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预防

2024-11-08

原因预防(通用12篇)

原因预防 篇1

芹菜空心症状是指从叶柄基部向上发展, 空心部位出现白色絮状木栓化组织。西芹生长期缺水缺肥, 肥水供应不均匀或肥料过剩, 干燥、低温, 收获过晚, 喷洒赤霉素浓度过大、次数过多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空心。

针对发病原因, 菜农可以采取下面措施预防芹菜空心:

1、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 忌黏土和沙性土壤种植。

2、选用优良品种

如美国西芹、天津实心芹菜、百利西芹、文图拉等。

3、生长环境要求冷凉湿润

白天气温15~23℃为宜, 最高不超过25℃, 夜间13~18℃, 地温在13~18℃为宜。

4、水肥管理适时适量

底肥施足, 撒施均匀, 每亩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5t左右, 最好加施发酵好的鸡粪100~200kg或磷酸二铵15kg左右, 定植缓苗后施提苗肥, 每亩随水施硫铵10kg左右或发酵后充分腐熟的人粪尿。生长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钾肥, 每次每亩20kg左右, 每隔15d左右追肥1次, 采取小水勤浇, 勿渍水, 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 并注意排水防涝。

如发现缺硼症状可用0.1%的硼肥液, 每亩喷40kg, 5~7d喷1次, 连喷3次。叶面喷施应选择下午为好, 以叶片湿而不滴为好;发现叶色变浅有脱肥迹象时, 可喷洒0.1%尿素液肥或叶绿精等叶面肥。赤霉素可以促进芹菜生长, 在水肥供应充足、管理措施得当、芹菜本身比较粗壮时喷施, 可起到增产的作用, 赤霉素的施用方法:收获前30d、20d各喷1次, 浓度为20mg/kg, 喷施赤霉素时, 可在溶液中分别加入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5、适时采收

定植后80~90d为最佳采收期, 要抓住时机采收。

原因预防 篇2

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吸烟和喝酒的不良习惯,那就会成为脑中风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我们要积极的远离烟酒。人们通常了解的吸烟的危害是肺癌,其实吸烟对脑中风的致病作用也不可忽视。烟草中的成分尼古丁可导致高血压、血液黏度增加,并使动脉硬化程度加重。长期大量饮酒是有害的,也容易导致脑中风发病。

以上专家简单介绍了脑中风的原因,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危害性特别大,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加强脑中风的防御,以使自己远离脑中风带来的危害,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的享受生活。

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预防 篇3

一、天气原因

棉花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积温和水分对其正常生长影响很大。如遇持续干旱或连续阴雨涝渍发生在棉花生长前期,就会出现生育滞缓而导致迟衰,迟衰也是不正常的;倘若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就会引发早衰。过度的干旱会使棉花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组织出现萎蔫、干缩,甚至凋枯;雨水过多、田间积水过久,地下部的根系组织容易窒息而停止呼吸和营养吸收,甚至沤烂,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预防气象性早衰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区域整体的排灌沟渠要建好,棉田的三沟要挖通。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有条件的农户在棉花现蕾后要起沟培垄,做到雨住田干,保墒防倒。

2.巧施肥料补救。干旱和渍涝时的用肥应掌握“干旱重施氮,涝渍多磷钾”的原则,特别要注意的是田间涝渍未退时,千万不可匆忙施肥,否则会加速根系沤烂,待天气晴好时,透气蒸发两三天后施用最佳。

二、品种因素

每个品种都有它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大面积的生产绝对不能盲目引种,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在众多的棉花品种中,有些霜前花率高、结铃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的早熟性品种也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预防品种性早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限制早育。棉花现蕾后,将下面的第一层果枝连同营养枝全部去掉,推迟其生育时间。

2.花铃肥要早,盖顶肥要巧。因早熟性品种上桃快而集中,故花铃期需要营养的标准也高于其他晚熟品种,既要及时又要量足。如果花铃肥下迟了或者量不足,营养就跟不上其生殖生长的需求,从而会出现掉蕾脱铃,所以要见桃施花铃肥,并且一定要配施硼、钙等微量元素。要根据棉花的长势和气候特点选用肥料类型及用量标准,天气干旱,施用氮、磷肥;雨水偏多,则以氮、钾肥为主。

3.合理化控。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采取少量多次、前轻后稳的方法,切勿一次性用量过大。

4.采收棉花时尽量将铃壳保留在植株上。有的地方的棉农习惯将吐絮的棉桃摘掉,这样会损坏植株的组织,更容易引起早衰。

三、病虫危害

棉花由于病虫危害引起早衰的现象较普遍。棉花中后期易发生的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以及后期的综合凋枯病。预防病虫性早衰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强根壮体,增强植株的免疫能力。保证棉花的水分及营养的合理供应,培育壮苗健株。

2.保叶防落。立秋前后,不论棉花是否有病,都要叶面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和营养剂,可与治虫一起进行。每667平方米(1亩)用代森锰锌100克或灭病威150克,加磷酸二氢钾或含钙的微肥叶面喷施,连喷2~3次,能有效地防止棉叶染病、老化后落叶早衰。

四、管理失误

肥料的配比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农药使用等都要讲科学,不注意配方施肥,棉花就会出现营养失调、生长紊乱;过量使用农药或农药施用不当,棉花的枝、叶、蕾、铃就会被灼伤,这些都会造成棉花的早衰。要避免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棉花早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 篇4

1.1 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 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

根倒多发生在晚期, 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 是倒伏的主要形式, 损失较大。

1.2 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品种选择不当, 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 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 个体发育不壮, 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 (氮肥) 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 群体过大, 麦苗旺长, 故而田间郁闭, 通风透气不良, 引起组织柔嫩, 叶大节长, “头重脚轻”造成倒伏;四是后期浇水不当, 或是种植基础较差, 根系发育不好, 一遇风雨或浇水遇风, 易造成倒伏。

