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体制

2024-06-24

标准化体制(精选5篇)

标准化体制 篇1

1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1.1 国土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领域与保护资源相关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具体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矿产资源法》等,但在技术层面覆盖较狭窄,还需制修订一些标准加以完善。从客观来说,在国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环节,会涉及到诸多生态环境与国土资源安全问题。所以要完善国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探讨国土资源保护法律,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具体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耕地资源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诸多方面。

1.2 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

从长远看,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平衡整体利益发展。以耕地资源为例,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刑法》中,都制定了一些规范耕地资源的法律制度。如:《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虽然在《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中,将《刑法》中有关耕地刑事责任的量化情况进行了标准化的设定,但是由于立法层次太低,导致制度难以落实。因此,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并出台一些强制性标准加以约束。

1.3 标准化现状和问题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标准化发挥着协调和纽带的作用,资源开发和利用越社会化,就越需要标准。

我国的国土资源领域包括水文地质、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国土资源信息化、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矿产地质、在区域地质、土地资源保护等领域。目前,国土资源领域现行有效标准560项,国家标准物质614项,基本覆盖了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领域。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顶层设计科学性不足、标准化支撑力量弱等问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加以解决。

2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2.1 思想观念陈旧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国土资源市场发展迅速。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我国有着严格的管理模式。但是从宏观的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对于资源管理的体制建设,思想理念还较为陈旧,主要表现在法制理念淡薄、执法不严等情况。按照现有体制来管理和发展,难以负荷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化发展需求,甚至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法律诉求。

2.2 政企不分,产权混乱

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较量中,双方都期望通过国土资源的管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为地方和中央政府都牢牢握紧手中的权力,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希望分权的设立。对于政府而言,国土资源管理的企业权限应归属政府,所以发布了诸多限制性政策,地方利用政策的倾向性,来提升利益最大化的效果。与其他的资产不同,国土资源除了具有增值性以外,还具有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性。所以国土资源的管理兼具着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双重特色。但是在实际的管理环节,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拥有着整体产权和监管职能,可地方的相关机构与部门,却无法跟随市场化的发展脚步,去追求合理和持续性发展目标。政企不分、产权混乱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

2.3 缺乏明确配置

国土资源管理设置大一统,是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国土资源管理的立法设置模式,虽然可以更灵活地适应政府机构的职能与改革调整,但却缺少具体指向,容易引发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纠纷。比如:在国土资源的耕地开发和利用方面,企业应该交由农业部门管理,还是需要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除此之外,在机构的配置上,还缺乏法律依据。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部门的设立与配置无法呈现合理的权限。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就是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划分。

3 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体制建议

3.1 改变观念,健全法律体系

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体制,首先需要政府部门改变观念,健全法律体系,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宏观调控理念入手,做好政府和市场的协调工作,合理处置土地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确保权力和义务的平衡性。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不断加强国土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工作。具体包括:保护耕地资源,从数量上强化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生态环境与生产性能的功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安全,针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善和保护措施;合理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强化综合整治,明确相关的保护措施与内容;维持资源市场的秩序,逐渐完善市场的准入制度与交易行为,推进合理化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3.2 明确产权,放宽条件

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形式更多地采用代理人制度,通过国有企业的方式,来开发国土资源。所以在此基础上,国家不仅要明确国土资源的产权,而且还要通过立法来确定财产的国家专属性,更好地分清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与地位。将政府的经营职能放宽,减少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干预。适当地放宽国土资源所有权转让条件,可以更好地让资源在市场上流通,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效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3.3 明确配置,细分职能

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体制,不仅可以提升管理机构的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国土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国家可不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变更,但需要从资源法和组织法的角度,确认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关系。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构建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明确配置,细分职能。从职能的角度来说,合理地规划职能部门权限和职责,更有利于提升管理效果,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确保避免恶意争夺利益。国土资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避免重复交叉的不合理配置,可以打破政府的双重身份,更有利于资源所有人的正常经营。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现状入手,阐述国土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制问题,通过创新的理念和切实有效的对策与办法,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制度和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环境。

关键词:国土资源,标准化,体制

参考文献

[1]郭莎莎,程萌.现代国土资源管理现状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

[2]李强.新时期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3,(12).

[3]常翔鲲.地质矿产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4]石国帅.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风,2014.(15).

