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2024-06-22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共9篇)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1

《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根据21世纪我国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而编排的。《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 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 而且也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护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能力。其中实训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 还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因此,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技能考试模式的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1.1 分清学生教育层次

教学加强人文关怀渗透目前护理专业的学生分为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层次,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训教学中, 要针对其各层次的特点, 制定不同的实训课程, 例如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点,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适当的调整实训内容和课时,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强调的是职业教育, 可以加大实训课时,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如果只重视技术操作, 而忽视了病人渴望的人文关怀的照顾和护理, 只认“病”, 不管人, 缺乏对人的关爱[1], 这样就变成了机械操作, 违背了整体护理的理念, 所以无论是任何层次的护生教学, 在教学中都应加强人文关怀的教育, 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 操作前如何核对解释, 操作中怎么观察病人出现的反应, 操作后如何对病人嘱咐, 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解病人的需要, 如何让病人感觉到舒适和满意。

1.2 规范实训课流程

上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训内容, 上课着装整齐, 提前5min到实训室, 备好实训材料。课中: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分组示教,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分组指导, 并检查实训效果。课后:采用学生自我测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完成实训报告。

1.3 创新实训教学方法

1.3.1 引入病案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对临床真实病例的引入, 使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 无疑于《护理学基础》课程特点相一致[2], 例如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 选择下述病例:患者李女士, 孕12周, 妊娠反应严重, 剧烈呕吐一段时间, 于今晨就医, 经检查, 患者因为长时间剧烈呕吐已经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 请学生分析病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如果行静脉输液操作, 操作中该注意什么问题?这样引入案例教学, 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3.2 仿真练习

根据职业特点设计情境各异的职业情景,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进行在模型上的练习, 以练习熟练的基础护理操作相关的技能。

1.3.3 角色扮演

在仿真练习的基础上 (某些操作先让学生在模型上练习, 练习熟练之后,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进行) ,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扮演护士和病人的角色进行真实的练习,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操作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可以使扮演病人角色的同学体会到病人的感受和痛苦, (如静脉输液出现故障学生注射部位会感觉到疼痛或者出血) 。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悟护士的角色功能, 体会患者的心理,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观念。

1.3.4 利用课件教学

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强学生对口头讲述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记忆, 强化操作要点, 例如我院在该课程实训教学中引入了手触式多媒体护理教学系统, 学生可以边看动画演示操作, 边进行操作, 对于不熟悉的地方, 可以反复进行观看和操作,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加强了操作的准确性。

1.4 优化实训教学条件

我院有完善的实训教学中心, 能充分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实训室有示教室、模拟病房和准备室。引入各种高级护理模型及器械、多功能输液泵和注射泵、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设备, 平均每张床容纳3~4名学生练习;实训用的教具、模型、设备等均按床位数配置并与临床接轨。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练习各种操作技术, 我院建设有模拟医院实训中心, 周一至周六全天八节课开放, 让学生充分练习, 进一步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2 改革技能考核模式

模拟医院考核模式 (1) 制定技能考核流程、评分标准、每项护理操作时间、问题反馈等。 (2) 采取教考分离, 充分验证代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3) 每学期的第16~18周进行技能考试, 其成绩占本学期《基础护理学》课程总成绩的40%。 (4) 根据具体情况, 分批次安排监考教师与应试学生人数。让学生随机抽签考核项目, 由3名教师监考1名学生。 (5) 考试结束, 各组教师对学生在技能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书面形式反馈给代课教师, 由代课教师归纳总结, 最后反馈给学生。 (6) 操作不合格的学生, 采取灵活的补考方式, 直至其操作合格, 目的是使其真正掌握操作, 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3总结

通过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与技能考核模式的改革, 不仅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有较好的效果。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 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 而且也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其中实训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 还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因此,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技能考试模式的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探讨,考试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雪琴.试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整体人本服务理念的迫切性和必要性[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 1 (11) :67.

[2]李艳玲.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1) :993.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2

在实训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训练项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一致,为学生营造职场氛围,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规范和完善考核流程,建造岗位真实流程和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实训过程考核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管理上存在的弊端,通过考核全程化和“准入制”等措施给学生增加了竞争压力,激发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反映学生对操作训练的态度更加严谨,考评的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有了较大改善。新的实践考核模式具有较强的驱动力,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实践训练的效果更加突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掌握成效明显。表2是试点项目的成效统计,从结果看,传统的阶段性考核由于考核内容范围广,学生心理压力大,抱着临时应付的态度,不及格率高,平均成绩和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通过率明显低于过程考核的指标,最高分比过程考核高,最低分比过程考核低。这说明传统的阶段性考核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整体能力不高。而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每一个项目都实施教学、训练和考核,考核内容明确,学生准备充分,不及格率低,平均成绩和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通过率明显高于阶段性考核,但最高分低于阶段性考核,最低分高于阶段性考核。这说明过程考核中学生成绩与学生对学习的付出成正比,剔除了考核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使考核成绩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区分度,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高通过率反映了学生职业技能掌握得较好,体现出实践教学质量高。

