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及后果(精选9篇)
原因及后果 篇1
应收款项, 又称结算资产,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因医疗服务或其他款项往来而发生的债权, 包括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医疗款, 是指应收医院门诊病人和已经出院的住院病人所发生的医药费用和其他应收未收的医药费用。其他应收款, 是指除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近几年来, 全国卫生部门医院尤其是应收款项不能收回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而形成坏账。
1 应收款项形成的原因
导致应收款项形成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医院抢救"110"、"120和群众送来而无法确认病人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债务单位撤消, 确实无法追回的款项;债务人死亡, 确实无法追还的债务;因病致贫, 造成生活十分困难, 长期无偿还能力所欠下的医疗费用;单位发生重大灾害、伤亡重大, 单位无力支付医药费用的。
2 应收账款沉积造成的后果
2.1 增加医院资金占用, 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率, 使医院效益下降。
2.2 虚增医院当期业务收支结余, 增加了医院的风险成本。
2.3 容易造成医院资产不实, 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医院总资产实质与形式将不一致。
2.4 加速了医院的现金流出。
3 强化应收款项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为防止坏账的发生, 应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 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形式。
3.1 对抢救无主病人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发生的医疗欠费, 应申请当地政府给于补助。
3.2 对恶意逃债、治愈后逃跑的病人和以医疗纠纷为借口、长期住在医院不出院的病人, 要走司法途径、请求法院给予法律支持。
3.3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病人医疗欠费, 报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在"坏账准备"帐户中核销。
3.4 强化应收款项的管理, 减少应收款的发生和漏洞的存在。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病人住院时, 住院处要根据病情收足住院押金;二是住院处结算员要及时结算住院病人医药费。三是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四是建立责任制。五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六是一旦发生出院病人欠费, 医院要组织人力积极催要并做好记录, 否则超过两年, 丧失法律时效, 就会造成坏账损失。
3.5 另外, 医院也应制订相关的制度规定, 对于那些特殊困难病人给予一定的关爱, 鼓励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 开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套餐"供病人自愿选择。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好的社会效益, 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原因及后果 篇2
核工业主要由核燃料工业、核反应堆工业、核动力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以及辐射工业等部分组成,其重点还是核动力反应堆和核武器研制。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产品或废物失控,就有可能引起核泄漏。散布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直接污染空气、土壤、水和动植物且难以清除,也可直接照射或污染或间接地进入人体。由于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难以清除和辐射对人体存在致癌效应、促癌效应和遗传效应,所以对经济生活、社会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核事故,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及人体健康,均造成很大影响和不良后果。
一、核泄漏的主要原因
导致核泄漏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人为因素和技术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等几大类。
1、背景
当今世界上有众多的民用、军用核设施正在运转,生产、库存着大量的核燃料和核武器。目前,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着近500座核电机组在运营中。估计已有二三十个国家已经掌握了核技术,有些国家还在研制核武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3万多枚核弹头。在世界各地分布着数百万枚放射源,其中,就有数量可观的闲置或退役或报废源储存在废物库。此外,地下或海里储存了成千上万吨的高活性放射性废物。核动力卫星也有可能掉下来污染环境。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如核实验、不正当利用核或辐射的恶意行为,核和辐射恐怖、操作失误等使辐射源失控而造成的辐射事故较多。
核实验是一种故意扩散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的行为。几十年来,有核国家已在空中、地下或水下进行了近2000次核实验。一个小型核炸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能够污染方圆几百公里,千吨级核炸弹产生的放射性大约需要一个月才逐渐沉积下来,污染几千公里。超级热核弹,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沉积到地面,污染半个地球。在地下或水下进行的核试验将大面积污染土壤和水。
不正当利用是用放射性物质危害他人或进行恐怖活动,破坏核设施等恶意行为。
操作失误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直接导致的灾难。
2、技术原因
核和辐射技术是年轻的学科,核电站的真正应用也就经历了半个世纪,很多方面的技术也不太成熟。现在虽然因此,免不了出现一些技术问题。1979年3月28日凌晨4点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哩岛压水堆核电站2号反应堆的燃料元件熔化事故。还有英国温斯凯尔军用反应堆泄露事故也是技术原因引起的。
3、自然力量导致
地震、火灾、洪水、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雪崩、泥石流以及引力作用核动力卫星或航天器坠毁等自然力量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或失控。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9级地震和海啸引起的宫城地区第一核电站几个机组的核泄漏就是由备用电源无法使用,从而冷却系统无法工作,导致堆芯过热造成的。
4、管理不善如巴西高亚那事故就是由废弃治疗机的137Cs源丢失后被破裂造成的。人们辐射危害认识不足或根本不了解,把发出蓝色光的137Cs粉末分发给亲朋好友,涂抹在嘴唇、眉毛甚至涂抹在食品上食用等,最终导致。也有不法分子走私核物质等。
二、核物质扩散的主要途径
除了核战争、核实验、核恐怖等放射性物质扩散污染外,反应堆泄漏事件波及面较大。因为它的用途比较多,可以用来生产一些核燃料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又可以用于做核物理、辐射化学、放射生物学、工程物理学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以及微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利用堆内核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用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或作为潜水艇以及其他舰船的动力等。
反应堆产生大量的裂变产物,现在所能利用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正常运行中产生的中子、γ、β、轫致辐射、淹没辐射和内转换电子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在反应堆内生成的气体放射性核素85Kr、133Xe、131I、41Ar、3H和14C等,只对某些区域的工作人员、维修人员和辐射防护人员产生一些以外照射为主的照射,而对外界不会有辐射影响。但是,裂变反应失去控制就很可能引起爆炸。
由于反应堆体用的水、气、控制棒、传动系统、中子注量率、参数监视系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都是自动控制的,所以操作失控事故很少。而且燃料元件自身缺陷引起的事故就更少。燃料元件的包壳破裂或烧结、熔化的事故较多,主要是由失水或冷却剂通道阻塞引起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则引起核泄漏,造成污染环境和公众受照。
1、由空气扩散
包围地球的大气层的低层是对流层,其高度在赤道上空距海平面约16公里、两极地区约8公里,云、风、雨等一切天气变化都发生这一层。在对流层顶的下面赤道附近南北两个半球存在着以时速800公里自西向东吹的非常强劲而稳定的两股迂回弯曲路线的风。当这股风的某一气团离开路线向南或向北移动时,由于科里奥利效应在北半球引起沿顺时针方向的旋风、而在南半球引起沿逆时针方向的旋风,即台风或飓风。它们对低层气团的运动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事故情况下,泄漏的裂变产物在空气中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或气载物质,随着气流蔓延,所到之处对居民全身的外照射,以及吸入被污染的空气造成的内照射。
