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

2024-10-17

标准化基础(精选11篇)

标准化基础 篇1

2014 年6 月国务院颁布的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国发【 2014】19 号) 提出:“ 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课程体系。 ”汽车电工电子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车辆电器越来越多, 电控越来越广泛, 汽修的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 练就一身对电器部件、线路的测量及状态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汽车电工电子课程需要以企业生产模式为导向,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现“ 学做用”一体化, 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一、《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在教学中仍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一) 教材

通过调研, 目前普遍使用的汽车电工电子教材反映出教材时效性较差, 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基本沿袭传统的《 电工电子技术》 内容, 其中公式推导、原理理论解释等理论性内容占有一定比例, 这些内容不但教学难度大, 耗费学时, 而且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没有针对性, 与当前的汽车技术发展联系不紧密, 不能及时反映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 部分新教材虽能紧贴汽车行业的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编写, 并且采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编写思路, 具有实用性, 但是缺乏与汽车实际电路联系, 且仍然采用传统的黑白图表和静态的呈现形式, 不能较好适应培养汽修技能人才的要求。

( 二) 教学模式

相较于汽修专业课而言, 电工电子课程大部分仍是在传统教室进行大班授课, 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多以基本原理、基本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为主, 实践教学部分缺乏创新性, 多停留于验证性实验。 针对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训中心建设不完善, 没有标准的实操项目及评价标准等情况, 教师只能根据现有资源安排独立的课时进行实践练习, 致使教学没有完全采用“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 三) 课程传递标准

同是《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 虽然课标一样, 但是不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不同,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同, 教学实践资源不同, 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及技能水平差异悬殊。

二、《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 一) 课程开发

一个具备标准化的课程传递、课程学习及课程管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 在开发时, 首先需要先进、科学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模式。 MES课程开发模式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课程方案, 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强调学用一致, 按需施教, 通过一个模块单元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一种实际技能, 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受企业关注的基本工作经验和“ 工作过程知识”, 在课程体系上, 使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带有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其次, 需要建立拥有丰富经验的课程开发团队, 能够在一定的开发周期内, 持续的对课程进行开发和改进。需要所有课程参与者有一致的课程总体目标 ( 例如通过课程的学习具备安全规范素养、资料查阅能力、电气测量能力、识图能力) , 基本的课程设计原则 ( 例如凸显任务驱动教学法, 执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突破学科体系教材) 及基本的课程特点 ( 互动的、可视化的、有趣的) 。在确定学习任务时, 需要需要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通过采用在校生信息反馈、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工作岗位的分析讨论等形式开发和设计。

最后, 以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包作为最终成果。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包包括教材、学生任务手册、教师手册、教学资源 ( PPT、视频、图片、背景知识材料、考核试卷、评价系统、实践练习材料清单) 等。 其中教师手册详细列出了课程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学习路径、教学资源、考核资料、评价系统及执行的标准过程。 其类似于传统的教案, 但又比传统的教案规范和标准化程度高。 通过课程开发, 还开发出了一套用于实际操作练习材料包, 其中包含学习任务中涉及的全部电工电子元件, 利用电工电子实验面包板能够搭建模拟出汽车电气系统的很多电路, 还可以学习探索当前生活中很多小电器电路来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表明, 实践材料包的建立能有效支持“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 二) 标准课程传递

为能够实现标准化的课程传递, 需要建立课程认证体系。通过对教师的认证来确保每一位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具有相同的课程理念, 对课程有相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能够充分并独立地使用课程包完成课程组织传递。课程认证包含四个科目 ( 理论、实操、说课、上课) , 这些科目能够充分评估教师针对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各方面能力。 在评估时, 课程开发组会利用专业的认证评分表, 为教师的表现做好记录, 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估反馈报告。只有四个科目都通过, 才能算认证合格, 成为能独立承担授课的教师, 如果某方面没有完全达标, 那么就需要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后重新认证。

( 三) 学生考核及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考核评估,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进行。 教师手册中已经针对学习任务, 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对应的考核方法和标准。 完整的评价体系主要采用过程式评价, 评价贯穿整个工作过程, 既有对小组的评价, 也有对个人的评价。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个人评价、组内互评、评审组评价、教师评价、试卷评价等, 而且每个学习情境的评价方式和内容都不同, 通过各种评价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的结果可以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 汽车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任务中的评价包括个人评价、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及工作单的制定评价等多项评价内容共同组成的成绩, 彻底改革以前一张期末考试试卷“ 定终身”的考核方式。

( 四) 课程管理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施以企业化管理。 按照企业的标准, 学生上课就好像是上班, 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穿工作服, 建立打卡考勤, 遵守职场行为规范, “ 6S”管理制度, 在课程中始终强调安全规范, 确保学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针对教师的标准化课程管理, 主要是按照标准化课程包中的教师指导手册检查教师的课程传递及日常行为。 课程管理专员进行教师管理, 会随机进行现场检查, 或通过“ 间谍”学员进行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课程准备、课堂管理、教师行为、培训工具管理等。 每一方面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 并会在检查后给教师发送检查反馈报告。

因此每个单元课程结束后, 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做一份学习过程报告, 而教师也需要接受学生所做的课程反馈及教师评价。

三、结束语

经过持续地进行《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课程标准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标准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水平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提高了教师进行课程传递的效率和课堂的欢乐氛围。 我们深知, 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随着汽修专业的不断发展,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标准化教学体系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 改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摘要: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引领下, 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和汽修专业基础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创新型标准化课程开发和实践, 以实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促使汽修专业基础类课程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标准化课程

参考文献

丰玉臣.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探讨[J].科教导刊, 2011 (6) .

标准化基础 篇2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

第一章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四中全会

一、单项选择题

1.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国党党内监督条例》

D.《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2.2004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

()。

A.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B.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C.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着重研究了()。

A.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4.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

A.加强党的建设

B.推进改革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国

5.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6.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C.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7.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是()。

A.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8.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归根到底使党成为()。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

9.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

A.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B.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D.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10.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要积极围绕的历史课题是()。

A.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B.打得赢、不变质

C.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D.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11.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2.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统一战线

13.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即要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个方面的能力。

A.四 B.五 C.六 D.八

14.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增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A.郭伯雄 B.徐才厚 C.梁光烈 D.曹刚川

15.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会由()主持。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书记处 D.中央办公厅

二、多项选择题

1.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的决议和文件包括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

C.《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

2.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就是

A.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B.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C.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

A.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中国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A.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B.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C.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D.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5.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的中国党积累的执政的成功经验包括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B.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D.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7.中国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A.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B.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C.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D.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8.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主要体现为

A.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进展

B.创立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C.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的总方向和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基本国情

C.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

10.十六届三中全会按照“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提出改革目标直接()。

A.体现了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B.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

C.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D.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

11.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A.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质是“三农问题”

B.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注意不够

C.实际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注意不够,包括尊重人权问题等

D.社会保障问题

12.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是协调、全面、可持续的新发展观,主要含义是()。

A.协调发展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要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

B.全面发展主要是经济与社会(包括人)要全面发展

C.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全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D.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13.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

A.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14.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5.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

打牢标准基础 促进转型升级 篇3

会上,东莞市质监局罗晓勤局长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透彻的分析,对东莞市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

罗晓勤: 标准化战略成为

区域经济核心要素

“说起标准的始源,我个人认为,应该追溯到秦朝时期,其“度同衡、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的四统一,为秦国实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闻发布会上,罗晓勤局长富有文采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参会人员的注意力。

罗晓勤局长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快速向创新驱动转变,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核心要素。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不断刷新传统领域国际标准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国际标准的争夺。

无论是国际挑战还是国内需求,都使得标准化工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东莞市的经济发展起步于“三来一补”,形成了由外资企业为主的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虽然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进驻促进了东莞的经济繁荣,但是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发生根本变化,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显现,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在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东莞意识到,东莞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转型升级也必须立足于制造,以标准化的手段打造东莞的“优质制造”,从而全面提升东莞制造的竞争力和含金量,推动东莞制造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自2008年以来,东莞市两次出台了“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尤其是2011年出台的“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作为标准化战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把标准化工作上升到战略规划层面,为全市标准化工作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加速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组织领导上,通过引入考核机制,促进了镇街政府重视标准化工作。2010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东莞市镇街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年度分类考核方案》,将涵盖标准制修订、采用国际标准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技术标准指数纳入社会发展类指标当中,作为镇街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这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镇街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镇街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同时,形成了政府牵头,职能部门联合,行业协会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大格局。

正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出台的一系列高规格文件政策措施,使东莞质监局按照标准化战略规划要求,通过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标准化战略活动,使全市的标准化工作从动力之变到理念之变,加速了标准化战略实施步伐;从观点之变到思路之变,提升了标准化战略综合效能。

2015东莞标准化工作五大成果

一是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2010年主导制定2项国际标准后,再一次主导制定的1项IEC国际标准(IEC 61189-2-721)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打破了印制电路产品国际标准一直由欧、美、日三强垄断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标志着东莞市在该领域高端技术产品科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信息传输线缆及云计算2个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今年9月落户东莞,标志着东莞市将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标准规划和制修订,增强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引领着产业发展。

三是市质检中心主导制定的2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评价国家标准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内首次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国家标准,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

