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模养殖

2024-12-16

标准化规模养殖(共12篇)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1

1 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 我省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生猪养殖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78%, 占农业总产值的34%, 成为农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我省生猪产业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生猪养殖进入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重要转型期, 传统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为适应生猪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构建现代生猪优势产业链。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切实把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措施。

1.1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既可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优化区域布局, 又可以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散养逐步退出, 规模养殖不断发展, 养殖加工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是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 我省逐步淘汰传统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大大提高了生猪产业素质。全省三元杂交猪比例提高到了62%,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3%, 大中型现代化生猪屠宰企业达到10余家。

1.2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防控动物疫病保证质量安全的根本举措。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推进, 人们的食物结构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变化, 对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猪产业发展不再是单纯的量的增长, 而是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当前, 我省生猪养殖仍然比较分散, 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大,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只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防控和监管措施, 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1.3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保障产品供应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大起大落, 主要是由于生猪养殖的小生产与市场产品的大需求矛盾突出。分散饲养, 一哄而上, 一哄而下, 往往加剧了市场风险。标准化规模养殖, 生产技术成熟, 养殖规模稳定, 资金实力雄厚, 不仅可以获取规模效益, 而且可以抵抗市场风险, 保障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价格。

1.4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猪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其粪污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按照“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规模高效”的要求, 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模式, 促进生猪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污染和人畜混居问题,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突出工作重点

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现代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就是要以建设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 用先进的生产理念, 先进的生产手段, 先进的养殖技术改造传统生猪产业, 实现生猪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具体来讲, 要突出四个重点:

2.1 要突出科学规划。

各地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基础, 调整生猪养殖区域布局。从全省总体来讲, 要推动规模养殖由城郊区向农区转移, 由平原区向丘山区转移, 由人口密集区向人口居住稀疏区转移。要按照湘江流域、洞庭湖区综合治理和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科学划定生猪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使人口密集区和水源保护区逐步减少或退出生猪养殖, 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畜健康。长株潭三市的近郊区要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将生猪养殖全部外移。要结合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突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 明确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目标, 并做到规划细化、量化, 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发展数量、发展要求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养殖场, 实现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2 要突出适度规模。

适度规模养殖是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各地要逐步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散饲养、小规模饲养生产格局, 鼓励和支持分散农户扩大养殖规模, 建设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特别要指出的是, 养殖场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粪污处理能力和疫病防控需要。一般规模养殖场的年饲养规模以5 000~10 000头左右为宜。大型规模养殖企业, 可以是“中等规模, 多点分布”, 这样有利于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今后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 决不能再走过去低水平发展的老路, 一定要从场地选址、建设规模、栏舍布局、生产设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加以规范, 配套防疫、消毒、疫病诊断和粪污处理等设施, 都要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

2.3 要突出健康养殖。

各地要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体, 大规模开展生猪健康养殖创建活动, 在生猪调出大县和优势产区建设一批生猪健康养殖基地。要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 落实好设施改造、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 规范生猪养殖行为。要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为重点, 全面开展养殖专项整治行动, 严防假劣生产资料流入养殖环节, 严禁违规饲喂抗生素和添加“瘦肉精”等非法行为。要强化规模养殖场的防疫责任, 督促其改善防疫条件, 规范防疫程序, 建立场内常年免疫、定期监测的自主防疫机制。要严格执行农业部新颁布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要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 已建成但不符合防疫条件的规模养殖场要进行标准化改造, 确保满足防疫工作需要。

2.4 要突出粪污治理。

所有规模养殖场都要有配套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粪污治理措施。新建和改扩建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污物处理设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 增强土地对粪污的消纳能力。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使用发酵床养殖技术, 减少粪污对环境的直接排放。大型规模养殖场要积极推广工业化粪污处理技术, 采取沼气发电、污水净化和粪肥加工等方式, 促进粪污资源化、综合化利用。

3 强化工作措施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的条件和时机都较为成熟, 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加快发展进程。

3.1 要强化工作责任。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主要由市场主导, 由市场配置资源。但政府要高度重视, 抓紧抓好。各级政府要把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强化工作责任,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优势产区要具体研究, 具体部署, 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拿出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3.2 要加大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和我省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政策, 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结合工作实际, 完善地方配套政策。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资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 专款专用, 严禁挤占挪用。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本建设、扶贫、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支农资金, 都可以集中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3.3 要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 加强规划引导, 强化技术指导, 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 鼓励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 建设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支持大型饲料和肉类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发展集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集团。要加强生猪生产的预测预警, 合理调整存栏结构, 促进生猪均衡上市, 防止猪肉价格大起大落。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用地结构, 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 支持建设以沼气和有机肥加工为重点的粪污处理设施。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2

