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及预防

2024-09-05

原因及预防(共12篇)

原因及预防 篇1

芹菜空心症状是指从叶柄基部向上发展, 空心部位出现白色絮状木栓化组织。西芹生长期缺水缺肥, 肥水供应不均匀或肥料过剩, 干燥、低温, 收获过晚, 喷洒赤霉素浓度过大、次数过多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空心。

针对发病原因, 菜农可以采取下面措施预防芹菜空心:

1、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 忌黏土和沙性土壤种植。

2、选用优良品种

如美国西芹、天津实心芹菜、百利西芹、文图拉等。

3、生长环境要求冷凉湿润

白天气温15~23℃为宜, 最高不超过25℃, 夜间13~18℃, 地温在13~18℃为宜。

4、水肥管理适时适量

底肥施足, 撒施均匀, 每亩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5t左右, 最好加施发酵好的鸡粪100~200kg或磷酸二铵15kg左右, 定植缓苗后施提苗肥, 每亩随水施硫铵10kg左右或发酵后充分腐熟的人粪尿。生长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钾肥, 每次每亩20kg左右, 每隔15d左右追肥1次, 采取小水勤浇, 勿渍水, 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 并注意排水防涝。

如发现缺硼症状可用0.1%的硼肥液, 每亩喷40kg, 5~7d喷1次, 连喷3次。叶面喷施应选择下午为好, 以叶片湿而不滴为好;发现叶色变浅有脱肥迹象时, 可喷洒0.1%尿素液肥或叶绿精等叶面肥。赤霉素可以促进芹菜生长, 在水肥供应充足、管理措施得当、芹菜本身比较粗壮时喷施, 可起到增产的作用, 赤霉素的施用方法:收获前30d、20d各喷1次, 浓度为20mg/kg, 喷施赤霉素时, 可在溶液中分别加入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5、适时采收

定植后80~90d为最佳采收期, 要抓住时机采收。

原因及预防 篇2

2.开荒,在荒漠化相对集中的西部地区,曾今有大量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

3.过度放牧,目前西北地区超载过牧日趋严重,过渡放牧造成了对草地地表的过度践踏,草原地表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经风吹蚀,大量出现风蚀缺口,牲畜放牧越多的草地,土壤裸露的.也越多,形成的荒漠化面积也越大。

4.滥挖滥伐,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北地区大规模滥挖发菜、干草和麻黄等野生中药材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预防

1、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沙区自然植被,严格执行“三禁”措施,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

2、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以及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3、在沙区,合理调配江河上、中、下游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积极发展替代燃料,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能源,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农牧民营造薪炭林,从根本上遏制沙区居民因生活能源需求对植被造成的破坏。

5、加强防沙治沙执法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破坏沙区植被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篇3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病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0-01

【abstract】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a depressive episod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ymptomatology and non-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duration of fluctuations, mood swings, and often severe anxiety, panic attacks and crying. From postpartum depression may be the cause of starting, refer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data,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even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hogen Preven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优生优育政策的宣传与落实,也促进了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得到了重视,产后忧郁症的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至1年内。[1]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和社会,处理不当容易进一步发展为精神疾病,必须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的产妇120例。产妇年龄在20至32岁之间,其中剖宫产48例,阴道分娩62例;产后出血6例,胎盘早剥4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5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8例。

1.2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测评,120例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2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产后抑郁症可能的原因很多,目前尚无定论,被多数人接受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

2.1产妇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较低的产妇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担心产后伤口愈合不良,或者担心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妇会担心产后怎样适应母亲角色,担心孩子的成长与健康,有了孩子怎样与家庭其他成员更好的相处,怎样处理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

2.2产妇的生活环境及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优越、生活环境良好的产妇,心境愉悦,思路开阔,适应能力强,能较好的接受新生儿,适应母亲角色;而经济条件窘迫的产妇,产后由于自身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加上新生儿喂养,又不能及时工作等一系列矛盾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从而导致心情不畅,造成抑郁。

2.3社会支持系统 产前夫妻关系紧张,产后得不到丈夫的理解,父母、公婆不能给予家务、经济、精神方面的支持,会让产妇感到孤独无助。另外,假如家人都期望男孩传宗接代或盼望生育女孩,而新生儿性别事与愿违,产妇会认为周围亲属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因而情绪沮丧,心情压抑,不愿说话,严重时产生沟通障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4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受产程的痛苦煎熬,会阴部侧切或撕裂产生的疼痛,剖宫产腹部伤口疼痛,产后子宫收缩痛,睡眠不足等均给产妇带来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活动受限,产妇也会产生情绪不佳,烦躁易怒。

2.5产妇分娩时医护人员的态度 产妇临产后,由于每个人的产程进展不同,耐受力强弱不同,表现亦不相同,有些医护人员没有耐心,态度不好,产妇有时会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有些产妇感到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变得抑郁,易怒暴躁。

