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过程的验收(精选12篇)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行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各地新建了众多畜类屠宰加工项目。但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保问题。竣工环保验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负责对环评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本文归纳并阐述了该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从而为这类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1 现场踏勘中应注意问题
现场踏勘时应调查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目标、项目涉及的各项生产设施建设情况、项目的主要污染源、相应环保设施或措施建设及落实情况等[1]。对于畜类屠宰加工行业,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1 项目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现场踏勘时应关注项目实际建设地点与环评设计建设地点有无发生变化;项目所在位置周围有无敏感环境保护目标,如文物古迹、动植物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若涉及,则要关注搬迁落实情况,并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2 项目涉及的各项生产设施的建设情况
(1)项目主体工程屠宰车间、待宰圈、化制急宰间的建设规模:现场踏勘中应检查工程屠宰车间、待宰圈、化制急宰间的建设规模及面积是否与环评及批复要求一致、有无发生变化,若建设规模或面积发生变化,均会引起屠宰生产规模的变化;
(2)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能力:现场踏勘中应着重注意污水处理站是否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进行建设,若发生变化,则应注意实际建设情况是否优于环评及批复要求所要求的,如果达不到环评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就要对该项目的实际屠宰能力进行调整或要求业主单位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及工艺进行优化;
(3)项目的屠宰车间、待宰圈、固废暂存间等是否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做好防渗处理,是否建有废水收集管道。如未按要求建设,需进行相应整改,并提供施工期间监理资料。
2 废气及其处理工艺
畜类屠宰加工项目产生的废气排放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锅炉废气、化制急宰间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食堂餐饮油烟。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待宰圈、屠宰车间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
2.1 有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1)锅炉烟气:屠宰厂通常设有锅炉房,锅炉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燃气锅炉废气基本不需要处理直接排放;燃煤锅炉废气需经脱硫、除尘设备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工艺、循环流化床和旋转喷雾干燥法等。
(2)化制急宰间焚烧废气:屠宰厂通常设有化制急宰间,建有燃油焚烧炉对检疫废物、病死猪、淋巴、不可食用内脏、化制残渣等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废气需经除尘设备进行处理,常用的除尘方法有离心力除尘、过滤式除尘、袋式除尘等。
(3)食堂餐饮油烟:食堂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油烟,油烟需由集气罩收集后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
2.2 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为待宰圈、固体废弃物中转站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通常采取以待宰圈及污水处理站为中心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方式来降低恶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对待宰圈等设施每天进行清洗,对固废及时外运。
3 废水及其处理工艺
该类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屠宰车间生产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和其他废水。
3.1 屠宰车间生产废水
屠宰车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三个工段:屠宰工段、内脏处理工段、解体整理及洗净工段。以上三个工段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NH3-N、SS和动植物油等。
3.2 办公生活污水
办公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厂区工作人员,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等。
3.3 其他废水
该类项目其他废水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内锅炉或电站排水等。
3.4 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由于屠宰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良好的性质,在实际过程中都是采用将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组合处理工艺。常见的有UASB+SBR工艺、水解酸化+SBR工艺、CAF+SBR工艺、UASB+CASS工艺、UASBR+SBR工艺、ABR+CASS工艺、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水解酸化-生物吸附再生-接触氧化工艺等[2]。
4 噪声及其治理措施
屠宰行业一般是夜间屠宰,猪叫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较大,一般屠宰车间要求采取相应的消声、吸声、隔声治理措施。
5 现场监测及报告编写中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工况控制
验收监测时,要求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3];如果项目主体工程及环保设施按照设计规模设计,但是因为猪源等问题而达不到生产负荷的75%以上,可以按照实际屠宰规模进行验收;如果环保设施没有按照原有设计规模进行设计,则需要对项目建设规模重新核定或者补做环评。验收监测时,要求配套的环保设施连续、稳定、正常运行。
5.2 废水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4]中规定:
企业屠宰量以法定月报和年报表为准,废水排放量按排放量月均值计,故监测期间应收集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水量报表及屠宰量报表。
废水采样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 h以内的,每2 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 h的每4 h采样一次。废水采样时段与屠宰加工时间相对应。
排水量只记直接生产排水,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生活排水、厂内锅炉或电站排水,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改建排放口。
5.3 废气
恶臭是该类项目废气中普遍存在,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其治理难度较大。在验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关注恶臭气体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若项目设有针对恶臭无组织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核实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是否完毕。
(2)关注企业无组织排放恶臭的影响,根据风向等气象因素,界定恶臭无组织排放主要影响区域,确定恶臭无组织监测布点[5]。另外关注恶臭监测因子的选取,建议恶臭监测因子选定为硫化氢、氨浓度指标。
5.4 噪声
噪声监测应对应屠宰时间,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增加夜间噪声监测频次。
5.5 应急风险防范措施
该类项目环境风险来源于氨泄漏。验收监测时主要考虑冷库氨储罐发生事故时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环境应急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环评及批复中常常会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环境应急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池、液氨灌区水喷淋及报警装置、全厂事故池、消防水池、厂区防渗等。对于应急风险防范措施的检查应重点关注各类事故池的有效池容、建设位置,进出水管线的布设、废水收集池能否做到无动力收集,采取的防渗措施等。
6 结论和建议
(1)验收监测时,要求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如果项目主体工程及环保设施按照设计规模设计,但是因为猪源等问题而达不到生产负荷的75%以上,可以按照实际屠宰规模进行验收;如果环保设施没有按照原有设计规模进行设计,则需要对项目建设规模重新核定或者补做环评。
(2)恶臭的控制是畜类屠宰加工项目废气控制的重点。恶臭气体是该类项目废气普遍存在的,容易引起群众投诉。在其达标排放的同时,验收监测还需要核实其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是否完毕,此外还要做好公众意见调查。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2
机车产品的质量验收过程控制探讨
<铁路机车验收技术规定>对铁路机车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提出了的新要求.结合目前验收的.实际情况,从产品质量控制、产品验收记录的形成、产品验收过程控制的要点、机车产品的检查与分析等方面探讨机车产品的质量验收过程控制.
作 者:赵贤文 王世武 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驻南京东机务段验收室 刊 名:上海铁道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RAILWAY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U2 关键词:机车产品 验收 技术规定 对程控制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3
关键词:高层消防 验收 常见问题
近些年,城市建设速度加快,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由于高层建筑火灾荷载大、扑救难度高,加之人员疏散较为困难,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凸显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公安消防机构等各个单位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将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实践,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
1、片面理解高层建筑登高面有关规范条文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4.1.7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根据此条规定,部分设计师片面的追求条文规定,即仅单纯地在高层民用建筑周边设置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面作为消防登高面,而没有从实战角度出发,处理好建筑立面形式与消防登高面之间、消防登高作业场地与周围环境及道路之间的关系。因此造成消防登高车无法抵達消防登高作业场地、消防登高车无法在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进行作业、消防登高面无法保证消防登高车进行灭火救援等尴尬局面的大量出现。笔者认为设计者应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便于消防登高车紧急施救,在登高面范围内应设置伸出建筑外的露台、阳台等,且在阳台或窗户外侧严禁设置钢制防盗护栏;②在消防登高面范围内建筑立面严禁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③应按《高规》第4.3.1条规定设置消防车道,且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④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登高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2、塔式住宅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建设单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公摊面积,使户内建筑面积最大化,往往缩小了公共使用面积,尤其是两部剪刀楼梯之间分别设置前室、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分别设置前室的问题尤为突出。《高规》第6.1.2.3条规定: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而在条文解释中又说明,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了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在消防验收中往往出现“三室合一”的情况,即两部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前室。规范条文中未出现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规定,而且条文中也明确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塔式住宅两部剪刀楼梯可以合用一个前室。这就给图纸审核、验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此类问题的出现,如果再增加一个前室的话,就涉及了建筑结构的问题,尤其是验收时已经成型的建筑再对其进行结构和户型的改变,从实际的工作中来看,可能性不大。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本着投资小、易整改,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前室中两部剪刀楼梯的中间利用乙级防火门进行分隔,这样使一个前室变为两个,消防电梯只与一部剪刀楼梯共用前室。封闭靠近住户一侧的剪刀楼梯的出口,使其开向住宅户门共同使用的短过道内,使过道具有扩大前室的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①所有的住户和过道、楼梯间、电梯井,相邻的墙都是有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防火墙的作用;②各住户之间的分户墙,有足够高的耐火极限;③住户开向走道的户门,都采用防火门,防火门都设有闭门器。
3、十二层至十八层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前室问题
《高规》第6.3.1.3条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高规》第6.3.3.2条规定: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根据以上两条的规定,十二层至十八层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建设中,大多数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未单独设计前室而只设计了封闭楼梯间,其依据的条文是《高规》第6.2.3.2条: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为保证消防电梯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的使用,住户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对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前室做了如下考虑:①将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及管道井门全部设为防火门。②保证消防电梯前室的自然排烟或增设正压送风系统。
4、消防工程施工问题
由于当前建筑施工整体水平不高,致使消防工程随之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有些施工队伍低价中标,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人员为临时雇用的队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甚至层层低价转包,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5、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防火重点在于设计初期的精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的一丝不苟,才能保证建筑整体防火性能的稳定,为后期防火监督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沈希光.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26):214~215.
