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原因(精选10篇)
背景及原因 篇1
摘要:“新民歌”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 对于这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及文化现象, 已引起较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但目前还鲜有学者对其进行较深层面的系统理论研究。本人在读研至工作期间一直坚持对其关注和探索, 申请校级课题一项。本文重点是对“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新民歌”的商榷和探讨。
关键词:新民歌,背景,产生原因
一、新民歌
“新民歌”, 产生于二十世纪末, 是一种以“民”为主, 主要采用“民通”的演唱方法;创作上在立足民族风格基础上加进流行、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演出形式上强调商业包装的全方位视听体验的新型歌曲演创形式。
这种歌曲形式, 将民族风格与流行、通俗特征相结合,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现代、时尚、流行、通俗, 具有现代审美取向, 迎合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新的审美心理与需求;它熔文化和商业于一炉, 并开辟了新的市场。这种歌曲形式在现阶段已经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也可以说是现阶段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一种新现象。
“新民歌”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与时俱进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强调“民族性”、“流行性”、“通俗性”、“世界性”和“多样性”。“新民歌”是20世纪末产生的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 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最新阶段, 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风貌、新时尚,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新民歌”的背景及产生原因论析
艺术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艺术的发展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 由此引起了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要;这也决定了艺术市场的需求并对文化传播的方式有所影响。无论是声乐文化领域的消费、传播、流行, 还是声乐文化的交流等等方面, 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上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人们对于声乐审美消费的需求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否, 实际上直接构成了声乐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巨大动力。
(一) 八、九十年代
在二十世纪8 0年代, 社会总体政治、经济水平还不是很高。经过了长时间的文化禁锢, 到8 0年代初、中期, 大陆的文艺景象就像当时的生活水准, 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由于物质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制约, 普通大众的文化艺术消费相对较少, 音乐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比重并不像现在这样大, 音乐在普通大众间的传播也不像现在这样便利。那时, 娱乐设施不全, 视听上的冲击潮也没有到来。录音机是比较时髦的家庭音响设备, CD机、DVD机、MP3等并未像现在这样较普遍的走进了千家万户, 那时音乐主要靠盒式磁带来传播。传统民歌和创作民族声乐作品作为那个年代的流行统治着歌坛。那时,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比较传统、朴素, 电视上浓妆艳抹、黑眼圈、大耳环的演员形象代表了人们那时的审美。正如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的特点一样, 那时歌曲的声音以纯净、传统为主要特点。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歌曲代表。
到了9 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 人们更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和消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音乐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年轻的新一代, 开始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时尚化, 流行通俗音乐, 在这个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站在了带领时尚的前沿, 成为了主流, 并且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音乐结构布局, 甚至有压倒民歌的趋势。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了险境。在歌曲审美方面, 也形成了一定的分野, 民族和通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歌曲界限很大, 占领了两个年龄段的审美领土。
(二) 新民歌时代
2 0世纪末,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年代, 全球工业化愈演愈烈, 由此引起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这是个商品的时代, 是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年代, 市场决定着供需, 是经济和社会的中心, 同时也是引领文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个年代,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以市场为中心在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运作。音乐也同样避免不了市场的选择。在这个高效率、数码产品普及的时代, C D、VCD、DVD、MP3等大量发行, 是音乐传播的重要途径。购买碟片、收藏碟片, 也成了部分现代人的时尚。各类音乐创作和发行也都在迎合市场的需求, 受到市场的制约。
在这个新的年代,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的解放、思想观念的多元, 使人们的审美有了新的要求和更多样的特点, 审美情趣也有了迁移。人们既难忘传统, 又有追求新的时尚的心理倾向。民歌社会即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正以传统艺术的日益消亡为代价追求现代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而现代社会则以对民歌社会的古老艺术的回望来追想业已失去的牧歌时代, 并以此为契机重构都市化过程中疏远甚或遗忘了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 努力形成有文化根基、地方特色和更大认同感的区域文化。1即形成了一种民歌社会的现代情节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节。
特别到了2 1世纪, 民族声乐艺术领域出现了“千人一面”、“千歌一声”的局面。正如2 0 0 6年著名音乐人付林在山城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担当评委时所说, 打开电视机, 不看画面的话, 唱民歌的女歌手, 男歌手都像张也、阎维文……, 风格都很单调;歌词的内容无不是河山、大川、长城。他说, 这种太过规范和程式化的方式, 让民歌变的千人一面, 失去了它原本的个性和多样化, 也失去了听众对它的喜爱。
而此时流行音乐迅猛发展并因其通俗、大众性, 获得了广泛的市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陷入了一个弱势的地位, 不管是传统民歌还是被定义为中国民族唱法的现代创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因其形式和内容上相对单纯, 太过规范和程式化而离大众越来越远, 和流行音乐相比很难有竞争力。另外, 在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如电视、互联网等的大众化, 人们的视野扩大了, 审美情趣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2, 为迎合大众, 流行歌曲在媒体的音乐传播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打开电视,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流行音乐的娱乐报道, 听到的更多的是通俗歌曲, 而民族声乐作品的宣传和推广却有所忽视。3 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喜爱传统的民族唱法的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 能了解当代民族歌曲曲目和演唱者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知道这部分受众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音乐传播中的目标受众群, 他们的缺失无疑将严重影响到中国民歌的发展前途。3通俗音乐、摇滚乐是他们的首选。这部分人的现代审美理念和音乐消费使民族声乐处于一个尴尬、危机的境地。
大众的口味主导着文化市场的发展, 新形势下音乐的创作一定程度上也必须顺应市场的发展。如何适应大众的需求发展创新, 找到出路成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多作曲家和歌手审时度度、把握形势, 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加进新的时尚, 在满足人们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又满足了新鲜的心理需求, 给声乐领域带来了色彩斑斓的活力。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审美的多元化, 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交叉发展的新趋势, 各种演唱形式和歌曲形式互相渗透, 这是传统的一种新发展,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族声乐艺术适应新形式发展, 选择了新的创作理念和表演形式;融合与多元, 使其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民歌”产生并在此得到了自由、迅速的发展, 成为今天舞台上亮丽的风景。“新民歌四小花旦”、新时代“新民歌运动”在此产生。陈思思的《梦入桃花源》、张燕的《月亮女儿》、祖海的新民歌演唱会、汤灿的《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等, 成了这个时代的新时尚。
新民歌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民歌”, 因其时尚、现代等特点, 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成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新民歌”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吸引了很多听众, 获得了很大的群众市场, 是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创新。
三、结语
“新民歌”作为一种新型歌曲演创形式, 是民族声乐艺术与时俱进的一种必然, 很多传统的民歌因其形式的程式化, 不易被现代人理解接受。在现代这个审美观念发展了的年代, 如果传统民歌还是以一种高姿态来面对它的听众的话, 只能是曲高和寡。而经作曲家改编“加工”、用现代元素包装处理的新民歌, 使民歌更通俗异懂, 易于被人们接受, 从而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2 1世纪的今天, 社会一日千里的进步,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物质、精神的东西都在与时俱进。历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的时候, 总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合于历史发展要求的种种新文化。同时, 也在抛弃落后的、跟不上历史发展的东西, 正所谓“适者生存”。传统与现代, 古典与流行, 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民歌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亦不能脱离这种规律。4文化的多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民族声乐艺术只有跟上时代潮流, 才可能进步。
新民歌是新时代的产物, 它既扎根“民族”又跟进时代的特点, 使它有很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新鲜事物, 它的发展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但事实证明这个发展趋势是个必然也必将获得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范秀娟.民歌社会的现代情节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节[J].文艺研究, 2004, (4) :85。
[2].王燕星.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歌的现状和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 2005, 8 (9) :89。
[3].王燕星.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歌的现状和发展[J].集美大学学报, 2005, 8 (9) :90。
[4].谢琳.民歌的困惑[J].艺术探索, 1998, (1) :333。
背景及原因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相应地,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社会心态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开放意识、进取意识、包容意识、理性意识更加强烈。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不好的社会心态,我们每个人应积极去发现、引导使之成为主流。究其原因,剧烈复杂的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心态剧烈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种大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等不良心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跟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追求快`新的,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所以人们都追求速度,效率跟解决方法。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工作、房子、汽车„„适度的压力感时必须的,但是过多过重的压力,就会损伤身心健康,甚至弥漫为群体焦虑。因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压力,调整压力,化压力为前进动力。后果。
3、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法制的不健全,使越来越多的贪污腐败分子、官倒、不法的投机分子一夜暴富,使国人产生了仇富不平衡的心理;生活虽然富裕了,但高额的教育卫生费用,又使国人产生了对将来没有信心的情绪。
4、贫富差距大,造成社会心理失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失衡的贫富差距带来了社会群体的心理冲突。当今社会,人们不合理的仇富心理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贫富差距可能会显著,中下层群体将会出现失落的情绪。