2 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

2.1 选用抗倒伏品种

不同品种抗倒伏性能差异很大。据调查, 武强县抗倒能力强的品种有:石新733、石麦14、邯7086, 其次是石麦15、石家庄8号, 适宜武强县在高水肥地块种植。

2.2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根据武强县的具体情况, 在适时播种情况下, 播量不能超过195 kg·hm-2。叶面积系数拔节期以3.5 ~ 4、孕穗期5 ~ 6为宜。要达到以上标准, 首先根据麦田水肥条件, 品种分蘖力强弱和播期早晚, 确定播种量、基苗数。由大播量改为精播量, 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2.3 科学施肥

防止小麦倒伏, 首先培育健壮的茎秆。高产小麦对磷钾肥的需求相对较多。必须以增施磷钾肥为突破口, 调整氮磷钾比例, N∶P∶K为1∶0.65∶0.5为宜,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纯氮不超过202.5 ~155.0 kg·hm-2。

2.4 田间管理措施

发现有倒伏征兆的麦田, 应酌情采取防倒措施。

2.4.1 中耕培土

在小麦进入起身前进行深中耕, 深度为8 ~ 10 cm, 并结合培土, 可起到伤浮根, 控上促下的作用。试验表明, 深中耕培土, 减少分蘖75万 ~ 150万·hm-2, 分蘖消亡过程缩短了10 ~ 12 d, 加速了两极分化, 推迟了封垄期, 可防倒伏。

2.4.2 停水蹲苗

适当晚浇起身水, 在浇过起身水后, 一定要停水蹲苗。一般停水12 ~ 20 d。过旺的麦田可等到“一节硬、二节停、三节伸”即孕穗期再浇第2水。

2.4.3 镇压

于起身后期拔节前进行, 这样可控制基部节间伸长, 使株高降低, 重心下移, 有利防倒。根据旺长程度压1 ~ 2次, 注意“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

2.4.4 喷施“多效唑”

小麦喷施多效唑以起身期至拔节期效果最好, 喷施浓度有效成分为0.1% ~ 0.15%的溶液, 喷施药液750 kg·hm-2。小麦喷施后, 可使基部节间缩短, 叶色加深, 叶尖变钝, 叶片短厚, 株高降低。较对照成熟期矮8 cm以上, 抗倒增产, 比对照增产18.6%。

2.4.5 喷施矮壮素

矮壮素有抑制节间过长, 增加基部节间粗度, 降低植株高度的作用, 并使叶片、叶稍变宽、变短、变厚。一般喷施2次, 第1次在第1节伸长0.1 cm时, 第2次应在第2节伸长0.1 cm时进行, 药液浓度为0.3%, 药液量为750 kg·hm-2。避免烈日中午喷药, 以免烧叶。

2.5 其它措施

引起疥疮的原因与预防 篇5

1.直接感染:直接与携带疥虫的病人或动物接触以后被感染该病,是疥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般家里或单位、宿舍有疥疮患者以后,其他人再次感染疥疮都由该途径传播,传播性极强,感染人群极广,大人、小孩、孕妇、婴儿都可以感染疥疮,各个行业都可以导致疥疮疾病传播,医生、护士、老师、学生、工人、公务员等,解放以前多发生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及大夫都忽视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大城市流动人口有增高趋势。

2.间接感染:是通过间接接触到疥疮患者的衣物、用品、患者接触到的家具、物品等被感染,最严重的疥疮传播强到(疥疮患者拿的钱被其他人接触都会感染疥疮,坐公交车疥疮患者抓过的扶手其他人接触都会被感染疥疮)。

3.自身免疫力低(25%):

但好多人和疥疮患者在一起生活而没有发病,主要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影响。疥疮患者发病多发生在自身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

4.发病机制

免疫荧光研究,提示在皮肤、血管中有血管炎样改变,并出现IgM和C3补体结合物,说明疥疮有体液免疫成分,组织学则提示一般疥疮的皮损中细胞免疫反应引发,例如皮损丘疹,结节等周围的浸润细胞大多数为淋巴细胞,而且主要是T淋巴细胞。

5.原因

1.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人皮肤表皮层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指导意见:这情况建议使用硫磺软膏来治疗。对疥疮的护理首先要及时清洁,尤其对可能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要彻底消毒;其次,要避免过度的搔抓,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擦药、洗澡及换衣服都要及时。

2.对疥疮的护理首先要及时清洁,尤其对可能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要彻底消毒;其次,要避免过度的搔抓,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擦药,洗澡及换衣服都要及时,凡疥疮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煮沸消毒或用药水浸泡或洗净晒干停放15天后再应用,以求彻底消灭疥虫.

疥疮的预防

1.勤洗澡,勤换洗衣物。

2.去医院时不和病人有肢体接触,以免受到疥虫感染。

3.过期食物即使扔掉,以免招惹疥虫。

母羊流产原因及预防措施 篇6

关键词:母羊;流产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67-1

1母羊流产临床症状

流产是指由于胎儿或母体异常,或它们之间的正常生理过程受到扰乱或破坏,而导致妊娠中断,不能按期生产或生产非正常胎儿的临床病理症状。流产的原因极为复杂,可概括为三类:即普通流产、传染性流产和寄生虫性流产。每类流产又可分为自发性流产和症状性流产。根据流产时间和临床症状又可归纳为隐性流产、早产、死产、延期流产。隐性流产和早期死产无明显临床症状,排出时常不易被发现。早产、末期死产临床表现与正常分娩相似,不同程度地表现举动不安,食欲停止,拱腰、屡作排尿姿势,腹痛起卧等现象。延期流产依子宫颈是否张开可分为胎儿干尸化和胎儿浸溶两种,前者胎儿水分被吸收,好像干尸,多数在妊娠期满前后排除,个别长期停留在子宫内,后者子宫颈张开,微生物侵入,胎儿软组织分解,变为难闻液体自母羊阴部流出。

