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共9篇)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1
2006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受伤×××人,直接财产损失××9亿元,这一串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h•j•罗伯茨博士在他的《交通事故的原因、生态和预防》一书中写到:“311例车辆事故的82是由人的因素所致”,因此,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在于人,其次才是自然力量以及其他原因,预防交通事故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为主,强化源头管理,健全和完善各类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力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而且要做到长期化、制度化。本文试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违章行车。驾驶员违章行车一直是交通肇事的主体,且三年以下驾龄的新驾驶员肇事率尤为突出。驾驶员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强行超车、“病”车上路等违章行为严重,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2、侥幸心理。有的驾驶人对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有两下子,不会发生车祸。如驾驶人发现有人从车前横过马路,很危险,然而自己认为“不要紧,甩一盘(汽车方向)就过去了”,结果把人撞倒,等等,这些情况是常有的。有的驾驶人自恃熟悉路况或想在朋友面前“牛”一下,便开英雄车、飚车,导致遇到紧急情况下来不及采取措施而发生事故。
3、疏忽大意,措施不当。驾驶员疏忽大意,措施不当是导致死亡事故的两大主要原因。有的驾驶人对车辆性能、道路情况和行车特点不熟悉,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估计不足,以致一旦出现险情就手忙脚乱,出现操作失误。有的驾驶人在行车中精力不集中,没有注意观察前方车辆和行人的动态,以致出现突然情况惊慌失措,不能采取正确措施,甚至来不及采取措施。
4、交通参与者法制意识淡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落后于交通的发展,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包括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等)普遍缺乏。同时,驾驶人整体职业道德水准不高,交通肇事逃逸现象时有发生。
5、交通基础建设大大落后于交通的发展。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旺盛的同时,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缺乏,尤其是农村地区,两轮摩托车、农用车增长速度迅猛,遍布城乡,而道路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平面混合交通的通行模式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6、交通管理体制不完善、手段落后、水平低下。等等。
二、预防交通事故的意义
1、据经济资料表明,世界大多数国家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而我国近年来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交通事故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预防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加速社会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2、无情的车祸,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使无数健康的人们遭受痛苦,千百万美满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不仅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
3、交通事故是和平时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预防交通事故,确保交通安全,是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全的大事。
4、交通秩序好不好,交通是否安全畅通,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管理水平、文化 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
因此,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也是关系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声誉的大事。
三、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
交通安全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人、车、路、环境等因素,涉及到社会的各方各面和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单靠交警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届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为了预防交通
事故,确保交通安全,必须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交通法律法规。各种交通法规是交通参与者在交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处理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据。为了适应道路交通的发展和变化,要制定和完善各类比较齐全的交通法规体系,包括道路管理、车辆管理、交通管理、事故处理、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
2、加强交警队伍管理建设。一方面要尽快增加交通干警的数量,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现有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交通干警队伍尽快实现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通过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积极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充实壮大社会各单位的交通安全员队伍,使其在交通事故预防中发挥作用。
3、科学组织交通流。科学组织交通流可以使道路交通的宏观控制合理化。它不但可以合理使用道路,疏散主要干线的交通流,还可以对交通流实行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减少冲突点,有利于交通安全。
4、从严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为的因素。应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重点对那些易于发生交通事故的违章,如非司机开车,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强行超车等,要坚持违法必纠,严查重罚,杜绝“意思意思”现象发生。
5、严格驾驶人资质审查考核制度。在加强驾驶人驾驶技术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的基础上,强化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驾驶人的道德素质。
6、改造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进一步改造路面,提高道路等级,并逐步完善农村地区乡级公路的配套交通安全设施,如设置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施划标线,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创造条件。
7、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依靠党政领导,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强客运企业、中小学校等单位的驾驶人、中小学生以及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任务推向社会,落实到全社会各基层单位,提高广大群众和全体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8、剖析交通事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根据往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事故发生原因及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和措施,努力解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2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通常而言,道路交通事故是一个个体事件。然而,随着我国机动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各层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具备了社会性的属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侧重于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从道路线形设计、车辆智能化、交通管制等等。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5,事故率居高不下。可见,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的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预防与处罚体系中的作用比较薄弱,与世界前沿不匹配、不协调。然而,国外的实践表明交通安全教育是提高社会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有效途径,是能够从根本上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或减轻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办法之一。
1 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当然,我国所采用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也是采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系并无本质区别[1,2,3,4]。其主要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及实施效果。
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课,但这种方式没有形成制度,不能做到常效;教师也在儿童及青少年阶段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有所涉及,但深入程度和量度都较为有限;国内甚至连一个主题公园都难以找到,凸显该方面的差距。
社会教育主要包含突击性和日常性两种类型。突击性安全教育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的有目的的整顿活动,如“百日会战”、“冬季安全活动月”、“节日安全活动周”等,其目的是有针对性地体现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但此类教育效果不仅不显著,且往往缺乏规划与协调。日常性的教育以综合整治及广泛宣传、社会教育与单位教育相结合、公安机动车对申领驾驶证者的教育与培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安全宣传;日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表面形式大于实际效果,如综合整治后交通违法事件回升率高、对轻度交通违法人员的教育极度贫乏、对除驾驶人以外的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极为有限、对驾驶证申领者的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意象薄弱。总体来说,我国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仍较为局限,尤其是教育效果较为有限。
2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人原因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较大,数据显示由于驾驶人的过错等原因造成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以上。由此可见,驾驶人及其它交通参与者对系统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管理、教育对整体交通安全形势的改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科研人员都始终强调道路交通安全与道路交通条件的关系,把事故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措施重点放在加强道路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上,而忽视了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所能够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期这种做法对我国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交通安全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21世纪前后,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了逐年递增的态势,显然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与方法出现了“瓶颈”,这也从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匮乏的链锁反应。
无论是西方国家经验,还是过去几十年国内发展历程,都表明了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在事故预防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我国未来的交通安全条件的改善将起到举重若轻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未来的交通事故防控体系中,交通安全教育属于第一层次的范畴,是严格交通管理措施、提高车辆效能、提高道路主动安全等第二层次措施的根本和基础。