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实训考核存在的弊端,对学生学习技能具有一定的驱动力,使学生学习目的、方法更加明确,训练效果更加突出。但是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与交流尚未在实训过程考核中体现出来。考核的目标是以通过率作为计算依据,没有对上进心强的学生提供提高性考核的机会,影响学生进一步提高技能的愿望。因此,此考核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基于实训过程的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生产性技能训练外,还设置了部分验证性实训环节和综合应用性实训环节,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还是基于成果性的单纯考核,这些教学环节如何开展全程考核和开放性考核有待于研究,以充实和完善实训教学新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梁春兰,于万海.高职教育实践环节考核管理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4).

[2]课题组.加快考核模式改革,构建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多种考核方式[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3).

[3]齐景嘉.高职高专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杨运鑫,唐良宝.全程性多样化开放式实验考核方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赵雪玲.深化职业教育成绩考核改革的若干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管理与考核模式 篇3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训管理 阶段考核 终期考核

毕业实习实训是高校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训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文科实训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匮乏,很多单位又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或只能接受极少数学生,造成实习比较分散,不利于管理。大部分学生认为与将来工作联系不大,积极性不高。此外,学校对实习学生的指导较少,考核模式比较单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实训的质量,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必须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而做好实训的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是做好实训工作的关键。

一、改革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

1.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类。对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同时,在校外建立多点配套的长期的实训基地,对现有的基地进行建设,签订合作协议书。此外,学校应多与实习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单位需求,并了解学生实习要求,促进单位与学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2.健全组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毕业实习是高职高专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毕业实习前,商务英语专业所在的外语学院都成立以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院级实训领导小组,以教研室主任为组织的专业实习领导小组及实习检查小组,在组织上保证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实训计划,进行目标化管理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相对集中的岗位制定合理的专业实习目标、编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日程安排等。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实训领导小组每次实习前都要对实习安排、实习大纲等一系列实习教学基本材料进行审查,并在实习前给每位学生分发实训日志。

4.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任务与要求;做实习教育的宣传,是学生对实习充满信心热情;同时宣布相关的实习制度纪律及其他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加强实习尤其是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实习期间,校内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主要是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联系,听取实习学生的汇报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要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的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训日志,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填写基地探访表,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

6.将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相结合

充分利用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学会在真实的环境和企业的个案中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结果整理,把实习资料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形成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鼓励学生把实习的内容定位在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指导学生将实习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技能需要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探索新的实训考核模式

根据商务英语双线式模块化实训模式的具体要求,主要采取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考核。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两个方向——商务口译和商务助理两个方向,即双线式;同时将实习内容模式化,分为多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考核按权重,占相应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具体参见附表),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心态、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阶段考核主要就是对学生在校内各个专项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此外,实训结束时给予终结性的考核,主要依据为校外实训期间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以及毕业作业。最终还将参考学生的具体表现,结合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给予综合成绩。

总之,通过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的结合,并参考具体校内校外实习表现,避免了简单以实习报告来评定实习成绩的做法,综合地、动态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使实习评定更加公正公平。

三、结论

合理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训管理模式保证商务英语实训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新的考核模式也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实习实训效率,既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为文科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要根据需要对实践管理和考核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学及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梅萍.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2]李玲燕,崔德杰.农科生物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3]王素梅,乔阳.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7,(6).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

手术室护理是外科最重要的实践操作课程。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指出, 实验课的重点应集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技能和术中配合[1]。护理操作考核是检查操作技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2]。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不但需要任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 课中运用授课技巧, 而且还需要一种科学、公平的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课后练习, 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 背景

传统考核方法侧重于学生是否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完整地完成某一单项技术操作。该方法虽然可以使学生熟练记住操作步骤, 但过于机械化, 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及外科护理各操作技术之间的互通性。考试时, 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该操作对应的疾病因素, 也不需要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该方法评分标准的硬化指标, 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是结合临床, 将所考核的操作项目融入病例中, 要求学生通过对病人的整体评估完成一系列相关任务, 从而考查其工作能力和水平。该考核法更重视对学生职业情感、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3]。

在此之前, 学生已学完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全部操作技术, 具备开展综合项目实训考核的基础。