四是东莞市特色产品“莞香”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实现了相关领域零的突破,而且将借助品牌优势,推动沉香产业向沉香文化并举发展,提高“莞香”的美誉度。

五是东莞市正式发布5项城市共同配送服务联盟标准,这是东莞市成为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和承担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后的初步成果,并将进一步促进物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助力电子商务业发展。

这五项近期成果表明:自“十二五”以来,在打牢标准的基础上,东莞市标准化工作重点已经由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变,将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三组数字清晰反映十二五东莞标准化战略成效

首先是全市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全国不间断电源分技术委员会、省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造纸和纸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省TC/SC/WG工作组和秘书处工作达58个,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引领着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是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分别达10、306、317、140项,不仅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且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是全市企事业单位在16个产业,制订联盟标准达125项,部分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填补了部分国内外标准空白,助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整体产品质量提升,并推动了这16个产业集群不断聚集壮大。

也就是说,东莞市逐步建立起了以支撑产业发展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体,联盟标准为补充的先进标准体系,不仅扩大了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而且实现了东莞市由原来的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型经济并举发展的转变。

四大变化展现东莞标准化

工作新格局

一是动力在变。几年来,东莞市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以考核激励和财政资助为手段,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市财政已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撬动企业技术标准科研经费投入近27亿元,企业已成为标准研发、制定的主力军。从而加强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重要专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促进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的融合,抢占了产业制高点。根据奖励《办法》,对每主导制定一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别给予100、50、30、10万元的奖励。通过激励政策,推动企业由单纯被动的执行标准,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标准转变,从而推动全市产业的调整升级。

二是理念在变。引导和鼓励企业“向上看”,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的企业标准并建立先进标准体系,成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领头羊”。

没有先进的标准,就没有先进的制造业,更无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此,东莞将标准化工作调整到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借力国家、省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工作建设、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推进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等,积极搭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为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化制修订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详细的指导。首先是将标准化工作成效的“事后”奖励与“事前”资助相结合,对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化的奖励有“奖”更有“励”,推动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竞争。其次通过不断向企业灌输标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产品质量基础的理念,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全市334家企业的895种产品获得“采标”,实现了重要工业产品主体基本与国际接轨。再次是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作为重要手段,使201家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获得“标良”称号,使产业发展有了规范,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标杆样板,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选择在大朗、塘厦、长安、茶山等镇及会展、虎门港开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制定严于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为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立了新“标杆”,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带来高效益。

例如按照《东莞市联盟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引导虎门线缆产业集群企业结成产业联盟,促进了线缆产业技术联合和自主创新,制定了达到美国等国外先进水平的联盟标准,抢占了美欧日市场,实现了技术标准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目前,形成了线缆上下游企业超过210家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年总产值已突破165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9,且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显现出继续向集约化规模生产发展的趋势,跃升为虎门镇第二大产业。

三是观念在变。如何摆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在标准化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中,不仅盯着制造业,而且关注服务业,用标准化引领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标准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东莞认识到,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制造业大市,必须修补现代服务业“短板”。为破解一些服务业无标可循的困局,选择了会展、港口、物流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服务业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此改变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基本上都围绕制造业,使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同时,将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东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思路在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为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发展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东莞市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变化、更新快以及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特点,把建立新兴产业标准体系放在了标准化战略的突出位置。通过扶持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为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

几年来,东莞质监通过联合科技等相关部门在云计算、虎门线缆、机器人、LED照明等新兴产业,为其发展提供重要指引,将自主研发的“独门绝技”转化为标准,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了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研制标准项目90%以上来源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

标准化基础 篇4

标准体系框架2.0版发布

为了规范和引导标准的制定工作, 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 以便成体系成系统地开展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基础标准组首先开展了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 明确了标准制定的工作思路、内容及具体的推进计划, 并于2009年5月底正式发布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1.0版, 该标准体系框架有效地指导了其他各专业组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随着各项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日益深入, 该标准体系框架进一步明晰, 基础标准组于2010年5月发布该标准体系框架2.0版。

基本标准研究成果

按照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的规划, 基础标准组计划制定的通用标准有: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供方通用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 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

2009年2月起, 基础标准组开始着手查阅和收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相关的资料, 并加以整理。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业务需求、服务提供内容、服务提供方式, 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2009年4月初完成了标准草案的初稿。从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底, 基础标准组进行了多次标准的封闭编制工作, 广泛邀请工作组成员、在华外企以及业界相关专家进行标准的意见征求, 并组织多次专家研讨会。目前,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将信息技术服务分成8大类, 2 1个二级分类, 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进行了定义, 并且针对质量模型的各个特性制定了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 编制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使用建议, 用以指导本标准的正确使用。

通过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研究制定, 对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的研究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标准支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 为我国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在危机环境下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准则。目前, 该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及第一轮意见征求工作。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包括6大特性和23个子特性。质量评价指标部分描述了质量模型中的各特性及子特性的评价内容和计算方法, 给出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给出了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过程的相关要求。

《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旨在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标准体系, 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种类和职业资格等级, 定义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求, 并在职业种类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同时规定了从业人员能力鉴定和职业培训的方法, 为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提供指导, 为信息技术服务组织提供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从业人员能力管理准则。

按照标准体系框架1.0版的规划, 人员能力相关标准分布在服务外包组和服务管理组两类专业标准中, 并且分别开展了人员能力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在进行标准体系2.0版的研究工作中, 决定将各专业的人员能力标准统一归并为基础标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2009年4月初, 本标准形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种类分为三类:IT服务工程师、IT服务项目经理、IT服务运营总监。在职业种类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客观规律, 进行职业资格等级划分 (高级、中级、初级) 。依据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发展累进递增的程度, 将从业人员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 作为从业人员能力鉴定的重要客观依据。

基础组工作重点

标准化基础 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业达标考试 学业竞争考试 学业达标的强制性标准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多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并采取种种强制措施以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收效不大,或者说根本没有效果。

笔者以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根源是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便全程实施学业竞争考试,造成学生至今依然书包沉重,作业、考试、补习带来的精神压力沉重,睡眠不足,影响了身心健康。孩子们整天埋头苦学,多数是浪费时间精力学各种各样、毕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会做的没有用的题目,该休息、玩乐、扩展知识面和发展兴趣特长的时间被“题目”大量挤占,学生从小善做题,但是不善“问”,不善创新创造,不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

一、关于区分达标考试与竞争考试的建议

建议中小学12年基础教育将学业达标考试与学业竞争考试严格区分开来,其中10年实行学业达标考试,2年实行学业竞争考试。具体地说就是,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二实行学业达标考试,初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高一高二实行学业达标考试,高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

10年实行学业达标考试、2年实行学业竞争考试的目的,是使学生12年中有10年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他们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题海和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无牵挂地娱乐、锻炼身体、看课外书、做有兴趣的事和发展特长。

面对学业竞争考试,可实行应试教育,教学围绕“让学生会做题考高分”转,从而使学生在升学和择校考试中胜出。

初三、高三实行学业竞争考试是迫不得已,因为初三、高三面临升学、择校、择专业的选拔或淘汰。在各种选拔或淘汰的手段中,大家同时开展做统考试卷的“比赛”,按“比赛”成绩进行选拔或淘汰,相对比较公正,也最经济最好操作。

二、学业达标考试要先定“标”

我们一直没有判定学业是否达标的“标准”。

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是有“课标”了吗?“课标”实际就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课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很多就是知识词条、概念词条和原则性要求,属于“模糊语言”,严格意义上讲是不能作为标准的,因为标准必须是具体的、精准的、可操作的。比如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请问:学生会做哪些题目为“理解”?能得多少分叫“掌握”?如果确定考60分为达标,那么同一个学生或年级,用甲卷得90分用乙卷得20分,请问标准在哪里?能说考20分未达标考90分就达标吗?学业是否达标及达标程度怎样测量如何比照?……使师生几十年来不堪重负变化无穷的无边题海都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各种高难度的奥数题也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因此现行的课程标准其实并非是科学的可操作的检测工具和能用来对照是否达标的“技术标准”。

1.要确定训练标准。

教育也是训练的过程,但不能为了检测能达到符合标准的分值,就可以进行不必要的训练,或训练多少无所谓。是否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并非只看是否通过了某一阶段的考试,还要看是否完成了某一阶段的训练过程。比如在某一教育阶段,该写多少篇作文,该看多少课外书,该上多少节体育课,其中篮球几节武术几节,该演算哪些数学题,该画哪些画,该完成哪些实验操作,等等,都应有科学、必要、有度的训练标准。

文化课的训练标准说白了主要是练习题库,它应当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论证确定以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是公开透明的。在学业达标教育阶段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库以外的练习属于超标,是违规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反,不完成练习题库的作业属于训练不达标,也是违规。

市面上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二,以及高一高二各种练习册习题集可谓书山题海,说明:孩子该做哪些题,该练习多少次,做多少遍,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

2.要确定检测标准。

包括试题库、试卷样本(提供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以及运动和动手课程的检测标准等。试题库等检测标准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公开透明。达标检测试卷必须按照样本试卷所要求的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从题库中选择考题组合而成。严禁不按试卷标准用试题库以外的试题检测学生,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检测标准。

训练题可能是试题,也可能不适合做试题,却是必需的。列为强制标准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应当是统一的,不可随意而为、各唱各的调。

练习标准和试卷、试题标准是在对过多过滥五花八门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去芜存菁、化繁就简后形成的:它是公开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也为规范,如同制度,必须遵循;或为“标准”工具,可直接用来对照、检测达标情况。

学业达标考试不涉及竞争、选拔、淘汰,题目应适可而止。

目前亟需将课标或教学大纲具体化,用具体的和范围固定的训练标准和检测标准体现出来,用强制性标准排斥加重课业负担、祸害基础教育多年的“非标准”。

初三、高三则实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可能有定型的公开的题库,否则不能拉开分数档次对生源进行选拔或淘汰。

三、实施学业达标考试要纠正的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一:学生越能做偏题难题怪题则教学质量越高。

现在学生做的题目比以前要丰富复杂得多,试卷难度大很多,看多年前的考试题最大的感慨是,哇,怎么这么简单!让现在普通的学生去做也不费劲。但是你能说过去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如今天吗?