2.2 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处罚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显然,交通安全教育仍然没有被列入交通违法处罚范畴,更别谈其实施方式和形式。对于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罚款、警告、扣证显然难以给交通违法者以多么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以教代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证明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罚方式。笔者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较为实际、效果明显的事故处罚方式,尤其是对于抱有侥幸心里的交通参与者。其应成为我国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列入法律的范畴并给出具体实施办法。
3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式探讨
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实施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交通管理单位专门教育等三种主要方式组成。
3.1 学校教育
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阶段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三个方面构筑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方案和实施计划,编写相关教材并组织教学实施。
并且,在实施方式上应针对不同群体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建议修建交通安全教育主题公园、交通安全教育博物馆、交通安全教育学校等。同时,应以规范条文等形式保证每个阶段不同群体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及实施质量。
3.2 社会教育
校教育是交通安全教育的基础。然而,只有发挥相关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和社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交通安全教育深入千家万户。
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可以通过设置专题教育栏目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强化教育等。
社区化教育是教育组织体系中的一种有效形式。交通安全社区教育和宣传具有广泛性、长期性、主动性和可行性等优势,应作为未来我国交通安全社会化教育重要模式。
3.3 交通管理单位专业教育
首先,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其次,强化对驾驶人进行的交通安全教育,把好初考驾驶员教育培训和初次申领驾驶证考核关。最后,坚持不懈地开展针对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我国当前交通事故违法处罚形式以罚款、扣分、行事责任为主,缺少回炉教育环节或者流于形式。建议将以教代罚、社区劳动(尤其是照顾交通事故致残人员)、大客(货)车驾驶人定期教育等形式纳入交通安全范畴并加以实施。
4 结论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及实施方式等的分析,探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罚中的作用及实施方式等问题。得到如下结论:
(1)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构成及实施效果中存在的问题;(2)提出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未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重点措施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手段,并纳入法律范畴;(3)提出了三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式。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事故预防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总结了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构成及实施效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事故预防和违法处罚两个方面探讨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提出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未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的重点措施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手段;提出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交通管理单位专业教育等三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交通安全教育,事故预防,处罚,实施
参考文献
[1]陈川,朱孟金,胡晓亮.基于网络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2):135-140.
[2]刘彩霞.论交通安全教育[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5):47-49.
[3]刘毅.交通安全教育的社区化模式[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8-50.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3
关键词:交通拥挤; 原因; 对策
十八大中提到,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和机动化的进程,但同时伴随着这一进程许多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起来。在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交通供给之间,如果不能做到协调发展,那么交通拥挤问题就会变的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相悖的。
一、城市交通拥挤原因的分析
(一)汽车数量的增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 年全国目录内企业生产汽车 2330.44 万辆,销售汽车 2360.3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81%和 13.29%,2009 年产品销售率为 101.25%,比 2008 年100.72%增加 0.53 个百分点。但是,这一数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按每年增长率 20%计,至 2015 年我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将达到 1.5 亿辆。[1]但是我国城市建成区的路网密度却大致没有变化。这就表明,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未能与机动化进程相协调一致,交通供给量大大低于交通需求量,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其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而且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
(二)加强交通需求管理
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特别是政府从宏观方面的管理,这就需要政府有效引导和控制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增长,同时积极扶持公共交通,维持合理的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之间的比例,确保较高的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2] 为此需要规范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利,提高城市交通研究、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协调工作,实现对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使用,从而推动城市交通问题的缓解,为人们出行创造更有利的交通。
(三)公众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限的道路资源最终会因自由进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使用。这样的情况是由于每一个个体都想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然而资源耗损的代价却转嫁给了所有可使用资源的人们。这就要提高城市居民的交通意识。"文明交通,通畅出行"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文明礼让不仅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道路网络中节点的交通阻塞和拥挤,[2]同时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从而使公众更合理地使用道路资源。
(四)城市的功能布局
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情况就会显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影响人们出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发展多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1]例如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分散各条重要道路上的车流量等。这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一个很好的总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住宅区的分布特点、政府机构、商业中心、旅游景点等城市功能的分布状态同样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情况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时间的交通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合理、有效的分配人口、住宅、商业及办公设施等城市功能的布局对交通资源造成的压力较小;反之,功能越集中、但是人口、住宅和商业又十分规律的布局更容易造成交通状况的恶化,进而影响交通资源的使用率,造成城市交通的拥挤。
二、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由于受土地资源,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以及资金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城市交通设施供给并不能无限制增加,为此,应注重交通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使既有的交通设施的利用率最大化提高。[1]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划分交叉口处的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并完善信号灯的配置,使交叉口在有效的绿灯时间内尽可能的通过更多的车辆,同时设置单行线,公共交通专用线,货车禁行线等,设置区域信号控制系统,设置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如车辆线路诱导系统和车辆卫星导航系统对区域交通进行控制,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为人们的出行节省更多的时间。
(二)收取拥堵费用
当在交通高峰时间对部分车辆收取交通拥挤费后,[3]在出行高峰时间内行驶的车会有一部分转入低峰时间或者其他车流量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或者放弃出行,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高峰时间的交通需求相对下降,高峰时间的交通拥挤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征收交通拥挤费的具体操作措施有多种,比如,对乘坐不同人数车辆收取不同的费用,对乘坐人数多的车辆收取相对较低的费用或者政府可以实行多种优惠措施,以鼓励多人搭乘,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三)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
对于人口相对比较密集、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很多大城市的市区而言,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系统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一条十分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途径。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降低城市公交车的乘车费用,同时给予特殊人群适当的优惠,引导更多市民出行选择乘坐公交车。合理配置公交车的线路和站点,增加对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等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的公交车的配置和线路的设置,提高公交车在城市居民当中的出行分担率,同时有效的缓解私人交通对城市交通资源所带来的压力。
(四)交通意识教育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
"文明城市,文明交通"需要我们每一位居民的共同努力,增强交通意识,提高城市居民交通文明的观念,并且制定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教育及处罚等一系列措施,在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上也可以发挥相对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增强对居民出行交通意识的教育,对酒驾、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来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
总之,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和多种多样的,还需要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间显得至关重要,这不尽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交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运转的效率。我们必须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同时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徐兵,盛玉奎.探究城市道路拥挤原因[J].山西科技,2007,(1).