[2]GB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4
2011年1月12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了《煤炭洗选加工规划研究》课题评审会议, 对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承担的《煤炭洗选加工规划研究》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会议期间, 专家组在听取课题组汇报的基础上, 认真审阅了研究报告,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对课题乃至下阶段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最终的评审意见认为, 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内容, 达到了预期目的和要求, 内容丰富翔实, 研究结论基本正确, 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可操作性强, 课题组提供的文件、资料齐全, 数据真实可靠, 同意通过评审。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5
消防验收分为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精装修消防验收三种验收形式。l、隐蔽工程消防验收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无法进行消防检查和验收的消防设施及耐火构件。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消防验收。例如钢结构防火喷涂、消防管线及连接等。
2、粗装修消防验收对建筑物内消防系统及设施的功能性验收。主要针对消防系统及设施已安装、调试完毕。但尚未进行室内装修的建筑工程。适用于建筑物主体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待租、待售前的消防系统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必须进一步完成精装修消防审核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3、精装修消防验收对建筑物全面竣工并准备投入使用前的消防验收。建筑消防验收主要检查以下部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及建筑内部平面布置含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设置2建筑物防火、防烟分区划分3建筑室内装修材料4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5消防供水及室外消火栓系统6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含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通讯系统9防烟、排烟系统含空调、通风系统消防功能设置10气体灭火系统1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含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12灭火器配置等。近几年来。北京市消防局在对其所管辖的高层建筑进行消防验收时。发现了很多实际问题。其中有的是建筑设计不当有的是延用旧的规范条款而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有的是业主擅自更改设计有的是施工安装错误还有的是工程施工进度过快等等。本文在对每个问题进行讨论时仅简单地引述相关规范要求及必要的说明未必完整全面仅供参考。对于明显属于系统设备调试的问题。例如排烟口与排烟风机不能联动排烟防火阀被手动关拉阀时。排烟风机不能停机末端放水试验时。唼淋泵不能联动启动在人为烧折断易熔合金后防火卷帘不能下落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灯不亮等问题。在此暂不作讨论。问题1地下室电梯前室人防门代替防火门 高层建筑均有地下室。有的层作人防工程设置人防门。为很厚的水泥门不易开启、关闭。在验收时发现将地下层的人防门代替防火门。地下层电梯前室的人防门代替防火门造成人防层没有前室。以前的人防门是可以被默认为代替防火门的现在的规范修改后就不允许了。这是建审、消防验收遇到的传统问题。人防规范要求人防门不能代替防火门。整改的措施是在人防门前加装一个防火门。问题2防火门及防火锁开启方向装反 首层的防火门没有向室外方向开启其他层的防火门没有向首层方向开启。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问题3防火门装有止门嚣有的使用插销有的使用磁铁式门吸 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即。防火门常开防火门除外不允许有止门器。使用磁铁式门吸防火门就不能自行关闭使用插销。防火门就不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问题4共用楼梯问的楼梯在首层没有与地下层使用防火门分开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的标志。原来的条款使用“不宜”。在2001年版中改为“不应”作为强制性的条文必须执行。问题5防火卷帘旁边的平开防火门被取消或用锁锁住 过去的防火卷帘一旦下落后。就不能用于疏散。增设平开防火门。保证了从两侧均可逃生、疏散。这是吸取新疆克拉玛依火灾教训所做出的一条规定。问题6水泵房防火门被加开一个百叶窗泵房为普通门、泵房有开向其它部位的普通窗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15小时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高层建筑内消防水泵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其耐火极限为12小时。泵房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泵房若有开向其它部位的窗。其窗应采用甲级防火窗。此类做法在建筑改造时出现较多原想改善水泵房的空气对流、通风但是显然违反了规范要求。问题7写字楼、商业或餐饮部分超过60m2的房间只有一个门地下室的部分房间超过50m2只有一个门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O9米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米地下室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因此。地上超过60rn2的房间、地下超过50m2的房间都要设置两个门。问题8防火卷帘没有安装易熔合金 在吸取新疆克拉玛依发生的火灾教训后。北京市做了一个规定要求所有防火卷帘加装易熔合金。并且易熔合金应安装在吊顶外。这是防止控制失灵过火时。防火卷帘依靠自身重量仍能下落起到隔火的作用。问题9消防电梯与工作电梯合用一个机房没有分开设置消防电梯机房不独立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整改措施是砌隔墙隔开。并可用防火门隔开或者将两部电梯均作为消防电梯。问题10消防电梯内采用木质等可燃材料装修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此种做法必须改正。问题11消防电梯井底没有排水设施 消防电梯问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立方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lOIds。过去的建筑消防电梯井底有积水坑但未加排水现在建筑工程基本上都设置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施 问题12消防电梯不能到达地下窒仅工作电梯可到达地下窒 对于居住建筑往往地下一层作为自行车库另一层作为人防工程。由此消防电梯若不能到达地下室也可以对于公共建筑地下室有服务设施、服务性人员办公等由此消防电梯必须能到达地下室。此外消防电梯应能到达地上的所有层。在验收时才发现有的不是这样就很被动有些能改但是有的就改不了。问题13电梯机房门、风机房门等开在楼梯间 楼梯问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这是不少建筑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机房的其它墙面上开设一个电梯机、风机房门不直接开在楼梯间内。问题14顶层消防电梯没有前宣 这是业主在进行建筑装修时擅自进行的结构变更必须改正。问题15消防电梯前窒有台阶 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米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此问题是业主进行建筑装修时擅自进行的结构变更必须改正。问题16排烟风量小、正压送风风量小 施工期间风道因倒垃圾造成风道堵塞或不通畅、风机的风量小等是造成排烟风量、正压送风风量小的原因。机械加压送风机应保证防烟楼梯间风压为40Pa-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风压为25Pa-30Pa。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保证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V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Vh计算。问题1712米宽度的风管下没有喷淋头保护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米时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即风管宽度达到12米及以上的场所风管下应有喷淋头保护。问题18某大会议厅面积为375m2无排烟设施 某二层大宴会厅面积为1200m2无窗且无排烟设施走道长40米无排烟设施地下一层自然排烟距离长一类高层建筑和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lOO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等。上述场所无疑应当设置排烟设施。问题19消防控制窒、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等双路配电不能末蠼互投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这是2001年版高规新修改的条款是重要的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发挥作用的技术保障。过去的建筑多数没有这样做。但在建筑装修改造时应尽可能实施尤其是重要的建筑例如北京西客站就进行了此项的整改。问题20风管穿防火墙。没有安装防火阀、车库穿防火墙的风管未加防火阀、地下正压送风管道穿墙未加防火阀、跨气体保护区的通风没有安装防火阀、穿配电宣排烟风管没有防火阀、穿防火分区通风蕾没有加防火阀等等 局部少装防火阀是建筑工程常见的问题。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前三种情况可在一侧设置。后一种情况应在两侧设置。问题21防火阀未安装单独的吊架固定 这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对高规安装防火阀条文解释中。防火阀的安装要求有单独支吊架等措施。以防止风管变形影响防火阀关闭同时防火阀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问题22风机房、水泵房、电梯前室和公共走道等处未设置应急照明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应设置应急照明。并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应设置应急照明。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问题23某层强电井横向没有封堵某楼强、弱电竖井竖向没有封堵穿防火分区有孔洞水管井没有封墙等等 建筑高度不超过103米的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至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实际封堵的基本做法是使用防火泥、防火枕对强、弱电井在每一层进行封堵。在建筑工程中一般水管均做封堵强电井封堵情况较好。问题多的是弱电井。