2、由土壤扩散
核泄漏对土壤的直接渗透是局部的、扩散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地下水的扩散却不能忽视,地下水是岩石和土壤层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扩散介质。在地下水中3H的迁移速度与水流速度相同,90Sr较慢、137Cs则通常被土壤所吸附。而大气中放射性灰尘的沉降则是广泛的,70%以上的90Sr分布在0—8㎝土壤表层中,向下层仍有分布。而137Cs则100%地聚集在0—6㎝的土壤表层,不向下层土壤移动,尤其是在质地较细的草甸土中,100%地积累在1㎝的最表层中。沉积在地表上的放射性尘埃对居民造成的外照射,还通过食入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中的蔬菜、粮食、水果以及食入污染植物动物肉和奶等生物链及食物链进入人体。
3、由水扩散
进入海洋、湖泊、江河等水体的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各有其特点。放射性污染物在海洋中主要以水平方向扩散为主,在垂直方向上通常保持在一定的厚度层内,因此垂直扩散则较缓慢。由于在海洋中存在着宽约80公里、深约0.8公里、每小时以6.4公里的速度沿着赤道朝正东方向运行数千公里的一股又细又直的克里威尔海流;以及科里奥利效应引起的在北半球的大洋中的海流是沿顺时针方向绕一个大圈运行的,而在南半球的大洋中则是沿逆时针方向;此外,海底还存在着从南冰洋和北冰洋流向赤道的环流等,所以,进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与湖泊、江河等水体中扩散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风的作用海洋表面10—200米深度的水层中放射性物质的扩散迅速而完全且均匀。在不同的海域水平扩散速度每天约为5—140公里不等,而垂直扩散速度为30—60米或更慢。
河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在平流作用下沿水流方向迁移的同时,在湍流的作用下与水流垂直方向也扩散。放射性污染物首先在垂直方向上混合均匀,然后再横向混合均匀,先被吸附在悬浮的固体颗粒上,而后再一同沉降到河底。由河流携带的污染物质首先在河口附近随淡水在表层流动,然后在湍流和潮流的作用下进入海湾并滞留较长时间,有的可达一年以上。所以,放射性物质多沉积在海岸一带,此后向海洋扩散并流入外海。
一般情况下,湖水流速缓慢,污染物在湖泊中的停滞时间可能比海湾还要长。湖泊中的放射性水平与污染物的浓度、停滞时间、湖泊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深浅有关。
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以后,有一部分将被水生物吸收。大部分水生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和解吸都相当快,也相当完全。因此,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能储积在水生植物,从而又增加了水生动物的体内放射性含量,这是人类食物链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4、植物中的分布
植物主要从大气和水及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摄取放射性核素。大气中放射性核素随灰尘、雨水沉降到植物地上部分,其中少量可溶部分被植物吸收;而其余部分则附着在植物表面,在风雨作用下落到地表后,从土壤中通过根部吸收再转移到植物地上部分。137Cs被植物叶部吸收程度比90Sr大。植物从土壤中摄取放射性核素的程度,取决于核素的化学形式、植物新陈代谢过程对这种核素的需要程度及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鍶多、铯次之,而鈈少。草本植物放射性核素含量,春季生长期最高、开花结穗或结实期下降、秋季再上升。砂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量高。地衣对大气中各种微量元素有高度的浓集作用。131I容易被植物直接吸收,当生长旺盛的牧草被污染时,将引起牛奶中131I含量显著升高。禾谷类在抽穗期至成熟期,附着在果穗表面的放射性核素一部分转移到籽实中。多年生植物对放射性核素有较高的累积量。海洋植物对Mn、Zn、Fe、I、Ce、Pu及Zr—Nb的浓集能力强。各类淡水植物中,以单细胞藻的浓集能力最强。一般情况下淡水高等植物浓集232Th比226Ra和238U更多些。在淡水中藻、丝藻类放射性含量比高等植物高、水生植物比水生动物高。
5、动物体内的分布
空气、水和植物的放射性污染,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进入动物机体,并在体内蓄积。此外,土地污染程度的不同,同样也影响着动物群体对放射性核素的积累。放射性核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放射性核素在动物种群生存环境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的类型、动物种系及其生物学特征、动物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层以及放射性核素的化学性质。在鱼、两栖类、爬虫和哺乳动物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有很大差别。不同纲的动物也表现了放射性核素积累水平的明显差别。90Sr在不同种动物体内积累的差别可能主要取决于它们不同的寿命和矿物质代谢作用的特点。长期在核企业附近放牧的牛羊,其体内含有相当数量的放射性核素,其中最危害的主要是90Sr。90Sr在反刍动物骨骼中的积累基本上取决于动物的种和生长龄。对90Sr积累最多的是幼龄动物骨组织和肌肉,绵羊骨中比山羊骨中积累稍高些。另外,山羊肌肉中的积累量比绵羊肉的为多。牛对90Sr摄入量明显地取决于植物群落类型、饲料成分及饲料地的利用情况。在天然草甸上放牧的牛,90Sr摄入量比其他方式饲养的牛高出1.3~4.4倍,奶中的90Sr含量也高40%左右。
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对碘等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浓集能力,而甲壳动物则对钴的浓集能力较强。蛤、牡蛎、扇贝和一些蟹类,能浓集较大量的90Sr,主要分布在虾蟹等的贝壳等硬组织内。60Co一般浓集于海产品的可食用组织内。鱼类中90Sr主要分布在骨和鳞中。
6、人体中的分布
人体重量的99.95%是由氧、碳、氢、氮、磷、钾、钠、钙、氯、镁、铁等12种元素构成的,其他还有氟、铬、锌、锰、铜、碘、钴、钼和硒等,但含量较低;而人体血液则含有约60余种元素。人体及其血液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与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十分相似,人与自然的这种统一、平衡关系是保持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以不同的途径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或器官中。
吸入的放射性物质,除有一部分直接被呼出外,其余的则在呼吸系统的各段沉积下来。其中一部分直接进入体液,另一部分由粘液—纤毛转移到消化道被吸收后剩余部分将进入体液。
食入的放射性物质如果是非转移性的,则其中大部分将通过胃肠道随粪便排出。如果是转移性的,那么大部分将主要由小肠吸收而进入体液。此外,吸入的放射性物质由气管排出后被咽下也是一种食入途径。
渗入皮肤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透过皮下组织后被吸收而进入体液。从呼吸道和胃肠道转移到体液的放射性核素中,未沉积的那一部分核素则通过肾、肝、肠、皮肤或肺,随尿、粪便、汗或呼出气排出体外。体液中的放射性核素一部分通过肾、肝、肠、皮肤或肺排出,其余的将沉积在它所亲和的那个器官中。也有少数重要的放射性物质,是全身均匀分布的。放射性核素沉积的组织和器官,本身就像一个放射源,不尽受到它本身的放射性核素的照射,而且同时还受到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核素的照射。由于各种核素的化学形式及性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代谢等原因,并非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而是表现出互相各自具有不同的亲和力。
进入体内的3H和137Cs等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全身各器官或组织中。137Cs在摄入的早期体内各器官或组织中的滞留有些差异,但到10天后,分布便基本呈均匀态,约80%沉积在肌肉、8%在骨骼中。成人体内137Cs的有效半减期一般为50—200天,儿童较短,新生儿为10天。232Th等则90%沉积于肝脏,可导致肝癌。90Sr、239Pu等核素主要蓄积在骨骼内,放出的β粒子或α粒子的持续性照射可诱发骨肉瘤。由于锶的化学性质近于钙,属于极毒类放射性同位素,进入骨骼后代谢很慢,在体内呆大半辈子,无法排出。聚集到一定浓度后可能引起白血病和癌症。238U、106Ru等放射性核素主要分布在肾,它们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131I主要沉积在甲状腺,半衰期为7.6天,可引起甲状腺癌。但是,比χ、γ射线外照射引起甲状腺癌的1/3到1/5。一般成人体内碘含量约11㎎,甲状腺中含10㎎。
三、核泄漏的主要的后果
核泄漏导致的后果与泄漏方式、量和范围以及环境情况、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引起潜伏期较长的癌症为主的恶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以及人们心理恐慌和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1、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 较大的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后果,无论是在持续时间上还是在波及范围上都比它直接照射产生的后果更严重。严重核泄漏事故的清除处理,非短时间内可结束,有的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象137Se、90Sr、239Pu较长寿命的核素,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恐怕200年也难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了广泛的地区放射性污染,气载放射性物质通过风力、雨水等各种传播途径,迅速扩散到苏联西部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事故地点周围30公里范围成了死亡地带。
