美国政治漫画的成熟时期和黄金时代。首先,政治漫画的影响力受到重视和引导。在总统选举、士兵招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漫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主流漫画家的政治主张与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漫画家成了政府战争政策和大选游说的啦啦队长。另一方面,正如这个国家的其他力量一样,非主流漫画家对重大事务的关注和表达,激发了民众对民主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其次,这一时期的漫画家享有极大的自由。一些地方漫画家和非主流的漫画家也能通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政治信仰和主张。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及和平主义的主张在一战前都有表达的自由,后来由于《间谍法》的通过,一些反战的漫画家受到镇压。另外,政治漫画的繁荣还体现在其发行和印刷标准上。之前漫画大多是发表在幽默杂志上的,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漫画的“阵地”也有杂志转到报刊上,且有周刊转到日刊。其所占篇幅也不断扩大,主战场也由有限的专栏版面挪到了引人注目的报刊首页。

1918—1947年之间的三十年,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动荡不安也影响到了艺术的不确定性。这一时期,美国政治漫画关注的主题众多,但值得一提时其对非主流群体的关注。首先是黑人出版物的繁荣。黑人漫画家谴责针对黑人的私刑、强制隔离和用工歧视,一些白人漫画家也对这种种族不平等的状况提出批评。另外,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女性漫画家。在对批判罗斯福新政和颂扬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之余,一些漫画家还将罗斯福夫人的漫画形象付诸纸上,使其成为“受漫画和杂志关注的第一个第一夫人”。1917年设立的普利策漫画创作奖,成为肯定和嘉奖优秀漫画家和漫画作品的重要奖项。

二战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电视成为漫画家最大的竞争对手。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虽然影响了漫画家的重要性,却也不至于致使漫画作品的消亡。这是因为漫 画不宜言表的讽刺效果和幽默风格是电视难以取而代之的。这一时期,漫画家除关注国内的政治事务(如民权运动、麦肯锡**、校园反越战运动等)、刻画历届总统的形象之外,也对敌对国家的领导人如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等的形象进行恶搞和刻画。值得指出的是,菲勒用组图和独白创造了新的漫画形式;越南战争中,主流漫画家第一次与政府在战争事务的政策上唱反调;水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漫画在与电视竞争中的劣势地位。1975年—1996年间的二十年是政治漫画走向圆满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人质危机、里根政府的环境政策、妇女权利问题和国际上的“沙漠风暴”都是政治漫画家关注和批判的焦点。同时在当时流行的“政治正确”对政治漫画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将在后面部分重点讨论。千禧年前后的十几年,政治漫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向纸媒和印刷漫画提出了挑战,全职漫画家越来越难以自我维持。另一方面,部分漫画家也在网络发行和动画制作中找到了出路。除了一直供养漫画家的总统选举,1998的克林顿总统与莱温斯基的桃色丑闻、2001年的“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都为漫画家带来了大量的创作话题。数码时代的电子潮流并未击垮漫画创作,在传统媒体和新潮媒体各放异彩的新时代,漫画家同样站在了漫画创作的十字路口。

二、思考

所谓开卷有益,不仅是指读者在阅读中积累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阅读给读者带来的启发和反思。由于疏于阅读外文资料,所能抓住和理解的知识与观点也多半是一爪半鳞、难成体系,所以由此而生的思考和感悟也便成了碎片化的了。

记得在有关亨廷顿的那篇读书报告中曾谈到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这本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漫画是关于幽默的艺术,凯瑟琳·派克说,“幽默是在考验个人对所持原则的忠诚时最愉快的方式。一个社会自由到何种程度,这个社会中的人就能在何种程度上包容他人对其最深信仰的调侃。”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人喜欢用“我被冒犯了(I’m offended)”代替“我不同意(I’m disagreed)”来回应自己不赞成的观点。政治自由成了围堵悠悠众口的至圣法宝,这种自由有点像是由社会潜在约束机制塑造的自由,而非是发自个人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与包容。一个不敢妄议种族歧视的人,并不一定认为不同肤色 的人享有生而平等的权利。当然人非圣贤,非智非博的凡夫俗子能够在强力制约下参与构建自由的环境也实属不易。但我觉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小善的敬和对小恶的畏。在本书的体现有以下两点。一是,漫画家对黑人领袖漫画形象的刻意回避。按说民权运动是美国政治生活的大事,从马丁·路德·金到马尔克斯·艾克斯,民权运动中也不乏杰出的领袖,但美国政治漫画家却不去刻画这些领袖人物。直到1984年杰西·杰克森成为第一个竞选总统的黑人,漫画家才将黑人领袖的形象付诸笔端,到现在奥巴马的漫画形象随处可见。仿佛也只是在黑人与总统搭上线后,漫画家才敢在总统的圈子里对其进行嬉笑怒骂。美国媒体对政要和首脑都毫不顾忌地调侃(想想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刺杀金正恩》),甚至本国总统都被称为漫画家的黄油和面包,却为何对黑人领袖三缄其口呢?到底是不屑于还是不敢?二是,漫画家在刻画罗斯福的形象时,并不揭其残疾之短。按照美国政治漫画的传统,总统是漫画的一个主要话题,其中包括对总统大选、总统的政策和执政能力、总统的轶闻的关注。罗斯福新政受到保守派和自由派两方面的攻击和批评,但漫画家们并未像之前攻击其他政客和总统一样,把这种政治批评转化为人身攻击。我想这一方面是罗斯福个人的人格魅力所致,另一方面则是漫画家在面对弱势人群时采取了惊人的一致态度。他们可以用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形象来刻画托拉斯和政客,却没有用任何可以暗示小儿麻痹症和残疾的标志来刻画罗斯福,因为越是在弱势群体面前他们越懂得表达自己的敬畏和尊重。

其次,漫画家在表达自己主张时的一些细微之处也值得思考。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漫画家自然有针对这一事件的画作,但是他们在对大萧条中个人悲惨境况进行描画时做了淡化的处理,这背后的用心值得注意。大萧条固然是由垄断资本家的贪婪和国家监管不力引发的,但在当时的艰难处境下,告诉人们事实远不如带给人们希望来的有价值。犹如漫漫冬夜固然寒冷,在取暖不可得的情况下,淡化这种寒冷、强化对温暖的希望和追求更有助于度过寒冬,所谓“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意图大抵也是这样吧。同样的态度在“911事件”后又得以重现。政治漫画的主要目的在于讽喻和批判,但一场空前的“国难”冲淡了漫画家的理性,这时的爱国热情远远优于社会批评,对政府官员的态度也由批评转为赞扬。由于整个国家的悲伤情感无法用幽默、喜感的形式来表达,所以这时的漫画更专注于描述存在而不是表达批评。而一旦悲 伤的情感慢慢淡去,就会有人用清醒、理智的头脑对现状作以思考,并借由漫画表达担忧,克莱·伯纳特的画作就是这样。他在一幅画中画了一对夫妻绝望地看着自己的房子被拆除以供建筑一道安防藩篱,这暗示着美国政府打破了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自由的平衡,提醒人们思考美国最大的威胁到底是恐怖主义还是政府对公民自由的侵犯。当民众都还沉浸在对恐怖主义的恐惧之中时,漫画家清晰地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外来威胁而忽视了来自内部的侵犯。说到底,长期存在的社会、个人和国家、政府的对立传统,即使是在面对不可知的外来危险时仍在发挥作用,这恐怕是威权主义传统影响下的国人所不能理解的。