5、急功近利,躁动不安。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急功近利,忽视自己内心的本真,为了功利,有的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当今社会,有的人为了钱,丧尽天良,出售“地沟油”;为了炒作自己,跨过了社会的红线,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我爸是李刚”和“富二代”的肆意炫富,彰显出权贵人物的肆无忌惮;人们为了功利,造成当前中国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食物出现问题等等,昧了良心、丧失了诚信,都是人们急功近利造成的结果。
6、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人们缺少信念,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而受几千年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把道德修养看的很重。但经历近几十年的大是大非后,尤其是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人的眼里,金钱才是处于第一位置,为了金钱,很多人抛弃了道德,最终获取金钱。于是很多人心里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浮躁情绪。大而公的平均主义的失败,也使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对那些假大空的精神、理想失出了信心,没有了理想与信念,有的
只是一切向钱看的心态。
7、人际隔膜,孤独寂寞。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是进城打工,就业安家,每年还有数百万的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想回到家乡,而是在大型城市中寻求发展的空间,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很乱,身旁的都不是朋友,而因为竞争关系,产生很大的隔膜,然后在自己产生焦虑的时候,身边没有可以解决的人,就使焦虑浮躁更加严重。
这一切,都促使国人普遍产生了浮躁的心态。国人这种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也是国人其他不良心态的根源,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最大国人心态问题。社会心态中的焦虑感突出,弱势心里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不同社会阶层、群体都存在特定的压力感,社会不平衡感增强,而导致焦虑。
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不好的社会心态,我们每个人应积极去发现、引导使之成为主流。究其原因,剧烈复杂的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心态剧烈复杂的变化:社会转型,面向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构成了社会心态变化的原因;有关竞争、进取等意识使得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造成了社会心态的失衡,改革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现实压迫使心理出现问题;同时,社会诚信缺失,例如三鹿“毒奶粉”、唐骏“学历门”等不诚信事件进一步加 剧了社会心态的失衡。社会新太影响社会发展,因此,政府以及每一位国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良好社会心态这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必然会助长浮躁之风.要打破这种社会风气,就需要社会个体的点滴努力。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凡成事者,要心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
一、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跟随社会主流心态,发觉社会中存在的病态心态,尽自己应有的一份力规范它,使主流心态发扬光大。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自身存在的病态心态,应该积极努力改正。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生应该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
当代大学生真正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做自己理应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然后,拥有奉献的精神,无论自己的能力大与小,只要奉献自己,对国家、社会、他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当代大学生,真正做自己,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贡献自己,奉献社会,这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心态和心理。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和拥有以上的社会心态,拥有奉献精神,努力做自己,做新时期的接班人,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社会奉献精神的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呢?
一、以和谐心态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内心世界的和谐我们称之为心和,处事通达理性,表现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前我们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起引导建立和谐心态的责任。
二、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素质修养 拥有坚强打不到的内心力量,有自己的一个道德底线与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在面对缤纷复杂的事物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不被那些变态扭曲的社会现实所影响,能都永远微笑面对每一天,拥有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并影响他人,让整个社会充满爱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的一生都是由“组织”决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一般不会对人的进退产生多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人都必须接受市场的筛选,竞争的考验,任何人都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便会被无情地淘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渐适应社会。
四、培养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由于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由于高中阶段“孤军奋战”式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不善于和他人相处。要教育学生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要轻易怀疑他人,甚至轻视、厌恶他人;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强加于人,既乐于助人,也坦然接受别人的情感和帮助。实践证明,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好的心情。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和更多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有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就会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他人,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就会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帮助自己排遣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比较容易转移视线和注意力,不致陷入苦闷而不能自拔。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推广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各种兴趣,促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
对世界,对社会,对周围的人,都应该抱有一种谦虚、冷静、理性的态度,既不能漠不关心,也不可情绪化。
背景及原因 篇3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教师;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58-01
一、高校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过大的工作压力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可能延续到一整天。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反,过度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可见,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是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过多过高的教师角色期望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要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总是期望他的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的好员工。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会给教师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三)不够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这种评价方式只评价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其它众多方面的工作,如教师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式,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四)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劳动价值使教师出现不平衡心理。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而合理的数目来。另一方面,当前一些较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不足,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出现一些抱怨情绪。
二、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个人层面的对策。
1.调整心理状态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人体很有帮助,可以协助机体调节到最好的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遇到问题要做到换位思考,多想积极向上的一面,还应善于倾诉,把心中的不快吐出来。并坚持锻炼,积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活动等。
2.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关系。高校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之外,同时扮演着父母、子女、妻子或者丈夫等多種社会角色。家庭是高校教师情感的港湾,也是高校教师努力奋斗的力量的源泉。当高校教师面临沉重的心理压力时,家庭便是能够给予高校教师温暖与关怀的地方,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的基础之上。只有在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之下,才能使家庭成员以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才能使高校教师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之中化解自己的心理包袱。 因此,家人应该给予高校教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二)学校层面的对策。
1.建立专门的教师心理辅导机构。在减轻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相应的培训和辅导,在学校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要的是要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相应的培训和辅导,包括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
2.提高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完善高校激励机制。高校应该从激励角度出发,提供多元化的奖励机制,满足高校教师对追求自我发展的的需求。如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外出调研考察机会以及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困难,全面关注高校教师多元化的需求,解决高校教师在家庭、住房方面的后顾之忧,并通过提供各种激励因素进而提高高校教师的满意水平,满足高校教师的精神追求需要和自我成长发展需要。
同时,高校应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年轻的高校教师应该为其提供较多的再教育和学习、发展机会,满足其对于事业的偏好与追求;对于中年教师,则应注重于帮助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中年教师因为家庭所带来的主要心理压力;对于临近退休的高校教师,则应该积极帮助其解决即将退休时所面临的退休养老问题。总而言之,高校应该加强与高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达到激励效果的最优化。
(三)社会层面的对策。重视高校教师心理需求,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对高校教师往往抱有较高的社会期望值,认为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比较少、工作压力小、社会地位高、接受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进而不大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首先应该正确、客观地看待高校教师,应该将其看作普通的社会成员,以平常人的眼光看待高校教师,改变高校教师是“万能”的这一错误的认识,应该给与高校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王青.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4).
[2]余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发展性研究的评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3 (04).
[3]郭俊.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心理调适[J].南都学坛,2013 (02).
[4]吕部,部宗茂,陈伟.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13 (03).
[5]喻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09).
