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试验评价

2024-09-26

防治试验评价(共9篇)

防治试验评价 篇1

疫病是当前西瓜生产上主要病害。为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选用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10%科佳悬乳剂进行防治西瓜疫病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探索药剂防治效果、适宜用药量、适宜施药时期及对西瓜的安全性。

1.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在沈阳新民市芦屯乡东营子村露地西瓜田, 历年西瓜疫病发生较重。试验对象西瓜疫病;试验西瓜品种为雷神4号。试验地为壤土, 前作物水稻, 试验小区面积28.1平方米, 随机排列, 4次重复。供试药剂:每亩用10%科佳悬乳剂40毫升、53.3毫升、66.7毫升3个处理;对比药剂每亩用68%金雷水分散粒剂 (精甲霜·锰锌, 先正达 (苏州) 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市售) 110克;设不用药为对照, 共5个处理。

西瓜3月上旬营养钵育苗, 移栽时覆膜栽培, 小拱棚覆盖。各小区每株均留3条母茎。施药器械为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 (喷片1.8毫米) , 第1次施药5月16日, 第2次5月24日, 第3次6月2日, 共3次, 都是下午3点左右喷药。第1次喷药时西瓜处于开花期至结瓜初期, 此时疫病未发生, 用喷雾器对植株茎蔓及叶片正反面进行均匀喷雾, 每亩用水量50公斤。

2. 结果分析

因施药前西瓜未发病, 所以药前发病基数为0, 每次施药前发病也不明显, 故仅在全部用药后18天即6月20日 (待空白对照发病较明显时) 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调查50个枝蔓, 分别记录发病等级。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1级仅叶片叶柄有小病斑、3级叶片叶柄有小病斑并嫩梢或瓜蔓节部有轻微水渍状病斑、5级叶片瓜蔓有水渍状病斑、7级部分瓜蔓枯死和果实腐烂表面疏生白霉、9级全株枯死。

安全性:分别在药后1、3、8、16天观察, 未发现供试药剂对西瓜叶片、茎蔓、果实等有任何不良影响, 且试验期间西瓜长势正常, 表明要记的安全性好。

防治效果:末次用药后18天, 10%科佳悬乳剂40毫升、53.3毫升、66.7毫升对西瓜疫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2.2%、83.7%、86.1%, 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加大而提高。经方差分析, 每亩用科佳53.3毫升与66.7毫升的防效相近, 与对比药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每亩1 1 0克平均防效85.1%的药效相当, 无显著差异, 均极显著优于每亩科佳40毫升的防效。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10%科佳悬乳剂对西瓜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连续3次用药后18天每亩用53.3毫升、66.7毫升的平均防效85%左右, 与对比药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每亩110克的防效相当, 且安全性较好, 可以在生产上科佳与金雷交替选择使用。建议科佳在西瓜疫病未发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每亩经济有效用量为53.3毫升, 连续喷施3~4次, 施药间隔期为7~10天。施药时要均匀喷细雾, 叶片正反面、茎蔓等处均喷到, 每亩用水量为50公斤, 阴雨天多时药剂对水量可适当减少到25~35公斤。

防治试验评价 篇2

蚜虫是危害萝卜的主要害虫.经田间试验,10%氯噻啉WP防治萝卜蚜虫,14~20g/667m2防治效果达96.2%~98.2%,比25%乐・氰EC 27ml/667m2防治效果高.建议推广应用10%氯噻啉WP 14g/667m2防治萝卜蚜虫.

作 者:刘凤生 谭春凤 廖伟萍 Liu Feng-sheng Tan Chun-feng Liao Wei-ping 作者单位:刘凤生,Liu Feng-sheng(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537100)

谭春凤,廖伟萍,Tan Chun-feng,Liao Wei-ping(贵港市植保站,广西,537100)

玉米螟防治试验 篇3

关键词:玉米螟、药剂、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32

玉米是东辽县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县6.4万公顷耕地中,玉米耕作面积为5.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而玉米螟是危害东辽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25%~30%,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与产量。玉米秸秆垛留存,秸秆垛不能及时用药物封存,致使虫源基数逐年增加,大量幼虫在6月中下旬化蛹,2010年由于发洪水,加之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2010年东辽县玉米螟大发生,虫源基数增加,导致2011年玉米螟中等发生。自2011年虫情危害出现了恶性循环,为此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玉米螟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本试验于2011年在东辽县安恕镇北安村张光坤家玉米地,地力水平中等,试验品种先玉335。