标准化体制 篇2

为全面推进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明确我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镇验收标准,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验收标准。

一、考核验收依据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07]76号)

二、考核验收对象

经省公路局确认的管养示范乡镇。

三、考核验收内容和标准

考核验收实行百分制,内容包括:管养机构(10分),管养职责(10分),管养资金筹集(20分),路政管理(10分),养护管理要求(50分)。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含85分)且管养资金专用帐户管理符合要求的为达标,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为不达标。

四、考核验收程序

1、示范乡镇申请。示范乡镇通过全面改革,各方面符合本考核标准的要求,准备好资料,向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

2、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初验。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接到各示范乡镇申请后,组织力量开展考核验收,将初验合格的乡镇以书面形式向省公路局申请复验,并同时向省公路局提供《农

1村公路管养考核路线汇总表》和相关乡镇的农村公路示意图。

3、省公路局复验。省公路局在接到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复验申请后,组织考核验收小组进行检查验收,最终确定验收结果。

五、考核验收办法

考核采取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现场考核等手段进行考核评分;线路检查不少于乡村公路总里程或总线路数目的30%,其中考核验收小组在《农村公路管养考核线路汇总表》中随机抽查的乡道和村道每条线路不少于3公里,小于3公里的按整条线路检查。

一、管养机构(10分)

(1)管养机构建立(4分)

对未建立管养机构的扣4分。

(2)管养机构工作条件(2分)

无固定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无通讯设备;无巡查用交通工具等有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3)主要管理人员(4分)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2-4人,人员未到位或未上岗的扣2分;岗位设置合理,机构精干,无冗余人员,每增减1人扣0.5分,扣完为止。

二、管养职责(10分)

各项制度和职责应建立健全,对无管养机构和各岗位人员职责,无管养巡查、小修保养、桥梁养护、财务管理、安全工作、一线养护工出勤考核、分级考核等主要工作制度的有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对各项职责、制度、管理网络等未上墙的,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三、管养资金(20分)

对未设立专用帐户的扣5分,且不予通过验收考核;管养资金要按照标准到位,不到位的扣5分;管养资金必须纳入专用帐户,否则扣5分;对资金有未用于农村公路管养的扣5分。

四、路政管理(10分)

(1)路产路权管理(2分)

路肩、边坡有种植物,累计每100米扣0.5分,扣完为止。

(2)环境整治管理(5分)

公路无堆积物,障碍物,路面有一处扣0.2分,路肩及边坡有一处扣0.1分,扣完为止。杜绝“打谷晒场”,发生一起扣0.5分,最多扣3分。

(3)非交通标志管理(1分)

路肩及用地范围内有一处违法设置的固定式非交通标志扣0.5分,扣完为止。

(4)建筑控制区管理(2分)

对在用地范围内新增一处违法建筑扣0.5分,扣完为止。对在县道不少于10米,乡村道不少于5米的建筑控制区内新增一处违法建筑扣0.5分,扣完为止。

五、养护管理(50分)

(1)路面桥涵部分(15分)

路面状况应保持良好状态,主要病害(沥青路面:坑槽、翻浆、沉陷、拥包、松散、龟裂;水泥路面:沉陷、拱起、严重破碎板、坑洞、板角断裂)有一处扣0.1分,病害连片每50m扣0.5分,最多扣5分;路面不清洁,有杂物、泥土的每100平方扣0.1分,有积水的有一处扣0.1分,最多扣8分;桥涵构造物保持状况良好,构造物部件破损每一处扣0.1分,最多扣2分。

(2)路基部分(10分)

路肩宽度达标(乡道75cm,村道50cm,县道100cm以上),路肩高度基本与路面顶面持平,乡道路肩宽度小于75cm,村道路肩宽度小于50cm时,每100米扣0.1分,最多扣5分;路肩平整密实,无杂物、垃圾以及15cm以上高草,未达标准的每100米扣0.1分,最多扣3分;边沟有淤塞,边坡不整齐的每100米扣0.1分,最多扣2分。

(3)绿化部分(5分)

绿化应美观协调,乡道和村道每侧栽种一行乔木或一行常绿灌木,对宜林路段未达标准的每100米扣0.5分,最多扣5分。

(4)沿线设施(10分)