[3]黎明.我国大城市主干道路交通拥挤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湖南长沙干道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08.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4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城市交通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当然,城市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更加需要良好的城市交通。但是,当城市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越提高,人们购买力自然随之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机动车流量聚增,道路交通各要素与日益增强的交通需求矛盾就会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就会呈上升趋势,安全状况令人担扰,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及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因而重点分析和研究交通拥挤堵塞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课题。
一、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原因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有设臵城市的时间限制,经济发展状况,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管理力度,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既有历史、地理状况的因素,也有管理和意识不到位的问题,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差。
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也导致交通拥挤和堵塞,许多驾驶员,特别是驾龄较短的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落后的交通习惯严重,根本就不把交通安全问题放在心上,记在脑中,驾驶机动车随意闯红灯、逆向行驶、随意停车、随意调头、超速、超员、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或驾驶不符合标准的拼装车、报废车,发生故障不能排除,扔在路面上一走了之,形成了交通拥挤和堵塞。
(二)道路交通管理不到位
一是道路上设臵的交通安全设施不到位,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警示、警告、禁行、人行横道线、隔离护拦不完善,造成机动车和行人见路就走,有缝就钻,越是交通拥挤,机动车越往前驶,致使长期发生堵塞。二是路面管理力度不大,当然警力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三是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不到位,没法从根本上触及违法者的利益,因而使一些交通违法者的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的党政机关、公检法和企事业机关单位车辆驾驶员自以为是,开霸王车,在道路上行驶随心所欲,当交通民警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说情者一拥而上,很难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市民的交通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是比较淡薄的,不少人不懂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有的虽然懂法,但不守法,对妨碍交通安全的危害性缺乏认识,有些人完全没有把交通安全当成一回事,甚至抱着绕幸心里,不想信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造成在路面行走或驾驶非机动车搭肩,有说有笑,根本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了交通混乱。(四)服务设施滞后。
就目前来讲,一些沿街门市注重建造高楼大厦,相互攀比,你盖十层,我盖二十层,你修三星级酒店,我修五星级洒店,但在停车场问题没有攀比,有的甚至不留停车泊位,只要你到饭店用餐,到商场
购物就行,不管你的车放在哪里,饭店、商场规模越大,车辆越多,造成交通拥挤和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政府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在目前来讲是一大难题。
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对策初探。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一个首要问题,但也需要科学的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管理理论、科学的城市交通规划和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等诸多方面,切实形成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和同步管理。将道路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纳入同一轨道,把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真正解决疏堵保畅的问题。
(一)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和管理条件是避免和减少交通拥挤和堵塞的必备条件。以南京市为例,多年来,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使任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道路通行运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大道路新建设力度,进一步挖掘城市交通潜力。
(二)强化联合执法,实施综合治理。整治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和配合,为了搞好疏堵保畅,南京市政府将各项工作指标按照职能部门进行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市建设局主管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清理店外经营、违章搭建的广告牌,路面保持清洁干净;公安局负责治理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不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客车超员、超速行驶以
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局负责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出租车的管理;教体局负责学校幼儿园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校车的管理和中小学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等;农业局负责拖拉机的车管驾管及交通安全教育。
为了有效遏制店外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机动车闯禁行等行为,市政府成立了以建设局为主,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配合的城管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了城管执法工作车,组建了城建派出所。购臵了清障车,重点解决主要街道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门店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并配合我大队对沿街门店进行了逐一调查摸底,对裕华路、会战道的647家商业门市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状,实现了户籍化管理,对违反规定不达标的,依照《南京市城市管理规定》予以处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找准切入点,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使城市区道路交通拥挤和堵塞状态得到根治。
非机动车和行人是道路通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治理机动车交通违法的同时,加大了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
首先要整治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线,机非不分离,乱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可采取分段站岗,在市区主干道高峰时段,每段有一名交警站在路中间黄线上指挥疏导交通。各交通岗,除了在岗亭留一人外,其余警力全部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
其次是开展“小黄帽”维护交通秩序活动。利用节假日期间组织部分学校中小学生上街与交警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孩子们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也对他们幼小的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他们从小树立起良好的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意识。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一是在宣传上不断求新,紧贴百姓生活。利用电视台播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并开辟了以案说法专栏,拍摄新闻节目,宣传交通法规,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二是在宣传上突出重点,从小学生抓起。交警部门与中小学校开展了警校共建,进一步推动“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在学校上交通安全课,赠送《交通安全法》读本,典型事故图版展出和交通法规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校内宣传。为进一步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做遵守交通法规的好公民。
