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标准化(共12篇)
学校标准化 篇1
据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不久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会上介绍, 为了尽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面貌, 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已经印发。
众所周知, 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短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近些年来, 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成效也相当明显。但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 办学成本较高, 诸如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和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 仍然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解决这些紧迫问题, 一方面当然需要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则需要确保将这些投入用在“刀刃”上。具体来说, 在政府的财政总预算中, 应该坚决砍掉那些不必要的预算、压缩可以压缩的预算, 从而将财政预算的蛋糕能够给教育切得更大。在使用教育财政投入上, 应该做好年度投入项目的科学规划, 比如今年重点投入校舍建设, 明年重点投入师资建设, 再用一年重点投入信息技术与宽带建设。同时, 要严格防止教育投入被贪污、截留、挪用。
由面及点地说, 目前来看,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最紧要的任务是确保“班班有教室, 人人有桌椅, 吃饭有食堂, 睡觉要有一张床”。目前, 基本办学条件相当糟糕的农村学校数量不少, 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能够遮风避雨、防暑避寒、坚固安全的教室都没有, 合格的黑板、课桌椅更是奢望。为此, 需要积极推进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这不仅是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而且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利器。
所谓标准化校园, 即所有农村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要达到省级政府或中央政府规定的统一标准。这方面, 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做法——通过立法确定标准、实施主体、资金来源等,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基本的教育条件, 颇值得我国认真借鉴。举例来说, 学校的标准化当然也包括师资的标准化, 因此日本按照《学校教育法》, 公立中小学的教师必须定期在所在辖区内的所有城乡学校流动, 从而确保每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都能大体保持一致, 以消除城乡和校际教育鸿沟。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标准化建设固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但至少这样的追求应该在义务教育中一以贯之, 并及时提上议事日程。
学校标准化 篇2
各位领导:
为了构建“志存高远,和谐发展,修德善行,启智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我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义务教育为广大学生服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就我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64年,2010年搬迁于此。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3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1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在勤耕不辍、锐意进取,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受到上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二、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平俊彦 副组长:俆教才
组 员:徐双斌、焦桂云、张国照
三、保障机制
标准化建设的落实,需要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定相应的保障体系。校长亲自靠上抓,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全体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
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我校还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校长主管,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由教学、后勤、财务、各功能室管理员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
四、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学校设在善堂镇临河村村东地,辖郭家营、临河两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500余人,学校地理位置设置合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学校现有在校生338人,6个教学班,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基本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丰富,围墙坚固完整。学校占地面积10020平方米,生均28.7平方米,满足学生用地需要。该项指标满分20分,我校自评得分18分。
(二)校舍建设
我校是2010年新搬迁于此,目前建有教学楼、厕所和自建的厨房,建筑面积生均5.5平方米;普通教室符合要求标准,生均用教室面积1.54平方米,照明设施齐备,玻地比符合要求,地面硬化防滑;但教学辅助用房不足,6室不全,办公用房不足,学生和教工厕所为框架结构,女生蹲位设置不符合要求,没有教职工厕所,我校是非寄宿制小学,无师生就餐。该项指标总分30分,我校自评得分25分。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我校现有图书5533册,生均图书15.9册,生均教学光盘2.2碟,现有
计算机4台,学校有配套“班班通”设备和配套的教学资源;数学、科学仪器配备达到要求标准;有一定数量的音、体、美器材;学校校园内设有环形跑道和直跑道但没有硬化,跑道平整,无积水。该项指标总分30分,我校自评得分为24分。
(四)教师与经费
我校现有教职工13人,缺少音、体、美和英语教师;校长大专学历,中学高级级教师,2005年参加校长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我校专任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6人,中师2人(正在参加大专自学考试),学历合格率100%,高学历教师比率89%,全体教师按规定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经费基本按时足额到位,使用合理,不挪作他用。本项指标总分10分,我校自查得分为10分。
(五)质量与管理方面
我们能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办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养成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校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民主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健全;我校严格执行《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无违规补课和乱收费现象,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学生班额合理,学校有专人管理学籍,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以教育为主,从未开除或逼迫学生退学。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要求,毕业生全科合格,巩固率、辍学率,学生体质健康率都达到要求,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几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该项指标总分10分,我校自查得分为10分。
以上各项我校自查总得分87分
四、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学校建设工程还需完善,辅助用房不足,对操场需进一步整平硬化,教职工厕所需要建设。
2、音美仪器不齐全,需购买部分仪器设备,今后逐步添加。3.音体美师资急缺,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争取高标准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标准化 篇3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01-01
一、打造标准化学校要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化体系并非无差异,整齐划一,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一,农村和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由以上差异造成的各地的生活方式也很大,即使是一个县域范围内,还存在偏远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差异,应该容许一定的标准差异,这个差异是尊重学校发展的逻辑,尊重起点的不同,如果不分学校所在的地域,一概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会存在适应性问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过程,比如在校舍和设备的配置方面,有些学校占地面积偏小,但辖区内还存在很大的入学压力,虽然可以增加建筑面积来补充,但效果未必好,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就近设置教学点来缓解暂时的入学压力,这就是班额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遗留的办学基础条件;另外,标准也不是静态的,需要不断调整,并用动态的发展眼光来看待,一是辖区人口发展规划,二是所在区域的城市功能建设,这些都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因此,不但标准体系需要一定的“容许度”,而且,标准化学校的建设需要构建一个标准体系的动态调控机制,这个调控机制应该跟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教育推进的设备、仪器应该充分留够发展的空间。
第二,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设立教育发展规模的上限和下限。相对于教育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本来就不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有限的资源中还要重点投入所谓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而使广大的更需要资助的学校占有很少的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除了要尽快用各种办法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区、没有达到标准化的学校扶上去,同时也要限制一些条件已经相当优越的学校无限制的发展。如有的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一所中学竟投资数个亿,国家对此就应该给以适当的规范,这并不是限制其教育发展,因为这已经背离了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的公平。设立上限和下限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为了让国家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让我们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均衡的教育。
二、国家要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职责,政府应制定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建立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也可考虑单独征收高消费场所的教育附加税,集中财力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建设标准化学校,保证这些地区的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而义务教育对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有具有重要意义,是公民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保障,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的,因此,建议在预算中,单独列支“标准化”项目,当前主要任务肯定是薄弱校改造问题,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意义重大,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义务教育“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实现的重要措施。
