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理论

2024-06-19

标准化理论(共12篇)

标准化理论 篇1

标准化的本质形式是统一,而且是尺度上的统一。事物的标准化是以事物的统一化或一致化来认定的,统一化是标准化的本质关系,是确认标准化

的根本依据。事物的统一有量化关系的统一,也有非量化的形式关系的统一。

在实际中,除了尺度统一外,还有相似统一的现实和需求。相似统一是一种形式或形状关系的统一,是对形式关系按比例缩放的统一。当我们看到一系列相似关系时,会自然地与标准化关系相关联,或者说,某种标准化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于这种状态,作者把这种相似统一化命名为相似标准化,由此建立标准化的又一个新概念。相似标准化与分形有许多共同的属性,在分形数学的启示下,作者将相似标准化的概念与分形相关联,并借鉴分形理论研究,建立了相似标准化的类型和理论关系。本文研究和讨论了相似标准化的应用方法,为相似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1 分形的概念

美国数学家曼德勃罗(B.B.Mandelbrot)于1975年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首次提出“分形”一词,并于1977年创立了分形几何,提供了研究不规则几何对象的思想、方法和技巧。

分形有两个关系的定义,定义1:“以非整数维形式充填空间的形态特征”。定义2:“分数维是大于拓扑维的几何性质”。由分形的定义可看出,分形是一种非整数维的形态。

分形的一个重要关系是自相似。自相似是总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间结构或性质的相似性,或局部体现整体的特征的现象。自相似性既有空间的自相似,也有时间的自相似,是系统的某类结构或过程的特征在空间尺度或时间尺度都是相似的。

分形几何反映了某些自然规律的关系和可用于表达某些关系,分形几何在物理和信号处理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分形的形式相似性使你不自觉地联想到它与标准化存在某些关系,吸引你去探索它的标准化属性。

2 相似标准化的概念和理论

相似标准化是一种形式统一,不是完全统一。相似标准化的概念为:“在一定的时域和空域中,按形式关系约定实现形式统一化的状态。”相似统一可以存在于时域中、空域中和时空域中。相似标准化的统一目标是“形式关系约定”,这个约定是形式的或形状的,是非等值约定,是成比例约定。

相似标准化的数学模型为:

式(1)中:f为图形表达函数;r为图形函数的自变量;k为图形的缩放比例系数;α为分维数。相似标准化的数学模型反映的是变量按某比例缩放的函数值等于函数按某比例的缩放值。式(1)表达的是图形相似性的关系,是对各维形状关系缩放的表达。

相似标准化有一维相似标准化、二维相似标准化、三维相似标准化、高维相似标准化等。相似标准化表达相似性的维度可以是几何关系的维度,如线、面、体等,也可以是特征关系的维度,如第一种性能关系、第二种性能关系、第三种性能关系、第四种性能关系等。对于几何相似标准化关系:一维相似可以是直径相等和性能相同的不同长度线段或实体,这些线可以是几何线、自然纤维纺线、合成纤维线、金属线等,实体可以是材料、直径、螺纹形式、螺头相同的螺栓或螺钉等;二维相似可以是平面形状或平面图案的相似,如正方形、三角形、棱形等;三维相似可以是体形状或体结构的相似,如立方体、球体、三角体、产品结构体、雕塑体等。对于实物对象,特征关系的维度或性能的维度通常是关联着几何关系或结构关系的,即使是一维性能,它的相似变化将带动实物对象几何形状或结构关系的相似变化。例如:某种类型的钻床,其能加工的最大直径形成了系列钻床,系列各钻床只是在加工直径上和功率上不同,钻床的整个设计结构关系没有必要改变,因此,钻床的直径系列是形状和结构关系相似的系列,其相似性如图1所示。相似标准化相似对象间的变化差异可以有等差变化、等比变化、指数变化等。对于相似标准化,是以某些一致性关系或完全标准化为基础的,或者说相似对象间是具有混合的标准化关系的,对象在某些特征上是完全标准化的,在另一些特征上是相似标准化的。

相似标准化有系列相似标准化、自相似标准化、自仿射相似标准化。系列相似标准化是指相似标准化对象间的差异关系是按一定的数值规律建立的,系列对象间是分离的,不是在一体上的相似关系,它们是一系列相互独立存在的相似对象,相似关系的形成是对别的对象关系的模仿制作,如相同形式的不同直径的一系列钻头或图1中的一系列钻床等,它们是分离式的系列相似标准化形式。自相似标准化是相似关系发生在一体上,一体上的局部与整体相似,局部的局部与局部相似。自仿射相似标准化是一种新生长关系与母体关系的相似性,它可以是在一体上的生长相似,也可以是出自一体再分离生长的相似,类似于基因遗传式的生长关系相似,自仿射相似标准化在晶体生长、植物生长、动物生长中都有体现,自仿射的相似关系如图2所示。图2是树生长的自仿射的相似关系,树上每一层次的树枝的生长是对其上层次形态的自仿射,这种自仿射的生长在植物的生长中是一普遍关系。系列相似标准化对象和自仿射相似标准化对象都存在着分离式的相似形态,而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的相似来自于对首件的模仿制作,后者的相似来自于母体遗传的信息。

相似标准化也是遵循标准化的4个基本公理。相似标准化的对象的形式或形状是容差性统一的,统一的形式或形状间是可以存在差异的,只要形式或形状的差异在容许范围内就是相似标准化的。相似标准化的对象的形式或形状统一的结果是概率性关系的,在统一的范围内的形式或形状可能有变异发生。相似标准化的对象的形式或形状的统一是泛元性的,形式或形状的统一关系可能有多个关系,不一定是单一的;相似标准化的对象的形式或形状的统一是非量性的,形式或形状的统一数量不是标准化标定的依据。

相似标准化为系列化的标准化属性提供了依据。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简称“三化”)的标准化属性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问题出在对于“三化”学科归属缺乏支撑的理论依据。有理性标准化的概念和相似标准化的概念,“三化”的标准化属性问题有了全面、充分的理论支撑。通用化是一致性统一的标准化,系列化是形式或形状相似性统一的标准化(相似标准化),模块化是功能划分统一和接口统一的标准化。

相似是对同形式具有比例缩放差异对象的感觉。相似在形式关系上是完全相等或在形式关系上大部分是相等的,而在尺寸上是不完全相等的或在尺寸上是有差异的。许多事物的类别划分是以相似为依据的,如动物的科类和植物的科类等。

标准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思维存在,标准化有客观形成的统一关系,且有人类设计和构建的统一关系。相似标准化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思维存在。相似标准化的关系在自然界比比皆是,如同科的植物、动物、同类晶体、自然现象的雪花等。人们在材料规格、设备型号等方面设计了许多相似标准化的关系,满足了各种用途的需要,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技术设计工作的投入,节省了时间和经费,且有效控制了不必要的品种规格的增长。

3 相似标准化的应用

相似标准化可以按三种类型来应用,它们分别是系列相似标准化、自相似标准化和自仿射相似标准化。系列相似标准化可应用于指导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等;自相似标准化可应用于图形设计、装饰图案等;自仿射相似标准化可应用于植物物种、动物物种培育和发展等。

系列相似标准化是在对象形式关系统一的基础上,使对象的尺寸按一定的数值规律形成系列,由此形成形式统一的不同对象尺寸系列。在工业设备、工具等的制造中,存在着设备、工具等功能相同,而做功能力、承受能力不同的需求。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一种设备、工具等形式关系保持相同,尺寸大小按适合的使用能力大小改变的需求,这对应了系列相似标准化关系,或对应了设备、工具等的形式统一而尺寸不同的需求。工厂使用的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床都是按满足加工各种大小的工件要求设计制造成系列相似标准化关系的,尺寸的变化通常以主参数来确定。系列相似标准化中的主参数的变化规律一般选用具有等比关系的优先数系,主参数也可看作为设备、工具等的缩放尺因素。式(4)中的k相当于是系列关系的形式或形状函数归一化后的系列优先数系值。日常生活中的螺丝刀、扳手等也是制造成系列相似标准化关系的。相似标准化的关系在紧固件、轴承、管路件、泵、支承件、齿轮、密封件、电器元件、电器接插件等标准件方面被广泛应用。相似标准化应用的内容是同一系列中的对象形式关系统一,同系列中的对象尺寸按规律化关系形成差异。系列相似标准化应用于产品的系列化发展,它使产品系列内对象继承了统一的优势形状或形式,使其系列中的不同尺寸对象的形式关系来自于比例缩放,有利降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本。相似标准化继承了设计结构形式,只用标注缩放比例就能完成设计;相似标准化简化了制造的工艺装备设计,继承工艺方案;相似标准化可继承试验方法,避免了试验方法的重新建立。

自相似标准化实物形关系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对象,如海岸线、雪花等,但在人造实物方面的需求还是不突出的。自相似标准化人为的应用目前比较多的是在图案设计和装饰方面。自相似的图形往往能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延伸人们对图形关系想象的无限空间。

自仿射相似标准化是相似因素来自于母体的方式,不是靠人为来建立统一的形式,是靠人为来利用形式统一的因素。对于培育相同的植物苗种,可选择一种母体,取其基因元素,植于培育苗体中进行培育,或在母体中进行多苗生长培育,由这些苗生长起来植物就成为了自仿射标准化的植物。对于动物的物种培育,也可应用以上方式,生长起来的物种是自仿射相似标准化的关系。

相似标准化对合理控制产品发展品种规格、降低发展成本、保证品种质量、提高品种发展效率等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将会是标准化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分形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等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分形的概念和算法,在分形的启示下,提出了相似标准化的理论构想。本文建立了相似标准化的概念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系列相似标准化、自相似标准化和仿射相似标准化三种类型的相似标准化的类别关系,给出了三种相似标准化的应用对象、应用方法等,引导相似标准化应用发展。相似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的一种新理论关系,将有利于拓宽标准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相似标准化,分形,概念,创建,理论

参考文献

[1]麦绿波.标准化的理性概念和数学模型的创建[J].中国标准化,2011,(7).

[2]谷超豪等.分形几何理论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张济忠.分形[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麦绿波.标准化基本公理的创建[J].中国标准化,2011,(8).

标准化理论 篇2

1.统一化原理是()。(3.0分)A.整齐划一 B.统一形式和内容 C.所用名词统一含义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我的答案:D 答对

2.组合化原理是()。(3.0分)

A.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B.按照产品组合设计标准 C.标准组合化

D.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并能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我的答案:D 答错

3.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个10年,由于软件技术、电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使得互联网()在建立时无法回避专利技术,几乎所有的技术都被专利所覆盖。(3.0分)A.技术 B.相关标准 C.协议 D.规则

我的答案:B 答对

4.产品标准是()。(3.0分)

A.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B.产品质量标准 C.产品规格标准

D.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规定 我的答案:A 答对

5.系列化原理是()。(3.0分)A.产品或服务系列化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C.标准要系列化 D.按产品系列制定标准 我的答案:B 答对

6.NVQ是()。(3.0分)A.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缩写

B.B NVQ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的英文字母缩写,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C.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缩写 D.美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缩写 我的答案:B 答对

7.标准体系表包括()。(3.0分)A.标准表及编制说明

B.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C.标准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 D.标准明晰表和编制说明 我的答案:B 答对 8.《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3.0分)A.市场自主制定 B.企业自主制定 C.社会参与制定 D.集体协商制定 我的答案:A 答对

9.认证是由()对产品、服务或体系符合特定要求而做的书面保证(即认证证书)。(3.0分)A.国家授权的机构 B.行业组织 C.独立第三方机构 D.试验检测机构 我的答案:C 答对

10.正交试验设计法是()。(3.0分)

A.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B.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

C.用最少的试验次数,获取最佳结果的多因素分析方法 D.是多因素多水平的分析设计方法 我的答案:A 答对

多选

1.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公共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4.0分))A.有标可循 B.有标可保 C.有标引领 D.有标支撑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合格评定制度是()和()为主要形式的制度。(4.0分))A.产品认证 B.国家检测 C.体系认证 D.国家认证 我的答案:AC 答对

3.《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提出: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4.0分))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 C.登记管理 D.备案管理 我的答案:AD 答对

4.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企业标准()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技术发展快、市场创新活跃的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标准。(4.0分))A.有标可循 B.守底线 C.保基本 D.强质量

我的答案:BCD 答对

5.工作标准的内容和制定方法有:()()。(4.0分))A.明确该岗位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应承担的工作目标

B.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应注意尽量避免交叉,明确接口,工作内容应由主管管理者确定,对管理人员应侧重于效率和服务的要求 C.按领导要求办 D.PDCA 我的答案:AB 答对

6.采标的方法有:()()。(4.0分))A.翻译法 B.按国际标准实施 C.重新起草法

D.按国际先进标准实施 我的答案:AC 答对

7.公标准属于公法()调节的范围,私标准属于私法()调整的范围。(4.0分))A.行政诉讼法 B.政府 C.市场 D.民法

我的答案:AD 答对

8.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编写企业产品标准:()()()。(4.0分))A.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需制定企业产品标准 B.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C.企业生产的特殊产品

D.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我的答案:ABD 答对

9.标准化基本方法包括:()()()()。(4.0分))A.简化、统一化 B.通用化 C.系列化

D.组合化、模块化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0.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对应关系一般包括:()、()、()()。(4.0分))A.立项 B.起草

C.征求意见、审查 E批准 D.出版、复审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判断

1.2016年9月9日到14日,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个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标准化机构的全体大会时隔15年再次走进中国。(3.0分)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落实,而在执行中就涉及奖罚机制和制度的配套。(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要建立全社会的标准体系,单靠哪一方面都不行,必须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比如美国是以自愿性标准为主的国家,但其国内原来有600多个民间标准化机构,在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时,难以形成共同声音,于是由政府出面整合了这些机构,组成了美国标准化协会,形成了美国国内标准化的合力。(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标准的制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是先有成熟技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标准。现在是标准先行,通过标准来引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5.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等。(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6.从技术层面看,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的标准应当多样化。(3.0分)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7.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是标准化是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化不仅不会妨碍创新,恰恰会促进创新。(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8.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是一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它反应的是具体工作事项的工作标准。(3.0分)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9.为提高ISO标准的全球适应性,积极推动‘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有效’。IEC也提出使IEC标准进一步反映市场需求,使其合格评定与认证能实现‘一个IEC标准,一种测试方法,全球接受一种标志(如IEC标志)’。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标准国际趋同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 篇3

公共管理标准的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种类型。根据标准的强制性程度又可以将其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根据标准化对象的不同,标准的分类就更多了,如工作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设备标准等。公共管理事实上运用到所有这些标准。

根据标准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性质,可以将管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

(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是对各种物品或产品的形式或内容等所做的技术性要求。这种标准通常表现为对某一类物品或产品的各种外形、成分、制作过程等设定的一系列量化指标,从而作为评价物质产品“质量”的尺度。由于物品的制作过程和物品的质量都是人们行为的结果,因此,技术标准表面上是对物质产品的要求,实质上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二)行为标准。严格说来,所有管理都是对人的行为或指导,因此都是对于行为的规定。行为标准主要对公共管理过程中管理关系双方行为的方式和内容所设定的明确规定。这些标准主要表现为对一类行为做出的要求、确认、约束或限制。在某种意义上,行为标准也可以视为对行为“质量”的技术性要求。

根据实施标准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有无,标准又可以分为严格标准和非严格标准两种。

(一)严格标准。例如,“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罚款50元”、“农药残留物不得超过0.5mg/kg”,“死亡赔偿20万元/人”,“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处分期内不得享受任何形式的奖金、奖励和荣誉,有立功表现的另计”。这些标准排除了个人的自主判断和自由选择,事实与结果或原因与后果之间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只要事实或原因清楚,行为性质确凿,结果或后果就是确定的,即根据标准规定操作,罚款50元,赔偿20万元,农药残留物只要不超过0.5mg/kg就是合格产品,不能享受任何形式的奖金、奖励和荣誉。一般而言,技术标准大多是严格标准,即根据物质或产品本身的情况只能得出唯一的判断和结论:达标或者不达标,合格或不合格,等等,非此即彼,一目了然。

(二)非严格标准。如“运输单位车辆违反载货规定,经处罚不改的,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接待地方一般干部、外单位来人用餐标准:10-30元/人·餐”,“一般用户数据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48小时”。根据这些标准处理具体问题,结果虽然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显然已具有一定的弹性,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即可能是罚款2500元,也可能是4500元;接待某个一般干部的餐费既可以是11元,也可以是29元:用户等待修复的时间可能是2个小时,也可能是7个小时。这一类标准为事实(原因)与后果(结果)之间的关系划定了一个范围,但具体后果(结果)与事实前提(原因)之间并非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着诸多的可能性,也就给行动者的自由裁量留下一定的空间。非严格标准大多见之于行为标准。