交通标志、路名牌、指示牌、责任人牌、管养标准公示牌或宣传牌(有市、县两级监督电话)齐全醒目,埋设位置合理,未达标准的有一块扣0.2分,最多扣5分;重要路段警示桩等安保设施齐全,未设置的有一处扣0.2分,最多扣5分。

(5)基层管护人员(4分)

基层管护人员人数配备须合理(按乡道3-4km,村道4-5km

1名人员配备,可结合路面宽度、管理难度等适当调节),每少1人扣0.5分,扣完为止;日常劳动工具(扫把、割草机、铁锹等)、安全警示及安全防护用品不到位或数量不足,养护人员上路未穿黄马甲的,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6)内业资料管理(4分)

①公路基本资料分路线存档;②按规定自评公路养护质量,原始记录表③巡查记录(含路政、养护)以及缺陷整改通知书;④桥梁经常检查记录;以上资料有一项不齐全扣1分,扣完为止。

(7)特情处置(2分)

未建立特情应急处置制度和编制相应公路特情处置预案的有一项扣1分。

附件:

1、《安徽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镇考核验收标准表》(试行)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标准体系 篇3

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7月2日, 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勇指出, 标准化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王勇强调,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全面抓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宣贯落实, 坚持“放、管、治”相结合,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抓紧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 稳步推进强制性标准清理整合、推荐性标准复审修订、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改革试点等重点任务, 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互为补充、衔接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汇报了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有关情况。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作了发言。

标准化体制 篇4

一、从“政府主导”到“行业自主”:经济法视野中的标准化体制改革

标准化体制是指标准化活动开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标准化体制是标准化活动有效开展的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它通过规范国家、行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能来组织全国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 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标准体制。它确定的是标准性质和标准分级的问题。第二, 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它确定的是标准化的分工负责和管理权限的问题, 即明确政府、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三, 制定标准的具体组织形式。其中, 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是标准化体制改革的重心和关键, 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

(一) 标准化体制改革概述

我国标准化体制的基本架构是由1989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所确立的。标准化体制的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或“行政主导”。这种带有计划经济印迹的体制虽然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在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成的环境下已经弊端百出, 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日渐突出:第一, 单纯依靠政府办标准化, 体系不完善,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按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进行标准化管理线条较粗, 不能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各行业、各地区、各层次的标准化网络。面对经济和技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今天, 灵活性和适应性都较差[1]。第二, 企业主体作用体现不足。企业标准化是整个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标准, 特别是领先企业标准往往代表所在行业的最高水平。但是, 由于我国标准化体制的政府主导色彩, 即使是有积极性的企业, 主体作用也发挥不够。《标准化法》确立了政府机构在我国标准化事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本为丰满、生动、多样、个性化的企业标准逐渐形式化、空洞化, 干脆变成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简单拷贝。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异变为纯形式主义的东西[2]。这种机制导致一方面政府花力气制定的标准少人问津,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企业参与, 标准整体水平上不去。第三, 强制性标准问题困扰企业。我国强制性标准较多, 客观上妨碍企业根据自己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应自己的企业标准。第四, 强制性标准的执法问题没有解决。既然是强制性标准就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但是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毕竟不是司法机关, 其强制能力或执法力度的有限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在《标准化法》中也没有解决。因此, 强制标准很难做到“有法必依”。第五, 地方标准客观上有成为地区间经济活动壁垒的可能。地方标准本意是补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足, 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地方标准被有意或无意地用作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宝”, 这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很显然, 标准化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里, 标准应接近消费者, 标准应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可下放标准化的部分权力, 减少对企业中标准的具体干预[3]。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体制、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 使标准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之前, 俄罗斯认为由强制性标准向自愿性标准体系过渡, 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实现与国际、欧洲标准的趋同一致是俄罗斯标准化的必由之路[4]。

无论从世界标准化发展趋势还是结合我国国情,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行业主导型模式将是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概括来讲, 以下几方面是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 结合本国市场经济和行政改革的要求, 合理界定标准化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组织关系, 特别是正确认识政府的有限职权, 调整标准化管理机构, 建立起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第二, 协会本来是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行业组织, 长期以来把它们分别划归业务行政部门去管, 仍然没有跳出部门管理的框架, 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管理[5]。因此要提升行业协会的地位, 保障行业活动的经费, 充分发挥标准化协会和各个行业协会在标准化中的主导作用。第三, 改革计划管理和经费管理办法。第四, 重视标准化民主建设, 重视和发挥企业界、技术机构和消费者的作用。第五, 在以上基础上尽快修订完善标准化法律法规。