三、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重点关注教师队伍建设
标准化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国家要严把教师入口关,根据标准化学校对教师学历等的基本要求来聘任教师,并根据需要和教育发展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对于以往的教师,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集体培训,特别要加强对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整体提高落后地区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历水平是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关键。最后,各地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实行教师定期“轮岗制”,组织大中城市的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短期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偏差的问题。在待遇方面,应逐步提高县级以上统筹的力度,对于偏远地区任教的老师,给予津贴,这恰恰是尊重差异,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四、建设标准化学校国家要加强质量评估和监督力度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确保义务教育的高质量也是打造标准化学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为保证标准化学校的建设,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大调研力度,对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对标准化学校存在的问题,根据标准化学校的基本指标进行评估,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五、建设标准化学校还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个性化、标准化、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标准化并不是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一样,否定学校的差异、个性和特色。千校同面,无差异,那是对标准化学校的错误认识。学校的标准化、个性化、现代化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办学特色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改变我国中小学“千校一面”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办学的个性化实际上是无数学校办出其特色的自然结果,是学校面对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家长、学生对学校多样性要求所做出的反应。
学校标准化 篇4
市教育系统成立了公共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办,明确责任分工:基础教育处负责联络工作、标准编制、情况掌控、组织实施工作;监察室负责监督和沟通、协调工作;规划财务处负责办公系统配套升级等经费保障;局办公室和宣传群工处负责调研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督学处负责考核检查和验收工作。市局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基层学校广泛听取校长、教师的意见,摸清各类学校服务对象不同服务需求。市校管中心专门在市实验幼儿园等单位开展现场交流活动,深入调查学校办学实际情况。为提高公共服务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全面推行中“落地生根”,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办多次召开校长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充分论证,并在市纠风办领导和质监局专家的指导下反复进行修改,七易其稿,最终按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高中3类不同特点学校拿出3份学校公共服务标准送审稿。不同类学校公共服务标准中关于“服务提供”和“服务保障”的内容,都较好体现对特定服务对象的适切性,以及学校实施公共服务标准的可行性。
幼儿园突出强调幼儿保健、食宿管理和安全保障,规定幼儿园要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合理编制营养均衡的幼儿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并每周向家长公示幼儿食谱;幼儿进园、离园实行园方和家长交接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遇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优先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
普通中小学的招生强调要诚信招生、规范招生、阳光招生,确保公平公正,公办小学按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公办初中按小升初对口方案录取新生,并按政策规定招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人员随带适龄子女入学;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文明上网的自觉自律意识等。
中等职业学校突出强调对学生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教育,开设就业和创业教育课程,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等。为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公共服务质量,各类学校公共服务标准都强调学校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内容,赋予家长对学校相关工作的知情权;实行学校公共服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分别是学校自评自查,委托第三方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以及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定期专项督查。
不同类学校还分别设计了《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表》,把家长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列入评价指标。同时强调学校公共服务的改进,要求学校做好群众咨询投诉答复处理工作,实行咨询投诉首问制和限时办结制,规范公共服务投诉处理的流程。
例如河埒中学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举行师德承诺签字仪式,发布学校师德承诺书,并利用校园网办公平台和家长QQ群,及时发现和处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着服务质量的提升,学校办学获得了社区广大家长的认可,在当年街道组织的行风评议中,以百分百的满意率获得第一名。
学校标准化 篇5
大家好!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使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我们对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现在我就学校各项工作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满城县郭村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420名,其中初中在校生179名、小学在校生241人,学校占地面积37500平方米,生均占地8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02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平方米。我校环境优美,绿化面积130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30平方米。拥有14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地,其中有高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4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被上级授予“保定市规范化学校”、“保定市绿色校园”等称号。
我校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齐全,拥有一套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音美教室、图书阅览室、现代化的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室藏书12016册,生均图书30册。各专用教室配备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可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齐全,有高标准的计算机教室,学校所有计算机安装了“绿坝”,保证了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
二、所做的工作
近几年学校坚持以教育科学管理、教师队伍优化、提高学生素质、改善学习环境、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标准化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围绕工作目标抢抓机遇,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一>、硬件建设
学校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
2007年投资2万元硬化了篮球场;2008年,政府投资30万元实施了“冬季取暖工程”,对取暖设施进行了改造,彻底结束了学校靠明火取暖的历史。2010年县政府对我校投入5万余元,购置图书2400余册,投入10余万元,新建小学科学实验室1个,并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投入20万元,为我校6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使我校的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投入10万元,购置新电脑30台,投入9万元,充实了音体美和科学器材。我校投入4万元进行绿化,投资11万元对路面进行硬化、对教学楼内外进行了粉刷,使校园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配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后勤主任组成,平均年龄37岁,校长、班子成员全部具有本科学历,能胜任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教学、教研和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热爱教育工作,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学校坚持“创群众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育时代满意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想端正,能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2、加强学习,形成良好师德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我校的57名教师已有35人达到了本科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61.4%,高级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教师45人,初级职称教师11人,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15名。
教师扎实敬业,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全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热心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工作,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悉基础教育,了解课程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2
善于吸收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能把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近几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有6人在市、县课堂大赛中获奖。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及新课程标准等培训。并鼓励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想方设法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还通过学生问卷和家长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工作在社会上的反映。对问卷评价较差的老师及时指出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和提高。
开展校本培训,组织学习《新课改》和《教学反思》等教育理念,发掘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潜能,通过学习,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修身、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