2母羊流产原因探讨

所谓流产,就是指未到妊娠期而中断妊娠。引起流产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区分为传染性流产和非传染性流产两大类。传染性流产主要由布氏杆菌、沙门氏菌、焦虫病等感染引起,在非传染性流产中,又可区分为自发性流产和症状性流产。所谓自发性流产,是指流产的主要原因来自母羊的机体方面,如近亲繁殖、胎死腹中、胎盘坏死、子宫炎症等。所谓症状性流产,是指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流产,如饲料发霉变质、饲料有毒、饲料中营养不平衡或供应量不足、顶撞跑跳、惊吓、踢打摔碰等情况,注射了不利于保胎的药物和一些疫苗等。

2.1传染性和寄生虫性疾病致流产

很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都能引起怀孕母羊流产。根据引起流产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前者常见的有口蹄疫,后者常见的有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等。寄生虫病多数通过通过吸食血液,掠夺羊体营养,破坏组织器官,注入毒素等损害羊体,造成母羊体质虚弱,胎儿死亡,从而引起症状性流产,如血吸虫病、梨形虫病等,少数通过侵害胎盘和胎儿直接引起自发性流产,例如羊弓形虫病。

2.2非传染性疾病致流产

当怀孕母羊患有肝、肾、肺、胃、生殖器官等疾病时,如瘤胃鼓气、疝痛、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肿瘤等易发生流产。再者,遗产因素、生殖激素失调和代谢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精卵结合异常、精液活性低、孕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降低、妊娠毒血症等也可诱发流产。另外,子宫环境不佳、胎儿生理异常、近亲繁殖、配种时间错误等也可直接、间接诱发流产,如子宫畸形、子宫空间不够、胚胎过多、胎膜及胎盘异常、胚胎发育停滞、胎盘出血、脐带捻转等。

2.3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流产

怀孕期母羊如果饲喂方式错误、饲料品质不佳、营养成分不全,如补喂饮水不及时、饲喂含有冰碴的冷水,饲料不足或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饲喂含有有毒植物、农药残留、发霉的饲料,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当等均可引发流产,圈舍环境不好、应激因素、精神刺激、医疗性损伤,如饲养密度过大、未按公母和强弱分圈,运输、追赶、惊吓或机械损伤;在治疗时未注意治疗方法及用药量等也可造成孕羊流产。

2.4其他致流产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天气突变、气温下降、雨雪天气也是导致母羊流产的因素之一;在母羊怀孕期进行疫苗免疫,特别是免疫可引起流产的传染性疫苗,易造成免疫孕羊流产;牧区流产率高于农区,主要考虑圈养比放牧饲喂条件好。另外,有文献提出老年羊比青年羊体质差,流产率高。

3预防流产的措施和建议

母羊流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病原菌如布氏杆菌等侵入或因病引起流产外,因管理不当造成的怀孕母羊流产比例可能达到80%。那么为防止怀孕母羊流产要做好以下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母羊营养,采用科学的养殖与饲喂方式,营养均衡,精粗饲料比例合理,禁止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饲草,禁止饮用冰冻水;保持圈舍防寒保暖,阳光充足,通风干燥,定期消毒,清洁卫生;饲养密度合理,保证羊群有足够的运动场所和饲槽,实行公母和强弱分群,怀孕后期母羊单独饲养;放牧妊娠羊时,必须缓慢,不可吆喝、追赶。

3.2加强动物防疫

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易感动物抗病能力。做好疫情监控、动物调运监管和检疫工作,避免把疫病带入或带出;按照兽医规程对易感动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按时开展疫苗免疫、药浴等防疫工作;对于疑似发病的羊,及时隔离,谨慎用药诊治;当发现母羊有流产预兆时,应及时采取保胎措施。做好疫病净化及无害化处理,及流产胎儿、母畜排出物的无害化处理。

3.3优化羊群结构

不断优化羊群结构,通过采用科学的配种方式和逐年淘汰患有疾病、有遗传病史、体质弱、生产性能差的羊只,存优去劣;提高母羊繁殖能力,实现以优配优、全配满怀的目的。

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及预防 篇7

1 外墙渗漏的原因

1.1 建材因素

1) 外墙砖。

现在建筑物多为框架结构, 外墙砖只起填充作用, 但因实心红砖的温度膨胀系数为混凝土的2倍左右, 在温差作用下, 砖与混凝土柱、梁之间易出现裂缝;空心砖的砂浆往往会掉进孔内而形成墙体灰缝通孔, 如果找平层砂浆漏水, 则水易流入空孔内, 进而渗入室内。

2) 外墙抹灰。

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 其强度、刚度均比砖墙高出甚多, 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 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 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3) 外墙饰面砖与铝合金窗。

外墙饰面砖为不透水性材料, 但粘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 灰浆的不饱满易形成空腔, 勾缝水泥浆也易形成细小的裂缝, 这样, 水在风压作用下就可能钻进饰面砖内的空腔, 饰面砖又不透水, 水只能往室内渗漏。铝合金窗的渗漏原因主要有:铝合金窗台最低处没有泄水孔, 让进了铝材空腔的水自动流出;推拉窗底框内缘板没高过外缘板, 水在风作用下也易越过导轨, 进入室内;铝材之间接缝没用扣接, 也没用密封胶密封, 螺钉或铆钉孔没加橡胶密封垫, 且密封胶密封不严, 造成雨水沿这些孔洞进入框内空腔而渗入墙身;框与墙相接的缝大, 安装时难以完全填满;铝合金与砂浆之间没有柔性密封, 二者温度膨胀系数差异甚大, 连接位必会开裂, 加上风压作用, 就形成漏水通道;铝合金窗的保护包装膜与水泥砂浆之间起了隔离作用也会引起漏水。