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2

形成知识链条

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的秩序的, 每门课程所含有的知识点大多也有一定的关联。在授课时, 教师要有意地提示学生, 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首先, 对同一章节中的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 形成知识链条。

如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政治制度中, 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学生并不明白其中的关系, 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需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 而且是采取提示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 不是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给他们。我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 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题目是“九品中正制、谱学、户调式、门阀、士 (世) 族、西晋分封复古、寒士用事、科举制之间的链条关系。围绕着什么中心发展?”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并发言。训练了学生的思考总结概括能力。当时, 不同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 基本上紧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作出评价并提示:到实行科举制度以后, 寒士参政, 一般不能够形成大的集团、家族势力, 所以, 不能说他们也是进入贵族领域。“王与马共天下”是士族发达时期的表现, 但是到了宋朝就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了。同时, 寒士用事是由士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转变的一个中间环节。由于各个部门, 居于高位的负责人不管事, 实际负责的则是那些处于下手的低级属员。这导致了士族处理事务的能力的降低, 而寒士的能力有所增强, 我认为这是后来科举考试出现的原因之一。所有以上链条中的中心:选官与士族。

同时让课堂上回答较系统的同学, 课下继续分析整理充实后给我发到我的邮箱里。这种活动, 对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一种就是对不同时期所学的同一问题知识点的贯穿。如学习过元代的“十等人分”, 即“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1]后, 我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儒者地位的变化”, 并总结为这样几个阶段:

阶段一:受到严酷迫害:秦“焚书坑儒”;

阶段二:尊崇:汉朝, 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阶段三:文科考试受到重视, 很易做官:唐朝“科举考试”;

阶段四:文人不被重视, 做的官位很低:五代十国;

阶段五:受到极大重视, “与士大夫共天下”:宋代;

阶段六:儒者地位为第九位 (倒数第二) :元。

第三种就是让学生总结贯穿《中国政治制度史》所有阶段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我提出三个专题让他们总结: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通过总结, 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介绍研究现状

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 对于研究现状的了解, 也是有技巧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首先, 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现状。

从1978年2011年, 有四篇文章是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现状的:薛明扬《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6期;白钢《本世纪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6期;白钢《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姜远飞《20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沧桑》2007年第4期。

其次, 重点介绍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如科举考试中的一些问题, 学生很感兴趣。科举制度自隋开皇年间创立, 到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废止, 在我国历史上共实行了1300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它在不同阶段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甚相同的。[2]《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一书对于科举制度的介绍就很好, 讲课时可以直接引用, 如下:揭示各时代的科举特征, 成为科举断代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方面, 唐、宋、清三朝的科举研究成果尤其丰硕。唐代科举研究成果较多, 仅专著就有近二十本。较有代表性的如《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1980) 、《唐代考选制度》 (赵同喜, 1984)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1986、2003) 、《唐代进士与政治》 (卓遵宏, 1987)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吴宗国, 1992) 、《唐代贡举制度》 (阎文儒, 1992) 、《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 (刘海峰, 1991) 、《唐诗与科举》 (陈飞, 1996) 、《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侯力, 1998) 、《隋唐贡举制度》 (高明士, 1999) 、《唐代试策考述》 (中华书局, 2002) 、《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 (俞刚, 2004) 、《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 (王兆鹏, 2004) 等多部著作。阎文儒的《唐代贡举制度》书稿实际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 该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唐代科举制的各个侧面, 具有一定的价值。吴宗国的《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比阎文儒的著作更深入, 书中对一些制度的考释颇为详细, 对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进士科与高级官员的选拔等专题的研究尤有见地。高明士的《隋唐贡举制度》除概述唐代的常举科目制度的建立、考试过程及其改进、制举、吏部选试、贡举与礼仪以外, 着重分专题探讨科举制的起源、“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唐代贡举对儒学研究的影响等六个专题, 属于此类研究的上乘之作。此外, 尚有不少博士论文以唐代科举为题。[3]并强调其中部分内容, 尤其是“宾贡”, 很多教材中并未提及, 可以提及到一些较新的研究“唐代科举制的官方标准名称应是贡举。贡举的参加者分为三种人:一是中央学馆的生徒 (士贡) , 二是州县的乡贡, 三是外国的宾贡。‘宾贡’与其他士子一同应试, 并没有单独为他们开科, 只是在录取名额上有特殊的规定, 给予眷顾。‘宾贡’代表应试者的身份, 专指应试的外国或边疆少数民族酋长国的学子, 并不存在所谓‘宾贡科进士’, 只有称‘宾贡进士’才是恰当准确的。”[4]

再次, 介绍工具书。

如《宋代研究工具书指南 (修订版) 》, (美) 包弼德原作; (比) 魏希德修订, 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 2008年。该书按照研究类别进行分类 (A到L共12类) , 其中D类“政治·法律”中又分为6类叙述。其第2类研究回顾中, 有政治制度与中央政府、政治人物、外交三种。编者列举的很多书名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如包伟民著《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综述20世纪有关宋代制度史的国际研究。包括有关宋代政治史、法律、军政、地方政治、吏治、修史、财政、户口调查、土地、驿传等制度的研究回顾。[3]方震华《一九八0年以来宋代政治史中文论著回顾》, 《中国史学》9 (1999) :17-39, 综述有关宋代政治史的中文研究。又如李之亮主编《宋代京朝官通考》, 成都:巴蜀书社, 2003。该书全面系统地开列出宋代京朝官僚, 包括宰辅、枢密院、三司、翰林学士院、东宫官、群牧司、谏院、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秘书省、寺监。附录有按拼音编排的人名索引、四角号码与笔画对照表、冠名别名表等。[5]

介绍了这本工具书以后, 便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刻地了解关于宋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现状, 也为他们将来能够从事这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指导, 对科研的感悟进一步深入了。

第四, 介绍研究现状的时候, 要按照不同类别依次介绍, 由专著到学位论文到期刊文章都应该介绍到。并且要能突出介绍其中哪些资料是最重要的。

第五, 各种教材的编写, 都是特定年完成的, 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应该补充上最新的研究现状, 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如教师在2010年讲授该课程, 就应从知识库中查阅研究现状, 一直检索到2010年的最新文章。如介绍宋代官制时, 我提到研究官印的有高慧撰写的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官印研究》。

了解专家学者

本科学生对科研的认识, 不仅来自于教师对研究现状的介绍, 也来自对研究人员的感知。一般说来, 教师应该采取“本单位→本省→外地”的专家学者, 由近及远的方法, 向学生介绍。