现在小学生做的题目常常让有大学、研究生文凭的家长、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商量半天也不会解,难道他们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不如小学生?非也,小学生会做只不过是做过类似的题目,“会照着模子套”,形成了“条件反射”而已。

牺牲学生的“副课”、课外阅读、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搞“偏难怪”,考分上去了质量却下降了。

思维误区二:教学难度向少数名校和尖子生靠。

现如今,不止毕业年级,初三、高三以外教师也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原因是考试题目“品种”繁杂多变,变化多端的题目有多少“种”?会做多少“种”题为达标?处于“黑箱”之中,而且题目“新品种”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大学毕业从教几十年的教师做统考卷得不到满分的情况司空见惯。连名校天资高的尖子生学起来都很有难度,自然超出了大部分学生正常的学习能力,不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反复操练请家教上辅导班,很多学生就“挂红灯”。这种教育多少年来使亿万学生考试屡屡受挫,从小就觉得自己笨“我不行”。多年来初三、高三以外阶段的教育仅仅是让少数学生感觉成功、自信,而让大多数学生受伤、自卑,此现状必须改变。学业达标考试的教学难度应当使绝大部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成功,学得自信。

思维误区三:考分要拉开档次,最好是纺锤形,不能人人满分。

制定学业达标标准的原则应当是让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学业达标标准公布以后,学生在考前对照标准就可预知自己能考多少分。像现在的重点学校,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人人满分都有可能。

学业达标考试不涉及生源的选拔或淘汰,没必要排名,没必要非把学生考得灰头土脸,能够大家都考好成绩为什么不可以?难道让学生在考试面前屡受挫折、心灵扭曲、丧失自信才是好的教育?而在日本,中小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再考,直到认为满意为止。

倘如此,学生还有必要为分数为名次睡眠不足吗?还有必要请家教上辅导班做题库以外的、大量的、稀奇古怪的题目吗?

四、12年“全程”实施学业竞争考试脱离现实需要

学业竞争考试就是选拔或淘汰学生的教育。几十年前教育不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不高,很多适龄儿童失学,入小学要能数到100,会简单的口算,不通过的被挡在门外;初小升高小要刷掉一批学生;高小升初中要刷掉一批学生;初中升技校、中专、高中要刷掉一批学生;尤其高中升大专、本科要刷掉一大批学生。刷掉学生的手段就是考试。要想不被刷就得考高分,要想考高分就得让学生“拼命”会做题,死盯考试指挥棒。过去基础教育12年以学业竞争考试为主是迫不得已。

现在早已“普九”,相当多的地区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初中毕业后能升学,高考平均升学率在70%以上,发达地区更高。基础教育已不再需要用越来越难的试题把孩子淘汰在升学的大门外。

同时,扶持薄弱学校,校长、教师流动,教育均衡化,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严控择校比例甚至零择校等举措使得用越来越难的试题选择优生、淘汰“差生”的土壤越来越少。

基础教育12年,只有初三、高三需要用一张试卷选拔、分流、淘汰生源,因此基础教育没必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为升学、择校而竞争上面。

五、确定“标准”以遏制基础教育的“癌细胞”

健康人身体里也有癌细胞。如果癌细胞失控,数量恶性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侵害健康机体,使变成癌症患者,晚期癌细胞到处扩散,则造成死亡。而健康的身体是能抑制癌细胞的数量暴增的。

学业达标考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之所谓“三基”。做题是达到“三基”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多年来教学目标盯在了让学生牢记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以提高分数上了,这是舍本逐末。

假设,经过实践和科学论证,确定10年学业达标阶段考试总共需要做10万题的训练量就能达到“三基”要求,再假设其中英语时态、牛顿三定律、因式分解、改病句、地球自转公转、食物链、化学键等各做1000题就能达到有关“三基”目标了,再多就“劳民伤财”。这10万题就是10年学业达标阶段考试中的“正常细胞”,是学生必须做应当会做的题目。考试试题就是从中抽取的。

如果基础教育的教学机体以正常细胞为主,那么教学机体就比较健康,有活力,教与学轻松快乐,学生有闲暇,能无牵挂地读课外书,钻研问题,发展兴趣爱好。

要命的是,在基础教育的教学机体中“癌细胞”数量失控,在这10万个正常细胞以外出现了亿万个仍在疯狂繁殖、不断变异的“癌细胞”。

我为什么说它是不断变异的“癌细胞”呢?新创制的统考试题尽管难倒了一大片考生,但下次统考这道题就不能再出现了,否则它就会成为人人会做的最简单的试题,因为学生见过的做过的题目就不难。基本的常用的应知应会的大家都会,因此就不考,专考非基本的不常用的,专拣边边角角的知识点出题。试题不断标新立异,让你猜不中没见过。近现代基础教育逾百年一代代亿万教师累计创制了天文数字般的题目,连教师毕其一生也还有很多没见过的不会做的题目。学生尽管基础知识记得很牢了,基本概念充分理解了,基本的必要的练习都做会了,基本能力具备了,但是,如果遇到没见过的异类题目,还是不会做,或者需解很长时间而考试时间又不允许。

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激活“正常细胞”遏制“癌细胞”。10年学业达标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公布的训练标准和测试标准,不得出现“癌细胞”。初三、高三可创制新题训练和考试,但是如果考试涉及一年级至八年级、高一高二的内容,必须用公开的题库中的原题,否则考试指挥棒又会乱指挥、指挥乱。这样,基础教育机体里尽管有一定的“癌细胞”,但是被限制在有限、可控的范围,不会随血液、淋巴液的流动四处乱跑,扩散转移。

标准化基础 篇6

为全面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02年印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2002]17号文件。文件指出:“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迅速,金财、金盾、金审、金质、金宏等十多项重要业务信息系统被纷纷被建立起来,宏观经济、财税、国土资源、企业信用等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这都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历史和技术等因素,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进度缓慢,这将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协同工作的开展。从全国来看,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除了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外,其余三个都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不仅包括每个数据库特有的建设阻碍,还有从整体角度考虑现有基础数据库存在诸多共性问题。

(1) 数据格式的多元性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各部门已经基本建立起部门内的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政府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纵强横弱的状况,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全是根据本部门需要自上而下开发,很少考虑到各部门间综合利用信息。因此,各部门在建立本部门的业务系统时,数据格式的设计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如字段长度、字段类型等,各部门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设计,设计出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造成即使物理上实现了 数据共享,但仍因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

(2) 信息分类多样性

由于各部门数据库中采集的人口、法人等基础信息的定义与分类标准不同,造成数据项难以对应,共享困难。首先各部门定义的数据项名称不同,相同的数据项指标之间无法建立对应关系,无法准确的共享和对比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各部门对相同数据项的分类方法和标准不同,致使即便数据项可以对应,但是由于信息分类不同,仍然难以实现共享。

(3) 数据结构的异构性

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各市依据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需求独自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各开发商之间缺乏沟通,自成数据结构体系,造成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例如,公安的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结构,相关的人口基础信息无法共享。

随着我国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使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得以共享,如何使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得以整合,从而有效地避免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建设共享数据库,以确保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所提供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2 数据标准化的作用

数据标准化就是按照预定规程对共享数据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数据标准化可以统一业务中含义、用法不一致的术语、概念等。在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等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使用很多术语和概念。由于各种原因,各部门的业务人员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含义和用法等存在不同的理解,由此造成沟通问题,也带来数据口径的不一致。

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如果数据的名称、定义、长度、表示等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就会使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协同工作。数据标准可用于规范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作为表名、字段名以及字段的取值范围。有了数据标准作为依据,系统设计就可以遵循一致的数据标准,不同的系统就可以做到数据含义和格式的一致性,从而真正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3 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四大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应以面向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为目标,实现对业务、数据的全面梳理,建设达到指导应用集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和提高政府部门信息规划、实施的目标。

数据标准体系,为业务运作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包括术语标准、数据元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模型标准、数据交换标准。

3.1 术语标准

术语是指在专业领域中特定概念的词语指称。术语标准化实际上是一种对术语的质量控制与规范的过程,它包含着术语的使用者能够就某一个已知的术语或者尚未确定的术语在特定情景中或者在特定领域中的使用,达成权威的、公认的统一看法。为了使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产生歧义,数据的使用者必须从数据元登记系统中获得关于数据的描述从而理解数据的含义,这就要求数据必须得到充分的、唯一的描述术语标准。