1.2 设计因素

1) 现在的很多设计方案, 设计者不设窗楣线和滴水线, 只做鹰咀构造, 窗一般置于墙中, 这样外窗楣就只有6 cm~7 cm, 所以雨水在风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就很容易越过鹰咀线, 造成漏水。2) 有些设计外墙饰面砖设计成拼缝, 砖之间就没填缝材料, 更易造成漏水。3) 女儿墙根部是易开裂的部位, 如果设计一道反梁, 女儿墙砖墙砌在其上, 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造成的漏水。4) 外墙不同材料的交接处没有设计柔性连接往往会造成漏水。5) 外墙门窗安装节点没有详细的防水功能设计, 框周围常见漏水。6) 外墙预留洞口没有防水设计, 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施工因素

1) 外墙面砖大面积空鼓, 基层强度太低, 施工质量差, 致使雨水作用于砖墙面, 产生渗漏。2) 在粘贴瓷砖时, 由于施工时砂浆的密实性和饱满度不够, 形成许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 雨水进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 当温度产生变化时, 贮存在砂浆里的水、气通过砂浆中微小的毛细孔渗透到室内。3) 由于贴面瓷砖是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 本身具有密实性, 通常情况下具有不透水性, 但是由于勾缝不密实, 一旦遇到雨季, 雨水通过瓷砖勾缝处的微裂缝和微小的孔洞, 在风雨压力作用下, 慢慢地渗透至建筑物的内部, 产生局部或大面积的渗漏, 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麻烦, 更有甚者导致室内墙壁潮湿和内部装修材料出现发霉腐烂变黑的情况。4) 原砖墙的砌筑砂浆强度低和不饱满也是造成渗水的原因。5) 混凝土构造柱与砖墙结合处渗水, 混凝土过梁、圈梁支模孔和脚手架预留孔填嵌材料不密实而渗水。在梁柱与砖墙交接处因砂浆不饱满而存在缝隙, 而且钢筋混凝土线胀系数比砖墙约大一倍, 在相同温度下两者变形不同, 交接处漏放拉结筋, 就会产生裂缝引起渗漏。6) 铝合金窗框四周嵌填砂浆不密实而存在缝隙。另外如铝合金窗框采用柔性隔离层, 由于与墙交接处浮灰没有清理干净, 粘结不牢起皮而产生缝隙, 引起渗水。

1.4 使用因素

房屋交付使用后, 使用者往往会安装空调、排气扇等, 在外墙开孔后没有做防水处理, 造成漏水。

2 预防渗漏的措施与方法

根据以上各种引起漏水的因素分析, 下面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水对策。

2.1 设计方面

外墙设计时应采用较有利于防水的建材, 并在外墙整体设计一道主动防水层, 同时对一些细部细化设计, 如:外墙不同材料的交接处, 应使用300 mm的金属网补强;外墙面砖不采用拼缝, 面砖缝采用高弹性嵌缝材料;门窗框应设滴水线, 铝合金窗最低处设泄水孔, 门窗框与饰面层的交接处应填高弹性密封材料;门窗拼缝处、螺丝固定处应嵌填高弹性密封材料。

2.2 施工方面

1) 控制砌筑质量。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保水性;砌砖采用“三一”砌法, 保证砖墙灰缝的密实度与饱满度, 特别是砖墙与混凝土柱、梁交接部位;砂浆应随用随拌, 一般拌成3 h之内用完, 气温大于30 ℃则应在2 h内用完;墙体与柱间的拉结筋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不可遗漏。2) 控制装饰层质量。找平层:严格控制外墙砂浆配合比, 抹灰前应先对有缺陷的外墙面进行修补, 并提前1 d浇水湿透墙面, 并于抹灰当天提前3 h~4 h再次浇水;外墙大面积抹灰应分两遍进行, 底灰经24 h养护后罩面, 以防抹灰太厚造成空鼓, 罩面完成后应及时养护, 以防砂浆干缩开裂。防水层:施工时应由专人负责配料, 并随时抽查防水材料质量;两遍防水层的涂刷的间隔以不粘手为宜, 在抹灰罩面接槎处及砖与混凝土交接处应多刷一遍;防水层留施工接槎时应与抹灰接槎错开500 mm以上;外墙洞口等后做的防水层应与大面防水层搭接500 mm以上。饰面层:饰面层应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饰面层粘贴前应在外墙上刮一道素水泥浆, 饰面缝应勾成圆弧形凹缝, 饰面层施工时不得破坏防水层, 若遇饰面层返工, 应剔除掉面层后, 重新补刷防水层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饰面层补贴。3) 节点处理。外墙门窗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安装, 严禁使用砖块垫框, 砖墙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 只能用水泥钉固定, 塞缝宜采用加了水泥用量10%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塞缝应密实, 表面应收光;窗台内外侧应有1 cm以上的高差, 外侧窗台及上口应有泄水坡度, 并做好滴水线;门窗安装好后, 应对玻璃与框交缝及框与饰面层间缝用胶密封, 窗框架上接缝也应用胶密封, 且不能有胶脱落、翘曲等;外墙预留孔洞应分次填塞密实, 最后在外层做加强防水层。

3结语

虽然外墙渗漏的防治涉及面比较大, 但只要我们在设计上采取多道设防, 节点密封等措施进行设计质量控制;在施工上严格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重点做好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 严格把关, 层层控制, 将渗漏隐患消灭在每个环节中, 就一定能减少或杜绝渗漏, 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从建筑外墙材料的使用、外墙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外墙渗漏的原因, 提出了预防外墙渗漏的措施与方法, 以解决建筑外墙渗漏问题, 保证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建筑外墙,材料,设计,施工,渗漏,措施方法

参考文献

杂交山羊难产原因及预防 篇8

1.1 亲本体重悬殊

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在85~110 kg, 成年母羊体重在55~65kg, 羔羊初生重平均为4.15kg, 而本地山羊体重只有波尔山羊的一半, 甚至更轻, 这极易因亲本体重悬殊造成胎儿过大而难产。

1.2 母羊年龄过小

本地羊体型小, 性成熟早, 有的4月龄即发情。有的养殖户一见本地母羊发情就进行配种, 甚至直接用波尔山羊交配。若母羊未发育成熟, 且骨盆狭窄, 胎儿过大, 则易引起产道狭窄性难产。