学生对身边任课老师还是感受最深的, 由了解本单位的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入手, 更能使学生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 讲到宋代科举制度的时候, 就向学生介绍了本系教师刘树友教授的研究。他在1989年发表过卷放榜和对主考官的限制四方面考察了两宋的科考制度。

同时, 本省的很多大学有一些学者学生比较熟悉, 向学生适时传达这方面的信息。如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一些老师的研究。如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军事制度方面的研究时, 指出包括军事领导体制、兵种、兵役、编制、装备、官兵的俸饷与恤赏、官兵的培养与考核、马政、驿传等。告诉学生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峰教授的研究很深入, 他的著作《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宋代军政研究》论述的是北宋武将、军政等问题。同时告诉学生陈峰教授的很多研究生也都是研究军政的。2001年至2010年期间他的学生写的很多论文涉及到:军法、置将法渊源、南宋初武将权力地位的提高、西北地区城寨制度研究、军队回易问题、冷兵器、阵法与阵图、军费、对辽战争中军粮供应、御营司与机速房、节度使、文人论兵、武将王德用家族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最后, 可以介绍省外的专家学者。如宋代官制的研究中, 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河南大学苗书梅著《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及浙江大学龚延明著《宋代官制辞典》。

设计科研课题

教师在讲授教材各种知识点的时候, 适时地根据教材的提示, 来设计恰当的科研课题, 能够让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更为直接一些。

在设计科研课题时, 要紧密依据所配备教材内容来挖掘可以进行科研的课题。我在2010年授课时, 采用的是张鸣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004第1版) 。讲到元朝部分, 发现有以下课题都值得研究:元代的汉人生活、元代的学习蒙古语热、元代的战争技术 (灵巧的战术) 、元朝的马政和牧监、元代做到高位的汉人、元代征东行省研究。我把这些研究题目提供出来,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逐步去研究。并指出其中有些题目的研究应该很少, 如元代做到高位的汉人研究, 很有继续开掘的空间。

无论是形成知识链条, 还是介绍研究现状、了解专家学者、设计研究课题, 所有这些环节之间都是互相渗透的, 绝非单一操作的, 前面的环节是后面的环节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最后一环的设计研究课题是前面所有积累的结果。这些环节的实现, 就需要教师要对所讲授的内容、所从事的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专家学者等都十分熟悉。在此过程中师生能得到共同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2004:176.

[2]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761.

[3]陈兴德.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20.

[4]邹鑫.唐代科举中的“宾贡”制度[A],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编.孔庙国子监丛刊[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205.

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侧面 篇3

“清承明制”,清代国家机关,几乎全部承袭了明朝封建专制国家的一切形式与内容,并有进一步的发展。清统治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旧制作了不少革除创新,其统治手段也有独特之处。诸如军机处之位居中枢,内务府之专管宫廷,理藩院之统辖民族事务,军权由皇帝独揽,以及对内阁、六部的改造等等。清代国家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又分设满、蒙、汉额缺,并在一些机构中特设宗室额缺,同一官职的满、蒙、汉各缺的品级、职权有差,突出满贵族官僚的优崇地位。而军机处、内阁虽位处宰辅,但无综理国政的实权;六部名实不符,吏部只司签掣,无权铨衡全国吏治;户部只司出纳,无权统计全国财政;礼部只司典仪,无礼教之权;兵部只掌绿营兵籍、武职升转,并无统辖指挥之权,一切都“乾纲独断”,鲜明地表现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独裁和民族统治的特征。鸦片战争之后相继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机构和清末的所谓“官制改革”,又无不打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和反映清统治者面对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高涨,力图挽救灭亡而强化国家机器的意图。《概述》一书对清代中央国家机构的全面系统介绍,对它特点的概括分析,以及历史沿革变迁的考察,为我们勾画了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侧面。这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概述》一书有下列三个特点:

第一,该书除充分利用了《清实录》、《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等各种官书和私家著述及报刊资料外,还使用了大量清代档案。该书作者都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多年的同志。一九七二年后,他们直接参与了馆藏清代中央各部院衙门五十多个全宗档案的整理,积累了许多有关清朝中央机关的资料,因而内容较为翔实完备,尤其是对清末“筹备立宪”时期“官制改革”所设机构的介绍特别详细,“民政部”一条就多达八千字。

第二,在内容叙述和章节安排上注意了纵横结合,微观和宏观研究的结合。作者既用了大量篇幅从横的方面微观了清代中央国家各个衙门,同时又另辟一编从纵的方面宏观了有清三百年国家机关的发展演变,这不仅能使读者从书中具体了解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每个环节,而且也能从中得到清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总轮廓,从一个侧面看到清代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趋势。

第三,该书精心编制了《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三十三个主要中央机构一览表,使人对清代中央衙门一目了然。书末所附《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文武职主要官员品级一览表》,凡书中提到的主要官员,都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品级,并能与文武职品秩相对照。这为读者检索和了解清代各机关及所属机构的地位也提供了极大方便。

《概述》上编《清代中央国家机关的演变》把一六四四年至一八四○年作为一个阶段来考察,似乎略显粗一些。在章节安排和各章节子目上所使用的工力是否平衡得当,还可商榷。尽管作者介绍机构设置缘起、职掌时,比较客观,注意事出有因,落笔有据,但过多引文,多少有碍畅读。《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中所列机构,有些并非同时存在,表中却没有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变更关系。尽管作者已经注明,但仍使人感到有些遗憾。如果增加各个重要时期的清朝中央国家机关设置一览表,二者互为补充,效果将会更好些。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 重点 篇4

绪论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七,中国一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2、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3、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两个要点是一是官必须有权利,主要表现在设官分职上;二是官员不能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利,主要表现在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和由中央直接的监察制度上。三个矛盾:一是行政权力支配一切与人治的矛盾,二是官僚分职任事与皇权专制的矛盾,三是统制阶层的权利和财产分配的矛盾。

4、钦定儒家政治的核心是“礼治”。

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商代类服官的类别:国家政务官、宗教事务官、王家服务官。

2、简述霸主专制到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到确立的过程。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君主的权利空前提高,逐渐向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靠近。(42页)

3、简述士人与国家的关系:“士”是有知识、有才能和善谋断的人,他们的主要知识是掌握“礼乐”,是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他们最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家采用并让他们付诸实行。国家也需要这些人为国家出主意和效力,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的人才选拔制度。因为国家的重视,士人有了出路,他们的知识得以运用和传承,进而成为一种群体。

4`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政治制度:逐步改行君主立宪制度;军事制度:编练新军;行政制度:逐渐建立各部,建立责任内阁等;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举新式学堂教育;法律制度: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订法律;奖励实业方面(出现了顽固派、实力派、立宪派)

5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

二、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

6、王朝:所谓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政权的简称,也是阶级社会所必然发生的政治现象。