背景及原因 篇4
西周末期是“礼崩乐坏”发生的第一个导火线时期, 此时的礼乐只是受到了局部的破坏, 而到了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程度便开始逐渐加深, 特别是在战国后期, 整个礼乐制度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礼崩乐坏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
(一) 西周社会大体情况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 为巩固其统治, 在国都附近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周朝的分封制使得诸侯国的建立成为周王室御外的屏障, 也为统治者的治理提供便利, 但也为后来的诸侯争霸、逾越王权埋下了隐患。西周以善农耕而闻名, 因此, 周的农业十分发达, 种植的粮食品种繁多, 基本包括了后世所有的基本品种, 而铸造、丝织等其他方面也很发达。经济上发展, 政治上稳定, 于是周王朝建立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在周朝, 统治阶级大致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阶层, 各个阶层在使用的音乐和舞蹈方面, 以及仪仗队等各个领域, 方方面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各种乐器使用权利的规定也是严苛的, 有些乐器只有天子可以享用, 诸侯大夫如果享用便是越礼, 而对于乐器乐师的数量同样也有着严格的限制。
(二) 春秋时期的由盛而衰
随着昭王即位后就开始对外用兵, 其子穆王除对外大规模用兵之外, 还对内加强镇压, 增重刑罚, “作甫刑, 分墨、剔、膜、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对外夷狄戎的征战掠夺, 对国内民众的搜刮伤害, 引起内外的不满, 所以昭穆之时, 虽然疆土有所扩大, 但其统治地位却己经开始走下坡路。在这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虽发动过几次战争, 但都是无力回天, 最终西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春秋时期, 群雄并起, 天子势衰, 诸侯国之间兵戎纷乱, 社会矛盾激化, 违礼、僭礼之事层出不穷, 礼制的权威遭到严重的挑战。虽然礼与乐在一定程度上有破坏和变质, 但并没有完全崩坏, 失去作用。
(三) 战国社会大体情况
礼乐制度经过了两次大的摧残和动荡之后, 在战国时期, 礼乐制度遭到了极大的崩坏。首先, 从大量的考古发现能够看出, 这一时期是商周的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过渡期, 出土文物中既有大量青铜器皿, 也有为数不少的铁器制品, 这一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王室与诸侯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改变, 并逐渐出现了周室王权衰落, 各诸侯国竞相称霸的局面。其次, 此时的礼乐制度已经不是一种治理国家、感化人民的工具, 而是一种权力利益的象征。
二、礼崩乐坏的原因
(一) 王室的衰微
西周末期周王的统治不断受到外族的侵扰, 而王室内部各阶级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周王朝面临着即将灭亡的危害。而面对这种灾难的时候, 各阶级的统治者却无动于衷。由于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土地经常赏赐给诸侯, 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就越来越少了。诸侯各国则通过战争、开辟荒地等手段, 使自己占领的疆土不断扩大。各国的诸侯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不能与他们的权力相适应, 为了使自己达到实力与权力的统一, 各国逐渐走上了争霸之路。首先, 郑庄公向周王室权威发出挑战, 郑庄公偷偷派人割了周王室的麦子并且不再定期朝拜周天子。郑公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周礼》对诸侯的规定, 诸侯各国有义务向天子进贡。而后周王室却又在 “繻葛之战”中败北, 从此周天子威信扫地, 王室逐渐衰微。
(二) 诸侯对特权的追求
“周郑交质”事件是周王室东迁之后衰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前至高无上的周王室能和诸侯国达成如此平等的契约, 这本身就是因为自身地位下降, 能力衰弱到无法再凌驾于诸侯之上。此后的“繻葛之战”周王的失败更是让自身的权威受到了致命一击。从此, 在诸侯眼里, 周王室仅仅是一具空壳, 并无实际的权力。而此时各诸侯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势力都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和周王室比肩。然而各诸侯国野心在极度膨胀之下欲求不满, 想要进一步得到《周礼》中所规范的只有周王室可以独享的特权。
三、结语
西周作为礼乐制度最为强盛的阶段, 礼与乐都为当时的国家、社会以及人民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随着王室的逐渐衰微, 各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增强, 最终在春秋战国时, 礼乐完全崩坏。礼的崩坏使周王室再无权威之力, 各诸侯国可以随意扩展疆土, 周王朝对诸侯国失去制约, 原本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出现混乱。而乐的破坏更为严重, 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次大浩劫。
摘要: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 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 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礼与乐的相互融合, 并且逐渐走向规模化、制度化, 是古代中国奴隶制度起源最初的根本特点。各阶级的统治者利用不同形式的歌曲舞蹈表演来规定礼仪的等级, 从而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然而, 这种秩序井然的制度, 到春秋战国时期, 发生了质的转变。
关键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室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
[2]李笑梅.春秋战国音乐思想浅谈[J].山东大学学报, 1992.
背景及原因 篇5
关键词:古筝;古装剧;背景音乐;原因
0 序言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现考古已有上千年历史。直到现在,古筝还在不停地延续与发展。在现代人拍摄的电视剧中,古筝也被作为常用乐器出现在电视剧背景音乐、配乐或者插曲中。在许多热播的古装电视剧中,古筝参与演奏的剧目十分之多。古筝的伴奏让背景乐曲整体感觉都与剧中人物表现、场景氛围有着各种契合点,让观众体会到了故事与音乐的完美统一,给电视剧增光添彩。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在电视剧中作为衬托影视作品的背景载体,背景音乐的选择关系到整部作品的完整性。不同的电视剧体裁,配乐是不同的,其中古装剧的配乐是完全不同于现代剧的。古装剧的配乐为了迎合时代感,营造出民族特色,作曲人在作品中会使用民族乐器伴奏,通过选择合适的民族器乐演奏来突出场景特点、故事情节。而作曲者在对中国民族乐器的选择中,古筝往往是作曲者经常使用的器乐之一。
1 古筝的自身条件分析
1.1 古筝的形制
在背景音乐中,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音色的乐器,从而达到背景音乐的作用,完成创作目的。古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自身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古筝的音色整体来说是典雅、优美、高洁、委婉动听的。
在古筝的整体造型中,音箱的体积,也成为其音色特点的一大推手。古筝的音箱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可以算是比较大型的,音箱产生的持久共鸣使其音色饱满,悠长。古筝弹奏起来,或清风徐来,或抑扬顿挫,或金戈铁马,或侠骨柔情。在古代剧中,浓情蜜意的亲昵,娇羞低语的青涩,战马奔腾的激烈,或者刀戟相向的决裂都可以用古筝的音色充分地展现出来。
不同的古筝也会在音色上形成差异。首先古筝箱体的选择有桐木、楠木、红木等;有整木挖制的古筝,也有拼板古筝;筝弦有丝弦、钢弦、金属尼龙弦等。不同的制筝方法、箱体材料,琴弦原料等等制作出来的筝在演奏时音色上都能给人不同的听觉感受,对剧情的烘托有着不同的诠释,为背景音乐的创作者提供多种选择。
在古装电视剧中,树林、河畔、庭院都是主要场景,而对于这些场景,不仅需要一般的音乐烘托,也需要通过特定音色、特定旋律、特定节奏赋予画面特有的美感,使观众不再独立于故事画面之外而能置身于情境之中,产生对电视剧的认同感。古筝音色特有的华丽感,能够在描绘气氛场景的情况下同时感染人的听觉器官,使人不知不觉中产生与剧中相同的体验。在古装剧中,由于场景的多样性,对乐器有许多要求。一些小型的传统乐器的音色是无法表现出场景既大气又充满古韵的感觉的。古筝的音色恰巧可以两者兼具,既能用饱满的音色铺满整个画面又能用悠远持久的音符延伸到下个镜头,不余空白感。在古装剧《笑傲江湖》中,多处使用了古筝演奏。在山林流水之间,古筝音色的饱满和绵延感会更好的刻画出景色特点,突出人景合一,表现男主人公寓情于景、豪放的特性,其悠长饱满的音色可以在表现原有剧情的基础上深化剧情。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即使古筝作为伴奏乐器,零星地出现在一个背景音乐中,它也可以凭借音色的卓越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清脆的花指,几个跳动的拨弦,便能把观众代入到清朝深宫之中。
1.2 古筝的音域
现代常用演奏筝是21根弦,音域包括四个八度,高音可以达到小字三组的d3,低音是大字组的D。如此大的跨度对于配乐者来说,单纯利用古筝创作出的背景音乐也会很有张力。在背景音乐中,激烈与沉寂、忧伤与欣喜、失落与幸福,小桥流水与名山大川等等,这些除了用不同音色作为背景音乐来表现古装剧的故事情节与画面感,更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音域表现出来。作为古筝,它的音域跨度足可以驾驭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感表达,渲染不同的情景,将作者要表现的意境很好的烘托并展现出来。另外,由于音域的较宽,作曲人在古筝上的创作力不会受太多限制,从而根据剧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不受音域局限的符合作品的背景音乐,相信古筝对每个创作古装剧背景音乐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抛弃的选择。
2 多样性
2.1 古筝曲的多样性
古往今来的演奏者一直致力于古筝曲的演奏和创作,各流派的传统筝曲流传广泛,近现代新创作的古筝曲数量也有很大提升,还有改编自其他乐器的曲目,如《梅花三弄》《广陵散》等。不只在数量上,还在筝曲体裁上体现出类型的多样性,有叙事类、抒情类、写景类、心理描写类等。古筝既可以演奏古韵丰盈的古曲,也可以演奏不同体裁的现代曲子。这些作品中,有很多都可以不经改编,完整的搬运或者直接剪裁一乐段,插入古装电视剧之中,不会显得突兀,反而是能够很好地契合古装剧的特点。古筝曲之所以能够完全拿来即用,正是因为古筝曲的数量可以满足电视剧不同场景的需求,配乐者根据剧情在已有的古筝曲目中就可以轻松选择到与其相匹配的音乐,既节省了创作时间还可以恰如其分的贴切剧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2.2 古筝演奏指法的多样性
电视配乐者会多次在古筝上做文章,除了上面论述的曲目的多样性可以满足电视剧的要求之外,还包括古筝演奏法的多样性也能为之添色,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古筝演奏法的多样,曲目的多样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古筝右手的指法有勾、托、抹、劈、打、花、撮、摇等,而左手的指法有揉、按、颤、泛等。多样的演奏法可以满足演奏不同曲目的方式要求。一部古装电视剧要有几百甚至是几千个场景片段组成,对于每个片段的背景音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剧中清新淡雅的场面,简单清亮的音乐会比较适合,这时古筝的勾托抹等指法可以演奏出干净、清亮的乐曲感觉;惊险刺激的场面,厚重激烈的音乐比较适合,古筝的多和弦弹奏、扫弦、刮奏等技法演奏出来的音乐感觉会比较适合等。除了左、右手各自指法的多样性能够展现音乐特色,不同的指法组合也可以表现出剧中人物或细腻或复杂的情感以及复杂的剧中场景。另外,甚至有将古筝的指法无章法搭配,制造出旋律节奏不定,强弱不一的多变效果,从而呈现出紧张、惶恐、悬疑的微妙感。
3 古筝的时代感
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筝来说演绎古装电视剧应是相得益彰,但是对于现代人运用古筝音乐来作为古装剧的背景音乐,既要尽可能做到历史感的重现,也要根据观众的接受程度,不能让电视剧固化呆板,这也是对传统乐器的表达能力提出了一个要求——既能充满古典味又能体现现代感。这就需要充满历史感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背景音乐。任何一个音乐品种的艺术特色,既要有传承性,又要伴随时代的进程、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古筝就具有这一特征。许久以来,古筝的延续传承与不断创新让古筝适应了现代人、现代物的要求,古筝既可以弹奏纯正的古曲也可以弹奏当代创(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作的现代乐曲。
古筝的时代适应力是跟随时代的发展,从中获得的新鲜血液,最终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创新可以一直为古筝注入新的活力,从而适应、立足于时代。在古筝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时代的人物、形象、故事,塑造更鲜明更具有现实代表性的音乐形象。所以每个时代保留的古筝曲目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而当代古筝所创造的曲目也都有明显的当代特征,不管是描写新中国幸福生活的《幸福渠水到俺村》,还是讲述少数民族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亦或柔情赞美的《茉莉芬芳》,无一不深深烙印时代的特点,且与时代也无违和感。古筝能够这么完美地演奏出时代感的曲子,除了创作者对音乐深深的热爱,还有对古筝的不断发展创新。现在的古筝创作不仅是停留在传统的民乐特点上,还融入了许多当代的新理念。每一部古装剧所呈现的都是新的故事情节、新的人物定位,就好像新的时代特征一样,古筝完全有能力驾驭。将此优点运用到古装剧的背景音乐中,似乎能达到配乐者对背景音乐与场景“一对一”的要求。在古装武侠剧中,配乐者可以为了斗武的场景,要求演奏员即兴创作特定的古筝曲,充分发挥古筝各方面的优势,完美的表现出了武侠情境中复杂的局面,视听统一。如此开放的创作格局,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作曲人的创作意图,对于电视配乐者来讲也是很吸引人的地方。