<三>、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常规管理工作
学校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和学期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建立教职工业务考绩档案,不断完善教职工考评机制,促进了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建立教职工例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教代会,审议学校重大决策及学校发展规划,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建立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相互支持、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成立了校本教研机构,有健全的校本教研检查制度,由主管教学的主任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共同解决新课改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课程整合等问题。
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了三级课程。各学科均有专任教师任教,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做到了教师、教材、计划、课时四到位,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把课程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在校本研修方面,学校建立健全了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网络的校本研修体系,做到了制度、计划、目标、措施四落实。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攻方向,3
以“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为目标,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教研活动,开展了旨在解决教师在教学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共性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注重新教师的培养,注重老教师的知识更新,在新老教师之间,开展了“传帮带”和“促帮学”活动,我们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不断地把一批又一批年青教师推向学校教学重要工作岗位。
2、德育工作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在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常规的基础上,以课堂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常规德育教育为主要教育形式,以专题德育教育为主要强化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教育。以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为目标,学习理解《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开展了“预防疾病,保护健康”主题班会比赛;“春季田径运动会”;“安全法制报告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主题教育;“中学生守则、规范调查问卷”等大型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具有“五爱”感情,精神面貌好,学风正,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近几年来,我校学生无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无违法现象,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100%。
3、行政管理工作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全校教职工例会,布置学校工作计划,学期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校务公开,重大决策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来征求家长、社会和各方面的意见。学校做到以人为本,创造性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在评优晋级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借读手续齐全,档案完备。学校注重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学生的 4
评价方式,用新课程的理念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保护学生自尊、自信。
学校做到严格后勤、财务、档案的管理。学校把并校后的所有校产分类造册,做到帐物相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审计监督、民主理财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遵守财务制度。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设有财务支出和收费公示板,随时接受学校教职工、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安全管理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保证,所以我校每学期都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1)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安全的监管工作,通过层层签订安全承诺书,切实落实学校的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把事后责任追究和事前责任追究紧密结合,把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追究和相关领导疏于管理的责任追究相结合,推进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化建设。(2)狠抓安全隐患整治。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校舍、楼道、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食品卫生、集体活动等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各类隐患进行检查。(3)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做好校本培训,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学校突发事件安全管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内安全制度、应急预案,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整体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4)抓安全机制建设。加强了各类安全预案建设,逐步建立渗透校园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安全管理细则,定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有效预防和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发生。
4、教学质量方面
良好的学风使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仅去年我校就有赵会英、刘冬等一批青年教师获市、县教学能手或课堂大赛一、二、三等奖。2011年我校获满城县中考工作进步单位荣誉称号。我校学生学科质量评价合格率达96.6%,毕业率达93.7%以上,毕业生参考报名率达95.7%以上。通过校本课程“安全常识”的开设,使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 5
师生尤其是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目前郭村中心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已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学校标准化 篇6
据悉,此次教育部确定的试点地区为安徽省合肥市、江西省赣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教育部要求试点地区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法治精神,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开展试点工作。教育部将请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并组织试点地区进行参观、交流和研讨并先向试点地区拨付15万元的项目启动经费。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赣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更为有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2014年度市、县两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及时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开展了“强校+弱校”“名校+分校”“名校+新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试验,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缓解了“大班额”现象;从2014年秋季起,全市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招生,全面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关爱特殊群体,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发展。
学校标准化 篇7
一、改善办学条件,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加快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步伐, 三年来学校在绥阳林业局党委、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先后两次投入了1 425万元, 用于学校的硬件配备。校园内铺设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 标准的水泥篮 (排) 球场和大理石操场, 校园里的花、草、树错落有致, 美观整洁, 形成了花园式的校园。配备了高标准的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22个功能教室。新增设了各种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 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教学, 开通了校校通网络平台。楼门前安装了电子显示屏, 处处充满了现代气息。
学校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分区明确, 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环境优美。食堂、宿舍处处整洁、卫生、安全, 设施齐备。餐饮部配备了15个太阳能热水器, 生活部有120平方米的男女浴室各一间, 有安全、卫生的净化水设备。为住宿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设立救助特困学生基金, 基金总额达10.2万元, 使贫困学生得到及时的救助。林业局每年为每名学生补助1 000余元用于学生伙食、乘车、洗澡、洗衣服等。
校园设置了六块宣传栏, 添置了文化艺术作品, 在校园内的宿舍楼、教学楼的外墙上、在学校对面的居民小区的楼顶上, 都设置了永久性宣传牌匾, 处处体现着“让爱伴着我们共同成长”这个以爱为主旋律的办学理念, 实现了“学校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的办学思想。
二、强化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的成败, 教育质量的高低, 都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学校把队伍建设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大校本培训工作力度,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狠抓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创造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环境。班子成员全部接受上级干训部门的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学校各个部门调查研究, 亲自给孩子洗衣服、擦桌子、洗餐具等, 以党性和人格魅力约束自己和影响教师, 为教师做出了榜样。5名班子成员, 做到了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团结协作, 互相尊重, 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引领全体教职工走过了建校初期最艰难的历程, 得到了局领导、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群众的满意率越来越高。