这是验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防火分区的孔洞特别多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的工程为了应付消防验收。在验收前一天晚上。组织工人加班进行全部的封堵。消防验收时。建筑工程还没有彻底结束是存在此问题的主要原因。问题24部分疏散指示灯安装反向、楼梯间安全出口标志贴错 安装人员不懂专业要求按其所指的方向走不到疏散通道。问题25地下车库没有应急照明、车库缺少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应该在火灾情况下提供照明照度不应小于0.5Lx。另外一般要求在地下车库的任何一点处都能看到疏散指示标志以便人员疏散。问题26安全出口灯不应设在防火卷帘处车库平开防火门未加疏散标志 有些防火卷帘旁边。设置有平开防火门。在此处安全出口灯不应设在防火卷帘处。而应调整到平开防火门处。车库分区墙上的平开防火门应加疏散标志。并且应在门的两侧都加。问题27顶层消火栓超压 消火栓拴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大于08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若大于05MPa。灭火时。人难于握住水枪。超压分为静压超压、动压超压两种。往往系统的最有利点易出现静压超压最不利点在大泵启动后动压容易超压。在消火栓处安装减压孔板或使用减压稳压栓或者安装使用变流量控压力水泵等等。若其它层设置3至4个消火栓顶层仅有一个消火栓又没有采取减压措施便会出现顶层消火栓超压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试验消火栓处也采取减压措施。问题28消火栓按钮灯不亮或消火栓按钮没有显示灯 现在能够作为消火栓按钮的有两种一是强电控制式的按钮将消火栓立管上所有的栓箱按钮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再接到泵的电控柜上。每个按钮有一个指示灯平时不亮灭火启动时亮或者平时亮灭火启动时灭。这种按钮连接和控制简单。是远程控制泵的电控柜的开关。但维护困难。尤其是在大建筑 消火栓数量多的情况下若并联连接出现一个故障。就要逐点排查否则泵系统即泵的电控柜在自动条件下会经常运行若串联连接出现一个故障。也要逐点排查否则启泵按钮可能均失效。二是手动报警按钮兼作启泵按钮。有独立的地址可以逐点显示启用消火栓的位置运行稳定可靠系统维修维护方便。启泵控制是通过报警控制器传递的。由于近些年来报警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更好简单、可靠、易维护。有的手动报警按钮兼作消火栓按钮没有显示灯采用信号模块作为按钮使用。国内报警系统的消火栓按钮可以有显示灯而国外的有些产品自身不带指示灯。问题29启泵信号为假信号 采用这种做法的建筑不是很多从泵房引到控制室的控制、信号线少一根启泵信号反馈线。控制系统在控制室发出联动启泵控制信号之后不管泵是否启动。就激活启泵指示信号。若泵的电控柜设在手动状态下。控制室虽然有泵启动的指示泵未启动且水压力也上不来泵的电控柜虽然设在自动状态下但若有故障控制室虽有泵启动的指示泵仍然未启动只有泵的电控柜设在自动状态且没有故障控制室有泵启动的指示。泵才被启动且水压力增加。上述前两种情况的反馈信号均可视为假反馈只有泵真正启动后取其反馈信号才可以认为是真反馈。建议工程中使用真反馈信号。问题30实际安装的消防泵、喷淋泵小于建筑设计给出的指标 例如建筑设计指标分别为30LS、21LS。实际使用的是25LS、15LS。此问题必须改正。有两个办法一是换泵二是调整泵的指标参数。降低泵的扬程高度可以增加泵的出水量。有些产品可以这样做。但对消防泵不推荐使用这种解决办法。问题31水喷淋泵应为压力开关直接启动 在喷淋泵出水主管上安装湿式报警阀。在湿式报警阀上顺序连接过滤器、延迟器20-30cm3的圆球、压力开关、水力警铃3米内达到90dB、排水管等。当喷淋泵出水主管上有水的流动。经过上述装置时压力开关产生一个无源触点开关信号。接反馈模块发出报警信号由此控制泵启动。现在消防工程中。理论上是水流指示器信号逻辑“与”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信号作为启动信号联动喷淋泵启动实际上湿式报警阀的压力开关’信号联动喷淋泵启动即可。因为压力开关信号稳定、可靠。老的系统有仅用水流指示器信号联动喷淋泵启动的也有两个信号逻辑“与”之后联动喷淋泵启动的。在验收时。有时会发现现场作弊以应付消防验收从打印记录上可以看出其结果。正常的试验及打印结果例如三层喷淋末端放水致使水流指示器报警。四层放水致使水流指示器报警等之后压力开关报警。再后喷淋水泵启动。而作弊的试验及打印结果。例如三层放水时水流指示器没有报警此时通过对讲机或手机让人启泵记录的顺序则相反首先喷淋水泵启动之后压力开关报警之后所有的水流指示器报警。问题32上喷式水喷淋头距顶过高 老版的规范要求上喷式水喷淋头其溅水盘距顶板的距离应在150mm至300ram2001年版的规范改为75ram至150mm。对于新的系统还沿用旧的规范中的数据进行设计便会出现此问题。问题33喷淋头选型不正确 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在墙壁上装喷头。应选用侧喷。而有的装普通喷头普通喷头既可上喷也可下喷。但不能用作侧喷二是类型用错即上喷型当作下喷式安装下喷型当作上喷式安装。问题34喷头末端放水管为20mm管 中给出的水喷淋系统的末端放水管为20mm管所以参照它进行设计出现了问题。国家标准对此的要求是25ram管。问题35末端试水装置无排水装置 老版本标准中没有要求必须有排水装置。因此过去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做放水试验时要临时加接软管就近将水放掉。在2001年版的新规范中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问题36车库为湿式系统但无采暖 新的设计不应这样做。应设计成预作用系统。现在地下车库的50-60采用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冬天既可以防冻。又有较快的灭火响应时间。或者。设计成干式系统。但现在用得少了。对于未考虑冬天防冻的系统也有采用电伴热办法的。其原理是用电阻丝加保温材料将水管路包起来。电加温控制在5℃左右。这种办法很耗电是一种补救措施。问题37某层不能强切非消防电整个建筑没有强切非消防电的功能 非消防电主要是指照明电、非消防设备的动力电、空调通风用电等。发生火灾时如何强制切断非消防电。规范中并没有具体部位的要求。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多数在本层发生火灾后联动强切本层和上下邻近两层非消防电少数在本层发生火灾后仅联动强切本层非消防电。住宅建筑有的是分段联动强切非消防电。如l至4层一段5至8层一段。控制室不再设置手动直接控制功能。许多设置了半自动控制功能即设置专用开关按键通过控制器向现场控制模块发送指令进行切电控制。对于旧的建筑许多非消防电强切仅仅可以在配变电室进行不能联动控制。问题38消防控制窒加装网络设备等兼作网络机房 消防控制室仅安装消防设备、安防监控设备实施防灾中心的功能。是绝大多数建筑的做法。若要附加其它类型的设备应满足的要求。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例如无线通讯设备可能产生干扰问题。就不能安装在控制室内或周围。问题39煤气报警应为双路供电 现在对于锅炉房。煤气公司要求安装一个小型的煤气报警控制器用于煤气报警。锅炉房又有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当该房间的烟感器或温感器报警应联动切断相应区域的非消防设备供电致使该房间无电。若煤气报警控制器没有电池备电又不是双路供电一般也不是消防电源供电将会导致煤气报警系统瘫痪。由此引发了对煤气报警系统要求双路供电的问题。问题40直燃机房或燃气锅炉房没有全部安装防爆电器 要求直燃机房或燃气锅炉房内的电气设备全部要采用防爆电器。常出现的问题是个别种类的电器为非防爆电器。例如所有其它的都是防爆的但灯不是所有其它的都是防爆的但探测器不是所有其它的都是防爆的但配电箱、控制盘不是等等。问题41地下室的休息厅吊顶为木装修大堂、多功能厅吊顶为铝塑板电梯前窒吊顶为铝塑板地下三层为铝塑板吊顶等等。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规范总的原则是控制吊顶为A级不燃材料。高层建筑要严格控制多层建筑要做到Bl级。吊顶为A级材料目前有两种一是轻钢龙骨石膏板二是轻钢龙骨矿棉吸音板。或采用纯金属板吊顶铝板、铝质乐斯龙板等。铝塑板防火性能最好的达到Bl级一般的达到B2级。验收时对于高层建筑上述同题中所用材料要求拆掉禁止使用。
调理蔬菜加工过程的微生物控制 篇6
关键词:调理蔬菜 微生物 控制 卫生指标
0 引言
目前,果菜制品在国际市场很受青睐,尤其是日本调理蔬菜和国内加味菜,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更为畅销,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的饮食结构将向素淡型、保健型、即食型转变,调理保健蔬菜将成为人们的首选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个朝阳产业。所谓调理蔬菜,即是将蔬菜加以处理、搭配,并调以各种调味料,包装后速冻并冷藏的一类即食类的蔬菜制品。消费者食用时,只要自然解冻或微波加热即可,食用方便,营养搭配合理,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要求。正因为调理蔬菜是即食型的产品,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出口日本的调理蔬菜卫生指标:细菌总数≤1000个/克;大肠菌群阴性;致病菌均不得检出。生产车间在生产时,微生物指标还要严一些,通常,细菌总数≤100个/克,这就要求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控制微生物的繁殖与交叉感染。
1 原料清洗、蒸煮、油炸过程控制
1.1 原料清洗用水的卫生监控:果菜原料清洗用水采用自来水,由化验室每周一次检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由卫生防疫站每年二次检查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在内的各项指标各项指标标准及检查方法符合GB5749-2006、GB5750-2006。
加工用水管线、水龙头设置严格按照SSOP中的要求。
1.2 蒸煮过程控制:果菜原料经过清洗后,按照加工需要分割成各种形状,需要蒸煮的原料装盘或蒸煮袋,按照加工工艺进行蒸煮。如果后期再无加热过程,蒸煮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与加热时间(中心温度最好达到75℃且维持1分钟以上),保证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
1.3 油炸过程控制:需要油炸的果菜原料、半成品,按照工艺设置油温进行油炸处理,产品中心温度要达到75℃,并且维持1分钟以上,保证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
2 加工人员的卫生控制
2.1 员工健康控制:员工必须每年由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化验血、听心脏、化验粪便、测血压。检查合格的持证上岗,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对加工人员与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疾病及外伤逐级回报制度,生产中出现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质检员负责检查工人可能污染食品的受感染的伤口,不准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参与直接触食品的加工,病愈经体检合格后可重新上岗。
2.2 加工车间内人员的卫生控制:加工员工的手直接接触产品,是交叉污染最严重的环节。加工车间内人员手的卫生状况可以由化验室用棉拭子涂擦取样检测。
2.2.1 员工在以下情况下必须进行洗手消毒:①开始工作前。②上厕所以后。③吃饭后或者接触嘴、头发、鼻子以后。④接触废物、垃圾、脏的器具之后。⑤任何原因离开工作区返回后。
2.2.2 洗手消毒设施设于车间入口,卫生间入口,车间内。洗手消毒设施包括脚踏式水龙头、皂液器、(50-100PPM的NaClO),干手巾等。洗手消毒程序是:温水清洗→洗洁净去油污→温水冲净→50-100PPNaClO消毒30秒→清水冲净,由质检员负责检查消毒液浓度及洗手消毒效果。
2.2.3 工作过程中的洗手消毒:每半个小时,正在工作的员工在流动消毒车的洗手槽中洗手、消毒,控制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繁殖、污染。
3 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