2 对象

选取某院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013级01—04班141名学生,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67人, 对照组74人;均为女生, 年龄19~24岁。

3 方法

3.1 传统考核法

每6人一组,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 (更衣→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进行考核, 并依据评分标准对每名学生评分, 个人操作成绩即为考核得分。

3.2 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

每5人一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告知考核内容及考核方法。考核时提供6个不同的病例, 每组从中抽签选出一个, 然后具体任务由组员自己分配, 组长协调, 小组得分即为该组每名成员的操作成绩。

考核目标:模拟完成一台手术的工作流程。考核时需展现以下几方面: (1) 所选病例; (2) 更衣、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器械台管理; (3) 巡回护士:开包、取物、准备; (4) 第一助手:皮肤消毒; (5) 共同完成器械清点工作。

4 结果

(1) 成绩比较:实验组平均成绩为82.7分,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8.4分。

(2) 考核结束后当场对实验组发放问卷67份, 收回67份, 回收率100.0%。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结果见表1。

5 分析与讨论

(1) 实验组平均成绩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有: (1) 实验组考核内容多于对照组 (如摆放病人体位、消毒、铺巾、器械台的管理等) ; (2) 学生没有真正进入过临床, 手术室护士工作流程及工作性质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 难免出错, 所以扣分较多; (3) 考核方法不同, 评价指标不同。传统考核法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扣分, 其内容单一、流程简单, 学生只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练习, 考核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 一般都会得高分。而采用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 考试内容广、涉及知识点多, 人员分工合作都由学生自己安排, 难度较大, 教师不但要根据操作评分, 还要对团队协作、分工安排等综合项目进行评分。

目前操作考核都是由任课教师考核自己所带班级学生, 存在评分人不同、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这对学生非常不公平。如有的教师非常严厉, 要求也较高, 虽其所带班学生操作技术非常好, 但考核成绩却不如其他班学生高。针对这一现象, 需要我们制定出统一的毕业操作考核标准。学生只有达到这一标准, 才予以毕业。统一的考核标准杜绝了人情分数, 公平公正, 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起到督促作用。

(2) 考核前, 实验组学生问问题的现象明显多于对照组。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非常灵活, 教师只是给出病例, 而如何展现手术室护理工作全过程则需要学生考前查阅大量资料, 且6个病例中只有1个是教师作为范例演示过的, 因此其他病例中体位摆放、消毒范围、铺巾方法都需要学生自己把握。因为是临时抽签, 临时定角色, 所以学生需要完全掌握6个病例中所有角色的职责, 才有可能考核合格, 因此实验组学生压力大于对照组。

(3) 由表1可知, 应用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 结论

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一改多年来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片段考核方式, 按照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进行考核, 较为系统, 贴近临床, 使学生置身于较真实的临床环境中,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 完成不同工作任务, 使其明白一台完整的手术需要每一名成员共同合作、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该考核形式灵活, 难度大, 涉及面广, 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将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考核中, 具有可操作性, 既可以充分利用手术室设备资源, 又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手术室各项操作技能, 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临床手术室实习的适应期, 为实现教学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奠定基础[4]。

参考文献

[1]张咏梅, 钟建华.角色扮演法在手术体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58-459.

[2]黄谨耘, 史瑞芬, 曾丽芳.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考核模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13) :1186.

[3]刘敦, 姜小鹰, 宋继红.情境模拟教学在普外科护理综合试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 2015, 12 (1) :34-37.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5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 培养现代生产和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等单位联合印发的[2003]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

当前,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环节中实训教学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数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 对实训教学的严谨、规范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围绕如何规范实训教师的行为,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如何进行考核改革, 加强管理等问题。建立一整套关于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质量管理与评价办法显得尤为急迫。根据汽车类专业的各专门化方向的不同, 建立与实训环节和专业技能配套的考核体系, 以达到汽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1 专业实训考核要以学生为主, 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专业实训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信息与资源:如关注维修行业中汽车钣金、喷漆等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机修工需求量逐渐下降, 相反既懂机修又会电路甚至能从事汽车性能检测的技术人才需求增加。在实训内容、教学组织、实训考评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以汽车类专业为例, 已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 由职业能力结构中汽车发动机、底盘的结构拆装与维修实训构筑能力平台, 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 不仅适应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 而且结合学生技能培训后获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 (如汽车销售顾问、汽车营销师、发动机维修师、底盘系统维修师、电子电气设备维修师及汽车碰撞修复师等) 和职业资格证书 (如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维修漆工、汽车维修钣金工等) 。