围绕“三化”强化教师培训。一是培训内容实用化。立足学校自身条件, 以学校为主阵地,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为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 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学习。如:《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给教师101条新建议》、《班主任100个怎么办》等, 带领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学习教育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等, 既加强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又为更好抓好课堂教学和科研、教研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是培训方式层次化。对青年教师培养:狠抓过教材关, 督促、鼓励教师通读教材, 熟悉教材, 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建立“手拉手”帮教对象, 由领导、主任、高级教师带青年教师, 采取跟踪听课、上课、评课, 定期开展对教师的成长评价, 多给他们教学实践机会, 促进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利用他们的优势, 为他们加大砝码, 以提升他们的自我研修能力, 鼓励他们精读教育理论专著, 让他们作优质课和观摩课, 在集体备课中发挥骨干作用, 同时, 让他们确立自己的教研课题, 写出有价值的论文等。对老教师的培养:侧重学习和改革。老教师虽然富有教育教学经验, 但教学方式容易形成定式, 为改变这种现状, 强调老教师主动学习, 与时俱进,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反思, 使教育教学技能更加全面和完善。三是培训方法多样化。利用抓常规促教师的提高, 利用抓校本教研促教师的提高, 利用远程教育对教师的系统培训, 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大培训力度, 利用名师进名校互助提高, 利用教师学历进修, 促进教师文化和学历层次的提高。
学校教师是经过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严格竞聘上岗的, 个人素质都比较好。又通过系统的培训,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依法施教, 切实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努力创新德育途径, 秉承“让学生学得开心, 让家长送得安心, 让职工干得舒心, 让企业办得放心”的工作目标, 坚持德育为首, 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 抓实教育教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一是健全德育工作体系,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以养成教育为主线, 以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劳动观念教育为内容,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 从“低起点、抓常规”做起, 形成了德育活动特色化, 德育方法多样化, 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德育工作思路。学校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 各项活动有内容、有组织、有评比、有总结、有表彰。针对住宿学生的特点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系列活动,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 热爱劳动, 关心他人, 团结互助的思想品德。开展 “感恩责任回报”专题教育活动, 把每天的“三操”变成了“四操”, 增加了自编的“感恩手语操”。开展“雏鹰争章”评比活动, 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开展“文明餐桌”、“文明寝室”、“文明班级”的评比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开展班歌、班徽设计大赛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家校合作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构建了家校教育网络, 聘请校外辅导员, 成立家长学校, 建立家长、社区教育委员会, 定期培训家长, 每月都有致家长的一封信, 每班都有家长的反馈意见卡, 定期梳理家长对学校的“真情寄语”,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效果显著, 特色突出。
二是重视校本教研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教研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教研质量较高。校本教研突出了机制健全、全员参与、合作互动、课题引领、注重反思的特点。学校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十点”要求, 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教学要求, 既注重了抓常规教学环节的精细化, 又对教学质量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立名师、骨干教师传帮带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听课评课、实施“二次备课”、教师推门听课、青年教师预约课、同课异构等活动, 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三是开全、开齐、开足三级课程。学校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 落实课程计划, 开全开齐国家课程。按《课程标准》进行设置各类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制度, 教师依据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生命课堂,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努力把素质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学校开发了《古诗词诵读》、《养成教育系列歌谣》、《劳动》、《楷书练习》等校本教材, 同时开展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第二课堂特色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在一、二年级开设“画油棒画”, 三年级开设“竖笛”, 四年级开设“口风琴”, 五年级开设“葫芦丝”, 二至六年级开始了“柔力球”课间操活动。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管乐队”、“舞精灵”舞蹈队、“哆来咪”音乐社等, 每周六下午安排授课, 使学校的艺体活动丰富多彩, 特色教育突出。
四、实施人文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通过实施人文管理, 形成了科学、人文、和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并编制了符合本校特点的《校园管理手册》。二是成立以校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安全工作委员会。结合学校五年的管理经验编写了《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创建平安校园管理手册》。实行制度上墙, 责任到人, 层层签订责任状, 落实安全工作, 将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个人、每个岗位。将安全工作抓严、抓细、抓实。2008年森工总局消防工作现场会在我局召开, 总局、林管局、林业局三级领导现场观摩了学校举行的消防疏散大演练, 并给予一致好评。2009年学校“送子车”模式被总局教育局、安监局联合录制成专题片向同类学校推广。今年又荣获全省森工林区“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建校五年来实现了校园安全零事故。三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教工代表大会作用。以创建民主、和谐校园为宗旨,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标准化 篇8
某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新建场地,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10755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1552平方米, 学生宿舍和教师值班室7587平方米, 学生食堂2756平方米, 其他生活用房562平方米, 完善运动场、围墙、绿化、道路等附属配套设施工程。所有幢号均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柱下独立基础, 上部均为现浇框架结构。建筑抗震:8度、使用年限50。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约8m, 桩径900~1000mm;桩底做扩大头处理, 扩底直径1300~1700 mm;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梁) 设有底标高-2.2米, 顶标高-1.3米, 基础埋深约1米。
2 施工准备
2.1 基础部分
所有幢号均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柱下独立基础, 设有基础梁, 基底底标高-2.2米, 顶标高-1.3米, 基础埋深约1米, 砼强度C30。选用材料:以组合钢模板为主, 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局部采用50×80木楞作支承。
2.2 上部结构
为保证上部砼表面达到清水砼要求, 模板主要采用1800×900×15规格的胶合模板, 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局部采用50×80、60mm×90mm×2000mm的木楞作支承。
3 施工方案
3.1 基础模板及支撑
基础施工时承台、地梁、短柱一次性施工,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配合钢管加固支撑。构件按常规方法施工, 已能够保证其施工质量, 具体支设方法图1。
3.2 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撑
3.2.1 柱模板安装
矩形柱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外侧用Φ48钢管做柱箍夹紧加固 (柱箍的间距视柱截面、柱高度而定) 。
(1) 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框架柱钢筋模板施工→搭设支撑架→梁、板模板施工→梁板钢筋绑扎→梁侧模施工。
(2) 柱子形式有:矩形柱, 断面400×500、500×650、600×650多种。
(3) 根据弹出的墙控制线, 待钢筋经隐蔽验收后, 可以封墙模, 安装前清理干净墙内杂物, 安装时要先吊直模板, 然后上紧墙楞、穿穿墙螺杆, 各面打斜撑与满堂架连结固定牢固。为了能回收穿墙螺杆作再利用, 在穿墙螺杆外套PVC硬塑管, 其长度与墙厚相同, 让穿墙螺杆与砼隔离开。穿墙螺杆必需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 但为了防止因周转次数多而造成滑丝等影响质量的因素, 每根穿墙螺杆最多只能使用3次。
(4) 断面<700的柱子不设对拉螺栓, 采用钢管进行加固, 柱箍间距@650 mm, 采用双钢管。断面≥700的柱子除采用钢管加固外, 同时加设Φ16高强对拉螺杆, 间距750mm。柱箍设置位置应与对拉螺栓水平位置一致, 设置道数可根据层高确定。层高3300mm时, 所设柱箍不得少于5道;层高3600mm-3900mm时, 不得少于6道, 4500mm时不得少于7道。
3.2.2 梁模板的安装
复核梁底标高、轴线位置→搭设满堂架→安装梁模板底板→绑扎梁钢筋→安装两侧梁模→穿对拉螺栓→按设计要求起拱→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梁模连接固定→铺设板下木板→安装板模。
框架梁形式为矩形, 断面有240×400、200×500、200×600、200×700、200×750、200×800等多种, 其中较为特别的是音体教学楼及图书管存在300×1200、400×1400的两种大跨度梁, 支撑高度超过7米。
(1) 断面700mm以下梁模板及支撑
材料:梁底模、侧模用15mm的胶合模板, 楞木采用50×80mm木方, 梁则设加劲楞木。模板安装:梁模板的安装前, 按地面测设的轴线定出梁的几何关系尺寸, 搭设模板撑架。弹出梁底的模板面控制线, 安放梁底楞木, 铺设梁底模板, 然后拉中线检查, 符合后固定, 同时调整梁底标高和拱度 (按全长跨度的2/1000起拱) 。最后安装梁侧模板, 经校正后打斜撑固定。构造要求:梁高小于 (等于) 700mm时, 梁底楞木间距沿梁长400设置, 不设对拉螺栓。支撑: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架, 立杆间距1200, 横杆步距1800, 梁侧模板所设斜撑杆间距不大于600mm, 角度45度。
(2) 断面700mm以上梁模板及支撑
材料:梁底模、侧模用15mm的胶合模板, 楞木采用50×80mm木方, 梁则设加劲楞木。模板安装:同前。构造要求:梁高大于 (等于) 700mm时, 梁底楞木间距沿梁长500设置, 增设对拉螺栓。梁侧打钢管斜撑固定, 间距不大于600mm, 角度45度。对拉螺栓根数依据不同梁高设置, 间距枞向间距不大于400, 横向间距为500㎜。支撑: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架, 立杆间距1200, 横杆步距1500, 梁侧模板所设斜撑杆间距不大于750mm, 角度45度。
(3) 大跨度梁模板安装及超高支撑
构造要求:对于个别大跨度梁, 则采取措施个别加固。梁侧、梁底模板均采用15厚胶合板, 增设Φ16高加对拉螺杆3道, 间距为由下而上为:300+350+400, 梁侧加劲肋采用50×80木楞, 共设5道, 外楞设双钢管加固 (沿梁跨长方向间距500设置, 底楞用50×80木楞, 沿梁跨长方向间距500设置。该梁底部设单钢管支柱, 与两侧立杆间距不大于500, 拉接扣件设为双扣件。支撑: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满堂架, 立杆间距900, 横杆步距1200, 梁侧模板所设斜撑杆间距不大于750㎜, 角度45度。
3.2.3 楼板模板的安装
(1) 宿舍楼板模板:采用1800×900×15胶合板, 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内支撑间距设置设:立杆纵横间距1200, 横杆步距1800, 板底面楞木采用50×80mm木方 (或50板) , 间距500mm。
(2) 教学楼楼板模板:采用1800×900×15胶合板, 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内支撑间距设置设:立杆纵横间距1000, 横杆步距1800, 板底面楞木采用50×80mm木方 (或50板) , 间距450mm。