食品接触面包括与食品接触的工器具、工作台、传送带、链条、运输车等。保证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做到不交叉污染,食品接触面的卫生状况可以由化验室用棉拭子涂擦取样检测。
3.1 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①传送带的清洗消毒程序:生产过程中:先用刮板去油污→再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生产前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物→再用1-3%的热碱水去油污→清水冲净→83℃以上的热水消毒1分钟。②链条的清洗消毒程序:生产前后:用清水冲洗→加洗洁净去油污 →清水冲净并擦干→75%的酒精喷雾消毒。③封口机的清洗消毒程序:生产过程中:用刮板去油污→75%的酒精喷雾消毒。生产前后:用清水冲洗→加洗洁净去油污→清水冲净→75%的酒精喷雾消毒。④工作台的清洗消毒程序:生产过程中:用刮板去油污→75%的酒精喷雾消毒。生产前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物→加洗洁净去油污→清水冲净→ 用83℃以上的热水消毒1分钟。
4 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控制
工器具是加工过程中最容易传播微生物的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控制卫生指标。在加工过程中有专门的人员、场所对所有的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的频率为半小时一次,消毒的结果可以由化验室用棉拭子涂擦取样检测。
各种工器具清洗消毒的程序如下:
4.1 刀子、剪子、刀棍的清洗消毒程序:
生产过程中:用温水加洗洁净去油污→用清水冲洗干净→100℃的蒸汽消毒10分钟→降温。生产前后:用温水加洗洁净去油污→清水冲洗干净→100℃的蒸汽消毒10分钟。
4.2 垫板:用温水加洗洁净去油污→清水冲洗干净→83℃以上的热水消毒5分钟→降温。
5 工作场所的卫生控制
车间加工工序及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完好,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严格分开,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物料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要严格分离。车间内安装通风设施,通风口设有防护网,并正常有效,车间内照明设施安装防暴灯罩,防止破碎时造成污染,车间内安装臭氧发生器,每天班后进行1.5h的消毒,防止空气中的悬浮物带来污染,并且每周由中心化验室取样化验。
6 调理蔬菜成品的速冻与冷藏
各种原料经过处理后成為调理蔬菜的半成品,只要经过拌合、调味后即成成品,分装在各种容器中,包装后经过速冻、换装,冷藏于库中,等待合格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货。
半成品要取样检测微生物指标,其目的在于检查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控制情况,如果成品检测不合格时还可以追溯到半成品的加工过程,同时及时为加工车间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另外,制定合理的SSOP、GMP、HACCP就可以保证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合格。
综上所述,只要注意调理蔬菜加工过程的微生物控制,即可保证产品微生物指标的合格,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机床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 篇7
曲轴在加工过程中,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 通常先确定主要的精基准, 然后确定粗基准从曲轴的铸造毛坯所留出工艺尺寸加工余量, 还为保证尺寸、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的加工精度等, 该零件要采用精加工, 半精加工和粗加工的原则来完成。
1 工艺过程分析
根据上面毛坯的制造形式, 曲轴JL474Q是用的材料49MsVS3, 采用翻沙件, 抛丸后进行加工。该产品的装车量较大 (20万台) , 已经达到了大批量生产。在第二章中提到的粗基准和精基准等, 在一以做更详细的分析和工艺分析等。
2 工艺线路的确定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 应该是使零件几何形状, 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除此之外, 还应该考虑经济效果, 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进料毛胚检测按毛坯图目视, 材质、金相查看生产厂商提供的检验报告。
1) 画线打中心孔, 以毛坯主轴颈和扇板外形找正, 画主要打孔的位置, 位置偏差0.5mm, 加工中心孔用5A中心钻。车夹位, 顶大小头中心孔, 夹紧, 车夹位φ690-0.2mm, 保证其跳动0.25mm;
2) 精车主轴颈、开档及扇板, 为保证这一次装夹, 完成多个尺寸和形位尺寸, 在数控车床上采用两顶一夹的装夹方式, 并且以主轴颈3作为定位基准。为不影响在装机中把密封圈划破, 两端采用R角, 该角也是在数控中走出。在加工中, 不光要保证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同时注意保证主轴颈和小头的跳动尺寸。精车连杆轴颈及扇板, 夹1、5主轴颈, 以扇板上精度较高的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校正后, 加工扇板和瓦面尺寸, 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拐径的偏心距离±0.20mm.同时确保连杆轴颈在轴心线的扭曲±0.20mm。角度差±0.20mm和粗糙度等;
3) 车扇板大外圆, 夹小头, 顶大头中心孔, 以小头端面定位, 加工φ1240-0.2mm, 倒角1×45°;
4) 去扇板外圆四周毛刺, 要有一定的破口, 注意不能伤到瓦面;
5) 以车代磨, 这个工序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人员, 在加工曲轴中有很大进步的一个工序, 该工序采用夹小头, 顶大头加工, 以主轴颈3为一次定位基准, 能保证一次装夹, 完成多个尺寸和形位尺寸, 在数控车床上采用两顶一夹的装夹方式。为不影响在装机中把密封圈划破, 大头端采用R角, 该角也是在数控中走出。在加工中, 不光要保证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同时注意保证主轴颈和大头端面的跳动尺寸。 (如图3-12的尺寸) 粗磨大小头,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磨小头轴颈¢24.30-0.03mm, ¢32.30-0.03mm, ¢38.10-0.03mm, 磨大头轴颈¢68.30-0.03mm, 保证其分段尺寸和跳动;
6) 钻大头孔, 夹小头¢32.30-0.03mm位置, 用车床辅助用具中心架支撑大头, 钻孔φ170+0.3mm钻孔深18.50+0.3, φ32.50+0.3mm钻孔深3.5, 倒角60°;
7) 钻小头孔, 夹小头¢68.30-0.03mm位置, 用车床辅助用具中心架支撑小头¢24.30-0.03mm, 钻孔φ10.60+0.3mm钻孔深490+0.3, φ15mm钻孔深4, 倒角60°;
8) 喷砂, 产品喷砂均匀, 不能有漏封;
9) 半精磨主轴颈,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磨主轴颈Ⅰ、Ⅴ¢45.20-0.03mm, 主轴颈Ⅱ、Ⅲ、Ⅳ¢45.30-0.03mm, 保证其分段尺寸、轴颈平行度和轴颈跳动。粗磨连杆轴颈, 夹1、5主轴颈, 以轴颈外圆作为基准, 校正后, 加工1、4拐径面尺寸, 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拐径的偏心距离±0.10mm.同时确保连杆轴颈在轴心线的扭曲±0.10mm。角度差±0.10mm和粗糙度等, 加工2、3连杆轴颈翻180°, 以磨好的1瓦轴颈作为定位基准加工。钻直油孔, 夹Ⅱ、Ⅳ主轴颈, 以连杆轴颈1为定位瓦, 钻φ5mm的8个直油孔;
10) 铣键槽, 为保证键槽的对称度和角度, 我们就采用了两顶一夹的专用工装,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以主轴颈3为定位瓦面, 保证键槽的位置, 保证键槽角度以连杆轴颈1靠定位为基准, 加工是为使小头应力集中, 采用盯紧, 及保证小头跳动和键槽的对称度;
11) 铣扁方, 为保证扁方的对称度和角度, 我们就采用了两顶一夹的专用工装,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以主轴颈3为定位瓦面, 保证扁方的位置, 保证扁方角度以连杆轴颈1靠定位为基准, 多装夹一次, 保证扁方的对称度;
12) 小头螺纹孔攻丝, 专用工装夹Ⅰ、Ⅴ主轴颈, 攻丝M12×1.25~6H, 深34mm, 同时保证其形位公差垂直度;
13) 精磨连杆轴颈, 夹1、5主轴颈, 以轴颈外圆作为基准, 校正后, 加工1、4拐径面尺寸, 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拐径的偏心距离±0.05mm.同时确保连杆轴颈在轴心线的扭曲±0.05mm, 角度差±0.05mm, 圆度0.005mm, 轴向平行度0.005mm, R2±0.25mm和粗糙度等;
14) 精磨连杆轴颈2, 3, 夹1、5主轴颈, 以磨好的1瓦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加工2、3拐径面尺寸, 开档尺寸, 还要把各分段保证好, 拐径的偏心距离±0.05mm.同时确保连杆轴颈在轴心线的180°±0.05mm, 角度差±0.05mm, 圆度0.005mm, 轴向平行度0.005mm, R2±0.25mm和粗糙度等。
15) 曲轴做动平衡试验, 其不平衡力矩不大于0.59×10N.m (6gcm) :在扇板大外圆上钻平衡孔, 孔径不大于φ8.7, 深度不大于25, 孔中心距不小于15, 不得穿透扇板两侧面, 相互平衡孔之间不得相互接通, α角视需在而定;若经钻孔后, 其不平衡力矩还不符合要求时, 允许采用铣削扇板的方法达到要求。
16) 精磨主轴颈,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磨主轴颈Ⅰ、Ⅱ、Ⅲ、Ⅳ、Ⅴ。
φ450-0.015, R2.5±0.25mm, 保证其分段尺寸、轴颈平行度、R角、粗糙度、锥度和轴颈跳动。 (如图3-23的尺寸) 精磨大小头, 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磨小头轴颈φ24.-0-0..025007mm, φ320-0.022mm, φ38-0-0..272170mm, 磨大头轴颈¢680-0.03mm, 保证其分段尺寸、R角、粗糙度、同柱度和跳动。
17) 葱油孔, 不能伤到瓦面, 保证R0.5, Ra0.8。
18) 磁粉探伤, 粉探伤各轴颈, 拐径。
19) 止推瓦抛光, 整个轴颈和拐径抛光, 油孔口边及油槽边沿不得有毛刺, 圆角必须与轴颈表面圆滑过渡, 抛光时不得有拉伤现象;严格清洗各油道和各部位, 不允许有任何切屑及夹杂物, 清洗度20mg, 斜油孔清洗5mg。
20) 闷钢珠, 将油孔清理干净后, 将钢球 (1005032) 压装入曲轴油孔中, 然后如图所示在曲轴上均匀铆合3点收口, 且在最大油压784.532KPa下, 钢球处不得泄漏存在。
21) 检验, 分组。
22) 必须轻拿轻放, 防止碰伤工作表面;清洗用油定期过滤, 防锈必须干净;清洁度小于8mg, 其中油孔为3mg。打包, 入库。
3 结论
本篇文章中, 我们设计主要是同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在工艺部分中, 我们涉及到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 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 切削深度, 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 其中, 工序机床的进给量, 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需要计算并查手册确定。
参考文献
[1]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黑龙江:哈儿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4, 7.