试验设计:采取对比法,试验地面积10亩。处理区与对照区,不设重复。所用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清水。不施农药,同时喷雾清水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方法:播种。4月24日,采用扎眼器播种,株距27厘米、行距60厘米,一埯2粒,施肥采用,尿素23.5公斤(纯N 13公斤/亩)、二铵14.5公斤(纯P2O5 6.5公斤/亩)、氯化钾11公斤(纯K2O 6.5公斤/亩)。氮肥要求1/3基肥,口肥用二胺5公斤,2/3追肥(19.5公斤尿素),磷钾肥全部基肥;除草可亩用乙草胺EC150毫升+38%莠去津SC160毫升+57%2.4-D丁酯EC15毫升,苗前封才除草,同时灭鼠等农艺操作正常进行;喷药时间:在大喇叭期(幼虫危害始期)亩用量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毫升/亩,于无露水的晴天进行。施药一周内无明显降雨。

调查项目与方法:对玉米秆受害数(个)、上折株数(株)、下折株数(株)、蛀孔数(个)、活虫数(个)、被害株率、吊穗率、折蓼率等进行调查。9月26日,成熟期对喷药(处理区)与未喷药(对照区)地块同时进行调查,地头两端各留20米,对角线两端取4点,中间取1点,共5点,每点取400株,分别记录被害株率、秆受害数、上折株数、下折株数、蛀孔数、活虫数等进行调查,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防治区被害株率为13.5%,对照区为47.5%;有活虫数防治区为49个,对照区为214头;百杆活虫数防治区为2.45头,对照区为26.75头,处理区虫孔数277个,对照区虫孔数534个;虫孔率处理区为13.85%,对照区为66.75%;数被害株减退率71.58%、百杆活虫减退率90.84%、虫孔减退率79.25%,平均防效达80.56%。

产量因素调查:10月8日,对处理区与对照区收获全部果穗,装入袋子记好标签,果穗运回风干,进行室内考种,计算产量,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喷施20%氯虫苯四甲酰胺SC(康宽)地块的产量790公斤/亩,不喷药(对照区)的产量为735公斤/亩,减产55公斤/亩,减幅为7.5%。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产原因

玉米螟钻蛀雄穗,造成茎秆折断,钻入穗柄和雌穗以下茎秆造成折茎、折蓼、折穗,棒子下垂,导致玉米不能正常授粉,同时破坏植株内水分及养分输送,由于缺少养分与水分上部叶片逐渐变成紫色,折断植株上部叶片变黄枯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充分积累养分,钻入穗柄的幼虫咬断穗柄使果穗落地或果穗不能运送水分和养分,果穗不能正常成熟,以致玉米粒小、空粒,甚至发僵,显著减少玉米的产量,降低玉米的品质。百粒重下降,粮食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通过室内考种计算,不施药区减产7.5%左右。

2.2 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喷氯虫苯甲酰胺的产量790公斤/亩,不喷药的(对照区)产量为735公斤/亩,减产55公斤/亩,减幅为7.5%,东辽县播种玉米面积为88.5万亩,全县减产玉米4867.5万公斤,按2011年玉米收购价2.0元/公斤计算,全县少收入9738万元。由此可见,适时防治玉米螟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 结语

防治玉米螟势在必行,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采取生物防治,用白浆菌封垛,用赤眼蜂联合防治玉米螟虫;二是化学药剂防治,喷药地块周边设警示牌,以防人畜受药害中毒;三是选择高抗玉米螟虫的品种;四是处理好越冬寄主,降低虫源基数;五是黑光灯诱蛾捕杀。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实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从而达到虫口夺粮的目的,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环境为目的。

玉米虫害防治试验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 、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 (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福戈 (氯虫·噻虫嗪) (先正达公司) 。