三是在宣传上加大投入,力求形式多样。交警部门利用条幅标语,客运车辆提示标语,为事故中队、违法处理办公室、车管业务大厅、各中队等窗口单位配备电视机、影碟机等设备,达到窗口单位必播交通安全宣传片的要求。在国道建设永久性标语,在公路沿线村庄悬挂固定式标语,据统计南京市每年用于交通安全宣传的费用达100多万元。
四是在宣传上动员全社会参与,不留死角死面。交警部门在搞好宣传的同时,综合执法大队、教体局、交通局等单位也根据本单位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建设部门教育广大建筑工
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违规车,特别是不乘坐货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报废车上下班,珍惜生命安全。
三、结语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5
近几年来,交通肇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以我县检察院为例,1998年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交通、肇事案件占全年受理总数的11.5%,1999年受理该类案件13件,占受理总数的13%。今年l至6月份又受理4件,占受理数的25%。交通肇事案件的增多,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稳定。
一、交通肇事案件增多的原因
(一)交通运输工具激增,交通流量增大,道路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生活质量标志之一的交通工具数量猛增。我县309国道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市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然而近年来,该路段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309国道日平均交通流量达到了4000多辆次,高峰时可达5000多辆次以上,道路运输压力增大。因此,造成了交通拥挤、堵塞加重、事故隐患增多。
(二)部分机动车辆驾驶员法制观念淡薄,驾驶技术低劣
随着车辆的增多,驾驶人员也相应增多,但有一些驾驶员没经过正规的培训,就驾车上路行驶,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交通事故。也有一些驾驶员虽持有合格的驾驶执照,但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视国家财产、人民生命为儿戏,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行为加大交通事故的发案率。以2000年为例,在批捕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其中酒后驾车就有二起,占到25。还有一些驾驶人员行车不讲交通道德,驾驶作风恶劣,违章超速行驶,强行超车,会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2001年12月30日,祁县东观的程某驾车行至309国道黎城境内时,由于路弯速快,将对面会车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吉普车撞坏,致摩托车上的夫妻两口血染黄土,命丧黄泉。
(三)驾驶非机动车者及行人安全防范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肇事者不仅仅是机动车驾驶员,由驾驶非机动车者及行人造成的交通肇事在交通事故总数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这些人员安全防范观念比较淡薄,对事故的发生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如我县赵店桥一小学放学后,一位小学生在没有大人的监护下,对过往车辆熟视无睹,横穿马路时被车辆撞倒,造成交通事故。
二、预防交通肇事案件上升的对策
道路交通事故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大,善后处理难,针对这类案件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驾驶员素质
随着我国加入wto,私人轿车的不断增长,决定了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机动车驾驶员仍然会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或专门的职业存在,所以,我们仍应按照公安部有关指示,认真办好驾驶员培训学校。同时,有关主管机关要切实加强管理,严把发放驾驶执照关口,对未经驾驶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绝不发放驾驶证,一经查出无证驾驶者予以严惩。公安交警部门还应定期举办驾驶人员学习班,以案释法,不但向其讲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规程等知识,还要对其进行交通道德规范的教育,由路面上的被动管理转入到深入基层单位和有关部门,作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促使其成为重安全、讲文明的驾驶员。
(二)加大教育处罚力度,增强所有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意识
公安、交通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对全民进行安全学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同时,深入到教育部门,在幼儿园和各类学校开设交通安全课,联合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所有交通参与主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其道德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形成人人遵章守纪、个个重视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根本上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研究好交通法规,运用好交通法规,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罚交通违章行为,并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加大对肇事司机的处罚力度,该吊销驾驶证吊销驾驶证,该追究刑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让违章者明明白白,心服口服,达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目的,(三)公安、交通部门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和控制交通事故的能力。
首先,公安、交通部门要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科学管理、依法从严管理,变勤务管理为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利用道路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调查本地区危路险段和事故多发点情况,摸清底数,认真研究制定对策,并及时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向有关部门反映,向交通公路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改造计划。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6
一、前言
二、施工危险因素分析
三、测井事故因果图
四、遇卡类型
五、事故的预防
六、参考文献
一、前言
测井工作就是对井下的地层信息通过多种物理手段进行采集,并使用大量机械及微机联合作业的一项复杂工程,因此各种工程事故难免发生,其中仪器井下遇卡又是最常发生和损失较大的测井事故,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可以减少、避免事故的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关键词:测井事故 原因 预防
二、施工危险因素分析
1、井眼不通畅
井眼不通畅通常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a、油田区块本身地层复杂,难以形成畅通的井筒,易造成测
井仪器遇卡;
b、钻井方为了节约成本,压缩钻井过程中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了钻井液的性能,井下情况复杂性增加。
c、钻井周期较长,期间发生过复杂的钻井事故,造成井身质量差。
2、不按操作规程施工
随着石油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钻井、测井工艺及方法不断出现,配套的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也相应增多,然而对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不了解或是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往往会发生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故。经验表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测井施工造成工程事故的比例占整个工程事故的80%左右。
3、不良的通讯
测井施工中,尤其是水平井施工时,钻井方、测井操作、井口、地面的通讯不畅通,协调不到位,导致采取了错误的技术,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4、施工设计不周密
施工前,由于施工设计的不周密,准备不够充分,在出现状况后,不能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5、疲劳施工
测井施工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疲劳。疲劳意味着思维迟钝、精力不集中,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
6、对井下情况了解不够 — 2 —
了解井筒情况是测井施工人员的首要工作,有利于我们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种意外情况有一个全面的预测和综合考虑,如若不然则不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施工顺利。