良好公共管理标准的主要特征

标准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公共管理工具,是一种高度具体的、精确的和公开的“游戏规则”,广泛运用在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当中。设计良好的公共管理标准,主要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标准中的语词定义应具体而明确,不能含混产生混淆。每一项标准都应当尽可能是针对一项非常具体的、单一的行为的规定,规定所包含的相关语词的定义应明确而具体,而不可概括而笼统,否则就会发生定义问题,规则的适用性就不存在了,人们将无所适从。如在“大气总悬浮微检年日平均值(TSP),北方城市≤0.350毫克/立方米,南方城市≤0.250毫克/立方米”这一规定中,“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都是容易产生分歧的两个概念。

(二)标准应尽可能是量化的,而不是定性的。如“开业登记收费人民币50元”,“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总大肠菌群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脚手架高度在24米以下的,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米”,“电话服务台应答时限:最长为15秒”。因此,科学的标准就是以量化的形式表述一项特定的要求和义务。当然,也有一些标准是不能量化的,如“严禁代签字”,“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但其意思是非常明确的。

(三)标准是公开明示的,而不是隐蔽的或者是内部的。这使标准区别于“潜规则”的心照不宣,也使它与“暗箱操作”的方式格格不入。既然制定标准是为了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的,那么标准就必须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至少应告知标准规范的所有对象。标准因此可以说是一项关于行为方式或事物性质的公开陈述。标准如果没有得到公开明示,就像没有公开宣布的法律一样,就无所谓遵守的问题,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公开的标准也是敦促标准执行的准则。

总之,标准以简捷扼要的方式阐明了行为的限度和义务。具体而量化的标准,使得对于行为的约束和标准被遵循的程度进行的测量变得直接而有说服力。标准好像一个温度计或一根标尺,立刻能测度出物品或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以及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等。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都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官员来确保向社会成员提供其分别行动所需要的适当行动的信息,因此,借助与标准化的公共管理,能够增加行为的合理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而且,依据标准的公共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避免公共权力的随意、专横和武断,并增进社会的一致、秩序、安全、信任和预期。

公共管理标准的性质

标准化和依据标准的管理,是当代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重要特征。复杂的标准体系型构了个体的行动,促进了社会的协调与合作,是现代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标准是一种公共物品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作为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那些使用和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与所有由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一样,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一经设立,就具有了普遍性、公共性和权威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标准适用范围内的个人或者团体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循和执行。公共生活所需要的标准通常需要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来予以保证,因此那些个人或私人团体设置的标准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公共性和权威性。标准作为一项普遍性的规则,具有鲜明的公共性。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对标准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或其他团体对标准的同样“消费”。标准的成本和收益是社会性的,具有经济学所说的“外部性”。从成本方面看,特别是技术标准的设立和实施,如食品卫生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反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要花费大量的检测或监测成本。对行为标准的适用和监督,也是需要大量的组织成本的,如制定标准、开发程序、技术创新、组织重组、实施监督等。所以,除非标准的产权得到清晰地界定,制订标准者能够获得标准化的大部分收益,个人和民间团体将缺乏制定和推行标准的有效激励。当然,在某一行业领域独占鳌头的个人或团体的某些做法虽然作为其他个人或团体所遵循和效仿,而类似于一种标准和样板,引起其它市场主体的跟进,但其权威性是不能强制实施的。这是它与政府设置的标准最根本的区别。从标准化的收益来看,标准化中的知识和信息,减少了社会行动的成本,增强社会交往的确定性、可靠性。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是一个社会技术发展的指标,同时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法。标准化的行为规范,是社会规则合理化程度的标尺,为社会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平、稳定和预期。标准的收益因此也具有了“外部性”和“扩散性”。由此可知,世界各国政府都是社会中主要的标准提供者,这绝不是一种偶然和巧合。

(二)标准是一种要求、一种义务,而且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和义务

“一项标准就是一个‘必需的手段’。[1](42)标准通过把现实归纳为一系列的类型,而规定了具体情境下所要采取的对策。标准既然是为了指导行为的,因而具体的、量化的、公开的标准,就对行动者提供了最为精确而具体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在管理上是可以准确测量并付诸于操作的。标准通常是对行为方式和物品性质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和义务。对于技术标准,标准设定了一个上限或下限,人们可以比标准所要求的做得更好,但是不能超出标准的最低限度。就行为标准而言,严格的标准化操作,就意味着对行为的最低限度的约束和限制。比如交费、税收和赔偿等严格标准,通常只存在一一对应的事实关系,超标或低于标准都是不被允许。在这一点上,标准与作为行为规范的原则具有根本性的区别。比如,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这些都可以说是对行为的原则性要求。原则表达的是对行为的高质量的、理想化的、定性的要求。标准则是对行为的最低限度的、底线的、基本的要求。标准的应用不需要就标准生效的事实条件进行价值判断,而只需要采取技术方法确认事实关系,测度行为效果,从而适用与事实对应的标准规则。而原则由于是对行为的理想化的愿望和要求,因而需要作出严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原则所规范的行为通常根据遵从原则的程度方面做出判断,而为标准所规范的行为,只能得出是否遵从的问题,一项行为或物质或者是遵从了一项标准,或者是违反了这项标准,不存在第三种情况。原则提出了一个模糊的、不能测量的要求,将具体的判断留给了行动者自己的理性和知识,从而允许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而标准或是排除了自由裁量的空间(严格标准),或者至少将自由裁量的空间缩小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地步(非严格标准)。

公共管理标准所设定的义务主要包括个方面。一方面,标准设定了管理对象的义务,如所有公民都有根据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的义务,所有的公务员都应该根据公文标准制作某种类型的公文,这些标准建构了管理对象者的义务。另一方面,标准一旦设立,就意味着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依照标准监督和管理该方面的社会事务。它们负有监督标准被遵循的职责,例如,所有的食品卫生机关都应该根据食品卫生的各项标准检查生产产家是否达到卫生标准。如果消极无为,不履行监管职责,就必须被认为是渎职、失职或者不负责任。

(三)标准要求平等、一致和统一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标准的形式主义杜绝了与事实无关的人情化的考虑和不相干因素的干扰,内函着平等主义的精神。标准将事实前提和适用条件类型化,同时也将要求和义务类型化,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相同的情形采取相同的标准,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标准,而保证了形式上的平等和公平。对所有的驾驶者而言,一项关于交通违规的处罚标准表明了,如果驾驶者开车撞了红灯,并且只要是这一事实成立,就意味着必须按照罚款标准处以罚款,比如100元。那么,不管所驾驶的车是宝马或是捷达,不管驾驶者是市长或是出租车司机,也不管乘车者是一位着急赶往医院的临产孕妇,或者仅仅是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红灯,这些都不应在标准的考虑之列,执行标准也不需要考虑这些个人情况和特殊理由。比如食品卫生的统一标准,死亡赔偿的标准,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对所有生产该类食品的生产产家、对所有因为事故死亡的人、对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是一视同仁的。在既定的收费标准面前,管理人员不会因为一个人富有而多收费,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贫穷而少收费。就执行水污染排放标准而言,执行者不会因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大和效益高而要求更高的标准,也不会因为另一家企业规模小和效益低而降低标准。

因此说,标准是一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它以一种高度简化的姿态,体现了一种“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正义。标准所体现的公平是一种具体的、可见的公平,因而任何偏离标准的行为都是容易辨识和检测的。当然,正如上面已经说到的,标准的公平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程序上的公平。这种依据标准的管理,在保证了一定的平等和公平的同时,也具有僵化、冷漠、保守和“形式主义”的特征。严格遵循标准的公共管理,因为这些“官僚主义”的弊病而倍受那些寻求实质正义的人们的批判和攻击。在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的管理不是十全十美的。此外,标准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因此,标准化管理的公平首先依赖于制定公平的标准,并公平地适用标准。

(四)标准意味着秩序、信任和预期

一项量化的、精确的、具体的标准,就像商场上的明码标价一样,对顾客和售货员都具有同样清楚而明确的拘束力,还能杜绝无休止的讨价还价和充满不确定的任意处分。对于摆放在超市货架的火腿肠,人们只要确认需要它并且接受其价格,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下它,而不需要再去考虑它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等安全问题,更不需要自己先去找一个仪器来对其进行复杂的实验和检测。火腿肠能被摆放到货架上公开出售,即已经说明(至少被假定为)它已经符合或者达到了卫生防疫等部门制定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又如我们要购买房子,我们除了考虑房屋的地段、结构、造型、面积和价格等方面是否合乎我们的需要或是否令我们满意之外,不需要专门去检测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它根本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因为我们假定它能够建造、竣工和公开出售,即已经是遵照了房屋建筑的各项安全标准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应当已经为我们做好了这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标准排除了全面掌握情况的必要性,以及每个角色对于每一次都各不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解的义务。技术标准的严格执行,为人们提供了关于物品或产品的安全感,进而促进了社会的预期和信任。

类似的情况,如果需要办理一项工商管理事务,根据公开的收费标准,办理某项业务的手续费是80元,那么人们知道自己只要带足了80元钱就完全够用了。根据矿难事故死亡赔偿标准,矿难事故死亡者的家属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赔偿要求,并且根据标准索赔,一分钱也不能少给,而对矿主来说,依据标准赔偿,一分钱也不愿多给。因为标准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矿主老板还是死亡者家人,都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值得指出的,标准引导行为的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如果矿难的死亡赔偿是20万元,而不是2万元,矿主更可能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成本来保证安全,而不是视矿工生命如草芥,以至于出现“买棺材比买药材便宜”的现象。从公共管理的立场看,就可以合理地预期矿难会因为高昂的死亡赔偿成本和处罚成本的提高而得到某种程度的控制。总之,行为标准设定了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最低要求,技术标准为所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物品设置了基本的品质和质量要求。标准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精确、科学和统一,也在于它能够增进社会的秩序、安全、信任和预期。

(五)标准意味着权威和强制

作为指导行为的规范或准则,公共管理中的标准内含着两种性质的权威。一种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知识权威,一种是由政府强制性支持的管制权威,而且两者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标准……具有凝聚知识和技术状况、确定在期望和经济或技术上的可行性之间的折衷的效能”,[1](41)技术标准所确定的规范、限制或要求,是科学技术规范性的逻辑要求。因此,技术标准通常有着不容质疑的科学权威。行为标准是由政府机关制定,并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负有执行这些标准的义务。逾越标准就意味着制裁和惩罚。标准因而顺理成章的具有了强制性的权威。

补办一张身份证的收费标准是5元合理,还是20元合理?撞红灯是收100元合理,还是200元合理?国家赔偿是否应该考虑对公民的精神赔偿?一些管理标准的“取值”问题,从来是不乏争议的。诚然,这些标准也体现了某种程度的成本分析和理性计算。至少公共管理机构可以自我证明它们制定的收费标准是完全合理的,而且这种证明通常不会被要求公开。但与技术标准的科学性相比,它们显然具有某种“统治者意志”的性质,并且受到公共管理部门“垄断性”这一事实的强化。事实上,不管这些合理性的限度如何,只要设定了一个标准,这些标准作为政府的法规或规章,就具有了法律权威的色彩。诸如国家赔偿标准和死亡赔偿标准等赔偿标准、税务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各种收费标准,不管这些费用标准如何被认为不合理,一般情况下,如果政府没有修订标准,就必须被遵守,否则就会受到强制性制裁。而且,对于政府机关的各种行为标准和收费标准,即便认为它是不合理的,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由于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个人作为行动者也根本无法与政府分庭抗礼。更关键的是,个人但凡与政府打交道,或者是有求于政府机关,或者是被政府职能所管制,地位差异明显,力量对比悬殊,这都增加了个体抗拒标准执行的难度。

(六)标准能够明确责任

标准规定了一定的情景或环境下必须采取的行动,“是评估各方责任的决定性工具。”[1](41)标准通常采取一种“如果……,那么(只能)……”的陈述句式,这样将事实(原因)与后果(结果)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结起来。一般说来,只要作为标准前提的事实(原因)成立,那么作为结果(后果)的事实也必须成立。并且标准所联结的事实关系通常是一种充分必要性的逻辑关系。比如,如果交通违章“违反规定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的”,就要根据罚款标准“罚款200元”,这里的“违反规定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的”这一事实构成“罚款200元”这一事实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建造造纸厂,就必须按照造纸工业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水,“建造造纸厂”这一事实同样是“按照造纸工业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水”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发生食物中毒,就要追问是否合乎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一条河流是否被污染,就要检测水质是否合乎环境污染标准;发生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飞机失事、矿井坍塌、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政府的职能部门,就需要调查取证,根据明确的标准鉴定事故责任、伤亡等级,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做出赔偿,并根据鉴定事项收取一定的鉴定费用。如果是房屋拆迁,必须根据土地征用条例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标准将事实(原因)与后果(结果)之间的关系逻辑性地联系起来,从而为判断事实后果并追究行为责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们行为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从而保证责任的清晰和明确。在根据标准处理问题的情景下,对问题的处理成为一个技术问题,而避免了或排除了某些不必要的价值争论。

标准所涉及的责任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标准管理对象的后果责任,既根据标准办事,偏离或者违反标准即承担相应的责任。生产厂家要根据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保证产品合格;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就要被处罚;违章建筑或是被罚款,或是被强行拆除;对特定的来访人员给予相应的接待标准等。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所承担的制定和执行标准的公共责任。一方面,政府应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做好标准化的推广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执行已经被制定的标准,做好监管工作,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来创造一致、秩序和公平的社会环境。

现代政府与公共标准

标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制定并运用标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国家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中,国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标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根据法治的理念和原则,公民行动的逻辑是“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但对于政府而言,“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公共行政是行动中的法律,其一切行动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只有当其在某种确定的法律规则下行动时,才能谈得上是“依法行政”,政府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和权威。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公共行政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赋予标准化服务以很高的价值。推动标准化服务趋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官僚主义的假定,即认为同等对待就是公平,如果同等地对待每一个人,那么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好的政府被理解成就是标准化的政府,反之,标准化的政府也就是好的政府和有效率的政府。”[2](51)标准或者是一项行政法规或规章,或者是一项法律。无论是其存在形式或其实施方式,它都兼有法律和行政的双重性质。标准的公开宣示,表明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此领域的干预和权威,并承诺对无序和混乱承担起进行规范的责任。根据既定的标准来实施制裁或惩罚,通常是公共管理的一项常态性工作。标准允许政府以标准所设立的行为限度来约束行政人员和约束公民或法人,以保证最低限度的一致、统一和秩序。作为一种公共管理的手段,标准是一种关于如何行为的简明信息,比之于其他手段如经济手段及思想教育手段等,具有明显的准确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一些专业领域的政府职能部门、如卫生及防疫部门、工商公共管理机关、税务机关、质量检验部门等,乐意采用标准作为管理手段或规制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政府是标准的制订者

不要说500年前的历史,仅仅在50年前的社会,标准化问题都还不是一个社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工业化时代企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发达,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全面的标准化。既然标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政府就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提供这种公共物品的义务。“在大多数机构软弱、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只有政府具备确定和实施标准的权威性和可信条件。”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社会生活中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技术标准,以及所有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品的技术标准,如工程建设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死亡赔偿标准等,都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制定的。一些行业性标准,虽然为行业领域自身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合力所推动,但如果要获得足够的权威,它就要得到政府的认可或支持。制定和执行标准要求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来负责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制定。穷国与富国的区别在于,穷国几乎没有机构来验证商品质量,制定标准和强制执行,并收集和发布那些为商品交易所必须的信息。这往往损害穷人的利益。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发布和制定科学的标准来服务于社会,是政府的责任。当然,标准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政府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对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比如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卫生部1985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已经远大大落后于国际上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多年了一直没有得到修订。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卫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及时修订一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管理标准。