四大基础数据库的术语标准是对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涉及的词条或字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确切的解释,其内容包括规范的字段名称、文字定义及一些必要的说明。它保证了整个系统及不同的系统之间使用共同的语言实现信息交流。如人口健康状况登记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定义健康状况是指个人在健康登记时所表现的身体状态,然后对健康良好、一般、较弱和有病的具体内涵给出确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数据录入人员对同一词条产生不同理解而导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障碍。因此,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涉及业务对象,对相关术语进行规范,确保用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歧义、多义或矛盾。例如,制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术语》,用于描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设计、开发、应用等过程,用以规范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项目用语的行为,将对法人库项目实施的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3.2 数据元标准

数据元是数据的基本单元,数据元标准就是对对象的属性进行一致性和精确性规范,既不允许有同名异义的数据元素,也不允许有同义异名的数据元素,以便在跨系统过程中,通过定位、获取和交换,增加其可用性和共享性。信息共享的关键要素就是数据元,有了数据元就为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数据层面上统一的数据交换规范。无论各系统的业务数据如何处理,只要按照数据元规范统一映射,即可确保数据语义、类型和格式的一致。因此,数据元的标准化是解决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基础信息的定义、格式不统一的根本方法。

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元素指关于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等业务活动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要实现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基础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有机统一、整体协调,建立科学、可信、符合信息处理规范的数据元素很重要。因此,四大基础数据建设过程中,应制定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的数据元标准,以保障四大基础数据库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例如制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 数据元规范》,则可从基础信息元的层次进行描述,以便指导、促进、保障和深化各级政府的跨部门法人单位信息交换和法人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当前正在大力开展的法人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推动法人基础库的建设。

3.3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将信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然后一一赋予代码,使每一项具体信息与代码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为数据记录、存取、检索提供一种简短、方便的符号结构,从而便于实现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且增强信息的保密性。在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对信息进行分类同样是数据资源表达和分析利用的必然要求。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可以规定了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分类型词条的分类方法及其代码值,使相关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基础信息系统中同一字段有相同的分类和代码,从而为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供了基础。如现在通用的组织机构编码,就为法人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分类与代码规范,解决了直接使用单位名称可能产生的表达不准确、含义不明确、无法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等问题。

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有大量需要分类编码的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图层信息、组织机构信息、统计经济信息等各个方面,并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的先后顺序,制定出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便于系统的处理和传输。

3.4 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交换标准是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而建立的一套通用的数据文件的格式规范,以保证交换的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的准确路由,同时对于各数据源中数据采集和输出提出统一的消息模型,确保采集和输出的数据准确的表达和理解。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主要对进行技术约束,定义数据交换组件的模型和框架,描述数据交换文档的XML模式,对根结构、控制信息元素、业务数据元素、安全策略等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制定《人口基础信息交换规范》,形成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劳动社保系统、教育系统之间进行交换数据的内容和格式的一致性;为数据交换组件、各个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提供了开发标准和依据。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基础数据库涉及的相关业务,从术语标准、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元标准等方面探讨了数据标准化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实施数据标准化,可以有效保证数据自产生便格式一致、内容可理解,有效节省数据转换的时间,避免错误,提高效率和质量。通过减少数据转换的需求,从而加强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降低开发、实施、维护系统的成本和时间;为广泛使用共享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描述和表示;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控制数据冗余。

参考文献

[1]沈晔.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瓶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68-69.

[2]吴志刚,林宁.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前提——数据标准化[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43-44.

[3]王斌君,孙丕龙.数据元标准在信息化中作用的再认识[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5(3):75-78.

[4]韩颖,李文峰.基于电子政务的术语标准化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2):41-43.

标准化基础 篇7

在工业生产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数据。生产机床的转速、能耗,食品加工的温湿度,火力发电机组的燃烧和燃煤消耗,汽车的装备数据,物流车队的位置和速度等,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迈入工业4.0时代,制造业的主要特征转向智能和互联,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制造业整个价值链、制造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涉及到诸多的数据,数据量的暴涨成了许多行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在德国的工业4.0中,工业大数据被认为是物理与信息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在美国G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中,大数据分析作为联机数据处理分析的核心,被认为是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在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中,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成为两化融合的关键技术。无论是工业4.0、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共同目标,工业互联网是基础,工业大数据是引擎。

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制造,需以数据的方式反映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企业用数据做分析,做决策,都必须建立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之上。没有准确的数据做基础,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就不可靠,企业决策就会受到重大影响。通过工业数据质量标准的研制,可以强化我国工业企业的全面数据质量管理意识,推动《中国制造2025》工业制造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建设,提高我国制造产品质量和工业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2 工业数据及其数据质量管理

不管是工业自动化,还是工业智能化(工业4.0),或者是工业互联网概念,它们的基础都是工业数据。从企业经营的视角来看,工业数据可以按照数据的用途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经营性数据,比如财务、资产、人事、供应商等基础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陆陆续续积累起来,表现了一个工业企业的经营要素和成果。第二类是生产性数据,这部分是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包括原材料、研发、生产工艺、半成品、成品、售后服务等。随着数字机床、自动化生产线、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建设,这些数据也被企业大量记录下来。这些数据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的体现,是决定企业差异性的核心所在。第三类是环境类数据,包括布置在机床的设备诊断系统,库房、车间的温湿度数据,以及能耗数据,废水废气的排放等数据。这些数据对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约束作用。从目前的数据采用情况看,经营类数据利用率最高,生产性数据和环境类数据相比差距比较大。从未来数据量来说,生产性数据在工业企业数据中的占比将越来越大,环境类数据也将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在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越来越被数据的质量问题所困扰[1]。数据质量问题及其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伴随着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质量逐渐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虽然如此,至今业界仍然没有就数据质量的概念达成共识,在不同时期,数据质量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标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数据质量的标准基本上是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出发点。但随着质量含义的不断延伸,对数据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向广义转变,准确性不再是衡量数据质量的惟一标准。上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展的全面数据质量管理(TDQM)活动,借鉴了物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提出基于信息生产系统生产的数据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它提出应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将数据作为具有生命周期的产品进行管理,要设置数据产品管理员管理数据生产过程和结果。在数据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质量,如精度、一致性、完整性等,成为基本要求,对数据用户要求的满意程度也成为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有的研究人员认为高质量数据就是指那些适合用户使用的数据,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数据质量就是“反映出数据对特定应用的满足程度[2]”。数据,如同形形色色的其他各种产品一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数据是应用程序的初始原料和最终产品,并经过应用程序的组织,提供给用户[3]。同样的一组数据,面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概念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从面向实践方面来衡量数据质量,即从用户角度来判定,强调用户的满意度,还有就是从数据生产者和管理者来考虑;二是注重从面向系统的角度来评价,认为数据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数据本身也是多维度的。需要从多角度来衡量其基本质量要素,如适用性、准确性、适时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等多角度来评价数据质量的好坏。数据质量的研究和实践总体上可归纳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4]。“自上而下”方法通常是先提出数据质量框架(Data Quality Framework)和数据质量维度(Data Quality Dimensions,也称为数据质量属性、数据质量元素、数据质量衡量指标、数据质量特征等),然后在应用中通过与具体的需求相结合,构建可执行的细化的数据质量维度;而“自下而上”则是从具体需求出发提炼出一系列的数据质量维度,通过实际应用的验证,最后归纳形成数据质量框架。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既存在理论上构建数据质量框架并不细化到可操作的维度的现象,也存在仅在具体操作层面定义数据质量维度、改善数据质量状况并不上升到数据质量框架的具体应用,而且在实际实践中后者更多。

3 工业数据质量标准化现状

如前所述,数据质量是一组数据质量特性满足数据使用者的需求的程度。质量特性对应用户的不同需求。目前,在汽车工业、船舶工业、工业数据、工业自动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工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数据质量特性,研制了相关的数据质量标准。

(1)在工业数据领域,以美国牵头的ISO TC184/SC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委员会/工业数据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提出了ISO8000数据与信息质量标准,致力于帮助企业确定数据质量,增加产品与数据可见性,实现自动差距分析,供应链的可靠数据整合与共用等。ISO8000的数据质量特性从数据源、精度和一致性三大质量特性来定义数据质量,具体的质量要求在数据规范中描述,并提出了数据框架[5]。数据质量另一套重要标准是PDQ9000(产品数据质量),它从质量管理的角度,采用ISO9000的方式,从两个方面对产品数据进行规范,1)产品数据“内容的质量”,2)产品数据“产生过程的质量”。此外,PDQ9000借鉴ISO9000认证的方式,力图建立PDQ认证机制。ISO8000和PDQ9000两套标准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对工业数据质量的框架、概念、模型和质量控制机制进行了规范,为工业数据质量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英国发布了BS7986-2005《工业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数据质量度量标准规范》[6]。规定了用于工业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要求,指定应用和数据质量度量,从数据质量和功能模块、模拟测量和监控参数的数据质量、离散参数的数据质量、模拟控制和激励参数的数据质量、离散控制和激励参数的数据质量、维护支持、功能模块之间数据与质量的传播、出错时的规格转换等方面出发,制定了数据质量标准。