2.6产妇自身的生理因素 研究者认为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显著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提高。[2]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诱发产后抑郁症。

2.7产妇自身的心理因素 有些产妇本身性格内向,表现过度自控;或者对母亲角色认同缺陷,产生强烈的依赖需求;或者妊娠期间情绪压力大、高度焦虑、人际关系困难、婴儿健康状况差等亦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3 产后忧郁症的预防

针对可能的病因,医护工作者可以开展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3.1积极开展孕期保健 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3]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同时教给产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其对分娩过程的紧张、恐惧心理;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3.2加强产时教育及心理支持 产妇进入产程后,她们非常希望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家人的陪伴,助产人员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需要,用亲切友善的语言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同产妇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让其调整心态,树立乐观自信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3.3注重产后心里疏导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产后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痛,睡眠质量差,乳汁分泌不足,照顾婴儿无经验,便秘等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所以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活护理,尽一切努力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情感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化。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4]

3.4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4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參考文献:

[1] 崔才三,Others. 产后抑郁症病因, 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4(4):319-321.

[2] 靖虹. 产后抑郁症[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2).

[3] 杨怡,何仲. 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3-64.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 篇4

1.1 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 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

根倒多发生在晚期, 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 是倒伏的主要形式, 损失较大。

1.2 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品种选择不当, 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 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 个体发育不壮, 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 (氮肥) 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 群体过大, 麦苗旺长, 故而田间郁闭, 通风透气不良, 引起组织柔嫩, 叶大节长, “头重脚轻”造成倒伏;四是后期浇水不当, 或是种植基础较差, 根系发育不好, 一遇风雨或浇水遇风, 易造成倒伏。

2 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

2.1 选用抗倒伏品种

不同品种抗倒伏性能差异很大。据调查, 武强县抗倒能力强的品种有:石新733、石麦14、邯7086, 其次是石麦15、石家庄8号, 适宜武强县在高水肥地块种植。

2.2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根据武强县的具体情况, 在适时播种情况下, 播量不能超过195 kg·hm-2。叶面积系数拔节期以3.5 ~ 4、孕穗期5 ~ 6为宜。要达到以上标准, 首先根据麦田水肥条件, 品种分蘖力强弱和播期早晚, 确定播种量、基苗数。由大播量改为精播量, 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2.3 科学施肥

防止小麦倒伏, 首先培育健壮的茎秆。高产小麦对磷钾肥的需求相对较多。必须以增施磷钾肥为突破口, 调整氮磷钾比例, N∶P∶K为1∶0.65∶0.5为宜,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纯氮不超过202.5 ~155.0 kg·hm-2。

2.4 田间管理措施

发现有倒伏征兆的麦田, 应酌情采取防倒措施。

2.4.1 中耕培土

在小麦进入起身前进行深中耕, 深度为8 ~ 10 cm, 并结合培土, 可起到伤浮根, 控上促下的作用。试验表明, 深中耕培土, 减少分蘖75万 ~ 150万·hm-2, 分蘖消亡过程缩短了10 ~ 12 d, 加速了两极分化, 推迟了封垄期, 可防倒伏。

2.4.2 停水蹲苗

适当晚浇起身水, 在浇过起身水后, 一定要停水蹲苗。一般停水12 ~ 20 d。过旺的麦田可等到“一节硬、二节停、三节伸”即孕穗期再浇第2水。

2.4.3 镇压

于起身后期拔节前进行, 这样可控制基部节间伸长, 使株高降低, 重心下移, 有利防倒。根据旺长程度压1 ~ 2次, 注意“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

2.4.4 喷施“多效唑”

小麦喷施多效唑以起身期至拔节期效果最好, 喷施浓度有效成分为0.1% ~ 0.15%的溶液, 喷施药液750 kg·hm-2。小麦喷施后, 可使基部节间缩短, 叶色加深, 叶尖变钝, 叶片短厚, 株高降低。较对照成熟期矮8 cm以上, 抗倒增产, 比对照增产18.6%。

2.4.5 喷施矮壮素

矮壮素有抑制节间过长, 增加基部节间粗度, 降低植株高度的作用, 并使叶片、叶稍变宽、变短、变厚。一般喷施2次, 第1次在第1节伸长0.1 cm时, 第2次应在第2节伸长0.1 cm时进行, 药液浓度为0.3%, 药液量为750 kg·hm-2。避免烈日中午喷药, 以免烧叶。

2.5 其它措施

导致肥胖的原因及如何预防 篇5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犯罪;现状;特点;对策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校园暴力犯罪给青少年造成最重要的损伤是学生心灵的扭曲。因此,分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对制定减少校园暴力犯罪的措施至关重要。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行为的暴力性

高校暴力犯罪的当事人犯罪时,常表现出不计后果和残忍的一面,对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给社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2.行为过程的突发性