总之, 之所以选择“行业主导型”作为当前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的取向, 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已经走过了适合“行政主导型”的计划经济阶段, 但是还未进入适合“市场主导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 这一转变是历史的选择。

(二) “行业自主”的中国语境及其实质

行业协会是社会中介组织, 是由独立的经营者所组成的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社会分工细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自然结果, 反映了各行业的企业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监督、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要求, 对规范市场有序发展、解决行业内部矛盾、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在我国, 行业协会的生成途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体制内生成, 即由政府转变职能, 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建行业协会, 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 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第二种是体制外生成, 即由企业自发组成本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第三种是体制内外结合生成, 既是在政府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 又是在各类相关经济主体的自愿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第四种是法律授权产生。

其中, 第一种途径生成的行业协会最多。因此, 现在所谓的由“国家主导型”向“行业自主型”转变所针对的主体主要是前述第一种体制内生成的行业协会。

然而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和“非营利组织的盈利性”, 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行业自主型”的标准化体制只能成为政府权力的延伸和市场发展的累赘。因此, 我国标准化体制的改革必须以行业协会的转变为前提。当前行业协会必须实现以下转变:第一, 从行政依附者变为独立的沟通者;第二, 变市场中的淘金者为企业的服务者;第三, 变政府利益的代表者为行业利益的代言者;第四, 变市场垄断者为市场竞争的协调者。唯此, 才有标准体制真正改变的基础。

二、标准化体制改革与市场竞争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建立在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上的标准化以追求统一为实质, 这显然与追求多元为实质的市场竞争背道而驰, 二者似乎天生存在着矛盾。然而在时序上作为市场竞争前提安排的标准化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这又决定了二者的密切联系。

(一) 知识产权、协议与公共物品:标准的性质分析

标准是标准化的结果和产品。标准化的性质决定了标准的属性。着眼于前文所述的标准化改革的立场, 本文认为无论标准化改革还是标准竞争, 正确认识和处理标准化与标准的多重属性至关重要。

从经济学上讲, 广义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设计, 比如法律制度;另一类是在实体上具有经济外部性的, 比如技术标准。本文主要是在后者上使用“标准”一词[6]。不同的标准类型因其生成方式、参与人员和最终用途不同而属性各异。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己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标准体系, 其本质是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则不同, 它们是由行业协会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协商达成标准协议, 其法律属性是多方达成的协议。但是制定各方并不享有产权,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行政主管部门才享有制成标准的版权。

当前标准化改革的一大举措就是开展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之间的转化。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标准已经被行业协会采纳为行业标准甚至成为了国家标准。无疑这一企业会因此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但是从经济学上来讲, 标准一旦制成, 就成为了既无竞争性也无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其他经营者也可采用。其中就存在三个需要处理的利益关系:第一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版权的利益关系;第二是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与其他企业的利益关系;第三就是制作标准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是科技、经济和法律三者发展与博弈的结果。标准化的以上性质及其利益关系将是下文阐述标准化与竞争问题的逻辑起点。

(二) 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双刃剑

标准化于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得标准者得天下”, 标准化有利于市场竞争。首先, 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从而使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为竞争提供了广泛空间;其次, 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有利于先进的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进而优化了市场个体的竞争能力和市场总体的竞争效益;再次, 源于标准的特点和作用, 标准化能为市场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消除障碍, 促进市场竞争。另一方面, 标准化对市场竞争也有许多限制性影响。首先, 标准化事实上是在设立市场壁垒, 建立进入门槛, 借此减少竞争参与者;其次, 通过对一些不必要的技术指标和原料的标准化设定, 提高了市场参加者的竞争成本, 这不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进而减少了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威胁, 最终降低了市场的充分竞争程度[7]。在标准化过程中势必会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市场主体, 市场竞争由此减弱;再次, 以标准化为借口, 拒绝给更具技术优势但不符合原有标准的革新产品以认证, 以此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复次,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超一流的企业正是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控制和垄断取得优势地位并获取超额利润。从本质上讲, 世界级领先企业是通过标准的推出节奏控制着市场竞争和游戏规则。技术标准的本质意义不是技术, 而是权力。标准的运用不是针对产品和用户的, 而是针对竞争对手和协作厂商的。”[8]具有标准优势的企业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 有损市场公平;最后, 对于各种具体标准而言, 国家标准涉及政府干预, 地方标准与行政垄断紧密联系, 行业标准活动自律不足, 缺乏监督。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标准化削弱市场竞争和损害竞争公平。