(3)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数据领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起草制定了GB/T18784-2002《CAD/CAM数据质量》[7]和GB/T18784.2-2005《CAD/CAM数据质量保证方法》[8]两项国家标准,用于企业间CAD/CAM数据交换的质量检查。该标准中提到了设计方法、用户知识/培训、CAD系统程序、修复、数据交换和检查程序等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此外,该标准还定义了CAD/CAM数据质量的检查方法。

(4)在汽车工业领域,ISO发布了规范性技术文件ISO/PAS 26183-2006《全球汽车工业的SASIG产品的数据质量导则》[9]。该导则涵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据、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数据、产品数据管理(PDM)数据,以及其他类型数据的质量要求。认为“好的数据质量意味着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用户提供正确的数据”、“可访问性,无论数据多么合适和健康有力,如果不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提供给需要的人,那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该导则提出了数据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数据的生命周期中,数据的质量设计、特征、可靠性、维护费用,以及可用性都要被追踪,追踪的结果将影响未来的数据。该导则定义了CAD数据的质量标准,几何学质量标准、非几何学质量标准和绘图质量标准三个质量特性来描述。此外,该导则提出了产品数据质量改进的概念、方法和指导原则。列举了导致数据质量问题的大量因素,如果这些因素被忽略,则很可能会影响显著的改进。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和日本汽车部品工业协会(JAPIA)已经根据ISO/PAS 26183-2006制定了PDQ指南,正在推动PDQ的完善。而此次获得批准,将使PDQ进一步扩大到其他产业界。

(5)在智能运输领域,ISO发布了技术报告ISO/TR 21707-2008《智能运输系统集成的运输信息、管理和控制ITS系统中的数据质量》[10]。规定了一套标准术语,用来定义在ITS系统中相互交换的数据的质量,列出了一个数据质量的发布与评估框架,规定了一组参数或元数据,可以用来度量交换数据或整个系统的质量。本标准所指的数据不仅包括最初采集的原始数据,也包括处理后的数据,两种数据通过用户界面都是有效的。数据用户可能包括组织内和组织外的。此外,数据既可能是实时采集数据,也包括线下静态数据(如定义网络的定位图表)。因此本标准适用于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交通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系统间的公开界面;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界面形式,包括内部界面等。

除了工业数据领域,在地理信息领域、软件领域、金融领域和统计领域都制定了数据质量相关的标准。目前,数据质量相关理论逐步成熟,数据质量标准化渐成体系,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还没有面向大数据应用的统一的、通用的数据质量框架模型,没有形成工业大数据质量标准。

4 工业数据质量的国际标准ISO 8000介绍

ISO8000系列标准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开发,由ISO技术委员会TC184负责,面向数据质量的标准,属于ISO标准的一个部分。ISO8000系列标准立足于工业数据质量,旨在为政府、公共机构和各类公司,特别是制造企业,以及应用提供更可靠可信数据的国际标准,是一套国际通用的数据质量管理标准,研究ISO8000数据质量标准在工业数据领域的应用,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减少研究成本。ISO8000涵盖从概念设计到废弃处置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工业数据的质量特征。ISO8000列出的特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主数据,事务数据和产品数据。ISO8000给出了一个用于改善某种特定数据的数据质量的框架。该框架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质量管理系统协同使用。ISO 8000定义了一组特征,数据供应链中的任何组织都可用其测试数据是否与ISO8000保持一致。

ISO 9000标准家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制定,后经不断修改完善而成的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ISO8000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充,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内数据产品质量的需求。实践证明,如果不能保证数据质量,ISO9000是不能真正实现其质量目标的。

图1显示了ISO8000、ISO9000和其他数据产品标准之间的关系。ISO 22745产品数据描述等数据产品标准规定交换数据的模型和格式,ISO8000以这些标准为基础,增加了关于这些标准的使用要求,以确保交换数据的高质量。ISO 8000弥合ISO 9000和数据产品标准之间的差距[11]。

ISO 8000数据质量标准由系列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侧重不同,ISO 8000由以下部分组成:

——parts 1到99部分:数据质量综述;

——parts 100到199部分:主数据质量;

——parts 200到299部分:事务数据质量;

——parts 300到399部分:产品数据质量。

其中:

主数据标识和描述了个人、组织、地点、物品、服务、过程、规则和标准。该系列标准描述定义主数据质量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语义、语法编码、需求的一致性、数据源、准确性、完整性和数据治理。该系列标准规定了一些主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总体上确保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ISO8000-100给出了主数据质量部分的综述。

事务数据规定和描述了时间事件,包括个人、组织、地点、物品、服务、过程、规则和标准。该系列标准描述定义事务数据质量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语义,语法编码,需求的一致性,数据源头,准确性,完整性和数据治理。该系列标准规定了一些业务事务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总体上确保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ISO8000-200给出了事务数据质量部分的综述。

产品数据质量是产品数据正确性和适用性的度量,产品数据可保证数据能及时地提供给需要这些数据的用户,产品数据是产品从概念到制造需要的数据。因此,产品不仅仅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数据工程(CAE)数据、产品数据管理(PDM)数据,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ISO 8000产品数据质量系列部分的主要意图是提高协调产品开发的效率,通过减少数据接收端的重复工作。ISO 8000-300给出了产品数据质量部分的综述。

在工业数据相关开发与利用的应用实践中,数据质量标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ISO8000数据质量系列标准的制定集中反映了国际上该领域的应用发展和实践经验。我们应积极研究与借鉴,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实际,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我国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

5 结论和建议

工业数据质量问题对于我国智能制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数据质量的提高涉及到技术、设计、业务流程、员工和企业的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对工业数据质量开展研究,进而提出改善工业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对策,保障工业数据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结合目前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等现状,特别是ISO8000等工业数据质量标准,建议制造企业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提高工业数据质量。

(1)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在深入研究ISO8000等数据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数据现状,建立适用于企业的数据质量标准,为企业数据质量管理提供全面的遵从依据。

(2)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基于ISO 8000等数据质量标准体系,结合企业智能制造现状,建立适用于企业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流程,规范数据质量管理过程,提升数据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保障数据质量标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落地。

(3)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及考核方式。基于数据质量标准,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并固化,结合现有数据质量通报等考核方式,为全面管控各级单位数据质量情况提供支撑。

(4)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信息化支撑工具。继承并扩展现有数据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数据质量标准落地、管理流程落地、评价模型落地及考核落地提供信息化支撑。

摘要:数据质量问题及其研究均时日已久,在智能制造时代来临之际,其重要性已经比肩数据资源本身。文章回顾了工业数据领域国际数据质量研究与实践的进展,重点对ISO8000数据质量国际标准提出的工业数据质量框架、主数据质量、事务数据质量和产品数据质量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我国制造企业进行工业数据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论新闻美的基础审美标准 篇8

关键词:新闻规律,新闻美学,审美标准

在论述行文之前, 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是一种文学现象、一种题材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方式。按照官方定义来说:新闻, 是最新发生的、人们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的报道。按照句子成分来分析, 新闻是对于事实的报道,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一种传播行为。但这个官方定义, 是出现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而早期新闻的起源, 是在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首先要解决吃喝住的问题, 需要强大的物质获取, 这个过程需要劳动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 需要同心协力相互合作形成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 必然需要联络、沟通, 来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新信息, 以期采取相应的行动, 所以最早的新闻的起源, 只是为了简单的信息传播交流, 目的是更好的生产劳动实践, 谋求生存。在明晰新闻的起源之后,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代新闻定义所包含的含义:新闻是最新发生的, 人们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的报道。通过句子的成分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信息:

最新发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必须要快速及时, 报道与发生之间的距离, 与新闻价值成反比。

人们:强调了新闻受众的主体性地位, 强调了受众的参与性、需求性。

欲知、未知、应知的:最新发生、人们非常关心渴望知道的 (需求) 、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 也表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事实:真实发生的, 不能主观臆造。

报道:要经过新闻工作者的加工。

由此可见, 新闻的标准虽然统一, 但是其尺度非常难以拿捏把握。所以近年来许多研究针对“如何让新闻在起要求范围内达到最美, 给予受众最好的新闻感受”, 新闻美学的研究逐步被提上的日程。新闻美学, 是指将新闻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 探讨其形式和内容结合的美学价值及其规律, 用来指导新闻实践, 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对其研究的细化, 不妨从新闻的几个特点上着手, 来探讨新闻美的基础标准。美学大师康德三大著名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知识是如何可能”, 这一人类的认知理性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论述了“人类的道德是如何可能”, 这一人类的实践理性问题;《判断力批判》则论述了“审美是如何可能”以及“自然和目的性是如何可能”, 这一目的论问题。三大批判中的观点使人类心灵的三种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相互对应, 进而这三种能力指向了三种对象:真、善、美也相互对应。康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真善美是如何统一的这一问题, 开创了自己在哲学体系内研究真善美的哲学问题。同样在构成新闻的要素上, 也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特点。真:新闻学科我们在事实方面讨论真。善:在新闻伦理、新闻社会意义方面讨论善。美:则可以涉及新闻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也可以说, 是新闻通过真与善, 而最终达到美的目的。