他们违法犯罪的过程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呈现并无预谋和明确的攻击目标,而是受到某一事件的强烈刺激后,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不计后果,便着手实施违法犯罪。这一特点在马加爵故意杀人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①。

3.团伙作案

高校学生不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在生长发育期,对事物存在好奇心,喜欢凑热闹,但心理上对犯罪的惧怕感使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人多势众来共同实施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个人方面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校大学生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实施违法行为。

(2)法制观念淡薄。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3)自身心理的缺陷。当人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受到阻力时,就会表现出人攻击性的一面,即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利益②。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进入了大学后基本上脱离了家庭教育,而家长将精力主要转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学校表现和心理状态并不关注。

3.学校方面的原因

有些高校未能及时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而无正当的发泄途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差,很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4.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上的一些诸如权钱交易等不良之风使得在校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倾斜,网络报刊中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内容的肆意蔓延在误导着这些天之骄子。

总之,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畸形的心理诉求是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内在原因,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弱化的学校德育教育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是校园暴力犯罪的外部因素。

三、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校园暴力犯罪作为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侵犯,已成为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成为吞噬未成年人健康肌体的肿瘤,也使我们对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所以必须要分析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犯罪的方法。

1.强力整治社会暴力文化

一要防范黄赌毒侵蚀,净化校园周边的人文环境,还文明殿堂的清净。二要关注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学校、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嘲弄他们。三是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造多方位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四要切实关爱大学校园的弱势群体。

2.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互动

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子女,给子女做出表率。其次,学校要多与家庭取得联系,经常沟通,防范于未然,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溶为一体。

3.规范道德修养,强化“人文关怀”

首先,大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生存与生命发展的空间,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多样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其次,学校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回归到“立人”的人文本位上,以和谐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敬畏的心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理解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尽量减少和避免校园心理行为犯罪而造成的伤害。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深刻领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防范校园恐怖犯罪的同时,学校也要适当地教给学生应对暴力犯罪的技巧和能力,避免自身伤害。

4.提高大学生耐挫能力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良师益友,耐挫能力是正确面对患难的重要保障,也是自身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品格。

作为一名研究生,诚挚希望通过对选题的探析、研讨,为“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却暴力文化泛滥的社会,敲响必要的警钟,为还校园一片净土略尽绵力。

注释:

①胡年珊:“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0页。

②张腾明,李文虎,黄仁辉:“高校暴力犯罪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页。

参考文献:

[1]郭翔.《青少年犯罪:预防惩教与康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红皮书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11月版.

[4]徐建,肖健.《21世纪中国青少年法律保护的走向》.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3月版.

[5]袁林,韦克难.《犯罪学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6]罗大华,胡一丁.《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元月版.

[7]张旭.《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8]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9]许邦银,张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0]刘文成.《犯罪学一犯罪学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

杂交山羊难产原因及预防 篇7

1.1 亲本体重悬殊

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在85~110 kg, 成年母羊体重在55~65kg, 羔羊初生重平均为4.15kg, 而本地山羊体重只有波尔山羊的一半, 甚至更轻, 这极易因亲本体重悬殊造成胎儿过大而难产。

1.2 母羊年龄过小

本地羊体型小, 性成熟早, 有的4月龄即发情。有的养殖户一见本地母羊发情就进行配种, 甚至直接用波尔山羊交配。若母羊未发育成熟, 且骨盆狭窄, 胎儿过大, 则易引起产道狭窄性难产。

1.3 怀孕母羊营养不足

饲养管理粗放, 草料供应不足、质量低劣, 不能满足怀孕母羊自身营养需要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可致母羊体弱。母羊体质瘦弱, 则会因分娩时阵缩无力而难产。

1.4 羊舍设计不合理

养羊户养羊多实行圈养或舍饲。养殖规模的扩大, 建舍时的无规划可造成羊舍紧张;羊不分群饲养, 或羊场没有运动场地, 怀孕母羊运动受限, 造成其体质变弱而难产。

1.5 饲养管理不到位

缺乏科学的配种计划和产仔计划, 没有详细的配种记录;母羊分娩时无人值班, 不按时将临产母羊移至分娩舍等, 均可造成母、羔羊出现损伤。

2 预防

2.1 做好配种母羊的选择

选择体型较大、健壮, 年龄在2~5周岁, 繁殖力强, 母性好, 泌乳力强的母羊进行配种。对母本较少, 非波尔山羊的杂交配种, 可慎选体型较大, 经系谱鉴定, 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均优秀的小母羊进行配种, 但配种时间不宜太早。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培育工作, 最好在母羊1周岁以后, 体成熟基本完成时再配种, 以防难产发生。