7、仪器组合不当
在测井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根据施工井的具体情况及施工通知单的要求,配备施工所需仪器,确定合理的仪器组合方案。仪器组合不合理,仪器串不能适应施工井的特殊情况,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
8、发生动力故障
施工工过程中动力设备出现故障,绞车无法起下电缆,电缆和井下仪器在井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吸附卡,电缆和井下仪器卡在井中无法起出。
9、仪器工作不稳定
由于受潮绝缘不好而引起的井下或者地面仪器工作不稳定。
10、井径不规则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受钻井液浸泡,地层应力改变,滤液离子渗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井壁易垮塌掉块而导致井径扩大或岩盐,塑性泥岩在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向井眼中心蠕变而导致井径变小,由于纵向地质剖面上岩性的不一致形成了井径的不规则。不规则井径极易导致电缆测井时的遇阻、遇卡事故,尤其在测井径、密度、地层倾角、地层压力等项目时危险性更大,易发生卡
仪器事故,但若活动不及时,电缆粘附也随之发生。、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影响电缆测井的钻井液体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泥土饼摩擦系数、密度、泥饼质量等。若泥饼摩擦系数过大,则相同的钻井液密度下,电缆的拉力要相对增大,当电缆的拉力接近电缆本身的强度或纹车拉力时,电缆和仪器的粘附卡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若钻井液密度过高,在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压差增大,导致电缆和测井仪器摩擦阻力的增加,当达到一定数值时便发生电缆或仪器的粘卡。若泥饼过厚,则增大了电缆和仪器的包角,即增加了承受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的面积,相同条件下,厚泥饼易造成电缆和点测仪器的粘卡。与钻井液性能有关的测井事故一般发生在砂岩较发育的井段。
12、全角变化率过大
在全角变化率过大的井眼中测井时,下仪器过程中容易遇阻,靠通井收效甚微;电缆和仪器上提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极易造成电缆起皮、卡仪器或卡电缆事故。
13、井下静止时间过长
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电缆测井事故在测井事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下井前电缆检查不细,在井下静止时间过长、遇卡拉力过大等均会测井事故。正常测井作业时也因在测rft或炮取过程中静止时间长造成仪器或电缆在、的粘卡及上提速度过快造成断电缆事故。— 4 —
14、套管鞋的影响
在定向或大井眼里,测井仪器轴线容易与井眼轴线形成一个夹角,点测仪器不能顺利通过套管鞋而造成卡电缆仪器。
15、仪器下行遇阻时,未及时发现,电缆下入过多,盘结成团,则上起遇阻甚至起不出来。
16、在测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井喷,来不及起出测井仪器,只好将电缆切断,丢入井中,进行紧急关井。
三、事故因果图
四、遇卡主要类型 1、吸附卡: 所谓压差粘附是由于井筒中的钻井液和地层之间的压差较大,压差迫使电缆或下井仪器切入泥饼,当压差产生的力大于电缆的最大安全拉力就发生吸附卡。吸附卡多数是吸附电缆造成仪器遇卡。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钻井中使用了密度较高的钻井液或钻井过程中发生钻井液漏失,而测井时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在进行地层测试或井壁取心作业过程中,易发生压差粘附。
预防吸附卡的有效措施:
(l)在裸眼井内应保持电缆移动。对于旋转式井壁取芯或地层测试等特殊作业,也要经常活动电缆,不要让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
(2)如有可能在仪器头上安装间隙器。
2、键槽卡:在斜井或狗腿井段,电缆会在井壁上摩擦出键槽,当下井仪器不能通过键槽时,就会发生键槽卡
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在仪器头附近加装间隙器,使仪器居中。
3、桥塞卡:页岩的膨胀、地层的坍塌、碎屑的挤入等都会在下井仪器上方或仪器周围形成桥塞,发生桥塞卡。
预防的有效措施:(1)使仪器居中;
(2)遇阻时不要使仪器快速下冲;(3)井队通井、循环泥浆。
4、套管的损坏:在损坏的套管处或破碎的套管处可能造成仪器遇卡。
预防的有效措施:
(l)上提仪器时缓慢接近套管鞋;(2)使仪器居中
5、损坏的电缆:打了结的电缆造成鸟笼式损坏或铠装损坏的电缆都容易造成遇卡。
预防的有效方法:
(1)电缆在井中下放不要超速;
(2)新电缆一定要释放张力后使用;
(3)仪器遇阻时要及时停车不要使电缆遇阻过多,上提时速度要慢;
(4)保持充分的电缆张力;
(5)使用旋转接头。
6、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 对老井进行侧钻,通过在套管上开窗打斜井,测井时仪器经常在开窗处遇卡。大致分两种情况:(1)套管口钻穿过程中形成齿状裂口,不是标准的椭圆形,电缆或仪器易卡在裂口处;(2)开窗周围水泥环震动坍塌,加上钻井液冲蚀井眼扩大,在窗口处形成台阶。
预防这种遇卡的措施:
(1)上提仪器时缓慢接近开窗口;
(2)在仪器顶部加装导角适中的间隙器
7、损坏的下井仪器:井径腿或扶正器和推靠臂的断裂及仪器的损坏都会造成遇卡。
8、井底沉砂:由于井底沉砂过多,仪器快速冲至井底陷入沉沙中,造成遇卡。
9、井壁坍塌、碎块引起的遇卡:测量过程中,下落的碎块等— 10 —
掉在仪器的上部尔卡住仪器或井壁夸她埋住仪器造成遇卡。
五、事故的预防
1、查阅钻井记录了解井下情况 a)井深、井斜; b)狗腿井段;
c)钻具遇阻遇卡的深度; d)高渗透地层的深度; e)产生井漏的井段; f)大块泥岩岩屑的上返情况; g)未固结岩层的深度; h)钻井液比重、粘度; i)邻井测井时有无异常; j)钻具停留井段。
2、下井前要检查仪器推靠臂和极板的固定销及电缆磨损情况。
3、正确选用合适的弱点,弱点受力超过20KN拉力后,弱点必须更换;并且要检查电缆头及电极鱼雷头是否受损。
4、电缆头、电极鱼雷头使用不允许超过40口井或半年,超过40口井必须切断重新砸制、每季度应打开检查。
5、要始终保持电缆运动,防止吸附卡的发生。如果仪器在井内,绞车出了故障,司钻应立即用游动滑车上下活动电缆15m ~
20m。
6、下速和测井速度都要符合规定要求,在有问题的井段要很慢(低于1000m/h的速度),在到达井底或接近表层套管时一定要减速。
7、遇阻后不能快速往下冲。仪器遇阻只需以正常速度下放三次,并记录遇阻曲线,如果仍遇阻就立即要求井队通井循环泥浆。
8、仪器在井底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短。所有岩屑将沉淀到井底,在井底造成遇卡的机会较多,仪器应缓慢地接触井底,并立即上提测井。
9、重复曲线要选在井眼正常的砂岩井段测量。
10、在仪器上接头部位必须安装扶正器。安装扶正器可以减少吸附卡的机会,并且仪器还可以躲开键槽和台阶。
11、仪器串中尽量减少软连接。密度测井时不允许挂接加重,其它测井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加重,加重和仪器之间要向硬连接方向发展。
12、测井时必须正确使用张力计。张力计要安装在天滑轮上,测井时绞车工和操作员应时刻观察拉力变化,必须能随时说出当前的拉力和最大安全拉力,每个季度(若更换张力线、张力计或张力通道维修等项目必须重新校验)对张力计进行校准(分公司工艺组要保留一份原始记录),记录的张力数值必须为单股电缆所承受的张力。
13、在靠近套管鞋或油管鞋处速度不能超过600m/h — 12 —
14、钻井一开始就要为完井做准备,要严格控制井身质量,力争做到井斜变化率小,井径扩大率小,为顺利测井与固井创造条件。
15、搞好钻井液性能,使其与地层特性配伍,减少垮塌;并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能把钻屑与塌块排到井筒以外。在测井以前,要充分循环钻井液,把积砂冲洗乾净,使全井筒钻井液性能均匀稳定。
16、如果钻井施工时间过长,•应对套管采取保护措施,如在钻杆上装胶皮护箍,或加防磨接头,减少套管的磨损。套管鞋应用套管接箍制作,不能用套管螺纹保护器代替,下部必须车成45°坡口。
17、测井前起钻,要控制起钻速度,防止抽吸,导致井壁不稳。对井底五百米井段最好短程起下钻一次,确证畅通无阻,再进行测井。
18、起钻时要连续灌入钻井液,•保持环空液面不降,液柱压力不降。在测井过程中上起电缆时也要灌入钻井液,不使松散地层垮塌。
19、每次测井前,钻井队要向测井队交明井下情况,如井深、井径、套管鞋深度、起下钻遇阻遇卡情况、井内落物、泥浆性能及各种异常显示等,供测井队做为参考。
20、连续测井时间不可过长,如在24小时内测不完所有项目,应在通井循环钻井液后再测。
21、上提仪器遇阻,应耐心活动,上提拉力不应超过电缆极限拉力,绝不允许将电缆拉断。
22、在靠近仪器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两个非常明显的记号,仪器到井口附近时必须慢起,绞车司机要听井口工的指挥,防止拽断电缆。
23、仪器与电缆的连结处应是一个弱点,上提到一定拉力时,应从此处脱节,而不应破坏电缆。
24、有些井段,•下行时遇阻,上行时并不遇阻,可以多次试下,甚至改变仪器结构再下。有些井段下行遇阻,上行也遇阻,这就应引起足够的警惕,最好是通井循环划眼后再测,不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井工作。
25、要作好地面的一切防范工作,•如天、地滑轮固定要牢靠,转盘一定要锁死,在测井期间,钻台上不许进行有碍测井的工作。
26、测井队的绞车司机、井口工、仪器操作员必须严守岗位。钻井队在钻台上也必须有专人值守,以便随时与测井队配合。
六、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测井 2001年
试析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篇7
关键词:学生,伤害,原因,预防措施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学生伤害事故对我国广大独生子女家庭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市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在体育课、舞蹈课、专业技能课上发生的意外,有因学生之间冲突发生的意外,也有因被教师批评而离校出走发生的意外等。这些意外导致学生伤残甚至死亡,令人非常痛心,社会对此也十分关注。引发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多种,有的纯粹属于意外事故,有的是因学生个人原因导致的,也有的是由于学校管理不善引起的。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需耗费相当多的精力,这给教育管理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1 引发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1 学校管理问题