2 实训考核体系以过程指导与考核为主, 体现过程管理的客观性与规范性

为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须建立整套的实训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和相应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包括:

2.1 实训教学文件:

包括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实训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实训进度计划、实训教案等。

2.2 实训教学管理

2.2.1 技术管理:

化油器式发动机与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拆装实训, 技术要求及操作要求存在差别;传统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在结构与工作原理上均有差异。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重点强调。

2.2.2 设备管理:

汽车专业实训室根据功能划分发动机构造、检测、底盘构造、汽车电器、空调、变速器、整车检测实训室等, 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做到“管好、用好、维护好”。

2.2.3 经费管理:

实训经费主要包括设备、工具等的购置费以及耗材费, 根据实训项目的开设先提经费计划。经费支付要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

2.3 实训岗位管理制度:

主要有指导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训考勤与请假制度等。

2.4 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实训成绩评定办法等的制定既要慎重, 又要全面有权威性, 经得起检查。

2.4.1 实训教学考核办法主要考核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教学常规的管理应在实训过程中如实记录实训教学工作手册、实训室工作手册、实验情况统计表等, 每月定期检查。并与当月的教学薪酬挂钩。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 (有专门的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反馈意见表) 、系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 (通过随时的抽查) 、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 (分学期期初、期中、期末检查) 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2.4.2 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训效果。

对学生的管理, 一是要进行严格的考勤管理, 真实记录;二是在考核方式上, 采用自我评定、教师评分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定要求学生根据实训考核表上的条目进行自评;教师结合学生平时的操作表现 (占总评比例30%) 、考勤记录 (占总评比例20%) 及操作考试成绩 (占总评比例50%) , 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社会评价主要由学院根据专业特点, 积极联系劳动部门或其它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对学生技能等级的考核 (以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标准) 。

实训结束时, 各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 一定要补考 (补做) , 补考 (补做) 仍不及格者应随下一届学生重新实训。

3 实训考核体系的评价以2~3个年级学生的跟踪调查为主, 体现评价成果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实训考核体系的评价环节, 我们遵从的原则是:

3.1 既重视实训考核体系执行的结果, 又重视过程;不仅要考查学生操作考试成绩, 也重视学生操作的表现、考勤记录等, 对于实训不动手做看客、迟到早退甚至长期不到者应加强教育, 累教不改者一定要补做 (重修) 。

3.2 既重视考核体系执行的直接结果, 又重视教师多种收获与体验, 在实训指导过程中, 年纪大的教师认真向年青教师请教汽车新技术方面的知识;促使教师利用假期积极联系企业深入车间考查学习等。

3.3 既重视学生参加实训教学考核的成绩, 又重视学生实训教学中的收获与体会, 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特别是学生的实训项目要结合生产实际、实训内容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定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在此, 我们把2002级、2003级、2004级三个年级的学生报考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报考率、合格率情况作比较 (见表1) 。

结束语

专业实训考核体系的建立一改过去实训只注意完成教学过程, 没有考核评价的做法。注重评价指导教师的岗位工作与教学工作、实训学生的操作效果。同时注意收集学生及其他教师对实训教学的反馈意见。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强化对实训设备的维护保养, 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改革与规范考评制度以后, 实训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训教师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实训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印发的〔2003〕6号文件[S].

[2]吴启迪.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Z].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6

1 改革思路

基础护理学是培养护理职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应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并且运用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实施整体护理,同时体现观察病情、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加强对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充分利用我院护理实训基地的优越条件,制订以护理程序为指导、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实践技能训练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技能训练、情景模拟、科学评价,充分调动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

2 改革措施

2.1 师生共同参与实训准备,培养护生的管理能力

2005年我校升格为卫生高职技术学院,招生的对象全部为高中毕业生,学制由原来初中毕业生起点的五年制改为三年制。为了适应三年制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对原有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将传统的实验教师准备护理实训操作用物改为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和管理。首先,对护生进行实训操作分组,每2~4人为一组,明确指定1名学生负责;实训课前一天下午的2节课后,值班教师组织护生根据实训操作项目准备操作用物,并按小组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这样做有3个方面好处:一是加强了护生实践技能操作的连贯性,从准备用物到练习操作直至操作后用物的归位和场地的卫生清扫,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二是在强化护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促使她们开动脑筋,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练习的是什么操作、需要哪些用物、场所有什么要求等,使护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三是护生自己参加实训用物准备和练习操作场所的管理,她们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管理的人数逐渐增多,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

2.2 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护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思维

