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意识

2024-05-22

标准化意识(共9篇)

标准化意识 篇1

公众标准化意识的增强有助于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 规范市场行为,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建立最佳秩序, 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1]。然而就目前来看, 我国公众标准化意识普遍薄弱, 表现为社会公众标准化意识认知度以及对标准化知识的关注度偏低;中小企业和商贩人群标准化意识淡薄、标准的实施状况差、无标生产经营屡见不鲜等;各级政府对提升公众标准化意识主要停留在书面上, 缺乏系统有效地提升公众标准化意识的路径和方法[2]。

1 公众标准化意识现状分析

1.1 调查问卷分析

课题组在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内分别针对学生、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开展调研, 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90份。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一系列分析, 不难发现公众对日常生活中的标准化了解程度较低, 对标准化的重要性较轻视, 公众标准化意识普遍缺乏。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标准化意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的问卷数据显示, 对标准化非常了解的学生几乎没有, 认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学生高达60%以上。

在职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从在职人员的问卷调查可知, 认为很有必要开设标准化课程的在职人员仅占13.1%, 认为有些必要的占41.5%。由此可见, 在职人员对标准化的重要性随着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增长具有一定的认识。

退休人员对标准化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老一辈人的标准化意识水平。以退休人员为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显示, 对所给标准图标全不认识的退休人员占26.5%。由此可见, 退休人员相比学生、在职人员, 对标准更缺乏了解与认知。

1.2 热点事件中公众标准化认识状况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后, 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在安全背后的“标准”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但从近几年公众对相关事件的反应来看, 其标准化意识及标准化基本知识仍存在不足。如2013年4月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 《京华时报》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 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 双方各执一词, 相关主管部门的解释也显得含糊不清, 引发了公众对饮用水问题的强烈担忧。“标准门”事件的根源在于下级标准在制定安全性指标时与上级标准的处理方式不妥, 未采用“引用标准”方式使下级标准达到“自动更新”的效果, 加上相关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下级标准修订不及时等状况导致最后事件的爆发。

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对公众标准化的认识起到负面作用。如2013年11月1日有媒体曝光称, 统一、康师傅等名牌方便面的油包都含铅、砷、汞等重金属。该消息通过互联网转载引发消费者恐慌。但从权威机构公布的检测数据显示重金属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从中可以看出公众不熟悉食品安全标准的框架与原则, 不熟悉“每日允许摄入量”的概念。类似事件在近几年还有许多, 不排除其中部分事件存在人为利用公众标准化意识不强制造负面效应达到商业竞争目的的现象。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前期对调查问卷及热点标准化事件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公众标准化意识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一性问题, 而是综合系统性难题, 从某个角度而言, 问题发展中涉及标准化涵盖的各方组织、人群和利益方。一方面, 公众本身对标准化意识的主动性关注需加强;另一方面, 外界需要为公众创造氛围使其认识到标准化重要性以及掌握标准化的基本知识, 两者相辅相成。

2.1 公众对标准化知识缺乏主动渴望和学习的意识

在历史长河的积累中, 国人养成了“中庸”的处事方法, 在许多问题上宁可采用定性、含糊的方式加以处理。或者是, 当问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不加以认真关注或者仅仅旁观而已;对于某些事情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往往也是采取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态度, 从众、逃避的心理相对明显。缺乏主动关注标准化知识并从中研究和发现对自己解决问题有利的途径的意识。

2.2 社会为公众创造的标准化氛围仍显不足

与国外相比, 标准化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较为不系统。从幼儿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这个过程中缺乏连贯性地输入标准化理念[3], 加上近几年社会上某些企业和商家道德滑坡使得类似“食品安全”的问题频频发生。同时, 政府部门推广标准化工作的途径单一, 主要以搭建标准化信息平台、在个别主要节日举办活动等形式。标准化信息平台的主要特征是提供专业的标准文献阅览, 为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服务。相对普通公众而言, 专业标准的可阅读性较差, 难以引起公众的关注。

2.3 新闻从业者的公正性影响到标准化意识的普及

从近几年大量的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 有部分新闻从业者片面追求报道的点击率而忽视事件本身的内容, 甚至夸大、歪曲事实迎合部分公众的阅读快感。比如:2008年“馒头国家标准”的新闻报道, 称标准中规定馒头“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 引起公众对标准化的质疑和鄙视, 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尽管国家主管部门及时辟谣, 但直至今日, 仍有不熟悉情况的公众以此为例抨击我国标准化工作。

3 提升路径建议与实施

基于上文有关公众标准化意识的现状和原因, 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查阅与意见征求, 对不同人群的公众标准化意识提升路径进行思考与研究, 结合每类人群的特点, 构建各自的路径建议, 并在下沙地区内予以实践。

3.1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相对而言, 具有知识体系较为完善、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自我判别能力急需引导等特点。同时基于网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题组建议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对其加强标准化意识培养。