今时今日正因为古筝的与时俱进,古筝的古典之美与时代审美相统一,让古筝在众多传统乐器中能显得格外突出,为其在古装剧背景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增加了砝码。
4 结语
中国古筝音乐有几千年的历史根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碰撞、汲取、沉淀,具有深刻的内涵文化和意境之美。古筝弹奏出的歌曲可以阴柔抒情、雅致委婉;也可以激情澎湃、震人心神;亦可以恬静平淡、静如流水。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情景描写、人物剖白都可以用古筝独特的情调演奏出来。各种古筝曲也就富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此全面的表达能力也就是为什么古筝在古装剧背景音乐中不管是作为主要乐器或是伴奏乐器经常出现的原因,不管是古筝古曲亦或是现代古筝曲都可以达到作曲人想要的效果。古筝音色的优美,音域的宽广,给创作者带来奇异的灵感和无限的遐思。由于古筝的音色、音域的特殊,古筝在抒发情感的表现上非常突出,古筝曲也就充满了色彩,在剧中可以充分调动故事情节,引导观众情绪。在古装剧电视剧中,运用古筝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首先可以更好地突出古装剧的整体时代定位。古筝作为中国最古典的乐器之一,故在古装电视剧中,为了体现故事的历史背景,其本身就是很好的说服力。再加之古筝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中,能够适应社会的新理念,创作具有社会特征的曲子,使其作品与其本身都具有强大的时代感。随着古筝的不断进步,古筝曲的不断丰富,与电视剧这一新鲜产物相结合,两者既能获得彼此所需,更能把功能发挥到最大值。古筝曲在古装电视剧中,契合故事,烘托剧情,深化情感,把背景音乐对于电视剧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相信随着现代电视产业的发展,古装电视剧的产量也会大大提升,古筝作为古装电视剧背景音乐的常客,也一定会随其共同进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罗晓东.电视商业短片背景音乐的选择与运用初探[J].东南传播,2010(4):140-141.
[2]邹俊杰.背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完形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9):12-13.
背景及原因 篇6
1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
1.1 道德败坏
在电算化背景下,部分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利欲熏心,道德丧失,为满足一己私利,放弃道德底线,沦为金钱、权利的奴隶,利用职权方便,私自挪用、贪污或私吞公款等,知法犯法,监守自盗,给国家及单位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2 专业素质低下
部分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学历普遍较低,入职前没有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且入职后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不熟悉工作流程,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及相关理论知识。此外,一些老会计虽然专业技能丰富,但缺乏上进心,对新技术认识不足,按部就班,极大降低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1.3 观念淡薄
在当前职业机制中,会计人员始终控制着利益中心,并对其进行管理。但部分会计人员观念淡薄,当发生利益时,为违法行为打开“方便之门”,徇私舞弊,监守自盗。在部分企业中,会计人员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与企业互相包庇,发生利益问题时,会计人员就会舍弃职业道德,在企业授意下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1.4 诚信丧失
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在电算化背景下,部分企业经常出现会计师在独立审计业务时,背弃公正客观的准则,向有关部门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比如,较为严重的“深圳原野”及“银广夏”事件,极大损害我国会计人员的信誉,对我国市场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阻碍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巨大信誉危机。
1.5 监督弱化
会计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人员往往只注重其核算职能,忽视监督职能。其次,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会因为失去救济保护而不敢履行职责,从而导致监督能力弱化。最后,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违规事件屡禁不止。
2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
2.1 市场经济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普遍遵从等价交换原则,并将其植入精神中,唯利是图的心理严重。会计作为各利益的分配者,做好利益分配十分重要。但由于会计与金钱密不可分,容易使会计人员形成拜金主义思想,破坏会计人员的道德底线。若对会计人员监督不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会使会计人员失去固有的判断力,盲目追求当前利益,违背会计基本原则,为一己私利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职业道德彻底沦丧。
2.2 管理制度的纰漏
(1)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的纰漏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制约其行为的有效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过程中,必须遵从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并贯穿整个会计活动过程。尽管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纰漏, 且管理育人疏于管理,很难制约并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导致其自我意识淡薄,形成“不知法犯法”的尴尬局面。
(2)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国家利益往往监督控制单位经济活动,但在局部地区,内部审计不到位,且疏于监督,没有能力对其部门进行财务检查,很难为内部会计提供相应制度支持,使会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此外,个别企业负责人为一己私利,密谋授意甚至强令威胁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信息,会计人员为防止被解雇,迫于压力,不得不参与造假。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及惩处不严厉也会使会计人员铤而走险,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目前,相应法律法规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制度需求,而又没有新政策的依据,无法处罚违法行为。
2.3 教育的弊端
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疏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人格存在缺陷。员工入职后,企业也普遍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注重会计核算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
2.4 员工个人原因
受诸多因素影响,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部分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专业技能较低,业务能力及自制能力差,缺乏相应法律常识,不能坚守道德底线等,从而拉低会计人员的整体道德素养。
3 结 语
会计是经济重心的主要分配管理者,为有效保障经济,必须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管理规范,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素养,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平稳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迎来空前绝后的发展势潮。但同时,各种弊病也随之而来,例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发生质变,严重影响会计职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本文旨在阐述电算化背景下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多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背景及原因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环境,背景音乐,阅读理解,多通道信息整合
有研究者认为,背景音乐作为多媒体阅读学习中广泛运用的听觉要素,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影响(丁俊霞,2010)。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就多媒体阅读学习中背景音乐的影响效应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但目前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关于背景音乐下的阅读理解效应,主要有以下观点。
1 音乐对阅读理解的促进效应及理论模型
当代部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背景音乐对学习任务具有促进作用(吴爱兰,1998;Rickard,2005;钱颖,2006;许建辉,2007;李洪玉,2006)。丁俊霞(2010)对多媒体教学中背景音乐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学生在不同音乐条件下阅读理解成绩、认知负荷不同,研究结果支持唤醒理论模型。
唤醒模型 (arousal theory) 认为,个体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处于一定的唤醒水平,不同强度的刺激下个体的唤醒水平不同。当刺激强度适当时,处于最佳唤醒状态,从而达到任务完成的最佳绩效水平 (Yerkes& Dodson, 1908)。研究表明,背景音乐对阅读者的唤醒主要表现在生理与情绪等方面(钱颖,2006;许建辉,2007)。有研究者认为,音乐能够改变个体的情绪唤醒水平及生理激活程度。Roger,Johansson等研究者(2012)使用眼动技术,考察不同喜好程度背景音乐下个体阅读理解成绩、眼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较不喜欢的背景音乐条件,被试在喜爱的背景音乐下,阅读成绩较高,瞳孔直径较大,正性情绪唤醒较强。还有研究认为,音乐不仅引起个体情绪状态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个体的生理激活水平,神经生物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Rickard等研究者(2005)通过神经生物学和动物研究探讨音乐对认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音乐能够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提高任务完成的绩效。
2 音乐对阅读理解的阻碍效应及理论模型
另一些研究结果认为,多媒体环境中的背景音乐会阻碍认知任务的完成,对阅读理解具有干扰作用(陈丹、隋雪,2008;李卫华,2008;李宁宁,2006;刘玥,2012;Thompson,2011)。
支持认知资源有限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背景音乐对认知任务的阻碍效应是认知资源有限造成的(Carretti et al.,2009; Kintsch et al., 1978; 陈丹 & 隋雪,2008)。Kahneman 1973年提出的中枢容量有限理论认为,中枢执行系统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认知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该任务是否分配到足够的认知资源。Derrick 1989年研究表明,高信息量背景音乐条件下阅读理解成绩较低信息量背景音乐条件差。由此表明,在学习及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信息量越大,则对教育教学的干扰越大。陈丹、隋雪等(2008)采用眼动技术探讨了背景音乐对阅读理解即时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景音乐对被试的阅读过程产生了干扰作用,较无音乐条件,被试在背景音乐条件下阅读速度较低。且眼动数据表明,背景音乐条件下被试心理负荷增大、注视广度减小、阅读效率降低。有研究者认为背景音乐占用阅读理解所需的认知资源,因而阻碍阅读理解的完成。