1.选址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水源充足,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2.布局

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2.1

生活管理区

主要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2.2

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2.3

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等生产性建筑。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2.4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2.5

其他

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3.牛舍建设

3.1牛舍

可采用封闭式有窗牛舍,应满足隔热、保温、通风和采光的要求。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牛舍总建筑面积按照每头存栏牛6~8㎡计算。单列式牛舍跨度大于5.1

m;双列式牛舍跨度大于10.0

m。

3.2

墙壁

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3.3

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3.4

地面

要求致密坚实,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3.5

牛床

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应向粪沟有一定坡度,可采用水泥地面或竖砖铺设,也可使用橡胶垫层或木质垫板。

3.6牛栏

分为散放式牛栏和拴系式牛栏两种。

3.7运动场

与牛舍等长,按6-8㎡/头设计,地面用立砖或三合土铺成,中间向两边倾斜,三面设排水沟,向清粪通道一侧倾斜。运动场周围设围栏。运动场内设水槽。

4.青贮窖

青贮窖(含平贮)要选择建在排水好,地下水位低,防止倒塌和地下水渗入的地方,要求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作,密封性好,防止空气进入。青贮饲料的储备量按每头牛10kg/天计算,总贮量应当满足牛场全年需要量。

5.草料库

根据饲草饲料原料的供应条件设计,应分饲料库和干草棚,总贮存量应满足3~6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精饲料的贮存量应满足1~2个月生产用量的要求。

6.其他配套设施

6.1

供电

牛场电力负荷为2级,宜自备发电机组。

6.2

道路

与场外运输连接的主干道要连通;通往畜舍、干草棚、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等运输支干道宽度不低于3米。运输饲料的道路与粪污道路分开。

6.3

用水

牛场内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

6.4

排水

场内雨水采用明沟排放,污水采用暗沟排放和三级沉淀系统。

6.5

消防设施

牛场建筑物防火等级按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设计。

6.6

兽医室

配备诊疗、消毒等必要的仪器设备,以满足日常诊疗和消毒等工作需要。

6.7牛粪堆放和处理设施

粪便的贮存与处理应有专门的场地,牛粪的堆放和处理位置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并进行防雨、防渗处理。

6.8

其他

养殖场周边、场内道路两旁有绿化措施。

7.机械配备

根据牛场实际需要,自行配备必要的草料粉碎机、取料机、TMR饲料制备机、兽医诊疗、饮水、清粪等设备。

8.粪污处理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3

【关键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牧业;发展方向

1 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肉类、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6%。畜牧业发展对于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宗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因此,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便成为发展现代牧业的首要任务。

2 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优势

2.1 硬件完善

2.1.1 有保温设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都安装有冷风机和喷雾降温设备,酷暑季节可以有效降低圈舍内的温度。有的还安装了暖气片、加热板和红外灯,寒冷的冬季,圈舍内的温度也能维持在20℃左右。

2.1.2 有通风设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的通风系统也有冬、夏两套,既可以保证空气新鲜,还能维持室温稳定,这是传统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所不具备的条件。 2.1.3 有饲料加工设备

凡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 都有自己的饲料加工设备和自己生产的饲料,饲料的成分配比控制更严格,不会因饲料问题而影响生猪的品质。

2.1.4 有分类饲养设备

凡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如配种期种公畜,怀孕期母畜,分娩期母畜,仔畜,育肥畜等处于不同阶段的牲畜都有不同的饲养管理设备。

2.2 技术完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特别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养殖场区都有一大批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工作人员素质比普通养殖户高、操作更规范、手段更先进,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的牲畜生长速度更快、品质更稳定。

2.3 防疫到位

标准化规模场区的大门口都设置了消毒池,所有进出场区的车辆只能通过消毒池涉水而过。办公区和饲养区有围墙相隔,没有管理人员的准许,任何外人都不能进入,特殊进出饲养区的外人,必须经过严密的消毒程序之后才能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入。散养户一般按季节进行免疫,在疫病防治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标准化养殖场区是根据畜禽的体质状况和疫病监测数据使用兽药,有的放矢、操作程序严格,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防治疫病,还能有效杜绝用药过量导致的药物残留。

2.4 竞争力强

一般养殖户由于养殖规模较小,只能根据市场的畜禽收购价格调整存栏量,价格高时一哄而起、价格低时一哄而散的现象难以避免;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有养殖、加工、超市配货等完整的产业链,养殖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强,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5 环境净化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用现代化手段对畜禽粪便进行科学处理,采取生态养殖,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少,对生活也没有影响,可形成良性循环。