2、引起有害的辐射生物效应 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控制放射性物质扩散很难,可引起受照者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伤等近期效应;也可诱发可怕的癌症或恶性肿瘤等持久的威胁健康和生命的远期效应;还导致破坏遗传基因、先天性遗传性,引起后代死亡或各种疾病等遗传效应。核试验的经验教训确认早期落下灰可引起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明显增加甲状腺癌特别是对儿童的诱发率。因此,辐射的远期效应,特别是致癌和遗传效应,要进行数十年甚至终生观察才能作出科学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波及到的地区约10万人进行了人工流产。从理论上来讲,核辐射对人体机能的损害可以在人体内潜伏40年以上。
事故发生后,短期内危害较大的核裂变产物是131I,受照的主要器官是甲状腺;事故后,较长时间内污染环境的核裂变产物是137Cs和90Sr等,受照的主要部位是人体全身和骨髓。
3、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较大的核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为处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前苏联政府动用了全苏必要的科学、技术及经济方面的应变力量。还有7000多个辐射实验室、防疫站及各类科研和实际工作机构,在前苏联境内进行辐射监测。控制和消除事故后果,及救助居民的工作、应急措施与恢复工作,共动用了60余万人。其中就有1964个医疗分队,22000余名各类医务人员,1200多名大学生和1600余名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许多辐射安全专家。还动用了野战部队及防化、工程兵、通讯兵、军用气象部门及运输汽车、飞机等苏军兵力就近34万人。撤走近12万居民外,为保证牲畜和牛奶免受放射性污染,还动用了几千台卡车将事故点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10万多头牛运往污染较轻的地区。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已经超过数千亿美元。事故善后工作,特别是辐射远期效应的研究仍在继续。可见核事故救援及善后工作,要投入的力量是巨大的。
4、对公众的社会心理影响更大
几次重大核事故的经验证明,核事故也可造成很大社会心理影响,引起人群心理紊乱、焦虑、恐慌和长期慢性心理应激。这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效应,其危害可能比辐射本身导致的后果更严重。由于核武器首次直接用于战争,已经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和后果;已经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军用核事故一般不公开其影响和后果,公众对核和辐射事件特别忧虑。这种害怕心理导致以精神、消化及泌尿等系统的心理应激综合症,并演变为焦虑、自我意识障碍及尿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等慢性心理应激综合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由于社会心理效应,出现大部分人员有应激、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及精神或植物神经紊乱等,甚至还出现了射线恐怖症。还出现了心情不安、纪律松散、易受刺激,借助酒、镇静剂或麻醉剂等摆脱不安情绪、无组织、无计划地自发逃离或企图离开污染区,有的则疏散后偷偷回来居住, 生活在核污染区。对有关辐射情况的报道特别关注,但又对某些报道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所谓的隐性恐慌症。由于害怕辐射对胎儿的不利影响,人工流产数明显增加,对自身和亲人尤其是婴儿的健康多疑,总认为健康状况恶化,担心长肿瘤;同时,调查表明,事故最重要的健康影响是心理应急,最苦恼的人是居住在离核电站附近又有学龄前儿童的母亲。事故中心地区人员自发逃离,有些人无计划地四处投奔亲友,大量人争购火车票和飞机票,造成交通拥挤及社会混乱;人们盲目提取存款,有的银行开门仅2小时就已将款提空,加重了紧张气氛;宗教意识也以多种形式活跃起来。有些临国也受影响,争先抢购粮食和其他食品,盲目使用碘剂和抗辐射药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社会心理影响,事故后果对公众的精神压力大,心理损伤重,社会心理效应强烈,持续时间还要长。
5、公众对核和辐射的重新审视
核事故和核泄露等事件使人们重新审视核电与核设施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在美国,核武器试验引起长期的公众恐惧和社会动荡,并对政府进行谴责,包括诉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进一步促使公众对国家的其他核设施的安全及辐射影响更加关注。公众对政府核能政策的支持率明显降低,反核力量增强。从而公众对政府失去了信任,在事故期间对政府的号召、报道根本就不相信,只相信医务人员说服的尴尬局面。事故造成了公众不信任政府和本国科学家的不利局面,甚至把事故的发生及善后处理措施等,作为攻击政府的借口和手段,加剧了政治上的动荡与不安。
三、公众应急防护的一般措施
对周围居民来说,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的依据是辐射监测情报。应根据不同的辐射水平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如果环境辐射水平低于通常的限制水平时,就不必采取防护措施。如果环境辐射水平达到或者超过所规定的警报水平时,就应当迅速通知周围居民关闭门窗,这可以使居民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到1/5;或者通知居民执行撤离计划。
1、自我防护方法
空气有放射性污染时,屋外人员可利用口罩、手帕、毛巾、纸等捂住口鼻,对呼吸道进行防护,可使吸入的放射性核素所致剂量减少到1/10。日常服装、雨衣、帽子、头巾、手套和靴子等也可防止或减少体表污染。回去后脱下衣物装好袋以免污染扩散,也便于日后进行污染监测或处理,然后迅速淋浴冲澡、更换衣服后尽快撤离。室内人员可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可降低吸入放射性核素剂量2倍,减少体内污染,也可降低沉降放射性核素外照射1/2~1/10,几个小时后要通风。在2天以内可防止的剂量为10 mSv,但不超过12——24小时。
2、服用稳定性碘保护甲状腺
成人一次服用100㎎稳定性碘碘(相当于130㎎KI或170㎎KIO3),一般在5~30分钟内就可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大约在一周后对碘的吸收恢复正常。在摄入放射性碘前6个小时服用,效果100%;同时服用效果90%;摄入后6小时给药,可使甲状腺剂量减少约50%;摄入后12小时给药,预期防护效果很小;24小时后给药,已基本没有防护效果。
碘化钾(KI)可以减少放射性碘同位素进入甲状腺。少数人可能有过敏反应。130㎎碘化钾(KI)相当于100㎎稳定性碘,每日1次、大约服用一周,但不要超过10次。碘化钾有效期较长,必要时可事先保存使用。事故之前要服用碘化钾,可以使131I在甲状腺内的沉积量减少。服用30mg碘化钾大约需要2小时后才能完全封闭甲状腺。服用100mg碘化钾30分钟后就可以完全封闭甲状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服用碘化钾250mg,连续服用8天,这可以使甲状腺受131I的照射剂量减少到1%。
碘酸钾(KIO3)也可以减少放射性碘同位素进入甲状腺。170㎎碘酸钾相当于100㎎稳定性碘。碘酸钾的有效期也较长。
在没有稳定性碘碘、碘化钾或碘酸钾的情况下,含碘药品或食品如碘含片、卢氏液及海带等代替,或用碘酒涂抹皮肤,也可取得一定的防护效果。
3、撤离
从核泄漏现场迅速撤离是避免或减少各种途径照射的最有效的防护对策。在不长于1周的期间内可临时撤离,当一周内累积剂量有可能超过50—100mSv时应考虑撤离,并迁到更好一些的居住设施内。当遭受已沉降的放射性核素的持续照射时,为避免在几个月内接受不必要的高剂量照射,从受污染地区避迁。1个月内可以防止的剂量为30 mSv和10 mSv。主要是让短寿命核素衰变。但不能长于1年,否则缩短人们的预期寿命。
4、永久性重新定居
如果预计在1年或2年之内,月累积剂量不会降低到10 mSv以下,则应考虑实施不再返回原来家园的再定居。当预计终身剂量可能会超过1Sv时,也应考虑实施永久再定居。主要是长寿命核素无法消除。
6、对食品和水的去污
控制饮食:碘—131在释放后48小时就牛奶中出现。受污染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蔬菜、谷物,可采用加工、洗消、去皮等方法除污染,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核素自行蜕变。
7、加强辐射防护意识或知识
在核和辐射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政府和救援人员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十分重要。把事件情况、处理措施、结果预测等及时、明确通报给公众,尽量减轻公众社会心理影响。让公众代表或个人参加环境和食品等的辐射监测、剂量估算以及防护措施的实施等,使公众了解实情、增强信心。
8、清除污染
辐射防护除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及其他们的后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唯一家园地球环境。保持整个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状况和清洁、协调,与核辐射的应用和防护密切相关。尤其是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后果。什么是核泄漏 有什么危害?