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其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是引发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学校门卫管理不严,对外来人员不登记、不盘查,任由其出入;任课教师责任心不强,发现学生缺勤而不过问,课堂管理混乱;班主任对学生未到校或擅自离校未能及时处理;教师对学生打架等违纪、违规行为不能及时进行教育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最近,某学校1名初中男生因在课堂玩闹而被班主任批评,其离校1周后跳楼自杀。据说该生家长每天到学校闹事,而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班主任责任心不强。该生在课堂玩闹,对其进行批评无可厚非,但其离校1周未上学,班主任就应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而这位班主任却以电话联系不上、找不着家长为理由推脱责任。这样的理由岂能成立?已经造成的严重后果谁能弥补?我校也曾发生过一起由于保安疏忽,致使2名家长中午进入学校殴打1名学生的事件。幸好该生逃离了现场,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1.2 学校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问题
学校对负有管理责任的设施设备,特别是体育设施有确保其安全使用的义务。学校相关科室及部分教职工对安全防护问题缺乏了解,对潜在的隐患没有预见性,缺乏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体育设施、实验设备和学生生活设施不完善或陈旧老化;学生食堂堆放可燃物,天然气和液化气共用等,以上这些安全隐患均可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某校曾发生过一起住校学生在踩着凳子晾晒衣服时不慎摔伤的事故。笔者认为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生活设施不完善。另外,体育课、专业技能课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学生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1.3 教师教育方法问题
由于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引起的学生伤害事故也比较多。一方面,有些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动辄将其赶出教室,学生是否回家也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帮教、心理辅导。个别教师对学生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对学生的人身伤害。体罚违背教育规律,也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不起外在的压力。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够及时并且正确引导他们,那么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会导致他们一时想不开,自求解脱,从而造成家庭悲剧。某中学曾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一名学生影响了课堂纪律,下课后任课教师将其交给班主任处理,班主任尚未详细了解情况便将其带到其他班上课,这名学生认为班主任羞辱了他,回家后又受到父母的训斥,最后服毒自杀。
1.4 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有的学生因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行为习惯不好,学校虽然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但是没有多大效果;还有个别学生容易接受网络、电视中武打镜头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非不分,总是要以“血”的教训来警惩他人。因为一句口角、一个馒头、一片纸或一句玩笑就对他人拳脚相向,最终往往致使双方身心都受到伤害。这样的事件在各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更有甚者与社会闲杂人员在校外互相比拼,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事故。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无论是谁,都不愿意自己受到伤害;作为教育者、家长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所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预防措施来避免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好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才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 预防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
2.1 加强警示教育,确保师生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学校的安全稳定,事关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教育战线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学校领导一定要明确安全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把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经常通过广播、黑板报、校报等校园媒体开展交通、消防、用电、饮食卫生、劳动、运动及实验等各方面的安全常识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的能力,保证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笔者经常强调,安全教育抓不好,出事是必然,不出事是偶然。因此,我们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存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必须坚持警钟长鸣。要认识到有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主要责任不在学校,但对安全教育的常抓不懈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要经常提醒学生,做任何事之前先考虑安全性,珍惜宝贵生命,只有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做其他事。要使学生牢记: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2.2 完善安全制度,强化责任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学校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了保障师生安全有序地工作和学习,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如门卫制度、食堂卫生制度、教师值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和维护制度、课间及午间值班巡视制度等。同时,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校长、主任、班主任、教师这一“链式”责任共同体,各责任人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加强管理,增强工作责任心;要加大校内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对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设置要符合安全标准,对设施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或更新,对课间操、课间活动、升旗仪式等重大活动要安排监督员检查,发现违规、违纪的学生要及时处理,以预防或减少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各科室、班级和教职工的学期工作考核相挂钩,层层落实,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杜绝一切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2.3 家校合作互动,关注学生健康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保护工作。家庭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是培养其各种综合能力的基地。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合作和支持,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学校应建立家校互动制度,除了平常的家校联系之外,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把安全教育当做一项重要的会议内容,提醒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时刻注意安全问题,以有效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在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排摸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家庭存在问题的学生家长召开家庭教育恳谈会,为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新理念、新方法,指导和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再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板报、广播等校园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咨询室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承受压力、挫折、失败,勇于面对困难,消除引发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观因素,避免因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家长做一些积极的心理辅导,以期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在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2.4 严守职业道德,履行教师职责