法律所要关注的不仅在于避免标准化这种客观对市场竞争的限制作用, 更在于规制利用标准化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

(三) 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的标准化改革探析

如前所述, “行业自主型”的标准化体制是我国的现实选择。同时, 这也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标准市场竞争的新体制。笔者认为, 作为一种过渡体制, 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拟制了一个标准市场, 对处理标准化中存在的三种利益关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索。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权威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性质上来讲, 标准是一种协议, 是各方达成的关于标准化对象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合同, 体现的是多方意志和利益。但另一方面, 随着世界经济向区域化、全球化方向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标准与知识产权日益紧密结合。后者作为标准要素最重要的部分——技术要素而被纳入标准之中。特别在高科技领域, 标准的协商基础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存在冲突, 加之“专利灌丛”, 则使问题更加复杂。在网络条件下, 由于兼容性和互补性的需要, 使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越发陷入个体利益 (知识产权私有) 和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的公共品属性) 的冲突当中。[6]标准的目的在于统一适用, 而知识产权的行使方式之一则是许可授权, 因为后者是一种私权利, 能保障个体的利益。因此, 在标准协商过程中, 即标准制定中, 实际上的所谓协商, 其本质是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因此实际上标准化的起点是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始, 标准以商品的形态出现在行业产品的市场中, 经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筛选出最具普适性的优秀标准产品, 然后辅之以协商机制, 从而最终形成制成标准。当然产品和企业作为标准的主要载体最能体现标准的质量, 因此这一拟制市场还是以实体市场为依托的, 标准竞争最终还是体现为产品与企业的竞争。这一竞争的目的在于各个参与者都想自己的知识产权更多地融入制成标准中, 使这项权利为自己带来更多收益。因为以知识产权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一旦实施, 就会成为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公共物品被广泛采用, 这可能会扩展该企业这一知识产权许可的范围和力度, 提升了企业形象、地位和竞争实力。因此, 标准的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的互动, 为标准竞争提供了根本动力。较之以往体制下的无标准竞争状态, 笔者认为这更能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标准竞争为市场竞争服务, 市场竞争为标准竞争指路。

欲建立起这种竞争性的标准化体制, 当前改革的核心在于标准化权利 (力) 的重新分配, 限制政府的行政权, 扩大行业协会的自主权, 维护企业的私人产权。其中之核心在于扩大行业协会的标准化权利 (力) 。但是随之而来的则可能是行业协会利用手中权力限制竞争问题。

三、标准化体制改革与限制竞争

在现有情况下, 行业协会和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标准化体制改革的核心。[9]标准化体制改革可以利用行业协会发展之际逐步形成一个准标准市场,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标准竞争与限制竞争的出现。

(一) 行业自主下的限制竞争之原因

行业协会形成之原因与目的都在于维护行业利益。但行业利益又是由企业个体利益诉求相融合的产物。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利益之间是存在冲突与竞争的。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自愿联合体, 行业利益作为企业利益协商与妥协的产物, 这种利益关联性的特征就决定了行业协会对竞争的限制作用。由于行业协会的行为天然地接近于联合行为, 其也就必然内在地隐含着限制竞争的可能性。当行业利益与行业利益抑或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行业协会选择的可能是为协会会员或行业的局部利益服务, 而行业协会一旦被从事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所利用, 或行业协会本身试图组织竞争者进行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时, 行业协会就是竞争者讨论和形成限制竞争协议的天然和隐蔽的场所。

(二) 行业自主下的限制竞争之展开

如果一个协会推荐其成员使用某些标准, 如安全和质量标准, 那么它起初并不具有法律重要性。因为成员有绝对的自由遵守或者拒绝这种建议。由于竞争原因和对协会的较强隐形义务, 这种自愿政策很快变为成员及同一领域活动的其他经济主体强行接受的正式标准。[10]行业协会标准化限制竞争的表现多种多样, 而且较一般的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更加隐蔽。