3 音乐与阅读理解的视听整合效应
视听整合,是指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合并为统一知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刘强 ,2010)。支持视听整合理论的研究者认为,阅读与音乐加工都为复杂的认知过程,二者虽有其特定的领域特征和单独的加工系统,但在语言与音乐在结构以及时序敏感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性(Lerdahl,1983;Patel,2003;Drake,2001),音乐与语言某些特征的加工可能存在重叠的认知加工过程及机制,视觉、听觉同时呈现时的言语感知现象是一有别于单一通道加工的过程,应揭示其特殊的发生机制及规律。Alais和Burr(2004)研究表明,视听刺激联合呈现的加工结果要优于刺激单独呈现时的结果。其他研究也证明了不同感觉通道信息间存在最优化整合模型使认知加工效果最优 (Knill,2003;Vande,1999;Van Beers et al.,1999)。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当背景音乐与阅读的语调、韵律协调一致时,听觉呈现的背景音乐信息与视觉呈现的阅读信息间达到最优化整合时,阅读理解绩效可达到最优水平(Richards,2000)。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唤醒理论与认知资源有限理论分别解释了背景音乐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个体唤醒水平和认知资源占用的影响效应,但两种理论都难以单独解释音乐与阅读理解同时呈现时的加工过程及机制。近年来,部分研究者提出,唤醒理论与认知有限理论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都有可能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发挥作用,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两种机制体现的优势度不同(Thompson,2011)。背景音乐下认知学习的潜在代价是消耗认知资源,而益处为积极情绪的诱发及良好觉醒水平的唤醒,当认知资源有限效应大于情绪唤醒效应时,表现为阻碍阅读任务的完成;而当情绪唤醒效应优于认知资源有限效应时,表现出对认知任务完成的促进作用;当二者的效应在整体上平衡时,表现出无影响效应并不意味着其影响作用完全不存在,而是促进作用与干扰作用的抵消平衡(Thompson,2011)。视听整 合理论则结合了主体特点、背景音乐性质与阅读材料性质对该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为音乐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认为,要了解多媒体教学中背景音乐对阅读的影响,应重视在有背景音乐条件下完成阅读理解的视听整合效应。
4.2 未来研究展望
背景及原因 篇8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很多, 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设计不够完善;征地补偿不够合理, 农民利益受损, 引发农民不满;全国社保基金未实现统筹, 社保未实现并轨, 失地农民社保标准偏低等。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农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首先是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理念还不够坚定。从整体社会来说, 农民是最应受到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 最先考虑的应该是也必须是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国家和政府应把失地农民的民生问题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等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考虑。那种征地图省事、要地不要人, 经济上一次性补偿的做法, 从根本上说是未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问题, 未把失地农民真正当做城市化、工业化的主体。有的同志缺乏换位思考, 往往居高临下, 自认为帮助农民, 忽视了农民的主观需求和行为意愿, 导致层次分割、沟通不畅、考虑不周。
(二) 农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制度缺陷。一是我国在土地流转中, 没有及时修订原有的土地承包办法, 没有形成土地流转和征收的完整制度体系, 特别是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土地权利制度、评估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新市民社会融入机制如社区管理机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就业保障制度和困难居民救济机制等。二是从历史上看, 户籍制度造成中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 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权利不明确, 自然造成土地征收时政府和开发商拿大头农民拿小头的现象, 农民养老保障不能优先考虑, 养老基金不能在土地补偿中以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固定提取出来, 无法保证养老保障金拨付渠道畅通, 足额到位。三是养老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规模巨大的养老保障基金目前按规定只可以买公债或存入银行, 这就造成利息偏低, 无法实现保值增值, 甚至因CPI上涨而缩水。而如果用社会保障基金买股票则由于国内股票市场不成熟, 在委托管理时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 容易引发经济、社会连锁而剧烈的反应。
(三) 有的地方在土地流转中有法不依, 执行规定不够到位, 造成流转过程中随意性较强, 流转不规范。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图省事, 把拆迁工作委托给开发公司负责。拆迁商为了抓进度、争效益, 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超低补偿、野蛮拆迁、民怨颇多, 遗留问题严重。
(四) 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土地流转背景下, 当前对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存在重钱重物重经济因素, 忽视农民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影响等非经济因素。城市居民喜欢社会养老, 而来自于农村的居民更喜欢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因此, 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便因文化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二、土地流转背景下河北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若干建议
(一) 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出发, 本着互助共济、包容增长的原则, 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保障体系。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情况来看, 养老体系和养老标准差别很大。瑞典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 政府保证每个老人每月至少有7, 600克朗 (约合人民币7, 300元) 的养老保证金, 足以使其乐享晚年生活;而新西兰则实行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 凡是在新西兰住满10年, 年龄达到65岁的居民, 都可以申请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5%的养老金, 足以保证老年人过上有保障、有质量的生活;而在新加坡、香港, 虽然政府有一定养老金补贴, 但更多地依靠年轻时个人积累的养老金。相比较来讲, 智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机制, 在人员上实现了养老保障社会成员全覆盖, 在经济上实现了养老资金的保险增值,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也实现了社会稳定, 从而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国民需求及资本市场相匹配的养老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目前中国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分配不公问题, 最大的难点是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必须充分考虑到为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村、农民们。在土地流转条件下, 他们面临更加突出的生存、发展、养老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是对农民在多年的实际付出和应有回报之间的历史欠账, 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
(二) 统筹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明晰土地权利,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提高补偿标准, 把农民真正包括在土地流转整体补偿体系之内。失地农民应该拥有流转土地更大比例的财产收益权。在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使用权归承包人的情况下, 土地流转时往往考虑承包人的有限使用权的补偿, 而对集体所有权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 认为凡是集体的都是国家的, 既是国家的, 也就与失地农民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在城镇集体企业改制时, 我们却看到企业破产或改制时首先要考虑好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 也就是说职工拥有企业资产处置权时的一定利益分配权, 而不是全部由政府拿走。同理, 处于土地流转状态下的农民也不应是仅仅得到承包土地数年而标准不高的有限补偿, 起码土地增值收益应纳入正常补偿范围。
2.统筹考虑失地农民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制度, 在土地补偿时提高现有的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我国土地补偿标准为所征地块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 而安置补助费是4~6倍, 显然农民不愿意接受。应该以市场价进行土地征购或流转, 然后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失地农民补偿, 以解决失地农民今后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再就业培训和融入新市民社会等发展问题以及年老后的社会保障等问题。目前在土地补偿中, 上级和地方政府可获得大约50~60%左右的收益, 开发商可获得30%左右的收益, 而村集体一般为10%, 到失地农民手中最后只占5%左右。
3.要通过修改土地承包法或出台地方法规等方式。明确规定各地必须建立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 提取标准根据失地农民生活、就业、社区活动及养老保障的基本需要进行测算, 根据有关地区的经验, 不低于土地补偿费的20%。
4.逐渐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市居民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差别, 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国家根据GDP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 使被保障人员生活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同步提高。
(三) 建立科学的养老金管理模式。政府组建专业养老保障基金运营机构, 构建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科学管理模式, 实现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是社会养老保障的主体, 从指导思想、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到资金投入等具体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主体作用, 这可以保证社会保障的公益性质。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障事业中分别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个体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 像瑞士、新西兰那样的高福利社会我们还不具有那样的综合实力, 但也不能搞完全依赖个人缴费的保险方式, 那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相符的。对于规模庞大的养老保障基金, 政府有责任通过专业养老保障基金运营机构实现其科学管理, 满足社会保险事业需要。专业化养老基金运营部门, 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办法既实现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又能降低养老保障基金风险, 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 改善土地流转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其它措施。