1.3 怀孕母羊营养不足

饲养管理粗放, 草料供应不足、质量低劣, 不能满足怀孕母羊自身营养需要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可致母羊体弱。母羊体质瘦弱, 则会因分娩时阵缩无力而难产。

1.4 羊舍设计不合理

养羊户养羊多实行圈养或舍饲。养殖规模的扩大, 建舍时的无规划可造成羊舍紧张;羊不分群饲养, 或羊场没有运动场地, 怀孕母羊运动受限, 造成其体质变弱而难产。

1.5 饲养管理不到位

缺乏科学的配种计划和产仔计划, 没有详细的配种记录;母羊分娩时无人值班, 不按时将临产母羊移至分娩舍等, 均可造成母、羔羊出现损伤。

2 预防

2.1 做好配种母羊的选择

选择体型较大、健壮, 年龄在2~5周岁, 繁殖力强, 母性好, 泌乳力强的母羊进行配种。对母本较少, 非波尔山羊的杂交配种, 可慎选体型较大, 经系谱鉴定, 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均优秀的小母羊进行配种, 但配种时间不宜太早。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培育工作, 最好在母羊1周岁以后, 体成熟基本完成时再配种, 以防难产发生。

2.2 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饲喂全价日粮, 饲养管理粗放时, 要给怀孕母羊补饲。母羊妊娠前期 (前3个月左右) 胎儿发育较慢, 所增重仅占羔羊初生重的10%, 此时对母羊可少量补饲, 但饲料质量要好, 料草要新鲜、易消化, 饮水应清洁卫生。

妊娠后期 (后2个月左右) 母羊和胎儿增重较快, 每天应供给母羊充足的营养, 代谢能水平应提高15%~20%, 钙、磷含量应增加40%~50%, 并补足VA、VD、VE, 每天应补饲混合精料0.4 kg左右, 以维持母羊营养需要和保证泌乳。

母羊产前2周左右适量喂给多汁饲料, 母羊进出圈要慢。饮水、喂料时加强看护, 防止母羊拥挤和跌倒。治病时要注意用药禁忌。

2.3 合理建好羊舍和运动场

根据生产需要修建各类羊舍和羊圈, 依照技术要求配置各种设备, 保证羊能及时转群, 使不同饲养期的羊都有符合生长特点的圈舍, 且保证饲养密度合理。

母羊临产前10~15 d移到产房, 产房要舒适、通风、干燥, 冬暖夏凉, 便于护理母羊。加强产房的消毒和羊的防病工作。羊场应建有适宜的运动场, 产前2个月让怀孕母羊每天在圈外自由运动1~2h, 以利顺产。

2.4 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篇9

1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

1.1 子宫收缩无力

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在正常情况下, 胎儿娩出后, 胎盘就与子宫分离, 使血窦开放而出血, 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 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 并使血流逐渐缓慢, 而形成血栓, 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 或因难产, 产妇体力衰竭, 麻醉过深, 羊水过多或双胎, 子宫膨胀过大, 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 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 肌纤维减少, 以及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壁有肌瘤等。上述这些情况, 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 而发生产后出血。

1.2 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

在第三产程, 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 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 其他部分尚未剥离, 或大部分排出, 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腔内, 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有时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 或植入子宫壁内, 不能自然分离, 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 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

1.3 产道裂伤

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 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 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 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如果施行会阴切开后, 不注意止血, 也可造成出血过多。

1.4 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 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虽不多见, 但后果非常严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遇有上述疾病, 就应想到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 应预先作好补液和输血的准备。

2 产后出血的预防[1,2]

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 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方面着手。

2.1 产前预防

2.1.1 加强产前检查, 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

消除孕妇对怀孕及分娩的紧张、恐惧情绪。了解孕妇的病史、妊娠分娩史及本次妊娠的高危因素, 并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

2.1.2 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 (如妊娠贫血)

每位孕妇从妊娠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 同时补充维生素C, 有利于铁的吸收。对于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 如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者、巨大胎儿、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高征、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剔除史、以往有剖宫产史、胎位不正、妊娠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 应提前收入院待产, 对胎盘早剥、死胎不下、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应及时处理,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2.2 产时预防

2.2.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 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孕妇紧张及恐惧心理 。保证充分休息, 避免疲劳, 注意进食,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防止产程延长。

2.2.2 重视第二产程处理

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后, 胎儿娩出时遵循1-1-1原则, 即胎头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胎体娩出1min。防止胎儿娩出过快, 使子宫有收缩、缩复过程。双胎分娩更应适当掌握两个胎儿出生的间隔时间, 一般以15min为宜, 掌握会阴斜切开术或正中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接产操作要规范, 防止软产道损伤。对已有宫缩乏力者, 当胎儿前肩娩出后 (双胎待第二胎儿前肩娩出) 应用缩宫素10u宫底注射, 对有产后出血倾向者再予缩宫素20u静脉点滴。

2.2.3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后, 不要按摩宫底, 待有胎盘剥离征象时再牵拉胎盘娩出, 无胎盘剥离征象时切忌搓挤子宫。如15min后仍无胎盘剥离征象, 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剥离有困难者, 切勿强行挖取。第三产程宜在30min内结束。胎头娩出不要过猛、过快;宫口未完全开全前切忌进行阴道助产手术, 对于会阴过紧、会阴体过高的孕妇应及时行会阴侧切手术, 防止因为产道或会阴裂伤导致出血。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或血肿, 如有应及时缝合。