(三)政府是标准的监管者和执行者

对政府而言,标准的制定实际意味着承认该领域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同时意味着必须一些相应的机构和部门来承担这种监督和管理责任。作为一种对行为实施严格限制的要求和义务,标准不是自足的。它需要政府的强制性监督和执行。制定标准而不监督标准的实施,对各种偏离标准的情况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种虎头蛇尾的情况最是损害政府法制的权威。对于很多政府机关而言,制定和实施标准既是该部门设立的原因,因而也是该部门的任务和职责。标准既是其行动的前提,又是其行动的约束和限制。对于技术标准而言,比如环境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卫生标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会主义和逃避主义就会大行其道。在著名“苏丹红事件”和“劣质奶粉事件”等例子中,政府监管的缺位无疑是问题坐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行为标准而言,政府作为标准的执行者,事实上也充当着一种中立裁判的角色。在行为标准的实施中,如果缺乏政府权威的裁断,那么诸如交通事故赔偿、房屋拆迁补偿、矿难死亡赔偿这一类的事情,最后就只能由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斗来做出最后的决定,而诸如收费、收税和罚款一类的标准,就只能任凭行政人员自行其是,或纵容行政人员与相对人之间的私下交易。对于那些直接针对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本身的标准,比如政府接待标准、公文制作标准、着装标准、收费标准等,政府制定这些标准本来就是要让行政人员和政府部门来遵守的,所以政府更是这些标准的执行者和监管者。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卡蓝默、安德烈·塔尔芒.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标准化理论 篇4

李春田老师对我国标准化理论的建立功不可没,在这里仅做简要梳理,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标准化基础理论的建立;二是综合标准化体系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三是企业标准化思想体系建立。虽然时代在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他所建立的这三大标准化理论基础却一点也不过时,仍然指导着千百万标准化工作者,为我国标准化事业散发着持续的光和热。

我国标准化理论基础的奠基人

标准化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领域,学者们都有其不同的观点,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标准化即成为工业界不可缺少的重要抓手,以致成为全球都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标准化工作起源于新中国建国后工业体系的建立,但不管从管理还是实施都以当时的苏联标准为参考。1964年作为我国第一届标准化专业研究生的李春田老师,以其 《标准化与生产专业化》毕业论文开启了他一生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奉献的篇章。这篇论文时至今日读起来都不落伍,让我们领略到李老师在那个年代就立志投身标准化工作的价值取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 李老师开始了自己选择的标准化之路。一路走来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为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地去耕耘,默默无闻地去播撒。在我国标准化理论当时极度匮乏,且人才奇缺的时候,李老师担起了我国第一部标准化理论教科书《标准化概论》的主编工作, 这部在标准化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教科书既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又作为从事标准化工作再教育的系统理论教材,从1981年首次发行到现在,历经6次改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标准化工作者,笔者从事标准化工作初期也是以此为教材入道的。李老师视这部书为珍宝,他一生不图名不图利,而对这部专著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对每一版的改版从确定主题和内容到章节编排,都要经历研讨,反复听取意见,再布置编写这样一个过程,他对该书到了几近痴迷的程度,他曾对我说,要体现这部专著的时代特征,让每个读者既能够掌握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又能清楚当前标准化的重点和热点,为学习者学以致用打下好的基础。在第六版改版过程中,他把我和王平同志叫到一起,非常认真严肃地提到让我们把《标准化概论》后续改版的工作接过去,并交代了改版要求和思路,我们本只想在他老人家带领下多学习学习,没承想这竟是与李老师的最后一次合作。

在李老师的号召组织下,以他个人的人格魅力集聚了一批有志于我国标准化事业的人才,参与到《标准化概论》的编写过程中,大家都以能够和李老师一起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做点工作感到无比荣光。随着每一版的改版,这部标准化的基础教材总在不断提升,读者获取的标准化知识内容也更加广泛。可以在网上看到如此之多的读者对这部标准化理论专著的好评,特别是它对标准化的启蒙者是难得的好教材。我们感谢李老师为我国标准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老师不管是在从事标准化研究期间,或是当政府官员期间,还是离开工作岗位退休期间,对标准化的研究从未间断,他时刻关心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奉献给大家,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做调查研究,善于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李老师本人亲自送我的一部由他本人汇集从研究生毕业后到2000年发表的数十篇文章成册的论著《标准化是一项科学活动》, 充分体现了他对我国各个时期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成果,从中也能窥视出我国标准化发展的历程,为我们了解我国各阶段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

我国标准化系统论的创始者

李老师对我国标准化工作所做的第二大贡献就是在总结前苏联实施综合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提出了适合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综合标准化思想, 并在各个行业通过组织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所谓综合标准化就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综合标准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就事论事地仅强调最终产品的标准,而是要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标准化思想融入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过程,以建立标准综合体为载体全面实施,也就是将系统论的方法运用于生产制造的全过程,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我国正式开展综合标准化的研究起源于1983年, 李老师当时担任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所长,在他的组织下,首先在当时的国家标准局立项开展研究,后又在1987年通过在当时的国家科委立项,并选定部分工业企业和农业试验田作为试点,系统全面开始了综合标准化的研究,这一研究的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国家标准。之后李老师不遗余力地开始宣传综合标准化的理念。

李老师对综合标准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综合标准化不是以制定标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它不追求标准数量,主张够用就行;综合标准化也不笼统要求所有标准都要高水平,主张适用就行, 追求标准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协调,能形成一个最佳的有机整体。他还提出了“目标导向、系统分析和整体协调”作为综合标准化三大基石的论断。退休后,他在过去研究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综合标准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今天标准化界都在普遍使用的综合标准化理论体系。国家标准委几年前曾经集中一段时间在整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范围内全面推广综合标准化,使综合标准化思想深入贯彻。因此综合标准化为我国标准化理论宝库添上了浓重一笔,将为后人不断传承。

企业标准化的实践者

李老师对我国标准化事业所做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他一直在为我国的企业标准化的完善而不断钻研。 他曾说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标准化搞不好,产品质量上不去,影响的是中国的国力。就如何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李老师花费了很大心血,他特别希望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化政策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能提升企业标准化的能力和水平。如同我前面所说,李老师就如何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经常下基层听取企业对我国现行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意见,了解基层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想法和建议。他多次对我说企业标准化工作不应该用行政方式来管理,不能采取搞运动的一刀切方式,而要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可行的方法来推进。他在研究大量国外发达国家企业标准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化地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模块化、组合化标准化方法。实践证明,这套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企业标准体系模块化的核心要点可体现在:一是使复杂系统简化,处理问题分散化,降低管理难度;二是易于实行有区别的管理,做到精细化管理;三是模块绑定项目,项目的目标就是标准化模块的目标;四是模块授权执行主体分管,有利标准实施反馈确保标准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五是可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六是易于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并最终走向全员管理。这套方法通过试点和使用,深受企业的欢迎,普遍反映简便易行。

李老师企业标准化的思想也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他同样把综合标准化的思想和模块化的方法加以组合运用到企业标准化的管理中。他特别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运用好标准化的武器,发展壮大自身,而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尽量少受干扰。贯穿着这种思路,李老师的企业标准化理念就是一切为企业着想, 一切让企业感到方便和实用。因此,如何使企业标准化在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的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是李老师一直在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试想一位视标准化为毕生追求的学者,李老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国家标准化奉献着自己研究成果和心血,甘当人梯培养了一批批标准化人才,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境界!

当前国家经济和科技在飞速发展,方方面面对标准化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我们要学习李老师为国分忧,为国奉献的高尚品德,不断创新,不断钻研,通过一代代标准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1964年作为我国第一届标准化专业研究生的李春田老师以其《标准化与生产专业化》毕业论文开启了他一生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奉献的篇章。这篇论文时至今日读起来都不落伍,让我们领略到李老师在那个年代就立志投身标准化工作的价值取向。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篇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和两部分组成。

3、科学探究涉及设定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5、评价的方法有长记录。

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

7、、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类。

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

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 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

12、物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标准、四部分内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A、相互运动B、物质变化C、物质状态D、相互作用

2、(作品)评价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

A、实验B、作业C、作品D、考试

3、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理解)。

A、掌握B、理解C、灵活运用D、知道

4、即时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具有低起点、勤评价、小目标、快反馈的特点。

A、量性评价B、质性评价C、言语式评价D、非言语式评价

5、(测验)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

A、作业评价B、测验C、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

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A、科学素养B、实验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能力

7、(即使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

A、即时评价B、言语式评价C、非言语式评价D、量性评价

8、(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其纳入“课程内容”。

A、自主B、合作C、科学探究D、传统

三、简答题(32分)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0分)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6分)

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8分)

四、论述题(16分)

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

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科学探究、科学内容

3、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分析与论证

4、课程目标、科学素养

5、作业评价、测验

6、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7、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

8、评价体系、他评、自评

9、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

10、内容、标准、工具

11言语式、非言语式、言语式

12、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二、选择题

1、D2、C3、B4、B5、B6、A7、A8、C

三、简答题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3、对学生进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4、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哪些建议? 重视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

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

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

四、论述题

新课程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哪些建议?

第一、教材要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倡导科学探究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第二、内容的选择

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 有一定弹性一,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第三、内容的组织

为实施科学探究提供便利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便于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内容的呈现

形式生动活泼

传递多种有教育价值的信息

标准化理论 篇6

我国早在1998年就已经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并且2005年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的重大问题,一旦条件成熟就将履行批准公约的法律程序。所以根据国际人权体系,尤其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有关选举权的规定,对我国的选举制度改革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当下选举制度的改革也是我国向批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迈进的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无论在国际人权理论上,还是对于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实践,以国际人权法体系中的标准为视角讨论我国的选举制度改革有很大意义。

国际人权法体系中有关选举制度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对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和保护来实现的。所谓选举权,就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参与国家选举的权利。选举是现代民主、文明国家的基础,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在民主社会,人民通过投票来选择政府,政府也因之取得合法性,同时人民也可以通过选票来改变政府,以实现公共权力机构的和平和有序地让渡和更迭;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代议机关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和选举权密不可分,它们都是现代民主国家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不仅有选举他人执掌国家权力的权利,也有被选举进入国家权力体系、直接执掌国家权力的权利。被选举权同样来源于人民主权,只要被选举人符合法定的条件,并取得了多数选民的认可和信任,他就可以进入国家机关,担任国家公职,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选举权不仅仅是“投票权”,还包括投票所必需的知情、获得允诺等权利,以及作为保障与救济所必需的对选任对象的任职考核、罢免等权利;被选举权也不仅仅是“当选权”,还包括作为当选前的参选、竞选、候选等权利,以及当选之后的任职、辞职等权利。

由于选举是现代国家公民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为了保证选举的规范和有效,在法治社会,国家都会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立法来保障选举权,规范选举行为。如规定享有选举权的主体、选举的原则、选举的程序、选举的方式和对选举权的救济等。但不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如何,普遍、平等、自由的选举应是民主国家选举权的基本要求,同时国家也有义务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法律和经济保障。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原则,并且在相关国际条约中给予确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人权宣言》 第二十一条规定:(一)人人有直接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二)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权力的基础;这一意志应以定期的和真正的选举予以表现,而选举应依据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不记名投票或相当的自由投票程序进行[1]。

2.《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第二十五条规定每个公民应有下列权利和机会,不受第二条所述的区分和不受不合理的限制:在真正的定期的选举中选举和被选举,这种选举应是普遍的和平等的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以保证选举人的意志的自由表达[2]。

上述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权利,只有这些权利才完全具有民主参与的性质[3]。第二十五条的起草工作以《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一条,以及苏联在1949年提出的一些草案和南斯拉夫与法国在1953年提出的妥协性建议为基础所规定的缔约国保障这种政治参与机会的义务,包括全面禁止歧视,明确了普遍、平等、直接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举行的选举,并且禁止19世纪和20世纪在资本主义国家很普遍、用以剥夺选举权的理由如基于财产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条件[4]。上述ICCPR的第二十五条,是国际人权法有关选举的核心条约,是最重要的有关选举制度的国际人权文件。

3.区域性人权公约如《欧洲人权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三条,各缔约国承担以适当的间隔和秘密投票的形式,在确保人民自由表达意见的条件下,举行自由选举,选举立法机关[5]。

《美洲人权公约》第二十三条,参加政府的权利,(一)每个公民应享有下列各项权利和机会:(1)直接地通过自由选出的代表参加对公共事务的处理;(2)在真正的定期选举中投票和被选举,这种定期选举应通过普遍的与平等的投票以及保证投票人自由表达其愿望的秘密投票来进行[6]。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第十三条,(一)每个公民均有权直接或通过按法律规定自由选举出来的代表自由地参与管理国家[7]。

4.正如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1966年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HRC)所作出的第 二十五号一般性意见中第十条指出的:“选举权和公民投票权必须由法律规定,仅受合理的限制,如为投票权规定的最低年龄限制,以身体残疾为由或强加识字、教育或财产要求来限制选举权都是不合理的。是否是党员不得作为投票资格的条件,也不得作为取消资格的理由。” 第十一条,“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有投票权的所有人能行使这项权利。”

并且在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第八号、第二十三号一般性意见;人权事务委员会和区域性人权机构关于这一权利个人来文的结论性意见;智利专家赫尔南桑塔克鲁兹在1961年应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的要求所准备的有关在政治权利方面的歧视的联合国研究报告,明确阐述了政治权利在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方面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有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各种理论的阐释。

通过上述的各类国际条约可以看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国际人权法标准主要有:

(一)选举本身的要求:1.真正的。选民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政治影响,有资格的选民可以在不同的政党、不同的执政纲领,至少是单一政党的几个不同的候选人之间自由地进行选择。国际法不排除一党制,只要该一党制在该国特殊的政治环境的基础上能够被证明是合理的、代表了范围广泛的公众并呈现多元化时,在该一党体制内的不同候选人之间的选举就仍然是真正的选举。与此相应,HRC第二十五号一般性意见中强调,个人的竞选权不应该受到要求候选人应是某政党党员或具体政党的党员的无理限制,不得以政治见解为由剥夺任何人参加竞选的权利[8]。2.定期的。选举必须在常规的时间间隔内举行,具体时间间隔由缔约国决定,但不应过分地超出4至6年这一国家惯例。

(二)选举原则:选举的要义在于真实,即反映选民的真实意愿。如果公民在选举中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如舆论误导、政治压力、少数人操纵等,不仅选举的价值不能实现,相反,它还可能成为少数人的政治工具。民主的核心是选择,而不是在已经选择的意见中进行选择,因此,民主是选举的价值取向。民主要求选举必须体现民意,从而成为民意的真实汇合,只有自由、公正的选举才能实现这一要求。“作为选举,只有当它是自由的和公正的时候才有意义。”[9]所以选举必须遵循一定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1.普遍的。即无限制,这对民主的、立宪的国家非常重要,意味着选举权不应只限于某些群体或阶级,而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无限制,是指无不合理的限制,即普遍是相对的,是一个由各国对其各自民主参与的理解所决定的相对原则。事实上,本条规定本身就存在限制,是公约中唯一一条不保障普遍人权,而保障公民所享有的权利的规定,这就意味着缔约国可以拒绝给予外国人选举权。

2.平等的。普遍选举权涉及谁有权选举的问题,而平等选举权的原则则意味着在每一国家选举制度的框架内,投票人所投下的每张选票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划分选区和分配选票的办法不应该歪曲投票人的分配或歧视任何群体,不应该无理排除或限制公民自由选择其代表的权利。按照诺瓦克的说法,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选票的平等数量而言的[10]。

3.秘密(无记名)投票。这一原则是在ICCPR第二十五条起草过程中最没有争议的一条原则。缔约国不仅有义务尊重投票的秘密性,而且还必须采取恰当的积极措施,保证举行选举期间投票保密的要求,并在有缺席投票制度的情况下,也对其进行保密。该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少数人不受多数人的影响,投票人可以不受任何形式的胁迫或压力,以免透露他们打算如何投票或投了谁的票,以及避免投票进程受到任何非法和任意干涉。本原则只涉及投票本身,而候选人的姓名以及为有效的提名候选人所需的支持声明都是公开的。

4.自由选举。主要是保护选民意志的自由表达。有投票权的人必须能自由投任何候选人的票,赞成或反对提交公民投票的任何提案,自由支持或反对政府不受可能扭曲或组织自由表达投票人意愿的任何类型的不当影响或压力。投票人应该可以独立形成见解,不受任何类型的暴力或暴力威胁、强迫、引诱或操纵影响,参政政党和候选人能不受阻碍地开展竞选活动。这一原则与ICCPR第十八条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第十九条主张和发表自由,第二十条禁止鼓吹战争、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以及第二十一条和平集会权等政治自由有着密切的联系[11]。

(三)各公约中承认的对本项权利的限制:其首要原则就是这种限制必须是合理的。人权委员会第二十五号一般性意见中指出,政治权利不受不合理的限制,换句话说,缔约国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该权利加以限制,但不得歧视。1.限制的理由:根据各国国情、民主模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家对选举权规定限制条件的理由是这样一种信念,即一个享受民主参与权利的人必须与国家有着某种关系即公民资格,并且必须具有最低限度的个人成熟性以能够为国家承担责任。2.限制的根据:必须是一国法律的规定。3.限制的内容:年龄、国籍、精神状况。在人权委员会和联合国大会所提到允许排除在选举权之外的只有两类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另外,考虑到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人们认为某些居住年限方面的要求以及剥夺某些被法院终审判定犯有某些罪行的人的选举权的做法,也可以被看做合理的限制。但是对选举权的广泛深远的限制,如文盲、军人、公务员、审前被拘禁者、反对派成员或妓女、流浪者、酗酒者以及吸毒者等“名声不好”的人排除在选举之外的做法,就不是合理的限制了。