基于以上特点, 并结合中国计量学院作为全国“标准化工程”专业唯一承担院校的现实, 课题组提出以下路径。首先, 通过实地走访学生, 与其讲解与标准有关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传授日常生活中选用符合标准的物品的技巧。其次, 在校园范围内摆设宣传点, 发放标准化知识宣传册, 提供标准化相关信息的免费咨询。第三,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制作幽默生动的标准化知识宣传海报, 并邀请各大高校好友参加标准化宣传视频的录制, 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第四, 在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活动, 活动形式包括广播朗读标准日宣传稿、有奖问答游戏、标准日签名活动等。

3.2 企业职员

企业职员是社会工作人群中的主力, 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接受能力, 对标准化有效性的认可性较强;同时, 其工作环境或职位身份要求其按既定的某些标准或规章制度行事。在具体实施标准过程中, 企业职员是能感受到具体标准是否可行、操作性是否便捷的主要人群, 也是对其所在领域现有标准是否存在问题能提出相对较为专业意见的人群[4]。但是, 其工作环境或职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上级或企业主的影响而困扰标准化的推广。

课题组根据自身条件针对通信服务行业职员展开研究。我国对于通信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其中如客服人员的标准化意识程度与客户满意度、行业整体形象间存在连锁反应。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服务人员面对面座谈, 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 普及标准化知识,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二是在移动营业厅内分发传单并宣传通信服务标准化;三是通过拨打客服热线与客服人员进行沟通, 沟通中谈及标准, 无形中向其推广标准化。

3.3 连锁经营者

连锁经营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具备可批量性复制性, 标准化是复制的必要前提;连锁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关系到其服务质量、门店业绩, 甚至是品牌的存亡[5]。课题组对众多的连锁店进行分析, 进而挑选出美誉度、标准化程度具备一定基础的连锁店铺。该类店铺对标准化的重要性已经有基本的了解, 更愿意配合课题的研究实践, 并由此提高其自身的标准化意识。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向连锁店店主发放自制的标准化宣传小册子;第二, 与连锁店经营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进行标准化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探讨, 将成员的理论知识与经营者的实际经验融合起来, 解决具体问题;第三, 鼓励经营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进一步整合标准化信息, 向其客户推广其标准化流程和服务, 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3.4 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群体, 尤其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广, 该类人群将进一步扩张。同时, 该类人群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细节, 包括每日餐饮、常见生活用品等。同时, 该类人群的另外特征是年纪较大、赋闲在家或照顾孙辈、信息渠道较为单一、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利益。

课题组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了以下路径:第一, 在社区进出口等明显位置悬挂“标准化进社区”的横幅, 吸引其注意力;第二, 在社区广场或人流聚集地发放标准化宣传图册, 主要内容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产品, 指导居民正确选取符合标准化的产品,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标准化宣传。第三, 围绕近年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热点事件,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释事件的由来、发展和结局, 重点解释标准化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4 结语

由于受思想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公众标准化意识明显滞后于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升公众标准化意识是一项基础、系统的工程, 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长期的投入。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拟针对高校学生举办“标准化杯”调研大赛, 旨在使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 不断提升自己的标准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国靖.唤醒全民的标准化意识[J].上海标准化, 2004, (10) :33-35

[2]李书环, 李艳聪.标准化与标准化意识教育[D].天津:天津农学院农工系, 2002:977-978.

[3]杨浪萍.论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标准化意识[J].交通标准化, 2000, (2) :30-32.

[4]李蔚苹.厦工:加强标准化意识提升企业产品技术水平[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9, (12) :21-24.

[5]王理.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质量·监理·名牌, 2006, (5) :56-59.

标准化意识 篇2

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广大团员中树立起“我是团员我光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社区团组织要切实建立规范的活动制度,把每年的“三五”、“五四”、“七一”、“十一”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首先确定为团日活动时间,保证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集中的团日教育活动。每次团日活动要有一个鲜明主题,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团员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过组织生活和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服务性、公益性活动。如“五四”期间可确定为“新团员入团集体宣誓、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的“宣誓日”,“七一”期间为“我是后备军,党在我心中”的党性教育日,“”期间为“我为祖国做贡献”的“公益活动日”,“春节”期间为团员大会、团员评议、团籍注册的“评议注册日”,等等。其中,新团员入团集体宣誓、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团员评议、团籍注册是一种制度要求,必须每年固定下来。健全和规范团员教育管理机制。各级团组织要将团员意识教育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团员大会、支委会、团小组会、团员评议、团籍注册、团课(即“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和团员证管理、团费收缴等制度,明确团员在每项制度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特别要认真规范团员教育评议制度,按学习教育、个人总结、民主评议、团籍注册等步骤进行。通过对广大团员进行正面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使之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认识理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明确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通过团员个人思想总结,召开团的民主生活会进行群众评议,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团员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通过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团员争当先进,发挥模范作用。要按时组织团员过组织生活,加强团员间的交流,广泛听取团员对团组织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在团组织中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要规范团员入团、离团仪式,把好团员队伍的入口关和出口关,切实做好中学生团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活动,使团员组织关系回家,及时使团员在新家中发挥作用。