2.2 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饲喂全价日粮, 饲养管理粗放时, 要给怀孕母羊补饲。母羊妊娠前期 (前3个月左右) 胎儿发育较慢, 所增重仅占羔羊初生重的10%, 此时对母羊可少量补饲, 但饲料质量要好, 料草要新鲜、易消化, 饮水应清洁卫生。

妊娠后期 (后2个月左右) 母羊和胎儿增重较快, 每天应供给母羊充足的营养, 代谢能水平应提高15%~20%, 钙、磷含量应增加40%~50%, 并补足VA、VD、VE, 每天应补饲混合精料0.4 kg左右, 以维持母羊营养需要和保证泌乳。

母羊产前2周左右适量喂给多汁饲料, 母羊进出圈要慢。饮水、喂料时加强看护, 防止母羊拥挤和跌倒。治病时要注意用药禁忌。

2.3 合理建好羊舍和运动场

根据生产需要修建各类羊舍和羊圈, 依照技术要求配置各种设备, 保证羊能及时转群, 使不同饲养期的羊都有符合生长特点的圈舍, 且保证饲养密度合理。

母羊临产前10~15 d移到产房, 产房要舒适、通风、干燥, 冬暖夏凉, 便于护理母羊。加强产房的消毒和羊的防病工作。羊场应建有适宜的运动场, 产前2个月让怀孕母羊每天在圈外自由运动1~2h, 以利顺产。

2.4 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篇8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献血时的生理、心理以及采血环境、采血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技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不良反应, 是一种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有文献将献血反应分轻度、中度和重度[2]: (1) 轻度献血反应: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2) 中度献血反应:除轻型症状外, 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 重度献血反应:除轻度和中度症状外, 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 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引起献血反应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

精神原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献血不良反应在献血不良反应中占较大比例。由于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不了解, 对献血环境比较陌生, 再看到粗大的针头, 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使一些人产生献血反应。

穿刺疼痛原因:采血护士技术不熟练导致穿刺不顺利, 致使献血者局部红肿疼痛, 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短暂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献血反应。

晕血、晕针原因:有些献血者见到血液从血管流出时就会产生晕厥现象, 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 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 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导致晕血、晕针反应。

空腹献血:有些献血者为了给用血者能提供高质量的血液, 献血前不敢进食和喝水, 导致献血过程中虚脱而引起献血反应。空腹献血能献出高质量血液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科学依据。为了确保血液质量, 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献血前一两餐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尽量不要进食鸡、鱼、肉、蛋、奶和豆制品等食物, 以防止脂肪血, 影响血液的质量。

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献血者来自社会各界, 由于地区、学历、年龄等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献血知识的缺乏。有些人认为献血后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献血会很疼、献血后不能正常工作或做家务等。其实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血液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献血知识的缺乏, 使献血者对献血产生恐惧心理, 由于恐惧紧张而产生献血反应。

献血环境原因:初次献血者第一次来到献血屋或血站献血, 对工作人员和环境不了解, 多少会产生紧张情绪, 如不及时缓解就会对献血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影响初次献血的顺利完成。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献血招募时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必不可少: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 对献血知识了解甚少,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告知献血者一些献血常识, 特别是血液的基本常识。如:血液占体重的8%左右, 年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1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献血前后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不要空腹献血等基本的献血知识, 从而减小献血者因献血知识缺乏而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几率。

严格的体格检查:对献血者进行体格检查时, 一定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做好必要的检查, 一旦发现不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 一律不准其献全血及各种成分血, 以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和用血者的安全。

改善献血场所环境:不断改善献血环境, 给献血者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献血环境,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电视节目, 以缓解献血者紧张的情绪。

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血站医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不断地用新知识新理论来武装自己, 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安全的血液品种, 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采血人员仪表整洁, 文明礼貌:医务人员在接待献血者时要衣帽整洁, 必须按执业需要统一着装, 工作装不得有缺扣、残损, 工作装洗后须烫平整, 工作时间不穿拖鞋。接待献血者要热情应答, 并立即站起来表示欢迎, 给献血者让座、倒水, 当献血者献血后告辞时应起立, 热情送至门口, 并欢迎下次再来献血。

总之, 在献血工作中应不断地对献血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从而大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使无偿献血者队伍得到逐年的扩大。

参考文献

[1] 张爱钦, 褚晓凌.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J].中国输血杂志, 2004, 9 (3) :186-187.