1.2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属黑壤土, 前茬作物为大豆, 有机质含量6.6%, pH值6.01, 秋整地, 秋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 5月10日播种, 用马斯奇奥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垄上双行播种, 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万株。种肥施磷酸二铵60kg/hm2;深施肥磷酸二铵157kg/hm2, 尿素69kg/hm2, 硫酸钾90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深松1次, 中耕2次。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用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1800mL/hm2, 喷液量120kg/hm2茎叶处理。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对比法, 不设重复, 垄距1.1m, 6垄区, 垄长20m, 小区面积132m2。试验设8个处理, 处理1、4为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750mL/hm2;处理2、5为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0g/hm2;处理3、6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600mL/hm2;处理7为40%福戈 (氯虫·噻虫嗪) 150g/hm2;处理8为空白对照。处理1~3玉米拔节期 (6月21日) 喷施防治粘虫, 处理4~7玉米14~15叶, 抽雄期前 (7月3日) 进行喷施防治玉米螟。人工茎叶喷雾处理, 用背负式喷雾器HD-400型新加波 (农利) , 扇型喷头8015, 配100筛目, 喷液量225L/hm2。6月21日施药时, 下午18时40分至19时30分结束, 天气有云, 下午18时40分最大风速1.6m/s, 最小风速0.8m/s, 平均风速0.9m/s, 温度为27.7℃, 空气相对湿度为40%;19时30分最大风速4.9m/s, 最小风速2.2m/s, 平均风速2.3m/s, 温度为25.5℃, 空气相对湿度为44%。7月3日施药时, 下午17时至17时40分结束, 天气有云, 下午17时最大风速0.8m/s, 最小风速0m/s, 平均风速0.2m/s, 温度为24.8℃, 空气相对湿度为58%;17时40分最大风速1.1m/s, 最小风速0m/s, 平均风速0.6m/s, 温度为25.3℃, 空气相对湿度为51%。

1.4 调查内容

粘虫调查施药前虫口基数, 施药后1、3、5d各调查一次, 每小区5点取样, 每点取1m2, 直接计数作物上及调查点内的活虫数;玉米螟调查于施药后10、15d (或30、50d) , 每小区调查100株, 统计被害株率, 剥查受害株的活虫数, 与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在每处理区取连续10株考种;实收每处理取5m2, 测实际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施药后7、14d调查对玉米没有药害影响。

2.2 药效评价

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750mL/hm2, 拔节期防治粘虫100%, 前期喷施对后期玉米螟防效不如喇叭口末期效果好, 后期用药可有效防治玉米螟。处理1玉米螟蛀雄防效为0、玉米螟蛀穗防效42.9%,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6.8%;处理4玉米螟蛀雄防效80.2%、玉米螟蛀穗防效85.9%,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7.3%, 药效长, 后期药效明显。

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0g/hm2, 拔节期防治粘虫100%, 前期喷施对后期玉米螟防效比喇叭口末期喷施效果差, 后期用药可有效防治玉米螟。处理2玉米螟蛀雄防效20.4%、玉米螟蛀穗防效28.3%,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5.5%;处理5玉米螟蛀雄防效40.1%、玉米螟蛀穗防效42.9%,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11.8%, 持效长, 后期药效明显。

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600mL/hm2, 拔节期防治粘虫100%, 前期喷施对后期玉米螟防效比喇叭口末期喷施效果差, 后期用药可有效防治玉米螟。处理3玉米螟蛀雄防效20.4%、玉米螟蛀穗防效42.9%,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5.7%;处理6玉米螟蛀雄防效100%、玉米螟蛀穗防效100%,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10.0%, 持效长, 后期药效明显。

40%福戈 (氯虫·噻虫嗪) 150g/hm2, 大喇叭口期喷施, 有效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蛀雄防效80.2%、玉米螟蛀穗防效100%, 两年产量比对照增产8.7%, 持效长, 后期药效明显。

3 小结

适宜施药时期:玉米拔节期防治粘虫, 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或抽雄前防治玉米螟, 一次用药。根据田间虫情进行防治, 粘虫防治指标:诱蛾器调查, 3d内出现20~30头成虫时, 15d左右, 田间局部出现2~3龄幼虫, 田间每10株玉米有粘虫1头2~3龄幼虫需进行防治;玉米螟防治指标:杀虫灯下调查, 3d连续出现高峰期 (50头左右) , 10d后为防治最佳期。

美洲斑潜蝇防治轮换药剂筛选试验 篇5

作者采用4种防治药剂对美洲斑潜蝇防治药荆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防效达到89.8%;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400倍液防效达到87.3%,这两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都较为理想,且都属于低毒环保型农药,可做为美洲斑潜蝇的轮换用药.