以前,我们在上护理实训课时“就操作,上操作”,过分强调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护理动作的一致性,导致护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一味地模仿教师动作,忽视了对护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现在,我们围绕着为解决某一患者的实际问题重新设置实训项目,由教师或护生扮演患者,启发全体护生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思考,评估“患者”没有满足的需要以及“患者”可能出现的潜在的健康问题,根据“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准备操作用物和实施护理措施。例如,昏迷患者和清醒合作患者的口腔护理以及高热状态和菌群失调患者的口腔护理,其用物准备和操作要领都是不一样的。再如对清醒合作患者与昏迷患者进行鼻饲操作时患者的卧位及插管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等。这样,护生对所学的护理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其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强化。

2.3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的实践课教学模式固定为三段式:看录像和教师示教—护生回示教和分组练习—课外训练与辅导。很显然,三段式教学能为护生反复示教操作技术,护生学习起来较轻松;但是护生往往不肯动脑筋,过分依赖教师,并且三段式教学需要以充分的课时为前提。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必需的人文学科课程,专业课的课时随之减少。因此护生对每一项护理操作的学习,都需要在课外时间看录像进行,且在课堂上教师示教之后,立即分组进行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学、做一体化把教室、示教室以及训练室连成一体,教师的教和护生的学、做同时进行。这样安排有2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避免了一项操作多次重复示教,节约了课时;二是激发护生开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说护生在短时间内机械模仿教师动作的同时要理解操作程序和方法,要开展积极的讨论,避免了因“不知其所以然”而产生的枯燥、无味、厌倦情绪。在指导护生进行护理技能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错误操作环节,让护生进行评判,找出操作中的错误所在,这样不仅加深了护生对操作要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护生护理职业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2.4 安排临床见习,增加护生的真实体验

基础护理学的每一项护理操作技术,都是为解决患者问题而设立的,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校内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时,部分操作可安排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练习,这样她们体会会比较深刻;而有些操作必须安排在示教假人身上进行练习,如:灌肠、导尿、洗胃、吸痰、输液、输血、标本采集、鼻饲等。虽然要求护生对待示教假人如真人,并且教师也是这样示范的,但是其毕竟不是真正的患者,即使护生做错,其也不能做出反应,而这往往影响到护生对护理工作责任心、使命感的建立。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2周时间的临床见习,让护生目睹临床带教教师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第一现场。这样一方面使护生对临床“真患者”的护理建立感性认识,有助于其对护理技术关键环节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可增强她们的爱伤观念和对护患沟通能力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2.5 组织互助小组,培养护生的团队精神

护理专业是我院的主干专业,每一年的招生数达1 000名左右,培养大批量的技能型人才,需要配备精良的师资队伍和技能实训场所及仪器设备。2006年,我院在中央和江苏省财政的资助下,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护理实训基地,为护生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每一年级的护理操作优秀者成立了对下一年级护生进行护理操作辅导的帮助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对口指导后者课外期间的护理专业技能训练,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样不但帮助低年级护生提高了护理操作能力,解决了护理教师课外辅导排班密度高的困难,而且培养了护生之间的互助和团队精神。

2.6 科学考核,促进护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2.6.1 制订与临床护理一致的考核标准,使评价有据可循

根据美国教育家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原则(医学类学生的临床技能分为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沟通能力),我们重新修订了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的训练和考核方案,将Bloom教学目标的5个原则融入到方案之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综合我院80多个校外护理实训基地临床带教教师、护理专家对我院实习生操作的评价意见,对每一项护理操作的评分标准都设置了护士仪表、用物准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操作场所的设置、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污物处理的正确性、自我防护意识、相关知识得分、自我评价得分、教师评价得分这11个项目。将评价的标准发放给每一位护生,教师的课堂示教和护生的平时训练以及操作考核都按照同一标准执行。实施此项考核标准以来,我院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各实习医院的充分肯定。

2.6.2 建立案例分析实践技能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为了避免护理操作考试命题的随意性,我们将每一项护理操作都从不同角度以病例的形式写出2~4道题目,通过教师分工出题、集体讨论,保证实践技能试题库题目的质和量。试题库由教研室主任指定教师管理并由后者负责在考试前一天抽题做成题签,护生在考前20分钟抽签,根据题目要求准备用物、设置场景,按抽签号顺序进行考试。所有参加考试评分的教师实行任课教师交叉监考,统一评分要求。

2.6.3 实行多层次评价,体现评分的公正性

前几年的操作考试由教师对护生进行单一评价,有时由于教师的定式思维而造成评分不公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改革操作考核评价的方法,将评价建立在教师和护生自我评价、护生之间相互评价的多层面上,并把过程评价和终末评价结合起来综合打分,这样能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保证了操作考试的客观与公正,树立了教师在护生中的威信,拉近了护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