2.6 产品安全

一般散养户的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只有实施标准化养殖才能实现从产品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除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之外,还要重视监管的常态化,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生产,才能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

2.7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用工量大,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就地吸纳当地劳动力,这样能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一举多得。

3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大力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义和前景。在方式上,要多层次、多手段并举,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宣传走在时代前列的成功典型,利用科普之冬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技术操作规程,利用乡镇干部下乡驻村的机会贯彻有关会议精神。

3.2 加大领导力度

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纳入牧业生产的工作日程,用行政手段进行推进和落实。政府要组建专项工作组合力抓、落实到人头具体抓,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形成操作性强的推进方案,制定具体目标,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提高各方积极性,抓出成效。

3.3 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关政策。一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二是在审批手续上给予简化;三是在场区规划上给予指导;四是在用地费用上给予减免。

3.4 加大服务力度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服务,特别是畜牧业务部门要对标准化养殖场区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在引进优良品种上、在搞好疫病防治上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3.5 加大规划力度

从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有利于环境、有利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使建设的场区远离生活区、远离居住区、远离污染区、远离工业区。为了便于集中和管理,在建设方式上主要规划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标准化养殖场,同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思考 篇4

1 三个文件: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的精神

国务院、农业部、江苏省在2010年分别发了文件, 关于畜禽规模化养殖的问题。

(1) 中央的[2010]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 农牧发[2010]6号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3) 苏农牧[2010]13号文件, 《2010年全省深入推进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意见》。

2 两个目标:全国和江苏创建标准化示范场数量

(1) 2010年全国创建500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400个奶牛标准化示范场、300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200个肉鸡标准化示范场、50个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和50个肉羊标准化示范场。

(2) 2010年江苏省创建25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3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15个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7个肉鸡标准化示范场和2个肉羊标准化示范场, 合计82个。农业部分配的数量是20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9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14个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2个肉鸡标准化示范场和1个肉羊标准化示范场, 共66个。

3 五个内容: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的主要内容

(1) 畜禽良种化。

因地制宜, 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 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2) 养殖设施化。

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 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3) 生产规范化。

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 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 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 防疫制度化。

防疫设施完善, 防疫制度健全, 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 粪污无害化。

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 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 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验收达标的养殖场授予“农业部生猪 (或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 标准化示范场”称号。

4 五个概念: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要求

(1) 标准化生产:

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养殖档案完整, 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的违法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标准化生产六个评分标准分别如下:

生猪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肉羊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蛋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2) 规模化养殖:

根据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达到以下养殖数量才算达到规模化养殖场。①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 育肥猪年出栏5 000头以上 (含5 000头, 下同) 。②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 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③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 (笼位) 在1万只以上。④肉鸡: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 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 000只。⑤肉牛: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⑥肉羊:农区年出栏肉羊5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达1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年出栏肉羊1 0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的养殖场。

(3) 产业化经营:

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产业化经营, 鼓励支持标准化示范场打造自主品牌, 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超市等进行合作, 促进产销衔接。探讨公司+基地+农户、种+养+加、生产+储运+销售的发展模式。

(4) 无害化处理:

2007年畜禽粪污化学需氧量 (COD) 排放量达到1 268.3万吨, 占全国COD总排放量的41.9%。探讨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动物粪便可以产沼气或者制作有机肥。

(5) 资源化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 资源的循环利用。探讨林果畜禽立体种养殖, 大棚内种菜+养殖轮换等模式。

5 小 结

(1)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标准化生产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是养殖大国但不是强国, 动物产品数量第一但质量不是第一。菲律宾马亚农场是一个综合性农工联合企业, 马亚农场把稻田所生产的谷物送到面粉加工厂, 用麸皮、秸秆等饲喂牛, 肉类送到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 血、皮等送到饲料加工厂和脂肪提炼厂, 牛粪等进入沼气池, 做到“种养和能源一体化”生产, 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是一个较为典型值得学习借鉴的生态型畜牧业模式。

(2) 国内畜禽养殖存在一些不平衡。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各地示范场数量情况:河南、山东、河北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三名, 内蒙古、广东 (含深圳) 、湖北、辽宁、江苏、黑龙江、湖南、四川位于全国前列。

(3) 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存在较大的差距, 徐州、南通、盐城并列江苏省第一名, 苏州、连云港、扬州、泰州位于前列。