[2]周永强, 等主编.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12.
[3]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8.
[4]赵志修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2.
[5]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12.
基于建模过程的加工特征识别 篇8
自动特征识别是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智能转换接口, 主要包括基于面表示和基于体表示的两类特征识别[1]。这些方法大多从最低层的零件实体模型 (B-REP或CSG形式) 开始, 将最基本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合, 对其进行基于某种规则的组合和匹配, 构造特征实体;并与预定义特征进行比较匹配, 确定特征类型并提取特征参数[2]。
目前的方法对简单零件模型是适用的, 对于存在许多相交特征的复杂零件, 则存在以下问题:①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的丢失, 丢失情况无固定模式可循;②相交特征多重解释引起的组合爆炸, 造成了相交特征识别困难, 且相交后形状各异, 无法归纳出通用规则进行匹配;③线与线的相交、面与面的相交、体与体的相交是复杂的计算, 将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3]。
1 算法核心思想
依据建模方式可将建模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草图的建模, 如拉伸、旋转、扫描等操作;一类是基于已有拓扑实体的建模, 如倒角、倒圆等操作。大多数CAD系统利用宏命令记录零件建模的设计历史, 并维护用户设计意图[4]。本质上, CAD系统也接收上述用户输入信息, 计算模型的底层数据 (点、线、面及其拓扑关系) , 并构造模型的B-REP或CSG表达, 因此宏命令中的信息与模型的底层数据具有对应关系[5]。例如, 用户绘制了一个封闭边环, 选择拉伸命令并确定拉伸方向和长度, 得到一个拉伸体, 其宏命令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另辟蹊径, 避免对零件实体模型中的点、线、面进行拓扑分析和特征重组与匹配, 而利用零件设计过程中CAD系统以宏命令方式记录的建模过程, 采用递推式特征识别策略, 分析建模命令及其相关联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 查找特征痕迹, 识别每一个建模过程产生的特征, 而不是从零件的最终建模结果一次识别所有特征。
对于非草图的建模过程, 特征识别相对简单, 只需从宏命令中获得边或面的标识以及倒圆、倒角半径等特征参数就可以完成特征识别。对于基于草图的建模过程, 则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进行识别。本文着重讨论基于草图的建模过程的特征识别。
假设零件B-Rep模型中拓扑实体 (包含点、线和面) 数量为N, 第i次特征建模过程产生的拓扑实体 (只包含点和线) 数量为Ni (i=1, 2, …, m) 。因为模型中的部分几何实体和拓扑实体是在建模过程中由几何运算产生的, 并非由设计者绘制生成, 所以N>N1+N2+…+Nm。对于特定的算法来说, 假设前者复杂度为O (N2) , 则后者为O (N12+N22+…+Nm2) , 显然前者复杂度大于后者复杂度;同时由于避免了相交特征识别, 故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2 相关概念
2.1 设计过程单元
用户创建了草图后, 对其进行拉伸、旋转等操作, 或者选择模型的边或面进行倒角或倒圆, 或者对两个特征体进行布尔操作, 最终使零件模型产生变化, 构成一次设计过程单元。
2.2 特征加入方式
零件模型可以用特征以一定操作顺序组合表达。特征加入方式表明特征对零件模型产生的效果。本文定义了如下4种特征加入方式 (图2) :
(1) 创建。对草图进行拉伸、旋转或扫掠等操作产生的特征, 零件的第一个特征必须以创建的形式生成。
(2) 布尔加。将本次生成的特征加入到模型中。
(3) 布尔减。从上一次操作的模型中减去本次生成的特征。
(4) 布尔交。上一次操作的模型与本次生成的特征的共同部分。
2.3 特征操作树
由于本文算法以设计过程单元为识别单位, 因此必须利用特征操作树记录零件的特征建模过程, 以便完成整个零件的特征识别, 特征操作树包括[6]:
(1) 根节点, 表达模型的建模结果。
(2) 叶子节点, 即特征对象, 包含所有属于或与其关联的信息, 如用户利用旋转操作创建特征, 则存储草图的依附面、草图本身以及旋转角度。
(3) 内部节点, 代表叶子节点与叶子节点或子树之间的特征加入方式, 反映操作对模型的影响。
零件的特征操作树实例如图3所示。本文利用宏命令重构操作特征树, 并从最底层叶子节点开始, 逐个识别每个建模过程产生的特征, 直至零件的根节点, 从而完成特征识别过程。
2.4 基于建模过程的零件模型定义
零件的B-REP模型是从点、线、面以及拓扑关系描述零件实体的模型。本文利用宏命令描述的建模过程及其相关信息定义零件模型PM, 格式如下:
其中, PU为设计过程单元分配的标识Tf i构成的数组, PU= (Tf1, Tf1, …, Tf n) , 用于描述建模过程。Fi表示每个设计过程单元对应的特征, Fi= (Si, Ti, Mi, Oi) , 其中, Si表示用户创建的二维草图, 一般由封闭边环表示, 当建模命令为倒角、倒圆等操作时, 该项为空;Ti表示创建时引用的已有拓扑实体, 对基于草图的特征, Ti表示特征的依附面, 对于倒圆、倒角等特征, Ti表示操作所对应的边或面;Mi表示生成特征的方法, 如拉伸、旋转、倒圆等;Oi表示特征的加入方式。限于篇幅, 本文讨论拉伸操作生成的特征的识别。
尽管CAD系统并没有为每个建模操作显式定义特征加入方式, 但不同的特征加入方式对零件模型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因此在基于建模过程的模型定义中, 显式定义了特征加入方式。例如, 对凸边倒角是切除零件材料 (布尔减) , 对凹边倒角是增加零件材料 (布尔加) , 如图4所示。
3 特征识别预处理
本文特征痕迹查找思路是:从草图轮廓开始, 构造表达轮廓的封闭、有向边环;分析边环的几何特性, 确定可能的特征痕迹;依据特征加入方式和建模方法进一步确定边环产生的特征类型。预处理的目的是:对草图中的边进行重组, 构造封闭、有向边环;判断边环的材料侧, 确定该边环产生的特征是增加零件材料还是切除零件材料。
3.1 边重组
CAD软件输出的宏命令中, 草图轮廓曲线是按照设计者创建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录的, 不一定是封闭边环, 需要进行重组, 重组方法具体如下:
(1) 从轮廓中任取一条边 (直线段或圆弧段) , 获得其端点的几何信息, 将该边作为FirstCurve。
(2) 从剩下的边中查找使用了FirstCurve端点的边, 作为NextCurve, 判断该端点是NextCurve的起点还是终点, 如果是终点则不处理, 如果是起点, 则将该边反向 (图5) 。随后将FirstCurve存储到Startcurve中, 将NextCurve作为FirstCurve。
(3) 重复步骤 (1) 和步骤 (2) , 直到FirstCurve和Startcurve相同为止。
(4) 如果轮廓中还有边未被查找到, 则重复步骤 (1) ~步骤 (3) , 直到所有的边均被查找到为止。
(5) 将边环的旋向调整为逆时针方向 (图5) , 以便进行下文中凸点和凹点的判断。本步骤可以通过相邻边之间的坐标值比较和判断完成。
若曲线是圆, 因本身已经封闭, 可直接将其旋向调整为逆时针方向, 单独作为边环处理。
3.2 材料侧的确定
确定模型材料位于边环的内侧或外侧是判断特征类型的重要信息。首先定义两个概念:
(1) 凸点和凹点。如图6a所示, 将以某顶点为起点的边, 绕起点顺时针旋转, 当与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重合时, 若转过的角度小于180°, 则该顶点为凹点;若大于180°, 则该顶点为凸点。图6a中, B为凸点, D为凹点。如果存在圆弧 (图6b) , 则在其上任取一点插入到顶点序列中, 连接邻近顶点构成多边形, 依据以上规则判断顶点的凹凸性。
(a) 没有圆弧边的情况 (b) 有圆弧边的情况
(2) 边环法向量。垂直于边环每条边, 并指向所在边环外部的向量叫边环法向量。如果共享边环顶点的两条边的法线方向与该顶点相邻的两个顶点的连线相交, 则该顶点是凹点, 反之则为凸点。例如CD和DE法线方向与EC相交, 则D为凹点, 同理, B为凸点, 如图6a所示。
根据以上定义, 并结合特征加入方式, 可以确定零件的材料侧, 如图7所示:对于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方式, 若材料位于外边环的内侧, 则边环法向量不经过材料侧;若材料侧位于内边环的外侧, 则边环法向量经过材料侧 (图7a) 。对于布尔减方式, 若材料位于外边环外侧, 则边环法向量经过材料侧;若材料侧位于内边环内侧, 则边环法向量不经过材料侧 (图7b) 。
(a) 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情况 (b) 布尔减情况
根据边环的内外特性和特征加入方式, 将边环分为两类:
(1) Ⅰ型边环为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的内边环和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的外边环。材料侧位于这类边环外部。
(2) Ⅱ型边环为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和布尔交的外边环和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的内边环。材料侧位于这类边环内部。