泸州土鸡发病特点、原因及预防 篇9

了解泸州土鸡的生理特点, 掌握其饲养方法和疾病发生特点及规律就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对泸州土鸡进行饲养管理, 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1 发病特点

1.1 传染病种类增多。

据疫病普查发现, 泸州地区危害养鸡业的疾病有30种, 且多为细菌性疾病, 其约占鸡病总数的60%以上。随着频繁引种, 随着养鸡场生产年限的增长, 鸡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鸡场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等老病常年发生和流行, 低致病性禽流感、减蛋综合征、鸡白血病等新病不断出现, 大肠杆菌病还出现了脑型、肿头型、眼型等新类型。

1.2 典型疾病非典型化。

某些疫病在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特点。以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具典型临床症状的鸡新城疫逐渐被非典型性新城疫所代替, 其表现为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 这给新城疫的诊断、防疫造成了困难。又如鸡白痢的感染对象已由雏鸡逐渐发展到成年鸡, 且可造成产蛋量下降并引起死亡。

1.3 混合感染增多。

临诊中常见混合感染, 如鸡法氏囊病与新城疫、新城疫与传支等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 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病毒性疾病与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4 条件性病原变为非条件性病原。

在主要病毒性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细菌性疾病, 如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传染性鼻炎等发生越来越严重。

据对部分规模养鸡户的调查, 鸡细菌性疾病大约占鸡病总数的50%~60%, 且其所占比例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大肠杆菌病, 由于土鸡放养环境复杂, 加之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易变异、传播途径多, 已成为泸州土鸡林下放养易发的重要疾病。某些鸡场长时间使用单一抗生素也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出现。

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 当鸡体抵抗力下降、病菌大量繁殖时, 其才使鸡发病, 目前它已成为一种原发性致病菌, 它不仅可通过消化道, 而且多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致病性也发生一定变化, 不一定通过伤口引起感染, 在环境或饲料遭到污染时也可引起感染。

条件性致病病原引起的疾病增多, 这些疾病可因饲养密度大, 鸡舍和放养场地潮湿, 通风不良等因素而诱发, 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防疫水平低的鸡场, 这类疾病更易流行。

据调查, 泸州土鸡对葡萄球菌病的易感性很高, 其可造成20%的死亡率。

1.5 饲养管理水平影响着疾病的发生、流行。

1.5.1

饲料营养不全会造成鸡的各种营养缺乏症, 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 饲料加工、贮藏不当可引起中毒, 环境条件, 如温度、湿度、光照都影响着鸡尤其是雏鸡的健康状况。

1.5.2

饲养管理不善可引发种类繁多的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复杂, 具有发病慢 (一般要经过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病) 、发病率高 (呈地方性流行) 、病程长等特点且患鸡多伴有酸中毒、出现神经症状、体温偏低等症状。这类病鸡多生长发育受阻、营养状况不良、消化机能紊乱、生产性能降低。

1.5.3

导致肉鸡营养代谢病的因素:日粮营养不全、不足或比例不当;鸡患慢性胃肠道疾病、肝病等造成消化不良;特定时期的营养需要量增加 (如发生应激、发热, 注射疫苗时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污染因素 (如工业三废、农药污染等) ;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等都可导致代谢疾病。

2 发病原因

2.1 防疫意识不强, 免疫不当。

有些养殖场防疫意识淡漠, 不进行防疫, 有的则只对鸡进行了初免, 而二免、三免不免或不按时免疫。

此外防疫人员责任心不强, 疫苗质量不合格, 疫苗保管、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鸡病的防制效果。有的养殖户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鸡就永不发病了,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防制鸡病不能只靠注射疫苗, 只有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鸡病。

2.2 病原种类增加、毒力出现变化。

随着地区间各品种鸡及其产品频繁调运, 多种新的鸡病传入泸州地区。

在鸡病流行过程中有的病原发生变异, 有的病原毒力减弱, 若遇鸡体自身具有部分免疫力, 则可导致出现非典型症状, 而有的病原毒力增强, 出现强毒株, 导致出现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危害严重的疾病。

2.3 水禽、野禽在疾病流行中起重要传播作用。

如水禽 (鸭、鹅) 、野禽 (鸽子和候鸟) 是新城疫的重要传播者。

2.4 细菌产生耐药性。

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滥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鸡发病时滥用药物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并使其抗药性越来越强。此外, 饲料厂长期在所生产的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抗药菌株产生。

2.5 缺乏综合防疫措施。

在生产中不能只注重预防接种, 而忽略其他的防疫措施, 尤其是消毒工作, 在某种情况下比预防接种更为重要。

鸡场经过多批次的饲养, 病原微生物普遍存在, 有的甚至存在大量病原, 如不采取综合防疫措施, 其后果不堪设想。

3 预防措施

3.1 产业绿色化

3.1.1 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即鸡产品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考察、检验, 并取得“资格证”后方可进入当地市场。

实施无公害标准化饲养是市场准入的第一步。无公害标准详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鸡肉、鸡蛋的标准及兽药使用准则、兽医防疫准则、饲料使用准则、饲养管理准则及鸡饮用水水质、鸡产品加工用水水质要求, 其为无公害鸡肉、鸡蛋的判定及生产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3.1.2 推广绿色饲养技术。

