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美国国库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精选2篇)
学习借鉴美国国库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篇1
学习借鉴美国国库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国库集中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的帐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作 者:孙广杰 作者单位:辽宁省财政厅刊 名:辽宁经济英文刊名:LIAONING ECONOMY年,卷(期):“”(9)分类号:F8关键词:
学习借鉴美国国库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篇2
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预算执行制度的创新,是拨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有效管理财政性资金的一项科学制度。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以来,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改变了账户设置,将多头开户改为单一账户。在原有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支付制度下,预算单位存在代理银行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现象,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代理银行开设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取消了各单位自行开设的银行账户,支出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多头开户为国库单一账户,彻底扭转账户管理混乱,有效克服了目前财政资金分散收付的局面,实现财政性资金集中化管理,有利于规范预算约束,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
2.改变了支付方式,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预算单位自行支付为辅。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各部门和单位的拨款申请只要符合年度预算安排,财政国库即将资金拨付给部门。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支付方式改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财政部门掌握了财政资金支付的最终环节,对不符合预算管理规定的单位支出申请可以拒绝支付,减少单位支出的随意性。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情况,以便为预算执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3.改变了资金存放方式,将财政资金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前分散存放在预算单位改为统一存放在财政部门。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大量财政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并在银行低息存储。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只有在预算单位发生实际支付行为时,才引起国库资金的实际支付。有利于政府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集中资金办大事。
4.改变了资金结算方式,代理银行由先存款后支付改为先支付后清算。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
预算单位必须先在代理银行存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代理银行依据预算单位账户实有资金额度控制单位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性资金在支付行为发生前均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开具支付凭证办理支付业务时,暂不动用财政资金,由代理银行先行垫付,并依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控制单位支出。这种做法,改变了目前资金层层下拨的支付方式,减少了资金流转环节,方便了单位用款。
5.改变了预算执行信息反馈方式,将事后反馈改为实时反馈。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财政资金层层转拨,支付过程不透明,支出信息只能事后层层汇总后才反映出来,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和执行分析提供准确依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等部门通过不同的网络系统进行连接,预算执行信息实时反馈,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乃至社会公众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增加预算执行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了财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6.改变了监督方式,将事后监督改为全过程实时监督。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预算单位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财政资金流经环节过多,对财政资金的支出使用缺乏全过程有效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单位所有资金统统进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代理银行每天反馈的支付信息,实现对每笔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将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对预算单位支出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历时几年多,总的来看,试点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初步建立,资金收付方式日益规范,收付效率明显提高,财政监督明显加强。但离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改革触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再加上对改革的认识不足,使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在分散支付条件下,各部门和单位使用资金时,不受预算硬约束,自主性强,资金存入银行既可生息,又可作为争取项目贷款的条件。改革后,这些好处将不复存在,因此,地方和部门自然会有抵触和阻挠。
认识上的不足主要是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政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存在误解。而事实上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的前提下,取消单位账户,建立单一账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
2.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在资金支付清算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现象。在财政直接支付活动中,预算单位可能会凭借信息优势及较小的风险约束来伪造虚假收款人,提供虚假收款人账户,伪造、变造或提供虚假合同、虚假申请等,一旦违规行为得逞,财政资金由国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划出或转移到非法“收款人”账下。对于财政授权支付而言,风险则更大,预算单位可能会提供虚假收款人账户,骗取或转移财政性资金,或与基层代理银行及有关人员合谋骗取或转移财政性资金。倘若不能有效减少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无法遏制国库集中支付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3.相关的配套改革尚未跟上,成为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的瓶颈。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的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发生重大变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预算法》是1994年通过的,而《国金库条例》则是1985年通过的。随着我国的财政收入制度改革、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许多地方不能适应改革的进程,加上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健全等一些因素,使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缺乏足够的法律制度保证。
三、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一种高效率、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国库集中支付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此项改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使预算单位和相关人员特别是单位领导认识到此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让财务人员熟悉相关政策、程序,预算单位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争取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2.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為了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一是实行财政预算改革,逐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二是要建立支付中心业务结算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为国库集中支付推行提供必要的运行条件。
3.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由于改革前和改革后预算单位帐务处理都有很大的变化。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会计核算、支付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有更多综合素质高、政策水平好的财会人员与之配套,我们必须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地位,规范核算操作。使广大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政策熟悉,了解有关的操作程序,能够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
总之,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所有的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后,财政资金使用将更加规范;预算执行、收支信息更加透明、完整、准确和及时,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增强财政资金的控制和统一调度,为实施财政政策和管理提供了资金运行保证,极大地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长春 .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互联网 . 2006-10-14
[2]杨玉娥 朱海波 . 浅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关系 . 互联网
[3]严索萍 . 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 互联网 . 2008-06-08
[4]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带来的六大变化 . 哈尔滨日报 . 2005-09-08
【学习借鉴美国国库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借鉴学习11-26
对知行中国学习的几点感悟和思考09-15
学习宜川中学课改经验的几点思考高治和08-13
“虎口夺单”培训感悟(可借鉴学习)10-17
《学习借鉴华茂模式发展肉鸡产业》演讲稿12-27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的国际借鉴与思考09-06
借鉴思考12-04
美国绩效审计研究借鉴论文08-11
美国物流的发展及借鉴09-17
借鉴美国经验 破解城管难题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