对于被选举权:因为被选举担任公共职务涉及更大的责任,因此有时允许国家做出广泛深远的限制,某些在选举权方面不合理的排除限制在被选举权方面被认为是合理的。例如,担任公共职务的最低年龄通常要比参加选举的最低年龄高一些。对于有些职务,如国家领导人,国家通常规定了比参加选举的最低年龄高出很多。另外,某些候选人提名所必须满足的某些正式的条件,如一定的居住年限、支付某些费用或提供一定数量的支持声明等等,只要这些条件不是过分的或带有歧视性的,就是可以许可的限制,但是国家必须充分证明这些限制的合理性。

(四)国家的义务:

1.消极义务。即不歧视、没有不合理限制,在此不做赘述。

2.积极义务。对于本权利的保障,国家所负担的主要是积极义务,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享有该权利的所有人行使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立法保护。建立完善的选举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立法要符合公约的要求和人权精神,能够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B、机构方面,应成立独立的选务当局,监督选举程序以及确保选举以公平、不偏不倚的方式和根据与公约相一致的既定法律进行。

C、国家的公开义务。即将选举程序、候选人情况、选举结果等程序要做到公开,以保证公正地进行选举,并且通过这种公开以彰显一国选举制度的公信力,提高一国的公民参与民主的热情,改善民主环境。

D、保障公民与行使此权利相关的其他权利。主要是公约第十九条主张和发表自由,第二十一条和平集会权,第二十二条结社权等政治权利。这些权利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息息相关,只有公民能够充分行使这些政治权利,最根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才能够得以实现。

注释:

[1][2][5][6][7]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编写:《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3、160、189、214页。

[3][4][8][10][11]【奥】曼费雷托·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30、432、437、442、444页。

[9]让马里·克雷特等著:《选举制度》,张新木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8页。

标准化理论 篇7

1.1 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

(1) 财务管理工作的概念。

“财务管理”一词, 在我国业界及学术界一般指代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配置的过程, 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和运营资本的管理, 目的是最优化配置企业财务资源。国外文献习惯表达为“公司理财” (Corporation Finance) ;二是指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 强调的是职能管理, 内容有资金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管理等。很多企业的财务科, 其全称本应为财务管理科, 也是对“财务管理”后一种理解的表现。严格意义上来讲, 两种指代, 含义差别很大, 本应各自有更准确的定义, 不过习惯上大都根据实际工作对象理解其内涵, 对此本文不展开进一步讨论, 本文所指财务管理工作, 是指对财务活动的日常业务管理, 为避免理解歧义, 定义其为“财务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

财务管理工作, 是强调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即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当企业发生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时, 正确核算与处理财务工作的相关管理活动, 均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范畴。从工作内容来看, 主要包括部门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三个部分;从涉及部门来看, 只要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发生, 则该业务部门应纳入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范围。

实务中, 业务部门 (非财务部门) 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在企业里, 如果出现报销不畅、货款回笼不及时、采购价格偏高、成本消耗居高不下、费用超支等现象, 往往会被认为是财务部门工作没有做好, 没有控制好, 这是错误的概念。正因为存在这样的错误概念, 使得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改善。

1.2 标准化的概念

国内外关于标准化有不同角度的定义, 本文主要引用了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标准化”的界定。在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 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被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鉴于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特点, 其标准化过程应该包括管理工作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两个部分。

1.3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

基于标准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及习惯, 本文认为,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指以优化财务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为管理目标, 以行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准绳, 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财务工作标准的有组织的活动。在符合会计规范的前提下, 对企业各部门涉及财务活动的部门管理、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形成标准化的财务工作管理系统。使各级领导及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本部门的经营业务活动与财务流程, 准确把握本部门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环节, 做到心中有数, 手续透明, 职责明确, 权利适当。关于该概念, 我们可以明确理解以下要点:

(1)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系统过程, 是对财务工作的结果规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2)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文件的产生应与相关方协商—致, 对标淮涉及的实质问题, 各相关方基本同意, 没有坚持反对意见, 经过征求、考虑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并协调任何关键异议的过程;另外,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必须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

(3)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是随着企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内部环境的变动而向更深层次和广度变化发展。标准本身没有最终成果, 动态特征是标准化的自然属性。

2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

2.1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主要描述职能范围、应负责任、拥有的职权等, 财务管理工作的部门涉及财务部门和非财务部门。就财务部门而言, 主要围绕财务内部的工作流程设计, 包括岗位职责、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业务规范、绩效管理等, 专业特点更为明显;而非财务部门, 涉及财务活动的制度规范可能只是其工作职责的一个部分, 但是如前文所述, 非财务部门的业务内容直接影响到财务结果, 如定价、收款、税票、退货、采购、报销、返利、付款等。所以, 各部门的财务事项产生, 同样属于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对象。企业在部门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 财务部门。对于财务部门内部业务中涉及的所有岗位应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行为规范; (2) 非财务部门, 明确资金活动发生时, 即纳入财务活动规范范围; (3) 制定规范时, 财务部门要切实的参与到非财务部门的制度设计中去, 如此, 才能实现非财务部门财务活动制度上的规范性及整体的协调性。

2.2 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业务管理标准的制定强调同一业务发生时不同人员、不同岗位都应采用同一的业务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 管理要求高。不同部门业务的发生, 都应该规范处理动作, 防范风险发生, 符合效率要求。比如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本身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 但是, 目前多数企业主要采取固定预算, 即以预算期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的预算, 这样往往出现偏离实际的情况, 更可能导致上下级对抗。因此,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适合各部门业务特点的预算编制方法;又如应收账款管理, 在调查信用资料环节, 可以规范调查途径须为通过信用等级评估机构获取评估报告, 或者通过查阅银行对赊购企业的信用评价资料等, 以此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业务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强调确定业务处理动作及内容, 包括业务响应时间, 处理动作, 单据规范, 披露规范等内容, 需要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 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共同参与、结合具体岗位及业务内容进行设计。

2.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关乎到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也是财务部门负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习惯上, 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财务风险的管控, 即“偿还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实际上, 非财务部门的业务发生可能产生风险的频率更高, 更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比如销售价格的变动, 可以直接影响企业边际利润, 需要财务部门及时反映变动信息的影响结果以辅助决策;同时, 财务部门也可以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业务工作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中的风险管理, 主要侧重于业务处理风险的管控。

(1) 非财务部门的业务处理风险。

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在梳理业务处理风险时, 可以此为参照。非财务部门的业务处理风险, 是指业务发生时的处理动作不当导致的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赊销政策的制定, 为了维护客户关系, 保证市场占有率和生产经营效率, 很多企业的账期主要由营销部门根据市场供求、客户资金状况确定, 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参与。短期看, 似乎客户得到稳定, 但是在较长的经营期, 如果再有其他宏观风险, 可能导致企业没有充分的现金流保证物料供应, 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计划和产品按时交付, 进而丢失客户和市场, 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2) 财务部门的业务风险。

包括财务审批风险、错账风险、税务风险、授权风险等。财务部门的业务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财务手续的合法合理性, 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和税务政策执行的准确性。财务内部业务流程也需要仔细梳理评价, 如履约保函, 很多企业事前控制做得很好, 履约保函审核较细, 但是收到履约保函后管理制度就没有跟上。一般情况下, 履约保函由出纳管理, 而出纳对履约保函事项又不了解, 一旦出现保函事项过期或者超过保证金额的情况, 风险无从控制。

梳理业务风险, 评价风险程度, 制定切实有效的内控措施, 同样是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 财务部门要充分参与到非财务部门的业务梳理和风险评估中去, 建立业务风险影响模型, 从而及时把握企业财务状况, 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转。另外, 在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过程中, 以上三个部分并不严格区分, 其表现形式可能是相互交叉融合。如业务动作的规范, 需要考虑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 并且会体现在部门管理的规章制度中。

3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作用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指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基础。

(1)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 为获得最大利益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因此, 企业必须把各种资源要素, 尤其是以货币表现的经营要素加以系统、科学的管理, 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在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中,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首先,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准则, 其次, 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必须通过制定、贯彻和实施标准, 建立起系统的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行为科学的最佳秩序。

(2)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联系财务部门和非财务部门的纽带。

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按照管理职能将企业管理人为的划分为一个个职能部门, 这些职能部门按照级别高低组成塔式的结构, 即所谓的“层级制”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对原本是一个整体的业务流程进行人为的、强制的分割,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可能导致各部门以自我为中心, 部门间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交流受阻。表现在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之间, 轻者是彼此业务规范不清, 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 如固定资产管理;重者会导致重要经营信息被遗漏。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 首先强调体系建设的主体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合作参与, 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彼此业务不清带来的浪费和低效率的情况。

(3) 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风险管理漏洞较多, 处理方法各行其道,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重要的一项, 是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标准化处理。只有把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水平搞上去, 企业的各种业务处理, 各类人员才能有标准可循, 才能使企业的效益得到很快的提高, 从而从传统的管理水平提高到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是财务领域一个新兴课题, 业界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借鉴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概念、内容、作用进行梳理, 旨在对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基本理论达成共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概念

参考文献

标准化理论 篇8

我国标准化理论研究主要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走过了完全不同的路径。由于我国的标准化理论工作者比较注重标准化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形式、方法,以及哲理等方面,逐渐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标准化基础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出版了我国独特的标准化高校教材《标准化概论》。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化理论研究也面临极大挑战。国际上在标准化跨学科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热点,包括:网络经济、知识产权、标准化与创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等领域,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对国内外标准化理论研究的发展进行对比研究,对我国标准化理论体系建设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外标准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2.1 关于标准化学科及其基本理论的探索

2.1.1 Gaillard、Seaman、Meissner的思想

关于标准化是否能够成为一门学科,这始终是标准化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最早把标准化作为一门学问进行探讨的是美国的盖拉德(J.Gaillard)。他在著作《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1934)中试图对标准化定义、原理以及标准化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并在理论层面上提高,开拓了向全世界传播标准化思想的道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曾经出现过学者试图探讨标准化是否是学科的问题。魏尔曼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记述了Seaman和Meissner的学科思想。Seaman[美]在1953年以《标准化是一门科学吗?》为题发表论文。1968年,Meissner[德]又以同一题目发表论文。Seaman提出标准化是一门学科的动议时认为科学“是一个工作领域,在其中,凡严格遵守支配规则或法则的任何一个工作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成果”。他制定了七条标准化原理,并说明了它们的有效性。而Meissner在其论文中则提出了和Seaman的原理十分不同的另外七项建议。

2.1.2 魏尔曼的学科思想

印度学者魏尔曼1972年撰写的著作《标准化是一门新兴学科》首次把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做了全面的探讨。他从语义学和术语学的角度对学科、科学、工程、技术、标准、标准化等重要概念进行讨论,然后论述了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标准化的领域和内容,提出了标准化三维空间的概念。他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不同级别的标准,并阐释了“个别级标准”的意义,然后论述有关计量单位、标准的贯彻、质量检定标志、标签、消费者与标准化、标准化的计划、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化的数理手段等问题。他指出:“看来我们最好不要把标准化的含义引申得过分远,不要试图说服人们把它视作与物理学、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相提并论的一门科学。充其量而言,可望将其视作与社会学、政治学之类的社会科学相仿的一种科学。”

2.1.3 桑德斯标准化7项原理

英国标准化专家T·R·桑德斯认真总结了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实践经验,1974年撰写著作《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从标准化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上提炼出7项原理,并阐明标准化的本质就是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以减少目前和预防以后的复杂性。7项原理如下。

原理1:从本质上来说,标准化是社会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的行为。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减少当前的复杂性,而且也是为了预防将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

原理2:标准化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活动,应该通过所有相关者的互相协作来推动。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全体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原理3:出版了标准,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在实施标准时,为了多数利益而牺牲少数利益的情况是常有的。

原理4:在制定标准时,最基本的活动是选择以及将其固定之。因此,要慎重地从中选择对象和时机。而且,标准应该在某一时期内固定不变,以利于实施。如果朝令夕改,只会造成混乱而毫无益处。

原理5: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

原理6:制定产品标准时,必须对有关的性能规定出能测定或能测量的数值。必要时,还应规定明确的试验方法和必要的试验装置。需要抽样时,应规定抽样方法,样本大小和抽样次数等。

原理7:标准是否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应根据标准的性质、社会工业化程度、现行法律和客观情况等慎重地加以考虑。

2.1.4 松浦四郎的19项原理

日本松浦四郎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了19项原理。

(1)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是社会自觉努力的结果。

(2)简化是减少某些事物的数量。

(3)标准化不仅能简化目前的复杂性,而且还能预防将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

(4)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活动,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作来推动它。

(5)当简化有效果时,它就是最好的。

(6)标准化活动是克服过去形成的社会习惯的一种活动。

(7)必须根据各种不同观点仔细地选定标准化主题和内容,优先顺序应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

(8)对“全面经济”的含意,由于立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

(9)必须从长远观点来评价全面经济。

(10)当生产者的经济和消费者的经济彼此冲突时,应该优先照顾后者,简单的理由是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消费或使用。

(11)使用简便最重要一条是“互换性”。

(12)互换性不仅适用于物质的东西,而且也适用于抽象概念或思想。

(13)制定标准的活动基本上就是选择然后保持固定。

(14)标准必须定期评论,必要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多长,将视具体情况而定。

(15)制定标准的方法,应以全体一致同意为基础。

(16)标准采取法律强制实施的必要性,必须参照标准的性质和社会工业化的水平审慎考虑。

(17)对于有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标准,法律强制实施通常是必要的。

(18)用精确的数值定量评价经济效果,仅仅对于使用范围狭窄的具体产品才有可能。

(19)在拟标准化的许多项目中确定优先顺序,实际上是评价的第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委员会(ISO/STACO)在标准化学科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建立公共的、经过科学证明的标准化原理,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对“标准化”和“标准”进行定义,解决标准化原理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松浦四郎从1961年担任ISO/STACO和日本规格协会标准化原理委员会(JSA/STACO)成员开始,就研究标准化理论,先后发表了《工业标准化理论》、《简化的经济效果》与《产品标准化》等著作和文章。他是首先提出用熵理论解释标准化现象,并巧妙地尝试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品种简化及其经济效果问题的标准化专家。

2.1.5 Henk de Vries的学科思想

荷兰Erasmus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的Henk de Vries教授在2001年IEEE第二次会议上又以《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吗?》为题发表论文,并于2011年在中国标准化杂志上发表论文《标准化——多学科领域研究》。他的基本观点是,标准化学科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但是需要找到一门学科能够统领这种多学科的研究。他在文中试图通过一个系统的科学清单与标准化的特性相对照,找出能够对标准化研究有贡献的所有学科,并且论证标准化需要一个多学科的特殊方法来进行研究。他的结论认为,管理学是一个能够把其他学科的研究集成起来的学科,而技术科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对标准化学科的贡献最为重要。他还认为,标准化学科应该看成是工商管理学中的一个专业。

我们现在能够见到Henk对标准化学科研究的很多研究成果和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标准化:关于国家标准化组织任务的业务途径》。在其中作者详细探讨了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用户需求、标准化中的利益相关方、标准开发分析及其改进、标准的传播机制、在标准应用中的人的行为、管理体系标准、服务行业标准化、公司标准化、国家标准化组织及其为公司标准化开展服务等。

2.2 标准化定义的演变

标准化定义的演变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标准化基础理论的发展过程,对于基础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1 盖拉德的定义

1934年,美国约翰·盖拉德在《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作了如下定义:标准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或用任何图解方法,或用模型、样品或其他物理方法确立下来的一种规范,用以在一段时间内限定、规定或详细说明一种计量单位或准则、一个物体、一种动作、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项实际工作、一种能力、一种职能、一项义务、一项权利、一种责任、一项行为、一种态度、一个概念或观念的某些特点。

盖拉德对此定义仍嫌不足,于1952年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又做了如下补充:一个概念或观念,或前述各项的任何组合的某些特点,以便通过在生产者、经销者、消费者、用户、工艺学家及其他有关方面之间建立共同的理解基础,来达到促进生产、处理、调节与(或)使用商品及服务事业的经济效果及效率的目的。