团组织要结合各自实际,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丰富团员组织生活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员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通过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倡导学生团员不断发扬奉献精神,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在少先队组织中广泛开展入团前教育活动,增强适龄少先队员对共青团的认同感;社区团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青少年维权活动,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标准化意识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创新意识;教育观念;师生关系;评价观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55-02

创新意识是指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实行创新教育,对教师来说,从知识储备、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启发、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教育,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充分发现问题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创新意识,要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有的教师说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的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发表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把学生看成过去的那种“徒弟”,要创设民主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相信学生,大胆让学生质疑。有的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这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针对自己的不足,勇于冲破障碍,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和学生共同研究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之中,做学习的主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课堂上要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的争论中体验到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教学的美感。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合作互动式为主。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以合作为基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急于去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知识,学会创新。

三、树立新型的评价观,促进创新教育

目前,教学安排和考试评价过多地考虑了那些容易用纸笔测验的知识与技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应结合平时的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和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创新学习。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要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再想一想,即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分层次评价,注重因人施评,从实际出发,分层要求,既负责评价,又负责指导,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教师要注意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得到进步。可以进行小组评比,奖励小红花、小五星等方式激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新。

标准化意识 篇4

2001 年7 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颁布至2011 年3 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修订稿) 》 ( 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发行,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经历了诞生、推行、修订、再推行的过程, 此次的数学课程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极大关注。在此过程中, 许多关于新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了解和使用仍停留在表面阶段, 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1]; 对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 但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较差[2]; 并且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脑子里充斥的仍然是教学意识, 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专家、行政部门设计课程, 教师执行课程”的阶段。在谈及新课程时, 他们只谈新教材, 聚焦在处理教材的方式方法上; 提及课标时, 他们也只是局限于教材范畴, 谈论教材哪个部分符合课标, 哪个部分超标, 哪个部分更为重要或次要[3], 大多教师还是停留在用教材的层面, 教材至上, 将更多的焦点放在了教材上,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薄弱。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推行过程中, 数学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使用者, 也应该是课程标准的参与者, 数学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标准意识直接关系着具体实施状况与课程改革的进展程度, 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课程标准描述的是一种国家层面规定的学生在不同学段、学科领域获得成绩的预设, 是国家对当前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学科领域三方面关系平衡组织后所产生的一种结果[4]。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均源于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价方案的制定也可参照课程标准。因此, 数学教师是否具备课程标准意识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也决定着数学课程标准能否有效地融入一线数学教学实际之中, 达成数学课程改革的初衷。

一、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概念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是在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 数学教师自身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的一种深刻理解, 并将其内化为行动, 是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知及自身践行的综合。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从理论到实践知行合一的过程。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课程标准意识是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学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情感和意志力的综合表现。数学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课程标准意识, 就能及时反思自己的知识架构, 修正自己的学养结构, 加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深度和实践力度, 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能力。

二、强化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途径

1. 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主动认识与探究, 是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

数学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是以其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主动认识与探究为前提的, 它取决于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这种理解与把握建立在数学教师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为什么推行数学课程改革颁布《数学课程标准》。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陈旧的知识和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数学的教育, 如何通过学校数学教育的改革使未来的社会劳动力获得必要的、基本的科学文化, 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 而我国长久以来的“双基”教育是强项, 如何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数学教师如果还停留在自己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简单甚至偏颇的理解之中, 不能与时俱进深入认识到我国进行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就难以形成自觉的课程标准意识。二是对《数学课程标准》目标、内容及实施过程的意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表现为教师对课程标准内容的分析、转化、综合、应用和评价[5]。教师要经历分析课程内容、转化教学问题、综合教学实践、应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效果等阶段, 才能有效把握和体会2011 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涉及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 个领域、3 个学段的具体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设置本意。通过自身的教学体验, 融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主动探究, 才能实现创造性地将《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根据课程标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科学意识。

2. 对《数学课程标准》产生积极实践的意愿, 是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生成的基础

不管多么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 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去主动地使用它, 那么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是怎么也生成不了的。课程标准最终的实现要靠一线数学教学实践,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有抛开课程标准的要求, 按照自己的经验及教材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不利于数学课程改革, 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使数学课程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数学教师不能产生积极主动使用课程标准的意愿, 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开展数学教学, 那么进行再多次的课程改革, 开展再多遍的教学实验, 研制再多套的课程方案, 最终都不会实现课程标准的初衷。