作 者:王海旺 李恩萍 李秀文 王书凤 赵宝福  作者单位:王海旺,李恩萍,李秀文,王书凤(天津市植保植检站,天津,300061)

赵宝福(天津市农业环保站,天津,300061)

刊 名:天津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年,卷(期): “”(2) 分类号:S435.112+.9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   防治   药剂   筛选  

辣椒疫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总结 篇6

关键词 辣椒疫病;田间防治试验;丁子香酚;甲霜灵锰锌

中图分类号:S436.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2

辣椒疫病于1918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现已在各辣椒产区普遍发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可以经雨水、土壤、气流等多种途径传播,苗期可引起大面积死苗,在大田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秆出现坏死等多种症状,重病丘块成片枯死,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是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辣椒一直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的主要蔬菜种植品种,2009年,我县种植辣椒总面积达0.23万hm?,由于当年辣椒疫病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危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导致今年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剧减到0.133万hm?左右。为了抓好今年我县辣椒疫病的防治工作,在植保站其他同事的配合下,选择了6个化学剂和1个植物源农药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检测这些药剂在田间的防治效果,选出好的农药品种用于大面积防治[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在新田县龙泉镇李子源村杨太保的0.33 hm?连片辣椒地中,由于连种植辣椒,辣椒疫病发生比较严重。辣椒品种为“湘研45号”,试验地土质为红壤土,经测试土壤 pH值6.9,田间土壤肥力较高且比较一致,符合试验要求。

1.2 供试药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广西弘峰(北海)合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四川成都田丰农业有限公司生产;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河北保定市亚达化工有限给公司生产;清水作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八个处理: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000倍;清水对照[2]。每个小区面积30 m?,根据试验地实际情况从东至西按处理设计依次排列。每处理采用3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在辣椒疫病发病初期进行二次大田植株喷雾,2010年6月10日喷第1次药,7 d后即6月17日喷第2次药。用东方红18型背负式喷雾器常规喷雾,对水量50 kg/667 m?,药液均匀喷布在叶片正反两面及果实上。试验田中辣椒长势均匀,试验期间天气正常,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条件。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第一,药剂防治效果调查6月10日第1次喷药前调查发病基数,6月17日第2次喷药前及第二次喷药后的15 d和30 d进行药效调查,共调查4次。每小区随机调查5个点,每点5株,记录病株树、死株数或明显枯萎的植株数,挂牌标记。如果被调查的植株出现死株或明显枯萎,拔除后再调查相邻的植株,每小区每次共查25株辣椒。按分级标准记录调查植株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见公式(1)、(2)。每个处理的病情指数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

第二,对辣椒产量影响的调查,每小区辣椒单独采收,调查每个小区上市果实的总产量,同已处理的三次重复相加取平均值,用“kg/667 m?”表示,分析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公式(1):

公式(2):

2 结果分析

2.1 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显示,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其它5种药剂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理想。

2.2 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与清水对照相比,使用0.3%丁子香酚可溶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可提高产量25%以上:使用58%甲霜灵锰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提高产量15%以上。使用期他药剂增产幅度不大。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000倍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第二次喷药后30天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6%和75.8%,均在75%以上,其他5种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对不是很理想。因此,丁子香气酚和甲霜灵锰锌是防治辣椒疫病比较好的药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使用方法为喷雾法,用量为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施药时期掌握在辣椒疫病发病初始期第一次施药,7 d后再施一次。此外,丁子香酚为植物源农药,生产上与甲霜灵锰锌交替使用可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易图永.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辣椒,2002(5).

[2]李朝应.辣椒疫病发病主导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10).

防治水稻病害药剂筛选试验 篇7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江滨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进行, 前茬作物为水稻, 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土壤理化指标:有机质含量32.8g/kg、碱解氮135.7mg/kg、速效钾158.9mg/kg、速效磷34.2mg/kg、pH值6.12。供试水稻品种:龙粳31, 本地主栽品种。

1.2 供试药剂

植物抗逆增产剂、拿敌稳、爱可、道立锋、禾技。

1.3 试验设计

采取大区对比法, 每处理300m2, 对照200m2, 随机排列。试验设6个处理, 处理1为植物抗逆增产剂1500mL/hm2;处理2为拿敌稳270g/hm2;处理3为爱可525mL/hm2;处理4为道立锋525mL/hm2;处理5为禾技150g/hm2;处理6为清水对照。2次施药, 第1次破口期 (7月11日) , 隔10d后喷施第2次。

1.4 试验调查

水稻生育进程调查。水稻病害调查, 水稻褐变穗的分级标准, 0级:无病;1级:感病稻粒数少于5个 (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6%以下) ;3级:感病稻粒数6~10个 (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7%~13%) ;5级:感病稻粒数11~30个 (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14%~38%) ;7级:感病稻粒数30~50个 (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39%~63%) ;9级:感病稻粒数50个以上 (感病粒数占总粒数的64%以上) 。水稻成熟后考种, 实脱面积10m2测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分析