2.2.2 魏尔曼和桑德斯的定义

印度的魏尔曼撰写《标准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和英国的桑德斯撰写《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的时代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定义。所以这两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魏尔曼认为,ISO的定义实际上是以盖拉德的定义为基础,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原理委员会(ISO/STACO)的深入研究之后产生的。

ISO当时的标准和标准化定义: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它以科学、技术与经验的综合成果为根据。它不仅奠定当前各项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奠定将来发展的基础。它应与发展进步步伐一致。

标准化的具体应用如下:

(1)计量的单位;

(2)术语及符号表示;

(3)产品及加工方法(产品特性的定义与选择;实验方法与测量方法;用来规定产品质量、品种调节、互换性等方面的产品特性的规格);

(4)人身安全与货品安全。

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机关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它可以采用下述表现形式:

(1)一项文件,规定一整套必须满足的条件;

(2)一个基本单位或物理常量,如:安培、绝对温度开尔文;

(3)可用作实物比较的物体,如:米。

2.2.3 松浦四郎指出的定义

在他的著作《工业标准化原理》中,除了列举当时ISO的定义之外,还列举了百科全书的定义,印度S.K.Sen的定义,以及日本标准化法所作的定义。并且指出,ISO的定义实际上是以盖拉德的定义为基础,又在ISO的标准化原理委员会(ISO/STACO)中经过八年的争论才做出的结论。

根据日本政府的标准化法(1949年185号法令,1970年修订)规定,“工业标准化”和“工业标准”定义如下:

(定义)

第二条:本法令中所用的“工业标准化”,含义是在全国范围内将下列内容实现统一化或简化,而

(1)矿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种类、类型、形状、尺寸、结构、设备、质量、等级、成分、性能、耐久或安全;

(2)矿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制造方法、设计方法、制图方法、使用方法和单位材料消耗;

(3)矿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包装品种、类型、形状、尺寸、结构、性能、等级或包装方法;

(4)关于矿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实验方法、分析方法、辨别方法、检查方法、认证方法或测量方法;

(5)关于采矿和制造工业技术的术语、缩写、符号、标记、优先数或单位;

(6)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设计、建造方法和安全要求。

松浦四郎还指出,在日本标准和原西德标准中对标准都做了非常简洁的定义:日本的定义为:标准是为广泛应用及重复利用而采纳的规格(JIS Z81011956);德国的定义为:标准是调节人类社会的协定或规定。有伦理的、法律的、科学的、技术的和管理的标准等等(DIN 820 1960)

2.2.4 ISO/IEC的最新定义

ISO/IEC最新的标准化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该定义有一个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公共效益为目的。标准化的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2.5 Henk De Vries的定义

Henk De Vires在其代表作《标准化:关于国家标准化组织的业务途径》中认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其他标准化组织给出的标准和标准化定义限制过于严格,只能适用于标准化组织自身的标准化,并不适合学术上的标准化定义。所以他通过把历史上的和各个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定义,以及权威字典中的定义都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标准化的定义应该是:对于实际的或潜在的匹配问题(matching problems)建立并记录一套有限解决方案的活动,为促进参与的一方或多方获得利益,平衡他们的需要,有意图或期望让所建立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相当数量真正需要它的相关方的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

他的定义还包含两个注:

注1.匹配问题

实体(entity)之间相互关联的不协调问题。解决这种问题,就是要确定这些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以便让它们能够以一种方式达到互相协调;或者因为某一实体与另一实体或与其他更多实体之间的关系而确定该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注2.实体

过去或现在存在,或者将来可能存在的任何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包括这些事物的联合。例如,一个人、物体、事件、想法、过程,等等。

De Vries还具体解释说,该定义与ISO/IEC的定义相比的不同点如下:

·标准化经济方面的限定:产生好处、平衡相关方的需求。

·对选择的解决方案所对应的问题做了描述——匹配问题。

·对解决方案做了描述——实体的一套有限特征。

De Vries进一步说明,实体之间的匹配问题可以是物与物之间的、物与人之间的,或者人与人之间的。

标准化定义从个别专家的定义发展到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之后又发展到后来学院派的专家又开始探讨标准化的定义,其中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轨迹。在上世纪中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在标准化界占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于学术界没有人对此提出挑战。这和标准化本身是一项在工业界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而且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战后实行的标准化策略非常成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有关。以至于到上世纪末期学术界才有人试图超出标准化组织的范畴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标准化的定义。

2.3 标准化的多学科发展

2.3.1 标准化与技术和工程学科

标准化是一个典型的横跨多种学科的新兴学科。首先,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技术工程学科领域。在高校里的很多学科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讲授标准化知识,特别是像机械制造、自动化、电工电子、建筑、计算机等工科专业。制图课是很多专业里面的必修基础课,其中几乎通篇都和标准有关。和技术工程有关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电工电子等专业里面的很多基础课程都伴随着专业技术标准知识的讲授。从本报告以上的内容还可以看出,标准化学科与系统工程、熵理论、统计学、法学、哲学都紧密相关。

2.3.2 标准化与管理学科

标准化和管理学科同样紧密相关。管理学的鼻祖泰勒的经典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中有很多部分都是在论述企业的标准化,包括工人的操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工作环境标准化、工时标准化等。从英国标准化学会BSI发起,后来成为ISO 9000族系列国际标准,以及这一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成功,让标准化学科和管理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更特殊的关系。这大大促进了高校当中关心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2.3.3 标准化与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是一门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标准化和工业工程学科也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工业工程为企业给出的解决方案都需要技术标准的支撑,而且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因工程,或称为工效学(Ergonomics),本身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一个重要领域(ISO/TC159)。

2.3.4 标准化与制造工程

现代标准化研究大部分都只关注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以及标准化的宏观效应。但是柏林Freie大学Constanze Anja Clarke[德]的论文《汽车工业生产系统的标准化》反其道而行之。作者对梅赛德斯-奔驰生产系统(MPS)案例的探讨是对企业内部标准化的一种典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该分析又明显涉及到标准化学科和制造工程学的理论。

2.3.5 标准化与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工业社会学

无论是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在本质上都是由人制定的,而且都是由人来实施的。且这种意义上的人一般都是受雇于某个组织机构当中,受到组织机构基本利益的驱动。所以,标准化学科与人的心理学和行为学,以及组织行为学都有一定的关系。Constanze Anja Clarke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企业中的标准化与工业社会学也有关系,因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系统在本质上也是社会系统的一种,人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3.6 标准化与经济学

最近20年当中,在标准化组织的推动下,经济学界开始关注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也不断出现值得关注的成果。在这方面英国和德国的研究令人瞩目。由英国政府贸工部(DTI)和标准化学会BSI支持,诺丁汉大学商学院、Fraunhofer系统与创新研究会等合作完成的《标准的实证经济学研究》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英国数据的公共标准对技术革新影响的幅度估计,第二部分为标准与国际技术扩散,第三部分为标准是促进还是阻碍创新?研究报告的结论认为,战后的英国生产率增长中,大约有13%的增长归因于通过标准途径传播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作为创新体系一部分的其他知识形式。这一传播过程补充并扩大了知识创新中研发及投入的价值。

由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支持,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经济商务管理系、卡尔斯鲁厄市弗劳恩豪夫系统工程与创新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标准化经济效益》主要包括A、B两个部分:A部分是微观层面的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B部分是宏观层面的标准化的国民经济效益研究。报告的结论称,标准化给国民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标准化对国家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范畴。标准化对技术的创新、外贸的发展、国家竞争能力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近年也开展了标准化经济效益方法和案例研究,今年出版了《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国际案例研究》。其中对ISO得出的方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做的案例研究结果给出了详细的报告。ISO的方法由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协助开发,主要面向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经济效益评价。ISO开展的案例研究涉及到了10个国家的11家企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经济学成果是Andrew L.Russell[美]撰写的论文《美国体系:标准化的熊彼特学说史》。作者从熊彼特的经济学观点和创新理论对美国标准化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解析。

2.3.7 标准化与网络经济学、法学

在人类的上世纪末以及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学和标准化的关系也逐步显现出来,很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论著不断涌现。其中的讨论大部分都集中在网络的外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失灵、冒尖(tipping)现象,及技术标准锁定(lock-in)效应,以及引发出的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核心技术和标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技术标准在企业当中的地位从技术层面转到了战略层面。这种现象不仅让经济学界的学者感到兴奋,也引起了法学界、公共管领域专家的巨大关注。Annabelle Gawer[美]和Michael A.Cusumano[美]合著的《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行业创新》就是描述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国际巨头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公司如何利用标准化手段领导计算机行业的产业创新。

2.3.8 标准化与法学

由于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ICT产业和企业创新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它还引发了重要的知识产权政策问题,国际巨头和企业共同体(consortia)开始用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收取专利费(如高通公司),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纠纷,老的知识产权政策受到了严重挑战。由此这一问题受到了法学界的密切关注。进入21世纪之后,这方面的论文论著不断出现,各国知识产权的政府管理者也频频出现在相关的学术会上发表看法。

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另一个引起法学界关注的问题。欧洲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成熟,并在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中对法规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及相应的产业创新政策设计提供了巨大支持。

2.3.9 标准化与公共管理

标准化与公共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Timothy Duncan Schoechle[美]的论文《标准化工作的私营化发展——数字化信息时代知识的圈占现象与策略》看出一斑。作者对数字化信息时代中标准化过程中新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这种趋势引发出的一些重大的公共策略问题,提出标准化的“私营化”及“知识圈占”现象,以及公共政策涉及到的问题探讨,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Dieter Ernst[美]的著作《自主创新和全球化——对中国标准化战略的挑战》,主要论述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战略及相应的自主创新政策,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全球化复杂性理论和产业创新理论等。

2.3.10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及政治学

标准化显然与国际贸易及相应的政治学也有很重要的关系。全美亚洲研究所(NBR)2006年6月(总第10期)发表了Richard P.Suttmeier、姚向葵、谭自湘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标准就是力量?中国国家标准化战略制定中的技术、机构和政治》。作者提出了“标准战”的概念,论述了中国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在全球化发展中的碰撞,以及中国所面临的体制性及公共政策问题,举出的案例都是中国自主技术制定的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态势,其中比较极端的案例是中国的标准WAPI在国际上遭到有些企业的反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投票遇到的困境,特别是在中美谈判中成为了两国领导人谈判的政治筹码。作者特别指出,“外国观察家甚至在探究WAPI是否预示着中国新技术民族主义标准战略的到来”。

2.3.11 标准化与现代物流工程

物流技术是传统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在海路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集装箱在表面上看好像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传统标准化结果。但是,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撰写的著作《魔箱——运输集装箱让世界变小,却让经济变大》向世人展现了在全球物流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集装箱标准化过程的另一面。技术问题在其中已经不再重要,而国际巨头(利益相关方)各自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做出巨大努力让人们看到经济驱动的惊人力量,但是多样化的世界最终还要建立最基本的秩序,经济全球化最终选择了标准化。标准化协商一致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平衡。就像书中所说,“时至今日,集装箱运输已经日趋成熟,发展成了一个全球规模的,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的行业”。本案例又一次展现了标准化的跨学科特性——自然学科属性和社会学科属性。

以上事实证明了Henk对标准化学科建设的看法的正确性——标准化是一个横跨多种学科领域的新兴学科,没有哪一位智者能够精通所有这些学问,所以标准化学科需要多学科的输入和碰撞。标准化在国际上也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只有所涉及到的学科都能够行动起来,对相关的理论问题分别开展研究,再由能够统领所有研究的学科(如管理学)把研究的成果集成起来,这就是我们预期的标准化学科能够逐渐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

3 我国标准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标准化开始营造比较宽松的理论研究的环境,中国标准化协会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方面也提供了持续的交流平台。这也就形成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标准化理论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从那时起,我国标准化界对外交流的逐渐扩大。在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标准化的基本理念,对我国的标准化理论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1 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

陈文祥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为西安交通大学编写了《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教材。他在教材中用重复利用效应、经验积累规律与熵增加原理相结合角度论述了简化原理是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同时提出标准化管理中应实施优化原则(包括:功能结构优化和参数系列优化)、动态原则、超前原则、系统原则、反馈原则,以及宏观控制和微观自由结合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常捷和何逵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撰写的《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中提出标准化的“八字”原理,即:“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统一表示对具体有等效功能的标准化对象(物质的、文字的),或其技术要素(如:尺寸、参数)进行合理归并,使之达到通用互换或成为共同遵循的依据。简化表示保证在一定时期内适应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品种、型号、规格,并使之形成系列。协调表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使标准化对象内外相关因素达到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原理。选优表示根据标准化目的,评价和求解标准目标的最优解答。常捷认为:统一是目标,协调是基础,简化、选优是统一、协调的原则和依据。

李春田主编的《标准化概论》第一版于1982年出版,对我国标准化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归纳,提出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四项方法原理,并对每一项原理的含义,产生的客观基础,原理的应用,以及四项原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的论述。1987年4月在《标准化概论》(修订本)及1995年11月《标准化概论》(第三版)中提出了标准系统的四项管理原理。

(1)系统效应原理。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益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同样,标准化系统的效应也是从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化组织体系与标准实施考核体系的最佳综合中获得的。

(2)结构优化原理。标准系统要素的阶层秩序、时间序列、数量比例及相互关系依系统目标的要求合理组合并使之稳定,才能产生较好的系统效应。

(3)有序发展原理。标准系统只有及时淘汰其中落后的、低功能的和无用的要素(减少系统的熵)或补充对系统进行有激发力的新要素,(增加负熵)才能使系统从较低有序状态向较高的有序状态转化。

(4)反馈控制原理。标准系统演化、发展以及保护结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内在机制是反馈控制,系统发展的状态取决于系统的适应性和对系统的控制能力。

王征在其著作《标准化基础概论》(1985)中提出了五项标准化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互换性原理、协调原理、阶梯原理。他认为统一原理是标准化原理的核心和本质,其他原理都是统一原理的具体形式,而“统一”是科学合理的统一,也就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级别,一定水平,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多数的统一。

张锡纯主编的《标准化系统工程》(1992)介绍并运用了很多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提出了标准化活动中的四项基本工作原理,即有序化原理、统一协调原理、系统优化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该书是响应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建立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号召而大胆探索的一种尝试。

郎志正在其主编的《标准化工程学》中提出标准化的五项指导原则,即效益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和协商原则。叶柏林长期研究标准化经济效果问题,1984年发表了《标准化经济效果基础》。

洪生伟在其撰写的《标准化管理》(2003)总结出标准化活动八项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标准化的对象不仅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后造成的损失。

(2)系统优化原则:标准化的对象应该优先考虑其所依存主体系统能获得最佳效益的问题。

(3)协商一致原则:标准化的成果应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4)统一有度原则: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应做出统一规定,以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5)变动有序原则:标准应依据其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才能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6)互换兼容原则:标准应尽可能使不同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实现互换和兼容,以扩大标准化效益。

(7)阶梯发展原则:标准化活动过程是阶梯状的上升发展过程。

(8)滞阻即废原则:当标准制约或阻碍其(标准化对象)依存主体的发展时,应立即废止。

刘双桂等撰写的著作《企业成功的秘密:标准转型与标准运作》(2005)是21世纪之后我国少有的经济学界专家论述ICT产业标准化的著作之一。著作共分为4个部分:理论篇、运作篇、案例篇、管制篇。其中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标准化科学的基本原理、标准与节约、标准与产业分工、标准与产权,接口标准的性质等,认为“标准化学”应该是一门“关于协调的专门科学,标准化学的发展会促进每一个领域协调成本的降低”。“标准化学”是分工的产物。作者借用杨小凯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粮食的寓言”,详细阐述了链式产品、系统产品和复杂分工网络,以及企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外部的分工,以及标准在产业过程中起到的协调作用。作者把协调分为三类:标准化协调、个性化协调、半标准化协调。

团队分工常常需要架构师(协调人)总体负责,普通企业/定制市场分工只需要经理人的协调。而市场分工则“按照规定的标准或技术法规生产,完全不需要协调人”。标准的开放和传播程度、知识的开放和传播构成产业的进入门槛,标准化程度影响专业化程度,也决定分工的协调成本高低。作者还特别指出接口标准在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接口标准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促进互补的产品和服务的建立,大大降低协调成本,巩固市场占有者的技术平台的垄断地位。

作者还详细论述了企业的标准化策略和专利策略,标准的产生与标准战略,列举了ICT产业中的很多案例,说明标准的竞争和权力分配,还阐述了全球标准范式转型,国家标准调整和知识产权制度选择,以及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过程中的标准竞争和制度竞争等。该著作是经济学界对标准化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是经济学界对标准化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