数学教师使用课程标准的意愿是隐藏在自身教学的潜意识之中的, 它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产生的“我要在教学中做什么、如何做、做了对我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认知的基础上, 是一种积极的、内在的教学体验与追求, 通过这种体验和追求, 遵循课程标准指定的方向, 寻求主动教学、教研、教改的动力, 无论这种动力多么隐晦和掩蔽, 都会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 促使其产生“生成课程标准意识”的强烈愿望。

3. 对教学行为能够进行自觉的调适以及创新应用, 是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生成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生成表现在能够自觉调适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之能够契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称, 可以将它理解为教学实践中的标志性行动。课程标准意识的形成隐含在教师教学行为的点滴之中,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推行过程中, 许多教师对其发出了诸多的质疑。如“数学课程内容太多, 课时太少上不完”“数学课程内容太散, 上课时难以把握”, 并且“在数学课的活动增加了, 而如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这些问题困扰着数学教师, 使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感到难以适存。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生成过程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从了解到认同再到内化为自学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确定了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总原则和目标, 某种程度上将使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更为丰富, 教学方式更为多样, 也将促进更大程度上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三、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评价

一个数学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程度如何, 如何来衡量,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进行评价。

1. 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目标、内容的了解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评价的第一个方面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的了解, 它是数学教师具备课程标准意识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了解、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其对数学教学进行指导。就像我们要熟练使用一种工具, 首先要对这种工具的各种性能有准确的认识和了解, 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更好地使用它。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可以通过问卷及访谈, 对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了解程度得到较为准确的掌握。

2. 能否运用数学课程标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对数学课程标准性质、目标和内容了解的程度上, 可以通过对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来对数学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 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的了解是判断数学教师具备课程标准意识的基本条件, 数学教师只有能够正确运用数学课程标准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教材内容多, 课时不够”“数学活动难以组织, 不好驾驭”“对学生到底如何评价才能更全面”“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才能更好地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如何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等, 才能说明数学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真正形成了。

3. 能否针对地区和个体差异对《数学课程标准》完善和数学教材的进一步修订提出意见

数学教师在使用《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根据课程标准指导自己教学的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数学教师在与课程标准实践对话中, 会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再思考, 会对数学教材进行再加工。因此, 对《数学课程标准》完善和数学教材的进一步修订提出意见是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生成的体现, 是衡量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语

数学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数学的学习过程应不拘泥于教材或者课堂, 而应该在学生的整个生活当中。要想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数学教师必须内化数学课程标准意识, 并且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只有确立了课程标准的整体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目标意识和反思意识, 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真正地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吕世虎, 江懿, 李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从甘肃省教师视角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5) .

[2]吕世虎, 杨琪.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 (6) .

[3]滕义和.数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亟待提升——由一节公开课的评议引发的思考[J].福建教育, 2014, (1) .

[4]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5]杨晓.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内涵、生成与评价[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25 (6)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标准化意识 篇5

从规划标准意识三方面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总结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与成因,提出从规划标准意识三方面来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即合理规划、明确标准和提高农民意识.强调在农村规划中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村建设.

作 者:梅桂友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北京,100107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6(6)分类号:X5关键词:新农村 环境污染 对策

标准化意识 篇6

【关键词】 思想意识 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7-01

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的教改精神。但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变革,而且带来了争议和探索,更带来了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新动力。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高效的?在实践中,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理念,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呢?我认为

一、数学思想意识

数学思想意识,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意识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意识,含有传统数学思想意识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过数学思想意识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意识,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在小学数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意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同时,也能为初中数学思想意识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意识主要有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演绎推理思想、变换思想、统计与概率思想等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中所涉及的表现为一种知识或表现为一种能力的内容的学习,都有相应的数学思想意识来统领。

二、数学思想意识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意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思想意识的重要性。

突出数学思想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统领地位,也就是将真正的数学思想意识真实地呈现给儿童,需要为数学思想意识找到得以有效展开的渠道或载体。其中,一个有效的逻辑路径就是对数学家的精神进行还原,即追寻数学家的精神踪迹,让儿童真正经历数学化和数学再创造的过程。

对儿童的一生来说,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数学的文化历史却会以其看不见的神奇力量默默地伴随他们一生。数学史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高斯在少年时做一道算术题:1+2+3+4+……+97+98+99+100=?高斯迅速算出了正确结果等于5050。相信没有哪位小学数学教师不向学生讲这个故事。

高斯在做这道题时体现了高斯精妙的数学思维:思维的变通性——追求算法简单;思维的直觉性——数字内在和谐;思维的概括性——寻找普遍规律。体现了高斯精妙的运算技巧:创造性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实现加法向乘法转化。然而,从数学的观念和意识上看,这里蕴含了高斯对数学的序的概念以及对称与守恒特征的一种审美直觉和深刻理解,也反映出高斯面对看似复杂繁琐的数学问题所表现的坚定信念和创造欲望。

通过对高斯的解题过程,儿童不仅可以完整而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的数学内涵,而且也能充分领会数学思想意识的价值——信念、兴趣、情感、审美等。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