原因及后果 篇3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拒动,原因,后果,解决方案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电力成为了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 供电质量的优质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压断路器是应用于电力控制的主要设备之一, 其具有系统性, 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设备相配合, 共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然而, 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 高压断路器会出现拒动的现象, 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降低供电质量, 给用户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甚至会威胁人身安全。因此, 要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对这一现象进行解决。
一、高压断路器的作用和结构分析
1高压断路器的作用
在发电厂以及变电所中, 都存在高压断路器, 由此可见,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控制作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高压断路器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当系统正常运行时, 能够接通和切断线路及各种电气设备的空载和负载电流, 将线路和电气设备有效的投入、退出。
1.2保护作用
电力系统在长期的运行中, 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当部分区域出现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时, 高压断路器就会与保护装置共同配合对电路形成有效的保护, 将故障部分从电网中迅速切除, 将停电的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以保障大多数用户用电的安全及电网的无故障部分正常运行, 从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 高压断路器又能完成自动重合闸的任务, 提高供电可靠性。
2高压断路器结构
高压断路器主要是由导流部分、灭弧部分、绝缘部分以及操作机构部分所构成的。以灭弧介质来对高压开关进行分类, 可以将其分为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SF6断路器等类型, 以操作的性质来进行分类, 可以将其分为电动机构、气动机构以及液压机构等几种类型。
3高压断路器拒动故障
高压断路器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或在操作过程中拉合控制开关并发出指令的情况下拒绝动作的现象称为断路器拒动。
二、高压断路器拒动原因分析
1高压断路器拒合原因分析
在对许多高压断路器拒合案例的分析中发现, 根据现场检查的报告以及原设计图纸中的内容对比分析, 一般保护回路接线不存在问题, 施工方与原设计图纸上的规定也相一致, 在检查和修理的过程中, 检修单位也没有进行换线处理和设备更换处理, 可以排除此类因素造成高压断路器拒合现象的出现。通过对断路器所发生的拒合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断路器出现拒合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电气方面, 二是机械方面。
从电气方面来说, 造成拒合现象的因素很多。首先, TBJ常闭触点的接触性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差, 断路器在对回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开路的问题;其次, 在对合闸进行控制的时候, 由于熔断器接触不良以及熔断器内部线路出现熔断的情况, 造成控制回路断线, 也会导致断路器出现拒合的情况;第三, 在进行合闸操作的过程中, 断路器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 出现所谓“跳跃”的现象, 发生这一现象时, 就需要防跳继电器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制止和处理, 然而防跳继电器本身在运行的过程中, 其常闭触点经常出现相互粘结的状况, 无法对跳跃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 导致高压断路器出现拒合的故障;第四, 一些电压等级较低的断路器控制回路漏洞较多, 继电器、接点老化, 开关的多次分合以及接点不返回, 使得线圈长期通过大电流等这些情况都极易烧坏合闸线圈, 导致断路器拒合。
从机械方面来说, 首先, 断路器在长期的运行中, 其传动机构上所设置的连杆会出现松动的迹象, 或者是脱落的问题, 极易引发高压断路器出现拒合的状况;其次, 合闸的铁芯卡过于干涩, 也会阻碍断路器的运行;第三, 断路器在进行分闸操作后, 其内部机构如果没有回归到预合的位置上以及液压机构在进行合闸操作之后, 电磁铁的动作电压值如果过高, 也会导致高压断路器出现拒合的故障;第四, 监控员或运维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弹簧 (气动) 储能机构未储能等异常现象时, 也会造成高压断路器拒合的故障。
2高压断路器拒跳原因分析
造成高压断路器出现拒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断路器机械操作上存在失误, 从而导致拒跳问题的出现。在机械结构中的卡槽出现干涩的情况, 传动杆出现错位脱落等, 可以说是引发高压断路器拒跳的主要原因;另外, 在部分区域中, 运行人员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如果合闸不到位, 出现了无法将杆顶到预定的位置, 这样就会使得断路器在手动操作状态下, 分闸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会引发拒跳;还有是由于断路器SF6压力降低或液压机构油压低闭锁控制回路, 当发生线路故障时导致的断路器拒跳。
其次就是电气回路如果出现故障问题, 也会引发高压断路器出现严重的拒跳故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用来对回路供电电源进行控制的断路器,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熔断的现象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状况, 就会导致拒跳问题的出现;其次如果断路器在运行的过程中, 其内部的动触点在接触上存在不良的现象, 或者是TBJ中的电流以及电压在保持线圈中, 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一线圈出现了熔断的现象, 也会引发拒跳故障。
三、高压断路器出现拒动的后果
高压断路器无论出现拒合或拒动故障, 都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会使得电力系统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这些安全隐患爆发出来之后,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高压断路器出现拒动故障, 电力线路中的电压以及电流都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 很容易导致短路问题的出现, 甚至会引发人身触电事故;另外, 在电力系统中, 如果高电压等级线路由于线路发生故障, 而断路器出现拒跳故障, 会进一步引起越级跳闸, 扩大事故范围,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断对用户的正常供电。严重时有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崩溃, 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使得该区域或者是该城市都陷入恐慌之中, 社会危害极大。
四、断路器拒动故障的应对措施
断路器发生拒动故障时, 值班人员不能慌乱, 应该根据发生的异常现象、设备状态、运行经验, 判断故障特征, 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化。如在分闸操作过程中, 发现红色指示灯不亮, 且确认指示灯无故障时, 应立即更换保险丝, 再尝试重新分闸操作。在该操作中必须有两人在现场, 一人通过远端操作转换开关, 另一人观察分闸铁芯动作情况, 如果铁芯动作无力, 则可断定为铁芯阻卡问题;若铁芯动作正常, 但跳不掉断路器, 则为机械反卡的问题, 这时应该及时利用机械分闸装置切断断路器。
当电力系统设备发生紧急突发事件需要立即分闸, 而通过继电保护动作或手动远方拉都无法使断路器断开时, 应该迅速手动拉开上一级断路器, 然后再用机械分闸装置遮断故障断路器;如果机械分闸仍无效时, 就需要断开故障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 之后再合上上一级断路器, 然后再对故障断路器进行检查, 等拒动原因查明并解决后就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当断路器存在如下情况时, 禁止冒然将其断开, 具体情况有:油断路器油质劣化或油量严重不足时;气体断路器气体压力过低且无法维持时;缺油断路器的两相绝缘拉杆断裂时等。一旦在以上情况下发生拒动故障, 值班人员应该迅速卸下断路器的操作回路熔丝, 隔断远端分闸指令对断路器的控制, 同时, 还应该在断路器的操作部位挂“禁止操作”的警示牌, 然后按照相应原则应对处理。
高压断路器的拒动故障在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可以通过施工设计、检修维护、运行巡视等方面降低拒动故障发生的几率, 尽可能地减少开关拒动的次数, 或提前发现出现的异常现象。在设计方面, 可以将二次回路进行简化处理, 减少回路中的继电器、粘接点的数量;在检修维护方面, 检修人员加强责任心, 利用各类状态检修, 提高检修质量和工艺水平;在运行巡视方面, 监控员和运维人员, 更应该重视巡视质量, 严格按照现场运行规程对设备开展巡视工作, 并借助于新型设备、新技术手段及早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结语
对于高压断路器的拒动故障, 我们要从预防措施、隐患治理、人员责任意识等方面着手, 尽量降低拒动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发生拒动故障时, 提高各级人员的处理能力,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当然, 断路器拒动故障的应对措施不仅限于本文所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更为有效和合理的方法将会总结出来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家喜, 李保全, 李亚红.高压断路器机械状态诊断与监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高压电器, 2011 (02) .
[2]林莘, 李永祥, 徐建源, 吴刚.高压断路器直线电机操动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J].高压电器, 2014 (02) .
[3]袁大陆, 李岩军, 和彦淼.“3.21”北京电网220k V草桥变电站停电事故调查分析[J].电网技术, 2010 (18) .
[4]侯田旭.高压断路器误动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J].煤化工, 2012 (02) .
宝宝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篇4
要知道,正常人血小板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小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孩子血小板高家长应仔细注意,看是否只是生理性的。
孩子血小板高可能是病理性的
导致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情况有许多种,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早期等。继发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肿瘤患,但多在500以下(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
1、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对于小孩来说,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情况较多,而且原因很明确,一般都是因一些原发病引起的,比如贫血、慢性炎症、心肺疾病、恶性肿瘤、术后等等都可引起血小板增多,但是一般计数不超过1000×10^9/L。而原发病好了以后血小板一般可以自行降下来,恢复正常。
2、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一般小孩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可能性较小,但若患上就比较麻烦,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说得白一点,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出现了障碍,病症出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血小板明显增多,计数常常超过1000×10^9/L。而且接下来血小板还会持续增多或居高不下。
本来血小板增多本身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问题在于这类患者因为骨髓功能性问题,产生的血小板常常存在一些本身的缺陷,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降低,不能正常释放第3因子等,这些缺陷导致血小板无法发挥它在血液中的正常功能,从而可以导致出血倾向。而血小板还有一个特性是容易聚集和成堆分布,那么问题就来了,血小板数量增多且功能不正常,容易导致出血或是形成血栓。重要器官出血或是血栓形成属于严重的并发病,常常成为本病至死原因。