3.2 国内关于标准化学科的探讨

常捷在1979年中国标准化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提交的论文《标准化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中,全面地分析了标准化的概念、内容、地位和作用、对象、基本原理,以及标准化的科学性质。他认为,标准化学科脱颖于技术科学,汇流于管理科学,是一门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的管理技术。标准化与现代化管理的几个重要学科,如:质量管理、价值分析、系统分析、工业工程和运筹学等学科,同行并济,相辅相成。标准化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综合性,许多重要的标准制定和贯彻都需要相邻学科联合起来加以解决。

钱学森于1979年2月曾经就“标准化和标准学研究”发表讲话。他指出:“标准化也是一门系统工程,任务就是设计、组织和建立全国的标准体系,使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度发展。但标准化系统工程这项技术似乎还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还缺一门‘标准学’。它不光是自然科学问题,还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它介乎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的成分更大一些……标准化系统工程的方法是有的,运筹学、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等……总之,首先要建立‘标准学’。”

1982年顾孟洁发表论文《憧憬与探索——对建立标准化新学科管见》。作者试图通过哲学和知识结构的层面探讨如何建立标准化新学科。2002年,顾孟洁又在其论文《美好的憧憬无尽的探索——建立标准化新学科的断想》中表示,我国有两件重要事件代表着“标准化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殿堂迈进的起步台阶”,其一是国家标准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代码中为“标准科学技术”正式留了“席位(410.50)”,其二是2001年我国正式出版了《质量标准化计量百科全书》的标准分编。李春田和金光在该书中合写的“标准化”条目明确指出:“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项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被人们研究,可以说刚刚开始,它是一门年轻又有发展前途的横断学科。”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白殿一研究员则认为:虽然标准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标准化理论研究没有广泛开展,标准化没有成为一门学科。因此,需要研究并逐步建立标准学知识体系,进而推动标准化教育的发展,促进标准化作用的充分发挥。

刘双桂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标准化学科,认为“标准化学”应该是一门“关于协调的专门科学,标准化学的发展会促进每一个领域协调成本的降低”,“标准化学是分工的产物”。协调分为三类:标准化协调、个性化协调、半标准化协调。标准化程度影响专业化程度,也决定分工的协调成本高低。

前面提到了国内有影响的几部典型标准化著作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论文,但可能是非常不全面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多致力于标准化理论建设的学者和各个战线上的标准化工作者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探索标准化学科的真谛。应该说,所有发表探讨标准化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体系建设的论文论著都是对标准化学科发展的贡献。标准化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长河就是在广大标准化理论工作者和标准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持续不断地汇入涓涓流水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有几个标准化思想在国内影响极大,包括:标准体系(表)建设、双采方针、超前标准化、综合标准化、模块化。综合标准化和模块化在本报告的前面已经有所论述。综合标准化作为系统工程与标准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论,在我国的政府工程项目,以及大型国有企业中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特别是在军口的型号项目中效果明显。模块化思想则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标准化方法学之一。

标准体系(表)建设反映了我国标准化体制在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上的需要。199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2009年做了修订);1995年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2008年做了修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所有政府标准化行业管理部门都制定了详细的行业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而且政府技术监督部门也因此要求企业编制标准体系表。这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所没有的现象。

“双采方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所采用的重要政策之一。采用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当时的主流认识,即我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我国当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采用的是招商引资和技术引进,标准化政策也采用了一种拿来主义的方式,即:“双采方针”。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一政策实际上已经被“双采方针加自主研制国家标准”的政策逐渐取代。

超前标准化是在我国标准化理论界有些专家持有的一种观点。这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制定与技术并行发展甚至超前于技术发展的情况。这种观点在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某些领导希望在政府的大型科研和工程项目中能够做到标准化先行,使得项目的执行能够有标准可依。但是这一观点在标准化理论界颇有争论,至少认为这种观点应该是有前提限制的。

4 标准化理论研究比较分析和差距

对比国内外标准化理论建设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标准化理论建设虽然由于实施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以及文化大革命造成我国在那个时期的滞后,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标准化基础理论建设奋起直追,现在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由于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文化和发展轨迹与西方不同,这也是我国的标准化理论一方面与西方标准化界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者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坚持标准化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从标准化的历史根源、标准化的形式、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标准化在哲学意义上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我们有特色的体系,而且由此产生了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标准化教材《标准化概论》和系列标准化著作,为学校里面的教学,以及指导我国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标准化研究的主流把系统论的方法用于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坚持综合标准化思想,以及坚持把现代工业模块化技术与标准化思想相结合的做法,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标准化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而在国外的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虽然形成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连续性差,成体系的成果略显不足。

2010年5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美国IEEE标准化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标准化教育论坛。从双方学者对于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辩论显示出,IEEE的专家总体上并不关心标准化的理论建设,他们甚至并不认同标准化是一个学科。虽然IEEE标准化协会也大力推进标准化在大学里的教育,但是他们宁愿采用更实用主义的做法,大力推动大学教授讲授专业技术标准知识及其在相关专业学科的学术应用。美国人的这种观念也导致他们大量标准化的研究论文和成果都集中在ICT产业、网络经济、知识产权、标准化与创新政策等研究,而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却缺乏建树。

欧洲标准化界的理论建设成果比较全面,除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荷兰Erasmus大学Henk de Vries教授做出的成绩,也有前面提到的标准化经济效益方面成果,以及公共政策、网络经济、知识产权、产业创新方面的成果。欧洲最大的成功是欧洲统一大市场之后欧洲标准与技术法规(欧洲指令)的一体化协调,以及欧洲政府(欧洲委员会)用标准化支持产业创新的政策设计,这都离不开标准化理论界对公共政策和产业创新研究的强力支持。

标准化理论 篇9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概念化,加上媒体、学术界等积极传播和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然而,恰当运用理论工具对该问题进行系统、严谨分析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黄群慧,2015),即便是2015年以来,广受关注的制造业研究领域,无论是Jewkes(1960)等分析经济学家对其缺乏研究热情的本质原因,还是中国当前众多经济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而无暇顾及的现实困难,都无法阻止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模式的所产生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以个性化制造和快速市场反应为特征,对现有大规模生产和柔性制造模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造。这必然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同时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设置、技术研发等提出新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同样是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计算机设计和其他先进技术给制造业带来一场“剧变”为主题,提出标准化将被取而代之的观点,给标准化界带来一次不小的震动。中国学者李春田和童时中1991年同期发表论文提出观点,认为新的技术变革对标准化工作带来也是变革和创新,并指出新的变革关键是“模块化”,作为标准化的高级形态——模块化,既能够实现多元化需求下产品的多样化,又能够在产品模块化、管理模块化和设计模块化下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事实上,《第三次浪潮》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观点上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上有很多相同点(陈弘,2013),而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对全球产业的竞争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支持的大规模生产成就了美国工业强国的地位,而组合化和模块化支持的柔性制造实现了日本制造业的赶超。对于当前面临急需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的中国而言,未雨绸缪地提出中国标准化范式调整战略的方向,做好前瞻性的理论储备和战略政策部署,确保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历史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

2.1 三次工业革命的划分

学术界对“三次工业革命”的界定一直存在差异。以Kitney为代表的生物学家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耦合为核心;杰里米·里夫金(2011)为代表的未来学家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基于通信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融合。由于学者们对于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点和视角不同,阶段划分自然存在差异。但不管差异如何,对于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应当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划分需遵循相同标准,使其能够反映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以重大技术变革为基础,这种变革必须有广泛的应用;三是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以上要求,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赞成黄群慧(2015)以主导性制造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为标准划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肇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后,蒸汽机的改良和大规模应用而形成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 世纪早期出现的以“福特制”为代表的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方式;而当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出现的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2.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三次工业革命”源于新兴制造技术和制造工具的突破。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生产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规模生产一致,“第三次工业革命”也由于新的基础制造技术和系统的应用而呈现出新的技术经济特征。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多维、立体”的生产制造技术体系的概念(黄群慧、贺俊,2013)。以新一代通信技术、新材料、数据处理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为基础,以智能制造、数字制造、柔性制造为工具,构成大规模生产系统、定制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立体生产生态系统。其次,由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涉及技术庞杂,覆盖制造业众多领域,其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如:3D打印在新材料和激光等技术的进步下,实现由传统日用消费品等简单产品向医疗、军工、汽车、航空等复杂产品的应用转变。再次,模块化设计可实现生产系统的短期重构,解决了以往大规模定制系统无法满足产品多样性以及与成本之间的矛盾。虽然当前仍处于概念设计和研究开发阶段,但对现实在人力资本、管理理念、营销模式和企业发展方面提出必要的战略性要求。最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历次工业发展阶段表明,不同阶段的更替都会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需求结构和组织模式,进而对企业的现有机制、制度和管理模式形成颠覆性的影响,以微观企业的改变,进而推动中观产业和宏观经济竞争环境的变革。因此,新制造范式的变革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一次变革,更是与科学技术相匹配、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系列的,也将决定先进技术在生产企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进而决定这些先进技术能否形成一个国家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3 演化经济理论下标准化范式演变

本部分将讨论制造范式演变过程中如何促进标准化范式的演变,并进一步探讨多维制造范式下,标准化范式是否存在向多维演化的可能。因此,讨论将涉及企业技术变革和标准化选择的多样性问题,我们选择一个专门关注企业变革范式源头的理论——演化经济理论来分析解释。

3.1 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理论的起源虽然可以追溯到Marshall(1920)和Schumpeter(1934)的文章,但直到Nelson and Winter(1982)的《经济变革的演化理论》一书出版后才成为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演化经济理论学派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风险中性、理性经济人和经济最大化行为,认为这是一种经济过程的特殊情况(Schumpeter,1934,1942)。相对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典型性”观点,演化经济理论认为不同层次(基本技能、工作团体、企业甚至产业)的相互联系的演化过程(Nooteboom,2009)。任何一个企业的变化或者整个产业的变化都可以用“变异机制”、“选择机制”和“保留机制”的原理来分析解释(Aldrich and Ruef,2006;Nooteboom,2009)。结合本文研究需求,这里仅对“变异机制”、“选择机制”和“保留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其余不再赘述。

依据演化经济理论的观点,企业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对现实经济表现的不满,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Winter,1975;Witt,1996)。因此,所有与已有生产服务实践或问题解决办法不同的情况,都可以视为变异(Nelson and Winter,1982)。这里的企业是指基于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型组织(Winter,1988)。由于变异机制是企业依据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应激反应,因而演化过程中呈现多样性特征。因而需要通过选择机制来减少多样性,但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Richerson,2005)、持续的细化变异(Kimura,1983)和选择比例(Srholec and Verspagen,2008),使得选择后多样性仍然存在。积极的变异(如技能、管理模式、惯例等)被选择机制选出后,将通过保留机制进行继承(Aldrich and Ruef,2006)。保留机制展现的是演化过程的稳态。可以视为积极的变异和选择创造的多样性会被企业所保留,并在随后的经营中反复(复制)进行。这也是演化经济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均衡观。

3.2 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的协同演变

三次工业革命都是源自制造技术的变革,技术变革也是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保证。但仅仅依靠研发人员的技术突破和发明是无法实现的。要使得技术变革,包括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能够产生显著、积极的经济效应,还必须通过标准化来实现形成生产力,走向市场,使得变革的技术得以有效扩散(Blind,2001)。表1归纳总结了历次工业革命,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的演变过程。

基于演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回顾历次工业革命中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工业革命下的制造范式演化其实是变异机制后选择机制的结果。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流水线实现大批量生产,正是由于企业不满于生产力无法满足需求窘境,以及小批量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促发的变异机制。但是流水线的出现并不是变异机制下完成的,而是在选择机制下完成,当积极的变异和选择结果——流水线需要通过保留机制继承下去时,标准化范式成为保留机制的工具并实现流水线的反复(复制)——传播与扩散(如图1所示)。

依据演化理论,社会经济演化存在着拉马克式(Lamarckian)进化要素,即“获得性状遗传”,强调的是持续发展,通过保留机制下的复制体将优良特质传给下一代。结合变异机制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出,保留机制所复制的特质将成为下一阶段变异的基础。标准化范式的演化也影响制造范式演化。这一观点可以从精益制造、柔性制造得以佐证(如图2所示)。

综上,通过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我们发现,由于企业不满于经济效益和应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问题,促发变异机制,并通过选择机制实现制造范式的演化。出于选择机制下制造范式的优良特质复制需求,保留机制实现了标准化范式演化,由此得出制造业范式促进标准化范式演化的结论。与此同时,拉马克式(Lamarckian)进化要素的驱动下,由标准化范式所保留的优良特质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变异和选择,也即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制造范式的演化,由此可见,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是协同演变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的协同有别于同步,特指相互影响。

3.3 单维范式向多维范式演化

由表1可知,“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的制造范式是以设计生产一体化产品为主要对象,追求低成本的规模效应。此时与之匹配的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是基于单一无功能零配件,以专业化、高效率、低成本为目标而实施的标准化单维范式。这里的单维范式是指生产企业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共同采用同质或近乎同质的技术方案,即技术标准。根据演化经济理论,企业之间的差异应该体现在基于不同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治理架构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本文研究的制造业技术经济特征下的标准化范式,因而并不对管理标准进行研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本文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技术标准化也应该是契合于融合了基础通用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制造、柔性制造等复杂生产系统的多维范式。其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1)“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制造范式是个“多维、立体”的生产制造技术体系,涉及技术庞杂,覆盖的制造业众多领域,以智能制造、数字制造、柔性制造为工具形成产品多样性,其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多维、立体”的生产制造技术体系中各个子体系的标准化范式在主体、对象和内容上必然存在较大差异,且各个子体系中的标准化活动是伴随着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维护等协同进行的(如带有监测身体健康状况的手表),任何一个子系统(模块)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个生产体系或产品的效率;(2)“第三次工业革命”下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将大大加快,新技术标准对旧技术标准的转换也会随之加快。由于转换成本、产品寿命和规避风险,新旧标准必然会同时存在于市场。根据演化理论,新标准与旧标准之间的范式必然存在差异。由此,本文将标准化多维范式的定义为:不同标准化主体、对象和内容的两个或以上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子系统并行进行的标准化活动范式。需要厘清的是,这里涉及单维范式与多维范式的讨论,仅仅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完整产品产出的制造过程,并不涉及流程、反馈、组织等管理环节。

4 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下标准化范式调整

前文讨论的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协同演化问题,是基于市场机制下产业层面的范式演化。下面将要讨论的是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标准化范式调整。结合上一章内容,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制造范式的演化给标准化范式带来两个维度的影响:一是结构维度,即多维制造范式下微观生产单元(企业)内部和生产单元(企业)之间的标准化范式如何调整;二是内容维度,即技术变革对标准化范式调整的影响,以及调整后标准化范式对进一步变革的影响。

4.1 制造技术变革驱动下标准化范式调整

学者们一致认为,技术变革形成的多样性最终会收敛到同一技术上,形成垄断技术,就是技术标准的形成过程。这也是前文所提的标准化单维范式。但是最终决定技术标准的垄断技术是如何选择和出现的,学术界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Katz,1980;Farrell,1986;Cowan,1994)。这也符合演化经济理论选择机制下多样性仍然存在的观点。客观上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主观上的企业、产业乃至国家战略都有可能对技术的选择和标准的形成产生影响。

标准对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很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现实中技术变革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会对标准效率产生影响,最优标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也极易形成次优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标准“路径依赖”问题(David,1985)。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技术变革会是颠覆性,这对于现有产业格局、产品结构、生产体系等制造范式带来冲击。新制造范式下高新技术更新频率会加快,并伴随极高的不确定性风险。依据演化经济理论,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本能,往往会选择比较稳妥且成熟的技术,放弃最优方案,进而形成次优技术标准“锁定”局面。加上标准的“路径依赖”效应,必然对后续的变革产生消极影响,损害社会福利。

次优标准“锁定”以及“路径依赖”效应显然会影响企业进一步的技术变革,进而影响整个产业制造和标准范式的演化。从长远来看,这种基于市场机制选择的范式是不利于企业和产业的持续发展。与产业范式自然演化不同,微观企业标准化范式是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主动调整:(1)加速标准更新频率。依据标准螺旋上升机制,标准应该是通过不断需求识别、制定、发布、实施、监控和复审等环节完成标准的升级或更替(王季云,2009)。对企业而言,次优技术标准“锁定”是一种本能选择,即便是标准委员会也无法杜绝这一问题。而依靠较高标准更新频率,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缩短锁定的次优标准与最优标准的差距,缓解次优方案对进一步变革的不利影响。从另一角度来说,更快的标准更新频率,也能够有效地应对新制造范式下更快的技术、产品、工艺的更新,促进新产品、新工艺的迅速扩散。(2)强化标准的纵向兼容性①和标准体系的可扩充性。由于技术更替速度加快,市场存在着同时拥有多代产品、多代标准的可能。因此,新旧标准之间的纵向兼容性成了保障产品市场平稳过渡的关键。同时,强化标准体系的可扩充性来满足新制造范式下的产品功能多元化趋势。