第一、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放眼长远,注重长效。长远是就目标而言。无论一个人长大以后在不在数学领域内学习或工作,通过数学学习习得的解决问题策略、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及运用工具的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适当调整教材知识呈现方式。有时候,教材中的情境不足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或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则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满足相应的教学需求。例如,乘法分配率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材希望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利用乘法分配律。但实施过后,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用字母表示的方式替代了这个情境。

第三、注重对儿童进行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数学文化不能只是学生课堂上的花絮,也不能仅仅是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要使数学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载体,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创造的一种途径。为让儿童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小学数学教育的第一意蕴应该回归原点——对儿童进行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数学文化品格首先是对数学的好奇心、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牢固的数学信念,这是学习数学和创造数学的原动力。

标准化意识 篇7

近几年, 生产企业的各类事故和其他社会重大事故此起彼伏、时有发生, 如航空罹难、海上沉船、矿山爆炸、火灾及交通事故等, 特别是以煤矿为代表的矿山垮塌、瓦斯爆炸、井下透水等重大、特大恶性事故屡有发生,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也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不良的国际影响,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 安全生产是当前乃至今后都要长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安全工作的效果如何, 很关健的一个因素在于如何来开展安全监管。对此从强化人本意识和建立质量标准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1 强化人本意识搞好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坚持和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人入手, 充分提高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 坚持正确的观念引导, 把灌输安全思想, 增强安全意识, 形成良好氛围作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要务

安全管理是一项面向人和以人为管理对象的群众性工作, 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就安全管理工作而言, 它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如果仅仅是要求和强调领导安全管理部门按照上级的精神去抓贯彻、抓落实, 纵有三头六臂, 也不可能做好安全工作。为此, 只有将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意识深深根植于群众之中, 安全工作才有基础。为此,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横幅、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思想, 使广大群众、各级领导在安全管理思想上认识一致, 产生“同频同振”, 克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无关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就是幸福”的观念, 从而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处处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 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注意安全, 个个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1.2 坚持系统的理论教育, 把传授安全知识, 减少愚昧无知, 提高安全系数作为安全工作的基础工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安全管理领域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设备越来越多, 技术专业性越来越强, 操作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不具备相关的安全专业知识, 就很难确保安全。为此, 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技术的传授, 通过岗前培训、在岗轮训、经验交流、事故分析等多种形式, 使全体人员清楚地知道本单位或部门安全工作的重点, 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熟悉事故防患措施和预案。同时, 要根据不同人员的思想、心理特征,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设备技术状态和不同任务适时提出相应要求和预案, 争取防范工作的提早性和主动性。

1.3 坚持管理重心下移, 把建立以人为本的透明管理模式和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作为安全管理的实现途径

管理学的“透明”管理, 要求企业的每一个基层作业人员, 对自己的职责、安全的要求、作业的流程、考核的标准一清二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每一个作业人员, 每一个生产现场的过程管理一清二楚;各级领导对本单位、本部门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重点、难点一清二楚。我们的安全管理不能总停留在制定办法, 制定文件, 然后去考核去奖罚这个环节。一定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到一线, 要善于把管理者的管理思路、管理意图和管理方法以及要求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上, 使每个作业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 明确岗位责任, 明确操作方法、考核标准和后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年一贯坚持的管理人员下基层到一线实施安全监管的根据所在, 原因所在。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 就是要把安全管理放到基层去, 放到一线去, 就是要让管理人员到一线去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去实实在在地感知安全管理工作的内涵, 用心去指导、提升基层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在知识更新速度、产品换代间隔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 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比如, 过去的安全保护规程, 对现在的综合安全系统就不完全适用。我们必须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技术的变化, 人员的变化去总结、提炼适应我们当代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制度、新体制, 以使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始终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要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强化人本意识的同时, 也必须建立质量标准并形成安全监管质量标准化体系。

2 建立质量标准, 推进安监工作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有质量标准, 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 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也不例外, 也应该建立质量标准并形成安全监管质量标准化体系使安全监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 进而促进“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问题的早日解决。

建立安全监管质量标准化体系, 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 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 解决关键问题:

2.1 注意解决安全工作法律体系内部不和谐问题。

安全工作法律体系内部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一是法律法规规定互相矛盾, 不同法律之间规定不一致, 下位法与上位法矛盾。二是法律规定概念不明确, 站在不同角度, 理解不同, 给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如:综合监管、行业监管, 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等。三是法律规定不全面、不具体、操作性不够强, 有些需要做出规定的事项没有规定。如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到医疗机构调阅伤亡人员病例、诊断等材料, 医疗机构以安全监管机构无权调阅为由不予配合等, 这样的问题在法律中应做出明确规定。

2.2 注意解决安全工作执法规范建设滞后的问题。

一方面要及时建立修订国家安全工作各项标准, 使安全监管具体工作能够依据国家标准来进行。国家标准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执法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家安全工作方面的标准也应及时修订和发布新标准不断充实和完善标准内容, 以适应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内部运转各项工作制度标准, 使安全监管组织体系能够运转协调、灵活高效、最大化发挥职能作用。