4 特征识别
本文以槽特征为例详细说明特征识别算法流程:从二维草图中查找特征的痕迹, 对特征痕迹进行分析并获取特征参数。
4.1 特征痕迹判定
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不同时, 槽特征的定义不同。如果进行数控铣削, 那么槽的边界可以是任意不规则曲线。槽特征的识别相对简单, 只需判断边环内部是否有材料即可。如果采用普通铣床加工槽, 在一次定位装夹且没有靠模的情况下, 刀具只能沿着直线运动。本文将槽特征定义为铣刀在零件内部直线移动后形成的空腔, 即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 且从平面法向看, 两平面存在重叠部分。从工艺和成本角度考虑, 槽宽应小于刀具的路径。
通过分析, 可得到槽特征痕迹的判据如下:两条平行边对必存在重叠区, 将一条直线段投射到另一条直线段上, 两者全部或部分将重叠, 如图8所示。
为保证两条平行边对构成零件空腔, 结合特征加入方式和所在边环的性质, 进行槽特征痕迹判断:
(1) 特征加入方式为创建、布尔加、布尔交时, 若所在边环都为Ⅰ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离 (一条边的边环法向量与另一条边不相交, 见图9b)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所在边环都为Ⅱ型外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对 (一条边的边环法向量与另一条边相交, 见图9c)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
(2) 特征加入方式为布尔减时, 若所在边环都为Ⅱ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对 (图9e)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所在边环都为Ⅰ型外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离 (图9f)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若一条边属于Ⅰ型外边环, 另一条边属于Ⅱ型内边环, 且边环法向量相同 (图9g) , 则存在槽特征痕迹。
槽特征判断决策树见图10。
4.2 特征验证和参数获取
特征验证和参数获取目的是确定槽特征与其他边或边环在不干涉条件下的最大边界, 并获得特征参数, 进一步剔除无效痕迹。最大边界的判断方法是:将平行边对的边延长, 若与边环的其他条边有交点, 则最大边界为延伸后的边界;若没有交点, 则槽特征原始边界不变。如图11所示, 边d延长后与a和i有交点;边h在+Y方向与e有交点;而b没有交点, 其槽特征边界不变。
在图11的封闭边环中, Y方向有5条平行边, 共10条平行边对:b-j、d-j、f-j、h-j、b-d、b-f、b-h、d-f、d-h、f-h, 其中平行边对b-d、d-f、f-h、d-h、b-f、b-h不存在重叠区, 是无效痕迹;b-j、d-j、f-j、h-j存在重叠区。
平行边对b-j的初始重叠区为线段b的长度, b延伸后与边环的其他边没有交点, 则b-j的最大边界仍为初始重叠区。槽的宽度为a的长度, 大于b的长度 (刀具轨迹长度) , 不符合槽特征定义, 将其剔除。同理, f-j也被剔除。
平行边对d-j的初始重叠区为线段d的长度, d延伸后与边环其他边的交点为A和B, 则最大边界为AB (代表刀具运动轨迹长度) , 大于槽宽 (d到j的距离) , 是有效槽特征。同理, h-j是有效槽特征, 注意此时要将由d-j构成的槽特征边界剔除。
对于X方向平行边对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判断, 得到特征参数。注意, 要将Y方向的槽特征边界剔除, 如a-c边对, 最大边界只能为c的长度。最后根据拉伸长度确定槽深, 完成特征识别全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算法的另一个优点, 基于零件B-Rep模型的特征识别只能得到特征的面表示, 但是为确定切削工艺参数[7], CAPP系统要求特征以体的方式表示。本文算法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省去了面表示转化为体表示和获取特征参数的环节, 提高了特征识别效率。
5 算法实例
本文以UGNX4.0为平台, 开发了加工特征识别软件。下面以某零件的建模过程 (图12) 详细说明。
对于草图2~草图4 (见图13~图15) , 宏命令记录了草图定位面、每条边的几何、拓扑数据、建模操作等信息, 例如:
datumPlane1=workPart.Datums.CreateFixedDatumPlane (origin1, orientation1) …/定位信息
Dim startPoint01 As Point3d=New Point3d (-38.0, 24.2, 0.0)
Dim endPoint01 As Point3d=New Point3d (-19.0, 24.2, 0.0)
line23=workPart.Curves.CreateLine
(startPoint01, endPoint01) ……指定线段起点和终点
算法对草图2和草图3的边进行预处理, 获得2个封闭边环, 由于边环的特征加入方式都是布尔减且为Ⅱ型内边环, 采用本文算法对它们进行分割, 识别槽特征, 草图2和草图3的识别结果如图13和图14所示。对于草图1和草图4, 由于边环的特征加入方式是布尔加且为Ⅰ型外边环 (其中草图1是建模的第1个特征) , 将产生凸起特征。草图1和草图4的边环中存在凹点, 根据材料侧和边环特性可以判断该草图存在槽特征, 草图4的槽特征如图15所示。最后根据边的几何信息计算特征参数, 提供给CAPP系统。
槽深由拉伸长度确定, 例如草图1的拉伸命令:
featureOptions2=extrudeBuilder1.FeatureOptions (
extend1.SetValue ("0") ;extend2.SetValue ("40") ) ,
//指定草图拉伸方向和长度, 拉伸方向垂直于草图平面
算法将圆环识别为孔特征, 根据其宏命令的内容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Dim center1 As Point3d=New Point3d (-5.8, -7.3, 25.0) ;//圆心
arc1=workPart.Curves.CreateArc (center1, nXMatrix1, 25, (360.0) ) …指定依附面、圆心、半径和圆弧弧度
holeFeatureBuilder1.SetDepthAndTipAngle ("50", "90") …;指定孔的长度和顶锥角
对于边倒圆特征, 宏命令中记录了边的标识和倒圆半径, 可直接识别并获得参数:
seedEdges1 (0) =CType (extrude1.FindObject ("EDGE * 150 * 130") , Edge) 倒圆操作边, 150和130为共享该边
//的面的标识
csIndex1=edgeBlendBuilder1.AddChainset (scCollector1, "5") 指定倒圆方式和倒圆半径
特征识别算法实现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解析宏命令时, 以建模命令为单元进行特征识别, 注意剔除与建模无关的命令;如果存在undo操作, 注意追踪并取消undo对应的建模命令。
(2) 必须记录每个已识别特征的拓扑元素标识, 并据此重构特征完整的拓扑关系。建模命令可能利用之前特征的拓扑元素作为定位基准或直接操作对象。例如, 创建半径为5mm的边倒圆特征时, 所指定的边并非草图1中的边 (在宏命令中也没有记录) , 而是顶点拉伸操作形成的边, 在草图特征1中该边记录为
Edge (#150, #130) ……;//共享该边的面标识
(3) 注意记录草图的拉伸方向。因为特征的加入方式有时是隐含的, 由特征的拉伸方向确定。例如, 草图2的拉伸方向表明该特征去除了零件材料, 是槽特征;草图4的拉伸方向表明该特征增加了零件材料, 是凸台特征。
(4) 相交特征的判断。特征相交会造成特征体的部分缺失, 并以复杂的形式存在, 对于加工制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征相交性判断方法如下:根据特征参数, 包括定位信息、建立特征的草图轮廓、特征拉伸 (或旋转等其他操作) 方向, 建立两个相交特征对应的特征体;对特征体进行布尔操作和相交关系分析;根据相交关系判别结果, 对特征进行制造特征映射和信息更新。以草图特征2和孔特征6为例, 相交性判断过程如图16所示。
6 结论
(1) 采用递推式特征识别策略, 避免了对零件B-Rep整体模型的点、线、面进行拓扑分析造成的大量计算。
(2) 一次仅对一个建模过程单元中用户绘制的草图及其建模命令进行分析, 避免了相交特征识别困难的问题;分析结果可直接获得特征参数。
(3) 可以方便地重构特征体。
进一步的工作是从以下方面扩展现有算法:更复杂的草图的特征痕迹识别方法, 基于旋转、复合扫掠等复杂建模操作的特征识别算法。
参考文献
[1]花广如, 周雄辉.特征识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机床与液压, 2008, 36 (4) :19-22.
[2]王波, 宋长新, 程敬之.自动特征识别的新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2, 36 (8) :707-710.
[3]黎荣, 王金诺.基于特征模型的特征相交识别[J].机械工程学报, 2006, 42 (1) :227-230.
[4]Choi1Guk-Heon, Mun Duhwan, Han Soonhung.Exchange of CAD Part Models Based on the Macro-parametric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D/CAM, 2002, 2 (1) :13-21.