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篇5

在去年3家畜禽养殖场成功创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基础上,今年又推荐6家养殖单位创建市级示范点培育,以此创建来带动全县畜禽养殖场(户),进一步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程。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成立了安吉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抽调技术骨干,设专线、定专人,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形成建设合力。利用广播、发放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等形式,深入畜禽养殖场(小区)宣传省、市关于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重要意义以及好的经验做法,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思想认识,营造标准化创建的浓厚氛围。

二是合理规划,科学指导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工作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合理规划养殖场(小区)建设布局,重点抓好“六化”。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安排专人定期深入养殖场(小区)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帮助畜禽养殖场(小区)建立健全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制度、防疫制度等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按照创建要求,逐条对照检查,找出不足之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创建活动有序进行。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

积极协调县财政、土地、环保等部门的支持,在养殖用地、用水、用电、贷款贴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场和农户改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在全县掀起标准化创建的热潮。

四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蛋鸭规模养殖技术 篇6

1.圈养鸭的分群及适宜的饲养密度每个鸭群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尽量做到品种一致,日龄相同,大小一致。青年鸭的饲养密度随鸭龄、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可按以下标准掌握:4~10周龄,每平方米12~20只;11~20周龄,每平方米8~12只。

2.圈养青年鸭的管理⑴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2~4次。⑵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⑶舍内通宵点灯,弱光照明。⑷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青年鸭阶段主要预防鸭瘟和禽霍乱。

3.开产前后产蛋鸭的饲养蛋鸭大都在150日龄开产,200日龄达产蛋高峰。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应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营养水平,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当增加饲喂餐数,增加采食量,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鸭的日平均光照不少于14小时,光照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直至每昼夜光照16小时。本阶段饲养管理是否恰当,从以下三方面观察:⑴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增重势头快,说明养得好。⑵看产蛋率上升的趋势。最迟到20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⑶看体重变化。体重维持开产时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得当。

4.维持鸭的产蛋高峰期鸭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体能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这时如果营养满足不了需要,产蛋量就会下降,甚至换毛,这是饲养难度较大的阶段。为了维持产蛋高峰,必须注意以下问题:营养上保证满足产蛋的需要,饲料的营养浓度比上阶段略有提高,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喂量;每日光照数稳定在16小时,不可改变;日常操作程序要保持稳定,室温最好保持在13~20℃。本阶段饲养管理恰当与否,主要看产蛋率是否稳定在高峰期的标准。日常管理工作中,细心观察以下内容:⑴蛋壳质量。好的蛋壳应该光滑、厚实、有光泽。⑵产蛋时间。正常产蛋时间为深夜1~2时,⑶鸭群的精神状态。产蛋率高的健康鸭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7

一、选址适宜, 布局合理

(一) 养殖场 (小区) 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 通风良好, 给排水相对方便。

(二) 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 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三) 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净道污道分开, 正常猪与病猪分开, 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 设备配套

(一) 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 饲养密度合理。

(二) 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三) 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四) 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防疫严格, 管理规范

(一) 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二) 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三) 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 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 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

(四) 小区内部应尽量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 其品种应大体一致, 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进。

(五) 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 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四、废污利用, 排放达标

(一) 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 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 处理后应符合GB 18596规定。

(二) 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 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宜采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 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的地区宜采用达标排放技术模式;具备可利用污水的地区宜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8

农业部通过扶持奶牛规模养殖、实施良种补贴和开展生产性能测定, 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2008年~2012年, 中央财政投入38亿元, 改造完善3 000多个奶牛养殖场和小区;改良奶牛5 200万头 (次) , 奶牛年平均单产从2008年的4.8吨提高到5.5吨;测定奶牛180万头 (次) , 参测奶牛日均产奶量由22kg增加到25kg, 奶业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下一步, 农业部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 以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源安全为重点, 进一步做好奶业生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今年的项目资金规模已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 将重点向婴幼儿奶粉企业奶源基地倾斜, 对奶牛场圈舍、挤奶厅和质量检测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 提升奶牛养殖水平。二是加快实施奶牛改良计划, 开展奶牛良种补贴和生产性能测定, 做好奶农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三是加强奶站和运输车监管, 开展专项整治, 强化许可管理, 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 实施不合格生鲜乳报告和处理制度, 努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四是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 加大婴幼儿奶粉企业相关奶牛场、奶站和运输车抽检频次, 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五是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加快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 从源头上提高奶源质量。每年投入3个亿, 建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 搞好产销衔接, 促进苜蓿基地与婴幼儿奶粉企业奶牛养殖基地配套, 让奶牛吃好草, 产好奶, 从源头上提高奶源质量。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中央财政再拨3亿元扶持家禽养殖加工