教师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应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督促教师严格履行职责作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按照教师职业规范,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不擅离工作岗位,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实训、实验课上,教师要遵循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向学生详细讲解注意事项,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训、实验;在体育课、舞蹈课等训练课上,教师要先让学生热身,在学生做危险动作时要予以指导和保护。第二,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冷嘲热讽、粗暴训斥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失望屈辱,失去自信,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学校要经常教育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尊严,杜绝其对学生进行训斥、挖苦、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行为,防止学生因此而受到身心伤害。面对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的现状,学校要通过办培训班、做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在教师中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让每位教师学会用法律来判断、分析、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用师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5 维护学校秩序,创设育人环境
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应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用校内小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的思想,注重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可面向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充分发挥由学校牵头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的职能,就“创建平安校园”、“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和“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题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讨。第三,针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要与公安、工商、文化、市容等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整治不健康、不卫生的娱乐餐饮场所,打击一切伤害、骚扰学生的社会不法分子,整顿治安秩序;对内要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防止重大案件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8
主要是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在运动中摔倒造成的擦伤;跑鞋鞋钉与标枪等器械所产生的伤害。閉合性软组织损伤,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引起的挫伤和肌肉猛烈主动收缩而发生的拉伤。关节扭伤和脱位,运动过程中摔倒手撑地,可引起肘关节或肩关节脱位;胃撅落地姿势不正确,引起躁关节的扭伤等。疲劳性骨膜炎。由于训练方法不当,训练量过大,在一段时间内肌肉局部负荷过大,造成胫骨、胖骨或趾骨发生疲劳性骨膜炎。骨折,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由于训练不当造成的四肢长骨的闭合性骨折较为多见,也是较严重的损伤之一。脑震荡,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引起意识和功能的一时性障碍。田径运动包括跑、跳、投掷和竞走。其创伤并不少见,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也各不同。同时还有其他运动中所罕见的过度紧张状态及重力性休克(急跑后突然停止,由于心脏失去肌肉活动帮助血液回流的作用,而发生心脏与脑缺血,致成休克)。赛跑创伤比较少见,在短跑时常遇到的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赛跑时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骨折等。有时也可以因为起跑坑未垫平而致伤。中长跑外伤较少,但可能会出现过度紧张现象。下肢训练过多,有时可出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长跑过程中摔倒可发生擦伤,但有时也可因倒在跑道的边沿上或道边的板牌上而发生骨折。
二、田径运动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1对预防田径运动伤害事故的意义认识不够。体育教师和学生对运动中伤害事故的意识淡漠,由于在教学和训练中不重视相关的安全教育、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动作急于求成而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等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产生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与内脏器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伸展性,肌肉粘制性过大;准备活动量过大,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做一些用力过猛、速度过快的动作,极易引起受伤;准备活动内容与教学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荷较重,而此部位的机能又未改善,同样容易受伤。
3练习者技术错误、身体素质差和心理状态不佳。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违反了身体结构的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身体素质差,肌肉力量、柔韧性、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差,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最容易受伤。
4运动负荷过大。在田径教学和训练中,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安排不当,容易造成局部负荷过大,如果时间控制不好,更易致伤。
5教学训练组织方法不当。在田径教学中适当的组织方法是必要的,否者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如练习投掷项目时,场地窄小,分区不合理或学生违反分区练习的原则等。
6场地、器材不符合规定及气候不良。运动场地不平整、器材不符合相应的规定、运动时缺乏必要的防护器具;不良的气候条件的影响,气温过高,田径场缺乏必要的遮阳措施,学生长时间曝晒极易中暑。
三、田径伤害事故的预防
田径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防”字上下功夫。
由于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采取有效的、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努力消除各种致伤因素,防患于未然。
加强安全教育。把预防伤害事故建立在有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在田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安全教育,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真正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教师预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适宜的兴奋状态。在教学与训练中,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兴奋状态达到适宜程度,并按严格要求进行练习,可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循序渐进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练习的难度和运动量要遵循循序渐进与区别对待的原则,防止急于求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练习。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 篇9
专业论文
关于城市管道燃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关于城市管道燃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摘要:城市燃气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管道燃气的发展,管道燃气事故的预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对近年来安全事件的总结,分析管道燃气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管道燃气、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和预防