2.6.4 采取多环节评价,实现操作技能练习的持续性

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但护生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具体表现是护生在学校考试时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很好,但到临床实习时,有些应知、应会的常用护理基本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却需要带教教师反复示教,影响临床实习的进程和效果。为了纠正护生“考了、丢了”的不良习气,促进她们持续、全面地掌握护理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我们把基础护理学实践技能评价分为平时、阶段、终末和实习前4次评价。平时评价:指在学习本课程时对课外训练中的过程评价,主要由护生自我评价和护生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抽查评价组成;护生自我评价和护生间相互评价占总分的30%,教师的抽查评价占70%。阶段评价:是在每一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操作考试,每一位考生抽签考一项操作,由一名护生和一名教师同时进行评价,教师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护生则指出考生操作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终末评价:是在基础护理学课程结束时对所有操作项目综合训练后进行评价,每位考生考2项操作,一项为无菌技术类操作,一项为生活护理类操作,全部由教师进行评价。以上3次评价的均分为该护生本门课程的实践技能成绩。实习前评价:是在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结束后一年,护生去临床实习之前的评价,目的是为去临床实习做准备,考核不及格者暂时不能实习;考核的内容选择临床护理最常做的操作项目(一般为8~10项),方法同终末考试。通过4次评价,促进了护生在校期间主动、持续练习基础护理技能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效地避免了护生在临床实习时不知所措的被动局面。

3 研究结果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探讨 篇7

近年来, 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并提出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2]。根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各院校在提高护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的同时, 加大了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的力度。有文献显示, 大多数护理实训中心基本是在课余时间和晚上开放, 由于没有教师督导, 导致实训中心开放管理的工作量显著增加, 低值易耗物品耗损成倍甚至几倍增加, 仪器设备损坏率明显提高, 实训中心开放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如何改进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 为护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开放环境, 已成为护理实验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对高校护理实训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并提出新的管理模式。

1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训教学设备、物品损耗大, 维护困难。在实训中心开放过程中, 由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对实训设备及用物不爱护, 加之实训教学设备及物品管理不到位, 导致实训仪器设备损坏, 仪器寿命缩短, 实训物品浪费现象严重, 从而加大了经费支出。

(2) 学生尚未实现自主学习, 浪费实训中心资源。目前, 实训中心物品准备工作由实训管理教师及学生协助完成, 缺乏实训者的直接参与, 这必然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时学生只是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 使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 实训只是验证理论、配合课堂教学, 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在用物准备方面, 实训课前都是由实训教师准备用物及课后整理, 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 动手能力差, 不熟悉实训准备及实训流程, 导致操作时不知如何准备和整理用物, 不能适应临床实习。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在没有教师督导的情况下, 练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安排的课后开放练习时间, 学生不能按时来练习, 导致实训中心出现空档期, 浪费了实训中心资源。

(3) 实验室的软件建设被忽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的重点已经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 而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决定护理的专业形象, 决定护理的质量[3]。但一些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注重硬件建设, 保证足够的训练场所和购买先进的设备, 却忽视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建设, 从而影响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4) 实训中心安全及卫生问题。由于实训中心均在课余时间开放, 没有值班教师, 学生来去自由, 没有专人管理, 为实训中心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探讨

2.1 以规范管理为保障

实训中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是保证实训中心开放管理的前提[4]。建立《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办法》《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实训中心开放学生实训守则》《组长负责制》《仪器的使用与管理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是实训中心开放管理的保障, 同时也可为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2 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模式

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综合管理工作。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效率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训中心开放的成功与否。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把“以教师为主手把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教学模式。该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减轻实训教师的工作压力, 同时, 可以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5]。

2.3 引用参与式自主管理理念

参与式自主管理是指管理者真诚地邀请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 并在管理中相互交流、充分沟通, 以达到优化控制、高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6]。在护理专业中, 选拔10 名学生作为实验室管理员, 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 协助教师完成实验室日常管理、用物准备、开放管理等工作。参与式自主管理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实训中心开放管理中,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兴趣相结合, 让大部分学生喜欢这份工作, 从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和协助能力, 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

2.4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训中心实行信息化管理, 可以大大降低实训中心的管理难度, 提高实训中心开放的成效。

(1) 通过建立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 将实训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训设备及用物的管理要求、课前课后的实训准备要求、各课程实践教学安排等发布到管理系统中, 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管理系统了解相关内容及要求, 提高学生在实训中心开放中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 开发“护理标准化操作自主学习网站”, 为学生提供包括实训教学大纲、护理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操作视频、专业发展前沿等在内的护理专业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 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分解模仿、反复训练, 改变学生在技能练习中依赖教师的状况, 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开发“实训中心开放预约系统”, 学生可通过该系统预约, 避免实训室出现过度拥挤或空置现象;同时实训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后台管理了解学生课余练习及实训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并及时予以处理。