近日, 中央财政下拨畜牧发展扶持资金3亿元, 对主营业务为种禽、家禽肉、禽蛋等养殖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短期贴息, 支持保护家禽生产能力, 维护广大养殖户利益, 帮助家禽业度过难关。

此前, 中央财政已拨付3亿元资金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财政部要求, 各有关省 (区、市) 要认真落实上述政策, 按要求做好申报资料审核、贴息企业公示, 以及资金拨付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来源:新华网)

湖南省举办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培训班

2013年7月19日~22日, 省兽医局和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在长沙联合举办全省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培训班, 各市州畜牧 (兽医) 水产局分管局长、办公室主任、兽医局 (处、科) 、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和省直相关单位人员共245人参加培训。省畜牧水产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邱伯根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并作动员报告。省兽医局局长邓云波作培训班结业总结讲话, 并对近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王兰平主持会议。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9

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但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如养殖场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记录不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不平衡;畜禽舍设施及设备达标率低;养殖场选址、布局不尽合理;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具体介绍如下。

1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基本概念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生产标准化和养殖规模化两层含义。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 标准化规模养殖主要有5个特征:一是在养殖方式方面, 实行集约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二是在养殖目标方面, 实现了养殖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三是在养殖重点方面, 不仅注重产中, 而且还注重产前、产后, 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有效衔接;四是在产品定位方面, 面向国内、国际2个市场, 由注重大众消费向注重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转变;五是在生产推动方面,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有效形式, 更加注意养殖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政府和主管部门监管职能的体现。

2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传统养殖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 是现代畜牧业的根本特征。

在我国,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 在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时代, 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交织在一起, 农户既是畜产品的生产者, 又是主要的消费者。建国后,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需求, 按照国家计划, 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少养殖企业。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的日益扩大, 为解决城镇居民的畜产品供应和消费问题, 在抓好农业发展的同时, 各地在城镇周边 (特别是城市郊区) 率先建立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畜牧养殖业作为一个产业, 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畜牧业优质产品不断涌现, 并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畜牧业生产从数量扩张、量质并重到转型升级的实践过程,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并非权宜之机, 而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和解决目前畜牧业问题的治本之策, 代表着畜牧业发展的先进方向, 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

3 现阶段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目前规模养殖场的实际情况, 笔者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 从全市规模养殖企业中抽取了5个部级标准化养殖场、1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48个无公害养殖场 (共64个) , 采取实地调查、电话采访、查阅记录等方式、方法, 严格对照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 对其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在64个养殖场中有奶牛场12个、生猪养殖场14个、蛋鸡饲养场22个、肉鸡饲养场10个、肉牛饲养场5个、肉羊饲养场8个。

通过调查发现, 现阶段规模化养殖中仍存在薄弱环节, 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3.1 养殖场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按照农业部创建工作要求,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需要建立的主要制度有生产制度、防疫制度和档案制度。在调查过程中, 笔者发现, 大多数养殖场没有建立健全这些制度, 而且也不能做到制度上墙, 缺乏相关记录。表1反映的是笔者对几项主要制度建设情况的调查。

3.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不平衡

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能严格按要求进行, 但有的则不行。主要和畜禽的种类有关, 大型畜种 (如肉牛、肉羊和育成猪) 无害化处理率较低。详见表2。

3.3 畜禽舍设施及设备达标率低

奶牛饲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相对较多, 大多数牛场没有TMR日粮饲喂设备, 运动场面积不足;生猪和肉羊养殖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内隔离带不明确, 没有药物、疫苗分开储藏设备;肉羊场还存在着饲养条件和所配设备简易的问题。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3.4 养殖场选址、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受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限制, 有些养殖场不得不建在废弃的旧场址或其他废弃的土地上, 缺乏水、电等基本保障条件。调查结果同时还显示:在邯郸市, 养殖场 (区) 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表现的也较为突出;以散养为主的肉羊、肉牛的净、污处理也不合理。按照2001年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标准, 与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对比的结果详见表4。

3.5 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标准化规模养殖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特别是前期的圈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设备购进、引进种畜等, 一次性投资较多, 少则几十万元, 多则几百万元。有的规模养殖户由于贷款困难, 多年的靠“滚雪球”积蓄起来的养殖盈利都转化成了设备和畜禽存栏, 生产中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只好采取小步慢跑的方式发展。据笔者调查, 在邯郸市建设标准化奶牛场, 固定投资需要400万元左右, 每头母牛的饲养成本在1.2万元左右;建设标准化猪场, 固定投资需要500万元左右, 每头母猪的生产成本在1万元左右;蛋鸡养殖的投资也在70万元左右。这么大的资金投入数额, 仅靠中小养殖户的自有资金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