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现在的医学界病因不明,尚无任何特效药或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这个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做长期治疗或服药控制血小板计数,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目前西医一般采用口服化疗药羟基尿和注射干扰素来控制,另外也有很多医疗机构在宣传中医治疗,应该也有一定的疗效,很多西医也会推荐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
原因及后果 篇5
财务重述即是指公司在发现历史财务报告的差错或误导性信息以后,重新表述补救之后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财务重述会对以前的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一定程度上表明以前的结果不可信,财务重述往往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良反应,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据统计结果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日趋频繁,Scholz(2008)统计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数量从1997年的90家增长至2006年的1577家。在我国,该比例也同样居高不下,据于鹏(2007)统计表明,财务重述占上市公司的比重增至20%左右。财务重述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和管理界高层广泛关注与研究。针对目前财务重述愈演愈烈的现象,本文以财务重述的动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财务重述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和原因研究
1. 关于财务重述动因的研究。
众多学者曾对财务重述的动因进行过深入研究,集中于以下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从盈余操纵和盈余管理角度的动因分析。于鹏(2007)提出,为了掩饰不佳的盈余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是财务重述泛滥的原因;尤丽芳(2010)将财务重述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之一是基于盈余操纵目的的财务重述希望在报表上实现扭亏为盈,保持再次融资和配股的资格以及避免连续的亏损被特别处理,而将外因概括为会计信息不对称、外部机构的监督、成本低廉等;万红波、陈婷(2011)提出,迫于企业融资压力,保持盈余持续增长,企业会采取各种手段维持财务预期。鲁乾(2013)得出管理层为满足融资需求可能会操纵盈余,不可避免地引发财务重述。
另一方面从薪酬契约视角的动因研究。魏志华、王毅辉(2007)认为,管理层有动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内幕交易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的自利性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尤丽芳(2010)提出,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契约和新任的管理层清算历史旧账亦是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内因之一;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拥有更多股票期权薪酬会强化财务重述的动机。杨蓉(2011)研究指出,企业高层会通过财务重述为自己赢取高额薪酬。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普遍从经济学角度寻找动因,认为企业基于掩饰真实经营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和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财务重述的主要动机。
2. 关于财务重述的原因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缺陷和公司内控缺陷角度的原因分析。于鹏(2007)提出,财务重述的发生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有关;魏志华、王毅辉(2007)认为,有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财务重述的主要诱因;曹强(2010)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财务重述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指出,公司规模和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也是财务重述的重要决定因素。
基于惩罚成本低廉角度的原因分析,林成喜(2007)认为,我国对虚假报表的惩罚力度较轻且执法力度不严是财务重述的主要诱因;饶理宾(2012),张劲松(2013)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不力和政府准则制定及处罚力度乏力是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财务重述的原因。
基于股权分散角度的原因分析,于鹏(2007)认为,绝对控股相对于分散化股权和国有股权来说会对公司管理层有更强的制约效果,认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比国有性质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低;张俊瑞、马晨(2011)发现,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可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
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上学者在财务重述动机和原因的分析中,分别总结了企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有的学者还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一些观点进行了论证,如高管背景等因素对财务重述现象的影响。但是在对财务重述原因的分析中,仍然局限于零散的细节分析,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撑。
三、关于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分析
针对财务重述引起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众多学者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频繁的财务重述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而引发资本市场波动: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进而失去对财务重述公司的信心,进而减少对企业的投资并迫使财务重述公司裁员等。
基于经济损失角度的经济后果分析,何威风(2010)认为,财务重述可能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但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外部市场可能会识别管理层的目的,并进行惩罚,而且依据相关法律,投资者在公司财务重述后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由于财务欺诈等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企业补偿损失;陈晓敏(2010)认为从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来看,财务重述会使投资者怀疑先前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他们对公司会计信息的依赖,并打击他们对财务重述公司股票的信心,导致他们抛售财务重述公司的股票,最终导致公司资本成本上升,而公司价值则下降;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中美发生财务重述的案例均迅猛增加,已经对证券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我国,财务重述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由此而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的危害不小于西方国家的市场。
基于引发对会计诚信怀疑角度来说,于鹏(2007)认为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和效率低下,也使得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林成喜(2007)通过实证研究论证,财务重述的影响不仅限于个别股票的价格。不少证据还表明财务重述引发投资者对会计诚信的普遍怀疑,从而动摇整体投资者信心;陈晓敏(2010)总结了理论界关于财务重述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的两种观点,即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传染效应认为信息传递效应会使投资者对财务重述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质量产生怀疑,从而使整个行业所有公司的价值受损。李世新、刘兴翠(2012)则以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的角度,更加认同传递效应中的传染效应,认为个别公司的财务重述很可能会动摇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比较认同财务重述会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进而影响企业价值,并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相关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数据论证。
四、财务重述研究展望
通过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本文对财务重述动因、原因及经济后果多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学者对于财务重述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1. 需要加强财务重述理论的深度研究。
当前学者的研究方向仍局限于薪酬契约、公司内控、盈余管理等视角,或者纠结于对财务重述问题细节的阐述,仍然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撑,尤其缺乏价值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伦理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已经在企业治理和学界研究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财务伦理作为伦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前沿。然而关于财务重述本身行为的不道德性和财务伦理的结合方向仍缺乏必要的研究。例如针对发生原因,学者们注重经济源头和内部管理的追溯,而缺乏对于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缺位的研究;处理措施方面,我国目前多注重于外部规章制度和法律的惩罚措施,如新会计准则的施行,能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然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投身于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2. 更进一步拓宽财务重述的研究领域。
现行研究主要以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从公司治理和规章制度等角度展开研究,但仍然缺乏学科间的交流研究,存在理论阐释的单一性。可采用跨学科研究方式,从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汲取知识,进一步完善理论基础。
摘要:近年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日趋频繁,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证明,多种动因会影响财务重述,且财务重述会影响公司内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文章从财务重述的动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了关于报表重述未来研究领域和理论扩充的展望。
原因及后果 篇6
阎云翔所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对黑龙江省下岬村农民的50年生活进行了考察。其研究内容包括择偶、恋爱、婚姻、家庭关系、家庭环境、家庭财产分割、社会道德、孝道等变化, 并以个案资料和统计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行文中, 农村青年的主体性得以凸显,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着重权与利, 逐渐演变为“无功德的个人”, 情感欲望与消费主义成为其生活驱动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对村庄和村庄生活越来越缺乏认同感, 家庭关系也日趋原子化、功利化, 人们开始肆无忌惮地做任何事情 (阎云翔, 2006;189-191) ;2.村干部毫无顾忌地贪污, 甚至与乡村混混势力联合在一起 (阎云翔, 2006;30-33) ;3.传统孝道被动摇, 年轻人开始虐待老人, 利用旧习俗侮辱父母 (阎云翔, 2006;183-208) 。一种畸形的个人主义 (无功德个人) 正在生长:个体独立自主性增长, 个人欲望日益强烈, 年轻人为了个人利益公开挑战传统, 道德被抛于脑后, 强调自己个人自主性的同时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漠视对公众社会的责任。表面上看是人们的道德世界坍塌了, 然而, 究其根源是权利觉醒所导致的后果。下述笔者对孝道衰落结合个案, 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权利觉醒的后果:置父母于不顾