(3) 音体教学楼及图书馆楼板模板:采用1800×900×15胶合板, 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由于这两个幢号层高较高, 最高处7.2m, 属于超高支撑, 经初步计算, 这两个幢号内支撑间距应设置为:立杆纵横间距900, 横杆步距1200, 并在架体四周及各梁边增设剪力撑, 角度小于60度向板底面楞木采用50×80mm木方 (或50板) , 间距300mm。
(4) 楼板模板安装方法:楼板支模前, 用水平仪设控制点, 拉通线支梁 (板) 底模, 在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出水平线, 而后依据水平线标高在支撑架上安放板底楞木, 最后铺设胶合模板。为了便于拆模, 只在模板的端头或接缝处用铁钉钉牵, 中间尽量少钉。层高大于4米的模板支架, 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支撑内架体必须在房间的四大角、周边及中部适当部位增设剪刀撑或斜杆, 以加强架子的整体刚度, 防止砼浇筑过程中柱、梁发生水平位移。
3.2.4 楼梯模板的安装
(1) 楼梯模板安装
楼梯斜板及休息平台模板均选用整张胶合板拼接而成。楼梯模板支撑体系及底模同楼板模板;侧模用15mm厚木板, 依踏步尺寸在其上钉同厚度三角木板。模板安装前根据层高放线, 先安装平台梁, 及平台模板, 再安装楼梯斜底模, 最后安装楼梯外侧帮模。要控制好楼梯上下休息平台标高, 进深尺寸及踏步尺寸, 尤其是最上一步及最下一步的高度, 必须考虑到地面最后的装修厚度, 防止由于装修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
楼板模板选用整张胶合板拼接, 而将调缝板置于房间 (或墙体) 的端部 (即两侧) 楼板模板安装:选用普通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体系, 定出楼板模板面标高, 拉线搭接木方 (或水平木) , 间距不大于400mm, 铺设胶合板, 铁钉钉牵。大龙骨采用48×3.5的钢管, 立柱间距为900mm×1200mm。楼板模板铺设在梁侧模上。
(2) 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的安装包括预埋铁件的安装和预留洞的留设, 施工时要求在模板上弹出位置线, 并与模板或钢筋连接牢固, 确保预埋位置的准确性, 各种埋件及水电管线, 设备管道的埋件留洞等均须事先埋设预留, 杜绝事后打凿。
4 结语
通过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施工中的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模板支架施工经验。可以为以后快速施工此类工程提供实践经验。
摘要:本文结合某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实际, 介绍了各构件模板的安装及支撑施工技术及验算过程, 旨在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中学标准化学校,模板,支撑,施工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编.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以课程标准促进学校教学革新 篇9
1. 学习课程标准, 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课程标准, 首先, 是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课程标准的“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三个特点”就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五个原则”就是“坚持德育为先,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 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1]看起来, 这“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要理解, 正确理解, 全面理解, 深刻理解。比如, 突出“时代特征”, 不但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引入新的信息、新的资料和新的理论成果, 更重要的是要将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 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之中, 很自然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进学生的“血肉”和“灵魂”。
其次, 要注意比较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之间的“变化”, 悉心体会这“变化”之中所蕴含着的时代要求和新的追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发展, 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过去10年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核心理念和正确方向;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也是对实验稿的完善, 面对新时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挑战, 修订稿与时俱进, 在一些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10年, 我们反复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运用课程标准进行了近10年的教学, 对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等核心理念已经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并且较好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现在, 我们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特别要注意将实验稿和修订稿进行比较, 领悟其“变化”之中所蕴含的新精神, 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去。
再次, 要将各学科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结合起来, 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各门学科教科书的具体体现, 并结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来讨论学科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比如, 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能力为重”的具体体现, 也是课程改革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与挑战作出的回应。但是在各门学科中, 如何落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来探索。
2. 改进教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渠道。”[2]改进教学, 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应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把课堂还给学生”, 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去教。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 课堂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改进“教”的方式, 并由此促使学生改进“学”的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过去10年中所形成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每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发展, 我们要结合实际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
“立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读懂学科、读懂教师、读懂学生、读懂中国的教学改革实践,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 促进智慧型教师发展、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以及学校的现代化发展。”[3]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基本主题, 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作为学校, 尤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组织教师研究教学, 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减负提质, 不但要研究怎么“教”或者怎样“教”学生“学”的问题, 还要认真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有一句流行的教学格言:“要想教得好, 就要教得少。”但是, 教得少, 到底少到什么程度;既然要“少”, 这“少”的内容应该是些什么, 这些都很值得研究, 而研究的依据则是课程标准。也就是说, 这教学内容的多少, 及其具体内容和要求的程度都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
3. 改进评价, 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
要真正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就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换言之,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改进教学评价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
首先, 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 即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过去教学评价非常注重“评判”和甄别, 常常就根据考试来给学生下“结论”, 来评价学生学得“好”或者“不好”, 这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形成性评价, 我们特别重视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就要特别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 我们尤其要注重的是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这是基本原则, 但是怎样落实呢?具体怎样做才简便而且有效呢?值得探索。比如, 分段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就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所谓“分段评价”就是根据学年段的教学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学段的不同采取合适的评价方式。所谓“分项评价”就是要将学科教学的评价适度细化。比如语文学科可以从背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课外阅读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 然后再综合起来。再如物理学科可以从实验、作业、课堂表现、课后探究、阶段检测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
有学者提出,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要“及时”, 二是要“正反面结合”, 三是要“多元化”。[4]要真正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还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去进行广泛的探索。总的说来, 过去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注重闭卷笔试, 太注重“分数”, 把我们的教学“逼”进了“题海战术”。其实, 除“分数”之外, 课堂教学评价完全可以采取等级评价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而且这后面的两种评价方式更能够“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更受学生及家长的看重, 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如果实行这样的评价方式, 我们给学生的“学习成绩通知书”和学生的学习档案就应该包括考试分数、考核等级和学习鉴定三项内容,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改革, 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实验。此外, 对于不同的学科, 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音乐、美术等课程可以采用活动化或者“表演”性的评价方式, 活动性课程可以采取观察和活动的方式来考查和评价。
总之, 作为一所学校, 如何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革新,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重视, 而且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去探索, 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并逐渐形成新的教学经验和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坚持与时俱进巩固发展课程改革成果——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与审议工作的说明[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Z1) .