%

%

注:建舍达标指畜禽养殖舍的结构 (如全封闭、半封闭、开放式等) 符合要求。

%

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选址要求是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 m、地势高燥、通风良好, 基础设施 (包括水、电) 有保障, 交通便利。场区布局主要要求不同日龄或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合理。净、污分离主要指养殖场净道和污道分开。

3.6 养殖专业人才缺乏

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的思考 篇10

1 生猪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

1.1 品种改良繁育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肉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瘦肉型的品种比较受大家欢迎, 一些调查显示, 各大养殖场中瘦肉型品种的生猪占到了养猪数量的90%以上。因此, 对生猪养殖的品种进行改良是生猪养殖技术体系面临的一大问题, 特别是对地方猪种进行品种改良的问题。地方猪种往往生长速度慢, 且瘦肉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等等, 这些特点都给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如何解决地方猪种的这些特点是生猪品种改良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 进行生猪优良品种引进是个大生猪养殖场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种资源引进法进行品种改良速度快、成效高, 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1.2 生猪养殖的饲料和质量监测

饲料养殖是目前各大养殖场进行生猪养殖的基本养殖方式, 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养殖体系来说更是如此。一般来说, 规模养殖的饲料费用大约占生产成本的48%~60%, 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比例。因为饲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 一些养殖户就会“偷工减料”, 购买一些不合规格的饲料来进行饲养, 使得生猪的健康受到威胁, 进而又威胁到了人类的饮食健康。通常而言, 生猪养殖的饲料成分基本上为玉米、豆粕和麸皮等原料与浓缩饲料进行混合配置, 在这样模式中, 对玉米、豆粕和麸皮等原料的质量监控至关重要。只有生猪吃得健康了, 人类才能吃得健康。

1.3对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要做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 那么对生猪养殖进行疾病防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目前而言, 人们对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意识都还比较强, 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 一些养殖场对生猪的疾病检控体系不够完整, 导致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 最后使得疾病蔓延。一些养殖场会定期给生猪打疫苗, 但是人们对养殖场的消毒就会很容易忽略掉, 对后期对生猪的检查也会较为懒散, 对疾病监控做不到长期坚持, 养殖户普遍认为打过疫苗就应该没问题了。其次, 一些养殖场的专业水平欠佳, 或者聘请的工人缺乏养殖经验, 导致了生猪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控制。

1.4 猪舍设计与环境控制

生猪生长的环境关系到生猪的健康, 猪舍的建设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合理的猪舍设计有利于生猪的成长, 还有利于最大的发挥生猪养殖的效益。通常而言, 猪舍的设计也是需要精心的设计的, 但是我国目前生猪养殖场的现状来说, 相当一部分的猪舍都是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养殖经验来进行设计的, 有专业人员专门设计的养殖场较少。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 生猪养殖的猪舍设计也融合了很多现代科技, 比如说, 现在很多猪场都设有自动控温的设备, 能够自动的对猪场进行分析, 并自动的控制和调整温度, 甚至还配置了自动清粪系统等等, 最大化的为生猪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

2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是生猪养殖的根本, 是以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为指导, 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 完善生猪养殖的方案。本文将着重论述两点较为重要的养殖技术

2.1 增产增效技术

这一类综合技术主要是以增产增效为主要目的的技术, 比如说培育高产母猪的技术, 具体的方法为选择最佳杂交组合生产二元杂交母猪, 在后备、怀孕、哺乳三阶段控制母猪膘情, 受胎母猪使用定位栏, 哺乳母猪使用高床、漏缝分娩栏。再比如说仔猪SEW (早期隔离断奶) 技术:通过引进或开发推广消化能力强的优质代乳料, 对仔猪舍进行适度改造, 完善条件建设, 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以及生长速度。此外, 还有猪生产性能智能化测定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 记录猪采食量和每天体重数据, 用于种猪的遗传评估或跟踪猪的生长性能进行饲料、药物、疫苗筛选。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 可有效的提高母猪的产仔率, 大大的提高了仔猪的存活率。据调查, 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使得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每头能繁母猪年提高肉猪达19头以上, 料重比低于3.2:1。

2.2 配套技术

配套技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 包含的内容较为广阔, 本文主要提出几个较为重要的技术: (1) 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人们现在对生猪的品种要求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推广后备猪优饲技术, 对后备母猪进行定向培育。 (2) 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母猪的饲养是生猪养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 特别是对妊娠母猪的饲养更加需要重视, 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做支撑。主要使母猪获得最大限度的泌乳量, 提高产仔数, 同时还要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3) 生猪人工授精标准化技术:人工授精是现代繁殖技术的一大突破, 也优化了生猪养殖技术, 充分发挥良种猪的遗传性能, 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 (4) 猪场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对于生猪养殖来说, 后期的猪场粪污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 目前, 主要是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主要原则, 对养猪场污染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利用, 将猪场污物变废为宝和减轻养猪场对环境污染。