应用绿色饲养技术生产绿色鸡产品已成为趋势, 这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饲养技术是指围绕生产绿色鸡产品和减轻养殖污染, 从饲料原料选购、配方设计, 饲料加工、饲料饲喂等方面进行的严格质量控制和实施的动物营养系统调控, 其可达到低残留、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效果。

3.2 推广生态保健技术

3.2.1 自然放养。

选择无污染的山区, 或无工业废物排放和农药污染的地区, 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条件均达无公害标准的地区, 以林下生态放养方式饲养土鸡。

3.2.2 休药饲养。

土鸡第一阶段按常法饲养, 第二阶段为休药期饲养, 在休药期内使用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喂鸡, 饲料中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物质。

3.2.3 生物安全措施。

饲养土鸡采用全进全出的方法可切断病原的传入,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将病原拒之门外。每个鸡场只养一个土鸡品种, 因为鸡对疫病的抵抗力有品种的差异。

实行全进全出可采用分段饲养法, 即将雏鸡、中鸡、大鸡和种鸡分别饲养在不同的鸡场, 这既可缩短消毒时间, 又利于防病。

3.2.4 加强环境管理。

加强养鸡场的卫生管理, 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保证土鸡健康成长。

3.2.5 有效控制疾病。

油液污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篇10

俄罗斯《建筑和筑路机械》杂志2007年第12期载文分析了油液中杂质的5种主要来源。

1)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积累。在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车、钻、铣、刨、焊接、装配等)过程中,零部件会粘上切屑、焊渣、油漆、粉尘等杂质,若加工和装配前未清洗干净,当新机运行后零部件上的杂质会进入油中成为油中杂质。

2)在维修中渗入。在维修中,需拆装机件,打开进油口,若不在意保洁,维修后的机件和进油口会沾上杂质,混入油中。

3)在加注新油时混入。在运输时如果不按清洁要求进行,新油也会不干净,混入杂质。

4)在机械运行中产生。工程机械的摩擦零部件在运行中会产生磨损、腐蚀、损坏等,产生磨损、腐蚀微粒进入油中。

5)油氧化变质而生成的胶质、沥青质、炭杂质也是油中的杂质来源之一。

2 预防油污染和净化油的措施

2.1 预防油污染的五清洁法

1)清洁制造:在工程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后和装配前,要采取有效措施(用清洁液、蒸汽或压气去污)清除加工过程中粘附的油污、杂质,保证零件的清洁。

2)清洁维修:在工程机械维修中,打开的油进口应加盖或加套密闭,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油管应用压气吹净,零件修复后和装配前,用清洁液、蒸汽或压气清除修复过程中粘附的油污、杂质。

3)清洁加油:若取样化验新油中含杂质超标,则可用“人工肾”(机外移动式过滤机)进行过滤达标后再加注,加注油的油泵(漏斗、软管)必须清洁。

4)清洁运行:(1)选用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润滑油作为机用油,这种润滑油以超细蛇纹石粉体为添加剂,使润滑油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并能自动修复(填平)摩擦副零件在运行中产生的磨损凹凸面,以减少零件的摩擦、磨损,可延长零件使用寿命1倍以上。(2)定期抽取油样进行油样分析,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十分重视对作业的工程机械的油样分析工作,采用邮寄或直送油样方式定期对作业的工程机械的润滑油和液压油进行分析,分析油中金属零件、离合器片磨损、添加剂、水分、燃油等杂质的含量,以此判定机械零件的磨损程度便于及时维修和换掉杂质超标的油。

5)清洁场地:为了预防泥、灰等混入油中,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十分注意施工单位油库、车库、修理车间的清洁,尽量减少上述场地污染和杂乱状况,在修理车间不准用粒状材料(如锯末等)作为吸附地面油料或洗手用料,并要求车间地面硬化以利于水冲洗保持清洁。

2.2 采用先进净化(过滤)装置

油过滤是控制油污染的重要手段,清除油中已有和不断产生的污染物,才能维持润滑和液压系统清洁度,允许污染的敏感度。近年来国外许多厂家为了提高油过滤的质量和效率,从改造滤清器的结构、滤网材质、油流方式等方面着手。竞相开发许多高效、多功能、长寿命、再生型油过滤装置,如美国开发了移动式(轮式)过滤车,该车采用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对大型工程机械的润滑油、液压油进行机外过滤。俄罗斯开发的有自动清洁功能的油过滤器,可利用滤清器自身的结构和油流对滤网进行清洗,使其可使用再生。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德国开发的滤清器除了对油杂质过滤外,还可清除油中的水分和气泡。

2.3 采用六西格玛法提高油液管理水平

农机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篇11

为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分析农业机械农田作业的特点和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农田作业事故的特点

翻开农机事故档案,对农机农田作业中发生事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农机手是违章者,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

对近几年来农机事故分析,我们发现农机手是违章者,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一般不涉及到第三者。因此,无纠纷,无责任划分,只有自作自受。发生这类事故后,知道的人很少。也不会向上级上报事故情况。