总之,产业层面的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演化之间存在着自然协同效应,滞后于技术变革的标准化活动需要与之高度匹配,否则会影响产业健康发展,失去竞争优势。而企业层面的本能反应往往是不利于这种匹配关系的形成。因此,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主动调整标准化范式来应对,使其能够迅速且高度匹配新制造范式。

4.2 多维范式下的标准兼容性

从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变化特征和美、德、日等工业强国的工业化与标准化演变趋势特征来看,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显然是多要素、多产业、多维度、多模式融合的多维范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未来制造业演化趋势应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更替;二是复杂生产系统下各个子系统融合问题。后者是促成多维标准化范式的源头,前者是技术竞争过程中新旧标准更替的规律性特征。我们在多维范式讨论中已经指出,各个子系统内容的标准化范式是异质的,而在不消除异质性的前提下融合子系统,关键是兼容。已有的研究认为,非兼容性会引起技术变革无效率的结果,新技术对旧技术的兼容将是新旧标准更替效率的关键(Farrell,1985)。在动态理性预期下,最初消费者存在不愿意承担转换成本和企业存在不愿意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而造成次优技术标准锁定问题,而新技术对旧技术的兼容可以减少不良预期、消费和生产风险,提高社会福利。总之,兼容性是促进多维标准化范式形成、缓解次优技术锁定和提高标准效率的关键。这好像与技术标准源自垄断技术的初衷相矛盾。事实上,标准化与兼容性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兼容性仅仅是标准形成后的一种选择。标准是对于普遍使用技术的一种概括,而兼容则是存在于不同类别的技术之间,因此兼容是依赖于标准(接口标准)而存在的(Tassey,2000)。

由此,回顾前文内容,单维范式下似乎不存在标准兼容问题。依据演化理论,前一阶段保留机制下复制工作,使得后一阶段的变异遵循前一阶段的技术属性,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是假设不存在破坏性创新的特定变革环境内进行的。然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新制造范式是个颠覆性的变革,必然存在新旧技术的更替,兼容性成为调整的关键内容。而多维标准化范式下,复杂系统、复杂产品是由各个子系统和子产品融合而成,虽然各个子系统和子产品内部的标准化范式是异质性和多样化的,但在融合过程中接口标准的兼容性是必不可少的。

新制造范式下的产品功能逐渐多元化,纵向分工的制造范式将逐步转向以横向合作为主的制造范式。企业间的技术、产品(功能)融合需求逐渐加强。传统出于垄断技术强化竞争力目的的封闭式标准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变化,标准范式的调整将趋于满足企业间合作的横向兼容性。未来的制造业不仅仅在产品之间的竞争,产品内部的子产品(配件、功能、服务)的竞争也将越发激烈,除了子产品(配件、功能、服务)的质量竞争以外,与产品系统的兼容性优劣也将成为主要竞争内容。

4.3 关于综合标准化的讨论

一个延伸的讨论是综合标准化问题。事实上,标准化研究者们很早就已经关注并研究如何针对复杂系统进行标准化活动的问题。1933 年,苏联著名标准化学者A·K加斯切夫最先提出综合标准化思想:“在目标性与综合性原理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强调标准的相关性问题、大量成组标准协调一致的必要性问题(李春田,2011)。目前,学术界普通对综合标准化达成共识的定义是:综合标准化一项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以实现标准化对象系统整体最优为目的,以成领域、成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为手段的一种先进的标准化工作方式(李春田,2011;甘小斌,2012;付允等,2013)。虽然标准化学者对综合标准化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热情,在各个行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如: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马晓蕾,2014),电子对抗装备的综合标准化问题(郑继明等,2006),国家科技平台综合标准化建设(周琼琼,2014),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李强、刘涛等,2015)等,但都没有提出一套系统具有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如综合标准化的目标是管理效率的提高还是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短期效益的提高?还是基于长期考虑,放弃短期收益?毕竟第三次工业革命下,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将大大加快,新技术标准对旧技术标准的转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如果只注重第一代技术标准下的效率问题,而忽视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连续性,就会丧失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意识。

5 结语

为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国务院2015年5月19日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颁布至今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广大关注,将其视为未来10~20年内长期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纲领。然而,在肯定《中国制造2025》重大意义的同时,其整体规划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和共性制度等思维范式上(黄群慧,2015),中国要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突破长期制约成为工业强国的根本性约束,仍然需要在核心能力上的深入挖掘。从美、日、德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及核心能力形成历程来看,标准化成为其历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甚至可以等同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煤、石油、天然气、矿藏等战略性资源。因此,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之初,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伊始,战略性的调整标准化范式从单维向多维转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有效地实现标准化范式与制造范式相匹配,进而促进制造范式的加速升级调整,是促进我国能否在未来10~20年间成功跨入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的历史关键任务。其调整策略可参考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标准联盟,强化协商一致的作用。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将从纵向分工逐步转向横向融合,标准联盟也将从同质或纵向联盟逐步向异质或横向联盟转变。与纵向型联盟通过价格、核心技术等实现协商一致的机制不同,异质或横向联盟将更多倾向于相互兼容。

二是强化反馈机制,提高标准更新速率。一方面可以缓解次优技术标准锁定所带来的福利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满足产品周期缩短和技术更新速率加快的需求。

三是提高标准兼容性,降低接入/转换成本。产品更新换代形成的置换成本极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窘境。而较高的标准兼容性能够有效降低接入/转换成本,甚至无成本,促进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维持企业或产业的竞争优势。

四是重视标准体系的系统性,保持系统标准体系表的可扩充性。多维范式下,在保证各个子系统功能效率得以体现的前提下,要求整体系统的功能效率最大化,这必然对标准体系的系统性提出极高的要求。同时,系统标准体系表的可扩充性又极大满足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以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为制造核心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全球制造业范式的调整。随着这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制造范式变化,传统的标准化范式可能需要变革。本文基于演化经济理论分析发现,制造范式与标准化范式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并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特征,认为标准化同质性的单维范式正向异质性的多维范式演变。结合标准化经济影响效应,本文认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范式下,标准兼容性问题是标准化范式调整的关键,是缓解关注技术变革下的“次优标准锁定”问题和提高多维范式下标准效率的核心因素。

标准化理论 篇10

某矿井于2005年6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5月10日竣工投产。2010年矿井共生产煤炭503.6万吨, 实现利润101528万元, 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是集团的主力矿井之一。矿井经营目前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 陆续建立了九大体系, 运行了十大市场, 完成了市场化管理总框架体系的搭建, 实现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市场化全覆盖。但作为一个新矿井, 面临着新员工多, 工作经验缺少, 各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不规范的情况。全矿正处于安全、产量、进尺等各项指标圆满完成的同时管理模式急需完善的时期, 急需要一套保持企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的管控模式。

二、标准工序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 不利于作业效率的提高

现行的作业方法不一定是最好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同一项工作, 效率和品质差异大。该矿职工大部分是新员工, 老员工来源也很复杂, 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差距很大。在实际工作中, 生产作业都是依靠工人自身的经验和直觉来决定生产作业方法, 而并非采用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作业方法。同样一项生产作业, 不同的班组, 甚至是同一个班组中不同的工人, 他所采用的程序、方法和使用的工具、消耗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差异大, 生产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二) 技术经验无法有效积累、固定和推广

一线职工的技能大多来自师徒传承, 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干。不同的师傅对同一项生产作业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也各不相同, 造成作业方法的混乱和生产质量的不稳定。职工在工作实践中找到了做某项工作的最佳方法, 却没有办法拿出来与他人共享, 那么这个方法将随着这位员工的变动而流失, 无法将个人的智慧财富变为企业的智慧财富。

(三) 是责任不明确, 协作不顺畅, 不利于生产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四) 在已经反复出现过的问题上浪费资源, 无法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由于存在有效的技术经验无法有效积累、固定和推广的问题, 使得我们将资源花在解决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上。

(五) 缺乏培训的标准和目标

由于无法固化高效率的流程, 造成培训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 无法为员工指明工作的最佳方法。不论是新进员工的入职教育还是在职员工的在职培训都需要标准化的材料进行统一的培训

三、借助的理论工具

89年国家标准化法对“标准化”的含义的解释:“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 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就企业而言, 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是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世间经验的总结, 是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依据。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 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 让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 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该矿井利用数理统计原理、系统工程理论、行为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观等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结合现代化煤炭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自然赋存条件, 研究其中起决定作用因素, 分析大型煤矿管理的要素。总结出标准工序管理是解决员工素质、员工生产效率、基层组织管理效率和技术进步及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 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的重要保证。

四、标准工序的内容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 在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 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 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人力、设备、材料是工序的三要素。标准工序对相同的劳动对象, 规定统一的人工、材料等成本投入, 要求达到规定的劳动成果。

五、编制实施的方法

整个编制过程分五大步骤:

(一) 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阶段

小组人员根据自己的任务, 分别组织有经验、有技术的熟练工人进行座谈, 针对同一项工作, 操作方法相同的, 现场测定时间, 测定备品备件和材料消耗;针对不同的操作方法, 分别测定时间, 分别测定成本投入;之后再组织大家座谈, 确定最佳方案;提出工序的安全和质量要求。通过现场测算和总结历史经验, 将标准工序的基础数据收集结束。

(二) 初稿的成型阶段

将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结束后, 管理小组讨论后形成了标准工序的基本模板:要求横向覆盖到采煤、掘进、机电管理三大专业口;纵向包括了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施工准备、施工顺序、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和工序成本。对于基础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的继续由编制小组重新现场测算。

(三) 试行定稿定型阶段

为了确保标准工序的科学合理性, 该矿积极借助“外脑”。经过专家组与我矿管理人员一起探讨, 编制出了符合矿井生产实际的标准工序。

(四) 推行阶段

经过专家组和我矿领导层研究决定, 采取以点带面来推行标准工序管理方法。经研究, 决定先在我矿综采一队、综掘一队推行标准工序管理, 进而在我矿全面推广。

(五) 反馈提高阶段

根据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集中反馈到编制小组, 及时解决, 完善提高, 修订不足。

六、实施的效果

1、新工人熟练期缩短2/3以上, 老职工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2、班组长按成本安排工作, 效率提高, 班组自理水平提升, 3、区队总体生产效率高, 综掘队创出断面15.75m2锚网高强度支护月进尺716m的新纪录, 采煤队创出月单产28万吨的成绩, 4、矿井总体效率效益逐年提高。

(责任编辑:慕容睿)

摘要:标准化理论在煤矿企业的运用, 是煤矿企业引入现代化管理机制, 向现代化企业转型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实施的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的指导理论、具体实施方案及取得效果等几个方面的阐述, 聚焦某矿实施标准工序的具体过程。反映这一企业管理转型的变化。

标准化理论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标准体系;理论依据;参照指标;建设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8

我国图书馆学界对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90年,黄宗忠教授就提出:“标准化是图书馆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因此,图书馆标准是高速发展图书馆事业,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各类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对于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工作得以深入推进。特别是2008年10月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以后,组织开展了大量建设工作,成效斐然。但是,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尽管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如火如荼,但很少有研究者对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参照体系及其建设基础展开深入分析。显然,图书馆标准体系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将其构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旨在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视角,解读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理论依据,并对国外相关指标体系及其理念进行分析,进而考察图书馆标准规范化的基础,以期丰富学界对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理论认识,并为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参照。

1.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者对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三个方面。

大量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标准化工作展开了研究。据邱均平等的研究,截至2014年9月,在CNKI和CSSCI两个数据库中,收录的高校图书馆标准化相关文献达368篇,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对欧美日等国外高校图书馆标准的研究:二是从资源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此外,张东华等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与美国《高校图书馆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贾朝霞(2012)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采访有效性评价标准。王荣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王伟赟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标准问题。张惠君等评述了“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标准与规范。彭一中等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标准化问题。郭晶等考察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

对于图书馆业务流程标准化的研究集中在文献编目等方面。早在1988年,方子丽就指出,国际编目在向标准化方向努力。杨玉麟(1989)曾对早期我国图书馆文献工作标准化的成果进行了介绍。陈成桂(2005)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问题。梁焰(2006)对我国在版编目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针对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框架问题,张晓琳等(2003)展开了系统论述,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刘锦山(2001)对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工程建设进行了探析。李晟光[蚓(2006)对数字图书馆标准化的成本一收益进行了分析。

此外,刘兹恒等对照ISO和IFLA的图书馆标准体系,分析了其对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启示。王世伟指出,着力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着力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着力于“面向国际”战略的谋划是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2.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2.1可能性:“客观知识”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英国哲学家Karl R.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由于能够完整地回答图书馆何以可能标准化的问题,因此,可被视为图书馆走向标准化重要的理论依据。Popper指出,“世界一”是物理世界,“世界二”是精神世界,“世界三”则是客观的思想内容,特别指科学的因果思想以及技术作品的知识世界。其中,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影响,而“世界三”却自成一体,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世界。Popper认为,每一本书都是客观知识凝结,无论这种知识是真是假、有用或无用、有读者阅读或没读者阅读。

自“三个世界”理论产生后,图情学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出现丰富其内容。Bertram Brookes所提出的“知识观”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Brookes提出,Popper的“世界三”必须延伸到信息。他认为,“世界三”中的客观知识即为记录、语言、艺术、科学、技术等文化类思想产品,信息科学(InformMion Science)的根是客观的知识理论,而不是主观的知识理论。Brookes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开拓第一世界,而将他们的成果记录于“世界三”: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的研究,属于“世界二”,通过与世界一的相互作用,而将其记录存留于“世界三”: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职业的从业者的工具则是收集和组织“世界三”的记录,相关理论则研究“世界二”和“世界三”如何相互作用,使知识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显然,如果承认Popper所述的“客观的知识世界”的存在,那么图书馆的职业活动就可被视为客观知识的收集、整理、贮存及提供利用等活动。通过Brookes的界定,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服务行业职业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知识”,因此,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是完全可能的。

2.2必要性:“五定律”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nlc202309030801

既然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因“客观知识”而具备完全的可能性,则进而需要回答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有何必要?