一、真

新闻, 是最新发生的对于事实的报道, 并通过内容传达信息, 最终通过这种手段来表现客观事实的规律, 并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 如教育、引导、经济利益等等。新闻要其内容达到其目的性, 其中包含的基础, 就是真。真, 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并非主观臆断, 失去了真实性, 就不仅仅是失去新闻美感的问题, 而是直接违背了新闻的意义——对事实的报道, 就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真是新闻美所依存的基础, 没有真, 新闻谈不上新闻, 更谈不上美感。这种真是并不仅仅是素材上的真实, 不仅仅是具体的真实, 也包括整体的真实、逻辑内涵的真实。要从事实的联系、总和中把握、反映, 而不能片面的、以个别事例抽取、玩弄事例来完成片面的真实。例如, 有句业界的约定俗成的一种不良风气:我不会说假话, 但我可以选择说什么实话, 与不说什么实话。这就是片面的真实, 其实意义也不大。例如, 在表现先进人物的时候, 描绘的太过光辉毫无瑕疵, 这样即使表现出来的先进事迹非常的完美优秀感人, 但由于有失真实, 也便失去了审美价值。所以, 无论在新闻学科内部抑或者审美领域, 新闻的真实性都是基础, 只有新闻报道遵循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 才能在成为合格新闻的基础上, 达到新闻美的标准。

二、善

一般来说, 在实践中符合了人的目的就是善, 否则就是恶。对于新闻来讲, 善是要求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 还要满足该新闻报道的目的性, 即思想倾向和社会向导。发挥其应具备的传道授业、启迪思考、周正导向的目的。但是商业利益驱动下, 媚俗之风愈加兴盛, 煽情伎俩不断, 粉饰太平也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

(1) 新闻题材的选择上。从16世纪英国便是报衰落的原因就不难看出来,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竞争的激烈, 煽情新闻、黄色新闻, 因为吸引眼球所以有市场。而目前国内的新闻业有所趋势, 以香港为例, 香港的狗仔队、娱乐新闻业是非常发达的, 甚至很多政治性很强的时政新闻也常常被添加了很多风云传奇色彩, 不甚客观。

(2)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的角度与尺度。对于同一件客观事实, 在呈现上却有诸多角度, 在度的把握上也有云泥之差。很多时候为了着重突出主观观点, 笔者刻意放大事实, 钻营角度, 这种放大不是指理论上或者实际上的事实的放大夸大, 而是指新闻从业者的一种刻意的心理。新闻的美不同于艺术文学的美, 他客观直接, 不似艺术文学需要解析, 阳春白雪, 难得泛滥, 但是同时新闻的美也依托于人主观的再创造, 所以很容易牵强附会, 以个人意志去放大画面。例如, 灾难新闻中对人性的放大。灾难新闻作为悲剧新闻的一种, 在美学范畴内属于悲剧类内容, 因其崇高感可以让人产生悲愤、悲悯、敬畏与激发人性的光辉。因此, 一些从业者在灾难新闻中加重对于惨烈、遗憾、悲恸的刻画与渲染, 试图去强化受众因此产生的同情心和道德感, 这种刻意本身就是违背了“美”的“无功利”, 而是在利用情感符号再创造所谓的美感。例如, 东方之星号轮船沉没事件, 一直以做“独立新闻”的前沿媒体澎湃新闻广受诟病。因为其出稿的几篇特写:孩子别哭, 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亚洲新闻社社长徐静波的微博写道:绚丽的晚霞, 照耀着你们的生命, 那出水的瞬间, 天地江河同辉。缺乏对生命的关照, 以一种绝对抽离的状态看待灾难与死亡,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不尊重。

(3) 表现内容、形式的刺激性。有些媒体为了收获更好的收视率与发行量, 借用“恐怖美学”的手法, 滥用视觉冲击元素, 把灾难新闻变成了灾难展览、感官刺激, 全然不顾对灾难本身该有的端肃感, 也不顾及受害者与其家属的心情, 这种新闻恐怖是除去灾难伤害本身之外更严重的后遗症。例如, 东方之星沉船报道, 澎湃新闻《孩子别哭, 我在长江, 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的App推送, 其中包含三张有遇难者遗体的照片, 遗体裸露的两张, 作为受众已经在阅读新闻中感受到了心理冲击的不适感。新闻中引用了两段网友的悼念诗:“孩子别哭, 我在长江, 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 她比波涛温柔, 轻轻洗去我一世尘埃, 请原谅我, 没来得及与你道别, 没来得及叮嘱你, 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多陪陪爱人。”“儿子, 你别哭, 送我上船的那天, 也许注定母亲河让我留下。生死不就那么一刹那, 孝顺的你必须坚强, 挺拔如长江岸边白杨”诗句从文学和艺术角度来看实为佳作, 但是在作为公共媒体和公开的新闻稿件, 将情感表达如此浓重的诗句援引进稿件, 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讲无疑是二次伤害, 这种强加于受众的情感在新闻表达上是一种刻意煽情, 实际上是有违客观性原则。

(4) 报道重点的偏差。报道重点的把握主要强调要与受众距离的贴近, 但是部分媒体、新闻人却没有认识到这种重点的把握, 而是过分强调指导性与政治性, 甚至过于媚上。惯于立足于领导、工作角度表现新闻, 甚至在灾难新闻上也突出“上级关怀、各方支援”, 这是对人文关怀的表面化理解, 也是对于报道重点的偏差。例如, 新华网的一条通讯写道:“江水无情人间有爱, 在大风大浪中持续进行的国家救援行动, 谱写一曲万众一心的壮歌。”虽然在众多媒体均关注遇难者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找到新的报道切入点, 但却缺乏人文关怀, 不仅用词俗套, 明显有媚上倾向, 忽视报道重点。又如, 安徽日报发表的通讯:“三峡三调下泄流量, 从非典阻击到汶川地震救援, 再到撤侨, 百姓有危难, 国家作决断体质聚合力, 总能众志成城抗击灾难, 第一时间整合资源。不惜代价挽救生命。为大国的力量与担当点赞, 为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伦理点赞。”这又是一条政治性极强的通讯, 他的确在众多报道灾难救援细节的报道中找到其他角度去关注, 但是从新闻表达到切入角度都忽视了灾难中生命的陨灭与生者的悲怆, 而却一味地将党和政府在灾难中的行政职能推举, 有违媒体的道德伦理。尤其是对于灾难新闻而言更应该从人性关怀、社会关切的角度审视, 使受众的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惧得到理顺, 从而产生积极的良心的言行。对于国家政府机构, 也能得到科学上、技术上、防御上得经验与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新闻审美的意义, 提升新闻的社会价值。而反观其他主流媒体:新京报、凤凰网, 关于东方之星号沉默的报道多为解释性、通讯性、纪实性的。修辞简练, 较少使用形容词, 不过分渲染悲怆气氛。且在解释性报道中, 运用精确新闻学的报道方式, 数据援引、专家举证分析较多。既能满足受众了解事态进展的要求, 又能从技术层面解答受众的疑惑。无论从报道形式或者报道内容上, 都符合新闻美学中的“善”, 对生者抚慰、对死者尊重、对舆论有正确引导、对灾难善后有积极推动。简而言之, 新京报等重视尽可能再现事实, 而澎湃新闻等重视刻意地描绘一种玄妙的命运感, 这也是新闻记者与悲剧诗人的区别。

三、美

在谈完真与善的特征后, 新闻美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美。而美又分为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必须满足真与善, 而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美, 对于新闻来讲, 包括他的题材、手法、画面、结构、布局、编排。电视台的声画文等等。这些也是新闻的美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报纸版面为例, 报纸的版面排版就属于新闻的形式美的范畴, 一方面, 达到形式美的排版要服务于报道内容;另一方面要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 不局限于内容的限制。在表现内容的同时, 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达思想和情感。2008年5·12地震发生, 举国悲痛。5月20日是全国哀悼日, 大多数报纸都是黑色为版面主色示人, 唯独《楚天都市报》的头版, 整个版面上, 黑白色天安门的背景下是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这一抹鲜红的国旗, 预示着希望和力量, 带来巨大的鼓舞和希望, 传递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版面安排, 是除文字内容之外, 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种美, 在特殊时期, 这种形式美传达的力量甚至优于内容的传达。

标准化基础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级4年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26名, 均为女生;年龄18岁~20岁;均为当年高考统招学生。入学后由学生处根据入学成绩, 将相同分数段的学生随机分配到4个教学班, 即第1、第2、第3和第4教学班, 随机抽取第1和第2教学班63名学生为对照组, 第3和4教学班63名学生为观察组, 两组学生各随机分为8个小组, 每小组7名或8名学生。两组学生分别由同一名中级职称专职教师担任基础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两组学生的铺床法和无菌操作技术两部分实验教学均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两组学生的铺床法和无菌操作技术2次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本研究涉及《基础护理学》课程中部分章节的实验内容, 包括搬运法、生命体征的测量和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教师根据我校2006年教改后修订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计划要求, 结合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组织教学, 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并示范操作, 然后以抽查的方式请学生回示操作,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采用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