7、礼崩乐坏:即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利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8、兵邢合一 :即将暴力统治赤裸裸地显示出来,镇压无论是来自新的还是旧的反抗,实际上是巩固“礼崩乐坏”后所出现的社会秩序。

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

1、王权的体现形式: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

2.试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形成:经济发展、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 战国列强变法的趋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条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特点:“ 官分文武,王之二木”,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 ;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 君临之术” 理论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3、试论皇帝制度的特点: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

4.皇位继承人的选用标准和条件是什么: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改革制定的密建皇储制度);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5、简述清末的皇族内阁形成的原因:

6、君临之术:战国时期,不但在制度上保证君主的权利,在统治手段上也形成一整套理论,及所谓的“君临之术”。也是指君主驾驭和考察群臣的手段。

7、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p138要看)

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1、贵族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中外朝官、简述宰相参议辅政制、简述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的出现及其改造过程、试论清末皇族内阁。(p179细细看)

2.试述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1、中央各种政务体制的名称及所处时期(p220填空、选择)

2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隋代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中央政务体系,基本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 ;门下省“ 掌出纳帝命”;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每部各设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另有九寺五监也负责许多实际事务(见课本P238)

3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民族传统管理结构,即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往往特别注意保留本民族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辽代的夷离堇制和翰鲁朵制,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元代怯薛制;清代的八旗制度。

4·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金为尚书省,元为中书省,是政务的主轴。一省既承秦汉以来宰相的“佐天子,理万机”的职权,又负有“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的责任,所以“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是皇帝以下最高的政务机构。以一省制为核心而分成几个互不统

属的系统如元代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

5、宰相制度的废除: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6、历史上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诸使差遣负责制:“恪守成宪”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在不明显变更祖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最具代表性的措置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遣使差遣负责制;这种被差遣的诸使大都不在正规官制之内,但其实际权威却往往凌驾于正规官制之上。

7、试述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官的管理,使官有所职,职有责任; 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鲜明有效地反映在各个时期中央朝廷的体制中,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第五章(考小题)

1、秦:郡县两级。东汉后期:州郡县三级。

2:君的主要长官:秦设郡守掌管全部郡务;设郡尉辅佐分管军事;置郡监,主管监察。

3看看了解: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汉武帝牌使者、校尉进驻属国内附加强沟通和影响,后改设为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军事指挥官;东汉魏晋南北朝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别管理,即设置民族校尉。;职权基本上同西域都护,有固定的驻地,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行政组织,代表政府对所部的少数民族实行管辖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羁縻,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之意;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率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有的治理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羁縻府州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职位可以世袭;唐又建立“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王朝把土官衙门编组进地方行政序列中,但保持其特殊的治理方式。王朝与土司之间的复杂关系;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过程往往充满了军事镇压

蒙藏地区的特殊管辖朝廷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一直异于其他少数民族;元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明代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在蒙古设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军事重镇,封瓦刺部、鞑靼部首领为王,自率其众;清代在中央设有理藩院以综管蒙藏事务;把西藏分为前后藏,设驻藏大臣以监督统领;在内外蒙古分设诸旗,由各驻防将军、都统或大臣监督统领。(p262看)

第七章监察制度

1、不同时期监察机构及其范围:(p369要看)

2、监察的谏诤职能:诤是规劝,诤是直言,诤谏也就是对君主或上司提出规劝性的意见;诤谏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君主没有必须听从诤谏的义务)。诤谏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多; 历代都规定主要文武大臣有诤谏之责,设有专职的谏官,但绝大多数大臣很少诤谏,君主也很少重视 ;古代诤谏方式: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五种方式,由轻及重。

3、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第十章科技文教卫生制度

官学和私学: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唐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非仕家子弟不能入学; 宋代中央

仅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地方各设州县学,对学生身份放宽,太学也可以接受庶民子弟。宋代还有三次大规模兴学,实行“升贡”的办法;明清的官学有所变化,中央的国子监既是教育管理机关,又是培养官僚的最高学府,官学控制着入仕的道路官学名额有限,报考科举的条件放宽,给私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五代、宋时期就出现了书院,明中叶后影响大增;私学所学内容局限于科举考试,与官学无太大区别,教师多是退休官僚和士大夫,所以能够与官学长期并存;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古代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清末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

第十二章行政辅助人员制度

1胥吏制度: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官的辅助,也是官的爪牙,是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胥吏名目繁多,实际只有两大类:胥和吏;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吏是在官府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胥吏在当时的政治中发挥难以替代的巨大效用,但吏缘为奸的现象历代都无法消除,成为困扰古代政治的重大棘手问题之一

2幕僚制度:幕僚又称幕宾、幕府、幕友、幕客、西宾、西席、宾师,是军政长官聘请的助手、参谋,出现很早;幕府制是要将所选幕僚的情况送到中央,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幕友制则属于私人聘请,不用申报中央,不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依靠的是官员个人支付的“束修”、“馆谷”和委托信任;官、幕、吏、役之间存在着相互利用而又相互钳制的微妙关系 3长随家人:官吏的亲属在朝章礼法上原没有参与官府政务的权力,但这些人依恃身为官亲,深得长官信任,往往能参与政务;除长官的亲戚外,还有长官的随从家人,大体上分三种:家生奴、临时雇用的、“带肚子”家人(即官员的债主);在众多的家人中,主管各种事务的长随是地方官私人收款代理人。

4行政辅助人员与主官的关系:严格管制胥吏的政策与必须使用吏役原本并不矛盾,但在官僚政治下,远没有理论上那么简单;家人和幕友是清代地方官主要依靠的人,堪称亲信,但官员往往沦为被他们玩弄的可怜人物;地方官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政令承传准确无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制定应付的办法;二是如何使这些必用之人尽职尽责,既无僭越弄权之由,又无架空自己之机,便于贯彻执行政令;三是如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这些必用之人受到震慑,不敢违法乱纪,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分割。

第十三章职官管理制度

1制度举荐:主要是指按照选贡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续来选拔人才的办法

2私人举荐:是属臣们以个人名义向君主推荐人才,亦称保举制,是在历史上实行最久而且是制度化的选拔人才方式 ;有“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 的举荐原则 ; 如被举荐的人才不符实,或者是日后犯法,举荐人要负连带责任,要受到一定的惩罚3官府举荐:是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和上级部门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要参加一定的考试;官府对被推荐者不必负连带责任;还有一种官府间接荐举的形式,是通过考核制度实现的 4自荐:是因循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的习俗而形成的入仕制度;游说是士人通过在诸侯国君面前游说或上书,用自我推荐的方式以博得君主信任而被授予官职

5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成为一项重要制度,直到1905年才由学校制度所取代;科考程序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科举考试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也防不胜防

6征辟制度: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征,也称为征召,是君主采取特别延聘的方式,辟,也称辟属、辟除、辟召、辟用等,是主要长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