1.政府通过多种渠道, 了解失地农民的愿望与需求, 从而在制订土地流转政策时更加切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除了街道、社区及乡镇政府等基层领导要多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外, 还可以在地方的人大、政协两会代表中增加农民代表比例, 包括基层干部、致富能人、居民代表、农民工代表等。
2.逐步打破户籍制度, 完善农民权益。使农民首先是失地农民在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就业以及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参与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使其从政治、经济、社会多角度尽快融入市民社会, 从本质上完成城镇化过程。
3.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种养老形式。要构建以政府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互助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面对我国不断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实际情况, 政府要尽早大力建设国家养老机构及设施, 承担起社会养老的主体责任;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制定社会养老准入制度, 制订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及收费标准,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工作, 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养老需求;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力量, 支持他们开办社区公益养老事业, 减轻政府养老压力;考虑本国传统文化、风俗等实际, 对一些乐于家庭养老的社会成员可以采取政府支持、社区协助、民间互助的家庭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要实行与社会GDP水平同步增长的城乡一致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标准。
4.对尚未进入社会养老范围的失地农民, 要通过技能培训, 提高其再就业能力, 为其创造更多的再就业机会。通过单位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障金, 为退休后提高养老金提取标准, 提高养老水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2].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素而有很大差异。二、土地流转背景下河北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若干建议 (一) 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出发, 本着互助共济、包容增长的原则, 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保障体系。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情况来看, 养老体系和养老标准差别很大。瑞典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 政府保证每个老人每月至少有7, 600克朗 (约合人民币7, 300元) 的养老保证金, 足以使其乐享晚年生活;而新西兰则实行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 凡是在新西兰住满10年, 年龄达到65岁的居民, 都可以申请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5%的养老金, 足以保证老年人过上有保障、有质量的生活;而在新加坡、香港, 虽然政府有一定养老金补贴, 但更多地依靠年轻时个人积累的养老金。相比较来讲, 智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机制, 在人员上实现了养老保障社会成员全覆盖, 在经济上实现了养老资金的保险增值,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也实现了社会稳定, 从而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国民需求及资本市场相匹配的养老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目前中国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分配不公问题, 最大的难点是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必须充分考虑到为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村、农民们。在土地流转条件下, 他们面临更加突出的生存、发展、养老保障等突出民生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是对农民在多年的实际付出和应有回报之间的历史欠账, 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 (二) 统筹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明晰土地权利,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提高补偿标准, 把农民真正包括在土地流转整体补偿体系之内。失地农民应该拥有流转土地更大比例的财产收益权。在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使用权归承包人的情况下, 土地流转时往往考虑承包人的有限使用权的补偿, 而对集体所有权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 认为凡是集体的都是国家的, 既是国家的, 也就与失地农民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在城镇集体企业改制时, 我们却看到企业破产或改制时首先要考虑好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 也就是说职工拥有企业资产处置权时的一定利益分配权, 而不是全部由政府拿走。同理, 处于土地流转状态下的农民也不应是仅仅得到承包土地数年而标准不高的有限补偿, 起码土地增值收益应纳入正常补偿范围。
[2].统筹考虑失地农民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制度, 在土地补偿时提高现有的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我国土地补偿标准为所征地块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 而安置补助费是4~6倍, 显然农民不愿意接受。应该以市场价进行土地征购或流转, 然后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失地农民补偿, 以解决失地农民今后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再就业培训和融入新市民社会等发展问题以及年老后的社会保障等问题。目前在土地补偿中, 上级和地方政府可获得大约50~60%左右的收益, 开发商可获得30%左右的收益, 而村集体一般为10%, 到失地农民手中最后只占5%左右。
[3].要通过修改土地承包法或出台地方法规等方式。明确规定各地必须建立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 提取标准根据失地农民生活、就业、社区活动及养老保障的基本需要进行测算, 根据有关地区的经验, 不低于土地补偿费的20%。
[4].逐渐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市居民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差别, 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国家根据GDP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 使被保障人员生活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同步提高。 (三) 建立科学的养老金管理模式。政府组建专业养老保障基金运营机构, 构建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科学管理模式, 实现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是社会养老保障的主体, 从指导思想、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到资金投入等具体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主体作用, 这可以保证社会保障的公益性质。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障事业中分别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个体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 像瑞士、新西兰那样的高福利社会我们还不具有那样的综合实力, 但也不能搞完全依赖个人缴费的保险方式, 那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相符的。对于规模庞大的养老保障基金, 政府有责任通过专业养老保障基金运营机构实现其科学管理, 满足社会保险事业需要。专业化养老基金运营部门, 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办法既实现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又能降低养老保障基金风险, 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 改善土地流转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其它措施。
[1].政府通过多种渠道, 了解失地农民的愿望与需求, 从而在制订土地流转政策时更加切合失地农民的实际。除了街道、社区及乡镇政府等基层领导要多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外, 还可以在地方的人大、政协两会代表中增加农民代表比例, 包括基层干部、致富能人、居民代表、农民工代表等。
[2].逐步打破户籍制度, 完善农民权益。使农民首先是失地农民在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就业以及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参与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使其从政治、经济、社会多角度尽快融入市民社会, 从本质上完成城镇化过程。
[3].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种养老形式。要构建以政府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互助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面对我国不断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实际情况, 政府要尽早大力建设国家养老机构及设施, 承担起社会养老的主体责任;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制定社会养老准入制度, 制订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及收费标准,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工作, 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养老需求;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力量, 支持他们开办社区公益养老事业, 减轻政府养老压力;考虑本国传统文化、风俗等实际, 对一些乐于家庭养老的社会成员可以采取政府支持、社区协助、民间互助的家庭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要实行与社会GDP水平同步增长的城乡一致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标准。
背景及原因 篇9