1.2.1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1.2.1.1 标准化病人的选择

从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选取1名具有5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的护理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选取标准:①具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②熟悉护理试验教学内容、方法、技巧和教学过程;③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备课和课堂实验教学。

1.2.1.2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对选定的标准化病人进行2周培训。①理论学习:介绍标准化病人的定义、特点、发展、职责和意义、培训要求等内容, 是被培训者对标准化病人有一定了解, 调动被培训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临床观察与学习:被培训者深入临床一线, 观察临床各类病人并与之沟通, 了解病人内心感受与心理变化。③演示练习:依照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和模拟护理病例, 被培训者扮演模拟病例中的相应病人 (模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情绪变化、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声音等) , 且每次演示的表现相对稳定, 以便提供逼真的且恒定一致的临床场景, 为实验教学服务。

1.2.1.3 教学方法

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 教学基本过程如下。①在教学前2周,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 结合护理操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临床实际病例, 设计2个模拟病例 (2个模拟病例中病人病情相似且涉及统一基础护理学操作技术) 并预先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围绕预定的病例进行预习、熟练掌握实验教学所涉及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②实验课中, 标准化病人扮演模拟病例1中的病人角色, 教师演示护理人员完成对于该病人的护理操作。③标准化病人扮演模拟病例2中的病人角色, 教师选取1名学生完成模拟病例的相关护理, 其他学生观摩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1.2.2 评价方法

1.2.2.1 操作考试

①考试方法。课程结束1周后, 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操作考试。考试前教师将考场设置为模拟病房, 并预先设计2个模拟病例, 每个病例涉及1项主要护理操作项目。考试中学生随机抽取1个模拟病例, 并完成该病例中涉及的护理操作。②评价标准。监考教师经过统一培训并明确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 并发放统一的自行编写的《基础护理学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手册》, 每名教师负责1个病例的考核评定。评价项目包括学生操作技能、评判性思维、语言沟通能力3个部分。各部分考核评定依据《基础护理学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手册》相关部分的评价要点及标准, 各部分满分均为100分, <60分为差, 60分~69分为中, 70分~84分为良, 85分~100分为优。对于考核中不易评判的情况, 在考核后所有监考教师要进行集中讨论并给出得分, 以保证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1.2.2.2 学生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在课程结束后, 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感受, 包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操作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共6个方面内容, 评价分为非常好、较好、一般、不太好、不好。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适应新时期医学和社会发展需要,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现代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注重学生临床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本研究显示, 标准化病人教学较传统实验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标准化病人教学是以创建临床真实情景为基础进行的实验教学, 具有情境化、直观性、互动性的教学优点, 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效促使学生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

3.2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2.1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本研究提示, 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易产生厌学心理。标准化病人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在客观环境和设备上接近临床实际, 而且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人文环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教学效果的提高。

3.2.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本研究提示,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较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需要与标准化病人进行交流, 评估病情, 做好解释和安慰。在与标准化病人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需积极思维, 认真组织恰当的语言, 正确表达, 取得标准化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圆满完成护理操作。在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与病人交流, 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为今后步入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3.2.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本研究提示, 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较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引入设定的病例情景, 学生要依据病例和标准化病人的实时表现进行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课堂上, 学生需要在模拟护理过程中, 要及时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3.3 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在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对实验教学内容和临床真实病例进行系统化的整合, 写出教学方案和提纲,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潜力, 因材施教。在标准化病人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 即教师需与标准化病人进行反复沟通和演练, 指导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演示, 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须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问题, 帮助学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专业思维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师来说, 大量教学资料和临床病例的收集和整理, 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拓展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 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模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2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3名, 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 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采用操作考试和学生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学生教学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标准化病人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潘欣, 金瑞华, 郑洁.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12 (6A) :3190-3192.

[2]桑美丽, 姚明兰, 徐梅.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9C) :2526-2527.

[3]刘涛, 钟玉杰, 王敏.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10C) :2734-2736.

[4]潘欣, 金瑞华, 郑洁.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护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4B) :1006-1007.

标准化基础 篇10

关键词:《州共同核心标准》;基础教育质量改革;美国

2010年6月,美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NGA)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共同颁布了全国首部《州共同核心标准》(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CCSSO),明确提出基于课程标准治理和改善学生学业成就,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这是继1994年克林顿政府的《2000:美国教育目标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和2001年小布什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后,美国把课程标准模式引入基础教育管理的新举措,投射出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改革的实践创新与发展趋势。

一、标准驱动的质量管理:

《州共同核心标准》颁布的背景

地方分权标准不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是一直困扰美国基础教育的突出难题。近几十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对教育管理及监控的逐步加强,建立“共同”的课程标准成为联邦政府追求公平而卓越的教育,驱动基础教育质量改革的重要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表明了建立核心课程,并从国家层面管理和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决心:1991年布什政府公布了《全美教育目标报告》(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Report),以最高纲领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吹响了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号角。1994年,克林顿政府通过《2000:美国教育目标法》,建立国家标准委员会,以立法形式鼓励各州建立各自的质量标准。2001年小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该法规定所有接受《中小学教育法》第一条资助的州必须每年参加相关学科的考试及两年一次的NAEP州级评价,高度体现了“标准”与“绩效”统一协调的教育质量观,但在实施层面出现了各州为争取联邦资助而降低学生学业标准的巨大阻力。

2008年12月9日,国际大型教育评价项目“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TIMSS)的检测结果显示,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在科学学科上的成绩也远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分,美国社会各界对此深感忧虑。2009年6月10日,美国纽约卡内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IAS)数学和科学教育委员会发布一份名为《机会平等:为美国公民和全球经济改革数学和科学教育》(The Opportunity Equation: Transform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the Global Economy)的调查报告,呼吁美国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更高水平的数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评估标准。在美国政府《复苏与再投资法》的促使下,2009年7月4日,奥巴马推出“力争上游”计划,提供43.5亿美元的“刺激性”教育财政拨款,专门用于鼓励各州进行基础教育质量改革。在此背景下,一个致力于非强制性的、比大多数州原来标准质量更高更严格的课程标准——《州共同核心标准》的制定工作得到了48个州(地区)的州长和教育长官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成为美国教育史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一次改革实践。

二、作为教育质量治理工具的

《州共同核心标准》:特点与创新

(一)立足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制定的关键。截至目前,《州共同核心标准》已公布了《共同核心数学标准》和《共同核心英语语言标准》,均以课程标准的理念清晰规定了K—12学生在这两门核心学科中“应知”和“能做”的知识及技能。

以《共同核心数学标准》为例,该标准旨在解决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不够系统连贯、标准内容“宽而浅”的问题,力求实现标准的清晰具体,以及加强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业标准之间的结构联系。从结构设计看,该标准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科知识特点, 分别以混合和分科两种形式明确了K—8、9~12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例如规定小学3年级学生应该掌握运算与代数思考、自然数与运算、分数与运算、测量与数据、几何的基础知识。规定9~12年级的学生应该系统掌握数与量、代数、函数、几何、统计与概率5个分支的课程内容(见表1)。相对于以往的数学标准,新标准的内容相对减少,但难度和深度有所增加,凸显了《共同核心数学标准》 立足课程标准提升教育质量的总体目标。

(二)注重学生能力提升

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研制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提升知识的难度及运用知识的技能,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目的是“让所有学生作好上大学和就业的准备”,确保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学生的学业成就及能力提升是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制定的目标。

以《英语语言核心标准》为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制定新标准实现对学生母语学习更高质量的追求,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提升K—12年级学生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其一,听说能力方面,提升学生交流和应用语言的灵活性,要求学生发展广泛且实用的口头交际能力和交往技能,能够从口头交流、视觉和媒体资源中整合信息,根据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演说,最终促进学生流利表达和公众演讲的能力。其二,阅读能力方面,《州共同核心标准》强调要按年级逐次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的复杂度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在以往强调文学类作品的基础上加大了信息类文本阅读量的比例。例如,要求4年级学生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量达到50%,12年级达到70%,促进学生在信息化时代阅读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其三,写作能力方面,强调要提高学生使用不同文体写作的能力,尤其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例如,4年级的议论文写作占30%,说明文占35%;12年级议论文则占40%,说明文占40%,因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对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大有益处。[1]

另外,此次《数学核心标准》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提升K—12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列出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8项指标:(1)理解问题和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2)熟练地进行数学抽象推理和数量推理的能力;(3)根据已有假设检验出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对判断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4)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5)选择适当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6)使用准确的概念和推理进行交流和计算的能力;(7)掌握各种规律及合适的学习策略,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能力;(8)在反复论证推理中发现并总结普遍规律的能力。[2]