7荫袭制度:是指勋贵子弟依靠父兄的权位得以进入仕途的制度 : 古代国家长期保留这种选官方式,实际上是世袭制的一种变态遗留,但它与世袭制有根本上的区别 : 这种选官方法是为了照顾在职、退休、殉职官僚们的利益,为了换取官僚阶层对现政权的忠诚和支持,曾起到稳定政权、笼络人心的实效。8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笼络个方面人才以收为己用;所有的选拔途径都同荐举有一定的关系,以期保证选拔的公正和严谨;选拔权力逐步集中收归中央朝廷掌握,并与教育、考课等制度相结合,使选官制度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9等级制度:古代的等级划分非常明确,职事是官吏的是在职务,即是有实际职权的官职 ; 秩品是一种秩序和等级的区别,也是不同官吏各自具有的基本等级 ;勋赐是对有功和特定官员给予的一种荣誉性政治待遇;散阶是一种旨在提高官吏的等级,而与实际职务无关的官阶划分,实际上只是一种资历

古代等级划分: 爵位与政治权利紧密相连,以后逐渐与实际权力相脱离,仅反映出一定的政治地位 ;班位是依照官秩位高低的一种升迁排位顺序,还是对现行官制中的官员位置排列 ;封赠可以包括食封、封号、诰命、官衔等内容,通常加于皇族勋戚及有功、退休、殉职的官员与亲属.10古代奖惩制度的特点:与考课制度相结合,在澄清吏治,严肃政纪法纪,维持官吏正常工作秩序等方面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官意志,因此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官员激励机制本身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能否有效执行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执法者的政治素质;奖惩制度的本身是利弊并存的,兼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11举荐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1—4标题及内容)

12试论古代多种途径并存的选拔人才必然性及其特点:国家机器在运转过程中,需要不但更新其行政人员,以保证统治素质和职能的延续,更新的过程就是官吏的选拔,选拔首先关系到国家行政的需要,又关系到统治效能,自然受到十分重视。特点:笼络个方面人才以收为己用;所有的选拔途径都同荐举有一定的关系,以期保证选拔的公正和严谨;选拔权力逐步集中收归中央朝廷掌握,并与教育、考课等制度相结合,使选官制度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3.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科举考试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也防不胜防(利弊结合展开)。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

第二章政党制度

1、孙中山的“以党治国”与蒋介石的“以党治国”区别在哪里:

孙中山:1919.10.10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宣布新的政治纲领;在政治制度方面,宣布成立国民政府,以“五权宪法”来建设中华民国,并确立“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的建设程序,明确提出了“以人治党”、“以党治国”的主张;依照国民党的解释,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即中国国民党,人民必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国民党不仅以党治国,而且是以党员治国,全面控制政权;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最后达到宪政国家的政治设计;违反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政治民主化和国家现代化。

第三章议会制度

1试论临时参议院的活动及其历史意义: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其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议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意机构,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并创立了中华民国初期的法统;参议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立法机构,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议院作为第一个资产阶级立法机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而历史、国情和政治态势则促使参议院性质发生变化。

2试分析中华民国的议会制度: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趋向于各取所需。

第四章 元首制度

1试析中华民国元首制的特点:虚伪的元首选举形式总是以军事势力为后盾的,也就决定了中华民国元首制的变化总是随军权易手而转移;军阀割据和派系林立是中华民国元首制缺乏稳定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南方政权,还是北洋军阀政权,元首制发展变化过程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向集权发展;中华民国元首制度,在形式上抛弃了世袭制、终身制,有了共和制、民主制的某些特征,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变相地成为终身制,甚至向世袭制发展.第五章政府体制

1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主要职权是什么:1928.10.4,根据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训政纲领》,制定和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立法院为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关;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五院共同掌握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是国民政府的核心和基本机构。

2试分析中华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的离心倾向。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制度层面上的特点:中华民国在始终没有真正统一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和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影响到地方政治制度建设,而地方政治制度反过来影响中央政治制度建设;政治军事派系左右着中央与地方关系,使中央政府不能完成中央集权化。

第七章 监察、考试与任用制度

1、简述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监察机构:北洋政府的平政院和审计院;平政院设立于1914 年,直隶于大总统,负责“ 察理行政官吏之违法不正行为”。审计院始称审计处,1912 年设立,1914 年改为审计院,负责会计监督事宜。国民党监察委员会:成立于1924年1月,不仅监察党内,也监察在政府任职的国民党员是否具有失职和违法行为。实际上具有行政监察的职能。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 1925 年8 月,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后合并了1926 年成立的惩吏院,集监察、惩戒、审计于一身。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931 年成立,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之一,受国民党中央监督指导,承国民政府的命令,依法律形式监察权。构成主体是监察委员,下设审计部。监察部门的主要职权:北洋政府的平政院,表面掌有监察职权,但根本没有监察职权,仅存两年,负责行政审判;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弹劾、纠举、建议、监试、审计、调查等项

2民国时期的考试制度述评:

北洋政府考试:文官(高等——由中央统一办理;普通——由中央各部及各省分别组织的,典试委员会负责。)外交和领事、司法官三类。

南京国民政府:基本考试:公职候选人考试(分为甲乙两种)、任用人员考试(公务员高等考试公务员普通考试 公务员特种考试)、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铨选资格考试:教育与考试密切配合。

Weiwie制作

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答案 篇5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 是(酋邦)。酋邦)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氏族模式)酋邦模式)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后 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巫术)政权)巫术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 三正)三正(左右六人)。左右六人)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以母为贵)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政务性)政务性(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政治性)军事性 军事性)政治性 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经济方面)经济方面

9、(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 郡县制)郡县制(。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 职务设计)职务设计 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上计制度)

1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 尊号),死后要加(谥号)。谥号)尊号

1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太监)后宫制度)太监 后宫制度

1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 二十四衙门)掌印太监)二十四衙门 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1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 外朝 官系统)宫廷系统)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

1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 春秋)春秋(。政)”或“相”

1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 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尚书)尚书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 尚书)尚书 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门下)门下

1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 政事堂会议)政事堂会议 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宰相机构)

1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枢密院 三司 彼此不相统属。

20、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 枢密使)财政)枢密使 并于宰相。

2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战国是 “ 客卿制度)。(”

2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常举)制举。

2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 为标准,在才能方 “四善”)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 为标准。“二十七最”)

2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 隋朝)隋朝。台)

2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 巡抚)总督 巡抚、总督)地方军政长官。

2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 太尉 凡 17 岁至(60 岁)岁都要服兵役。

27、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府兵制)。

2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刑部)大理寺)刑部,它和(大理寺)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29、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 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 郡(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30、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巡抚)总督)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总督。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 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 经世派 “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的目的。

32、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 33、1895 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 1898 年的(百日维新)是 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34、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 1844 年设置的 通商大臣)(通商大臣,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对外交往)35、1859 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 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 45 年,成为西方列强特 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3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 同文馆)同文馆 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新军)

3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谋略处)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 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

3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 《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 》 《 临时政府组织大(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 《临时约法)《。纲》 39、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 临时 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大总统)