2.农田作业机械不投保

由于农业机械进行纯农田作业,农机手投保意识差,不会去投保。既不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也不参加人身保险。一旦发生事故,在经济上得不到赔偿。

3.农田作业机械一般不会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

由于农业机械在广阔的田野上作业,田野上人员稀少,一般不会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因此,也很少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对社会影响不大,社会关注也很少,容易被社会忽视。

4.农田作业机械的农机手参加正规培训的少,无证操作的人多,违章作业发生事故,一般都是伤人的事故,断手断脚的事故多。有的事故当事人双方商定解决就完事。

二、农机农田作业事故原因分析

1.农机手安全法制观念差,安全意识淡薄

据调查,有的农机手农忙季节整天泡在驾驶室里忙作业,农闲时把拖拉机,收割机停放在家里,人又出去从事其他工作,根本不學习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有的农机手则认为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作业,不在道路上行驶。因而思想麻痹大意,对农田安全作业不重视,认为在农田里作业不会出什么事故,无非是一般的机械事故,更不会出现人伤亡的事故。

2.无证操作,技术水平差

据了解,有些农机手是昨天刚刚丢下“三把”﹙犁把、锄头把、镰刀把﹚的农民,今天购买农业机械后,就变成农机驾驶员。他们没有参加农机技术培训、考试和考核,没有驾驶证,不懂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不懂操作技术和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术差,而引发事故。

3.利益驱动,忽视安全

投资购买一台拖拉机或一台全喂入式收割机,少则2万多元。多则4~5万元。由于拖拉机和收割机农田作业季节短,时间紧。农机手为了早日收回投资,一心想多赚钱,在农忙季节,有的日夜加班,长时间连续作业,农机手容易出现疲劳而导致判断失误。造成事故发生。

4.重使用、轻保养,开带“病”机

有些农机手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又不自觉参加农机技术培训,他们不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只知道简单的操作技术,对拖拉机和收割机的维护保养技术不熟悉,使“小毛病,小故障”拖成“大毛病,大故障”。当拖拉机和收割机有“病”在身时,只要发动机能响,拖拉机和收割机能走,农机手仍然驾驶去作业。留下事故的隐患。

5.作业过程中,转移频繁,引发翻机事故

田间机耕道是拖拉机和收割机顺利下田作业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有些乡村机耕道过窄,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路断桥坏;有些村的田块面积小,“面条田、巴掌田、插花田”多,田块落差大。拖拉机和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转移,经过机耕道,爬田埂,走小路,因路面窄,高低不平,而引发翻机事故。

三、农业机械农田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做好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它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事关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开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对拖拉机和收割机及驾驶员实行安全管理,是为了保持拖拉机和收割机良好的技术状况和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赋予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年初布置工作时有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日常检查和年终总结表彰时有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只有政府重视,才能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搞好。许多从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深有体会的说,千重要,万重要,政府重视最重要;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

2.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要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五民观念。向农机手宣传《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辽宁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农机安全的重要性,向农机手讲解“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道理。要结合当前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做到“生产再忙,安全不能忘;生产再急,安全第一”,做到“出门讲安全,进门报平安”。

3.加强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工作

机器未到,培训先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与农机推广站共同研究制订详细实用的技术培训计划。组织农机手学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熟练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为方便农机手,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可进村入户举办培训,使农机手能就近学习。有关部门应帮助解决经费开支问题。

4.国家应尽快出台农田作业机械的保险制度

为确保农机手和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和安定,国家有关部门应研究制订农机手的人身保险和农田作业机械年度性,季节性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保险金要让农机手交得起,事故后有经济赔偿。

5.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五改变、两个有和八进村”

加强拖拉机和收割机的安全作业管理,即牌证管理、安全作业检查、年检年审等工作,难度很大。一是这些农机分散在千家万;二是农田作业季节性短,时间紧;三是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少,监理装备差;四是经费缺。因此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及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克服困难,做到“五个改变”和“两个有”以及“八进村”。 “五个改变”为,一是在为农机手办理监理业务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改变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二是在办理监理业务时。做到办事程序,人员职责,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办事人员姓名、胸章号码五公开,上墙公布。改变过去那种无人答理农机手的不正确做法。三是深入乡村,上门入户为农机手服务。改变那种整襟威坐,守门待客的不良现象。四是在路检路查中,做到着装整齐,礼貌检车。改变过去那种不着装,拦车检车不规范的做法。五是在为农机手办理监理业务时,提高效率,做到及时快捷,事不过夜,当日能办好的事,一定要在当日办好。改变过去那种工效低下,办事拖拉的不良作风。 “两个有”是在农机监理办证室旁应设有农机手休息室,有茶喝,有凳子坐。使农机手一来就觉得温暖,办完事感到满意。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八进村”,为农机年检年审进村,上牌发证进村,技术培训进村,安全宣传教育进村,事故处理进村,组织农机作业进村,农机维修服务进村,解决农机手困难进村。通过“八进村”服务。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重心下沉和前移,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长杰,刘国学,郭晓斌,《谈农机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2年第4期.