[2][3]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2) .
学校卫生标准应用及需求 篇10
1 卫生标准概述
卫生标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技术法规,是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卫生标准具有很强的基本特征、规范的分类方法、严格的制修订程序和特定的要素表达。
1. 1卫生标准特征卫生标准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技术法规性、科学性、可行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卫生标准作为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卫生法律、法规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中,须有与之配套的卫生标准作为技术依据。相比于其他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的技术法规性更强。
卫生标准是为保护人体健康而制定的特殊技术要求,其制定过程是一个科学的管理过程。必须以科学评价为基础,结合国际标准并考虑我国国情,全面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后才能制定出来,而且要求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很强的专业性。
卫生标准作为卫生要求及监督执法的技术依据,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必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卫生标准的应用对象非常广泛,因而还需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1. 2 卫生标准分类分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统一和交流的前提,是把事物按一定标准进行归类。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目前常见的有标准化法分类和标准文献分类。
1. 2. 1标准化法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以下简称《标准化法》) 的规定,在标准化法实施过程中,一般根据适用范围、法律约束性、标准性质、标准化对象和作用等对标准进行分类。
1. 2. 2 标准文献分类世界各国对标准文献的分类都十分重视,几乎所有先进的工业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法。我国于1983 年编制了“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CCS) ”,按照此分类法,学校卫生标准的分类号为C 56。国际标准分类法( ICS)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受到世界各国遵守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其中学校卫生标准对应的国际标准分类号是ICS 13. 100。
1. 3 卫生标准制( 修) 订程序卫生标准制修订遵循《卫生标准制( 修) 订项目委托协议书》确定的原则、要求、时限,符合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编写技术指南》及本专业领域的相关规定、程序和方法。
卫生标准制( 修) 订原则: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满足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治的需要; 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实可行;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卫生标准制( 修) 订程序分为快速程序和通用程序。快速程序又可分为: ( 1) 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或者由现行标准转化的标准,可省略研制与起草阶段; ( 2) 修订现行国家标准的项目,可省略研制与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通用程序一般包括8 个阶段,即编制规划和计划、研制与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和废止阶段。卫生标准工作程序的目的是加强卫生标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卫生标准质量; 主要程序包括标准制修订立项申请及审查,项目计划的下达和签署委托协议,起草征求意见,标准项目的调整和中止,标委会审查、监督中心审核,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司局审核,批准发布实施,标准修改单,标准的复审及解释。
1. 4 卫生标准要素表达卫生标准制定时其要素表达往往因条款不同而表述所用助动词不同,要求型条款表述所用助动词为应( shall) 与不应( shall not) ,推荐型条款所用助动词为宜( should) 与不宜( shouldnot) ,陈述型条款所用助动词为可( may) 与不必( neednot) 或能( can) 与不能( cannot) 。
要求型条款要素利用助动词“应”或“不应”来表达。应: 应该,只准许; 不使用“必须”。不应: 不得,不准许; 不使用“不可”。
推荐型条款要素利用助动词“宜”或“不宜”来表达。宜: 推荐,建议; 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的、特别适合的一种,不提及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某个行动步骤是首选的,但未必是所要求的。不宜: 不推荐,不建议; 以否定形式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性或行动步骤。
陈述型条款( 允许) 要素表达利用助动词“可”或“不必”,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所允许的行动步骤。可: 可以,允许。不必: 无须,不需要。不使用“可能”或“不可能”,也不使用“能”代替“可”。
陈述型条款( 能力和可能性) 要素表达: 能表示能够,不能表示不能够; 可能表示有可能,不可能表示没有可能。
卫生标准不同条款要素表达对助动词要求不同,其表述的意思也完全不同,助动词“应”“宜”“可”“能”表达的含义不同。如目次应自动生成: 表示一种要求,只有自动生成目次,才认为符合标准; 目次宜自动生成,表示一种建议,目次最好自动生成; 目次可自动生成,表示一种允许,标准许可自动生成目次; 目次能自动生成,陈述一种事实,一种可能性,目次能够自动生成。
2 学校卫生标准应用
学校卫生标准是国家立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学校卫生标准主要涉及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颁布了47项学校卫生标准,目前有效实施31 项( 其中国家标准23 项,卫生行业标准8 项) ,其中限量指标类13 种、行为规范类2 种、检验和评价方法类6 种、诊断标准类4种、其他类6 种。学校卫生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卫生状况,促进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特别是《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 2010 ) 和《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 GB / T 18205 -2012) 的颁布实施,对改善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及教育教学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 1 改善学校卫生工作状况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 /T 18205 - 2012) 颁布实施,2012 年原卫生部和教育部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湖南、广西和甘肃7个试点省/市联合启动了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试点工作,对试点学校的卫生组织管理、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生活饮水、教室环境、宿舍、厕所、浴池、游泳场馆等8 个维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评价。通过试点工作,改善了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卫生状况。
2. 1. 1 学校保健室或卫生室配置水平和质量提高与2012 年相比,2013 年乡村学校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及符合要求的保健室或卫生室的学校比例分别增加了4. 4% 和12. 7% ,城区和乡村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比达标的学校比例增加了10. 0% 。
2. 1. 2 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各类学校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根据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患病学生返校复课索要医疗机构证明,预防接种证或漏种学生补证、补漏种、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与2012 年相比,2013 年患病学生返校复课索要医疗机构证明的学校比例提高了8. 9% ,预防接种证或漏种学生补证、补漏种记录的学校比例提高了4. 7% ,乡村小学开展年度健康体检以及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的学校比例提高了14. 0% ; 乡村小学和高中开展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宣传活动的学校比例增加了7. 0% ~ 15. 0% 。
2. 1. 3 学校饮水卫生状况提高试点工作开展后,许多试点学校提高了饮水卫生管理水平,建立了饮水卫生定期检查记录,并且对饮水机等涉水产品索证;学校供水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的学校增加,饮水水质卫生状况得以改善,饮水水质状况的卫生监测全部指标符合要求的学校比例提高了10. 7% ,饮水余氯( 二氧化氯)符合要求和水质监测频率合格的学校比例分别提高了5. 5% 和3. 3% 。
特别是甘肃,自备水源地学校应占试点学校的50% 左右,对学校生活饮水卫生管理进一步强化,绝大多数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开水或纯净水。
2. 1. 4 教室环境卫生状况得以改善北京、上海等地加强教室环境卫生改造工作,使学校采光、照明、黑板、微小气候等措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试点工作开展以后,部分学校着手改善学校环境卫生,特别是农村学校改善明显。试点学校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的学校比例增加了11. 3% ; 外来噪声合格的学校比例增加了6. 8% ; 试点地区高中学生人均面积合格的学校比例增加( 城区增加了5. 6% ,农村增加了17. 7% ) ; 农村学校配置2 种型号的课桌椅或可调式课桌椅的学校比例增加了10. 6% ; 农村学校黑板尺寸合格的教室比例增加了13. 2% ,城区小学二氧化碳浓度达标的学校比例增加了10. 2% 。
2. 1. 5 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提高通过试点工作,试点学校厕所卫生状况改善明显,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建立无害化厕所的学校比例以及厕所内设置盥洗设施的学校比例增加; 城市学校厕所蹲位设置符合要求的学校比例增加。
乡村小学宿舍卫生状况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乡村小学保证学生一人一床的学校比例增加了13. 9% ,乡村小学宿舍楼内设有厕所和盥洗设施的学校比例增加了22. 2% 。