2.3 产后预防

由于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 故胎盘娩出后, 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h, 应常规观察血压、脉搏、膀胱、阴道出血量、会阴伤口、肛门有无坠胀感。检查宫底每次应按摩子宫, 将宫腔内积血挤出, 以促进宫缩。应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不能排空者应予导尿。协助产妇早期哺乳, 可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 若产程中出血量已达200ml, 产后2h内出血量达100ml, 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怀疑胎盘、胎膜残留时需及时行清宫术, 以防大出血。有时虽无明显外出血, 但血液积存在宫腔或阴道内却有严重的失血征象, 如产妇出现眩晕、口渴、烦躁不安等休克早期征象, 要尽快查明原因, 及时抢救, 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 (第六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卵巢早衰的原因与预防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该院就诊的卵巢早衰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 同时该组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患者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达到半年以上的妇女>2次, 其中间隔时间>1个月;临床诊断雌激素 (E2, Estrogen2) <25 pg/m;;血清促性腺激素 (gonadotropins, FSH) >40 IU/L或者促黄体激素 (luteotropic hormone, LH) >30 IU/L。同期选择来该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年龄相差<2岁, 居住地区相同的人员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 首先制定统一调查表, 然后有医院专门调查人员进行详细询问患者并如实填写, 其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家族史、个人月经婚育史以及心理因素和既往史等情况。

1.3 统计方法

对两组人员调查的数据主要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 同时采用χ2检验, 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

临床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最大年龄45岁, 最小年龄20岁, 平均年龄为 (36.23±2.41) 岁, 城镇居住人员占13%。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最大年龄44岁, 最小年龄19岁, 平均年龄为 (35.76±3.25) 岁, 城镇居住人员占13%, 两组人员的平均年龄和居住地区比较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比较。

2.2 单因素条件分析

对于两组患者调查的3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可以得知, 卵巢早衰发生因素与人工流产次数、饮酒、吸烟、婚姻状况以及家人社会相处关系、豆制品、心情和服用糖皮质激素等12个变量相关。

2.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分析主要采用逐步法分析单因素中可能影响的因素, 以α=0.05为显著性标准进行分析。见表1。

3 讨论

3.1 POF的病因分析

3.1.1 遗传学因素

有关POF的致病因素, 其中遗传学因素所占比值约为10%, 是导致卵巢早衰的关键因素[2]。可能出现X染色体异常 (常表现为原发闭经) , 性腺功能减退表现: (1) 激素水平的改变:FSH升高、LH升高、E2降低、T降低、生长激素降低、IGF1降低。 (2) 性激素缺乏特征:不育、缺乏女性第二性征、子宫不发育、性欲降低。 (3) 代谢相关:骨质疏松、肝酶升高、肝脏脂肪组织增多、空腹血糖、胰岛素升高。 (4) 心血管系统改变:血压升高、主动脉弹性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先天畸形增加。其次X染色体基因突变、Y染色体异常。结合该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 两组人员的平均年龄和居住地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我们可以看出, 卵巢早衰与患者的年龄及居住地区无关。

3.1.2 自身免疫性因素

约有20%左右的卵巢早衰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身卵巢组织[3], 机体形成卵巢自身免疫性抗体, 包括抗核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抗颗粒细胞抗体以及抗卵巢抗体。患者伴有其他内分泌腺体、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重症肌无力、克罗恩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均与POF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1.3 外界因素

手术操作、免疫抑制剂、化疗治疗、放疗治疗等外界因素均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放疗治疗过程中直接照射剂量>8 Gy时, 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卵巢均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研究指出[4], 在应用烷化剂治疗开始后, 年龄、环磷酞胺的累积剂量与POF的产生具有紧密相关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 患者化疗治疗后卵巢功能恢复的机会越小。雷公藤是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细胞毒免疫抑制剂, 长时间应用会出现性腺抑制, 如果累积剂量超过800 mg, 很容易出现POF[5]。

3.1.4感染因素

在儿童时期、青春期病毒性腮腺炎发病以后, 有2%~8%的女性会患腮腺炎性卵巢炎, 继而发生POF, 大部分腮腺炎痊愈后卵巢功能可恢复正常,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 以往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中, 约有3.0%~7.0%的患者并发卵巢炎, 最终引发POF。其他疾病, 包括化脓性盆腔炎、淋病性、严重盆腔结核、巨胞病毒感染以及水痘病毒感染等, 均可能造成卵巢功能部分丧失, 甚至是全部丧失。

3.1.5 生殖因素

POF与患者的分娩次数、长时间月经紊乱有一定联系, 生育可减少POF的患病危险, 没有生育的女性会增加早绝经的危险[6]。与此同时, 多次人工流产也会增加POF的患病率。

3.2 防治

针对POF患者, POF不但对其生理产生负性应该能个, 还会对其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现阶段, POF的临床治疗不但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 导致卵巢抵抗综合征能够利用免疫抑制治疗取得确切的疗效, 而且大多数不明病因的特发性POF患者, 还没有发现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护或恢复患者的卵巢功能[7]。所以, 预防卵巢早衰的发生刻不容缓, 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降低对卵巢所产生的损伤, 对确保女性的生活健康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卵巢功能的保护具体措施包括: (1) 改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坚持每天喝牛奶, 多进食黑木耳、莲子、蔬菜、瓜果、虾以及鱼等食物, 加强运动锻炼, 尤其是注意在公共场所、生活环境戒烟, 避免被动吸烟, 结合该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 两组患者调查的3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可以得知, 卵巢早衰发生因素与人工流产次数、饮酒、吸烟、婚姻状况以及家人社会相处关系、豆制品、心情和服用糖皮质激素等12个变量相关。 (2) 注意避孕:降低人工流产现象的发生, 反复多次人工流产会导致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 从而对卵巢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3) 母乳喂养:分娩以后建议母乳喂养, 哺乳时间尽可能延长, 让卵巢得到充分的休息, 有助于卵巢功能的恢复。 (4) 情绪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与集团以内分泌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所以女性必须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舒缓自己的情绪, 防止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引发卵巢早衰。 (5) 制定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单调是产生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 制定科学、健康以及文明的生活方式, 对增强身体素质, 避免积劳成疾非常重要。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律, 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以及睡眠充足。 (6) 预防性治疗:在卵巢并发功能衰竭之前, 会先出现功能异常, 在此期间可能几年或十几年, 利用卵巢储备功能监测指标对卵巢状态进行间接的了解, 适时使用周期性治疗, 或是中医中药治疗, 以便保护卵巢功能, 以利于改善或避免卵巢功能衰竭。但是由于该研究的病例数量和研究时间有限, 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 卵巢早衰的原因与预防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及循证医学论证。