1996年, 老江凭借着个人努力、省吃俭用, 在福建郦城江村中盖起了4层大宅院, 下有二儿一女, 孩子们逢年过节都回家, 平常对父母也极为孝顺, 办置家用之类的活儿老两口根本就不用操心, 不幸的事在2001年末发生了。老伴早上5点钟起床时忽然晕倒在地, 老江发现后急忙送往医院抢救, 命是保住了, 但因突发性脑溢血落上了半瘫, 从此生活不能自理。老江在家担负起了照顾老伴的责任, 拉屎拉尿、洗衣做饭全他一个人, 慢慢地, 老江发现脚总会没有力气, 做完活儿要休息许久才能缓和过来, 一查才知患上脚血栓。孩子们赶忙召开了家庭会议, 商量后决定由处于待业状态的小儿媳照顾二老, 二老每月上交伙食费与护理费, 每月固定医药费由大儿子出, 女儿周末时到家里帮忙, 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了5年。
06年, 政府要收购老江的宅子, 连着老江母亲留下的一间土屋, 老江可以换购7套学区房和两个门面, 老江心想, 这下可舒服了, 自个儿有了钱, 就不用依赖小辈。并在心里盘算着资产分配问题:把一套房子买了, 剩下的6套老大和老二各半, 门面一人一个 (依江村习俗, 女儿不得分配任何财产) 。老江的决定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 老大提议拿50万卖房款放一分利, 剩余的钱用来装修, 老江点头许可。一年后, 老江找大儿子要利息钱, 但儿子搪塞了许久, 说是朋友现在手头紧, 要过一阵子。一段日子后, 小儿媳催促老江找大儿子要钱, 并要当时借贷立下的字据, 大儿子拿不出借条, 扔下一句:“钱要不回来了”, 就摔门而去。
老江这下可火了, 这钱怎么能无缘无故就没了呢, 大儿子办事一向让人放心。不仅老江这么想, 小儿媳更觉得大哥把这些钱占为己用。数月后, 小儿子夫妇俩找到老大谈论轮流照看父母的事, 小儿媳委屈地谈到自己照顾二老这么些年, 吃吃喝喝虽不用自己出钱, 但每日寸步不离地守在家中着实让人感到心情不舒畅, 并要求每人轮流半年, 大哥心想, 自己理亏, 欠下的利息钱要不回来, 就同意了。
搬到老大家住了一月后, 二老打电话叫小儿子接他们回去, 说是住不下去了, 原因是大儿媳每次都不给好脸色, 经常弄疼半瘫的老太太, 这下可好了, 大儿媳这边说二老不公平, 不帮他们出礼钱 (喝喜酒之类的) , 却帮小儿子出。小儿子这边也有理:“50万都被你弄没了, 不包括利息, 至少还欠25万。”女儿听说了这件事后, 立即把父母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请邻居大妈看护二老。
不难发现, 现代人的权利意识正是造成孝道衰落的根源。此处的权利包括自主权、公平权、隐私权、财产权等。由于中国的伦理体系强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 那种独立、自立、自主的个人在传统中国社会也几乎不可能存在。90年代后期, 人们认识到, 自己不再依附于家庭、宗族, 而是代表个人生活着, “因为国家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平等, 批判父权、族权” (阎云翔, 2006;203) 。一旦感到不公平, 就会连连抱怨, 甚至将道德抛于脑后, 想的是自己失去了什么, 而不是得到了什么, 本例中反而是任何财产都没有得到的女儿在照顾二老。此种家庭赡养机制是凭借自我约束进行的, 参杂着不确定性。功利性的自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无功德个人的形成
集体化时代, 国家包办一切, 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团结起来。阎云翔认为, 集体化传统给个人的冲击比非集体化传统大, 因为集体化时期, 国家唤醒了农民的自主权利意识, 而非集体化时期, 不过是进一步强化了自主权利意识。在现代性的背景中, 国家是通过剥夺老一代人的权力, 赋予年轻人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自主权利来摧毁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的。然而为何独立、自由、平等的权利意识在西方社会中塑造了正确的个人主义观, 在中国乡土社会带来的却是无功德个人的形成?这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可以作为参考:1.社会标准的改变。判断一个人是否合乎社会标准, 在于有钱、有权、有声望。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是社会道德评判的首要条件。2.家庭生活私隐化。孝顺父母不过是“家事”, 更何况家丑不可外扬, 父母若不是迫不得已, 不会将丑事公之于众。宗族势力不能干涉, 政府也没有权力干涉。西方社会, 国家可以为个人提供养老保障, 这与中国不同。3.无信仰个人的形成。虐待老人以及赡养问题在宗教徒身上一般不会发生, 中国古代“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不为人们所信奉, 家长权威随着一系列现代性事物的传入而逐渐崩塌, “孝”不再被赋予神圣性。
四、后记
在老大老二看来, 无论自己对父母怎样, 财产分配已成定局。但老江在友人的劝说下, 对财产进行了重新分配:老大老二各两套房、女儿一套、自己留一套, 店面照旧。在闽南村庄中, 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束缚着人们, 父母从小就教育女孩子, 长大以后所有的东西都是家中男子的, 自己什么也得不到。或许是害怕父母对财产处理又会发生变动, 在重新分产后的几天, 老大就把二老接回家中居住, 老二也经常看望二老。
令老江犯难的是, 自己名下的这一套房该如何分配, 自己在村中已经开创了先河, 分其中一套房给女儿是与村长、叔父辈协商多次后才得到许可的……
摘要:传统的孝道已不为人们津津乐道, 权利觉醒所引致的“现代人”思维在乡村青年中蔓延开来, 公众舆论与法律法规被个体忽视, 养老危机逐渐成为乡土社会的关注焦点。笔者以一个案例对权利觉醒导致无功德个人的形成进行探讨, 旨在说明孝道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权利觉醒,孝道衰弱,无功德个人
参考文献
[1]阎云翔著.龚晓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2]徐峰华.中国农民50年生活写真——读《私人生活的变革》[J].社会科学评论, 2006 (3) .
[3]徐义强.阎云翔关于私人生活的研究及对中国乡村人类学的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
母语滑坡的严重后果及对策思考 篇7
近年来, 媒体报道母语滑坡的文章很多, 涉及母语的方方面面。这里谈的滑坡主要是指汉字教学层面和汉字应用层面出现的问题。请看《北京晨报》 (2010.4.15) 《语文教学到需要“拯救”的时候了?》一文,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学会会长崔峦先生说:“语文教改的观念在进步, 教学方法在改进, 但是语文教育‘费时多, 收效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课改后, 师生负担没有减轻, 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不高, ‘分数不低, 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存在。
“目前, 全社会对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据悉, 北京一些中学名校的入学测查一味注重奥数而忽略语文, 尤其是上海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也绕开了语文。而在课时上, 语文课比此前课时最多时减少了一半, 与二十年前相比, 全国语文教学相比提高不快, 而英语、数学等学科则大大强化了。更令专家们忧心的是有些学校将语文学习分解的支离破碎。语文学习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 孩子们学习母语没有享受到语文沁润的快乐。”
《中国教育报》 (2011.7.17) 发表了关于中学语文滑坡的文章《复兴母语需改进语文教学》, 文章报道说, 出席“第四届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及新加坡中学语文资深教师课堂”活动的250多位海内外华文教育工作者指出与持续多年的全民外语热, 以及无处不在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市场化补习班、校内外培优强化班相比, 作为中华母语文化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载体, 中学语文教学正在出现令人痛心的衰败。与会学者指出,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再一次到了呼唤母语复兴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回归的节点上。
《光明日报》 (2011.1.11) 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贺扬、徐楠、王小岩的文章《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指出:“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究竟如何, 在经过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之后, 高等院校是否仍需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提高大学生母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什么?就这些问题, 2009年我们在北京四所高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 还对美国四所大学、台湾两所大学、香港两所大学以及中国大陆六所高校母语教学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考察。从问卷结果来看, 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的确难以令人满意。
“在此项调查中, 我们共发放和收回当场填写的问卷319份。问卷中关于母语能力的测试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常用汉字的辨识和常用词语的选择, 难度并不大, 但就这样一些在中学就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 其测试结果让人吃惊:在319位被测试的大学生中, 在70分以下的达68%, 60分以下的占到30%。”
《中国青年报》 (2012.1.10) 发表的文章《愈八成受访者认为国人汉语应用水平下降》指出:“保卫汉语势在必行, 汉语应用能力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 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 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与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困难, 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中国教育报》 (2012.1.16) 发表了《汉语能力测试有助纾解“母语危机”》的文章, 指出:“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3时间用在学英语上, 大学则有一半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
《中国教育报》 (2011.5.16) 发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哪里》;《中国教育报》 (2011.10.25) 发表了《形式追求不能忘记语文教学之本》;《中国教育报》 (2011.8.17) 发表了《传统中文学科为何走“下坡路”》;《中国教育报》 (2011.10.18) 发表了《母语教育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中新网 (2011.9.21) 发表了《语文成为学生“最不喜欢课程”———语文教育亟待反思》的文章。
《教育文摘周报》又编发了《东方教育时报》 (2012.2.8) 《找寻“归真之路”———为语文教育破题》的文章, 把语文滑坡提到了最高级别, 说“中国语文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指出:高中语文“缺乏人文精神”, 与高校断层, 学生逻辑性、想象力及表达能力缺失、语文学科渐趋边缘化, 等等。
上述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母语滑坡的种种表现, 有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考察, 有的还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 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指出, 母语的滑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出现了错别字连篇, 书写潦草, 标点混乱, 行段不分, 文理不通, 逻辑性差, 词汇匮乏, 乱改成语, 网络不健康, 不规范语言大量侵入, 外来字母词大量使用等问题。
在教学上, 60多年没有解决汉字“难学”的一个“难”字。大中小学校语文课时大量减少, 课程边缘化, 教学大纲问题多, 教材老化, 教师无保障, 教学效果少慢差费, 高分低能。
在社会应用层面, 众多书籍、媒体、广告都出现不少错字, 甚至在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龙年首日封上都有出现。
在社会氛围上, 不以母语差为耻, 反以能胡编乱造为荣;没有奖惩机制, 任其泛滥, 监管不严, 甚至无人监管。
原因何在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现实的原因;有外因, 也有内因;有客观的原因, 也有主观的原因。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最重要的是重外语, 轻母语, 把学外语的重要性捧到天上, 似乎学好了外语, 中国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不是不要学, 不是不重要, 是摆在什么位置, 用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于是下文件, 提要求, 定指标, 大中小学全要学, 与职称挂钩, 与提级挂钩, 与找工作挂钩。挤压学母语的时间。而把学母语放到无足轻重的地位。母语课时少, 地位低, 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 甚至出现个别高校高考不考语文的现象。