2. 2 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 - 2010) 规定课桌面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 lx,黑板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500 lx。试点工作后,教学照明环境改善,缩小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为了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各地政府加大投入贯彻落实该标准。2011 年12 月,北京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9 600 余万元,全面改造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上海市级财政投入9 700 万元开展“学校灯光改造工程”。
2015 年,广州市政府及区政府投入15 个亿,以《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 -2010) 、《学生宿舍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 GB / T 31177- 2014) 等多项学校卫生标准为依据,对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包括学校教室教学环境、宿舍条件、饮水卫生设施、厕所卫生设施等进行改善。
3 学校卫生标准需求
目前,我国有2 亿多儿童青少年,他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涉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对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也有深远影响,因此历来都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包括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卫生改革( 包括卫生监督和防病体制改革) 、法制建设加快及对行政执法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等都对卫生标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时期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的变化,对学校卫生标准范围、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对学校卫生标准制修订提出新的需求。
3. 1 扩大学校卫生标准范围包括: ( 1) 扩大人群范围,将标准覆盖人群扩大到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 ( 2)扩大覆盖范围,如学生用文具卫生标准,应该包括文具盒、橡皮、水彩画笔、染料、彩笔、卷笔刀、簿册、涂改液、学生用尺、修正带、激光笔等; ( 3) 扩大体系范围,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应该纳入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标准系列等。
3.2完善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包括:(1)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建设要依据卫计委具有执法权的原则,没有执法权的如家具、教具相关标准不列入体系建设;(2)修改学校卫生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关注学生健康相关标准,增加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体系内容;(3)标准体系增加学生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技术要求等标准。
3.3关注学校卫生标准需求(1)增加幼儿园阶段儿童健康相关标准;(2)增加大学阶段学生健康相关标准;(3)增加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相关标准;(4)增加学生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
美、英、瑞、日学校操场标准监管 篇11
美国:公开招标,公开数据
美国校园的操场和运动场通常是分开的。学校一般都有专门的棒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操场更多是一个游乐场地,一般都是草坪,或者人造草坪。目前,美国各大学校跑道多为用乳胶或者聚氨基甲酸乙酯将橡胶颗粒粘合起来,铺在沥青或者者水泥路面以上的橡胶跑道。
美国并没有专门一个机构来规定学校塑胶跑道的生产商或者工程方等,而是针对整个行业材料生产有严格的规定与流程。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厂商、学校都会遭到起诉,会面临巨额罚款乃至破产。
美国校园的跑道建设都是公开招标,任何步骤和数据都必须公开。为了从源头降低校园安全和健康风险,美国环境保护署以及各个学校,都会通过系列标准流程,降低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尤其强调在建设规划阶段,做好预防和必要的防护筹备。
英国:通过评估获取证书
英国有将近500个塑胶跑道,其中近一半是在校园里的,但这个数量却只占到了英国学校总量的0.9%。根据不同规格及地面条件的不同,新的田径跑道的建设成本从30万英镑到100万英镑不等。资金投入相当大,也是塑胶跑道在英国学校内不普及的一个原因。而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充足的室外场地,且由于天气等原因多为常绿草地,同样减少了对塑胶跑道的需求。
英国政府针对学校设施标准有细致的法案,对地区官员、学校领导和官方机构提供详细建议。政府拨款进行的施工,一般由学校与地方政府相关机构配合招标。施工验收一般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商业公司进行。在使用材料方面,会遵照通用的《有害物质控制法案》《环境保护法》等,另外,英国皇家事故预防学会、儿童意外事故预防基金会和游乐场地基金会等都有相关的建议。
根据英国田径协会田径运动设施指南,田径跑道在2001年以前需要取得的证书,主要在于它是否达到尺寸的要求。随着人们对于健康与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强,自2001年起,检查程序更加侧重安全方面。
申请证书的新跑道或需要重新测量的跑道,必须在有官方机构授权的测量师监督下,通过一个完整的调查问卷。在英国田径协会收到所需的全部手续后,将会递交给国家或地方设施统筹机构,该机构将会派出评估员进行参观评估。根据评估报告的建议,将颁发相应水平的证书。证书一般自检查日起有效期5年。
瑞典:国际标准接轨典范
从1983年起,瑞典开始铺设塑胶跑道,但大部分学校对塑胶跑道的使用并不普及,基本上还是用土路或者草坪操场。
瑞典学校设施的建设与住宅、商用房等一样,都要以《规划与建筑法》为法律依据,对行政方面的问题作出解释。而具体的工程质量标准则由《建筑规划局的建筑条例》规定。该条例对所有的建筑物给出详细的要求,具体到台阶的高度、宽度,场所的防滑、消防、卫生与环境和安全使用等各方面。其中也包含了对学校、幼儿园的一些特殊要求,例如学校、幼儿园的门必须有防止夹手的防护等。所以,瑞典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质量要求没有专门的法规条例,而是包含在各类相关法规中的。建筑规划局负责制定相关法则和条例。对于学校塑胶跑道的质量监管,与其他建筑的质检一样,需由持有资格证书的工程监理对其进行质量监督。而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则是由专业公司承建的,而非普通的建筑商。按规定,铺设塑胶跑道时,必须按照瑞典田联和国际田联的标准建设并通过这两大机构的检测。同时,瑞典政府出台了《招标法》,公立学校的修建都是公开招标的,对校园安全管理也非常严格。
日本:多采用沙土跑道
日本中小学、甚至大学,很多采用沙土跑道,塑胶跑道数量很少。沙土跑道是一种复合土,使用3种以上的土和沙混合后将土压实而成,既增强了透水性,又維持了适当的弹性。使用这种材质的操场,建设和维护相对于塑胶操场来说成本低很多,但实用性却相当高。而且日本的很多中小学校都有铺设木地板的室内运动场,对于室外运动场的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
日本学校的塑胶跑道数量虽然不多,但政府对塑胶跑道材料的生产还是相当重视,曾相继制定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比如《建筑基准法》《工业标准化法》《毒物及剧物取缔法》《促进特定化学物质对环境排放量的把握及改善相关法律》等。生产商不得随意生产塑胶跑道材料,必须要获得相应的资质,且生产产品的规格也必须十分标准,否则无法在市场上流通。
学校标准化 篇12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
所谓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是指在农村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条件下, 为了更好地集中利用以上诸种资源, 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撤点并校,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学效率的举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
2000年以前,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主要是以乡镇为主, 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大块: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乡镇财政拨款。而实际上, 由于乡镇财政状况普遍很不乐观, 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农村的教育集资。而在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税的废除, 农村教育集资也就自然废止, 农村教育经费随之紧张起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即“新机制”。“新机制”明确免除了农村学生的教科书费用, 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所需资金;西部地区, 由中央和地方按照8∶2比例分担, 中部地区, 中央和地方按照6∶4比例分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也就是“两免一补”政策。随着“新机制”的实施, 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投资和保障机制随之确立, 为广大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县为主”后, 乡镇一级的投资管理权随之被剥夺, 县服务管理的战线随之被拉长, 管理负担随之加重;另一方面, 县级财政很难照顾到“一村一校”办学格局的现实, 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往往是吃财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 如果搞“平均主义”则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价值;如果重点发展某些学校, 则会制度性地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此背景下, 不得不考虑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办事效率, 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2. 教育公平的应然之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一种资源充分供给、公平和优质的教育。[3]教育公平问题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问题。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孩子享受不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没有机会和条件接受优质的教育, 严重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政策, 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亵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苦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4]为此, 在全国范围内, 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别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政府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问题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 而且在地区上也差异巨大。