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篇12

1 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1.1 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细菌感染是患者自身带菌和医院内细菌造成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通常与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 手术过程如空气、器械、导管、敷料以及工作人员带菌, 违规备皮方法、手术操作等等有关。其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手术室要按现代化要求合理设置、布局, 安装空气净化设施, 医务人员要强化无菌意识, 严把无菌关, 落实无菌手术制度, 尽可能地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参观人数。定期消毒, 减少手术间内物品的摆放。不定期抽查, 做细菌培养。 (2) 消毒灭菌药物改进:废除落后的刷手、消毒方法, 采用高性能的碘制剂等消毒液刷手、消毒。 (3) 废除常规的备皮方法, 重点放在清洁皮肤上, 如不影响术野, 一般不必剃毛, 术前剃毛有划伤皮肤可能, 会造成细菌繁殖, 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 (4) 手术器具的更新换代:开腹后用保护膜可防止感染, 丝线不可反复消毒使用, 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细线优于粗线, 电凝止血要缩小范围和时间, 防止较多组织烧伤坏死, 尽量减少切口内异物的存在。 (5) 术者要善于保护皮肤, 术中操作轻柔, 减少组织破坏, 止血要彻底, 防止渗血造成血肿, 对污染伤口的冲洗, 局部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1.2 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主要取决于患者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类型及毒力, 腹腔内空腔脏器手术, 如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胃及肠切除等, 切口感染的菌种多数为同在该器官内的细菌, 另一类重要来源是远离感染灶和菌血症, 其防止措施有: (1) 胸部及腹部等部位的手术都有内源菌感染的可能, 打开脏器时, 应保护好周围组织及切口, 防止含有细菌的液体沾染周围组织及切口, 术中污染的物品应及时更换。 (2)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可使切口感染率降低, Ⅱ类手术切口,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正确把握给药的时间、途径、剂量及术中抗生素的灌洗切口可降低切口感染率。

2 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细菌污染是影响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但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后者对术后感染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影响因素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多种全身性或局部因素阻断或影响免疫反应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影响切口的感染率。

2.1 影响局部抗感染能力的因素

操作时组织创伤、坏死, 渗液过多, 手术粗暴, 过度牵拉可损伤局部组织细胞, 造成水肿、供血不良, 止血不彻底、渗血、血肿、未缝合或遗留死腔, 引流物, 脂肪液化坏死, 切口边缘细胞干燥脱水引起细胞死亡, 都会破坏局部免疫能力, 使切口感染率增加。

2.2 全身性因素

2.2.1 年龄

老年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 组织再生能力降低, 常伴有心脑血管及其他系统疾病, 周围血管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低, 吞噬细胞的活力下降, 致使局部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

2.2.2 糖尿病和肥胖

糖尿病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小血管病变和代谢紊乱, 胰岛素缺乏, 高糖血症, 细胞吞噬及白细胞的杀菌作用受到抑制, 周围血管损害, 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几率。肥胖患者抗感染能力低, 可能是其脂肪及糖代谢的障碍, 致使肥胖患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的硬化及糖代谢的障碍, 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层厚, 而脂肪组织血供差, 愈合慢, 抗感染能力低, 缝合时又易形成死腔, 造成腔内积血、积液等, 使切口的感染率增高。肥胖患者手术操作时, 切开皮下脂肪时应利刃直切入深层, 禁忌反复切割, 过度钳夹、牵拉皮下脂肪, 造成局部组织不平整, 组织挫伤, 术后脂肪坏死、液化, 使切口感染率增高。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科学、合理地运用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 有效地控制血糖, 满足手术要求,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2.2.3 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

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是致患者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造成机体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下降;蛋白质的缺乏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 营养支持可以改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提高创伤组织再生能力, 加快组织愈合, 降低切口感染率。放疗和化疗也可使切口感染机会增加。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应充分估计, 纠正营养不足, 术后补充消耗的营养, 特别是蛋白质, 患者应尽早进富含营养的食品, 病情严重者要进行消化道外营养的补充。

2.2.4 其他因素

多种因素如休克、升压药物的应用、败血症、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长期应用激素等导致机体免疫抑制或者局部组织灌注不足, 使局部抗感染能力下降, 导致切口感染等。

3 运用微创技术可有效预防、降低切口感染

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 已成为当代外科医学发展的主流。目前, 随着腹腔镜、胸腔镜、电切镜、关节镜、宫腔镜等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 避免了常规开放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有效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

上一篇:地质滑坡下一篇:开挖与支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