3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相关建议

3.1 让市场推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

生猪的养殖与市场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菜市场里的猪肉价往往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市场的变化也通常给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而言。面对这样的情况, 可以合理利用市场来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市场决定价格。生猪养殖规模化之后才能使得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得以实现。

3.2 技术流程革新提高生猪养殖标准化竞争力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生猪养殖带来了一定的进步, 特别是对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带来了便利。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生猪养殖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 节约了劳动时间。同时一些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也使得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得以实现。此外, 现代技术流程的更新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猪养殖标准化竞争力, 促使生猪产业生产方式产生转变, 并不断取得进步和创新。

3.3 创新养殖模式突破人才困境

当前, 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人才大量的涌入了社会, 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大部分的人才纷纷涌入一些热门的行业。生猪养殖这一个行业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的人才来说, 是很冷门的就业方向。但是随着生猪养殖模式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并且创新的养殖模式也颠覆了人们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这一行业, 为生猪养殖带来了新的活力。

4 结语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产业之一, 与人们的饮食健康息息相关, 其疾病的控制也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生猪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将是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爱国.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猪业.2009 (10) .

[2]陈瑶生.我国生猪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 (连载二) [J].中国畜禽种业.2008 (09) .

[3]闫振宇, 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01) .

[4]陈清森, 等.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及保护利用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1 (18) .

规模化养殖肉牛效益高 篇11

★市场前景

当前我国肉牛养殖业呈快速发展势头,牛肉价格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大。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二是随着牛肉质量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我国牛肉出口潜力增大。三是在人工成本增加、饲料价格上涨、肉牛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下,肉牛价格必将维持在较高价位,养牛效益也终会与肉牛养殖周期长、高投入的特点成正比,实现稳步提高。专家预测,未来10年,牛肉需求将大于供给,价格难以回落,养牛是一条致富好门路。

★收益分析

◆投入

人工养殖肉牛,需要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购买牛犊、饲料、防疫、牛棚、人工管理等几个方面。以下按一个养殖100头肉牛规模的养殖场来计算。

牛犊 按14元/公斤市场价格,1头体重150公斤左右的改良肉牛公牛牛犊需投资2100元左右,100头牛犊购买成本为21万元。

饲料 每头牛精细料每月需120公斤左右,大约需要150元;每月平均需草150公斤,需要50元。按饲养半年来计算,每头牛饲草加精细料成本约1200元,100头牛共需成本12万元。

防疫 每头牛每月按30元防疫费、饲养半年来算,共计成本1.8万元。

牛棚 建一栋可以饲养100头牛的600平方米左右的简易牛舍,约需3万元。

其他 如人工成本,按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以2人计,饲养半年总计人工工资2.4万元;运输、检疫等费用每头牛约100元,共需1万元。

投入总计 养殖100头肉牛总成本需要41.2万元,每头肉牛平均养殖成本4120元。

◆产出

每头肉牛到出栏,按体重500公斤、市场收购价20元/公斤计算,每头牛可卖到1万元左右,一个100头肉牛的养殖场,销售收入可达100万元。

◆收益

除去成本41.2万元,一个100头肉牛的养殖场可以净得利润58.8万元,实际上当前肉牛市场收购价格一般高于20元/公斤,养殖净收益要超过以上数值。

★行家建议

1.合理选址建牛场。牛场应选择交通、水、电方便的城镇郊外,可以节约运输和建设成本。一般以距离交通主干道300~500米,地势比较高,有一定坡度的山地较好。场地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2.建好牛舍。牛舍的修建应以科学、实用为原则,使牛能生活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舍内牛床位密度适中,育肥牛舍以每头4~5平方米为宜,且供水、供料操作方便,易于清洁。

3.选用杂交优良品种。应选择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脂肪少、生长快的专门肉用品种或兼用品种。比较适合北方的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适合南方的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利木赞、肉用短角牛、澳洲楼来牛等。

4.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搞好卫生,保持清洁的畜舍卫生,要拴系定槽,限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冬季要做好舍内保温,夏季要通风良好,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

5.做好防疫保健工作。虽然肉牛疫病较少,但防疫工作仍不可忽略,要按计划进行疫病预防和保健,确保牛体健康。如果发现牛体异常,必须及时处理。要定期驱除牛体内外寄生虫,直线育肥的应在断奶时、10月龄、13月龄各驱虫1次,架子牛要在育肥前进行1次药物驱虫。