4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 政事堂 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群队、部 群队 落。

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燧人 神农。

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华夏集 华夏集 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等三大集团。

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朝觐、纳贡、兵役等义务。朝觐、纳贡、兵役 朝觐

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

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内廷宗 决策机构 决策机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司土、司马、司工 司土

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 大理和大行。大理

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大理、司 大理、大理 寇、廷尉。

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玺、印、符、节。玺

1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皇位继承制度、后宫制度、皇位 世袭制度

12、汉代有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 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女御长 女官制度。

1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西汉、东汉、唐 等朝 西汉、东汉、西汉 代。

1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东汉、唐、明朝为最。东汉、1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批阅奏本、批阅奏本、批阅奏本 传宣旨意 的权力。

1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锦衣卫、锦衣卫 东厂、西厂 东厂、西厂。

1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大司空、大司马、丞相。大司空、大司马、丞相 大司空

18、三国时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

1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 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2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太师 太傅、太保,他们并无实 权。

21、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册授

2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降薪、贬职、免官)等。降薪、贬职、免官)降薪

23、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品、阶、勋、爵)品。

24、秦朝并称“三公”的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5、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 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26、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台院、殿院、察院)构成。台院、殿院、台院

27、宋朝的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枢密院、三衙、兵部)枢密院

28、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

29、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布政使司、布政使司 使司、都指挥使司)。使司、都指挥使司)

3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省、府、道、县)。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 为代 龚自珍、龚自珍 魏源、表的经世派。

3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曾国藩

3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康有为、严复、谭嗣同。康有为

3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 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地方军事化的形成、3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湘军、淮军 的组建。湘军 36、1904 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 后备军。

3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内阁制、内阁制 洪宪制 几个阶段。

3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皖、直、奉 等派系。

4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 军政时期、训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等时期。

三、辨析题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答:正确。王权虽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 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术来统治 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 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 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 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 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

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 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 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 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 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 体制形式。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3、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答:错。世袭制的实 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但是世 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已将皇位合法的继 承人局限于皇帝家族内部,但仍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中 国古代各朝各代,皇族内部的与异姓野心家合谋夺嫡争储的各 种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这正是皇权的专制性质所决定的。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4、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答:正确。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为三省分掌,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 制所代替,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尽管 三省制于南北朝时已共掌相权,但彼此之间的责任分工尚不明 晰,作为国家主要决策和执行体制,其运行尚有许多需要完善 之处。

5、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 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的。

答:正确。西晋时,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 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 说法。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 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 励作用。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 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 门下省共同审理,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6、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

答:错误。唐代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 之“三司推事” 三司推事” 同中书省、门下省审讯,谓之“三司受事”。而若有重大疑难 案件,则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 “三司推事”。

7、19 世纪40 至 60 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 年代,民族危亡感。民族危亡感。

答:错。经世派首次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还 未能在社会上层和高层引起足够的影响,更未能引起在鸦片战 争失败后的清政府的重视。1840 年至 1860 年的整个中国精 就 英社会来说,尚未形成真正的民族危亡感。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答:错。南 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 共和政体。一般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行使政权,但临时政府总 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南 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四、简答题

1、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答: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1)出现了一个中 央政治权力的中心。

(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 政、司法、军事组织的,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

(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 收制度。(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

(5)形成了有一 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 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军爱意识形态。

2、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答:传说时代的政治 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组织的基本特色是:

(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 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 构形式;

(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 有效的联合;

(3)血缘氏族组织构成了政治性组织的基础,而 政治组织由肯定血缘关系和血统优势。血统优势不仅使某些氏 族在其所统辖的族群中成为当然领袖,而且还使他们有可能成 为联合体的最高领导者。

3、为什么说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答:首先,从都城的选择上来看,商人灭夏不久就在夏人控制中心建都,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地处河南偏西一 带,在古人眼中正是“天下之中”,先天就有神圣的意味。其 次,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 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再次,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 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

答:(1)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

(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 部集中于皇帝手中。

(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 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答:明朝政治制度最显著 的特点是:

(1)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2)在皇帝 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 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3)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 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6、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 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 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 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 的随意性。

7、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答:(1)开始重用 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2)于丞相府 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3)设置司隶校尉,其 权势逐渐显赫。

8、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 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 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

(2)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发展起来了一套专职的审判机构,但都从属于行 政机构,各级的行政主官同时承担着地方各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警察局的“局长”或“探长”,以行政权 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9、简述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及其局限性。

答:(1)改良主义者清楚地发现了引进的西方现代技术和工业与中国传统社 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冲突,也意识到这是洋务运动本身所存在的根 本性误区。

(2)他们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专 制制度,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并极力鼓吹设 立议院,且对议院制度实现了由一般性的赞赏到提出具体方案的转 变。

(3)但是,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 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10、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

答:(1)改革的保守色彩相当浓重,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要求;(2)改革 过多地考虑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对减缓日益加剧的满汉矛盾并无直 接的作用;

(3)这些改革都是在社会各阶层千呼万唤、历尽艰难之 后才作出的,很难让国人相信清政府有改革的诚意,对解决清政府 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并无多大帮助。

11.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其特点有:

(1)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三派联合政权,其主要领 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 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临时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 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 式,否定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 本变革。

五、论述题

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答:(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 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 体是周王室贵族。

(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 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 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 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 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 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 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 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 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 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仅就政治层 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 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 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 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 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 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 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 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 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 看,存在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 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 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 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 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皇权时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答: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 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其次,作为政治 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 干预。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 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 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答:要点:作为皇帝制度 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尽管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 在制度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其原因是 多方面的。首先,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一些势大权重的 朝臣也确实有可能夺取皇帝的权位,因而他们很难赢得皇帝的衷心 信任。其次,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 禀性,投其所好,易讨得皇帝欢心,也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 系。再次,从制度设置上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力逐渐 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这就失去了能够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答: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 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 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 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 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 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 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 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 代社会结构。

6.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

答:(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 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 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

(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 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7.从洋务运动出现的思想背景与意义,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使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 机。他们要求中国应把握变局的时机,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首先 不要惧怕与外国人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外国,只有了解外国才 能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其次,他们主张在理解西方国家长处的同 时,尽量学习这些长处为己所有。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意识 背景下出现的。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 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 的缓慢转型。

8.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答:20 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 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 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 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 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 的内容包括:

(1)政权机构方面的改革。

(2)军事方面的改革。

(3)文化教育方面。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篇6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

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重庆

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A.议政

B.军政

C.训政

D.宪政

E.参政

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案: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

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重庆

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2.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3.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4.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5.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6.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7.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8.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9.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10.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又有对下的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明显。但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又取决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低、较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部门和地方任中下级行政官员,这使得作事便缺少原有勇气和果断。二是授予监察官员的权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常发生监察官员本身腐败失控。