就小学而言, 异化的奥数比赛, 也挤占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游戏的干扰, 也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见《中国教育报》2011.2.1《政府该管管网络游戏了》)
就母语自身而言, “汉字落后论”、“汉字难学论”的毒害是重要原因。“落后”就要走拼音化的道路 (现在不提了, 汉字“难”、“难”、“难”, 还经常出现在领导的文章中) ;“难学”就慢慢学, 拉长教学时间, 不思改进。既影响了母语的学习, 使其少慢差费, 也影响了其他各科的学习, 包括外语的学习。造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而真正需要的合格的大量的外语人才培养出来的又很少, 投入与产出比极不对等。
如何使母语教育走出低谷?提高全社会的母语水平呢?笔者认为:
制止滑坡、提升母语, 是一个系统工程, 全民工程, 涉及各行各业, 方方面面, 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具体的部署, 有关部委要把它当做一件大事来会商。如教育部、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财政部、团中央、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及相关的民间团体, 一起研究研究, 落实到各部委、各团体的相关工作中。
在整个工作中, 领导机关转变思想是关键。只有领导机关的思想转变了, 才能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母语的滑坡才能制止, 母语的提升才有可能。为此我们应该展开有领导参加的全社会大讨论 (因为此事关涉全社会的各个方面) 。各种媒体广泛参与。承认现实, 调整政策, 制定改进措施。
一、召开世界母语大会。学习、借鉴它国它地经验, 摆正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的位置, 处理好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的各种关系。自己没做好, 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二、大造社会舆论, 各种媒体齐上阵, 宣传提升母语的重要性, 鞭挞糟蹋母语的现象。
三、举办第二届汉字文化周活动。1993年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国际汉字艺术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首届汉字文化周。相当成功, 受到各界的好评, 我们可以广泛借鉴。
四、学习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经验, 制定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级各类语文教学大纲, 包括学前教育, 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中华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 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方面, 使我们的中华文明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五、召开国内的母语教育研讨会, 有识之士、关心之士共同研讨母语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如何认识现状;如何改变现状;古今中外有哪些好经验、好方法。
六、举办国家级的首届汉字文化节。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 它本身又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 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不怕风吹雨打, 历时几千年, 任凭朝代更迭, 任凭外族入侵, 任凭污蔑而岿然不动, 是世界文字历史上唯一延续几千年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老而又年青的文字。它的功劳实在是应该大书特书。为此, 我们应该为它树碑立传, 建立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节, 为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现在, 有趣的是, 祖国的宝岛台湾已搞了八届的汉字文化节, 已为甲骨文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 大陆至今还没有动静。更有趣的是第二届海峡两岸外语文化节都举行了 (见2012.3.26《中国教育报》) , 而比外语重要不知多少倍的母语文化节却一次也没有, 真是值得我们深思, 应尽早举办。
七、加大国学在母语教育中,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德、智、体、美各方面中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充分发挥一般语言与文字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有时, 短短的几行字, 甚至更少的字, 胜过长篇大论的一节课、两节课。古代的“三百千”, 巧妙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既是启蒙的教材, 又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八、加大科研力度。对全民学英语现象进行广泛的调研。人财物的投入有多少, 培养出来的合格的外语人才是多少。改进的意见是什么。学好母语与学好其他各科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学好母语。母语滑坡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进。学好母语与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九、小学语文要抓好识字教育。识字教育是个纲, 纲举目张。抓好这个纲, 对学好各科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而言, 终身受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在《小学识字教育科学化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学生大大缩短了识字的时间, 不但等于延长了中国人的生命, 而且人的智力得以更早的开发, 由此而带来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科技和经济的促进是不可估量的。”众多的科学家、文学家的成功范例及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位在基层教学一线工作了4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在给《中国教育报》的来信中指出:“在小学低年级这么重要的学年段, 谁丢失了汉字基础, 谁就输掉了整个语文”。“小学语文完全可以简约到‘以字为根, 以读为本, 识字读书无师自通的程度’”。 (见《中国教育报》2011.5.6《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在哪里》) 远的不说, 课改以来, 不少地方涌现了抓好识字教学, 促进语文教学大提高, 促进课改大提高的范例。如唐山丰南实验小学的课改实验 (见2008.1.4《中国教育报》) 一年级识字平均1750字, 促进了大量阅读。如山东潍坊市北海小学的教改实验 (见2011.1.6《中国教育报》) 一年级识字量达2000个, 促进课内海量阅读。如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嘉华学校的课改实验 (见2012.3.21《语言文字报》) , 借助幼小衔接一年级完成2500字的记识, 大大促进了教改……因此, 我们要花大力气抓好识字教学。教育部应尽早召开第二届全国识字教育研讨会 (上一届是在2000年) 。彻底解决汉字难学的理论和观念,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择优推广。
十、营造热爱母语、学好母语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学好母语的重要性, 举办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符合各类学习群体实际的母语知识大赛。美国已搞了八十几届的识字比赛。 (见《中国教育报》2010.3.14《第二届英语拼字大赛城市决赛举行》) 我们汉字的一届也没有搞。而其他的如英语比赛、数学比赛、计算机比赛、等等, 不知搞了多少次。就语文教学而言, 有写字比赛、作文大赛 (国家级的) , 就是没有识字比赛, 而识字比赛的意义远远大于写字比赛、作文比赛。
十一、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做法严格禁止。该罚则罚, 该判则判。 (参见《中国教育报》2011.2.1《政府该管管网络游戏了》)
十二、重视社区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加大对社区建设人财物的投入。 (参见《北京晨报》2012.2.2《日本推出“放学后儿童计划”》) 社区全面管起儿童放学后或假期的各项活动, 使家长无忧, 使儿童健康成长。
十三、加强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大力提高父母的人文素质。去掉许多错误观念, 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家庭环境。
十四、制定学好母语用好母语为荣, 糟蹋母语为耻的针对各种情况的多种奖惩制度。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挺直腰板搞好汉语能力测试。政府要像抓英语那样抓好母语的教育, 抓好全社会的母语提升。
十五、有识之士组织起来, 成立“爱母语联合会” (也可叫其他名称) , 通盘研究制止母语滑坡, 大力提升母语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其他民间组织那样, 促进、配合政府做好这一工作。
制止滑坡, 提升母语是大有希望的。
原因及后果 篇8
一、预算软约束的成因
在当前环境下, 无论是中国的银行业还是中国的上市公司, 都深受政府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双重预算软约束框架, 这种框架形成的原因很多。总体原因是: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的同质性, 即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归国家所有。公司运营目标在于服务公司所有者的利益, 当公司有多个所有者的时候, 控股股东在一般情况下拥有公司的控制权, 决定公司的战略方向。这就是说, 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对公司行为影响重大。在政府同时作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和银行所有人的条件下, 银行贷款的公司治理效用扭曲。正如一个人的左手难以对本人的右手实施必要的惩戒, 自家的贷款银行难以起诉清算或者惩戒监督自家的借款公司。一般而言, 在中央层次, 国有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国家租金最大化的目标;在地方层次, 又与地方政府的局部利益相一致。另外, 政府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稳定, 然而破产清算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因此, 政府一般倾向于要求银行放弃预算硬约束下对企业的惩戒, 反而迫使银行继续向亏损公司贷款, 来维持其正常运作和支付雇员工资。银行贷款的预算约束就这样变软了。具体原因主要包括: (1) 政府的角色。自1984年实行拨改贷以来, 我国出现了“弱财政”与“强金融”的反差, 政府财政的直接控制力量下降, 这同由财政分权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愿是相冲突的, 为此, 政府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 以便向政府偏好的企业和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因此, 当政府推动的商业银行贷款出现问题时, 政府自然有义务对商业银行提供支持, 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预期。同时,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看, 大部分银行都由政府直接控股或通过国有法人间接控股。在国家所有或国家控股的前提下, 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和银行重大战略决策由政府决定。政府同时通过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利率控制、银行服务定价等一系列监管措施, 使中国的银行业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从而, 银行的理性行为必然以服从政府利益为要求。另外, 国有上市公司的经理一般都同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 甚至不少国有上市公司的CEO本身就是政府官员。当内生于分权化改革体制下的政治利益激励导致政府官员有过度投资冲动时, 迎合政府官员的利益目标便成为国有企业经理份内之事, 而且, 在国有上市公司中, 政府是事实上的股东, 从而使得政府也有能力直接干预经理的投资决策。这样, 即使事后证明企业的事前投资决策是失误的, 也会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和政府这种紧密的政治关系, 不但会导致投资的决策者并不会遭受到严厉措施的处罚, 相反, 政府还可能通过各种优惠措施 (如税收减免、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减免或展期等) 来支持企业。 (2) 单一的金融结构。近年来, 尽管我国的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有了相当快的发展, 但企业的融资结构仍然比较单一, 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人一般是商业银行, 由于历史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又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目前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进行, 但是, 由于体制因素积淀的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完全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从改革中我国商业银行积累了远超过其自身资本的大量不良贷款但仍然继续运营这一事实来看,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3)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无法确知政策性负担给企业带来的亏损数额, 也很难分清楚一个企业的亏损是政策性负担造成的还是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当或是企业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造成的。在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下, 企业经理人员会将各种亏损, 包括政策性负担形成的亏损和道德风险、管理不当等造成的亏损都归咎于政策性负担, 在政府无法分清楚这两种亏损的差别, 而又不能推托对政策性负担所造成的亏损的责任时, 就只好把企业的所有亏损的责任都负担起来, 在企业的亏损形成后又给予事后的补贴, 于是形成了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二、预算软约束的后果