6.及时出栏。直线育肥时,体重达到500~550公斤,架子牛育肥3~4月可以出售。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可以分小批出栏,提高经济效益。

★风险提示

根据市场需求,今后肉牛产业发展应树立优质优价经营理念,靠高档产品赢取高额回报。因此,要进行绿色养殖。要采取科学饲养方法,使用绿色养殖饲料。同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可以开展部分自繁自养。要学会研究市场,适时出栏,最好能与加工企业挂钩,以免除不少后顾之忧。

(山东 马波)

标准化规模养殖 篇12

1 严格生猪养殖场的消毒制度

生产区大门口应设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消毒液,消毒药品用火碱效果最好。猪舍门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消毒液。猪舍每周消毒2 次。更衣室紫外线灯必须长期使用。各种设施每天进行清洁,每周消毒1 次,每月对场区环境进行1 次清扫和消毒。运输饲料的车辆、运输猪的车辆、运输病死猪的车辆出入无害化处理区,要对车体内外、驾驶员及装卸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从场外购入的种猪要经过检疫,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确认健康的种猪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舍。

2 制订合理的生猪免疫规范

2. 1 免疫疫苗管理

疫苗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运输,并要求包装完好,避免途中日光直射和高温,尽快入库或到达疫苗接种地。疫苗严格按要求温度避光保存,严防疫苗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疫苗失效。疫苗入库应做好记录。免疫前应检查疫苗是否完好,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及生产厂家等内容,超过保质期的疫苗要废弃。

2. 2 生猪健康检查

免疫前应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免疫史,凡有病、瘦弱、临产的均不接种,待病畜康复、母畜产后再补针。新引进的种猪,接种疫苗前必须休息15 d左右。怀孕猪免疫时应注意保定,以免造成流产。

2. 3 免疫接种操作

注射器和针头用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 min以上,接种时针头逐个更换,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一次性物品用过后应销毁。接种前将疫苗充分混合均匀或稀释,注射部位要用75% 的乙醇棉擦净消毒。疫苗稀释应该按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稀释液。疫苗使用中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疫苗采取注射或其他方法接种,必须严格遵循说明书要求。每瓶疫苗启用后4 ~ 6 h内必须用完。接种过程中必须规范填写免疫档案,注明接种畜别、存栏、品种、日龄、性别、接种时间、疫苗批号、注射剂量、补针时间等内容。严禁用“飞针”注射疫苗,避免造成注射剂量不足、注射部位不准。

2.3.1初产母猪的免疫

配种前免疫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疫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活疫苗。

2.3.2经产母猪的免疫

配种前免疫猪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疫苗、猪大肠杆菌腹泻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乳剂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

2.3.3种公猪的免疫

免疫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乙型脑炎弱毒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2.3.4育肥猪的免疫

免疫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水肿病灭活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

3 实施生猪免疫抗体监测

在生猪生产中,为减少猪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猪场的隔离、消毒、免疫,使得生猪体内长期保持抵抗猪病强毒攻击的有效抗体,而要了解猪体内的有效抗体水平,就必须开展猪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因此生猪养殖场开展免疫抗体监测,了解猪群抗体水平,对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尤为重要。

4 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粪污处理方法要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养殖场要有固定的猪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

5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猪尸体危害的过程。坚决不能让病死猪流向猪肉市场,不贩卖、不宰杀、不丢弃、不食用,病死猪必须在无害化处理区彻底解决掉,消除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 1 深埋处理

深埋场地要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养殖区、饮水源。坑的容积要求达到每头猪1 m3,覆土后病死猪要离地面至少1 m深,深坑铺放生石灰、烧碱等消毒剂,然后放一层病死猪撒一层生石灰,最后再覆土,覆土层厚度1. 5 m以上。覆土后再对掩埋地周边喷洒消毒剂。

5. 2 焚烧处理

养殖场应备有焚烧炉,把病死猪集中运输到处理厂,用焚烧炉进行焚烧。无焚烧炉的养殖场或小规模养殖户,可利用木柴等生态燃料对病死畜禽进行焚烧,焚烧地要选择远离水源、居民生活区、建筑物、易燃物的空旷地,且要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

5. 3 自然分解处理

自然分解处理,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建造一个容积大的带密封盖的水泥池井,把病死猪投进池井里,再用盖子封紧井口,让病死畜禽的尸体自然分解。如果是疫病引起的病死猪,要混合上生石灰一起投入池井内。

5. 4 化制处理

上一篇:人工防雹下一篇:高一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