第一, 行业标准化限制价格竞争。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形。只要标准化客观上导致价格趋同, 即使行业协会本身并没有限制竞争的目的, 也有限制竞争的嫌疑。第二, 行业标准化限制质量竞争。标准化虽有助于生产厂商保障和提高产品质量, 但同时造就了产品质量的趋同, 客观上消解了竞争。第三, 行业标准认证程序不合法所引起的限制竞争。行业协会同时作为认证机构而存在。影响力巨大的行业协会所主导的标准事实上成为强制性标准。作为同业竞争者, 在进行相关认证时应按照法定程序回避, 否则极易导致相关利益者的不当竞争。第四, 行业标准化会引发集体抵制。行业协会下属成员与寻求认证的企业具有竞争关系或利害关系, 那么, 该行业协会认证的公平性就会受到质疑, 就会受到其他企业的集体抵制, 标准实施就会相当困难。

(三)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之法律规制

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早对这种行为予以了禁止。例如, 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1条规定:任何合同, 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的联合或共谋, 限制州际或与外国间的贸易或商业的, 均视为违法。在其行业协会主导下所进行的或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的联合或共同行为, 属于该条规定的范围。《欧盟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行为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企业间的协议、企业协会的决定和联合行动可能影响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并且其目标或效果阻止、限制或扭曲共同市场内的竞争, 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 则应当被禁止, 并将被自动认为无效……。该法明确把企业协会的决定列为反垄断法调整的对象。在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前, 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规制的法律零乱分散, 如《物价管理条例》第29条, 《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 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的通知》第6项的规定等, 且只涉及价格垄断方面, 并不全面深入。《反垄断法》出台后对行业协会进行了规范。其中第11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 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其后第16条又规定:“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即明确禁止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前已分析, 标准是建立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的规范文件, 换言之, 它是一种协议, 也应该适用此项规定。

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是反垄断法上用以判定具体案件是否涉及垄断时使用的两个重要的原则。本身违法原则要求对于被划入属于本身违法原则范围的行为, 只需证明该行为曾经发生过, 至于它对竞争产生的具体影响和当事人的具体意图, 都不需要进行考虑。而按合理原则分析案件, 则需要考虑行为的目的是否正当, 对竞争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行为的结果对经济效率产生的利弊等多方面因素。事实上, 用合理规则分析标准化的过程, 就是对标准化进行利益平衡的过程。利益的具体判断和辨析在法律中一般被视为事实问题。在所有部门法中, 事实问题都是非规则的, 不能用经验的法则来加以事先确定。[11]

行业协会毕竟不同于一般经营者, 反垄断法在对其进行规制时需要制定不同于一般经营者的规范原则, 既要有原则性, 也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借鉴国际通行的立法例, 在原则上禁止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同时, 要更多地考虑各种合理因素的存在, 适用垄断豁免制度。对于某些虽然具有限制竞争的后果, 但从整体上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可规定针对行业协会的特殊情况予以豁免的制度。行业协会获得豁免, 必须有利于克服不景气的经济状态, 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 并且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 没有不当地损害一般消费者及有关市场主体的利益。在对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适用豁免制度时, 有必要设定相关的程序性规定。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都规定了行业协会适用除外制度的申报、批准程序, 行业协会在进行申报时, 必须提出其限制竞争行为的正当理由, 行为的目的、实施办法和行为的后果,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其申请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进行评估审查, 只有经过批准, 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才能真正获得豁免。

此外, 对于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可以起到制裁、警戒、教育的作用, 同时又可以尽可能使受到损害的自由竞争秩序得以恢复。行业协会不同于一般的经营者, 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实施往往是由于协会管理不严和成员企图操纵协会利用协会所致, 因此, 对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规定同时处罚行业协会、协会负责人、协会成员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会员驻协会的代表等。如日本《禁止垄断法》第95条规定:“法人代表、法人或自然人的代理人、雇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就该法人或自然人的业务或财产, 实施下面各项所列违法行为时, 除处罚行为人外, 对该法人或自然人也处以下列的罚金刑。”在追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责任时, 我国也有必要采取两罚制原则。最后, 因为我国现阶段行业协会的性质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复杂性, 在追究其责任时宜于采用民事、行政和刑事的综合责任制, 这也是经济法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贯做法。