2.3 注意解决安全监管工作执法监督不到位问题。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行政处罚执行不到位, 权钱交易, 腐败等等问题的存在,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执法监督不够, 在安全监管工作中, 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此, 一方面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成立专司执法监督的安全监管内部独立的执法监督部门, 强化部门内部和上级机关的监督。另一方面, 要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政府法制机构定期监督检查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工作的制度, 及时检查并采取对外公布或通报检查情况的形式, 加大纠正问题的力度。

总之, 安全生产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 是我们安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抓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必须建立安全监管工作质量标准化体系, 加强安全工作的宏观管理目标在微观层面的落实和实现, 切实地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摘要:安全生产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 是我们安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标准化意识 篇8

一、新课标对“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目标提出的层次性要求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方面下的第三个下位目标。在义务教育各阶段, 课程标准对该目标在不同学习水平中的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行为表述、评价要点及评价方法各水平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见表1) 。

二、“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目标的含义和内容

在体育学习中, 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并不抽象, 需要与人合作, 并在集体活动中形成。体育活动项目既包括集体性项目 (如篮球、足球等) , 也包括个体性项目。集体性项目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团结协作, 自然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个体性项目 (如短跑、长跑、游泳等) 则需要通过体育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如, 在进行短跑练习时, 如果分组进行接力跑比赛, 就会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水平一阶段, 课程标准中关于“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下位目标是“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因此, 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经常通过新的分组或人员组合, 来让学生与新伙伴 (包括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等) 一起进行练习或游戏活动, 提高学生适应新的合作环境的能力。尤其是孤僻和胆小的学生更应给予鼓励和关心, 促使他们能够“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

在水平二阶段, 课程标准中关于“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下位目标是“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性的练习活动和游戏活动, 并乐于与同伴简单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分享合作性练习的快乐。

在水平三阶段, 课程标准中关于“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下位目标是“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努力为实现团队的目标做出贡献。

在水平四阶段, 课程标准中关于“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下位目标是“树立集体荣誉感”。这包含了“服从集体的目标”和“有集体荣誉感”两个方面。首先, 和集体拥有共同的目标是一个人集体精神和集体行为的先决性条件。每个人都应与身边的集体共同拥有目标, 否则就不能称自己是那个集体的一员 (见图1) 。图中的大圈代表集体的目标, 大圈上套着的小圈代表每个成员的目标, 成员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重合得越多, 这个成员的集体精神也就越强;相反, 如果成员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重合得少, 那么这个成员的集体精神也就弱;如果成员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没有重合, 那么这个人就不是集体的成员, 与集体无关;当然也不太可能有完全与集体目标一模一样的个人目标。因此, 要尽可能多地和集体共同拥有目标, 而当自己的目标和集体的目标发生冲突时, 则应去努力“服从集体的目标”。

其次, 集体荣誉感也是集体精神的重要体现, 是一个很外露的展现。集体荣誉感也称“我们的意识”和“士气”, 其实“集体荣誉感”、“我们的意识”和“士气”的最根本内核是自尊和自爱。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尊自爱, 他就会热爱自己的集体, 就会很容易和这个集体拥有“我们的意识”。如, 一个人在外人面前会表现出很自然地爱家乡、爱亲人、爱自己的乡土文化, 以及爱祖国的情感。但是, 在没有外人或外人存在不明显时, 也能表现出“集体荣誉感”、“我们的意识”和“士气”, 就非常不容易。这需要更深层的对集体力量的理解, 对集体的真心热爱以及对公与私之间矛盾的正确认识, 还有对私利的勇敢舍弃。于是, 这种理解、热爱、认识和舍弃就成为集体荣誉感的内核。

三、“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教学方略思考

无论是培养“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还是重点培养更为具体的“共同的目标”、“集体荣誉感”, 都应该将其培养的方略重点放在对“公与私”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知上, 而在体育教学中更要以后者为重点。

和集体共同拥有目标, 为完成集体的目标而放弃自己的利益, 这叫做“公”, 相反则叫做“私”。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从理性上明白“公”和“私”的界限、“公”和“私”的大小、“公”和“私”的先后、“公”和“私”的轻重等道理。但这还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生动地感受到什么是“公”和“私”, 以及“公”和“私”的大小、“公”和“私”的先后、“公”和“私”的轻重, 而学生对这几方面的感受往往不太真切, 尤其是细微之处。

在体育教学中, 有许多“公”和“私”的场景, 也有许多“公”和“私”的冲突, 还有许多“公”和“私”冲突后的效果和情境, 这些能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什么是“公”和“私”的关系、大小、先后和轻重的教材 (见表2) 。