中图分类号:TU9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燃气事故的特性及危害
城市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物质危险性。常用的城市燃气的最小点火能量都较低,大约为0.19〜0.35mJ之间。天然气爆炸极限为5%〜15%,液化气爆炸极限为2%〜10%,人工煤气为6%〜70%,1kg液化气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6kg的TNT炸药。燃气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虽然都是发生在一瞬间,但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如果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话,泄漏后还会引起中毒,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4%时,吸入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城市燃气安全事故除具有一般事故的特性外,还具有社会危害性、群体灾害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城市燃气属于市政公服行业,向用户长期、连续地供应,若发生事故,造成管网供气中断,将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天然气密度是0.6〜0.8g/cm3,比空气轻,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可沿各类管道井、沟渠等窜气,若发生持续大量的燃气泄漏,将会形成更大范围的爆炸性气体空间,使事故的波及范围扩大,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会有更多人受伤害。燃气事故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往往还伴随着机械伤害、高温灼伤等,给救治伤员带来困难。因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现场补救、善后处理等费用更是难以估计。
2、管道燃气事故原因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下面对各类公开的国内城市燃气事故进行统计,2011年国内城市燃气行业发生各类管道燃气事故397起,其中用户端事故194起,占48%;燃气管网端事故180起,占45%。可见,用户端事故、燃气管网端事故是城市管道燃气安全防控的重点。
用户端事故主要有爆燃、爆炸和中毒3种类型,因用户使用不当、胶管原因、私自改装及燃气设施质量等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具体见附图1。从火灾三要素组成看,燃气泄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危害因素。户内燃气泄漏原因有:
2.1燃气设施的渗漏。包括管道、燃气表、阀门和燃气器具发生的自然泄漏,多数发生在燃气设施运行时间较长、环境条件较差的老住宅区。
2.2燃气灶具使用不当造成的泄漏。多发生在视力差、嗅觉迟钝的老年用户群体中。
2.3胶管原因造成的泄漏。多是胶管老化、老鼠咬断、卡箍脱落等原因。
2.4其他因素。
燃气管网多采取直埋方式,属于隐蔽工程,受周边环境干扰较大。从统计资料看,2011年发生的煤气事故中因第三方施工破坏引起的事故所占比例最大,具体见附图。影响燃气管网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有:
2.4.1第三方施工破坏。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道路及旧城改造建筑施工的频繁,再加上电缆、通讯等市政工程改造的交叉施工,燃气管线被挖断及破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2.4.2外界破坏。受新建、违章建筑和重车碾压影响,长期在载荷作用下,受力缓慢沉降,可能引发断裂。
2.4.3受电化学、化学、杂散电流等腐蚀影响,管道设备老化、腐蚀。
2.4.4季节变化引起土层的不均匀涨缩、升降,导致管道接口处受剪切力影响。
2.4.5建设期采购质量或建设施工质量监管不严,留下隐患。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管道燃气事故预防措施
3.1设计方案要切实可行。在施工前对所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材料、配件进行认真严格的选购。有条件的进行检测,尤其是高、中压管线使用的材料更要严格筛选。设计、施工、验收单位资质要齐备,施工中要按图施工。加强过程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管线要坚决返工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2 开展城市燃气管道及燃气设施的定期检测。对于到达使用期限或腐蚀严重的管线及设施立即更换或维修,其他情况要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和实际条件有计划的改造。
3.3制定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不断完善。每年要定期组织模拟演习和消防演练,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配齐抢修抢险人员,完善设备设施,做到专用设备固定位置摆放,专人管理,随时可用,熟练操作。抢险人员要带齐防护用品、检漏仪器、通风设备等必备用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抢修现场高效有序,抢险措施及时有效。
3.4 燃气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落实。要层层实行燃气安全责任制,做到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要通过培训、演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并将燃气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3.5定期开展对管网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特别是对机动车辆经常通过地段:对管线上部土层较薄地段;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物料堆放占压管线地段:对各种管沟与燃气管线综合交叉、距离较近地段:对一些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要设施运行状况等必须逐一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设置专门标志、专人跟踪管理等严格解决措施。对特别地段一时整改不了的,要派专人死看死守。对占压管线问题,要加大违章占压管线危害的宣传力度,争取从源头上杜绝违章占压现象,对已发生的违章占压,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措施,杜绝由此引发安全事故。
3.6要加强燃气安全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用气安全、防护、救护等知识的宣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教育,要将燃气安全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要以社区、物业为依托,不断推出新的宣传管理方法,及时解决各种影响安全用气的因素,使人们在使用燃气的同时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安全。
3.7严格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督。对管道的设计、沟槽开挖、基础、回填的要求、管道铺设及验收等严格遵守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层层严把制件、验收关。结合经验、教训,争取做到相同事故不发生两次。
4、结束语
城市燃气迅速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燃气的发展,改善了城市环境,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燃气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依靠政府、依靠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要依靠我们燃气公司的全体员工,本着对社会、企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坚信投入感情无限,服务创新不断,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保证管网安全运行,市民、用户放心。
参考文献:
[1]尤秋菊,朱伟.地下燃气管网事故的致因理论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0:30(4):B30-33
[2]曹义四,谢高新,夏卫国.第三方施工燃气管道设施的保护[J].煤气与热力,2010:30(5):B26-30
[3]陆晓滨.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3:210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范文】推荐阅读: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方案01-18
近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09-16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12-25
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况汇报10-21
新道路交通事故伤残标准的缺陷及其原因07-21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总结05-31
2022年第一季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讲话稿07-20
五顷塬回族乡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况汇报11-10
深入开展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工作方案的通知08-24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范围标准及计算公式ok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