在进行该的研究过程中,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 卵巢早衰发生因素与人工流产次数、饮酒、吸烟、婚姻状况以及家人社会相处关系、豆制品、心情和服用糖皮质激素等12个变量相关。完成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婚姻状况、人工流产次数、吸烟、染发、心情、蔬菜、腮腺炎等因素与卵巢早衰密切相关。

总而言之, 卵巢早衰发生因素较多, 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 治疗, 以降低发病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早衰发生因素, 为临床卵巢早衰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共100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卵巢早衰发生因素与人工流产次数、饮酒、吸烟、婚姻状况以及家人社会相处关系、豆制品、心情和服用糖皮质激素等12个变量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婚姻状况 (OR=6.03) 、人工流产次数 (OR=2.14) 、吸烟 (OR=3.26) 、染发 (OR=2.74) 、心情 (OR=0.16) 、蔬菜 (OR=0.34) 、腮腺炎 (OR=10.23) 等因素与卵巢早衰密切相关。结论卵巢早衰发生因素较多, 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 治疗, 以降低发病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卵巢早衰,发生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李花, 赵新广, 刘丹卓.卵巢早衰病理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医药导报, 2012 (8) :545-546.

[2]孙海旭, 王枫, 张普一.卵巢储备功能监测研究进展与卵巢早衰的预测[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5 (5) :78-79.

[3]李鹏利.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李蝶迎.卵巢早衰中医证候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5]滕秀香.122例卵巢早衰患者中医证候分析及致病因素调查[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4) :18-20.

[6]吕群, 何东杰.卵巢早衰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 2014, 13 (23) :155-156.

[7]郭菲, 刘丹卓, 赵新广.从基因角度对卵巢早衰病因及治疗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10 (23) :357-358.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预防 篇11

关键词:中小企业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原因预防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在2004年底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标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是针对大企业而进行规范的,忽视了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发生的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比在大企业中更为严重。下文主要分析中小企业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对其预防提出几点建议。

1 中小企业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1 会计准则的偏向性 首先,现行会计准则可以说是针对大企业而进行规范的,忽略了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现行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两权分离。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多是家族式企业,其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结合较为紧密,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内部的组织结构、资源构成和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遵循这样的会计准则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会产生合法性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从准则制定者的偏差来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属于一种“公共物品”,多数由政府或独立组织来制订。在这公共选择中,规定通常是倾向强势利益集团的,中小企业个别力量单薄,整体力量分散,对准则制订的影响微弱,因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无法反映中小企业的呼声。这种准则制定的偏差加大了中小企业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1.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会计政策是在原有的实践和经验上制订出来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会计政策不可能涵盖新的情况,导致会计政策出现滞后现象,以致一些新领域、新行业的同类会计事项或交易会出现多种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例如,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一些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不经常遇到的业务,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合并报表等,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仅仅指出,对这类业务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目的、具体规定及面向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在处理这类《小企业会计制度》未曾规范的经济业务时,将直接导致小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不统一,造成关于这类业务的会计信息与关于日常业务的会计信息之间的不可比,引起合法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与偏差。

1.3 会计政策的不确定性 会计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二是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竞争中一旦失败,陷于破产、清算、解散、倒闭,就必须采用破产、清算、解散、倒闭企业的特殊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也会随之加大。中小企业大多是新兴企业,它们的业务一般比较单一,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管理、技术和市场上的种种不确定性,所承担的经营风险显然要比同行业的大企业更大。因此,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加大,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也更大,这成为其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当前我国的会计改革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给予了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也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小企业会计制度》指出,《小企业会计制度》只适用于满足小企业条件的小企业,不适用于大中型企业;《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也可选择执行。这种对不同会计制度的选择,乃至于在处理同一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时,对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计价方法、计提标准、计量比例的选择,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就造成了合法性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偏差。

1.5 会计信息本身含有估计因素 在会计核算中,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可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另外,实际业务中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这就会导致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质,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总体看,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都比较低。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较差的工作机会的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从而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更低。从而使得其在处理不确定业务时,由于估计不足或估计错误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 中小企业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

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不同于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但其也有很大危害,应加以合理、积极地预防。

2.1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迄今为止,各国会计准则都主要是对大企业进行规范,忽视了中小企业特殊的会计需求,准则体系不完善。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应在准则的内容上体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环境等的特殊性,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会计准则制订组的人员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中小企业的利益。当前我国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颁布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为中小企业建立了一套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仍缺乏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具体、配套的会计准则的指导。如果再遵循差别报告制度的理论思想,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健全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就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失真。

2.2 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尽量克服会计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会计信息体系。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订中要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的出人;力求准则、制度的定义、释义和条文含义准确、用词精确、阐述明晰,不给使用者造成误解,提高实际可操作性。加强宏观会计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尽可能对目前尚未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做出超前规定,以增强会计政策对未来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保持会计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并抓紧对先期制定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修订,使之与客观经济环境与财务法规相适应。

2.3 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赋予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为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应主要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弹性区间,从而减少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判断的范围,使其估计判断也有章可循。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 篇12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1.1 滥用中药

许多人认为中药来自于大自然, 药性平和, 无毒性, 安全有效, 对其不良反应一无所知。因此, 常常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 在用药剂量方面比较随意, 随意增减某种药物的用量, 使其疗效改变。不依据疗程, 擅自增加服用时间, 用量过大及用药时间过长, 会使中药在体内蓄积, 易致蓄积性中毒。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 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会引起汞中毒等。也有患者过分相信秘方、偏方, 胡乱用药引起毒性作用。有的患者迷信中西药联用而忽略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的中药本身具有较大的毒性, 如附子、川乌、生半夏、草乌、甘遂、巴豆等, 长期服用易引起蓄积中毒。