四、“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水平三:校园定向越野

2.教学目标:学习如何看地图以及考查对已学相关知识的灵活利用情况;发现自己与同伴的能力差异, 发展身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全体学生能够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完成校园定向越野全过程, 体验运动快乐, 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步骤

(1) 分组学习地图与探讨行进路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5组, 抽取各组的地图, 在教师宣布比赛开始时, 各组一起看图讨论行进路线。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活动的目的与方法。

(2) 按照本组地图所示内容完成任务:各组按照抽取的地图, 在规定场地内按顺序回答问题并完成打点, 并最终完成本组引导的任务, 以每组最后一名队员到达终点的成绩为最终成绩。在活动中各小组要正确判断方向, 发挥团结合作精神, 注意安全。

(3) 任务结束后师生分别综合评价:针对观看地图、路线选择、角色分配、分工协作等主题, 学生积极发言, 客观评价本组的综合表现以及自己的学习得失。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 综合评判学生的表现。

4.案例评析:本案例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目的, 以校园定向游戏为主线, 以小组合作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 在游戏中渗入大量的体育运动相关知识,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力求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收获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标准化意识 篇9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了《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并于2008年11月与欧洲外贸协会签订合作协议,首次实现了国内与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间的互认。

本文作者是参与起草CSC9000T标准及推动互认工作的主要成员,对中国企业目前在企业社会责任进程中存在的自主性差、迷信国外私营社会责任标准与实施机制有着深刻的认识。本文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的多元化与地方化,呼吁中国企业强化“当地所有权”意识,以创新思维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实施机制建设,对于当今中国CSR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如今,社会责任已然成为中国商业语言中出场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愈来愈明显而紧迫:社会责任对于作为一个整体而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界而言最核心的启示是什么?

反观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多数仍然停留在被动、分散、跟风而为的层面,少有企业探讨主动的、体系化的、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经营战略的社会责任战略与行动。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光谱中那些较为耀眼的光华背后,我们却总能看到外来机构、标准和机制(倡议)的推手。如果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的业务拓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认可软实力及责任竞争力是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不可舍弃的半壁江山,那么中国自主性的社会责任标准与实施机制的培育和推广就已是当务之急。

国际化标准不是国际标准

在讨论自主性的或自有社会责任标准与实施机制(倡议)之前,有必要划分一组意义重大的概念: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和国际化标准(Internationalized Standards)。

在标准领域,前者是一个常见的术语,但同时也是一个经常被有意无意误用的术语。从渊源来看,国际标准与国际习惯一样是一个公法层面的概念,是指由获得世界各国或地区政府授权或认可,或由各国政府、官方机构或国家专业机构参与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其效力依据实际上是体现为政府认可行为的公共权力和国际社会达成一致的集体意志,例如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等都负有在其专业领域内制定国际标准和标准性规范的职责。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组织上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它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所以ISO标准的效力依据仍然是公共权力。

就社会责任标准而言,能够制定被世界各国或地区政府所普遍认可并具有一体适用性的国际标准的国际组织应仅有两类:国际标准化组织(例如ISO14000标准序列以及制定中的ISO26000标准序列)以及联合国及其相关的附属机构和专门机构(例如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和规范)。

在这两个体系之外,社会责任领域内还存在一部分由国外非政府组织或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但由于其适用超越了制定该标准的组织所在国家的范围,因而具有了国际性的影响,例如SA8000、WRAP、EICC、AA1000等标准。这些标准和机制一般由发达国家的私营机构研发并掌控,但并非一般所称的国际标准。

然而,如果我们回顾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却不难发现:至今许多国内外媒体、社会机构以及学者仍将其称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这使得很多企业将这些标准与ISO9000等标准等量齐观,其结果之一就是国内企业纷纷斥巨资寻求相关标准的被动认证,而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意识到自身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体,从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建设方面的主动行动和机制创新。

中国企业迷信国外私营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令人担忧

由于自主标准和实施机制的缺乏,中国过去十几年规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其实一直由国外私营标准或机制所主导。最近看到某国外标准机构的评论认为中国业界参与国际化社会责任标准和倡议的程度不深,故而建议中国企业应更为积极,中国政府应大力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参与和适用这些标准与机制进行引导,此论不禁令人愕然。

在此仅举一例还原事实,根据美国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的统计,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的1835家工厂获得了SA8000认证,其中中国工厂共218家,约占总数的12%,仅次于意大利和印度位居第三;从规模来看,这些获得认证的中国工厂共雇用约20万工人,占所有获得认证的工厂工人总数的20%,仅次于印度位列第二(资料来源:社会责任认证服务(SAAS)网站)。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与经合组织(OECD)的划分,现存私营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主要分为企业行为守则、多利益相关方倡议、标准认证与标签、模范准则、行业倡议以及社会责任投资机制等七类。由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从最初开始就在机制上严重依赖国外商业伙伴的推动或国外标准和实施机制的牵引,使得企业成为了国外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所追逐的客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也单纯表现为企业和相关机构的直线关系,所以虽然很多企业可能获得了诸多认证或引用了有关标准,但却很少主动提出自身的社会责任行为准则或者动员各方建立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机制;企业主动行为和积极参与的缺失进而打压了相关国内标准机构和行业组织制定、推广行业模范准则和集体倡议的动力与空间——而这一切都不是培植社会责任投资的好土壤。虽然中国自主性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的缓慢发展有着多种原因,但中国企业对国外标准和机制的迷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强化“当地所有权”意识,以创新思维参与标准和机制建设