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 省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程度甚至低于省际的均衡程度。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强制性的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的教育, 要确实保障受教育者平等地接受优质的基础性、保障性教育。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首先在县域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缩小差距, 争取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 是落实《规划纲要》之精神所在, 也是各级党和政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 适龄儿童的锐减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到了2000年左右, 农村适龄儿童锐减, 有的村庄一个年级仅仅有3~5名学生。随着适龄儿童的锐减, 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出现了“空壳现象”, “空壳现象”是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适龄儿童的锐减, 使教师的工作量也同时锐减, 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待课”现象, 教师收入也受到影响。因此, 面对生源减少的客观事实, 不得不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4. 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追逐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村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关注。然而, 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严重落后、教学质量的低下等问题, 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择校——将孩子送到城里的优质学校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由此一来, 会带来农村家庭负担加重、孩子远离父母是否适应、城市学校班级容量不断扩大、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与其如此恶性循环, 不如让农村的孩子在当地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因此需要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广大农村孩子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与标准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农村教育的量大面广、点多线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同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 必须有统筹全局的考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地理、地貌和交通状况以及农村教育价值及文化需求, 不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原则, 而应该采取“差异、多元”的标准原则, 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
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力是国家投资办学管理体制的变革, 目的是为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指向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发展不仅包括教学质量的提升, 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工程, 它对人才的培养与影响是终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要, 我们才会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避免只看眼前利益、不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尊重教育规律
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乡土文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集散地”, 通过学校, 会广泛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学校文化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特别是在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认同感等文化根基方面作用巨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 有的农村特色就可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同时也会对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与之相紧密关联的文化根基, 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亦没有强烈的文化归属与文化认同感。
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标准多元”
目前各地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贪图政绩工程, 在布局调整上犯了盲目的“一刀切”、标准单一的错误。学校布局调整的本质是利益调整, 学校撤并标准是布局调整政策的核心要素。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有助于整合社会各方利益, 促进教育有序发展;反之,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必将激化社会矛盾, 阻碍教育健康发展。[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 在布局调整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各地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 综合考虑, 避免简单把“学校规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视为学校撤并的核心指标, 更应该从教育的人文价值上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教育质量、设施状况、学生的上学距离、上学时间、交通便利度、区域文化及民族融合等因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系统过程, 标准单一的学校布局调整, 非但起不到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一些地方的、民族的紧张与冲突, 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对教育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使农村教育、农村社会变得更加凋敝。
4.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保障人民群众“学有所教”, 同时保障教育公平;在满足资源供给和教育公平的基础之上, 提高教育质量, 使受教育者学有所获, 学有所用。[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然之义。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滞后, 农村孩子无法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优质教育的现实, 必须促使我们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办让老百姓满意的优质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该始终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三、反思
1. 利益本位到教育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本质上是利益整合的过程。布局结构调整从经济学上讲, 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 当涉及学校布局调整, 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利益本位应该让渡于教育本位。农村学校的文化传承与承载功能, 农村学校的辐射与影响功能, 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布局调整后面临的上学远、安全心理调适等问题, 都必须在布局调整中涉及, 而不应该以利益本位优先。
2.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充满了利益博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防止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200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再次强调“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简单撤点并校。撤点并校要十分慎重,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防止‘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然而, 尽管国务院和教育部三令五申, 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很多“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的盲目短视行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落后地方的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教育投资的经济压力, 而不得不把经济效益作为学校布局调整首要动力。如此, 为了实现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与调整, 中央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特别是贫困县市的经济压力, 创新机制设计, 为地方的教育投资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国家重点课题“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立项编号:AFA080006。
参考文献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1、5.
[2]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隐患[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4) .
[3][6]徐志勇.公共教育的普惠性与宏观政策取向[J].中国教师, 2008 (3) .
【学校标准化】推荐阅读:
郭村中心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06-28
中学标准化学校07-16
标准化学校验收报告标准08-25
标准化学校汇报材料08-29
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05-26
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10-09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05-17
秦树小学创建标准化学校验收申请报告05-19
水寨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方案06-03
后头中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汇报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