1.2 个体差异

因在性别、年龄、遗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同, 患者体质也相差很大,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耐受性也不同。如儿童、老人、孕妇、肝功能受损、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比青壮年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1.3 煎煮不当

中药煎煮要遵循一定的方法, 应根据药物质地、处方要求, 如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等进行煎煮, 有些有毒中药如乌头、附子等, 可以通过久煎减少其毒性。有些中药煎煮时间长则会增加毒性, 如山豆根等。

1.4 质量欠佳

药材在种植过程受到土壤、空气、放射性元素、农药等污染, 毒素残留在被污染植物内, 人体服用了这些中药, 不断微量吸收, 导致慢性中毒。中药来源广泛, 品种繁多, 真伪难辨。中药饮片来源不规范, 药材品种混杂, 质量假劣, 以劣充好, 以假充真, 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中药的加工炮制十分讲究, 许多中药经过炮制可以减轻其毒性。当中药制剂工艺不严格, 不按规范炮制, 则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如半夏、马钱子等中药生用容易中毒, 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 而且药效不减, 炮制不当或以生品入药则易引起中毒。中药保存方法不当, 会出现药物变质现象, 如药物霉烂、走油、风化等, 中药有效成分降低、失效, 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导致不良反应。

1.5 服药时间失宜

正确的中药服用时间可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 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当服药时间失宜时, 则容易会影响疗效, 使药效降低或刺激咽喉和消化道等, 引起不良反应。

1.6 辨证失误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辨证施治, 当临床医师辨证不当时, 所使用的药物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使病情加重。有的医师为了强化疗效而随意加大剂量, 会改变原药物或方剂的功效, 导致机体不良反应的发生。

1.7 不合理用药

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方法, 配伍得当, 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 不良反应发生机会也越大。方剂中, 药物数量不宜过多, 品种过多, 药物间相互作用, 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正确的中西药联合使用时, 会产生协同作用;不正确的中西药联合使用时, 不但会产生拮抗作用, 而且可以降低疗效, 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氯丙嗪与含有麻黄的中药制剂联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1]。

1.8 中药注射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随着中药注射剂不断增多, 应用日益广泛, 中药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而且程度比口服和外用时重, 如双黄连粉针、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研究起步较晚, 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体系不完善, 工艺条件未做标准化要求, 提取制备工艺不规范, 提纯工艺质量欠佳;中药注射剂所用药材, 受产地、气候、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影响, 所含有效成分亦不完全相同;注射剂成分复杂, 所含成分尚不完全清楚, 绝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 药物纯度不够, 内在质量不稳定, 作用也各有差别。过敏物质种类众多, 药液中含有某些抗原性物质, 与常用溶液配伍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2 表现

不良反应的表现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神经系统损害: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呼吸系统毒副反应:呼吸困难、气促、哮喘、喉头水肿等;循环系统损害:心律不齐、心动过缓、静脉炎等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如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泌尿系统毒副反应:血尿、尿频、腰痛、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皮肤损害:荨麻疹、皮肤瘙痒、口腔溃疡;血液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等。

3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

3.1 大力宣传中药常识

提醒患者不要盲目长期用药, 服药不宜过量, 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大剂量、长时间、反复用药。不要盲目服用单方、秘方等。中药能口服的不选用注射剂。一般常用温开水服用, 忌用茶、酒、饮料等送服中药, 避免使用过期及不合格的药品。

3.2 规范临床用药

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水平, 坚持辨证论治进行组方和配伍, 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培训中医用药的知识, 熟练掌握中药药物性能、适应证、禁忌征、用法、用药时间、剂量、配伍禁忌、用药指征, 规范处方写法, 字迹清楚, 须写清用法用量、药材名称、明确注明炮制品种, 要特别交代清楚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问诊时应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 过敏体质、哺乳期的母亲用药要特别慎重。称量要准确, 避免超量用药。应密切关注服药后的反应, 如出现异常症状, 应停药就诊。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进一步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掌握中西药相互作用产生的规律和配伍禁忌。中西药联用合理, 把握好剂量, 避免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 成分重复、用药过量。一般中西药联用要隔3 h~4 h, 尽量减少合并用药。

3.3 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完善和规范中药质量控制标准, 全面提高中药材的品质, 严格控制药材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和贮藏等环节。从药材产地抓起, 减少种植过程中的污染, 规定中药的采集时间、地点及部位, 保证其所含成分的稳定性。规范中药的炮制工艺, 认真加工炮制, 配方力求分量正确, 做到安全贮存, 防止污染, 依法炮制, 制剂合理而不偷工减料。中成药和注射剂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注重中药饮片质量, 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严禁销售不合格药品。

3.4 掌握煎煮与服药方法

向患者详细介绍服药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详细交代药物的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的火候、服药的次数、服药的时间及服药的禁忌、需特殊煎煮的药物等,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用, 泻下药物宜空腹服用, 对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关注服药后的反应, 如用药后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 应停药就诊。煎药容器以陶瓷锅为宜, 不宜用金属煲。

3.5 谨慎使用有毒中药

严格按医嘱用药, 不擅自加药加量, 从小剂量开始, 逐步加量, 至产生疗效, 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不能盲目久用,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对一些已知有毒的药物, 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超量用药。

3.6 加强中药毒理的研究

加强中药的毒理研究, 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 明确中毒的剂量、主要症状、中毒机制和解救的方法。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研究, 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及时分析和发现不良事件。

3.7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 规范进货渠道, 对中药注射制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跟踪。严格掌握适应证, 辨证用药, 按照说明书使用药品, 掌握用法、用量,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避免多种中药注射剂混用, 谨慎中西药联合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 应间隔3 h~4 h。要清楚掌握过敏史, 对已知易过敏中药注射剂, 注射前做过敏试验, 预防过敏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反洗钱分析下一篇:学习者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