(三)强调政府主导

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在奥巴马政府的“力争上游”刺激性财政机制下产生的结果。从长远看,奥巴马政府推出数目如此巨大的教育财政计划,目的就是以经济手段为引导,强化政府在教育质量改革中的作用。在实施策略上,联邦政府为刺激和鼓励各州及学区能够开展其所期望的质量改革,所以给这项诱人的教育拨款设置了严格的资格要求和评审程序,主要包括3项内容:(1)要求各州以州共同体形式联合制定和采用统一的国家标准;(2)支持各州向提升标准和高质量的评估转型;(3)支持各州开发和实施与统一标准相关的高质量评估[3]。新的财政刺激机制体现出更严格的“标准”与“绩效”要求,迫使各州在争取财政拨款的同时,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联邦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拨款的刺激下,很多州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改革措施。从《州共同核心标准》的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可知,截至目前,全美有45个州和3个特区已经完全采纳了《州共同核心标准》,仅有得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阿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州5个州还没有完全接纳新标准。此外,为了平衡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课程开发和管理上的关系,以及在实施国家统一标准的同时能充分考虑到地方课程的多元特色,联邦政府允许各州根据各自特点在每个学科里增加15%的标准,这也促使各州能够依据新标准尽快制定各自的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表示,联邦政府将专门拨出35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各州及地区开发基于新标准的评估系统。此举表明联邦政府会在新标准的评估体系和保障机制上持续发挥主导作用。

(四)依托社会力量

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是在吸纳全美各地的教师、学生家长、学校行政人员、教育决策者、民间组织领袖等广泛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文本。首先,就新标准研制主体的性质而言,《州共同核心标准》由NGA和CCSSO两个组织联合发起,这两个组织都属于社会民间组织。其中,NGA始创于1908年,其成员包括美国50个州的州长,旨在通过有效的实践,寻找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革新性方法。CCSSO是一个全美范围内的无党派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提供与教育相关的领导力、支持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在这两者的领导下,还专门成立了3个团队,分别是标准开发工作组、信息反馈组和确定委员会,成员囊括了相关领域的不同人群[4]。其次,新标准在研制过程中尽量集思广益,广泛吸取一线教师、相关学者、研究者及各个智囊团的经验,采纳公众的反馈意见。除此之外,此次标准的研制借鉴了其他高质量课程标准研制机构的经验,并得到一些相关的民间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如华盛顿达成有限公司(Achieve,Inc)、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加入与协助,美国教育进展评估(NAEP)、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学术评估测试(SAT)等评价或考试的官方指南也为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5]

三、作为系统工程的

《州共同核心标准》:趋势及展望

《州共同核心标准》的正式颁布,标志着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又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按照美国教育委员会(ECS)的规定,这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至少要具备3个相互联系又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学生清楚而具体的期望;与标准相对应的学生学业表现与进步的测量及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结果的绩效问责[6]。从目前的情况看,颁布的新标准虽然已得到绝大多数州的积极回应与支持,但就以往标准的制定及推行情况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州共同核心标准》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推进。

(一)围绕《州共同核心标准》形成相关的标准体系

一般而言,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管理、评价、督导等方面都具有统领性的作用,仅有课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其他标准体系,如办学条件、教师质量、考试评价、领导管理等。从已公布的文本分析看,此次的《州共同核心标准》只涉及课程最本质的核心内容,描述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并没有围绕着课程标准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标准体系。正如《英语共同核心标准》导言所述:“标准确定了所有学生应该知道或掌握的内容,但没有明确教师如何去教”[7]。也就是说,该标准只是框架性的,并非操作性的。这就意味着今后还会围绕该项标准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标准体系,并且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事实上,美国在这方面已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如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除了针对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规定外,还同时制定了教师的教学标准、教师专业进修标准和评价标准,这对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大有益处。

(二)依照《州共同核心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估系统

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的倡导者希望通过统一标准的实施来深化教育质量改革的力度,尤其是在全国性、标准化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监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的标准应有新的评估系统与之适应,能否依照《州共同核心标准》开发新一代的学业测评及评估系统是决定《州共同核心标准》能否成功推行的关键。依照新标准开发相应的监测评估系统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技术层面不仅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和队伍付诸实施,保障机制方面更需要有雄厚稳定的资金予以支持。正如联邦教育部部长邓肯所言:“标准的制定相对来说并不太花钱,而测评工具的开发则是非常费钱的,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这项工作就有可能陷入瘫痪。”从《州共同核心标准》的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可知,建立各州“统一”的评估系统是新标准颁布后政府首先要关注的问题。目前联邦政府的“力争上游”计划已经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竞争性拨款用于赞助开发基于此次新标准的评估系统,并为此提出了4点要求:鼓励各州在评估系统的开发中进行更多的比较和借鉴;就评估系统的开发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建立评估系统的目的是要为有效的教与学提供有用的信息;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为上大学和就业作好准备[8]。截至目前,已经有两个由多州组成的评估联盟(“评估升学和就业准备情况的合作伙伴”和“更智慧平衡评估联盟”)在政府主导的评估系统开发竞标中胜出,新的评估系统能否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进展顺利,并于2014—2015学年正式启动,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遵循《州共同核心标准》达成有效的“责任合同”

此次《州共同核心标准》是在多方利益群体的博弈中研制开发的,能否遵循《州共同核心标准》为各个相关利益方提出的明确要求,并达成共同的“责任合同”,也是决定该标准成败的关键。此次标准完全是由民间力量发起和完成的,新标准颁布后,是否付诸实践自然由各州自行决定。如前所述,目前虽然已有绝大多数的州积极响应和支持新标准,但仍有得克萨斯、马萨诸塞等少数州还没有完全接受新标准。另外,根据各州签署的“备忘协议”的规定,新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是由国家主导的领域。在联邦政府和各州的责权问题上,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在政策引导和相关的资金保障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NGA和CCSSO致力于长期的治理和推进,而最终的落实和实施主要还是基于各州各自的意愿及努力。“备忘协议”还规定,联邦政府要求接纳新标准的各州必须全方位实施新标准,但还是允许各州依照各自特色和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15%),各州的标准可以超越共同核心标准的内容[9]。鉴于美国教育的地方分治传统,如何通过此次全国统一的新标准加强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并在新课程范围内发挥地方课程的特色,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明确自己的责任及义务。此外,此次新标准所涉及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学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能否遵循《州共同核心标准》达成“责任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及其“边界”,以及保证参与的“有效性”,也是《州共同核心标准》在今后推行中需要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7]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 Literar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 Science and Technical Subjects. 2010:8.

[2]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 2010:4—8.

[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ace to The Top Program Executive Summary[EB/OL].http://www2.ed.gov/programs/racetothetop/executive—summary.pdf,2011—06—30.

[4] Who or What Entity Determines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EB/OL]. http://www.corestandards.org /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2010—06—16.

[5] CCSSO and the NGA Center. Introduction to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EB/OL]. http://www.corestandards.org,2010—06—02.

[6]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2002).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 Reform 1999—2001[EB/OL]. http://www.ecs.org/clearinghouse/16/50/1650.pdf.

[8] Will Common Assessments Be Developed? [EB/OL]. http://www.corestandards.org/frequently—asked—questions,2012—07—06.

[9] Forty—nine States and Territories Join Common Core Standards Initiative[EB/OL].http://www.corestandards org/ news, 2010—06—20.

标准化基础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学院2011级五年制本科护生80名, 随机分为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组 (观察组) 和传统教学组 (对照组) 各40名。带教老师选择具有中级职称及多年基础护理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基础理论水平及专业知识成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教学方案

(1) 标准化病人的纳入标准:具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了解护理基础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理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熟悉教学内容。 (2) 标准化病人培训:将制定好的典型案例提前1周告知标准化病人;组织标准化病人进入医院进行临床观摩, 体会病人的真实感受;根据教学案例, 进行演示练习, 模仿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真实感受。 (3) 标准化病人教学实施过程:每10人分为1个小组, 将培训好的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护理学基础》, 进行实践教学。

1.2.2对照组教学方案

采用传统教学法, 每10人分为1个学习小组, 应用塑料模型人, 由教师有步骤地进行示教, 重点讲解, 完成教学目标。

1.2.3 评价工具

(1) 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卷面采用百分制;操作技能考试由教师根据《操作技能得分标准》进行评分。 (2)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观察组40名护生进行填写。共发放问卷40份, 回收40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对相关数据采用百分率、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 (%)

3 讨论

3.1 考试成绩分析

由表1可见, 观察组护生不仅理论成绩 (86.70分±1.25分) 高于对照组 (77.90分±1.73分) , 而且技能操作成绩 (88.30分±1.42分) 同样高于对照组 (81.00分±1.88分)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学生标准化案例教学法对护生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操作能力;可能与护生首次接触标准化病人有关, 该教学模式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评价

由表2可见, 通过问卷调查97.5%的护生对标准化教学赞同, 认可度较高, 可能与标准化病人能够使护生较快进入角色有关;90.0%的护生认为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消化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习效率;60.0%以上的护生认为该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提高学习效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激发了护生的潜在能力, 得到赞同。

本次讨论结果可知, 这一教学方式为在校护生提供了一个模拟逼真的临床环境, 尤其是在目前学校扩招、临床教学基地相对萎缩、病人不愿配合等情况下, 可为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较好的条件[3]。在今后的研究应用中应使教育主管部门、医学院校、广大教师队伍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病人的重要性, 在标准化病人的推广应用上加强医学院校之间、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合作, 分享标准化病人资源、信息、培训经验、材料等[4]。综上所述,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值得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实践与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五年制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 采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有助于护生护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

[2]王斌全, 赵晓云.标准化病人的产生与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5B) :13-15.

[3]郭树清, 赵小玲.临床实验课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2, 20 (7) :73-74.

上一篇:二氧化碳培养箱下一篇:写作技巧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