2014年水稻生长阶段3~9 月份降雨量499.7mm, 较历年多36.6mm;平均气温13.9℃, 较历年高1.6℃;日照时数1447.6h, 较历年多255.6h;≥10℃积温2776.2℃, 较2013年多149.5℃;无霜期160d, 较2013年多16d。7月份降雨量173.8mm, 较历年多60.6mm。水稻播种后高温, 水稻出苗提前1~3d, 出苗后天气晴好, 水稻秧苗素质好, 插秧时叶龄足, 插秧后上花达水护苗, 水稻返青快, 水稻结实期温度高, 增加了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2014年水稻产量高于往年。

2.2 水稻生育进程调查

各处理水稻生育进程没有差别。5月10日插秧, 抽穗期7月15日, 成熟期8月27日。

2.3 防病效果调查

2014年试验地块没有发生稻瘟病和纹枯病, 只发生褐变穗, 所以只对褐变穗做具体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 5种药剂对水稻褐变穗均有防效, 应用植物抗逆增产剂效果最好, 其次是拿敌稳, 再次是禾技, 说明喷施杀菌剂防治水稻病害的作用是显著的。

2.4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各处理平方米穗数差别不大, 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对照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结果表明, 植物抗逆增产剂产量最高, 比清水对照增产6.3%;其次为拿敌稳, 比清水对照增产5.0%;再次为禾技, 比清水对照增产4.4%。

3 小结

光肩星天牛防治试验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药剂:绿色威雷8%氯氰菊脂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 重庆中邦药业公司;氯胺磷, 乐斯化学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40%氧化乐果乳剂, 河南金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106国道开封县八里湾乡地段, 柳树林面积60 hm2, 树龄8~15年, 胸径6~20 cm, 树高3~15 m。

仪器:6HW50高射程车载喷雾机, 射程10~25m, 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药剂处理

6月20日开始, 使用绿色威雷200倍、300倍液;氯胺磷1 000倍、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300倍、500倍液和清水对照各喷30株 (编号登记并记录产卵数) , 以枝干湿润不流药液为好。

1.2.2 药效检查

成虫毒杀效果检查:喷药后1~20d每天统计死亡成虫数量。

成虫爬行和饲养试验:喷药后10、20、25d各用10只活成虫分别在同一处理10株树干上爬行3~5 cm, 然后各树采1小枝带回室内在60×60×80cm养虫笼内饲养, 24~48 h后观察统计死虫数量。树干着卵检查:喷药后10、20、25d后检查统计各处理株卵粒增加数量。

对卵毒杀效果检查:各类药剂各浓度喷卵后15d检查统计幼虫死亡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杀虫效果

3种药剂6个浓度杀死成虫效果十分显著, 喷药后1~2 h即有成虫落地死亡, 1d后大量死亡, 以后死亡逐渐减少, 一直持续到20 d。统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3种药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有直接触杀作用, 而后两者更强。

2.2 爬行饲养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光肩星天牛通过爬行或取食接触3种药剂而死亡, 持效期可达25d以上。3种药剂对卵的毒杀作用。

注:A试验虫数 (头) 、B校正死亡率

从表3可以看出, 3种药剂6个浓度对光肩星天牛卵期均有毒杀效果, 浓度大时可达84%以上, 经解剖可见幼虫刚蛀入木质部表层即死亡。经分析认为是幼虫孵化后咬穿覆盖卵粒上的粪便接触药剂中毒死亡之故。

3 结论

3.1 光肩星天牛2年1代, 成虫6月下旬出孔, 白天在树冠上部取食小枝皮层补充营养, 食量很大 (每头取食叶面积10 cm2左右) , 晚间下到枝下的皮缝产卵, 产卵1~2粒后再回到树冠继续取食, 成虫寿命20 d以上。

3.2利用持效期长 (25 d以上) 的绿色威雷8%氯氰菊脂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300倍液、氯胺磷1000~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300~500倍液喷洒树干及枝叶, 成虫通过取食产卵而触破胶囊中毒死亡。此3种药剂可杀死当年成虫90%以上, 而且对防治前已经产卵的防治效果也可以达到85%以上, 所以是值得推广的防治光肩星天牛药剂。