一、汇率无法解释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近年来,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国会议员以及利益集团声称中国政府操纵汇率, 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 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因此, 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压, 要求人民币升值。其还指责其他国家进行“汇率倾销”、“汇率补贴”, 强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 这并不是头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 美国就曾经逼迫日元、德国马克升值。那么, 汇率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吗?事实证明, 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并不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从理论上说, 汇率变化能调节贸易不平衡。如果美国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相当于美元贬值) ,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美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但是, 汇率并不是影响贸易平衡的惟一因素, 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历史上看, 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 却很难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元相对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但美国的贸易逆差却呈上升趋势。即便美国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升值, 也仅仅只是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的出口, 不能改变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从美国与日本、德国的贸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美国通过1985年的“广场协议”, 迫使日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在3年内从250:1上升到120:1, 日元升值幅度可谓不小, 但这并没有扭转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局面, 贸易逆差维持了一段时间平稳以后, 继续呈上升趋势。1989年美日贸易逆差额为525亿美元, 2007年则上升到868亿美元。美德贸易也是如此。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元相对于德国马克以及后来代替了德国马克的欧元都处于波浪式贬值中, 而美国对德贸易逆差1991年为56亿美元, 2008年达到451亿美元。可见, 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不是汇率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也不例外,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而扩大。1994年, 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时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8.70。汇改后,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直处于升值过程中, 到2005年为1:8.28。2005年, 我国进一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次性升值2%。此后, 人民币继续升值, 当前已经突破1:6.80。而在此期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在扩大, 从1994年的3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268亿美元。把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归结为中国操纵汇率, 实在缺乏说服力。
二、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出现了工业空洞化
美国对外贸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一直为顺差, 为何今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有学者认为, 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了。的确, 由于二战后欧洲恢复、日本崛起, 美国相对衰落了, 尤其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减弱, 这一观点似乎能够解释现实。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欧洲、日本, 但贸易逆差却进一步增大, 对此“美国衰退论”就很难解释。
当今世界, 国际贸易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增加, 但货物贸易 (主要是制造业产品) 依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约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因此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反映的不是美国整体经济的衰弱, 而是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制造业的相对萎缩。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际分工逐步深化。在此之前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原材料、能源等初级产品, 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甚至产品内分工转变。大量制造业从最发达国家转移到中等发达国家, 再进一步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很多产品的生产中, 形成了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 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即使那些高科技或高资本密集度的产品, 也往往不再单独由发达国家生产, 而是将生产过程分解, 高技术的核心零部件或需要高技术的生产环节在发达国家生产, 低技术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的组装在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在国际分工深化的过程中,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如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玩具业等, 转移到其他国家, 而且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 如钢铁业、汽车业、石化产业、电子产品和家电制造业等, 也逐步向国外转移。美国的制造业总体萎缩, 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目前只有约12%, 远远低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 (42%) 、韩国 (25%) 、越南 (21%) , 也低于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21%) 、德国 (23%) 、英国 (18%) 、加拿大 (17%) 、意大利 (17%) 等。与此同时, 美国的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教育、卫生等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例明显提高。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把美国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称为“工业空洞化”现象。美国工业的空洞化, 必然导致相关制造业的出口萎缩, 形成贸易逆差。
美国的“工业空洞化”是国际分工深化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经济已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 第三产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这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研发队伍和技术创新能力, 它在制造业的众多领域依然具有领先的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有很大比例是由美国企业和美国资本控制的, 其品牌、核心技术、销售渠道依然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更何况, 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不能光看制造业, 美国拥有以金融业、信用评级业、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强大服务业, 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制造业。
三、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元霸权
美国的贸易逆差与其高消费率 (或低储蓄率) 也有密切的关系。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 美国的消费率高达80%以上, 是主要西方国家中最高的。在美国, 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居民借钱消费非常容易, 大多数居民很少储蓄。而美国政府更是借钱消费的榜样, 它在向本国老百姓借钱的同时, 还通过出售国债向其他国家借钱消费, 因而美国政府长期存在巨额财政赤字。由于美国生产的商品不能满足国内消费, 需要大量进口, 从而加大了贸易赤字。当然, 美国的高消费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贸易逆差。消费率高的国家在西方也有不少, 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都在80%左右, 仅略低于美国, 它们都没有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 为何只有美国产生这么大的贸易逆差?再加上贸易逆差又会形成对外国的负债, 从1985年起, 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对于一般的经济体而言, 负债总是要还的, 负债多了, 国家信用就会受损, 美国之所以能够背负数额如此巨大的债务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制下, 美国根本不用偿还外债, 巨额贸易逆差反映的是美元霸权。
上世纪70年代初,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 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却进一步得到强化, 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埋下了祸根。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居于国际主要货币地位, 与黄金直接挂钩, 而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是以黄金为基础的, 美国不能随意发行美元, 因此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一方面要求美国保持美元坚挺, 不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另一方面, 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又要求美国有贸易逆差, 以向其他国家输出美元, 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在美国拥有应付各国兑换的足够黄金储备, 且其经济实力足以支持各国对美元信心的情况下, “特里芬难题”并不突出, 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维持20余年的原因。但随着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 其国际收支趋向恶化, 各国对美元信心不足, 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 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1971年, 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美元, 美国宣布放弃美元“金本位制”,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一方面由于没有其他货币能够替代美元, 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货币体系依然在美国主导下确立, 所以美元并未丧失国际货币的地位。相反, 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 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货币霸权, 美国在享受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种种好处的同时, 却没有承担稳定美元币值的义务。
滥用美元霸权使美国具有不断扩大贸易逆差的动力。美元与黄金脱钩后, 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稳定, 需要更多美元作为储备, 这就要求各国更多地出口产品以换取美元。而美国作为美元的发行国, 却不需要拥有外汇储备, 也不需要为其贸易逆差买单, 只要开动印刷机, 印出花花绿绿的纸币交给其他国家就可以了。当然, 这会带来美元的贬值, 但这种贬值带来的害处并非由美国承担。货币贬值必然导致利益的再分配, 得益的是发行国。因此美国人很少储蓄, 而是借钱消费, 从美元贬值中得到好处。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实际上由那些积攒美元储备的国家承担了。试想, 如果40年前某个国家通过对美国出口得到了35亿美元, 那么当时它能从美国换取1亿盎司的黄金;但如果它把这些美元一直作为外汇储备储存着, 现在只能购买0.03亿盎司的黄金。那些相当于0.97亿盎司的黄金的价值被后来发行的美元所稀释, 被美国无偿占有了。持续40年且数额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是无法承受的;但对于美国来说, 付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印刷费, 而在货币电子化后, 甚至连这笔费用也省去了。因此, 贸易逆差对于美国来说, 更像是免费的午餐。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能有动力降低财政赤字和消费水平, 以减少贸易逆差吗?