(3)采取多途径的监察制和多种方式监督法,在中央集权制完善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二面的不同影响。各种监察系列相互交叉渗透,一切以君主为中心,不但当时监察效果降低,且不敢得罪当权官贵而存在很大局限。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三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2.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3.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5.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6.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嘉庆朝

7.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

8.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曹魏

D.西晋

9.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

B.殿内省

C.司隶台

D.少府监

10.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D)。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B)。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民国初期

D.五四运动以后

17.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C)。

A.私人荐举

B.自荐

C.制度荐举

D.官府荐举

1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C)。

A.乡举里选制

B.简选制

C.世卿世禄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

19.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20.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

(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四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1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11.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嘉庆朝

12.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

13.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曹魏

D.西晋

14.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

B.殿内省

C.司隶台

D.少府监

15.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D)。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6.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B)。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民国初期

D.五四运动以后

17.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C)。

A.私人荐举

B.自荐

C.制度荐举

D.官府荐举

1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C)。

A.乡举里选制

B.简选制

C.世卿世禄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

19.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0.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2.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A.议政

B.军政

C.训政

D.宪政

E.参政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

(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美国政治制度史 篇7

多哈回合的历程如此波折, 而又前途凶险, 固然有很多WTO机制本身的因素, 但作为战后多边贸易体制的缔造者和主导者的美国, 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与多哈回合

霸权稳定论认为, 只有存在一个拥有自由意识形态的领导国, 这个国家能够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影响去建立和管理以自由贸易、货币稳定和资本流动自由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时, 才可能存在自由国际经济。当霸权国实力衰落时, 其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权力随之衰落, 霸权国中持异议者开始质疑领导地位的代价, 而国际体系也受到国内外较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的挑战。双边主义和闭关自守曾被视为不可取的, 并遭受拒绝, 现在又有人呼吁实施这些政策。

随着如中、印、巴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美国的霸权相对地衰落了。它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贯彻自己的意志了, 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是多哈回合谈判, 特别是后半部分的大背景。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之所以如此缓慢, 其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规则上的开始抗衡。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迅速崛起的发展中贸易大国, 开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扮演关键的角色。在乌拉圭回合中, 美国似乎还能忽视任何发展中国家的抗议, 但如今, 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意志和能力来抵制美国的压力。那种曾经在GATT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美欧霸权, 对于成功地达成多边谈判, 已不再充分。原来多边贸易体制里的那些“大象”们已无可奈何地意识到, 过去那种“单向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驱动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了。当分析多哈回合中的争论时, 人们很容易发现:随着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制造者, 美欧已经不情愿再推动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让·皮埃尔·莱曼认为, 多哈发展议程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西方统治时代的结束, 西方政策、思维及国际机构并没有做出必要调整。西方世界不再拥有政治优势, 失去了对世界经济的真正统治, 从而被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劫持。问题的本质在于在传统的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的保守势力最终做出了宁愿使谈判破裂也不愿意进行改变的决定。

实力的相对衰落, 使美国不能在前几回合谈判中那样起到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同时发展中国家崛起与竞争又使其不敢轻易地让步, 也不能再随意强加自己的意志。由于结构性霸权的存在, 美国在多边体制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毋庸赘言。可以说“有美未必然, 但无美必不然。”也就是说, 美国的建设性作用已经相对衰弱, 而破坏性作用却不容忽视。“如果美国不肯让步, 其他成员也拿它无可奈何。”而其所采取的消极态度有力地阻碍了谈判的进程。

随着美国走向相对的衰落, 必然出现的是其向保护主义的转向。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大大加剧了这一倾向。尽管美国整体关税看似较低, 但在对发展中成员意义重大的纺织品、鞋类等产品所征收的关税仍维持较高水平。同时, 美国通过大量非关税壁垒对进口产品重重设限。而谈判中, 美国在没有做出实质性让步的情况下, 却在中印不能让步的农产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问题上向中印施压, 置两国十数亿农民生活和巨大社会风险于不顾。美国国会甚至还抢先通过了《农业法案》, 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而该法案存在与多哈谈判冲突之处, 这意味着即使后者成功, 其实施效果也要打折扣。

冷战结束后, 随着双边贸易协定的浪潮, 美国加快了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谈判的进程。但它一向在多边和双边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 而更看重多边, 用双边来给多边施加压力。随着美国相对实力的衰落, 其对多边贸易体系控制力的减弱, 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成为优先于多边贸易协定的选择。多边贸易对美国的吸引力大为降低。这是美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态度消极的原因之一。

二、美国的国内政治制度与多哈回合

建国以来, 稳定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美国走向强盛, 进而夺取霸权的制度保证。但是, 这一制度事实上却与其霸权有内在的冲突。当面对重大威胁时, 这一制度还能够与霸权协调, 但当威胁消失时, 这种冲突就开始显现。这是美国在多哈回合中起到了消极作用的内在原因。

成功的霸权需要全天候的领导, 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使其在发挥这一作用时却时常受到国内恶劣“天气”的干扰。众所周知, 对外贸易领域的政策制定是美国国会的专属领地之一。国会对政府谈判进程的控制集中体现在“贸易促进授权” (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以下简称TPA) 上。如果没有TPA, 签订贸易协定的主动权掌握在国会手中, 政府便不能进行有效的贸易谈判。克林顿就是因为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没有获得TPA, 使得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近五年的时间里, WTO新一轮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根本无法开始。由于布什的TPA的期限于2007年7月到期, 因此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 多哈回合谈判结束的最后期限便不能迟于之前半年, 即2006年底。TPA到期后, 布什政府已经进入了“跛脚鸭”阶段, 缺乏促进多哈回合谈判的筹码了。美国国会的多数派对多哈回合并不感兴趣, 因此就美国来说, 在布什政府任期届满之前, 一切为“多哈回合”所做的努力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 不会产生实质性结果。2008年的谈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走向破裂的。事实上, TPA本应成为政府永久性核心权力, 而在美国它却需要国会的授权, 并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当国会的这一授权过期时, 美国政府就至少暂时失去了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领导世界的能力。

美国的两党体制也是使霸权经常“失效”的关键性因素。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和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 不仅导致两党时常在对外政策上彼此掣肘, 不能形成合力来领导世界, 而且使很多时候并不适宜谈判, 从而阻碍甚至破坏了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2006年美国民主党在国会两院同时获得优势之后, 布什政府推进“多哈回合”的举措进一步陷入困境。美国在谈判中做出任何一点让步, 都必须保证相应可以换得足够的利益回报。这促成了谈判的中止。2008年, 在国会已经被民主党控制的情况下, 如果接受当时的协议水平, 不大可能为共和党加分, 相反却有可能因民主党攻击谈判不力使共和党在总统选举中失分。这是布什政府推翻自己参与达成的谈判成果这一举动的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