由印度图书馆学家S.R.Ranganmhan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被誉为对图书馆职业的最简洁表述。五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书为利用(books are for use),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hisbook),书有其读者(everybookits reader)。节省读者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无疑,Ranganathan描述了图书馆的理想面。然而,在现实中,达成这五个定律殊非易事。我国台湾图书馆学家何光国指出,现实中的图书馆职业实践常常可以描述为:书是为归集而非利用,有些读者不得其书,有些书在书架上收集尘埃,浪费读者和馆员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旧货仓库。Jesse Shera也指出,世界上再完善的图书馆,恐怕也无法完全达到Ranganathan所列举的五项标准,尤其是其中第二律和第三律。

不难看出,把图书馆的理想面转化为现实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中,馆藏资源难以被用户充分利用是制约图书馆由理想面转化为现实面的主要障碍。实现管理过程与馆藏资源的标准化、统一性,是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基本目的。通过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可获取性,显然是连接图书馆理想面与现实面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达成图书馆的职业目标,跨越从理想面到现实面的鸿沟,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标准体系。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这一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2.3现实性:“社会认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当代图书馆职业面对的最大现实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及其承载的数字化资源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这一现实,图书馆职业正在经历一场嬗变。

“社会认识论”的创立者、美国学者Jesse H Shera认为,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责任是将世界上最佳著作交给最需要它的读者。从Shera的视角看,读者与馆藏资源之间存在着鸿沟,必须依靠图书馆这座桥才能结合在一起。我国台湾图书馆学家沈宝环基于Shera的理论,提出两点重要认识:其一,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无需馆员这一中介也能结合。无疑,这一观念导致图书馆应走向开架;其二,馆员要想在信息资源之间扮演中介的角色,则须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并洞悉读者所需。早在因特网尚不够普及的1994年就有学者指出,熟悉网上检索的读者,实际上不再需要图书馆和馆员作中介而取得所需信息。然而,即使在网络广为普及的今天,只要图书馆赖以生存的记录仍然存在,图书馆就仍然存在着勃勃生机,只是信息资源(至少部分地)从有形走向无形,信息服务(至少部分地)从面对面走向远程化、虚拟化。正是基于这一状况,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展望未来,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的一部分,主动走向标准化,从而自觉地服从于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规制,这将不仅是图书馆职业价值在信息时代的基本体现,甚至直接关乎图书馆职业存亡。

我国台湾学者何光国对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的新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社会现实,图书馆是否能保持生机,则要看它们是否能够像过去数千年一样,机灵地、紧紧地随着信息记录形式及使用方法的变迁,而即时相应更易。这便是图书馆亘古不变的生存大道理和哲学根本。同时,何光国还基于对信息社会背景下“新经济”的观察,提出图书馆今后企业和服务发展的指南:资讯本体二值化、资讯载体多元化、资讯内容密集化、资讯组织自动化、资讯需求个别化、资讯服务专业化、资讯供应商业化、资讯沟通双向化、资讯传输宇宙化、资讯资源国际化。基于上述分析,何光国指出,“在21世纪‘数位化资讯社会’里,资讯将全盘‘数位化’,‘纪录’的格式也必须趋向统一……现代的图书馆是毛毛虫,21世纪后半世纪的‘图书馆’将会是一只美丽万千的蝴蝶”。无疑,图书馆业务走向标准化,正是对数字化时代“机灵”地顺应。

总之,从理论视角来审视,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兼具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在“数字图书馆”甚嚣尘上的今天,图书馆的标准化趋向更显得紧迫。何光国认为,数位化资讯传送和收受的各种软硬件设计规格统一,数位化资讯传送、检索和使用格式标准统一,数位化资讯编目分类品质管理统一集中,数位化资讯编目分类应采用统一标准等9个方面是“虚拟图书馆”的生存条件和必经之路。显然,这些问题都与图书馆标准化息息相关。

3.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参照指标及其理念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图书馆界针对图书馆业务活动,起草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了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标准规范框架。整体而言,我国图书馆相关标准文件从内容上借鉴国外规范文本,努力体现国际图书馆界相关标准规范的理念。

3.1ISO系列标准及其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说,我国图书馆的标准规范工作源自1978年我国恢复ISO成员国资格。自1979年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大量规范文件,这些文件从不同角度体现了ISO相关标准的理念。

(1)ISO 11620:1998及ISO 11620:1998/Amd,1:2003。ISO 1 1620:1998及ISO 1 1620:1998/Amd,1:2003即图书馆绩效指标(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第1版,1998年4月)和图书馆绩效指标补充本(Information and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MENDMENT 1:Addit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libraries)(补充本第1版,2003年7月)。这一指标的基本理念在两方面:一是比照图书馆自身的任务、目的和目标,对其服务及相关活动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二是通过过程性评估,促进图书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最终实现图书馆之间的比较。

nlc202309030801

(2)ISO/TR 20983:2003。ISO/TR 20983:2003即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electronic library services)(第1版,2003年11月)。其核心理念是基于“成长性”评估,证明图书馆价值并促进馆际比较。具体评估策略是通过对单个图书馆不同年度绩效数据的比较,发现图书馆历年以来业务量与业务结构的变化,从而识别其图书馆的“成长性”,并据此做出管理决策。

(3)ISO 2789:2006。ISO 2789:2006即国际图书馆统计(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tistics)(2006年9月第4版)。这一指标体系所体现的最重要理念是经过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活动与其他相似机构之间是类似的,通过对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全程监控,并通过图书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比较,可以有效评估图书馆业务活动的价值与效益。

3.2GB/T 19580-2012及在图书馆标准化中的应用

除ISO标准外,我国图书馆界还积极参照更大适用范围的标准规范文本,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益。近年来,卓越绩效评估工作已得到图书馆界的一定重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是由国家质检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管理会发布,属我国国家标准。这是一个适用于各类组织机构进行评估的准则。2013年,东莞图书馆在东莞市卓越绩效评估中获得一等奖,首开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展开卓越绩效评估的先河。

卓越绩效评估的整体架构包括“两个三角”和“七大模块”。两个三角即“驱动三角”——领导、战略、顾客与服务对象和“从动三角”——资源、过程、结果。七大模块指领导力与组织架构、战略目标的设定与实施、服务对象的界定与业务活动的展开、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价值创造过程、其支撑系统、绩效测量与知识管理、结果评估与反馈机制。这一评估可被用来作为业务工作改进工具、管理水平提升工具和服务绩效衡量工具。

从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卓越绩效评估体现了如下基本理念:用户需求导向,实现发展战略标准化;关注价值创造,追求绩效输出标准化;优化管理过程,促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卓越绩效评估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包括: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文化,顾客驱动,强调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适度灵活,关注未来,促进创新,基于事实展开管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等。

3.3国际图书馆界质量管理项目的主要理念

图书馆质量管理项目着眼点在于对图书馆的服务行为和服务效益进行评估,这些项目所体现的理念对于构建图书馆服务标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LIBECON。LIBECON即国际图书馆管理研究项目(International Library Economics Research Study)。这一项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法国国际公共财经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欧盟委员会、国际图联(IFLA)等机构发起的。其主要目标是建成一个定标比超的工具,通过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促使全球化层面的图书馆行业政策的形成。贯穿于LIBECON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图书馆事业运行成本的分析,考察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价值。

(2)LibQUAL+。LibQUAL+系统是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ARL)为美国及国际图书馆界提供的统计及评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整套在线服务。其核心理念是基于读者角度而展开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具体而言,这一系统通过征求、跟踪、了解读者对图书馆质量的意见,进而将这些意见转化为开展业务活动的具体依据。

(3)SCONUL。SCONUL(Society of CoHege,Na 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由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图书馆共同组成。这一平台主要提供图书馆绩效测评数据、工具及测量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基于对电子资源的全面评估,有效支撑学术研究,实现大学图书馆的职业价值。

(4)LISU。LISU(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atistic Unit)是一个重要的图书馆服务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为英联邦相关国家提供相关统计信息。LISU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基于绩效评估,形成独立的“第三方”建议,以便为图书馆职业针对文化和学术研究开展活动提供管理支撑。

(5)COUNTERoCOUNTER(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 Electronics Resources)即网络电子资源在线利用统计项目。这一项目由一家注册于英国的公司——COUNTER Online Metric负责运营管理。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设立标准,促进采用统一的、可靠的和兼容的方法来记录和报告在线利用统计,从而为图书馆员、出版商和中间服务商服务。

3.4IFLA相关标准的理念与启示

IFL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 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作为当前最大的图书馆行业性国际组织,在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迄今为止,IFLA及其各分支机构已出台了大量标准规范文本,得到了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普遍应用。2012年,IFLA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Committee on Standards),作为6个战略计划中的1个,全面协调IFLA内部和外部的标准化工作,同时也支持各个专业部,尤其是专业组的标准化工作,标志着IFLA图书馆标准化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标准涉及技术、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如,1996年,IFLA学术和研究图书馆专业组颁布《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估国际指南》(Measuring Quality: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o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cademic libraries)。该指标体系重心在以用户为导向的指标上,包括:有效性、文献传递、馆藏利用、采访速度、图书加工处理速度、馆际互借速度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该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包括:图书馆职业活动质量评估应该具有可比性,优质的图书馆业务活动就是要用最合理的工作成本获得可靠的业绩。

nlc202309030801

4.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

4.1社会基础

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地变迁。在信息资源日益上升为重要战略资源的背景下,作为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需要比其他行业更迅捷地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无论从硬件环境还是软件条件看,信息资源赖以传播的网络都是一个高度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作为信息资源的存贮者和提供者,图书馆无疑需要自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便能接入整个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中。

4.2政策基础

自2012年起,我国政府实施的“三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使数以亿计的民众受益。然而,图书馆职业的从业者必须意识到,作为政府支撑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部门,公共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效益与价值,方能得到社会源源不断的支持。从长远来看,公共资源必将(也只能)向能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部门集中。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一个目的,是把图书馆置入社会效益评估的整体环境之中,以便实现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效益的实质性比较。只有通过这种跨部门的比较,图书馆才能向全社会证明自身的效益,而只有充分地证明了自身的效益,图书馆才能得到持久而强劲的支持。

4.3职业基础

知识组织整理方法是图书馆学最富有生命力和动态性的领域之一。从杜威十进分类法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分类体系已历经一个多世纪而不衰,并在数字化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图书馆学家Richmond曾乐观地预言,“在已有的分类法、参照系统、索引、叙词表等技术之外,我们完全有可能增添处理更难问题的更复杂的方法”。不难看出。知识整序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业务,而这一业务正是基于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而展开的。

4.4方法论基础

著名标准化专家李春田把标准化的方法论基础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导向。即标准化是先有目标并且以目标为先导,引领标准化全过程。目标导向是标准化方法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在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中,所涉及的环节、部门都分别承担着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分目标,从而形成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体效能;二是系统分析。在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决策和执行的反复交替。诸如分析服务对象、确定总目标、明确相关要素、分析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整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目标分解、对标准规范体系的评审、直到标准规范体系的验收;三是整体协调。标准规范体系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整体,要仔细分析和确定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性质和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放到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调整,都必须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所谓整体协调,简单地说,就是为实现最佳整体目标而优化业务流程,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同时相互协调。整体协调是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过程中最难的工作,同时也是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工作。可以说整体协调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图书馆规范标准体系之所以能获得最佳整体效益的内在根据。

5.结语

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已得到我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依据、参照标准和建设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就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理论依据而言,本文提出,“世界三”理论解释了其可能性,“图书馆五定律”解释了其必要性,而“社会认识论”解释了其现实性。进而,本研究对ISO及IFLA所制定与图书馆相关的标准所体现的理念进行了解读,同时分析了若干图书馆质量评估项目,从而为构建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提供了参照。最后,从社会、职业、政策和方法论四个方面解读了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基础。

标准化理论 篇12

ISO9000标准,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简称ISO) 最初颁布的ISO9000-ISO9004五个标准的总称。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工SO/TC176) 成立, 专门负责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该委员会以英国BS5750和加拿大CSAZ-229两套标准为基础, 并参照其他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特别是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实践经验上, 于1986年正式发布了工508402:1986《质量——术语》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对统一全世界的质量术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了87版工509000系列标准, 即: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实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ISO9000系列标准满足了世界范围在生产、交流和合作方面对通用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顺应了世界贸易向着有严格约束机制的方向发展的历史潮流。因此, ISO9000系列标准颁布伊始, 就得到了世界范围广泛的响应。1990年ISO/TC176决定对ISO9000系列标准实施修订, 并制定了《2000年展望》。《2000年展望》提出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提高组织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繁荣和发展;使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售到世界各地。”

1990年根据《2000年展望》提出的目标, ISO/TC176组织专家对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实施了第一阶段的修改, 即有限修改, 于1994年颁布了94版ISO9000标准, 并将ISO9000系列标准定义为ISO9000标准。1994年完成第一次有限修改后, ISO/TC176对《2000年展望》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提出了《关于ISO9000标准的设想和战略规划》, 对94版ISO9000族标准从结构、逻辑到内容实施重大修订。2000年12月15日, ISO正式发布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 即现行标准。

ISO9000标准实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模式、方法的体现, 它可以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和经济部门限制, 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理解, 成为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2000版I SO9000标准特点

(一) I SO9000标准的构成。

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包括四个核心标准以及其他标准、技术报告和小册子等, 其中四个核心标准分别是:

1、I 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该标准提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12项基础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80个术语。

2、I 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3、I 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该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导向, 为组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提供指南, 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4、I 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和 (或) 环境体系审核指南》。遵循“不同管理体系可以有共同管理和审核要求”的原则, 该标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以及对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资格要求提供了指南。它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 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

(二) 2000版I S09000标准的特点。

2000版IS09000标准借助朱兰、戴明、菲根鲍姆等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理念和经营管理思想为自身注入了新的内涵。针对以前的不足, 针对用户的需求, 新版标准总结了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吸收了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 从整体上看, 较前一版本的标准有了较大提高, 体现出其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1、通用性更强, 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新版标准消除了前版对硬件产品制造企业的偏重, 为各特定行业附加要求奠定了共同的基础。新标准采用过程方法模式, 明确规定了“允许删减”的范围和内容, 弱化了文件化要求, 使标准具有更强的通用性, 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2、结构简化, 更利于使用。

新版IS09000标准以IS09001标准为进行认证的唯一依据, 其他标准如IS09004则用于指导组织改进业绩、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或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工具和方法指导, 结构简化, 作用清楚, 更有利于用户使用。

3、可操作性强。

采用过程方法模式将质量管理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可操作性强。新版标准提倡采用过程方法来识别和建立体系, 采用了过程方法来对质量活动运行进行控制, 同时过程方法模式中又体现了PDCA (戴明环) 的工作原理。过程方法符合质量活动的规律, 更适合于所有行业的实际操作。

4、减少了强制性的程序文件数量要求。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6种程序要形成文件, 其他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可由组织视需要自行确定。新标准注重组织的控制能力、证实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 而不只是用文件化来约束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5、强化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领导是关键”已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新版标准将“领导作用”列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第二项, 强化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6、强调持续的顾客满意是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

新版标准明确了顾客满意的概念, 指出达到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 明确组织应定期测量其顾客满意程度, 这些都是企业经营实践经验和管理学科新进展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和反映。

7、突出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 并要求加以证实。

突出持续改进是新版标准的重要特点。新版标准将IS09001和IS09004设计成一对协调的标准, IS0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 IS09004为组织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管理、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了指导, 并以附录形式提供了“自我评定指南”, 鼓励和指导组织进行持续改进。

8、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相互兼容。

新版IS09000标准与IS014000系列标准都采用相同的文件化管理体系原则, 都遵循PD-CA的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存在许多共同的过程和方法, 并且将发布IS019011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为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审核提供依据。这些都增强了两类标准的兼容性, 更利于组织建立和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三、2000版I S09000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主要过程

(一) 2000版I S09000标准的基本理念。

2000版IS09000标准一个非常突出的成果就是它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概括说就是一个关键, 即领导作用;一个基础, 即全员参与;两个基本点, 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三个方法, 即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进行决策的方法;一个关系, 即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原则是开启IS09000标准的钥匙, 它贯穿于整个2000版IS09000标准中, 是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也是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基础。因此, 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并使之有效、持续改进, 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贯彻IS0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

(二) 2000版I S09000标准体系的主要过程。

2000版IS09000标准体系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板块过程构成。这四大过程是体系的四个支点, 它们之间彼此相连, 密不可分。也就是说, 产品实现板块需要管理职责板块和资源管理板块的支持, 管理职责中规定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 要求最高管理者组织和确保有关管理承诺、质量策划及组织内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和沟通、管理评审等活动。资源管理则为产品实现过程提供人员和物质上的支持, 资源能否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 主要取决于管理职责板块。测量分析和改进板块则通过分析本轮产品实现过程的不足, 制定改进措施, 输出结果作用于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板块, 进而作用于产品实现板块, 最后通过体系的持续改进进入更高的阶段。

四、政府部门引入I SO9000的意义

首先, 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促进了公务员服务观念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增强, 推动了政府部门从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向服务者转变, 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开展工作, 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 促进政府管理向科学化与民主化方向发展。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部门按照制定的质量方针和具体的业务流程来开展工作, 并将所有的业务办理过程予以记录, 保证了管理和服务过程的可溯性, 从而规范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流程和制度, 提高了行政效能。此外,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顾客导向和全员参与, 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反映心声, 提出建议, 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 有利于改变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中的“一言堂”现象。最后, 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 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政府部门, 将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不仅履行了我国的“入世”承诺, 而且改善了地方投资软环境,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 政府部门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 加强培训和宣传, 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I 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政府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当前,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大部分政府部门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 许多人对起源于企业的ISO9000族标准能否在政府部门奏效持有怀疑态度, 还有一些人对于已经引入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未给予足够关注。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宣传力度, 加强ISO9000知识的培训, 介绍ISO9000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作用机制, 以及其在国外政府部门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营造良好氛围。

(二) 应当明确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引入I SO9000标准方面的具体职责。

对动实施ISO9000标准的组织和个人予以奖励, 提高其积极性, 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务员的具体工作、政府部门的原有机制紧密联系起来, 促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

(三) 以人为本, 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持续改进, 切实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政府部门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服务质量, 提高公众满意度。因此, 政府部门的表现应当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估, 而不只是一些对政府运作机制和管理内容不熟悉的咨询公司。诚然, 如果没有认证的压力和咨询公司的监督, 政府部门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性和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摘要:IS09000质量标准是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它包含预防、监督和自我改进两大管理机制, 总结了当代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 以简明的标准形式, 向世界推出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所有组织。IS09000自1987年问世以来, 经过不断修订, 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广泛性和适用性, 在政府、企业界和其他服务行业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广第.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宋彦军.ISO9000与服务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

[3]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编.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

上一篇:校园网生态管理系统下一篇:消防信息化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