引用参与式自主管理理念, 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 科学地构建符合护理专业特色的开放实训中心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施该管理模式, 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实训中心真正的主人, 较好地贯彻了“学生管理学生”和“自己教育自己”的理念[8],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摘要: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对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引用参与式自主管理理念, 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 科学地构建符合护理专业特色的开放实训中心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关键词: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管理模式,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亚丽.关于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研究[J].学理论, 2009, 10 (21) :83-84.

[2]顾慧明, 尤黎明, 黄惠霞.护理技能教学中心实训室的建设与思考[J].实训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4) :88-90.

[3]沈学清, 王丽, 肖国华.护理学实训室开放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12 (12) :1627-1629.

[4]张静, 井夫杰.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 :65-66.

[5]叶丽萍, 谢惠燕, 蔡甜甜.护理实训室开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 7 (35) :93-95.

[6]沈梨芳, 李玲.参与式管理模式在开放护理实训室实施中的体会[J].教育研究与管理, 2011, 6 (10) :9-10.

[7]李福英, 陈小菊, 张云美.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初探[J].实训室研究与探索, 2011, 7 (30) :274-275.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8

一、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

2015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14级高职护生305名, 其中, 女生295名, 男生10名, 平均年龄M (P25, P75) 为20岁 (20, 21) , 均已完成社区护理、基础护理技术等课程。

(二) 方法

1. 案例编写与站点设置

确定考核专家组成员, 由社区护理教师和社区护士共同组成。在充分了解OSCE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拟定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所需的案例由社区护士提供, 社区护理教师编写, 并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和调整, 使每个案例都是社区患者常见情况, 且信息量适中, 合乎逻辑。站点包括:一般状况的评估、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计划的制订、自我管理的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评价资料的搜集5站。确定实施方案及考核要点, 细化评分标准;考核的难度适宜, 难度系数是0.71;各考站区分度较好, 在0.34~0.78之间。模拟患者 (SP) 从2015级护生志愿者中选拔, 在做好试题保密工作的前提下, 由教师按照案例和场地要求提前培训。

2. 考核过程

考前以一个案例为样本对护生进行集体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考试站点设置、考试流程、评分标准及答题技巧。提前准备考试用物并布置场地。SP及评委老师提前入场, 工作人员为SP完善妆容仪表, 为评委老师准备考生题签及评分标准。305名考生按站点顺序依次进入每一站, 领取题签, 进行考核。

3. 评价方法

统计每站护生考试成绩;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考生, 了解护生对简化OSCE考核模式的态度。共发放问卷305份, 回收有效问卷305份。

二、结果

(一) 护生简化OSCE考核成绩

按照每个站点的成绩划分等级, 成绩占总分值60%以下的为不及格;占总分值60%~80%的为合格;占总分值80%~90%为良好;占总分值90%以上为优秀。结果见表1。

(二) 护生对简化OSCE考核模式的态度, 见表2

三、讨论

(一) 简化OSCE应用于高职护生《社区护理》考核的可行性

有研究表明, OSCE应用于高职护理毕业生的综合考核, 可以反应护生的综合能力;应用于实习前技能考核中, 可以帮助护生提前认知自己职业能力的欠缺。而将简化OSCE应用于高职护生《社区护理》的考核, 可以反应护生理论、技能、人文素养等社区护理综合能力, 站点一般状况的评估考察护生对患者护理评估的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和临床沟通技巧;站点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计划的制订考核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储备以及健康教育能力;第四站是突发事件的应对第一部分专科技术操作主要考核护生对专科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的应对, 考察护生对突发事件的掌握程度及应变和处理能力。相比于《社区护理》传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 简化OSCE更具优势, 它打破了传统的较为单一的考试模式, 以和临床紧密结合的站点设置和经过训练的模拟患者来缩短社区护理教学和临床的距离, 让护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社区护理综合能力的欠缺, 这种考核方式也更贴近临床。