入主白宫之后, 面对一向比共和党更反对自由贸易的民主党, 奥巴马几乎不可能实现自己推动自由贸易的愿望, 而且常常与国会爆发激烈的冲突。除此还有棘手的内外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继承共和党后期的谈判立场, 保持保守策略,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民主党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美国的立场不过是一种拖延战术。因为美国很清楚谈判停滞的主要责任在自己, 而国内政治形势又使其无法实质性介入谈判, 只能通过转移视线或转嫁责任来试图摆脱困境。因此,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美国目前国内的政治气候不是特别有利于政府推动多哈回合在近期内取得有利于贸易自由化的成果。2010年, 随着支持率的不断下降, 在面临中期选举的关键时期, 奥巴马和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只能更多地迎合重商主义的要求, 在自由贸易方面难有建树。于是, 在中期选举之前, 美国在多哈谈判上不可能有任何动作, 大使级小范围磋商这么一个新形式不过是美国掩盖其无所作为的形式而已。中期选举之后, 共和党重新以绝对优势控制众议院, 而对“分裂的国会”和随之而来的更大压力, 奥巴马想在多哈回合谈判上有什么建树就更加困难。2012年美国将举行大选, 不适宜谈判, 所以如果错过了2011年, “机遇之窗”又将关闭三四年。

美国的国内政治体制也使得利益集团拥有巨大的能量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多哈回合中, 美国不肯在农业问题上让步, 主要是基于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压力。在美国, 利益集团 (尤其农业利益集团) 拥有雄厚的社会和物质资源, 在国会中有很大的发言权, 通过发挥其影响力来干预国家政治, 以获得政策支持和保护。而在多哈回合谈判的过程中, 农业问题始终是整个谈判的核心问题, 是矛盾的焦点所在, 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谈判议题, 这一议题也导致了2008年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

由于国会与政府之间的分权, 由于两党之间在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和对立, 由于对中期选举和总统竞选的长期算计以及在这一体制下利益集团被赋予的巨大政治能量, 凡此种种造成了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摇摆, 亦使很多时候成为事实上的“非谈判时间”, 甚至可能激励破坏谈判的行为。而这些, 正是多哈回合谈判中美国政府表现消极、反面, 不能成功发挥霸权应有的领导作用的原因。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篇8

在这部评论史中,他把四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佳作,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国内思潮的主流,加以分析和评价。卡尔教授此作的主题,显然在探索美国小说的特定性质,和其发展所受上一世纪的清教徒神学理论的影响,诸如文学大师爱默生、梭罗等等古典作家的传统,甚至旁及到欧洲现代主义传统作家如乔依斯、普鲁斯特、卡夫卡与贝凯特等人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卡尔教授的这一著作,虽不能比拟其先辈马西森(F.O.Mathiessen,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新批评派)将爱默生、惠特曼时期的文学创作写成历史巨著《美国的文艺复兴》的盛举,但他对当前文学的趋势收辑成文,并续写马西森巨著所引起美国文艺评论界之争,实亦功不可殁。

他和谭纳(TonyTanner,《文字之城》的作者)都认为美国小说的基本思想,是把渊源于田园式的欢乐与伊甸式的理想集中体现在个人身上。整个民族对大自然的辽阔空旷,不受局限普遍怀有天真纯朴的感情。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继承清教徒思想的逆流。这在多数作家中是相当普遍的。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缺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因为如果没有任何界限或制度来固定和引导这种自由,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追溯这一文艺思潮的矛盾演变,卡尔研读了大量当代美国小说。他所选用最突出的典型,莫过于索尔·贝娄的成名作《奥基·马区历险记》(一九五三)。他认为当代的小说主题已从田园式理想生活转化为着迷于不断变更的人类关系。作者们把每次摆脱旧关系的行动看作是一次乐天派的“自由化过程”,而读者则把这种行为视为陶醉于新的伊甸乐园,尽管乐园早已幻灭了。

对美国小说中卡夫卡作品的影响,卡尔认为,卡夫卡执着于幻觉中的人间地狱——个人自由被禁锢于冷酷的官僚主义制度中——加深了美国作家们对太空也受限制的偏见。例如菲利普·罗思的《胸脯》(一九七三)和索尔·贝娄的《赫佐格》(一九六四)二书都在另创卡夫卡式生活樊笼的悲喜剧,亦即禁锢于某种结构中的人物。罗思小说中的主角变成巨型的胸脯,贝娄所创造的大学教授只有回到自然生活中,才能暂时摆脱社会上无穷纷扰的忧患。实质上,表层是美国式的“遁逃”,底层却是欧洲式的回避众人耳目,找个藏身之处;也就是说贝娄企图在卡夫卡式的唯我独尊和另一个走向外层世界的完善人格之间找个平衡,只是没有达到目的而已。

卡尔认为美国小说有别于一般文学;美国文学充其量不过步欧洲现代主义的后尘,做些感觉探讨和新成语的试验而已。其实试验则有之,说美国文学步欧洲现代主义的后尘,则不免言过其实。卡尔说美国创作小说和非文学性写作方面有所突破,他列举了威廉·史泰隆的《躺在黑暗中》和《放火烧屋子》,肯基塞的《飞越杜鹃巢》,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贝娄的《赫佐格》为例。这些例子不啻否定了他自己所宣称的上述断语。

至于纯文学性的游戏中,卡尔列举了约翰·霍克斯,威廉·葛狄斯,约翰·巴斯,弗兰纳尔莱·奥康诺,托玛斯·品钦,威廉·勃劳和唐纳德·巴塞尔姆等人,并认为贝娄,拉甫·艾列森,沃格尔·泼赛,罗思,乔埃斯·卡罗尔·奥茨和马拉默德等只是激起一些文学微波而已。这里他所列举的文学家,也不尽如他所说的在作文学性游戏;因为他在推荐新型和实验性作品时,往往不太区分真正创新与文体怪僻,大胆激进与歇斯底里作品之间的界限。他在书中虽然把品钦,罗勃特·柯弗和史蒂维卡兹等才华大不相同的作家混为一谈;但在另一面又极严谨地评介某些作家的重大成就,诸如威廉姆·葛狄斯的两部被忽视的作品《公认者》(Recogni-tions)和《小辈》(JR)。

卡尔最终指出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年这四十年的美国文坛趋势和反映这一潮流的小说创作间的联系极为微弱,“美国文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余年的冗长阶段中,若从各家写作技巧、叙述方法,人物性格,场景,价值概念等等所表现的纷乱现象、动荡不安和互不协调的情景来看,可说是所谓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品毫不反映读者的现实生活,反而使人们愈来愈对现实远离。”卡尔的这段话,实在颇有讨论的价值,事实上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和作家,卡尔并未论及。总之,卡尔认为美国的文艺作品,象娱乐场中的哈哈镜和马戏班中为插科打诨的小丑们所扭曲了的形象,只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現实,而不是社会的现实。为了迎合当代的生活现实,作家们不得不超越现实,一再闯入虚构设想的领域中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在这一点上,卡尔教授的此作,确实进行了一番周全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但从我看来,他的一些结论,势必会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一场论战。

上一篇:学生圣诞活动策划下一篇:心语心愿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