企业在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建设中惟一能使当地企业从客体变为主体的途径就是实现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的“当地所有权”(local ownership)。

根据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2005年发表的报告《非同寻常的商业》,当地所有权是至少以下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一,标准、机制或合作关系的既定受益者就其设计、实施和独立评价具有实质影响力;第二,扎根于相关国家或地区并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参与者实施这些机制,也即企业以不同方式参与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的创设、维持和改进。

这一报告还指出,合作关系的持续性和影响力也取决于这一合作关系体现当地所有权的程度。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在2003年发布的题为《强化全球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的报告中就已经特别强调需要“当地所有权”以及“协作性的、国家特有的、行业特有的多利益相关方倡议机制”,并认为“任何及所有倡议机制向‘当地所有权的进化是这些机制在长期上取得成功的本质要求”。可见,“当地所有权”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当地参与者的投入程度,克服地方性的困难并促进标准和机制的自我完善。

所以,脱离当地现实的“拿来主义”和“送来主义”都不是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的可持续的策略,只有扎根于当地土壤且由当地人参与栽培的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才会茁壮成长并长期开花结果。当然,当地所有权要求具有创新思维以同时确保社会责任价值与规范的协调性和解决方案的灵活性。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应当“遵守所在国法律和国际通行的商业习惯,完善经营模式”。可见,就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的实体规范而言,企业应予遵循的两类标准就是:被所在国接受的体现为国际标准的通行的“商业习惯”,以及所在国的国内法律;在社会责任执行机制方面,当地所有权要求企业创新思路以建立符合前述社会责任实体规范和当地实际的完善的经营模式,包括健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和富有创造力的、以企业公民身份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的参与机制。

责任竞争力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

正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先生所言,“责任竞争力融合了前瞻性的企业战略、创新性的公共政策以及投入而活跃的公民社会。这是指创造新一代的赢利产品,以及由支持各个社会广泛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目标的规范所支撑的商业模式。”

所以,走向和正要走向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在遵守当地法律之外带给当地社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以同时保障产品的赢利和当地社会与环境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企业创新地探索出符合当地所有权精神的社会责任战略和社会责任标准与实施机制,而不能继续盲从所谓的国际化标准和模式。

就责任竞争力而言,标准的多元化和地方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当地竞争优势的发挥,同时衡量实体规范的普遍适用性。以ISO26000为象征的社会责任标准间的融合、吸收与一体化也是标准与机制发展的另一趋势,但这应建立在充分的多元化和地方化基础之上。

同时,近几年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中国的企业、行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响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建设和机制创新。

例如2007年和2008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发布其《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以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构建和绩效衡量。2008年初,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同中国煤炭、机械、钢铁、石化、轻工、电力、矿业等11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以指导国内工业企业和行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工作。同期,国资委也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出了规范界定和机制建议。尤其是,该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学习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这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和国家的国际责任竞争力至为重要。

此外,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基于法律和国际公约以及当地现实的地方性社会责任标准或倡议,例如《无锡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和《常州企业社会责任》等。而2009年1月1日起在上海实施的编号为DB31/421-2008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则是我国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省级标准。

CSC9000T:自主标准国际化的首次尝试

2005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了《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和推广的标准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同时它也第一次使国际社会注意到了中国培育自主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构建责任竞争力方面的努力。

例如,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07年第一期《可持续发展创新简报》就指出,“中国正积极做出努力使国家成为标准制定者,而不仅仅是对其他方面发展出来的标准的‘采用者。CSC9000T就是一个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制定出的纺织行业标准。它基于中国法律法规,为有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了一种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CSC9000T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始迈向国际化的社会责任标准和实施机制。2008年11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欧洲外贸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意共同采用CSC9000T与BSCI两个体系,通过交叉评估使用工具与工作实践,以达到CSC9000T与BSCI体系间的互认。”

这意味着适用CSC9000T的中国企业无须进行BSCI认证即可获得认可BSCI体系的欧洲采购商和零售商对其社会责任绩效的认可,大大便利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拓展。

见证了这一协议签署的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执行主任Georg Kell先生认为这一合作计划是“工业化国家的零售商与其供应商在社会责任合作领域的杰出典范”。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正积极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的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倡议)进行接触,以建立类似的合作机制,促进CSC9000T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上更广泛的认可和适用。

上一篇: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下一篇:房地产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