预算软约束的存在, 使优可以胜但劣难汰, 从而扭曲了市场竞争机制, 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企业缺乏创新活力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压力, 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集约化。科尔奈、马斯金和罗兰认为, 预算软约束综合症最重要的行为后果可能是削弱了使利润最大化的管理努力, 或无利润动机时降低费用的努力;它使预算约束组织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迟钝, 也使其极大地增加对投入的需要, 从而导致过度的投资和经济扩张。具体而言, 预算软约束带来了以下三点后果: (1) 预算软约束使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累加。预算软约束增加了商业银行机会主义行为, 使其愿意冒更高的风险追求更高的收益, 加大了产生不良资产的概率。另外, 预算软约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消极性, 即由于商业银行知道政府将事后干预并解救商业银行, 从而产生了对坏项目“复活的投机”。这样, 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鼓励了商业银行的赌博性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在经营活动时不计成本地过度竞争或为了争取更多的预期利润而冒过高的风险, 违背了商业银行谨慎性经营的原则, 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 (2) 预算软约束削弱了债务的治理功能。即, 预算软约束使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由于不具备硬约束特征, 难以发挥其治理功能。预算软约束导致一方面国有企业经理在获得投资带来好处的同时又经常无需承担不良投资导致的后果, 这很容易致使企业经理在超越自身实力情况下依然不惜举债进行过度投资, 而另一方面,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对事后贷款回收的政府隐性担保预期, 从而降低了银行在贷款后对国有企业监督的激励, 即使在国有企业贷款违约后, 国有商业银行也没有强烈的动机追究国有企业的责任。这样, 债务的治理功能就将遭到削弱, 也就无法取得控制企业过度投资的效果。如此, 对于双重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的公司而言, 当前的债务水平和企业未来的投资支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就应该不明显, 甚至不再相关。 (3) 预算软约束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削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研究表明, 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最终往往表现为财政问题。当政府的财政赤字本身就不堪重负时, 预算软约束更使得政府无法实施紧缩财政开支, 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 美国监管当局的监管宽容以及由此导致的预算软约束, 使得储贷协会危机的直接处置成本从700亿美元上升到1400亿美元。又如, 日本自泡沫经济以来, 由于对存在大量不良金融资产的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实行预算软约束, 不仅拖延了对巨额不良资产的处置, 而且使得日本的经济复苏举步维艰, 其整体影响无法直接估量。
三、预算软约束的治理对策
硬预算约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实施硬预算约束, 亏损企业才会破产, 并为必要的经济更新和增长创造条件。治理预算软约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政府适当退出金融领域的直接经营活动。政府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 不仅妨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而且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提供了隐性担保, 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存在巨额的不良资产、盈利性差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存款, 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因此, 政府退出对于硬化预算约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政府退出不仅包括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而且也要改革各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由于大量不良资产强化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 因而政府在退出之前应对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大量存量不良贷款进行有效处理。如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2) 强化商业银行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 将政策性业务彻底交由政策性银行经营, 并从资金来源、偿付等方面寻求一条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并加强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从机制上降低政策性银行的道德风险。同时应对国有企业进行根本性的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必须配套, 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滞后都会严重影响到另一个领域的绩效与改革效果。 (3) 强化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 必将导致经理层失去改善公司业绩动力, 因此有必要强化公司治理, 而不是单纯的产权结构改革。相关的措施如:发展经理人市场, 完善外部治理结构;赋予监事会适当的权力比重任免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 真正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利辉:《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 《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2]石汉祥:《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风险分析》, 《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3]辛清泉、林斌:《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 《财经研究》2006年第7期。
[4]林毅夫、李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5]施华强、彭兴韵:《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金融研究》2003年第10期。
[6]柳建华:《银行负债、预算软约束与企业投资》, 《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7]马丁·费尔德斯坦:《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碳刷架短路的动作后果及分析处理 篇9
凤凰水电厂二级B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归湖镇白丈坑, 属韩江一级支流凤凰溪流域中凤凰水库的引水式二级电站。于2004年12月建成投产, 总装机为2×12000kw, 年发电量1亿kw.h, 发电机型号为SF12-8/2860, 额定电压10.5kv、额定电流824A;励磁方式为微机静止可控硅励磁, 励磁装置型号为LTW6200型微机励磁调节器, 额定励磁电压137V, 额定励磁电流541A;发电机保护装置为WFB-100微机型发变组成套保护装置, 主要保护有:a) 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b) 发电机失磁保护;c) 发电机带电流记忆的低压过流保护Ⅰ、Ⅱ段 (其中Ⅰ段保护动作于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Ⅱ段保护动作于停机、灭磁, 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 保护逻辑柜图如图所示;d) 发电机过电压保护;e) 发电机过负荷保护;f)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g) 发电机转子回路一点接地保护;h发电机负序过流保护。
1 事故现象
2012年11月2日1号发电机组运行中碳刷架突然起弧着火燃烧, 语音报警系统示警, 监控系统保护信息提示1号发电机组过负荷保护动作;接着又报机组励磁调节器故障、A套脉冲故障、励磁系统故障, 机组电压小于90%等;随后定子火灾报警器动作;依该时手动接机组紧急停机按钮, 同一时间又发生发电机保护装置低压记忆过流保护Ⅱ段保护动作, 跳闸停机。灭火后检查发现发电机碳刷架其中一极与其固定螺杆击穿烧熔, 滑环完好。发电机保护装置保护信息显示:过负荷整定值为5.1A, 动作值为6.85A, 三相动作值相差甚微;低压记忆过流保护Ⅱ段整定值为5.8A, 电流动作值0A, 电压动作值:AB相9.1V, BC相8.9V, CA相6.8V。励磁系统调节器和A套自动电压调节通道电源故障灯燃亮, 更换A通道电源模块后, 励磁系统故障复归。定、转子绝缘正常, 定子机坑温度较高。
2 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后, 根据事故现象、微机监控系统历史事件和保护动作信息的时间顺序, 通过全面检查分析, 显然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发电机组上导油盆盖与发电机大轴迷宫间隙较宽, 产生了较大量的油雾油蒸汽, 整流子长时间无清洁, 碳沫大量粘结于刷架与其固定螺杆处, 厚度漫过中间绝缘垫圈, 导致刷架一极接地短路;流过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急剧上升, 致使无功功率异常升高造成过负荷;励磁电流模块损坏, A通道脉冲消失又引起发电机失掉励磁, 定子电压降低引发低压记忆过流Ⅱ段保护动作。定转子电流短时间骤升, 设备发热严重又再诱发定子火灾报警器启动报警。
3 处理改进
1) 经过全面论证,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碳刷架部件被碳粉严重污染所造成的。碳刷架部件是发电机组绝缘的薄弱环节, 缺陷产生的原因:长期运行过程中经常性地受到碳粉的污染。立式发电机组上导油槽的油雾油蒸汽是主要的诱因, 另外, 由于碳刷在转动过程中摩擦, 产生的碳粉是造成绝缘下降的最根本污染源, 当油和碳粉交织在一起时很难清除且极具破坏性。我们近期也发现, 2号机组转子回路绝缘不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并清洁滑环和碳刷架部件后绝缘电阻值满足要求。所以有必要将上导油槽盖与大轴的间隙适当缩小, 尽量减少油雾油蒸汽的产生。滑环和碳刷架观察和清洁窗栅栏必须改为活动式结构 (原结构清洁不方便) , 以利于日常的检查维护。
2) 投产后的前段时间, 油汽很少, 滑环和碳刷架部件很清洁 (滑环采用沟槽式结构) , 思想麻痹酿成事故, 必须强制度, 抓落实。可以明显地感到, 设备没有缺陷时, 机组才能安全运行。事故、故障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只有及时消除缺陷、隐患, 才能阻止故障的发生, 日常维护工作很重要, 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机组运行过程中, 组织定期巡检, 定期检查碳刷在刷握内是否有卡阻现象, 刷握的自跟踪恒压弹簧是否疲劳, 滑环及碳刷部件是否脏污, 存在这些缺陷时都要消除, 才能保证滑环及碳刷架部件的安全运行, 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摘要:碳刷架短路引起发电机组过负荷、低电压记忆过电流Ⅱ段保护动作;事故分析处理, 改进处施和日常维护。
【原因及后果】推荐阅读:
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06-21
销售队伍现存问题的原因及后果分析11-15
雅思写作精选:导致城市庞大的原因及后果10-01
房地产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后果05-31
合同根本违约的判定及后果是什么08-27
文章被长期他人采集的后果及避免方法11-13
担保与反担保的区别及合同无效后果11-07
不良后果06-03
实施后果08-20
后果认定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