[5]Ranjan R, Kumar N, Pandey R K, et al.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Machining Features from a Solid Model Using the2D Feature Patter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2005, 26 (7/8) :861-869.
[6]李伟平, 谷正气, 张洪涛.支持产品协同设计的隐式特征表达[J].中国机械工程, 2006, 17 (21) :2233-2237.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9
1 年修过程的内涵与外延
传统意义上的工务机械车年修过程是从其进入检修库到设备验收出库这段时间内开展检修的实际过程, 而事实上这只是设备检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1台车的全部年修工作, 还必须包括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如前期现场调查、设备问题统计、检修计划书制定、材料提报、重要零部件检修方案制定等, 而这些往往会影响检修计划能否按计划时间完成, 能否达到预期的检修质量要求, 是检修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设备验收部门必须对工务机械车年修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控制, 对制定的年修计划书和重要零部件检修方案认真审核, 把好第一道关。设备在检修库房内完成检修工作后, 经质量检查部门检查验收后投入现场使用, 还要对其进行质量追踪, 建立设备履历簿和质量追踪卡存档。年修前的准备、年修后的质量追踪, 再加上年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大的闭环管理, 有利于设备年修的全过程质量监督。
2 年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年修具体实施过程是设备检修车间按检修计划书和相关检修流程及时间表的要求, 具体完成相关检修项目的过程。在该过程中, 质检部门和验收人员应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方面着手, 全面梳理检修流程, 认真审核检修工艺, 找出可能导致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关键点, 包括关键人员、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关键工艺、关键工序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 验收人员根据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以车轴探伤为例, 探伤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否采用规定的探伤设备且性能良好、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作业、是否详细准确地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等, 这些环节中任意一个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现场使用也可能会出现行车安全事故。验收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 现场立即纠正并要求整改, 并追踪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 及时向驻段验收室主任汇报, 并下发整改通知书, 要求段检修部门和质检部门及时整改。
3 设备年修后的出库验收
设备年修完成后的出库验收是整个过程监督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对于驻段验收人员来说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年修设备按计划完成规定的检修项目后, 依次由检修班组、检修车间和质检科组织人员进行三级检查核实, 各级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立即组织处理销号, 在此过程中驻段验收人员要主动加强监督, 防止问题遗漏。按流程完成全部的检修和检查工作后, 由质检科向驻段验收室提出书面请验申请报告, 并通知段设备科、设备检修车间和设备运用车间的相关干部和人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配合设备验收工作。驻段验收人员对年修后的设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按照验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技术标准组织全面验收, 验收合格后, 签字盖章, 发放年检合格证准予出库。
4 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是实施过程监督的根本保证
工务机械车设备年修工作直接关系到设备运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年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中的过程监督控制及出库前的验收工作等都是设备年修质量管理流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要想保证设备年修质量, 做到过程有效监督控制, 还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
驻段验收室应从以下4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工务机械车设备年修质量监督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验收室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验收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让每个验收员知道该做什么及不该做什么;二是制定工务机械车检修技术标准和规则, 编制和完善验收作业指导书, 并组织验收人员学习, 让每个验收员知道该怎么做;三是明确划分或界定出设备年修工作的重心, 让每个验收员明确每天的重点工作及该如何把关;四是与驻在段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让每个验收员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验收工作。
5 验收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实施过程监督的前提
新成立的驻段验收室验收人员是从基层招聘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 以前没有验收专业知识和经验, 必须大力提高验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使其在设备检修过程监督中发挥应有作用。
(1) 加强日常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验收人员业务素质。验收人员要结合日常具体工作、业务专长及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实际, 认真学习机车车辆验收工作规定、工务机械车验收技术规定、工务机械车检修技术标准和规则, 编制和完善验收作业指导书。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强化对检修过程的监督控制。
(2)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确保设备检修过程监督有序可控。验收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验收主动服务意识, 创新验收工作方法, 认真履行“质量监督、技术认可、合格确认”的验收职能, 积极深入检修现场, 确保设备检修质量安全过程监督有序可控。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10
1 具体措施
1.1 严抓作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对缺陷处理施工作业方案深入研究, 对现场作业的准备工作采用适合北方站的量化管理, 严格要求施工方提供施工中准备工作的具体细节, 包括需要更换设备到站的存放, 施工中使用的车辆, 施工人员的资质及安全培训, 施工中的监理到位情况, 质监报告的跟踪等, 如500 千伏滤波场支路更换干式电流互感器、直流阀厅俄侧阀塔更换阻尼电容器元件两件现场遗留的严重缺陷, 站内定期与建设方开会安排探讨缺陷的处理计划, 并按PDCA循环完成量化管理过程, 如处理更换阀塔阻尼电容缺陷时要求施工单位出具详细地更换安装方案, 具体工作内容及详细计划时间, 安装所需设备及工具, 安全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阻尼电容的安装步骤, 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安装后的检查, 安装后试验等, 以详细的施工方案完善量化管理过程, 同时加强缺陷处理现场的监督量化管理, 要求施工方执行工作日报, 及时提交站内进行管理, 同时运行人员现场监护到位,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检修就逐步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缩短缺陷处理的时间, 为三级验收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1.2 人员的量化培训, 特别是图纸关键数据的量化培训。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 把人员的量化培训提到重要位置, 要求施工方及监理方等建设单位出具施工图纸, 要求施工方以图纸等关键数据对站内的验收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中严格按照公司培训要求, 达到工作人员对这些关键数据心中有数, 同时要求施工监理方提供在施工过程中, 对设备基础及一次设备安装的具体跟踪报告, 通过这些报告量化人员的培训, 使验收工作做到有据可查, 如500 千伏主三次35 千伏侧加装一组6 万兆乏低抗。在施工过程中, 站内与黑龙江省监理公司配合, 以监理部门出具的设备基础施工质监报告以及设计部门提供的一次、二次施工图纸为量化管理依据进行验收, 尤其是一次设备施工, 电缆的敷设等以图纸数据, 进行图纸数据的量化管理, 对相关图纸资料整理归档, 同时在现场对接地网的焊接工艺水平等施工工艺水平严格检查管理。
1.3 作业中, 工程量的合理量化确定, 作业人员的量化组织。在缺陷处理跟踪作业中以及验收过程中, 先期确定所要进行的工程量, 合理安排停电计划, 对参加作业人员的组成与建设方联系, 召开先期的协调会, 会上对作业的工程量, 作业人员的组织进行详细安排, 并形成会议纪要存档。
1.4 施工过程监督, 竣工验收的量化考核。在处理缺陷施工过程中, 与监理单位共同完成监督, 在竣工验收中引入量化考核, 对具体施工人员参与施工的具体设备, 要以验收卡为主要手段, 对出现缺陷的设备实现追溯制, 并对验收的缺陷采取量化跟踪制度, 如:500 千伏中侧、俄侧滤波场处理管母抽头缺陷。由于北方气候及施工原因造成了设备基础冻胀上拔, 在黑河换流站直流试运行168 小时后, 中侧、俄侧滤波场滤波支路不同程度出现了管母硬连接伸缩量不够导致的管母抽头现象, 站内采用缺陷处理的量化跟踪和工程量量化, 要求施工单位及监理方建设部门对滤波场所有支路硬管母连接另一侧的接地刀闸支持瓷瓶杆柱进行测量, 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在测量数据基础上, 分析哪些支路杆柱基础因冻胀造成移位或倾斜, 并重点量化倾斜严重的支路, 在确定倾斜严重的支路后, 与建设部门、施工单位商讨缺陷的处理办法, 初步形成《黑河跨路铝管问题 ( 讨论稿) 》, 最终责成设计部门出最终量化报告《B266S-D1-CZ-185_ 关于交流滤波器组跨路管母线伸缩量用满的处理意见》, 做出更换所有支路硬连接伸缩线夹金具的处理, 在处理缺陷及验收过程中, 执行缺陷监督量化管理办法, 用PDCA循环的量化管理, 从计划制定开始, 到最终处理验收过程, 监督量化。从所更换的管母连接设备到站, 到对滤波支路转检修更换, 站内按管理量化, 一直有专人联络监督处理过程, 尤其是对已更换好的设备, 站内采用在伸缩线夹上实际位置划红线设置距离标记, 以及对管母连接位置划红线设置标记的量化办法, 进行监测, 以便于投运后对缺陷的跟踪量化管理, 及时发现管母硬连接的伸缩变化,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5 PDCAF循环的量化总结。按全过程质量管理循环进行管理, 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落到实处, 并将每一次隐患缺陷的处理和验收过程按PDCAF循环进行量化, 形成总结材料存档, 创新增加竣工验收结果跟踪量化管理。
1.6 档案资料的量化收集分档管理。档案管理是设备施工竣工后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站内在档案资料的收集及分档管理中专人管理, 在与施工方与监理方的交接过程中, 量化收集, 建立详细目录, 按目录对所交接资料进行分档管理, 同时对缺陷处理及隐患处理内容形成档案, 以便于在今后的过程中进一步实施量化管理。
2 创新性与先进性
该量化管理达到国内同类站的先进水平, 完善了直流站在北方适应管理, 有效地提高了直流站的管理效益, 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先进性表现:
2.1 作业前, 各项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 创新了设备竣工验收前的适合北方直流换流站验收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
2.2 人员的量化培训:特别是图纸关键数据的量化培训。
2.3 作业中, 工程量的合理量化确定, 作业人员的量化组织。
2.4 施工过程监督, 竣工验收的量化考核, 创新了适合北方直流站的验收量化管理。
2.5 PDCAF循环的量化总结管理, 在原有的戴明博士发明的PDCA循环管理基础上创新了验收结果跟踪管理, 即FOLLOW, 量化跟踪。
2.6 档案资料的量化收集分档管理。
3 实际效益
加工过程的验收 篇11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验收措施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注意要点
1.排水管径给排水量的确定
保证城市运转的积水量的确定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生活用水的确定:生活用水主要是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以及一些公共建筑的用水量,综合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以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第二,工业用水及其工厂工作人员的用水:工业的生产用水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来定,而生产工人的理论用水量可以根据车间的工作性质来定。第三,城市绿化用水:此部分的用水量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路面绿化面积来确定。第四,消防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延续时间可以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的判断。
2.排水量的确定