3.3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关键在于掌握好出孔期, 一定要在出孔盛期前或在个别个体开始产卵时防治为佳 (河南开封为6月中旬前后) , 即使个别个体推迟数天出孔, 通过爬行、取食, 同样可以接触到药剂而中毒死亡。另外, 此虫2年1代, 必须连续防治2年, 方可控制危害。而且喷药3~5 d后再喷1次, 防治效果会更好。

摘要:光肩星天牛是杨树、柳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 成虫出孔活动就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本次防治试验使用了绿色威雷、氯胺磷、40%氧化乐果乳剂三种药剂。这些药剂均具有药效高、有效期长等特点。25d后对成虫、幼虫的毒杀效果仍然分别在87%、82%以上。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试验 篇9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分两部分进行,试验Ⅰ为对比试验,即在健康的保育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修复金粉,目的是观察其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效果。试验Ⅱ为治疗试验,即在有圆环病毒病症状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治疗剂量的免疫修复金粉,目的是观察其治疗猪圆环病毒病的效果。

1. 试验猪群与试验材料

①试验猪群。分别为杭州市种猪试验场健康的保育仔猪和有圆环病毒病症状的育肥猪。

②试验材料。免疫修复金粉为德国某知名公司研发的添加于猪日粮中的免疫修复粉剂,其主要成分为多酚、生物类黄酮、蛋黄磷脂、免疫增强剂、肝脏保护因子、Nano-VE、有机碘、硒、微量元素等。

2. 试验设计

试验Ⅰ选择35日龄左右、健康的保育仔猪141头,根据体重、日龄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8头(原则上分组以窝为单位)。对照组各阶段使用本场自制的日粮,试验A组所用日粮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0.3%免疫修复金粉,试验B组所用日粮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前两周添加0.6%免疫修复金粉,后期添加0.3%免疫修复金粉直至试验结束。试验期为35~100日龄,共65天。在35日龄、70日龄分别对个体进行称重,计算料重比。100日龄试验结束时再进行称重。观察各组在试验各阶段的发病、淘汰与死亡情况。

试验Ⅱ为观察试验,选择已明确诊断患有由圆环病毒引起的综合征的病猪17头,在其日粮中添加0.6%免疫修复金粉并辅以一定的临床用药,观察病猪康复率即治疗效果。

3. 试验各阶段所记录的性状

①35日龄、70日龄、100日龄的个体重。试验、对照组均在下午2时称重。

②35~70日龄阶段内记录每个重复的耗料。

③试验各阶段猪只的发病、淘汰、死亡情况。

4. 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1. 试验Ⅰ的结果

①35~70日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3组的平均日增重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各组几乎一样。试验中只有试验B组淘汰了1头仔猪,死淘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在健康或未发生圆环病毒病的保育仔猪群中添加免疫修复金粉,对提高猪群生产成绩无明显效果。②70~100日龄各项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两个试验组在增重、死亡率、淘汰率上较对照组均无明显优势,且至试验结束试验组、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圆环病病毒病,表明在健康的保育仔猪日粮中添加免疫修复金粉对预防、减少猪群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对提高生产效益无明显效果。

2. 试验Ⅱ的结果

在试验Ⅱ中17头猪治疗始、末临床症状见表3:

注:1.“+”表示消瘦、精神状态差、有圆环病毒病前期症状;2.“++”表示明显消瘦、脊椎显露、肤色苍白、有明显的圆环病毒病症状;3.“+++”表示严重消瘦、临床表现严重的圆环病毒病症状。

从表3可见,10头病猪基本痊愈,3头症状减轻,痊愈率为58.8%,有效率达76.4%,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修复金粉对圆环病毒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三、结论

1. 由于试验Ⅰ直至试验结束(达100日龄)A、B、对照3个组均未发生明显的由圆环病病毒引起的症状,在增重、料比、疾病发生、死亡、淘汰等方面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在健康猪群的日粮中添加免疫修复金粉来防治圆环病毒病的措施值得商榷,有待进行多次试验论证。

2. 由试验Ⅱ可见,试验猪痊愈率58.8%,有效率76.4%,可见免疫修复金粉对治疗圆环病毒病有较显著的效果。本次试验猪头数较少,只能看出初步的治疗效果,要有效论证免疫修复金粉对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效果需进一步试验。

(作者联系地址:夏彩锋 浙江省杭州市种猪试验场 邮编:311115;冯梦 李双盘 浙江宁波福宁种猪有限公司 邮编:314151;陈斌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邮编:313201)

上一篇:D投入规模下一篇:工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