四、结语:有待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体制 篇5

其实, 这一切问题的源泉就是源于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缺乏应有的正确的认识。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质量”意识和工作思维使得“分数主义”“达标主义”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依然盛行, 并且必然导致师生真实的教育需求被忽视, 根本利益和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由此,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我国至今缺乏一套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规范。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应该首先从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体系着手。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已经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据此, 笔者认为:建立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 迫在眉睫。只有加快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步伐, 我国教育的改革才有可能走上更加科学的发展快车道。

一、建立健全法规, 让提升教育质量走上法制化轨道

我国的教育质量的提高一直以来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虽然早已实施, 但是过于宽泛, 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 对于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改革发展, 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健全教育法规, 让教育有法可依, 为我国教育走出其改革发展瓶颈提供可靠的保障。我国急需各种教育方面的法律支撑:《学前教育法》用以规范学前教育的教育行为;《中小学教育法》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高等教育法》来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法》来谋划终生教育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制定一些专门的教育法规, 如《国防教育法》《残疾儿童教育法》《社会教育团体行为规范》, 等等, 以规范各类教育行为。更需要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明显的规章制度去具体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继续加大教育的对外开放, 使得教育质量全国标准的制定有所借鉴

多年以来, 我国的教育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教育质量标准, 原有的教育质量标准内容简单分散、方法单一、形式僵化, 缺乏明确的教育责任体系和规范要求。所有这些无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诸如教育制度、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过程的合理程度, 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程度等, 应该最终落实到教育质量标准的尺度上, 成为评价和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根本依据。我国的教育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 但是也坚决不能简单的闭门造车。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观的确立一定要多方“借鉴先进教育理念”,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并注重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从中央到地方, 加大教育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

既然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全新教育质量标准, 就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在全社会进行一次关于教育改革的宣传活动。其实这么多年来, 教育改革无法贯彻, 最深层的原因无非是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没有深刻变化, 全社会对于教育的期待没有根本转变。确立全新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不仅仅是组织专家研究撰写那么简单, 更需要的就是能够真正的深入民心, 为全社会所了解, 并接受。建议由相关部门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各级媒体以辩论会、征文等方式进行正面的宣传, 也可以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官方网站上加大宣传力度;另外, 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寓教于乐的娱乐活动进行辅助宣传。

四、组织多方力量, 广泛深入调查民意

由教育部相关领导牵头, 组织多方力量, 广泛深入调查民意, 正确面对教育现实使得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能够有最广大的代表性, 能够触及中国教育现状中最深层的问题。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标准, 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保障。新建立的全国标准一定不能够太过笼统, 对于各种标准的概念应配以详尽的解释。并且要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各级各类学校深度剖析, 以免被各层各级的领导有意无意地歪解。

五、建议分多层次、分类别设立标准

各级各类学校很多, 所适用的标准不尽相同。应根据社会发展要求, 教育对象成长规律, 分层次、分类别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因为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中小学生的正规学业学习有着本质区别。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必须要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 珍惜童年的独特价值, 所以学前教育需要一套专门的标准;义务教育由于其特有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以及高中阶段由于其明显的承上启下的阶段性特征, 且属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 也需要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标准;职业学校以其特殊的性质, 表现出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 需要专门的标准;各级高等院校, 因为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 其目的就是培养各种实用人才, 当然也必须一套独立的标准。

六、结语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教育作为一项百年大计, 没有一套科学的质量标准, 难以为继。这套标准必须正视中国教育生态, 不可以避实就虚, 并充分考虑国家民族的根本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套经过民主科学的方式制定出来的教育质量标准一定可以正本清源, 为我国教育的飞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摘要:素质教育推行至今, 不可以说没有作用, 但是如果说作用有多大却也很难。教育改革到了关键的攻坚期, 具体如何切实减负、提质、增效已如箭在弦上。但教育工作者, 乃至全社会对于教育质量为何物, 鲜有正确认识,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在教育乱象的根源。据此, 笔者认为教育体质改革要继续或者要取得成效, 必须加紧建立教育质量全国标准。本文旨在为《标准》的制定, 做一些探讨, 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全国标准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

[2]王春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J].大学 (学术版) , 2010, (05) .

上一篇:科技期刊与知识经济下一篇: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