(二) 简化OSCE得分及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现状分析

从考核成绩来看, 在校高职护生临床综合能力不理想;各站点得分不平衡。95.08%的护生仅处在合格的水平。这与学生未全部参加过实习, 社区护理实践较少有关, 也与《社区护理》的传统授课和考核模式造成学生思想禁锢, 无法短时间内适应新的考核模式, 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自然对接有关。护生在专科技术操作项目中得分最高, 大部分护生处在良好和优秀的水平;这与高职院校重视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有关;一般状况的评估和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计划的制订, 如表1所示, 处在合格水平的学生占70%左右, 这两站是以交流为主的环节, 得分较低, 护生在考试中面对模拟患者, 无法很好地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且条理清晰地与SP进行沟通, 这与护生的理论知识薄弱, 实践经验少有关。而突发事件应对项目得分最低, 46.23%的护生不及格, 反应了学生病情观察的能力差, 评判性思维欠缺, 处理紧急事件的应急能力亟待提高。

(三) 学生的态度

结果显示, 只有69.8%的学生能够适应OSCE考核模式, 这是由于OSCE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多, 部分护生由于沟通能力较低, 心理素质差等多种原因基本无法适应此考核。但是, 93.1%的考生认可此考试模式, 并希望推广, 因为大部分考生认为考点设置合理, 通过多站式的全面考核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欠缺。96.4%的考生认为这种综合的考核模式, 仿真性极强, 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的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动力, 让护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四、结论

在《社区护理》的考核中应用简化OSCE模式, 能够全面评价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帮助护生提前认识自己职业能力的欠缺, 引导护生确定医院实习定位和社区护理岗位定位, 也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

摘要:目的:探讨简化OSCE考核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使用简化OSCE考核模式对我院2014级305名高职护生进行考核, 分析考试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护生对该考核模式的态度。结果:95.08%的护生成绩处在合格水平;69.8%的考生能适应简化OSCE考核模式。结论: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简化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社区护理》考核中, 可以帮助护生提前认知自己职业能力的欠缺, 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OSCE,高职护生,考核

参考文献

[1]Harden RM, Mary SW, Wilson D, et a1.Assessment of clinical competenceus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examination[J].British Medical Jourhal, 1975 (1) :447-451.

[2]王峰, 徐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考核中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视界, 2013 (31) :267.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论文 篇9

1 指导思想

往年我们组织的全院护理人员技术考核都在示教室举行,按科室顺序,项目抽签进行。这样做的优点是:设备条件规范、齐全,护士只为考试而准备。针对以上弊端,为了配合我院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的推广,我们走出示教室,跟班随时考核,护理部及考核组进入病区,遇见什么操作考核什么,这样不仅考出了真实成绩,而且带动了日常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考核中,由于操作在病房,在病人床边,我们就势在考核现场请病人及家属进行比较、评说。这样,在考核护士的同时,将标准的护理技能模式展示给每一位病人及家属,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监督。

2 结合科室性质改革考核方法

2.1 我院每个护理单元每季度均对本科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在此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统一的基础理论、技术操作考核。我们按照山西省卫生厅编印的《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按不同科室的不同性质进行考核。如手术室的重点是:口腔护理、麻醉床、无菌技术、注射、导尿,铺各种床、注射等。其中,针对手术室、供应室的特殊性质,我们做了大胆尝试,在科室自考的基础上,我们将手术室基础知识、供应室验收标准以及医院控制感染知识、基护等内容融到一起列出考题27道和20道,两个科室分别抽签答题,并将内容纳入近期科室业务学习内容。这样,考核与应用相结合,得到了护士们的赞同,而且带动了对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掌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在考核过程中,由于处在病房,往往受到环境的干扰,如病人和家属为护士讲情,其他护士帮忙等,或有的护士在看到考核人员进入病区的,又重新补充用物等,我们都严格标准。但是,发现错误或操作不当时,立即请其它护士纠正。做到边考核边教学边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增加基础考核的内容

我们按照“三甲”验收标准,将14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印发人手一册,列为今年第二轮技术考核内容。内容如晨、晚间护理、褥疮护理、占用应用床换床单法等。我们将深入科室进行考核,相信这对我院的基础护理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4 效果评估

4.1 考出了真实的成绩

2007年技术考核历时2个月时间,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应考人员23名,除了产假等特殊情况外,实际参考人员20名,占应考人员的94%,考核后平均分数为87.5分,较2006年90.7分低了3.2分。虽然分数低了,但考出的是实际水平,使考核起到了鞭策和促进的作用。

4.2 得到了护士的赞同

这样的考核方法,不脱离实际,平时做什么考什么,而且边做边改,记忆深刻,容易纠正。

4.3 得到了病人的称赞

考核过程中,一些病人及家属反映,他们也从中明白了什么是标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对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了很大的理解。同时,病人在以后的休养期间,表现出主动、自觉地配合和互相宣传护理工作要求,融洽了护患关系。

4.4 提高了护理工作标准和基护质量

上一篇:“学导”教学方法下一篇:CORS技术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