排水量的确定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其二为雨水的设计流量。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又包括生活污水的设计流量、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和工业企业的内生活污水量,这些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总变化系数来确定设计用水量,并且和国家现行用水量的相关规定做一个相适应的协调。雨水的流量设计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说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等等,地线相对于比较平坦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就可以按照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进行划分,而在地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应该根据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进行划分。
3.给排水水管的确定
现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给排水管材主要有焊接钢管、给水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复合管、塑料管等等。而对于排水管的选择一般都是不采用金属管,只有在排水管道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或者对渗漏规定比较严格的地方才会采用金属排水管。
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施工环节技术要点
1.进行施工准备,排除施工障碍、保证三通外
开工前首先必须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以免施工过程中忙中出错。会同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进行四方图纸会审及交底。结合图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工程的基本全貌,如管线总长度、管线走向、管材直径、检查井数量等。依照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避免出错,因为图纸设计前所提供地形资料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可能因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地形变化,从而影响到工程预算造价问题。要结合管线走向及施工开挖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场地与地形地貌、地物、交通问题等。任何防碍施工的因素都要笔录,呈请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助排除。另外,管线有时与城市道路交叉等,这些都是丝毫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开工前就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
2.雨水口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
平面交叉口位置,应根据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和实际地形,在适当位置布设雨水口截流;在大型平面交叉口处,雨水口可以适当串联,并应加大出水口连接管的管径,以增强排水能力;在汽车停靠站处 ,应对雨水口做适当调整,根据路面纵坡及横坡情况,判断水流方向。在下游布设雨水井口。
3.为了对管网系统做定期检查和清理疏通,必须设置检查井
因为检查井有着连接管道和雨水井的作用。所以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容易沉积污物的地方及经常 需要检查的地方,相邻检查井必须成一直线。另外,在弯道处,应适当加强检查井的设计。砌检查井挖沟槽时即可将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相应尺寸挖好井基,经测高程正确无误后连同条基同时浇筑制作完成,经保养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下管,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特别要注意不同管径的管底高程与井底高程的连接最容易出错。管材放稳调直管线管口,高程正确即可砌井,要注意砂浆饱满,流糟通顺,井壁尺寸符合要求,砖缝沙浆饱满。特别注意管底高程、井底高程、井盖高程的正确无误,使之完全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经通水查验不得有积水漏水倒流水现象。
4.做好施工管沟的回填及压实。
管沟回填管顶50cm内回填又称腹腔回填,按设计要求该处回填过筛,不得填入大于100mm的石块或砖块等杂物。回填时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植土、垃圾土和淤泥等。为此要求在施工时必须认真地对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时先从路边开始,逐渐移向中央,路边要加重碾压,防治压实度不够。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震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压实,压实完成约半个月的时间方可允许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排水施工中,如条件合适的话可以考虑启用一些排水新措施,比如人行道路基的夯实程度会影响到渗水效果,导致积水汇集到主干道,增大排水负担,但不夯实又会影响道路牢度,可以考虑在路面砖的下面铺设井字型水泥框或者在铺设路面地砖的时候,在砖与砖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渗水效果。此外在城区利用屋顶、草坪、庭院、马路等收集雨水雨水管道设计、用地规划上充分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地涵养地下水源。建筑要精心设计,使硬化面积和建筑物上的雨水能够储存下来,用于生活清洁和绿化。
三、加强市政排水竣工验收阶段措施
1.管道闭水试验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2.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还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其余封堵坚固不漏水。
3.閉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监理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满水浸泡时间不小于24h,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 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 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
30min;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参考文献】
[1]张步云.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网中应用的实践探索[j].华章.2011年(16)
[2]马杰、于娇.城市道路排水、储水一体化设计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1)
[3]刘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功能与施工初探[j].科技探索.2008年(4)
[4]张正文.浅谈城市道路排水系统[j].甘肃科技.2008年(5)
毛皮加工过程中铬的测定方法 篇12
1 毛皮制品中铬的检测
1.1 毛皮制品中氧化铬含量的测定
铬鞣革的铬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成革的丰满性、柔软度、弹性、收缩温度等都与氧化铬含量有密切关系。若氧化铬含量太低,则皮板显得空松扁薄,经不起长期的折叠弯曲。现行的适合测定毛皮制品中氧化铬含量的标准为QB/T 1275-2012《毛皮化学试验氧化铬的测定》,其原理简述为:先将试样灰化,然后用氯酸钾在熔融状态下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氯酸钾在高温下被分解,然后碘量法测定六价铬的含量。在实际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各种易燃物混合后,受到冲击即猛烈爆炸,因此革样必须完全灰化,不能留有炭粒(灰化时灰分中不能留有亮点),否则操作中易引起爆炸,造成样品损失。
1.2 毛皮制品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Cr6+是世界各国环境监测必测内容之一。近年来人类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消费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国对皮革及其制品有害物质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产品规范》,也将皮革及毛皮中的Cr6+作为四项可能存在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四项特殊化学物质之一,做了限量规定。
目前,皮革及毛皮中Cr6+含量的检测主要以GB/T22807-2008《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规定的二苯卡巴肼作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为主,但在该类方法中提取液的颜色会严重干扰比色测定,遇到色度高的样品时,很难准确测定Cr6+的含量。DIN53314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该标准不适合染料太多,鞣剂太多的皮革[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作了很多研究工作,主要有:有机相萃取分离法[6]、离子交换法[7]、色谱法[8]。但这些方法需要较为贵重的仪器,或者操作繁琐、费时。有的操作条件非常苛刻,因此较难在毛皮及制革厂等生产一线进行推广普及。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在不改变检测方法的前提下,对染色毛皮和皮革的提取液进行脱色后测定。基于这个原则,袁绪政,庄莉,姜苏杰[9]等开发的固相萃取脱色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色度对比色法测定准确性的影响。
2 毛皮废水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检测
现行一般鞣制工艺,铬的有效利用率仅为60%~70%,其余的则进入鞣制后的洗涤水中,随废水排放,铬是有毒的,超量的铬能破坏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当人们长期接触含铬的废水,会使皮肤起红斑并发庠;用含铬的废水灌溉农作物,使农作物、土壤被污染等[10]。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总铬≤1.5 mg/L,六价铬≤0.5mg/L。现行的适合测定毛皮废水中总铬和六价铬含量的标准分别为GB/T 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和GB/T 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测定原理简述为:利用硝酸-硫酸联合消化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而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 O4将Cr3+氧化为Cr6+(测定Cr6+时,无需氧化,直接显色),剩余的KMn O4被Na NO2完全还原成Mn2+,剩余的Na NO2再在酸性条件下被尿素分解成N2和CO2而除去,最后溶液中仅有的Cr6+与二苯胺基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出其OD值,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总铬含量。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按照标准顺序进行操作,还原过量KMn O4时,必须先加入尿素,以保护Cr6+不被Na NO2所还原。KMn O4氧化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在煮沸过程中不要加蒸馏水稀释,否则易产生Mn O2沉淀。
3 小结
铬鞣经过近百年的应用,工艺成熟,鞣革性能优越,尽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较难被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好铬的前提下,监控好铬,最大可能降低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因此检测铬的含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毛皮加工过程涉及到铬的工序较多,不同的工序检测铬的方法也差别较大,因此全面分析、总结铬的检测方法,便于企业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中正确的选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凤侠,张岱民,王学川.毛皮加工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2-83.
[2]汤克勇.铬的污染源及其危害[J].皮革科学与工程,1997,7(1):33-37.
[3]俞从正,王坤余.皮革生产过程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8-49.
[4]俞从正,丁绍兰,孙根行.皮革分析检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6-27.
[5]DIN53314-1996,Testing of Leather-Determination of ContentofChromium(VI)inLeather[S].
[6]冯家力,张文利.衍生-萃取法应用于水中铬的形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3):168-169.
[7]汤鋆,应英,于村,等.离子交换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六价铬及三价铬[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7):1333-1334.
[8]沈兵,王练,奚奇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中的六价铬[J].中国皮革,2008,37(11):39-41.
[9]袁绪政,庄莉,姜苏杰,等.皮革和毛皮六价铬检测过程中脱色技术研究[J].中国皮革,2012,41(23):36-39.
【加工过程的验收】推荐阅读:
加工加农炮的工艺过程10-02
加工过程监控10-09
加工工艺过程12-18
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防护12-20
机械加工过程06-07
简述PC塑料的注塑加工工艺过程05-21
教育随笔:区角材料的再加工过程10-13
多头螺纹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分析的论文05-19
系统过程文档验收标准10-25
蜗杆的加工分析05-30