可见, 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 并非什么“中国操纵汇率”导致, 而是美国主导下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 是美元霸权及美国滥用这种霸权的必然结果。正如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010年3月14日发表的文章所说, 面对金融危机,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 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美国对货币的操纵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 近年来它一直在通过让美元贬值降低其外债的价值。
四、中国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 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近29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近2.87万亿美元, 其中出口从136亿美元上升到1.58万亿美元, 扩大了100多倍。与此同时, 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逆差变为顺差, 并且顺差额持续扩大。2008年, 中国贸易顺差为2954.6亿美元,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出口额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 而美国限制自由贸易。
中国的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与国际分工深化、世界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有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西方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 (投资成本、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以及各种风险等) 最低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消除各种投资障碍, 鼓励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各级政府更是大力招商引资, 制定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中国政治、社会稳定,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市场潜力巨大, 是当前全球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地。截至2009年, 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跨国公司500强中有90%以上对中国进行了投资。这些外资企业一方面利用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也大量出口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的扩大,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外资企业出口贸易的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 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2008年, 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7.8%。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领域, 即机电产品领域, 占我国贸易顺差近70%;外资企业采取的主要贸易方式, 即加工贸易, 顺差达到2967.78亿美元, 已超过我国整体贸易顺差。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的事实表明, 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 发达国家不仅把其生产能力转移到了中国, 而且把出口能力也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 也是中国创造了良好投资环境的结果。
中国并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更没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不断地取消和放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限制。可以说, 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推进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过程。今天, 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且成为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政府对出口的干预已经很少, 因为中国出口的市场主体是外资企业和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 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是政府干预最少的企业。而在西方国家, 从事出口的主要是大型垄断企业, 政府更容易采取各种出口支持政策。从这一点来看, 中国出口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比西方国家更高。也正是因为中国出口企业过于分散, 竞争过于自由和激烈, 相互压价, 导致中国出口价格偏低, 给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口实。
中国对美贸易出现巨额顺差主要是因为进口不足, 但这并不是中国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分析中国的进口结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 在普通制成品方面, 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 不可能大量进口, 需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稀缺的矿产资源, 以及一部分适合“先富起来”的人消费的高档奢侈品。对于高档奢侈品的进口, 中国政府没有太多的限制, 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而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矿产资源的进口方面, 中国却受到发达国家的种种限制甚至刁难。例如, 中国一旦增加矿产资源的进口, 西方国家就指责中国制造资源紧张, 抬高国际市场上资源尤其是能源的价格。再如, 中国到其他国家进行矿产开发的投资, 这本身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保持全球矿产资源的供求平衡, 也有利于中国扩大进口, 但西方国家却经常借此挑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煽动当地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以阻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对于高科技产品, 西方国家则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 规定种类繁多的高科技产品不能出口到中国。有学者计算, 如果美国放松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将能使中国增加进口约1000亿美元, 从而大大削减中美贸易顺差。可见, 中国并没有追求贸易顺差, 恰恰是某些发达国家实行各种贸易和投资限制, 沿袭“冷战”思维, 导致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
五、美国为何总在经贸问题上指责中国
美国在贸易问题、汇率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退一步讲, 即使美国提出的无理要求都得到满足, 中国的出口受到很大压缩, 但只要美国维持美元霸权, 其贸易逆差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政客们不可能不懂其中的道理, 但他们依然以此指责中国, 就是因为他们要借此实现对内、对外的双重目的。
对内是转移国内矛盾, 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地位。美国走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其经济出现虚拟化, 这对于金融垄断资本攫取利润是有利的, 但工业的空洞化会使产业工人的就业机会减少, 出现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现象。因此, 美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缓慢,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从1979年到2005年, 美国最富裕的1%的人口税后收入增加了176%, 最富裕的20%的人口收入增加了69%, 处于中等收入的60%的人口收入增加了20%, 而收入最低的20%人口收入只增加了6%;1979年美国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是最穷的20%人口收入的大约8倍, 目前已上升到近15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必然激化美国国内矛盾。尤其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的失业率上升, 使矛盾更加突出。把普通劳动者的视线转移到国外, 让失业者误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中国人抢走, 无疑是美国政客们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手段。而在民众面前显示自己在努力把“饭碗”从中国人手中夺回来, 在他们看来是最“理性”的, 也最能骗得民众的选票。因此, 一到大选, 或者经济出现困难, 美国的政客们都会拿中美贸易问题说事。
对外是遏制中国发展, 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显然不希望世界舞台上出现一个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更何况, 中国还是个世界上人口最多, 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美国遏制中国是全面的, 但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遏制中国发展。美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它的制造业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 它不从中国进口, 也要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因此, 美国即使减少进口中国的产品, 也不可能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就业。对此, 美国人应该很清楚。美国的政客们在贸易问题上指责中国, 目的很明显, 那就是要丑化中国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 使得各国对中国的发展存在戒心, 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存在戒心, 从而减少对中国的投资和进口, 遏制中国发展。从这一点来看, 美国的策略并非没有效果。在它的示范下, 不少国家都对中国采取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 使中国企业深受其害。最近十多年来, 中国已成为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不仅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而且占世界反倾销调查案总数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背景及原因 篇10
学业失败就是指在同一年龄段中, 在相同的教育条件下, 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不能提高, 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首先要对新课改背景下导致学生学业失败的各种因素, 进行归因分析, 明确其根源, 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古浪县3所高中学校各2个普通班和重点班, 年级为高一、高二学生,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发下问卷726份, 回收问卷700份, 全部为有效答卷。本调查学生素质层面广, 数据反馈真实可信。问卷中一级指标中自控主观因素包括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与策略、学习兴趣等;非自控客观因素包括学校教育方式不科学、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等。每一个方面都从2—5个角度进行考察, 限于篇幅的原因, 文中只列举了部分问题示例。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发现高中化学学科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自控主观因素
自控主观因素是指以学生主观意识活动为主的, 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就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努力、个人能力、学习策略、对化学的兴趣、意志品质等。
1.无论是普通班还是重点班有58%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影响化学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的努力, 可见个人的努力非常重要, 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很多的不足。
2.大约有1/3的学业失败的学生认为能力不足是影响其学业成败的第二位因素。长期的学业失败, 导致这部分化学学习困难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缺乏自信心, 更缺乏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低下, 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失败时, 他们缺乏恒心和毅力, 总是采取退缩和放弃的态度, 而不是满腔热情地应对挑战, 如此造成了恶性循环。这部分学生实际上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归结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属于“能力型”的不良归因倾向。
3.大约不到1/3的学生将学习策略列为影响学业成败的第三因素。如问卷中对学习策略方面的调查。
问题1:学习化学你有完成下面的工作吗?
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偶尔预习, 重点班的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整理笔记、纠错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班。但对于预习、复习、整理笔记这些工作, 无论是普通班还是重点班都要进一步加强。
问题2:遇到化学难题你会A.先思考, 实在不会了再去问同学、老师。B.稍微有点难度就向别人救助。C.直接跳过。
我们分析调查结果得到:普通班有46.2%的学生会先思考, 实在不会了再去问同学、老师, 38.3%的学生稍微有点难度就向别人救助, 15.5%的学生会直接跳过, 而重点班有74.5%的学生会先思考, 实在不会了再去问同学、老师, 17.3%的学生会稍微有点难度就向别人救助, 6%的学生会直接跳过。结果表明重点班的学生比较喜欢独立思考, 而普通班的学生对化学钻研得比较少, 遇到问题容易选择逃避。
(二) 非自控客观因素
非自控客观因素是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先天因素和外部因素, 并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能克服和改变的因素。它包括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和学校教育方式不良等方面。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不属于本文探讨的内容。
在非自控客观因素的调查中, 分别有52%和27%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学习困难的因素有学科特点和教材的原因、教师的原因。
1.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及教材的原因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 以形象思维为主, 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 还有定量分析, 更侧重抽象思维, 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 进度加快。如“物质的量”“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知识理论性强, 抽象程度高, 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新课程新教材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大, 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 学科的知识点多。在综合过程中, 由于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大, 学生在许多知识点在衔接上就会有疏漏, 造成知识链接上的“脱链”。
2.教师的原因
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 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 就开快车, 抓进度。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 摸着石头过河,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知识内容的深广度的把握缺乏经验, 处理教学内容时困难重重, 力不从心。有的教师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 对化学知识的教学面面俱到, 课堂容量大、学生思考时间少, 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 教师搞题海战术, 随意加大训练的难度, 使学生负担过重, 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因此在教师的原因下, 学生学习不适应, 对化学也就感到困难。普通班的学生选择这一因素的比例更高。
3.家庭环境的原因
接近1/4的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将其视为影响学习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说明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会辐射到学生的学校教育中, 影响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及其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高中化学学业失败的学生在对自己的行为因果的知觉中, 除个别方面存在着归因偏差, 如“能力型”不良归因倾向外, 在其他因素的归因中认知还是比较积极的, 如影响化学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的努力、学习策略等。但化学教学仍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注意引导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 让他们认识到纠错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 引导教育这部分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帮助他们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重视和欣赏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尽量创造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有计划地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子女成才的规律, 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 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 向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书籍。
此外, 由于知识的不断变化, 有的学生比较适合的学习内容, 对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因此学业失败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学习进度的进行, 会产生一些新的学业失败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抓反复和反复抓, 防止出现新的这类学生。
由于化学学业失败学生的归因研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在这一调查研究过程中, 我们的研究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此外,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如认知因素, 包括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等等。这对学生化学学业失败的归因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造成学业失败的原因, 并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其体验成功学习, 从而有利于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摘要:笔者及其课题组采用调查法对比分析, 探求新课改背景下导致高中学生化学学科学业失败的各种因素, 并进行归因分析, 明确其根源, 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业失败,归因分析,自控主观因素,非自控客观因素
参考文献
[1]何春梅.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王后雄.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差生转化策略[J].化学教育, 2003 (11) .
【背景及原因】推荐阅读:
背景及意义11-23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05-30
设计的背景及意义07-13
袁枚《所见》译文及创作背景09-20
《陋室铭》创作背景及文言知识08-26
气烧石灰窑原理及背景07-06
四块玉.叹世诗背景及译文10-20
《滕王阁序》背景及内容解析07-03
大语文教育内涵及提出背景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